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打赢脱贫攻坚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重点就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对所有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该精准到户的务必精准到户,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才能实现扶真贫、真扶贫。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加快形成中央统筹、地方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才能实现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协调运转、协同发力。
更加注重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注重造血,才能拔除穷根、开掘富源、确保可持续。因此,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大力实施产业扶持精准到户工程,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模式,用好产业扶贫信贷通、油茶贷、脐橙贷等政策,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干部结对帮扶,形成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和分配关系,引导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蔬菜、脐橙、油茶、百香果、火龙果、养蜂、生态养猪等致富产业,增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综合运用教育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全面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扶贫任务艰巨繁重,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驻村干部要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认真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脱贫致富道路上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圆满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二、立足思想解放,打破思想障碍。
在分析致贫原因时,其中重要一项是“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很多贫困户不找配偶、不打工、不送小孩读书、不参与集体活动等,归其原因主要是思想未得到解放,“要想富,先扶志”。解放几个层面的思想。驻村干部首当其冲是自身的思想解放,当好参谋助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跳出区内看驻村、跳出驻村看驻村,既了解所在村村情,又能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优劣势;既能立足当前办一些实事,又能谋划长远,在各个方面出主意、想办法。其次是村干部的思想解放,要让其当好执行者。村干部常年在基层,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但也有难以改变的惯性思维,驻村干部要积极致力于让其突破旧思维,确立新思维,引导帮助他们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知识,全面领会上级的意图,做到执行有力、创新发展;再次是贫困户思想的解放,要让其学习榜样,当好实践者,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认识到贫困的根源,树立敢闯敢干的意识。做好几个方面的结合。驻村工作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必须要做到几个结合。一是结合发展形势,善于运用好政策,有敢于弄潮的勇气,看准的事情,马上办、不犹豫;二是结合发展需要,善于谋划规划计划,要有做就做好的才气,看好的事情,无论多难,都要去办;三是结合发展能力,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韧劲。村干部的思想改变难,贫困户的思想改变更难,驻村工作队队员要反复做工作、经常做工作、示范做工作,不厌其烦,让群众看到好处、看到希望、得到实惠,才能使群众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意识。
三、建立良性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建立分配机制,促进良性发展。良好的分配机制的建立在农村是头等大事。当前贫困村有两种利益分配,一种是国家给的各项政策利益,贫困户均能享受到;另一种则不然,就是集体利益的分配,普遍存在“谁强谁得到的就多”。如何建立良好的分配机制,对助力打赢脱贫攻坚至关重要。
运用好政策性利益。既用好显性政策,又用好潜性政策,是驻村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驻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显性政策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基本保障需要,潜性政策关系到困难群众的脱贫致富;显性政策靠宣传落实,潜性政策靠争取落实。在两个政策的落实上,主动与村“两委”班子做好分工,将显性政策交由村“两委”班子落实,自身加强潜性政策的研究,两方共同发力,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政策。
分配好集体性收益。针对集体利益分配无序的状态,导致弱势群体得到的集体利益越来越少、越来越弱的情况,驻村干部必须加强对公共政策的系统研究、统筹分析,改变分配形式,调整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方向,帮助增加就业能力,对项目建设劳务用工按一定比例硬性划分给贫困户,对集体分红采取一定权重比例分配,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多组织、多动员贫困户参与集体活动,特别是组织公益性岗位劳动,让其有其位,真正享其果,坚决杜绝坐享其成。
四、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发展集体经济,解决瓶颈制约。“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农村要以农业为根本,适度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总体思路应是“立足农业经济,发展工业经济,融入知识经济”。
调整种养结构。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少我多,增产增收”。一是调整粮经饲的比例结构。认真分析村庄的特点和优劣势,做好产品定位,坚持“有所种,有所不种”,调整自身的种植结构,打造自己的品牌。二是推动农林渔牧的生态循环发展。驻村干部要积极宣传,打破思维障碍,在林业与渔业上下功夫,在农林渔牧循环共促发展、生态环保发展上做文章,拓展群众的增收渠道。三是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从小处着眼,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从大处着手,善于借力借势,主动融入一县一品,引进新品种,使种养业实现特色化、异质化。
兴办农村合作社组织。农村合作社组织经过多年的实践,让人“又爱又恨”,但其本身是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在于项目的选择、运作以及合作组织内部的组织、管理。发展村级集体合作社,既能集中拳头、发挥优势,增强竞争力,又能引进先进生产手段和工具,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鼓励和引导村干部、致富带头人放开胆子,迈开步子。针对致富带头人和能人“不想带、带不了”贫困户的问题,驻村干部要“扶上马、送一程”,帮助解决组织建设、章程订立、技术服务、信息提供、市场对接等,鼓励带头人和能人发展集体合作社组织。对参与集体经合组织的贫困户,要鼓励他们在技术上提升,在合作上加强。
这样的家庭情况,钟敬彪以前只能把建新房当作白日梦。而如今,他在挂钩干部和乡、村干部的帮扶下,在民主村溪头集中安置区申请了建房,同时申请贫困户异地搬迁建房启动资金。新房目前已经盖好第一层,简单装修后,预计年底即可入住。“房子建好以后,我准备买一些鸡鸭来养,为家庭创收。”他信心满满地说。
据介绍,像钟敬彪这样的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每人可享受中央财政补贴7000元、省级补助3000元、市县两级各补助1500元,共1.3万元资金补助。此外,每人还可获得国家债券资金1万元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5000元的扶持。这样一来,钟敬彪一家建房可获共计11.2万元的补助和扶持。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针对致贫原因,着重从产业脱贫和政策兜底两个方面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
在产业脱贫上,主要通过“四个途径”:一是发展主导产业。二是发展特色产业。三是企业带动农户增收。四是扶持贫困户自主创业。
在政策兜底上,主要采取“四种模式”:一是社会救助兜底。完善社救助体系,对因学致贫的,把资助面扩大到就读高中阶段以上学校的所有贫困学生:提高农村特困群体的低保补助标准,目前我市农村低保标准已从1350元提高到3500元:对农村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及五保供养对象的医疗救助比例从60%提高到100%,医疗救助封顶线从5000元提高到5万元。二是社会保障兜底。扩大农村社保覆盖面,到2018年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农村贫困人口中全覆盖:对因病致贫的,探索统一购买大病保险,使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相互补充,防止因病返贫。三是社会救济兜底。对因灾致贫的,全面落实灾民救济政策。四是集中供养兜底。对因残致贫的,实行政府集中供养。今年,全市共资助贫困学生27776名。为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830万元,提供无息贷款5639万元。全市低保中新增贫困人口12653人,低保年支出总额20929.28万元。实施大病救助9926人,发放救助金3438.39万元,全市通过医疗政策兜底政策为贫困户多报销医疗费用6133.1万元。全市已发放救灾资金3281万元。
通过以上措施,坚决完成2016年度114个贫困村、12.1万人的节点脱贫任务,全市确保利用三年时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抓好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既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我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重点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推进。
在资金筹集上,采取向上争取一点、财政补助一点、贫困户自筹一点,通过“三家”凑份子方式解决危房改造资金。同时,由乡村进行组织,聘用民间工程队与贫困户直接对接,不用招标,不用缴税,节省时间,节省税款:组织贫困户代表到市场进行原材料议价,降低建房成本20%左右,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户建房费用。
在改造方式上,根据危房鉴定结果,选择旧房修缮、翻(新)建节能房、置换或购买旧砖房、集中建设农村公租房(幸福大院)等方式进行改造。一是对C级危房和主体结构相对稳定的D级危房。通过基础加固、墙体修复、屋面翻新、门窗更换等方法进行维修:二是对无法维修加固的危房。通过拆除旧危房,新建节能住房的方式进行改造:三是组织村民间自愿协商,采取协议方式购买本村屯内闲置旧砖房,并自行拆除原有危房:四是对没有能力改造或购买旧砖房的贫困户,通过组织牵线,采取贫困户投亲靠友或暂时租住本村屯内其他闲置房屋的方式,解决安全居住问题:五是对农村贫困户中的老弱病残、鳏寡孤独户等特困弱势群体,由村集体根据村镇总体规划,利用闲置土地资源集中建设农村公租房(幸福大院),用于弱势群体贫困危房户无偿或低租使用。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改造14092户,其中旧房修缮8033户,新建或购买3327户,集中建公租房74户,暂时租赁749户。
我市主要从政策、财力、人力三个方面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我市制定了《齐齐哈尔市打赢三年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贫困县脱贫攻坚考核办法》、《脱贫攻坚督查工作实施方案》、《脱贫攻坚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全市金融扶贫指导性意见》、《全市农村危房改造指导性意见》、《全市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推进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各行业部门以及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教育扶贫、政策兜底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文化扶贫、住房安全扶贫、饮水安全扶贫、道路交通扶贫、医疗卫生扶贫、金融扶贫等专项方案,在政策层面保障脱贫攻坚顺利推进。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今年以来,9县1区财政投入1.7亿元、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亿元、整合各部门扶贫资金8.05亿元支持产业项目,各级财政补助资金1.48亿元用于贫困户房屋改造。同时,各县(市)区均设立了扶贫风险补偿金,增强贫困地区对金融资源的承载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另一方面,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落实金融扶贫政策,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出了户贷户用户还、户贷企用统还、企贷企用企还户受益、专项资金委托贷款分红等四种方式,金融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是强化人力保障。按照市领导联县、部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定点扶贫机制。由县以上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建驻村工作队,选强配齐驻村工作队员,实现帮扶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确保落实扶贫责任。
针对当前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我市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抓好既定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推进。始终把精准扶贫脱贫作为当前的“一号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结合今年脱贫攻坚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
绥德县吉镇镇冯家沟村是县林业局帮扶的贫困村,村民原来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和少量种植,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包扶干部充分利用有关政策,争取到150万元退耕还林项目,在该村发展新品种核桃1000亩。农民种植一亩核桃五年可领国家补助1200元,1000亩一共可领120万元,户均6.5亩7800元。五年内农民可以在核桃林地套种低秆农作物,五年后核桃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300到500斤。届时核桃产业将成为冯家渠村的特色产业,彻底解决农民的致富问题。
2016年,绥德县大力开展产业扶持精细化工程,并结合实际情况,把产业扶贫项目安排权下放到镇、村,加大产业培育、产业扶持和雨露计划培训力度。
2016年,绥德县根据项目资金总额,结合各镇贫困户规模和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按照每户3000元的标准将资金额度下达到各镇,由各镇负责项目的安排监管,实施及验收工作。据统计,产业扶贫项目共扶持贫困户16555户、贫困人口42215人。全年共下达产业扶贫资金5795万元,共发展羊子养殖40919只、猪8017头、鸡55090只、大牲畜1086头、种植药材8000多亩、发展果林产业6500亩,农机具补贴4019件。还将产业扶持范围进一步扩大,除扶持原来的传统产业外,采取“点菜式”产业扶贫项目,由贫困户自主选择适合本户发展的产业,贫困户想发展什么产业,扶持什么产业。同时,考虑到不少贫困户在发展产业时缺乏启动资金,采用先拨付部分资金到户,再发展产业,由各镇负责验收并进行公示,最后再拨付剩余资金完成报账手续。
移民搬迁建房子
春将至,对于绥德县白家硷镇马家砭村的村民来说,今年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建起新房子。
马家砭村村委会主任马斌武介绍说,全村百余户村民原来大都住在山上,日常出行和农业生产受到很大限制。今年,该村利用移民搬迁政策,建起111套新房,目前房屋主体竣工,只等来年入住,届时全村人将从祖辈居住的山上搬到条件优越的平川地带。
“明年,政府要支持马家砭村建设大棚。”绥德县白家硷镇党委书记贾树林说,镇政府已为该村争取到了发展设施农业项目。对于全村58户贫困户,每家建设一个大棚补助3万元,对于全体村民来说,依据发展规模农业,每个大棚平均可补助2.5万元,包含贫困户在内。
绥德县依据移民搬迁脱贫一批的方针,按照与城区、镇区、中心村“三靠近”原则,稳步推进移民搬迁,以集中安置为主,全面完成2015年度204户移民搬迁工作,实现移民搬迁户分房到户,提前入住的目标任务。全县2016年度移民搬迁任务是1330户4400人,其中四个中心村移民搬迁319户,进城移民搬迁共6个点1011户,目前已有1195户与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协议,超额完成搬迁任务184户。针对兜底保障的五保户、低保户住房困难问题,还组织人员对全县的五保户、底保户住房问题进行了全面摸底,将住房为危旧房的贫困户进行登记造册,实施特困户危房改造项目186户。
技能培训断根子
“核桃是我们村的主要产业,镇政府今年夏天举办了核桃修剪技术培训会。全镇400多核桃种植户参加,周边乡镇的一些农户也赶来参加了。”绥德县满堂川镇寺坪村党支部书记曹东生介绍说,这次培训会切实提升了种植户对核桃的修剪、嫁接技能,提高了满堂川镇农民种植核桃的积极性,为核桃产业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手。今年,绥德县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种植、养殖为主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共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6期36000人次,使贫困户产业发展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妇联、劳务输出局等部门开展多形式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家政、月嫂、汽车驾驶、剪纸、小吃厨艺等内容,满足不同人群的培训需求,接受培训的劳动力,大部分实现了转移就业,收入稳定,月嫂、汽车驾驶员最高月收入达5000元,实现了当年培训、当年就业、当年脱贫,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
社会保障兜底子
2、集众智 聚群力 团结一心 攻坚克难 打赢脱贫攻坚战
3、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
4、产业扶到户,致富有门路。
5、不甘贫困,奋力脱贫。
6、提升素质,当地就业。
7、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
8、坚持整村推进,提高扶贫效益。
9、扎实推进精准脱贫 保障打赢青河脱贫摘帽攻坚战
10、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11、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 积极推进民族大团结
12、一户一策 目标明确
13、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14、劳务输出一人,脱贫致富一家。
15、弘扬中华美德 援手扶贫帮困
16、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发展稳定先行市建设,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7、精准脱贫 不落一人
18、规划到户帮与促,产业扶贫助增收。
19、坚持群众路线,推进民生工程
20、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扶贫攻坚致富幸福
21、全民动员 全民参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22、向贫困宣战,一起动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23、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心同向同小康。
24、到户扶贫强基础,金融扶贫兴产业
25、扶贫开发显真情,易地搬迁助民富
26、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27、一户一策,脱贫致富。
28、集众智 聚群力 团结一心 攻坚克难 打赢脱贫攻坚战
29、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保障打赢日喀则脱贫攻坚战
30、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发展产业齐心脱贫
31、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32、社会兜底保民生,扶贫政策脱贫困。
33、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开发促进发展
34、打造幸福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35、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消除贫困户。
36、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良好氛围 推动共同富裕
37、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38、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39、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扶贫攻坚致富幸福
40、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41、扶贫开发送温暖,“双到”工作促和谐。
42、大力开发,整村推进。
43、勤劳可致富,扶贫来帮助。
44、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
45、安贫可耻 脱贫光荣 团结一心 共奔小康
46、干部驻村心连心,同步小康齐步走。
47、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48、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
49、扶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
50、摸清底子,瞄准对象,精准脱贫,到户到人
51、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培养农村适用人才。
52、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53、创新扶贫思路,助推民生工程
54、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55、以积极态度、得力措施,扎实作风完成脱贫攻坚工作
56、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57、建档立卡,精准扶贫。
58、三到村三到户,帮民兴助民富
59、整村推进展新貌,产业扶贫促增收。
60、凝心聚力推进“六个精准”,全力以赴打赢五年扶贫攻坚
61、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竭诚服务贫困群众
62、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6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64、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开发促进发展。
65、把村民组织起来、让民主自治起来、使发展和谐起来。
66、80.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
67、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事业
68、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产业脱贫
69、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
70、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
71、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72、精准脱贫到户,发展产业脱贫
73、建好水、电、路、讯、房,提升科、教、文、卫、保。
74、先富帮后富 同奔小康路。
75、深入开展扶贫工作,早日建成小康社会
76、精准脱贫到户到人,发展产业齐心脱贫
77、金融扶贫兴产业,精准扶贫强基础
78、扶贫开发铺富路,幸福乡村惠民生。
79、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脱贫攻坚硬仗。
80、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
81、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
82、扶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
83、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84、坚持项目到村、扶贫到户。
85、落实每个阶段任务,抓好每个环节工作。
86、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87、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 积极推进民族大团结
88、创新脱贫思路,助推民生工程
89、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切实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
90、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
91、情系困难群体,奉献诚挚爱心
92、扶贫开发显真情,易地搬迁助民富。
93、只要努力就能脱贫 只有努力才能致富。
94、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竭诚服务贫困群众
95、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96、安贫可耻 脱贫关荣 团结一心 共奔小康
97、扶贫济困,积德行善
98、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发展产业齐心脱贫
99、集众智 聚群力 团结一心 攻坚克难 打赢脱贫攻坚战
100、消除贫困,同步小康。
101、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
102、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103、扶贫开发,利国利民。
104、村有主导产业户,民有致富门路。
105、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
106、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
107、整村推进扶贫富村,扶贫济困到户惠民。
108、瞄准扶贫对象,建成小康家庭
109、产业扶贫促贫困户增收。
110、同心同向同力精准施策,抓紧抓准抓实扶贫攻坚
111、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
112、把贫困人口找出来,把扶贫政策送进家。
113、营造全社会参与脱贫良好氛围推动共同富裕
114、创新脱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115、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11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民致富基础。
117、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
118、只有努力才能改变 只要努力就能改变。
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发言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仗,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给最后的决战带来很大的挑战。
要充分认识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以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加一把劲,一鼓作气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那么我们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充满信心的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今年满打满算还有不到10个月的时间,时间十分紧迫,再加上当前疫情的影响,扶贫产品的生产、销售,扶贫项目的实施,对贫困地区的帮扶以及困难群众外出务工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冲击,这都给脱贫攻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任务十分艰巨。
要鼓足信心抓重点、攻难点、消痛点。决胜脱贫攻坚战必须突出重点地区、聚焦重点人群,要紧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全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加大对脱贫攻坚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力度,对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严肃惩处,切实解决一些地方“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等问题,有效激发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要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科学有序地推动复工复产,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加大统筹帮扶力度,切实解决农牧产品生产、滞销等问题,合理优化信贷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要矢志不移强领导、固成果、促长效。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基础、组织保障、实现途径。在最后的决胜时刻,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做到履职尽责、不辱使命。要把巩固成果、防止反弹放在突出位置,突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彻底解决反复失学辍学、医疗服务水平低、危房改造质量不高、安全饮水不稳定以及因病返贫等问题。同时,要以长远的眼光推进脱贫攻坚,充分认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将脱贫攻坚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有效衔接,着力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贵州要实现493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时间越来越紧,难度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说,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过去五年,贵州聚焦“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两缺户”,坚持“六个精准”、“六个到村到户”,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但仍存在精准识别不够精准等问题,必须在精准识别上再深化,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扶贫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才能实现扶真贫、真扶贫。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对贵州而言,就是聚焦493万贫困人口,落细落实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生态扶贫等脱贫任务。尤其是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需要精准发力,把解决好搬迁群众后续生计问题摆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统筹解决好搬迁家庭就学就业就医等问题,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工作中,我认事不认人,严格落实“三项机制”,3年来,从脱贫一线推荐科级干部x人,调整使用xx人,市县表彰xx人。截止2018年底,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xxxx户xxxxx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xx%下降到xx%,今年有望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脱贫退出。
我的工作体会有以下四点: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勤学善思勇作为
脱贫攻坚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地生根都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效。作为党委书记必须政策先学一步,吃透“精准”要义,熟练掌握扶贫业务的政策标准,使自己真正成为扶贫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还要做到把政策研究与本镇工作实际有机结合,系统思考、精心谋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示范带动重引领
作风硬、脱贫赢。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就要发挥好全体干部的力量,转变作风勇攻坚。作为党委书记,必须以身作则、树好标杆。我带领班子成员包抓深贫村、联系贫困户,不当“甩手掌柜”。几年来,“5+2”“白+黑”是常态,白天到村指导工作抓落实,协调解决问题,晚上与班子成员开“碰头会”,研究谋划具体工作。坚持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在领导班子成员的无声带动下,全镇干部自觉苦干实干。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勇于担当抓落实
初心激发担当,担当引领作为。我作为“班长”,担当负责是必备的前提要素。在工作中,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聚焦主责主业,把抓党建作为打赢脱贫攻坚的总抓手,精准严实攻脱贫,筑牢攻坚硬堡垒,对工作不力的x名干部进行调整,新任村党支部书记xx名、副书记x名、副主任x名,村支书主任一肩挑稳健推进,力争xx月底达xx%。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聚焦主业上水平
脱贫工作的要义是“精准”、核心是产业、设施是保障。工作中,我牢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这个关键标尺,科学研判致贫原因,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协调推进产业、行业扶贫政策落地见效。积极推行“党委书记牵头挂帅,党政领导
齐抓共促,支部成员扛实主业,四支队伍火线攻坚”的扶贫工作机制,成立由党委成员领衔xx支脱贫攻坚先锋队,业务骨干组成重点工作督战队,提出“三四一”工作法,积极推进“三变改革”,确定了3+X(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干果、烤烟、高山蔬菜、瓜果、中蜂等)产业发展体系,通过大户带、企业帮带和联产、联业、联股、联营,把贫困户捆绑在产业链上,把产业捆绑在经济组织上,推动“产业就业”相融共生。
以产业稳增收,大力推行“社区+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村村有3-5项主导产业,户户有1-2项增收项目。
以基地扩就业,建成电子工厂、社区饰品工厂、服装厂、物流仓储中心、大型超市各1个,开发长期稳定就地就业岗位xxxx余个,力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以帮扶促增收,积极与国防科工局等帮扶单位联系,将贫困村的土鸡、蜂蜜、椴木木耳等a外销创收xxx万元。
一、坚持全心全意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我们将在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上给予充分保障,深化产业扶贫、强化帮扶措施,实现剩余7户17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夯实脱贫基础,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决胜全面小康。
二、坚持有声有色助推乡村振兴。进一步推进村、村产业升级,打造红色纪念广场、红色纪念馆、户外运动小镇,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推进寻根之旅,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村貌品味,力争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样板。重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彰显特色,以点带面,巩固提升美化、绿化、亮化、硬化工作,提升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三、坚持群策群力保障复工复产。强化风险防控,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打好肺炎疫情防控狙击战,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最终取得疫情防控保卫战的胜利。
四、坚持同心同德营造和谐大局。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深入谋划,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继续推进红色纪念广场、红色纪念馆配套设施建设,加大集镇环境卫生、镇容镇貌整治力度,提高群众文明意识,全面提升集镇形象。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建设、维稳、安全生产、民计民生、群团组织等工作,统筹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坚持不折不扣加强自身建设。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指引,以“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为抓手,以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坚决防止“”问题的反弹回潮,提升镇村干部服务群众、务实创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