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在职证明书大全11篇

时间:2023-02-02 07:06:35

在职证明书

篇(1)

因为离职证明书没有确定的交阅单位,所以不必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只须写上开证明的日期。

离职证明范文1:

兹有***(姓名)同志于****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间在我司担任***职务,在职期间,工作努力,无不良工作表现。现因*****原因申请离职,并已正式办理离职等相关手续。以后其一切相关事宜均与我司无关。 特此证明

******有限公司(盖章)

****年**月**日

离职证明书范文2:

篇(2)

证书是一种用来证明资格或权利的文件,通常是由机关或者学校等颁发的。常见的证书有荣誉证书、资格证书、毕业证、通行证、上岗证等。其中,资格证书是用来证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参加某项工作所要求的工作条件或身份的证书。资格证书又分为执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一些特殊行业规定进入该行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的证书就是执业资格证书,而职业资格证书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证书可以作为衡量、评价、评估劳动者素质的标准,也可以证明劳动者在某一方面的素质、能力和水平。

一、财务管理专业资格证书的分类及其重要性

(一)各种证书的分类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它涉及面广、制约性强,是通过价值形态对资金运动进行计划、决策和控制的,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熟练掌握财务管理各方面的知识并取得相应的证书是对知识能力的一种反映。财务管理专业可以考取的证书种类繁多,有执业资格证书,也有职业资格证书,其专业内的证书主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

1、会计从业资格证

会计从业资格证是有关机构颁发给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人员的一种资格证书,能够证明其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任何想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所必须取得的证书,是会计工作的“准入证”。由于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会计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必要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2、初级会计职称

初级会计职称也被称为助理会计师,是由全国统一组织的,具有统一的命题、考试时间以及合格标准,对那些考试合格的人,人事部会颁发《初级会计职称证书》,这种证书全国通用,且其难度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高,含金量大。

3、中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是较初级会计职称高一等级的证书,报考中级会计职称的要求要比初级更严格一些,需要一定工作经验。按照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取得该职称后才能够评定会计师职称。

4、注册会计师证

注册会计师证书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证书,具有高权威性和高含金量,是人民日报反复推荐的证书。取得注册会计证书的人简称注册会计师,他们对知识有更广泛深刻的了解,他们的受欢迎程度也是会计类证书中最高的。

5、银行从业资格证

银行从业资格证书是有关机构向通过该考试的人员颁发的证书,可以反映其具有的专业岗位的学识、技术和能力。此种考试也是采取个人网上报名的方式,每年五月、十月份分别举行一次,考试成绩两年有效。

6、证券从业资格证

证券从业资格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前提条件,也是进入其它行业的重要参考,拥有证券从业资格证是从事证券职业的第一道关口,因此,证券从业资格证也被称为证券行业的准入证。该考试经证券协会确定的年度统一考试,已全部采用网上报名,并使用全国统考、闭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二)资格证书的重要性

只要有学历就可以工作是社会过去对于求职者的要求,既要有学历又要有资格证书才能找到较好的工作是现在和未来的趋势[6]。资格证书是由国家颁发的,经过一定程序严格培训及考核鉴定合格的人才能获得,是劳动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证明[4],是雇主招聘员工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公民到境外工作的有效证件[3]。资格证书对劳动者就业起着促进作用,很多技能人才通过考取资格证书来证实自己的实力与技术。资格证书与相关工作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表现了特定职业所规定的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在这一职业中工人所应当达到的的能力水平。这两年来,虽然国家取消了许多行业的从业资格证。但是我们会发现,在那些黑名单中财经类证书的身影少之又少。

近年来,用人单位愈来愈重视技术性人才,对技术的要求也越变高。他们普遍认为资格证书是从事某种工作必须具有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证明,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社会可以通过资格证书初步地了解求职者的能力,直接地了解求职者的专业技术。大学生只有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使得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放心的就业以及创业,为自己就业提供有效的凭证。

二、财务管理专业考证的原因

(一)国家政策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也逐步规范化,我国很早就已经开始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相结合的制度,而且劳动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规定了90个行业必须要有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进入,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很难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财务就是其中一个,国家明确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进入会计行业的人员所必须持有的。同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职称与职业技术资格评定都与资格证书联系密切,只有获得相应的证书才能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选择考证。

(二)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拔的要求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比较来选出最优秀的,招聘时不仅看学历证书,更重要的是看所持有的资格证书的数量以及质量[8],他们普遍认为资格证书是从事某种工作必须具有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证明,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大学生拥有资格证书也能较快的进入工作状态,从而替用人单位节省培训费用,降低运营成本[7]。另一方面,不同的用人单位基本都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单位的人才评选机制。面对过于个性化的人才招聘,选拔机制和缺乏规范与统一的人才测评标准,大学生只有将自己越变越优秀,将用人单位多元的素质与能力要求集于自身,以便在求职过程中满足他们的要求。

(三)学校教育局限因素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够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仍然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样化,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高校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和应变型人才越变越困难,大学生必须通过考证使得自己与实际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变小,提前将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能力改善和提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将自己培养成为能够很快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其次,高校还没有深入指导大学生的就业,没有彻底形成对大学生良好、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致使大学生没有完全清楚的认识到证书对于就业的作用,也让他们普遍缺乏一种形成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四)个人方面

个人主要是由于就业压力的无奈。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考证的原始动力是方便求职,而且考取了相关证书在工作后的收入上也有所体现[6]。由于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于一些特别的专业,政府已经实行了准入制度,目前已有23类专业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是从事此类职业人员的必要条件,是能力的象征,文化资本的象征。很多的用人单位权衡人才层次的高低就是以资格证书的有无和多少作为重要标准的,大学生多一张资格证书就等于说为未来的求职多增加了一个砝码[5]。而且,取得证书对工作后的收入也会有所影响。据报道,若是取得Cisco认证或微软MCSD认证,工资差不多可以升高40%到60%。如果取得了注册会计师证书,在工作的同时将这个证书放在会计师事务所挂职也是可以获得一定报酬的[8]。

三、财务管理专业的考证调查情况

(一)调查形式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考证情况来源于电子问卷调查获得每一个毕业生信息,信息真实可靠。问卷共发放236份,回收问卷200份,回收率为84.74%。

(二)调查结果

毕业生的男女比率大致为1:3,女生显著多于男生。

女生认为考证很重要的比率高于男生,男生认为考证无所谓的比率高于女生,表明女生的考证意愿高于男生。

在调查的几类证书中,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比率最高,依次是初级会计职称和证券从业资格证。

女生考取的比率为89.55%,男生为63.64%,表明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证结果女生比男生好。

女生的考取比率为26.87%,接近于男生的3倍,表明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证结果女生比男生好。

女生考取比率为2.99%,而男生为0,表明男生几乎没有参与银行从业资格证的考试,或者即使参与了也没有考取。

女生的考取比率为17.91%,男生仍然为0。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女生的考证意愿比男生强,考证结果比男生好。

四、财务管理专业考证与就业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通过SPSS Statistics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是0.05,分析得到的显著性数据小于0.05说明二者相关,大于0.05说明不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是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是否有持有相关证书与是否从事相关性工作呈显著相关。表明持有相关性证书的人越容易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从事相关工作的比率随着相关证书的多少呈增长趋势,说明持有相关证书的数量越多,从事相关工作的比率越大。

(二)证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证书是知识的证明,是专业技能的派生物,财务管理类证书是相关专业能力的体现,证书也与企业岗位具体要求密切相关,更多的反应了实际的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份工作可以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证书可以帮助求职者在找工作时增加筹码。在与别人同等的条件下,相关的证书越多,可选择的工作机会越多,从事相关工作的机会越多,可能性越大。因此,证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

五、对实证结果的原因解释

证书是专业知识技能的派生物,考证是为了培养一种应对特殊工作要求的技能,不同的证书反映了不同的专业能力。考取符合专业方向的证书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上面所列举的证书也反映着不同的专业能力。

第一,会计从业资格证,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了解计算机基础、会计电算化制度;了解会计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会计职业道德。通过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如掌握会计信息的生成,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能对企事业单位、不同行业会计实务进行处理。

第二,初级会计职称,获得此证书即说明已掌握了一般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的财经方针、政策以及财务会计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具备能掌管某些领域或职位的财务会计工作的能力。

第三,中级会计职称,取得这个证书即说明已经掌握了较强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实力。

第四,注册会计师,能够全面掌握会计学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能够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选择合适的工具去正确的解决问题,能够运用swot对行业进行分析并作出适当的判断,能够了解不同的经济实体活动,能够准确的对数据、状态进行分析等,总之,注册会计师证反应的是比较全面的能力。

第五,银行从业资格证书,了解银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具备与银行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和能力,如对银行业发展情况的了解,对整个市场经济的了解,以及一些理财规划的相关知识等。

第六,证券从业资格证,了解中国的金融体系,证券市场的主体,认识证券所包含的类型以及每个类型的特点。拥有证券的基本分析能力,掌握投资的基本理论。了解证券市场的基本法律法规,证券从业人员的管理,证券公司的业务规范等。

六、建议

第一,首先,大学生应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本专业可以考取的证书,并积极考取,为就业增加更多的筹码,以便毕业后能够更好地就业。再次,大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了解自身特点、兴趣爱好及能力特长等,适时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做一个全面地思考。

第二,学校应当正确引导大学生考证,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弄清楚考证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大学生处理好考证与专业课学习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然后引导大学生考取与自己专业较为接近的证书;引导大学生综合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提醒他们在参加考试前要充分评估自己的实力,在个人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与要考证书合格的要求不能匹配时应进行有效的引导[2]。

第三,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各类证书的颁发机构,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特别是职业资格类证书,让学生更好地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努力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政府也应加强对就业的干预和控制,努力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率。(作者单位:湖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胜利.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思考[J].教育教学论,2011(09).

[2]杨贺元,程培英.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促进高职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5(04).

[3]卢俊霖.大学生“考证热”现象透析-以湘南学院为例[J].湘南学院学报,2011(03).

篇(3)

2005年 2月,王某经诊断为右肺上叶下段:支气管粘膜及少量周围肺组织和肺泡隔内见多量棕色颗粒沉积,铁染色阳性,伴有肺纤维组织增生,符合铁磺颗粒沉积(尘肺)。5月,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出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王某为尘肺Ⅱ期。6月,王某向如皋市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了其与 A公司曾经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及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如皋市劳动保障局于当月底做出工伤认定决定书,主要内容为王某在 A公司成品车间从事复打工 9年,接触铁磺粉尘,2005年 5月经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王某患尘肺Ⅱ期职业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 14条第 1款规定,王某所受伤害应认定为工伤。A公司不服,向南通市劳动保障局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做出了维持原工伤认定决定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原告不服,认为公司未收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故如皋市劳动保障局做出的工伤认定缺乏事实依据,遂向如皋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工伤认定决定书。

【案件审理结果】

如皋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A公司对王某的职业病诊断证明有疑问提出鉴定申请,而又不能提供所需要的补充材料致使无法进行鉴定,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认定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有效性。如皋市劳动保障局做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应予以维持,遂判决维持原工伤认定决定。

[争议关键点评析 ]

本案的焦点是 A公司未收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是否影响王某持有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效力。

篇(4)

离职证明基本介绍我国法律尚没有关于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的完整、明确的规定,只有1999年国务院公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从办理失业保险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角度,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劳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也引发了劳动者再次就业应持有离职证明书、原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书的社会议论和呼声。借鉴国际经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和劳动者的权益,本法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的法定义务。

离职员工可以向人力资源部申请填发离职证明书,人力资源部发出的离职证明书只证明离职员工的受雇日期、职位及其离职原因。一般被开除的职工是填发开除证明书而不填发离职证明书。

因为离职证明书没有确定的交阅单位,所以不必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只须写上开证明的日期。

离职证明格式离职证明(居中对齐)

兹有***(姓名)同志于****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间在我公司担任***职务,在职期间,工作努力,无不良工作表现。现因*****原因申请离职,并已正式办理离职等相关手续。以后其一切相关事宜均与我司无关。

特此证明

****公司单位(盖章)

****年**月**日

离职证明范文离职证明

______先生/女士自____年__月__日入职我公司担任____________职务,至____年__月__日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在此间无不良表现,经公司研究决定,同意其离职,已办理离职手续。

因未签订相关保密协议,遵从择业自由。

篇(5)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模式,它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了一个中观层面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的“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育人双环境、师资双结构、目的双证书。双证融通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学过程要求。通过实施“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双证”融通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专业与行业的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需要进一步进行论证与探讨。

一、“双证”融通内涵探讨

双证书主要是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则是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进行衔接与融合。具体来说就是将职业教育中以学历证书获得为结果的学历教育与以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为目的的职业培训这两者之间进行融合、沟通和互认,其实质就是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

二、“双证”融通的政策依据

从理论上看,高职教育实施“双证”融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其理论依据的,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在1991年10月17日,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凡进行技术等级考核的工种,逐步实行‘双证书’制度”;在1994年7月4日,颁布了《关于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提出:“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在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05年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规定:“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教高〔2006〕16号指出: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从以上有关双证书制度的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可以看出单一的学历制度一步步走向学历与资格并重的过程。从“双证书制度”、“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等几个关键词中,凸显出双证书制度向双证融通的演变,这也表明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职业院校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实施双证书制度,向实施双证融通的历史演变过程。

三、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在国家近几年出台有关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强调了“双证”融通的组织实施办法等,可以看出,实行“双证”融通制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双证”融通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社会的需要

(1)“双证”融通是高职教育自身的特性。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总体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双证融通是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特别是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因此,实行双证融通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2)“双证”融通制度是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对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如果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那么在求职时将获得企业更多的青睐,在工作中将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双证融通制度正是为此目的而探索的教育模式,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证明,谁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多,谁的从业选择性就大,就业机会就多。

2、“双证”融通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实行“双证”融通,能使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更加贴近职业岗位的需求,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达到职业岗位有关技术的要求,毕业后即可获得双证,缩短上岗后的磨合期。实践证明,实行“双证书”制度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竞争力明显高于其他职业院校。

3、实行“双证”融通有利于高职院校准确定位,办出高职教育特色

实施“双证”融通制度,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促进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发展。

篇(6)

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有150多年的历史,是剑桥大学的直属机构,是全世界最权威的考试机构之一。在世界上发达国家,从业人员所具备的能力和水平,不是靠学历证书来证明的。每一个行业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工作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种能力的证明单靠学历是说明不了的。从业者所获得的职业,必须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来证明你的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保持这种发展势头的主要力量是人才的保证。那么怎么区别某个人为人才?怎么样区别某个人是国际人才?

学历只能说明你有能力接受你所从事的职业,不能说明你有能力做好所从事的职业。按照国际惯例,在这种情况下,职业资格证书就能证明你是否具备能力从事中种职业。所以剑桥办公室管理国际证书(剑桥秘书)严格要求每一位获得证书的人员,必须是通过自己的学习。

篇(7)

1994年7月4日,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大力开发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受到必需的职业训练,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法律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明确“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

1998年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详细说明:“要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经所在学校考试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学历证书;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经所在职业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培训证书。对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要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职业技能标准,开展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考核合格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相应职业的凭证。”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决定》,文件又再一次要求:“继续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要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协调,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风气。”

二、在高职教育中实行双证书制度的意义

(一)实行双证书制度是培养职业院校合格毕业生的要求

在高职教育中实行“双证书”制度既是落实上述国家法规和系列政策性文件的要求,也是培养职业院校合格毕业生的要求。按照教育部、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部的规定:全社会所有的大中专及职业高中的毕业生,都必须具备“双证”,否则视为不合格的毕业生。

(二)实行双证书制度是社会经济、首都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的就是应用性、技术性、服务类岗位;同时,社会经济部门对从业人员更讲求“适用”、“效率”和“效益”,要求应职人员职业能力强,上岗快。这些情况就要求高校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要完成上岗前的职业训练,具有独立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双证书制度正是为此目的而探索的教育模式,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证明,谁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多,谁的从业选择性就大,就业机会就多。“一张文凭定终生”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三)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特性的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职业资格与学历并重格局的形成 ,作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存的另一类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别于普通高校,普遍实行的双证书制度和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使其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的人才更受市场欢迎。双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特别是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因此,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实行双证书制度有利于有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在学生中推广职业资格培训和取证,表明学校开始介入行业准入的教育和培训,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反映出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一种积极心态。学校在职业资格的教育培训取证过程中,同时还获得了大量的来自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信息和行业规范信息,有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多元化办学模式,推进高职教育的体制改革 。第二届国际职教大会提出:"职业教育体系应是开放的、柔性的,并且是以人为本的;不仅向青年学生开放,而且向在职的、失业的以及处于边缘境地的群体提供培训与再培训。将来我国高职教育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三、在高职教育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是实施“双高”(高素质、高技能)教育的重要举措在高职教育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体现在:

(一)更新教职员工的思想观念,加快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树立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样重要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重视自身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引导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更好地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贴近人才市场,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考核;

(三)有利于促进学校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把职业资格取证逐步引入学生就业,缩短学生劳动就业的距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使其成为促进学校规范发展核心动力。

四、对推行“双证书”的建议

(一)领导首先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并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以便达到取证培训、考试的条件要求);

(三)重视和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双证书”中的作用、实行校企合作;

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0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02

[本刊网址]http://

一、双证的释义

双证,通常认为,即“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是学习时间和过程的证明;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是专业工作的学识、技能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是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学识、技能的必备标准。在校生由于学士和技能水平的限制,一般考取的是从业资格证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日渐增长,用人单位的人才选聘标准日趋严苛,传统的“双证”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从职业资格证书本身来看,分为五个等级: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在校生由于工作年限和经验的限制,一般只能考取初级证书;但可考虑在取得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后,考取其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从证书涵盖的范围来看,毕业生除了具备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外,一般还需具备英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和其他各项技能证书。毕业生只有不断求“证”,重“证”缠身,方可在求职招聘路上站稳脚跟。

学历证书表明文化程度,职业资格证书体现就业准入资质,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说明外语水平、微机处理等通用技能水平,其他各项技能证书体现某一方面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以财经类专业来说,专业技能证书包括注册会计师、会计实务证、外贸会计证、金融服务师证、电子商务师证、统计师证、办税员证、全国信息化ERP应用资格证等,与从业资格证书的主管部门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不同,专项技能证书的颁发部门五花八门,有相关主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或多方联合颁发等。在众多的专项技能证书中,如何辨识其的有用性、权威性及可获取性,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二、双证教学的政策背景与现实依据

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个角度,无不显示双证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政府部门强调双证并重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即不断重视和推行双证书制度,各部门或业界对此均有具体规定,以此确立了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指出,“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发[1993]3号进一步明确“大力开发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受到必需的职业训练。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教育法》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14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专门提出,逐步实现专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一言以概之,根据教育部、人事部和劳动社会保障部规定:全社会所有的大中专及职业高中的毕业生,都必须具备“双证”,否则视为不合格的毕业生。

(二)用人单位注重技能证明

用人单位只招收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而不想把自己的单位变成免费的培训部、练兵场。但仅凭一份简历或几次面试,用人单位难以对毕业生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进行录用与否的取舍。这个时候,通过第三方认证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证书,可以证明毕业生具有相应的学习、培训经历,且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为用人单位招贤纳才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

(三)毕业生渴求多证在手

据统计,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727万,较2013年的699万,增长28万,增幅为4%。继“最难就业季”后,出现“更难就业季”。毕业生除了具有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外,仅具有一本职业资格证书,已很难在惨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每多获取一本职业资格或专项技能证书,即相当于增加一份就业砝码。可以说,证书所体现的技能水平是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亦是毕业生求职的有效敲门砖。

三、双证教学的实施途径分析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毕业生需要取得什么样的职业证书,这是实施双证首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首先应查阅法律法规,调研行业协会、企业、人才网站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第二,在了解人才需求规格后,进行证书遴选调查,主要考察证书与就业匹配度,只有政府认可、企业认同的证书才是真正有用的。第三,初步遴选出意向证书后,该证书即进入“试用期”:除从业资格证书外,其他证书专业技能需要多方位了解,专业教师亲身体验,学生模拟测试证书含金量,用人单位反馈持证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各方评估通过后,方可组织推广报考。

双证乃至多证教学十分必要。在教育教学实践各高校的推广和施行方案多种多样。一是,有的高校把职业证书教育引入课堂教学,直接采用考证教材或题库;诚然,直接采用考证教材或题库,可以很好地提高证书的通过率,但这种方式往往忽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沦为应试教育,实不足取。再则,有的高校把获取职业证书作为毕业必修学分之一,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或培训取得,这种方式更多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发性,在实践中往往因为学生初期重视不足,待临近毕业突击应考,最后不了了之;有的高校仅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证书,但没有强制规定,这种方式对学生的约束力严重不足,形同虚设,这对学生的就业是十分不利的。

笔者认为,应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察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但不可因噎废食,忽视学科专业系统性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学生入学伊始,学校即应实施贯通学业全程的专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企业导师言传身教,在师生间达成双证教育的共识,从思想上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在学生应考前,由院(系)组织专门的强化培训班,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或培训讲师,对知识结构和考查要点进行梳理,对真题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在证书培训及考试结束后,应适时组织考培反馈会或开展问卷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以利总结经验,帮助后续考培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应用人才的重要路径。在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时,不妨与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科技企业乃至行业企业合作,借助它们对考试动态的关注,证书命题规律的研究,丰富的实践从业经验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以及专注培训体系的授课经验,节约学生考证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专任教师亦可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全程跟进考培服务过程,或是利用自身教学特长,轮换承担某些模块的培训工作。校企双方师资的开放交流与良性互动,对职业院校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不无裨益。

四、双证教学的发展建议

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证书是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保证。因此,未来的双证教学,必将朝三证乃至多证方向发展。

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双证教学适合在校内进行,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信任度,节约学生来回奔波的时间成本,降低安全风险;双证教学建议由学校与有资质的政府机构或企业合作联合举办,提高证书的权威性、通过率;双证教学在院系层面的开展,建议配备专门的负责人进行项目化管理,提高组织效率和服务水平;双证教学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双证教学在提升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亦能提升学校的双师素质,帮助教师在职业培训中不断进行自我继续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当前,虽然各项职业证书鱼龙混杂,但是,相信只有能够通过市场检验的证书,才能最终被定义为有用的证书,实现校、企、生多赢。

篇(9)

职业资格证书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和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动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我国技术性职业(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以及“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规定办理和核发。

二、职业资格证书编码和种类

1、证书编码

职业资格证书编码采取16位数字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分别是:

(一)第1、2位为证书核发年份代码,取核发年份的后两位数字;

(二)第3、4位为省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行业代码,江苏省代码为10;

(三)第5、6位为发证地市级代码,苏州市代码为02;

(四)第7位为机构识别代码,取值为0-4,依次表示;

0、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1、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2、地方职业技能鉴定站;

3、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4、工人考核委员会或企业内职业技能鉴定。

(五)第8-10位为鉴定机构序列号,由三位数字组成。全市鉴定机构编码为:004

(六)第11位为证书类别(等级)代码,取值为1-5,依次表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一级)高级技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二级)技师;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三级)高级技能;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四级)中级技能;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五级)初级技能。

(七)第12-16位为证书核发顺序编号,按照每年度实施鉴定的机构各等级从00001-99999依次顺序取值。

2、证书职业(工种)名称填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规定或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职业(工种)名称填写。

3、技术业务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分别采取百分制填写。

评定成绩应填写合格、良好、优秀。成绩在60-79分的为合格,在80-89分的为良好,在90-100分的为优秀,评定成绩按技术业务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项成绩中最低成绩确定。

4、证书照片处须贴本人近期二寸免冠黑白照,并在右下角加盖发证机关职业技能鉴定专用钢印。

5、证书发证机关处应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专用章。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印)处应盖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印章,没有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暂盖工人技术考核办公室印章。日期处应填写考核鉴定成绩审定的日期。

6、我市核发新版证书一律使用计算机打印,未按规定填报打印核发的证书,一律为无效证书。

三、证书核发与管理

我市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市政府《关于公布苏州市市级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及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的通知》,并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规定的程序,以及省、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劳动管理权限,负责本地区证书的核发和管理。

核发职业资格证书需提交申请材料的目录:

(1)职业资格证书核发申请受理表

(2)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审批备案表

(3)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成绩表

(4)考生本人近期二寸正面免冠照片1张

四、证书的管理

1、建立证书核发档案,以备考查。

2、证书须妥善保管,遗失证书者须登报声明作废,并向劳动保障部门申领补发,证书编码使用原证书编码。

篇(10)

1.引言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证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是与工资福利挂钩的。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以后,在一些技术要求高、通用性强、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财产安全的职业(工种)中,职业资格证书还是一种就业准入证明。目前在江苏有93个职业工种招收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招用,从业者必须持证上岗[1]。

职业资格证书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还起着敲门砖的作用。现在的职业技术学院,几乎全部要求学员双证书,即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工作,在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学生就业、人才培养、学员身心健康与事业发展,以及学院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学员的考证管理工作。

2.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技能证书考证管理

2.1 组织机构

在国家实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资格以及“双证”并重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学院应设立学生职业技能资格培训考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挂靠学校就业务中心,负责统筹管理学生职业技能资格培训考证工作。学院就业中心、技能检定所、系就业办、系办、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构成学院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工作的网络体系。

中心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积极开拓学生职业技能资格培训考证业务,推动职业技能教育的普及。中心负责规范学员职业技能培训考证管理与监督,做好收费标准、考证班、技能学分管理等工作。为经济困难学生技能培训考证提供条件,帮助困难生培养、提高自立能力。

2.2 宣传教育

由于现在的职业技术学院,几乎全部要求学员双证书,即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齐全,才好领毕业证书。尽管这是为学员的发展好,但是却不符合法律。处理不好,会影响学员的情绪与校园的稳定。所以,必须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讲座、选修课、班会、课外活动等各种形式,覆盖全体学员,宣传教育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组织学员学习资格证书的含义与作用,明白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以后,在一些技术要求高、通用性强、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财产安全的职业(工种)中,职业资格证书还是一种就业准入证明。是为了国计民生,必须如此。

第二,要让学员明白,资格证书的考证工作,是学习从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就业的有力敲门砖。要更好地发展,必须要考证。

第三,引导学员学习与掌握毕业证书与资格证书双证课程的兼顾学习方法与技巧。特别是任课老师要将理论课程与资格考证课程结合讲授与训练,以帮助学员做到事半功倍。

第四,引导学员明白双证制度的优点,努力配合学院做好双证工作。

第五,培养学员的专业兴趣,尽可能早地定专业方向,以便选择考证种类。要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机会与方法,让学员广泛接触社会,开阔视野,为专业兴趣的形成打好基础。

第六,让考证先进典型给学弟学妹现身说法,交流考证经验教训,鼓舞斗志,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身到技能学习与考证工作中。

宣传教育的关键是:不遗漏,无盲区。要宣传教育到每个学员,且要使每个学员都积极响应,积极参与,并圆满完成考证工作。学院就业中心、技能检定所、系就业办、系办、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构成全院综合的宣传教育网络,全方位、多层次、持续化地宣传教育,确保每个学员明白、志愿、积极。

建立班级考证管理小组,以班主任为指导,以班干为主体,各个类别的资格证书考证学员成为该证书小组,以加强自我管理。

2.3 报名

报名,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选择职业资格种类,二是成功地报名。

选择职业资格种类,要结合学员的专业兴趣、所学专业、社会需求等,综合考虑。报名前,要对学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训,并结合学员家长的意见,指导学员选择专业方向,确定报名职业资格证书种类。

成功地报名,涉及若干具体的技巧与实务,以全国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报名为例,重要的问题包括:报名时间、报名方式、考试时间及地点、考试报名条件、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和教材、报名费、考试方式、其他说明、特别提示、考试报名咨询电话等 [2]。

特别说明的是,现在大多数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报名方式,均为网络报名,需要对学员进行统一培训,以防不测。

另外,大量考生习惯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时间进行操作,会造成一定的网络拥堵,请广大考生注意合理安排报名时间。

考证小组要做好报名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及时监控班级学员的考证报名情况,并考证相关的所有工作。

2.4 课程训练

大多数协会不举办相关培训、不出版相关辅导材料,也未授权任何机构及个人举办相关培训及出版相关辅导材料。不法分子却为不法利益而非法活动。基于盈利目的,一些网站和培训机构谎称可以提供某些从业资格考试真题,骗取考生钱财。请广大考生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以免上当受骗。考生发现以提供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名义行骗,并掌握确切线索的,可以向行业协会或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学院,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由教务处牵头,组织老师进行课程训练相关工作,兼顾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改革教学计划,改进课程设置,培训师资,安排适当的资格考试课程。师资原则上应该考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具备的,要限期考取。同时要满足双师要求。

2.5 考证技巧

有了良好的职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这是考证的前提,要顺利通过考证,还需要一些技巧。其实,所谓技巧,就是基本方法的灵巧运用,应该属于“方法”的一个范畴,主要指对一种生活或工作方法的熟练和灵活运用[3]。对技巧的认识要把握两点,一是过度迷信,投机取巧,二是毫不相信,无视技巧。

大部分学员容易陷入过度迷信的泥潭。其中的心理根源是想投机取巧,懒字作怪。其实,技巧技巧,熟能生巧!技能,职业技能,唯有经过足够次数的正确的操作过程的重复,才能够熟练,也才能够转化为技巧。卖油翁、没羽箭、小李广等,都是技巧的例子。重点内容的适度重复,是技巧产生的必要条件。要引导学员,肯下功夫,化大气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强化训练。

有些学员毫不相信技巧,无视技巧的存在。认为只要死背死读,就可以考好。其实这是错的。学员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考证的内容是庞杂的,几乎不可能将所有的可能考证的内容学习好掌握好;且,考证确实要考些技巧的东西,以此来检验学员专业熟练程度与专业素养。技巧还包括进入考场的时间、答题的顺序、时间在各题型中的分配、检查的方式、疑问的处理、电脑熟练程度、考试阶段情绪身体的调整等等。

邀请考证好的学长和老师,在考证课程训练的开始、中途和结尾阶段,进行交流指导,是培养技巧理念、强化技巧训练的好方法。

2.6 考后管理

有考试,就有通过与补考的可能。教育学员树立正确的考试观,积极对待考试结果。通过了,固然可喜可贺,但只是新的起点,要让通过考试的技能真正应用到实际中,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的学习与操练,争取做到熟能生巧,成为合格的行家里手。补考的,更要鼓起勇气,继续前行,以此为磨砺自己的好机会,不断进取,争取更加的熟练,早日成为合格的人才。

考试成绩的查询、证书的发放等,一系列工作,一般均在相应网站有提示,培训学员及时正确地关注相关信息,做好各项事宜。

3.结论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已越来越快,所以国家强调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会”。从职业技能鉴定的角度来看,专业的非学历培训证书往往比非专业的学历更重要。因此,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性明显。职业技术学院与本科院校明显的差异之一是学员的学历层次偏低,更应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学员的操作技能层次,提高学员迎接社会竞争的自信心。我们的经验表明,只要学院重视、组织得法、培训有力,就一定会引导学员做好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学员的实际操作职业技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目标就会实现。

参考文献:

篇(11)

职业资格证书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40-03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各行业从业人员规定的职业准入标准,也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就业、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任务。

一、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有三个突出矛盾。一是教育上育人目标的单纯化模式和人们对自身发展多样化需求间的矛盾;二是教学上培养目标的确定性与学生自身状态性之间的矛盾;三是社会进步对劳动者智能素质不断高移化要求的终身教育与现行教育制度上的阶段终结性之间的矛盾。解决以上矛盾,必须实现教育观念的突破,有效、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通过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学生实现毕业后适应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企业,适应社会的多样性需求和专业化岗位需求服务。

从现实看,高职学生就业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引起教育界及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大问题。近几年,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建设的一系列文件,要求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提高在校学生职业技能,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使在校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再获取不同职业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受到在校大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可。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既要体现学历层次,又要体现职业特点,都是学生的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一生中需要更换多个岗位,这就需要终身学习。学历证书教育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职业资格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基础,对学生走好人生第一步十分重要。这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都为学生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服务。学历证书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双证书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技能的综合体现和证明,学历证书的获取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为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奠定了基础;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是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就业走上职业岗位创造了条件。因此,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目前,通过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来控制高职教育的质量,是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大举措,要求高职教育要将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和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根据专业教育的需要和不同行业技术发展状况与职业变化,寻求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应关系、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关系。

二、高职教育职业资格

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职业分类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为8个大类、66个种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我国的职业总数已达到2000多个。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我国职业院校在校生达到2900万人,其中高职院校在校生800多万人。但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1亿人,高级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25%,其中,技师和高级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5%,高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较低。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相对薄弱,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与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从高职院校看,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虽说很多院校已经有了很好的尝试,甚至是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但做得仍然很不够。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管理体制的建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尚在探索之中,实行“双证书”制度尚不深入,尚未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双证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脱节。二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资格认证的层次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中接受职业资格培训和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虽有很大提高,但获得中、高级的比例较低。三是学校缺少职业资格鉴定权,满足不了对学生全面进行职业资格鉴定的需要,也与高职学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相称。四是师资队伍中“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还不能完全满足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需要,甚至有些专业课教师也没有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从社会和企业环境看,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并没有严格执行职业资格准人制度,使部分学生对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没有提出一个硬性的政策规定,对学校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也没有完整的规范要求,虽然教育部的评估标准、国家示范院校预审标准、骨干院校建设标准以及其他文件中对双证书做出了规定,但证书的鉴定和适用却属其他部门管理,因此这些规定显得苍白无力。二是虽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颁发的《职业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明确规定技术工种须持证上岗,但至今相关配套的具体措施迟迟没有出台,导致职业资格证书的推广受阻。三是用人单位的职业培训需求处于不成熟阶段,企业更多是看到眼前利益,在招聘技术人员时不考虑招用人员实际技能是否与岗位所需技能相匹配,完全从实用主义出发,招用人员只要可以干活就行,用人单位对技术人员的招用和管理很不科学。四是法规的威慑作用不突出,劳动部规定,对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和招用无证人员从业的用人单位,劳动监察部门要进行严厉查处,但由于劳动监督监察工作不到位,致使无证人员普遍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参培办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没起到法规的威慑作用和惩戒作用。

三、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推进职业资格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

职业准入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有政府的强力推动才能见到成效,尽快将职业资格制度纳入立法程序,建立职业资格制度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使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有法可依,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1.建立职业资格证书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有效地调整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关系,明确职业资格认证的主体,改变各部门、协会(学会)、企业、事业单位证出多门的现象;二是从法律角度,强化

准入职业资格的法律地位,明确职业准入控制手段,建立职业资格市场运行的规则;三是明确职业资格标准的基本程式,制定职业资格登记、注册、执法等程序,定期向公众职业标准;四是强调企事业单位在准人性职业和关键性岗位设置和人员聘任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以及职业资格人员的法律责任。

2.加强对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的管理,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政府要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评选表彰制度,形成有利于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和技能人才成长的氛围和环境。一是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要求,建立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根据职业岗位需求、企业生产实际、院校教育培训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与之相应的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方式,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切实保证技能人才评价的质量。二是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树立一批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各相关部门及社会机构要全力配合,从事技术工种而不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在岗人员,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培训,使其达到本工种的职业技能要求。四是强化执法监察的力度,推进职业培训、就业准人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推广,离不开行政执法监督,要通过惩罚违规者,告诫从业者,保证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顺利实行。五是教育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建立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互通机制,实现双证互通。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得到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劳动执法部门、职业培训部门的全力合作,才能全面、有效地展开。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统筹与协调作用

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职业院校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协调,要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与协调作用。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要有一个有效、公正和权威的中介组织来发挥传递、联系、统筹、管理的功能,以适应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职能转化和弱化的问题。我国应积极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发挥行业协会在制定职业标准、严格就业准入、普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岗位培训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二)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鉴定主渠道作用

高职院校要有效地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必须充分利用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校内资源和相关校外资源,把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1.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的研究

高职教育要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去改革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的研究和开发,合理划分高职教育的专业类型,制定并实施能充分反映行业需求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一是要考虑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的动态性,确保职业标准能根据行业技术的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变化及时更新。二是深入社会、市场调查,开展对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践与研究,了解职业岗位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密切学校与社会职业资格鉴定机构的联系,收集整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资料、信息,了解有关规定。三是聘请有关专家为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出谋划策,制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鉴定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制定相关保障措施,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岗位需求和学校具体实际组织实施。

2.深化双证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能否与就业对接,关键在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能否涵盖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的内容,将那些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有实际意义的职业资格标准引入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之中。一是按照能力本位原则、职业能力系统化原则、行业技术标准指导原则建立双证课程,优化双证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内容开发,实现双证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嫁接与置换;二是进行双证教学模式改革,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系,使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面扩大到全体学生;三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相衔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要纳入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和鉴定的质量,使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认证实施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队伍建设。一是教师要树立职业能力本位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把职业技能的掌握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二是要求教师学习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等级有关规定、标准,研究专业课教材与技术等级考核的衔接,以及教学如何适应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等。三是做好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开展骨干教师的培训,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四是使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与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专业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必须取得相应证书,持证上岗,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4.加强培训鉴定基地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有能满足技能训练的基地,这是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基础性条件。一是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拓展实训基地功能,建设集学生实训、职业培训,资格鉴定与一体的实训基地体系。二是积极与校外有关单位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训、培训和鉴定场所。三是在校内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或培训点,将职业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