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肿瘤临床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2-16 06:07:0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肿瘤临床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肿瘤临床论文

篇(1)

1.1.1护生分组情况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来我院我科实习护生20人,其中本科生6人,大专生10人,中专生4人,各学历护生按均等的原则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人,观察组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带教法,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带教法。观察比较两组护生的护理效果。

1.1.2肿瘤患者分组情况选择我科住院肿瘤患者90例,男61例,女29例,年龄37~78岁,中位年龄(55.6±2.5)岁。按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为护生相对应组的护理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被护生护理的效果。

1.2临床护理带教方法对照组:实行传统的带教法。即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和写成教学计划,每周1次小讲课,按班次及资质安排临床带教。观察组: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带教法。即均由心理学专家统一培训相关人文关怀知识及沟通技巧,考核合格的有资质的护理带教老师带教。具体方法如下:

1.2.1人性化优质护理理念的输导当人类进入21世纪,人们更加关注身心健康,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融入人性化的护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健康。对护生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的输导。护生初到多数对带教老师敬而远之,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应以友好真诚的态度热情接待学生,用亲切自然的语言介绍自己,重视入科宣教,介绍科内人员及科室工作情况,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护生的陌生感及紧张心理。护生缺乏沟通技巧,对于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带教老师应通过各方面的人文关怀,加强与护生的交流沟通,较好地解决护生刚进医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需求。工作中,带教老师要亲力亲为,以身作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未来的护理工作者与带教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实习及工作。这样,既消除了教师与护生间的隔阂,增加了信任感,又提升了带教老师的形象。在老师这种人性化模式的引导下,护生会自动地接受并把人性化服务理念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1.2.2换位思考教学理念的介入开展换位思考的教学理念,首先要求带教老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注重加强自我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帮助护生提高在患者心目中的威信,护生初到临床难免会畏手畏脚,患者因此会对护生产生不信任,甚至会拒绝她们,时间一长,护生的紧张恐惧心理会越来越深。作为带教老师要善于观察护生的心理,努力帮助她们提高在患者心目中的威信,比如:在对患者输液时,带教老师可以有意选择血管暴露明显、容易一针见血的患者,先示教,然后鼓励护生操作,如果一次成功,带教老师应予以肯定,这样会使护生的自信得到提高。重视业务讲座、操作示教的效果。带教老师进行业务讲座和操作示教时,应以护生能理解和接受为目标,并为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倡鼓励式教学,切实执行教与学双向反馈制度。这样,换位思考的教学理念才能自然地介入到临床护理实践中。

1.3调查方法分别对两组带教法的护生对应组护理后的肿瘤患者给予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健康知识和护理满意度调查,按照肿瘤患者回答的得分进行评分,分为10题,每题0~10分,80分以上认为知晓。护理满意度分为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肿瘤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1.58,P<0.01;χ2=19.53,P<0.01);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1.2,P<0.05;χ2=6.97,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篇(2)

1.2手术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应用双腔气管插管或者是单侧支气管插管来建立肺通气,患者行全身麻醉,食管终端、上段行左侧卧位,下段行右侧卧位,胸部需垫高。中上段肿瘤患者行右侧胸部手术,下段给予左侧胸部手术。右胸手术双侧麻醉,行左侧肺通气,以右侧中线约第6肋间切口,切口处插入套管针,胸腔镜经套管进入胸腔,检查胸腔粘连情况,选腋前线3~5肋之间为第二切,腋后线上定位三切口,将肺牵拉钳经第二切口置入,根据食管镜的配合,确定肿瘤位置,在第三切口处实施剪开纵隔胸膜,分开肌层实施钝性分离至剥离出肿瘤。若出现肿瘤不规则或者食管有粘连,可将肿瘤进行贯穿缝合后采用内镜进行抓钳提起,以便更容易分离粘连。左胸手术同右胸步骤,但胸腔镜置入切口高于右侧约2肋间。术后食管镜拔出后,置入胃管,胃肠减压。

1.3统计学分析对全部患者年龄、性别及手术时间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

2结果

本组30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成功29例,1例因平滑肌肿瘤较大,转开胸手术。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40~138min,平均61.5min;手术中出血量为50~220ml,平均92ml;术后拔出引流管时间为2~8d,平均3.5d;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为1~6d,平均3.2d;住院时间为6~20d,平均8.1d;术后6~20个月随访,无复发和死亡患者。

篇(3)

1.2方法重新复习18例PTs的所有临床病理资料,标本常规经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μm厚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按照2003年WHO乳腺叶状肿瘤分类标准,(1)良性PTs:肿瘤膨胀性生长,间质中度增生,细胞分布均匀,无明显多形性和异型性,核分裂象少(0~4个/10HPF),无异源性间质分化,无出血坏死,共16例。(2)交界性PTs:肿瘤可有浸润性边缘,间质中度增生,富于细胞,有中度多形性和异型性,核分裂象较多(5~9个/10HPF),罕见有异源性成分,出血坏死不明显,共2例。(3)恶性PTs:肿瘤明显浸润性生长,间质明显过度生长,细胞多形性和异型性显著,核分裂象多(>10个/10HPF),可有软骨肉瘤、骨肉瘤、脂肪肉瘤、肌源性肉瘤等异源性成分,出血坏死明显,本组无恶性病例。

2结果

2.1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5岁。均为单侧发病,发生于右侧9例,左侧9例。自发现到就诊时间1周~5年不等,18例活动度均较好,3例有短期内迅速生长的病史,肿瘤直径2~8cm,18例均为首发病例,5例同时伴纤维腺瘤,术中作快速病理10例,误诊为纤维腺瘤4例。临床治疗良性PTs行肿瘤单纯切除术,交界性PTs则在肿瘤切除后又行扩大切除术。

2.2病理检查巨检:肿瘤均为单一病灶,大小不等,体积2cm×2cm×1.5cm~8cm×7cm×6cm,呈结节状,部分有不完整的包膜,其中2例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或灰黄色,呈分叶状,均可见多少不等的弯曲裂隙,其中4例局灶区域呈黏液样,均无出血坏死。镜检:肿瘤组织均由2种成分构成,上皮为良性,由腺上皮和肌上皮2种细胞组成,常形成腺管状,部分腺管被增生活跃的间质成分挤压成裂隙状,上皮单层或扁平,也可增生成状或筛状。间质为真正的肿瘤成分,在良性PTs,与纤维腺瘤相似,间质较纤维腺瘤更富于细胞,常增生呈叶状突入管腔内,梭形细胞核形态较为一致,核分裂0~4个/10HPF;在交界性PTs,间质细胞中等丰富,分布不一致,细胞中度异型,核分裂5~9个/10HPF(图2),未见出血坏死。

2.3治疗和预后本组16例良性PTs,行肿瘤单纯切除术后随访,有3例复发,于外院行扩大切除术,术后仍诊断为良性,目前未见复发和转移。2例交界性PTs在肿瘤切除后又行扩大切除,扩大范围为肿瘤边缘向外1cm,1例41岁女性,术后2个月复发,去上海长海医院手术治疗,术后仍诊断交界性肿瘤,因肿块较大予以全乳切除,至今2年未见复发和转移。另1例35岁女性,扩大切除术后至今6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

3讨论

乳腺PTs以往认为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占乳腺肿瘤的0.3%~1%和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5%,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早期发现并得到诊断和治疗的日益增多。乳腺PTs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国内外多数文献报道可能与种族、年龄、卫生习惯、生育哺乳及内分泌变化等因素有关,在一些肿瘤中可同时有纤维腺瘤和叶状肿瘤的组织学等改变。本组有5例同时伴纤维腺瘤,其中有2例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局灶区域形成良性叶状肿瘤,这是否提示显著的高雌激素状态对本病的发生发展有肯定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1临床病理学特点PTs好发于40~50岁中年妇女,恶性比良性年龄稍大,本组平均年龄35岁,有1例小于20岁,5例发生在20~30岁,2例交界性PTs分别为35岁和41岁,提示乳腺PTs有年轻化的趋势。肿块多单个,无痛,一般生长缓慢,可有短期内迅速增大病史。随着乳腺影像扫描的应用,越来越多地查出2~3cm大小的PTs,但PTs的平均大小仍为4~5cm。大体检查PTs一般边界清楚,但无明显包膜,表面呈结节状,切面呈实性分叶状,外翻,色灰白或灰黄,常见弯曲裂隙及囊腔,可有出血坏死。镜下肿瘤由良性上皮及富于细胞的间质组成,被覆双层上皮,腺腔扩大,少数情况上皮可有状、筛状增生,可伴鳞化、大汗腺化生。间质细胞过度增生,呈叶状突入管腔。良性PTs与纤维腺瘤相似,只是间质较后者更富于细胞,可有少量核分裂象;恶性PTs显示明确的肉瘤性质,通常为纤维肉瘤改变,亦可表现为脂肪肉瘤、软骨肉瘤、骨肉瘤、平滑肌肉瘤及橫纹肌肉瘤等异源性成分,可呈不同程度的浸润性生长,核分裂象多见,常见出血坏死;交界性PTs介于两者之间,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及多少不等的核分裂象,异源性分化罕见,出血坏死不明显。

篇(4)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内蒙古边防总队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78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状况、肿瘤的位置分布情况、病理结果、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检出率、术前肿瘤标志物水平与术后病理结果良恶性的关系、不同术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因胰腺囊性肿瘤中的交界性肿瘤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本次研究将病理为交界性肿瘤的患者归为恶性组,按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良性肿瘤组(良性SCN、良性MCN、良性IPMN,良性SPN,简称为良性组)和恶性肿瘤组(恶性SCN、交界性或恶性MCN、交界性或恶性IPMN,恶性SPN,简称为恶性组)进行分析。肿瘤类型:SCN为31例,占39.74%,其中恶性1例;MCN为40例,占51.28%,其中恶性或交界性11例;IPMN为5例,占6.41%,其中恶性1例;SPN为2例,占2.56%。7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57.4±8.2)岁(32~76岁),其中男24例(30.77%),平均年龄(55.6±7.9)岁,女54例(69.23%),平均年龄(54.1±10.6)岁。良性组患者(n=65,83.33%)平均发病年龄为(53.7±5.8)岁,恶性组患者(n=13,16.67%)平均发病年龄为(63.4±6.2)岁,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

1.2就诊原因分析

42例(53.85%)因上腹部不适、间断性腹痛就诊,其中良性组为28例(35.90%),恶性组为14例(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例(10.26%)因不同程度的黄疸就诊,其中良性组为6例(7.69%),恶性组为2例(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4例良性组患者(5.13%)因恶心、呕吐的症状就诊;24例(30.77%)因无意中发现腹部肿块或体检时发现腹腔内有占位性病变而就诊,其中良性组为20例(25.64%),恶性组为4例(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出现进行性体重下降的患者共17例(21.79%),其中良性组有13例(16.67%),恶性组4例(5.13%),统计学分析无意义(P=0.053)。

1.3方法

本组78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验,肿瘤标志物CA19-9、CEA检验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术中根据肿瘤位置、大小、与周围邻近组织关系、术中快速病理结果决定具体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部切除术或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部切除术或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胰腺部分切除术、单纯肿瘤切除术等。术后均于内蒙古边防总队医院病理科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1.4统计学

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单因素分析后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与良性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242水平相比较,恶性组患者的CA19-9、CA242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高龄、出现腹痛、肿瘤体积大、囊内出现实性成分的患者数目以及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242水平与胰腺囊性肿瘤恶性均具有相关性(P<0.05)。对这些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得出高龄和CA19-9、CA242水平的P值均<0.05,故高龄和CA19-9、CA242水平升高是肿瘤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2.3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

本组78例患者均在完善术前化验检查、进行充分术前准备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3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例行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11例行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6例行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8例行腹腔镜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7例行胰腺部分切除术,2例行内镜下胰胆管支架植入引流术。术后共有17例(21.79%)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9例发生胰瘘,4例发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例发生在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后,1例发生在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后,1例发生在腹腔镜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腹腔积液穿刺引流术,通畅引流并根据积液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后治愈。

3讨论

3.1胰腺囊性肿瘤类型与发病率

3.1.1黏液性囊腺肿瘤(MCN):又称为大囊性腺瘤,约占胰腺囊性肿瘤的45.50%,是胰腺囊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MCN患者占51.28%,与文献报道比例略有增高,可能是由于区域发病差异或样本量较少所致。有研究报道,上腹痛为MCN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占全部患者的50%;其次,约15%的患者表现出腹部肿块,体重下降,除此以外,也有少数以糖尿病、胆道出血、门脉高压、腹泻和梗阻性黄疸为表现而就诊。本研究中显示,我院就诊的40例MCN患者中,20例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7例表现为腹部肿块和体重下降,均较先前的报道偏高,考虑为本组纳入患者以出现症状而来院就诊者居多,无临床症状而在体检时发现者较少。

3.1.2浆液性囊腺瘤(SCN):名富糖原腺瘤,占胰腺囊性肿瘤的20%~40%。临床上多见于60岁左右的女性(75%),多数无症状,部分可有腹痛表现,但此类肿瘤较少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消化不良、黑便、黄疸、体重下降等,常因与胰腺无关的症状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本研究中,31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为SCN类型(39.74%),与文献报道一致,且临床症状隐匿,大多数通过影像学检查时发现。仅1例为大囊型SCN患者,其肿瘤直径为12.5cm,在国内外已报道的SCN案例中,如此大瘤体比较少见。

3.1.3胰腺导管内状黏液性肿瘤(IPMN):由分泌黏蛋白的胰管上皮细胞状增生而形成,伴或不伴有过量黏蛋白的产生。IPMN占胰腺囊性肿瘤的7%~35%。大部分无症状,有症状者以腹部不适为主。本组5例患者中4例表现为腹痛、体重减轻等症状,仅有1例无任何不适,考虑与患者数目较少有关。

3.1.4实性假状肿瘤(SPN):是最不常见的一种囊性病变。目前认为SPN是一种少见的潜在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仅占胰腺肿瘤的0.17%~2.70%。好发于青春期及青年女性。SPN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部包块,常被延误诊断,越来越多的无症状SPN者,仅在常规体检时由影像学检查发现。本组2例患者无任何不适出现。

3.2胰腺囊性肿瘤与年龄

胰腺囊性肿瘤患者可分布于各个年龄段,而KosmahlM等研究发现胰腺囊性肿瘤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的。本研究总结的病例中,SPN多见于中青年患者,MCN、SCN和IPMN患者则以中老年为主,中老年患者肿瘤恶变的几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该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3.3胰腺囊性肿瘤与肿瘤标志物水平

研究报道称,大多数囊性肿瘤患者血清淀粉酶、血糖和胆红素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无临床诊断意义,而囊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242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对区分该病的各种类型并无特异性。本实验中患者CA19-9、CA242在良、恶性胰腺囊性肿瘤表达存在差异,恶性胰腺囊性肿瘤患者血清学检测CA19-9、CA242呈现高表达,其表达率高于良性胰腺囊肿瘤组患者。这提示CA19-9、CA242表达程度与胰腺囊性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同时,通过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A19-9、CA242水平升高是肿瘤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在术前诊断无法定性时,可测定血清CA19-9、CA242水平,以辅助肿瘤定性。

3.4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

症胰腺位于腹膜后,血供丰富,周围毗邻肠系膜上动、静脉,脾静脉等大血管以及十二指肠、胃、脾脏、胆总管等重要器官,因此手术难度比较大。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肿瘤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血管、脏器关系以及术中对良恶性的判断来确定。在本研究中,位于胰头部和胰颈部的肿瘤主要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少数位于胰颈部的小肿瘤行胰腺部分切除术,位于胰体尾部的肿瘤行胰腺体尾部联合脾脏切除术或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是否保留脾脏需要根据肿瘤与脾脏或脾动、静脉的位置关系来决定,而能否在腹腔镜下完成这两种术式则与患者体重、年龄、腹部手术史以及术者腹腔镜下操作技巧等因素有关。另外,有2例胰头部的肿瘤因患者高龄无法切除,行ERCP植入支架解决患者黄疸症状。胰瘘是胰腺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中,共发生9例胰瘘,4例发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例发生在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后,1例发生在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后,1例发生在腹腔镜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腹腔积液穿刺引流术,通畅引流并根据积液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后治愈。

篇(5)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患者46例,年龄23~35岁,其中1例为经产妇,45例为初产妇,14例患者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其他32例患者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1.2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对患者的合并妇科肿瘤的类型、诊断方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处理措施予以总结分析,从而得出妊娠合并妇科肿瘤的有效处理措施。

2结果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妊娠合并妇科肿瘤的肿瘤类型为卵巢肿瘤与子宫肌瘤。14例患者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其中3例患者为浆液性囊腺瘤,3例患者为黏液性囊腺瘤,8例患者为良性畸胎瘤;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中,19例患者为壁间型肌瘤,13例患者为浆膜下肌瘤。对患者的诊断方式予以分析,其中24例患者是在手术过程中发现,22例患者是孕期通过B超检查发现。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83%,2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6例产后出血,5例胎膜早破,3例先兆流产,活跃期停滞与早产各2例,瘤体破裂、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各1例。在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中有32例患者在开展剖宫产术的同时实施了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的子宫成功保留;有12例患者在开展剖宫产术的同时实施了卵巢肿瘤剥除术;有1例患者在妊娠32周时出现了卵巢肿瘤体破裂处的急腹症,在对患者实施卵巢肿瘤及患侧附件的切除术之后,在手术周实施了保胎治疗,并在患者妊娠35周时为患者开展了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胎儿成功娩出后为患者开展盆腔淋巴清除术、阑尾切除及子宫全切加大网膜等方面的治疗,并在手术之后为患者开展定期的化疗;另外1例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卵巢肿瘤,通过快速冰冻病例切片诊断患者为畸胎瘤上皮腺癌Ⅰa期,为患者开展了肿瘤及患侧附件的切除。

3讨论

对于孕产妇来说,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是其高危因素,孕产妇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对孕妇的妊娠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瘤体的破裂,随着患者妊娠子宫的增大,对于卵巢肿瘤会产生一定的压迫作用,特别是在分娩、排便、弯腰等一些腹压突然增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瘤体的破裂,引发出血现象;②难产,对于嵌顿于盆腔中的卵巢肿瘤来说,对于胎先露的下降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很容易引起梗阻性难产;③早产或者是流产,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卵巢瘤来将,会对子宫的正常增长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容易引起患者早产或者流产,对于恶性的卵巢肿瘤,需要在实施治疗性手术的同时终止患者的妊娠,这也会导致患者的早产或者流产;④卵巢肿瘤的扭转,随着患者的妊娠的发展,子宫的增大会将卵巢推入到腹腔中,会导致卵巢肿瘤的活动范围增大从而引发蒂扭转。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如果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难被发现,但是如果在患者的孕早期为患者开展盆腔检查诊断,并为患者开展B超检查,能够有效提升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为了有效降低患者的漏诊率,积极为患者开展孕早期的B超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临床上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积极采取各种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妊娠期的妇科肿瘤患者,如果没有表现出相关的临床症状,通常不需要实施特殊处理,但是如果患者的中晚期肌瘤出现了红色变性,并伴随有腹痛症状,则需要积极为其开展相关的保守治疗,对于分娩期的患者应该将剖宫产指征放宽。本次研究中,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中,32例患者在开展剖宫产术的同时实施了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的子宫成功保留;12例患者在开展剖宫产术的同时实施了卵巢肿瘤剥除术;1例患者在妊娠32周时出现了卵巢肿瘤体破裂处的急腹症,在对患者实施卵巢肿瘤及患侧附件的切除术之后,在手术周实施了保胎治疗,并在患者妊娠35周时为患者开展了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胎儿成功娩出后为患者开展盆腔淋巴清除术、阑尾切除及子宫全切加大网膜等方面的治疗,并在手术之后为患者开展定期的化疗;另外1例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卵巢肿瘤,通过快速冰冻病例切片诊断患者为畸胎瘤上皮腺癌Ⅰa期,为患者开展了肿瘤及患侧附件的切除。

篇(6)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42.0±4.6)岁,其中年龄35~55岁者24例,约占80.0%,患者病程22d~5年,肿块直径2.3~40cm。2例患者出现明显的压痛感,26例患者为首次发现,4例患者为外院手术复发。上述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

1.2方法

1.2.1加强辅助检查:由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误诊率非常高,相关研究资料报道,乳腺叶状肿瘤诊断准确率仅在30%左右。所以必须加强患者的辅助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第一,B超检查,上述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观察肿块形状、大小、边界清晰度、是否有囊性病患或液化回声。第二,钼靶乳腺仪检查。上述患者均接受钼靶乳腺仪检查,取斜侧位或者轴位,记录所有病灶的形态、大小、钙化情况、边缘特征、增粗血管造影等情况。第三,病理学检查,手术前7例患者进行粗针穿刺,其余23例患者均进行肿瘤切除后石蜡或冰冻分析。

1.2.2手术方式:对于初次发现乳腺叶状肿瘤,并且通过穿刺确诊的患者,给予肿瘤扩大切除治疗。对于初次发现乳腺叶状肿瘤,但并没有经过确诊患者,接受肿瘤切除后常规或冰冻病理检查,对于确诊为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给予肿瘤扩大切除术或乳腺切除治疗。对于手术后复发患者,结合肿瘤大小分别给予患者肿瘤扩大切除术或乳腺切除治疗。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查结果分析

(1)B超检查结果:B超检查显示肿块体积比较大,且肿块边界多清晰、规则,内部出现实性低回声,且回声不均匀。少有钙化情况,后方回声增强。具体肿瘤部位,17例外上象限,7例内上象限,6例外下象限。(2)钼靶乳腺仪检查结果:上述患者肿块均为实性肿块,21例肿块边界清晰,9例肿块出现分叶。1例肿块周围有光晕环,1例出现钙化点。上述病例均没有出现周围乳腺结构扭曲、回缩、皮肤增厚现象,无法确诊肿瘤的良性与恶性。(3)病理检查:上述7例患者粗针穿刺,4例确诊为乳腺叶状肿瘤,确诊率为57.1%。所有切除肿瘤均进行病理检查分析,结合2003年WHO关于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20例患者诊断为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约占66.7%;2例患者诊断为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约占6.67%;8例患者诊断为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约占26.7%。

2.2手术治疗效果

上述患者总复发率为10.0%,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复发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叶状肿瘤、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篇(7)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手术进行处理,采用德国“Moller”手术显微镜,调整放大倍数为4-16倍。患者进行全身静脉麻醉,根据肿瘤所处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入路途径;开颅后上手术显微镜,先打开脑裂蛛网膜或者脑池,尽量放出脑脊液,促使脑组织的回缩,使肿瘤充分暴露,避免牵拉正常脑组织;进行手术,再显微镜下辨认并分离肿瘤,进而切除,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神经,尽最大可能保护正常脑组织;对于较大肿瘤或功能区肿瘤应进行分段切除,直至切除整个肿瘤。

3结果

所有44例患者中,行肿瘤全切除患者32例,其中26例患者症状消失,预后良好,6例患者症状缓解;行肿瘤次全切除患者8例,4例活检。随访3年,1例脑膜瘤术后2年复发,转上级医院手术后治愈;2例恶性母细胞瘤术后3月复发,后死亡;4例胶质瘤术后1年内死亡。

4讨论

脑肿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其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颅内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对于脑肿瘤,应事先明确脑肿瘤诊断,与寄生虫、血肿及炎症等相鉴别;其次明确肿瘤大小、部位、性质及其周边结构情况。注意手术前的评估,对于患者术前准备、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处理均有着重要的作用[2]。目前显微外科手术是常见的处理脑肿瘤的手术方式。传统在肉眼下进行手术,对于一些脑底部、较深部位的肿瘤,操作困难,手术疗效不佳,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能使得部分肿瘤全切除率提高,明显降低致残率、病死率。

4.1显微手术能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

显微外科手术,主要是指在手术中利用显微镜的放大及照明效果,清晰显示较深部位以及重要功能区的病变及周边组织,使得肿瘤的切除范围较为彻底。本文患者中2例脑胶质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实施肿瘤全切除,术后恢复良好,复查CT示肿瘤病灶消失。脑胶质瘤利用显微外科手术也能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达到临床治愈。本文中的垂体瘤、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及鞍结节脑膜瘤均进行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术,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预后较佳。诸如此种位置较深的鞍区肿瘤的手术,周边有视神经、脑底动脉环、下丘脑及垂体柄等重要的神经、血管及组织,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实施肿瘤全切术,不能根治肿瘤且容易损伤脑组织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显微外科手术因充分利用了显微镜的照明及放大作用,清晰辨认肿瘤及其周边组织结构,在良好的手术视野中分离并切除肿瘤组织,即使在较深窄的区域亦能完全地切除肿瘤,明显提高了肿瘤全切除率,且减少了手术出血的发生。

4.2显微手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副损伤

目前脑肿瘤的诊断技术较为发达,影像检测技术的发展明确了脑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以及其周边组织情况。神经外科医生充分掌握了肿瘤的情况,应尽最大可能减少手术副损伤。传统的肉眼手术,深部病灶手术视野清晰度较差,与周边的组织结构不清,手术操作时极易产生误伤,损伤脑部重要的组织结构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显微外科手术,充分利用显微镜的放大及照明效果,放大手术视野,充分清晰地暴露重要组织、血管及神经。即使手术的区域较狭小,仍然能够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致的操作。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细心分离切除组织结构,对于出现的微小出血,能及时发觉并实施电凝止血,从而减少手术的副损伤。此外,脑自动牵开器的应用,避免了手持脑压板暴露病变时力量不均匀,不能持久的缺点,对病灶的显露及减少损伤发挥了重要作用。显微手术通过最大限度减少副损伤,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4.3脑肿瘤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篇(8)

(二)缺乏统一的带教标准,导致肿瘤的临床带教无统一章法可循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防治体系,但是肿瘤学的临床带教却始终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大部分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中未能专门设置肿瘤学课程,各脏器肿瘤只是在相应的学科中讲授,造成内容分散,基础与临床联系不紧密等。在卫计委公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与方案中,也未设置肿瘤学住院医师的轮转培养方案及至肿瘤科轮转时的培养标准、带教要求,如何带教肿瘤科临床医师,并无标准的、统一的章法可循。

二、肿瘤学临床带教方面的探索

虽然在肿瘤学临床带教方面面临诸多的问题,国内也缺乏统一的培养标准及带教要求,我院还是在肿瘤学临床带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实践。

(一)开展多学科的临床讨论,并请轮转医师一并参与多学科工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模式,是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固定工作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定期的临床讨论会[2]。通过MDT,各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针对某肿瘤一并探讨,发表各自意见,共同研究治疗方案。我院定期举办各科肿瘤的MDT,如肺癌的病例讨论会联合呼吸科、胸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共同参与,相关专家均会对展示病历提出见解,给轮转医师一个很好的综合学习平台。带教老师可针对所带教的临床医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切实提升轮转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MDT为来肿瘤科轮转的临床医师提供了一个多学科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有助于轮转医师开拓视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应用。MDT在国外的大型医院已经成为疾病治疗的重要模式,英国癌症诊治指南规定,所有确诊肿瘤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必须经过相关MDT会诊[2]。

(二)利用床边教学培养轮转医师的临床思维轮转期间,带教老师应选择诊断明确、症状典型的代表性病例作为临床教学的主要病例。引导轮转医师从肿瘤学的思维进行病史采集,规范体格检查,发现并记录阳性体征;引导轮转医师注意肿瘤病例的血液学、影像学等检查结果,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引导轮转医师对所学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帮助轮转医师建立肿瘤学临床思维。在带教过程中,可定期选择一些疑难病例进行病例讨论。让轮转医师积极发表见解及看法,对轮转医师提出的疑问进行深入讨论,可使轮转医师从带教老师及其他临床医师的发言和讨论中真正学到有益的思维方式,从而切实提高轮转医师肿瘤学的临床分析思考能力。

(三)鼓励实践,切实加强轮转医师临床能力的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养临床能力为主。轮转医师按照培训计划,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在相关科室开展临床工作。对于在肿瘤科轮转的临床医师来说,轮转结束后应达到肿瘤专业高年资住院医师和低年资主治医师的水平,要求掌握肿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解决部分肿瘤科的疑难病例。带教时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在临床带教工作中鼓励轮转医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指导其解决问题。提高轮转医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定期让轮转医师对某个疑难病例进行独立分析和讲解,带教老师之后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临床带教目的主要是“授人以渔”,给轮转医师原则性、方向性上的引导和指点。鼓励轮转医师实际动手,在轮转医生从事临床操作时“放手不放眼”,及时纠正错误的手法,确保轮转医生经过临床轮转后,能够达到肿瘤专科高年资住院医师和低年资主治医师的水平。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综合疾病,会并发各系统的并发症,因此,胸穿、腹穿、腰穿等基本操作是肿瘤科医师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只有放手让轮转医师操作,然后指出其不足之处,才能切实加强轮转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

(四)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培训对于从事恶性肿瘤治疗的医生来说,如何选择最适当的检查手段、最佳的治疗方案,是必需面对的问题,合理科学的临床决策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节约患者及社会支出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科学决策的前提,取决于循证医学的证据。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要求医生“在为患者诊治过程中,准确、公正并自觉地运用现有的最佳证据,做出相对正确的临床决策”。循证医学强调的是个人经验与最佳临床证据的有机结合。肿瘤学的NCCN指南平均每1~2个月就要更新一次,每年全球肿瘤学ASCO会议以及中国肿瘤学CSCO会议就有大量新的临床结果发表;以前曾经是临床一类的证据在知识的不断更新中很有可能会降为二类证据,而以前是二、三类的证据也有可能最后逐渐上升为一类证据[3]。因此,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肿瘤治疗的方案更新速度之快,远非书本知识所能企及。在进行肿瘤临床带教的同时,应该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培训,让轮转医师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学会从快速涌现的医学成果中吸收有用的、正确的以及最新的临床证据,学会用循证医学思维去评估各种临床问题。

篇(9)

1.2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患者均经细胞学或者病理学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出现了骨转移,经X线、CT或者ECT等确诊为骨转移并经MRI或者活检确诊。中医诊断:患者证属气滞血瘀、肾气亏虚,患者以肢体疼痛、活动不利为临床症状,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肌肤甲错,舌质暗苔薄或者苔腻,脉沉或者脉弦涩。纳入患者符合上述西医、中医诊断标准,年龄在18~8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为自愿接受临床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排除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排除有精神病病史,排除双磷酸盐药物过敏患者,除外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患者。

1.4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帕米磷酸二钠90mg+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20~30滴/分钟,同时给予患者氨酚羟考酮止痛。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重要逐瘀补肾止痛汤加减进行治疗,用方如下:生地黄30g、熟地黄30g、当归15g、骨碎补15g、补骨脂15g、桑寄生15g、杜仲15g、怀牛膝15g、威灵仙15g、苏木15g、透骨草15g、三七10g、五灵脂10g、蛇六谷15g、菟丝子15g、全蝎15g、蜈蚣1条。伴有痰湿患者加南星、半夏;气血亏虚患者加丹参;阳虚重患者加桂枝、附子;淤血内阻患者加桃仁、红花、丹参;疼痛加重患者加延胡索、徐长卿、罂粟壳、乌梢蛇。上述药物水煎服,每天1剂,煎取药液400mL,分两次早晚温服。

1.5观察指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疼痛完全消失,疼痛评分降低为0分;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睡眠未受到影响,疼痛评分减少在1/2~3/4;稳定:治疗后患者疼痛有所减轻,仍有明显疼痛,疼痛评分减少低于1/2;进展:经治疗后患者疼痛加重,影响患者睡眠,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视为治疗有效,其他为无效。采用NSR疼痛强度评分评价患者疼痛变化情况,以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无法忍受,让患者根据疼痛情况标出一点,对治疗前后疼痛进行比较。采用卡氏评分评价患者生存质量情况,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钙浓度情况以及治疗期间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总量情况。

1.6统计学方法对患者治疗情况由专人进行整理、归纳并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采用SA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疼痛评分、卡氏评分、血钙浓度的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阿片类药物全程剂量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视为治疗有效,观察组有效75例,对照组有效72例。总有效率观察组86.21%,对照组71.2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χ2=5.8011,P=0.016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疼痛评分和卡氏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降低,卡氏评分提高,经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t=7.98,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卡氏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t=7.58,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服药期间阿片类药物用量和血钙浓度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阿片类药物全程剂量小于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t=7.0889,P=0.0000<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钙浓度均降低,与前经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血钙浓度经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钙浓度对照组略高于观察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t=0.5172,P=0.6050>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篇(10)

1.2Karnofsky评分标准(KP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QOL)[7]以上述评分法全面评价患者身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

2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

2.1对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评分根据依从性差别,分别给予不同级别药学服务。对依从性好的患者给予普通药学服务,对于依从性中等或差的患者给予强化药学服务。采用MMAS-8调查患者用药依从性[8]。该量表共8个问题,依次为:(1)您是否有时忘记服药;(2)在过去的两周内,是否有一天或几天您忘记服药;(3)治疗期间,当您觉得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时,您是否未告知医生而自行减少药量或停止服药;(4)当您外出时,您是否有时忘记随身携带药物;(5)昨天您服用了镇痛药物吗;(6)当您觉得自己的症状已经好转或消失时,您是否停止过服药;(7)有人认为每天服药很麻烦,您是否觉得坚持镇痛治疗计划有困难;(8)您觉得要记起按时按量服用镇痛药物很难吗。1~7题的备选答案为二分类,即“是”和“否”,1~4、6、7题答“否”计1分,答“是”计0分,第5题答“是”计1分,答“否”计0分;第8题的备选答案为Likert5等级计分,即“从来不”、“偶尔”、“有时”、“经常”和“所有时间”,依次计为1分、0.75分、0.50分、0.25分和0分。量表满分为8分,得分<6分为依从性差;得分6~7分为依从性中等;得分=8分为依从性好。

2.2普通药学服务①发放《疼痛患者教育手册》请患者仔细阅读,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介绍了疼痛相关内容,包括疼痛是病吗,怎么引起的,需要治疗吗,怎样表达疼痛,疼痛的治疗方法,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为什么要按照规定时间用药,用药后需要注意什么,阿片类药物介绍等;②对患者及家属面对面进行用药教育:强调疼痛是对身体有伤害的,必须治疗,口服药物是治疗疼痛的最佳选择,镇痛药物按时服用疼痛缓解最佳,镇痛药物可能包括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不必对其产生恐惧,癌痛治疗时应用该类药物引起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最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及如何防治。普通药学服务平均每位患者每天10min。

2.3强化药学服务①发放《疼痛患者教育手册》的同时,给予详细讲解,并帮助患者仔细阅读;②对患者及家属面对面进行用药教育:除普通药学服务内容还包括:镇痛药应按时规律服用,不宜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如出现疼痛缓解不佳或便秘、恶心呕吐、排便障碍等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或药师沟通,由医生或药师更改治疗方案,切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药品不良反应大多可以治疗或随着服药慢慢减轻等;③与患者及其家属深入交流,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困惑及面临的困难,药师尽力给予解答,强化药学服务平均每位患者每天20min。

3为医生提供药学服务

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肝肾功能等化验指标,与医生一起进行镇痛药物的选择、初始剂量滴定、阿片类镇痛药不良反应的防治以及辅助用药使用等。阿片类药物剂量个体化滴定是癌痛治疗的难点,药师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成人癌痛治疗指南为依据,结合患者癌痛及肝肾功能等情况,为医生提供镇痛药物治疗建议,并在用药最初的24h内对患者进行多次癌痛评估,及时调整剂量,争取在24~72h内完成药物滴定,达到疼痛稳定控制,并转换成缓控释制剂。在镇痛治疗全程中注意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及时向医生提供防治建议。

篇(11)

选择近5年笔者所在医院诊断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4例,平均年龄(50.6±13.9)岁,男78例,女2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定知情同意书,保密知情书,研究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核实。

1.2诊断及分类方法

依靠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如突触素及嗜铬粒素A等,并按细胞分裂指数和Ki-67指数进行分型和分级。2010年WHO分类法:(1)神经内分泌瘤,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核异型性轻至中度,组织学分为NET1级和NET2级;(2)神经内分泌癌,显著核异型性,分裂相数高,NET3级;(3)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能形成可识别的腺上皮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

1.3手术方法

主要手术方法:内镜切除、开放式根治性术、近端胃切除、远端胃切除、全胃切除、姑息性切除、远端胃联合部分横结肠切除。术后患者均行化疗,药物有顺铂、依托泊苷、奥沙利铂、阿霉素等。

1.4随访

有专门医生通过电话或上门随访获得信息,记录患者预后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表现及病理

(1)临床表现:上腹饱胀,吞咽困难,黑便,呕血,恶心,幽门梗阻,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肿瘤主要位于贲门、胃体、胃窦。其中神经内分泌瘤38例,神经内分泌癌58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8例。(2)病理:神经内分泌瘤NET1级细胞中等大小,核型单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极少有核分裂像。神经内分泌瘤NET2级细胞实性聚集,呈圆形、梭形,胞质中等,有显著的大泡状核,核分裂像多,可见不典型核分裂像。神经内分泌癌由圆形和梭形细胞组成,胞质少,核大,核分裂活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染色有突触素、嗜铬粒素A及CD56表达。

2.2神经内分泌瘤和神经内分泌癌对比分析

神经内分泌瘤和神经内分泌癌肿瘤位置、手术类型、肿瘤大小、肿瘤侵犯深度、患者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有显著异质性的肿瘤,表达为缓慢生长、低度恶性,至高转移性一系列生物学行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出现晚,表现为局部占位多见,因此对肿瘤的诊断带来困难。目前临床上的诊断手段有内镜、CT、MRI、PET-CT等,主要用于评估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发现可疑转移灶,评估肿瘤分期及手术可行性。免疫组化用于检测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物,如突触素、嗜铬粒素A、CD56、PGP9.5、NSE。而手术治疗仍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约占整个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20%~45%。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数以腹部不适为主,可有疼痛、黑便、体重下降等症状。笔者本次采用2010年WHO推出了新的分类方法,此分类方法的优点为量化了分级标准。有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瘤以女性好发,病变多在胃底;而神经内分泌癌男性居多,病灶分布广泛。本次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瘤好发部位为贲门、胃底,神经内分泌癌分布可累及贲门、胃底、胃体及胃窦,与文献报道疾病一致。也有临床研究资料中显示,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作为一个谱系,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且系统性的过程。从组织学角度上来说,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有自高至低的发展趋势,而从生物学行为的角度上来说,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则具有自良性至恶性的发展趋势,对于同一肿瘤病灶而言,其内分泌细胞的分化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多数情况下,低级别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生长速度相对比较缓慢,若肿瘤细胞发生转移,则多转移至局部淋巴结以及肝脏,同时,有数据显示,这种转移并不会对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而对于2级肿瘤而言,其往往具有多相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能够用于解释其在不同研究中预后水平的不同表现。但对于高级别的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而言,临床数据中显示此类患者的预后效果大多不理想,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大部分患者容易并发脉管内癌栓症状,即便对此类患者实施规范性的根治术以及淋巴结清扫术,也无法有效改善此类患者手术后的长期生存质量。因此,为了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加可靠与全面的依据,有关规范中规定,病理报告中必须包括标本类型,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部位,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小,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浸润深度以及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受累范围等相关内容,同时提供可以反映切缘情况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检测数据,以便能够为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肿瘤分期以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依据与参考。胃镜检查对诊断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有很高的价值。在使用胃镜技术对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确保活检取材的充足性能够使临床确诊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但结合已有的临床数据来看,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部分大细胞在胃镜下特点与低分化腺癌患者胃镜下特点高度相似,容易被误诊为分化较差的胃腺癌。与此同时,镜钳取样标本容易挤压变形,导致部分小细胞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易与淋巴瘤病例相混淆。本组1例大细胞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最初诊断为低分化腺癌,1例小细胞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最初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yn和CgA染色阳性后确诊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因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具有腺样结构的大细胞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和小细胞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的鉴别诊断中作用巨大,对指导治疗与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是目前明确诊断不可缺少的辅助检查方法,结合该分析数据认为,在对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可诊断不同类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现突触素、嗜铬粒素A是有较高特异性。同时,从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角度上来说,手术切除仍是目前主要方法,有学者建议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神经内分泌瘤可采用内镜下切除,而侵及肌层或转移的神经内分泌癌应遵循胃腺癌的治疗原则。还有研究认为NET2级均应采用根治性手术。而神经内分泌癌及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多伴有转移,应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结合。但限于样本数量,目前循证医学尚未给出权威性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一些分子靶向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希望对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方面有所突破。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因肿瘤生物学特性不同存在差异。笔者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瘤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生存期长,而神经内分泌癌预后极差。研究认为与神经内分泌癌生物学恶性程度高且转移率高有关。文献报道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与疾病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年龄和诊断时间均是影响预后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