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研申请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国外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亚、非、欧、美等各洲 60 个国家中,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 国家就占 76.7%,20 年后的今天,这个比例只会更高。由此看出,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已 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外国母语选修课比中国课程改革时间早,创新性强,实施状况 良好,选修课分类明晰,有条不紊,代表国家有美、英、日,
详细情况如下: 美国实行指定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根据课程的内容,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有的称为 英语 ,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课程;文学类包括当代文 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对选修课设置不作统一规定,由各州和学校自行 安排,学校对此没有强行选课的规定;英国则是将组合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与语文有 关的有英语、古典语文、戏剧研究、艺术史、拉丁语、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英国文 学、希腊语、汉语、意大利语等,绝大多数学校都把选修科目分成 5~6 组,供学生选择; 日本于 20__ 年制订并于 20__ 全面实施的高中课程,实行普通教育的学科有 10 科,国语 科列在首位,包含 6 个科目:国语表达ⅰ(2 学分) 、国语表达ⅱ(4 学分) 、国语综合(4 学分) 、现代文(4 学分)、古典(4 学分)和古典讲读(2 学分) 。其中只有 国语表达ⅰ 为必修科目,其他均为选修。
(二)我国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我国高中选修课程设置及实施的时间较短,对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实际教学已有的研究有:
1. 关于新课标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 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共设置了 诗歌与散文 、 小说与戏剧 、 新闻与 传记 、 语言文字应用 、 文化论著研读 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可开设若干模块,这些 选修课与大学开设的课程紧密联系,模块设置各具特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 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__ 年第 8 期上的《把握好高中选修课的 特点》,对高中选修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但新课标对选修课的一些概念阐述不清, 如 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 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 获得8学分 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 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 。进一步学习和进一 步深造的标准是什么_课标对此没有提出更详细的说明,造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开设选修 课的学校,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修满7个模块,没有因学生学习兴趣与想报考学校 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模块。 山东师范大学的杨旭东在硕士论文《高中选修课的历史比较与现实思考》中将现行选 修制度分为三类:限定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定向选修课。
2.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的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这块也引起了国内学者、高中教师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主要体现 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选取以及教学评价反思几个方面,具体阐释如下: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相关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20__ 年第 6 期上的《积极建设网络课程学台,有效推进高中选修课实验》提出了 信息共享在选修课中的重要性。 山东省XX市第八中学的教师孙晋诺发表在《语文建设》20__ 年第 2 期上的《高中选 修课教学的"三多"与"三少"》一文,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三点意见:多整合归纳 少逐篇讲析、多训练语言少依靠活动、多具体指导少空口说教。 江苏省XX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韩旭东发表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__ 年第 10 期上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初探》对语文选修课授课方式进行了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徐才根和XX市乍浦中学的曹跃平、 孙晓峰在 《教学月刊 (中 学版)》20__ 年第 10 期上发表的《关于高中选修课中校长角色的思考》提出了校长角色 的转换问题。 江苏XX市季市中学的刘晓红发表在《考试周刊》20__ 年第 26 期上的《精准高考目 标,体悟审美愉悦 例证现代散文选修课的一种教法》将选修课与高考进行了联系,并 对散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看法。
(2)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
部分省市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学者针对部分学校选修课走过场,形同虚设的问题进行了 相关讨论: 安徽省XX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刘志胜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时间的思考》对必修课 与选修课开设时间进行了讨论。 广东XX市玉兰中学
的李园香发表在《中学语文(上旬 教学大参考)》20__ 年第 9 期上的《高中话文选修课"同质化"现象及对其的反思》对学校将选修课当作必修课上的问 题进行了分析。 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3)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王文娟在硕士论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实施选修课(人教 版)的思考》中针对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评价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比 较高的评价方式: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学生成长记录袋、问卷法等。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潘洪建、吕玉、邹双武发表在《调查与分析》上的《高中选 修课学习的成绩、问题与对策》中对选修课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通 过调查发现现行考核制度无法体现选修课价值。
二、课堂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一)主要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通过 把握新课标对语文选修课的相关规定,参考国内外学者对选修课的设置及教学研究,在有 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到XX市重点高中语文教学中去,观察并记录一线语文教师 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实况,采访一线语文教师、学校高层领导,了解这些基层教育者对人教 版语文选修教材的看法,听取他们对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问卷调 查的形式,了解目前学生对于选修课的学习状况,从中揭示出选修课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整理访谈资料,总结一线教师对选修课的教学的经 验教训,学校领导对选修课设置与教学的期望和预期,从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选修课 教学理论,为立志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师范生在选修课教学方面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 议。具体而言,关于XX市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 实践学校选修课的课程选择和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2.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的教学表现记录和分析;
3. 教师、学生对选修课教材、教学等的看法;
4. 相对于必修课,学生在学习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
5. 实践学校教师、领导对于选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XX市部分高中选修课的教学状况上。昆明实施选修课是最 近两年的事,起步比其他省市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揭示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另外,从一线教师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思考,开拓创新,试着结合教育学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些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理论,从而 为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教师选修课教学指明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教学问题原因分析、选修课理论与一线教师实施的内在联系总 结等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而是 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想要试图解决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本质的、固有的问题,是有难度的。另外,通过新课标选修课设置和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 之间的联系、差距,反观理论可能具有的缺陷或,在实际教学中对理论的灵活掌握,这些都是本次研究的难点。需要在实践学校认真观察,客观有效的记录,认真归纳总结所得的一手材料,从资料中得出理论,用事实说话。
三、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采取非结构式观察法对教师教学进行观察,对一线语文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 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进行轶事记录,如新颖的导入、有创意的提 问等等,与必修课教学进行对比,总结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特点、问题等。
2.采取实况详录法,观察记录教师在选修课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从中总结教师选修 课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
3.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学生在选修课学习中的反应进行时间抽样,每十分钟记录 一次,看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积极听讲,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反观教师的选修课教学。
(二)问卷调查法:
1.对实践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选修课教学 的重视程度,对选修课教材的熟悉程度,对选修课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等等。
2.对实践学校高二下学期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 对选修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目前所选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等等。
(三)访谈法:
1.对实践学校高层领导进行访谈; 结合该校现实情况,向相关领导了解该校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过程,选修课实施过程中 遇到过哪些问题,现在该校选修课的实施状况等相关问题。并让学校领导对选修课的设置 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访谈; 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后,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对教师进行访谈。
访谈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该课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该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出彩的地方,要询问设计背后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询问教师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对现行选修课教材 分析与讲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选修课的集体备课方式等等。
四、学术价值
(一)弥补相关课题研究的不足;
1.XX市高中选修课政策实行时间较短,相关课题研究较少。本课题的研究能起到 一个补充作用。
2.其他省市相关课题研究过于理论化、理想化。本课题深入一线教育,收集一手文 献资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实际教学中获得理论,避免了主观推断造成的理想化。
(二)丰富和完善相关课题的研究;
1.进一步完善新课标的实施理论;
2.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性的数据和结论,为其撰写相关论文提供条件, 有利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科研调查。
五、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对于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着眼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拓荒、原创价值。它所开发出的持续的、系列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教材和在实 验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实施的有效机制,从而形成一线教学、在校免费 师范生的双赢局面。 首先,对于在职语文教师而言,可以监督其对新课标相关规定的贯彻落实,完成自身 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在校师范生是最大收益者。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准教师们了解一线教师选 修课的教学概况,从中吸取经验教学,为将来的选修课教学奠定基础,争取在就业后能够 很快适应新课改,上好选修课,防止刚毕业生就培训的尴尬局面。 最后,对参与实践的学生来说,本次实践培养了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料整理、分析能力,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
六、预期效益
(一)研究论文:
整理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分析调查问卷,针对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不同问题,选 取侧重点,写一至两篇研究论文,要求真实可信,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引起学术界、 教育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现实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在校师范生未来选 修课教学起到指引作用。
(二)预期成果推广:
首先,非常感谢公司给了一个很好的实习机会,感谢公司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特别感谢给予我发挥个人优势的平台。在公司工作的两个月当中,经理也给了我很多的培育,让我学到了许多,也进步了许多,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竞争的残酷无情。但由于在公司里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生活上,为此,我很遗憾地在这里向公司提交辞职申请。
在过去几天里,我认真回顾了这两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在工作中,我一心为推动公司的发展而工作,一直以公司利益为中心,在这两个月的工作中,我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从专业技能还是做人方面都有提高,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栽培。
在这里,我通过仔细分析后,想给予公司一点建议,不过这只是我作为一个小职员的一点个人看法,首先,我认为公司的网站运营缺少专业策划人材,对公司网站没有一个大的整体规划,没有制定好网站运营方针,应该骋请一些有多年网站运营经验的专业人士,对网站的运作、发展前景、可行性分析等做出研究报告。我负责网站编辑工作的这两个月以来,我觉得公司的制度上有问题,首先,质与量的冲突问题,就以我们网络事业部来说,规定的每人每天要完成的量是7个以上,但是对于一些资料不足的网站,我们确实是无从下手,如果硬是要去凑其他网站的资料,我个人认为这是毫无意的,这么做一则是导致了公司网站的真实性,二则是侵犯了版权问题,我们所使用的信息图片案例等都均未经过版权所有者的同意,这对公司网站运营方面造成了负面的隐患,会给网站浏览者一种很虚假的感觉,也有可能会因此而被其他网站追究版权问题,这是相当值得公司领导深思的。
其次,就是公司的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的问题。
我认为一家公司是否有发展空间,首先要分析的就是领导的决策是否正确,目标是否合理,所制定的方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具有可行性。
而其次,就是分析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基层员工对于所有的公司来说都是很渺小却很关键的,如果基层员工没有多大的工作热情,那就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的进度和认真程度,这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发展进程和形象。在我们公司,我觉得基层员工没有多少工作热情,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我认为这是政策问题,公司的制度始终没有得到一个最终的完善,对一些工作内容的要求没有一个确定的规格,导致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新旧规格的冲突,而这一点,是需要基层员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期如此反复,会让基层员工感到身心疲惫。
以上是我的一点个人建议,除了希望公司能够在今后不断改进、不断发展之外,绝无其他意思。
在公司里,我得不到我自认为应有价值的待遇,收入实在太低,直接导致了我个人生活困难,连吃饭和居住都成问题,为此,这段时间我心情比较压抑,各方面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正因如此,我作为一名网站编辑的热情也渐渐消退了,我不希望自己带着这种情绪去工作,这样只会对不起公司也对不起我自己。而且,我深刻感觉到自己的能力的有限,没办法达到公司需要的要求,在公司的各方面需求上自己能力还不够。所以,自己现向公司提出辞职,望公司能谅解。
我保证,本人离职后绝不做出有损任务公司利益的事,也不向外透露公司内部的情况。我衷心祝愿公司在今后的发展旅途中步步为赢、蒸蒸日上!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工作顺利!
请公司各领导审查批准!
关于课题研究申请书1
泰兴市教育局教研室:
在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这一领域,虽然在情境作文研究、读写结合作文研究、生活作文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但是仍缺乏使学生感兴趣的写作内容和综合性教学策略方面的探索,更缺乏综合性与序列性,没有形成完善的快乐作文教学体系,导致学生习作兴趣不能长久保持,学生写作能力无法自然衔接和循序提高。为此,我校教师在教科室的领导下,结合作文教学实践和现状,确立了《在体验生活中快乐作文》这一课题。这一课题的提出,目的就是在快乐作文教学中寻求使学生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之路。
课题名称:《在体验生活中快乐作文》 编号:TZJYS2011108选题依据: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并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校本教研为主,根据研究的内容选择有效的科研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分析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指导学生从体验生活入手,不断增强学生习作的兴趣,促进作文各因素的整体提高;促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进而快快乐乐写作文,促使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同步发展;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习作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进而归纳、总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快乐作文教学模式。
人员组成及分工:王金明为本课题的主要负责人,组织、指挥、处理实验日常事务。参研人员有王建友、王新锋、黄燕、吴梅、李慧民、封伟华、朱琴、黄慧等。
目前,本课题的研究组织机构已经建立,各项研究工作的准备已经就绪,特向市教研室申请开题,恳求教研室的各位领导、专家批准,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给予关注、支持、指导。
泰兴市南沙小学《在体验生活中快乐作文》课题组
20__年2月24日
关于课题研究申请书2
尊敬的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20xx年春我校申报省级课题《初中物理“超市课堂”—基于新课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失利后,学校领导积极一面鼓励课题组人员不要有放弃研究的思想,一面支持和指导课题组分析和反思我校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茅塞顿开,增强了继续研究的信心和力量。
随着学校食堂项目的开工建设,教学楼项目的顺利立项,麦元中学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学校二级机构新设了教研专职机构——教科室,为我们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在县教研室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初中物理“超市课堂”—基于新课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20xx年6月被立项为县级课题,课题编号是:WJKT20xx-3。实验研究一直在有序地进行着。
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初中物理“超市课堂”—基于新课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受现有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很难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同时我们深切地感到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关键在教师,我们地处农村,如何提高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反思与实践。只有教师的专业成长达到一定高度才能从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选择是研究战略的起点,它对实验研究的整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整个实验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为了课题研究能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能更深入地开展研究,我校决定更改课题有关事宜。
课题变更为《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为汪结乐、汪水根,由校教科室牵头,以物理学科教师为实验对象,力争早出成效。课题主要参加人变更为:汪结乐、胡灵枝、何焰伢、孙琼力、周绍宽、汪水根、徐的毛、方爱仙、汪四珍。
安庆市教育局局长江兴代倡导的“教育超市”理论指出教育应该借鉴产业的某些运作方式,研究产业的运作思路、管理模式,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经营”理念中的追求最大限度的“增值”。课题变更是前期研究的延续,是前期实验的“意料中事”。
以上情况完全属实,请批准!
望江县麦元中学课题组
20xx年6月20日
关于课题研究申请书3
各单位、各部门: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基本建设,努力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强化教育教学科研意识,加强教育教学科研先导作用,迎接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及管理暂行办法》(校教字[2000]4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进行20XX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的立项工作。请有关单位切实做好本次课题申报的组织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立项范围
我校20XX年教学科研课题立项申报采取招标立项和自主立项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立项申报范围包括本(专)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一)招标立项
招标立项课题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重大课题,由中标单位或组织开展立项课题的研究,学校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教改成果将直接运用于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1、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与完善;
2、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对中医药、西医药、自然科学、人文社科、体育及其它课程进行分类研究);
3、专业建设规范化研究;
4、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应用,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评价及保障;
5、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6、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7、《中医经典背诵》课程设计与实施方式的研究;
8、传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应用;
9、考试工作规划化研究,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研究及与之相应的教学改革;
10、双语教学改革;
11、外语教学方法改革;
12、多媒体授课方式方法和质量标准研究;
13、临床课程案例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14、实验、实训新机制的构建。
(二)自主立项
自主立项项目由申请人根据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实际需要,自主确定研究题目,但应注选题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要能切实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鼓励自由探索,凡课题设计新颖,有新思路、新方法,具原创性的课题也在本次立项范围。
本次招标立项20项,经费控制在5000元/项以内,自主立项35项,经费控制在3000元/项以内。
校本教育科研课题立项
申报书
课题名称农村民间艺术在校园特色文化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单位名称 XXXXXXXXXXXXXXX
申报 人 XXXX
申报日期 2020年9月1日
填表说明
一、每项课题限报申报人一名。课题申报人即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实际管理人,并在该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二、每一申报人同一时间内只能承担一项校本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小组主要成员是指除课题申报人之外的直接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不包括科研管理等人员。
四、申报书须经学校课题管理小组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教科处加盖公章后方可立项。
五、本表数据申报人必须逐项认真填写。若某项表格内容较多,可适当调整表格大小,但要保持整个申报表的美观。
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32字(包括标点符号);
申报编号和立项编号:申报人不用填写;
预期成果: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其中必须包含研究报告。成果形式指:专著、研究论文集、研究报告、电脑软件(网站)、其他。
六、填写本表须先下载电子文档,在电脑上填写完毕后打印,手写无效。凡签名和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七、本表交送一式二份。请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封面请勿用塑料封皮。
八、申报人在报送本申报书时,须同时将电子稿发送至学校教科处。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农村民间艺术在校园特色文化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课题
申报人
姓名
职称、职务
电话
课题研究小组 人 员
姓名
工作单位
出生年月
职称、职务
在课题研究中承担的任务
签名
负责人曾担任或参与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是否结题
课题研究人员近5年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作者
日期
二、课题论证
(一)本课题提出的研究背景、价值及意义、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农村民间艺术是是我国广大农村同胞长期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是我国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优秀农村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农村民间艺术引进校园,不仅是对农村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农村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村民间艺术对促进农村的“两大”文明建设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农村民间艺术的建设存在着诸如门类发展不平衡,门类消失,资金馈乏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因此,进一步了解农村民间艺术现状,找准症结,解决好民间艺术所面临的问题,将农村民间艺术与校园特色文化结合,通过校园更加有效的使农村民间艺术得以教学、传承是极为重要的。现阶段我国农村民间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的发展困境1.农村民间艺术师资问题教育成功与否与师资关系密切。当前农村民间艺术教师师资主要面临三大问题:“缺、弱、差”。“缺”是缺乏能教授传统技艺课的教师,如书法、茶艺、戏曲等。“弱”是指仅少部分教师具备一定的农村民间艺术素养,多数中小学教师在农村民间艺术内容方面基础薄弱。“差”是指教师教学的效果差,甚至“一讲就错”的现象极为普遍。2.农村民间艺术课程设置问题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学校大力宣传优秀农村民间艺术进校园,导致校园变成了“大杂烩”。农村民间艺术课程设置更是五花八门,由于农村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课程设置易散乱,不能形成统一的体系,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3.农村民间艺术教育边缘化问题在扑面而来的升学压力下,大多数学校领导及教师依然以应试教育为导向,不少学校围绕应试教育的内容,有选择性、针对性地进行考点灌输,所以学生对古代优秀农村民间艺术的学习仅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和系统学习。其次,在“重成绩轻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基础教育管理者对农村民间艺术认识不清,片面追求学校“升学率”,加之农村民间艺术师资也匮乏,导致不少学校纵然有其心,也无力执行。最后,尽管许多学校积极开展“优秀农村民间艺术进校园”的宣传活动,但是学校在实际开展此类活动时,也是重形式轻内容的“一阵风”。甚至有些学校认为优秀农村民间艺术教育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所以配备两份课表来应付教育部的突击检查。课题研究价值及意义:1.农村民间艺术源自于历代的人民群众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的认知与体验,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知识。因此,将农村民间艺术较好的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能够提供给小学美术教学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美术。例如:农村民间艺术教学当中,教师可通过讲述民间传说故事,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获得进行美术创作的丰富素材,让学生借助于绘画充分地表达将对美的真实感悟。2.将农村民间艺术较好地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既可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在传统艺术当中如何来有效的应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还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紧密联系所学的美术知识。形成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与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例如,教师在开展农村民间艺术教学当中,就可充分运用京剧艺术来作为导入内容,来让学生认知与了解色彩所蕴含的意义。
(二)研究的预期目标和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总体目标:对于当代的小学生,美术老师应不断地为他们传授农村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让学生能够把我国传统文化继续良好地传承下去,充分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等特点,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中进行学习中国结、中国画、剪纸等农村民间艺术,让他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气息,提高其思维能力。成果状态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农村民间艺术在校园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组织的策略。2.通过学生活动组织策略研究过程中,使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以及学习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3.积累农村民间艺术教学案例,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范例。4.撰写论文,在实践探索中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成果与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与实践,提炼出富有价值的经验与理论。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我校在农村民间艺术教学的教导能力及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社会的肯定。6.通过本课题使更多的农村民间艺术被学生学习,助力农村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美术课外教学中积极渗透农村民间艺术元素除了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农村民间艺术元素外,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结合美术教师的特长,开展国画、书法、剪纸、版画、中国结、年画、脸谱、泥塑等艺术学科。(1)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它的制作方法、材质、图形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严格的制作工艺。其生动优美的造型以及色彩的和谐搭配,都得到大家的喜爱。中国结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工具少、材料简单多样、好学易做。(2)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国画以它特有的工具材料,出现别具一格的面貌,吸引了部分爱好者。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们除了讲解传统绘画技法技巧,欣赏大量名家名作,还结合现代审美思想,以彩墨游戏的方式学习,学生在自由创作中,体验国画的独特魅力,保持很高的积极性。(3)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可以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刻。我们把剪纸作为特色活动来开展,学生利用课堂和业余时间进行练习。(4)互联网+教育融合农村民间艺术与美术教学。互联网信息时代是对教育的新变革,同时也是农村民间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关键点,如何把握与实践好教师的辨别与实践尤为重要。农村民间艺术美育教学对接互联网+教育进课堂,随着时展,科技进步,互联网纵横的世界,互联网+教育走进小学课堂,美术课堂丰富多彩,传统文化艺术轻松渗透美术教学当中,以节日、主题、风土人情等角度出发打造文化课堂,尤其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提高绘画兴趣的同时,创设宽松的谈话环境,引导孩子去观察、想象、思考,在实际操作中摸索绘画的语言,老师作为助教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把农村民间艺术的元素融入创作,在不断变化着的创意美术中,与农村民间艺术有效连接。
(三)课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预计突破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1.农村民间艺术是现代文化的基础,从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中小学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的观照下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对于农村民间艺术的农村民间艺术,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利用,使农村民间艺术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并取其精华融入到教育过程始终,发挥其巨大作用。农村民间艺术与美术是母与子的关系。美术是农村民间艺术之子,则必然存在着农村民间艺术的基因,那么通过对美术的了解也能了解孕育它的母体。为了更好地通过美术了解农村民间艺术,也为了更好地通过农村民间艺术了解美术,可以让中小学美术课程走进农村民间艺术,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和心灵,为修炼完美的人格与高尚道德情操打下扎实的基础。2.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优秀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与农村民间艺术有关联的课程逐渐增多,将现在所缺失的农村民间艺术的传统知识揉合到美术教育中去,让艺术生活化,让文化与教育不再脱节,让农村民间艺术的加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所以,在缺少情感与关怀的信息时代,具备人文关怀特征的农村民间艺术被慢慢记忆起来。学校美术教育在这一时刻肩负重任,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和对于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激发珍惜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3.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摹写生、创作等课业实践,应该说,这是对学生农村民间艺术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中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为东方绘画的主流,它不仅在材料、题材和技法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更重要的是这种绘画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中国画技法教学中渗入农村民间艺术,可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中国画艺术特征,在讲述其基本技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临摹或写生实践。如在辅导某一作品临摹或某一实景写生时,教师可围绕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围绕其写生场景,结合直观演示向学生讲解中国画艺术特色及其技法特点。同时强调文学、书法、篆刻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在创作过程中,从观察生活、学习中表现形式上都有它独特之处等要点。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特点有较深的认识,便于学生从艺术美学角度来加深理解、掌握和理解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及技能技巧。研究思路: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师大部分是专业美术院校毕业,有着对农村民间艺术学习的能力和基本知识的掌握。首先剔除教育界对于农村民间艺术在美术方面的认识不足,运用新的视角对审美能力和实用角度评价的提升,在农村民间艺术的艺术形式和内容中下功夫。一幅好的作品诞生从艺术创作的灵感还是情感,艺术形式的表现都需要一个本源,那就是农村民间艺术的体现,教师必须依据农村民间艺术的农村民间艺术实际教学,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美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在新的环境下用好信息化更加使学生对课程充满期待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收获,教师作为引导和参与者,利用有效课堂时间,完成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形成体系,任何一个美术教育的点不可能一节课达到目标,放开对美术教本的依赖,多角度全方位的去达到让农村民间艺术进课堂的实践活动。研究对象及范围:本校教师与小学学生预计突破的重难点:重点:1.积累教学案例,为教学研究提供实践范例。2.根据农村民间艺术发展背景的特点,寻求各个课型、各个课堂环节中学生活动的有效组织模式与策略,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操作和归纳总结。难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我校农村民间艺术的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社会的肯定。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的研究为主线;2.以学生对学习兴趣、情境、问题、合作、探究、练习、实践等的学习意识为辅线;3.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计划和安排 第一阶段(2020年10月至11月) 研究准备阶段 该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是为课题研究的启动准备理论、环境、氛围、研究队伍组建等条件,使老师进入科研状态,形成并了解课题的总框架,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课题设计人员收集资料,论证、确定课题实验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做好申报工作。第二阶段( 2020年12月) 课题论证和立项阶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论证,确定课题,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申报课题,组织开题报告会,进行课题开题。 第三阶段(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 研究实施阶段 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按计划分子课题组实施研究,注意过程动态管理、调控。在这一阶段中,进行实验研究交流和培训活动,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收集优秀课例、完成教学设计、论文等。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组建课题研究档案及课题研究汇报集。第四阶段(2021年11月至12月)结题推广总结阶段 总结二年来在农村民间艺术与校园特色文件运用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组织策略探索的成果,整理分析实验资料,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完成课题结题鉴定。把农村民间艺术在校园特色文化中的运用方法进一步优化、固化,让农村民间艺术得以传承,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文本及声像类成果 1.研究成果集,含论文集、案例集、教学设计精选、课题研究报告等。2.课堂活动实录光碟、图片、简报等。 (二)实践类成果 1.试验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2.课题组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3.学生活动比赛等成绩成果。保证措施 1.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校务会主任任组长,领导、组织、协调课题组工作。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 2.校务会领导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为适合教师自身的特点,将拨出资经让老师订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这样订阅的面更为广泛,老师们从书上可以获取更多的研究资料。不仅如此,现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老师们也可以从信息网上获得更多的资料。 3.学校的硬件设施较好,有多媒体教室,每间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设备。4.为保证本课题研究能顺利地展开,取得好的成果,校务会将投入必要的经费,用于举办各种培训,开展各项活动,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奖励,出版教师研究成果、论文等。 推广范围: 本区乃至本市村小学校
(四)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划分及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承担人
1
2
3
4
5
6
7
8
预期成果(最多限报3项)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本课题预计研究周期:
中期检测时间
年 月
终期结题时间
年 月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
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规律。
2.以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发展为宗旨,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在学生体验与感悟中实现教育的启发、引导、培养、激励等功能,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激感,形成完美的人格。
研究内容:
1.探索小学生艺术审美素质的内涵
⑴艺术审美素质的界定:审美素质是受教育者观察、认识、理解、判断以及辨别美与丑、善与恶所必需的基本品质。艺术审美教育实际上就是美感的教育,美感教育对提升审美素质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审美素质可以强化健康的社会审美心理,形成和发展人对于世界新的审美关系,并使这种关系渗透到其他社会关系以及人的精神意识、情感方式、个性气质、行为准则等诸多表现中去。
⑵艺术审美素质的内容:艺术审美素质是指在对小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认知能力,即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艺术审美素质。本课题的内涵,以学科整合为基础,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水平,激发审美欲望,实现审美理想,形成审美兴趣,锻炼创造美的意识。
2. 探索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内容、途径、方法。
⑴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内容:
艺术审美素质培养中发现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审美素质培养中欣赏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审美素质培养中创造美能力的培养;
⑵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途径:
形成四大课程体系,落实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课程包括独立性课程、活动性课程、隐性课
程和渗透性课程。
独立性课程即艺术学科课程,它是对学生实施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主要课程,其主要由音乐和美术两科构成。
活动性课程对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独特的作用。根据学校实际出发,构建多个艺术活动系列(艺术实践系列、社会服务系列和艺术展示系列),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隐性课程是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实体、舆论及人际关系等因素构成客观环境氛围,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课程主要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美化来得以实现。
渗透性课程即通过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中的艺术审美素质的渗透,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要求。
⑶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方法:
独立性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对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把小学各科教材中的艺术审美因素进行梳理,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艺术欣赏水平进行排列,初步构建出各科艺术教育渗透序列。
活动性课程:运用游戏、竞赛、表演、讨论、器乐进课堂等方法,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隐性课程:美化校园环境,使学生时时受到美的熏陶。
渗透性课程:找准结合点,通过艺术审美素质与各学科的联合,借艺术审美素质渗透来促进各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3.探索小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多元评价方法。
⑴评价主体,师生互动。⑵评价内容,广角多元。⑶评价方式,倡导人文。⑷评价过程,动态发展。通过多元的评价,解决学生现有的审美“疲劳”,自主愉悦地接受艺术熏陶,提高艺术修养。
4.探索小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培养中的三条原则。
⑴参与原则: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需要学生参与,从而获得审美体验,进而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没有亲身的参与,是不可能获得这种体验的。
⑵愉悦原则:审美是一种精神食粮,正因为它的愉悦性,学生们才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审美活动,保持良好的心境,使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愉悦。
⑶融合原则:运用各种教育形式所提供的手段与方法,在学科中将艺术审美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益,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个案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⑴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结合现状,拟定行动计划。
⑵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⑶发现新问题,逐步修正、完善原有的计划。
⑷继续实践,完善计划,达到改进工作,完成研究任务的目的。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全面收集有关事实材料,汇总、分类,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成功经验。
研究过程:
⒈准备阶段(20××.9―20××.11)
建立课题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理论学习;收集国内外相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研究内容;设计课题方案,请有关专家方案论证,完善方案,使其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情况进行现状调查。调查本校学生艺术审美素质的现状。
⒉实施阶段(20××.12―20××.12)
通过调查,按照预定的课题研究要求,组织教师开展以“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研究。
⑴探索小学生艺术审美素质的内涵。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形成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艺术审美素质,并根据这些内容,形成分学科、年龄段的素质标准与要求。
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四类课程为载体,分组开展艺术审美素质的探究。提炼出艺术审美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素质的要点,以及这些素质在培养中起到的作用,做好“三百工程”即艺术发现百篇、艺术欣赏百篇、艺术创想百篇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
⒊总结阶段(20××.1―20××.3)
与此同时,形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新世界实验小学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三百工程”,即艺术发现百篇、艺术欣赏百篇、艺术创想百篇。同时课题组总结、评价成果。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哪些艺术审美素质是小学生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而这些审美素质在其发展过程中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2.通过何种方法及途经解决学生现有的审美“疲劳”,进而自主、愉悦地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审美素质。
关于课题研究申请书2
尊敬的盘龙区课题规划办:
我校承担的“创建书香校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课题,因课题负责人原校长田雪芬同志调离本校,需要变更课题负责人为现本校校长武截斌并重新整理课题研究内容“小学经典诵读的研究”,特提出变更申请:结题时间由20xx年6月改为20xx年12月。
当否,请批示。
盘龙区环城一小课题组
20xx年6月21日
关于课题研究申请书3
尊敬的盘龙区课题规划办:
我校承担的“创建书香校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课题,因课题负责人原校长田雪芬同志调离本校,需要变更课题负责人为现本校校长武截斌并重新整理课题研究内容“小学经典诵读的研究”,特提出变更申请:结题时间由20xx年6月改为20xx年12月。
当否,请批示。
此致
学习的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情感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亲昵的动作、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激励的话语都会触及学生的心灵,带动他们的情绪变化,诱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因此,教师不宜把个人的情绪带进课堂。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教师只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创建平等真诚的学习环境。
二、创设情境,实现认知过程“情感化”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和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下完成的。积极的情感可刺激学生神经中枢,促进大脑细胞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联想,形成学生对知识的强烈追求,主动探索的认知心理状态。因此在教学时,我非常重视情感的作用,以下是我在平常教学中的几点作法:
(一)故事性情境法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编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往往会使你的教学事半功倍。如在学习10的认识时,我就在上课的一开始,就编了一个小故事。数学王国里住着很多的数字伙伴,一天数字9大摇大摆地来到0-8伙伴面前炫耀自己:“你们谁都没法和我比,老子天下第一!”数字1很不服气,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对前面的0弟弟说:“别害怕,我来想办法!”于是他拉了0弟弟来到数字9的面前。这时数字9看了,只好干瞪眼,没话说了,惭愧地低下了头。你猜数字1是怎么做的?”数字9为什么会没话说了?这时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一个小小的故事马上让孩子们明白,10比9大,9比10小。故事情境不光可以在导入教学中使用,也可以用故事串联法把整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自然地贯穿起来,学生回跟着你的故事情节,很快地进入角色,故事的魅力可真不小。
(二)生活性情境法
教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人教版的新教材中生动的情境图都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更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因势利导,选择恰当的时机,创设一个生活性的情境。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就创设了一个实际情境――与学生一起做开汽车的游戏。老师当司机,做开汽车动作,老师后面(也就是汽车)有4个学生。汽车启动,老师问学生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4个)。教师报站名,停车,又上来几个学生。汽车再启动,老师问又上来几个同学(3个),再问汽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7个)。又到一站,停车,下去了2个学生,老师问现在汽车上还有几个同学(5个)。这样抽象出算式4+3-2=5。游戏如此反复轮流做几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
(三)探索性情境法
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善于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方式、形式,甚至自己确定学习时间,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等多种活动参与对知识的探究和获取,努力实现求知过程“自主化”,从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如在学习《找规律》的操作实践中,我创设了一个环境:今天小莉买了一条美丽的项链,可是不小弄断了,珠子都掉下来了。小莉可伤心了,请同学们帮她一个忙,帮她串一条漂亮的项链吧。然后留下空间让学生自行探究,并记录下操作过程。最后比一比,谁串的项链最多,最好看。这样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收到了殊途同归之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操作性情境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又是由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操作学具,促进其顺利到达认知的彼岸。例如教学《小小商店》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把学生分组,让每一小组开设一个柜台,有文具柜台、玩具柜台、食品柜台等,把每件商品标上价格。课堂上让一部分学生当售货员,一部分学生当顾客。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R619.3; R4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23-0007-03
The research of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biotics in
1 510 cases of neurosurgical clean operations
zhang Xiao-luo, Shen Ming, Zhang Nan, Qiao Ni-dan, Qiu Hui-jia, Wang Yong-fe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ole of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biotics in neurosurgical clean operations. Methods: 1 510 cases of selective clean craniotomies and spinal cord operations were chosen from more than 3 000 patients’ medical record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for retrospective survey in Huashan hospital in recent three year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s of antibiotics for prophylaxis, thes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following two groups: Group A (183 cases), the antibiotics were given peri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ly; Group B (1 329 cases), the antibiotics were used only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Incidence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3.31% and 4.36% respectively (P>0.05). Infection occurred in 47.22% of 36 cases with postoperative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leakage, among which 33.3% of cases were in Group A and 50% were in Group B as compared with 3.19% in non-CSF-leakage cases. The difference had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neurosurgery; clean operation; infection
神经外科手术后感染包括术后细菌性脑膜炎和切口感染。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细菌的防御能力较弱、血脑屏障又会影响抗生素的进入,故一旦发生感染后的后果常很严重。虽然早在1961年Burke等[1]就证实抗生素能预防外科手术后的伤口感染、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已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中,但近20年来因手术室消毒设施和无菌技术的完善、外科清洁手术的感染率很低,故对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是否应使用抗生素一直有争论[2,3]。本文通过分析近3年内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清洁手术后的感染率,以探讨我国合理应用预防性抗生素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地调查近3年内本院神经外科手术病史3 000余份,从中筛选出资料齐全的择期清洁手术病例,然后按围手术期用药与否分为两组:A组在围手术期和术后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B组仅在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择期清洁手术不包括:①急症手术;②污染切口,如经口鼻蝶手术;③脑脊液(CSF)分流术;④颅骨修补术;⑤CSF漏修补术;⑥脑脓肿切除术;⑦因非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死亡者。
1.2 给药方法
A组在麻醉插管后经静脉注射头孢他啶或头孢曲松,手术切口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后继续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B组用药除术中不经静脉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外,其余与A组相同。A,B两组停药在早期(2010年前)均为拆线前、后期根据国家卫生部推荐在48~72 h内;如有引流管,则延长至拔除引流管后。临床上出现感染证据并改用其他抗生素者,即计为预防用药失败例。术后随访至患者出院。
1.3 感染诊断标准
1)细菌性脑膜炎:①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发热、畏寒、脑膜刺激征等;②CSF检查值,如白细胞计数>1 180×106/L、蛋白定量>2 200 mg/L、糖定量
2)切口感染:①手术切口红肿伴炎性分泌物渗出等;②细菌学培养阳性。
3)合并感染:同时存在细菌性脑膜炎和切口感染。
1.4 感染相对危险度
感染相对危险度为暴露组的感染发生率与非暴露组的感染发生率之比,其数值越大、表明感染的危险因素越大,是表示暴露与感染联系强度的统计学指标[4]。
2 结果
筛选出的资料齐全的择期清洁手术病例共1 510例,其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有64例,感染发生率为4.24%。A组181例,男94例、女87例,年龄5~69岁、平均37.8岁。脑部手术167例,其中颅内肿瘤148例、血管性疾病18例、其他1例;脊髓手术14例。再手术的有21例。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以外感染的有5例;术后置脑室外引流15例、切口引流(皮片或负压引流)112例。术后有CSF漏的6例,其中切口CSF漏5例、CSF鼻漏1例。术后感染6例(3.31%),无因术后感染而死亡例。B组1 329例,男678例、女651例,年龄2~76岁、平均39.2岁。脑部手术1 140例,其中颅内肿瘤1 066例、血管性疾病69例、其他5例;脊髓手术189例。再手术的有114例。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以外感染的有42例;术后置脑室外引流84例、切口引流862例。术后有CSF漏的30例,其中切口CSF漏26例、CSF耳漏2例、CSF鼻漏2例。术后感染58例(4.36%),术后因感染而死亡1例。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脊髓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0.99%)明显低于脑部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4.74%)(表1)。
A组再手术的有21例,发生术后感染1例(4.76%);B组再手术的有114例,发生术后感染13例(11.40%)。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有CSF漏的有36例,发生术后CSF漏感染17例(47.22%),其中A组2例(33.33%)、B组15例(50.0%)。与非手术组相比,再手术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64%和10.37%)相对危险度是2.8,但卡方检验并不能证明再手术是术后感染增加的重要因素(P>0.05)。但与没有CSF漏者相比,术后有CSF漏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19%和47.22%)相对危险度高达14.8,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64例术后感染病例中脑脊液及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的有10例(15.63%),其中A组1例、B组9例;细菌培养阴性的有54例(84.37%)(表3)。
3 讨论
由于现代神经外科手术受许多术中和术后因素影响,如手术复杂、时间较长、应用较多手术器械和设备、切口异物放置(如引流管、分流管、电极等)、多次手术和有术后CSF漏等,故即使术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及其技术也无法完全避免感染问题[5,6]。本文1 510例病例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有64例,感染发生率为4.24%。其中在36例有术后CSF漏病例中,有17例出现术后感染,感染率达47.22%。由此可见,寻找并有效处理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是降低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关键。有临床研究表明,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可降低神经外科清洁手术的术后感染率[3]。
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方法有术前、围手术期和术后用药3种,目前多主张采用围手术期用药法[7]。国家卫生部也推荐在麻醉插管后(术前0.5~2 h)给药;如手术时间超过3 h或术中出血>1 500 ml,可重复给药。至于术后用药,通常用至术后48 h。我院除围手术期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外,同时还联合术后用药(A组),虽然术后感染率低于仅术后用药组(B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为:①病例选择不同,即在A组中有复发肿瘤再手术病例21例(21/181=11.6%)、术后CSF漏病例6例(6/181=3.31%),而B组中有再手术病例114例(114/1 329=8.58%)、术后CSF漏病例30例(30/1 329=2.26%)。复发肿瘤再手术可能是术后感染增加的潜在因素,其在A、B两组中的占比不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结果。②术中因素如手术室空气、人员和手术显微镜消毒等都对术后感染有影响,故改善手术室设施和严格掌握无菌操作原则是降低术后感染率的根本措施[8]。③增加A组和总样本量或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可使研究结果更可靠和准确。但我们仍认为围手术期联合术后预防用药十分必要。围手术期用药可有效预防手术部位切口感染、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这对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等有重要意义[9]。
术后CSF漏是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2]。本研究中有36例病例发生了术后CSF漏,其中17例发生了术后感染(47.22%),表明目前单纯强调术后预防用药仍不能满意地控制术后CSF漏病例感染的发生。因此,一旦出现术后CSF漏,即应尽早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控制术后CSF漏及其病例的感染,如选用具有适当抗菌谱的抗生素治疗、加强术后切口护理等。
脑脊液的细菌培养对确诊颅内感染并不是必要的。本研究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仅为15.63%,细菌培养阴性通常与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和脑脊液中的细菌浓度低有关。头皮切口感染常以革兰阳性细菌感染为主、颅内感染常以革兰阴性细菌感染为主,故选用广谱并有较强杀菌作用且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极其重要。过去常用青霉素联合氯霉素作为术后预防感染用药,近年来则由于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药物毒性的原因,一般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作为围手术期和术后预防性用药,能取得很好的预防感染的效果[10]。如获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根据药敏试验再选用敏感抗生素亦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Burke JF. The effective period of preventive antibiotic action in experimental incisions and dermal lesions [J]. Surgery, 1961, 50: 161-168.
[2] Korinek AM, Golmard JL, Elcheick A, et al. Risk factors for neuro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after craniotomy: a critical reappraisal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on 4 578 patients [J]. Br J Neurosurg, 2005, 63(2): 107-113.
[3] Lietard C, Thebaud V, Besson G, et al. Risk factors for neuro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an 18-month prospective survey [J]. J Neurosurg, 2008, 104(4): 729-734.
[4] 靳桂明, 董玉梅, 张瞿璐, 等. 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 13(3): 149-151.
[5] 周忠清, 郑今兰, 张劲松, 等.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05, 15(4): 402-404.
[6] 杨春林, 侯月华.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J]. 医学信息, 2011, 24(7): 2952-2953.
[7] Vernet E, Adell C, Trilla A, et al. Usefulness of risk indexes for the predic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 [J]. Med Clin (Barc), 2004, 122(3): 92-95.
[8] 康海燕, 刘雪梅, 赵文芳, 等.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 临床误诊误治, 2009, 22(11): 69-70.
中图分类号:TP311.52
0前言
本科研管理系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使得科研管理更加信息化、自动化。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学校科研项目繁多,如果用手工管理存在许多不便之处,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
1需求分析
我国目前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通常是经过手工操作完成的。申请一个项目首先从可行性分析开始,接着填写项目申请书和进度报告等。得到上级的批准通知后,根据批准通知规定的研究年限和资助经费,签署《项目责任书》,按批准通知中的修改意见对原研究方案进行修改(如无修改意见,按原研究方案执行、检查),经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按规定时间报送相关部门(一式一份)审查,作为拨款和检查的依据。
研究计划执行中,项目负责人每年须填写《项目年度进展报告》,报送所在单位。所在单位在检查考核基础上,对《进展报告》实事求是地签署意见。地区科学基金及联合资助项目,同时报送匹配经费的主管部门。
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认真撰写《项目总结报告》(简称《总结报告》),并由单位审查、验收并签署意见。各单位应将本单位全部结题项目的结题简表,按统一规定录入软盘,于次年受理面上项目申请期同时统一报送计划局。最后由相关部门审核。
如下图:
这样的操作效率大大的影响了科研项目的发展进程,一个项目从申请到审核到立项的,到结项周期过长,而且不方便项目管理。
2系统设计
本系统是典型的项目管理系统,采用c/s结构。c/s结构前台是客户机应用程序,后台是服务器数据库。本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分为三个主要功能:
(1)项目申请,包括项目申请书的录入、管理、查询,在项目申请书录入时还应该把一些项目相关的资料也一并录入,如项目小组成员的详细信息、项目计划等。在完成录入后,还可以对项目信息进行维护、查询等操作;
(2)科研成果管理,包括项目中产生的一些科研成果和论文著作的录入和一些教材资料信息的录入,同时还能对所录入的信息进行信息维护,包括新增,删除,查询,修改等;
(3)系统功能,它包括对用户信息的管理维护,可以新增用户、修改用户权限、修改密码;数据分析,对所有的项目数据和科研成果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图表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从而进行分析预测,研究项目开发的发展趋势。
3项目申请书模块管理
项目在开始时要先经过项目申请,因此,要首先填写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填写完成后,用户还可以对其他项目申请的情况进行查看、查询,了解实际情况。在项目管理子系统中包括三个内容:
(1)项目申请书的填写。用户在此填写自己的项目申请的基本信息。此外在填写项目申请书的同时,应该把该项目的小组成员和项目进度计划也一并填写。
(2)项目申请书的查看。一般用户可以查看其他项目的情况,管理员可以对其进行修改。
(3)项目申请书的查询。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查询条件,来寻找需要的项目资料。
功能:成立一个项目,就应该增加该项目的基本信息的记录,该窗口提供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性质、所属学科、申请金额、批准金额、申请时间、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联系电话和是否批准的信息录入,而且连接计划录入和小组成员录入这两个界面进一步增加详细资料。
参考文献
[1] 张基温.信息网络技术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08.
[2]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1.
“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将继续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增强我国在关键高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重点研究开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前沿技术和部分重点领域中的重大任务,并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示范,培育新兴产业生长点,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
“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将以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和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等关键高技术领域为重点,按照专题和项目两种方式,组织开展对技术的研究开发。“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将在上述高技术领域安排38个专题和一批重大、重点项目。
专题是将探索性强、代表世界高技术发展方向、对国家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并有望获得原始性创新成果的前沿技术作为研究开发任务,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支持科研人员在确定的前沿技术方向,进行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概念模型和原理样机的探索研究。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探索性强、风险较大,但研究思路科学合理性、具有鲜明的创新性的研究,激发科研人员的首创精神。专题每年定期公开课题指南,通过同行评议和评审的方式,择优确定课题责任人和依托单位,立项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
项目是将集成性强、有望形成未来战略产品和技术系统、可以进行应用示范、有利于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并具备较好的人才队伍和研究开发基础的前沿技术作为研究开发任务,以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形成战略产品原型或技术系统为目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背景,进行组织实施。项目遵循“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分次分批启动。项目任务通过不定期公开指南、招标(邀标)、定向指南、定向委托等方式落实。
本申请指南适用于公开和定向指南的专题和项目课题申请。
申请程序
1.了解申请信息
“863”计划课题和项目申请采取网上申报方式,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以下简称“申报系统”,访问网址program.most.省略/)进行。
拟申请“863”计划课题或项目的研究人员在申请之前,首先需要认真阅读“863”计划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与申请工作有关的通告、通知,从而了解“863”计划的性质、申请资格要求等事项。
拟申请者可登陆科技部网站(most.省略/)或“863”计划网站(省略.cn/)查阅有关办法、规定和申请指南信息。
2.申请单位注册
申请者的依托单位和协作单位均需在“申报系统”中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依托单位对课题申请者授予申报用户权限。鉴于注册需要一定时间,申请者的依托单位和协作单位应提前在网上进行注册。
3.撰写申请书
申请者在确定本人符合“863”计划课题/项目的申请资格后,应进一步阅读本年度的专题课题或项目申请指南,选择合适的技术领域、专题/项目和研究方向,确定申请的研究课题名称,在申报系统中进行申请书的撰写。
4.依托单位审核申请书
申请书撰写完毕,依托单位须对申请书的真实性等进行审核,并在受理期限内通过网络提交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
申请者资格
1.申请者的构成
自然人或法人可以申请“863”计划课题或项目,其中自然人只能申请专题课题,法人可以申请专题课题、项目课题或重点项目。
申请者的主体由申请负责人和依托单位(或项目牵头申请单位)构成。自然人必须有依托单位。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或项目牵头申请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申请负责人。每个课题(项目)申请只能有一个申请负责人和一个依托单位(或项目牵头申请单位)。
申请负责人首先应是组织课题(项目)申请和正式提出课题(项目)申请的负责人,同时在该课题(项目)批准后的实施过程中,是该课题(项目)的实际负责人,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课题(项目)的研究。
2.申请负责人(中国大陆公民)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在55岁(含)以下(按指南之日计算);
(3)具有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
(4)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
(5)过去三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3.申请负责人(港澳台或海外华人)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对于港澳台的科技人员,在满足上述(2)~(5)项条件的情况下,只要有正式的合作协议或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合作期或聘任期覆盖课题的执行期,且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即可向“863”计划提出课题(项目)申请,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对于海外华人科技人员,包括取得外国国籍和永久居留权的,在满足上述(2)~(5)项条件的情况下,只要正式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且聘任期覆盖课题的执行期,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即可向“863”计划提出课题(项目)申请,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4.依托单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一年以上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事业法人;中方控股的企业法人。
5.申请者回避规定
科技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借调的与“863”计划相关的人员不能申请或参加申请。
限项申请规定
为保证科研人员能够高质量地开展研究工作,国家科技计划实行限制申请及承担课题数量规定。每个课题负责人同期只能主持一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包括“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等)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课题数(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两项。申请者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申请,且在同一批的申请指南中只能申请1项“863”计划课题或项目。
申请者的责任与义务
1.申请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
申请负责人要按照课题(项目)申请指南的要求,认真撰写申请书,要保证所有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申请者在申请课题(项目)时,应坚持诚信原则,不得弄虚作假,违背科学道德;不得将已经通过其他经费支持获得研究结果的课题、重复进行研究的课题,以及研究内容相同或者近似的课题等向“863”计划再次进行申请。对于故意在课题(项目)申请中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的,一经查实,将被记入信用档案,并在三年内不受理其提交的任何课题申请。
2.依托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依托单位须具备开展“863”计划课题研究所必要的条件,并应设有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依托单位需要按照要求在课题申请书受理截止前的规定时间内向“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注册。没有核准注册的单位的课题申请将不予受理。依托单位负责认真审核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和经费预算的合理性,承诺在人员和条件上给予保障;并按照规定的受理时间和要求通过网上报送申请书。
申请与受理要求
1.专题
专题下设课题。专题课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申请者可以根据课题申请指南,提出具体课题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申请者应按照课题申请指南要求的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和指标,提出具体课题名称和实现的技术路线。申请者可以根据课题申请指南确定的技术方向,结合自身的科研基础和条件,填写专题课题申请书进行申请。
专题课题的申请者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自然人必须有依托单位。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课题申请负责人。每个课题申请只能有一个申请负责人和一个依托单位。对于自然人申请者首先应是组织课题申请和正式提出课题申请的负责人,同时在该课题批准后的实施过程中,是该课题的实际负责人,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课题的研究。课题可以有协作单位,但协作单位数量不能超过3家。
探索导向类课题的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目标导向类课题的支持强度为500万元以下,申请者提出的申请经费不得高于指南规定的经费限额,否则将不予受理。专题课题的支持年限不超过5年。
2.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一般下设课题。重大项目任务通过定向委托、公开指南、招标(邀标)、定向指南等方式落实。对于以指南方式落实的课题,申请者填写项目课题申请书进行申请。申请者应按照项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的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和指标,提出具体课题名称和实现的技术路线。
项目课题必须由法人申请。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申请负责人。课题可以有协作单位,但协作单位数量不能超过5家。
申请者提出的申请经费不得高于指南规定的经费限额,并应按照指南的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否则不予受理。项目课题的支持年限一般为2~5年。
3.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一般下设课题。重点项目任务通过公开指南、招标(邀标)、定向指南等方式落实。重点项目的申请原则上只针对项目整体进行,不接受针对项目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申请者填写重点项目申请书进行申请。申请者应按照重点项目申请指南提出的项目名称、研究内容、目标和指标,提出项目的实施方案和下设课题安排。重点项目经评审立项后,项目下设的课题自动立项。
对于参照重大项目管理的重点项目,项目课题申请指南而非项目申请指南。申请者应填写项目课题申请书进行申请,有关申请要求参照重大项目的课题申请。
重点项目必须由法人提出申请,项目申请单位可以是一家,也可以是多家单位的组合(但不得超过10家),申请单位需提出项目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及课题分解情况。项目申请单位超过一家时,应确定项目牵头申请单位和项目召集人,项目召集人是当然的申请负责人。
申请者提出的申请经费不得高于指南规定的经费控制额,并应按照指南的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否则不予受理。重点项目的支持年限一般为2~5年。
申请书撰写要求
“863”计划课题(项目)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请书格式类型包括专题课题申请书、项目课题申请书和重点项目申请书。每年使用的最新版本申请书可从科技部网站的申报系统中下载。
申请者登录申报系统,点击进入“863”计划申报界面,根据申请课题(项目)的类型选择申请书进行在线填写,也可先下载申请书模板离线填写,再逐项填写至申报系统中。
申请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主要人员情况、课题(项目)情况、协作单位(联合申请单位)情况、附件、审核意见和声明等几部分。其中重点项目申请书还需填写项目实施方案(包括项目任务分解情况、项目下设各课题的目标和研究内容等)。
你为什么要做?研究意义和立论依据
你如何去做?__研究方案
你以前做过什么?__研究基础
提高命中率=水平+技巧(选题、填表)
选题:
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
结合国家需求,严格符合指南
结合自己积累及特点(不赶时髦)
注意创新、注意学科前沿、交叉和科学意义
避免重复(已立项的重点重大项目)
有限目标(三年时限,突出重点)
新概念要多费口舌,学术用语要准确,语言表达要具体,防止空泛;写申请书必须采用一种说服评议人对你将要开展的工作产生兴趣的方式去组织整个申请书。申请书的思想要清楚、明确、严谨,逻辑性要强;书写要突出创新点,要有连贯性、前后照应;不写错别字,要使你的申请书能充分、真实地反映出你的学术思想、水平和研究能力,使参加评审的科学家对你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给你的申请投上赞成的一票。
由于国家基金申请竞争激烈,使得申请人的表达能力、说服能力和申请经验几乎摆在与项目本身的学术价值处于同等的重要地位,有了好的想法、高的学位、出色的文章并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得资助,所以申请人对同行评议过程及对评议专家
评议的重点和要求的了解,对申请书的清晰写作的掌握也是申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国家基金申请要求申请人在申请书中提供以下4方面的信息:
(请按申请书中的填报说明来填写申请书)
1.简表按《简表填写要求》填写
2.《立论依据》__要充分、合理
特别是要引人入胜、要有近期的文献引证,国内同行的工作要尽量引证,避免过激的评价别人工作。
应说明开展此项工作的研究背景,分析以往研究工作的进展和存在问题,表明你将对那一问题展开研究,或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和发现了什么新现象,而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将这些信息资料收集全进行分析,以证明你对问题的选择和分析是正确的。必须充分重视所提出问题的创新性。选准了研究问题后,要讲清楚通过你的研究工作将会给本研究领域贡献什么,增加那些新的认识。
3.《研究方案》
这是申请书的核心部分,许多申请人容易忽略它,据统计数据发现50%以上的申请项目均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如不合理、不可行、不具体、非最佳等等。我校是63.7%,未资助课题问题出在这里。
①研究目标是项目申请的精髓它必须具体、明确、可行、准确地将你要做什么、希望解决的问题清晰地传递给评议人。
②设置的研究内容和关键问
题应紧紧围绕研究目标,且内容不能庞杂,切忌面面俱到缺乏重点。
③创新的或重要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叙述必须清晰、具体;可行性应针对研究内容中提到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可操作性进行分析论证。同时注意保护自己的思想和关键技术不被侵犯。
④项目的特色与创新应着重于与他人研究的主要不同之处和本项目自身的特点。
⑤预期的研究进展应包括每年的年度进展和每年的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研究成果应客观实际,以发表文章和实物或将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形式。论文只是载体。申请书中一定要使研究方案与研究目的一致。
4.《研究基础》
要求提供项目组主要成员以往的、主要相关的研究基础和实验室支撑条件的背景资料,并客观的自我评价。尽可能介绍申请项目的前期进展(附上有关已投稿的文章和被接纳的证明),加强对你的信任。提倡尽可能地利用国家重点或部门开放实验室已有的研究设备。
主要成员的学历和工作简历应清晰,提供近三年内发表的的论著目录,且应包括论著中全部作者名单、顺序,论文题目发表年月、期刊名称、期号、页号等。
5.《经费预算》
项目的经费预算是否合理,过高无力资助,过低无法开展工作。99年平均资助强度为13.5万元/项,参照99年指南上99
年的平均强度,平均往上加1万多元。
按申请书上要求的顺序填写各项预算,项目实施费包按申请总金额的10%计算。面上项目累计不超过1万元;仪器设备费不要超过总经费的1/3,只能购买本项研究的特殊专用设备,协作费指合作单位科研经费。
6、绩效管理加强要求《前一结题项目完成情况》,要根据上报的项目《总结报告》认真填写,并按要求附上相关材料,因与新申请项目评审挂钩,均勿马虎。__年惩罚1项。
注意的几点:
① 不要超项,96年10项,97年5项,98年5项,99年5项,一项),__年一项基金委规定每人可承担两项面上项目(包含申请项目在内)和1项重点(重大)项目,并对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课题组成员进行检索。发现一人超项即取消资格。要征得每个成员的同意,记住自己参加及申请的项数,特别注意口头承诺的项目数,避免超项。
②在读研究生、已离退休的、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但可作项目组成员参加研究。
③面上申请者应具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的须有两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④已获得国家青年基金资助的,不能再申请国家青年基金,可申请别的类别项目。
⑤按照项目指南公布的学科分类和代码选准申请书投送的学科专业。同一项目组研究内容相近的项目,只允许报送
一个学科(管理学部启用新代码)
你为什么要做?研究意义和立论依据
你如何去做?__研究方案
你以前做过什么?__研究基础
提高命中率=水平+技巧(选题、填表)
一、选题:
注意创新、注意学科前沿、交叉和科学意义。结合自己积累及特点(不赶时髦)。结合国家需求,严格符合指南。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避免重复(已立项的重点重大项目)。有限目标(三年时限,突出重点)新概念要多费口舌,学术用语要准确,语言表达要具体,防止空泛;写申请书必须采用一种说服评议人对你将要开展的工作产生兴趣的方式去组织整个申请书。申请书的思想要清楚、明确、严谨,逻辑性要强;书写要突出创新点,要有连贯性、前后照应;不写错别字,要使你的申请书能充分、真实地反映出你的学术思想、水平和研究能力,使参加评审的科学家对你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给你的申请投上赞成的一票……
由于国家基金申请竞争激烈,使得申请人的表达能力、说服能力和申请经验几乎摆在与项目本身的学术价值处于同等的重要地位,有了好的想法、高的学位、出色的文章并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得资助,所以申请人对同行评议过程及对评议专家评议的重点和要求的了解,对申请书的清晰写作的掌握也是申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国家基金申请要求申请人在申请书中提供以下4方面的信息:
(请按申请书中的填报说明来填写申请书)
1.简表按《简表填写要求》填写
2.《立论依据》__要充分、合理
特别是要引人入胜、要有近期的文献引证,国内同行的工作要尽量引证,避免过激的评价别人工作。
应说明开展此项工作的研究背景,分析以往研究工作的进展和存在问题,表明你将对那一问题展开研究,或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和发现了什么新现象,而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将这些信息资料收集全进行分析,以证明你对问题的选择和分析是正确的。必须充分重视所提出问题的创新性。选准了研究问题后,要讲清楚通过你的研究工作将会给本研究领域贡献什么,增加那些新的认识。
3.《研究方案》
这是申请书的核心部分,许多申请人容易忽略它,据统计数据发现50%以上的申请项目均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如不合理、不可行、不具体、非最佳等等。我校是63.7%,未资助课题问题出在这里。①研究目标是项目申请的精髓它必须具体、明确、可行、准确地将你要做什么、希望解决的问题清晰地传递给评议人。②设置的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应紧紧围绕研究目标,且内容不能庞杂,切忌面面俱到缺乏重点。③创新的或重要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叙述必须清晰、具体;可行性应针对研究内容中提到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可操作性进行分析论证。同时注意保护自己的思想和关键技术不被侵犯。④项目的特色与创新应着重于与他人研究的主要不同之处和本项目自身的特点。⑤预期的研究进展应包括每年的年度进展和每年的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研究成果应客观实际,以发表文章和实物或将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形式。论文只是载体。申请书中一定要使研究方案与研究目的一致。
4.《研究基础》
要求提供项目组主要成员以往的、主要相关的研究基础和实验室支撑条件的背景资料,并客观的自我评价。尽可能介绍申请项目的前期进展(附上有关已投稿的文章和被接纳的证明),加强对你的信任。提倡尽可能地利用国家重点或部门开放实验室已有的研究设备。主要成员的学历和工作简历应清晰,提供近三年内发表的的论著目录,且应包括论著中全部作者名单、顺序,论文题目发表年月、期刊名称、期号、页号等。
5.《经费预算》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