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外国文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2-15 07:00:0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外国文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外国文学论文

篇(1)

(一)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的影响

纵观欧美各国的文学创作,不少作家都从民间文学中吸取题材,创作出传世佳作。这类例子可谓不胜枚举。例如,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的《快乐王子》、让•拉封丹的寓言、克雷洛夫的寓言、莎士比亚的戏剧《雅典的泰门》、高尔基的《鹰之歌》《伊则吉尔老婆子》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从民间文学中吸取素材营养。正因为如此,这些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有一些民间文学的题材,历经不少作家的引用、整理、再创作,推陈出新,使民间文学的题材和作品中的人物以另一种面目出现,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在西方文学中,像唐璜、浮士德这些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一经作家之手进入文学创作领域,往往会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诗剧《浮士德》是歌德以毕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杰作,从构思到创作完成,历时六十年之久。作品取材于德国16世纪的民间传说。浮士德是当时一个跑江湖的魔法师,懂得炼金术、星相术、占卜等。他死后,在德国流传许多关于他的传说。1570年开始就已经有人记载这些传说。1587年,德国出版了故事书《约翰•浮士德的一生》,叙述浮士德与魔鬼订立盟约,漫游世界,满足各种欲望,享受各种人间欢乐,最后惨死魔鬼之手的故事。浮士德的形象表现了宗教改革时期资产阶级思想的要求,深受人们欢迎。文艺复兴以来,不断有人用这一传说作为创作题材。歌德在少年时期就看过有关浮士德的木偶戏和故事书。上大学时,有了创作《浮士德》的想法。1773年开始构思,几经中断,几经提笔,创作时间长达六十年,贯穿于歌德的全部写作生涯。《浮士德》以诗剧的形式写成,共分两部。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以主人公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他探索真理的一生。诗剧通过浮士德的一生探索,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进步人士思想探索的历程,也通过他的一生总结了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说,民间传说中的浮士德,成就了歌德的不朽巨作《浮士德》。在欧洲文学中,唐璜也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原本是西班牙民间传说中一个只会追逐女性的好色鬼、登徒子、纨绔子弟、浪荡儿。法国的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都以民间传说中的唐璜作为蓝本,创作出独特的艺术典型。在莫里哀的喜剧《唐璜》(又名《石宴》)中,唐璜是一个贪好色的贵族,引诱不少名门闺秀,还要诱骗救了他性命的两个农民的未婚妻。他花天酒地、挥霍无度、寡廉鲜耻,作者借这一人物反映了17世纪法国贵族的经济开始衰落和他们的道德沦丧。拜伦未完成的优秀长篇叙事诗《唐璜》同样也取材于民间传说中的唐璜的故事,被歌德誉为“一部天才无穷的作品”。长诗通过西班牙贵族青年唐璜曲折离奇的冒险故事,展示当时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和道德风尚。在诗中,唐璜已经不是一个只会追逐女性的花花公子形象,而是一个勇于追求爱情、积极上进、奋发有为的青年。作者赞美了纯洁的爱情和为自由而斗争的英雄气概,抨击统治者的专横、御用文人的无行和商业资本的猖獗,广泛评论了欧洲的社会现象。情节惊险动人,富有吸引力,充满了异国情调。唐璜与的恋情、海上漂流、与少女海甸的田园牧歌式的爱情、海盗劫掠的刀光剑影……离奇惊险,引人入胜。在艺术上也表现得多姿多彩,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在艺术形式上的影响

外国文学中,很多作家学习民间文学,从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中吸取养分,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例如,在借鉴民间文学的结构形式上,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薄伽丘的创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代表作《十日谈》就是模仿了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框型结构创作而成的。《一千零一夜》又译作《天方夜谭》,是一部流传甚广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它以浓郁的东方情调和瑰丽的传奇色彩受到人们的喜爱,是世界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据阿拉伯原文版统计,全书共有大故事134个,每个大故事又包含若干小故事,组成一个庞大的故事群。这部民间故事集以宰相女儿山鲁佐德给国王山鲁亚尔讲故事作为发端,把大大小小不同主题、不同背景、不相关联的故事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十日谈》的开端写10个青年男女,为逃避黑死病在乡下住了十几天,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共讲了100个故事(祈祷日不讲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表达了反教会、反禁欲主义的主题。很显然,《十日谈》在结构上效仿了《一千零一夜》,使用框形方式,由一个故事串联出另外一个故事,每十个故事形成一组,由一定的主题来统领。该作品开欧洲近代小说之先河,为不少作家所效仿。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家乔叟也从《十日谈》的框形结构得到启发,写成了《坎特伯雷故事集》,可以说这也是不同国家的作家对《一千零一夜》学习和模仿的连锁效应。在学习民间文学的创作方法上,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家拉伯雷的《巨人传》就运用了民间文学中奇特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在神话、传说、故事这一类的民间文学作品中,巨人往往就是一种自然力或超自然力的象征,幻想、想象、夸张等都是民间文学惯用的手法。高尔基就曾经指出:“在故事里,人们坐着‘飞毯’在空中飞行,穿着‘千里鞋’走路,用死水和活水向死人洗一下,就会使他复活,一夜之间会把宫殿建好。”[3]《巨人传》中讲到巨人国国王格朗古杰的儿子卡冈都亚从母亲的耳朵里出生后,每天喝一万七千多头牛的奶,穿一万七千多米布做的长袍。体形高大,体魄强健,能文能武,智慧超群。长大游学巴黎,把象征天主教信仰的巴黎圣母院的大钟,取做马铃以为笑乐。为了反击侵略,他随手拔起千年大树作兵器,放一泡马尿淹没无数敌人。作者借助巨人形象,歌颂了新兴的人文主义者反宗教禁欲主义,勇于追求知识,追求理想,追求爱情,具有乐观开朗、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三)在语言上的影响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首要因素。在外国文学中,不少作家在创作时,都有意识地运用民族民间的语言,例如意大利诗人但丁就提倡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创作,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家薄伽丘的《十日谈》中就用到很多的意大利的俗语、俚语、谚语。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语言,为各国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的语言宝藏。法国的拉伯雷在《巨人传》中也大量使用了成语、谚语、格言、俚语、俏皮话、双关语等民间语汇,使其作品词汇生动丰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篇(2)

第一,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整教学内容。我们选择从古希腊神话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把20世纪现代派文学作为学生阅读内容,并着手写好课堂教学随笔,记录每一讲的心得。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采用讲座式风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各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学状况简单介绍,凸显各个时期各个文学流派的最具代表性的名家名篇作品进行赏析,更受学生喜欢。第二,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加赏析内容。赏析的过程也是继承和批判的过程,很多典型形象与中国戏剧、小说、历史、现代人物有着许多的共性,具有现代性,完全可以进行比较。教改第二年起,我们大胆尝试了在每一讲中融入“中外文学比较”“作品的现代性”两个环节,对中西文学中可比性强的作品或是作品的主人公形象进行比较。比如维特与子君的形象、《悲惨世界》与《平凡的世界》、泼留希金与严监生“吝啬鬼”、安娜•卡列尼娜与蘩漪形象,把探索和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也纳入了教材内容,充分发挥了文学经典的无穷魅力。第三,根据学生审美需求,优选名家名篇,拓宽阅读范围。在每一讲的最后,我们摘录作品最精彩的片章供学生阅读欣赏,并增加“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简介”,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便捷地认知和了解世界的文学经典,在阅读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拓宽知识面。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一,多媒体授课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已经成为时尚。五年中,我们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制作成PPT课件,每一张PPT力求简练、清晰、精美且突出重点,并根据每一讲教学重点、难点的需要,适时插入相关的动漫视频辅助教学,做到“图、文、声”并茂,生动地展示了作品内涵,在“视听”上给学生以美感冲击。比如:截取电影《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死亡”的独白,表现人物“犹豫”的个性特点;截取电影《红与黑》相应片段,表现于连“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自卑”来复的心理过程,如此等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既加大了课堂的容量,节省了时间,也便于学生直观、便捷地感悟作品主旨,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作品的张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会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修改课件,力争在每一张PPT中展示最鲜明的色彩、最简洁的文字、最恰当的知识点,传递最前沿的信息,吸引学生视觉,活跃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互动教学法。这种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互动,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学生灵活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二是“生生”互动,学生讲授某一作品,提出问题由学生来问答。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展示个人的思想和才华。“师生”间的互动是常用的方法,关键在于灵活的掌控,做好学生主动应答、解释指定学生回答两方面的准备,确保此方法在规定时间段得到有效实施。“生生”间的互动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转变课堂的角色,变“主角”为“配角”,变“主演”为“导演”。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登台讲授,并且提出问题,进行课堂互动。比如,在学生选择授课作品篇目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课件的制作,并要求学生根据20分钟的授课时间,提前设计好授课内容、重点难点、个人感悟、互动的问题、应答技巧等等。这种互动方法对授课者是一个全面的考验,对听课者是一个学习他人的机会,其效果往往比老师教授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呈现平等、人性、和谐之美。第三,情景教学法。根据后现代建构主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科学课程理论,我们会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安排作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模拟角色登台表演。采用的方法有即兴表演和命题表演。比如,《罗密欧和朱丽叶》中舞会后的花园月下的钟情表白;《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经典对话等等这些片段,都可以让学生提前编排成话剧,或是即兴模拟角色对话,展示作品的情节和语言的魅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第四,翻转课堂法。所谓翻转课堂,简单地说就是课堂“内、外”颠倒,其关键点在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它要求教师先创建本课视频,上传到一个平台,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提出的问题(作业)。回到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以巩固知识。把传统教学课中的活动,拿到课前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课堂要做的就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讨论重点难点,完成学习目标。2014年是我们教改的第五年,课题组成员通过幕课系统学习了翻转课堂教学法,并着手实践。比如,我们把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的代表作《高老头》第一讲的教学内容进行翻转。第一步设计好10分钟的脚本,写好教案;第二步制作PPT课件,配音录制教学内容,提前二周上传教学平台;第三步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内容。通知学生按要求提前阅读教材或者原著,提前一周(或三天)完成作业提交到指点平台。带着书面作业用于课堂小组活动。第四步课堂内活动。包括检测———讨论———交流———质疑———总结———个人作品展示等。新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我的空间,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的改革

第一,在教学中注重德育的渗透和人格的塑造。外国文学课程的开发,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学会鉴赏和批判,还要通过经典作品的学习,感悟其中的底蕴,陶冶情操,放飞灵魂,更重要的是把作品转化学生前进的坐标、成长的动力、抉择的方向。优秀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外国文学的核心内涵就是人文精神。每一个时代的作家和作品都展示了对人性的关怀与探索,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阅读空间和精神家园,对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把人本与文本相结合,在赏析中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弘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渗透道德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人生境界,赋予经典作品新的生命和价值,促进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以《出埃及记》中摩西为例,开掘其胸怀大志、勇于奉献的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追求人生意义的高尚人格;以《简•爱》为例,开掘文学经典中忠贞不渝、自尊自爱的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理性的爱情态度、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等等。第二,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在赏析外国文学经典中,我们引导学生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作品的结局和历史学家的见解,从不同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评述,为“旧”形象撰写“新”篇章,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改编。比如,为悲剧人物安排新的命运:为“安娜”写新结局,把“哈姆雷特”变为行动者,对作家巴尔扎克人生进行评论等等。这样的拓展命题,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资料才可以写出独到的观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品。另外,在考试方法上也进行了调整。我们采用卷一客观题+卷二主观题+平日成绩(课堂表现+小组评价+作业质量+创新能力)相结合的模式,加大了平日考核力度,使学生更加重视的是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篇(3)

一、外国文学的文学性

文学是一门艺术,一种艺术的门类,外国文学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外国文学对世界其它区域的本土文学影响深远。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迅速的吸收西方的思想和文化。西方文学性很快的被吸收和引进,对本土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文学的很多优秀的文学家,像王小波、余华、莫言等都曾经谈到过自己创作中对西方文学的吸收。外国文学的成果丰富,名作如海,名家如林。创造了很多丰富的文学形象,丰富了文学的世界。出现了很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流派,开创了很多的文学表达形式。意识流、荒诞派、魔幻等很多的文学形式,都在外国文学中得到了孕育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在一定的程度上基于普遍性的心理感受和生命体验,虽然彼此的差别很大,但人主体活动的的感知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在文学的世界中,创造者、读者直接可以达到精神的相通。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家总是直接的关照人类共同的存在本身,反应人类生存的普遍规律,在文学的世界中,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外国文学的很多作家创造了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它们是人类精神领域的永恒财富。如莎士比亚、狄更斯、海明威等等,他们站在很高平台来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他们创造的作品,在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反应人们生活的状态,从中透露出的人文理念与精神理想,是人类共同的宝藏。体现着民族性又体现着世界性,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中,充分展示了文学艺术的高度和水平,这也是外国文学作品在今天不断的走向世界的内在原因。

二、对外国文学的文化包容

外国文学由于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其在其它的地区迅速的传播。外国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外国文学地域的意识形态,带有很强的风俗文化意味。外国文学是一定时期文学作品背后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应。如今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变的越来越迅速,世界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彼此之间的吸收和借鉴变得越来越多。对彼此文化包容性也越来越强,文学的交流也朝着开放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外国文学的吸收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各个地区文学的发展,为各个地区文学的发展提供很多借鉴的素材。这种相互的融合是一种文化包容的体现,文学这种艺术形式,蕴含着很多的文化因素。在阅读和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对文学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意识、价值的思考和了解的过程。外国文学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必然与接受地区的文化因素有很多的不同,世界上每一个现存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国家实现主体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它是构成民族集体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它反应民族心态和民族文化。这必然会产生外国文化接受地区的文化与该地区文化的冲突,从而形成一种文化的困惑,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对外国文化的传播起一定的阻碍作用,接受地区的文化认可过程可能会影响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但如今发展的趋势包容和共融的今天,各民族都不断的接受其它地区的文化,这种接受基本以本民族的文化为主体,这在翻译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把外国文学转换成翻译地区的文学,这一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基于本土文化的创造。这种借鉴与外国文本的本身是不能分离的,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包容和开放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地区和民族对外国文化的吸收将不断的深入和增多。在这其中,文化的包容起了很大的作用。未来,世界仍然会沿着包容的和借鉴的路继续前行,外国文学也会在被借鉴中保持不断的生机。

作者:宋阳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篇(4)

二、唤起“阅读期待”:享受审美愉悦与乐趣

读者转向,重视读者接受研究的接受美学代表姚斯十分强调读者期待视野和作品意义生成之间关系。姚斯在前人基础上提出“期待视野”的术语,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也就是指读者本身的期待系统可能会赋予作品的思维定向。期待视野显然与读者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常常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语文课标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文学作品解读教学因而要注重珍视和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对文学的接受感悟力和想象力,培养提升学生的期待期待,提高阅读质量。在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教学中,我们依然经常看到教师既不注意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不关注学生原有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教学步骤程序化: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内容———作品艺术特色。教师从头到尾一一讲来,面面俱到。久而久之,学生对经典解读自然失去兴趣,甚至厌烦经典解读课程教学。学生的阅读期待没有被真正唤起,难怪乎布鲁姆说:“专业读书的可悲之处在于,你难以再尝到你青少年时代所体验到的那种阅读乐趣。”鉴于此,在解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情境,调动起学生阅读期待,唤起他们对探寻经典意蕴和表现形式的好奇心和欲望。比如,在“普希金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你印象中的普希金是一位怎样的诗人,普希金诗歌给你总体印象与感受是怎样的?学生们在中学已经学习过普希金的抒情诗,对诗人传奇的爱情及生平有所了解,初步鉴赏品位过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感情真挚、旋律优美,语言质朴优美的抒情诗。教师巧妙唤起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令其渴望进一步了解诗人的阅读期待中。学生求知欲和兴趣被激发以后,教师再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到诗人传奇的爱情经历和不平凡的生平,初步感悟到诗人浪漫热情、善良纯真、忧郁率真的诗性素质和血气方刚、奔放自由的天性;通过播放诗人抒情诗杰作《致凯恩》《致恰达耶夫》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朗诵音像视频,让学生初步体验“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抒情诗风格,对这位“俄国文学之父”产生极大的兴趣和阅读期待。学生的生活情感经验和审美经验被深深唤起,就为解读诗人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良好的基础。布鲁姆说“阅读的乐趣是自私的,而不是社会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实践活动之间的张力,使得经典解读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新鲜感切入文本解读,让学生获得更多个性化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才能形成对文学作品解读教学良性循环的理想境界。

三、涵咏经典:自主探究深层结构

重视读者接受的阅读理论具有一个共同认识:一部文学作品存在着多种解释与分析的可能性。外国文学经典常常在表层结构之外还存在一个深层结构,需要读者深入寻幽探微,才能体味其中的“言外之意”和“味外之旨”。正如歌德所说“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找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经典解读教学要高度珍视学生阅读独特体验与感悟。温儒敏先生说“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那种‘涵咏’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应对技巧”接受美学另一代表伊瑟尔在强调读者的决定作用时也强调作品的制约作用,指出作品的意义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文本中的“召唤结构”,指的是作品中之空白吁求读者去完成作品的未尽之意。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师既要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的独特体验,也要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创设开放对话的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涵咏品味,比较升华,建构生成作品的意义。比如,在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的解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提前布置思考题给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哈姆莱特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悲剧形象?让学生课前自己先阅读作品,形成初步印象和感受,然后观看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录像《王子复仇记》,加深对剧情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一方面反复细读作品,积累体验与感受;一方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比较,从中受到启发,升华成理性的体会,并撰写成发言提纲或发言稿在课堂上做报告展示。在课堂上,让同学做报告,并组织全班同学提问讨论,搭建合作探究、多向开放的对话交流平台。教师再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作用,适当引入或补充介绍文本解读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用适宜的阅读鉴赏和批评方法去鉴赏解读。譬如告诉学生可以从社会历史学、知人论世、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俄底浦斯情结”、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多元视角去解读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比如,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阅读鉴赏的体验与感受。通过反复阅读,涵咏品味和合作探究,学生就可以深入领悟哈姆莱特形象丰厚内涵和多元解释的可能。此外,教师还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比如,专题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经典诵读等,让学生逐渐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上升到理解与领会、鉴赏与评论的层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获得审美愉悦和享受,又提升自己对外国文学经典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健全审美人格。

四、名师的榜样作用:促进专业化发展与成长

篇(5)

二、图片的使用

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传递出更丰富的信息,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外国文学课件中的图片提供了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历史、宗教、文化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个性方面的丰富的背景性资料,对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都有着较强的辅助作用。比如规模宏大古希腊剧场的图片,显示了当时戏剧的繁荣和希腊人对戏剧的爱好;罗丹雕塑的穿着睡衣、顶着硕大头颅的巴尔扎克立像的图片,十分传神的表现出了这位文学巨人惯于在夜间勤奋工作的习性等。西方文学还有这样的传统,即它经常与艺术同步发展,同一题材的作品不单以文学的样式,而且还会以绘画、雕刻等样式来呈现,这些绘画、雕刻本身就是一件件杰出艺术作品,它们从不同的维度诠释和强化了文学名著的价值意义,因此我们在外国文学课上也将这些艺术作品的写真图片展示出来。比如在介绍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时候,配以古希腊的艺术家菲狄亚斯雕刻的《命运三女神》的图片。女神们的头部虽然都受到了损坏,但那由质地很薄的希腊式长袍包裹着的身体却是如此的优美丰盈,充分显示了孕育在她们体内的无限生机和活力。这些以人的形象出现的希腊神,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兽形妖灵的神,让同学真切地感受到了那身上的人性的闪光,希腊文学所特有的人本精神也由此可以窥见一斑。再以《哈姆莱特》中“奥菲莉亚之死”的以一场为例。莎士比亚的描写极为凄美动人,浸满了哀伤的诗情:在小溪之旁,斜生着一株杨柳,它的毵毵的枝叶倒映在明镜一样的水流之中;她编了几个奇异的花环到那里,用的是毛茛、荨麻、雏菊和紫罗兰。她爬上一根横垂的树枝,想要把她的花冠挂在上面;就在这时候,一根心怀恶意的树枝折断了,她就连人带花一起落下呜咽的溪水里。她的衣服四散展开,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漂浮水上;她嘴里还断断续续唱着古老的谣曲,好像一点儿不感觉到她处境的险恶,又好像她本来就是生长在水中一般。可是不多一会儿,她的衣服给水浸得重起来了,这可怜的人歌儿还没有唱完,就已经沉到泥里去了。(第四幕第七场)我们在课件中将这段文字配以19世纪英国画家米雷的著名油画《水中的奥菲莉亚》,这幅画描绘了这个美丽而又善良的姑娘落水而亡的瞬间,以空间艺术的方式生动地再现出了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场景,既令人心醉又令人心碎,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后来劳伦斯•奥利弗在他导演的最经典版本的《王子复仇记》电影中,就完全搬用了这个画面,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三、音乐的选配

优秀的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唤起听者强烈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把音乐的活水引入文学的殿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调沉闷的气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有些文学体裁本身已经包含了音乐的元素,尤其是诗歌。外国文学史上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诗人都十分重视诗歌的内在韵律,追求诗歌与音乐、绘画的结合。在外国文学课上,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诗歌插上音乐翅膀,让它带领我们在人类精神的广阔天地里自由地翱翔。比如,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有一首名诗叫《天鹅》,描写天鹅安详自在地在湖面上缓缓游走的情景,突出天鹅美丽、优雅、纯洁、高贵的形姿与品性,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我们根据诗歌的内在节奏,配上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名曲《天鹅》,那柔婉舒缓的旋律,宁静深沉感情,与诗歌的唯美意境水融,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再比如,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爱情诗《当你老了》配上音乐诵读,抒情主人公那“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的诗句就显得格外的深情绵邈、感人肺腑,从而引起所有人深深的共鸣。外国文学史上还有一种独特的现象,即有相当多的文学名著与音乐作品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比如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取材于18世纪法国启蒙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贝多芬谱曲的《欢乐颂》,歌词取自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的同名诗篇;比才的歌剧《卡门》由十九世纪的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大家对《费加罗的咏叹调》《欢乐颂》《斗牛士之歌》等曲目都耳熟能详,但是对小说、戏剧、诗歌却不甚了解,因此,我们让音乐与文学“牵手”,使二者互相生发,互相补充,这样既可以消除同学对外国文学的陌生感,调动他们去进一步阅读、思考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又可以营造审美氛围,培养学生较为广阔的审美视野和较为深厚的人文胸怀。

篇(6)

二、外国文学的情感语言到位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载体,但是文学的形成并不是语言文字的堆砌,其还需要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投入特殊的情感,使文学作品具有真正的内涵价值,这也是语言艺术存在的重要意义。我们在阅读和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常都能够被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所感染,因为这些作品都寄托着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传递着外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状态。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这是莎翁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在这部戏剧中,哈姆雷特的经典台词“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是生存呢,还是毁灭……”莎士比亚在描写哈姆雷特这段内心独白时,也是对对人性的拷问,对哈姆雷特当时的内心情感表达得十分到位。当读到这段独白时,读者往往也会不知不觉地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情感语言描绘得如此细致,也是这部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三、外国文学语言描写形象

形象的语言艺术特色能够使文学作品的表达更为清晰,让读者能够从形象的文学语言中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在外国文学中,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也是其语言艺术运用的主要特点。也许有人会认为,语言的形象和生动完全是一个意思,其实这是错误的。语言艺术的形象性与语言艺术的生动性有着本质的区别。生动性通常是文学作品在描绘的过程中十分具体,使读者能够准确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内容和情节;而形象性则是从感知上让读者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内容,文学理解的层次更高。与语言生动相比,文学语言的形象通常具有抽象性和表象性这两个特征。在抽象性特征中,形象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作者根据一定的思维和社会现实虚构出来的形象;而在表象性中,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往往都是作者和读者在作品中形成的一个固有形象。这两个特点看似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但这都符合外国文学的语言艺术。例如:在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这部小说中,对于小说主人公小姑娘的形象,读者和作者都会认为这就是杜拉斯本人,小说也像是一部杜拉斯的自传体小说,把作品中小姑娘的形象具象地表现出来。

篇(7)

2、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接受分析

一般来说,在对外国文学带来的影响进行审视时,应该注重其强势地位。但是我国文学在受到外国文学影响的时候,应该从内在需求出发,对外国文学进行引进选择。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学的主动性非常鲜明。中国文学在对西方文学进行选择时,应该在本土经验的基础上对应该学习的内容或者不应该学习的内容进行明确,并且对西方文学进行考量,从而确定其是否与我国人民的文学习惯相契合,从而使得读者可以真正接受。然而,部分外国文学作品地位并不高,其故事内容和故事表达出来的感情却与大众心理相契合,并且与中国社会现实真切贴近,则会很容易被大众认可和接受,并且带来比较鲜明的影响。因此,由于宗教带来的影响,中国在文化根基方面有所欠缺,使得外国文学难以深刻影响到中国。而本土经验却成为中国人民对外国文学进行选择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是否接受外国文学,与本土经验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而外国文学要在中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并且被大众认可与接受,则离不开本土经验为其奠定基础。外国文学要被中国大众接受,需要一个成熟的时机来实现。同时,外国文学应该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比较新鲜的文学内容,即外国文学应该以本土经验为基础在中国流传。在对外国文学进行引进与选择的过程中,本土经验为其带来比较深的制约作用,甚至在外国文学接受方面都产生比较大的制约力,从而使得外国文学在中国形成了比较独立的系统与格局。

从接受对象方面来说,中国接受外国文学其实不是接受外国自身文学,而是站在中国本土立场而选择外来文学。其选择标准并没有完全根据外国文学的艺术价值或者原有地位,还会对中国社会与文学发展的效用价值进行考量,从而真正被大众认可与接受。因此,对外国文化的选择是从中国入手,而不是由外国文学出发。外国文学具有比较复杂的特点,而且内容比较丰富,为中国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与学习的经验。但是中国的外国文学存在选择性与不全面的特点,在本质上是基于本土经验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系统。外国文学在语言运用等方面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国别形态差别,然而翻译却淡化了这一种差别,从而形成了具有一体化特点的单独形态。只是这一点使得国外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及其文学作品在中国并没有人知道。因此,本土经验可以重新塑造外国文学的整体形象。

3、本土经验对外国文学接受的影响分析

本土经验可以对外国文学接受带来比较明显的影响。第一,外国文学在形态层面是一种翻译文学。外国文学在经过翻译之后,阅读对象会不一样,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也就是说,外国文学在翻译之后的阅读对象就是中国大众。经过翻译的外国文学的内涵艺术会被全面隐藏,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成为中国文学。第二,外国文学的属性也会受到本土经验的影响。也就是说,外国文学在经过翻译之后,将中国文学属性体现了出来。第三,本土经验还可以对外国文学的内在性质产生影响。人们在翻译外国文学时,会为了满足本国读者的内在需求而进行有意识的变更。在翻译外国文学时,常常会根据自身理解来进行,形成中国大众熟悉的习惯用语与人情世故,甚至还有历史典故与政治思想,将本土经验的作用体现了出来。虽然这种做法不一定准确或者成熟,但是却是必然的,也是现实存在的。第四,不能忽略读者因素。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阅历与阅读心境,推动了外国文学更深层次的发展。

篇(8)

女性主义能够成为显学的去中心语境是一种后现代语境,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不可证其伪的话语是不存在的,都是机缘际会的话语间合作。从生态女性主义的案例上来看,这一观点很容易理解。由于生态危机没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使得生态主义对其具有包含了全部物种在内的普遍意义的关注,批判和排斥在种族、物种、性别之间做等级划分和区别对待的观点。对整体观的强调是生态批评的主要内容,而女性批评与其明显的差别和不同之处是批评的侧重点,排除人类中心的是生态批评的关键,排除男性中心的则是女性批评的关键。在发展的道路上,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选择结盟都是以发扬自己作为宗旨的,因此,二者进行的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留的结合。香港树仁大学陈诗洁女士曾感慨道:“不要以为女性与自然同样受父权文化压迫,生态主义就会较着重性别的问题,即便是深层生态学也无暇顾及于性别的议题……”生态女性主义的两个母体理论合作与角力的动态过程就是其未来的发展轨迹,但是,倾向于生态方向、女性方向或是一边倒的靠拢方向还需要观察和分析。事实上,女性和自然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逐步迈入下风的不利趋势,通过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的协作,二者合作进行抗议和申辩是不可避免的情况。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亲缘关系就是天经地义、天长地久的,这种被生态女性主义者作为构筑理论基础的超验观点与“以理服人”的学术原则相矛盾,违背了其学术规则。这是由于该理论者对两种同时发出的声音没有认真辨析,实际上,其诉求的表达是一致而又冲突的。

二、“受迫害情结”的强化

对男女关系的揭示是女性主义的紧要任务,即揭开男女不平等的关系。由于很多文学评论过分地剖释阐述受伤害的女性,夸大了其受摧残受压迫的地位,让人们觉得受压迫的女性形象是女性主义为其创造和描绘的,更有甚者对此称之为“受害者的哲学”。后来出现并逐渐成长起来的女性主义阵营之中的“后女性主义”,对该种情况有着十分深入的理解,认为“女性主义对男女问题的过分强调和夸张以及将其政治化”等方面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因为反对“受迫害情结”导致很多人对女性主义产生误解,将其定义为是极端的,个人中心的,令人难以忍耐的女性主义,不愿意接受女性主义。而一些女性主义不满甚至是厌烦“受迫害论”,觉得女性群体和自然都受到了男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伤害和摧残。这些理论主张更是对女性主义的接纳造成了一定困扰。例如:“从对待环境和自然的方式上来看,男性和女性有着相同和类似的地方,都将双方看作是能够掠夺和占据的资源。”这是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之一,福尔斯对其进行了详致的描绘,通过刻画萨拉悲惨的遭遇和痛苦不幸的人生,表达了对文明摧残下的自然的怜惜以及对生活在坎坷窘境中的女性的同情,显示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社会的背景下,男权占据着主导地位,自然和女性的境况和遭遇有着极度的相似之处,即以他者的形式存在。但本文认为,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受害者的立场上,不能将女性与自然共同搁置其中。

首先,把女性与自然共同放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受害者的立场上的这种做法非常笼统,不符合真正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方面来看,它的积极影响惠及到了部分女性,并没有明确地排挤女性,而且,迅速发展的科技所引发的诸多环境恶化乃至生态灾难也影响到了男性群体。然后,在保证所有女性内部各成员的发展处于一个层面,遭受的歧视迫害程度相当的条件下,才能把全体女性和自然放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面。但这种划分忽视了地域、民族、阶级和年龄等系统内部的个体差异,划分过于简单。由于西方是生态女性主义的诞生地,而中国还停留在将其引进的时期,没有属于自身的本地化色彩使得其观点和评论缺少创新性思维,而是较多地进行源理论的阐释。因而,对该理论发展进程的关注十分重要。再次,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对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审视,发现天人同一、人定胜天和天人和解是人类中心主义进程中的三个主要时期,三者之间既相互交织并行,又有一定的重复和叠合。因而,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变化的没有固定形态的发展及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得不能将其笼统地与女性和自然的对立面混为一谈。

篇(9)

女性主义能够成为显学的去中心语境是一种后现代语境,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不可证其伪的话语是不存在的,都是机缘际会的话语间合作。从生态女性主义的案例上来看,这一观点很容易理解。由于生态危机没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使得生态主义对其具有包含了全部物种在内的普遍意义的关注,批判和排斥在种族、物种、性别之间做等级划分和区别对待的观点。对整体观的强调是生态批评的主要内容,而女性批评与其明显的差别和不同之处是批评的侧重点,排除人类中心的是生态批评的关键,排除男性中心的则是女性批评的关键。在发展的道路上,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选择结盟都是以发扬自己作为宗旨的,因此,二者进行的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留的结合。香港树仁大学陈诗洁女士曾感慨道:“不要以为女性与自然同样受父权文化压迫,生态主义就会较着重性别的问题,即便是深层生态学也无暇顾及于性别的议题……”生态女性主义的两个母体理论合作与角力的动态过程就是其未来的发展轨迹,但是,倾向于生态方向、女性方向或是一边倒的靠拢方向还需要观察和分析。事实上,女性和自然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逐步迈入下风的不利趋势,通过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的协作,二者合作进行抗议和申辩是不可避免的情况。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亲缘关系就是天经地义、天长地久的,这种被生态女性主义者作为构筑理论基础的超验观点与“以理服人”的学术原则相矛盾,违背了其学术规则。这是由于该理论者对两种同时发出的声音没有认真辨析,实际上,其诉求的表达是一致而又冲突的。

二、“受迫害情结”的强化

对男女关系的揭示是女性主义的紧要任务,即揭开男女不平等的关系。由于很多文学评论过分地剖释阐述受伤害的女性,夸大了其受摧残受压迫的地位,让人们觉得受压迫的女性形象是女性主义为其创造和描绘的,更有甚者对此称之为“受害者的哲学”。后来出现并逐渐成长起来的女性主义阵营之中的“后女性主义”,对该种情况有着十分深入的理解,认为“女性主义对男女问题的过分强调和夸张以及将其政治化”等方面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因为反对“受迫害情结”导致很多人对女性主义产生误解,将其定义为是极端的,个人中心的,令人难以忍耐的女性主义,不愿意接受女性主义。而一些女性主义不满甚至是厌烦“受迫害论”,觉得女性群体和自然都受到了男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伤害和摧残。这些理论主张更是对女性主义的接纳造成了一定困扰。例如:“从对待环境和自然的方式上来看,男性和女性有着相同和类似的地方,都将双方看作是能够掠夺和占据的资源。”这是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之一,福尔斯对其进行了详致的描绘,通过刻画萨拉悲惨的遭遇和痛苦不幸的人生,表达了对文明摧残下的自然的怜惜以及对生活在坎坷窘境中的女性的同情,显示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社会的背景下,男权占据着主导地位,自然和女性的境况和遭遇有着极度的相似之处,即以他者的形式存在。但本文认为,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受害者的立场上,不能将女性与自然共同搁置其中。

首先,把女性与自然共同放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受害者的立场上的这种做法非常笼统,不符合真正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方面来看,它的积极影响惠及到了部分女性,并没有明确地排挤女性,而且,迅速发展的科技所引发的诸多环境恶化乃至生态灾难也影响到了男性群体。然后,在保证所有女性内部各成员的发展处于一个层面,遭受的歧视迫害程度相当的条件下,才能把全体女性和自然放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面。但这种划分忽视了地域、民族、阶级和年龄等系统内部的个体差异,划分过于简单。由于西方是生态女性主义的诞生地,而中国还停留在将其引进的时期,没有属于自身的本地化色彩使得其观点和评论缺少创新性思维,而是较多地进行源理论的阐释。因而,对该理论发展进程的关注十分重要。再次,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对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审视,发现天人同一、人定胜天和天人和解是人类中心主义进程中的三个主要时期,三者之间既相互交织并行,又有一定的重复和叠合。因而,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变化的没有固定形态的发展及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得不能将其笼统地与女性和自然的对立面混为一谈。

三、二元对立思想的依赖

篇(10)

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对比”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对比”法可以更快地促使学生寻找到阅读的突破口,走进作品的内涵。那么教师应从哪些角度去实践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对比”原则呢?我认为其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移情”来把握作品中的主题、情感和人物形象。比如在评价“娜塔莎”这一形象时,可以这样设计:作为拥有相同年纪的你们,你们喜欢娜塔莎吗?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的设计其实是在调动学生自身的实际,相仿的年纪,不同的文化心理,学生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对比的过程。不少学生都说不喜欢,原因是娜塔莎太过直接,不够含蓄,这是东方文化心理的典型。教师在学生的反应中顺势点拨,这种直接实际是一种率性,一种这个年纪里应有的可人之处。经过这样的对比交流,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其二,还应充分重视鉴赏形式的不同。我们学生在阅读小说作品方面是有一定基础的,传统的小说基本情节、小说三要素都是经典的鉴赏方法。然而面对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并非传统的鉴赏方法所能诠释的。我国的传统小说是以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取胜,而外国小说有大段的场景与人物心理描写。这在教学中就需要学生认识到这些不同点,有的放矢地去关照外国小说作品。

篇(11)

一、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必要性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传播已经逐渐跨越纸质媒介,进入电子时代,大学课堂早已不是传统的教师+口授+黑板+粉笔,取而代之的是以高效率的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多媒体课堂。信息量大,方法灵活,于视听结合中,学生轻松接收到大量有效信息。此种状态下,教师的知识优势渐渐退居幕后。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转变,互联网提供的各类知识节点、各类文库成为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托。教师必须时时接受新知识,才能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的研究表明:人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味觉仅仅占1%,触觉仅占1.5%,嗅觉也只占到3.5%,信息来源主要靠听觉的11%和视觉的83%。而在获得的信息与保存记忆的试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视听接收的信息保存的时间相对较长,而对只凭借听觉或者视觉获得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单用听觉获得的信息在72小时候后仅剩15%,只凭视觉的剩40%,视、听并用获得的信息在三天后――高达75%。这样的实验结果给多媒体视听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教师们主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计算机理论与实践修养,学习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亦不例外。外国文学教材少则三百页,多则六七百页,涵盖除中国以外世界文学几千年的精华,卷帙浩繁。除文学外,更涉及复杂的宗教、哲学,涉及地理、历史、民风、民俗,涉及道德、伦理,及其它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建筑,舞蹈、音乐,浩如烟海。对于身处异质文化的我们,掌握起来何其之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可以充分展示异域文化的风土人情、民俗礼仪,自然风光,了解作家时代,社会概貌、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外国文学课不单单传授、学习文学知识,同时对世界优秀文化进行接受、学习、传播。

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大量信息,能够缓减课程内容量大与课时逐渐缩减的矛盾(笔者所在单位外国文学课时由年学时128课时减为102,又减为目前的85)。多媒体课件使繁杂的内容简洁化、便捷化,生动、直观,形象、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高效、丰富,远胜于传统的粉笔或黑板课堂。

二、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素材选择策略

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搜集建立各类素材的电子资源库――电子期刊资料库、电子图书资料库、文本库、图片库、音像库。实际操作中基于教学重点难点,配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各类素材――文本、图片、影像资料、期刊类资料、论著类著述的挑选、组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市面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种类繁多,各有优势,但适合讲授型外国文学课程的软件莫过于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简单易学,便于后期维护。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可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完善教学思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学界对多媒体教学、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意义及作用论述较多,对课件需要素材的选择论述不多。笔者试图对此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

(一)背景色彩素材

背景色彩,除了使用PPT软件已有的母版外,课件制作主要需要自我设计,体现制作者对该节课程的理解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背景色调素材与授课内容整体氛围要一致,为整节课件定好基调。传统的授课介质只有黑白(黑板和白粉笔)两色,不管讲授内容是什么,黑白是永恒色。多媒体课件则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底色。比如,《中世纪文学概述》选用灰暗的色调,以体现教会对社会生活整体的压抑。《哈姆雷特》用忧郁的蓝色,配以1947年版电影《哈姆雷特》奥利弗饰演的哈姆雷特忧郁的眼神,生动形象传其个性。《德伯家的苔丝》以英国田园风光和现代化工业融合为底色,借以说明苔丝的悲剧主因――时代、社会原因。同时还要注意文字、图片与底色的色彩要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三者色差不大,播放时,受教室光线、投影仪等的影响会出现不同效果。同时色彩不能太过炫目,影响观看。

(二)文字素材

选择调配好底色,依授课内容和篇幅编辑文字,简洁明了,切忌繁琐。谨慎选择字号、字体、字体颜色,突出讲授重点,难点。国外的作家名、作品名、主人公名译成中文后,长而拗口,学生掌握起来困难,可用不同颜色或者加粗强调。文字色彩的使用整体要以眼睛的舒适为度。文字素材包括必要的文学史知识点、作品分析重点、图片配文、原著的精彩片段、精彩评论链接等。尤其是原著经典段落的赏析,鉴于学生阅读原著的时间不足,课堂适当赏析,可以让学生把握作品重点,增加阅读兴趣。摘录《吝啬鬼》中阿巴贡丢失金子的内心独白,对比《一坛黄金》中尤克里奥丢失金子的内心独白,我们可发现两段文字简直“一模一样”,剧作家对吝啬鬼的心理刻画透彻深刻,由此亦可见莫里哀对普劳图斯的借鉴。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美狄亚“骂夫”名段,实则是欧里庇得斯对古希腊社会男性的控诉、对女性的同情。从美狄亚杀子前的心理斗争可窥见一位母亲的痛苦抉择。通过经典段落的摘录,学生体味欧里庇得斯对社会的批判,亦可对比反思现今女性的生存困境。

链接一些相关论题的精彩评析,开阔学生学术视野,进而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古希腊戏剧起源的课件中,拓展中国传统戏曲起源知识,理解两种文化对同类艺术形式的不同创造与发展。古希腊神话课件可延伸到中国上古神话:如希腊创世神话与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造人与女娲造人,进行中西横向比照,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制作《哈姆雷特》课件时展示学术荒诞小说《哈姆雷特谋杀案》片段,由这部另类文学作品入手了解学界对悲剧《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相关论析。讲授雨果、大仲马,推荐阅读《金庸大仲马比较论》《萧峰冉阿让比较论》等评论文章,从学生感兴趣的论题着手于潜移默化中渗透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影响研究相关方法。

(三)图片素材

当今读图时代,多媒体课件对图片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图片可以让读图者瞬间掌握相对完整的信息。图片选择不可太“花里胡哨”,过度吸引学生注意力。选择切合主题、极具代表性的图片,与文字配合,图文并茂,形成友好和谐的界面,对文学思潮、作品内容理解大有裨益。我们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对作家形象、时代风貌异常陌生,尤其是难以理解的宗教文化。配以适当的图片能让学生对当时的服饰、相貌、建筑、礼仪、民俗、着装有所了解。制作赫拉克勒斯传说的课件,搜集赫拉克勒斯建立功勋的各种素材图片:雕塑,壁画、油画,其功勋便一目了然。意大利诗人但丁距离我们时空遥远,展示米奇力诺的名画《但丁用诗启蒙佛洛伦萨》,学生对但丁的肖像、服饰,地狱、炼狱、天堂三界轮廓一目了然。古斯塔夫・多雷绘制的《地狱》插图直观地呈现了地狱情景。比照中国民间流传的十八层地狱图景,加深对《地狱》篇的理解。哥特式文学风格非常抽象,可先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入手――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由建筑风格进而推进到文学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充分佐证了文学的特点:对人性讴歌与赞美。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的维纳斯突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美的追求,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所做的《创世纪》巨幅天顶画、雕塑《摩西》,多纳太罗的雕塑《大卫》兼传达了人体美、力量美,讴歌人,赞美人,与文学内容异曲同工。

艺术同源共生。学生通过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图片亦可领略雕塑美、绘画美、建筑美。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对其他种类的艺术品进行鉴赏。这样集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文学课是传统教材讲授无法赋予的。

(四)音乐素材

多媒体课件中配入音乐,能够加强对人物形象、作品风格的理解。1997年苏菲・玛索主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用短短4分钟的插曲便回顾了安娜逐爱的一生:追求、执着、痴狂、绝望。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人所共知,不仅是催人奋进的诗歌,配曲更是雄宏、豪迈、悲壮。歌德的《野玫瑰》,配以舒伯特的谱曲,把爱情的美好、欢乐尽现音乐中,令人心情愉悦。电影《俄狄浦斯王》配乐响起便把我们带入辽远的底比斯,带进那个神主宰的时代,带进命运之门。比才歌剧《卡门》名段《爱情像一只小鸟》,欢快、激情,唱出了卡门对爱情与自由的渴望。由音乐入手学习文学、赏析作品,文学课堂“有声有色”,学生对陌生的外国文学兴趣盎然。

(五)名著电影素材

中文系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翻译文学,与原语文学不同。聆听相关音乐,观看相关名著改编的原声电影,可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静态的图片展示不同,动态的影视素材,更具象化地为学生展示背景、服饰、人物关系、主人公个性,“读作品”改为“观作品”,于视听中感受作品。

接受美学强调接受差异,学生的资质不同,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各异,光影技术合成的电影成为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喜闻乐见的有效途径。当代电影技术日异发达,能够创造出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奇特效果。《诸神之战》《贝W武甫》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在电影方面的成功。影片把诸神斗争、地狱、天堂情景具体呈现出来。《贝奥武甫》中火龙,体大、会飞、通体金色、口能喷火。水怪格兰代尔身高、奇丑、言人语、吞食活人,贝奥武甫降怪除龙的英雄业绩豪迈而悲壮。《奥德赛》中独眼巨人、海怪、海难利用现代3D技术打造,场面宏大,形象逼真,弥补了学生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不足。由路易・德・菲耐斯导演并主演的喜剧片《吝啬鬼》把阿巴贡吝啬的方方面面呈献给观众。影片中,正在教堂做礼拜的阿巴贡望见修女前来募捐,赶快更换座位。修女靠近他,阿巴贡即刻起身回家。途中被修女截住,阿巴贡调整路线,到家后,随即关门上锁。金币失而复得,阿巴贡拖拽着金币箱穿过下水道,走过花园,趟过沙漠,遇募捐修女,绕道……对于一些受地域、个人经济能力限制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现场观看话剧、歌剧经历,据此教师可搜集选择一些著名话剧、歌剧演出视频素材,如中、挪联合演出的话剧《玩偶之家》,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巴黎圣母院》《茶花女》等插入课件,学生于艺术欣赏中感受戏剧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不同戏剧类型的差异,开阔视野。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选择一些知名专家、教授的视频公开课,让学生领略名家风范,大师见识。每个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一,见闻广博不一、切入问题的角度不一,选择精彩的视频课加入课件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可师生共勉。

制作完成的课件在实际授课中还需根据任课教师的再理解,学生学习反馈,进行交互探讨,进行修改,完善、美化,以期达到融科技与教育于一体的完美“佳作”。

三、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素材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不仅服务于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师、学生,还要兼顾其他外国文学爱好者。在搜集需要的素材时,理应考虑到课件整体科学性与知识性、美观性与艺术性;实际制作中,根据教育基本规律把握好重点、难点,繁简得当,以外国的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为中心,强调文学性,切记课件庞大的信息量把学生注意力引到其他方面,导致“迷航”。

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自身之间要进行协作与会话。教师在精心搜集、挑选素材、制作课件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视野广博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使得教师切实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学生通过课上接收到的信息点,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深入研究,对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培养鉴赏和品评能力。查找资料,自主学习,不仅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教、学相得益彰。

搜集、选择、整理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需要的素材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过程,要随着教育观念、技术进步、学生接受能力、授课地点变换等做出不断的更新和调整,以期更适合课堂教学,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L-14006])

参考文献:

[1]杨玲.点面结合,突破难点――浅析《外国文学》的多媒体教学[J].价值工程,2011,(1).

[2]何学琼.教师媒介素养在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9).

[3]吕超.从“通识”到“大数据”――浅论当下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程的教改策略[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5,(2).

[4]周青.多媒体课件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21).

[5]孙霄.巧用CAI多媒体优化“外国文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6]胡贤林.图像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的创新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