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化工英语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7-03 17:34: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化工英语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化工英语论文

篇(1)

同时这些网站还存在如下几点问题:①导航不清晰;②与专业要求相比较,不够专业化;③形式和内容较多样性;④建设或者维护技术较复杂等问题。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网站设计的原则

为解决上述主要问题,在化工类专业英语网站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2.1导航清晰,信息全面由于化工专业英语网站建设的初衷在于资源共享,这就注定其内容形式繁多。为了与普通英语学习类网站区别开来,应根据化工专业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来设计网站内容及功能,因此网站导航应简洁清晰。在进行网站全局设计时,可采用网状结构进行设计,而局部性知识模块可采用树状结构进行设计,并用导航条、菜单等形式突出各关键模块内容。

2.2专业化风格网站风格是指,网站页面设计上的视觉元素组合在一起的整体形象,展现给人的直观感受。“整体形象”包括站点的版面布局、浏览方式、交互性、内容价值等等。为体现网站的专业性,在风格采用上必须考虑化工课程的专业性。

2.3形式和内容统一性网站的建设是为了学习化工专业英语并达到学习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不单纯的只是简单的供给关系。因此,在一定形式的基础上,必须注重网站的内容以及功能,使网站的形式和内容相互统一。

2.4技术简单现在网络上较活跃的网站均是由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完成,使得网站的综合风格越来越美观,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网站的维护对于普通的学生或者教师而言都存在一定难度。这种“技术”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开发建立起适合自己需求的网站。所以要求技术简单化,这种简单化不是低级的代名词,而是指尽量摒弃不必要的一些网站设计,达到同等功能性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人会使用的简单技术。

3网站设计思路

3.1课程网站模式的确定网站建设有动态和静态之分,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静态网站较易被检索到,但文件交互功能较弱,不支持数据库,网站后期维护管理工作量较大。动态网站则弥补上静态网站上述缺点,但其缺点是不易被检索到、总体而言,为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动态网站更适合。

3.2网站建设软件的确定制作网站的软件非常多,本文主要介绍Dream-weaver8这款软件,非常适合初学者,该软件可以实现建设网站所需要的所有功能。Dreamweaver8是美国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集网页制作和管理网站于一体的一款面向大众的网页制作软件。相对于其他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8提供了设计者和代码编写者两种布局。而我们的网站建设和管理者主要都是本专业的普通学生和教师。设计者的布局让初学者也可以通过相关书籍介绍和软件教学视频等达到网页制作的目的。

3.3课程网站内容的确定依据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性质,确立网站的内容。依据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性质,网站资料的收集方向必须紧密联系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课外学习,创新研究需要。因此,在资料收集之前,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对专业英语最具需求的化工专业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大约92%的学生都希望该类型网站能与所学专业和课程紧密联系。除了依据专业和学生需要,也考虑到资料收集的可行性和成本。综合分析,网站的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英语学习、专业英语学习、留学英语。

①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细化分成四级、六级考试学习资料和一些英语学习技巧,如词汇、语法、语境培养等;

篇(2)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85-02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全球化国际大环境已成为主流,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军事领域,我军对外交往对象、领域和深度都在不断拓展,军事交流涵盖军事援助、技术交流、人员培训、联演联训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迫切需要大批熟悉外国文化,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军事人才。作为高等学习阶段的军校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英语语言能力,才能应对当今国际新型军事环境呈现的新矛盾和新特点。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导入语言文化教育既能强化学员实际能力,也是根据强军目标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

一、军校研究生公共英语中语言文化教学的背景分析

军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生源相对地方院校较为复杂,包括应届军校本科毕业生、国防生及在职研究生等,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由此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研究生整体的英语水平较以往有大幅度提升,思路较为开阔,有着较强的学习动力和研究能力,如何科学、有效地安排课程,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是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军校研究生是未来的高级军事技术和军事指挥人才,因此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更需要了解国外新的思想理论以及外军的文化和动态。然而,根据对军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学员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较为薄弱,造成此种现状有诸多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长期应试教育造成军校研究生学员被动的语言学习习惯。由于军校研究生入学前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学员对英语学习的理解主要局限于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往往忽视对文化背景的理解。为配合应试教育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军校英语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员的理解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被低估,只是被动的语言知识接纳者。单纯地进行文化知识的灌输,缺乏直观感受和深刻领悟,影响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也不利于促进学员文化意识的生成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2.军校特殊的语言学习环境造成对英语文化学习的忽视。目前,许多军校正在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更重视军事专业技能的培训。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往往会强调加入军事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的学习,而语言文化教学不如技能培训那样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能会导致院校和教员的忽视。此外,军校是军队的一部分,对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纯洁性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外语的语言文化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该语言国家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烙印,许多军校教员会以批判的视角来解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许多学员甚至教员对他国语言文化都带有先入为主的对立与排斥,对文化差异缺乏理解,对文化意识方面的学习持消极态度。

3.资讯渠道不畅成为军校英语语言文化学习的障碍。就军校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军的绝大多数军队院校都不具备直接获得其他国家和外军信息的渠道。为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很多军校校园网不能与国际互联网对接。和地方院校不同,军队院校也不适合使用外教来从事语言教学,军校学员也鲜有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对英语国家文化和背景缺少了解渠道。学员对他国文化和价值观的了解主要来自于英语教材和影视节目,部分也来自于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和世界名著等,但往往得不到第一手精准信息,或者获取的知识具有滞后性的缺陷。

二、军校研究生公共英语中语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军在全新的国际环境下对外交流增多且互访频繁,军队机构和人员正在承担各种新型的任务。我们需要实时跟进外军情况、掌握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把握外军发展动态,也会根据需要向外界展现我军的部分情况和部分研究成果。军队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具备军事专业知识和外语交际能力。他们不仅要掌握相关军事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充分锻炼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文化意识,以达到跨文化交际中的无障碍沟通。

针对军校研究生英语能力和要求的差距,结合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军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应在突出军事特色的同时,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三种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员的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强调突出文化性,才能确保培养的军事人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对外交往中做到知己知彼,有礼有节。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除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外,还要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文化的差异,并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灵活运作这些文化知识。加强军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强军目标的要求。

三、军校研究生公共英语中语言文化教学的途径和手段

1.依托课本素材,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为适应高级阶段的英语学习,军校研究生公共英语采用的教材往往具有时代性和应用性,在文章语言中渗透着语言目标国的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进程等各种信息。在教学中,教员引导学员在欣赏不同类型的语言魅力的同时,既可以对涉及文化的词汇或短语进行充分挖掘,以增强学员的文化意识;也可以通过背景知识或课文相关内容延伸开展文化教学。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员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以语言知识为基点,向语言文化部分各个层面辐射展开,增强学员对目标国文化的理解。

2.活化课堂模式,激发学员自觉主动地学习语言文化。文化意识的生成并非只是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也不是盲目地认同和接受异国文化,而是涉及了学员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习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军校研究生学员较之本科学员或其他任职教育学员而言,学习自主性强、目的明确,且具备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这就需要公共英语课的授课教员改变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以教为主导的授课模式,转为以学为中心,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员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开展学员自主课堂是英语教学活动的另一积极尝试。教员将学员分组,指定某组学员在新单元授课前就该单元主题进行自主课堂活动。研讨课和自主课堂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动机,使学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全过程,学员的分析、综合、理解和应用的能力都得以明显提高。此外,教员还通过组织英语角、英语知识讲座等活动,或是推荐原版报刊、杂志、文学作品和影视资料等,引导学员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使学员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这些教学活动对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充分突出了学员学习的主体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培养教员素质,提升英语文化教学能力。学员学习的主体性和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对从事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军校外语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员往往是来自语言专业的纯外语人才,受专业的制约,对语言文化中与军队相关的领域知之不多;受军校环境的制约,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渠道有限,去国外进修或培训的机会也较少,缺乏文化教学方面的系统理论学习,更缺少军校研究生迫切需要的外军文化方面的知识积累。因此,教员急需提高教学理论,及时更新相关文化知识,积累教学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素质,并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教员可以灵活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将具有时代感的新知识引入课堂,增加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此外,教员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上也要多加思考,设计出能引起研究生学习兴趣的各种交际活动。

篇(3)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成功结合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市场关系。然而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电子商务与供应链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缺乏整体规划、没有统一的标准、资源不能共享、技术开发与应用相脱节、应用范围不广等问题。

电子商务(EC)是指在互联网上开展的商务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企业、客户、供应商以及其他商业和贸易所需环节连接到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上,把市场的空间形态、时间形态和虚拟形态有机结合起来,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汇集成开放的、良性循环的环路,使经营管理者以市场为纽带,在市场上发挥最佳的作用,得到最大的效益,创造更多的机遇。

供应链(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SCM)是指从产品开发到售后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各个环节的纵向一体化网络。在这个网络上,以一体化的观点看待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的各参与组织、部门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其目的是通过优化提高所有相关过程的速度和确定性,使所有相关过程的净增加值最大化,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从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各自的特征来看,二者具有很强的粘合性。

电子商务利用Internet技术将企业、顾客、供应商以及其他商业和贸易所需环节连接到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上,将商务活动纳入网中,彻底改变了现有的业务作业方式和手段,从而实现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缩短商务环节和周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而供应链管理正是建立在各成员具有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即满足顾客需求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强调综合效益的提高,而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证明了这种预期的存在性。

电子商务强调人、技术、管理三者在商务活动中的有效集成,以及包括工作流程、商务活动组织等方面在内的创新,而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各成员的集成,实现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同时供应链成员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也为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可行性。

电子商务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要协调从订单的形成到完成订单,以及运送产品过程中的各项服务和信息的交流。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实现供应链各项功能的集成,电子商务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

采购过程的协调。企业通过外部网浏览供应商的产品目录,根据需求签发订单,并通过EDI发送。供应商接到订单后,合同审核人员通过内部网查看库存情况、生产计划情况和销售商的信誉度来确定是否接受订单,并与供应商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协商合同条件、签订合同。

物料计划人员与储运公司业务协调。通过内部网,物料计划人员可以查看仓库的情况,即时安排物料的运输。库存管理人员根据原材料供应情况和产品销售情况即时更新数据库,以便于有关人员查询。

销售过程的协调。销售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宣传,与客户进行交流,并将信息反馈给生产计划部门,以帮助计划部门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公司日常活动以及员工的交流。通过内部网,公司中的各个部门可以进行即时信息交换,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节约了大量开支。

提供客户服务。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可以方便地联络有关服务问题,通知并要求解决所发生的任何服务问题,接受客户投诉,并向客户提供技术服务,以及可互发紧急通知等。缩短对客户服务的响应时间,改善与客户间的双向通讯流,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入到供应链中。

进行电子支付。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与网上银行紧密相连,并用电子支付方式替代原来支票支付方式,用信用卡方式替代原来的现金支付方式,这样既可以降低结算费用,又可以加速货款回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利用安全电子交易协议,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消除对网上交易的顾虑。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优势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是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有机结合,以顾客为中心,集成整个供应链过程,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快速敏捷反应,极大地降低库存水平。

有利于保持现有客户关系和业务增长

电子商务使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吸引、保留现有客户,要求为其提供更快捷、成本更低的商务运作模式,保持与发展和客户达成的密切关系,使供应链提供新的业务增值,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而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直接沟通了供应链中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并且在开放的公共网络上可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直接对话,从而有利于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保留现有客户。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供应链系统内的各相关企业对产品和业务进行电子化、网络化的管理。

同时,供应链中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实现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管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供应链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供应链绩效看齐,促进各相关企业的业务发展。

有利于开拓新客户和新业务

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实现企业的业务重组,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而且保留了现有客户。由于能够提供更多的功能、业务,必然会吸引新客户加入供应链,同时也带来新业务。本质上讲,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无论是企业还是客户都会从中获得利益,产生新的业务增值。

有利于提高营运绩效和分享信息

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不仅使供应链各个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缩短需求响应时间和市场变化时间,还能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使客户获得最好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实现最大增值;而且能为供应链中各个企业提供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实现全球市场和企业资源共享,及时供应和递送订货给顾客,不断降低运营和采购成本,提高运营绩效。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交易涉及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因而供应链中的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部分或全部的供应链交易,从而有利于各企业掌握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各种有用信息,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以及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同时也便于让顾客网上订货并跟踪订货情况。

加强电子化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一体化,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由信息采集到市场终端全程式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被誉为信息化社会引发经济领域革命的关键推动力。

充分认识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提升电子商务技术和服务水平,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和公民的电子商务应用意识,参与国际竞争。

供应链中的各成员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依靠自觉行动,遵循“与网络相容”的原则,形成与电子商务相融合的自我约束机制。

电子商务对于制造和分销的重要性无疑是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如果以高速、低成本与客户、供应商进行交流和协作是有效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那么完全电子化的供应链(e-chain)就是对未来的展望,而支持未来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将是eERP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顾海兵.构建宏观金融预警系统初探.光明日报,1999-05-28

2.钱小安.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问题.管理世界,2001(6)

篇(4)

一、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刚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各行各业的市场空白都

特别多,无论什么生意,谁先做谁就赚钱。加上政府部门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手段和法律监督机制的滞后,许多人或借助于地方政府的行政保护、或善于钻法律的空子"打球",创造了一个个一夜暴富的神话,获取了在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需要较长时间的原始积累才可得到的"第一桶金",不少人很快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了规范化管理阶段,商品日益丰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加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那种一夜暴富的神话是一去不复返了。尤其中国加入WTO已成定局,依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各成员国必须规范政府的干预行为,实际上,也只有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不再到处挥舞,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国内企业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参与竞争,必须遵循国际规则,也就是说,不可能再享有政府的行政性保护了。同时,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将来也没多少法律空子可钻,企业只有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参与正常的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二、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团队是企业竞争的最大优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竞争的直接表现是质量之争、价格之争、服务之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品牌之争;而实质上支撑这些竞争的却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拓展手段和组织管理水平;而体现这些特征的最终载体是人,因此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的竞争又体现在智力创新能力的竞争,因为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和服务手段的创新,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企业在同行业中持久地处于技术进步领先、管理机制领先、市场营销领先和服务水平领先,也才能具备价格优势,才能提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最终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诚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唯有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它一切物质资源如资金、设备、商品等,只有在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才会发生作用。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企业之所以高度重视人才、积极挖掘人才,道理也在于此。因而我们说,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团队是企业竞争的最大优势,谁拥有这样的人才团队,谁就具备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优势,谁就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遥遥领先,成为赢家,永立于不败之地。

三、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人才团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既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那么创新能力从哪里来呢?靠教育培训,这是提高人才团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为抓好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员工的知识技能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产品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企业,这一点体现的更为明显。

有人说,企业通过挖掘优秀人才,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从某种意义

上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同样离不开教育培训,因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是靠引进一、两个尖子人才就能解决问题的,尖子人才往往只具有某一方面的创新能力,或是技术人才、或是营销高手,而这些人才如果不能适应环境、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未必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曾经有某电脑软件公司,通过人才猎头高?挖"到一位顶尖水平的软件开发工程师,老板开始敬之如神明,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但此人与公司内各部门关系较差,工作中发生了许多矛盾,结果未满三个月,该尖子人才就辞职走了。

企业创新能力体现在企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也只有综合性的创新能力,才是真正的有竞争优势的创新能力。尤其人才培养不只是重视知识技能方面,还要考虑品德、情感、志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考虑企业文化、考虑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这是只有企业综合性的教育培训才能做到的。谁在这方面把握得好、做得好,谁就能在竞争当中保持长久的整体创新优势,最终在竞争中打败对手,获得胜利。

四、现代企业怎样进行教育化经营

我们提出的"企业教育化经营"的理念,其实并不是新的发明创造,无论是国外成

功的知名企业,还是国内大大小小的各类企业,其领导者也都知道人才重要,明白抓好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意义,大都建立有自己的培训中心,甚至开办了自己的管理学院。但问题在于,成功的企业在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后,能够从上到下真正重视起来,并持之以恒落到实处,而我们国内有些企业特别是经营效益较差的国营企业,其教育培训基本上流于形式,上课、考试等都不过是走个过场。今天,我们面临的是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再也不能继续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了,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把此项工作抓到实处。那么,作为现代企业究竟该怎样进行教育化经营呢?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从领导开始真正重视起来

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行动自然就会发生变化。作为现代企业,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形势,我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到,?quot;与狼共舞",就必须具备既不会被"狼"吃掉,又有可能打败"狼"的本领。抓好员工的综合教育培训,是提高人才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企业"与狼共舞"本领的重要途径。从企业领导层开始,对此要真正重视起来,提高思想认识,彻底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企业教育化经营的思想,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切不可把它看成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把教育培训工作看成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2、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

企业要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必须有一定的人的基础和物质基础为前提,这要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入手来考虑。硬件方面,包括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机构,配备必要的教学场地和仪器设备,如电脑、投影仪、音响器材等。软件方面,一是配备一定的师资力量,二是添置必要的图书资料,三是建立长设的信息收集处理部门,有专人负责。

有了一定的人和物质的基础,还要结合企业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设想,针对本企业员工的特质,制定出较为详细的教育培训方案,逐步建立起富有自身企业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提高员工思想素质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员工爱祖国爱企业的思想境界和正义感,追求事业成功的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感,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和服从服务意识,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忠诚敬业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健康的身心、积极的心态、远大的抱负、开阔的胸怀、优秀的品格等。

二是关于员工文化素质方面的内容。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员工社会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哲学的、历史的、地理的、宗教的、社会风俗的等多学科知识,开阔员工视野,提高员工融会贯通、知识创新的能力。

三是培养员工专业技能方面的内容。主要指员工所在岗位的职责要求、技术专业知识、相关的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容。所在岗位部门一般包括技术研发类、生产制造类、人力资源类、行政管理类、市场营销类等。

四是培养员工社会交往能力的内容。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合作的时代,必须培养员工的交往水平,主要包括日常的社交礼仪,待人接物的常识,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等。

五是训练员工综合管理能力的内容。主要针对中层以上管理干部,重点培养其宏观把握能力、战略策划能力、组织指挥能力,以及个人工作魄力和人格魅力,课程设计包括初级管理、中级管理和高级干部领导力训练等。

3、把日常工作纳入企业教育培训的范畴。

企业教育化经营的理念,就是要求把企业一切日常工作都列为员工培训的内容,组织会议就是在上课,落实工作完成任务就是实习;企业最高领导就是培训机构的负责人,部门经理就是讲师,有关的文件、职责、制度就是教材,员工拟定的报告就是作业。按这种思路开展工作,就可以随时检查问题,纠正错误,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完成结果的最佳水平。

4、把员工绩效考核与教育培训考核统一起来。

员工绩效考核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十分重要的环节,其根本目的是检验员工工作的最终效果,评价其贡献程度作为个人获取报酬的主要依据。在教育化经营的企业中,则是把日常工作绩效考核与教育培训的考核统一起来,绩效考核的结果就是教育培训的结果,绩效考核不合格则意味着培训成绩不合格。由于建立了规范的考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奖惩制度,考核结果对员工必将产生巨大的压力,有了压力就会产生拚搏的动力。

五、如何理解和推动"员工学习化生存"

我们提出"企业教育化经营"的理念,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员工培训,全面提升员工个人素质,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员工个人身上,所以在提出"企业教育化经营"的同时,又提出了"员工学习化生存"的理念,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是表述对象的主体不同罢了。那么,怎样理解"员工学习化生存"概念和推动员工的积极参与呢?

1、阐明企业"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政策

成功的企业往往有一个相似的特点,即内部人才机制的"三公"原则。所谓"三公",

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在企业内部营造平等的用人环境,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价值评价体系,职务调整方面坚决做到任人唯贤,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种"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机制,最容易激发员工的正义性和积极性,对于个人来讲,能够达到潜能激发最大化;而对于企业来讲,由于产生了良性的循环,因而能够实现综合效果最大化。同时,建立了这样的人才竞争机制,也就给员工指明了奋斗的方向。要想在企业出人头地有成就感,最大限度地体现个人能量和价值,必须积极参与公平竞争,不要指望其它门路,如找人情关系、请客送礼等。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骝骝,你是千里马就不用担心没有伯乐,是金子就一定会闪光的。

2、人才在竞争中获胜的根本原因

成功的企业在提拔使用人才的过程中,会有严格的考核、选拔过程,依据的条件就

是你的思想素质、知识技能、实际操作等方面的能力等,不会过多地参杂其它非正常因素,如血源关系、个人情感、主观好恶等,从而保证落实人才激励机制的"三公"原则。在这种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只有真正具备条件的人,才能够战胜对手,脱颖而出。换句话说,参与竞争的人才个人所具备的能量,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根本原因。

3、提高个人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的创新和淘汰速度非常之

快,一个人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为人才竞争中的常胜将军,就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掌握新的东西,这是提高个人素质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正如彼得o圣吉博士在他的《第五项修练》中所说的,"任何一个企业、一个个人要想保持持久的优势,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的能力。"我们必须让员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形成员工自发学习的内在动力,牢固树立个?quot;学习化生存"的意识,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4、营造学习化生存环境,组建优秀的人才团队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环境的变化对人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必然会带来

很大影响,古时候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是说明这个道理。所以,企业不仅要大力倡导"学习化生存"的理念,还要善于在内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篇(5)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蓬勃发展,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跨省的区域性高电压等级的主网架,电力工业有力地支持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电力能源紧张问题至今仍未缓解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电力事业自身的发展也因此而受到限制本文就电力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建议性的提出解决的对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力经营体制的转变,大多数的电力公司都建设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平台,电力公司的业务壁垒被电力营销信息平台所打破,实现营销业务管理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它是符合时代特色的重要变革。

1 信息化与电力营销的含义和意义

1.1 含义

电力信息化主要是指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高度技术化、高度知识化等做了基础而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就是在电力营销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企业的营销管理,提高营销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的信息化主要是指以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企业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强企业的管理效率,使企业的决策能及时让各个部门了解,进行信息共享、比较等,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依靠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公司的管理思想进行结合,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规范各个操作流程,以及对各个运营单位进行实时监控。

1.2 意义

1.2.1 减少了运营成本

随着国民经济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使电力企业的运营方式发生了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电力企业要想在竞争力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步,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增加竞争方式,如:实行电费优惠的价格方式,这就要求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电力营销可以通过网络营销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成本在网上开展业务,为用户增设网上购电业务,这样既节省了人力资源也节省了办公场地和办公费用。利用信息化的营销方式可以满足客户额度多样要求,使电力企业的业务提高,并有效地节约了运营成本。

1.2.3 提高了电费的回收率

随着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发展,它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使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网络营销的方法为电力企业解决电费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抄表机之间进行连接,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数据和分析,快速有效的进行数据核算为收缴电费提供了基础,建立了电费信息网络系统,把客户的相关信息和缴费情况进行标注,并与经融机构网络建立联系,使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缴费,这不仅方便了用户,而且也使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了。

2 影响电力营销信息化进程的因素

在电力公司的实际应用中,营销信息化的信息化平台在建设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电力系统的维护不及时,技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欠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不强等问题。电力公司的系统安全防范落后。目前部分仅重视电力公司的基础建设,而在网络方面的结构不合理,更对信息安全没有重视,在安全方面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主要表现在内部与外部之间或内部与各专业网络之间。

电力公司营销管理机制繁琐。以前,我国电力公司的业务流程一般是在传统的营销系统下进行的,而其工作的流程是相当繁琐的,在操作运行中,工作效率是相对较低的,与目前电力公司的营销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跟电力营销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在投入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备很大,而工作人员精通计算机网络应用以及精通电力营销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则很少。在电力公司进行的工作中,由于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人员对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没有足够的重视起来,工作人员在针对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方而的观念上处于被动状态。

3 电力公司营销信息化的有效管理对策

3.1 完善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

电力公司营销信息系统打破各地市电力公司的业务壁垒,解决了各个电力分公司营销业务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以及标准不统一,促进资源共享数据技术合作,实现营销业务的标准化管理,营销信息化系统应用水平差异大的问题,从上而下组建起标准、统一、集约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历经几年的发展时间,在电力公司领导正确管理卜,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按照“先试点、后推行”的实施路线,经过公司上下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实施人员的艰苦努力,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确保完成由前期准备到试点运行,再到应用推行三个阶段的艰巨任务,顺利实现了电力单位的建设推的任务,为加快营销信息化系统的深化应用和实用化进程奠定了坚定基础。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以及完善,实现了营销信息高度共享,营销服务高效便捷,营销业务高度规范,营销全面决策分析的功能,促进了营销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以及标准化建设,推进了发展方式以及营销管理方式的根木性转变。

3.2 建立新的营销管理系统,提高服务质量

电力公司应尽快整合公司资源,把现有的营销模式逐步优化,建立以市场为向导、以信息技术为后盾以及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新型营销化管理模式。做好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服务方式,进一步创新电费收缴方式,与社会化服务接轨。为电力公司的客户提供快捷、经济、安全、高效的服务,形成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联机分析营销客户的信息,对客户的价值和信誉度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对用电行业和市场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挖掘潜在客户的价值和市场潜力,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支持。

3.3 加强对电力营销化系统的安全管理

在我国电力公司进行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同时,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建设重点是网络安全制度管理的建设和安全系统建设,除继续实施电力信息安全的示范工程外,从网络层、用户层、系统层、应用层、数据层等多层面进行,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管理,把信息网络安全的管理重点纳入电力安全生产体系。二是重点加强电力信息网络防病毒、身份论证和防攻击的网络安全系统方面的建设。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加大信息安全资金投入,建立网络安全事件预案,进行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规范和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管理,针对信息网络安全运行报告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水平,加强信息化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建立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4 结束语

篇(6)

    从曾获嘎纳广告节大奖的两则广告来看,伊来克斯是来自瑞典的著名家电品牌,在嘎纳国际广告节上,伊莱克斯吸尘器电视广告曾获奖,该广告采用了荒诞夸张的拍摄手法:画面中楼上的女士刚打开吸尘器的开关,楼下.在看报纸的先生就隔着楼板被吸到天花板上去了,并与楼上的吸尘器的运动保持同步,好像在天花板上跳舞。这则广告以其幽默、诙谐的手法赢得嘎纳广告节的大奖。同样,伊莱克斯冰箱进驻中国市场,为了配合产品推广,伊莱克斯又延续了其一贯的夸张荒诞的手法,拍摄制作了一则电视广告片:光线阴暗的房屋里,一台破旧的冰箱发出难听的噪声,冰箱被震得左右摇晃,冰箱上的金鱼缸也被震落,鹦鹉被吓飞,小狗被吓走,婴.儿被吓哭……这时,伊莱克斯冰箱出现,一切又都恢复平静……

    然而这则广告并没有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是个相对崇尚情感和境界,讲求审美的国度。讲究的是“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意追求。而它的冰箱广告显然忽视了中国大众赏心悦目的审美习惯,一味追求强烈的感官刺激、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当然这则广告在西方播放情况就不一样了,其恐惧的夸张、恶作剧的幽默,不仅被接受,甚至被认为是上乘之作,同样也获了大奖。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受众却对此难以接受,这就是跨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伊莱克斯新境界冰箱广告在中国受挫,是跨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为缓解这种现状,我们有必要对广告中的跨文化传播进行深人研究,广告公司在文化传播中肩负重要角色,因此,本人想从广告公司的角度人手,分析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对策,以达到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消除这种文化歧义。

    一、跨文化传播的涵括真义

    1.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b.tylor)于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信仰、道德法律等,甚至能力和习惯、包括经验等。”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等也为文化下过较为完整的定义:“文化是历史所创造的生存样式的系统,其中既包含显性样式也包括隐性样式。”另外《大英百科全书》把文化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般性”定义,即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文化遗产”,第二类“多元的相对的文化概念”即“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

    2.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就是指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活动。跨文化广告传播可以发生在两个总体文化之间,如中国青岛啤酒要打入美国市场,要在美国做宜传广告,而如何实现和美国人的顺利沟通,便是一个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另外,跨文化传播还可以发生在不同的亚文化之间,尤其在中国、美国这种文化多元的国家里。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全球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世界贸易与世界交往日益频繁,不同的文化遭遇也越来越多,因此,跨文化广告传播也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

    二、全球性文化背景下的广告传播

    1.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文化传播成为必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它的本质表现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以及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并为此而逐步削减各种障碍和壁垒,世界分工和世界贸易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纷纷涌现。经济发展把商业竞争由地区推向全国甚至全球。各个国家由于经济而联系在一起,而在各国展开经营的时候文化冲突不可避免,跨国公司.如果不“人乡随俗”则会受到.市场排斥和受阻。这就要进行文化研究,研究不同文化的差异,加强与世界市场的交流与沟通。

    2.文化营悄策略的实践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过度转型期,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转变。与此同时,消费者心理需求层次也不断升级,对经济物质利益的需要占据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的层次满足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的需求由物质层面向文化层面深化,文化需求层次越来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人的消费是一种文化型消费。开展文化营销,在商品中注人文化因素,可以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持久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提升品牌资产。21世纪的商业竞争将聚集于品牌战上,加强文化营销势在必行。

   3.中国面临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趋势

    中国已经成功加人了世界贸易组织(wto ),经济一体化不断深人,我们面对统一的世界大市场,就必须树立国际市场的竞争意识,竞争的范围也由国内市场拓展到国际市场,以一种全新的竞争意识面对新型的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经济文化的融合交流,并在遵循市场经济的普遍原理上整合、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文化,从而为我国在文化上迎接社会全球化做充分的准备。如何打人国际市场,让国际社会认可,就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特点,顺利沟通并有效占领市场。因此在这个背景下,研究跨文化传播具有现实意义。

    三、广告公司的角色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对应策略

    跨文化传播面临的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千差万别的文化环境和文化需求,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大相径庭。况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的消费文化变得丰富多彩。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文化也变得日益增多,这样势必影响跨文化传播的难度。如何有效制定广告策略,提升跨文化传播的效果是广告公司的一项重任。

    1.全球化广告的ci导入

    全球化广告策略是广告公司为某一商品服务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统一标准的广告。它首先基于商品品质和科技的同步,并保持较高的性价比,使全球消费者都能取得认同。同时因经济一体化冲击着地球的每一角隅,使不同地区的文化交融成为可能,消费者受其影响,并开阔了视,对全球统一的广告认知度和包容度也大为增强。成功的案例如全球范围内采用统一广告标准的麦当劳就作为美国的快餐文化的象征在国际间行销。再如百事可乐,它不仅从外包装进行统一形象,统一标识,而且行销广告也采用统一的全球知名的明星作为其广告代言人。在不同的国家塑造统一的形象,这非常有利于提升品牌资产和强势的品牌形象。

    2.文化适应广告策略

    文化适应广告策略是指广告公司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业务时,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需求,创作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广告。它可以有效避免文化冲突并更好地适应消费地区的文化特点。这样就必须了解目标市场文化特点和当地母国文化特点两者的关系,寻找切人点,制定有效策略。如美国的it行亚的老大hp公司就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不同广告,甚至连名字都译“惠普”意为恩惠普及大地—既通人性又能·了解中国老百姓的心理,成功地行销了他们的商品。

篇(7)

现代化建设中,石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都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企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因此,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作用

石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都具有教育作用,可以有效的指导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和工作,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识,从而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主动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二)导向作用

通过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学习,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促进职业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石油企业可以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发展路线,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激励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企业文化的学习都有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提高石油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先进事迹的鼓励,增强自信心,提升工作热情,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认真和努力,推动石油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规范作用

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中,都有很多党的先进性的表现,因此,对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和行为具有规范作用,督促企业员工按照规范标准执行,提高综合素质修养,以促进企业整体形象的提升。

二、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于企业文化的有效策略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企业文化作为石油企业经营发展的经验总结,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用具有有效的推动作用,促进企业员工对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于企业文化的有效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具有很好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因此,石油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注重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的建设,以保障企业文化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例如:在企业中开展先进模范的奖励活动,对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助人、工作积极性强等的员工实行定期奖励和表扬,以促进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觉悟,促进石油企业团结奋进工作氛围的有效建设。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员工的生活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因此,石油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物质文化建设,给企业员工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物质文化建设与企业员工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石油企业管理人员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要深入企业员工的生活,真正为员工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创建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环境的有效共建。例如:石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保持与企业员工的联系,在加强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通过提升服务意识加强与员工生活方面的交流,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石油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达到提升企业服务水平的目的。

(三)完善管理制度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石油企业想要有效开展政治文化工作,就必须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规范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日常行为,以促进石油企业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石油企业的正常运营。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因此,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合理的规范标准,才能促进企业员工提升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维护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四)开展企业活动

篇(8)

随着保险业的全球经营,跨国保险公司由于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由此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对一个渴望实现全球成功经营的公司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因此,跨国保险公司如何在异域文化中实施营销与管理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一、认识文化差异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总和,它包括诸如一般行为、信仰、价值观、语言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等要素,它也是某区域内人们的价值观、特性或行为的特征表现。不同文化间的社会规范是不同的。跨国保险公司管理者首先要识别和区分文化差异,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文化差异是在各种人类关系中都存在的,它不只限于语言,还包括非语言沟通、宗教、时间、空间、颜色、数字、美学、风俗习惯、身份意识和食物偏好等,所有这些对不审慎的公司都是潜在的陷阱。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斯蒂特(GeertHofstede)认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共有的心理过程。接受教育的不同,经历的生活不同,使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拥有不同的心理过程——不同的文化。霍夫斯蒂特根据他对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为同一跨国公司工作的16万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了描述文化差异的四指标说,即:权力差距、防止不肯定性、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刚性与柔性。权力差距,指社会中权力弱或无权利者相信并接受“权力的分配是不公平的”这一观点的程度。相信与接受的程度越高,权力差距就越大。在权力差距大的文化中,下属对上级有强烈的依附性,公司多是集权型的。在权力差距小的文化中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高。防止不肯定性,是指在不确定性防止高的文化中,人们对安全(职业保障)有高度民主需求,十分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员工缺乏冒险精神。个人主义指人们只顾及自己及他们的家庭的倾向,集体主义指人们归属集体的倾向。价值观念的刚性是指一种以成功、金钱观念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价值观念的柔性是指关心别人关心生活质量占主导地位的情形。

二、文化因素影响保险公司跨国营销与管理

文化差异影响跨国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设立合资保险公司谈判到保险客户的搜寻、销售,从保单设计、投保、核保、交费到后续服务全过程。同时文化影响市场选择及进入市场的方法等。

1.文化影响市场选择

对一个国家文化的理解,将影响跨国保险公司经营战略中对市场领域的选择。国际上一些著名学者对这一问题有以下认识:市场营销专家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创新倾向主要取决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传统和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创新波及理论认为,新思想的传播或交流,在文化背景相同的群体内部较容易,否则很困难。社会学家认为,世界文化分为“高背景”和“低背景”两大类文化类型。在高背景文化中,内部同文同种,约定俗成相同,因此信息容易传播。而在低背景文化中,社会内部差异大,存在许多“亚文化”相互独立。这样信息既不易传播,也不易被接受,在保险上表现为新险种的创新过程中模仿者较少。跨国保险公司究竟选择那些国家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必须结合各国的文化背景。

2.保险谈判过程的跨文化观点

谈判是至少两个团体试图就各自利益问题达成契约的过程,谈判包括两个范畴:谈判主题和谈判过程。在异质文化中,谈判过程是谈判中的关键障碍。不同的文化体系产生不同的谈判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在对主题的会谈开始以前,首先要确定谈判过程。谈判的经典观点把谈判划分为四个阶段:无任务探索阶段、任务阶段、说服阶段和定约阶段。虽然所有的谈判都包括这四个阶段,但是当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时,每个阶段的战略、技巧、内容、持续时间和次序,以及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将是不同的。

3.保险市场营销调研中文化因素

保险营销调研本质上是指收集、分析和展示与保险营销有关的信息。一般而言,调研的工具是一样的,但是所处的文化不同时,调研的环境和得出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保险市场调研可以利用直接数据或间接数据,直接数据是通过个人访问、调查、目标小组、观察和实验等方式采集,间接数据是已经存在的、公开的关于某地市场的资料。在这里面,文化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对直截数据的获得,上述五种数据采集方法都有潜在的文化缺陷并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跨文化调研的基本问题是市场分析所得的结论的真实性和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4.保险产品设计、定价中的文化现象

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险种的设计,必须符合当地的文化习惯。保费的确定是受诸如成本、需求条件和国家的法律等因素的影响。每一种文化对定价策略以及方法的应用都有其文化偏好。保险产品的费率、理赔率、回报率以及所在的文化也许将成为主要决定因素。收入、文化习惯和消费者偏好在国与国之间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文化面前,不同的保险费水平及赔付水平也许会被接受或拒绝。

5.文化因素对营销方式的影响

目前,保险促销策略主要包括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网上营销等促销方式。每一种促销方法都有其适用性,文化对于沟通和信息的反映方式是不同的,如现今很多国家兴起的网络保险营销深受保户青睐,而一些国家的保险消费者却更加习惯人员上门推销。其营销方式的设计应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6.个人推销保险的文化问题

个人推销保险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中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遵循的文化规范不同,世界各地的保险消费者的需求和要求是不同的,而满足这种需求和要求的过程——个人销售过程也是不同的。在个人推销过程中,往往由于文化上的失礼而陷入困境的不乏其例,特别在人寿保险营销中,在有些国家一些忌讳的语言一定要避开。保险营销人员应该对文化差异有敏感性。另外,宗教和文化信仰常常会影响推销过程,以及处于跨文化的影响下风俗和习惯,都会为推销过程带来影响,譬如头衔的使用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加以注意。

7.保险售后服务中的文化因素

保险竞争日益激烈,保险服务日益成为保户关心的问题,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上门调查理赔。售后服务是整个产品的重要组织部分,如果没有协调一致,产品形象将受到极大损害。售后服务是国际竞争的强大武器,不仅能留住客户,而且能扩大收入。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着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对需求内容的期望值和认同感,决定着他们怎样沟通、怎样交流、双方注重什么和如何反馈等。

8.管理者与当地员工之间的文化差异

管理是“管”与“理”的有机统一。如果跨国保险公司管理者不相信员工,只“管”他们,而不会“理”他们,就会造成管理者和职工关系的疏远和社会距离的增加,就会影响沟通,甚至造成沟通中断。管理者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种文化冲突,对职工采取情绪化的或非理性的态度,职工也会采取非理性的行动,这样,误会越多,矛盾越深,对立与冲突就成为必然,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文化差异难于实现保险公司内部管理者与保险营销队伍的良好沟通。

三、文化差异对跨国保险公司组织机构运转效率的影响

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而同一公司内部便会产生文化冲突。随着跨国保险公司经营区位和员工国籍的多元化,这种日益增多的文化冲突就会表现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上和外部经营中。在内部管理上,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目标和行为规范必然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大,增加组织协调的难度,甚至造成组织机构低效率运转。

四、解决文化差异下跨国保险公司营销的策略

1.管理人员和公司员工本土化

跨国经营的用人策略主要有母国化、东道国化、国际化等,但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应实行管理人员和公司员工本土化策略。要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的管理。通常跨国保险公司在海外进行投资经营,就必须雇用相当一部分的当地职员做管理人员及保险人,利用当地雇员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市场动态以及政府方面的各项法规,而且和当地的消费者容易达成共识,雇用当地雇员无疑方便了跨国保险公司在当地拓展市场、站稳脚跟。“本土化”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在任用管理人员方面,主要考虑的是该雇员的工作能力及与岗位的匹配度,选用最适合该岗位的职员。随着全球营销中产品的快速创新和多样化,以及人类种族之间的空前交往和融合,本土化策略有利于按照当地文化习惯开发产品、实现保险销售。

2.根据各国文化习惯发展保险电子商务

保险电子商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电子交易,即通过网络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在通往这个最终目标的过程中,跨国保险公司需根据东道国的语言、信仰、价值观等,设计网上营销流程。电子商务将使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技术与服务的竞争。保持与客户长期的、紧密的一对一方式的关系,一直是现代金融服务业追求的目标。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向客户提供自动化的、专业的和个性化的咨询与产品组合,随时了解并最大限度地满足投保人对保险产品的个性化需求,甚至还可以让客户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酌情定制保单,使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得到统一。

3.加强保险管理人员和推销人员的培训

大多数公司一般注重对员工的保险专业知识和推销技巧的培训,常常忽略文化差异的培训,跨国保险公司要建立员工的跨文化培训制度,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非本地员工,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是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培训通常的主要方式和内容包括:文化知识培训;语言培训;模拟培训;跨文化研究;心理培训;外交技能的培训。

4.在保险产品设计、定价中结合文化因素

在不同文化中的保险经营活动中,保险营销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理解消费者观念、价值观和保户需求的差异。由于营销本身是基于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当这个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以文化为基础时,所以成功的保险营销应该努力去理解所要开拓的市场文化规范。如果保险险种不被接受是因为其价值观或习惯没有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没有充分满足特定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公司就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制定新的险种。保险险种的设计、定价,必须符合当地的文化习惯。

篇(9)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1、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1、环保要求

环保是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直接要求。目前,市政建设的过程中深化了环保理念,为给排水提供规范的环保标准,要求市政给排水工程既要达到市政建设的环保标准,又要规范自身在施工中的环保表现,平衡市政给排水的经济效益与环保要求,很大程度上树立了环保标准。

1.2、协调要求

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需要遵循协调要求,适应市政建设的发展。市政给排水系统需要结合市政建设的所有工程进行协调规划,设计成具有协调能力的建设方式。协调市政给排水的规划与设计,有利于市政化的建设效益,促使市政在生活、生产中充分利用给排水系统,保障市政给排水具备科学、完善的优势。

1.3、目标要求

目标要求是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最终原则。例如:规划设计的目标要求是满足生活用水,而给排水规划的过程中,则需体现目标要求,根据市政的生活需水的实际状况,提出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市政生活供水的优势,发挥目标要求的约束作用,达到市政给排水的建设标准。

2、市政排水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2.1、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在目前的市政给排水规划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防洪的整体规划不合理,不能因地制宜的采取有力措施,设计和组织市政给排水设施的筹建,而且目前我们的社会发展相对较快,城镇化规模不断壮大,这也给我们的市政给排水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所以进行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工作不仅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也要对当地的城市发展进程有足够的预判,鉴于此我们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受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影响,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采用的重力流和短管压力流的两种工作方式会引起高程太低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帮助相关的规划部门的评审工作,我们则需要结合自身工程的特点,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雨水设计工作进行调整,将不利于出水口的位置弄清,按照相对合理的安全潮水位进行设计。

(2)在对城市用地竖线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对城市交通道路和地面排水的建设工作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所以我们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规划的时候,要对长期和近期的目标进行合理的综合,并对规划中的工程排水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可能引起的缺陷和问题,将城市以后的发展和城市的竖向用地规划以及排水工程的设计进行合理的结合,降低城市规划中不完善现象的发生,尽量减少工程中存在的制约环节。

(3)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时,采用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方案,会导致无法保证高程,使得市政给排水工程,不能够满足城市发展中对防洪减灾工作的要求,以及对雨水的有效利用,同时还会导致工程存在很多隐患,比如没有进行雨水排涝泵站的设计工作,就会导致城市中的道路和小区不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重力方式,对水量进行流放,并且只有进行了雨水管内地的设计,才能够确保排水系统在雨季遇到涨潮时候的正常使用。

2.2、污水管埋深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由于在当前污水管道的埋设设计中,原污水提升泵设施设计位置不合理,造成污水管道埋设的太深,导致城市污水管网高程不够科学,无法实现合理有序的污水排除作用。原污水提升泵站规划位置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设在某绿化区的附近。以减少对周围居住区的污染。在排水工程设计中,对单项的设计通过管材,基础,施工方法等的合理选用以降低市政排水管网的投资是较有效的,确定合理的排水管设计高程也是节约投资的重要一方面。而合理的高程需依据合理的排水规划。

2.3、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编制滞后

不确定因素多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尽快建设,而设计所需的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或在修编中。造成了~些排水工程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设计,同期施工的现象。

3、市政排水规划设计的要求

3.1、满足市政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求

满足市政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是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最根本的任务,也是其最低的目标要求。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市政的有效资源和有用的空间范围,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应该为以后的改善和发展留一定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其最低目标,还可为以后的更改和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还可以减少治理成本。耐久性和稳定性是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最根本的特性,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其需求,还以保证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有序进行。

3.2、给排水的区域分配

市政给排水的区域分配是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市政需结合自身特点,优化给排水的区域分配,以免浪费水资源。例如:某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利用规划设计的方式,确保区域分配达到平衡的状态,首先该工程设计人员,汇总影响给排水规划的因素,如:农业、生产等,针对影响因素做系统化的研究,合理分配水资源的区域配置,大致规划出给排水的设计路线;然后针对该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制定给排水的区域方案,细化分析不同因素对水资源的需求,规避过量开发的项目,充分调配水资源,促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中,高效利用水资源,遵循开源节流的建设标准。

3.3、给排水的防洪安排

防洪是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关键目标,解决多雨季节的洪涝灾害。以某市政在建市政给排水为例,分析防洪方面的规划设计。该市政存在双重洪涝隐患,即:外洪、内洪。内洪可以通过蓄水解决,适当时进行排水,难度比较高的是外洪防护。该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要配合外洪防护的体系,该市政一旦遇到外洪隐患,通过市政给排水工程,一方面进行预防、控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执行分洪泄流,有效疏导了洪水,因该市政已经建成了防洪大坝,所以降低市政给排水防洪设计的压力,防洪部分只需要满足泄洪、疏导的标准即可,无需再重新规划数值参数,该市政更加注重市政给排水的配合力度,体现规划设计的分配能力。

3.4、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可以作为城市市政给排水防洪规划的配合部分,但是因为雨水系统同样具备独立性,所以对其进行单独分析。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市政给排水的整体要求,充分发挥配合与辅助的作用,完善给排水的整体性。一般市政给排水对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满足工程自身的给排水需求,还要解决城市的突发排水情况。例如: 某城市在多雨季节,由于雨水量瞬时突增,导致路面淤积大量的水资源,此时该城市雨水系统有可能出现洪峰风险,超过雨水系统标准的承载压力,影响路面交通,所以该城市规划雨水系统时,设计出了准确的压力值,同时调整垂直标高,防止雨水过度於堵在路面上。

3.5、污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市政给排水的污水系统时,可以吸取其他市政的设计经验。目前,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污水消耗方式为集中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内,规划出污水处理点,通过管道将污水引流到集中处理污水的地点,利用高效率的消耗方式,快速处理污水。例如:某市政针对市政给排水污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提出改进方式,以此来提高污水消耗的水平,仍然采用集中处理的思想,将原有单一的处理点,改为多个处理点,通过管道连接所有的处理点,形成以局部地区为主的污水系统,减少污水达到处理点的距离,由此可以减少污水输送过程中的突况,既可以提高该市政污水处理的效率,又可以体现污水系统规划设计的效益,符合市政发展的需要。

3.6、重视环境保护

目前,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环保、绿色、节能是首要考虑的任务,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即应该将市政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相结合,共同实现市政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市政的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政府就应该“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一观念深入人心,最终实现市政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大部分地区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只是在于建设的效果,而忽略了对环境的重视,一味的追求高效的经济收益,而没有真正的达到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目的――环保和保证人们生活生产的用水量。

总之,我国非常重视市政给排水的建设质量,将其作为市政建设的关键部分,满足市政给水、排水的需求。市政给排水工程需通过规划设计的方式,规范工程建设的标准,而且规划设计是市政给排水的重要部分,为施工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体现规划设计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效益价值。由此可见:市政给排水有效利用规划设计,对提升工程的质量和建设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 思想政治

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深刻理解其内在含义和相互的联系,确立企业价值目标,培育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职工形象和企业形象,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结合更加紧密。

1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关系

1.1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内涵。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我党和国家的制俜ūΓ并且屡经考验,在经济工作与其他一切工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利器。它既是传承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秉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又是关于人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帮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奉献精神,所以这二者既是有不同的,也有相同的,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很好的交融发展,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

1.2企业文化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的出发点,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把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塑造人的美好灵魂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1.3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而企业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企业精神的弘扬、优秀传统的传承、还是典型模范的塑造,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支持和观念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以保证企业文化的正确方向,为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政策导向,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1.4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统一性。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起点和程序,选择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以求两项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克服经济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分离的"两张皮"现象,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治企方针、经营思想、职业道德等统一起来,并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在结合中升华。

2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实践应用

2.1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以“文化”抓队伍、强管理

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对全体职工进行思想教育,抓队伍创品牌,抓管理树样板的过程。

(1)一是抓“品牌”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导向、凝聚和激励的过程,要让广大职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必须通过挖掘职工潜能,激励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结合实际生产工作,对各基层党员对标做好评比,并把工作业绩纳入到党员先进评比中,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创立“劳模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等品牌,从而进一步以点带面,塑造敢打硬仗的高素质、高凝聚力的职工队伍,影响带动一大片,有效提升全体职工个人素质和精气神面貌,增强个人荣誉感,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保证。

(2)二是抓“样板”管理。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抓手,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要素。坚持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党政管理人员要步调一致,将各班组建设、机关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统筹推进,以党建为载体、以文化灵魂向管理要效益。要经常性与职工谈心,广大职工常坐在一起、谈在一块,把担当和作为体现到队伍凝聚力上。各级管理人员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营造团结向上,凝心聚力的干事氛围,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粘合剂作用,凝聚职工的力量与智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竞争力,助推企业发展。

2.2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不断夯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真正把企业文化融入其中。

(1)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借助文化的载体,将文化作为核心思想,让企业职工能够自愿去追求价值观念,严格遵守同一规范。不断激发企业职工的智力、创新力,培养他们勇于向上的精神,进而将企业的道德准则一行为方式都加以统一,将企业职工的个人工作和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唤起职工团队合作精神,以便创造高效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2)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活力。通过企业文化中的行为文化建设,开展班组干部业务学习培训,强化先进性建设,树立人本管理作用,将职工言与行,职工的人生目标和企业价值目标进行高度统一;提升基层党员工作能力,组织职工凝聚力建设,构建和谐集体,树立团结向上的团结意识;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及职工小改小革创建活动,促使隐患早发现、早消除,提升运输生产安全系数,树立职工荣誉感,把企业文化建设做实;使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同步落地生根,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新活力。

(3)将企业文化成果向实践转化。将企业文化成果向实践转化,以打造“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战斗力”为基础,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这种有效载体,把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企业的每位员工,在学习企业文化中完成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要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把解决实际运输生产安全问题贯穿文化核心、聚心的全过程,努力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稳步发展的巨大动力。

总之,企业文化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企业的不断改革,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企业文化的发展又为企业改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员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11)

2化工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改革的方案——专题报告教学模式

在教材中完善的同时,及时更新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授内容的PPT制作。在此主要强调PPT的模块式教学,将课程的教授分成八个系列专题报告,每一个专题可以论述一个具体领域的概况,便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行业。结合学生已修过的《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分离工程》、《洁净煤技术》、《化工设计》、《石油炼制工程》专业课,尤其是煤化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层气综合利用、清洁油品生产、生物质能转化、稀土洁净化生产等领域发展,列举出各个领域中典型的工艺进行介绍,可以更加深刻理解各个工艺过程。比如,专题报告五主要介绍聚丙烯聚丙烯产品的特点和用途,生产工艺的具体流程和特点,以及催化剂的特性。专题报告教学模式(图2)的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对于前言工艺和典型的认识和熟悉,为学生步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3科技论文写作的初步入门

通常情况下,科技英语论文文章结构严谨,文体形式多样化,如论文、论述、实验报告、教材、专利、说明书等,文章尊重客观事实,多以叙述原理,描述自然现象为主,用词严谨、理论推导多、表达明确、逻辑性强。为此,从化工领域的期刊中(比如,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AIchE,Energy&Fuel等)中选取几篇文章,每篇论文的大体框架基本为题目、作者及地址、摘要、前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九个部分,然后进行阅读讲解,着重介绍阅读过程中如何迅速把握论文的重点,哪些需要精读,哪些需要略读,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阅读论文的效率。在熟练阅读的基础上,针对以上的论文框架,展开具体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去写,并进行举例说明。每讲完一部分,需要给出一个题目,要求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写作方案,这些全部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便于及时消化内容,达到趁热打铁的效果。在学期末组织学生模拟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将课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大组,各组的学生可以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针对化工领域的相关材料,亲自动手组织和编写材料,制作PPT,并与其它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和讲解,这样既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动态,又能将本人在专业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思路直接与同行进行交流。这样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劣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读、写、讲上突破自我,更加适应专业英语对于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