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化学基础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5 10:26: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化学基础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化学基础教育论文

篇(1)

随着的变革与的,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面临尴尬,亟待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教学评价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教育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

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篇(2)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是物化可操作的教学理论或思想,教学模式是借鉴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S,BLOOM)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1],这种模式旨面向全体学生,缩短优、良、差各类学生基础上的差距,使每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能双向发展,淡化分数,扎实地学到食品企业如加工、检测的基本技能,适合职业学院的特点。

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是由本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部分组成。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和基础化学(无机、有机、分析)自编教材,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以①展示、②预习、③实施、④反馈、⑤矫正、⑥达成的学习小组为中心。在教学模式的框架下进行调节控制教学活动。本模式突出了六个基本环节— 教学资讯,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考核),反馈与矫正等[2]毕业论文范文,这就较好地控制并改善了轻工食品基础化学教程,突出因材施教、因人实教、企业所需我所教与学,使教与学在较大程度上相互适应。现就这些内容分别加以说明。

一、教学模式

确定教学模式是较好地完成培养方案的主要环节,具体做法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对每一知识要点、要求掌握的程度都用行为性动词进行具体描述,用韵语手段去贴近生活。它是教与学双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后,就会激发学习动机,再借助琅琅上口的歌诀,如:化学分析天平的操作使用—“称质量,用天平;使用前,先调整;一调低水平;再调指针零。左物右码,先减后增;称时需启动,操作先止动;启动止动细心稳重”及试管振摇操作方法:“三指捏,两指拳,腕动臂不动”等,促使自己运用达到一定技能。

基础化学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两部分:

1、认识部分:它指概念、理论、原理、用语、用途等。掌握程度用识记、简单应用、理解、综合应用四个水平层次描述。

2、技能部分:它指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性质实验操作,设计实验,食品企业检测实用等。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序用模仿、学会、熟悉、实用四个水平层次描述。

例如:对《基础化学》中“溶液的渗透压”的认识是:

⑴、能区别扩散和渗透现象;

⑵、记住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

⑶、知道等、低、高渗溶液的概念。

一般理解:

⑴、能说出渗透压的概念;

⑵、能正确进行毫渗透单位的简单计算。

简单应用:

⑴、能根据渗透定律,结合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具体情况比较不同溶液间的渗透压大小。

⑵、能指出渗透压在食品检验上的意义。

“溶液”的实验操作技能是:

模仿:

⑴、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⑵、吸量管和洗耳球的使用方法

学会:

⑴、固液药品取用操作“拿瓶标签对虎口,瓶盖倒置别乱丢;量液注意弯月背,取后塞好药送回”。

⑵、漏斗、玻璃棒操作

⑶、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⑷、洗涤操作(尤其是比色杯洗涤),定容操作

熟悉:

⑴、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⑵、观察刻度线(深、浅溶液)的方法

二、设计达标手段

师生双方在明确了学习目标以后,为达到要求,教师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且一切活动都要以完成企业所需为核心,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教法都可以借鉴。例如:

1、实验启发型:该教学突出化学科以实验为基础这一特征,引导启发学生探索新知识;

2、自学研讨型:该法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特点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展开教师的引导启发活动。具体作法一般是下发“自学提纲”或提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后进行质疑、答疑,师生共同到食品企业讨证。

3、综合启发型:是在传统启发教学的基础上,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水平毕业论文范文,采取各种启发手段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具体实施中,属于知识记忆的:可通过学生自学教材或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达到识记的要求;理解的:给学生创造知识疑惑情境,以讨论的形式达到理解程序;应用的:给学生设置具体问题,掌握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反馈

在基础化学教学模式中,为了获取学生学习目标的技能达标程度信息,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需随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上课提问,讨论或采用简单可行的诊断性检测,课下处理作业,与学生谈话及征求意见等,如果学生测验未达标,可以明确指出他在哪些知识上未学好及在哪些相应的思维能力上还有欠缺。这样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矫正,自我强化,又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矫正,突出“以人为本”教学。如教学“回炉”,分组上课,个别指导,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等矫正措施—由“学会”变“会学”。从而使中、差生不欠帐,能够越过基础知识的沟壑。化学教学目标常用两种考核手段:

1、理论考核,以六个学习水平设计相应的习题和试题进行考评,其对应关系一般如下:

识记-填空题:简单应用—选择题;理解—是非、判断题;综合应用—简答题;创见—假设问答题;创见性应用—实际应用题。

2、实践(训)技能考核,技能考核一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化学仪器的识别操作-应用-提纯;化学计算;物—化学反应的观察、鉴定;独立操作能力。

四、“轻工食品基础化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将传统教学中主要由教师掌握教学目的变为师生共同明确的企业所需,并根据企业所需进行教与学,使技能处于中心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评价,只看测验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标程度毕业论文范文,不计考分,不排名次,可以减轻差生的心理压力,提供“吃小灶”,有利于差生增强学习信心。其特点,比外延模糊不清的传统教学目的,容易评价、具体明确、外显性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特点。

五、实施“轻工食品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效果

实施“轻工食品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是教改中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一项改革。食品营养与检测全体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将培养方案,教材、教法含操作韵语及学生的自学融为一体进行统筹,自编《基础化学》教材,已经从传统教学的“讲”迁移到“导”上来,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趋于科学化。

六、附部分化学韵语供行家参考:

⑴ 液体药品的拿、量、放、注

拿瓶标签对虎口,

瓶盖倒置别乱丢;

量液注意弯月背,

取后塞好药送回。

⑵ 漏斗使用和注意事项

A、四靠两不过;

B、一角二低三碰;

⑶ 用诗词谜语表达CaCO3→CaO→Ca(OH)2 →CaHCO3→CaCO3更有趣味 性,曰: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浑不怕;

粉身碎骨依然在,

留得清白在人间。”

⑷酸碱盐溶解性表歌谣:

钾钠铵盐都可溶,

硝盐遇水影无踪;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溶碱只有钾钠钡钙。

参考文献:

[1]王佐书《化学教学法》

篇(3)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是物化可操作的教学理论或思想,教学模式是借鉴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S,BLOOM)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1],这种模式旨面向全体学生,缩短优、良、差各类学生基础上的差距,使每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能双向发展,淡化分数,扎实地学到食品企业如加工、检测的基本技能,适合职业学院的特点。

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是由本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部分组成。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和基础化学(无机、有机、分析)自编教材,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以①展示、②预习、③实施、④反馈、⑤矫正、⑥达成的学习小组为中心。在教学模式的框架下进行调节控制教学活动。本模式突出了六个基本环节― 教学资讯,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考核),反馈与矫正等[2]教育学论文,这就较好地控制并改善了轻工食品基础化学教程,突出因材施教、因人实教、企业所需我所教与学,使教与学在较大程度上相互适应。现就这些内容分别加以说明。

一、教学模式

确定教学模式是较好地完成培养方案的主要环节,具体做法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对每一知识要点、要求掌握的程度都用行为性动词进行具体描述,用韵语手段去贴近生活。它是教与学双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后,就会激发学习动机,再借助琅琅上口的歌诀,如:化学分析天平的操作使用―“称质量,用天平;使用前,先调整;一调低水平;再调指针零。左物右码,先减后增;称时需启动,操作先止动;启动止动细心稳重”及试管振摇操作方法:“三指捏,两指拳,腕动臂不动”等,促使自己运用达到一定技能。

基础化学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两部分:

1、认识部分:它指概念、理论、原理、用语、用途等。掌握程度用识记、简单应用、理解、综合应用四个水平层次描述。

2、技能部分:它指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性质实验操作,设计实验,食品企业检测实用等。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序用模仿、学会、熟悉、实用四个水平层次描述。

例如:对《基础化学》中“溶液的渗透压”的认识是:

⑴、能区别扩散和渗透现象;

⑵、记住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

⑶、知道等、低、高渗溶液的概念。

一般理解:

⑴、能说出渗透压的概念;

⑵、能正确进行毫渗透单位的简单计算。

简单应用:

⑴、能根据渗透定律,结合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具体情况比较不同溶液间的渗透压大小。

⑵、能指出渗透压在食品检验上的意义。

“溶液”的实验操作技能是:

模仿:

⑴、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⑵、吸量管和洗耳球的使用方法

学会:

⑴、固液药品取用操作“拿瓶标签对虎口,瓶盖倒置别乱丢;量液注意弯月背,取后塞好药送回”。

⑵、漏斗、玻璃棒操作

⑶、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⑷、洗涤操作(尤其是比色杯洗涤),定容操作

熟悉:

⑴、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⑵、观察刻度线(深、浅溶液)的方法

二、设计达标手段

师生双方在明确了学习目标以后,为达到要求,教师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且一切活动都要以完成企业所需为核心,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教法都可以借鉴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例如:

1、实验启发型:该教学突出化学科以实验为基础这一特征,引导启发学生探索新知识;

2、自学研讨型:该法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特点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展开教师的引导启发活动。具体作法一般是下发“自学提纲”或提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后进行质疑、答疑,师生共同到食品企业讨证。

3、综合启发型:是在传统启发教学的基础上,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水平教育学论文,采取各种启发手段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具体实施中,属于知识记忆的:可通过学生自学教材或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达到识记的要求;理解的:给学生创造知识疑惑情境,以讨论的形式达到理解程序;应用的:给学生设置具体问题,掌握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反馈

在基础化学教学模式中,为了获取学生学习目标的技能达标程度信息,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需随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上课提问,讨论或采用简单可行的诊断性检测,课下处理作业,与学生谈话及征求意见等,如果学生测验未达标,可以明确指出他在哪些知识上未学好及在哪些相应的思维能力上还有欠缺。这样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矫正,自我强化,又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矫正,突出“以人为本”教学。如教学“回炉”,分组上课,个别指导,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等矫正措施―由“学会”变“会学”。从而使中、差生不欠帐,能够越过基础知识的沟壑。化学教学目标常用两种考核手段:

1、理论考核,以六个学习水平设计相应的习题和试题进行考评,其对应关系一般如下:

识记-填空题:简单应用―选择题;理解―是非、判断题;综合应用―简答题;创见―假设问答题;创见性应用―实际应用题。

2、实践(训)技能考核,技能考核一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化学仪器的识别操作-应用-提纯;化学计算;物―化学反应的观察、鉴定;独立操作能力。

四、“轻工食品基础化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将传统教学中主要由教师掌握教学目的变为师生共同明确的企业所需,并根据企业所需进行教与学,使技能处于中心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评价,只看测验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标程度教育学论文,不计考分,不排名次,可以减轻差生的心理压力,提供“吃小灶”,有利于差生增强学习信心。其特点,比外延模糊不清的传统教学目的,容易评价、具体明确、外显性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特点。

五、实施“轻工食品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效果

实施“轻工食品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是教改中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一项改革。食品营养与检测全体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将培养方案,教材、教法含操作韵语及学生的自学融为一体进行统筹,自编《基础化学》教材,已经从传统教学的“讲”迁移到“导”上来,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趋于科学化。

六、附部分化学韵语供行家参考:

⑴ 液体药品的拿、量、放、注

拿瓶标签对虎口,

瓶盖倒置别乱丢;

量液注意弯月背,

取后塞好药送回。

⑵ 漏斗使用和注意事项

A、四靠两不过;

B、一角二低三碰;

⑶ 用诗词谜语表达CaCO3→CaO→Ca(OH)2→CaHCO3→CaCO3更有趣味 性,曰: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浑不怕;

粉身碎骨依然在,

留得清白在人间。”

⑷ 酸碱盐溶解性表歌谣:

钾钠铵盐都可溶,

硝盐遇水影无踪;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溶碱只有钾钠钡钙。

参考文献:

[1]王佐书《化学教学法》

篇(4)

引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改革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2020年):提升教育技术能力,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培养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可持续发展[1]。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二、初中语文多媒体主要教学方法

1.内容呈现法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完全依赖板书和口头讲述来呈现本节课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老师上课负担较重。一节语文课下来,不仅需要书写大量的板书内容,还要不停地进行知识讲解,相当累人。有时候由于课程安排,需要几节课连着上,这就更让人吃不消了。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板书和普通话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老教师来说,板书等基本功较为扎实,但在普通话方面就有所欠缺;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普通话基本过关,但板书、粉笔字等又有了相应的问题,尤其是在现在电脑应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第三,由于时代的进步,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老师讲述内容较多,体现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易会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且没有经过自身实践的知识,掌握起来始终不过踏实。同时,在多媒体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之下,板书这种单一模式对于学生越来越缺乏吸引力。而这些,都导致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问题。

而采用多媒体语文教学,教师可以直接将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声情并茂地展示出来,这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与课堂效率的提高都有较大的益处。

2.情境创设法

通过多媒体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图画、音乐、视频等资源,将不同时空的事物或情景呈现在课堂上,以创设一些逼真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这种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弥补学生生活经验和主观想象力的不足,使学生获得最真实的感受,从而有助于学生对较繁杂的课文内容的理解[2]。

三、语文多媒体课件评价指标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形象性,情境性等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参与、体验,有助于启迪思维、激发想象、培养情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语文教学课件的评价包括课件内容、课件结构、练习与反馈、技术水平、交互效果等五个方面,根据每个指标体系的再次进行细分:

多媒体课件内容:教学目标清楚明了;重点、难点突出;教学内容正确,富有内涵,具有引导、启发作用,能激发学习兴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呈现内容留有余地,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实践,言简而意赅,量少而质高。

多媒体课件结构:思路清晰,主次分明;导航合理、使用方便;问题设置与教学引导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学生思维同步并循序渐进;课外拓展有利于学生积累,并能提高学生的相应能力。

练习与反馈:练习要注重语文教学常规的落实,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提高,并适应初中学生的学段目标,反馈应及时,客观公正,且能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保有语文学习的兴趣。

技术水平:课件安全可靠,页面设计简洁大方;但能吸引学生目光;不同的文体教学,风格不一,采用的多媒体手段多样且富有变化,符合课程实际。

交互效果:交互响应及时,能满足师生不同的需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参与性高、思维敏捷;师生沟通融洽,学生主体体现,教师辅导到位。

四、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认识的局限及相关理论理解的不透彻,在教学理念上往往容易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实施方法上走入技术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误区,影响了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笔者调查了学生对语文对媒体教学的看法,情况如图一所示。

调查所示,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1.缺乏新意,形式代办,仅是框图式总结;2. 没有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辅质,忽视语文学科特点,多媒体的应用没有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转变观念。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目光,更无从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运动现代多媒体技术。但为了应用而应用,只套用最简单的单一形式,这只能是一个糟糕的开始,当然不会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课堂效率的提高当然可望不可即。但同样地,仍要走出一个误区――以多媒体教学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正如“尽信书不如无书”,全然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全部呈现,没有问题的阶梯性,没有引导的循序性,教学模式仍旧单一,教学效果依旧低下,那运用多媒体的最初目标都无法达成,更何况是其它更高层次的目标了。

2、掌握技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听、说、读、写是基本能力,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你可以引用视频、音频,你也可以插入课堂相关图片,你还可以制作动画、配上音乐??而这一切,没有一定的技术是不行的。通过技术培训,掌握多种方法,才能综合性地灵活运用各种技能,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

五、结束语

与时俱进,是我们这一时代的主题。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只有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才能满足新生代的学生需求,而多媒体的应运而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可以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图文并茂、声情益彰的形式促进课堂的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结构,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篇(5)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和教育开始引起注意。基础英语作为一门包含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重要专业必修课,是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

一、基础英语教学中关于中国文化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关于中国文化的教育还局限在教师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个别单词与表达的介绍及了解上,如教师会告诉学生一些中国节日的英语表达,可能还会让学生通过报告等形式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英语介绍。但是这样的教学总体上仍然是单向的文化交流,对于中国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最后的教学效果仍然是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失衡,大多数学生不能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更不用说用准确的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丰富的文化。

二、在基础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导入时应注意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的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进行中国文化导入教学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编写教材和设计选择教学模式的依据和目标应该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注意并重视学生对本国语言和本国文化的体验与理解、对英语文化的态度,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立体思维方式的形成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切实有效地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和能力培养。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中国文化导入和任何教学活动一样,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进行导入的时候要合理地安排不同阶段文化学习的内容,依据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确定导入的重点、方式及分量,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粗到精,在文化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要从简单、具体的文化事件到概括性的文化主题,最后才是对文化的全面理解,这体现了文化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及其系统性。

(三)教师讲授与学生体验相结合的原则

在中国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传授和探索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既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知识的讲解,又要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活动等实践巩固知识的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接受能力和遵循语言文化的学习规律,不能只是教师一味地讲解,还要通过各种练习和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适度的原则

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必须符合于基础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英语教学是中心,是重点和归宿,中国文化导入是促进英语教学成效的途径和方式。因此,导入中国文化不能喧宾夺主,必须遵循适度性原则,避免以文化教学为主、语言教学为辅的本末倒置的情况。

三、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途径

(一)培养和提高中国文化导入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中国文化导入意识,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导入能力,是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前提。只有先从意识上改变教师和学生偏重英美文化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中国文化的思想,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导入能力,才能使以后的改革顺利有效地进行。

(二)选取和编排具有中国文化的教材内容

依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内容,可以选取精通英语的中国作家的英文著作、英语国家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以及英美名家对中国经典文学名著的翻译作品等。除此之外,还可以编排一些相关内容的校本课程。

(三)布置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外作业和任务

首先,通过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后学习语言的同时,自觉地关注更多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次,推荐鼓励学生积极广泛地课后阅读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英文文学作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然后布置阅读任务。再次,开展第二课堂,设计形式多种多样的活动,导入含有中国文化的内容等。

(四)利用借助大数据时代新的教学模式和平台

大数据时代对当代教育教学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各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和平台都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因此,结合实际适时地利用诸如微课、MOOC这样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补充中国文化的知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教育管理者也可以结合实际,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纳入英语教学计划,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增加相关课程的学时,并增加中国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艺术及社会习俗等英语课程,可以作为必修课,也可以作为选修课,辅助中国文化的导入。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是教学的纲领和基础,不宜随意变动,因此在调整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反复论证。

参考文献:

[1]陈晓靖.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传输的双向性――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53-55.

[2]杜瑞清,蒋亚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

篇(6)

多年以来我国在实际的日语教学中,严重忽略了文化引入的问题,基本上都只是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但是国内与日本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学生更加的了解日本文化,这样才能尽快的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文化引入在日语教学中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时教师需要调整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思路,在高级阶段的学习中适当的引入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这是当前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基础日语课程的主要特性

在基础日语课程的学习中,一方面涉及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等最基本的知识,另一方面还涉及听、读以及译等语言运用的技能,这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学习。一般来说在大学本科课程的设计中,一、二年级的课程主要是学习基础日语知识,而三、四年级的课程主要是学习高级日语,这个阶段的课文选材具有很高的格调,文章表现力比初级以及中级阶段强,内容非常的丰富,题材的选择也非常广泛。课文中不仅有随笔以及小说等,而且还涵盖评论以及古代诗歌等,之所以选择了这么多类型的作品,主要是希望学生在学习不同类型的文章中,能够学会运用更多的日语表达方式,熟练的掌握各种类型的语言使用方法,此外还希望学生在学习具有不同深度的文学以及思想性文章后,能够更加熟练的使用日语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写作,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高级阶段的课程学习中,基础日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时不需要再继续学习词汇以及语法等基础知识,而是学习更加复杂的语言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要求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因此在对日语进行学习的时候,需要深入的了解日本文化,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文化引入的意义及原则

(一)文化引入在高级阶段教学中的意义

对于文化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统计相关资料后发现广义上的文化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是物质财富,另外一个是精神财富。而狭义上的文化所指的范围相对比较狭窄,主要是指精神财富。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文化不仅凝结在物质之中,而且还涵盖物质之外,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至今的宗教、信仰以及学术思想等都可称为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离不开文化,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语言通常都是在当时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而文化则需要经由语言才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一般来说在日语的学习中,如果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机械的学习词语以及语法等相关的内容,将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能够在日语的学习中适当的将文化引入课程中,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与本国不同的文化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能够带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日语,使学生能够在语言的学习中更加了解日本文化,这样学生就会对基础日语课程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这样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从另一方面来看在理解日本文化的情况下,可以更容易学会日语,因为了解日本文化后能够深入的体会语言现象,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基础日语课程中学到夏目漱石某篇小说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想学生介绍文章的作家以及流派,并向学生介绍文章当时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风格等,然后再向学生分析、讲解课文,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体会不同表达中词语的运用方法,深入的分析为什么文章此处需要用到这样的表达方式,感受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这样学生就能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使用日语思考不同的语言现象,从而熟练掌握纯正的日语。

(二)文化导入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将文化引入基础日语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的四个基本原则:首先是围绕文本展开。在文化导入过程中,引入的文化内容不能脱离课文。其次是准确把握好文化导入的“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日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引入适量的文化内容。然后是文化的导入的内容应当保证客观、真实。教师在高级阶段的教学中不能将带有个人色彩的文化内容随意的插入课程中,一定要引入真实、客观的文化内容。最后是尊重文化的差异。教师应当教导学生以开放、宽容的思想看待不同的文化。

四、将文化引入日语教学中的策略

(一)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基础日语课程变得更加的有趣,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以外的时间不断地积累与学习,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文学主要来自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学习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学习的时候,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日本文化。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日本文学作品或文学评论,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不断的积累与学习,网络资源比较方便获取,而且内容也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关注有关日本的杂志以及新闻等相关的信息,逐步拓展眼界,了解更多的日本文化知识。

(二)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在课程学习中给学生播放有关日本文化的图片、视频信息等,这样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容易激发学生对基础日语课程的兴趣。当然在使用新型教学手段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的讲解法,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课件,筛选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资料,理清教学的思路。

(三)文化导入与引领学生思考并重

教师在课程中引入日本文化内容的时候,应当适当提出相关的课题,给予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对中日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要求学生自己去查找信息,并进行分析总结,此时教师只要点拨到即可,这样学生才具有神秘感,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寻找资料,思考中日文化的差异。

(四)在课余时间举办文化类活动

篇(7)

在当今社会,人类的很多活动如办公、教育、科研、学习等,均离不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同时也对计算机教育的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难点以及困境,文章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以及学习方法。

一、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困境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差异、学生学习的惰性以及习惯的传统教学模式构成了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主要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前瞻性与基础性之间的矛盾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技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实践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极富创造性且具有明显时展性等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必要的前瞻性,然而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该课程本身的属性――“基础”,导致了本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基本的基础内容的讲授,这就构成了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育的难点以及矛盾。从学生的角度来讲,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偏重前瞻性的内容,则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接受;偏重基础性的内容,则基础较好的学生往往会产生惰性以及烦躁厌学的态度;如若课时平均分配则会由于课时的限制导致“两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二)教学模式传统性与多元性之间的矛盾

虽然目前大多高校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中,提出了“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分层次”教学等方法,但是从目前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依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以其他的教学手段为辅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矛盾。第一,“多元”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一种应付教学改革的口号与手段。第二,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多元”的教学模式不能做到因人施教、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热情。

基于目前出现的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探讨其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以及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构成要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教学以及学习环境、设定的具体的场景以及教学、学习内容。协作: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会话: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过程。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由书本内容、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生为主体、中心,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以及策划者,起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在大脑中重新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动的、积极的。

三、建构理论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实现

虽然学生在学习时中是主动的、积极的,但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却是盲目的、没有头绪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学习情景,起到策划者以及引导者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依据教学大纲以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师首先应该梳理出分层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将每个不同层次的知识依据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情景模式以及子课题。第三,为各个情景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第四,协助并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课题作业。第五,接收并检查学生的课题作业。第六,依据前一个课题作业设定并修改下一个课题情景。

对于学生而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相关资料的查找以及收集。第二,课题作业的完成以及完善。第三,课程作业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内化以及引申。第四,对课程情景的把握以及对老师以及上课方式的意见反馈。

以上几点分别是从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角度讨论的建构主义教学以及学习方法,在实际创作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设置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有所侧重的情景模式,并按照学生所已经掌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课题组以供学生选择学习。不同层次的课题对应不同水平的学生,以期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四、小结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的前瞻性以及基础性、教学模式的多元性以及传统型造成了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困境,文章以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其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以及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58-02

一、引言

历史悠久疗效奇特的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来护佑了中华子民世世代代的健康和幸福。中国医学历史上出现的伟大医学家常常德艺双馨为后人称颂,而不朽的中国医药著作更传承着中国医学的精神。目前,一方面希望通过中医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有人对中国传统医学持怀疑和贬抑,评价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不可信。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发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几千年来经中国医界人士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原始系统论医学理论。今天,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现状,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反差和貌似复杂的悖论,值得研究。本文拟以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作为理论框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内涵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假说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并非科学认识的目的,而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本质和规律常用的理论思维方法和手段。

任何科学理论确立之前,往往有一个“建立假说”的阶段。人们常常通过大量的观察并积累一定的事实材料,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作出假定性的说明和判断甚至预见。

三、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视角下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分析

科学假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科学假说是建立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并经过一定实践验证的理论。二,具有相当推测性。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够完善的科学知识和不够充分的事实材料推想出来的,还不是对研究对象的确切可靠的认识。三,具有明显过渡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推测性的对立与统一,是真与假的对立与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转化条件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假说的唯一客观标准。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上符合科学假说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如下:

第一,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经验医学,由中医药从业医师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就像剧毒的砒霜在中医里可以入药,但它的用量是由严格限定的,这正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以大量医案、医方等方式把结论记载留传下来。

第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具有一定推测性。张方,李炜芳指出,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如系统论和演化论思想等。根据其“天人合一”理论,发展了丰富的象思维模型和方法,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掌握了一定事实材料之后,根据以往掌握的确定知识,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特点,总结病因病机理论,并在诊断治疗中加以验证。但这些认识仍有一些思辨成分,还不是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完全可靠的确切知识和理论。但是,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迷信”,因为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原先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可能在未来经过验证成为科学理论;

第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与现代科学概念下的科学理论相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差别很大。倪培民指出,中医里面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近代西方的理性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基本原则、公理和检验知识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郑子新[4]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两千多年来仍有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包括宇宙观、自然观、整体观、辨证观、论治观和平衡观及其治疗作用顺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自然性。因此,我们相信,随着现代技术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很多原始形态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发生了接轨和融通,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从假说到科学理论明显的过度性特点。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先师们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基本的系统论的理论思想,几千年来从诞生一直到今天还在指导着中医医师进行临床诊症治病的有效的医疗实践。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是典型的经验医学,其诊治原理、原则和方法是中医药从业医师几千年来反复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数据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只不过中医药以经方的方式把最精华的结论记载留传了下来,而把几千年来中医药从业医师亲自尝试各种入药的原料的实验和配伍实验过程和患者服用的效果观察资料遗失了。不能因为这些历史资料的遗失而简单粗暴的认定中国传统医学是没经过实验而总结出来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中医基础理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

中医基础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假说现象,这和其他任何一门学说并无二致。假说与科学理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科学的理论都是先提出一个假说,然后在经过试验验证,经过试验验证的假说就是科学理论。对于一个科学假说是否能够成为科学理论的问题,我们分两种情况来探讨。第一种情况,在“科学”或说“实验科学”不断发展的时空框架下,肯定有一些假说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理论来检验。这种理论上的检验包括假说的逻辑完备性、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假说的解释和预见功能。第二种情况,我们既可以理论检验,又可以进行实验验证,包括直接验证和间接验证。实验医学的手段可以完成这样的验证和论证。最终,那些经过理论和实践双重检验的假说,有的直接成为科学理论,有的经过修正、补充发展成为科学理论,有的被淘汰。

科学假说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相反,假说的作用十分重要。论者贺新华、刘奇研究认为,首先,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科学研究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路径不断前进发展的。第二,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假说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在科学思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最后,错误的假说对科学的发展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基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看作假说。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的综合程度现代实验科学还无法验证,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未知领域,有待于今后不懈的探索。但是,五千年来中华医学的诊疗实践证明,依据这些理论进而产生的藏象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治则治法理论等在逻辑上的确具有完备性、简单性以及极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而且,这些具体理论目前正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实验研究:在临床上,研究者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论治,从“治未病”到“治已病”,诊疗活动都在日益深入开展。在科学研究中,从脏腑经络到器官组织,到细胞水平,到基因分子水平,其中很多都已证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假说确实是“科学理论”。

事实上,中国传统医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尽善尽美,她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前进的。假以时日,中国传统医学将日益朝着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如果今天,打着“科学”的旗号对中国传统医学轻易否定或贬疑,那绝对不是科学的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或“好的”,即“真”与“善”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医学问题,这一点我们尤其需要讨论。十七世纪以后,在西方实验科学框架下,飞速发展起来的以生物医学为核心、以科学实验为手段的现代西方医学,虽然目前全球普遍接受,但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静止状态。因为医学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作为具有生命活力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体,既具有生物学属性,又具有社会学属性。所以西方现代医学的“实验科学”或“还原医学”模式也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

中国传统医学,在继承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中,应在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立体框架下全面快速发展,更高效更精准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因此,言说“中国医学不科学”有其合理成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所有原理不可能全部认识完成,这个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传统医学诊疗的有效性,是这门学问值得深入研究的根本原因,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对她的发展。而言说“因为中国医学不科学,所以它不可信”的人,则是对二者双重的误读与误解――对中国医学的偏见,同时对“科学”的迷信。

四、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经过现代实验验证。但根据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的内涵,这些理论应该具有学术价值。显然,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已经满足了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模型和规律表述,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先将之看成科学假说,再经过不断实验验证,其中一部分理论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理论,成为由科学概念、命题判断和命题系统组成现代言语体系。当然,这一认识的达成也需要中国人早日建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作者希望,在中国医学新兴的科学技术和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再次腾飞、复兴之前,希望国人包容、自信心态的养成过程早一天完成,对“中国传统医学”与“科学”的关系也能更好地认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3-ZD-105):中医药文化国际价值及其对外翻译传播研究。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张方,李炜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3-1774.

[3]倪培民.中医的科学性与两种科学概念[J].哲学分析.2010,1(1):139-146.

[4]郑子新.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682-683.

篇(9)

中国山水画是一个古老画种,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历来绘画美学思想也曾有过各持己见的观点,譬如有的在艺术实践上过分偏重于师承古人笔墨,强调继承性而忽视结合生活实践的创造性;有的过分强调抒情、写意“神采为上”,而忽视性质、理法;有的过分强调毫发毕肖“谨毛失貌”。但是,优秀的传统始终起着引导的作用。一个山水画家必须懂得两个法则:其一是古人之理法;其二是自然之理法。只有把客观自然景物和主观情感熔铸于艺术形象之中,将状物与抒情、摹景与运情相统一,才能达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黄宾虹先生是近代山水画史上一个集大成者,他贯通古今未来的秘诀为“于传统溯求本源,与未来以求开放”,就是说要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大胆变革,要有“创新思维”,要注入“时代精神”。要学习传统文化中最本真的东西,就是继承有生命力的部分,剔除其过时的陈旧的糟粕部分,代之以新的内容,这就是发展。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继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又具有创新精神,为以后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临摹和写生辩证统一的训练与运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于学生对传统绘画接触甚少,所以在山水画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WWw.133229.cOm学生必须“观赏”历代名画,教师要通过对历代作品的研究分析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历史概况、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正确引导学生读画、临画、摹画,先会“古人之心”,与古人对话、交心,从而揣摩优秀作品的意境、气韵与笔法、墨法。在读画、临画、摹画的同时,还要注意深入生活,观察自然,这是山水画教学的根本。

我们借鉴运用传统技法,目的还是在于表现自己对现实的感受,反映“时代精神”,创作出有自我个性的作品来,因为技法的产生毕竟是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的结果。如何了解和学习古人作品中的传统技法,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山水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要深入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这样必然和当今时代绘画美学思想、理论探讨等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历代有许多画家在不断研究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深入生活,观察自然。宋代郭熙力主“饱游饫览”;元代赵孟力主“久知图画非儿戏,满眼云山是吾师”;明代董其昌力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方可作画”;清代石涛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又如近代画家齐白石画螃蟹,案头养螃蟹为师,日夜观察,方能画出栩栩如生、姿态多变的螃蟹。他们在深入了解自然、了解生活的基础之上,把握自然万物之灵魂,从而创作出许多造诣颇高的作品。所以,一个成功的山水画家,脱离不了“传统文化”的支撑,脱离不了“自然造化”的支撑,脱离不了“创新思维”的支撑。在山水画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握好,处理好这个基本原则。

一、课堂临摹是掌握古人理法的重要途径

在山水画学习中,临摹可以使学生对历代优秀作品留下极深的印象,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在具体的学习中,对那些优秀作品的意境营造、构图经营,以及皴、擦、点、染等技法的掌握,必须通过有计划地临摹研究,才能懂得何谓传统,传统涵盖了哪些因素,才能科学地把握传统,才能将自然观察所得的深刻领悟重现于笔下。

临摹分对临、摹临、背临三种。在山水画基础训练中,更注重于对临、背临,使学生对范画作最大限度的再现。

在对临教学中,“形似”易而“神似”难,所以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先会古人之心”,教育学生“师古人之迹不如师古人之心”,要首先体会大师作画时的背景和心境;其次用心揣摩其笔墨关系和用笔的力度、节奏。有时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古人笔意,可以将范画某一个局部进行放大研究,去体会其用笔的抑扬、顿挫、徐疾、轻重、虚实和墨的焦、浓、淡等感觉,从而临出范画的精神内涵。黄宾虹说:“名家临摹古人,得其笔墨大意,疏密参差,而位置不稳,位置妥帖,浓淡淆杂,而远近不分。树木有根株,或偶失其交互;泉流有曲折,或莫辨其去来。苟能瑕不掩瑜,论者犹宽小节。画贵神似,不在貌求。”明代董其昌说:“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临摹贵在把握范画的精神内核,而不在一笔一势。先要合古人,后要离古人。在具体对临中,要求学生用笔有力度,笔在指间,指实掌虚,运用腕、肘、臂、肩,去体会平、圆、留、重、变的感觉,去体会笔笔见功夫、笔笔有通情、笔笔有醒透、笔笔有脱尘、笔笔有相生的主要感受,从而求得“形似”和“神似”的效果。

背临,是在对临的基础之上,离开范画从而进行临摹,通过对范画的深刻印象,而再现其风貌,使学生逐步稳定自己所学的各种技法,使学生的表现能力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二、课外写生是掌握自然理法的重要环节

在山水画教学中,一要重临摹,二要重写生。

写生,是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继续和深化。通过写生,使学生在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基础之上,更加熟悉自然、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界风景佳胜、名山大川、城市园林、村野乡居、舟桥楼宇、亭台楼阁、山川烟岚的规律。写生不同于临摹。临摹,对象是静止的范画,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写生要受到环境、气候、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界山川、烟云,远近不同色,早晚不同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这样的记述:“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看如此,侧看又如此,背看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所以深入生活要深刻领悟自然界变化无穷的魅力,要了解远山近山,正面山侧面山的多样变化。自然界的树木、烟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节也不同。郭熙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荫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萧萧,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画。”这是说,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一山百态,一树百态,百山一理,百树一理,有势的把握,有质的探微,有景外之意,有意外之妙。组织学生深入生活,深入自然,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要讲究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简后繁,由静到动,从而循序渐进。

1.树木写生

学生初到自然界写生,因不了解树木形象特征及其结构,可先用铅笔或钢笔对树的正面、侧面、背面等各个角度进行写生,使其了解树的生长规律,然后再用毛笔,先由树干下笔,注意用笔的笔势、力度,在画树干的同时添枝加叶。这样既能认识它的生长规律,又可兼顾造型练习。同时重视用色用墨的观察、体会和写生。在写生树木时,在深入观察对象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对复杂的自然现象要有所取舍。注意树在四季的各种状态、早晚的各种状态、南方树与北方树的不同状态、山林树与平原树的不同状态、背光树与受光树的不同状态……从而善于准确地捕捉自然中最美、最生动的素材入画。在写生中,还要注意到自然界包罗万象、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树木枝叶美的穿插组合规律,不是自己能凭空想象的,而是要用对比、平衡、节奏、统筹这些形式美的法则去锻炼构图处理的。

2.云水写生

潘天寿说:“山无水不灵,山无石不奇,山无树不秀,山无水不活。”山水家要“青山洗面,白云为衣”,要了解大自然的烟云万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毛笔或铅笔对自然界云、水进行写生表达,了解云、水在不同时节的变化特点。当直接用毛笔写生时,注意水墨浓、淡、虚、实的变化,体会春夏云水和秋冬云水的不同,体会大山云水和平原云水的不同。用真心、真情去体味中国画笔墨在表现自然云水时的无穷变化,力求学生胸有大千,囊括万象,这样才可创造出“画中有龙蛇”“腕低有鬼神”的作品,才可营造出富有时代人文精神的新境界来。

3.山石写生

山水画以树、石为骨肉,以云、水为灵魂。树木、云水、山石是一幅山水画的最基本要素。所以,画好山石也是写生练习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写生中同样要求学生先运用铅笔或钢笔,具体而严谨地勾画出山石外形,山石本质结构,使学生对山石在各种状态下的丰富变化熟记于心,用心去体味自然山川的精神内核。然后用毛笔去寻找自己的感受,利用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疏密、组合、交错等去表现山石、山川形态的微妙变化,把握自然山川在潮汐阴晴风霜雨露中的千变万化。用笔要有顿挫、刚柔、转折、虚实。一张画中只有线是统帅,是首要的,像建筑中的钢架,没有线,墨、色都是零散的、松垮的,要求学生力求中锋用笔,线要遒劲,要毛,要沉着,不能草率;用线要追求毛、涩、辣、变,沉着入纸。龚半千谈到用笔时曾说:“线忌草、忌梗,要遒劲。”草,就是软弱;梗,就是枯硬;遒劲,就是内在的,像崩着的弓,箭还没有放出去,有内在的力。古人在山水画中用笔力求“点如高山坠石,横如万里阵云,垂如万岁枯藤。”也就是这个道理。在写生中,在把握用笔用墨的同时,更要体味山川的精神,要用哲人的头脑、诗人的情怀,去体味大千自然,用真情去感悟自然山石、山川。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用心灵与自然沟通,用思想与自然对话,以求“物我共化”的心境,从而给山石铸入灵魂。

三、创新再生是艺术教学的精神内核

在山水画教学中,通过临摹、写生教学的有机结合,还要使学生充分发扬个性,与时代合拍,使学生在提高审美水平的同时,对优秀传统绘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使其具有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夫,集各家之长,结合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从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把握“古人之理法”和“自然之理法”,把传统技法与自然感受加以“生化”,从而写出“胸中之山”。潘天寿说:“学画时,须懂得了古人理法,亦须懂得自然理法,作画时须舍得了古人理法,亦须舍得了自然理法,即能出人头地而为画中龙矣。”山人曰:“于无心处写鱼,于无鱼处求美。”就是说,绘画不可照搬,而要注入人文内涵与画家的思想情感。所以,山水画本真的东西最终还是要“于无心处写山,于无山处求美。”要信手拈来,妙然天成,纯任自然,才为画中龙矣。近年来,由于一些教师或打着课程改革的幌子,忽视传统研究,宣称“当随时代”;或观念陈旧,墨守成规,泥古不化,宣称“弘扬传统”,使得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只注意把具象如实的稿子经过所谓的取舍加工再现于画面,或把拍摄到的自然山水不加修饰地照抄过来;或让学生无的放矢盲目寻找所谓的创新感觉,出来的作品表达什么,学生自己都说不清楚。这种简单、刻板、幼稚的创作和教学观念,对开发一个人表达自我感悟,对提高生活的认识、对提高艺术审美水平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束缚。他们给学生想象力赋予的不是翅膀而是包袱。真正的继承不是打上强心针使其延续,真正的继承是“泥古而化之”,是“先合后离”,是“先过河,再拆桥”。创新不是“拔苗助长”,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像练武一样,先练熟了“十八般武艺”之后,新招术自然“水到渠成”。这才是真正的突破、再生、发展、创新。所以,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割的。身为美术创作前沿的教育者,必须追溯古人之法,体悟自然之法,探索创新之法。要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受传统文化,不懂传统文化的人,犹如没有吃母奶的婴儿,总是缺乏营养的滋补。所以,我们要以现代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去了解自然,了解生活,力求以自己的主观精神和创造意识赋予山水新的品格,营造新的意境,寻找新的语言,表现新的感觉。只有深入挖掘和培养个人生活感受,由具象的形“生化”为意象的境,注入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才会开辟出一个新境界。所以,山水画教学中不仅要训练学生勾、皴、擦、点、染的笔头功夫,更要通过欣赏、临摹、写生等灵活多变的方法,给学生以新方法、新思想、新理念、新感觉的传导和开发。

参考文献:

[1]《黄宾虹谈艺录》南羽河南美术出版社

[2]《画禅室随笔》明·董其昌上海远东出版社

[3]《石涛与画语录研究》 韩林德江苏美术出版社

[4]《黄宾虹论画录》赵志钧浙江美术学院

篇(10)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篇(11)

二、创造性开发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具体活动措施 

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发的内容 

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著名教育家富尔克曾经说过:一个具有天才的人必须具有超人的性格,绝不遵循通常人的思想和途径。生活在这个社会节奏和步伐异常迅速的时代,成为创造型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取得学业、事业的成功。创造不是凭空想象、毫无根据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在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时,首先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教师的经历、爱好和知识面范围,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帮助教师形成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的校本课程内容,让每个教师都能够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钟来,赋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让每个教师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实践者,加快开发进程。另外,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区域差异,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了解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身不同的发展需要形成与众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让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和提高,对于那些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程内容上不断深化研究,探索化学知识的未知领域,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发展他们的一技之长,要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时,要注重鼓励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认清自己的擅长之处,找到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 

2.创造性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开发模式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比较生活化、个性化和开放性的特点,要提高初中化学教育论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就要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开发模式。如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合作,结合不同学校的独特资源,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开发;学校与专家之间进行合作,专家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而学校的教学条件为专家的理论知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场所。学校要注重整合校内外资源,调整办学理念,在纵向上,要做好不同年级之间的合作,避免课程有重合的现象,做好不同年级课程的衔接工作,该改变的就要改变,不要盲目守着老规矩、老传统做事;在横向上,要与其他学校和专家学者及时沟通,互通有无,跟上时展步伐,与时俱进,把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国家统一课程结合起来,避免重复教学。但是,在合作开发的过程中,要因校制宜,不能搞一刀切,要注重凸显本校的办学特色,决不能为了合作而牺牲一些原则性的要求,更不能忘记合作开发的初衷,要根据每个学校的教学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体现本校的办学特色,取得良好的办学效果。 

3.开展创造性科学探究活动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以及课外活动中,要广泛开展创造性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初中化学的内涵及意义,构建对化学的科学认识。在化学课堂及课外活动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及科学探究活动,对发展学生真正理解化学科学内涵和建构化学层次观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各种活动,深入探究教学领域的新问题、新思路。要让学生广泛参与到教学中来,改变教学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要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