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纺织行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美国的社区银行为什么在激烈的银行竞争中具有生存空间?
如同全球银行业一样,美国的银行业也经历了大规模的合并之路,主要的大型银行通过并购不断扩大规模。但是,与此同时,美国的银行界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规模相对小的多的社区银行同样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这些社区银行如何在大型银行的激烈竞争中应当生存空间的呢?
根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IndependentCommunityBankersofAmerica)2000年的统计,目前美国有8300家中小金融机构(如储蓄和贷款机构等)被划分为社区银行,这些社区银行在全美有36803个网点,这些网点有54%分布在农村,29%分布在城市的郊区(suburban),有17%分布在城市。从社区银行在美国的区域分布看,26%分布在美国的中北部,21%分布在东南部,16%分布在西南部,18%分布在中西部,11%分布在西部,8%分布在东北部。
尽管因为美国的银行业市场已经发展成熟、因而银行购并活动剧烈,美国的社区银行的数量一度呈现减少的势头,但是,新的社区银行始终在不断出现,1999年,美国新设立的社区银行就达到205家之多,达到历史性的新高;上一个设立社区银行较多的年份则是1989年,新设立的社区银行在1989年达到了192家。
与美国的大型银行相比,这些社区银行在多个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
从市场定位看,社区银行主要面向当地家庭、中小企业和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大型银行则主要面向大型的公司。从资金运用看,大型银行通常将其在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转移到另外一个地区使用,而社区银行则主要将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地区,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是十分熟悉本地市场的客户,同时这些员工本身也是融入到社区生活的成员,而大型银行的业务管理者则通常是衣冠楚楚地坐在远离日常客户的办公室里。社区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的贷款时,客户不仅仅是一堆财务数据的代表,实际上社区银行的信贷人员还会考虑这些作为邻居的借款人的性格特征、家族的历史和家庭的构成、日常的开销特征等等个性化的因素,大型银行在审批这些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时,通常只是根据一些财务指标作出结论,基本上很少考虑借款人的个人因素,客户在这个时候只是一些财务数据而已。由于社区银行的运作都在本地,因而社区银行作出信贷决定相当迅速,而大型银行则需要经过必要的内部审批程序。同时,因为这些社区银行本身就是中小企业,因而其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小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例如,中小银行通常需要在开业3-5年之后才能盈利,需要经历艰苦的拓展市场、控制成本、完善制度等阶段,这些困难都是中小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因此目前美国的社区银行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的金融服务的咨询支持机构。
美国的社区银行最为典型的特色之一,是对客户的深入了解并相应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其贷款主要面向附近社区的存款者及相关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农户。事实上,社区银行已经成为美国的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许多社区银行在面对个人客户的零售业务方面提供了相当全面的业务选择,这包括: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较低收费的支票和一些投资产品、不同种类的楼宇按揭和消费者贷款产品、较低收费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服务、以及自动提款和电子银行等服务。
其次,社区银行提供的服务收费通常较之大型银行要低。据美国有关机构2001年的统计,美国的社区银行在支票帐户等服务的收费方面较之大型银行要低15%左右。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多个行业性的自律性质的协会。例如,美国银行家协会专门设立了社区银行分会,全美范围内成立了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等组织,独立社区银行协会目前拥有5500多家社区银行组成的会员。
从经济环境分析,美国不同地区经济的活跃和繁荣是推动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社区银行在美国市场的分布看,经济繁荣地区的社区银行相对多一些,因此社区银行的设立主要依据的是不同市场的繁荣程度及其可能给社区银行带来的业务机会。当然,美国的社区银行的经营要符合监管当局统一的监管要求。
从发展趋势看,因为美国银行业市场已经相当开放、发展也较为成熟、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因此不排除未来社区银行可能通过并购而出现数量下降的可能性,但是,从总体市场格局看,社区银行依然因为其独特的经营定位而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
二社区银行成为中国放松银行业管制突破口的现实原因
中国放松银行业的管制,之所以可以选择社区银行作为突破口,除了美国的社区银行发展历程所显示出来的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等因素外,考虑到中国的现实状况,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所需资本不高,便于民间资本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充分展开。
银行业放松管制的进程,也表现为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过程,如果设定过高的进入壁垒,能够进入银行业的民间资本势必相当有限,客观上会抑制市场竞争的充分展开。目前的一些股份制银行,甚至包括部分上市的银行,其内部经营管理结构、营运方式、决策过程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原有体制的影响,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有些银行基本是国有银行的翻版。这主要是因为迄今为止银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当高,现有的银行市场开放程度有限导致的。
规模较小的社区银行如果经营不佳,其他民间资本可以以不高的成本对其进行收购,这无疑对社区银行的经营形成一个市场约束。反观当前的股份制银行,即使不考虑政府干预等因素,其相对庞大的规模也使得其他民间资本的收购难度过大,在实际操作上几乎没有可能性。
2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需的融资渠道一直不畅通
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已经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吸收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环境并不宽松。随着大型银行日益将融资的重点转向大型公司,中小银行势必需要寻求自身的融资渠道,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融资对象的社区银行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3中国金融市场巨大的差异性决定了全国性的大型银行难以有效掌握不同地区的市场和客户信息
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全国性的大银行实际上很难制定一个适用于全国不同市场的发展战略,也很难全面地掌握不同地区的市场和客户信息,从而难以对不同地区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金融服务,这必然促使大型银行更多地面向全国性的大型公司提供服务。在这一点上,立足于不同地区的社区银行在掌握不同地区的客户信息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4社区银行有助于缓解当前中国资金运行的“虹吸现象”,填补因为大型银行的战略调整所出现的“金融服务真空”
随着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推进,国有银行更多地注重将全国范围内吸收的存款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使用,这造成中国资金流动的“虹吸现象”,即本来急需资金的欠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络,被转移到资金已经较为充裕的发达地区,这也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扩大的金融方面的原因、另外,国有银行也在加速从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撤出,这可能会在局部地区形成金融服务的真空。社区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特点之一就是将本地市场吸收的资金主要运用在本地市场,因而能够缓解虹吸现象及其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国有银行撤出的地区设立社区银行,也可以填补金融服务的真空。
5社区银行的发展能够推动中国金融结构的顺利转换
目前中国金融结构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居民的存款成为银行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居民资产的主要形式是存款,实物资产所占的比率相当有限,居民所可能得到的金融服务种类也十分有限,这种金融结构无论在微观上还是宏观上都是缺乏效率的。社区银行强调的是面对一定社区内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消费者贷款等会成为主要的贷款形式之一,对于客户的服务也会较之国有银行更为全面和个性化,这对于推进当前中国金融结构的转换具有积极的意义。
6社区银行的发展能够推动金融服务的差异化
目前中国银行业市场上的竞争从表面来看已经较为激烈,但是从银行业提供的金融服务看,基本上属于低水平的重复,针对客户的需求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十分有限,社区银行的设立能够针对社区范围内的客户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也促使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调整市场定位,并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7社区银行的设立能够增大外资银行拓展中国市场的压力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实际上对于网络庞大、客户基础众多的全国性银行的冲击力度有限,从其经营规模、针对部分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经营方式来看,与社区银行更为接近,开放设立社区银行,能够促使中国的金融机构迅速学习外资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经验,使得外资银行开拓中国市场时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三中国社区银行的生存空间十分广阔
首先,中国的中小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对于金融服务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可以为社区银行提供广大的融资市场。研究表明,小型银行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时较之大型银行更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小型银行的组织架构灵活简单,易于解决贷款方法中的委托问题,易于了解大型银行所难以了解的客户收入变动、支出状况等有一定保密色彩的个人信息,这也就是所谓信息优势假说(Informationadvantagehypothesies)。另外,学术界也提出了“共同监督”假说(peermonitoringhypothesis),认为社区银行这类地区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即使不能真正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社区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优势为其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机会。
其次,是中国消费者贷款和个人金融服务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社区银行所强调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和对于客户的了解使其在竞争这些业务方面可以获得优势。
第三,中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在较长时期内会一直存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别、城市和农村金融服务上的巨大差别,为地区性的社区银行发展提供了机会。特别是许多国有银行已经撤出的地方已经成为被金融机构遗忘的角落,将来即使外国大银行进入中国,它们也不可能向边远地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社区银行可以担负起这一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东方管理学,即东方的管理学说,由水教授等人创建,至今已有40年历史。在东方管理学较长的时间跨度里,大致由古为今用、东西融合和实践完善三个阶段发展而来。首先,古为今用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借鉴,将我国漫长发展史中所涉及的与管理学相关的重点知识、理论进行归结,以应用于现代的管理实践之中。例如,我国纵横国内外的管理巨著“孙子兵法”,以及从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隐射出的经济管理等内容。其次,好比我国古代的百家之说,百家争鸣可言各有千秋,中西方文化也素来存在差异,可谓各具特色。东方管理学虽是源自东方的管理学说,而实际上并不拘泥于东方管理与文化,而同时有诸多对西方文化的借鉴与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练就广阔的视角,并以此为基准创设出有东方特色而具全球视野的“国际化”管理学说。而后,东方管理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将理论投入于实践中,以增强其实用性。同时,水教授也将其学说进行拓展与延伸,使东方管理学更具科学依据。
2.东方管理学与知识型员工管理的联系。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是东方管理学的三大原则。以人为本指全部的管理也好,学说也罢,立足之根本均为一个“人”字。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对“人”的尊重与理解,需要企业给“人”充分的发挥潜能的空间。以德为先旨在彰显道德在管理中的关键意义,同时也以此为对“人”的管理的原则。人为为人是东方管理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灵魂所在,简言之为“首先严于律己,而后以他人立场考虑问题,多为他人着想,以形成双方彼此尊重的良性关系”。由当前的“合作”时代主题可知,个人力量固然有可取之处,而个人能力再强也难敌千军万马,在此情形下“团队”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强大的团队需要其中每个成员具备坚实的力量,而且具有一致的目标,由此而“众志成城”。东方管理学之中的人为为人原则,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换位思考和互相理解,成为实现“合作”目的的捷径之一。
二、知识型员工的优势
1.知识型员工更具创造性。
自古有“知识改变命运”之说,是知识增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创设了更美好的生活。知识是有形的,可以落实于纸笔之间,知识也是抽象的,以不同的姿态存在于大千世界。而知识对命运的改写实际上源自于人的创造性,如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莱特兄弟创造的飞机,以及蒂姆•伯纳斯•李改变世界的互联网。这些伟大的发明丰富了,也颠覆了我们的世界,而这一切创造均基于一点原因,便是知识。世间的万千发明可能来于偶然,而成必是由知识的构架,因此,创造性便是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也是优势之一。
2.知识型员工有自主意识。
传统工作往往具有固定的模式、流程,如服务员的点餐、收银工作或体力工作者的体力付出等。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与之不同,常常是源自大脑的创造和思维,并不拘泥于硬性要求的束缚,如IT工作者对电脑的编程可能会有借鉴,却并非全然的模仿,如设计人员的工作也是更多的源于头脑风暴的创意,教师的工作虽有固定的讲授内容,但授课方式也更多的是属于自我的风格。基于知识型工作的以上特点,使得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监控不切实际,因而知识型员工的工作需要比传统工作更具自主意识。
3.知识型员工有专业实力。
知识型员工不仅更具创造力与自主性,同时更具专业实力。大学教育已逐渐深入于千家万户之中,大学中有各形各色的教育,可满足不同学生和社会的要求,如此的大环境正为知识型员工的专业实力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知识型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氛围中已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不仅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并且可快速而有效地学会新的知识,其专业实力主要表现于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所谓学海无涯,学习的道路是无止境的,而学历即便不是衡量个人能力的全部条件,也必定是其中的主要条件之一。而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是需要不断地学习方能具备的,由此便构成知识型员工的专业优势。
三、知识型员工管理的运用
1.满足客户所需。
在我们的日常观念中,客户常常被定义为购买企业产品的人群,而实际上产品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客户也可延伸为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对于当前的知识时代而言,企业的灵魂与胜利的关键之一在于其所具备的人才优势,而知识型员工无疑是企业中的首要人才,也因而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首要客户。由此,企业想要赢取价值,就十分有必要满足客户,也就是知识型员工的所需。基于东方管理学中的“人为为人”视角,即企业的管理者应“人为地”“为员工”,想员工所想,肯定员工的价值而使其创造更大的价值。
2.服从社会舆论。
管理者一直是权威的象征,与员工之间无形的形成或深或浅的距离感。在东方管理学视角中,管理者与员工是平等的,管理者不应该为了增强或维护其权威性而“仗势欺人”,使员工处于被动地位。相反地,因知识型员工创造性、自主性与专业性等自身及从事工作的特点,管理者应给员工更多的空间和尊重,以服从知识与权威同等价值的社会舆论。以此强化知识的作用,增强员工的自信心与归属感,使知识成为主导力量,使员工能发挥自身实力,进而为稳步企业的发展。
3.突破传统模式。
所谓传统模式,是指由管理者“发号施令”,而后员工“响应号召”的呆板模式,显然此种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故此而来的便是突破传统的集中西方智慧、融过往精髓展未来风向的东方管理学。东方管理学与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合理联系,始于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多具备创造性、自主性等特点,传统工作已渐渐可以被电脑等现代化工具所完成,知识型员工与电脑的主要差异即在于创造力,电脑多为程式化的数据运算等,而人的“天马行空”的想法是电脑尚难模仿的。同时,人具有情感又需要尊重,具有属于自身的意识想法。东方管理学正是基于人的特点与优势,将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与东方管理学相运用,用有别传统的方式获得胜利。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82-02
这些年来,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产业之一,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促进农民就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带动了许多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何促进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避免大起大落。这就需要房地产置业公司的稳步健康运营,它的运营离不开诸如项目选地、拆迁征用、市场调研、产品定位、资金调配等问题,不同的公司因自身掌控的资源不同在项目开发时会面临不同的问题,而有几个问题几乎是所有公司都会遇到的,那就是开发土地的区位选择、所开发房产的产品定位、房产的营销销售。
每个房产开发企业持续经营都要生产他们的产品――房子,房子的建造离不开土地,开发土地选在何处是决定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是一切后续工作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房产置业开发的首要环节就是房产地块区位的选择。
一、房地产开发的区位选择
广义上讲,区位是指一个实体事物与其他实体事物在空间方位和距离大小的关系。这里,空间方位主要指方向和位置,距离大小主指可度量的空间距离。具体到房地产区位是指一宗房地产与其他房地产或者学校、医院、商圈等与业主生活关联度较大的事物在空间方位和距离上的关系。这里特别指出学校、商圈等事物。因为这是每位业主(房产所有人)买房都要考虑的问题。这些事物和业主的日常生活高度关联,其他还有交通条件,外部配套设施,周围环境和景观度。
据上所述,我们把与房地产地块关联性较强、将来直接影响房产销售的外部因素称为非系统影响因素。它的状况直接与房产销售的价格、成交量密切相关。根据笔者对消费者的调查,各因素根据重要性一般依次分布如下:
1.教育因素。即附近是否有合适的小学和中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已深入国人心中,因此众多的消费者为了后代的教育,都把周边是否有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作为买房的首要考虑因素,因孩子年龄问题,特别考虑楼盘周边是否有中小学校。这就要求地产商在选地时要尽量靠近学校或者将学校作为将来的配套设施重点考虑。
2.交通条件。交通条件是指进出该房地产的方便程度。现代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工作半径,即住所到单位的非直线交通距离,同时社交的距离也在不断扩大,因此,人们常把房产地块的进出是否方便,停车是否方便作为第二考虑因素,它包括可及性,即从别的地方到(进来)该房地产的交通便利程度;便捷性,表达从该房地产到(出去)别的地方的交通便利程度。一些楼盘受单行道、交通入口方位等的影响,其可及性和便捷性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评价一块地的交通条件时往往要分开考虑。
3.其他因素。这里主要指医疗服务、购物商圈、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市政配套等等。这些因素,这也是购房者考虑的重要因素,篇幅所限,不在一一赘述。当然,以上因素的重要程度是相对而言的,本文的排序只是一个大致趋势,因购房者的年龄或其他原因,不同的人群购房时对以上因素重要程度的排序也会略有不同,如老年人考虑就医因素多,年轻人考虑教育因素多。
二、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就是在既定地块上决定盖什么房子的问题,产品定位是房产开发中十分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能否在将来的销售中取得好的业绩。宏观上要考虑地块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房地产整体供求状况;微观上要考虑项目的具置,周边配套、目标客户等。实践证明,不论在几级城市开发房地产项目,要想取得成功,没有一个好的定位是难以实现的,须从产品定位内容、原则、方法策略方面综合考虑,精准定位。
1.产品定位的内容。内容是产品定位的主要部分,实质大于形式,是产品定位的龙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档次。产品定位的首要问题。要在市场调研,充分细分,选择目标客户群基础上确定本项目产品档次,是精品高档型、基本普通型、经济适用型抑或是混合型。什么样的档次,决定了项目小区内公共配套设施的多寡、容积率的大小、建材的选择等,以上因素和项目整体造价密切相关,进而最终决定商品房的销售价格。
建筑功能。建筑的基本及衍生使用功能,如居住、饮食、通风采光、遮风避雨、保温取暖等对建筑功能的基本要求;智能通信,社交活动等外部衍生功能要求,是决定建筑单元的空间分布和面积大小的基本因素。
总体布局。一是区域内整体规划布局包括容积率,建筑高度,房产地块内交通设计等;二是建筑风格与配套景观,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体色彩,艺术处理,景观配套等方面,是建筑艺术和审美价值的直接体现。
2.定位原则。经济适应性原则,也就是待售房产在消费者看来应有较高的性价比,这里强调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产品;如从企业角度出发,就要在现有可用资源的基础上,做到收益最大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产品性价比与当地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收入相适应,特别是与经市场调查分析确定的目标客户群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能力相匹配,因此产品定位前要有精确的市场调研来保证。
限定性原则。也就是房产项目要在诸如土地容积率、绿化率、限高线等规划强制限定条件下寻找最佳产品方案,尽可能多地盖出房子。
差异化原则。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在消费上更多凸显个性化,这就要求开发商在造房时要和周边类似地块项目缩小同化,突出差异化。这样顾客在选择楼盘时,除了考虑基本的使用性外,也会评估不同楼盘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当个性差异与其消费偏好相吻合时,就会选择该楼盘。成功的个性化要符合实用性、明晰性、效益性等特点。
3.产品定位的方法策略。产品定位中,首先要符合国家有关该行业的政策法规,其次满足目标客户群的购房需求和消费能力,将产品位转化为现金收入,最终实现自己的利益。具体方法有客户需求定位、项目优势定位、复合定位策略。客户要求定位法。这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定位法,也是房地产企业常用的定位方法,产品定位时,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的实际需求,开发出满足他们个性化性价比的房产。项目优势定位法。这是以供给者为出发点的定位策略,好的有创新性的供给能创造新的需求,这种现象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屡见不鲜。以房地产业来说,就是要求准确找到本项目比周边同类项目的突出优势,并在营销中加以放大,形成鲜明的个性,为目标客户创造出其他项目无法比拟的环境硬件方面或服务软件方面的超额价值。复合定位法。以上两种策略侧重点不同,实际运用中也无严格界限,因此更多运用的是二者结合的复合定位策略。比如房地产项目在实现客户基本预期目标的同时,将项目本身各种优势因素等相结合,通过复合策略突出整体优势,来满足客户需求,激发购买欲望。
三、房地产市场营销
房地产市场营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产品运用各种市场经营手段卖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出发点是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它不仅指房产的卖出,也包括相关服务的营销,贯穿于从拿地到房产卖出的全过程,内容包括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1.价格策略。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房地产价格策略的关键房地产定价的方法,常见的有成本导向法,需求导向法和竞争导向法。成本导向定价法的立足点是房产供给方自身的状况,以商品房开发成本作为定价基础,根据预期要达到的利润和产生的税费计算出商品房单价。需求导向定价法,以客户需求强度及能承受价格作定价依据的一种方法。竞争导向定位法,以市场上同类商品房的价格作定位依据,并根据市场变化状况和对手状况适当调整价格的一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企业可根据自身实力和商品房与竞争对手的差异状况采取领先对手价格或跟随对手价格的方法。
2.房地产销售渠道选择。房地产渠道是指房地产产品从销售者到需求者的流通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环节形成的通道。渠道选择是市场营销组合决策的关键之一,关系到开发企业能否将产品按预期目标顺利销售到消费者手中,从而实现预期利润。根据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是否使用中间商,将房地产销售渠道分为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直接渠道是指开发企业直接将房产销售给客户,无须经过中间商。它是优点是开发企业控制了销售全过程,避免了中介机构介入可能造成的短期行为;而且可以直接和客户见面能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从而迅速地调整销售策略。缺点是开发企业难以形成销售专业优势,市场覆盖面不够;直接销售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人力物力分配。一般来说,如果开发企业自身实力强;商品房优势明显,市场销售良好,供不应求等,可采用直接销售渠道。间接渠道是指房地产产品由开发企业经机构转卖至客户手中。优点是利于发挥中介销售专业特长,更广泛利用客户资源,从而使开发企业集中精力于房产开发建设。缺点是增大了建设与销售之间的协调工作量,额外支付了销售佣金,减少了最终利润。如果开发企业自身实力较弱,整体市场低迷,可采用此种渠道。
3.促销策略。促销是“促进销售”的简称,房地产促销是指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向消费者传递房产或服务信息,从而激发其购买欲望,促进其购买活动的过程。促销的方式主要有:(1)人员促销和营业推广。人员促销是企业派出经过正规培训的推销人员以面谈的方式向潜在客户推荐产品并说服其购买的过程。因其方式具有直接和客户接触,能够建立长期关系的特点,在房地产营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人员促销首先要建立好促销队伍,要选拔热爱本质工作,具有熟练的业务知识,掌握一定推销技巧的员工组成促销队伍。然后按照寻找目标客户,接近目标客户,介绍及应付异议,促成交易的一般程序开展工作。营业推广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迅速刺激需求,扩大商品房销售,在短期内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鼓励客户完成购买行为。具体有活动推广、抽奖促销、买房赠一定时期物业费等多种形式。因其都需房产企业人员全程参与,故和人员促销有一定的共性。(2)房地产广告。广告是企业促销的重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房地产广告是开发企业通过一定的媒体就其商品房的优势特点向潜在客户宣传,以促进销售的促销方式。因房产的不可移动性,所以房地产广告具有地域性强的突出特点。房地产广告成功的关键在于广告目标内容的确定,常规目标有:宣传整体开发项目;宣传开发项目的优势、品质特点、具体功能;竣工入住消息,引导客户购买。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广告的目标也有所不同。一定时期内房地产广告应结合市场反响情况,突出商品房及整体配套符合客户需求的鲜明特点和优势,吸引客户关注,最终促成销售。广告媒体的选择事关能否将内容有效传递到客户。常见媒体有网络、报纸、杂志、电台等,传播方面各有千秋,具体选择何种媒体,企业首先应从自身资金实力和项目规模方面考虑,其次还要考虑目标客户接触使用媒体的习惯以及媒体自身的特性及信息的类型。(3)公共关系推广。公共关系,是现代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具体到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指其与公众之间的各种联系以及塑造自身形象的过程。正确处理公共关系对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进而促进销售有着积极影响。公共关系推广常采用以下形式:参加房地产展销会,重大活动及时请媒体报道,举办各种公益性社会活动等。进行公共关系推广时,要注意以下原则:理解公共关系工作的滞后性,重视公共对象的广泛性,从公众利益出发到最终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房产置业公司的运营过程,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和环节,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三个共性问题做了阐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贵岭.房地产经济.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2] 柴强.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国人事出版社,2014
(一)利益驱使会计行业“造假”
这里的利益分不同种类,如很多国有企业造假账,较多的是因为企业需要“造政绩”,某些单位的负责人为了突出政绩,邀功请赏,随意篡改上报的报表,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财政赤字变为财政盈余。某些行政及事业单位做假账,有的是为了违规给单位工作人员发放福利、补贴,有的是不合规定的接待、送礼的费用无法报销,便利用假发票冲抵。通过做假账,就可以让非法的经济活动披上一个合理、合法的外衣。另外,还有相当多的企业为了逃避给国家缴纳税收的义务,通过做假账来隐瞒收入。
总起来说,因为巨大利益的驱使,做假账的手段变得日益多元化、复杂化、隐蔽化,通过制造假象、操纵数据产生的虚假信息,极大地扰乱了社会、单位、部门的经济稳定秩序。
(二)行业内外监督机制不完备
改革开放的推进发展使得企业有了更大的自主性,而当开放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时,就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许多假账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企业负责人授权、指使会计人员进行造假,而企业内部为了搞活经济,也便放松对这种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企业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也可能对人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另外,行业外部的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监督标准存在不统一性,相互有重叠的管辖范围,从而在管理上各自为政,最终使得监督的力度大大削弱,很难起到有效监督的作用。
(三)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1996年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当中就专门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作出了规定,其中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会计专业职称考试的规模一直在持续扩大,多年以来的人才选拔已经给会计队伍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只依赖这种考试选拔会计人才还是不够的,许多从业人员仅仅通过了考试,但是对缺乏会计实践经验,并且对相关的职业素养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甚少。这就会导致很多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意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拜金主义严重。容易在诱惑面前,放低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
二、会计行业造假账的防范与治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现已颁布的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可以说已经基本建立了一套系统性的法律法规体系。其中,对做假账行为也都有具体的惩处措施。如《会计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会计法》第四十三条明确指出,如果“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层面可能会发生责任处罚不明确,有一些可钻空子的灰色地带的问题。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案例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民事赔偿条款,对于因造假账产生的经济损失,有相关人员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学业不良儿童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明显差于一般儿童的儿童,在我国重视精英教育的情况下,不管是在小学还是中学,学业不良儿童的数量都非常庞大,他们不但在学习成绩方面令家长和老师头疼,而且也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高发群体,同时也和青少年犯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不但对学业不良儿童本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对自身和他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内隐心理问题和外显的行为问题,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个人、家庭、学校和广阔的社会大背景,在解释问题行为发生发展的理论中,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Jessor等人的问题行为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影响最大,尽管这三种理论在解释问题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承认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的支持对问题行为有重要影响。基于这些理论观,本人在2008年就此专门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应用自编问题行为问卷和1992年Furman编订的社会关系网络问卷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分高于普通儿童,且差异显著;(2)学业不良儿童在获得父母、教师和同性朋友的社会支持得分上均低于普通儿童,并且在母亲支持和教师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业不良儿童在父母、教师的冲突和惩罚得分上显著高于普通儿童;(3)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会支持有显著的相关关系。(4)社会支持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父母、教师的社会支持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教师的惩罚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非常重视,他们忧心忡忡却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对于如何去预防和矫治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见解和做法。例如,有的人倾向于采用苦口婆心的说教方式,有的人倾向于采用堵截似的施压惩罚方式,而更多的人则是“软硬兼施”,家长、教师和学校在采取了种种方式之后仍人发现收效甚微。实际上,判断采用哪种方式更有利于预防和矫治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是需要一定理论依据的,根据上述问题行为形成的理论以及本人的研究结论,我认为对待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最好的方法是采用疏导式的支持性方式,从父母、教师和同伴的支持中去预防和矫治问题行为,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正视儿童学业不良的现实,改善亲子关系
在中学阶段,学业不良儿童虽然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但父母仍是他们获得支持的另一个重要源泉,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父母支持可以有效地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惩罚严厉却可以导致或加重问题行为。但是当父母面对学业不良儿童的学业成绩时,往往采取不正确的处理方式,例如冲突惩罚多,而社会支持少。实际上,学业不良儿童本身就因为成绩问题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和挫折,在自我概念和认知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父母再一味认为学习不好就是他们不努力,而采取严厉惩罚的方式,那么就更容易导致学业不良儿童丧失自我信心,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不讲究找其他发泄途径而导致问题行为出现或加重。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学习问题过分敏感,而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学业不良儿童施予更多的关爱和接纳,接受孩子学习困难的现实,增加和学业不良儿童的交流,了解他们学业不良的真正原因,并给予他们切实的指导和建议,使学业不良儿童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信任,从而预防或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
二、树立良好的教育评价观,改善师生关系
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仍然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很多农村和小城镇的学校就依此来评价教师的业绩,这就使得教师格外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不好就是拉班级的后腿,给老师的脸上抹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支持就相应减少,惩罚就相应增多,从本研究的结论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如此就与实际情况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一方面,学业不良儿童在学校中处于不利地位而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接纳;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支持少而冲突多惩罚严厉,这一反差就更容易导致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频繁出现。因此,学校首先应该改变不良的教育评价机制,改变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观念,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其次,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与学业不良儿童的冲突并较少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惩罚,加大对学业不良儿童各方面支持的力度。教师的任务不能仅限于给学业不良儿童提供学业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让学业不良儿童感受到来自教师各方面的爱与理解,增加与学业不良儿童的交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问题。再次,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业不良儿童负面情绪的疏导工作,并教育他们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待学习问题,给学业不良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和学校环境,为他们成绩的提高和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三、引导同伴交往,建立健康的同伴群体
在中学阶段,同伴给予儿童的社会支持最多,但同伴交往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却不一定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还会加重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学业不良儿童为了满足其在家庭和学校中难以满足的平等和信任需要,往往选择与自己有着相同价值观和背景的儿童交往,从而形成不健康的同伴群体,导致更多问题行为的出现。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业不良儿童的同伴交往,使其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正确指导学业不良儿童的同伴群体还应该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疏导的原则,学业不良儿童的同伴交往不同于他们和父母、教师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是平等的和发自内心的,儿童的同伴交往是他们正常的社交需要,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同伴交往只能采取疏导的方式,如果家长和教师一味地阻止甚至强行解散其同伴群体,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其次,是积极的介入原则,不阻止学业不良儿童的同辈交往,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教师和家长应该采取有效方式对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管理,使它们在有益于儿童发展的轨道中运行。
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
当学业不良儿童在父母、教师和同伴那里仍然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支持与帮助时,很多学生就把这种消极的情绪闷在心里或者发泄在行为上。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使学业不良儿童不仅接受心理教育,还能进行自我教育。这一点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学己经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村和小城镇也应该借鉴这些先进的做法。学校首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营造健康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的学校心理环境;然后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问题行为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主要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应包括: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将心理教育的内容列入政治、思想品德等课程中;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建立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总之,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问题行为的预防和干预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短时间内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这需要教育者充分发挥社会支持在儿童认知过程中的内化作用,全面了解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并把它运用到对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系统干预中。要有效发挥社会支持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减缓作用,就需要加强父母和教师对学业不良的积极支持,减少父母、教师的冲突和惩罚;积极引导学业不良儿童正确处理同伴关系和异性关系,建立健康的同伴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方面的健康教育等,如果学业不良儿童处于一种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处处感到温暖、理解和认可,那么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必然会得以相应的减缓。
参考文献:
[1]葛娟.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
[2]麦岛文夫.中学生与问题行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3]李文道.初中生社会冲突和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
[4]刘在花,张承芬.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性问题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
[5]吕勤等.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1).
[6]石学云.学习障碍学生社会支持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9).
[7]程虹娟,龚永辉等.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
[8]王永丽,俞国.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
[9]程虹娟.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0]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32(1).
[11]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及其与人格因素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l2]徐芬.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3]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4,(2).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小金库”问题产生的原因
“小金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未将应列入会计账簿的各项资金,按照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要求列入会计账簿。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非法性和违规性、广泛性和普遍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秘密性和隐蔽性、群体性和福利性、随意性和挥霍性。
根据国际著名的行为学家兼心理学家,维托·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知,设立“小金库”行为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人们对目标价值的判断和对预计目标的期望值,即当目标的价值越高,人们对目标的期望值也会越大,返之则越小。但往往人们对于“小金库”的期望值都是很高的。
二、构建防治“小金库”问题的长效机制
1.X事业单位概况。X事业单位是国务院批准设置的海事局,由交通运输部直接管辖,对我国水上安全和船舶污染等水上安全保障进行监督管理。其下设有8个海事分局,45个海事处,46个办事处,115个待命站点,20个基层预算单位以及职工培训中心等相关直属机构。
X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于海上相关工作。其工作的性质主要表现为效益的公益性、公务的政府性以及工作的防范性。它为从事海上事业的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根据上级直属管辖部门交通运输部的相关要求,X事业单位成立了“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海事局各个基层,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并督导检查工作实施情况。治理工作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但“小金库”问题依然存在。对此,X事业单位“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与问题产生的原因重新构建了长效的治理“小金库”机制。
2.X事业单位资金收支情况。从X事业单位收入结构上看,其中财政拨款与政府性基金收入占其收入的70%多,其余不到30%的收入由X事业单位先收入单位账户,再由X事业单位转账给财政专户,而且这部分收入的征收项目较多,征收流程也有所不同。
从X事业单位支出结构上看,90%多的收入额由X事业单位自行支配,其支出项目大多为海上安全建设项目,投入大,项目复杂;只有不到1%的收入上缴上级单位。
如此复杂的收支情况加大了“小金库”问题发生的风险。对此,X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往来资金管理管理办法和长效的监督机制。
三、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内容
1.往来资金的管理办法。根据X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单位的收入和支出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内部审计管理以及财务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找出工作的重点,堵塞单位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其具体实施办法是通过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预算管理办法双重有效的管理单位内部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财务信息、内部审计制度以及签定的各种合同和工程项目的实施。
2.制定长效的监管机制。首先,X事业单位明确了监督与奖惩的目标。监督与奖惩的内容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各项制度,以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和有效性为前提。
其次,X事业单位对监督的程序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在奖惩问题上也了详尽的评定方案,并为此成立了专门的评定小组,保证监督与奖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监督与奖惩的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方面,完善内控监督制度。对X事业单位下属的各个分支机构建立了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以及对重大事项的决策等一系列权力运行的监督控制。首先,明确了企业资金的收入与支出的项目和审批程序,对于往来资金的结算与清理也做了明确的要求;其次,强化了对工程项目和合同协议签定的内审的力度,有效的防治了资金的乱用和无益工程项目的实施和无效合同协议的签定。
第二方面,完善制度,公开单位财政收支机制。X事业单位加大了对群众举报的核查,使职工把监督工作当成一种责任。并对下属分支机构的财务收支状况也积极的扩大了公开内容,由广大职工干部和群众共同监督。
第三方面,“小金库”监督责任落实到个人。监督小组与单位的每一位员工都做了“小金库”承诺备案,并对每一个职工的权限和责任也做了具体的分配,做到照章办事、人尽其责。对于特殊情况,应及时上报上级,请示处理意见,征得批准后再进行下一工作环节,确保了专项监督治理工作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最后,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单位职工思想认识。X事业单位将制定的相关制度以书面形式下发到各个分支机构,由各分支机构负责人将制度的精髓传达给每一位职工,使X事业单位每一位职工从思想上认清“小金库”问题的严重性,使每一位职工从主观意识上抵制“小金库”。
以上X事业单位对治理“小金库”问题制定的长效机制,会随着X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做出适时的调整,以深化单位职工对“小金库”问题的认识,及时堵塞旧机制的漏洞。
四、总结
“小金库”问题的出现,即危害了社会经济秩序,又引发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务犯罪,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只有还从思想上转变人们意识,降低人们对“小金库”的期望值,才能真正的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再次出现。
一、引言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房地产行业出现较大的波动,则会影响到钢铁价格、家装设计、农民工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如今国内的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从依靠政府扶持向市场调节转变,销售方式也呈现按揭、预售、代销等多样化,在房地产行业大量资金增长过程中,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二、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质量的问题
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它随着销售手段、房企状况、业绩信息等差异,在执行会计准则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很多会计信息未能很好的贯彻会计准则中的规定,造成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出现各种问题。
1.销售收入伴随销售方式改变
每个房地产企业均会开发多个项目,其项目建设期的实际成本费用会大于预期费用;随着地价的增长,后期项目建设成本远高于前期建设费用,各期项目间的损益浮动较大。当房地产项目取到预售许可证后,根据其项目体量和行业发展状况,房产营销部门会不定期改变销售策略,如总房款打折、限期垫付、赠送设备平台等,同一项目、同一楼层、同一房型、同一面积的房屋可能因销售方法与售出时间不同,其总房款也不一样。因房地产开发产品价值较高,购买者多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因此造成收款期与房屋交付期不一致。总之,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其营销手段、营销节点、付款方式有很大关系,且销售收入确定的随意性较大,将造成会计信息和质量的问题。
2.各期业绩信息可比性较差
房地产企业从拿地到土地开发短则一年,长则三四年,其项目分为一期、二期乃至多期工程,项目在建设期投资数额巨大,大量费用将计入到当期损益中。项目在持续开发和预售中,因可能采用分期或垫付的销售形式,总房款不能按照预期期限收回,而且随着项目的投资成本扩大,房地产企业每年的损益表所反映的企业利润波动较大,换句话来说,其财务报表不能准确的反映其财务状况。证监会为了房地产企业能够真实的反映其会计信息,要求预收的房产款能够体现出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售状况等,但从近几年的报表情况来看,各房企的核算方法不同所披露的信息标准也有所差异。
3.现金流信息披露不完全
房地产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当贷款、限购、认购等政策松弛时,房地产销售总量会呈现上升趋势,因而所产生的销售收入则会增加。房地产企业为了增加销售和树立品牌形象,在每个重要节点会举办各种活动,其物资物料的开支和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均以企业为单位,房地产企业从拿地、筹建、预售、活动准备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所有的投资均通过销售产生现金流入。因房地产行业项目开发维持时间长,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出与流入相对于其他企业具有更大的异步性。
三、完善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对策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财政部与证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会计改革的政策,对提升房地产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除此以外,从建立房地产行业的会计规范体系、完善房地产行业的内部会计核算、准确反映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等方面也能更好的改善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
1.建立房地产行业的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准则是针对财务岗位职责和内容所制定的,但建筑工程类项目因筹建费用大、期限长、任务重,一个知名房地产项目的投建可能会促进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房地产行业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其行业特殊性,因对房地产及相关工程建设行业会计信息做定向规范,一是更能够准确披露出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状况;二是也能够保障房地产企业的既得利益。从大方向上要求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是保障房企正常运营的基础。
2.完善房地产行业的内部会计核算
很多房企财务部门执行的是国家统一的财会标准,并未根据企业现状制定相应的内部会计核算制定,有些刻意避开国家税收政策,内外账不统一,重视企业征缴需要做的报表,忽略了财务内部核算的规范性。无论筹建项目大小,都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会计内部核算制度,它是真实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基础。处理好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状况,对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3.准确反映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
准确反映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是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本质区别,从每月、季度、年度报表中能够体现出房地产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若内部会计信息存在偏差,那么将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建设与销售。将每笔涉及销售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有效的记录下来,并与其他项目筹建期的开支做比较,就能够反映出整个项目的利润额。
四、总结语
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完善,陆续出现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分支,极大地提升了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针对如今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出现账目不清、数据不真及披露不完全等问题,应从会计制度、行业准则、岗位职责等多方面加以规范,以达到改善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辉,赵华丰;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探讨.[D].中国市场;2013年40期.
开题报告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十分的重要,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跟能力的有机环节,这对大学本科生今后就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前期训练也着很好的帮助。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科经济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欢迎参考~
(一)研究目的:
出口退税制度作为一项出口财政激励机制是国际上通行的税收政策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我国从1985年开始全面制定并采用了出口退税政策经过了出口退税税率频繁的调整阶段退税体制复杂的变更阶段从2008年11月1日起我国政府又实施了上调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其中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是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2009年,国家对出口退税率又连续4次微步上调,4月1日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青岛作为全国纺织服装的老工业基地,其服装行业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综合排名连续三年列前十位,2008年1--6月份青岛市纺织服装全行业规模以上纺织企业790家,完成出货值118.2亿元,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拉动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市服装产业迅速崛起,给服装行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国内服装业空前发展的大潮时代下,青岛的服装制造业却没能赶超国内后起的部分服装产业集群带。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青岛的服装行业如何在国家出口退税率调整之后,抓住发展机遇,更大的发挥出口退税的作用,扶持服装外贸企业,带动整个青岛服装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随着青岛对外贸易的发展服装出口额不断增长出口企业也不断增多出口退税政策由此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消费需求下降,使服装行业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的研究意义就是分析在全球金融海啸的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青岛服装行业现状的影响,并提出青岛服装行业利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寻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4月15~17日,由中国纱线网主办,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金轮杯”全国梳理技术高峰论坛暨《梳理技术》编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棉纺企业、纺机企业、纺织高校等100多位业界纺织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共同为纺织梳理最前沿的技术进步进行探讨和研究。
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辉在会上致辞,他表示,在过去一年里,金轮针布抓住了新疆纺织大发展的机会和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机会,企业稳步发展,销售收入实现了历史最好水平,其中高端产品增长14%,特别是蓝钻品牌产品销售近千万。同时,金轮针布成功地推出了“全球首款高速高产的专用针布”――双齿针布。并且成功完成了对中瑞聚氨酯的鹇酝蹲省
在金轮战略选择方面黄春辉表示,深化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四轮”驱动,做精做强梳理器材,推动金轮针布向纺织器材领域延伸,实现全球化经营,是金轮针布十三五期间的总体发展战略。黄春辉表示,为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打造全球领先的精品针布,在未来三年战略中,金轮将“重品质、求精益”定位为生产战略也是质量战略。此外,为了加强技术创新,构建核心技术资源,2017年金轮确定了全新的“创成果和超标杆”的研发战略,确立了每年都要有技术创新和突破、每年要有新产品推出的目标。黄春辉说,为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2017年金轮将进一步系统策划和推进品牌建设,强化金轮品牌的核心价值塑造和传播。为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金轮将通过为客户量身定制各种全套的梳理解决方案,为用户纺出差别化纱线和高品质纱线提供保障。
在高峰论坛上,特吕茨勒纺织机械(上海)有限公司经理刘古立、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肖光伟、行业资深专家孔宪生、德州恒丰集团技术中心总经理、总工程师刘玉庆、卓郎(常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巧云、荆州市神舟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欧怀林、行业资深专家陆惠文等七位行业专家在现场进行了专题报告和论文分享。下午,与会代表就上午专家报告的观点分为棉纺梳理工艺管理小组、棉纺梳理设备器材小组进行了分组讨论,专家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梳理之道。
另外,4月15日,《梳理技术》编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高峰论坛前夕召开。黄春辉表示,随着金轮从单一的针布领域向纺织器材其他领域拓展,以及纺织行业对上下技术整合需求的日益加强,为了充分发挥杂志的平台作用,整合业内顶级的技术资源,为行业的技术发展提供更多的交流空间,《梳理技术》正式升级为《纺织技术》。黄春辉谈到,杂志的升级改名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责任,它将延续《梳理技术》的优秀风格,专注行业发展,继续以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为主要阅读群体,涵盖纺织行业全部的技术。此外,非织造技术编委、起毛技术编委会还召开了首次会议,讨论编委工作今后的开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91-02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纸质期刊在传播渠道、速度、受众面、信息量、随时更新、即时互动、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等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期刊的传统商业模式更是受到数据库集约出版及在线数字化无纸化开放浏览的冲击,发行量及发行收入双双急速下降,经营难以为继。由于专业期刊的常规经营管理重点是广告业务的拓展,因此,嫁接在纸质平面媒体上的广告传播效果也受到了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学者认为期刊的特色是期刊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注重广告效果调查来服务广告客户[1],要准确运用与把握新媒体技术成果,打造期刊广告经营核心竞争力[2]。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专业期刊如何应对越来越低迷的发行和广告市场、如何拓展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来稳定发行市场和广告市场,实现经营收入的稳步增长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
二、网络环境下专业期刊经营新思路
《棉纺织技术》创刊于1973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集广告、会议、专辑、图书为一体的信息服务框架,2001年创办了纺织行业门户网站,并陆续实现了期刊内容的数字化传播以及稿件在线采编系统。经过多年的摸索,目前刊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模式,迫切需要进一步开拓网络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结合期刊多年实践和长期的思考,提出以下思路。
1.深度挖掘内容背景,全面展示数字出版规划,维护传统客户的广告投入强度
作为专业期刊,自然还是做好内容,深度挖掘学术、技术研究和市场开发论文的背景信息,组织发表高水平论文。继续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坚持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推动力,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影响力经济”。同时发展“影响力经济”,由“内容为王”逐步转变成“内容为本”,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并举,以优质、高效、全覆盖的传播服务来赢得读者,赢得影响力,进而为创造经济效益提供高点击率数据支持。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报纸收入的93%仍来自印刷版[3]。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传统纸质专业期刊发行量呈现不可逆转的下降趋势,但在短期内仍将占据广告投放的较大份额。因此,专业期刊不能放弃已有的经营模式,尽力保持纸质刊广告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期刊内容的数字化改造、传统出版与传播模式的改造以及服务升级来向广告客户传递我们与时俱进的决心、步伐和远景,使其保持信心,相信经过我们出版与传播方式的进步,可以保持和提高其广告投放的回报率。
2.通过免费阅读吸引和培养读者群,然后逐步尝试付费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
付费墙模式的出现无疑给传统纸质媒体的数字化发展探索了一条可借鉴之路。借鉴报纸的网络经营模式,专业期刊也可以利用其受众人群相对专业固定的特点,通过自建门户网站或建立网上采编系统或通过建立专业期刊的网上集约化出版模式,逐步探索付费墙制度,或只对特别精彩的文章实现“微支付”的模式,实现数字订阅模式的普及。这种付费方式可以是读者订阅整本期刊、单篇论文,亦可以是作者付费的OA模式。目前,《棉纺织技术》网站会员已达到近40000名,对注册会员实行免费阅读,目的是培育读者群。在我国版权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在进一步提升《棉纺织技术》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上,应该,而且必须逐步尝试付费阅读或者部分论文的付费阅读模式。
3.借助网络与数字出版的丰富表现力,实现内容与广告的深度融合
首先可以在整本纸质期刊中插播音频或视频,即在读者打开纸质期刊时,可以聆听或观看广告内容,但实现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超薄LCD液晶屏和迷你扬声器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目前成熟的是电子书模式,但是在专业期刊中,这种阅读习惯还没有培育起来;再次是在期刊网站中刊登广告,但这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只有网站达到一定的点击率后才有可能吸引广告客户选择在网络上投放广告;还有就是借助优酷等视频网站的做法,在免费阅读单篇文章或小专题专辑时,前端、中端或后端插入与文章内容相契合的产品宣传广告,达到内容与广告的一致性宣传。这种方式类似OA期刊,广告客户付费,读者免费阅读。
另外,在制作整本期刊的电子版时,有几种方式可以选择。其一是与传统的纸质期刊刊登广告完全一样,是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完全复制;其二则是打破纸质期刊无法合理安排广告页面的限制,可以对广告产品与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文章内容与广告产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达到有针对性宣传的作用;其三,将广告内容隐藏在文章内容中,作为文章内容的丰富与扩展,实现论文附加资料的与利用。如在论文中介绍试验方法与仪器时,可以附加试验过程以及仪器操作方法的视频资料等。这些方法由于需要各种技术支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促进。《棉纺织技术》自2010年成功推出电子版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篇均下载约100次,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满足了读者对期刊数字化的需求。但介于电子版内容与纸质版内容完全相同,尚需进一步丰富两者结合的方式,实现新的盈利模式的突破。
4.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
建设好数据库,就逐步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作者、审稿人资源,有了数据库,就具备了基于数字化出版的其他延伸服务的可能。首先是强化和改造现有网站设计、功能。例如,微出版平台是基于移动互联技术与微信公众应用而开发的新一代数字出版平台,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拥有部分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功能的微信公众服务号,是对既有的数字出版平台的一个补充。出版单位可以将部分甚至全部客户服务嵌入到微信公众平台。类似于南航微信公众服务号能为乘客办理登机手续,期刊出版单位的微出版平台可以实现微信实时推送广告、信息、实时沟通、微信订阅和支付等功能,继而实现与PC平台同步统一管理。微信公众服务号为专业期刊的运营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棉纺织技术》在2014年初创办的“棉纺织技术新传媒”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累积终端用户过万个,开辟了微会议、微社区、稿件进度查询等服务。创建的微信“棉纺行业群”和“浆料交流群”,在会议举办期间和会后群内交流热烈,并自主推荐群主和专题版主,实现了专业技术交流会议的会后技术交流延伸。这些方式虽然没有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在行业内聚焦了人气,拓展了期刊为读者服务、为用户服务、为行业服务的渠道,进一步提升了《棉纺织技术》的品牌效应。
5.建设专有数据库,加入国内外著名数据集成服务商网络,提升期刊影响力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只有不断建设期刊专有的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提高效率,才能与互联网上的其他数据库或者网站互联互通。一刊一网只是庞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要快速提高知名度、影响力就必须加入国内外著名的数据库。数据库可以大大增加读者的浏览机会,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同时,专有数据库的建立,可增强作者的投稿体验,实现快捷投稿,帮助作者校验参考文献;可以提高审稿人的审稿体验,为审稿人提供与被审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在帮助审稿人进行论文评价的同时,也为审稿人提供了丰富的相关文献。对编辑而言,数据库也提供了参考文献追踪与检查、大量的相关文献及未发表的相似文献,为编辑的修改工作提供了大量信息,既可以防止学术不端,又可以帮助作者提高写作水平,避免简单的重复。通过提高作者、审稿人、编辑的工作效率来吸引关注度,赢得期刊在业界的口碑,为期刊业务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基础。
三、结 语
数字出版具有无纸化、绿色、无版面限制、多媒体、可以随时补充、修订、传播面广、传播效率高的优点,但是较之于数字媒体的读屏方式,纸质媒体仍然具有无障碍、无干扰、无能耗、无噪声、对身体无辐射、相对保护视力的优势,由于其内在的生命力,人们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会保持阅读纸质媒体的习惯。因此,专业期刊要充分借力网络化和大数据对科学传播的促进作用,用专业的学术眼光去筛选更好的内容,提供有效的优选价值和增值服务,并及时把这些增值服务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给读者用户,把期刊打造成为一个适合现代传播规律的服务性媒体。开发适合广告渗透、论文传播和读者欢迎的产品形态,逐步构建起广告用户、读者用户、作者用户共同投资、共同付费的办刊新模式。同时,在技术层面,要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加入国内外著名的数据集成服务商网络,持续快速地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依据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市场化的特点,结合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市场需求调研,开展教学研究与探索,制订出以制订出切实可行纺织工程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的纺织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
1 指导思想
以“卓越”理念为指导,建立校内外协同培养机制,培养“重基础理论、重创新精神、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深化学分制改革,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纺织行业的发展情况、专业特色和就业形势,多次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对专业方向、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各环节进行整合、优化,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设置了“纺织品设计”、“纺织品检测与贸易”等发展势态良好的专业方向,拓宽专业覆盖面,使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需求的灵活性及学生自由择业的要求。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及从事基层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系统化,按学科类别整合课程设置,力求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条件,实践性环节与企业挂钩,让企业与学生尽快实质性的接触,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具体做法
2.1 整合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在构建理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按照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四个层次设置相关课程。公共基础模块所含的课程是每个工科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主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数学、物理、外语及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专业模块由专业课、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中的理论课主要由科学技术类、人文社科类、审美艺术体卫类组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2.2 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能力
一是纺织工程专业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周数(由过去的37周增加到45周),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硬件建设,提升了实验室的功能,较好地满足了基本技能培养和综合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培养的需要,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组织纺工特色的学科竞赛,组织了针织品及服饰设计与制作竞赛、纺织品特种印花印染竞赛、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三是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近几年共获批大学生创新项目二十多项(国家级2项,省级6项);四是加强专业技能岗位培训,联合市劳动局技能培训中心,开展纺织纤维检验高级工技能培训。
2.3 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善来提高教学质量
1)改善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是合理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纺织类实验教学中去,充分利用实物和图片样品库,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纺织类实验教学的实效。二是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教师讲授、师生互动及启发研究等,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纺织类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探索 减少示范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特别是专业课的实验,要求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组织实验,使专业课更着重于训练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和科研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实验操作的综合水平进一步提高。
3)提高纺织专业实习质量 校企结合,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带队指导;聘请企业专家做专题讲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4)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控制 加强对毕业选题的审核;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质量监控,保证时间和工作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文件的检查;进行中期答辩和预答辩;严格答辩环节。
3 创新点
3.1 立足行业,面向企业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纺织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把握纺织专业的技术领域状况和发展趋势,确定专业服务面向,按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总体要求,确定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效地保证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3.2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和发展的个性化需求,采用分级分层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中设置不同教学模块,在教学组织上体现因材施教,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优质服务。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
3.3 突出两“重”,彰显两“强”
重视基础理论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注重课内授课学时和课外学习时间的均衡,合理安排自主学习课程和创新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