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幼儿园意识形态工作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平安建设工作是维护幼儿园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促进幼儿园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为切实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的领导,确保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园成立了平安建设、综合治理集中宣传领导小组,组长由书记担任,副组长由行政助理担任,保证了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幼儿园细化了分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保教处和各班班长主要负责对幼儿的法制安全教育,对幼儿进行常规安全教育包括交通、防水、防火、防盗、防电等安全教育。综治专干主要负责安全检查工作包括各班级、各科室室、食堂、幼儿活动场所等的检查。还负责检查幼儿园设施设备安全状况、电路及各种开关、插座、各种用电设备完好情况,消防设施质量及性能,楼道、楼梯、扶手、照明等安全情况。幼儿园把平安建设工作作为幼儿园一项重要工作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一起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平安意识
(一)开展了平安建设宣传,提高了师幼思想认识。
(二)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治园水平。
(三)深入开展了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四)持续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再教育活动。
(五)坚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三、加强治安管理,营造良好秩序
(一)加强日常管理,促进平安建设。
(二)加强门卫管理,维护校园秩序。
(三)落实一岗双责,构建和谐校园。
四、落实防范措施,促进平安建设
(一)加强教职工思想教育,促进平安建设。
(二)加强幼儿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五、健全防控体系,确保校园平安
1、幼儿园平安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幼儿园—各部门—年级组—各班班长—任课教师纵向到底的平安建设管理网络,形成了幼儿园—警务站—街道派出所—幼儿家长的横向联系配合的平安建设协作网络,确保校园财产安全和师幼生命安全。
2、加强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了幼儿园突发卫生事件预案,成立了预防和控制工作领导小组, 教育师幼坚持做到勤洗手、多通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对幼儿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与孩子感情最深的莫过于自己的亲人。当今的社会主旋律是拥有先进文化知识、具有丰富阅历的一代。作为至亲之人,在培养自己的下一代时,更注重用心去观察、体会与实施。更懂得科学育儿,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幼儿的重要性。为了孩子,能下大力气在物质、精神上进行长期投入。
用心倾听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是很多家长正在努力做的事情。同样付出心血和努力去培养孩子,在实施后的结果上并不一定会尽如人意。所以现在的家长在以上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上,注意到因人而异,利用各种先进的社会资源如:网络、育儿书籍、专家咨询等来促进孩子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萌芽与启迪。
在我所带过的孩子中,有一位名叫乐乐的小男孩,身体结实、情绪愉快、思维充满了童真,主动性十分强。身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乐乐妈妈对我们说:“我的目的就是想让乐乐拥有一个尽可能快乐的童年。做一些他这个年龄段感兴趣的事,从中或多或少培养他的宽容、礼让以及一些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这就够了。”她时常把自己从书籍、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数据实用化后与其它家长共享,为我们整个集体的融洽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感谢这些懂得选择、懂得提炼的人对我们的工作、对孩子的发展所做出的支持。
变革二:家教、幼儿园教育合作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1、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事实让家长体会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幼儿园教育更具专业性、规律性。它符合时代的、社会的需求。幼儿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精神面貌等多方面比未入园的孩子明显健康、积极,能力也更为突出。
好似孩子在该爬的时候,家长却因为种种原因阻止他这一需求,这就有可能造成日后孩子多动症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孩子年龄大了,您再让他去做一些弥补联系,孩子心理会怎么想,更重要的是结果未必如人意。
幼儿园文化是一个总系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彼此依存。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物质文化是基础。在幼儿园文化的建设中,只有同时实现各个子系统的优化,并强化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形成合力,产生1+12的整体育人效应。
一、以“爱”为核心,提炼可感可知的精神文化
以园风、班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的的观念形态就是幼儿园精神文化。它是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形成的,代表幼儿园价值观和包括管理者在内的全体师生意愿的、反映幼儿园整体目标和方向,具有推动幼儿园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种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是对幼儿园整体形象以及幼儿园师生个人形象的一种精神倡导。
1.总结提炼,外显能言传的精神文化
观念形态很多时候说不清,道不明。需要管理者和老师一道,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回顾办园历史,从爱生、爱师、爱园、爱自然、爱社会等角度出发,不断地总结和提炼,将观念形态变成可以言传和比照的文字和图画,并将其融化于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之中。这些文字植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但又高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成为师生思想观念正确形成,行为举止养成良好习惯的航标。
2.铸就传统,固定可感受的精神文化
管理者将观念物化成为可感可知的“爱”的行为细节,并逐步变成幼儿园全体员工的一种生活习惯,时时刻刻温暖着教师的心田。这样的幼儿园精神文化,对幼儿园师生有着巨大的激励、指导和凝聚作用。其影响巨大而深远,在时间上也长久,甚至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作用。
二、以“乐”为主题,打造童话色彩的物质文化
与其观念体系相适应的优美、整洁、有秩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又对生活在其中的幼儿园师生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幼儿园环境是潜在课程,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外在条件。它对幼儿的知、情、意、行等思想品德要素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制约着幼儿的内在心理。幼儿园的物质文化可在幼儿园群体中培养出与制度约束相协调、相适应的环境氛围。这种环境氛围一旦形成,其包含的理念、道德、舆论、行为准则等精神因素,会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和氛围弥漫于幼儿园之中,渗透到幼儿园成员的一切活动中去,时时会感到它的作用和约束力,并以此自觉规范言行,这种软约束较硬约束更为持久、稳固、有效。
1.精选内容,从满足孩子的兴趣出发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准则。幼儿园教职工应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努力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如在园内展示幼儿自己的作品,会让孩子们倍感亲切;让园中的小花园里的大公鸡自由走动,会让孩子们感觉到新奇刺激;楼梯口长短粗细不一管子发出的不同声音,会让孩子们驻足凝神……这些内容,都是孩子们喜欢和需要的,所以才吸引他们的眼球。
2.优化内容,从启迪孩子的智慧入手
“走廊尽头的小手哪一只是我的呢?”“眼前的苹果树怎么会是落水管呢?”孩子们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卫生间门口鲜艳的小草莓、小香蕉在提醒着孩子靠右行走;楼梯上可爱的小脚丫在招呼着小宝宝们一个跟着一个走;活动室里各具特色的游戏区域是孩子们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场所;美丽的小花园里,孩子们自由徜徉在明媚的春光下;热闹的运动场上,孩子们尽情享受运动的酣畅……精心设计的每一个角落都力求体现:孩子是环境的主人。
绿化、美化、诗化的幼儿园,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美;文明有礼、互尊互爱的幼儿园气氛,使幼儿在和睦合作的关系中感受到自我价值和容纳感;在行为有序、生动活泼的幼儿园中感受到轻松愉快的生活乐趣;在充满科学、艺术的文化气氛中激发求知欲。这样的幼儿园多像个充满童话色彩的乐园,每一个细节都演绎着童心、童趣。
三、以“雅”为抓手,孕育刚柔并济的制度文化
幼儿园制度是以书面文件形式规定幼儿园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的权限、职责、任务等,以约束、引导全园师生的行为规范,具有指令性和强制性,使幼儿园形成一定的管理秩序,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觉形成一定的良好品格。建立和健全幼儿园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幼儿园制度文化,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共同参与,提升认同度和执行力
“大家制度大家订”要成为幼儿园建设制度文化的一条不变的规则。因为,这样做,才能满足教职工共同的合理的正当需要,使幼儿园群体产生强烈的内聚力量和激励力量,激发幼儿园教职工对幼儿园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如不断拓宽幼儿园教职工参政、议政的渠道:民主生活会、园务管理委员会、伙委会、民主提案……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幼儿园的主人。园务工作计划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各项规章制度是大家研究的结果,每一位教职员工对自己制定的岗位职责十分清楚。
2.平等交流,获得满足感和亲和力
幼儿园成员中,领导之间、教师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主动坦诚交流情感,把道理、制度寓于“亲近、理解、爱护、敬重、信赖”之中,通过情感桥梁作用,管理者对教师、教师对教师,教师对幼儿都能晓之理、动之情、用之能、解之苦、立之志,使幼儿园师生产生“士为知己者用”的情感,并奋发工作和学习。
3.搭建平台,形成默契度和合作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5-0032-05
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不约而同地指出,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以确保他们能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然而,何谓儿童观,传统的教师儿童观是怎样的,什么样的儿童观才是科学的儿童观,教师应该怎样树立这种科学的儿童观?带着这些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儿童观的内涵,然后在梳理和反思传统教师儿童观的基础上提出革新的倡议,接下来对儿童人类学的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阐述,最后探讨儿童人类学对教师树立和践行科学儿童观的启示。
一、儿童观的内涵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观”看作是由特定的大脑状态构成的心理事件的组合,是个体以既有经验为基础通过某种信息处理方式对相关现象产生的主观体验。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结合儿童群体的基本特征逐渐形成了儿童观的内涵。一般来说,儿童观就是“成人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儿童有关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具体涉及到儿童的特性、权力与地位,儿童期的意义以及教育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1 ]。
儿童观作为一个研究主题,一直是学术领域热议不衰的话题。哲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学等领域的学者都曾对儿童观做过深入的探讨,得出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目前,人们比较关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对儿童观的研究。
在心理学领域,几乎每一个理论流派都有自己的儿童观。如行为主义将儿童看作是“可塑的儿童”,精神分析主义将儿童看作是“欲望的儿童”,人本主义则将儿童看作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至于教育学领域,不同的教育家也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自己的儿童观。如洛克将儿童视为成人可以随意“涂抹”的“白板”,对此他曾形象地指出“我只把他①看成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2 ]。卢梭则针对“小大人”的儿童观,明确指出“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拥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3 ]。对此,他还指出儿童有其自然的倾向或天性,儿童身心发展也有其自然的发展历程,那么儿童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自然之性”。诸如此类,不再一一而论。总之,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阐释了他们对儿童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儿童观,这让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认识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
二、教师儿童观的省思与革新
1. 教师儿童观的省思
儿童是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合作者。因此,只有教师具备科学的儿童观,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然而,什么样的儿童观才是科学的儿童观?教师应该怎样树立和践行这种科学的儿童观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教师儿童观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梳理中,我们发现当前的教师儿童观更多是通过汲取民众意识形态和心理学研究成果而形成的。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民众意识形态还是心理学研究成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古语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以存在缺陷的民众意识形态和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教师儿童观必然会存在着诸多不科学之处。
(1)以民众意识形态为基础的教师儿童观 所谓民众意识形态,是指普通民众对某些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这之中就包括民众对儿童的认识、看法等一系列观念,即儿童观。这种儿童观的形成主要受社会主导价值取向、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此,我们主要通过分析对世人影响较大的“原罪说”儿童观来了解以民众意识形态为基础的教师儿童观。
基督教教义主张新生的婴儿是带着原罪(Original Sin)来到世间的,在儿童的天性中蕴含着强烈的邪恶欲望,所以应该通过摧残其肉体来拯救其灵魂。在这种教义的影响下,西方社会在中世纪时形成了“原罪说”儿童观。从本质上看,这种儿童观是遗传决定论的映射,它不仅扼杀了儿童活泼的天性,而且置儿童主体性于不顾,一味地强调儿童的“先天性恶”。毋庸置疑,“原罪说”儿童观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在这种错误儿童观的影响下,教师们形成了错误的儿童观。通过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发现中世纪的教师们对儿童的苛刻要求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们不仅强迫学生从事读书、劳动、唱赞美诗等活动,而且剥夺他们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权利,更可怕的是他们对那些稍有违背的儿童会给以严厉的体罚。
除了“原罪说”儿童观外,在民众意识形态中还蕴含着各式各样的儿童观,如“小大人说”儿童观、“预演说”儿童观等等。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儿童观同“原罪说”儿童观一样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谬误。毫无疑问,民众意识形态中的儿童观肯定会影响教师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这也许就是体罚盛行、“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等诸多不良教育现象产生的根本性原因。
(2)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教师儿童观 脱胎于哲学母体的心理学从自然科学中借用了实验法,并将这种研究方法“发扬光大”。一般来说,实验法特别关注实验对象的选择和实验情境的设置,心理学中的实验法亦是如此。在分析心理学中的实验法时,我们发现其在实验对象的选择上存在两种倾向,即“极端化”和“替代性”。所谓“极端化”,主要是指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多选择特殊个体,如精神病患者、双生子等作为研究对象;所谓“替代性”,主要是指心理学研究中多用动物如白鼠、猩猩等作为人类的替代品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实验情境的选择上,无论研究者采用实验室实验法还是自然实验法,大多都是根据研究目的来设置人工性的情境,而这种情境多是“文化无涉”的。
3. 关注儿童的学习方式
人类学早期的研究特别关注儿童的养育方式。随着儿童主体性的凸显,越来越多的人类学研究将注意力放在儿童学习上,“其焦点在于儿童如何获得他们所处环境中的知识” [5 ],如本土语言的习得、语言的社会化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学对学习方式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莱夫(J.Lave)教授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研究从业者(如裁缝、产婆、航海家等)的学徒制学习方式,关注学徒的日常认知和实践认知。后来,他和温格(E.Wenger)继续深入研究人类的学习,并提出了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不仅是个体社会性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更是实践性的、融入社群(community)的参与过程。
除了上述针对包括儿童在内的各个阶段人群学习而展开的研究外,近年来出现许多专门针对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学习而开展的研究。
兰西(D.F.Lancy)在1983年曾指出,“在Kewa园艺师的培养中,九岁的儿童就已经很擅长园艺工作了” [9 ];吉伦(U. P.Gielen)在1993年的调研中指出,“在,六七岁的儿童就混迹于牛群中” [10 ]。儿童教育研究者琼斯(N.G.Blurton jones)等人在2002年指出,“哈扎(Hadza)的孩子们不仅四岁就能开始寻找食物,他们还能很快就学会采集和处理水果以及根茎食物的能力” [11 ]。儿童之所以具备这种学习能力,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沉浸在相应的情境中,并运用了适切的学习方式。胡恩(E.S.Hunn)指出,“‘人们将萨波特克(Zapotec)(墨西哥古城)儿童的优良传统描述为’几乎每个孩子在早期都能毫不费力在其居住地学到知识” [12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就具备学习的能力。
兰西指出,“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儿童习得技能的过程中成年人很少发挥突出的作用,包括观察、模仿、虚拟(make-believe)、效仿哥哥姐姐和家务劳动等是他们最可能选择的学习方式。” [13 ]
从儿童人类学相关的研究来看,儿童的学习更多发生在生活情境中,常常通过观察、模仿以及实践等方式来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对教师来说,在关注儿童的生活情境的同时,在教学中设置相应的生活情境,或者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施教学,从而使儿童能运用诸如实践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互动性学习等学习方式获取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注 释:
① 这里的“他”指的是儿童。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英]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法]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Levine R A.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Childhood:A Historical Overview[J].American Anthropologist,2007,(2):180-208.
[5]Bock J,Gaskins S,Lancy D F. A Four-Field Anthropology of Childhood[J].Anthropology News,2008,(4):391-420.
[6]Qvortrup J,Marjatta B,Sgritta G. Childhood Matters:Social Theory,Practice and Polities[M].Avebury:Aldershot,1987.
[7]Lancy D F. Why Anthropology of Childhood? A Short History of an Emerging Discipline[J].French Studie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Childhood,2012,(1):410-430.
[8]Bonnet D. The Absence of the Child in Ethnology:A Non-Existent Problem? Anthropo Children[EB/OL].http://popups.ulg.ac.be/AnthropoChildren/document.php?id=916, 2012-01-16.
[9]Lancy D F. Cross-cultural Studies in Cognition and Mathematic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3.
[10]Gielen U P. Traditional Tibetan Societies[A].Adler L L.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Gender Roles[C].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1993.
二、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到品德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获得生活经验、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体验快乐。虽然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有很多种,比如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建构游戏、音乐游戏等等。游戏没有固定模式,但游戏的组织形式只有两种:一是由教师发起并组织的游戏,二是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形式的自主游戏。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不同游戏的类型特点,以及孩子们的现实需要,选择侧重点,在游戏中采取适宜的教育行为,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品德影响。
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多种形式(集体、分组、个别),这里主要指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素材。比如故事教学,哪些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强化,哪些应该给予弱化,是值得教师深思的。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品德教育因素,使教育活动更有价值。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孩子的情绪情感,"以情感人,移情育人"从而实现教师期待的品德教育目标。
四、重视环境对幼儿品德教育的影响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农)50多年发展起来的经营作风、产品特色、服务理念等均已积淀为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扬农对企业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等进行了归纳和提炼,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统一了视觉识别系统,发行了《企业文化手册》,对扬农的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这还很不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在继承中坚恃不懈地有效推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对于扬农来说,安全、环保、人文、质量、服务、社会关爱等许多方面都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为此,我们要从这些小的方面抓起,在点点滴滴中让新员工来感知扬农的企业文化。
一是文化感知。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特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因此,我们要用《企业文化手册》来对新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让他们从根本上了解扬农的发展概况,了解扬农是个优秀的企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许多困难,以此激励新员工不怕苦、不怕累,在生产生活中迎难而上,不懈进取。
二是安全感知。许多新员工对于到化工生产一线工作,从内心来讲是很排斥的,认为从事大化工很危险,化工原料和产品毒性强,对人体伤害大,这情有可原。我们的企业和领导,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全体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面对这样的新员工,我们要从硬件上、业务上、专业角度上去打消他们的顾虑,为他们讲清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劳保用品的佩带、日常饮食的调节……把新员工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三是环保感知。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要让新员工在这方面能和企业产生共鸣,需要我们做大量艰巨的工作。例如公司废水综合处理项目的建设、工业"三废"处置方案的实施,还有日常环保制度的严格执行,这样都能让新员工意识到扬农是个对环境、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企业。
四是人文感知。扬农傍运河而生,依托长江进行了二次创业,目前已挺进了西部宁夏中卫市,甚至走出国门。很自然的,组织生产需要的员工不可能都招收本地人,很多员工都来自异地他乡,我们要给予他们以家的关怀,要让员工在扬农上班有种回家的感觉。公寓、食堂、卫生所、幼儿园、俱乐部、图书室等硬件和配套设施的完善给了员工日常生活的依靠,公司团委、工会举办的中秋节晚会、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既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同时也增进了员工之间的友谊,使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得以提高,全公司上下焕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风貌,既有助于我们搞好生产,同时也让新员工产生归属感,形成主人翁意识,这就是扬农最大的收获。
五是质量感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是个很重要的方面,刚从学校毕业的新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显的比较懒散,这在化工生产中是必须要坚决杜绝的一个陋习。为此,需要我们在日常生产中督促新员工坚决按照技控指标要求和操作规程来操作,抓好产中质量控制和产后质量追踪。
二“、家+园”交互教育的两个误区
在探讨“家园”教育误区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学内容。在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第二部分中提出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内容与目标。而详细分解这些部分,我们发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诸多的共同之处,即都希望把幼儿培养成“身体健康、善于交流、善于表达的有责任、有信心、富情感的孩子”。但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存有诸多误区,主要有二:一是幼儿园教育的“家庭化”;二是家庭教育的“幼儿园化”。在前一种误区中,不管是幼儿园的管理者,还是一线幼儿教师,他们都将学生当作“襁褓中的孩子”看待,生怕他们“风吹草动”、“生病遭罪”。尤其是在“安全校园”的背景下,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提供卫生的幼儿饮食、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就成为了当前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课程教育、课堂活动、课后实践则成了附属工作。从这点来看,教师如同父母,幼儿园生活如同家庭生活,幼儿教育也就越来越“家庭化了”。在后一种误区中,由于父母普遍缺少对幼儿教育相关知识的认识,导致父母教育孩子只是模仿幼师做法或者比照学校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其实就是“幼儿园中的老师”,家庭教育也就成了幼儿园教育在时间、空间上的延续。因此,在创建科学的“家+园”教育模式时,我们应尽力还原二者教育的本真,使其相得益彰。
三“、家+园”交互教育的新途径
1.技能交互教育。由上可知,生存技能培养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保障。细究生存技能的基本内容,可谓包罗万象,综其一点,一为生存,二为发展。生存者,以家庭事务为要;发展者,以手工技能为要。反观《纲要》内容,技能方面的教育要求较少,更别提实践操作了。因此,笔者建议,家庭教育以家庭事务为主,幼儿园教育以手工技能为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应过分溺爱孩子,可采取“任务式”教育方法。例如,父母可借鉴“爸爸去哪”中的相关剧情,为孩子设置相应的“任务”,引导孩子去完成,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所设“任务”以孩子能够完成为限,父母可全程陪同完成,也可由孩子单独完成。所给予的奖励以物质奖励为主,精神奖励辅之。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增加手工操作课程的比例,设置专门的手工实践活动,并耐心指导幼儿完成手工操作。例如,用橡皮泥制作人物形象、生活用具;或者用剪刀、纸张制作剪纸艺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家庭与幼儿园在技能培养上的内容各异,但是二者还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的,只要依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即可。
2.道德交互教育
道德教育对于幼儿人格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纲要》中有相应的规定、要求,但在实践中做人道德的幼儿园教育还是缺失的,而家庭教育正好可以弥补。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强烈的感知事物的阶段,模仿是其最主要的感知表现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最直接、最适合的被模仿对象。据此,笔者建议家庭道德教育可通过“适当说教+现身说法+以身作则”的方式来实现。首先是适当说教,要求父母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引导。此外,父母说教须避免禁止性语言或他人在场的情况。因为禁止性语言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他人在场则可能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例如,在睡觉前可以对孩子说:“宝宝,说谎是不对的,我们应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说好吗?”其次是现身说法,以现实中的例子来教导孩子,可以让孩子直接感受,参考比照。譬如为了让孩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你看xx在哪踢球呢,你也去踢吧,可好玩了。”最后是以身作则,以父母自身的行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行为。对此,父母应积极树立正面形象,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3.文化交互教育
当前的幼儿文化教育过于偏狭,衡量标准不甚科学,无法触及孩子的内心深处。而纵观犹太人的幼儿教育中,信仰教育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属于最高阶位的教育内容。对此,笔者有意借鉴犹太人的教育理念,只不过犹太信仰教育指的是“宗教”教育,而本文则指的是文化教育。本文中的文化信仰教育不同于、意识形态信仰,它是对于社会与自然的基本法则遵守。而对于此种教育,家庭与幼儿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需相互渗透、相互配合。譬如对于自然万物的认识,幼儿园可以教授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并借助教材、教具赋予动植物以人类情感,使孩子在心里树立起“与物共生、与物共存”的理念。而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引领孩子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使孩子近距离的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起幼儿“一切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美丽的,我们应该善待它们”的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5岁以前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良好时期,一些家长为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往往抓住这一段时间,送孩子进绘画班、提琴班、电子琴班、舞蹈班等,对孩子进行专门的艺术训练。因而,一些幼儿园也相继开办音乐、舞蹈、绘画等兴趣班,可以说,已开始形成一种“热潮”。
怎样看待这一“热潮”,怎样使艺术教育和智力开发有效的结合,我们认为在这一问题上,需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艺术及幼儿园教育的目标?(2)幼儿园艺术教育教什么、怎样教?在艺术教育这一大课题中,我重点就美术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艺术活动是一种饱含情感的活动,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满足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切艺术之本质,皆在使听观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艺术在给我们提供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观的同时,它还执行另一种崇高的使命,这就是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即人们常说的美育,或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
为什么艺术能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呢?因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一个艺术品就是一个审美对象,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还学到了真(知识),习到了善(道德),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了趋向真善的意愿,陶冶和提高了人的情操,从而使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尔基曾说:“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也就是声调,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它赋予艺术家的创作和创造品以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作为艺术教育,我们认为,它的本质特征是审美的、创造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和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活动。
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画家、音乐家、舞蹈家,而是启蒙教育、陶冶情操,我们不主张仅仅培养几名尖子,而是要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出人才,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发展,技巧技能得到提高,为新一代的全面发展,为民族文化增加色彩。为此,老师应培养幼儿爱好艺术的情感,善于发现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兴趣倾向,要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培养幼儿的意志力,以免半途而废。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艺术的兴趣,这是幼儿园艺术教育成败的关键。就美术而言,《纲要》规定,除美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发展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及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方法,并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幼儿教育教什么,怎么教?
教育旨在促进儿童发展这个幼教基本观念出发,再结合当今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正走向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渗透的方向。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的艺术教育,除了传授基本的技能技巧外,重点应放在教会幼儿如何欣赏艺术美。因为欣赏是艺术学习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关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同龄人的绘画作品、演出等,同龄人共同语言多,孩子若到美术馆来看展览,看儿童画的比看成人画兴趣大得多。在幼儿观摩感受音乐、舞蹈、绘画等特征的基础上,教给幼儿初步熟悉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材料的性能,教给幼儿粗浅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充分自由地表现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情感和认识。
面对那些有激情而没有“长性”的几岁的孩子来说,老师怎样教呢?
我们以作画为例:在幼儿作画前,很重要的一环是“先读画、后动笔”,所谓“读画”即理解作品,包括讲解结构,构图、作品程序。
读作画程序:第一步画哪里,第二步画哪里,也就是动笔先动脑“意在笔先”。
评画:即评论画的优点和缺点,主要包括结构、构图。评画应当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对初学的孩子,出现了一两处合格的地方就应当及时肯定,对画得好的可以表扬其精神“真专心,再练练一定会画好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美术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教学内容基本上以认知、技能为中心,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教师示范为标准来衡量。
幼儿绘画是儿童借助画笔来表现自己对现实社会事物的认识态度、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手段,幼儿绘画教育不应只是为绘画而绘画,绘画是手段,目的是要促成幼儿心理因素的有效发展,使幼儿的认识因素和情感因素、思维、创作有机统一起来。而教师的示范则是幼儿的一大障碍,它使幼儿的创作思维受到限制。教师示范,幼儿直接模仿又是被动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应以幼儿为主体,绘画中教师不示范、不出示范例,而是引导幼儿观察、体会、理解,让幼儿的绘画真正成为“儿童画”。为此,我们进行了为期一星期的美术探索,活动设计多以实物写生为主。
实验方法: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的一般规律,选择制定了汽车、公鸡、小猴、鹅、梅花、我的老师等一系列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重点运用同类比较法进行,由易到难推进。
如小鸡――白鹅、梅花――桃花等,因为形近似,就有比较,有鉴别。可以锻炼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逐渐深化,加速眼、脑、手的训练。
例:绘画――我的老师
先请两位老师做模特,然后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两位老师的特征,教师以猜谜的形式,让幼儿把画画好,老师来猜他画的是哪位老师,以激发幼儿仔细观察能力及表现力。
实验效果:回答是肯定的,幼儿可以接受,且让幼儿快乐,自信心增强了。如画我的老师,全班40多名幼儿,虽然画不同的点,但都抓住了主要特征,,提升了孩子的兴趣。实验的目的是锻炼幼儿的形象思维,_发幼儿智力及表现力,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和广泛爱好。
实践证明:知识靠积累、技能靠训练、兴趣靠培养,因而作为老师提高艺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某些幼儿园及美术班的老师只注重教授方法,而不是去挖掘、引导、发展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天分。诚然,这种教学方法对孩子掌握一些技巧以至认识世界都会有所帮助,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会使很多孩子的天分没有能及时地表现,这样做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会导致孩子们模仿大人观察世界的方法,所画出来的画失去了那种雅嫩、纯真、纯情,而更像是老师范画的仿制品了。
我们认为,在教师教儿童绘画技巧的同时,要多顾及一下每个孩子那一瞬即逝的自然赋予,鼓励他们多画一些自己心灵中的画,多留下一些对于他们自己也对于社会有意味、值得珍爱的东西。
怎么让幼儿拥有自己的艺术世界,有待我们幼教工作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马曾这样说:“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可想而知,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孩子,为孩子创设一个顺利成长和学习的良好环境,已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因为幼儿大部分的认知是通过环境的潜化作用和影响获得的,而不是直接传授或讲述的。因此,甚至有人认为,幼儿教育大部分是一种有组织、有指导的环境教育。幼儿园教育与周围环境的墙面布置,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境”,它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同时也对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起着良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幼儿园墙面装饰的意义
(一)最开始的“学前教育”存在一个误区。老师与家长都忽视建构一个合适的幼儿游戏和学习环境,更谈不上对墙面的环境布置的研究,有时就写一些规范性的警句,如伟人名言,教育图片等一些简单形式,完全变成孩子自律的行为准则,不能达到循序渐进的教育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意识形态的提高,幼教事业迅速的发展,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行墙面环境装饰,已成为幼儿园环境建设的一门知识。加强幼儿园墙面环境建设,美化墙面布置自然成为幼儿园工作热点,同时也能达到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目的。我园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探索、前进,不管从知识的展现到行为习惯,还是从区角墙面装饰到可操作的墙面装饰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学习,这样不但美化了环境,也使幼儿园增加了勃勃生机,真正成为幼儿的天堂,幼儿在这美的坏境与氛围中不但体会了美,感受了美,而且使幼儿有了自己表现美的兴趣与激情,感到其乐无穷。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说:“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于是幼儿园明确了环境与教育的密切关系,从改进活动室墙面环境布置开始,从而着手改进幼儿园整体的环境布置。
墙面布置艺术与提高幼儿园保教级别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将墙壁布置与各领域的认知知识结合起来,使墙面布置体现出不同的教育功能,更显示出墙面艺术的无穷魅力。环境布置与创设并不是针对某一点而进行的。如:环境布置可以体现计算、自然、季节变化、节日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在墙面装饰中应当考虑和遵循的基本要求。
二、如何进行墙面环境布置
(一)我认为应发挥墙面装饰的三大教育功能。第一,要体现教育的功能。因为幼儿教育的本身就必须以教育为基础,所以幼儿园墙面环境也应具有教育性。它不但要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念,达到各种教育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布置墙面环境必须配合各种保教活动开展,同时墙面布置要具有可探索性,可操作性;要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欲望,扩展幼儿视野,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在玩中收获知识。第二,要发挥艺术性的功能。因为墙面布置是幼儿获得艺术经验的有力手段和方法,所以就必须精心布置和以美学观点来组织和布置墙面,并且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使其具有鲜明性、生动性、感受性和多变性。第三,要发挥潜在性的功能,因为墙面环境还应具有激发孩子发问、思考、发展智力的重要作用。使墙面布置形成一种“潜在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作品的“暗示”作用。在幼儿玩玩、做做、画画的过程中,运用构思、形象、色彩、装饰等美化手段,达成平面、立体、半立体的制作装饰,而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教师的引导组织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在墙面环境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孩子的想法与需要的原则。只有随时观察孩子的动向,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创设布置幼儿喜爱、满意的墙面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教育孩子。二是,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独特功效的原则。不管是塑料空瓶、瓶盖、塑料袋,纸盒、瓦仑纸等都应有它自身的独特功效,都能产生自身效果的艺术效果。三是,了解掌握孩子年龄特点和个体技能的原则。拔苗助长,只会限制儿童个人的表现水平的发展。四是,在引导组织墙面布置的过程中,应采用谈话引导的原则。启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让儿童产生形象的表现欲,发挥其内在的创造才能。五是,师生共创的原则。在装饰墙面环境时,老师不能包办代替,只建“框架”,让幼儿动手增添制作内容,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六是,材料利废利旧的原则。一个不起眼的纸盒、信封、空瓶、卫生纸筒,但在幼儿的眼中是奇妙的,是变幻的,可变成楼房、面具、树干、火箭。幼儿思维是没有局限的,幼儿的世界也是五彩缤纷的。
中、美、日国家的幼儿园教育的价值取向
中国、日本和美国都把他们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使未来劳动力更具有竞争力的理由,但是,三个国家在早期教育做法的方向上是非常不同的。中国所持的观点是,为新的全球经济准备公民,因此认为早期教育课程应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创新性和主动性;日本所持的观点是,为信息化经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灵活性的劳动力,因此认为教育不应再是说教的,而应有更多一些自由。最近日本在国际的教育成就测验上表现出成绩下降,又有呼声说要跟随美国,在中小学强调学业成绩和绩效。(Bjork & Tsuneyoshi 2005; Takayama 2007)。然而至今这种呼吁仍没有改变日本大多数幼儿园中建构主义的、以游戏为导向的课程;美国所持的观点是,培养专业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强调早期教育从建构主义向学业准备转变,同时还呼吁基于标准的课程、有科学支持的教学、更高水平的绩效、系统的学习评价、更经常性的评估和基于科学的实践支持。
中国和美国的早期儿童教育的目标和实践存在着戏剧性的不同。起初,中国的模式侧重于管教和纪律,而美国侧重于游戏和选择;二十年后,中国早期儿童教育目标已经转向儿童发起的活动和创造性的培养,而美国却向着相反方向转变,变得更加侧重于学业成果和教师的教导作用。这可以作为一些推崇全球化的学者所断言的文化趋同的证据。但是,美国的学前教育已变得更加注重学业而中国则更加以游戏为导向,这个事实不能说明这两种教育模式正在趋向共同的终点,相反,它们恰似黑夜里各自航行的两条船,有着各自的目标和航向。
日本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让日本儿童保持日本人的品质特征。日本学前教育工作的核心结构特征的作用是在教育中支持幼童在日本传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如omoiyari(同理心)、kejime(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Sbudan sbugi(社会意识)。这些价值观在其他国家的文化中有对等的词,但它们不是同样的内涵,不能在别的文化中得到平等的重视。日本早期儿童教育的做法深植于文化,这也使其很少从外面借鉴。日本把它的学前教育作为文化传承而不是文化改变的一个途径。幼儿园虽然不是日本的传统文化机构,但日本希望它能够成为基地,使成长在后现代社会的儿童接受传统的价值观。这也就是日本的幼儿园在近二十年里变化的最少的原因之一。但是,随着日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他们社会的变化,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全球化,日本学前教育保持现状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早期儿童教育理念的全球化并非在时空的长河中一帆风顺。相反,在每个国家,向外来思想开放的时期和向内转变的时期总是交替更迭(Schriewer,2000;Steiner-Khamsi 2000;2004)。90年代是美国早期儿童教育的外向时代,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意大利城市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今天的美国,教师和管理者们抱怨道,幼儿园在服从外界政府的和专业组织的标准下有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的课程、教室布置、学习效果都要符合标准,所有的教师和管理者都要从正规的机构获得早期教育证书。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读写的全语言教学法,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这些在二三十年前当我们首次做研究时,被认为是好做法,现在却被一部分人评价为过时的、受意识形态驱使的、不科学的方法。
中、美、日国家幼儿园教育的背景
在1985年和2003年,中国的幼儿园改变了许多,日本的幼儿园变化不大,美国的在某种程度上居于中间,那么三个国家幼儿教育体系中所发生的是否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是相关联的?
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然影响到了中国的早期教育,经济改革带来了合资、外资产业和民族企业的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和其他国外连锁企业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开办一些幼儿园推广双语(汉语和英语)教育,24小时看护制(寄宿学校的回归),和其他一些科技技术辅助的课程。中国的许多新公司纷纷加入了这个私有化进程所创造的市场空间,与国外企业相互竞争。在过去的十年里,公立幼儿园的数量骤减而私立幼儿园的数量迅速增多。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决定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而这种新的经济形势需要新的公民。对幼儿教育的新方法显然是培养这类公民的重要策略。依照这种逻辑,中国幼儿教育快速地、义无反顾地朝着更加注重建构主义的、以游戏为主的和儿童自发的活动方向发展,并且从西方国家借入了大量的、先进的思想观点。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出于经济的考虑和使社会机构(包括教育)理性化的必要性,驱使着美国的早期教育发生改变。在过去的一个年代中,面对生活的开销工人阶层和中等阶层的收入、支付能力在下降,更多的幼儿母亲加入到了劳动力的队伍中,需要有更多的幼儿园来照顾孩子。福利改革开始于克林顿,小布什政府继续施行,使得那些贫穷幼儿的母亲参与培训项目或在家庭之外工作,这样就增加了对早期看护和教育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工商界采取支持早期教育的立场认为,投资在教育幼儿是在未来社区劳动力方面好有的投资。评估显示,投资在早期教育中的每一个美元都会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回报。美国采用的是要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信念,推动着早期教育从建构主义向强调学业准备转变,同时还呼吁更高水平的绩效、更经常性的评估和基于科学的实践。当前美国的教育改革要求的是基于标准的课程,有科学支持的教学,有专业素质的劳动者,系统的学习评价,学校的绩效,支持和接纳落后的学校。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经济繁荣后的经济衰退,使日本幼儿园的经营状况益显飘摇。经济的衰退以直接或间接地方式影响着幼儿园,降低了他们的持有的土地的价值,限制了他们提高学费的比率,并且改变了妇女们的工作模式。机会出生率的下降迫使幼儿园以竞争来保持他们教室的儿童数量,并保证园内各项事务能继续进行。为了吸引顾客,幼儿园延长时间;服务多样化;增加像英语对话和网球这样的附加服务;有一些园为了在市场中立足走到极端,强调他们严格的学业准备和能以高的比率把孩子送进有声望的小学,他们有独特的教育哲学。当“泡沫破裂”、房地产和股票价格直线下降,使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遭受到了严峻的经济危机,虽然不是直接地,但却在一些方面对整个国民情绪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充满着一种悲观、责备和反控制的氛围,例如,由于观察到了当前一代孩子们的性格特点,教师和家长彼此责备。在日本,有些责难是指向教育的,日本幼儿园被要求传递给幼儿当代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里所需的那些重要的价值观、立场及社会技能。同时,又被要求有一种固有的保存传统的功能,能保护孩子们远离(后)现代化的消极影响。
三、幼儿园反映了社会文化,同时又影响社会了社会文化
评论家和全球化的倡导者们认为,随着商品、思想及人才以日益增长的速度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各个国家越来越趋于一致,文化差异也越来越不明显。全球化的世界体系论认为,随着世界逐渐演变成一个体系,实力最强大的文化输出国的思想(包括理念)将支配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这同样也是全球化的现代化/理性化论的预言,预言指出:按照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理性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得到普及,取代受传统束缚的本土模式,而这种本土模式并非因其合理性和功能性得到人们的信赖,结果就会产生并不断加剧教育实践与理念的全球化趋同。
尽管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存在,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早期儿童教育在核心方法和理念上并不比上一代更加相似。更确切地说,这些模式已经逐渐在一些方面更加相似而在其他方面更加不同。《新三种文化下的学前教育》的研究显示:虽然一些文化行为已被外来的做法取代,但另外一些文化行为在与席卷全球的思想的碰撞中保持着原貌,还有一些文化行为演变为混合形式,同时,一些新的文化行为应运而生。在中国早期儿童教育实践中遵循隐性文化逻辑的,包括对掌握与练习的强调(Paine 1990)。虽然中国早期儿童教育经历了剧烈的、有时甚至是痛苦曲折的改革过程,强调掌握与练习的传统、对榜样力量的信奉、对批评的应用和对共同社会活动的投入,均为隐性的、不明显的、平凡的观念和做法,因此也无需进行争论。
在美国,尽管争论的核心是对教育的供给(如号召提供普遍的,公立的,早期儿童项目的议案)和范式之战,即对于发展适宜性教学和读写算直接教学这两个派别,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进行的范式之争,但美国幼儿园中其他的很多做法是不明显的,反映了核心的文化理念,它存在于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的哲学和意识形态中:包括强调选择、自我表达以及教师与其班上的每个孩子之间的双向关系的质量。共同的文化信念的力量会产生影响。
在日本,有关早期儿童教育的不明显的、隐性的文化观念和实践包括mimamoru(观望与等待)、老师在孩童打架前不去干预的策略;强调移情(omoiyari)和情感(特别是孤独感和悲伤感)的发展与培养,认为儿童的“孩子气”是有价值的(kodomo rasbii kodomo);以及年龄大的儿童与年龄小的儿童游戏、照顾较小儿童。根据美国标准,在日本幼儿园发现的较大的生师比(按美国的标准),一个老师对应二十、三十名学生,是隐性文化逻辑的一种特殊情况。换句话说,虽然30/1的学生/老师比是日本早期儿童教育的一个显著、明确的特征,但与该比率相关联的、受该比率支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却是基于隐性的文化逻辑。该信念假设高学生/老师比率比美国幼儿园典型的10/1的学生/老师比率能更好地支持社会公德心(sbudan sbugi)和群体聚居技能(sbakkai seikatsu)的发展。
中国人与日本人都强调团体的一致性,但是对于教室管理、以及个人的恶行,却有明显的不同。如:日本的教育者在儿童争吵时所使用的不介入技巧,以增进社会控制与社会团结的发展。中国人对此认为是对集体团结的破坏。中国人对群体的涵义,不可避免的与秩序的概念连在一起,认为一群没有秩序的儿童不是一个团体。相反,对日本人而言,无论是杂乱或是有秩序的,自发或计划的,无政府状态或控制严密的,都是团体。中国幼教学校的团体结构比大多数日本幼教学校,更具垂直与教师指导的特征。而在日本幼教学校里,团体导向意味着同伴团体导向,一般认为教师的涉入越少,则团体结合的水平就越强。在日本:群体主义与平等主义有关,谈论儿童的能力差异是一种禁忌。
文化对三个国家学前教育的影响,特别是表现在“隐含的文化逻辑”。在文化实践中,在面对变革时,在变化压力下对持续性的诠释,有着比经济决定论、现代化和全球化所预言的那样更具有弹性和抵抗力。文化是持续性的一种原因,并且是全球化、理性化和经济变化影响的一个制动器。幼儿园这种机构,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既能反映文化,又能起到保持文化和社会存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oseph Tobin, Yeh Hsueh, Mayumi Karasawa.(2009). Preschool in three cultures revisited: China,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0后”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员群体,来源于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时使用的一个代名词,以此讨论中国199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成长、发展问题。之前很长一段时间,“90后”在人们眼中总体呈现一种负面的印象。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身上的确体现出一些消极特征,例如心理素质相对较差,表现在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控制能力弱、危机处理能力低;另外就是个人主义较突出,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认识问题容易片面,沟通适应能力弱;还有一点就是社会责任意识低,表现出来就是依赖性比较强、法律意识淡薄且缺乏对基本信仰的认同。但客观地说,“90后”也具备很多积极的特质,比如说信息储备量较大,表现在各种传媒手段为我所用、学东西快、接触新鲜事物快;其次大多数的“90后”拥有发散性思维,体现在他们身上的是中规中矩的东西少、通常不按套路出牌且思维敏捷;最重要的是他们往往具备发展的眼光,敢于突破、批判旧事物,乐于接受新事物。
在文化环境方面,“90后”的社会思潮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传统的理念和思维产生了叛逆思维,传统道德标准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新的道德标准尚未建立,喜欢挑战权威与自我意识的强化,导致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在家庭环境方面,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他们在成长环境中养成了较为自我的个性特征。从这个时间开始,独生子女成为了家中的宝贝,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受到外界过多地呵护和关注,很少经受打击和磨练,这导致他们形成了自我、任性、脆弱等性格特点。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让他们享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当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家庭环境中长大的“90后”进入职业生涯时,势必会有一些不适应。
当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幼儿教师进入幼儿园成为生力军,幼儿园的各级管理者就更应该关注她们的成长和发展。“90后”幼儿教师的人格特质共性体现为价值观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价值取向多元化,追求前卫,看重当前;注重平等,喜爱友善的人际互动和平等自由的沟通,厌恶传统的说教方式;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价值,习惯被关注,责任感与合作意识较弱;情绪稳定性较差,面对压力和挫折心理承受韧性较弱,自我管理能力欠佳;思想活跃,才思敏捷,给幼教事业带来新的力量。对其鲜明的个性,幼儿园的各级管理者要适应“90后”幼儿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顺应时势变化,重塑管理理念,做好“90后”幼儿教师的管理。
当这批“90后“幼儿教师进入幼儿园工作后,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自我期望高、充分自信,期待被认可,有时为此感到焦虑。在刚接触幼教工作时,他们展现出对工作环境的期望高,但一有挫折就手足无措。有位年轻的“90后”幼儿教师就抱怨:“一大群孩子在面前吵吵嚷嚷,感觉心里烦躁得很。”同时,她们往往缺少人际理解、妥协的特征。有的老教师私下抱怨:“有些‘90后’年轻教师太自我,完全没有一点虚心的精神,做什么事情都自以为是。”最让“90后”幼儿教师苦恼的是面对幼儿园的各种规范和规章制度他们往往感到困惑,面对幼儿园老教师或管理者的指导与要求等容易感到压抑。有一位“90后”幼儿教师就讲到:“我带一个小班。我很喜欢孩子,平时上课还不错,和孩子们的沟通也挺顺畅的,但只要有老教师或园长来听课,自己就显得很慌乱,总是出错。”另外一方面,不少幼儿园园长也在抱怨“90后”带来了创新思维、满腔激情的同时,也给幼儿园带来诸多管理的挑战。他们反映大多“90后”的幼儿教师职业定位模糊,敬业度、忠诚度较低,责任心较弱,抗压性较差,缺乏团队精神。有一位幼儿园园长就忧心忡忡地表示:“我们幼儿园的一位‘90后’幼儿教师,完全批评不得,当受到一点委屈和挫折时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多批评她几句,她就嚷着转换岗位,甚至动不动就提出要辞职,真是轻不得也重不得啊。”
因此,在对“90后”幼儿教师进行管理时,幼儿园管理者要注重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对有责任心的,进取心强的年轻幼儿教师主动关怀与爱护,帮助其成长,最终能够培养和锻造出一支有向心力、战斗力和忠诚度高的幼教队伍。幼儿园的各级管理者要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沟通,让“90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发展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逐步产生认同,使她们认清自身个性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领导,让其适应幼儿园工作并扎根于幼教事业。
针对“90后”直接干脆的人格特质,幼儿园的各级管理者在和“90后”幼儿教师的沟通中,要改含蓄的表达方式为直接沟通,有话当面讲清楚,不拐弯抹角,采用开放式沟通和集体讨论式沟通,采用尊重、平等、关爱的方式进行,则很容易赢得“90后”幼儿教师的信任和好感。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到他们愿意表达观点的个性,布置任务需要及时给予反馈,通过合适的沟通方式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当理顺了教师的心态,最终受益的还是幼儿园的孩子们。当教育者将自己的善意、沉着和关怀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吸收并发挥这些伟大的力量,变得强大、有安全感、充满自信。
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90后”幼儿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针对“90后”幼儿教师责任感与合作意识较弱这一人格特质,管理者要帮助她们认识个人和团队的关系,提醒他们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和探讨,学习老教师的奉献精神,并从她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中获得启示。当“90后”幼儿教师融入教师团队以后,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快速增加安全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