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图书馆标语大全11篇

时间:2022-12-22 05:59: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图书馆标语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图书馆标语

篇(1)

一、书标在图书管理中起到的主要作用

(一)导向作用

导向、指导是书标的核心作用,它帮助读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不仅节省查阅的时间还能增加阅读的时间。一般来讲,图书馆都是开放的,在图书租借方面会非常严格,管理者可以依据书标上注明的书名进行记录,以便在读者还书时进行查阅。同时,管理者还会规定还书的时间,归还时要求管理者依据书标进行摆放,防止出现书籍摆放错误的问题。

(二)介绍作用

书标除了能够帮助读者尽快的借阅图书,更多的还能向读者展示或者介绍一些书籍上的内容,从本质上讲它算是图书的标签。有些书标上会标注图书的信息还有主要价值,特殊的书标还会协商馆藏位置与文献索引等。在一些大型的图书馆中,管理者为了让读者获取更多的信息,还会在书标上绘上图画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从而更为便捷地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

(三)分类作用

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巨大,内容广泛,为了让读者能够得到更为优质的图书服务,管理者一般会对图书进行类别区分,但是如果仅仅依靠个人,其难度、强度可想而知,书标就能帮助管理者实现效率性分类。

图书编排很多时候会依照一定的顺序,如果这个顺序要是出现了差错,读者就会依照错误的顺序阅读,直接导致阅读的下降,书标就是最好避免顺序出现错误的方式。同时,图书有些虽然性质相同,但是类别不同,为了区分种类,可以使用书标,比如同类的图书使用一样颜色的书标。除此之外,图书管理者还可以将读者经常阅读、阅读次数较少、基本不阅读的书籍利用书标进行分类,这样就能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让他们不必将时间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的书籍上。

二、书标在图书管理中如何进行维护

(―)定期检查

图书馆的发展逐渐趋向于规模化、数量化,由此也导致了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工作内容的增加。这样就会导致管理者忽略对书标的检查,为日后的管理埋下一系列的隐患,因此建议管理者要定期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在于:结合图书馆的规模对书标进行系统排查,最好是一一排查,只要发现磨损、丢失、信息错误的书标要及时更换或者补充,防止损坏的进一步加剧;如果图书馆的条件较好可以定期对书标进行统一更换,这样既能保证整体性又能保证一致性。对于一些新书,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制作书标,及时将信息告诉给各类读者。

(二)对外借图书的书标进行统一管理

很多读者都会外借一些书籍,管理者需要足够重视这些被借走的图书。当读者归还的时候,管理者除了要检查图书的完整性,更多的是要检查书标是否还在,如果发现书标受损、信息模糊或者书标丢失,一定要保证该图书在新书标制作之前不许外借,这也是对读者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另外,读者在借书之前需要和管理者沟通,管理者要提醒其主要保护书标、保护图书,这也是方便图书的二次外借。

(三)对流通量大的书籍进行更为完善的维护

在图书馆中,很多书都是流通量较大的书籍,它们的书标在磨损方面较为严重,且丢失的概率也较高,那么要想发挥出书标的作用,必须要对流通书的书标进行系统的检查与维护,这一点是整个书标管理的重点所在。主要的方式在于:

第一,从还书处入手,对所有归还的书籍进行排查,尤其是那些反复借阅的书籍,需要进行重点检查。如果发现书标被损坏要及时的予以修补,对于那些字迹不清、标识模糊的书标要及时予以补救,补救不了则重新更换一个书标。

第二,归还后的书籍在分类整理时要对书标进行排查。这一点主要要求书籍在分类整理后需要重新上架,那么在上架之前要对书标进行排查,防止一些漏网的书标没有及时予以补救,重新上架后的书籍不仅在书标方面是完整的,更要求书籍本身的整洁性、美观性需要得到处理。

第三,归还后无法补救的书籍要发出要求:不予外借。因为一些书籍在归还之后,无论是书标还是书籍本身,破损的十分研究,这样就会影响到读者的感受,更会对图书馆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在修补后直接放置于收藏柜中,不予外借。如果必要的话,图书馆可以重新购置或者是重新从其他馆内购进都可以。

(四)制定管理制度

书标的维护不能仅仅是依靠个体,更多的是要设立相关的制度,保证书标维护的及时性。整个制度要求管理者按照相应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发现书标丢失或者破损时要及时与图书馆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并制作新的书标。如果在维护时发现有人故意的损坏或者弄丢书标要及时予以制止,严重者要处以相应的罚款。

被动永远没有主动好,除了被动管理之外,对读者还要进行书标维护的宣传,让他们在生活中自觉的使用并维护书标。更重要的是要定期进行宣导活动,宣传书标的正确使用方式,让读者了解书标的重要性,逐步形成维护意识。

(五)对新进的书籍制作书标,并加固书标

图书馆定期会购进一批新书,那么自然也会制作一批新的书标,为了提高书标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粘贴加固。主要的方式是使用胶带对书标进行覆盖,防止书标被认为的损坏。图书馆的经费如果足够,可以委托一些图文社制作一些塑料、亚克力的书标,这种书标的质量毋庸置疑,可以大大地提高书标的使用期限,更会给学生一种崭新的感觉,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舒适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已经系统分析了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探讨了如何维护等问题。在管理图书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出书标本身的导向作用与介绍作用,让其能够成为管理员日常工作的辅助力量。对于书标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要保证每一个书标在使用的时候都是完整的,让读者拥有一个更为舒适的阅读感受。

篇(2)

目前,我国所有高校和部分中学都有自己的图书馆,甚至一些事业单位,都有其图书馆。存在图书馆就必须要有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但是图书管理工作任务量相当大,而且过程并不简单。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使读者们对馆内图书资源有效合理的加以利用,实现资源最大化。但是,图书馆的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图书不断地被引进,除了管理人员之外,寻求有效的图书管理方法是极为重要的。其中,书标的使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书标可以对图书进行分类,方便人们快速准确的找到需要的书籍,不仅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而且还节省了读者的时间。但是书标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图书的借阅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书标的损坏甚至遗失,所以为了保证馆内图书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要对书标进行维护,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一、书标的作用

图书管理工作中,仅仅依靠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不够的,书标管理也同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在图书的管理中是很依赖书标的。不仅在图书管理中,读者在查阅书籍时,也会依赖书标。书标的作用是对图书进行分类,以方便查找和管理。也可以是使图书馆管理变得井井有条。以下是其在图书管理中的几个具体作用:

(一)、总结作用

书籍具有书名、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等基本信息,而这些基本信息都可以在书标上显示出来。读者在图书馆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书籍时,并不需要翻阅整本书籍,因为图书的基本信息和主要内容都已在书标上显示出来了,读者一目了然,就可以准确找到自己想要的或者感兴趣的书籍。此外,部分书标还设置了图片,这不但更加简化了读者们寻找图书的程序,还有吸引读者的作用。书标的总结作用在实际中的应用,不仅仅方便读者,节约其查找图书的时间,在另一方面提高了查找效率。

(二)、分类作用

图书馆的书籍具有内容涵盖面广泛,而且数量巨大的特点。在图书管理中,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提高读者的体验以及服务质量,需要对所有图书资源进行分类。假如不利用书标,仅仅是去靠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人工去分类,其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太过庞大,但是使用书标后,就能更加容易的实现对所有图书的分类,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量。

书籍在引入图书馆前,就根据其内容、作者等基本信息制作书标,然后再将图书置架,每次引入图书时都要进行这一步。在日常管理中,由于书籍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排,如果在编排时,管理人员出现错误,那么读者在查找书籍时,就会按着已经错误的顺序查找,最终导致找不到其想要的结果,这大大的降低了读者们的阅读体验,也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受到影响。如果在设置书标和置书入架时严格按着书标进行排序和分类,这样就能使图书分类准确、顺序整齐、查找方便。此外,部分图书虽然是属于同一种类的,但是种类较多。基于此,可以通过书标进行图书的分类,这样读者就能正确的进行辨别。在此举一个管理上的实例:同一种类的书标,采用相同形式的书标,以区分其与其他种类的图书。另外,在实际管理中,管理工作者可以将受欢迎程度较高的图书和其他图书区分开来,这样就方便读者迅速找到热门图书,但是在此项管理中要及时的更新热门图书。

(三)、引导作用

除了以上的两个作用,书标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作用。一方面,方便读者,使读者在查找图书时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另外一个方面,图书馆一般是对外开放的,而且馆内资源数量巨大,所以严格管理图书是极为重要的。在借阅时,管理员必须要通过书标,才能完成对借出图书的登记。而在读者归还图书时,管理人员才能对图书的入架和分类进行管理,方便读者下次借阅。

二、书标的维护

由于图书馆里的图书属于公共资源,使用者较多,而且书标一般为纸质的,容易在读者翻阅的时候造成损害和破坏,从而对图书的管理工作造成影响,最终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基于此,为了保证书标在最佳状态,方便读者和图书馆的日常管理,所以要对书标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下给出了书标维护时的几个方法。

(一)、 定期检查

作为图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应当使其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图书管理人员在图书管理中要切实做好对书标的维护,首先就应该定期的对书标进行检查。检查时应该注意核对书标的内容,查看其内容是否和对应图书的基本信息相符合,如不符合,要尽快做出调整,使书标和图书一一对应;此外还要检查书标上的字迹是否有模糊不清的情况,情况轻者可以对其进行修复,如果出现毁坏或者遗失,则必须要及时补上新的书标。这将会对图书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便利。

(二)、外借图书书标的管理

由于图书馆中有很多图书时允许外借的,尤其是高校的图书馆。对于这些图书的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格外重视。因为外借图书容易丢失,所以为了保护图书馆资源,以及其他读者的利益,要严格管理外借图书。在读者归还图书时,要对读者所还的图书书标进行仔细严格的检查,发现异常应该进行解决。在新书标制作之前,该图书一律不准外借。这样做,就是对图书资源的保护,保证其他读者的权益,还为读书的管理提高便利。此外在读者外借图书时,会应该提醒读者保护好书标。

(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图书的管理,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书标管理条例。在做好以上日常的管理外,还应该让读者严格的遵守管理条例,外借图书出现损坏的,要对图书进行赔偿,书标出现损坏应该对其进行罚款处理,时刻提醒读者保护好书标;此外,要定期的开展宣传,给读者们教授保护鼠标的方法,让保护鼠标的意识深入人心。

(四)、建立书标的维护体系

管理制度仅仅是一个方面,要想做到保护书标工作,还应该建立书标的维护体系。第一点,图书管理员应该有正确统一的方法对书标破损的情况进行修补,要做到修补后字迹清晰;第二点,图书管理员在修补和更换书标之后,应将其登记在册;第三点,发现书标的损坏原因,根据所记录的情况,总结出书标的损坏原因,然后提醒读者;第四点,对书标维护的制度张贴在图书馆的醒目位置。

(五)、 利用先进科技制作书标

一般情况下,书标都由纸制成,但是纸质书标太容易损坏了,所以在鼠标的材料上应该有所创新,比如更换更软的塑料。此外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书标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比如采用电子书标,在日常管理时,只需将条码扫描一下,就能得到图书的相关信息,读书在外借时,也只需扫描一下,简化了图书管理的程序。

三、结束语

在图书馆的管理中,书标切实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量,也方便了读者的阅读,所以注重书标的管理和维护,将十分重要。工作人员应该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真正做好对书标的管理。图书馆是服务单位,为读者追求知识的诉求,图书管理人员责无旁贷,因此,在重视书标的管理之外,工作人员还应该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让读者在获取知识时有更好地体验。

篇(3)

高校图书馆图书的采购,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首要环节,对馆藏质量、馆藏结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图书的发行与供应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新华书店一统天下变为新华书店、出版社、书商、民营书店、网络书店互相竞争的多元化局面,使得中文图书采购招标成为一种可行的模式。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2007年度的中文图书招标采购工作为例,就这一方式的可行性、意义及操作步骤进行探讨。

1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实行招标采购的背景

1.1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孕育了较为成熟的图书发行市场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模式下新华书店主渠道的地位大大下降,民营书店、个体书商、网络书店大量出现并迅速发展,图书发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出版发行体制的变化与完善,以及在2004年放开省会城市图书零售市场承诺的兑现,境内外各种经济形态的图书发行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日益成熟的图书发行市场为高校图书馆进行招标采购选择提供了条件。

1.2国家招标法的制定和实施给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招标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制定与实施,为高校书馆中文图书采购招标工作提供了操作程序以及法律保障,对发行商及高校图书馆本身提供法律保护。在法律规范下,在当事各方的有效监督下,高校图书采购工作得以公开、公平和公正地开展。

1.3通讯业和运输业迅速发展,有力支持高校图书馆进行中文图书采购招标工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高校图书馆和图书发行业广泛应用。网络费用的大幅下降,使得高校图书馆与图书供应商之间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和业务洽谈。同时,我国货物运输市场迅速发展与繁荣的现状使得图书运输速度显著提高。两个产业的发展,使高校图书馆在进行中文图书采购招标工作时可以不受地区范围的限制,扩大选择范围。

2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实行招标采购的意义

2.1招标采购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与资信优良的图书供应商之间进行有效互动

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了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先进的管理系统需要相应的工作模式、技术要求。通过招标采购,高校图书馆不但可以有效地保证中文图书的采购质量,而且可以获得相应的技术支持。比如说,中文图书采购的电子征订目录必须能够转入图书馆采购系统,书商必须提供能被转入的DBF、MARC、TXT、ISO等格式的数据,从而促使图书供应商提供更多针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

2.2招标采购有利于发挥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并避免可能产生的腐败现象

一方面,高校扩招带来的在校生数量激增和图书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的购置经费相对紧张。通过招标,可以获得较合理的优惠,实际上降低了文献的购价,使有限的资金购得更多的图书,充分发挥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图书发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不法商人采用非法手段推销图书,致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少数意志薄弱者放弃了专业操守、吃回扣等。实行招标采购,可以增强采购工作的透明度,规范市场竞争行为,防止“暗箱操作”,从源头上防止采购中腐败现象的发生。

2.3降低图书采购成本,提高效率

图书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市场上的各类图书发行商,为了争取图书馆这类大客户,会在文献价格方面让步,并在服务方面尽量满足图书馆的要求。图书馆可以用较少的资金购得更多的图书,也有利于图书馆的业务外包。例如,在标书中可明确要求中标单位提供CNMARC数据、盖馆藏章、粘书标、贴防盗磁条等服务,这对于即将进行评估或升级的高校图书馆来说,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招标,图书馆业务外包,对图书馆来说,既不用为这种一次性工作专门引进人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较大的工作量,一举两得。

3高校图书馆中文采购招标工作的步骤

根据招投标法的规定,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招标工作应依法按操作步骤进行。招投标的步骤一般为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与定标等。

3.1招标

中文图书实行采购招标,与一般设备物资的采购招标相比,有其特殊性。首先,图书采购具有采购品种多而单个品种数量少的特点;其次,图书采购任务不能一次完成,而是持续的、分批次进行。显然,它与设备和大宗物资采购的单一性、大批量性以及有具体交货期不同,其特殊性要求图书馆必须高度参与招标工作。华中师范大学从有进行图书招标的意向开始,校领导就给予了图书馆最充分的信任和最大的自主权,支持图书馆有序地开展招标工作:首先,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下设工作小组与评标小组具体负责招标与评标的相应工作;其次,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招标方案,进行了充分调研。我校招标工作小组分别走访或咨询了武汉、浙江、广州等地图书招标比较成功的高校,在学习他们好的经验的同时,针对他们招标采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拟定了一个较为规范合理的符合我校特色的招标方案;再次,我校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招标法规并结合图书招标项目特点及要求编写了招标文件。

3.2投标

投标是投标人根据招标书参与竞标的行为。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编制投标书。投标书是投标人竞标的核心文件,其中投标报价是关键内容,投标人应认真如实地填写。

3.3开标

开标在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交送竞标文件后公开进行。所有投标人及被邀参加的监督部门都是开标活动的参加者。开标时将对投标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法定要求的,应当众拆封、验证投标资格,并宣布投标入名称、投标价格及其它主要内容。开标后应立即组织评标,以保证公正和提高效率。

3.4评标与定标

评标应由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根据规定需要回避的人员不应担任评委。为保持图书评标的客观性和结果的可参照性,可为评标设计评分表,对主要指标进行分值量化,经专家讨论确认后执行。

3.4.1资金方面要求

资金不足是图书馆界共同存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现阶段,各高校图书馆为了达到教育部的藏书标准要求,需要大量采购图书,资金的困难尤其突出。因此,在进行图书采购招标时,各馆都会根据自身资金的情况,对书商提出适当的要求,在付款方式和折扣上争取更多的优惠。

(1)图书折扣

图书折扣在招标项目中是最重要的内容。高校图书采购招标工作,图书馆和校方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对价格要素的要求也有区别。校方重视优惠率,图书馆重视质量和服务。图书折扣这一评分项目应在充分调研市场行情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校和图书馆的双方需求,取一个合适的折扣起点和权重,给予较多的分值,争取最大的优惠。

(2)付款方式

付款方式是图书采购招标时根据图书馆资金的现状和能力,向书商表明自己计划付款或分期付款的时间、金额等。各馆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提出付款条件并在合同中有所约定。书商在投标时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图书馆提出的付款方式来确定投标的价格和服务内容。

3.4.2服务承诺

随着信息资源生产与利用模式的演化,图书出版发行、销售和组织管理与利用出现了社会化再分工。图书供应商的服务承诺日益全面具体。而图书馆利用社会的再分工,把一些基本业务(如编目、加工)实行外包后,可以将图书馆人力资源重新优化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具体的服务承诺和售后服务是书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必备条件,也是图书馆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

(1)图书订购

目前有实力的书商均提供网上订购系统,功能包括多途径书目检索、辅助选书、在线订购、在线输出MARC记录,并且每年提供15万条采访数据;图书现采时,提供人员、采集器等设备服务。因此,图书招标时应该将这些内容作为招标项目明确提出,要求具备这种能力的书商作为中标条件之一,从而保证图书馆订购工作顺利开展。

(2)到书率和到书时间

到书率是图书馆采访工作重要的指标,它一方面体现了书商的诚信和实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图书馆的采访工作水平。由于图书销售商实力不同,受其实力的限制和资金运作等因素的影响,书商与出版社的信誉不尽相同。有实力的书商信誉较好,到书快、比率高;相反,实力一般或较弱的书商到书慢、比率低,信誉差,使图书馆的采访和利用率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招标项目中规定到书率的指标,对图书到书率提出明确要求,既保证了图书的质量,又不会影响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为了保证图书采购工作按时完成,图书的到书时间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内容,图书馆可结合本馆的采购计划和任务,对到书时间提出具体要求。

(3)免费加工

在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图书供应商的服务工作越做越好,免费提供粘磁条、盖馆藏章、贴条码、贴书标等图书加工已是普遍现象,并且所使用材料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图书馆完全可以把图书加工交由书商去做,并对加工使用的材料提出具体要求,保证加工质量。如书标的款式、粘贴的位置、磁条的要求和条形码的设计均可以具体要求书商怎样去做(比如目前我馆要求合作的书商都统一将磁条更换为科晶安全复合性磁条)。由此节约成本、解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4)CNMARC编目数据

目前,大多数书商能提供规范的CNMARC编目数据,尽管其数据质量离图书馆的要求存在一些距离,但是书商可以努力根据每个图书馆的具体要求,提供全部、标准、规范、系统的CNMARC编目数据。

本馆经过几年的采编业务外包经验得出,图书馆与书商经过短期的磨合后,如事先将使用的图书集成管理系统、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等信息传递给书商,书商所提供的编目数据均能符合各馆的要求,由此可以缓解编目工作的压力,解放人力资源。由于书目数据库的质量是图书馆提供资源共享的基础,图书馆对CNMARC编目数据质量的要求须明确具体,并在招标时作为重要的项目内容给予较多的权重或分值,以保证有实力的书商中标。

(5)无条件退货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质量是服务的保证。图书馆作为招标人非常重视图书的质量,怎样把握图书质量是设计招标评分项目时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图书包括附盘所应具备的要素,如正版、最新、完好、内容健康、印装质量等应有明确要求。另外,图书馆流通部门中的图书经过一段时间外借后容易发生破损、遗失现象,需向书商说明补货事宜。

3.4.3对书商的要求

(1)资信要求

书商的资质和诚信状况是能否履行合同的前提。一般有实力的书商能够较好地履行合同,可以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一些假、大、空的书商虚夸实力,既没有诚信也不能履行合同,由于它们拖欠出版社的书款,出版社对这样的书商的货源组织有顾虑,不发货,造成图书的到书率和速到率较低,也提供不了编目数据,只能是图书馆自己下载数据,书商付下载费用,使图书馆工作受到影响,若与这种书商合作,就会给图书馆带来很多烦恼。因此,对书商资质和诚信的要求是招标要项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协作承诺

书商的合作态度、服务效率尤为重要,双方合作的项目内容越是具体,需要磨合的工作也就越多,面对存在的问题,需要书商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讲究诚信。因此,协作方式也需给予一定的分值去约束书商履行合约。要求书商履行合同,售后服务细致到位,能够积极配合图书馆协调处理合作中产生的矛盾,也是对书商管理水平的考验。

(3)其它优惠

书商为了中标,会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图书馆的现状提出招标要项以外的优惠,如定期发送纸本新书目录、赠书、会员待遇、赞助等,这些优惠也应给予加分,以体现招标采购的公正和公平。

篇(4)

[分类号]G258.6

1 正式制度

中文图书集中招标采购(以下简称“招标”)既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制度安排。制度是人类社会中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从制度结构上,它分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前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人们(主要是政府、国家、学校、行业)有意识建立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它包括三个层次结构:即最高层的宪法、中层次的成文法、底层的政府条例。具体包括如下内容:法律制度(宪法、国家法律、政府政策条例);行业协会的自律规范,如高校图书馆规程、图书馆采访规范、操作规程以及规范招标监督的制度(评审专家管理、供应商管理、质疑和投诉管理等办法)和它的等级结构;自发秩序范畴如经济合同、协约等。在这三个层次中,三者的地位并不相同,最高层次统领着其他规则,居核心地位,下一级必须服从上一级规则,如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必须符合宪法,高校图书馆(以下简称“图书馆”)招标合同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三者是一个统一整体。

广义除狭义之外,还包括政策法规以及它的等级结构、设计者、政策法规的体制、机制、价值取向等。应该明确的是,在现代社会里,正式制度总是和国家权力或组织联系在一起,法律是正式制度的代表。本文仅从狭义的正式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角度进行论述。

2 招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招标制度的复杂性

招标的性质定位(制度属性的确定)。招标是由申请、审批、程序、文献信息供应商(简称供应商)遴选与确定、签订合同、管理等一系列行为组成。合同性质直接涉及法律规则的适用和现行制度的设计,是属于普通的民事债权合同,也是特殊的行政合同。《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采购人和供应商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以合同方式约定”。这可以理解为政府采购合同被认为完全是民事合同。但事实上,政府作为合同当事人拥有特殊地位,对政府采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普通合同法中是找不到适当的解决办法的,这注定了政府采购合同始终面临法律上的困境。笔者认为招标前属于协商性的民事行为,招标后则是行政行为。其救济选择、方式、机制前后也不相同。合同签订前,招标的核心在于对供应商的选择与确定,行政意志在这一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招标目的须要一定手段(即行政权)或方式来实现。申请、审批、计划表示行为具有内部性,而招标信息、邀请供应商竞标则是外部性(证明了招标行为的存在)。合同签订后,图书馆与供同都应遵守合同条约,其权利义务将具体化。如供应商应保障图书的到货、优质的数据加工服务等,而图书馆则应在一定时段给供应商图书款。学校、图书馆此时已由行政主体转变为民事身份。这增大了招标的不确定性。

2.2 制度设计不足

2.2.1 难以实施 《政府采购法》要求:①图书馆与财务处分离。②学校是招标的主体之一。学校把委托权交给图书馆或国资处,招标效果不尽相同。若交给图书馆,对减少招标与供应商的信息不对称性有利,但规范性可能较差。若交给国资处,对程序、过程规范有利,但容易造成不注意中文图书招标的特殊性,图书馆的一些合理化建议、想法和做法不易被招标委员会采纳。③划清图书馆、国资处与其他部门的职责权限,依法履行职责。目前这些部门之间还不是相互合作,报账难就是佐证。加之学校把委托权交给国资处还是图书馆,态度并不明朗。这易导致采购范围模糊、审批和管理程序与职权变异扯皮,从而产生监督管理难度加大、供应商无所适从、效果难以评价,国资处较多地关心招标程序,图书馆则是供应商能力、供应内容和服务。④中国图书馆学会等学术机构在招标业务上要给予具体指导和约束。实际中这些学术机构还没有介入其内,造成各馆招标方式和内容不尽相同,各自为营,各行其事。目前高校通常做法是:统一领导(成立校招标小组,统一领导文献信息资源招标工作)、归口管理(各业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在这种体制下,图书馆不再是唯一采访主体,这会增加招标主体之间的协调成本,形成招标主体内部利益、权力之争,产生新的行政干预。

《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关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以及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规定,因经手环节多、人员多,难取证哪个环节、哪些人出现了问题。第五十、五十一条也出现非常原则化问题。《指南》中虽对供应商评价的标准如剔除高折扣、确定一个保障文献质量的底线。但由于合理折扣到底是多少这一问题没有解决,致使该条文难以落实。《政府采购法》第十三条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中文图书招标应是学校纪检委、财务等授权去监督管理图书馆或国资处,监督与被监督之间出现争议,必然要求校领导出面解决和协调,因此,法律上默示了校领导在招标的最高权力,为腐败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2.2.2 设计不全 制度设计需考虑:招标主休、方式及其适用条件、政策、程序及招标管理机制和与之配套的法规和实施细则(如采购方法及其采用条件、标准与评标、合同管理、争端解决和法律责任等)内容。因招标的复杂性,加之制度设计时须考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这易使招标制度本身设计不足。激励是动力,是保障读者、图书馆、供应商权利的基础。参与人、供应商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发挥主要靠制度激发和保持。但《指南》等制度中较多地注意了对供应商的约束,没有具体的激励条款,制度设计者站在图书馆立场而不是在中性立场上。

对供应商评价标准还没有得到图书馆界的普遍认同。大多数人认为评价标准应包括资质、服务、到货、报价四个方面,这种评价只有价格客观可比,其他的在图书馆与供应商没有实质性合作之前难以衡量,可操作性差;也缺少对供应商诚信、供应商文化与图书馆文化耦合的评价。而供应商文化对于协调图书馆关系,达到两者和谐一致,促进持续合作有重要意义。也缺少对招标结果的考核和评价。采访人员在书店发现适宜本馆馆藏的中文图书,在现有机制和体制下,只能是将需求做成订单,由部室主任、主管馆长审批,发给与此合作的供应商,供应商再配送。这少则2~3周,多则半年,有时还会形成即使有充足的经费也无法购到理想图书的问题。也许会有人说,这可以按照《普通

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备案制。这种说法可操作性差。因采访人员总由一种心理担忧,怕引起馆长或同事的异议,或自己采购后,馆长不能审批。或即使馆长审批后国资处不能审批,报账困难,行动上不十分积极。

招标能节约多少资金?图书馆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和效果?没有考核制度。这些问题不解决,最终会导致招标失败。故招标要在“成本一效益”原则要求下,兼顾经济性和效率性统一。招标是一种创造性抉择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凡是招标参加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但现有制度没有具体规范和明确政府决策失误的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决策失误追究做不到有法可依,即使有责任,也往往推给招标小组,责任难以落实;也无专门的决策失误追究机构。这会给招标、图书馆、学校带来不良的后果;对学校以及相关招标部门违法的处罚太轻,不足以抑制招标中的腐败行为,《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的等等属违法行为。采购人采用这些违法行为的目的是要得到个人的公共权力“租金”,本应依法严办,但处罚却只有改正、警告、罚款、处分、通报,处罚太轻,在判别这些违法行为时也困难重重,该法中没有规定招标在什么条件下适用,采购方式的行政许可和审批程序。造成招标主体不再作为。某馆招标合同期是1年,到次年纪榆、审计、国资等部门均不提终止合同,直到第三年才终止了合同,就是例证。

2.2.3 移植西方制度《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有明显移植外国的痕迹,西方国家的实践已经形成制度的范例,提供了一个可供与之对比的参照物,但移植必须考虑中国国情、文化环境,我国的制度移植过程中是“削足适履”。同样,《指南》也有移植《政府采购法》痕迹,这需要我们对制度的组织体系、规则和技术手段进行本土化变革和创新。

2.3 制度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我国《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并存。《政府采购法》规范的主体是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而《招标投标法》规范的主体则无任何限制,任何主体在进行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时都可以采用招标方式。在招标的问题上《政府采购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适用于文献信息资源的采购,与其有关的采购合同、采购活动的监督以及对采购活动的投诉、质疑等是否应该遵守《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法律未能予以明确。在一些相同的问题上,《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如在分包问题上,两部法律的规定就有着明显的不同。目前的《政府采购法》中,除总则的基本原则(如诚实信用)以外,政府采购合同的规定主要涉及到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三个问题。终止合同是关键问题,这可能是一方或双方禁止任何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或依据过错原则承担由此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这里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完全禁止政府采购方单方面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与《合同法》本身的规定不一致,为法律的适用增加了难度,不利于政府采购方及时履行公共职能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而有些合同必须终止,如一些国家禁书,图书馆有权单方面终止合同,对供应商造成的损失,图书馆不予承担。

2.4 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

招标行为、方式涉及到制度的价值取向。招标制度有多重价值取向:①扼制腐败;②节约文献购置经费,获得供应商优质服务;③以透明和规范增加公众对图书馆的信任;④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读者和图书馆合法权利。这些均应多元统一,若只片面强调一个或儿个,这样的制度设计必然是有漏洞的。如《指南》中零星采购采用采购备案制就是对采访人员可能“坏”的防范;文献集中小组由本校的图书馆和财务、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是为了制约各个职能部门的权力;图书馆专业人员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是为了防范招标中个人权力中产生的“坏”。防范这些“坏”是应该的,但不能忘记④这一重要内容。目前确实难以找到一个既让图书馆又让供应商均满意的价格折扣,若只考虑招标价值取向的①②,必然是折扣多者中标,到货率降低,有价值、权威的图书不能入藏,直接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权利。制度是一个集体行为,还有一个价值取向认同的问题。上述中,人员素质、复杂性是外显原因,体制、机制、制度不完善是中层次原因;价值取向则是深层次的根本原因。上述中,人员素质、复杂性是外显原因,体制、机制、制度不完善是中层次原因;价值取向则是深层次的根本原因。继续追问,则是图书馆原来的采访制度的改革或废止,失去了制度价值信仰基础,稳定的制度体系被打破,却没有一个新的制度可以代替它,人们试图通过各种合法、半合法或非法解决招标问题。

3 制度创新

3.1 继承合理合法的制度内核

制度创新有一个“变”与“不变”的问题,不变的制度设计原则、制度要素、制度结构和为科学合理合法制度奋斗的精神、思想方法等。有些人一提到创新,就认为把过去图书馆单一采访的合理性放弃,把继承和创新割裂开来,这是不对的,要继承合理合法的制度内核,继承与创新要保持必要的均衡。什么是继承、怎样继承和继承什么这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2 提高人员素质

面对招标管理人才匮乏的局面,应大力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一是对本馆相关人员教育培训。招标管理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如果没有工作认真负责、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采访人员和监督人员,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娴熟的业务技能、管理知识、实践经验是无法做好这一项工作的。故要加强现有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状况的考核,对考核合格者,让他们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如《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指南》以及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减少信息不对称。二是对供应商教育和培训,提高竞争力。鼓励他们学习和掌握《政府采购法》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规定和竞争技巧,严格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努力参与招标活动。三是逐步建立高校评标专家库,选择那些权威高、专业素质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进入专家库,为招标提供人员条件,在目前每一个高校图书馆单独建立专家库尚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以由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区的图书馆建立联合专家库。对专家的招标意见、观点要给予法律或法规保障,使专家参与权与招标委员会决策权间保持均衡。明确专家评价、论证,强化决策机构对专家意见的回应机制。

3.3 加强研究,完善制度

篇(5)

一、空间观念的培养

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成为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新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因为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作为设计者要先从自己的想象出发画出设计图,然后根据设计图做出实物模型,再根据模型修改设计,直至最终完善成型。这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探求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的思维不断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之间转换、利用直观进行思考的过程,空间观念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生要的作用。所以,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学习内容的原因。

例如,在开展正方体表面展开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正方体,再想象它的展开图,并把脑子里所想的图形画出来,然后再来进行动手操作,这样能充分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二、推理能力的培养

标演绎推理就是我们熟知的三段论,而合情推理则是指借助归纳、类比、统计等手段得出结论。在初中阶段它是我们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我们第二次教学几何知识是在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这一章除了在探索图形性质、画图、拼摆图形、图案设计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外,还要了解一些关于图形的概念,如:直线、射线、线段、角、角度、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和相关的一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换算以及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关系等等。其实这些内容小学里就已经学过,这里只是要求学生在小学学过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系统地理解和掌握。

在初一第二学期第二章有关“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教学中,我明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包括测量、画、折等)、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因为这是老教材中的内容,往往会把老教材中的要求带过来,重视概念、图形的性质及判定,而忽视对空间与图形性质的探索和推导过程。

三、应用意识的培养

1、认识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用数学的角度,运用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3、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例如:在“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教学中,我并没有直接利用那位老人讲述的故事,而是带去了一个被压过的易拉罐,几根细钢丝和一团线。我说我很想知道那个易拉罐上两个点A、B之间的距离(两个不能用刻度尺量出,又不凹在里面的点)让学生想办法。本来我以为这个问题可让学生好好地思考、争论一番的,可你不得不相信现在小孩子的聪明,经过几次设计方案的被否定,很快有同学从我带去的材料上想到了利用全等来测距离。他们用刻度尺找出两根钢丝的中点,再用线把它们的中点固定在一起,把一边的两个端点分别放在A、B两个点上,让另一个同学量出另两个端点的距离就可以了。当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想时,他很爽快地回答:因为现在我们学的是全等三角形,所以我就想利用全等三角形来解决这个问题。

篇(6)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23-01

一、图书馆工作标准化

1.图书馆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标准化是实现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保证图书馆功能最佳必要条件。标准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图书馆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以前,各图书馆都接触过标准化工作,但是把图书馆工作(全部)作为标准对象而加以研究的不多,自然对其规律也认识不足,这已经在工作中体现出来,并且制约着图书馆的发展。长期以来,各图书馆管理图书只限于借借还还,很大程度是靠“经验”管理,但由此带来许多弊病,随意性强,浪费资源,各图书馆各自为政,分馆也是各干各的,没有标准可依据,彼此建设好的东西无法通用。随着大数据和云端的发展,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

图书馆是提供信息的园地。标准化是有序地开展图书馆工作,是促进图书馆现代管理推动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手段。没有标准化管理,图书馆就没有良好的工作秩序,就没有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图书馆是服务性行业,服务直接面向读者,服务的好坏取决于提供服务的员工和提供服务的系统功能,整个服务系统的标准化可以提高服务效率,节约办馆成本,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树立高效服务的形象。

2.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标准化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馆不再是传统意义的信息提供和知识传播场,而是开放型的兼有知识生产,智力开发,社会教育功能的复合型图书馆。

标准化在图书馆的具体作用:一、标准化能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节约成本。图书馆资源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重要工作,资源多少决定了其价值的大小创新能力的强弱,而按照传统方式去扩大馆藏,建立数据库,肯定会浪费资金,增加工作量。通过标准化已有的数据库与大数据下其他标准数据库资源共享,即可达到优化利用资源,节约成本的目的。二、标准化保证了知识的适用性,流通性。目前,限制大数据下信息利用和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标准化问题。三、标准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图书馆功能的作用和体现,需要有高效,统一,固定的程序和工作方法。通过标准化管理对其混乱繁杂事物的改变,使系统功能达到最佳。

3.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建设与措施

积极开展标准化知识的普通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图书管理员标准化意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是全民参与工作,首先要制定本馆的相关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其次要实施相关国际国家标准。标准制定得是否合理科学,贯彻得是否及时认真,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

二、图书馆工作规范化

1.图书馆工作规范化的原因

当前,人们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不知图书馆与新华书店的区别,错误的认识使得图书馆的规范化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服务逐渐形式化。图书馆的资源,设备及资金有限,并且不能与群众的实际需要相符合,缺乏创新力和活力,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够。诸多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已不利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图书馆工作规范化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一环,做好规范化工作管理,利于读者提高主动性,利于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利于全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

2.实现图书馆工作规范化的对策

(1)增强责任感,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专家讲座等方式,向图书馆管理人员详细讲解图书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使他们在今后工作中提高认识,将图书馆规范化工作当作重要一环来抓。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图书馆管理部门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分清管理责任人。其次根据自身条件,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选派管理人员到高等院校深造,也可以请上级馆专家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切实提高业务水平。

(3)体现人本思想,图书馆是为群众提供图书,阅览文献资源服务的。在工作中应坚持人本主义的思想,实现人文关怀,努力健全规范化图书馆管理工作。人文关怀应该是全面的,不能局限某一环节。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前台服务,在读者咨询时,管理人员应该仔细,耐心,热心解答。同时,对图书馆馆内的信息资源定期检索,发现缺失或不足的图书应及时上报,进行资源采购。

(4)规范图书管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图书馆应该努力规范管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保证图书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与读者交流时注意方式方法,注意语音的准确,严谨,最好一次性告知,专业术语的使用要恰当,避免交流不畅,影响双方的交流和互动。读者来自五湖四海,对待不同的读者须区别对待,以表达对读者的尊重与友好。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统一着装,着装整齐,干净。而且应该保持良好的仪态仪表,给读者以整洁雅致的良好现象。

(5)规范图书馆的布局和环境,图书馆应满足各阶层读者的需求,为读者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图书馆应为读者提供立体,平面示意图,为读者提供便利。将图书馆的入馆须知,开放时间,借阅规则通过微信,微博,QQ群发送给读者,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所需图书和文献的位置,节省读者时间。

篇(7)

一、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的必要性

过去,大多数学校图书馆都是封闭式管理,通过卡片登记借阅信息,只能实现有限的流通,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对学生开放,使得图书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即使是实现了正常流通的,也不能提供领导管理上需要的各种信息如本馆各种资料分布及借阅 (流通)情况。

目前,我国学校图书馆办馆的要求及领先标志就是藏书全部开放,师生共享开架借阅。这种借阅方式是当前适合我国国情的发挥图书馆应有作用的最佳方式,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好体现。它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功效,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服务,这也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最终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体制。

二、成熟的图书管理系统决定因素

任何一套图书馆管理系统至少必须具备这样一些功能:对图书进行编目也就是采集信息并上架、图书检索(查找)、图书流通(借还)。然而仅仅有这些功能是不能称为真正的现代化的管理型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笔者认为,一套系统是否成熟还决定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符合相关的标准

例如教育部最新颁布的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我国图书馆界通用的CNMARC格式标准、目前通用的 《中图法四》等。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颁布将为教育部门对教育数据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组织,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平台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它将带动教育管理信息存储、访问、更新、传递方式的变革,进一步减轻学校人力资源和财政管理的负担。

(二)开发工具及所采用的数据存放格式要求先进

有些人认为只要看看功能和界面是否令人满意就行了,其他的与我们没有多少关系,实际上开发工具及方式和数据格式的存放方式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以及未来的可升级维护性。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系统在Windows下运行,最先进流行的开发工具是美国Borland公司的Delphi及 Microsoft公司的 VC++,后台数据库一般采用微软的 SQLServer或 Sybase大型数据库产品。

(三)功能是否强大

目前,一般主流的系统包括系统管理、读者管理、编目、流通、统计、查询等功能。比较先进的能够在一个界面下实现图书、音像、期刊的管理,设置假期、设置暂离锁 (提高安全性)、暂停某些读者的借阅权、导入导出读者、交换 MARC数据、升级辅助编目库等。此外,由于学校校园网络的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还应提供无缝接入校园网的WEB功能,通过 IE浏览器让读者使用借阅资料查询、更换密码、预约、资料检索等功能。有些系统还能提供读者自助服务,可以开放一些客户机让读者自行管理密码、查询自己的借阅史、预约资料、检索资料等。

(四)要有足够的安全性

安全性一般涉及操作权限控制和数据自动备份两方面。主流系统都实现了由管理员分配各操作员可使用的功能并设置其密码,各操作员均需先登录系统然后再操作各种允许使用的功能。一个完善的系统还应对各操作员的登录、退出及重要操作记录在操作日志中。同时还应提供完善的自动备份服务,以实现数据的全自动按计划备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您的数据安全。

(五)要有足够大的辅助编目库

在对图书进行编目也就是信息采集时,如果我们通过扫描图书的 ISBN号条码就能得到大多数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各种标准信息,则我们的编目准确性和效率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这就要求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准确的辅助编目库。这也是一个容易被学校忽视而软件开发商有意回避的问题。

(六)要具有完善的规则

除了能够设置读者的借阅规则外,还应自动实现一些图书馆界通用的管理规则,例如有在借资料的读者是不能被删除的,有以下情况的读者是不能借阅的:某类书的借阅数已达到最大值、有超期资料、有未缴罚款、被暂停借阅等。

(七)简单易用

一个好的系统应具有清楚的操作界面,最简化的操作过程。日常工作中操作员通过手持式条码阅读器应该可以完成绝大部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系统将精力花在华丽的界面上,而忽视了用户真正需要的是实用的完善的功能。

(八)有先进的体系结构

当前主流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 (Client/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 (Browser/Server)模式,所有信息均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各客户机通过网络与数据库服务器通讯,WEB服务通过 ADO模型访问数据库服务器,数据与应用安全地隔离,可确保数据存放的安全性。当然在具体选择中还需考虑是否得到主管部门例如省电教馆等推荐及性价比等。

三、图书管理系统现代化程度的标准

(一)信息资源收集的现代化

现代社会信息资源丰富,信息污染也很严重,给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收集带来了极大麻烦。传统图书馆时期,由于各种信息资源极大部分由正规渠道获得,经过图书期刊编辑人员的认真校对,信息质量相对可靠。而现代化信息的载体以及出版发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光盘、印刷品、网上信息、声像读物等良莠不齐。这就要求图书馆采编人员掌握多方面的信息源,运用现代化的各种手段,对各种信息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

(二)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

在传统图书馆时期,文献资源的分类加工整理 比较简单,所揭示的文献信息深度有限,对文献的内在性质、内容的揭示基本没有。图书馆应用计算机进行分类编目,给文献内容的揭示带来了一定的改进,但无实际性的改革。计算机所具有的快速处理数据的能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信息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使信息资源有序化,以便于更好地查找和使用文献信息,如果在文献信息加工整理上不能实现统一标准的规范,图书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就不存在

(三)图书馆服务的现代化

篇(8)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205-02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应用知识管理原理、技术与方法,合理地组织与高效地使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与组织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系统的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与用户对图书馆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实现社会与图书馆之间、用户与图书馆员工之间的和谐共处。

(一)知识增值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作为知识来管理。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是把馆藏文献资源当做文献来管理,这样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就是物本管理,它不考虑文献中负载的知识内容。而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把馆藏文献资源当做知识来管理,重点考虑如何使用知识发挥作用和知识的传播问题,这种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就是人本管理,它是以知识增值为目标的管理。

以知识增值为目标的管理是一种知识导向型的管理,是图书馆以文献的内容即知识来管理,是以读者需要为导向的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为读者了解知识、分析知识、综合知识和获取知识提供方便的条件,使知识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所利用,为更多的读者所利用,转化为读者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分享知识的价值,从而实现知识的增值。一些现代图书馆为最大限度方便读者获取知识,采取开放式、藏阅借合一的书刊服务模式,用大量计算机终端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按内容对馆藏知识加以组织,大大节省了读者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精力。

(二)知识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对图书馆馆藏知识的有效管理来促进知识创新。它包括对已有知识的组织、管理,展现现有知识中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的内容,还包括对知识的管理和建设图书馆的知识创新团队。

1.组织知识。组织知识是图书馆根据一定的要求,把馆藏的文献资料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方便读者利用的过程。图书馆目前的分类编目工作实质上就是一种组织知识的工作。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使图书馆要面对纸质文献、数字文献、网络文献、虚拟文献等各种形式的文献。如何用适当的方式,把多种形式的文献中的知识组织起来,使庞杂的知识有序化,更加方便地为读者所利用,使读者能够发现知识的新价值,这是时代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要满足这个要求,就需要图书馆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以图书馆学的知识创新来应对知识的增加和图书馆科技的变革。

2.知识系统。图书馆一般都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文献进行分类、编目和典藏,所有的文献都是按照某种分类法组织起来的。这样的文献管理虽然也是一种知识管理,但是限于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这种文献管理一般只能根据文献的学科属性进行分类,难以根据文献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详细分类。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使根据知识内容进行分类从而组成知识系统成为可能。现代搜索引擎可以快速、方便地从海量信息中检索出人们所需要的内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需求,借助信息技术,组成自己的知识系统。这样的知识系统,不是一些知识的简单集合,而是知识的有机组合,它可以更好地启发人们的思想,形成新的知识。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成果,有效地帮助读者构建知识系统。

3.创新团队。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它不仅强调以知识的传播和利用为重点进行管理,而且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以知识的利用者角度来组织自己的工作。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大胆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用新的观点、新的视角、新的方法老考虑和从事自己的工作,用创新的态度来从事图书馆业务。知识创新对于图书馆管理来说,既是管理观念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又是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创新。通过图书馆知识管理,不仅可以促进图书馆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能够培养出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图书馆创新团队的形成和发展,是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的最有力的保证。

4.知识社区。知识社区是一个组织中具有相同的工作经历、兴趣、目标的人们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它在一定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建立知识人性化、技术活的社区环境,使组织内部、内部与外界共同达到信息互换、知识共享的效果。知识社区是图书馆内外人员进行交流和互动的场所,它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使用者提供了一个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只要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用户都可以针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个决策创建一个项目讨论区进行交流及技术讨论。知识社区可以把知识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展现出来,特别有助于挖掘组织的隐性知识。它为组织成员提供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知识交流环境,使人们在“你问我答”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并增加了用户对知识进行交流的机会,提高了知识的利用率和知识管理系统的效率。

(三)人的发展

知识是人类创造的,应该为人类造福,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图书馆知识管理根本的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

1.读者知识的发展。图书馆知识管理,以新的理念和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可以有效地促进读者知识的发展。图书馆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帮助读者获取知识、发展知识,这是图书馆的根本目标。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及根本目标的实现必须采取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

2.读者素质的发展。图书馆不仅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育人的功能。图书馆在向读者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也把特有的工作理念、工作作风、行为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果一个图书馆思想解放、工作要求严格、待人和蔼、开拓进取,读者也会受到熏陶,养成认真、进取的作风。图书馆知识管理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相比,更具有创新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读者素质的发展。

3.馆员素质的发展。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馆员不仅要掌握图书馆学的相关知识,有认真工作的敬业精神,而且要求馆员至少懂得一门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懂得读者的心理和习惯,有对于知识的热爱和追求精神。图书馆实行知识管理,必然会提高对馆员素质的要求,客观上会促进馆员素质的发展。而馆员素质的提高,又会对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产生促进作用。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任务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图书馆知识管理主要任务,一是建立“知识组织”,二是实行“知识组织”。

合理组织与利用以知识资源为主的图书馆各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与组织资源),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图书馆内部员工知识(包括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交流、共享与利用,拓展图书馆知识资本;合理设计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结构,构建知识(学习)型组织结构,优化图书馆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资本)管理,培育以知识为动力的职工队伍,提高员工素质与能力,发挥员工的才干和技能;营造以知识为导向的组织文化,以创新作为图书馆的基本手段,尊重个人,尊重知识,重视培训,塑造图书馆知识管理环境;对文献进行知识的序化(收集标引)、优化(重组评价)组织,对网络资源选择描述,进行网络知识的开发组织;拓展知识服务,开展基于分析和内容的参考咨询服务、专业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层次与水平;建立系统的、标准化的、量化的知识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评估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改善知识管理水平,提高知识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莫晓敏.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管理中的策略[J].晋图学刊,2007,(6).

[2] 应秀霞.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发展策略[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6,(6).

[3] 张莉,刘月.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发展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4] 吴建绒.面向知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3).

[5] 应秀霞.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发展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2).

[6] 梁继宏.论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J].学理论,2011,(1).

[7] 张淑琴.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新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7).

The Research of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Based on the Library Knowledge Management

LV Guang-yuan

篇(9)

中图分类号 TN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1-0188-02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等。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为此,将所考察的城区划分为间距1公里左右的网格子区域,按照每平方公里1个采样点对表层土(0~10厘米深度)进行取样、编号,并用GPS记录采样点的位置。由于在地表各重金属浓度的分布是相互影响的,并且受多种因素的多重影响,因此,我们应用因子分析法来研究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地质环境是指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组成的环境系统。各种元素在土壤中都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一是土壤本身含有一定的量,即土壤背景值,这一值是自然形成的;二是元素的输入是多途径、多层次的,如工业、生活污染等;三是输入的元素会有一部分随着河流冲刷、地表侵蚀、植物吸收等因素流失。

为了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应该首先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输入和输出,这与该地区的地表河流分布,地势分布,风向及降雨等因素有关,因此还需要测定各种因素的叠加所导致的元素输入及输出后的累积系数,这些可以通过分析该地区历年的重金属浓度分布数据来求出。结合各方面因素,我们建立了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模型:

QT=Q0K?T+QK-Z

1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各功能区污染程度

由于测量得到的只是有限个采样点的重金属元素浓度值,不足以涵盖整个城市的重金属含量情况,因此,首先需要建立模型对已知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得到该城市内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求解出各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并绘制空间分布图,从而可以分析不同功能区内重金属的污染情况。

步骤1:各功能区的地形特征

运用Kriging插值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出该城市的海拔高度图及各区域的地形特征图,从而得出各功能区所处的海拔范围,即居民区主要分布在海拔为0 m~20 m的区域,工业区、主干道区以及公园绿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0 m~80 m范围内,而山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于80 m的范围内。

步骤2: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描述性统计

根据已知各重金属的浓度数据求出土壤重金属元素浓度的数字特征,通过与该地区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比较,我们得出,该城市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超过了背景值。

步骤3: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

1)克里格(Kriging)插值模型原理。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是地统计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空间插值方法,也是精确度最高的一种方法。Kriging插值方法是在考虑了信息样品的形状、大小及其与待估块段相互间的空间分布位置等几何特征及品位的空间结构之后,为了达到线性、无偏和最小方差的估计,而对每一样品值分别赋予一定的权系数,最后进行加权平均来估计块段品位的方法。

2)运用Surfer8.0软件建立Kriging模型并绘制重金属空间分布图。我们在确定了克里格插值模型后,利用Surfer8.0软件绘制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区域分布等值线图(见图1)(按顺序依次为As、Cd、Cr、Cu、Hg、Ni、Pb、Zn):

通过观察各等值线图可以得出,As、Cd及Pb元素分布较为广泛,其中,As和Cd元素主要分布在主干道区, Pb元素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和主干道区,较为集中;Cr元素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和主干道区,Cu元素主要分布在工业区,Hg元素主要分布在工业区,Ni和Pb元素在工业区的浓度值较高,Zn元素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和主干道区。

步骤4:不同区域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

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公式Pi=Ci/Si分析各区域的污染程度。其中,Pi为区域重金属i的单项污染指数;Ci为重金属i含量的实测值;Si为重金属i含量的评价起始值,以重金属i的背景值加上2倍标准偏差的结果表示。若Pi>1,则表示该区域受到污染。Pi>1的样点数在样点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称为超标率,以超标率作为衡量污染程度的评价指标,并规定,超标率小于30%为轻微污染,大于30%且小于80%为中等污染,大于80%为重度污染。

2 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

篇(10)

RTKs研究发展速度非常快,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序列同源性及配体性质分类,就目前的报告统计至少已发现有50多个RTK基因分属于14个不同亚族,Eph是其中成员最多的家族,约有14个基因组成。

1Eph亚族受体的的结构与分类

Eph亚族明显的结构特点[3]是它们的胞外配体结合区含一个免疫球蛋白样重复序列,一个半胱氨酸富含区(有20个胱氨酸残基),后面有两个FNⅢ(纤粘蛋白Ⅲ型)重复区;在胞浆酷氨酶区无激酶插入(KI)的序列阻断,由于核区氨基酸序列尤其在各受体亚族中高度保守,对这部分序列按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的高低做为建立种系发生树(phylogenetictree)的依据,从中可以得出各亚族成员关系(图1)[4]。同源性基因间序列同一性大于88%的归于一种,从而将已克隆的40多个基因归于14种,尽管Eph亚族在结构上高度保守,但各成员同源性,表达分布与结合配体各不相同,据此又可将其分成EphA和EphBsubgroup.这几年来对Eph亚族的研究蓬勃发展,突出成就在于不断发现和克隆新的成员及配体,证实Eph亚族的基因区域化表达与神经轴突束的组织趋化性发育途径有对应关系,从而与脑区的形态结构以及神经网络结构的形成密切相关。

Eph亚族的命名[6]源自该亚族最早的成员Eph(新命名EphA1),是Hirai用非严谨杂交技术以vfps的酪氨酸激区序列为探针从人杆细胞癌细胞株cDNA文库中克隆[3]。Eph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用人EphcDNA探针可从大鼠、鸡、小腹果蝇中检测到特异DNA带,人Eph基因定位于7号染色体,编码3.5kbMrna,RNA印迹分析表达在大鼠肝、肺、肾有Mrna水平高表达,在小肠表达较低,在几种人肿瘤中(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肝癌、结肠癌),Eph表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但无基因扩增,且高表达的Eph基因体外使NIH3T3诱发裸鼠致瘤及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4]。提示Eph高表达也许与肿瘤发生有关。

1.2Elk(eph-like-kinase)

Elk(新命名EphB1)是该亚族第二个成员,是用抗磷酸酪氨酸抗体从大鼠的脑cDNA文库中克隆[7],它的表达与eph不同,仅大鼠脑中检测到ElkmRNA,在小肠中表达较少,lwase[8]通过RNA印迹分析表明Elk在14至16d大鼠胚胎胃中表达高,至18d及新生鼠中表达非常低,在成年鼠胃中没有检测到Elk表达,在3例人胃癌组织中发现有2例Elk的mRNA表达水平几倍高于正常胃组织,推测Elk也许在人胃癌中起一定作用。

1.3Eck(epithelial-cell-kinase)

Eck(新命名EphA2)是该亚族第三个发现并克隆全长cDNA的成员,来源于人角化细胞cDNA文库,并由此得名,它广泛表达与上皮来源细胞中[9],其4.7kbmRNA在大鼠肺、皮肤、小肠和卵巢及上皮性细胞系高表达,在肾、脑,脾等有低水平表达,eck是该亚族成员被发现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第一个基因,用免疫沉淀方法以抗Trpe融合蛋白(含EckC端101氨基酸),并将免疫复合物进行体外激酶实验,对磷酸化蛋白进行磷酸氨基酸分析,确证了其磷酸化主要是在酪氨酸上。

1.4Heks(humaneph-like-kinases)

Heks(Hek4,5,7,8,11)[10]。是从人胚脑cDNA文库中用PCR和5’RACE方法克隆出来的一组基因,采用的是根据该亚族高度保守的胞内催化功能域WTAPEAI和VCKVSDFG基序而设计合成,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hek4(新命名EphA3)与cek4(99%)和mek4(98%)同源性最高,即它们的同源基因,编码983个氨基酸,有典型的ATP结合位点(GXGXXG),其779位Tyr为自身磷酸位点,主要在人胎盘、心、脑、肺、肝组织中表达,还在两株T白血病细胞株(JM,HSB-21)和一株前B细胞株中表达,另外在1/28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2/39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表达,表明它在正常淋巴系统的功能和分化中及一些人恶淋巴肿瘤中有一定作用。

Hek5(新命名EphB2)即以前命名的Erk(Elk-relatedkinase)基因[11],与ERK蛋白(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s)是不同的,后者在MAPK级联中可被MEK磷酸化,Iwase胞内激酶区的片段,通过RNA印迹分析表明Erk在鼠中表达降低,而成年鼠的胃的中已检测不到该基因表达,而且首次在人胃癌组织中检测到Erk表达显著高于相应正常组织,故而认为Erk了也许在胃的胚胎及肿瘤发生中起一定作用。随后Kiyodawa等[12]的研究更证实了这点,他们用此cDN段做探针克隆出全长Hek5序列,与其他Eph亚族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在氨基端有一个不完全信号肽区,与Cek5(92.5%),Nuk(91.1%)同源性最高。Hek5主要在上皮来源的组织(甲状腺,结肠等)及肿瘤细胞系(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等)表达,另外在非上皮来源的骨肉瘤细胞系Huo-3NI有表达,在各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几倍高于相应正常组织,其中胃癌显著75%高表达,未发现扩增及重排。

Hek5的鸡同源物cek5(chickenembryokinase)是从10天龄鸡胚cDNA表达文库中用抗磷酸酪氨酸抗筛选出来,蛋白质印迹表明Cek5在鸡胚脑中高表达,在肾、肺、肠等低表达,另外,同时还得到了一个Cke5异型体(Variant)Cek5+的部分序列,发现它在膜并列区域多了16个氨基酸的插段,也许是选择剪切(alternativesplicing)不同的结果,并且这是神经系统特有的,与此类似,Cek10(新命名EphB3)也有异型体Cek10+,在膜并列区域有15个氨基酸的插段[13],目前对这种现象还所知甚少。

1.5其他新基因

Tck,(tailandcementglandkinase),XElk,P17a[14]是从非洲蟾蜍克隆出来,分别与Hek2(79%)、Elk(91%)、Myk-1(80%)同源性最高,XElk是Elk的蟾蜍属同源物,TckxElk均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有不同程度表达,故推测在特定组织胚胎发育的信号传导中起一定作用。

2Eph亚族受体的配体研究

阐明Eph亚族各成员的生理功能及研究信号转导途径的第一步依赖于配体的分离,目前已分离出8种不同的配体分为ephrin-A和ephrin-Bsubclass(Ephfamilyreceptorinteractingproteins).ephrin-A(A1~A5)类配体靠糖基磷脂酰肌醇链(GP1-linkage)锚定在细胞膜上,PI-PLC能水解GPI,使其从细胞表面释放下来具备可溶性;ephrin-B(B1~B3)类配体是跨膜蛋白,结合研究表明该亚族已发现的配体可与多个受体以不同的亲和力交叉结合且发挥不同的作用[15]。配体在组织中的表达广泛,其结构可分为四个区即信号区、结合区、spacer区、疏水区、胞外区有四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一个推测为糖基化的位点,及受体的结合位点,结合区有9个β-extended构象,也许存在类似Ig折叠的β-sheets构成的二级结构,疏水区有信号通过GPI连接或跨膜形式将蛋白锚定于膜上,Spacer区使受体结合区从质膜伸展开。二级结构分析表明这些配体不属于已知的结构基序,与其结构相似最高的大多为T细胞受体或Ig序列[16]。配体与受体的结合能导致受体自身磷酸化和与细胞中信号蛋白分子的作用。

篇(11)

[分类号]G250.4

自1887年杜威(Melvi Dewey)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所图书馆学校以来,围绕着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标准不断出台。近年来,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既要面向职业,又要面向学术,以此来消除教育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以提升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职业竞争力的呼声愈发高涨。“我们需要一个新模式”的“iSehool运动”(Information Schools Movement)应运而生,提出了建立以职业竞争力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伴随着高等教育问责制的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的建立,英国、美国以及国际图联,围绕着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标准的修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追踪最新进展,比较最新标准间的差异,探寻基本规律,可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现行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情况

英、美两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所制定的教育质量标准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际图联也凭借其国际影响和作用,制订了指导性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1.1 英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质量评估标准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英国政府和公众对大学教育的绩效和责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外部力量介入教育质量评估成为潮流。目前英国外部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主要由两大标准主导:

1.1.1 QAA标准英国受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即欧洲统一学术资格框架的影响,于1997年成立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in Higher Edu―cation,QAA),开发了一套综合质量保证体系,制订了一系列标准和规则,2003-2(304学年在英国全面实施。《图书馆学与情报管理标准》(Librarimaship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QAA标准)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QAA的成员主要来自高等教育组织。由于它是在英国政府推动下成立的社会中介组织,并承接了原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和英格兰、威尔士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所进行的学术质量评估和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其评估结果直接影响英国政府对大学经费的划拨以及生源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在英国影响很大。目前QAA将原来的学科评估与院校评估精简为院校审核,制定全国统一的各学科专业的“参照标准”以协助院校制定自己的评估标准进行院校自我评估,QAA则对院校自我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参照标准”包括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

1.1.2 CILIP标准作为世界上最早实行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的国家,2002年英国情报协会与图书馆协会统一形成新的团体――英国图书馆与信息专业学会(Chartered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irnation Profession―al,CILIP),建立了新的职业资格认证机制,并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评估,并制订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整体评估标准(CILIP标准)。2005年的最新版本,是在原英国图书馆协会与英国信息科学家学会合作制定的《课程认可程序》(Procedures for the Accreditation 0f Courses)基础上修订而成,包括《认可工具》(Accreditation Instru―ment)和《专业知识主体》(CILIP Body of ProfessionalKnowledge)两部分。在内容上,没有区分本科生与研究生。CILIP侧重于对图书馆信息工作职业资格的认证,制订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与职业资格密切结合,具体内容也比较重视职业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同为英国民间评估机构的QAA和CILIP,QAA承担了英国教育部的教育质量评估项目,而CILIP标准仅着重对课程的评估。CILIP标准中要求学校提供QAA的评价结果,无形中将CILIP标准与QAA标准结合了起来。

1.2 美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质量评估标准

在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估方面,美国早于英国。传统上美国教育质量评估主流是社会媒体,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哥曼集团》,但对于专业评估,主流则是专业协会。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美国教育部对全国性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民间机构)评估资格的认证上。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是获得批准的唯一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认证委员会。ALA制定的标准为《图书馆与信息研究硕士课程认可标准》(Standards for Accreditation of Master’s Program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ALA标准),自1925年第1版以来,经7次修订,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发展与质量评估的依据。2008年1月了最新版,并将从2010年秋季开始执行。

1.3 IFLA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标准

成立于1927年的国际图联,是代表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及其用户利益的重要的国际组织。在其社会支柱、专业支柱和会员支柱的三大工作重点中,教育内容作为专业支柱的核心内容居于关键位置。进入21世纪,“建立图书情报学教育标准和专业资格的对等性”成为国际图联教育与培训分委员会的重点工作,发表了《图书情报专业人员教育计划指南》(Guidelines for Hbrary/Infonnation Educational Programs-2000.IF―LA标准)。IFLA标准实质上是各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思想的大融合、大汇集,剥离了不同国家的具体环境,从中抽象出共性的规律。虽出自国际性的民间组织,对任何国家的任何学校都没有行政干预力量,但由于该组织的国际影响,其教育质量标准对各国制定相关标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标准内容的比较

2.1 内容体系的比较

所谓内容体系是指标准所包含的各部分内容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QAn标准由高等教育级别框架、学科基准、专业规范和实务守则四部分组成,不过目前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仅完成了本科(荣誉学士学位)的质量评估标准(2007年)。最新的ALA标准(2008年版)相比上一版(1992年版),在项目类型上完全一致,在内容陈述上在内

容陈述上也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用语上有所区别,在描述上,2008年版强调了多样化、系统性的计划、学生学习成果、图书情报与其他学科和机构之间的联系,不排除远程教育、全球性管理和多种学位获取程序。

比较而言,结构上,QAA标准较全面和完善,1FLA标准与ALA标准的项目元素基本相同。内容上:①都注重课程,具体表述上有差异,如,IFLA具体罗列了10项核心课程内容,ALA标准比较简单,着重于课程内容要达到的目标,提出课程内容范围。另外QAA标准除了提出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外,主要侧重于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估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这与英国着重于学校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密切相关。②注重教育支持。WIN标准和ALA标准都对师资、管理和财政、教学资源和设施等有明确的规定,QAA标准将这些内容分散在高等教育级别框架、专业规范和实务守则中,特别指出高校应在体制安排、研究环境、监督(如gear导师)、反馈机制、学生评价、学生申诉、教师质量等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帮助等。相比而言,CILIP标准并没有对上述内容给出具体的要求,但指出学校应该提供支撑课程完成所必需的支持条件,包括师资、经费、图书和信息资源、学术支持、学生反馈以及QAA标准或其他外部审核的说明和证据。据此,以下本文从课程和教育支持两大方面进行具体比较。

2.2 课程的比较

2.2.1 课程内容如前所述,QAA标准目前还未给出研究生层面的学术基准,本科(荣誉学位)层面的学科基准划分为三部分:第一,明确了图书馆和情报管理科学的学科含义,包括过程和技术;第二是图书馆事业和情报管理的学科知识、技术、理解能力;第三是一般可转移的技能。CILIP标准在《认可工具》中指出,课程与图书馆、知识管理和信息专业的相关性为评定标准,具体课程内容在《专业知识主体》中描述为三部分:一为核心内容,包括知识、文献、信息交流、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获取等;二为应用环境,包括伦理的专业标准和实践规范、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控制和信息传播等;三为一般与转移技能,包括计算机和信息素养、人际交际技能管理技能(尤其是行政和经济管理方面的)、市场营销能力、培训和指导技能、以及研究方法。ALA标准阐明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课程是与大量的信息、知识以及便于管理和使用的服务和技术有关,包括信息和知识的创造、交流、鉴定、筛选、组织和描述、存储和检索、保存、分析、解释、综合、传播和管理。IFLA标准强调通才教育概念,认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中应当包含其它学科的内容。指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核心课程内容应包括:信息环境,信息政策和道德准则;该领域的历史;信息生成、传播和使用;评估信息需求和制定相应的服务;信息传输过程;组织、检索、保存和保护信息;研究、分析和解释信息;应用于图书馆情报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信息机构管理;信息和图书馆使用的数量和质量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课程内容上,四大标准共性体现在:①强调图书馆和信息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强调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强调跨学科学习;②主要是从知识内容角度分析应当包含的知识点;③从信息管理层面提出学习内容,没有区分图书馆学、情报学所学内容,也没有区分硕士、博士层次。

四大标准的区别在于:①内容表示方法不同,QAA标准和CILIP标准比较一致,划分得比较细,揭示了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ALA标准描述简单,只阐明内容范围。②课程内容范围表示不同,QAA标准、CILIP标准和IFAL标准都强调了信息法律、信息伦理与信息政策内容,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而ALA标准没有具体说明,此外,CILIP标准还强调了经济管理能力与培训指导能力方面的内容,这与CILIP标准将课程学习与职业资格认证紧密联系起来有很大关系。另外。IFLA标准还强调了通才教育。

2.2.2 课程设计要求 QAA标准给出了所有学科所有层次教育可共用的一般课程设计要求,具体包括课程说明、课程知识、技能和其他有关需要掌握的内容、详细的教学方法、考试等,并提出高校应当提供学生研究、沟通以及就业能力发展的环境。CILIP标准指出课程应当与图书馆、知识管理和信息专业相关,应该提供给学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框架,课程学习应结合学科及其社会发展,强调课程学习后效果的评审,主要是有多少学完此课程的学生从事图书情报专业工作及工作成效。ALA标准指出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课程设计应该有利于图书情报从业人员的发展需要,强调和反映相关学科对图书情报发展的影响作用,集成理论、应用和技术内容,能够迅速应对社会和技术的快速变化,提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致力于促进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IFLA标准指出课程应包括方案目标和使命、教学体验的整体系列,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在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进行研究和实践的理论框架;教育方案中应包括获得和展示专业技能的机会;课程应在一个公开的正式文件中明确声明,阐述课程目的、条件、内容、学习成果和方案的每个课程的评估方法。

概括而言,四个标准都提出了课程应注重学生研究和职业能力的发展。QAA标准列出的考察项目较多,对学生能力和职业技能要求也比较全面,但主要是从指导高校制定标准的角度来设置。其他三个标准都强调了理论和实践整体框架的必要性,CILIP标准和ALA标准强调了课程内容应当满足学科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所不同的是,CILIP标准还强调了课程学习的效果,ALA标准则更强调课程内容的广泛适用性。

2.2.3 课程教学手段QAA标准指出可以通过学生制定自我发展方向、导师支持和辅导、部门协助、各种研讨会、计算机课程训练、经过评估的课程和各种机会的告知等方法完成大学学业,学校在制订标准时应该明确教学和学习方法。CILIP标准提出课程教学可以是面授、函授、全天和业余的教学形式,各种手段中的质量要求应该一致,同时希望学生接受专业实践,以及与其他学科学习的结合。ALA标准提出了实践体验的手段,指出教学手段应有指导性和发展性,包括适应合作学位项目、跨学科教学与研究、实习机构等。IFLA标准对课程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指出实习方案应包括适当的手段,让学生体会到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方法和评估应旨在培养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团队工作能力、时间与任务管理技巧。在专业水平方面,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取适当的讲习班和短期课程的方式,若采取远程教学,应保证与面授一致。

上述比较不难看出,多元化教学手段以及各种手段应用的公平性、强调实践和跨学科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合作学习和远程分布式学习的方法是四大标准的共同之处,体现了对跨学科学习的重视。而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要求的方式不同,如,IFLA标准和ALA标

准在教学手段效果的要求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描述,IF―LA标准更为详尽些;CILIP标准则是明确评估时学校应提供完成此课程采取的各种方式及其成效的有关证明;QAA是对各项指标提出了应当注意的问题。

2.3 教育支持方面的比较

如前所述,CILIP标准并没有对教育支持方面给出具体的要求,因此,该小节主要集中在ALA标准、IFLA标准和QAA标准三者之间进行比较。

2.3.1 师资要求QAA标准指出高校应该为学生配备具备学科知识和所需技能的合格导师和足够的工作人员。ALA标准和IFLA标准非常相近且较为具体,如:都要求学校应有一套能够完成目标的师资计划和体系,指出师资队伍除了专职人员,也应包括具备相当能力的兼职人员;要求教师应具备所指定教学领域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保证教学效果,并积极参加相应的专业协会,全职教师还应当有科研成果;应有教师从事教育和研究的相关要求和政策;应当有聘任和晋升机制等。另外,AIA标准还特别指出要招聘具有不同背景的师资队伍。

2.3.2 学生帮助几个标准都非常注意对学生提供帮助。第一,强调了公平,如QAA标准指出各高校应该在录取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对待学生;ALA标准和IFLA标准都指出入学标准应当公开且统一适用,同时都指出应该以学生的学术、才能、资历以及兴趣为考察依据。第二,强调了相应政策的制定、执行与公开,如,QAA标准指出高校应当在机构安排、研究环境、学生录取、导师配置、工作程序和检查安排、研究和技能的发展、反馈机制、评估和学生申诉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定和程序;ALA标准和IFLA标准都指出学校应当制定有相应的学生招收、录取、财政援助、安置和其他学术和管理政策,要符合学校的教育宗旨和目标,政策内容应该向社会公开;ALA标准强调老师、学生、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参与评价过程,IFLA标准指出评价的要求应当对学生公开,满足条件的学生应当获得相应的学位和文凭。第三,ALA标准和IFLA标准都指出明确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以及学习过程中应当得到学校的指导,ALA更具体地提出,学校应当提供学生学习的环境;QAA只是指出高校应当在这些方面制定有关规定。

2.3.3 管理和财政支持ALA标准和IFLA标准都指出,学校应当有学校行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这样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并制定有相应的管理程序,履行学校的教育使命和宗旨;所属机构应该提供足以维持和发展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财政支持,应当提供相关的教师、教辅和行政人员的教学、科研和服务所必需的设备和经费;管理和财政计划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应当有教师、职员、学生参与到计划的评估过程中。另外,ALA标准还特别指出应当有吸引和挽留所需人才的特殊经费支持。QAA标准则强调要有相应的规定和程序,但没有涉及财政支持的内容,这与其本身是用来指导高校自定评估标准有关。

2.3.4 信息资源和设备在信息资源方面,QAA标准较为概括,指出高校应当注意提供研究生学习所需要的环境,特别指出学校应当提供研究生足够的资料以便他们开始他们的研究和知识的掌握。ALA标准和IFLA标准都提出应该配有图书馆资源、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媒体中心资源/ALA)。

关于设备,QAA标准并未提出具体要求,但指出机构须阐明保证自身教学质量的举措;ALA标准和IF―LA标准都提出应当有满足教学、研究和学习的设施,这些设施包括信息技术设备、教学和科研所需空间等;QAA标准和ALA标准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所提供的设施和资源应当方便残疾人使用。

3 四大标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首先,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宗旨应该与所处社会以及所属机构的大环境相吻合,强调学科与社会的互动。尽管四大标准的表述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强调了教育与社会环境相吻合的要求。因此,我国在制定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质量评估标准时,应当掌握我国相应的社会需求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