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校学生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2-10-19 09:24:1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校学生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校学生管理

篇(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自我实现,变革创新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价值判断日趋多元化,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在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改进,否则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分析

(一)高校扩招后学生整体素质有所降低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空前发展时期。从1999年扩招以来,整个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是非常显著的,从原来不到700万人的规模,已经增加到了现在的2979万人。毛入学率也从原来的不到10%增加到24.2%,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录取分数控制线也随之逐步降低,新生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在新建本科院校表现得比较明显,在新生中,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太差,学习困难,又不努力迎头赶上,而是采取消极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思想淡薄,自我要求低,无视纪律约束。这种低水平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无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期间投机取巧心理严重,使高校考试舞弊现象难以杜绝,继而影响到学风建设,最终导致大学毕业生水平不高,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二)学生更加活跃,“90后”的特点更复杂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以及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影响下,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日益觉醒,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自我本位意识得到高扬,人的个性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更多的发挥。但他们对人生的追求更加务实,把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丰厚的物质利益回报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这些学生大多属“90”后,性格活泼,崇尚独立,思维活跃,充满自信,好奇心强,勇于竞争、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分张扬自我和追求个性的缺点,部分学生缺乏信仰、理想和集体观念,功利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缺乏挫折锻炼。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更是污染着与之接触的当代大学生的心灵。网瘾、非主流、暴力叛逆等刺激反应现象的出现,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各大学因沉溺网络导致留级、休学、退学的均不乏其人,个别学生甚至因盗、抢等行为而身陷囹圄。这些问题使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三)就业形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压力愈加突出

就业工作成为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如何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就业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60万人,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将是本世纪初的6倍。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学生管理和高校学生就业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与结果的两个方面,将学生管理和提高高校学生就业力有机结合,是对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力挑战。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生为本”的理念需进一步深化

学生管理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以生为本”的理念首先直接反映在以平等的观念对待学生,以服务的思想管理学生。在现实的学生工作中,往往更多的时候是强调了管理,管住学生成了学生工作的原则,而为学生做好服务,常常由于各种原因被流于形式或不尽如人意,教师和学生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传统关系定位,在高校学生工作思维中依然占据很大位置。

(二)学生管理的过程意识需进一步树立

高校扩招后,在校生数量成倍增加,学生管理的难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学生安全稳定的压力很大。在很多时候,学生管理部门整天疲于应付或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安全稳定成为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面上不影响学生安全稳定的工作过得去就行,造成了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队伍对学生管理的过程意识和对个体学生的跟踪培养意识比较淡薄,对学生管理工作思考研究不够。

(三)学生管理工作系统需要进一步协调

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点多面广、事情多而杂、同一件事涉及多个部门协调处理、时间不确定、有的政策性很强。很多高校非常重视学生服务管理工作,配齐配强了学生服务管理专职人员,也建立健全了不少学生服务管理的机构。从机构和人员配备上来说非常完善,但真正工作和运行起来,效率不高,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屡有发生,导致有些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和校园安全稳定的工作处理不及时,甚至不处理。

(四)学生宿舍管理职能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宿舍管理功能定位比较单一,宿舍管理过于分散,宿舍管理服务人员的配备过于薄弱,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多为退休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只能从事值班、卫生等简单后勤工作,在一些高校宿舍管理被看成是单纯的后勤服务,导致学生课堂教育以外的管理空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学生管理。

(五)学生管理队伍的力量需要进一步整合

目前,辅导员角色存在交叉,定位不明确等问题,辅导员更多地停留在处理学生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上。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工作的深度和个性化不够,对学生个体的思想、心理等方面关注不够,对不同特点和层次的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导致学生工作常处于被动状态。另外,学生工作人员与教学岗位人员相比,在职称评定、进修深造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工作队伍力量的发挥。

三、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强化服务理念,变管理为服务,确实落实“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的理念不只是写在文件里,停在口头上,需要学生服务管理部门和从事学生管理服务队伍真正转变观念,摒弃机械管理学生的传统模式,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在具体处理学生事务上,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自觉克服师道尊严的思想,从神坛走到学生生命群体中,用自己的生命辉映学生的生命,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培育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以慈爱的心灵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强化过程管理

以干事业的态度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规律的探索研究,作为学生工作部门和人员要树立学生管理的过程意识,学生管理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不能简单停留在学生不出事或有关学生管理简单的数据上;同时作为学校层面,要建立学生管理的过程评价机制,督促学生管理部门和人员重视学生管理的过程,做到过程到位,目标明确。

(三)进一步统筹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提高学生工作体系的整体效率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把事物看成整体,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成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合的要素,重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高校的学生工作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学生的问题往往不单涉及某一职能部门,有时经常会同时涉及到几个部门,这就需要按照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原则进行统筹、协调,科学合理的整合学生服务管理工作机构和队伍。

(四)强大宿舍管理功能,健全育人环境,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现代大学的管理中,逐步凸显了学生宿舍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方面的重要性,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对学生的辅导、服务、培养,将是今后学生宿舍生活指导与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新时期的宿舍管理中,高校必须重视和把握“宿舍”的育人功能,树立以“育人”为核心的思想,把宿舍管理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来;在管理方法上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学生生活环境。因此,高校要从更新宿舍管理理念、完善宿舍规章制度、改善宿舍服务内容、分清宿舍管理职责并理顺关系入手,丰富和完善宿舍管理功能,厚实宿舍管理内容,强化宿舍育人功能。

(五)从专业化方向构建高起点学生工作平台,为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要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学校要从政策上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的激励保障,如从职称评定、进修深造、年终考评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激励,使学生工作岗位真正成为对教师有吸引力和价值感的“终生”工作岗位,从专业化方向构建高起点的工作平台,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工作的临时思想和应付思想。另外,进一步明确班主任、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首要的、突出的位置,特别关注个体学生的思想和心里干预。以“三生教育”为契机,突出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加强对辅导员自身的管理,规范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是使学生管理走向正规化、科学化、效能化的重要手段。在对辅导员的管理方面,应建立双重管理机制,一个是院(系)管理,一个是学校层面的管理,两个层面的管理并非相互矛盾,而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有机联动的整体。在对辅导员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为辅导员搭建充分交流沟通的平台,通过辅导员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在建立严格的学生管理人员准入机制的同时,坚持选拔、使用、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学院设立专项经费,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现代管理水平,形成先进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水平,以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层次与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文晓.和谐社会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2、唐卫民.论大学教师的人本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3、王朝平.运用激励机制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J].社科纵横,2004(5).

4、蔡立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5、王秀阁.知识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篇(2)

一、“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含义、特征及缺陷

刚性管理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并利用组织结构、责权分配来实现由支配到服从的管理。为了实施刚性管理,必须建立起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并附以严格的奖惩措施。这些规章制度在单位内部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内部人员必须人人遵守,无论谁违反,无论什么原因违反,都无一例外地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相应的处罚。

刚性管理重“管”、重“权”,从而达到管理的统一性。因此,刚性管理的优点在于保证工作秩序井然,行为规范统一,并且有利于对敏感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处理。但是,刚性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它忽视了人的因素,单位管理的核心是人,每个人都有思想、有能力、有各种精神需求,不考虑这些特点,一味地利用权力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控制,将使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很好地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单位的发展后劲。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依据单位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采用非强制性方式,以在员工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的管理模式。其最大特点在于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的为单位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非主流的、反中心的、多元的因素等通过各种途径冲击着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当代大学生,对他们的文化观、价值观、民主观等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总体说来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增强,赞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关注国内外形势,具有很高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和支持各项改革和发展;自强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增强。但同时也体现出消极影响: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享乐,不愿吃苦,戒备心强;精神上,缺乏远大的理想与抱负;缺乏精神支柱与坚定的信念;政治意识淡薄,政治信念缺乏,政治敏感性不高;心理上,由于多重价值观和“心理性断乳”的人格再构等内在原因以及存在着环境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在心理上多数居于一种“浅灰色区域”,易产生情绪障碍等。

三、学生管理提倡“刚柔相济”、重在“柔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只有符合被教育者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才能切实理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目前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来考虑,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保姆式”、“警察式”、“法官式”的刚性管理方式,会使学生的自立性、创新性受到压抑,易出现抵触或逆反心理而自暴自弃。但是如果只片面地强调采取非强制性的柔性管理,管理者对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把握不好易导致管理秩序失去控制,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同时柔性管理的实施,客观上需要管理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去了解、关心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乃至行为,这在现实中是较难做到的。另外柔性管理追求的那种依靠师生间高层次的“情”、自觉的“意”等非理性内在力量和“校园文化场”的无形制约,以激励为动力来实现“无为而治”的境界,需要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较持久努力的建设和积淀才能形成,管理周期长,短期内不易取得实效。可见,离开刚性管理来谈管理和离开柔性管理来谈管理都有一定问题,应该做到“刚柔相济”。

四、如何切实做到“刚柔相济”、重在“柔性”

1.建立合理、适度的规章制度是实施“刚柔相济”管理模式的前提

根据学校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使用控制、监督、惩罚等强制性手段迫使学生以某种行为规范去完成学业是必要的,这是保证学生管理有章可循的基本条件,是维护校园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等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但是规章制度的管理并不是万能的,控制和惩罚并不能使学生自觉和自愿朝着学校的目标前进,所以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应该是柔性的。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既要体现出对人的要求,又要尊重人和信任人,当管理制度提升到了人性化的高度,用富有人文关怀的制度来管理人,使人在被管理中体会出温暖和帮助,也就可以排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处理手段上,应以“教育为主”当学生违反规章制度时,在量罚上(特别在开除学籍这一定级)应突出“治病救人”,通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礼”,让学生深刻地认识错误,避免照搬制度生硬处罚,要重在提高认识,触及灵魂,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情,使之深切认识到管理者尊重信任、治病教人的良苦用心,从而真诚悔改。当然,利用各种形式和场合让学生熟知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

2.以人为本,营造柔性管理氛围是搞好“柔性”管理的保证

(1)以人为本,充分授权,自主管理。要搞好学生管理,首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观。我们在思考问题、制定目标和计划以及进行决策时,都应紧紧围绕以“生”为本和为“生”服务这个主题。同时要积极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诚待学生的基础上,做到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其次,推行以充分授权为基础的自主管理模式,实施自主管理要求管理者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有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管理自身事务;管理者应通过充分授权,帮助学生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自主管理;管理工作者还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制订监控机制。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和自身价值,提高他们调节与控制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尊重和激励学生是搞好“柔性”管理的手段。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在恨铁不成钢的心境下不能用“刚性”的管理手段打击他们的自尊,而应在保护其自尊的前提下,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管理者需要很大的耐心、爱心、信心、恒心,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关怀,以逐渐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评估每一个学生的时候,不宜过于量化。同时,成长需要鼓励,激励是实施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针对不同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背景和不同的个性特点等,采取与之相宜的激励措施和手段,使学生在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动力,从而把学校的意志变为自觉行动,更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参考文献:

[1]何晓晖.柔性管理及应用――企业管理新策略[J].商业研究,2000,(3):33-34.

[2]许亚非,向万忠.论以人为本及高校的人本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25-28.

篇(3)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以学生为中心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students-oriented

0 引言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虽然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但是重点本科的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同时随着高校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带来学生素质一定程度的下降,在市场经济、社会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偏差。在社会环境和教育改革的冲击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许多问题和新的挑战。

1 实施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现在,多数大学生受到家庭呵护,个人意识强、集体观念差、感情脆弱,缺乏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收费标准的提高、学业压力和就业竞争的加剧,造成高校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和心理困难的学生不断增多,这些都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其次,缺乏整套系统的学生管理体制,学生管理体制单一化,学生管理权责不明确,甚至满足于不出事。由于学生知识水平、人生阅历、年龄层次、思想水平的参差不齐,也给一些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失望。由于中国几近残酷的高考制度,使得高中教师总以考上大学便轻松为动力激励着学生,以及网络上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消极言论,使得学生心中形成了大学是来玩,来享受生活而并非学习的心态,这也需要学生管理者的正确引导,以便于学生走上正轨。

2 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内容

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学生工作的小事做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个中心环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工作重点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上来。

“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就是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的参与管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校的管理中凸显人性化,表现在让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的活动,自主安排活动,自主制定规划,校方在管理过程之中尊重学生的权利,从思想政治上,实现从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转变,是引导高校思想教育走出困境、回归思想教育本质而做出的时代回应。

个性是个人动机、需要、兴趣、特长、倾向性和认知思维方式的综合反映,个性使人对事物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选择。真实的集体来自于个体间内在的共生性,存在于独立性和独特性的个体中。所以真实的集体并不压制人的个性,而且是个性得以发展的土壤。任何人离开集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就不能成为人。异化的集体存在于一种外在的约束,这些外在的约束压制了人的个性。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通过“科层式全景监视”的管理制度、以强制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制度以及评价标准模式化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对学生的约束。学生的个性受制于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使他们不仅要生存于科层制的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中,接受学生管理人员的控制,还要生存于犹如镶嵌于大学的校园里的一个个不同的方格———“班级”和“宿舍”中。这些都表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外在约束的基础之上,体现为整齐划一的特点,这使学生的个性化选择自由受到限制,有悖于现代社会对学生个性的弘扬。

严格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人性化教育的光芒,管理要有制度,要有法可依。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也同样,管理者要增强执行校规校纪的严肃性。校规校纪对学生的规范管理是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本条件,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必要的。缺乏严格的管理,让学生放任自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严格管理规范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更多的应是关爱。在他们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有太多的无奈、挫折和烦恼,他们需要老师和亲人给予关心和爱护、帮助和鼓励,更需要辅导员给予他们鞭策和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在他们困惑不安时,前方有一盏温馨的、明亮的航标灯时刻伴随在他们成长的路上。对大学生进行人性化教育和实施严格管理不是对立的,只有二者互为补充,才能培养出能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栋梁之才。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大学生的人性化教育不仅要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新时期社会建设需要。对大学生的严格管理既要做到严格管理,又要有法可依。管理要体现人性、要尊重人权,不能忽视人的需要。正如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所概括出的人本管理核心精神: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人类的繁荣和幸福。

管理者要善于运用激励的管理模式。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学生管理,是指激发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激励的目标是使学生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能力。激励是“需要行为满意”的一个连锁过程。

著名心理学学家马斯洛把人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如果希望激励某人,就必须了解此人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然后着重满足这一层次或在此层次之上的需要。学生也是如此,特别像高职院校的学生,尽管有的个性偏激、不服从管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方法有待改善、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现象,但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在学校感受他们的大学生活,完整他们的人身。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点,那就是专科和本科的区别使得不少专科学生存在着自卑心理。多数学生参加高等教育的愿望是能读本科,但高考成绩不如意,愿望落空。不少迫于家长、亲戚等各方面的压力就读专科,心有不甘。加上对专科教育认识的模糊,给学生造成专科学生低人一等的心理压力。到校报到的新鲜感过后,“感到自己不像大学生”,心情郁闷、压抑,自信心受到影响。对此,我们需要多多与学生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愿望,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去教育和培养。

3 结束语

高校是和谐社会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学生管理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要达到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目标,就必须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神圣性的同时,正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背景和面临的形势,有效解决高校学生管理作面临的难题,不断创新思维、重视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提高管理艺术,提升管理绩效。管理是一门科学,学生管理更是一门与众不同的科学。学生管理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意识,加强学生内在管理与外在管理的结合,做到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的人性化,才能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建.以人为本理念与学生管理工作[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2):237-238.

[2]张焕华.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探讨[J].管理科学研究,2010,(2):9-10.

[3]黄厚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学生主体问题:研究视角与改革路径[J].高教探索,2010,(2):112-116.

篇(4)

1.前言

由于受到传统学生管理体制的影响,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此,笔者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对现行学生管理工作,新形势下学生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寻求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旨在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现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

第一,由学生处、学生工作办和各班级班委所构成,第二,由学生工作办、校团委、系团组织、班级团委所构成。两部分均由分管学生管理工作的副院长或党委副书记进行领导和决策。另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与其相互协调的组织部门、宣传部门、保卫部门也参与到学生管理中,这便是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

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1)计算机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所带来的双重变化和冲击,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双重角色,会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困惑和转换中感到迷茫。(2)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坚持自己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无疑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考验和挑战。(3)新形势下严峻的就业压力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4.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1阻碍了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以分级、层层管理、上下分工负责为主。另外,由于担心高校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思想出现波动等现象,高校管理工作实行了统一管理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学生与学生管理者之间的隶属、管理者主导成分多、管理者服务少等问题,以至于导致高校学生处处以规则办事,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4.2院(系)两级管理工作不均衡

新形势下,两级学生管理体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工作不协调、沟通不顺畅等问题。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院级下属部门较多所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校级学生管理部门是面对全校的管理工作,但具体实施管理学生的工作在于各院系的工作部门,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学校只管事不管人,最终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4.3管理工作效率低

新形势下,众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下一级的人力和物力是由上一级统一管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者只管事,事情做的好不好,效率高不高,对管理部门来讲只能顺其自然,无法控制等问题。不利于最佳学生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4.4学生管理资源的整合不合理

在专业管理队伍上,学生管理队伍不像专业的教师一样具备详尽的管理计划,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队伍的发展。在管理部门上,学生管理干部人员流动较为严重,导致了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青黄不接。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很难培养和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致使高校学生管理资源配备的不合理。

5.应对新形势下高校管理体制方法

5.1党委副书记(或副院长)负责管理学生工作

目前,众多高校均是由校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主管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可是,分管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还兼职者学校的其他方面的工作。这就导致了学生管理部门领导不能集中精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因此,笔者认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领导应改主为专,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管理当中,促使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性发展。

5.2建立德育与教学双向分流的辅导员体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应建立思政与教研双向的选拔与聘用机制,一方面从教师中选拔政治、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老师担任辅导员,一方面对优秀的辅导员给予提拔重用,调动辅导员进行学生的积极性,已达到思政与教研双向分流的目的。

5.3建立上级对下级奖惩人事一体化管理制度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建立上级对下级考核奖惩的人事权一体化机制,上级可以对下级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员调整和奖惩,促使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5.4建立学生管理工作的网络体系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充分发挥和利用网络,宣传、抑制或控制消极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具体措施为:(1)建立红色教育网站,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2)辅导员在教育网站上定时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3)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预防不良思想的传播。(4)开设网络课程,运用网络进行正面教育。

6.结语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对现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挑战、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发现: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体制存在着束缚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校、院(系)两级管理不协调、事权与人权分离,管理效率不高、学生管理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根据其问题,笔者提出:党委副书记(或副院长)负责管理学生工作、建立德育与教学双向分流的辅导员体制、建立上级对下级奖惩人事一体化管理制度、建立学生管理工作的网络体系等解决方法。旨在为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篇(5)

十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目前我国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立德树人。这一目标不仅为我国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指明方向,同时促进了高校与学生自身的全面化发展。为此,高校必须积极转变教学思想,认清当前社会形势,在全校范围当中树立“立德树人”的管理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思考和解决当下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为高校的新时期教学管理工作探寻全新的道路。

一、立德树人理念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立德树人是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高校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方面,虽然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但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注关学生需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管理,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多个方面更好地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高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学生进行积极配合,更好地利用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进行约束,更好地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2.立德树人是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目前,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改革,而运用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指导,能够进一步深化改革工作,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相关工作,人才培养目标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立德树人理念能够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促进管理工作的深化改革;第二,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道德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进行人才招聘时的重点考核内容。高校开展人才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明确立德树人理念。3.立德树人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在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发展,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内容。利用立德树人理念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第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排在首要位置,体现道德素质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性,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第二,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利用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指导,不仅能带动管理工作的发展,对于高校其他工作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使命,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全面发展人才。

二、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理论方面的科学性,需要利用正确的立德树人理念指导管理工作,对相关理念进行批判性选择,使用科学手段开展管理工作;其次,实践方面,以正确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对相关理论进行验证,不断充实相关理论内容,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工作。2.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学生是高校的重点培养对象,高校中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围绕大学生开展的,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进行的高校学生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对管理工作进行配合,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第二,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不应该仅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管理,还应该对学生的生活给予关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好地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根据上述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利用立德树人理念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对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帮助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遵循相关原则,总结利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管理工作的策略。1.将立德树人理念引入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中。高校需要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指导,更好地约束相关管理人员的行为。为了更好地利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管理工作,可以将这一理念引入相关规章制度中,更好地促进理念的运用,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应该发挥约束作用,让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意识到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性,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真正落实相关的管理行为,加强高校管理工作;第二,利用立德树人理念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充分了解学生对管理工作的期望,积极引导学生配合管理工作的开展。2.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高校文化。校园文化不仅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还能积极配合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将这一理念融入高校文化中,利用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好地使这一理念渗入管理工作。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积极开展相关的校园实践活动,如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者、爱老敬老活动等,使学生更好地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校园文化感染学生,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第二,在高校的校园文化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内涵,转换为内在的思想品德和外在的行动。3.不断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在高校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利用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指导,要加深管理人员对该理念的理解程度,不断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管理人员培训,使其能真正了解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性,对其内涵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科学地运用该理念;第二,高校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提高工作主动性,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协助高校完成大学生的管理使命;第三,管理工作人员要积极组织相关的校园活动,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通过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的活动和交流,更好地促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协同合作。

参考文献:

[1]陈勇,陈蕾,陈旻.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

[2]江晓珊.因材施教,科学管理——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篇(6)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有了巨大发展和深刻变革,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也随之有着长足的进步。200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但同时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冲击,作为肩负为社会主义建设教育、输送人才重任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以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为基础,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关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一、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环境

第一,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发展和深刻变革,使高校学生不再循规蹈矩于过往的“命令式”管理体制和模式,社会的变化对学生管理的体制、制度、理念、工作模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高校扩招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新的挑战。近几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同时,也使高校学生数量激增。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在校学生无疑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高校毕业生队伍的庞大使他们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让学生为了获得工作而进行的实习、试用、考察与学校学习、纪律产生冲突,如何让两方面统一起来是现在高校面临的一大实际任务。

第三,当代大学生呈现新的群体特征。当代大学生大都是“90年后”的一代,他们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同时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和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观念缺乏和心理问题频生等问题。对呈现出新特点、新规律的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也必然应该有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第四,随着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伴随我国民主化、法制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随之不断增强,维权意识不断增高。但高校学生管理相关法规跟不上社会发展变化的步伐,很多规定与已有法律相脱节甚至于相矛盾,原有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也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第五,高校后勤产业社会化改革使学生管理难度加大。现在很多高校后勤产业都进行了社会化改革,从原来学校办产业变为社会经营学校产业。这使得很多高校的后勤产业由原来的亏损变为学校资金来源的重要部分,有利于学校资金的运转,但同时这也带来后勤产业和学生关系的本质变化:后勤产业人员由原来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变为了现在的经营者。这样的结果就是后勤产业原来的育人的主题理念变为了现在的谋利至上,让大学生不走出校园就融身到社会性的金钱交易之中,很容易因缺乏节制而滋生拜金主义、自由散漫思想和各种不文明现象。另外,高校后勤产业社会化也会带来高校作为“教育者”形象和威望的降低。

第六,学校安全问题日益严峻。近期全国发生多起学校暴力伤害事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也成为高校面临的凸现问题。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不完善

1、学生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权责不清。目前我国学生管理机构在设置上整体上采用的科层制,也有着纵向和横向的机构设置和权责划分。但纵向机构层次设置过多,使学生管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不可避免,从而带来学生不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学校认为是学生不服从管理。横向机构设置上,学生管理存在普遍的多头管理现象。诸如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后勤部门、招生就业处等都分担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但这些机构作为学校的平级职能部门,彼此间沟通不畅,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思想的统一和行动的协调。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发展潜力小、待遇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虽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诸多方面给予了规定,但仍存在规定不详细的情况,使得高校在贯彻过程中出现问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主体的辅导员终日忙于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使得在学术理论方面的发展受到巨大的影响。同时辅导员队伍因人数众多、规定限制等原因而在行政职级发展上与其他行政人员相比全面处于劣势。这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者整体上处境尴尬,职称评定和职级升迁两方面都是前景堪忧。另外,经济待遇上也较低,专职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学生管理津贴远远低于专业教师的课时奖金,更无法与专业教师获得支配的课题资金相比。

3、学生管理制度内容陈旧、僵化。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是从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而来的,在内容上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校风学风和纪律建设作为重点;学生工作意识上倾向于把学生作为监督对象,学生工作满足于学生不出事、不闹事。这种重监管、轻服务的制度内容已滞后于社会发展。另外,有些学校学生管理制度不完整,不健全,使学生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再加上经常性地制定临时性、应急性的“通知”、“办法”,使得学生管理规定朝令夕改情况不可避免,让学生管理工作者无所适从,也必然导致学生管理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二)高校学生管理方式滞后于社会发展

1、学生管理行政化现象严重。现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学生日常事务庞杂多样,除了基本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青团工作和学团建设等工作外,还要负责大量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例如助学贷款、征兵入伍、勤工俭学、评奖评优、公寓管理、就业服务等事务。这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负担沉重,且对于学生的教育无法跟上学生的需要,而成了“事务老师”、“生活老师”,而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得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作为教育者的形象日益苍白。

2、学生管理重监管、轻服务。传统的学生管理强调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生管理部门和管理工作者在学生看来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非深入学生中间的知心朋友。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要,现在高校都在公寓管理、勤工俭学、心理教育等学生服务项目上有所建设和发展,但受重视程度仍无法与传统学生管理关注重点诸如校风、学风、纪律等监管性事务相提并论。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程度不高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程度比较薄弱现象,且有许多突出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关法规制定不健全,特别是相关基本法滞后;二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法治观念不强,依法管理观念不高;三是忽视学生权益,侵害学生权利现象普遍;四是学生依法维权能力缺乏,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学生难以及时得到法律救济,缺少相应的法律服务体系。

三、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健全学生管理机构设置

改革学生管理机构,使上下左右合理分工,明晰权责,尽量避免使基层学生管理工作者疲于应付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大量指令性工作指派,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教育学生的空间。上下层级之间要定位明确,分清各自权责范围,并应凸显作为学生管理基层组织的院系学生管理机构的重要性;加强横向之间各负有学生管理职责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做到学生工作信息畅通,认识统一,措施得力。

(二)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加快学生管理配套法律、法规建设,革除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管理制度内容,使学生管理工作做到严谨有序、有法可依。学生管理法律设计的内容应全面、完整且有层次。应包括高校学生管理的基础法、基本法和实施法。在每项学生管理法规之下,再制定下级规范。同时推进学生管理法规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下位法须与上位法一致,并贯彻平等公正原则,体现以人为本和服务意识,以达到学生管理的有法可依和学生应有的法律权利和正当利益得到保护。

(三)加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培训

为应对学生管理需要,应加大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培训的经费、人力投入,延长培训的时间,让学生管理工作者都有获得培训的机会,以了解学生管理整体动态,把握学生时代特征,交流管理经验,增强管理服务意识,提升管理能力。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应以能力为本,重点培训专业技能,并使他们养成职业理想道德。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对新任人员进行上岗集训,对在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专题研修和岗位轮训,以切实得到培训效果,提高学生管理效益。

(四)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待遇,使他们能获得与劳动付出相当的政治待遇和经济保障

可以考虑专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晋升晋职的单列,并依据数量给予名额配比;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学术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强学生管理理论的提升。

(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心理引导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与思想政治品德公共课相结合,在日常管理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接受主流政治文化,提升思想道德意识,加强诚信、责任观念;应对日益凸显的学生安全问题,学校应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意识,依法制定学校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为解决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应切实建立校、院(系)不同层次的心理咨询师,培养专业心理咨询师,满足大学生心理问题调试需要。

(六)吸收学生参与学生日常管理

加强高校学团会建设,特别是建立一支得力的学团会骨干班子,适当放权,让他们参加到学生日常管理中来,以分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行政事务压力。同时还能让学生从被管理者转为管理者,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并进而带动整体学生关心学生事务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由“他律”到“自律”,再到“自为”的渐进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16号文件[Z].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2005.

2、高猛.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1).

篇(7)

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过渡中,对于管理效力的提高成为了效果体现的一个重要指标,人类作为管理行为中的核心,有着无穷无尽的可以发掘的资源,人本管理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组织成员的创造力和潜力的方式,更好地将组织创造效益作为终极目标。

2.以组织成员的被尊重权作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最高经营宗旨

在组织进行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只有将自己的想法真正地被组织所接受,才能更好地激发组织成员努力工作的热情,高效地完成组织的管理工作,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创造出更大的效益价值。这也是组织在实现其管理终极目标经营宗旨的体现。

3.以高素质的组织成员作为高效完成组织目标的基础

组织终极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既系统,又复杂的工程,这个工程的实现需要的不仅仅是组织成员的一个集体工作实现,更需要的是具有高素质的团队,社会的不断变迁,带给组织实现目标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强,高素质的组织成员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强。只有真正地将组织成员的素质,能力真正地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将人本管理这一理念的积极作用体现在组织内部的实现上。

4.以凝聚组织成员的合力作为组织有效运营的主要方式

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有活力的生命体,它的正常运行是需要组织成员一起努力进行创造价值的,对于组织环境的正常运行,单独一分子的能力并不能成为组织实现终极目标的最终保障,而是所有组织成员的一个合作与能力分配的配合,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从这一本质要求出发,一个有竞争力的组织集团,就应当是齐心合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组织团队。

二、“人本化”管理理论在高等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其管理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因此国家在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立了与高校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但在发展中的高等学校大环境中,学生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对人本管理原则不重视的现象。

1.对学生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校的管理机构认为,高校管理者在整个高校管理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管理者的意志决定了管理体系的成功与否,而作为管理对象的高校学生,在高校管理过程中需要无条件地服从于管理者的意志,以便实现整个校园的协调运转和同步调度。并且从当前的高校管理现状来看,这种模式在广泛应用之后,取得的表面效果确实显著,高校的管理机构将高校运转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一些偶然问题也能得到很好地控制,似乎一切都在朝着管理者的预期发展。其实,如果能够走入高校学生群体内部,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就会发现,在个人自由被充分释放的当代社会,大学生对个人独立的渴望是最强烈的,因此大学生群体对现存管理模式的僵硬与程式化最为反感和抵触,即使迫于学业压力接受管理,也会降低管理效果。此外,一部分高校管理者主观地认为大学生的本性过于叛逆和散漫,必须通过严格的管理才能控制,因此日常的指令大多以命令形式,其实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对抗情绪更为强烈。

2.学生管理计划过于盲目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服务大学生,并合理地将校园资源运用在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上,但是在当前高校管理的模式中,高校管理者过多地把管理重心放在了事务性工作的开展上,考虑整体问题时过多地把目光放在了学校本身的利益方面,而缺乏对学生需求以及利益的考虑。学校的各管理部门在开展活动时,也大多从自身目标出发,其管理目标与学生的关系并不紧密,各个部门施加于学生的活动及管理措施缺乏统一的目标和安排,因此导致学生往往对学校的各项制度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3.学生管理方式的不合理

“刻板印象”中的在校学生,大多被高校管理者形容为:叛逆和散漫。这也是部分高校学生管理者惯于采用粗暴、命令式的手段进行学生管理的导火索;还有一部分高校学生管理者过于追求成绩,因此乐于采取最直接的强硬手段来获取政策实施的表面效果。这两点导致了高校管理者的管理方式过于追求表面利益和最终效果,从而忽视了学生在被管理过程中的态度和想法,同时也缺少对学生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关注,这些都反映了当前高校管理方式的机械化和人性化缺失。

4.学生管理结构过于混乱

当前在高校内部,管理机构主要有教务处、学生处、学生会、后勤办、武装部以及党建部等,还有许多的班委会、团委和学生自建团体组织,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在运行各自事务时也缺少沟通和协调,有时甚至会为了自身部门的利益实施相互矛盾的措施。管理机构的混乱以及内部沟通渠道的不畅通导致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和杂乱无章。

5.老师和学生难以形成双向的有效沟通

由于现行的高校管理模式过于程式化,且在管理过程中过分追求表面效果,因此导致政策实施过程中难以获得学生群体的广泛支持,管理者自身也因政策的程式化和不变通缺乏主动改进的积极性,整个校园从管理者到学生都丧失了主动改造、积极发挥能动性的热情,校园管理工作陷入僵化。

三、高效实现“人本化”管理在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的路径

选择高等院校学生处于独立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大多注重个人意志的发挥和主观意见的表达,为了更好地改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真正地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变成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促进学生进步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时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利益为先。为了促进人本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基石和栋梁,因此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保障。要做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就要将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从学生的未来发展角度出发制定的有利于学生自身、有利于国家未来发展的举措。处于青年时期的学生,情绪波动大,性格还处于变动期,此时的学生亟待正面的力量和榜样去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学校的管理者要积极创造适合学生品质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学生的觉悟,从而避免学生走向歧途。

2.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沟通机制

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充分将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关心和尊重学生,提高开展学生工作的时效性。以朋友的姿态与自己的学生进行对话和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同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把了解到的学生的情况填写到学生的成长档案里。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而且可以更好地缩小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被认为是“说教”和“洗脑”工作,便于学生接受。真正地提高与学生平等对话沟通机制的实效性。

3.建立与问题学生进行加强教育的真诚帮扶机制

“问题学生”是高校学生管理者开展有效学生管理模式中的一支特殊学生群体。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为想法多于其他的学生,也会因为一些不被认可的心理过程进行自己认为对的行为,但其实对其自身的积极人生观的开发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对这一类特殊的学生群体进行教育工作,应该引起高校学生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而且应该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引导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及课外的活动,丰富自己的视野,在与学校及社会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尽可能地避免被遗弃感的存在。作为问题学生的管理者应该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要把问题学生的情况及时通报给其寝室室友、班委干部和任课老师,希望他们也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问题学生能够更快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逐步改正,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目标。

4.打造以先进文化引领青年学生成长的特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和表现。一个具有优秀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青年学生对学校大家庭的归属感,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大学不仅仅是求学充电的场所,更是挥洒青春、放飞梦想的舞台。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文化活动是高校进行有效引导青年成长的重要载体,要合理地规划校园活动,使之系统化,打造自己的品牌,多出精品,不断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品味。但其开展活动的本身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展示高校文化的精神和学校的和谐气氛。正如“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的道理一样,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应竭力避免同质化倾向。各高校要结合学校所处位置的地域文化、学校办学的历史文化以及学校办学目标等来建设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具体到实践就是要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具有学校特色、与学校育人目标相结合、与师生兴趣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等感染引领师生,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达到用先进文化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

5.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习惯

通过将部分管理事务转向学生,由学生代表对学生事务进行管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管理事务本身就是面向学生,其管理内容也源于学生自身,因此由学生对其进行管理,既强化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又能够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且学生管理者代表一直处于学生群体内部,对突发性和偶然性的问题能够最快地解决,管理服务更加完善。从社会角度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也要求未来的社会人才具有自主管理的能力,因此在学生阶段就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未来的民主制度将在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方面开展。因此在校园阶段,对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管理能力和民主习惯进行有意识地引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篇(8)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引发的问题

(一)学生心理素质变差、缺乏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和意识形态的发展、定型期,他们有超强的潮流意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新生事物的影响,从而影响到自身的主流思想。再加上目前高校学生都是“90后”,甚至“00后”,他们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热衷于尝试和追逐新鲜事物,善于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手段来捕捉各类信息。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世界中各类人物良莠不齐,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而这些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尚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接收者,也很容易受到互联网文化中“糟粕”成分的影响:偶像主义、拜金主义、攀比思想滋生,生活习惯散漫无规律,熬夜甚至逃课追剧、追电子书,沉溺网游,超出个人承受能力打赏主播等等,越来越多的网络新生事物正在迅速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侵蚀着他们的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及理想信念都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冲击,影响其正确价值体系的塑造,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使得学生心理素质下降,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都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不得不正视和解决。

(二)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落后于时展、缺少高素质管理人员。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做到与时俱进,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对于这个标榜个性和自由的大学生群体,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把他们视为接受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更要把他们当作管理服务的主体,眼下大多数高校仍旧采用之前的管理模式,以学校管理者为主导地位,把学生至于被管理者的地位,采用“管”、“卡”、“压”等方式,这势必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心理,这给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学校学生人数剧增,而学校的管理队伍往往跟不上学生增长速度,造成管理人员管理幅度持续增加,超出了合理管理幅度范围,造成学生管理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甚者有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甚至有很多是“走出校园又入校园”的情形,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刚毕业,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就直接开始了学生管理工作,由于自身管理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使他们无法深入研究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另外,学生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加上薪资低,上升空间有限等原因导致很多一线学生管理人员转向教学岗位或其他行政岗位,甚至离职,造成学生管理人员流动频繁。

(三)互联网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应用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深刻和且广泛的影响。学生作为活跃在潮流最前线的群体对于互联网过于追捧,他们对互联网更加熟悉,生活和学习与互联网深深融合在一起,以可以说互联网对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生活方式影响颇深。从好的方面来讲,互联网有利于学生交流学习、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但是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大学生沉迷网络世界,交友、娱乐、打游戏,这使得学生对于身边的逐渐人漠视和疏离,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从而进一步导致价值观偏离。此外,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且呈现出多元化,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从互联网上获得各类信息,这个使得很多不良信息通过互联网的开放性在学生中广泛传播,这样就会对学生平时在学校受到的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教育造成一定冲击,进而对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甚者一些虚假和非法信息在网络上传播,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就是要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坚持严格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用爱做教育,和学生身在一起、心在一起、志在一起。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发展着想”的理念,才能将工作作到学生心里,让学生从心中尊重和爱戴教师,从而实现对学生更深入的管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就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是进行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基础,要改革,首先要转观念,把管理学生转为服务学生。把之前对学生的“管”、“卡”、“压”等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高校管理模式进行改变。因此想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实现自我约束和管理,增强独立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顺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守好网络阵地。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传播面广、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正因如此,高校应牢牢守好网络阵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互联网并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管理渠道,改革思想教育途径,同时有选择性、针对性地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做到线上线下齐驱并进,把网络变成了解和贴近学生的最佳渠道和平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三)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建立有素质有能力的管理队伍。“人”是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高校作为培养人的重要场所,优秀的管理人才是学校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的学生管理队伍普遍存在整体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管理经验,理论修养不够高等问题,整体素质离精品高等教育还有一定差距。面对新形势,在文化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需要有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一方面需要通过业务培训、理论学习等提升管理人员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则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与时俱进,适应大学生不断发展的文化和心理需求;改善一线管理人员薪资水平及晋升机制,首先要把人留在岗位上,经验才能得以积累和传承。另外,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有利于管理人员做到职责明晰,管理方式科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高校管理工作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胡新峰.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政治倾向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

篇(9)

随着新时代的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培养新时代栋梁的一项重要途径,越来越关乎之后国家的发展进程,而高校,则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其中的教育和管理关乎未来学生的本身素质和能力,能否成为具有多方面素质人才就看在高校中的发展了。而最新的教育改革,又为高校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文管理不切实。在当今的高校管理中,学生占据主要的地位,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高校管理的一大漏洞,也是不切实际的空管理。高校的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落实自己的权利,由于被管理而缺失大部分的自主能力,是一种悲哀,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学生本体的优势,以人为本,才能很好地进行管理,很遗憾,当今的高校管理没有做到。

(二)所处环境不良好。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巅峰成员,作为未来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人,所需要接受的培养应该是来自全社会的,而不仅仅是来自高校教师的,为了建成我们国家高战略眼光的目标,需要全社会人员的努力,他们今天所学到的东西,所接受的知识灌输,所处的地理环境,都是未来他们传授给下一代的,因此,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给他们最好的知识讲解,最优秀的思想交流。

(三)本身情感“不丰富”。作为一个青年,其实本身会有很丰富的情感,但是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不丰富体现在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并且自己的情感不被重视。对于高校管理来说,一直以来强调的都是严格、严厉、严谨。有些高校还将学校设置为军事化管理,在管理的同时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感情,没有做到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不难想象,未来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很难成为多素质化的人才,因为他们缺少最基本的思想品德和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二、如何规范高校学生管理

法治化,即运用一定的法律知识进行治理的一体化方法。究其本质可以发现其体现在高校的管理者上面,他们将法律作为最权威的依据,在管理中体现出我们国家是一个法治社会,在能满足一定人文素养的同时,将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的法律化和规则化,从而能保证校园内的良好秩序,满足学生成长环境良好的条件。

(一)将管理权运行法治化处理。高校作为育人教人的存在,是一种行政化的存在,也是一种存在于其他形式的行政主体,因此对违纪违法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是必须要做的,在其他方面,法律进校园、依法治校等理念更是不可缺少的,他们不但能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还能让学生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1.高校管理权,一直以来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职能位置,是具有行政性质的,必须遵守各项法律原则,其中就包括法律保留――德国法律中的重要原则,用来表征法制治校。法制行政。不同于以往的一些理论,它不会侵犯学校本身的一些权力和职能,但却能够较好的完成自己的职责,即在学生触犯一定的法律时,要按照法律本身办事,而不能因为是学生而有所包庇或是原谅,不能因为学校的一些文件或是条据条款来进行干涉,这就是所说的法律保留原则,也是很严肃和谨慎的一项原则。

2.在法律实施的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还是体现在走法律程序时的顺利与否,高校作为行政主体,在学生管理的职能上也要依法办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合理正当的实施权利。程序作为事情的核心,作为进行法治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具有着不能忽视的重要性,它决定着这种管理是法制的还是人类本身恣意妄为的,是能否合理正确的实施权力的保障。一个正当正确的程序,是起源于最古老的自然公平原则,它起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是法律程序化的重要体现。所谓的自然公正,即是人们最需要的公平,是一种最低限度,这种限度不可以在法律实施的时候抛弃,它包含两方面:一是作为公证人和求证人,要认真听取别人的语言讲解和实物介绍,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辩解的权利,这是体现公平的一方面;二个是为了避嫌,自己或者与自己亲近的人不能成为案件的审判者和主法官。在满足自然公平原则后,正当的程序回事案件得到完美的解决方法。一个正当且公平的程序是法律良好运转的首要条件。

(二)完善权利制度。在高校管理法治化的进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切实利益,特制定了高校学生权利互助制度。所谓权利与责任共存,缺一不可。高校管理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对学生权利的保障上,还有在遇事之后的权力应用上,他是学生拥有自己人权的重要保障。因此,完善权利制度是保障学生利益,法治化治校的不可缺少的一项举措。

1.申诉制度的完善。一直在讲,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体,作为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享有很多的权利,其中,学生的知情权和申诉权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因此,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一N尊重学生的做法,也是保障他们权益的做法,那么你在学习和生活的时候,不需要再考虑其他不利的事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督促学生,在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上多下一些功夫。

2.复议制度的完善。在高校学生的权益进行损害时,学生可以自行上诉,教育机关作为复议机关对学生进行审查,这样在不损害其他利益的情况下,很好地完善了高校管理法治化的漏掉的地方,很好的保障了学生的权益。

3.行政诉讼的建立。进行司法介入的阶段,作为最具权威的司法程序,是进行维护权益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保障学生利益的最后一环,更是学校作为行政主体的最重要的标志,所具有的权力也是相当大的。而这样的行政诉讼也是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方面。

三、结语

高校学生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法治化是时代的标志,更是高校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高校必将为我国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篇(10)

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既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诸多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高低,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好坏,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成败,关系着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本文简要讨论如何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搞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一、门槛效应——制定合理的目标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L.Freedman和S.C.Fraser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一个人接受了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渐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心理学家R.B.Cialdini还发现,当人们拒绝接受一个较高的要求后,认知上的不协调会驱使他们建立新的平衡,因而容易接受一个稍低的要求。当低要求与高要求有明显联系,且紧跟在高要求之后提出时,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个低要求。

门槛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为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依据反映人们认知心理的门槛效应来给学生制定目标,在确定了总目标的基础上,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还在于要帮助他们从个人的实际出发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目标阶梯,即为达到最终目标形成有层次呈梯级的子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尤其是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生活上和学习上均尚未很好地完成角色的转换,因此无论是在教育管理上、德育管理上,还是纪律管理上,学生管理者都不可急于求成,要有意识地运用“门槛效应”帮助学生建立呈梯级的子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例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以下几个阶段性的目标:搞好和宿舍同学关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调整好高考后放松心态和即将开始的学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料理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让大学学习生活步入正轨、规划第一学年的学习目标等等。同时,学生管管理工作者还要注意目标的合理性、目标的层次差异性以及制定目标的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参与性。

二、心理暗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学会在教育过程中适时地运用心理暗示,而且应该注意是有意识地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而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或者是去引导学生变消极的自我暗示为积极的自我暗示。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两个个方面着手:

1.语言暗示

语言是给予学生心理暗示的重要途径,无论在任何场合,学生管理工作者都应尽量避免点名批评的方式,因为那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容易让学生联想到是不是老师看不起自己,与老师的初衷背道而驰。对于经常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若采取说教的方式,可能会取得暂时的效果,但不会长久,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对抗,这时可采用暗示的方法,可以跟学生说“你在我心目中是一位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你这么做可不像我心目中的你哟。”这种暗示往往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行为暗示

常言道“言传不如身教”,在学生品质教育方面,学生管理工作者是否以身作则,是否有自省和调控能力,是否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是否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来讲,有时比语言暗示更加有效。

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学楼的走廊地面有张废纸,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对学生批评一通“地上怎么这么脏啊,看见垃圾也不捡,还是大学生呢?”但是这样的效果未必比得上管理者亲自把它捡起来的效果好,因为学生虽然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了,可是心里会不服气,他们心里会想老师看到了不也没捡么,以后可能还会出现这种状况,如果你能亲自捡了,学生看了自然也会有意识地去保持学校的清洁,这就是榜样的作用,这就是行为暗示的效果。

三、Hunlock效应——及时合理评价学生

心理学家E.B.Hunlock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测试者分成四个等级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忽视组,不予以评价,只让其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以任何评价。结果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以任何评价的好。Hunlock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及时地对学生的活动给予一定的评价,而且要多用表扬性的评价。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思想观念、心理品质、知识结构以及学习、生活、思维、行为方式方面与以前的大学生有很多不同,很多时候会与做学生工作的教师存在“代沟”,很容易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生优点和成绩的忽视,而无意识地放大了他们的“小毛病”,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三点:

1.全面评价学生

学生管理工作者应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地掌握学生的丰富信息,看待学生应采取辩证的、全面的观点,对学生的德、智、体以及过去和现在都要全面了解。正面的评价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全面地评价学生将会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及时评价学生

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何况是具有灵活性、充满生机活力的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呢?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应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到同学中去及时诊断和发现学生具体的优点和弱点,及时为学生自身发展提供具体的反馈信息。

3.合理奖励学生

在正确评价学生的基础上给学生以合理的奖励,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奖励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这里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精神奖励可以满足学生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除此之外,还要正确使用奖和惩这两种工具,要做到赏罚分明,慎用惩罚,赏要合理,罚要合情。

四、需要层次理论——使学生自身得到提高

需要层次理论作为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主要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在管理中根据人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进而达到满足人的需要以及管理的目的。运用需要层次理论,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大学生需要的紧密结合,对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提高管理的效率以及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和学校利益的双赢都有重要的意义。

1.以学生为本

目前,大学生仍然处在一个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且各种压力过大的成长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自我期望值过高,社会以及家庭压力过大,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足等各种原因,许多大学生在面临适应环境、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及偏差行为。面对问题的存在,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宗旨,贯彻“—切为了学生”工作目的,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其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调查分析学生的需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家庭背景、经历等很多方面的不同造成其需要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学生管理部门应首先了解大学生们的共同需要和不同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与大学生直接交谈或调查问卷等形式获知学生的需要。

3.满足学生的需要,适当地引导需要

由于对学生需要的不重视,许多学校虽有了解学生的必要,但没有建立合理的制度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在分析他们的需要之后,学生管理部门对于合理的以及在学生管理部门能力范围内的需要应及时给予满足,对于其他合理但不在学生管理工作范围内的需要给予合理解释,在以后的工作中创造条件去满足大学生们的需要。

4.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来满足学生的需要

就现代大学生而言,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已经不属于多数人追求的目标,大学生更重视个人的价值目标和精神层面的满足。而目前大学生的一种普遍心态是如果自我价值得不到提升,其余需求即使已经拥有也可能淡然无味。因此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帮助他们树立需要的前提是付出的观念,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条件来达到满足自己需要的目的。

五、心理契约——推动柔性管理

管理心理学家E.H.Schein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高校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学校教育的实际,制定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校规校纪。但是,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和大学生特点的变化,使高校的刚性制度不能跟上和不适应现今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也不能覆盖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各方面。高校只有通过不断了解学生的各方面需要,满足学生合理期望,使学生在价值观念和发展目标上与学校形成共识,构建出有效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才能促进学校柔性管理的发展。

学生管理工作者往往是学校的代言者,而且通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指导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与学生有很多接触,在学校与学生构建有效心理契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建立学生和学校之间良好的心理契约,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心理契约基础

在招生宣传过程中传递真实准确的信息是学校创建心理契约的基础。学校应把大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条件、学校各专业的培养方向以及毕业生的流向和表现等信息公布给考生,对学校的目前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实事求是地推介。同时,在了解生源的成绩、简历和原就读学校评价之外,还应了解其潜在的专业期望和学习兴趣,以实现个人和专业、个人和组织的有效匹配,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心理契约。有些高校为了招到更多优秀的生源,往往不切实际地夸大学校条件,学生报考被录取进校后,发现现实与期望以及招生宣传有很大的出入,产生挫折感与被欺骗感,这将破坏心理契约,导致对学校的不满。甚至发生有的学生因发现学校不如宣传的好而退学重新参加高考的现象。

2.达成心理契约的共识

开学伊始,学校会开展入学教育,召开学生家长会、师生见面会、开展校规校纪宣传、走访新生寝室、开展新生思想动态调查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等工作。通过这些工作,新生对学校有了直观的逐步深入的认识,学校也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有了具体的了解。这时,学校也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关注学生的想法,对学生存有的疑惑和忧虑给予充分解释,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说明原因或提出解决措施,并把学校的目标和规划清晰地传达给学生。在经过充分的有效的沟通后,学校和学生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消除了不必要的误解,形成了相互融合、共同发力的共识。

3.构建心理契约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对学生专业学习、职业发展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和规划。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的平台,提供社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提供校际学习交流、保送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的机会,提供专业实习和职场学习的舞台,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个人职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满意度及对学校的忠诚度。这种以满足双方心理上的期望为基础的心理契约的构建,必将推动个人职业涯的发展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学科之间的交叉性、综合性已经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趋势之一,心理学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很多学科的重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应该借鉴心理学的有益部分,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当然,学生管理工作者还要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

参考文献:

[1]赖志群,邱辉.三种心理效应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教学与管理,2003,(10).

篇(11)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学生规模达到了世界第一。规模庞大的高校学生为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为了使高校学生管理能有序进行,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对高校学生的管理进行规范,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这样的管理模式是“书面契约”式的管理模式。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书面契约”通过各种条款规定了学生行为和学生的权利义务。但是有研究者指出,“书面契约”上的条款难以涵盖学生管理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出现管理过程中的诸多管理问题的空白。书面契约以一种外显的契约形式存在,强调外在约束来达到管理目的,但这种传统的书面契约在学生管理之中存在局限。于是,高校和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一种非书面化的隐性契约——心理契约的作用受到关注,并被运用到高校的学生管理中来。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本来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1960)在20世纪60年首次引入到管理学中,他用心理契约这个概念来描述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关系。Levinson(1962)等人在Argyris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契约的定义,认为“心理契约是组织员工之间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的总和”。

心理契约是联系组织成员与组织的心理纽带,用来描述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微妙的人际关系和互动状态,代表一种非正式的,非书面形式的,真实存在的隐性契约关系。

李林(2011)对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师生心理契约的概念做了更加详细的界定,他认为师生心理契约是师生间没有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暗示,在双方相互感知并认可各自期望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关于隐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高校学生心理契约的特点和内容

(一)高校学生心理契约的特点

高校学生心理契约具有心理契约的一般特点,即主观性、内隐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同时又因为高校师生的特殊性而具有自身的特征。例如:(1)非经济性,高校师生之间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体现着一种互惠互利的非经济性特点;(2)周期性,高校师生的入学和毕业循环往复,因而高校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3)延绵性,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不因学习周期结束而终止,因此师生心理契约具有延绵性的特点。

(二)高校学生心理契约的内容

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契约的内容,组织行为和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研究,对此有比较清晰的界定。Gerstein Marcsaul(1971)教授研究了麻省理工学院师生之间心理契约的具体内容,认为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包括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两个因素:个体因素指学生的期望,组织因素则包括生活方式和群体成员环境、学术环境、教授的期望、学院社区规范。张丽萍等根据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契约进行了研究指出,心理契约的内容包括如下内容:学生与家长对学校的心理期望;学生与学校对后勤服务公司的心理期望;学校对学生的心理期望;后勤服务公司对学生的心理期望。

肖云(2007)提出学生对学校责任的认知包括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两个维度。现实责任是指学校在保证学生当前学习生活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发展责任则指学校担负的使学生能够面向未来学习和生活的责任和义务,最根本的就是实现教育功能,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生对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同样包括两个维度,即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现实责任指学生在保证维持学校当前正常教学秩序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发展责任则指学生担负为学校未来持续发展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李林(2011)认为师生心理契约包含了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期望系统(包括对自己的期望和对对方的期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师在工作中应付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师生各自对对方和对自己的期望和意向等。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心理契约的作用

目前在高校中,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但是这些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难以真正地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出发,考虑到学生内在的需求。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也存在一种单向管理、缺少反馈的现象,管理主体很少主动去获取学生对管理的期望和需求,以及学生是否满意当前管理等信息。这些问题都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心理契约由于从个人的心理层面关注人与组织之间的内在关系,能更深刻地体现着个体的需求和期望。心理契约的引入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在学生的管理中引入心理契约归纳起来有如下作用:

(一)与规章制度互补,从心理和制度层面关注学生的期望

为了对高校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顺畅地进行,我国高校依据法律规范和学校教育的实际要求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但是规章制度在心理上缺少了给学生以人性关怀的印象,无法从根本上给予他们约束。而心理契约作为一种基于学生与学校共同目标发展形成的心理管理途径,在核心价值方面达成共识,满足了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合理期待,有效地使学生将管理目的与自身发展有机融合。心理契约与硬性制度可以互为补充,硬性制度在外在制度层面对各种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和限制,心理契约则充分考虑和维护个体的内在需求和期望。

(二)心理契约可以维护学校与学生间管理的良性互动,增强学校凝聚力和感召力

心理契约强调人与人之间人格、心理上的平等,学校采取一定的激励方法和管理措施来满足和引导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生建立一种心理上的合理期待,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学生根据个人的期望与学校期望结合起来,增加个人期望和学生期望的互动,增强凝聚力。曹威麟(2010)研究了师生心理契约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从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角度出发,研究心理契约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心理契约能够促进高校教师更好地履行心理契约,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因此心理契约使高校与学生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达到双赢。

(三)心理契约丰富学生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体验,使学生从被动管理变成主动管理

当管理主体及时适当给予学生期望并有效地满足其需求,学生会认为是管理者出于对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并且自己通过努力得到回报,进而会努力学习,通过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来与管理要求达到统一,从而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期望,激励其积极进取。心理契约是以学生主体对学生与学校相互关系的一种认知,是学生对学校的学生管理的一种心理需求、主动承诺和尊重信任。由于心理契约的管理是满足学生的需求为起点的,因此学生会认为管理者是出于对学生的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管理的,因此会积极地配合和接受管理。

四、结语

心理契约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效地补充了传统“书面契约式”管理所存在的不足,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人心理契约,实现学生的发展与高校管理目标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等,高校学生“心理契约”式管理模式的构建[J],温州大学学报,2004,6:55-57

2 Anderson N.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8,19:637-637

3 曹威麟,陈文江,心理契约研究述评[J],管理学报,2007,4(5):682-694

4 Marian A C,Ned S L.The promise audit who’s promising what to students[M],Prepared for the fist-year assesement Listery,2002,20

5 郎晓芳,论德育心理契约的理论心态与实践心态[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2

6 李林,心理契约理论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7 李秀一,文,学生心理契约研究概况[J],人类工效学,2010,16(3)L:92-95

8 肖云,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3):32-34

9 韦敏,学校管理中心理契约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