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在建工程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0-23 23:25: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在建工程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建工程论文

篇(1)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社会主义商品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监理工程师应至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以人为核心。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处理好与业主、承包单位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提高人的能力,避免人的失误。

(3)以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到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准备条件的检查。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以数据为依据。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监理人员在监控和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2.监理在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应依据工程质量的特点,切实抓好质量的事前控制,做到主动控制。依据监理规划,在专业监理细则的编制过程中,应具体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要点。监理工作的程序也应体现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的要求,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

(1)确定质量标准,明确质量要求。作为监理工程师,要掌握和熟悉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以及工程合同文件和已经会审的设计图纸,以此作为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和标准,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另外,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具体特点,建立质量组织机构,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控制程序,落实质量控制责任。

(2)督促检查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保证体系,重点审核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的配备及资格情况。

(3)审查分包单位资质。对分包工程,应在开工前仔细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相关资质资料。重点审核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特殊行业施工许可证、国外境外)企业在国内承包工程许可证,分包单位业绩,拟分包工程的内容、范围及占全部工程量的比重,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4)审核施工方法。设计图纸是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监理工程师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组织好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针对出现的问题积极与设计方、施工方、协商讨论,并及时整理会审纪要,以便指导工程施工。首先,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其次,审核作业指导书。对于关键部位、技术难度大、施工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施工单位提交作业指导书,内容应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出现意外的应急措施及方案。

(5)明确质量管理程序,严把开工关。质量管理程序是工程监理中一整套管理程序之一。主要控制《开工申请单》、《质量验收单》和《中间交工验收证书》三个环节,由于准备工作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为此,监理工程师应对开工申请认真、严格地审查,认为各方面条件具备后方可批准开工申请,承包人方可正式开工。监理工程师通过上述的事前控制工作,即可给下一阶段施工过程中的事中控制奠定良好的控制环境和基础,为实现工程总控制目标创造有利的条件。

3.监理在工程施工阶段的控制

事中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其在质量控制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在这一环节中采取多种形式的监理手段和实施办法,做到全面、全方位地监理工程质量。目前,具体的监理手段和实施办法包括:

3.1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把好这一关尤为重要。掌握和熟悉各种资料、设计图纸及规范是材料供应的依据,严把材料质量关。各种材料必须要有合格证、质保资料,双控材料还要有试验、化验单,部分材料要有行业主管部分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检查混凝土等材料的配合比,发挥监理的监督及指导作用,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各种材料进入现场时,必须立即检查,要实测实量,检斤检尺,发现不合格要立即予以处理,要求限期退货。

3.2加强管理力度

做到巡视检查、平行检验与旁站监理相结合。对于每一位现场监理工程要求做到“四勤”:即手勤,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要有记录,要用文字记载监理工作的数据;腿勤,常到现场,了解施工现场的进度情况及随时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杜绝隐患;口勤,对于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常交底;脑勤,根据设计和施工进展情况,以及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协助施工队伍制定新的计划和杜绝产生质量问题的措施。在工作方式上,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检查把关,处理问题要果断、准确,要用数据说话,工作中细心,处理事情要细致,做到一件事要实实在在,亲自去做,去检查,对质量问题的解决要落实到实处,不能找理由推脱,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难题。

3.3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管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监理内容、范围和制定监理规划。施工中的难点也是监理要抓的重点。对确定的监理重点,应会同施工单位共同制定施工计划、施工技术措施。对工作量大,而且是重复性工作的,应先做样板,监理工程师要会同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样板工程引路,而后推广。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4.监理在施工质量预验阶段的控制

施工质量预验阶段的控制对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也是关键的,因此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应加强对监理的质量控制,具体应注意:

(1)施工质量预验收监理工作应由总监负责主持组织,不可随意委托给总监代表,这是由监理规范要求和总监职责决定的。

(2)预验收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对预验收中提出存在问题整改的具体落实上,只有这样做才符合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使预验收的监理工作形成闭合环。对预验收过程中实体质量和工程竣工资料存在的问题,总监必须安排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时跟踪并督促施工单位逐条进行整改,经监理验证合格后方可签署工程竣工验收单。

(3)在预验收监理工作中,总监一定要特别重视两个环节:一是把握预验收的条件,若条件不成熟,不能急于进行预验收工作,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走过场。二是正确区分施工单位组织的自验收和监理单位组织的预验收,不能混同。

(4)在组织预验收工作时,总监应注意验收组成人员结构的合理性,除监理单位人员外,可考虑邀请质量监督站以及相关参建单位的人员参加,多方听取意见,有利于工程质量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傅鸿明,黄励思,工程监理务实[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韦立志,聂相田,建设监理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丰景春,王卓甫,建设项目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杨浦生,许春云,水利水电建设监理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篇(2)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1-0135-02

文明施工已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能力,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文明施工的作用,每个人都文明施工,让文明施工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才能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从而切实改善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让企业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坚实的基础。

1 文明施工的基本概念

1.1 文明施工的定义和基本要求

文明施工指的是使施工现场保持整洁和卫生,实施合理的施工程序,并且科学地组织施工的一种施工活动。文明施工基本要求:施工方案完整,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科学而严格;各种临时设施和原材料、结构件及半成品在堆放地点整齐有序地堆放;施工现场平整,道路通畅,排水设施齐全;水电线路布局合理,施工设备保持良好的状况并且合理使用,施工作业达到消防安全的有关规定。

1.2 文明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危险系数高、操作难度大、工程建设的类型多样、施工操作易受天气影响等,容易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而文明施工则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作业能够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的追求,同时也是建筑业和社会的需要,其管理的水准是反映一个现代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特征。

2 文明施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2.1 文明施工提高了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筑企业施工人员有专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而且农民工所占的比例很大,其中70%的农民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加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施工技能培训,导致这个群体施工水平低,安全意识与文明生产意识薄弱。因此,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方面的培训、管理,有利于施工队伍文明施工意识、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在建筑企业中造就优秀的施工队伍,使之与现代化的建筑管理模式相适应。

2.2 文明施工有利于增强集体使命感和凝聚力

首先,文明施工有利于增强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集体使命感。在基础性管理工作中,文明施工是科学而现代化并以人为主导的,人在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不仅要以单纯的个体存在,还需要集体主义和群体意识。个人的形象直接对企业形象造成影响,各岗位人员只有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地各尽其能,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质量过硬的优良工程。其次,文明施工有利于增强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凝聚力。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如统一着装、岗前和班前教育等,大大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升了集体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实行文明施工,整个施工队伍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思想素质必然能够大大提高,还能培养队伍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集体凝聚力,让项目完成得更加顺利,赢得更好地声誉。

2.3 文明施工有利于展示和体现建筑工程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

各行各业都有着自身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则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个性特征来表现,使人们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来感知,而企业文化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的个性特征。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理念,包括企业所有的管理制度、产品,还包括企业的生产和分配关系、人际关系等,它最能体现企业的“三大”能力:生存、生产和管理能力。建筑业相对开放的加工环境,使得文明施工的管理方式成为了最能直观体现建筑业的企业文化的一个因素。就如人通过文明的言行举止来表现其文化素质一样,文明施工也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内在的活力。文明施工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建筑业自身的特点,如多变的环境、复杂的安全生产要求、施工人员的频繁更换等,从中整理并归纳出共同性,在执行国家规范、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依据企业自身长期的经验积累来制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文明施工就是企业文化浓缩的精华,在项目施工中,实行文明施工就成为了企业文化的一种有形的载体,它在展示了企业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发展。

2.4 文明施工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升竞争力

经济的改革与开放使企业走向市场化,也使得市场竞争更加的激烈。企业要想在不断的竞争中发展和壮大,就得靠实力说话,拿出质量过硬的产品。建筑产品具有现场生产性,文明的施工现场就成了扩大企业知名度最好的窗口。大多数的建设单位在进行投标前,都会去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科学的施工管理、文明的施工现场和良好的施工秩序,就能得到建设单位的信赖和肯定,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通常企业在进行自我宣传和包装时,往往会采用一些展示企业自身特色的标识,如带有统一标志的图案、徽记、信封、信笺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可识别性,给人印象深刻,在众多复杂的环境中也能够一目了然。在建筑行业,由于生产场地的流动性大,涉及范围广,施工队伍庞大且复杂多变,仅仅拥有上述的统一标志还远远不够。要想在每个工程项目中都能够无时无刻地对企业进行正面的宣传,就必须拥有科学而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在进行有形的标识包装、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实行文明施工的现场管理来体现企业的精神,这也从另一方面宣传了企业,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

2.5 文明施工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当前,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往往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衡量一个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是看是否能够实现文明施工。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文明施工是每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都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它必须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文明的施工,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最终使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也得到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合法手段获取最大的效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文明施工措施得到落实与执行,施工现场将变得更加整洁、有序,施工人员的精神风貌也更加饱满,既保证了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也提高了企业效益,促进了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2.6 文明施工有利于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城市建筑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在建筑工程中通过文明施工,可以协调处理好施工中的种种矛盾,有效减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营造一种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工程建设优质高效的进行,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文明施工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必要因素,也是现代化工程管理的基础,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哪一个建筑工程,即使工程再小、工期再短,都必须严格执行按标准化的文明施工,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促进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工程地质研究工作是为了查明各类建设工程场地的周边地质条件,综合地评价和分析跟场地相关的各类地质问题,预测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场区可能会出现的变化和危害,进而选择最佳的场地,并且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地质问题提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工程的正常完成和投入使用。地质问题处理的好坏对公路工程的正常完成和投入使用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以端正的态度去对待公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这些地质问题,并且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争取使公路工程的建设顺利完成。

1、公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问题

当公路修建工程在地形崎岖的地段时,就容易遇到滑坡。由于这种斜坡地形,斜坡上的岩体在重力的影响下,岩体就会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向下活动。这种地质灾害在公路工程容易出现,并经常发生。

坍塌现象也容易在公路工程中常见,这主要发生在比较陡的斜坡上。它产生的原因与滑坡性质一样,都是由于重力的原因造成,主要表现为岩石体突然脱离山体,从而崩落、滚动,堆积在施工处。如果这种现象产生就会很难处理,并且伤亡还会很严重。

地面塌陷主要产生在公路修建地段的地面。它主要是因为表面的岩石体由于本身地质条件比较脆弱,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地面向下陷落,并在地表形成塌陷坑。这种地质灾害一旦产生对公路的施工产生极大影响,并妨碍路段长时间不能通行,损失比较严重。

在山区公路施工时,还容易产生泥石流现象。它主要是因为施工两边的斜坡土质比较疏松,并在大量降水的影响下,而形成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向下流动的自然灾害。这种灾害容易发生在山沟身不对称地段。从而造成山沟漕跌水,形成多级阶地,影响公路施工。人为原因主要是由于采掘矿产资源时行为不规范,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从而造成滑坡。

2、公路工程中地质灾害的分析

公路的地质灾害是各种各样的,对公路施工与公路畅通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就应该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做好防治工作就应该首先认识清楚公路工程中地质灾害的影响,再对症下药,多好防治工作与解救措施。

地质灾害的产生常常会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也是如此。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现象产生,必定会延误工期,对施工路段堵塞,严重的,会毁坏各种施工设施,造成停水、停电、停工。对于以修建好的公路,滑坡现象产生肯定会阻碍公路通行,不仅会造成社会问题,还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公路工程中的滑坡灾害防治可以借助简单的测量工具、仪器装置和科学的设计办法进行合理的防治工程和规划。一般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埋桩法。埋桩法当地质灾害来临的时,通过最适合方式进行对地质的观测。埋桩法是通过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从而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埋钉法也是预防滑坡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的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情况,这种方法对判断滑坡来临是十分有效的。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上漆法。上漆法的运用原料和埋钉法一样。它是通过在建筑物的两侧进行油漆标记,以油漆作为记号,通过测量两油漆点的变化来判断两侧的变化。贴片法也是一种防治方式,它通过在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并进行观察,如果砂浆片或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从而对此进行防范。

对于坍塌、滑坡的防治工作主要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加固。一般的加固工程主要是通过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在加固工作进行的同时还要进行排水工作。在防治工作中,最简单的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者通过在地表修建排水渠。对于泥石流灾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设计良好的排水系统,它主要是针对泥石流的产生原因而修建的,修建排水渠是为了防治地表水注入,这样就可以减轻或者消除因为过多积水而产生泥石流现象,不仅是泥石流,滑坡的产生也与水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通过排水渠的修建,能够降低空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从而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达到消除或者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建立危险评估项目也是预防灾害的重要方式。危险评估项目首先要明白灾害危险性,所谓灾害危险性就是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程度,它根据灾害的活动强度、规模或者灾害爆发频次、灾害分布密度以及强度等哥哥综合因素来考虑。通过危险评估项目,了解造成危险的因素,从而把危险分为历史灾害危险性和潜在灾害危险性。对于历史灾害危险性的分类是通过历史经验与历史记载来判断。对于潜在危险性,是通过各种测量、观察等行为来判断。从而结合各个因素,建立有效的危险评估项目。

3、防治措施

3.1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有些地质灾害是可以预测到的,所以,对即将到来的灾害,我们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进行预防,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根据天气变化和常年天气的规律性变化做好及时的防治工作。要严禁乱砍乱伐、乱采乱挖、随意堆排废物等行为,多鼓励植树造林,降低地质灾害对人们及公路工程建设的损害。

3.2加强地质勘查工作

公路环境地质问题的出现,与公路工程的场区的地质、水文条件和特点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加强地质勘查工作,要跟路基设计人员做好沟通,相互配合,结合纵断面,设计出切合实际的路基。在雨水较多的地区,很多边坡会出现不稳定现象,这是雨水量过大引起的,因此,要慎重仔细地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做好排水工作,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对有发生过地质灾害的路段,要严查该路段的地质性质和地质环境,必要时要通过严格的勘查手段,查清楚所发生的灾害的规模和灾害性质,研究导致该灾害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合理有效的工程避灾措施和施工技术。

3.3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系统

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时,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管理系统,在施工时,要根据施工场区的地形,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最大程度的降低其危害性,从而在施工阶段避免地质问题的出现。对于地质灾害诱发可能性大的地区,要提前建设好配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对于配合的治理工作要严格检查其完成情况,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3.4加强监测预报工作

调查部门,要组织专业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工作,对各种高位边坡和重点施工路段进行充分仔细地调查,对存在潜在地质灾害的地质和路段进行监测,做好预报工作;另外,可以结合运用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先进技术提高监测水平。公路的修建不仅能够改善全国的交通结构,还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为了使公路发挥更好的效用,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任重道远。所以,就应该全力推进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以公路为“引擎”,促使经济、社会共同步上健康发展之路。

4、结语

地质问题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对公路工程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解决地质问题不仅会提高公路测设质量,减少公路病害,还能够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是,若处理不好,不仅会增加工程造价,还会延长施工工期,严重的还会造成一些施工事故,甚至人员伤亡。本文对工程地质问题做了简要的探析,希望对公路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篇(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inspection work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control project quality throughout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concrete resul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s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qualified. The quality of the testing work is bound to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whole project, so the importance of engineering test work is self-evident.Key words: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中图分类号:TU1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也随之不断增多,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本身的适用性和项目的投资效果,同时也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基于此点原因,必须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加以高度重视。工程质量检测作为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是整个工程建设中控制工程质量最重要的手段,工程质量的具体结果也是判定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所以检测工作的质量好坏,必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工程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一、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工程质量检测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包括工程施工前期质量检测、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对于确保工程建筑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程施工前期质量检测的重要性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所用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对原材料进行检测,以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并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这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施工前,原材料应由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投入使用。

(二)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环节,这一过程的质量检测重点是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质量进行检验,如果发现某道工序存在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坚决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这样才能确保每道工序合格,确保工程整体质量。

二、工程质量检测的要点

工程质量检测的重点在建筑工程中,影响工程的质量的因素较多,尤其是施工阶段关键工序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时,重点应以施工阶段为主。下面对建筑工程中关键工序的质量检测要点进行分析。

(一)地基基础工程

地基基础主要指的是基坑工程,这一工序属于整个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一旦地基基础发生问题,则会对整个工程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因此,对该环节的质量检测,应作为重中之重。

1.地基质量检测。地基大致可分为天然地基和改良地基两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触探试验、荷载试验、剪切力试验以及动力测试等。①预压改良地基。质量检测要点如下:塑料排水带的滤膜渗透系数、纵向排水量和复合体的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须符合设计要求;通过透水性试验和颗粒分析对砂料的含泥量和渗透系数进行检测,以此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地基预压前后均需采集适量的土样进行剪切试验,检验处理效果;预压加载期间,应对加载速度、位移、变形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地基稳定。②换填垫层地基。对于该种地基基础应采用分层法对垫层的质量进行检测,并且需根据垫层土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③复合地基。可以采用钻孔取芯试验、触探试验、静荷载试验等方法对此类地基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是场地较为复杂的复合地基应认真检测处理效果。

2.桩基工程。①混凝土灌注桩持力层检验。需根据设计要求对桩端持力层、桩孔走向和表面岩层等进行检测,并对孔底土层的承载力进行复验。②单桩承载力试验。可采用静荷载加载试验来确定桩的竖向承载力。

3.地下结构施工监测。①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可以利用测斜仪测量结构及土体的变形程度。②内力监测。通过事先安置在钢筋笼上钢筋应力计监测结构的应力变化情况。③地下水位监测。可采用布井的方法监测地下水位,并根据监测结果适当调整降水设计方案。

(二)钢混结构工程

1.钢筋检测。①钢筋位置。可采用钢筋位置检测仪进行检测,该仪器能够准确的测定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具置以及混凝土保护层的具体厚度。②钢筋锈蚀。在钢混结构中一旦钢筋出现锈蚀,会使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受到直接影响,所以应对钢筋的锈蚀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可采用半电池检测法进行钢筋锈蚀程度的检测。

2.混凝土内况。主要是指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缺陷或是施工不当造成的缺陷,超声波检测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混凝土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探明缺陷的具置,便于及时补救。

3.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回弹法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

三、工程质量检测存在问题及对策

1、施工承包商质量检测的制度、机构、手段和条件,不具备、不完善或“三检”不严,势必会使施工承包商自检的质量低下,相对地把施工承包商自检的工作,转嫁到监理工程师身上,增加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督的负担;第三方质量(监督)检测的技术检测力量也较薄弱,在笔者参加质量检测的某工程中,承包商质检人员是一位刚参加工作几个月的同志,还没有经过任何专项培训考核获取检测工作资格,这种状况对质量管理很不利,应该加强质量监督、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鉴于目前各种规范、技术标准不断更新,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应由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牵头,委托检测站定期举办各种试验检测规程、规范学习班,按照计量认证的要求,从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人员的素质,确保监督、检测工作质量。

2、经过计量认证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是对建设工程和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制品进行检测的法定检测单位;企业内部的试验室作为企业内部的质量保证机构,承担本企业承建工程质量的检测任务。在当前市场经济影响下,也有不少检测单位热衷于为其他单位提供委托试验服务,少数检测单位还采用不正常的手段进行“竞争”;另一方面,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取样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滋生了由于试样弄虚作假而出现样品合格但工程实体质量不合格的不良现象,使检测手段失去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

3、进行质量检测的单位由于处于不同部门、系统,其检测的资质等级也有高低,其质量检测评价条件有的并不完备。笔者参与的某渠道防渗工程检查中就碰到委托的某系统试验检测单位将施工配合比按建设部的规范而不是按水利部门的规范进行,其得出的混凝土配合比中水灰比完全不符合渠道防渗工程规范的要求。因此,业主在委托质量检测单位时,应具体分析,不能是试验检测单位就委托,应委托给本部门本系统的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因经过计量认证的试验检测单位有一套质量保证体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公正性才较有保证。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世界各国的建筑工程咨询公司可以自由地进人各 自适合的监理市场,我国要想在世界建筑市场上站稳脚跟,须跟紧国际发展的步伐。看清自己的问题,善于引进和学习外国的完善的监理管理体制与经验,从而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的决速健康发展。

一、建筑工程监理的含义与现状

工程监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工程施工中,监理人员利用一些管理措施和方法对施工工程进行指导,主要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进行监督,同时进行评价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随意施工和盲目施工进行管理,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进度不受到影响,同时也能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过多的浪费,通过对质量进行控制,这样更能确保施工质量在合理的范围内。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着建筑施工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现在,在建筑施工中出现了很多的施工技术,对这些新出现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对建筑监理工作进行完善。建筑监理虽然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在我国的起步是非常晚的,这样就使得建筑监理在制度形式和方式上还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因此还存在着一些隐患和缺陷。

二、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监理有责无权

虽然政府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的相关政策都规定了企业监理部门的职责,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真正借助法律法律并认真做到监理职责的非常少。一方面的原因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没有对具体的监理工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企业的干扰。企业监管部门隶属施工企业,财政预算和人员工资都由企业负责,因此造成了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企业的现象,缩小了其发展空间和权力范围。此外,还有一些监理企业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管,但是由于监理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监理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满足施工单位的要求和自身生存需要,监理企业往往会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和质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一旦出现工程施工事故,施工企业又会将责任推到监理企业身上,使监理企业的权力得不到有效保障。

2、工程监理企业自身不健全

虽然我国现代化建筑行业正处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因此行业内部的有关监理规定还不完善,监理单位之间也存在着恶意竞争和打压的现象,单位的运营仅仅依靠关系维持,因此十分之不稳定,严重不利于发展。同时,监理企业的监理水平好坏不一,甚至还有出租经营资质的现象,因此严重影响了监理企业的诚信,造成施工企业对监理工作的不信任、不满意。此外,就当前监理企业的运作来看,虽然监理企业对施工企业的合同制定、图纸策划、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有着监管行为,但是企业却不会把实际的财政权力交出,工程采购和项目拨款的开销仍由企业承担。以上这些情况都影响了监理企业的成长,甚至不利于整个监理行业的发展。

3、建设监理的收费比较低

监理企业在建设施工中的首要任务是对建设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工作对相关专业的技术含量要求不高,因此相对于建筑行业的其他企业来说收取的费用就比较低了。监理企业的收费标准比较低,直接导致了从事相关监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工资报酬不高,使监理企业无法吸引到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监理人员,进而导致监理企业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下降;收费标准的低下也严重影响了监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对施工企业的监理过程中就会出现服务态度不好和监理不到位的消极现象发生。虽然我国明文规定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聘请第三方监理企业,但是监理企业间的竞争仍旧十分激烈,行间的彼此竞争和打压造成了利润低下和发展受阻。

三、加强建筑施工监理的措施

1、必须要强化监理的委托程序,最终能够促进监理市场规范化

必须要严格的将市场进行规范化,对于业主方面不允许私自雇佣内部监理人员,绝对不可以使用同体监理,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招标和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公开式的招标,要是直接的委托也一定要有相关的审批程序,要选择有资质和有条件的监理单位进行项目监理,另外业主必须要与通过招标中标的监理企业达成一致,并且定好委托合同,这样就可以明确双方的立场,义务和责任,还有对于工程应该实施招标监理单位的,事实上并没有招标的,对于挂靠转包工程的单位,已经核实,应该给予严肃的处理,并且不予验收备案,因此,由于现在我国在监理上没有规范的监理招标法则,建议国家应该尽快的修订,希望监理市场能够很快的步入正轨。

2、从监理企业自身管理入手,提高监理水平

从企业自身管理入手,提高管理质量。管理质量的预控管理质量是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中小型企业常见的管理通病是人员过于“精干”,信息资源缺乏,信息传递接口缺陷(包括内部、外部)等,这就需要首先对企业的人员机构提出总的要求,按照有关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严格界定各自职能分工,处理好信息传递的接口,并按有关层次(如决策领导层、中级管理层、技术管理层)进行目标管理,这工作完成后,其他管理通病就迎刃而解,但应注意组织应随环境逐步深入化,并呈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监理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产品质量得到根本保证。

3、加快监理队伍的建设,才能提高整体的监理素质水平

施工监理本身的工作性质就是要求专业人员自身一定要具有较高的技能和素质水平,如果不具备这些硬件,对于监理工作来将,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那么想要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水平,首先当政府在审批成立相关的监理单位时,必须要严格的进行把关,对于资质不合格的绝对不能迁就,对于固定的编制人员低于 60%以下在建制上就不允许成立。然后是对于监理单位内部来说,必须要给予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不仅要有工程监理的能力,还要有设计监理能力、工程项目前期资讯能力、质量把控能力等多方面,因此,作为专业的监理人员不单单要会使用技术来进行质量把握,最主要的是有全方面的控制能力,其中还包括经济控制手段、合同控制手段和法规控制手段。

4、加强对原材料的抽查

在建筑施工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有必要监理专门的材料样品制度和奖惩制度。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在今后的施工监理过程中工程人员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监理人员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①要建立样品档案库。对于那些进场材料必须要建立相应的书面技术档案以及实物档案,这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里非常重要。②要严格抽查各种样品。对于那些不符合技术规范的材料要及时清理出去,高水平的施工监理就必须要对材料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针对样品出现的偏差必须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处。奖惩制度的监理是保证原材料有效的重要措施。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原材料抽查。原材料抽查是建筑施工监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实现对原材料的经常性检查,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有重要意义。

结语:

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起步比较晚,管理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人才素质等方面都有待提 高。建设施工监理已经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监理制度,对监理工作积极思考和创新理念,使监理行业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篇(6)

基本原则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a)人工切除工作电源时,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不动作。b)安全稳定自动装置动作切除工作电源时[9],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不动作。c)断开工作电源后方可投入备用电源。d)有防止电压互感器断线时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误动的措施。e)经人工确认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动作已完成,才可再次充电。f)断路器偷跳时闭锁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g)当发生电网故障时,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先切除故障点与开环点之间的小电源[10-11]。充电条件和启动条件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的充电条件是:开环点两侧元件(母线或线路)均有电压,工作和备用断路器处于正常状态。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的启动条件是:线路无电流;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有保护动作信号,即上级220kV 变电站主变压器保护动作,或上级220kV 变电站110kV 母线保护动作,或主电源进线的线路保护动作,或串供变电站母线差动保护动作等。

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的故障点定位

a)如果线路两侧保护均动作,则说明故障必定发生在线路上。b)进线未配置纵联差动保护,但母线未配置母线差动保护,变电站进线断路器无保护(即使有保护也受方向限制)。在这种保护配置下,当母线发生故障时,只能依靠进线对侧的断路器保护动作情况来识别故障点。但是,若故障点位于进线上,则进线对侧的断路器保护也会动作,此时无法识别故障是发生在进线上还是母线上。c)进线未配置纵联差动保护,母线配置了母线差动保护。在这种保护配置下,若仅有进线对侧的断路器保护动作,则说明故障点必定在进线上。d)如果变电站串供出线的断路器保护动作但未跳闸,而进线对侧的断路器保护动作并跳闸,则说明串供出线发生故障且断路器失灵。以上是对串供回路的故障分析,可通过保护动作且断路器分闸来切除小电源。

与开环点变电站内备自投装置的配合

篇(7)

引言

监理单位是专业化、社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受业主的委托,以自身的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进度、质量、投资,公正地管理合同,使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得以最优实现。随着国家建设领域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筑立法的逐步完善,建设监理制度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一项法定的基本制度。1988年我国开始试点实施建设监理制度,20多年以来,通过不断试点、总结和推广,我国建设监理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数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监理制度起步较晚,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监理制度从开始建立就存在诸多的弊端,没有形成真正社会化的监理模式。在此对我国监理工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 当前监理工作认识上和操作上的误区

1.1 监理工作仅限于施工阶段的监理

监理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始终,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但目前我国监理工作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项目马上开始实施,造成监理人员边监理边熟悉情况,对工程并未进行细致深入的了解,不利于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监理工作仅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

目前监理工作的重点仅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进度、投资和合同管理则直接由业主管理。实际上工程监理是一个严密的体系,三大控制(质量、进度、投资)、两大管理(合同、信息)和一大协调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委托质量监理实际上很难控制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

1.3 业主行为无规范

业主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开展,建设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业主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有时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造成了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

1.4 以监带管现象严重

监理工程师是公正的第三方,根据监理合同和建设承包合同进行监理,而非承包商的质检员。

1.5 工程质量是监理出来的

一个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好坏以及能否如期实现,不仅仅依靠监理的工作。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之间的配合,以及三方能否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都直接影响项目的顺利开展。

1.6 施工安全事故与监理无关

以前大多数监理人员认为施工单位是项目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所以安全责任应由施工单位完全负责,与监理没有关系。《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监理的安全责任。随着国家对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要求,现阶段的监理工作已由以前的“三控”,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发展为“四控”,即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

1.7 监理队伍稳定性差

大部分社会监理机构为降低成本,往往采取项目聘任制,对外埠工程采用就地招聘,项目结束后监理机构解散,造成了监理队伍不稳定,不利于监理经验的积累和监理单位的发展壮大。

1.8 监理工作重在过程控制

目前大多数监理把工作重点放在事中和事后控制上,事前控制能力不足,这违反了监理的职能要求。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缺陷一旦形成,轻则返工影响工期,重则留下工程质量隐患或永久缺陷,影响使用。因此要加强监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强关键工序和部位的旁站、巡视及平行检查制度。

1.9 工程监理中计量与支付脱节

主要表现在工程计量后,工程款的支付不需监理工程师开付中期支付证书,或监理工程师开了中期支付证书后,业主并未按支付证书的数目和支付的时间进行支付,监理工作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

2 混合型监理模式的出现及其利弊

由于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监理制度未能充分开展,加之社会监理本身存在诸多不足,近年来混合型监理模式在实践中应用广泛,它的出现解决了以往监理模式的不足,但

也存在若干弊端。混合型监理模式是业主与社会监理单位进行共同管理的模式,其表现形式为业主自行建立总监办公室或总监代表处,一般附属于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工程建设指挥部,而分管合同段的驻地监理办公室则由社会监理组建。驻地监理服从项目指挥部和建设方派驻的业主代表的管理,监理方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混合型监理模式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在推行监理制度的初级阶段,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当前社会监理单位的实力、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合同法律意识、组织协调能力与工程监理制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承包商对其接受和信任程度有待加强。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混合型监理模式,业主在一定程度上介入工程管理,给社会监理以必要的和适当的支持,可弥补社会监理本身的不足。此外,业主代表在施工现场,也保证了建设三方信息沟通的顺畅性和及时性。但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混合型监理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一是与现行法规不符,建筑法明确了建设监理的独立性地位;二是不利于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不能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四控两管一协调”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三是职责不清,效率低下;四是不利于将社会监理进一步推向市场。社会监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智力密集型的社会化、专业化技术服务机构。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实行独立、公正的建设监理制度是搞好工程建设的客观需要和有效途径。而混合模式不利于建设一个真正由建设方、承包方、监理方为三元主体的管理体制和以合同为纽带、以建设法规为准则、以三大控制为目标的社会化、专业化、科学化管理工程的新格局。

3 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当前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尽快找出解决的办法,以促使建设工程监理向一个更高层次发展。

3.1 明确监理职责,使其独立行使权力

业主派驻项目的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宏观调控,保留重大事项的审批权(如重大工程变更、停工、返工、合同变更等),对监理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使社会监理单位充分担负起合同规定的责任,保证项目按合同规定完成。

3.2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监理单位

在选择监理单位时,首先应确保社会监理单位按批准的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监理业务,取消挂靠、越级承担监理业务现象。其次对中标单位的监理人员(尤其是总监理工程师和驻地监理工程师)的素质进行审核。同时保证监理单位要有较强的检测手段,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3 制定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制止不正当竞争

目前监理市场竞争激烈,每一项工程都有若干监理单位竞相投标,当前监理市场最突出的就是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承揽工程,给监理操作留下了隐患。因此要制定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这是规范监理的基础。

3.4 加强对监理企业和监理从业人员的管理

篇(8)

1.2缓冲的概念缓冲的设置是关键链技术的核心和精华,体现了关键链理论“局部最优并非整体最优”的管理思想。关键链在项目进度管理中有以下三类缓冲:项目缓冲(ProjectBuffer,PB):关键链末端的缓冲时间,用来保证整个项目按时完成。输入缓冲(FeedingBuffer,FB):安置在非关键链与关键链的接口处的缓冲时间,用来保证非关键链按时完成,不会影响关键的进行。资源缓冲(ResourceBuffer,RB):资源缓冲并不耗费时间,是为了防止关键链受资源短缺的影响而设置的,只要资源要在关键链上进行分配,并且该关键链上的前序任务由不同资源完成,就要放置资源缓冲,目的是保证资源在其需要时随时可用,并保证资源在关键链任务提前开工的情况下可用。资源缓冲实质上是一种预警机制,通过及时合理的沟通,让资源供应方及时了解项目的最新进展,此保证资源能够及时到位。

1.3关键链的主要技术方法

1.3.1用50%概率的可能完成时间作为任务工期的估计。关键链采用50%概率的可能完成时间作为任务工期的估计将单个任务的风险因素放到关键链中的缓冲里考虑,以缩短工期估计。这主要是针对克服“5+5=13定律”和学生综合症而提出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滤掉工期计划中的水分,而且可以给工作人员以压力,以提高其工作效率。

1.3.2识别项目的各种约束条件,将关键链而不是关键线路作为项目的约束。在关键链里,资源约束同时间约束一样重要,通过约束理论来指导项目资源配置,以确定项目所受资源的约束情况,进而确定项目关键链。

1.3.3在关键链后设置项目缓冲(PB)。50%的工期估计是很容易出现延误的。在关键链后设置项目缓冲,将延误控制在预期的范围内。项目缓冲在项目计划中也以任务的形式出现,只是不需要任何资源。

1.3.4在任务链汇入处设置输入缓冲(FB)。为防止非关键链任务给关键链带来延误,在非关键链任务向关键链的汇入处设置输入缓冲。输入缓冲能消化汇入关键链的非关键任务所带来的延误。

1.3.5将缓冲作为控制和衡量项目进度的有效工具。关键链项目管理通过监控缓冲来评价项目任务链的实施业绩,并根据缓冲消耗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项目人员采用适当的时间间隔来监视项目缓冲和输入缓冲的情况。

1.3.6使非关键链任务服从资源约束的要求。传统关键线路法鼓励任务越早开始越好,从而减少项目延误风险。而关键链项目管理却要求非关键链任务越晚开始越好,这样可以延迟现金流支出,并避免多任务的影响,使人员能专注于少数的任务,减少工作干扰,使得后续任务得以顺利开展。

1.4关键链的特点WillyHerroelen和RoelLeus把关键链法与传统关键线路法进行对比后,对关键链方法的优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并通过仿真试验将关键链方法的调度计划与分支定界算法产生的调度计划进行了对比分析。

2关键链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问题

虽然关键链技术在国外制造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对于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却处于起步阶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工作包持续时间估计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经常是根据工程量和资源分配来估计各工序的持续时间,然后结合施工合同、施工技术水平、环境等限制条件,确定工序的开工、完工时间,由于是事先估计,存在着不确定性。因为工序的持续时间的确定是由项目经理和相关有经验的项目工作人员共同制定的。应该说这种估计方法是基本合理的,若统一的用50%的时间估计对工作包实施“一刀切”,是不切实际也是不可行的。

其次,在建筑工程中,有很多工作时间是刚性的、没有任何缩减余地的。例如:项目招标公示时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等等,这类工作的时间由国家法律、行业标准等强制规定的,对于这类工作必须按照原定的工作时间进行,没有任何缩减的余地。而对于设计、招标文件的编制等“办公室”类的工作而言,其工作时间具有很大的弹性,时间缩减对于这类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大大缩短项目工期。

另外,还有一些工作时间是超出项目控制范围之外的,如项目前期的各类文件的审批工作等。这类工作时间是由项目外环境所决定的。对于这类工作时间,不但不能缩减,反而应给出足够的安全时间,以免延期对项目造成影响。

显然,现有的任何一种工作时间估计方法都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三类工作时间估计的要求,必须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不同工作包的时间弹性分别进行时间估计,给予不同的时间估计方法,这样才能使得制定的工期计划更符合实际。如何对不同性质的工作进行分类,分类后确定什么样的时间估计方法才是科学合理的,这些都是目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2.2缓冲大小的确定缓冲的设置是关键链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缓冲大小的确定,不能够简单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应该根据项目的特点,所出的环境,各工作包完成时的难易程度,任务完成者的风险偏好等角度综合考虑。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管理的过程,应该从整体的角度综合考虑,尤其是不应该忽视人的作用,应该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应用于缓冲的确定过程中。这样得到的缓冲大小才能更加符合项目的实际,更具有可行性。

2.3资源约束关键链管理将资源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与工序逻辑关系同等重要的高度,并设有专门的资源缓冲来保证工序获得资源。资源,尤其是瓶颈资源在关键链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设置资源缓冲在适当的位置实质上就是在进行资源的均衡,以保证工序的顺利进行和项目各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关键链管理中,已经给出了如何利用项目中的瓶颈资源解决进度延迟的方法。

但目前关键链技术主要是针对单一资源下的项目管理,重点强调人力资源在项目进度中的安排,主要是偏重于数学优化模型的应用。这些数学方法虽然可以使得到的关键链较为准确,但在运用过程中需要使用者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且数学模型运算复杂,在实际工程中并不具有实用性。如何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资源约束的编排与选择、如何将复杂的数学最优化进行简化处理使其更具有实际操作性,是关键链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2.4缓冲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项目缓冲和输入缓冲都是时间段而非时间点,因此通过缓冲区间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是完全可行的。Goldratt对缓冲区的管理采用“三色”管理,将缓冲区三等分,分别用绿、黄、红三色表示。当缓冲消耗量在绿色区域时,项目运转良好;处于黄色区域时,应加强监控并初步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当缓冲已消耗至红色区域时,说明项目进度延期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但在应用中,这种表示方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当任务完成90%而消耗缓冲80%,和当任务完成20%而消耗缓冲80%,这两种情况所对应的风险等级是完全不同的,显然Goldratt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若想要通过缓冲区进行进度监控,就必须重新制定新的监控参数。2.5关键链的应用环境在工程项目中,涉及业主、总承包商、分包商、监理等多方,机构复杂,牵涉面广,各工序、子项目的完工时间通常都有严格的合同限制,一旦延误就可能遭受索赔;而关键链技术是起源于国外制造业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和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提供适合于关键链自身特点的新的项目环境。但目前对关键链的研究都是以制造业为背景的,而对于其它领域的关键链项目环境缺乏相关的研究,这大大限制了关键链技术推广和应用。

3结论与建议

Goldratt在《关键链》一书中只介绍了关键链的主要思想和实施过程中的总体步骤,而对其理论基础的科学性以及实施步骤中的具体方法并未做深入研究。本文在分析我国建筑项目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关键链的核心技术、创建适合关键链应用环境等方式,使得关键链技术更加符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使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方面:

3.1制定适合于建筑项目的关键链进度计划关键链技术作为网络计划技术的组成部分,在编制进度计划的过程中,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工作时间估计及其后续工作。因此,本文在以往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从适合于建筑项目的工作时间估计、缓冲位置及大小的确定、资源约束、关键链的确定方法这四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

3.1.1工作时间估计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工作弹性的不同,制定合理的工作分类标准,并确定不同层次工作的时间消减额度,使得消减后的工作时间符合关键链技术的要求——在保持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上,去掉各工作包的时间“水分”。

3.1.2项目缓冲及输入缓冲大小的确定缓冲大小是根据其所在链上去掉时间的大小确定的,根据风险聚合原理,缓冲时间不会大于链上各工作缩减时间之和,其大小应该与链上各个工作包的性质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本文在确定缓冲大小时的主要思想是:通过上述根据时间弹性对工作性质的分类,不同时间弹性的工作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通过汇总链上工作包的权重系数来确定链上缓冲的大小。其中,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确定科学的符合不同工作类别的权重系数;确定(非)关键链上权重系数的处理方法;确定(非)关键链上缓冲时间的确定方法,使得最终得到的缓冲大小更加符合进度管理的要求。

3.1.3资源和资源缓冲与其它项目相比,建筑项目资源主要有两类特点:一是涉及资源种类繁多;二是有很多资源是通过外部供应商以合同的形式提供的,其可控性不高。因此,制定进度计划时如何估计这些资源需求,并将其与关键链进度计划相结合,是本文重点解决的问题。另外,如何通过设置合理的资源缓冲对资源进行有效控制也是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

3.1.4识别关键链通过上面对关键链技术的改进,其识别方法与制造业中的关键链确定方法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不同方法间的对比,本文将建立一套适合于建筑项目的关键链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关键链技术的建筑项目进度计划具体编制步骤。

3.2利用关键链对建筑项目实施有效的进度控制修正关键链缓冲区进度控制参数,将“已完成工作量”考虑到进度控制中,建立基于“已完成工作量”和“缓冲消耗量”两因素的新的进度监控参数,以达到准确监控项目进度的目的。

3.3创建适合于关键链技术的项目环境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构建关键链技术的新的项目环境:

3.3.1签订有利于进度控制的材料供应合同与企业内部门间关系不同,建筑项目中各合作方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合同进行联系和约束的。在关键链管理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确保资源能够及时到位,这就要求实施方在同材料供应商的谈判过程中,必须签订有利于材料进度控制的合同条款。如何在合同中反映关键链的主要思想,如何签订这样的材料供应合同,将是本文在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

3.3.2创建“接力赛”式的项目氛围关键链技术的成功运用需要用一种流程来牵引和指导,项目管理团队需要一种含有自我激励机制的项目氛围。本文提出一种“接力赛”式的项目氛围,即各任务完成人员在接到任务时必须全力完成任务,并迅速将完成的工作成果交付给下一任务完成人员。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工作氛围是本文将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3.3.3建立适合关键链技术的绩效评估体系关键链管理要想发挥作用,必须有相应的绩效评估机制作为保障。本文通过区分不同时间弹性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各自的绩效评估体系,使得各工作包的完成人员能够适应关键链技术下的管理方式,以克服“学生综合症”和“帕金森定律”等因素的影响。

3.3.4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任何项目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沟通。关键链管理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始终需要良好的沟通,尤其是瓶颈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更需要施工方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有效沟通;另外,项目经理通过缓冲区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过程中,也需要建立合适的沟通渠道,以保证项目在进度计划的控制范围之内。怎样建立以及建立什么样的沟通渠道才能满足关键链管理的这些需要,将是本文在这方面研究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吴炜煜,岳媛媛.基于多维费用阵列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2007.47(12):2095-2099.

[2]张浩,吴炜煜.基于合约事务的工程项目费用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2005.45(3):293-296.

[3]Teicholz,P.M.(1987).“Currentneedsforcostcontrolsystem.”Projectcontrols:Needsandsolutions;Proc.,SpecialityConf.,ASCE,NewYork,N.Y.,47-57.

[4]Ibb,W.C.etc(1987).“Animplementationstrategyforimprovingprojectcontrolsystem.”Projectcontrol:needsandsolutions.ASCE,101-112.

[5]Hendrickson,C.T.,andAu,T.(1989).Projectmanagementforconstruction:Fundamentalconceptsforowners,engineers,arthitects,andbuilders.PrenticeHall,EnglewoodCliffs,N,J.

[6][美]防务系统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管理指南.宇航出版社.1992.12.

篇(9)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就是由单独的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期限、投资和质量等整个工程施工情况进行监视、督查和管理的一项行为活动,目的是维护投资方的合法权利,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委派进行施工监理的是具备政府性质的建筑施工单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兴起,在建筑工程中质量问题是体现其技术水平的标准,也是建筑企业是否能够长远发展,在繁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的关键。所以需要有一个系统机构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监控和管理,而我国施工监理的工作还没有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因此会在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下面进行阐述。

1、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监理有责无权

《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颁布中,有明文规定编写了施工监理的职责和权利。在现实建筑工程项目具体施工中,监理使用权利和负责进行督查的比较少。因为在实际工作进行中,没有具体实施细节的法律规范来保护监理的职权;而且施工监理是委派监管的单位,在操作中的行为和活动都会受建筑施工单位的局限,导致监理在实施权利时会有顾忌和考虑。同时施工监理在工程施工中还会受到业主的为难,来源于多方面的压力,监理为了能够在行业中继续生存,不得不放宽监管力度,纵容一些问题。最终没有发生问题则皆大欢喜,若出了问题业主推脱不会承担责任,而施工监理必须要有说法,因此说,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有责任,无权利的问题。

1.2 建设监理的收费比较低

施工监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主要起到对施工整个行进内容进行监视、督查和管理的作用,首要内容是监督质量问题,表面上来说这项工作比较轻松,也不能体现较高的技术性,因此在相关行业中监理单位的收费比较低,没有设计或其他服务单位的收费水平高。监理单位收费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本身监理单位收费较低,发放给监理人员的服务费用也不会太高,监理人员工作中也不会太认真、负责,影响监理单位的声誉,同时因为较低的聘用费用,也不会招聘到技术含量高,业务素质优秀的工作人员。二是,监理单位收取费用低,配用的监理人员水平也不会太好,影响监理工作的质量。这样反反复复的循环,造成监理市场行情的衰败,导致收费较低的问题出现。

1.3 施工监理机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由于监理规范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监理工作者在监督过程中,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施工视而不见,或只是采取警告等轻微警示,不会从根本实行职权,起不到督促作用。因为没有细节职责的划分及法律保护规范,监理人员在建筑施工中的监理工作形同虚设,没有震慑力、没有威信,从而造成建筑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监理工作者的监管时间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导致有很多时间监理不在岗的情况,施工单位会为节省成本,购进质量差、低廉的材料进行施工,埋下安全隐患,不仅影响建筑质量,而且严重威胁广大人们在使用中的人身安全。

2、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的对策分析

2.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监理单位工作执行中的标准依据和实施规范,可以良好督促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精神,降低其违规行事的概率,促使监理行业在正确的道理上前行和发展。所以相关部门应通过市场调研,根据相关法律进行监理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纠正,确保监理工作有据可寻,有法可依。从而督促监理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业道德。同时根据建筑施工单位的相关机制,设立相应的处罚制度,还可以设立相关依法追究责任的机制,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建设全部重新拆除、重建。从而促使监理工作人员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下,坚守职责,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监管,提高监管力度,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

2.2 提高监理管理水平

要想提高监理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监视、督查和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首先监理单位应该让监理工作者明白监理的重要性,让工作人员了解建筑质量对人们安全的影响,提高其监管意识;其次是要不断设置监理人员学习的机会,组建讲座或发放相关法律法规教材等方式,让监理工作人员学会专业法规知识,了解安全施工规范,并加强监理人员网路技术的学习,从整体上提高监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从而提高监理在施工监督过程中对不良事件的预见性、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再者监理单位还可以设置奖罚制度,督促监理人员在竞争中学习,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对表现优秀的监理人员采取物质奖励,对表现不好的监理人员可进行鼓励,同时给予相应惩罚,提高其上进意识。

2.3 建立健全施工监理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单位的工作效率,促使其长远发展,监理单位应根据实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定一套有效、可行的监理单位管理机制。加强建筑施工单位遵章行事,严禁材料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否则就采用监理机制对其进行责令整改,提高威慑力,督促施工单位守法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监理改善的措施分析

第一,保证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对于建筑工程监理公司来说,应该定期开展一定的工程监理的培训课程,保证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地培训,使得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还有助于其道德水平的上升。

第二,积极发展建筑工程监理市场化,保证市场的调节作用的发挥。对于进入WTO的中国建筑市场来说,建筑工程领域正在朝着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加强进行建筑监理活动的调节,通过有效手段,保证调动市场的调节能力,这样能够满足进一步优化的工程监理企业结构的需求,保证其全方位的发展。

第三,规范监理行为,强化廉洁自律。从监理工作的特点和性质,我们可以发现,应该要求监理人员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监理人员应根据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正确指导来开展一系列的监理业务,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参建各方的利益,有效树立起监理队伍的廉洁形象。

第四,保证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积极实施有效的材料管理工作。进行房建工程的监理活动,就是保障建筑的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则是房建工程的基础保证,只有好的建筑材料,才能保证建筑工程不出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求监理人员严格对工程材料进行把关,特别是有权利拒绝使用达不到质量要求的钢筋、商砼和预拌砂浆等。

4.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自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监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察和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国施工监理虽然仍具有一定问题,只要加强建筑施工监理管理法规、监管水平和管理机制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上,必然会起到显著的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萌.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

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监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64-01

长期以来,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一直采用自营制方式,即由国家拨款,国营工程局施工,建成后移交电力管理部门生产运行,收益上交国家。资金的使用,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成本,名义上都由工程局负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的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国外长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并为社会公认的规则,即被称为“国际惯例”的市场经济规则以及FIDIC合同条件下的建设工程监理制。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制,是一项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践证明,实行监理制对于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控制工程质量、工期和投资、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工程效益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是,从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实际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不能很好地按照国家规定、建设程序、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工作,致使监理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地限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水利工程监理工作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本文将就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做初步探讨。

一、水利工程监理的主要问题

1、建设监理市场行为规范

目前水利建设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过度竞争造成了不良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造成了市场的混乱局面;在监理业务的承揽方式上,存在转包监理业务,挂靠监理证照的现象;有些监理单位还不是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尚处在母体的副业状态,既不独立核算,更不自负盈亏,没有固定的基本监理队伍,有监理任务时就临时凑人员,没有任务时这些人就解散或转移,严重影响监理人员从事监理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积极性,监理单位为同一行政管理的同体监理问题还相当严重,致使监理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2、监理服务取费偏低,导致了一些弊病

监理企业难有积累,发展后劲不足,总体实力较弱,只能维持低水平服务。监理人员待遇偏低,吸引不了高智能人才,使得工程监理企业很难成为真正的高智能知识密集型企业。监理企业服务不到位。由于受资金所限,无力购置相应的现代技术检测设备,工作效率不高;存在监理T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问题,有的总监理工程师兼任很多项目总监,有的空挂监理人员名字,只见其明,不见其人。有的监理单位没有确定监理的工作内容、程序和落实各级监理人员职责,管理混乱,致使一些监理人员该进行检查不检查,该旁站的不旁站,影响了监理企业的声誉。

3、监理队伍总体水平不高

工程建设监理是一项高智能、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是一项实践性、政策性很高的工作。是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行业,其效果的优劣,关键取决于监理工程师的水平、能力以及素质的高低。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监理人员是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行政管理单位调、转职而来,导致监理队伍专业不全面、技术领域单一,严重缺乏懂管理、可设计,能施工的监理人员。

4、监理的作用难以发挥。

作为工程建设市场的三大主体之一,监理理应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工程建设中,重设计、重施工、轻监理的观念仍然普遍存在。有些业主对监理单位责任没有正确认识,法律意识淡薄,或对监理程序不熟悉,直接指挥或干预工程建设,使监理正常的开展工作受到一定的困扰。

二、解决水利工程监理问题的对策

1、坚持标准化管理

监理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指:把“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三方面监理内容从形式到内容都转化为标准化管理和控制,使每一项每一步工作都有统一规定、统一要求,都有标准依据,都有定性、定量的衡量标准。监理标准化管理内容从内涵上可分为监理内部管理标准化和外部控制标准化两个方面。其一,内部管理标准化是监理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是规范监理内部组织运行行为和个人行为,使监理内部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好劣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具有可衡量性,以建立起奖优惩劣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是做好监理控制的内在保证和基础。其二,外部控制标准化主要是将工程质量、进度、支付结算、信息与合同管理转化成标准化控制与管理,要求施工承建单位按照监理规定的标准化控制要求进行工程实施方案策划、实施、检查、纠偏、支付与竣工。

2、开工前认真审查施工图纸

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项目的法律性文件,是开展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无论监理工作,还是建筑施工,都必须严格按图纸内容的要求进行。因此,项目监理部在收到设计图纸后,各专业人员应认真进行审查学习,这不仅可发现图纸中的疑难和问题,并及时得到澄清和解决,同时对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结构及设备选型、施工可行性和工程造价等方面提出监理意见,进行有效的预控,也为全面开展监理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3、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监控主体作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协调。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始终以法律法规、设计要求及旌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为准绳,始终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监理执业准则,严格按照投标承诺、合同文件及监理规范的要求,严格按照“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 的监理原则,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做到“执行标准不手软,杜绝违规不畏难,维护业主不动摇”,同时也注意维护施工方的合法利益。

4、重视旁站监理在质量和工期中的地位

旁站是监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旁站监理如果缺乏监督检查和督促,不能做到跟班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就容易出现过程失控的情况,且一旦出现问题时,后果极为严重。监理工作仅仅依赖于试验数据和测量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施工中必须重视并加强质量控制的现场监理工作,要求监理人员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测等形式,按施工程序及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

5、加大宣传贯彻监理工作的力度

通过宣传学习有关监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使全社会对T程建设监理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发挥好监理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有作用,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监理市场的管理。

三、结束语

总之,工程建设监理对保证工程质量,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及业主、施工企业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建立的过程中存在监理市场行为不规范,监理取费标准低,人员素质还不高及监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工程建设监理制已成为建设管理体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应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继续深化对监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监理资质管理力度,提高建立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监理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地位,摆脱监理行业存在的困境,使建设监理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篇(11)

一、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应完成的任务

1.概要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概要设计阶段主要完成软件系统总体结构的建立、定义功能模块的接口、设计全局数据库和数据结构、规定设计约束、编制概要设计文档等工作;详细设计阶段主要完成模块详细设计及编制模块的详细规格说明工作。包括模块的详细功能、算法、数据结构和模块间的接口信息等设计,拟定模块测试方案;把模块详细设计的结果汇总,形成模块详细规格说明书。这两个阶段对应于毕业设计的系统设计阶段。2.实现阶段与组装测试阶段实现阶段主要完成编码及单元测试工作。根据模块详细规格说明书,将详细设计转化为程序代码、对模块程序进行测试,验证模块功能及接口与详细设计文档的一致性,并形成单元测试报告;组装测试阶段主要完成模块程序组装与测试及组装测试报告的编写。3.确认测试阶段该阶段主要完成软件系统测试、确认测试文档编制及软件评审工作。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定义的全部功能和性能要求及软件确认测试准则对软件系统进行总测试;向用户提供以确认测试报告为主的有关文档,包括系统操作手册、源程序清单和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等;由专家、用户、软件开发人员组成的软件评审小组对软件确认报告、测试结果和软件进行评审,并将得到确认的软件产品交付用户使用。这个阶段主要对应于毕业设计(论文)中的论文评审、结题验收及毕业设计的答辨准备阶段。4.软件运行与维护阶段主要进入软件的使用阶段,并完成软件的维护工作。它主要对应于毕业设计中的答辩阶段。

二、毕业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摘要摘要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精、短、完整。以几十字至三百字左右为宜。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从摘要中即应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只能使用第三人称;要客观如实地反应原文的内容,要着重反映论文的最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般不分段落、不进行自我评价。2.关键词关键词主要用于论文检索,它是从论文的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出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宜。3.结论结论写作的内容应主要考虑本文研究结果是什么?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等。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4.需求分析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往往不能对所做题目进行充分的调研,需求不明确,随意想象的成分较多。特别是在数据表的建立上,大部分同学随意设置字段的类型,而字段长度基本上采用默认置。而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数据项的设置应主要注意以用户的需求和满足系统要求为准,而不应设计冗余的字段;数据的类型要依据实际需求,当某些字段可以是选择某几种类型之一,应考虑哪一种更有利于本系统或哪种更易于用户操作和维护。5.详细设计许多同学把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理解为代码实现,因此,在概要设计之后就着手进行代码的编写而忽略了算法的表达及测试用例的编写环节,由此造成的结果是随意编程,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程序的修改和调试上。6.软件测试测试做得不够全面,大部分同学只选择了有效的测试用例,而没有进行无效的测试用例的设计,因此所做的软件BUG较多。7.团队合作在毕业设计中,应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在布置毕业设计题目时,应尽量选择规模大一点的题目,然后由4~5名同学共同协作,每人完成一个子题目。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王素芬 单位:沈阳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