寒假安全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9 07:15:0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寒假安全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寒假安全总结

篇(1)

(二)要认真查找事故隐患和漏洞。在放假前,认真开展一次学校安全大检查。检查要认真、细致、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研究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严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

篇(2)

为了加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保障学生寒假前后安全,2016年1月19日下午第二节课班队会时间,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召开“假前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班会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安全实际和学校安全教育的主题,对大家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安全知识,使同学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本次班会针对安全事故作分析,内容涉及到交通安全、防水、防电、防煤气中毒、防食物中毒、防拐骗、防溺水、防迷信、防等方面,重点强调外出交通安全、防冻防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人身安全。这次班会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生动活泼,使“假前安全教育”这一主题深入人心,也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和班级的团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开展这样的一个假前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使广大学生深刻了解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引起了全班同学共同关注,提高了同学们自我安全防范与构建和谐安全校园的意识。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校园和寒假生活中的一些不安全、不文明、不和谐因素及现象,突出了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同时丰富了他们安全防范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3)

(一)切实加强寒假和春节期间的学校安全工作。各班教师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师生切实负责的态度,认真部署、落实学校在此期间的安全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二)要认真查找事故隐患和漏洞。在放假前,认真开展一次学校安全大检查。检查要认真、细致、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研究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严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

篇(4)

中图分类号:TG4文献标识码: A

1、焊接综合安全评价体系原理概述

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的环境因素,管理的因素,事故的处置情况。对于影响焊接作业安全的因素也主要是由人的、物的、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决定的。因此,科学有效的焊接安全评价体系也应该具有多层次、多指标的特点,不仅要能够对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能够定量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了FTA 方法对焊接事故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从而可以找出存在的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这种定性的因素分析是制定安全措施和隐患预防的基础。FTA 可以很好地对各种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FTA 的定量分析一般是通过计算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来实现的,可以从具体数量上说明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的影响程度。

2、焊接设备在使用中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的事故树分析

焊接作业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加工工艺。焊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弧光、烟尘、有毒气体、热量、噪声以及焊接设备本身的工作状态等可能会对人的健康乃至人身安全产生危害。本文采取事故树分析方法对影响焊接安全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以可能发生的焊接事故作为分析起点,将导致焊接事故的基本事件按因果逻辑关系逐层列出,用树形图表达出来,即形成一种逻辑结构,然后对这种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建立起的事故树如图1 所示。

图1 焊接安全事故树(FTA)分析

按照事故树分析方法,以焊接安全作为顶上事件,焊接1 焊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带电操作不熟练;2 输入网压带电部分绝缘破损;3 焊接设备二次侧没有降压的安全功能或装置;4 二次侧输出绝缘破损;5 焊接环境有狭小或潮湿等不适合焊接的特点;6 焊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二次触电隐患没有警惕心理;7 焊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违规操作;8 焊接辅助材料不全,如面罩;9 焊接设备飞溅太大;1O 焊接辅助气瓶符合国标要求;11 没有制定起严格的焊接压力容器焊接规范;12 焊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经过安全培训;13 焊接设备的噪声、烟尘等危害超过有关规定;14 焊接人员没有个人卫生健康的防护意识;15 防护工具不合格时最可能产生的4 种危害形式作为事故树的中间事件,即触电事故、烫伤事故、压力或易燃气体爆炸、身体健康危害。

通过对引起焊接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事故树分析,并进行事故树简化,可以得到引起4 种中间事件发生的最小割集,再通过综合分析4 种基本事件的最小割集,就可以总结出影响焊接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由图1 可知,可能引起触电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为{1},{2},{3,5},{3,6},{4,5},{4,6};可能引起烫伤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为{7},{8,9};可能引起爆炸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为{1O},{11},{12};可能引起焊接人员身体危害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为{13},{14},{15}。可以发现,要引起焊接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些是要2 个基本事件同时发生即2 个相互独立的失误或故障的同时发生才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有些是1 个基本事件发生就有可能导致焊接事故的发生。所以需要从焊接设备的设计阶段到操作使用的整个过程都减少可能会导致焊接安全事故的关键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提高焊接设备安全防护性能,规范焊接环境及作业条件,提高焊接人员素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对减少焊接安全事故、预防事故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焊接安全综合评价系统

3.1 焊接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建立

本文已通过事故树的分析方法对影响焊接安全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定性的评价,并得出了影响焊接安全的5 个最关键因素。下面将建立起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评价体系。

综合权衡影响焊接安全的各种因素,将整个焊接安全体系分为3 层。第1 层为目标层,包括1 个目标对象,即焊接安全。第2 层为制约层,由可能影响焊接安全体系的因素组成。对一个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时,主要应该考虑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前文已得出焊接设备状况,焊接环境状况,焊接防护状况,焊接人员素质,管理水平5 个因素是影响焊接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将其作为焊接安全的制约因素集。第3 层为因素层,由可能影响制约层因素的各项指标组成。各项指标的分数是通过对各种单项项目进行检查完成的,检查将按照优、良、合格、不合格4 个等级进行分类。将单项项目对应于各等级的项目数作为该项项目指标的分数。现以某电焊加工车间的焊接安全评价为例,建立焊接安全评价体系结构如表1 所示,各制约层的因素层指标项数记为。

目标层指标、制约层指标(Rn) 因素层指标(Rnkn) 项目单项检查统计/项数

优 良 合格 不合格

全 焊接设备状况(R1) 焊机电气及机械安全要求达标实验(R11);焊机功能实验(R12);气体排数、噪声、辐射等污染状况(R13);焊机辅助工具的安全要求达标状况(R14);焊机安全保护共实验(R15)。

焊接环境状况(R2) 焊接环境通风状况(R21);焊接环境空间状况(R22)。

焊接防护状况(R3) 个人防护(R31);防火防爆防护(R32);噪声、电磁、涉嫌防护(R33)。

焊接人员素质(R4) 焊工业务素质(R41);焊工安全意识(R42);焊工身体素质(R43)。

管理水平(R5) 焊工安全培训情况(R51);焊工安全事故处理预案(R52)。

表1 焊接安全模糊评价系统结构

3.2 焊接安全模糊评价的具体步骤

1)确定评价对象的影响因素论域U,即确定焊接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U={u1,u2,...,un}={焊接设备状况,焊接环境状况,焊接防护状况,焊接人员素质,管理水平}(n=5)

2)确定评语论域V={v1,v2,...,vm}={优,良,合格,不合格}(m=4)。

3)根据表1 中的因素层指标与评语集合进行单因素评判,建立模糊矩阵,即第1 级综合评判矩阵,共有n个1级矩阵,记为R1n,矩阵中的元素记为rij。

以因素指标层对应于各评语等级的项目检查数作为上式中rij的取值(n=5,m=4,1≤i≤kn,1≤j≤m)。

4)分别确定制约层指标与因素层指标的权重向量。因素层指标权重向量:

制约成指标权重向量:

5)由于评判对象的相关因素很多,很难合理地定出权数分配,即难以真实地反映各因素在整体中的地位,这时需采用多级评判。本系统根据表1 所列的因素情况采用二级综合评判。将A1n与R1n通过笛卡尔乘积合成,得到n 组第1 级评价结果向量B1n,评价结果B1=A1.R1。第1级评判采用模型M(。,+),即: 。式中,rij为第1 级综合评判矩阵R1n中的元素;a1nk为因素层指标权重;为B1n中的元素。将B1n向量组成模糊矩阵R2,即第2级综合评判矩阵。第2级评判也采用模型M(。,+),第2 级评价结果B2=A2.R2,即: 。式中,rij为第2级综合评判矩阵R2中的元素;a2n为制约层指标权重;为B2中的元素。

6)利用第2 级评价结果向量B2形成权重,计算得到各个对应评语因素的得分,即: 。最终得到一组分值(1≤j≤m,m=4)。

篇(5)

协办单位:“天河之恋”志愿者团队

活动策划:翁新强(郧西籍中国地质大学学生)

一、活动主题:服务家乡发展,挖掘七夕文化

二、活动理念:在社会上学习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在基层中体验生活,在活动中培养人脉。

三、活动宗旨:在第二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节即将举行之际,为了在家乡郧西崛起的过程中尽一份力,同时深入社会体验基层生活,积累社会经验,以达到锻炼自我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展现人格魅力,实现自身价值!

四、活动目的:

1、 通过本次活动,组织志愿者们参观七夕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七夕文化,以及相关的传奇故事,提升志愿者们的阅历,丰富志愿者们的内涵;

2、 通过参与到这种大型文化盛会中去,不仅可以让志愿者们边服务边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扩大参与者们的人脉圈;

3、 通过参与本次活动,可以深入了解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挖掘有潜力的项目,并做好调研分析工作,以备将来为家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 通过参与本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去,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五、活动宣传:

1、和社会媒体(报社和权威网络媒体)特约合作,扩大宣传力度;

2、认识的同学之间以相互发信息、打电话的方式宣传;

3、以QQ消息通知、分享日志博客、群邮件的形式在网上宣传;

4、收集活动照片、制作活动展板,以平面形式在人流量多的地方进行宣传。

六、活动时间安排:

6月1号—7月10号:面向郧西籍大学生招募300名志愿者;

7月11号—7月20号:对所有报名参加的志愿者进行组织培训;

7月21号—7月25号:对志愿者们进行考核选拔,并分为若干小组;

7月26号—7月30号:给各志愿小组分配任务,现场演练协调均匀;

8月1号—8月4号:进行模拟测试,使各个小组在人员分配、服务水准上,都力争达到活动要求;

8月5号—8月6号:根据活动要求,将各小组调集到各个工作现场,为本次文化节做好各方面的服务活动;8月7号—8月15号: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整理活动相关资料,写出活动报告,并针对活动存在的问题,向主办单位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

(这只是活动日程初步规划,具体时间由郧西团委统一安排,整个活动历时3-5天)

七、活动可行性分析:

1、团队优势分析:

我们团队组成呈年级跨度学科交叉的梯形分布,团队成员的专业结构、知识层次结构合理,包括管理学学专业,统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具有较深厚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发挥出专业特长。同时我们团队主要是郧西人,服务家乡建设的热情很高,且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貌都比较了解,同时,团队负责人因过去的活动,和当地的相关领导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活动过程中协调运作比较容易。

2、经验优势分析:

本团队成员都是“郧西学子家乡行”大型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其中还有原来的5位核心团队成员,我们曾一起组织了480多人参加的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对于本次活动的300名志愿者来说,管理上可以借鉴上次活动的经验。同时,大学以来,这些成员先后担任班长、团支书、以及社团领导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组织活动经验,自身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完全可以胜任本次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3、时机优势分析

七夕文化节是郧西政府十分重视的大型活动,届时,各个部门的领导都会参与到其中来,而且都是不遗余力地投入,我们志愿者团队作为活动中的一部分,只要按照相关领导的指示,认真完成接到的任务即可,同时,尽管准备工作比较繁琐,但是实施工作时间仅仅两天,只要我们能够排除困难,在这两天出色地完成分内之事,就算是顺利地收工。另外,8月5号左右刚好距大学放假一个月,大部分学生都已完成暑假实习任务回到家里,刚好可以参与到本次的志愿者活动中去。

4、安全性分析

无论组织任何活动,安全总是摆在第一位,尤其是学生的野外实习活动,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学生的心理,生理尚未成熟,生活阅历少,遇事不够沉着,易冲动,容易摆脱纪律的束缚特点。故我们对此次活动的安全问题特别重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并提出以下理念和防范措施:

1、加强团队纪律和团员的互助协作精神。

2、团队成员的选择严格把握身体素质关,严格要求自己。

4、在郧西团县委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安全系数高。

5、各个服务小组都有安全信息联络员,应急各种突况!

五、招募要求和服务内容

1、城市志愿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男性身高1.67米以上,女性身高1.58米以上,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熟悉郧西县街道状况、重要公共场所分布情况;

服务内容:在活动举办地点周边及县城各重要站点、街道开展宣传、引导、推介、环保等综合服务工作。

2、礼仪志愿者:年龄在16周岁至28周岁之间,男性身高1.70米以上,女性身高1.60cm以上,体态匀称,五官端正;举止端庄,大方得体;普通话流利,善于沟通,具有亲和力;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接受一定强度的体能训练。

服务内容:重要活动的礼仪接待服务。

3、导游志愿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身体健康,普通话流利;导游专业在读学生、景点导游、持导游证者优先。

服务内容:七夕文化旅游节期间为来宾提供导游志愿服务,包括随车讲解、景点介绍等。

篇(6)

协办单位:“天河之恋”志愿者团队

活动策划:翁新强(郧西籍中国地质大学学生)

一、活动主题:服务家乡发展,挖掘七夕文化

二、活动理念:在社会上学习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在基层中体验生活,在活动中培养人脉。

三、活动宗旨:在第二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节即将举行之际,为了在家乡郧西崛起的过程中尽一份力,同时深入社会体验基层生活,积累社会经验,以达到锻炼自我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展现人格魅力,实现自身价值!

四、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组织志愿者们参观七夕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七夕文化,以及相关的传奇故事,提升志愿者们的阅历,丰富志愿者们的内涵;

2、通过参与到这种大型文化盛会中去,不仅可以让志愿者们边服务边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扩大参与者们的人脉圈;

3、通过参与本次活动,可以深入了解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挖掘有潜力的项目,并做好调研分析工作,以备将来为家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通过参与本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去,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五、活动宣传:

1、和社会媒体(报社和权威网络媒体)特约合作,扩大宣传力度;

2、认识的同学之间以相互发信息、打电话的方式宣传;

3、以qq消息通知、分享日志博客、群邮件的形式在网上宣传;

4、收集活动照片、制作活动展板,以平面形式在人流量多的地方进行宣传。

六、活动时间安排:

6月1号—7月10号:面向郧西籍大学生招募300名志愿者;

7月11号—7月20号:对所有报名参加的志愿者进行组织培训;

7月21号—7月25号:对志愿者们进行考核选拔,并分为若干小组;

7月26号—7月30号:给各志愿小组分配任务,现场演练协调均匀;

8月1号—8月4号:进行模拟测试,使各个小组在人员分配、服务水准上,都力争达到活动要求;

8月5号—8月6号:根据活动要求,将各小组调集到各个工作现场,为本次文化节做好各方面的服务活动;

8月7号—8月15号: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整理活动相关资料,写出活动报告,并针对活动存在的问题,向主办单位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

(这只是活动日程初步规划,具体时间由郧西团委统一安排,整个活动历时3-5天)

七、活动可行性分析:

1、团队优势分析:

我们团队组成呈年级跨度学科交叉的梯形分布,团队成员的专业结构、知识层次结构合理,包括管理学学专业,统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具有较深厚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发挥出专业特长。同时我们团队主要是郧西人,服务家乡建设的热情很高,且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貌都比较了解,同时,团队负责人因过去的活动,和当地的相关领导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活动过程中协调运作比较容易。〖1〗

2、经验优势分析:

本团队成员都是“郧西学子家乡行”大型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其中还有原来的5位核心团队成员,我们曾一起组织了480多人参加的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对于本次活动的300名志愿者来说,管理上可以借鉴上次活动的经验。同时,大学以来,这些成员先后担任班长、团支书、以及社团领导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组织活动经验,自身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完全可以胜任本次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3、时机优势分析

七夕文化节是郧西政府十分重视的大型活动,届时,各个部门的领导都会参与到其中来,而且都是不遗余力地投入,我们志愿者团队作为活动中的一部分,只要按照相关领导的指示,认真完成接到的任务即可,同时,尽管准备工作比较繁琐,但是实施工作时间仅仅两天,只要我们能够排除困难,在这两天出色地完成分内之事,就算是顺利地收工。另外,8月5号左右刚好距大学放假一个月,大部分学生都已完成暑假实习任务回到家里,刚好可以参与到本次的志愿者活动中去。

4、安全性分析

无论组织任何活动,安全总是摆在第一位,尤其是学生的野外实习活动,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学生的心理,生理尚未成熟,生活阅历少,遇事不够沉着,易冲动,容易摆脱纪律的束缚特点。故我们对此次活动的安全问题特别重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并提出以下理念和防范措施:

1、加强团队纪律和团员的互助协作精神。

2、团队成员的选择严格把握身体素质关,严格要求自己。

4、在郧西团县委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安全系数高。

5、各个服务小组都有安全信息联络员,应急各种突况!

八、招募要求和服务内容

1、城市志愿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男性身高1.67米以上,女性身高1.58米以上,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熟悉郧西县街道状况、重要公共场所分布情况;

服务内容:在活动举办地点周边及县城各重要站点、街道开展宣传、引导、推介、环保等综合服务工作。

2、礼仪志愿者:年龄在16周岁至28周岁之间,男性身高1.70米以上,女性身高1.60cm以上,体态匀称,五官端正;举止端庄,大方得体;普通话流利,善于沟通,具有亲和力;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接受一定强度的体能训练。

服务内容:重要活动的礼仪接待服务。

3、导游志愿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身体健康,普通话流利;导游专业在读学生、景点导游、持导游证者优先。

服务内容:七夕文化旅游节期间为来宾提供导游志愿服务,包括随车讲解、景点介绍等。

4、现场志愿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男性身高1.67米以上,女性身高1.58米以上,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服务内容:在活动现场及周边从事服务、协调等工作

注:这只是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的一部分,待有关部门审阅后,在修改完善!

报名时间:6月1号—6月30号

咨询电话:15172347006

在线咨询:qq:798822074

报名邮箱:

凡是有意向参与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请加入以下七夕文化节志愿者qq群: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公文、讲稿、总结怎么写?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