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恋爱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引言
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然而,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性格内理工类大学生恋爱发展出现了一些特点,造成部分理工类大学生恋爱问题。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培养理性解决恋爱所产生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高等素质教育迫切需要关注和思考的课题。
二、理工类大学生恋爱现状
理工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环境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近年来西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渗透与传递,传统的爱情观、两性观、婚姻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怀疑,当今理工类大学生的恋爱状况需要关注。
1.理工类大学生恋爱需求更加突出。大学生年龄大多处于 20 岁左右,对异性的吸引逐渐增强,对恋爱的需求和渴望逐渐增强。然而,因专业所从事的行业领域,以及专业本身性质和方向性限制,理工类专业大学生与文史类大学生相比,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生人数远远高于女生人数;对爱情的渴望和现实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只能通过虚幻的网络世界来摆脱现实的空虚,迷恋网络游戏最终造成成绩下滑,甚至荒废学业。
2.理工类大学生恋爱方式日益公开化。理工类大学生思维不能像文科类学生那么活跃,对于谈恋爱也基本处于一种秘密状态。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开放和多元化,理工类大学生谈恋爱已公开化,在校内随处可见成双成对的大学生情侣,对别人的眼神和议论毫不在乎,甚至故意在同学面前秀恩爱。甚至理工类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种时尚,他们认为能谈到女朋友是有本事,谈不到朋友就会被人瞧不起。日益公开化的校园恋爱趋势,对部分同学学习兴趣和科研动力造成一定影响,理工类大学生已经不再泡图书馆,不能沉在实验室做科研,而是沉迷于卿卿我我的两人世界。
3.理工类大学生恋爱尺度日益扩大化,同居已经不再是理工类大学生羞涩的话题。理工类大学生恋爱方式日益公开化,恋爱中男女双方交往尺度更加亲密性,对婚前开始采取一种开放性态度,并对婚前表示支持或理解,甚至部分人开始认为多角恋爱是无可非议或不应干涉的。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可以接受并承认自己发生过,同居已经不再是羞涩难当的事情,理工类大学生恋爱尺度已经越来越大,交往方式也更加开放,甚至已达到了一种放纵的程度。恋爱尺度的扩大导致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甚至导致更多校园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4.理工类大学生解决恋爱问题方式更加激进,爱情暴力日益增多。恋爱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误解,解决恋爱中的情感问题时,文史类男生表现的更加圆滑和机智。由于理工科的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习惯于一是一、二是二的逻辑思维,有时甚至会钻牛角尖,形成较为固执的性格,解决情感问题可能会比较偏激,以至于陷于情感问题而引起的冲突。在校园里爱情暴力屡见不鲜,不能理性解决情感问题最终留下的是双方或所有当事人生理或心理的伤害,因此理工类大学生开展恋爱教育和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三、对于理工类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几点对策
1.重视理工类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为学生情感奠定和谐底蕴。
各门学科中都蕴含着丰富文化底蕴,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处事之道,要善于发掘,有意识地融入课堂教学。理工类学科性质和特点,具有程序化、规则化、机械化等特性,造成了理工类大学生情感特有的程序化和机械化特点,如思维方式简单、情感表达直接、社会化过程较缓等。在理工专业课程中,应有选择的加入一些文科类的课程,如文学作品赏析,影视赏析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调剂理工类学生多数的理论课程,使得学生的感性思维有所发展,提升学生对情感的品味,锻炼学生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互结合运用。教师过于关注向学生介绍知识的科学价值,却往往忽略了理工知识中蕴含的人文社会价值的阐释和说明。这些都导致相当一部分理工类学生上课不愿积极发言、学习方法机械单一,而较少关注人生、思考责任等精神层面的发展和追求。
2.加强理工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
恋爱本是婚姻的前奏,并非排除精神空虚的手段,同时恋爱也是一种责任。教育学生懂得自重、自爱、自立和自强,形成积极高尚的爱情道德观念,大学生之间校园爱情的美好之处是两人之间单纯的吸引,但这样的爱情也往往缺乏对以后的思索,忽略了经济、地位、职业、理想以及家庭等影响因素。大学生恋爱责任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广大的在校学生认识到恋爱并不是简单的男欢女爱,而是两个人、两个家庭以及两个未来的结合和相互依存。责任伴随着恋爱关系的确立而产生,以与对方组建家庭为目的,以为对方的未来付出和努力。因此,大学生在憧憬美好幸福恋爱生活的同时,也应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责任与挑战做好准备。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通过校园文体活动、学术报告、教育影片、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从多方面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充实大学生活进而培养大学生知爱、懂爱、惜爱的优秀品质。也可以利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为大学生普及恋爱、性和性道德的知识,并开展相关知识竞赛活动来倡导文明恋爱,启发大学生对恋爱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从而远离只为满足生理或心理欲望的游戏式爱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开展丰富多拆的校园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舒蕾宏远的学习目标或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参与各种有异议的校园活动中。
四、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特征,其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使得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在新时代显得愈加重要。新时期理工类大学生的恋爱观结合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封闭与开放相互交织。正确的恋爱观不仅仅只包含恋爱道德,同时更需要大学生明确爱情与学业、爱情与责任的关系,学会在面对恋爱过程中的问题时,勇敢面对,理性解决。
作者简介:吉梅(1958-),女,江苏常州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0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角色心理的实证研究”(编号GYE9-E-6)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8-0094-03
一、恋爱教育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情感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恋爱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
从大学生社会化的角度看,大学是其接受社会化,结束学校教育,走向社会的重要场所。随着其心理的不断成熟,恋爱将成为其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1.寻觅精神伴侣的需要。从性别的差异看,大学生基于生理成熟的程度,寻觅异可能要优先于同,倘若遇到情投意合的异性朋友,则双方成为恋爱对象的可能性较大。心理学家沙力文将青春期到来的心理需要看成是异性亲密关系的需要,后者发展到顶点就是恋爱关系。
2.寻求群体认同的需要。恋爱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也体现了恋爱双方互相认可、接受和喜欢的状态,从一方来看,在同龄人群体中(或同学当中)则是一种被认可的体现。
3.归属与爱的需要。从心理发展阶段看,在校大学生正处于“第二断乳期”,在共同的群体活动中,群体活动提供了男女青年彼此交往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青年男女对共同群体的认同,若是有人互相爱慕,则又会进一步增强了两人之间的人际吸引力。在双方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人际互动中,分别感受到了对方的爱、关心、体贴照顾,无疑有了一种归属与被爱的幸福感觉。这对于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渴望亲情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心理安慰,也可以暂时解决大学生们心理上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4.充实精神世界的需要。与中学相比,大学的闲暇时光都归学生自己调控,尤其是周末节假日的闲暇黄金时段,是大学生极力需要填充自我精神世界的时间。寂寞无聊可能会成为他们的主要心理感受。如果同学尤其是同寝室室友已经恋爱,无疑更进一步增强了其他单身同学的恋爱心理需求。
(二)正确恋爱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情感生活中的重要性
1.恋爱成为造成大学生身心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1)“女大学生准妈妈”的出现折射出了女大学生群体在恋爱双方中的弱势地位。据妇产医院统计,因怀孕而接受中期引产手术的人当中,未婚女性竟然占了一半。[1]之所以这么晚才采取措施是因为缺少避孕乃至怀孕的相关知识。高校大学生未婚先孕者所经历的一切,折射出了这样一群“轻率地去尝试性”的当事人的心理特点与痛苦经历。他们错 误地将“爱”与“性”、“爱”与“责任”等同起来,夸大了“爱”的力量,从而带来了对自身、对家庭不可挽回的伤害。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另一视角去看,则说明了大学生,尤其是大学女生接受正确恋爱教育的必要性;
(2)校园“情感暴力”折射出了男大学生对待情感的不理智与冲动。在校园里发生的学生冲突,是班主任和系部领导较为头疼的问题,可能数上因为本系部学生与外系或外校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而出现的人身伤害事故。其中男生成为这些头疼事故中的主角,而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纠葛可能成为这些众多事故中的重要原因。因情感而引起的冲突在校园里屡见不鲜,最终留下的是双方或所有当事人生理、心理与精神的多重伤害。有男生因此会去伤害当事人中的另一男生,或是暴力,或是人身侮辱或攻击等等。据调查显示,高校18.2%的学生遇到了恋爱冲突。因为冲突,大学生当事人会表现出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厌学、恐怖、敌对等不良的消极情绪。而恋爱冲突发生的时间集中在二年级和四年级期间,主要原因是二年级学生进入恋爱高峰期,四年级学生则担心毕业后双方是否能分配到一起。因此大一新生开展恋爱教育,防患于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2]
2.大学生正确恋爱同时也关系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基于性别的差异,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因情感冲突或情感失败而承受的伤害呈现出差异性。然而相同的是,这类受伤害群体背后的家庭因此也会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对学校而言,则带来的更多的是管理上的稳定性,包括对受教育对象的情感教育、校规校纪的贯彻执行,与家长、受教育对象之间的博弈,学校的信誉等等各个方面。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恋爱的现状与问题
(一)调查研究方法
围绕大学生恋爱状况的相关指标,课题组设计问卷《大学生恋爱状况的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了20个问题,用来测量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看法、两性关系、父母态度、对网恋的看法等诸多方面。2009年9月,课题组对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二、三、四年级不同专业的584名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57份,有效回收率为95.38%。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恋爱的现状与问题
1.高职大学生恋爱需求呈增加趋势,且存在明显性别比例不平衡趋势。高职院校与普通综合性本科院校相比,在性别结构中男女比例不均衡的现象明显。如一些侧重机械电子、汽车模具等工科性质的学院,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而一些侧重于纺织、人文、卫生等文科与医学等性质的学院,则女生比例明显多于男生。因此在谈恋爱的学生中,各高职院校在谈恋爱的人数当中存在明显的性别比例差异。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恋爱需求呈日益增加趋势。从上图1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有接近8成的学生有过恋爱经历或渴望谈恋爱,即只有2成(20.4%)学生没有想过恋爱问题。
2.大学生恋爱动机以满足个人心理需求为主,“选择人生伴侣”并非主要目标。高职学生“恋爱动机”实际状况呈多元化特征。从数据图可以看出,高职生的恋爱动机以满足个人心理需求为主。如表1所示,恋爱动机中,包括“寻求精神寄托”、“克服寂寞”、“寻求快乐”等心理需要,占大学生恋爱动机的65.5%,而将恋爱作为自我发展动力(包括“找知心朋友”、 “结婚对象”、“学习动力”)的仅占34.5%。
大学生恋爱动机的另一个指标“谈恋爱的主要目的”的相关数据也印证了上述结论。数据显示,满足个人心理需求的占68.8%(包括“满足心理需要”、“满足生理需要”、“喜欢恋爱过程”、“感到好玩”),见表2。可见,满足个人心理需求成为了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动机。
3.高职大学生对恋爱的开放性态度逐渐明显,婚前明显呈上升趋势。在对待婚前的态度上,大多数间接或直接表示支持,传统的道德取向已经发生变化。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待婚前的宽容度比前些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开放的激进的生活方式为部分大学生模仿、倡导和逐渐接纳。在大学的周围,学生情侣租房同居、双宿双飞已经屡见不鲜了。在恋爱双方中,女生对性的态度会影响着双方的情感交流方式。有研究者调查显示,相比传统女性来讲,“”,“处女”不再是当代女大学生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性也持一种相对开放的态度。对于校园,大多女生表示理解和接受,绝大多数同学持肯定态度。从下面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当代女大学生对的看法。如图2所示,认为“婚前”未必与“未来婚姻”有关的学生比例多达61.2%,而认为“婚前”有助于“未来婚姻选择”的学生占到27.6%,只有20.7%的学生对“婚前”持否定态度。
而对于如何处理性与恋爱之间的关系,更多的学生却表示出这样一些似乎与恋爱无关的理由:冲动、好奇、生理需要,这些理由占到综合各项理由的73.1%(见图3)。可见,如何教育学生正视恋爱与责任、性与责任的关系,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心理、学工系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4.大学生获取恋爱知识与性知识的渠道呈非正规化趋势。高职大学生对于恋爱情感等相关方面知识的获取渠道呈现出非正规化趋势,即不是来自于学校和家庭,而是通过媒体和同学间相互交流等非正规和非系统的途径,特别是从大学教育中获得爱情教育的知识少之又少。如图4所示,电视、报刊与书籍构成了大学生获取爱情知识的主要来源(72.5%)。无疑,来自媒体,尤其是电视节目(青春偶像剧、情感剧、相亲节目等)中理想、虚拟、剧情化的爱情观和恋爱知识,决然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积极、系统全面恋爱观的形成。
5.7-8成学生对失恋持积极应对的态度。调查显示,如果遭遇失恋,8成学生表示会积极处理,包括将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求助朋友或心理咨询老师、无所谓等。从图5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谈恋爱的开放性与乐观想法。但也有接近2成的学生采取消极的否定自己的态度,这部分学生极有可能成为恋爱双方中容易受伤害的一方。
6.高职大学生对学校恋爱教育的期望值较高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渴望学校能够采取措施,对恋爱心理进行引导。大部分学生赞同以课程的方式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有78%的学生希望能够得到来自学校的恋爱教育与引导。如下表3所示,说明了学生对学习情感教育相关知识之渴望。
三、对高职生开展正确恋爱观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舆论引导
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鼓励他们“学业在先,恋爱在后”,大力宣传和表彰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典型,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大学生是青年之中的佼佼者,志当高远,要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其次,要教育恋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如彼此间以诚相待,恋爱对象的挑选应以共同的理想志趣做基础,而不是为了满足暂时的生理或心理需要。再次,要引导他们恋爱应格调高尚,行为端庄,促使他们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督促自己进取向上。
(二)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性卫生知识的教育
大学生获取恋爱知识与性知识的渠道呈非正规化趋势这一现状说明了学校恋爱教育的缺失。性卫生知识获得途径的不正规化,很容易导致性心理偏差。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有这样一句话:“避免邪念的唯一办法就是免除神秘。”通过开设性卫生知识讲座和性心理讲座等教育,纠正大学生性意识中的偏差,建立健康的性意识,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正确进行两性间的交往,正确处理爱情和友谊的关系。同时,高职院校要重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重要作用,对个别因恋爱问题引发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恢复信心,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减少无聊、空虚的恋爱动机
一方面,于社会对本科生与高职生的不同看法,高职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在职业规划、闲暇时间安排等方面缺乏自主性,倘若没有监督与管理,他们就会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无聊、空虚、寂寞也会相继而来。恋爱可能会成为其满足个人心理需求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激发高职院大学生的其他需求。如开展自信心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计划,充实生活;开展人际交往教育,让其理解到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的途径不仅仅是谈恋爱,与朋友、与老师的交流同样很有意义。
(四)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爱的能力和责任
爱是一种责任,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通过爱的课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爱的能力和责任进行教育。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爱,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是一种需要我们终生去学习,发现和不断前进的活动。”首先,选择健康恋爱行为,恋爱过程中举止言谈要文雅,要平等相待,要善于控制情感,理智行事;其次,培养爱的能力,面对别人的施爱,能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懂得爱是什么,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敢于用恰当的方法拒绝别人的求爱,以及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求爱被拒绝的事实;再次,发展爱的能力,一般恋爱初期总是快乐居多,不仅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而且总是以阳光般的微笑去迎接对方,对方也绝不会吝啬自己的赞美。但这一“晕轮效应“消失后,发现对方并不是那么完美,相互间的指责和挑剔就使生活变得沉闷。所以,真正的爱情应该懂得不断地创造快乐,输入新鲜血液才具有生命力;最后,培养爱的责任,爱情中蕴涵着对对方的强烈义务感和责任心,表现为关心、理解对方,能够为对方分担忧愁。
(五)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失恋是恋爱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面对失恋,很多学生不清楚应该怎么处理或者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调适,有人会因此而颓废,甚至有人会采取极端措施。因此,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处理好失恋问题。一是要有对待失恋的正确态度。爱情是以互爱为前提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强求另一方。失恋不等于失败,更不等于失德失态。因此,遭遇失恋应坦然面对,相信自己只要有优良的学业,良好的品德,较高的素质,自然会得到异性的青睐。二是学会转移,摆脱痛苦。如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参加体育活动和社会时间活动等,转移注意力,从消极情绪中尽快摆脱出来。三是认真反省,总结教训。实事求是地分析失恋的原因,如果失恋是因为自己某方面不足或经验缺乏造成的,就把失恋看作是人生的一次体验和学习的过程,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完善和提高自己。
(六)促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智看待网恋
网恋在大学生中逐渐流行。学生之所以钟情网恋,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给人提供了想像空间。也正是网络的虚拟性,带来了虚伪性和欺骗性等负面影响,正确看待网恋显得极为重要。网络虽然可以给大学生恋爱观带来负面影响,但不能简单地采用“封杀”办法,而应当采取疏导的办法来减少或者消除这些影响。在制度建设上,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的网络思想教育体制,主动占领网络这块阵地,借助校园网的资源优势、速度优势和价格优势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建立网络技术学习小组、开展Flash设计、网站设计等技术竞赛等活动,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网络知识上来而不是仅仅网恋,同时,通过加强同学间的交流来发挥同辈群体的相互监督和互相示范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98-01
大学生恋爱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在青春期,大学生自发的处于恋爱状态是很自然的,但是由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们对恋爱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两个人的感情发展,而且对两个人的心理或多或少的造成伤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所以,研究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大学生恋爱中产生的问题
(一)过度的相信真爱而挑剔对方
大学生在恋爱的开始都存在着好奇心,由于没有过恋爱经历,而且很多社会媒体以及电视剧对爱情有错误的价值观引导,使大学生对于爱情都想要对方能够没有任何缺点,对方对自己要一心一意,真心相爱,却很少想到现实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两个人的性格和生长环境的差别也会造成问题的产生。大学生认为真爱没有瑕疵,要充满浪漫、温馨,受不了两个人之间出现任何的问题。
(二)对恋爱的坚持不够坚定、分手率很高
大学生恋爱过度的相信真爱的存在,因此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以及随着相处时间的加长,彼此对对方的外貌、习惯、缺点、性格等等问题的无法忍受,就会导致双方产生分手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都处于一个非常脆弱、非常冲动的状态,双方完全不知道爱情的建立需要双方的付出、双方的包容和理解。
(三)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对恋爱没有思想准备,对爱情充满疑惑
大学生恋爱的年龄普遍较低,由于没有经历过社会上的种种困难,加上家里父母对自己的宠爱,很多问题上都喜欢占上风,不喜欢相互避让。大学生对于感情的占有欲望强烈,希望将双方的空间和时间压缩在一起,彼此极度的占有对方的所有。同时恋爱中双方又是很自卑的,不自信的,因为对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恋爱中的彼此会更注意去隐藏自己的缺点,对于对方的优点又极度的放大。对于出现问题时候的伤痛和失落都彼此隐藏,容易造成更深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恋爱问题出现的心理原因
(一)自我认知不足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喜欢对对方提出很高的要求,但是却忽略了自身存在缺点。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往往由于对方对自己的崇拜和信赖而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自身比较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却没有注意到自己对自己需要一个准确的定位。随着恋爱时间的加长,彼此会逐渐发现对方的缺点,而且恋爱的价值观也在不断的变化,从彼此的感觉至上,变到朋友之间的相互比较,慢慢的还会考虑对方的经济地位。就这些导致了很多问题,使得大学生缺乏自信。
(二)在爱情和友情之间处理不恰当
大学生对于友情和爱情的区分不清晰。因为爱情和喜欢以及简单的存在好感是不同的,大学时代的男女生非常注重外貌,容易将单纯的的喜欢理解成爱情来了,于是就会突破原有的友情关系而晋升为爱情,但在随后的相处中会发现,单纯的喜欢只是被对方的某些优点而吸引,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在里面。
(三)对于结婚的认识不足,对性知识的认知不足
大学生恋爱对于婚姻以及这两方面的认知不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存在喜欢追捧西方文化以及互联网的现象,对于现实社会结婚和离婚的现象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彼此不是很负责任。在上比较开放,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较深。同时社会和学校教育对这两个方面的关注也不够。
三、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一)开设有关大学生恋爱观的选修课程
大学里开设的有关大学生恋爱观的选修课程,要着重培养大学生对恋爱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对恋爱中自我的认知能力,教会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恋爱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面对失恋。课程设计要围绕爱情的价值观来展开,教会学生了解爱情的本质是责任,恋爱前及恋爱后都要为自己、为对方负责,增强大学生的恋爱责任感;同时要在课程中加强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耐挫能力教育,使大学生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二)建立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学生辅导员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情感动向,对于失恋期的大学生,尤其是承受能力较弱的失恋大学生,及时的给予心理咨询;同时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定期举办恋爱观讲座、女生恋爱观教育及各种与大学生恋爱相关的学生活动,模拟恋爱情景,传递正确的恋爱价值观。
四、总结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来关注,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正确指导,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同时认清自己,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健康的恋爱心理。
参考文献:
一、主要问题
在我们全校范围内,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恋爱置于学业之前。自古以来学习是知识的来源,是未来生活的源动力。但现在大学生们中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努力完成学业是高中生们应该做的,而大学里应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才是理所应当的。在他们认为,缺少恋爱经验的才是大学中真正的弱者,恋爱高于一切的思维才是强者。
(二)来者不拒高于真情流露。在美好的、浪漫的大学校园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马路上走着的时候会有人上前来表白,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但不少同学认为相比于自己和真正喜欢的人告白,自己更容易接受任何人对自己的表白。这样的心理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负责,甚至可能会两败俱伤。
(三)个人心理承受力脆弱。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也许当别人不经意间的某一个点就会让你内心崩溃甚至窒息。在大学生们谈恋爱的时候,是最容易受伤的阶段,原先是一个人可以随口就来,无拘无束,可是当有了彼此之后,做任何事都要考虑理解双方。根据调查,不少学生反映,当看见自己男朋友和其他异性聊天时就会感觉到窒息,时时刻刻会担惊受怕,这种心理承受能力太过薄弱的话就会很容易的受到伤害。
(四)责任意识薄弱。不少高校均出现过不少大学生怀孕甚至跳楼的事件,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认为大学,已是成年人了,自己的感情生活应当由自己掌控。网上流传了一句话“不以结婚为目的的都是耍流氓”。大学期间怀孕,分手之后可以堕胎,甚至选择轻生,这样的事件还少吗,种种事件对双方以及双方家庭是及其不负责任的。
二、原因分析
(一)心理因素
大学生们正直青春年华,有足够的资本去尝试多姿多彩的恋爱蜜饯。许多大学生就认为自己有的是光阴年华,多谈几场是只赚不亏,但这种偏差的恋爱观是不可取的。一旦有下定决心去和一个人谈恋爱,就应当学会好好经营并得到收获,而非抱着脚踩多船的心态去不断尝试。就是因为大学生们所处的这个懵懵懂懂的年龄段,一心只想着想变成一只似脱离家庭的苦海想单飞的小鸟,这种心理是错误的。想当然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干自己喜欢的事了,但一旦后悔了,就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大学中很多轻生事件,怀孕事件就是源于心理太过于脆弱导致的。
(二)环境因素
大学可以说是高中生们理想的天堂,从高考紧张、疲惫、你追我赶的阶段过渡到大学,许多学生就想着可以完全放松了,在大学里可以不用担心任何学业,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去谈恋爱了,这样会导致很多学生从刚入大一就会有一种学习是大学里最不重要的事,再加上大学不像高中校园里忙碌、紧张的氛围,学生们就更没有心思用于学习上了,只顾着谈一场无忧无虑的恋爱,但是这种将学业置于恋爱之上的恋爱观是错误的。在大学这样一个美女帅哥云集的小社会中,也会有些学生变得有一丝丝自卑而不敢谈恋爱,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也不敢上前告白,在这种状态下,一旦有人来像自己告白就会来者不拒,这种情况只会误人误己,这种来者不拒的恋爱观是有很大偏差的。
三、意见与建议
(一)加强学校文化道德健设。大学生们存在恋爱偏差以及错误的理解与学校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学校应当适时开展大学生恋爱教育活动以端正大学生的恋爱观,加强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而非将学业抛掷脑后,要灌输“共同学习和恋爱”的思想,从而引导学生们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多营造健康、开明的校园文化,通过开设爱情婚姻专题讲座和性健康教育等课程,消除他们对于爱情的困惑和焦虑,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制度松散的学校不是一所好学校。加强对学生们的管理,严禁限制早晚门禁,杜绝学生私自在外留宿。空余时间开展学生们如何加强自我管理的讲座,以提高学生们自我管理意识。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高校中发生大学生跳楼事件不在少数,这一事件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大学生们自我心理意识不强,导致自己一谈恋爱分手就选择这种不明智的方法。所以学校加强学生们的心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开展一系列心理教育活动,呼吁大家都参与进来以纠正大学生们这种错误的恋爱价值观。
四、总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85-02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大学校园里,爱情更是得到了社会、家庭、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十分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学期间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80%,而且女生的比例还要略高于男生。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婚姻家庭大辞典里对爱情是这样描述的:爱情是存在于人类两性之间的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人类男女间基于生命繁衍的本能和确保身心最大快慰而产生的互相倾心和追求的生理和社会的综合现象。
本文认为,所谓爱情就是男女之间基于生理的、心理的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形成的最强烈、最真挚、最持久的吸引和倾慕之情。首先,爱情是在男女之间产生;其次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包含认知成分,不等于低级情绪;第三爱情有其生理基础,包含和性感在内,不等于纯粹的精神恋爱;第四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恋爱心理,则是人们在生理成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和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以自我意志为标志,表现出来的对异性的好奇、接近、恋爱等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1]。
一、大学生恋爱的动因
大学生的恋爱与社会上的一些恋爱不同,它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阶段、特定的人物之间产生的。大学生的恋爱相对于成人的恋爱来说显得更单纯、非功利化一些。但随着校园逐渐融入社会之中,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也显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一)生理发育成熟
当前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处在18岁~22岁之间。生理学认为,这一年龄段的青年人生理各方面变化仍处在迅速发展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在生理的各方面都基本发育成熟或趋于成熟。生理上的成熟,特别是性器官的成熟和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必然导致性意识的萌发和觉醒,导致对异性向往、追求和爱慕的情感产生。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也是爱情萌生的原始契机,是大学生恋爱的内驱动力。
(二)情感需要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他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他人理解,另一方面又存在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渴望展示自己。尤其在有异性的场合,会千方百计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和能力,表现得会更加出色,在与异往时会出现一种愉悦感,提高心理兴奋程度。所以,当他们遇到理想的恋爱对象时,就寻找机会进行试探与追求。有调查显示[2],在恋爱的主要目的上,有58.40%的大学生选择了“感情寄托”,说明情感的需要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研究表明[3],恋爱并不完全是出于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也有其他非感情因素,如“孤独”、“空虚”、“寻求享乐”、“功利”等动机。另外,大学生在恋爱方式上也逐渐多元化,开始出现“快餐式”的恋爱、功利式的恋爱、网恋等。在处理失恋的方式上,也存在很多不理智的方式,有些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心理因素
导致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因素非常多。首先,渴望与好奇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首要因素。未知的事物对人来说总是神秘的,充满了诱惑力。再加上许多影视作品对爱情故事的渲染,对于许多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来讲,尤其具有诱惑力。所以当爱情来敲门时,他们就会去尝试一番,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好奇。
其次,从众和攀比心理。个人在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被称为从众心理。有的学生本来没有谈恋爱的念头,但是看到周围的同学谈,就会激起恋爱的动机和行为。尤其是同宿舍的几位同学,一旦有人开始谈恋爱,其他人也会陆续谈起来。另外,有的学生谈恋爱则是为了攀比,满足虚荣心。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同班同学找了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对象,其他人也会想找一个超越别人的对象,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却不多考虑双方的兴趣、性格、背景是否合得来,是否有共同语言、目标和理想等。
最后,摆脱孤独与寂寞也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因素之一。现在大学生大多是远离父母亲人来异地求学,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常常会产生一种无助、孤寂的感觉。另外,大学生还常常面临人际交往、择业就业、学习考试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压抑感。而只有恋爱,与异性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借助恋爱来摆脱孤独感。
(四)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网络时代为信息的传递创造了最快捷简便的渠道,加之大学生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加,他们正逐渐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并受其影响。如西方的恋爱、婚姻价值观念正逐步通过其影视作品、网络媒体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如一味追求享乐、没有责任心、游戏人生等。中国人婚念观的改变、家庭矛盾的冲突对大学生也是个冲击,因此,他们既渴望婚姻,要建立在符合个人意愿的感情基础上,又不免受到西方婚恋观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在是否恋爱、如何恋爱等问题上产生诸多疑问,难以抉择。此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分层化,使得人格还不完善的大学生在面对恋爱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4]。
二、大学生的恋爱特点
(一)恋爱行为公开化、恋爱年纪低龄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恋爱也呈现出了随社会变化而变化的特点。首先,大学生的恋爱时间前移,出现低龄化。很多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很短的时间内,如一两周的时间里就开始了恋爱,这种恋爱常常是盲目的,一见钟情式的,没有感情基础的恋爱。其次,大学校园里恋爱的人数增多。在大学谈恋爱被认为是一种很时尚的行为和潮流,有的寝室甚至多达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恋爱或即将要恋爱的状态。第三,恋爱的行为公开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大学生的恋爱已经司空见惯,已经被学校、学生和家长所接受,因此,大学生的恋爱已不再是遮遮掩掩,见不得光的行为,大学校园随处可见情侣一起吃饭、上学。
(二)恋爱关系过程化、恋爱结果脆弱化
大学生毕竟还没有迈出校园,尤其在经济上、事业上没有独立,因此,对双方的爱情并不会有真正的物质基础保障和承诺。在一项以“大学期间谈恋爱的主要目的”的调查中发现:28.3%的大学生选择“体验爱情的幸福”,37.6%选择“充实大学阶段的生活”,11%选择“将来结婚成家”,由此可见,大学生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注重恋爱的结果。因此,大学生的恋爱常常强调的是爱的“现在进行时”,把恋爱与婚姻相分离,不考虑爱的“将未完成时”;谈恋爱不以婚姻为目的,常常只是寻求感情寄托,恋爱成功率很低;“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毕业就分手”等口号在大学生中逐渐被接受。
(三)恋爱动机多样化,婚恋观念开放化
有研究表明,大学期间有过恋爱经历的占70%,其中37.4%的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在于消除寂寞,57.6%的大学生认为恋爱的目的是“体验爱情的幸福”、“充实大学阶段的生活”、“赶恋爱的时髦”等,追求的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将爱情进行到底”仅仅是校园爱情童话。
三、大学生恋爱的教育对策
大学生恋爱在大学校园里是不可能杜绝也杜绝不了的现象,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要对症下药,正确引导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彩的、充满乐趣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并且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活动,如定期开展讲座为学生传授恋爱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业、生活和恋爱之间的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情操,吸引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目光和兴趣,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校园活动中,降低学生恋爱的几率。
其次,引导大学生端正恋爱动机。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感情,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精神生活,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是,爱情也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学生应树立“只有拥有正确的爱情观,才能寻求到和建立起美好爱情”的观念。学校、社会、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树立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恋爱。如在正确的时间谈恋爱,恋爱时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经济基础、家庭背景、门第等条件来判断人,而应该将“情投意合”和“志同道合”结合起来,注重恋爱对象的性格、内在品质、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防止恋爱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动机,使大学生能够克服消极因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正确认识和把握恋爱、学业、生活之间的关系。
最后,增强大学生失恋抗挫折的承受能力。失恋是恋爱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的,很多失恋学生不愿面对失恋的现实,痛苦万分,大学生应作做好接受失恋并承受失恋所带来的痛苦的准备。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应理智地认识到爱情既然有成功的、甜蜜的,那么也有失恋后的痛苦和苦涩。何况人生的挫折有很多,恋爱挫折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学校和教师方面,应该对失恋的学生多加关心和引导,帮助其找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分析在此次恋爱过程中的得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让学生学会在挫折中成长,不断改造自己,磨炼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增强挫折的承受能力,迎接更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王俊燕.“90后”女大学生爱情观探究[J].德育与学生工作,高教论坛,2010,(6).
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的采用以下方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引导启发法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年青人的恋爱观、择偶观、婚姻观、家庭观等已较他们的父母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往往对传统的婚恋道德说教持抵触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而不作主导观点的引导,也不能只有教师自己的单向知识、观点的输灌。教师要借助于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知识,既要积极评价学生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又要对一些偏激、消极的,不符合我们文化、道德、价值观的观点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对大学生在恋爱择偶中存在的一些普遍和典型的,需要引导的认识与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分析,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自由探索、审慎思考和推理,通过师生相互交流,使学生对自己的选择和其他选择有比较全面和辩证的分析与认识,以便促使学生形成个人的比较贴近现实的恋爱观。在具体的个案指导中,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帮助学生选择符合社会主流的婚恋价值观,对学生自主选择的却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有一定差距的婚恋价值观,如功利性强而道德责任弱的多角恋爱、傍大款、易等,这些向教师寻求帮助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他们的选择已经对他们自己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教师要抓住学生寻求帮助的机会,适时引导学生主动放弃原选择而选择符合社会主流的婚恋价值观。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咨询及调查整理的大学生恋爱择偶问题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对引导大学生合理处理婚恋问题具有突出的意义,可以诱导他们进行深省,激发他们自我教育。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1.2 提问讨论法
教师选择大学生在恋爱择偶中存在的一些普遍和典型的问题为主题,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回答提问或分组交流。内容如恋爱的目的,恋爱的利弊,大学生婚前的利弊等,让学生结合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的恋爱情况进行交流,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的一种课堂氛围,此方法能引导学生深入理性地思考相关问题,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有针对性地筛选影视片段,让学生观看并分析讨论,或预先在课前布置内容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案例,人物可以是学生自己、周围的同学或朋友、父母、亲友,或来自小说、影视等,但真人实行匿名制,内容如多角恋、婚前、婚外、、多等敏感问题等。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些众多的案例中发现共同点与差异,并深入分析其原因,提出预防问题的对策。
当今社会人们观念呈多元化,许多问题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但无论如何,人类一切行为都源于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虽然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偏差较大,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学会思索,懂得理解尊重他人,学会慎重地、理智地决策爱、情、性之事。事实证明,来自于学生身边的案例针对性更强,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上讨论气氛更为热烈。教师对每一个案例,不能简单地评判是否对错,切忌用尖锐、刻薄的语言,避免损伤学生的感情。学生们在讨论、分析中逐渐变得理性、能明白是非曲直,并逐渐形成自己成熟的道德价值观。
1.3 书面交流法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查找资料并以书面的形式作答,因为要写在纸上,学生往往要经过深思熟虑、语言组织的过程,更有利于他们深入思考相关问题。如“你从父母或其他亲友的婚姻家庭生活中获得了哪些有助于自己恋爱、择偶、婚姻家庭生活的启示?”多数学生回忆起家庭生活的幸福,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跃然纸上;在回忆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理解了父母的争吵、离异,能客观的评价父母及他人的婚姻家庭关系,能从父母及他人的婚姻中获得有益的启迪,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恋爱、择偶。书面交流法特别适合于那些在课堂上羞于出口的性格内向的学生,以这种方式他们可以畅所欲言。一些学生也用这种方式向教师咨询问题或讲述自己的隐私,教师可以以此方式更多地了解学生,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并建立起互相信任、尊重和友谊。教师还可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一方面向学生灌输恋爱婚姻家庭知识及性学知识,同时可以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教学及科研帮助甚大。
2 实施大学生婚恋教育的注意事项
在大学生婚恋教育过程中,从学生们的咨询和书面交流中发现他们在恋爱、择偶、处理异性关系问题上都渴望得到师长、父母、同学朋友的帮助,但很多学生因怕父母担心、责备,平时与父母交流沟通少,或父母的文化程度低等原因,不愿让父母知道自己恋爱、择偶、异往等问题;而同龄的同学朋友因经验阅历不够,往往不能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同时因怕隐私暴露,被同学朋友看不起;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指点,但他们往往只寻求于他们信任的、能体谅理解他们的老师。教师在教学或与学生交往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2.1 尊重学生
教师不能以权威、气势压人,无论学生的观点是多么的幼稚、荒诞、错误,要表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要平等交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看未来,与他们交朋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2 坦诚交流
教师要创造一种融洽的气氛,让谈话可以在坦诚、轻松的情况下进行。这要求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运用民主化、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和“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3 隐私保密
教师应对学生的身体信息、私密信息,如恋爱过程、单相思、性关系、恋物癖、性病患病情况等严格保密。不尊重个人隐私,泄漏学生秘密,会伤害学生及其家庭,损害师生关系。
因为爱情是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也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值青春期,从艰辛的高中步入的大学生,没有了学业的重压,没有了父母的管束,没有了老师的叮咛,就如同打开了鸟笼的小鸟,在蔚蓝纯洁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渴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但是,由于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许多人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恋爱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的困扰。
研究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正确地认识爱情的本质,处理好恋爱关系,爱情就会给人生带来幸福,否则就可能成为人生不幸的诱因。因此,我们这次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辅之以网络调查手段,重点调查了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学生恋爱的相关问题,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业的感情。、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恋爱能发生在任何时候,恋爱不只是大学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调查问卷第一个问题里:“你有谈过恋爱吗?”回答“有”的人达到了43%,很明显,这个虽然没有过50%,但是,出于中国“男多女少”的这一社会现状,说明了43%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而在我们对于有没有谈过恋爱这个问题的后续个问题里“如果有,那是在什么时候谈的”,选“大学”的竟然高达87%,而且,在没谈过恋爱的人群里说想谈恋爱的也很令人吃惊的达到了93%,当然,这个数字是不能概括一切,可是这个数字已经可以反映了许多问题了,说明了大学里谈恋爱这个现象已经是普遍存在的了。就谈恋爱正确不正确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研究的范围,暂不讨论,可是基于以上统计的数字我们已经可以对大学恋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了。
经过了我们学习研究小组的讨论以及网上调查了解,大学恋爱主要存在2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1.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2.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所以,我们就以上两个方面着重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①增加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
在恋爱的过程中,少不了甜言蜜语的滋润,而在确认一段爱情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信,在拥有自信的前提下,对心仪的女孩子进行追求。并且在和异流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表达。
要有效地提高社交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一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所谓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即为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而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可是但是本人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点关键都可以充分的锻炼,因为女孩子是世界上最难以琢磨的动物。
②可以开阔思维
在开阔思维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一个很简单的案例经行分析:
光棍节当晚,广东工业大学的男生用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他们的“寂寞”,用宿舍的亮光组成了“11.11,iloveu,广工,mm”几个字,寓意为:11月11日,我爱你,广东工业大学的mm们。网友们说,一间严重缺乏女生的大学,光棍节自然成为一年一度的民间嘉年华。确实如此,广东工业大学就是典型的代表。
看过了此案例,我们可以想到在没有恋爱之时都已经有如此广阔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那么在谈恋爱之时呢?谈恋爱就必须得讨好女孩子,所以说,谈恋爱可以开阔思维。
③可以从中学会关心别人
俗话说,女孩子天生就是要被呵护的,那么,如果当某个女孩子是你的女朋友时,你还不更加的对她进行呵护吗?这一点我们无需过多进行议论。
④了解多一些有关情感的事,有的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不至于以后过多的感情用事
感情是双方面的,连上不可能单手拍掌,谈恋爱,首先就是一个过程,无论结果如何,都起码经历过了,因为,谈恋爱绝对能对人进行锻炼。
⑤从生理角度来说,谈恋爱可以缓解大学生某方面的需求这个观点是学习小组里的调查员的观点,本笔者并不太认同,所以不多进行论述。不过这一点是确实是存在的。
⑥大学生在独立生活的过渡期,谈恋爱在生活、学习上的互相帮助有助于减缓过渡期的不适
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绝大多数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而却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对生活环境改变的不适等等因素,促进了大学生恋爱这种现象的发展,“找到另一半”也的确对在生活、学习上有着互相帮助并助于减缓过渡期的不适。
⑦有助于促进成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心理、生理的逐渐成熟,大学生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如何正确地驾驭爱情并且将其转化成人生发展进步的动力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正视的问题。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绪,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起大学生中自尊、自爱、自强的学习榜样,引导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保持高尚的情趣与文明举止,并明确人生的志向与奋斗目标,用理性地思维方式驾驭自我,在以学业为重的同时,学习以人相处的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恋爱观.
二.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①过分的沉溺于恋爱,荒废学业,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目标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有一个很简单的案例:一名大学生正在上课,突然间手机响了,然后就不顾正在上课匆忙的和老师请假要求离校。后来才知道,他女朋友要他陪了,他必须得去陪他女朋友。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名男生已经沉溺于恋爱之中而荒废了学业了。
②浪费时间浪费钱财
和女朋友一起,总不能天天只散步吧?因此,谈恋爱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又是必须的。
③和朋友在一块的时间太少
这里我们有一句很形象也挺幽默的谚语:有了媳妇忘了娘。连娘都忘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忘呢?虽然这只是少部分人的思想,但是这一现象绝对存在。
④没有足够的经验,可能有错觉,很容易受伤,不好受,影响心情
俗话说:恋爱能享尽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皆有。有甜,就必有苦,所以,只要有恋爱就必然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啦!
⑤浪费自己的感情和别人的感情,或者最后还是分手
有些同学在与异往中,不能准确区份友谊与爱情两种性质不同的感情体验,给双方平添许多麻烦。或者有些恋人由于家庭,出身,种族,信仰等不同而不能够由恋人变为夫妻,最后难免分手收场。
⑥泪水会流很多
恋爱会流泪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你在感动的时候或者伤心的时候,都会流泪,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铁石心肠的人,而恋爱,是最能感人或者伤人的一件事。
【总结】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现今大学面临着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大学生恋爱,高校辅导员要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这样才便于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析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和普遍心理,进而诠释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原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
一、提高高校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努力学习和掌握心理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要热爱辅导员工作,责任心强,工作作风好,严于律己,是辅导员教育学生的立身之本,只有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在工作中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正确分析工作中所遇到的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对症下药,成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辅导员加强心理素质修养的同时也要具备高尚的情感,努力追求心理美,要热爱每个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心境,辅导员的心理品质是对大学生最好的影响。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在知识结构上,除要懂得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接受对自身的心理健康辅导,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兴趣、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这样,辅导员可以对不同的事情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使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工作更有针对性。
二、要了解学生对于恋爱这个观念,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生理发育成熟、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约束、好奇心理、从众心理、排解寂寞的心理、游戏人生心理、价值追求。大学生恋爱心理主要是这几种,对于大学生恋爱,大多数人都是不反对。那么,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恋爱价值观,从而自身得到升华。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了解学生是关键。如果不了解学生们有什么共性困惑,不清楚有哪些存在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无从谈起。了解学生,首先要对学生整体有一个全面把握,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如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学业问题、过度沉迷于网络的问题、对感情的困惑问题、对人际关系相处问题、就业问题等。把握好共性问题的同时,还要重点排查有特殊心理问题学生。在新生入学之时,辅导员就要认真了解学生,可以通过新生军训、学校体检结果、和学生逐一谈心、可以通过学生干部及宿舍长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要尽可能详实,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及谈心情况,对特殊学生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跟踪观察。
三、制订恋爱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利用共性问题分类进行心理辅导。
对于大学生恋爱心理以及各个方面的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一些是属于共性的东西,如新生适应问题、大学生感情困惑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心理问题共性特征可以制订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心理压力,正确面对挫折,防患于未然。
四、进行多种形式的情感交流?,进行恋爱心理交谈。
1.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谈心。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便利条件是平时和学生接触较多,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也比较多,其中谈心尤为重要。通过谈心,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敞开心扉,将心中的郁闷、不快一一倾诉,从而使心情释放。辅导员通过学生的倾诉也能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也可以从学生的言谈举止把握学生性格及心理现状,对学生的问题把握较为真实,并能立即感知谈心效果。面对面的谈心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点。选择的地点要尽可能地使学生放松和辅导员产生亲近感。
2.网络也是做学生的心理辅导一种便捷的方法。有些学生不愿和辅导员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谈心的时候并不会将心中所想真实地告知辅导员,而网络恰好提供了一个学生和辅导员老师对等交流的平台。辅导员可以利用QQ、短信、博客等网络工具和学生在网上匿名交流。这样增强了学生的隐蔽性,有利于其将心中所想真实地告知老师。在这里学生可以责问辅导员,也可以尽情宣泄苦闷及不满、寻求帮助。面对这样一个完全暴露的心灵,是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的大好时机。在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的同时,辅导员应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可以借机向学生灌输在日常教育中学生听不进甚至抵触的教育内容。
五、加强与心理问题学生家长的沟通
家是温馨的港湾,学生出现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有很大一部分与家庭背景有关。有些家长比较熟悉学生,但有些家长由于孩子从中学到大学一直不在身边,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也不愿与家长深谈,以至不了解自己孩子现状,学生已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却还一无所知。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可以和家长联起手来做学生工作,如果学生的心理诱因在家庭,家长了解学生现状,进行自我反省,改变家庭氛围,多给孩子以温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前言
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文中称:RET),又称合理情绪疗法,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因其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RET的理论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外在的诱发事件直接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思维、信念、认知所引起,并导致在这一情绪障碍中的行为后果。近些年来,理性情绪疗法在国外很多高校心理辅导中被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国内,理性情绪疗法在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将此咨询方法引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非理性理念,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理念,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丰富学校心理辅导理论,具有现实意义。
二、理性情绪疗法理论框架
ABC理论是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基础,外在的诱发事件表示为A(Activating events),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出的信念和态度表示为B(Beliefs),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表示为C(Consequence)。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直接由诱发事件A导致,即A引起C。ABC理论则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在原因A和结果C中间,还有一个B,如果这个B是理性的、积极的信念和态度,个体就会得出合理的积极的结果;反之,如果这个B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扭曲的信念和态度,个体就会得出不合理的、消极的结果。
三、理性情绪疗法的应用技术
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技术主要有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合理想象、认知作业、改变自我暗示等,也可采取决断训练,社会技能训练等作为辅助。本文主要应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结合理性情绪疗法对大学生恋爱中的不良信念进行积极疏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合理解决恋爱中的问题。RET疗法与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一)团体辅导方法运用
心理咨询中的团体辅导是在一定的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满足成员一定的心理需求的组织。团体构成的条件是彼此互动影响的具有一致性共识和共同目标的三人以上团体。
团体辅导主要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知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领导者,通过专业训练的技巧和方法,协助成员获取有关的信息,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和健康的态度行为。
(二)理性情绪疗法干预
1、选定干预对象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二年级农林经济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的学生共200人,男女生数量基本平衡。设团体辅导协作者6名。
2、团体辅导安排
团体辅导的团队成立以后,首要任务是心理诊断,领导者要与受训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并且要进行适当的现场调查,了解和收集学生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将这些问题根据学生对它们所产生的不同的情绪反应和所属性质进行初步分类,从学生们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开场。
领悟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头脑风暴,个别发言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或症状是什么?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是谁造成的?并且寻找产生这些症状的思想或哲学根源,即找出它们的非理性信念。
最后是再教育阶段,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摆脱旧有的非理性信念和错误认知,探索是否还存在与本症状无关的其它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论。使学生学习到并逐渐养成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方法,养成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
3、主要不合理认知
通过问卷调查和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和学生的接触,笔者发现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非理性信念主要有:我必须得到他(她)的爱,不然我的人生没有意义;他(她)不应该变心,这样对我不公平;爱一个人就应该为他(她)奉献一切,舍弃一切;我这样对他(她),他(她)也应该这样对我;只有顺从他(她),才能保持爱情;没有他(她)我就活不下去;情侣之间应该坦诚,所以不应该有保密的事情。大学生的这些非理性理念,就像黑影一样,让他们本应该甜蜜的爱情笼罩在抑郁,忧伤,痛苦之中,使人逃避,迷信,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扰,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4、成员个人体会摘录
成员A:康德的批判哲学中说恋爱史一种奢侈品。我觉得恋爱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浪漫使生活中充满了诗意,它并不是人们说的偏激、虚伪的情感,而是一种崇高而美好的感情。
成员B:爱情史男女双方互相倾慕并渴望成为对方的终身伴侣,爱情是神圣、崇高纯洁的感情。它不应该建立在丰富的物质的基础上,但是也应该有必要的物质作为保障。男女双方在一起就应该相互体谅,相互包容,相互关心,不必要计较谁付出的多,也没必要计较谁比谁多爱一点,永远坚持,永远不放弃,遇事一起面对为对方承担责任才是真正的爱。
成员C:现在大学生谈恋爱很普遍,但很多人忽略了责任。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他或她会抱着谈着玩的心态,毕业就是分手,甚至于未等到毕业就分掉了。男女之间的互相负责的态度消失了。我很认同“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是耍流氓。”恋爱就要强调“真诚,忠诚,诚实”。恋爱就是要为着对方想,宽容、呵护,尽量和对方敞开心扉,心里有什么想法要懂得去和对方交流倾诉。恋爱双方要本着真诚的心去安慰对方。恋爱就是要和懂得为对方奉献。恋爱就是婚姻的前奏,有着共同的生活目标并为之共同奋斗。
5、领导者对活动设计思想
爱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恋爱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事件之一。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恋爱问题,大多与不成熟、不健康的恋爱心理有关。因此,探讨和研究大学生恋爱心理和特征,以及如何纠正不合理恋爱心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就是本次团体辅导的主题和目标。怎样引导学生去实现团体辅导的这一目标,就是利用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结合其治疗方法,通过讨论、辩论、自我分析等方法,使学生领悟、修通,并在分享的过程中闪现智慧的火花和心灵的触动。
团体辅导过程中让学生匿名书写自己对恋爱的意见和见解,不存在正确与否,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其后,对学生总结出的恋爱中的挫折点进行团体辩论,共同找出引发其挫折的不合理信念,这就是自我探索,积极领悟的阶段。领导者要对学生的不合理信念和认知进行明确的界定,当面询问学生:“你认为??是这样的吗?”在得到学生的肯定答复之后,让其为自己的此项认知进行辩护,之后,领导者可以引用事实或者数据,直接对这些不合理信念和认知提出挑战和质疑,并引导学生抗击这些不合理信念和认知。当学生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以及为什么“不合理”之后,领导者要适时的提出替代的理性观念,帮助学生发展合理信念,这就是修通阶段,最后通过再教育,巩固和强化正确的信念与认知,指导学生进行逻辑性和科学化的思考,以减少其日后不合理信念及不合逻辑的推理和演绎,在善解中排除困惑,在共情中升华成长。
6、辅导后的发现
理性情绪疗法团体辅导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心理起到了积极的干预效果。
首先,理性情绪疗法理论在处理恋爱问题实践中发挥了其应用价值。在讲解,宣传上的合理掌握能够发挥其教育性和发展性,有效的帮助他人自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被辅导者应对方式的改变,促进群体的心理向比较成熟的方向转化。
第二,团体辅导的方式赋予了个体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借助他人之力,助人助己。匿名的信息收集方式使他们的心理防线被打破,开放程度的提高会使个体带来心理健康的恢复与成长。团体成员在辩论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反省对促进自我潜能的发挥起到了抛砖迎玉的作用。在人性化的环境里认可他人与被他人认可对成员个体、对整个团体都有巨大的提升价值,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与自我接纳起到了更好的催化作用。
理性情绪疗法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领域其实还有很多大有作为的地方,但是,由于笔者经验的浅薄,研究时间的限制以及某些专业技术上的不足,本次辅导未能展开更广泛更深刻的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本次辅导在样本统计上较为粗放,有继续研究的意义。例如,可在不同年级,不同学院进行较大范围的样本抽取,比较不同年龄,不同专业背景,城乡生源之间的差异。得到的数据可以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帮助研究。
第二,在问卷设计方面有必要更为细化,更有针对性。可以从大样本中抽取有恋爱障碍样本作为控制组进行干预,可以做干预前的量表测试和干预后的量表测试,测试结果可以更为准确和客观的展示控制组各因子经辅导前后的显著差异。
第三,在辅导过程中的细节操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技巧的处理,已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例如在选择能有效影响学生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的方面可以更多的提炼。
第四,本次研究由于干预时间和样本量偏小,其远期效果有待于后期随访加以验证。
第五,可适量增加辅导次数,以便学生在特定的场所和足够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技巧演练和经验分享,来提升辅导效果。
四、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80-02
一 问题提出
1.挫折的含义
挫折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挫折,专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广义的挫折,泛指一切能够引起人们精神紧张,造成疲劳过度和心理变化的刺激性生活事件。本论文中,将挫折定义为: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受到阻碍或干扰,使本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焦虑、烦躁、气愤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2.研究意义与假设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中情感最丰富、最强烈、最微妙、最动荡的时期,同时也处于人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和危险期。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对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访谈。
1.访谈问题的设计
通过查阅资料,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在学习、人际交往、家庭、就业、恋爱、健康六方面遇到挫折,因此把大学生挫折心理类型命名为学习受挫、人际交往受挫、家庭受挫、就业受挫、恋爱受挫。访谈的问题就是围绕这五个类型进行设计的。节选问题如下:“当进入大学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难免会遇到挫折,心理会产生受挫感,请问:在学习方面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原因是什么,你是怎样应对的?”。
2.调查对象与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来自某大学,四个年级选取25人进行访谈。其中男生12人,女生13人,四年级15人,一、二、三年级共10人。把访谈记录进行总结归类,并做出百分比。
三 结果与讨论
1.受挫类型与原因
第一,学习受挫及原因。由访谈结果显示,学习受挫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们为了能在走出校园后有很强的竞争力,当他们步入大学后会在学习上下很大的工夫,会制定一些目标,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其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即学习受挫。学习受挫的原因有很多,通过访谈记录的整理对此进行了总结。原因主要有三个: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学习方法不当,没取得好的成绩;不喜爱自己的专业。
第二,人际交往受挫及原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生生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看似简单,实则也波澜重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也经常遇到挫折,主要是发生在生生之间的交往。主要是不善于沟通(孤傲);性格内向;同学之间各方面的差异。
第三,恋爱受挫及原因。大学生恋爱在当今社会上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校园爱情虽然美好浪漫,但却也让许多大学生经受了挫折,其原因主要有:理想与现实不统一;恋人之间有冲突、暗恋等。
第四,家庭受挫及原因。通过访谈结果的统计,有56%的大学生经受过家庭挫折,主要原因有:家人生病、死亡;与父母难沟通;经济条件差;父母离异等。
第五,健康受挫及原因。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太过于注重自己。健康的身体是人们活动的基础,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学生难免会遭受身体有疾病和生理有不足的情况。
2.大学生受挫应对策略分析与建议
第一,结果分析。通过对访谈记录的统计,总结出大学生在面对以上各种挫折时一般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或消极的应对方式。所谓积极的应对方式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在遭受挫折时,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以便消除或减轻心理紧张情绪,重新认识自己,寻求克服障碍的办法,把一时的挫折变为今后前进的动力;消极的应对方式是对挫折进行错误的归因,不去想办法克服、逃避,或做出给自己和他人乃至社会带来危害的行为。
第二,建议。(1)创造学校、家庭、个体三位一体的相互合作模式。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受挫后不及时调整会给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建议学校和家庭要一起帮助大学生,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2)彼此理解,做知心朋友。当大学生在家庭方面受挫时,就要求父母和学生一起努力来应对。(3)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大学生要学会寻找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既不文过饰非,也不妄自菲薄,对自己要求适当,愉快地接纳自己。
四 结束语
爱情古往今来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即使在当今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恋爱的魅力从未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出台的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禁止在校大学生结婚,我国在校大学生实现了结婚自由。随之,各种因大学生恋爱而引发的问题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无论生理上、心理上还是感情上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她们的恋爱观更应引人关注,并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从女大学生恋爱的普遍现象出发,分析当代女大学生不当恋爱观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关举措使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一、女大学生不当恋爱观的表现
1、 传统道德观念逐渐淡薄
当今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深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这使得她们在恋爱上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更加看重自由择偶和自由恋爱,也更在乎自己的内在心理感受,表现出了现当代女性的独特魅力。但是随着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不断扩展,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特别是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自 2004 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一名 18 岁的女学生公开在网上拍卖权之后,世界各国均有女大学生卖的消息传出,甚至我国也有此类现象发生。一名年满 20 岁的女大学生莹某,为筹学费也网上拍卖“”并充当自己“权”的拍卖人,消息一出,引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讨论。同时,随着大学生们对“婚前”的宽容以及逐渐接受,大学生校外同居现象近年越发严重,但是由于生理知识和理性思维的缺乏,在中国每年做过流产手术的25岁以下妇女达600多万中,女大学生成为流产高发群体。很多女大学生对“流产”给身体造成的伤害因无知而无畏,这说明传统道德观念的缺失,给女大学生带来伤害的可能性更为严重。
2、 恋爱不理智行为时有发生
美好热情浪漫的恋爱是男女大学生们的心之所向,然而有恋爱就会有争吵甚至恋爱失败现象发生,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总体上说,大学生们对待恋爱问题的态度总体上是比较理性的,但是大部分恋爱失败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并走出阴影,更有甚者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学习,甚至出现过激的行为。例如我院某年级女学生小婷,与同班同学小刚相恋,开始感情曾经一直比较稳定,但因个性不合、观点分歧,又因几件事情发生严重争吵,使小刚逐渐对她失去了耐心,之后提出分手。这对小青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从此她情绪抑郁,心烦意乱,借酒消愁,无思学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原本不错的成绩到了留级的边缘;2015年底,陕西某高校女生王某和校外闲散人员谈恋爱后分手,其男友经常脑热想出各种折磨她的方法,不断骚扰该王某,后矛盾越来越大,其男友进其宿舍将王某用刀捅伤,在各高校引起轩然大波。更有甚者因失恋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发的《教育蓝皮书》称女生自杀多因恋爱问题,占 34.6%,高于男生 16 个百分点;学业因素排在其次。
3、 恋爱目的功利性强
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是把双刃剑,其中“功利性”、“现实性”对女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在女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恋爱动机存在功利化的倾向,恋爱不是为了真爱,而是变成了她们的手段、达到目的的筹码。有些女同学不是从感情出发,而是从男方的经济条件入手,认为有利的经济条件可以给自己带来理想的生活。因此,她们在选择恋人时,考虑的是男方的家庭背景,例如家是城市的、有房的,男方父母是高收入的、身居高位的、社会关系好的;还有人认为找个经济条件好的男友一毕业就能结婚,在家当个全职太太,不用工作不愁吃穿,在家过着安逸的生活,提早享受天伦之乐。更有学生为了让自己过上所谓好生活或满足其虚荣心,不惜出卖肉体和心灵去“傍大款”、“当二奶”…这些人只把恋爱当成了追求所谓美好生活的捷径,殊不知幸福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劳动才能换来。
二、女大学生恋爱观问题应对策略
1、加强女大学生恋爱观教育
高校教师必须加强对女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不能任其发展。在恋爱观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及正确恋爱观的主干力量。霍华德金森在《幸福的密码》一文中曾说到:“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长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内心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因此,辅导员应通过在班级开展恋爱知识讲座、播放恋爱心理知识宣传片、开展讨论会等形式,积极引导女大学生把重点放在在择偶标准上,说明思想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是建立长期共同生活的一个首要条件,而不是一味的看重一个人的物质基础。其次,辅导员应善于观察和总结。作为辅导员要及时掌握本班学生的心理情况,了解其恋爱状况,特别是对心理脆弱的同学格外关注,正确引导和解决她们在恋爱中的心理问题。最后,加强对大学生住宿情况的监管。掌握学生在校和住校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去向和动态,加大对夜不归宿情况的检查力度和处理力度。
2、 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健康文明、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形成健康上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减轻或消除他们孤独感和不安全感;通过倡导校园文明行为,杜绝校园不文明现象,真正展现当代女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从而摆脱空虚、颓废等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影响;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为她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使她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认识到自己的主要任务和人生价值,以积极的心态正视恋爱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实愉快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3、 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一个家庭是否美满、关系是否和谐是对子女恋爱、婚姻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长辈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起到了一种榜样和示范作用,让女孩子们小就养成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女大学生养成较强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对于女大学生的影响也很深远,无论是否及爱听幸福或是离异、重组家庭的父母,都不能忽视自己的言行与态度对孩子的影响,稍不重视,这些家庭的孩子在恋爱中的经常会有偏执的行为发生;同时,父母与孩子之间更要重视沟通与交流。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女孩子来说,父母应加强与她们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恋爱态度、恋爱状况,教会她们如何正确处理恋爱中的各种问题。并且在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中,多以说服教育为主,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帮助她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恋爱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J].国务院公报,20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