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机械工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教学方式没有实现多样化
教学手段落后,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必要的互动。虽说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但基本上还停留在投影代替粉笔的初级阶段,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还远远不够,对教学手段的改进也期待进一步探索所以可以看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会造成学生被动吸收知识,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2课程的不合理安排导致基础薄弱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需要前期学习的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两门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课,机械程测试技术一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开课,中间间隔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遗忘比较严重。而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进人状态较慢。该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全面回忆起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不断吸收全新测试技术知识。假如不能充分利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并做到与新知识融会贯通,则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会处于茫茫然的学习阶段,学习兴趣锐减,积极性受挫。
1.3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实践机会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实验条件有限,难以完成一些较复杂的实验,而且某些简单实验完成的效果也不太好,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脱节的现象,学生理解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困难。二是实验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操作,有些学生不思考就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最终仍然不明白为什么该实验要有这几个中间步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众所周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实验教学对于学习本门课程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了实验教学不能正常开展,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演示教学多,案例教学较少,实际应用测试结果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
1.4学生接受知识相对比较被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上课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利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是通过长期的观察,由于,教学手段落后,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必要的互动。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中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教学基本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实验之前教师将每一个实验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内容到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都做了详尽的交待,学生只要按固定步骤操作即可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教材内容,但却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不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2.对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改革的几点看法与研究
2.1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测试技术课程学时压缩,测试技术内容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把多媒体教学引入测试技术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单纯的黑板、粉笔式课堂教学,缺乏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使图、文、影、音等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课程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而且教师应该改掉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为启发式。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观。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主动实践,以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能力的目的。
2.2采用案例和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工程实例,把各个模块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模块化知识在实际测试中的具体应用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加强测试系统系统设计的观念。比如讲解大型钢结构桥梁时,首先让学生分析危险截面所在之处,继而促使学生思考如何贴应变片以测量危险截面处的弯矩,并引导学生思考整个测试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建立方法。另外,在分析功率谱时,多数学生误将其峰值视为具有最大振荡幅值所对应的信号,实则不然,功率谱中峰值处对应的信号只能说明其平均能量最大,但其振荡峰值却未必最高,这可以通过讲解测量射流中心速度的方法而使问题明晰。显然,通过工程案例的讲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桥电路、A/D转换器和微处理器等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其掌握测试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3中心向学生动手实践倾斜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实验在课程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需要安排大量的实验教学。实验应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出发,发挥其能动性,让他们自我解决实际问题众所周知,工程实际中,机械工程师明确了测试任务后,一般的工作顺序是:在互联网上或企业内查询,选用适当的传感器和相关仪器;设计适当的试验方案,组建测试系统;完成测试要求。因此应开设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常用物理量(位移、力、压力、振动、噪声和温度等)测量的综合性实验,每个实验相当于完成一项工程测试任务。
2.4优化教学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载体。由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知识点多而繁琐,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相对离散的知识模块化,把知识点分为信号认知模块、信号分析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传感器基本知识模块以及测试装置性能测试模块等,使每个模块的知识系统化,让学生能够分模块的掌握有关的知识。在把知识模块化的同时,我们根据突出重点,注重实用的原则,在满足教学要求的条件下精选授课内容。当然,要达到上述要求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确定教学内容是什么,二是怎样将这些教学内容组织成一个合理且实用的有机整体。
3.结语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相对于其他的课程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其实践性。而且多年的教学经验也显露出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特点。我们应该应用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再但前的发展形势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以上学改革,相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科]
【参考文献】
1.1设备外观检查
项目经理应十分注意工程设备的外部质量,设备外观给验收人员的第一印象对验收工作至关重要。注意的重点是:(1)设备及周边环境清洁;(2)设备布置与设计图纸完全一致、数量齐全;(3)设备已正确并牢固地安装;(4)钢结构中无影响强度、刚度和性能的明显变形;(5)电气设备的电缆、导线的接头牢固、标记准确;(6)电气与控制设备柜布置整齐、布线规范美观,资料袋内资料齐全;(7)表面涂装均匀,无漏涂、裂纹及脱落等。
1.2设备特性和安全标记的检查
(1)表明单台设备特性的铭牌应齐全;(2)舞台设备使用的安全标记,如表明吊杆在不同载荷(均布载荷或集中载荷)条件下允许承载能力的标牌(通常设置在主舞台侧墙易于观察的地方)、各种有关安全的警示牌等的检查;(3)有关安全的警示信号(光、声、标志牌等)的检查。
1.3设备性能检测
设备性能检测包括设备安全性能和安全设施检查、设备技术参数(如载荷、速度、行程、停位及精度、运动模式、同步及精度、连锁、特殊设备的特殊要求等)检查和控制系统性能检查。通过各项具体的技术参数测试,确认设备(含控制)的能力、运动及精度等,进而确认设备的性能。
1.3.1安全性能检查和安全设施检查
舞台机械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安全功能,是舞台机械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转的基本保证,安全设施的测试是对舞台机械安全功能确认的前提,必须对设备的所有安全设施进行逐项测试。安全性能检查首先要对单台设备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动作安全可靠。检查的项目为安全开关和安全回路,其中包括:工作行程开关和超行程开关;防剪切开关;卷扬系统的松绳开关;卷扬系统的叠绳开关(如有);车台运行障碍检测装置或防挤压开关(如有);升降台等设备的锁定装置及其工作开关;超载保护回路;安全防护装置(防护门、安全栏杆、防护网等)及其与主机的连锁开关;设备内部联锁开关;管路破裂安全阀;溢流阀、压力继电器;超速保护回路;超载保护回路;紧急停机控制元件;控制电气的安全回路;不同操作点控制操作的连锁;有关安全的警示信号。对于设备组要增加以下检查:同步运动误差控制回路;速度误差控制回路;设备组联锁开关;紧急停机控制元件;控制电气的安全回路;有关安全的警示信号。检查和测试应在不同载荷与不同速度条件下进行,须触发安全保护开关并确认开关的动作。对升降台防剪切开关的测试,应涵盖运动与静止、相向运动、同向追越运动等情况,测试用的速度应为相对速度。
1.3.2技术参数测试
技术参数测试包括单台设备运动参数和精度检测(载荷、速度、停位精度等),以及设备组运行和精度检测。设备组运行及精度检测应按不同的成组模式(自由型组、锁定型组即同步型组、连锁型组)进行:有同步要求的设备要进行同步精度测试和同步运动误差控制测试;有速度要求的设备要进行速度精度测试和速度运动误差控制测试;连锁型组的设备要进行连锁条件测试。技术参数的测试也应在不同载荷条件与不同速度条件下进行。测试的项目有载荷测试、速度测试、停位精度测试、同步精度测试、设备连锁运动测试等。(1)载荷测试①悬吊设备和升降台等升降设备的载荷测试测试载荷为额定载荷的1.25倍,在额定速度下进行全行程载荷试验,以确认设备在测试载荷条件下的升降能力和以下机件的有效运行:驱动机械及传动装置(测试并记录电动机电流);制动器或载荷保持装置(为确认制动器的载荷保持能力,要对制动器的制动力矩进行单独调试);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液压、气动和电气系统元件。使用曳引滑轮的驱动装置,应以安全工作载荷的1.3倍和在额定载荷工作时的平衡重,在全行程中进行测试。②移动和旋转设备(特指车台和转台)的载荷测试移动和旋转设备的载荷测试,是对驱动装置和制动器的能力进行验证,承载钢结构不需要进行载荷测试,以设计计算证明。③超载保护开关的测试以额定载荷的1.2倍、额定速度进行超载保护开关的测试,在任何情况下,设备不能运转。(2)速度测试速度测试包括额定速度、调速设备的调速比和低速运动稳定性测试。①测定设备的运动速度,与额定速度相比,确定误差是否在设计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在设计未作具体规定时,允许误差应小于额定速度的8%。②按设计规定的调速比进行调速性能测试。③进行调速设备的低速运转性能测试,确认设备在最低速度运行时平稳运转。在确认控制操作台的显示值与实际值一致的前提下,速度值可以在控制操作台的仪表上直接读取。(3)停位精度测试在额定载荷与额定速度条件下,设定不同行程进行单台设备的停位精度测试。停位精度值应在现场进行测量,并与控制操作台上的显示值进行比较,只有在确认两者的一致性后才可在控制操作台上直接读取数据。(4)同步精度测试设定不同行程进行同步精度测试,以设备运动的最大绝对差值作为同步精度误差,该误差应在设计规定值的范围内。(5)设备连锁运动测试对连锁型编组运动的设备,要进行连锁条件下的设备运动测试。在设备正常连锁条件下,设备组能按指令运动;在人为的模拟事故状态、破坏连锁条件时,设备组停止运动。
1.4控制及操作系统功能检查
控制及操作系统功能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1)操作模式:自动、手动和设定、编程、场景序列等模式逐项确认;(2)操作系统优先顺序:操作系统优先顺序确认;(3)操作设备:不同操作设备如主操作台、移动操作台、便携式操作盘以及其他形式操作器对不同设备的操作确认(包含进行排他性测试);(4)操作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密码管理、操作权限管理、操作记录功能的确认;(5)各种操作台(盘)上设备参数设定及设备动作确认;(6)设备编组运行;(7)场景物理参数的确认;(8)自由型编组中设备的选择与忽略(即在已有的设备编组中临时选择某设备或忽略某设备)功能的确认;(9)设备各种运行方式(单台设备运动、设备编组运动等)的手动介入(即在单台设备运动前改变设备运行参数;在编程或场景序列模式下运行的设备,在设备运行前改变编组组成或改变组内设备运行参数等)功能的确认;(10)紧急停机功能及其显示功能的确认;(11)不间断电源(UPS)性能的确认;(12)警示系统(光、声等)的状态确认;(13)打印及档案管理系统的确认,特别是故障报警历史记录等的确认;(14)操作控制系统的测试中,预选设备、参数设定、编组运行、状态显示、紧急停机、安全回路、自动与手动、警示等功能在设备性能检测中已经进行。
1.5防火幕的手动释放功能测试
应对防火幕的手动释放功能进行测试,以确认其在无动力条件下的总关闭时间、减速缓冲关闭时间、定位减速和缓冲性能符合有关标准。
1.6噪声测试
通常在观众厅按约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单台设备的噪声测试。如没有约定,通常的条件是:大幕打开,按舞台布置挂三分之一的幕布,侧舞台和后舞台的隔离幕关闭,在观众席第一排中间1.5m高度处,使被测设备在额定速度下运行。测试方法为GB/T17248.1-2000《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测定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基础标准使用导则》以及GB/T17248.2~GB/T17248.5系列标准所规定的相关方法。在有特殊要求时,进行设备的机旁噪声测试。
1.7舞台台板水平间隙和高差的测量
测量运动设备台板间、运动设备与固定舞台台板间的水平间隙和高差。该测量在舞台平面进行,水平间隙值和高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备品备件
应提交备品备件清单及实物到货检查结果记录。
3培训工作实施情况
应提交培训教材、培训工作实施情况及结果记录。
虚拟工程技术实际上是建立在虚拟模式下,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分析。依据相关模型,工作人员可以适当的建立一定的虚拟装配。在进行装配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从而保证具有一定的精确性,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来改正零件存在的错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而且在利用计算机改正以后,可以自动出现新的模型[1]。虚拟工程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零件由于出现错误导致的质量问题,全面实现装配、设计、检验的协调方式,可以有效的增加产品质量,保证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1.2虚拟工程技术应用过程
利用虚拟工程技术进行设计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依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依据客户提出的相关建议和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产品的主要性能和实际使用功能,然后在利用虚拟工程技术进行相关的设计,利用虚拟加工进行产品的生产,如果能够符合客户实际需要,就可以进行实际生产,一旦出现问题或者不符合客户的要求,需要进行及时修改模型,然后进行相关理论计算、实践推理以及循环修改等,保证能够符合实际规范和要求,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设计。在设计相关零件的时候,应该具有一定的专家系统,依据不同的设计规范和特点得到不同的数据特征,从而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模型,形成相应的零件元模型[2]。然后在模型的设计前提下,进行分级和分类,利用一定的理论和推理得到相应的产品。在进行虚拟工程设计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设计产品模型,在设计的时候出现不同的领域,所以,应该依据不同的类型建立不同产品模型,保证产品虚拟模型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2虚拟工程技术的机械虚拟样机技术在机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机械工程设计技术,虚拟样机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逐渐发展和更新的一种辅助计算机机械工程技术,虚拟样机技术也可以被叫做机械系统动态仿真技术。相关设计人员在计算机上设计一定的模型,然后合理的进行一定的动态分析,不断改进技术和设计方案,利用数字化模式来合理代替物理样机。使用这种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很好的降低成本,有效增加产品的性能以及产品质量,得到最符合实际的设计方案,所以,在技术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很多大型企业也开始逐渐使用这种技术,对于企业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设计机械工程的时候,适当的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有效的建立各种模型,包括加工零件的方式、加工零件的顺序、选用的工装以及参数、连接件具有的连接性以及运动性。数字化虚拟样机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和设计方式[3]。机械虚拟样机是一种在三维CA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三维CAD是一种可以进行自底向上、自顶向下的造型模拟设计方式,能够进行仿真装配,结构分析以及仿真运动等很多比较困难的过程,保证设计更加合理。这种方式可以更加方便的联系CAE系统,适当进行合理的仿真,为设计提供一定的数据信息。依据UG、SolidEdge等作为基本设计平台,从而建立一定全参数三维模型。适当的分析零件的有限元和模拟整体的运动性,利用虚拟化机械技术完善和实施,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三维CAD机制,从而可以有效的转变设计模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4]。
3虚拟样机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优势
在机械工程设计的时候,虚拟样机技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有效的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困难问题。虚拟样机技术实际上是在动力学和力学前提下发展和创新的,是简化处理困难问题的有效方式。大部分的虚拟样机基本上都是利用代数混合方式建立的,可以简化复杂问题。虚拟样机可以由很多六个自由度来建立结构域,并且互相约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为建立不同种类的模型提供依据和条件。此外,虚拟样机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方便进行系统维护和建设,保证软件具有更高的后期处理作用。依据运动情况进行传统的机械分析,需要建立一定的模型,虽然没有多少步骤,但是由于会涉及很多方面的数据和运算,导致过程比较复杂,经常会出现错误,从而浪费大量的物力、人力以及财力,才可以保证具有一定的精确度[5]。使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力、财力等的使用,有效的增加工作效率。在建立一定模型之前,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完成数据的计算和求解,具有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特点,提高了相关设计人员的创新能力,保证机械设计能够得到一定发展。传统技术会出现很多数据信息,需要具有一定的经验。而虚拟样机技术具有更加方便的计算优势,可以直观的展现计算结果和机械性能,保障具有很高的技术和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74-02
一、前言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是非机械类专业大学生了解机械工程知识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全世界对机械工业的重新认识,该课程得到了全国范围内各大院校的重视。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面非常广,如有机械识图、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材料热处理、冷加工和热加工等内容,且受课程学时限制,课程内容设计比较难于让学生接受。经过相关的调研,该课程的内容设计存在的如下的不足:(1)课程内容模块化划分不够明显。该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内容繁多,目前的课程实施情况是没有对各个知识点内容进行有效的分解,结果给学生造成了课程内容繁杂和难以接受的现象,也就难以在42学时内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例如课程包括的机械识图和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和热处理等,都没有进行有效的划分,这些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2)课程每块内容内部没有进行有效地梳理。例如工程材料部分内容知识,金属材料宏观、微观结构和铁碳相图等知识点更是相互交错,没有明显的主线;例如热处理部分内容知识,等温冷却转变曲线和过冷冷却转变曲线等,更是无法清晰的描述。因此,对本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地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3)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不够明确。没有对核心知识点的明确,就会给学生形成一个错误的引导,从而又会导致学生更加的抵制本课程。因此,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明确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目前本课程内容设计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每个内容模块核心知识点的“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内容设计方案,通过近三年的实际教学应用,得到了大学分学生的认可。
二、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实施方案
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方案,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演练和相关知识点视频相结合的形式,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为准绳,探索一套能提高学生机械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内容设计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课程内容模块划分、模块内容内部知识点梳理、核心知识点明确和强化三部分。
1.课程内容的模块化划分。针对本课程内容囊括机械识图、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材料热处理、冷加工和热加工等诸多内容,可以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划分为机械制图模块、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模块和冷热加工模块。(1)绪论。该部分说明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机械识图与制图。该部分说明机械工程图纸的具体过程。(3)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该部分说明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优化方法及过程。(4)冷加工和热加工。该部分说明获得具体机械产品的方法及过程。
2.课程模块内容内部的知识点梳理。针对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设计,具体44学时的课程模块内部内容的知识点梳理如图1所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讲述机械工程学科知识的涉及范围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意义,共2学时;第二部分“机械识图和机械制图”,主要讲述机械结构零部件图纸的绘制基础知识,平面图纸的识图看图方法,12学时,CAD计算机制图基础知识,3学时,该部分共15学时;第三部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主要讲述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结晶过程等微观结构3学时,金属材料宏观力学性能及结构3学时,铁碳相图6学时和奥氏体转变图6学时,共18学时;第四部分“冷加工和热加工”,主要讲述相关的压力成型加工方法及设备3学时,铸造方法及相关设备3学时、焊接方法及设备3学时,共时。
3.课程核心知识点的明确和强化。有了课程内容的具体梳理,课程内容核心知识点还必须有所突出,以保证学生对本课程的重点了解。(1)核心知识点一:机械识图。该知识点主要培养学生的看图和图纸设计表达能力,即便是对经济管理类等非机械类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实用的。它既可以拓宽学生的工程识图及制图方面的知识面,又可以为学生提供机械工程专业的专业背景知识,从而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2)核心知识点二:三条曲线。该知识点由应力应变曲线、铁碳相图和热处理C曲线组成。这三条曲线覆盖了整个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课程内容,既可以拓宽学生的工程材料方面的知识面,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工程材料专业的专业背景知识,从而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效果
经过近三年的实际应用,以本人承担的教学班级(80名学生)为例,实际得到的课程评价效果如下:(1)课程内容设计实施第一学期,课程教师的学生学评教成绩提高30%;第二学期以后,课程教师的学生学评教成绩稳定在学院前10%;(2)64%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特别是机械识图和制图部分,对自己的今后发展是有用的;(3)78%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认为课程是有意义的;(4)52%的学生对机械工程专业有了新的认识;(5)82%的学生会自发来上课。
本文提出了基于每个内容模块核心知识点的“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内容设计方案。该课程内容设计经过近三年的实际应用,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全小平,潘玉良.机械工程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包海涛.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工程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8,2:170-173.
[3]曹立文.谈谈如何在非机械类专业学生中进行《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J].机械管理开发,2011,4:179-184;
【关键词】
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弊端问题;优化策略
在市场竞争体制中,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综合能力,在化工工程中化工机械设备质量是工程管理中重要部分,对企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提高化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工程质量,需要不断对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制度,对传统的机械管理模式进行改革[1]。从当前实际施工中发现,部分机械设备造成过度磨损,使用寿命较短,导致化工机械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主要原因是由于化工机械管理工作没有有效落实,从而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为促进化工企业的长足发展与持续发展,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对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1化工机械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意识淡薄,专业管理人员数量较少
在化学工程领域中,施工操作人员较多,施工时间长,机械使用频繁,但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化工机械的管理意识,且在企业中为控制劳动力成本,对于化工机械设备工程管理人员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甚至由施工人员进行代替,因此对于化工机械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数量较少,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没有有效落实,部分企业对于化工机械的数量及内容缺乏了解,出现无人管理现象,在施工中容易造成机械设备磨损,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导致企业出现经济损失。
1.2缺乏完善的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制度
化工机械工程管理水平不高,工作效率差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工作缺乏规范性与制度化,对于化工机械的管理流于形式,影响工程质量。在对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中其管理内容较多,且管理周期长,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及专业知识,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逐台登记,建立机械设备记录,并定期对化工机械进行维护与保养工作,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监督,保障化工机械的完好,减少机械受损现象,保障化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强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制度,促进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及工作效率,促进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
1.3机械维修保养工作没有有效落实
化工机械管理工作中重要内容是对机械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工作,保障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但由于当前化工企业中缺乏专业的化工机械工程管理人员,导致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影响工程进度[2]。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在机械管理方面的投入资金较少了,不能满足化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需求,管理人员为节约成本,对化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没有有效落实,一般会延迟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从而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机械设备遭到损坏,从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
1.4设备陈旧,机械设备没有及时更新
化工机械的投入成本较高,化工企业对化工机械的定期更新工作难以保障,从而造成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周期不能有效保障。由于化工企业的工程量较大,使用效率提高,在化工机械维修保养工作没有有效落实,造成化工机械设备会提前老化或损坏,严重影响施工进度[3]。除此之外,化工企业中对于机械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引进,对工程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并对化工机械设备没有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从而影响化工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工程进度。
2化工机械工程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培养专业化工机械管理优秀人才
化工机械管理工作不能进行有效落实,工作效率不能整体提高,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化工机械工程管理的优秀人才,为保障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需要加强专业化工程机械管理人员的人才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加强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化工企业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让工作人员的行为,技术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对施工人员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完善施工队伍的文化建设与素质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促进化工企业的长足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2.2建立健全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制度与责任体系
化工机械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落实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责任体系。因此加强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化工机械工程的管理制度与责任体系,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针对施工操作人员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体系,让施工人员能正确的对化工机械进行使用,防止化工机械设备遭到损坏,岗位责任体系需要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权限与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对施工现场的化工机械设备使用需要进行登记记录,对化工机械设备设置编号,并登记档案留存[4]。针对在施工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操作人员进行表扬,对违反工作制度并造成重大损失的操作人员给予惩罚,对奖惩制度进行明确,从而保障化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并有效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化工机械工程管理是化工项目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对化工机械工程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工程进度,减小因化工机械设备遭到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化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长足发展,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5]。
作者:刘亚龙 高南林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门玉琢,王华,高金刚.我国机械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需求预测模型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3.
[2]李永鹏.探索和思考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策略[J].商,2015(10):11.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经济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表现出了十分旺盛的生命活力。特别是国内的制造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相当可观。提升经济水平的基础是工业经济,同时,在工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机械工程经济更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现代化的机械工程是一门将自然学科理论和制造实践过程里的经验结合在一起的专业,其目的是主要处理和分析有关设计生产和装配应用修理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改善机械工程技术是国家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措施,机械工程是一个国家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行业,是其它工程领域顺利开展的根本。
1机械工程技术进行创新的意义
在对机械工程技术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技术人员有充足、牢靠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还需要其拥有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提高机械工程有关技术创新的工作效率,就有必要培训相应的创新型团队,所以,机械工程技术的创新,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团队的创新培养。特别是对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国内机械工程行业的开展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为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就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强化技术创新,不断吸收创新型团队,并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创新能力与意识的训练,从而把机械工程和智能化技术实现合理整合,全面推动国内机械工程行业的竞争能力,同时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企业运营收益。
2机械工程技术创新的类型
(1)协作创新。联合不同企业,各个高校和相关的科研机构共同进行机械工程技术的创新,目前这种形式普遍应用到了各种新兴与高新技术的研发过程中。数据信息同享与工作效率保障是使用协作创新的关键基础,同时还需要更一步确定协作目的和有关规定,并且在机械工程技术创新探索中,每个参与方都必须要互相协作,积极沟通,遇到问题需主动协商,共同参加到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同时还应当采取恰当的措施来担负技术创新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机械工程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协作创新形式,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展开机械工程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形式。(2)借鉴创新。借鉴创新形式指的是经过对既有的机械工程技术实现仿制与革新的创新行为,即是对某些较早投入市场的机械制造品实现科学改造和创新。在机械工程技术的创新环节里,第一步需要针对借鉴对象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进行研究,对其中的技术实现正确剖析与把握,继而根据这些工作,加入原创性的改造,从而使原先产品的技术层次上升一个高度,让创新过的机械工程技术具备更强大的行业竞争能力。借鉴创新形式的使用不但能够节省一定程度的开发和有关的投资成本,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投资风险,然而借鉴创新形式也有着较大的技术依赖性。并且由于国内对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不断深化,和对有关权利保护制度的持续健全,想要利用借鉴创新形式来实现机械工程技术的创新,其难度愈来愈大。(3)独立创新。想要真正实现机械工程技术的创新,就必须要具有独立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而要进行机械工程技术的独立创新,需要有关行业内部不断进行技术研究与技术难关冲破,经过展开不依赖于外部技术的研究探索行为来得到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技术,而该过程得到的技术研究成果通常都是有较高关注度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发明,其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力,并且也表示着其研究成果的作用在机械工程行业中是至关重要的。利用独立创新模式不但能够顺利脱离不断模仿、吸收外部技术的跟随性,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握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主动权。
3机械工程技术创新应用
(1)机械工程仿真技术。伴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提升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技术创新也需要跟上时代步伐,正确引进计算机技术,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这可以给完成机械工程虚拟化提供根本保证。在利用机械工程仿真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对虚拟仿真软件的科学使用给予足够重视,这对于强化机械工程技术的创新有着重要影响。仿真技术的使用不但能够给机械设计环节里出现的某些问题提供合理的处理方案,还可以适当的缩减制造品的生产期限。(2)机械工程集成技术。想要全面提升国内机械工程行业的生产水平,有关机构就必须加强对集成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经过融合与使用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来辅助企业完成发展目标。在目标实现过程里,集成化技术关键是应用有关的科学方式来对企业制造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把其整改成另一个整体,且利用从宏观角度提升其经济收益来持续强化企业产品生产的实用性。(3)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技术创新环节里,需要关注科学技术和自动智能技术的科学结合,从而逐渐代替手工操控,推动机械工程创新自动化的顺利发展。并且自动化的使用还可以让机械操控更加准确和及时,在机械工程技术创新环节里遇到的某些突发性难题也可以被恰当地处理,减少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在国际上已经名列前位,然而其中的含金量并不乐观,需要从根本上对机械工程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以此提升国内机械工程行业的真正水平。机械工程技术水平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真正实力,然而只能说我国是第一机械工程大国,却谈不上强国。强化机械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机械工程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与品牌效益,是国内机械工程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作者:张利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工业自动化系
参考文献:
[1]周威.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商小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全部的技术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上,那就是是否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匹配,是否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工业的发展,而不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看到,我国的当前的国情是,我国是通过不断消化吸收国外的柔性制造系统完成自身工业发展的不断成熟壮大,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国情,而需要解决的方法就是,根据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研制、开发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
我们国家目前应该在消化吸收、融汇贯通国际上的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我们国家机械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创新,形成有国情特征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理论和学说,进行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开发研究。
针对我国目前的发展的整体情况,相关人士认为应当先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因为该项技术发展的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投资小而且见效迅速,对于目前中国的工业情况而言,是非常实用的技术,有利于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
二、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
以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核心而引发的数字化、网络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技术革命,不仅能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军事、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光机电化方向
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发展就是光机电化发展方向,因为在这一方向上,我们可以把整个进行有效的组合,在光机电化系统中,整个系统是由传感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能源、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最重要系统则是光学感应系统,在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中,通过引进光学技术,利用光学技术的先天优势,就能有效地改进机械自动化的传感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化技术可省过去靠机械传动链连接的各个相关动作部分,改用几台电机分别驱动,或用电力电子器件,或用电子电控装置进行相关动作控制来实现。光机电化技术使得操作人员摆脱了以往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或节拍频繁紧张地进行单调重复操作的工作方式,能以灵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变生产操作程序。
智能化方向
智能制造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前景,智能制造的涵义,有众多说法,可以认为智能制造是指将专家系统、模糊推理、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基因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控制中,解决多种复杂的决策问题,提高制造系统的水平和实用性,人工智能的作用是要代替熟练工人的技艺,具有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实践经验和知识的能力,并能在生产实际中长期发挥作用。
全球信息化方向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机械自动化也在往全球信息化方向发展着,据我们所知,在跨国的并购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全球化的另外两个特征:全球采购与配套、全球设计与制造,相应形成。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如果没有全球的信息网络做为运行环境的支撑,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全球的工业、生产制造业是否还能继续维持下去。全世界的制造与设计,由于有了更广阔的信息与网络,不仅得到实现,并且能在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全球采购与配套,只有借助了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进行。
三、机械工程自动化的进步
精密机械
精密机械是高科技制造业的基础,两者互动密切,相辅相成。机密机械工业的推动,可加速高科技产业升级,全面调整经济结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又可相对扩大对精密机械的市场需求,带动机械成长茁壮。精密机械技术包含了NG工具机,超精密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新精密机械技术等领域。
工具机技术
未来工具机产业将以发展高速切削、硬切削技术为主,而高速切削加工机之主要发展项目应以高速主轴及高速进给技术为主。在进给系统高速化方面,未来线性马达之应用应会普及化,故硬加速协助业者进行高速切削工具机相关技术之研发。
半导体制程设备技术
二、环境技术的发展概况
在上世纪80年代,环境技术开始融入到我国机械工程中,当时由于产品噪音大严重影响了出口,使用中群众投诉也特别多,这引起了对噪音控制技术的改进。此后十几年间,噪音控制技术从消声控制、隔音装置、吸声装置逐渐发展到设备本身的噪声控制,从控制设备机械噪音到控制电磁噪音和流体噪音等。噪音的检测技术也有了发展,对于高噪声的产品如水泵、电压机、车床等的噪声控制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此外,对于烟雾、粉尘的控制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发展节能降污染技术,改善燃烧质量,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控制污染气体的排放。增加锅炉的除尘、节能设备,减小有害气体排放量。
三、环境机械设备的发展
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负责为国家建设提供机械设备,在新时期,开发环保的机械适应了时展的需求。我国的环保机械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快速,在“七五”、“八五”期间环保机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左右,在技术更新上也保持着很好的势头,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环保机械制造体系。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控制设备、水污染控制设备、固体废弃物控制和处理设备、噪音控制设备以及除尘节能设备等。在应用技术和产品制造上都取得很大发展,一些重点技术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前列水准。一些规模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产品技术研发团队,产品的选型和设计也开始采用CAD技术,产品质量在生产应用中得到了很好验证,在国家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机械工程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市场领域逐步拓展,国家的经济建设为机械工程技术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机械工程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七大以来,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比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能源消耗量大,为了缓解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压力,必须开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用科学、环保、高效的新技术代替原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实现国内经济、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机械工程环境技术的涉及领域愈发广阔,在农业高光效肥料生产、秸秆微生物处理、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城市污水处理设备、炼钢炉的煤尘净化、环境污染的预警监测、石油类污染处理、海水净化、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都需要机械工程提供相应的设备。
本书共分4卷,每卷分不同章。第1卷 材料和工程力学,含28章:1.碳和合金钢;2.不锈钢;3.铝合金;4.铜和铜合金;5.对设计中选择钛合金的指导;6.镍和镍合金;7.锰和锰合金;8.对设计中选择高温合金(Superalloys)的指导;9.热塑性塑料、热固塑料和橡胶―说明和性质;10.复合材料;11.智能材料;12.陶瓷材料的概述,设计和应用;13.电子材料和封装;14.材料数据的资料源;15.材料选择的定量方法;16.应力分析;17.力的测量;18.电阻式应变测量仪;19.有限元方法引论;20.失效模型:21.金属的性能和服务要求;22.塑料的失效分析;23.失效模型:陶瓷的性能和服务要求;24.粘性的测量;25.摩擦性能的测量;26.振动与冲击;27.声学;28.声学测量。
第2卷,设计、仪表和控制,含25章:1.计算机辅助设计;2.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3.环境过程和工具的设计;4.设计优化:综述;5.机械系统设计中的总的质量管理;6.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可信度;7.考虑可持续性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8.使用寿命设计;9.可维持性设计;10.再制造过程(Remanufacturing Processes)的设计;11.塑料的制造和装配的设计;12.Six Sigma的设计:竞争力的授权;13.虚拟现实的工程应用;14.物理工效学(Physical Ergonomics);15.电路;16.测量;17.信号处理;18.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19.系统工程分析,设计以及分析和设计的信息处理;20.动力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21.基本控制系统的设计;22.控制装置的一般目的;23.反馈控制系统中的神经网络;24.机电一体化;25.微电子机械系统引论:设计和应用。
第3卷:制造和管理,含28章:1.制造系统的组织、管理和改进;2.良性环境中的制造;3.生产计划;4.生产过程和装备;5.制造系统的评估;6.金属的成型和铸造;7.喷镀和表面工程:蒸汽的物理沉积;8.机械的紧固件;9.密封技术;10.满意的质量控制;11.计算机整合制造;12.创新方法;13.用STEP做数据交换;14.采用新的过程技术达到企业的目的;15.无损检验;16.材料管理系统的设计;17.材料管理系统的智能控制;18.采用工程和技术管理人们;19.工程经济;20.估价和选择基于技术的项目;21.精益管理;22.机械工程师的总的质量管理;23.注册、认证和奖赏;24.安全工程;25.工程师需要法律做什么;26.专利;27.机械工程师的在线信息资源;28.机械工程信息资源。
2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状来看,其还处于刚性自动化、单自动化的阶段,但国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发展。在机械自动化生产的管理方面,我国一些企业仍旧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而发达国家已实现了计算机全程控制管理,而且在机械生产模式、工业组织与管理方面也在不断升级与创新。由此可见,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而制约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不够宽广、自动化技术相对落后、缺乏自动化技术的科研投入、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不够完善等。
3加强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建议
3.1加强配套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所谓配套机械自动化技术,是指机械自动化技术既要发展主要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又要发展配套元件及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充分应用电子学、零件检查与机床装料自动化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大力推广程序数控机床,研究发展可靠、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信息系统等。通过配套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大力发展,使机械工程行业从生产制造开始到结束均能实现自动化生产,从而大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效益
3.2重视低成本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根据形势分析来看,我国暂时还无法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太多高科技、高成本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这种形势下,便应该先从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前景广、潜力大、适合我国发展需要和国情的自动化技术着手,打好基础,慢慢向上发展。例如芬兰NOKOAData机工厂组装车间内拥有的一条可制造286/386/486微机的灵活生产线,该生产线在自动化设备应用的同时融入人工参与,将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工艺完美结合,使其在保证造价较低的同时,具有柔性制造系统的性能。国外这种低成本、见效快的自动化技术我们均可借鉴参考,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研发出适合国内机械工程发展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
3.3重视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的培养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之所以发展缓慢,与这方面人才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因此,为促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便要重视对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的培养。第一,需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同时加强对机械工程自动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国的科研实力逐渐增强。第二,机械工程自动化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机械工程的研究、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技术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与应用的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生产第一线从事材料加工机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方面工作。
4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我国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朝前发展,但其在发展的同时,也突显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品开发及利用率低等问题。为促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朝着绿色环保、经济性、实用性等方面发展也是必然趋势。
(1)绿色环保的发展前景。机械工程行业在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下,虽然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给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破坏,因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应该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倡导绿色生产战略为原则。
(2)经济性发展前景。我国很多企业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中还较为落后,由此也导致了企业经济发展的缓慢,因此,为保证自动化技术能创造出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各企业对现有技术设施不断改进与优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使经济的发展得以满足,才能真正发挥机械工程自动化生产的作用。
1.2现代设计在设计原则、价值分析法则、设计思想、造型设计等方面和传统设计相一致,但由于先进技术和思想的注入,使设计的每个阶段都融入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并运用最新的设计观念。现代设计技术中除了拥有传统设计,还应该融入模块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反震技术、优化设计、动态试验和计算机信息交换等门类,这样才能使现代设计的功能更加完善。
1.3随着市场竞争的增强和用户要求的提高,机械工程设计必须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缩减产品的生产成本,尽量缩短产品研发的周期,这样才能满足现代机械设计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各类技术对机械产品的改造和对设计技术的革新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现代设计技术具有以下几项特点:智能化特点,大型机械工程设计中包括分析、分解和综合几个主要环节,需要进行运用创造性思维,并开展智能活动;经济性特点,市场和客户对机械产品的经济性要求增加;并行性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设计的后续工作,需要实现DFA和DFM,这样才能减小库存的消耗,以实现经济性特点;集成化特点,需要树立人、机械一体化,机械、电力一体化,软件、硬件一体化,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数据和评价,并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精确性特点,是机械产品复杂化和综合性发展的趋势,现代技术的应用使精确性特点更加突出;动态性特点,设计对象和设计组织都应该具有动态性。
2、CAD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发展和应用
2.1在机械工程设计的所有技术手段中,CAD技术是一种最具活力的技术,其主要应用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几何建模、辅助绘图、设计审查、工程分析、数据库建立、信息处理和信息检索等方面。在机械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对设计进行反复改进,并同时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一过程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创造性,设计者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或者客户意见来设计出有创意的产品模型;(2)多解性,设计结果会由于用户对象、标准、材料和设计指标的不同而产生差异;(3)近似性,要对机械设计进行简化近似。机械设计的工作一般都集中在设计的初期,机械工程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目标会对后期工作的进行产生深远影响。为了在机械工程设计之初就将设计人员从传统的方式中解放出来,保证设计人员的创造性能够充分发挥,并运用以往的设计经验和设计成果来进行设计,就需要将大量的计算和各种数据的判断交给计算机来完成。所以说,CAD技术不仅要向高科技、智能化发展,还应该实现信息集成化、交换口标准化和技术一体化。随着人工智能、信息集成、数据库技术的发展,CAD技术也在不断向更高科技的水平发展。
2.2CAD在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研究人工智能和CAD技术想结合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提高CAD系统的创造力。在运用推理技术时,能够促进CAD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主要以方案综合和设计评价两种形式存在。随着人工智能的优化发展,不断产生了能够处理设计条件不充分的设计方案的系统,并且能够进行模糊设计和判断的方法。
2.3信息集成一般是指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的维护。随着机械工程设计规模的扩大、设计周期的缩短以及先进设计模式的引入,更需要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但由于实现信息共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就需要借助数据库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在现阶段的机械工程设计中,有多媒体数据库的实用,但在实用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机械工程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多媒体信息所涵盖的数据量较大,工程数据库采用分布式,并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能力和事物处理能力,为了有效的减少网络负担,就需要将多库智能问题合理解决,并使多媒体中的信息传输和播放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