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曹刿论战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1 08:38:0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曹刿论战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曹刿论战教案

篇(1)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目标设计应当引导学生学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无论多完善的教学目标设计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调整、丰富,都会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生成和发展出许多新问题和新认识。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要照顾到传统意义的线型目标,更要兼顾到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这就需要课前、课上随时准备加入新的内容,注入新的要求,这种目标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如在初三阶段教学中,在阅读练习的安排上,材料的取舍都需要教师尽可能多地考虑学情,设想学生对各环节的反应,结合中考的需求和全面提高阅读水平的实际,就可以考虑平时训练要与中考要求一样,模式相同,题量吻和,选用的训练材料要考虑:(1)从学生具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新起点;(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3)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知识的出发点。

二.激活机智,课堂教学要呈现多元生成性

学生思维变化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多元反映和个性差异性等价值取向都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不应游离于教学情境之外,教师要摆脱既定的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执行人的角色,真正赋予学生学习的,与学生共建学习的互动网络,生成鲜活有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例如,笔者在教《桃花源记》一文时,课外拓展有这样一个题目,标题“构建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学生想到很多优美的诗句、漂亮的画面,很多同学用话语描述出了理想中的境界,创造生成出这篇课文所描绘出的意境,用话语描绘出来,这不是简单的复现或再现,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进行创生的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语言概括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感悟语言文字,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智慧点染,探究延伸要艺术放大有效生成

教师及时捕捉到有效的生成后,要用智慧来艺术地处理,把个人的、小组的探究活动延伸为全班师生的共同探究活动,从而放大有效生成,让学生语文素养、人格修养共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充分激发师生的创造潜能,努力创造一种充满智慧的课堂。如在教授《曹刿论战》一文时,我曾组织过一场“鲁庄公真的‘鄙’吗?”的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这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平庸国君、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

四.践行反思,课后评价要体现整合及生成性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固然重要,但凸显整合与生成性的课后反思往往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此反思可以包括本节课中的经验,即精华部分,也包括本节课中失误的及不足的东西。

(1)在反思“成功亮点”时,要总结:①怎样有效落实教学目标;②如何恰到好处的处理教学内容;③因为什么手段而使重点突出和难点解决;④学生积极性是怎样调动起来的……

(2)在反思“失误不足”时,要考虑:①目标定位是否实际;②内容安排是否妥当;③教法和学法是否符合学生;④是否灵活性不够……

篇(2)

“开放式语文教学”是一种摆脱固定、僵化、权威的教学方式。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探讨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文字等信息资料的运作方法来了解事实及有关知识,然后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整理、分析、推理,发展为基本学习能力,并构建若干具体教学模式。“开放式语文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开放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科学实效的学法指导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合作探究虽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种课堂模式,但要不要进行合作学习,都要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定。如教学《皇帝新装》时,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课本剧的表演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课本剧表演把课文中的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为上课设置情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记录员记好,准备在班级交流中提出来,组间交流,教师调控。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各组将讨论的过程和解决的问题派代表在全班中交流,组间再质疑。教师调控,对一些普遍性问题可适当提供变式(或材料或观点),帮助学生解疑。为了提高合作探究效率,组间进行交流可通过竞赛方式展开。这样可以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组员寻求最佳合作方法的积极性,让课堂始终处在高效的状态。将模式灵活变通和优化组合,寻找内容和方法的最佳结合点。

三、开放作业模式,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语文作业中培养学习能力

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新课标下的作业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和人生需要,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 作业设计要体现更多的合作性,“有效”是最根本的要求。自主性作业,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自己设计学习思路,搜集与所学知识有关的信息材料等,这类作业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教师在开放性作业的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作业,这样既能使学生带着愉悦的情感体验完成作业,又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发展。例如,学完《水调歌头》一课后,设计这样的作业:为《水调歌头》选配乐曲,并练习配乐朗诵。

篇(3)

1. “全、空、泛”。课堂提问有很多技巧。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繁碎,就会使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样一来,不仅会使课堂没有明确的教学中心,还会使学生盲目被动地被牵着走,导致学生疲惫不堪、跟不上节奏、思维受到压抑,而且课堂教学也会收获甚微,有走过场的嫌疑。

2.提问肤浅。问题设计过于简单,许多教师常常仅以一般疑问句的形式进行提问,学生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好或者不好、对或者不对。这样的提问根本没有价值,学生不假思索,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直接作答,这样的提问根本不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和当前的教育观念相悖,也收不到预想的效果。

3.预设性提问的限制。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教案”设计靠近的阶梯,“问题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随口而至”的问与答没有丝毫的美感和激发力,使之成为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学生的求知欲无法得到扩张与满足,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此被抹杀,发散性提问、拓展性提问也就无从谈起。

二、提高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1.找突破点,抓住文本的主问题

课堂问题设计应该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能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纵览全局、感悟全篇,做到一“问”立骨,最大限度地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和探究学习。

(1)抓住关键环节设计问题,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提问:全家人开始为什么要“盼于勒”?于勒到底是个什么人?他到哪儿去了?家里人后来为什么又要“躲于勒”?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能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生理清情节之后,文本的中心就显而易见。(2)从结尾入手设计问题。如《捕蛇者说》的结尾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此句是文章的中心句,那文章是怎样紧紧围绕此句话展开的?在认真阅读全文后,学生可从捕蛇的缘由、蒋氏的捕蛇生活和乡邻的交税生活对比入手,探究造成捕蛇者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这样的问题设计,把课文环境、人物、情节三大要素及其作用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全包含在内。

2.寻找契合点,激发学生兴趣

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也是设计出富有价值的课堂问题的关键。如我在教学《曹刿论战》时,在分析了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陋”后,在学生的兴趣聚焦于曹刿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上时,我顺势提问:“在长勺之战中,显然,曹刿的远谋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否能少了鲁庄公的一臂之力呢?鲁庄公身上除了鄙陋以外,是否一无是处了呢?”话音刚落,整个课堂又炸开了锅,课堂教学变得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所以说,解决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提出具有创意的问题。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平静的湖面,那么教师的提问应该像投入湖中心的一颗石块,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叩开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

3.问题有坡度,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比如我在教学《台阶》一文时,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并思考下列四个问题:(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样?(4)既然父亲造的是新屋,为什么题目不叫“新屋”而叫“台阶”?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从表象到实质,从情节到思想,让学生循序渐进,拨开文本的面纱,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

4.尊重个性,激发发散性思维

篇(4)

倾听

何谓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具体而言,它是指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启发和引导学生,以独立自主性学习与合作讨论这两种学习模式为前提,以中学语文新课程为重点探究的内容,以学生接触社会的实际和其对生活的积累感悟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深刻质疑、深入探究、广泛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在探究过程中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师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认真探究,不断产生新的思路、新的认识和新的发现的一种教学活动。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和相互影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养成合作的意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认知品质,而且能在相互讨论、交流中,通过对知识和问题的不断探究,培养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努力创新的能力。

一、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要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向作用不可忽视。我曾观摩过外校一位教师开的探究式公开课,教学的是小说。教师大胆放开手脚,一开始就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有哪些美妙的句子,然后让学生随意讨论,并各自讲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反复朗读这些好词佳句。总之,这位教师上这节课意在运用探究式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然而他的这种教学方法却把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都严重忽视了。小说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在了解小说特点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小说的情节、典型环境、人物形象、主题等。而一堂课下来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情节是怎么安排的,人物的形象怎么样,环境是如何起到烘托作用的,学生都不知道,而只找出了一堆佳词好句,这是什么教学啊?这种貌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其实是不懂教学,不懂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什么。在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己学习和获取知识,从而发展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探究氛围,创设探究情境,激发与促进探究开展,引导探究不断地深入,总结、反思、评价探究过程中的得失与成败。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探究活动,教师应扮演导师和主人的角色。

二、语文探究式学习要充分凸显学生的自主作用

学生积极参与才是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地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想的时间、问的权利、讲的机会、做的过程都给学生,多给学生提供自主而创造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形成生动活泼、激情高效的课堂氛围。如《曹刿论战》教学中,在学生了解了曹刿是一位政治、军事才华兼备的人士之后,有学生提出对鲁庄公要客观地评价。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讨论探究“我看鲁庄公”,这样的一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很多学生提出了新颖的看法。如:“鲁庄公乃一弱国之君,然其在大敌当前之时毫不退缩,足见其是一个有胆量的君王”;“鲁庄公礼贤下士平易近人,彰显了其系尊重人才、达理开明之君”;“鲁庄公在与敌短兵相接之时听从曹刿计谋,凸显了其乃果敢坚定的贤明之君”;“长勺之战鲁国最终以弱胜强,曹刿是关键,但鲁庄公也不可或缺……”学生的这些见解闪耀着智慧之光。

当然,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索绝不等于将他们放任自流。教师既要关心好学生的“自主”,更要关注好学生的“发展”,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勇于探索,勤于思考,敢于追求的人。

三、激发探究兴趣是引导学生探究的关键

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取得学习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重复、单调的学习难以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则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新鲜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使探究式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情景导入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设计好教学伊始的探究情景,使之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在导入富于情趣的基础上,还要指明探究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自主探究做好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就会主动进入探究阶段。例如教学《蒹葭》,我在利用多媒体展示水边摇曳多姿的芦苇的同时,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然后随着音乐美婉、浪漫的旋律深情地吟咏《蒹葭》,学生很快进入了诗的意境。

四、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要相互倾听

探究式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展开交流、对话的互动过程。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指出:“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既可以增进沟通,又能够促进理解。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可以判断学生是否已交流完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在学生讲深、讲透各自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之后的基础上,教师再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平等地出现在学生的中间,并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之中。

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展开讨论,向他人说明自己的想法,虚心倾听他人的想法,善待他人的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同学之间要学会相互接纳、相互赞赏、相互分享、相互帮助。

倾听同学发言,倾听教师讲解是课堂倾听的两种情况。教师讲解也好,同学发言也罢,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倾听,认真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整合与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倾听方面,学生要善于抓住与归纳别人发言的关键,认真思考别人表达了什么,表达这个意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思路和分析是否正确与到位,如果不正确或不到位,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表达才能正确与到位。思考一下自己想的和别人的是否一样,如果有不同,自己在什么地方出了错误,哪些方面需要改进,通过对比,应该向别人学什么。这样,学生在倾听别人的发言过程中,也会学到同学之间的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学习也有所获益。别人是如何思考的,自己是如何思考的,这样思考有何益处,那样思考有何欠缺,在思考、分析、判断、吸纳中选择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开阔学习视野,拓展认识问题的空间,提高多层面、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探究式教学适合于难度适中的课程内容,难度大的课程内容学生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时间长了就会因此失去兴趣,而浅显的内容就没有探究的必要。

2.教师只有在学生感到学习有疑难时才可以激发其去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增长才智。

3.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策略,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能够养成自己的思维策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既合乎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又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的;既能促进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互换,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自2001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文言文的教学却成为语文教改的一个“死角”。这是因为: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虽都是流传千秋的名家名作,但由于古今语言的流变、时空的阻隔,学生要读懂了解文章内容尚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领会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文化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审美情感等内容就更艰难了。

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达成新课标的要求呢?笔者意图结合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立足吟诵建语感,提高对言语灵敏的感觉能力

古语云:“置之齐地则齐语,置之楚地则楚语。”这就是说,学习语言要有一个“活”的语境。文言文学习也是一种语言学习,诵读就是为文言文的学习提供语境。古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又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通过反复吟诵,学生就有了对言语灵敏的感觉能力,不需要进行词法、语法、句法等理性分析,就可以直觉辨识言语,体悟文章的情味,换言之,就是有了语感。

二、落实字词品文句,培养浅显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1、授之以渔,文言词义推断有法可循。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所以要让学生养成查古汉语字典自己解决词语疑难的习惯。但有些字词有多个义项,即使查了词典,要确定用哪一个义项也有一定难度。为了学生对词义掌握有“山的沉稳”和扎实,一线老师归纳了多种巧释文言实词的方法。浙江杭州九中余佩枫老师总结了七种方法:语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推断法,邻字帮助法,成语对应法,古今比照法。河南濮阳一中范利萍老师也归纳了七种方法:字形推断法,通假字音推断法,成语推断法,整齐句式推断法,语法分析推断法,语境分析法,带入检验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学生对文言文字面含义的理解才能更准确。

2、品味词义,方法要有“水的灵动”。

文言文字词句的教学中,不能孤立地解释其含义,要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情感的领会紧密地结合起来。笔者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让学生从字词句中揣摩人物性格。仗势骄横而色厉内荏的秦王性格通过“其许寡人”、“逆寡人者,情寡人与”和“色挠,长跪”来表现;不畏、机智勇敢的唐雎性格通过双重否定句和反诘句来表现等等。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鉴赏等多种方式推敲文本语言,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于无声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落实文言文字词的教学,达成“山的沉稳”的浅显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穿插背景明意图,领悟思想感情与写作目的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作品基本上都是产生于特殊历史背景下的重要文章,但如果把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时代背景放在开头介绍,学生就会以为是例行公事而无动于衷。背景资料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应该明确时机,当引则引。如教学《陋室铭》,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后,多对刘禹锡的人品不以为然,认为他善于自我吹捧。笔者穿插背景介绍:这篇文章是他被贬至安徽省和州时所作,和州策知县是个见利而为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但他仍然读书作文,并写下了《陋室铭》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了解背景后,学生们为刘禹锡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格深深折服,对文本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四、弘扬个性试创新,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说:“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所体现的古人思想在历经漫长的岁月后依然焕发着活力,依然启迪着现代读者的思想,但也不可否认,古文中的某些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现代人的观点形成了一定的摩擦。教学中,学生必然会用现在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代的思想,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宋定伯捉鬼》时,学生提出了与教材观点相反的问题。课文的阅读提示说:此文表现了“人用智谋制服鬼”、“人能胜鬼的积极意义”。学生对此予以否定,说:人鬼相逢,鬼直言相告“我是鬼”,何等坦率磊落;鬼在途中两次生疑,说明他并不愚蠢;鬼善于变化,本领高强。鬼之所以上了当、中了圈套,全是因为鬼对世界和对宋定伯的信任。相较而言,宋定伯其言可憎,一路上尽说谎话;其行可恶,一路上占尽便宜;其动机可鄙,一得“千五百”,就溜之大吉。……这些打破常规的全新认知使得文言文课堂生机勃勃,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有自己的主见与思想,时代的创新主旋律也在小小的语文课堂上唱响。

五、多法写作促领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

文言文短小精悍,语言凝练,作品中不确定的“空白”处不少,足以给人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为学生扩写、改写、补写、续写提供了恰当的情境。学生的写作反过来在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如学习《桃花源记》时,可以让学生补写渔人“及郡下”和太守的对话;学习《孙权劝学》时,可想象主与臣对话时的神态动作等等。

六、多方延伸求综合,拓展认知领域建立信息网络

1、精选课外篇目,在比较阅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学习文言文时,如果仅就文论文,学生很难摆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之感。精心选择一些与文章立意、写作背景、语言风格等相似或相反的文章,让学生在思维中进行比较、剪辑、组合,学生就容易与作者建立心理沟通,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某老师在教学《狼》时,迁移另一则狼的故事《牧竖》,让学生在把握了课文中狼的残忍和狡诈之后,又了解了母狼母爱的伟大。笔者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拓展《左传》中内容相似、战争结果大不相同的《子鱼论战》,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了作战时要把握战机的道理,领悟到曹刿作为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作为统治者的鲁庄公和宋公之类“肉食者”的鄙陋。

2、有质量地开展文言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及专题研读活动。

为了感知文言文的文化内涵,教师应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文言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及专题研读。杭州第九中学的俞佩枫老师在教学李白的《行路难》时,设计了课题“酒·文学·文人”。有的学生收集了李白其余的“酒歌”,探究他想像奇特、豪放飘逸的诗风;有的小组重点解答“李白的人生为何如此失意”;也有以“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为研究内容的;甚至有人关注文人好酒的问题。这样,古代美文的欣赏拓宽到了广袤的文学认识领域。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要认清文言文独特的体例特点,立足诵读,以“水的灵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让学生养成“山的沉稳”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深刻反思教学行为,即时调整教学方式,才可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新境界,使课程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俞佩枫《立足课堂,自主发展》,2005年。

篇(6)

困惑一,观念的改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和趋势的研究者认为: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的同时,还要注重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总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老师们要改变以前的以讲为主的授课模式,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于是,便出现了提倡老师写导学案而不写教案、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课堂学习模式,教师少讲甚至不讲。从理论上讲,是不可厚非的。然而,我们从教多年的老师很难改变已有的教学模式,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多年的教学是有成绩的,并且对有的老师来说教学成绩还不错;已有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多数“老”教师心中根深蒂固:现在要对以前的模式给与否定,一下子按受新的模式,从他们的“理论”上是行不通的,从情感上也难以接受。

要解决这个困难,一定要让老师们进行有效的培训。尽管我们在课改前教委作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但我们多数老师是以一种完成接受培训任务的心态去参加培训,对那些专家的话多不以为然,认为专家们多是纸上谈兵。培训之后是一片茫然。茫然之后是观望,看大家到底怎么做,自己不会主动去做,因为他们对课改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故应该进行有效的培训,如培训后要考试,写结业论文等就不失为是好的办法。还有就是要多到课改成功的学校去取经。在我们国家有很地区的课改是卓有成效的,不妨到实地去看看人家的具体做法,看看人家取得的成绩,以此激励自己。

困惑二,具体操作。我是教语文的,我就从语文教学来谈这个问题。

篇(7)

创新性阅读教学是近年来一个常见的话题。创新不是社会个别精英的事。创新性阅读就是对文本的一种个体化的创造性解读。要创新,首先要有意识的普及。才会有创新的实践和提高。创新性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创新意识、个性意识、质疑意识、活动意识是实施创新性阅读教学时要关注的几个意识。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阅读教学要创新,首先就要培养创新意识。因为有意识,行动目标更明确。效果更显著。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的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根据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如利用图表、音乐、特写镜头、音响等创设情境,还可以用学生的模拟行为(分角色朗读、小品表演、话剧表演、话剧编排演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教师可以通过适度的有新意的设疑。引起学生在认识上的“矛盾冲突”,转入对问题的探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精神。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切合实际。都能使学生乐不可支,饶有兴趣。

创新性阅读应允许误见。鼓励异见,提倡独见,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培养起来。例如:《曹刿论战》文中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题:(1)

本文人物对话有鲜明的语气。有赞成和反对。有肯定和否定。有抒情和议论。试根据加点字说说下边各句的语气: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夫哉,勇气也。

教参上的答案依次是:反对、否定、肯定、议论。但笔者在一次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时,却有学生对这一答案提出异议。并认为这道练习题设计得不科学。根本无法解答。其理由是习题中列出的六种语气具有交叉性:赞成语气中大都有肯定。反对语气中大多有否定。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既是赞成,也是肯定:“小惠未遍,民弗也”既是反对,也是否定。而议论则更是大都带有肯定或否定的语气。如“夫哉,勇气也”这个议论句明显带有肯定的语气。因此,很难把它们截然分开。这个学生的看法使笔者深受启发。仔细想想,这道题确实存在明显的漏洞。究其原因。是拟题者犯了“混淆划分根据”的逻辑错误,“抒情和议论”中仅有“赞成和反对”归于语气,“肯定和否定”则属句式,而“抒情和议论”是按表达方式划分出来的类别。怎么能与语气混为一谈?

像这样的学生,敢于大胆冲出参考答案的樊篱。反对权威,教师应给予鼓励,甚至允许他们对习题进行评议。这样,阅读训练才能收实效,学生的创新意识因受到了保护才能增强。

又如教学《小橘灯》一文时,文中写到“王春林也失踪了”,教师可引导同学思考“王春林哪儿去了”。这种多维性训练是开放性的,答案可能是若干个。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多维性训练,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之一。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针对阅读能力强的优等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大家一齐来创新形成一种氛同,一种气候。

二、个性意识的培养

创新性阅读教学中,个性意识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在阅读教学中针对一个个鲜明特征的个性,不能采用“教案剧”进行套式教学。而是要在新形势下让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历久弥新,把“教案剧”从本质意义上变成“角色剧”,同时改变传统的“教路”统领“学路”的观念,将之转变为“教路”以“学路”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正在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让阅读教学成为激发学生个体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活动,尊重学生的良好个性,优化其个性,让语文课堂成为少年儿童创造性驰骋的广阔天地。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套式,学生循规蹈矩地听教师不辞辛劳地灌。然而,课堂过分秩序化并非好事。尽管教师最怕课堂出“乱”,事实上,“乱”的时候往往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也是充分展示个性的时候。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持不同观点激烈争议而引起“乱时,教师不妨讲究一点教育策略,让它乱下去,自己退出角色,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放下“不守纪律的包袱,畅所欲言。教师因势利导,相机点拔,摸索出一套相机制乱的方法,这是一种教育机智,利于学生个性。

在指导学生《(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除了让学生记住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外,其他有关课文主旨和翻译的内容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解决。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很多学生为了说服别人旁征博引,什么名人名言、名人轶事,甚至把政治课本都搬了出来,课堂上“炸”了起来,好不热闹,下课了,他们还意犹示尽……学生们在“乱”中或独抒己见,或与人辩驳,或与人交流,思维十分活跃,兴趣高昂,个体主体性得提升,教师也从教学文言的“串讲法”中解脱出来,主导作用得以发挥。

阅读,是一个走近和走进文章世界的美妙过程,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更是一个以“人本”解读“文本”的微妙过程。文学欣赏恰恰是以个性解放和生命意识的张扬作为其追求价值的。在教学文学作品时,让学生用敏锐的神经感知文学阅读中“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独特意味。现代阅读观认为,不是教师在肢解课文,而是学生与文学大师展开心灵的对话与沟通,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互动过程。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改变文本,另一方面文也在改变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构成,如教《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时。就“怎么死的”这个问题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后展开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一日“冻死的”;二日;“笑死的”。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和自身体验分别陈述了得出该结论的原因和根据。其中“笑死的”。一说不同往见,该学生“孔乙己自命清高,一心想往上爬,但不能适应现实,所以饥寒交迫、孤苦伶仃,他是在黄粱美梦中狂笑不已后告别人世的。”教师及时肯定这种独辟蹊径的见解,不失为培养学生个性意识的重要举措。

三、质疑意识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主动发现问题和知道到哪里去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在创新性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全体学生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是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阅读文章,在阅读中产生疑问,而疑问又促进其进一步思考、探索、解决疑问。这就是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反复循环的思维过程。而且提的问题质量越高,问题解决得越好,人们的思维就越具有创造性。鼓励并引导逆向质疑,是创新性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策略。思维有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之别,质疑也有有顺向探究和逆向质疑之分,培养逆向质疑的阅读习惯和用批判的眼光进行阅读发现的能力,是创新阅读的任务之一。所谓逆向质疑,就是从反向角度对作者的思想及其表现方法进行质疑,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进行阅读,在思维的撞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创造性阅读的素养和能力。

逆向质疑是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叫“假设比较法”。这是从矛盾的对立面设问,利用矛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刺激学生的逆向思维,正反比较,最容易探得作者构思的“奥秘”。例如教“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为了让学生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教师如果直接问‘绿’字为什么写得这样好?就显得一般,而改问,“如果该句不用‘绿’字而改用其他,比如‘到’,等等,意境又中何?”这样就有了新意和思维的力度。

其实质疑、批判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在过程中,可以解除人们头上的紧箍咒,可以让学生发现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出好奇心和挑战前人,挑战权威的自信心。

四、活动意识的培养

篇(8)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随机生成的过程,其间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想法、问题,常常是教师无法预料的,在课堂中,把学生出现错误、质疑当作一种动态生成性资源,合理利用,使它成为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努力挖掘学生潜在资源,使得“错误”增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策略如下。

一、精心预设情境,,引领课堂生成发展

从语文的角度看,"情境"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语文学习与生活环境.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和加工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情境的设置是一个创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预设过程。

在学习《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情景1: “今天我当家”

师:“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量入为出”是我们传统的理财方式。平常我们总是不管吃、不管穿、不管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真正轮到我们自己当家的时候,很可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请大家说说当家的感觉。

生:自主发言:无奈;真好。家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理解父母的辛苦;钱的来之不易;

情景2:调查同学怎样消费

师:我们中学生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有调查资料表明,中学生已经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那么,我们班的同学消费状况怎样?其中有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生:自主回答:购买资料、文具的;交通费开支;生活费,包括在校用餐;零花钱,一般日平均五元左右。进网吧、个人储蓄等等。

上述"教案"与"心案"的预设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的联系,在实际运用中学习语文,体现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二、巧用学生“出错”,放大生成资源

心理学家盖耶曾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机。”它要求教师潜心运用教育教学的策略技巧,让学生在生生的互动中找到错误所在,在纠错过程中探究新知,赋课堂教学以灵气。

如教学《曹刿论战》时,自然离不开对成语“一鼓作气”的讲解,然而,当默写课文(或成语填空)时,却总有一些同学写错,这不,小王、小李等同学又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了。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避免错误的产生呢?我忽灵机一动,何不创设一个活动情景,让学生结合课文自行改错呢?于是,我向同学“发话”:你们能否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小王、小李们“改邪归正”,不把“一鼓作气”写错吗?

这一招还真见效,纠错方案很快“出笼”了:“一鼓作气”原指在战场上决胜的关键是士气,古代用击鼓法指挥进军作战,只有在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达到最佳状态,后面几次就差了。所以,成语“一鼓作气”中的“鼓”是击鼓之意,“作”是振作。在使用中发生错误,大多是因为不理解成语意思所导致的。

这个小插曲,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纠正错别字训练,实际上却是对文本的细加工,精加工,只有当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后,才能真正明了成语“一鼓作气”的含义,才能保证今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三、不可放过学生的质疑,发掘蕴藏思维障碍

质疑无疑是教给学生学会钻研课文的方法,使他们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努力理解新的,还不能充分理解的课文。学生学会了质疑,犹如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们就会学得积极、主动,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这就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

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大多能找出有助于人物形象分析的关键词句,提出质疑。有的问:“文中开头部分‘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一句有什么作用?其中‘衣冠整齐’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有的还提出了:“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远不变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此句表明什么?为什么这样来写?“有的问:”’父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带着这些问题研读,人物形象就能凸显。对一些深刻隽永、耐人寻味的佳句,学生总能提出质疑。《孔乙己》一课中,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经过思索,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入门钥匙。

在阅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句子,句中似乎有些不和谐的音符,或是词句矛盾,或是说法反常,初读起来会以为是作者的笔误。其实,它们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所在。学生运用寻找关键词的方法,找到看似矛盾的词,问题的质量就更高。

四、捕捉学生回答亮点,引发互动思维碰撞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预设外问题,教师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问难,而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以《音乐巨人贝多芬》为例,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就采取了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教学方式。在介绍了文章相关的时代背景与人物概况后,我就让学生快速阅览全文并进行质疑,同时就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以下是其中一个片段:

生A:为什么贝多芬不乐意让女佣整理房间?而且即使女佣整理好了,他也会马上弄得零乱不堪呢?

师:问得好,相信大家的房间都是整洁干净的,可为何贝多芬的做法却如此与众不同呢?谁能解答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

生B:我想,这正说明在贝多芬心目中音乐是多么重要,女佣不是说“他在这架钢琴上工作,他在那架钢琴上经常弹奏”吗?所以他也忽略对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关注,这其中就包括对房间的整理。

生C: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耳聋之后不想让人觉得他需要依赖,所以不愿让女佣整理。

师:我认为他俩的看法都挺有道理。

生D:老师,为什么贝多芬会认为“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师:好,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E:我想,这正说明贝多芬对自由的渴望。因为耳聋之后的他不为人们所理解,人们认为他行为古怪,所以他认为能在野外自由生长的树比他要好得多。

生F:不对,我以为他认为自己常常要为生活而奔波,不能全心地进行他的音乐创作,而树却只是去汲取阳光雨露,一心想着如何成长,所以他认为树比人更好。……

总之,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不一定遵循固定线路而行进。为了更好地利用与学生相关的丰富的课堂资源,教师必须从学生那里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丰富、深化教学内容,既解决了学生问题,又从问题中获得新生成知识,从而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