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质检年度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4-28 00:07:3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质检年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质检年度工作计划

篇(1)

1、进一步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继续深入开展对名牌产品的培育和服务工作,做好名牌产品的推荐与申报工作。积极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级名牌或省市级名牌产品工作,全力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建议县人民政府尽快出台一个对我县的名牌产品和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的办法。

2、切实抓好企业质量档案动态管理工作。把质量档案工作作为服务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做好企业质量档案动态管理工作,定期对全县质量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积极推进质量兴县活动。把质量兴县活动与当地政府提高产品质量、拓展产品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塑造地方形象结合起来。努力发挥质量兴县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加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加大对检验机构检验资格的监管,防止超范围检验、违法检验,督促质检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检验工作科学、公正、廉洁、高效。

5、积极推荐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要加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应用,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6、推进企业质量诚信建设。要引导企业确立“诚实守信,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不断完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质量信用体系,营造讲质量守信用的社会氛围,共同打造企业质量诚信形象。

二、加大计量监管确保计量有效

1、加大计量监管力度,加强对法定检定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的计量监管,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2、突出对集贸市场、加油站、医疗卫生等领域计量器具的监管,通过严格市场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计量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的作用。

3、要引导企业加大对计量基础工作的投入,提高计量保证能力,向计量管理要效益。

4、积极推进《中小型企业计量保证体系规范》的评审工作和《定量包装企业计量保证能力》(“C”标志)的申报受理工作。

5、加快节能减排工作进度,促进环境友好型建设步伐。

三、加强标准化工作严格执行标准

1、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市局和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抓好4000亩沙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申报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2、加强标准的监督工作,从源头上保障食品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

3、抓好标准的管理工作,开展产品标准的年检和组织机构代码与食品标签的监管工作。

四、加大打假力度维护经济秩序

1、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按照省市局的部署,举全局之力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对食品生产的监管实行“统一管理、重心下移、分类监管、层级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一是继续在抓好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食品小作坊规范化监管的进度,加快完善食品电子监管网络的建设步伐。二是加强发证后的监督,认真落实巡视、回访、年审、定期检验、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三是继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查处无证生产行为的力度,确保食品市场准入的有效性。四要加强对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重要产品及其它一般食品的监管。

2、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全面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日常监管。一是要完善质量档案,做好动态监管。二是实行片区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三是强化企业法人第一质量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落实责任追究。四是充分发挥食品协管人员的作用,加强对小企业、小作坊、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的监管。

3、提高监督抽查效果。将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涉及“三农”问题的食品、装饰装修材料、农资等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达到抽查一类产品,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

4、加大打假治劣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集中开展石油配件、食品、农资、建材等专项整治。石油配件以抽油机、钻头、油管与钻井相关的产品为重点;食品以米、面、油、酱油、醋、肉制品、乳制品、豆制品、茶叶、酒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食品为重点;农资打假以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其零[你阅读的文章来自:范文之家]配件产品为重点;建材以水泥、建筑钢材、装饰材料等为重点。同时要做好基建工程、加油站、燃气充装站、汽车配件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行业的打假治理工作,查处一批涉及面广、数额较大、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大要案。

五、落实安全责任抓好安全监察

1、深入宣传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要通过举办知识讲座、法律咨询、知识竞赛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全社会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继续进行普查建档,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切实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和信息化网络,使之取得突破性进展。

3、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制。继续建立

完善执法检查、强制检验、事故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建立起以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为核心内容的安全责任制,完善考核机制。

4、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对危险化学品、燃气储运设备等特种设备要加大监察力度,确保设备定检率、持证上岗率都达到100%。做到现场监察到位,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加强技术机构建设提高检测检验能力

1、着力提高人员素质。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开展好“自学、互讲、互学”活动,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加强技术人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确保科学、公正、廉洁、高效。

2、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要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利用和管理使用好现有仪器设备,同时继续添购部分急需的检测设备,以满足新检测项目之需。要争取在技术机构到期换证前,完成新建项目的考核验收,完成技术机构的到期考核验收工作。

3、进行一次管理和内部评审。

七、提高执法水平严格依法行政

1、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要对执法人员开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组织执法人员交叉检查,以案说法等形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执法水平。

2、继续深入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要继续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完善制度,强化责任追究。进一步围绕《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行政执法管理制度,坚决制止不作为或乱作为行为,维护质监部门执法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4、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和指导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行政执法案卷,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八、夯实质监基础营造良好环境

篇(2)

201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以党的十精神和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我市“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经济工作重心,深入开展审计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审计干部的法律素质,增强审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观念和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把审计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我市审计工作更加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普法工作环境。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令第8号)以及《审计法实施条例》等相关审计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审计人员的审计法制意识以及依法决策、依法审计的水平和能力,正确行使审计监督职权,切实加强自我约束机制,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执法水平。

2.深入学习宣传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会计法》、《预算法》、《税法》、《公司法》、《银行法》、《保险法》、《合同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经法律法规,提高审计人员判断问题的能力;深入学习《公务员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行政法律法规,提高审计人员法制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

3.组织法律法规培训。充分发挥“金审二期工程”视频会商系统的作用,组织人员积极参加上级审计机关举办的审计法律法规视频培训班或自主组织相关培训,对全体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及时开展新颁布重要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工作,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能力。

4.做好法制宣传日宣传工作和普法考试工作。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开展以《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向全社会宣传审计法律法规,使全社会了解审计,营造良好的审计执法环境。按照法制部门的工作安排,组织好“六五”普法的学习和考试工作。

5.结合实际,积极运用报章、网站、电视等宣传媒体,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审计机关普法依法治理和审计工作及其成效进行宣传,以增进全社会对审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审计法制建设,完善审计制度体系。

1.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范围内,不断总结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研究制定和修订各项审计业务制度,抓好各项业务规章制度的督办落实。不断建立和完善审计机关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严格依法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行为,增加审计执法透明度,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2.积极推进审计执法责任制。合理确定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目标,执法标准,执法 程序,提高审计工作人员依法执审、规范执审的责任意识。

(三)加强审计管理,建立健全审计管理机制。

1.建立科学的审计管理机制,切实做到依法审计、依法管理,为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充分发挥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积极参加上级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发挥优秀审计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改进和完善审计业务会议制度,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2.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严格按照上级审计机关有关审计项目质量检查的工作要求,加强对各业务部门本年度实施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进行检查,严格审计执法行为,着力对审计执法行为中程序是否合法、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恰当、依据是否充分等方面进行自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不断提高我市的审计执法水平。

(四)合理安排审计项目,促进提升依法执政水平。

要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中心,重点安排民生资金审计、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资金审计等,要将完善领导干部依法办事制度机制内容贯穿于各项审计中,强化法律的刚性约束和制度约束,增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有关规定的监督,促进提升各级党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以此为切入点,提高全市审计工作质量水平。

(五)积极开展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行政职权目录动态调整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四川省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电子监察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在审计过程中,对涉及到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以及其他行政权力事项时,要按规定上网公开运行,接受公众监督,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执法水平。全市各级审计机关上下要充分认识依法行政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认真学习有关依法行政的政策规定,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增强责任意识,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篇(3)

党的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党的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到年前是本市抓住筹办“世博会”机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十”期间,在本市城区与郊区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区要以快速度、高水平、可持续的协调发展为要求,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大发展、城乡面貌大变化、人民生活大提高。质量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技术监督是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标准为依据、以技术检验测试为手段,对质量(包括产品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认证、安全监察等)进行规范和监督管理的活动。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是现代化建设、发展市场经济、加快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基础和技术保障。在市、区二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下,质量技监系统干部职工坚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十”期间,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必将得到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给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入世”后,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融合,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贸易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百姓生活,直接影响着各级政府部门管理经济、贸易、监督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及工作方式。在加快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应按照WTO规则及国际通行做法,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从总体上讲,要为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增强区综合经济实力服务;从具体方面考虑,实施技术监督的重点应在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相关领域,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主的监督管理;服务的重点是政策引导、技术指导、帮促企业强化标准、计量技术基础,运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品与产品结构,增创名牌优品,掌握和运用贸易技术规则,跨越贸易技术壁垒,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构筑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立,让百姓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消费,享受到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因此加入WTO后给质量技术监督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十”期间质量技术监督任务艰巨、大有作为。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对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实践“”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更是全面正确依法履行质量技术监督职责的基础和保障。国务院于年3月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切实贯彻,做到五年有计划、年度有安排。为此,在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新一轮发展中,必须全面正确执行《纲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确保依法正确履行质量技术监督各项职责,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造福于民。

4、提高市场监督水平,要求加快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取得新进展。

信用是一种无形资源,能产生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有形财富。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基础条件之一。为保障的市场经济走向健康、成熟和国际化,市政府于2001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建立个人和企业的市社会信用体系的诚信系统。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工作,2003年,市委提出推进本市社会保障体系、社会诚信体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任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积极参与该体系的建设,及时准确提供有关企业相应的监管信息,并发挥该体系的功能,促进职能工作科学、规范,提高对市场、对企业的监管水平。

5、对照分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要求,当前存在以下主要差距、问题,需今后努力解决。

――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全区质量工作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各级质量责任制和质量奖励(激励)制度应予重点加强,充分发挥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对质量工作的决策、组织协调、督查功能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区质量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一些管理部门和企业中,质量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观念不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质量工作的措施难以到位;有关质量技术投入不足,技术管理基础薄弱,企业中标准化管理、计量检测、质量检验不完善不严格、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质量竞争力低下的状况未能有效改变。

――“科教兴区”、“质量振兴”、“名牌战略”的宣传、政策引导和组织实施的力度、广度、深度有待强化。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企业建立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产品质量认证、争创市级名牌中国名牌产品以及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等方面的进程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影响了我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

――近几年来,私营、个体、合作等小型企业及外省市注册的企业快速增加,其中有些企业单纯追求利润、经营管理粗放、质量法制意识淡薄、质量管理基础差、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力量与质量检测能力贪乏的情况不为鲜见少见。注册、实体在区外的企业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成为盲点、难点;甚至有些企业规避行政部门依法管理、质量诚信度差,个体户、私营企业中进货渠道与帐目无记录情况较普遍,违法违规行为难以查实处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任务繁重、力量不足。全区现有锅炉872台、压力容器2175台、电梯334台、起重机械407台、游乐设施18台、压力管道83367米、气瓶11万多只。特种设备数量每年以约20%以上递增。但技术含量低、安全系数差的小型锅炉约占60%,在服务行业(如浴室等)、五小企业(小化工、小服装厂等)中尤为突出;一些压力容器陈旧、缺乏技术资料,有些企业经营者和使用、操作者安全意识差,忽视、轻视管理,无证、违章使用、改造,未经检验合格使用等情况较突出。因此消除安全隐患、极需强化管理、检查、整治并实施长效管理。目前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管理网络队伍和行政管理及技术检验力量难以适应。

――在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随着履行法定职责的扩展和划入,质量技监系统人员不断充实、技术检测机构的检测装备逐步得到改善,经过多年共同努力,初步形成基本适应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技术监督体系,但存在着以下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员的观念更新、工作思路拓展、管理机制与工作方式的创新不快;二是人员的数量及专业业务知识更新和综合素质提高不快;三是作为技术保障和支撑的技术检测机构需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快提高检测装备水平,提升检测能级,充实相关人员、提高人员的科技档次,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拓展检测服务领域;四是全局系统(局机关和三所)的电子信息化建设进展滞后;五是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因经费无财政预算拨款,自收自支几乎没有结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发展能力。

二、发展方针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积极应对我国入世的影响,把握好举办世博会和未来二十年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增强区综合经济实力这一主线,按照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和法制化的要求,从有利于构筑新型产业体系、有利于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着眼,进一步贯彻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化、计量为基础,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发挥技术基础、保障服务功能,切实把握工作的关键抓手和切入点,推进科教兴区、质量兴区,营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构筑社会诚信体系,在为区快速度、高水平、可持续、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中,质量技术监督事业与时俱进跃上新台阶。

三、发展目标

1、基本形成与国际通告做法相一致、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与检验、标准化、计量测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检测体系,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安全监察、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技术基础作用和技术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在实行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全面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等技术基础工作,促进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本区产品质量整体水平达到21世纪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十”期间,10项以上产品获名牌称号、3项以上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支柱行业、重点企业以及重点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产品、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建立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3、建立监督抽查、质量监管、专项整治、质量执法相结合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到“十”期末,在市、区二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本区产品抽样合格率达85%以上。实施与WTO相适应的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取证管理与证后监管,做到区内基本消灭无证生产。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质量问题突出企业的监管跟踪检查及行业性区域性突出质量问题专项整治的有效性明显提高。在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等领域内强化质量监管和执法,基本遏制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的势头。

4、标准化工作实现“四个加快、二个推进”。加快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统一管理的全区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快建立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加快建立面向市场、反应快速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企业为主、广泛参与、透明度高的标准化工作运作模式。推进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提高产品质量竞争力,推进标准化在农业服务行业、信息化、社会公共建设与管理等重点领域应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到“十”期末,辖区内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9%以上;支柱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高新技术及创汇型企业的产品普遍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率达85%以上);创建的区内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生产基地)达区级验收合格90%以上,市级60%,国家级20%。

5、计量管理工作实现“二个强化、三个提高”。强化对涉及国家利益、公众交易、健康安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计量器具的计量法制管理;强化对涉及公益利益、企业利益的计量行为和商品量的监督管理。提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测数据公正性、提高企业计量行为的诚信度、提高全社会的计量法制意识。“十”期间,计量标准器具受检率达100%,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行政执法的计量器具受检率分别达到98%以上,抽查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合格率达90%以上。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以“力争杜绝特大事故,遏止重大事故,控制严重事故,降低一般事故”为目标要求,实现“健全全区管理网络体系、推行二项安全责任制、三种责任到位、三个提高”。在全区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和各级责任制;在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单位全面推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各级安全责任到位、行政部门安全监察与管理职责到位、设备安全检验工作到位;提高特种设备的受检率、合格率、安全运行水平。在用特种设备定检率达100%、外检率达100%;锅炉、压力容器操作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达100%、新上岗人员培训率达100%;司炉工管理人员、压力容器管理人员的培训达98%以上。

7、加强区食品生产监督所、区计量质量检测所、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简称“三所”)的基础建设,检测实验室、网络信息化、队伍人才三项建设有新突破上新台阶,提高检测技术装备水平,提升技术保障能级、拓展检测服务领域。实施“五优工程”:优势的项目、优秀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优化的队伍和优美的环境取得新进展;形成与质量技术监督相适应的技术检测保障,与技术机构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检测服务能力。食品、农产品、涂料质量检验成为本市郊区各质检所中具有特色和优势的项目。

8、加快质量技监信息化建设,实现数字化管理。局机关计算机房建设完善公务网、内部局域网和接入互联网三大网络设备;计算机电脑和辅助设备等硬件配置逐步达到人均1台(套),基本形成现代化的网络办公环境,通过信息化应用,规范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9、以严格实施《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和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规章为主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依法履行好质量技术监督职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十”期间,各级工作人员无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行政执法错案率为零、行政复议案件复议决定撤销率为零、行政诉讼案败诉率为零。

10、实施人才高地建设战略,在引进招聘、在职培训管理考核、奖惩激励、选拔任用等方面,创新人事管理工作机制,实现队伍人员的素质高水平,结构高优化、流动高活力、能力高适应,形成一支政治强、作风硬、懂管理、业务精,具有开拓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质量技监队伍。

四、主要措施与任务

1、进一步健全全区质量工作网络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质量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检查,研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增长质量与效益的有关质量工作重大政策,增强对全区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质量工作的指导、组织协调和督查,强化各级质量工作责任与考核,完善质量奖励制定并定期实施奖励。

2、以建设责任型、法制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要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政策引导、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上来,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加快管理方式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步伐,为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创造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的竞争环境,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简便、真诚的服务,强化安全健康领域监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实施品牌、名牌战略,深入开展“质量兴区”、“质量兴业”活动,实施“扶优扶强”和开通质量技监服务直通车活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管理技术创新、加强质量技术基础和科学管理,提升企业质量工作水平和产品质量竞争实力。在全区深入开展质量法制、质量知识的宣传教育、咨询服务活动,增强全社会关注质量、促进企业经营者(厂长、经理、业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和科学质量观,在生产经营中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4、实施“金质工程”,开展质量技术监督的宣传、服务活动。加大对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监督抽查结果质量好的产品和企业的宣传力度,以引导公众合理消费。实施打假执法责任制,充分发挥“区打假办”作用,建立打假执法信息网络,开辟打假维权的快速通道。以地方街道、社区、商店、超市为区域(单位),开展无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商品的示范区(店)活动。多种形式开展“扶优治劣”增强实效。

5、改进管理工作方式,推进质量监管实现两个转变:由单一的依法监管转变为引导企业自律、加强政府监管、发挥市场机制、社会舆论监督四管齐下的监督模式;由单纯的事后监督查处转变到以生产领域为主、狠抓源头,以监管、查处与帮助整改、服务提高相结合,促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产品的动态管理。

6、改进监管工作方法,严格监管措施、增强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有效性。完善实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各项工作规范,严格许可证的受理、审查、取证后续监管环节,确保获证产品质量持续合格;从本区实际出发,建立健全质量监督重点产品目录,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抽查规定,规范对抽查产品不合格企业后处理措施,并执行到位;严格无证查处、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

7、制订并实施“十”期间采用国际标准五年计划,推动一批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国际标准的转化;加大标准化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宣贯和监督实施的力度,达到宣贯一项(系列)标准,推动一类行业贯标、提高一批企业质量水平;加强标准化岗位人员培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广泛参与、标准化行政部门快速反应、高水准服务的标准化工作机制与运行模式;加强标准化资料库建设,切实做好有关贸易技术壁垒的预警信息和有关应对措施、建议快速告知相关行业、企业,帮助企业超越“壁垒”、促进出口;以物流信息为重点积极推动现代化物流标准化应用与建设。

8、按照建设农业现代化目标,围绕农产品的品种、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等,从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推进具有特色的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完善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标准、品种质量标准和生产操作技术规范。推进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地方名特优农产品生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农产品、优质种源、植树造林绿化等各类标准化示范区(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和验收;加大相关农业标准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和向广大农户养殖户示范推广工作,提高农产品及加工的质量水平,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

9、拓展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和质量管理,以商业、旅游业、社区等为重点,加强食品标签、住宅装饰装修验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等强制性标准的宣传和实施监督,开展有关商品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标准及产品质量、计量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引导、示范、推广工作;在社会公共建设和管理领域,进一步拓展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准化的推广应用,提高衣食住行等人民生活质量水平。

10、强化计量法制管理:严格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含授权机构)的监督检查与管理,确保其在资质范围内规范开展检定、校准,出具公正的检定测试数据;严格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考核发证、复查换证和证后监管,从源头管好计量器具;按医疗单位、集贸市场、加油站、眼镜制配场所、餐饮业、超市大卖场大商业等行业特点、地域分布,严格实施在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管理和检定周期内的突击性抽查暗访及专项整治活动,使计量管理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1、对涉及公众利益的计量行为和商品量,实施政府监管为主,引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重点抓好集贸市场、加油站、超市大卖场中电子秤、公平秤、加油机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监督检查,处罚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创建示范市场、“双信”加油站活动,强化企业自律计量行为;广泛开展计量进社区宣传活动、向公众公布计量诚信情况、引导公众合理消费和参与计量监督。

12、分类管理工业计量。重点抓好涉及安全、环境监测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管理;指导、帮助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推行向社会承诺其产品净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的“C”标志;加强企业计量管理培训和指导,帮促企业建立以确保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为重点、适应本单位生产经营的计量管理体系,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和计量行为诚信度。

13、通过巡查、回访、年度审查、监督抽查等手段,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类分级,确定监管频次,并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一般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培训,受培训率达到100%;加强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持证(健康合格证)达到100%。同时严把准入关,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都必须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生产加工大米、小麦粉、醋等28类食品的企业都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

14、落实各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分管人员,社区(行政村)巡视人员,在用设备单位专管人员,建立健全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三级网络体系。分层次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设备专业知识基础等培训学习考核,全面提高管理网络人员素质,并制定各级人员职责,签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书。

15、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留隐患”工作方针。下移工作重心,以特种设备现场为重点,加强特种设备的普查整治、专项检查、执法查处、长效管理。严格各类许可“入口关”;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取缔技术含量低、安全系数差、污染严重的小型汽水两用锅炉,整治“五小企业”中压力容器;严格事故调查处理追究责任人员;完成在用压力管道的检验。实施事前监管与事后执法相结合、监察检查与服务指导相结合。运用信息化技术、设计专用网页,对各单位特种设备的自查自报、管理检查、安全监察信息建立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并将不良记录信息输入本市社会诚信体系。

16、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单位全面推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层层签约、责任到人。严格各单位建立健全每台特种设备自购买(出厂)起的原始技术资料,直到报废(或转让)前的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检验、管理资料(设备档案)。使用单位有严格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及安全运行(使用)管理制度;设备应严格凭有效的检验合格证使用;人员严格凭培训考核合格瓷资质上岗;操作(使用)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范规定;制造单位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出厂检验把关。

17、围绕提升技术检测能级,加快检测所、特种所(检测机构)的实验室建设步伐,加大对检测技术设备的改造、扩项、升级等投入力度,更新、添置一批科技含量高、检测精确、快速简便、先进实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逐步淘汰传统、陈旧、落后设备;区计量质量检测所要对食品、农产品、涂料三类产品检测设备在原有特色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凸显优势,为进行国家(级)实验室认可创造条件并加强化工产品检测设备与实验室建设,适应区产业发展需要。加快“两所”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业务办公自动化、工作程序规范化、检测管理工作信息化处理,建立检测结果数据库,加强与市局和各区县检测所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18、围绕实施技术检测“五优工程”,以深化改革、创新争先为主线,加强队伍人员管理和检测业务管理。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从单纯的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开发利用转变,引进人才与在职培养并举,考核、淘汰与聘用激励相结合,着力解决缺乏一专多能、一人多证和高技术检测仪器操作与管理人才及检测业务管理人才的难题,提高中高级技术职务人员的比例。“十”期末,区计量质量检测所人员中,大专以上占总人数75%以上,研究生占总人数10%以上;技术专业人员占总人数80%,中级技术职务人员、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占总人数比例45%、15%。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人员中,高级工程师达2―3人,工程师达5―6人,具有检验师资格人员占检验人员的50%。

19、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强与市局、区政府(信息委、财政局)联系,争取支持、指导,按照市局统一规划和区局分级建设管理原则,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既符合质监政务要求又满足本区政府行政需要的网络体系,制定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加强各级人员培训,结合部门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查询服务、行政管理、执法办案等方面加强应用,实现工作程序规范化、电子化,建立各类行政业务管理、信息数据库并动态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按照市社会诚信体系组成要求,各科室依据职能及时准确地将代码(新证及变化信息)、企业各类取证信息和不良记录信息等有关企业监管信息传输到市局信息中心。

20、以全面正确执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抓手,以实施《行政许可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行政人员学习通用法律知识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专门法律知识,深入开展行风建设、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各项行政纪律,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加强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各项制度建设,严格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政务公开、推行行政管理(许可、监管)责任制,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监督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质检总局坚决制止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七禁止”规定(禁止乱发牌证、禁止乱办班、禁止乱收费、禁止乱评比、禁止乱执法、禁止乱许可、禁止乱摊派)。严格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错案责任和行政管理中失职、失察、渎职责任,切实提高公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和能力。

21、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深化人事管理改革,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把好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招聘)关;对各级人员实施管理、执法、技能资格(质)证、复合型人才的在职继续学习培训;继续推行全员年度工作目标绩效管理的公开评议考核与末位处置、科室人员双向选择任用、中层干部推荐比较审议聘任、后备领导干部择优培养、考察、公开竞选等人事工作运行制度,不断优化队伍人员结构,提升队伍整体素质,适应事业发展。

五、重点项目安排

1、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大楼建设项目(包括局机关、下属三个所的办公室,计量质量检测实验室,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实验室,食品检验实验室等,含经费);

2、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信息化建设(含局机关、三个所,含经费);

3、区WTO/TBT应对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含经费);

4、新五年(2006―)区采用国际标准实施计划;

5、新五年(2006―)区农业标准化实施计划(含经费);

6、区主管部门、各镇(街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巡查专用车辆配置(含经费);

7、化学工业区(漕泾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前景与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专题调研;

8、化学工业区(漕泾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前景与建立计量公正站可行性专题调研;

9、区百姓家庭应用天然气前景调研与建立检定天然气表计量标准装置可行性调研;

10、引进设备中标准化和非法定计量单位情况调研与应对措施分析;

11、区计量质量检测所食品、农产品、涂料检验能力扩项升级与申办国家级实验室认可;

12、人员:特种所从现有18人增至20―30人;食品所、检测所在现有人基础增加高工或研究生的紧缺人才;

13、常规性专项经费预计:(列入区财政拨款)

(1)区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费每年10万元以上

(2)技术检测装备费:特种所每年10―20万元、检测所每年35~50万元。

六.政策建议(工作建议)

1、制定区质量奖管理办法(含质量奖的分类、等级奖励办法),每2―3年颁发一次;

2、制定对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成效显著的企业(个人)奖励办法;

篇(4)

一、卫生法制工作目标

一积极推行依法行政。

⒈全面完成《绥化市卫生监督检查验收标准》中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

⒉组织半年和年终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制考核。

⒊做好人大、政协对全市卫生执法的评议、视察工作。

(二)法制建设工作

⒈完善全市卫生执法监督体系,配齐全市专兼职法制工作人员,建立法制工作信息反馈系统。

⒉完善卫生行政复议、听证、错案追究、重大处罚备案等制度,并组织实施。

⒊推行新版卫生执法文书使用,确保××年在全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全面使用新版卫生执法文书。

⒋完成全市卫生监督员证件换发工作。

(三)法制宣教工作

⒈开展《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职业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宣教活动。

⒉认真做好“四·五”普法工作。

⒊拟在适当时机,举办全市卫生系统“四·五”普法培训班。

⒋文明单位和十佳监督员创建工作。评选文明执法单位标兵个;建立监督员考核挡案,对全市卫生执法人员进行德、能、勤、绩综合考核评比,评选十佳监督员名。

⒌在适当时机举办全市卫生行政执法知识大赛。

⒍开展全市执法文书书写评比活动。

⒎按照《绥化市卫生监督检查验收标准》进行半年、年终考核。

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工作

(一)拟在今年月份前完成市级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

(二)拟在年底前完成县(市、区)级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

三、卫生监督工作

一医疗市场监督工作

⒈《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⒉依法进行医疗市场监督管理,对超出诊疗许可范围,出租、出借执业许可证、执业证书,非法行医等现象进行专项治理。

⒊依法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二)食品卫生工作

⒈积极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

⒉开展卫生许可证、健康证专项整治活动。

⒊协调有关部门加强食品、保健品广告的审批工作。

⒋开展集贸市场、小食品批发、超市的专项整治工作。

⒌开展肉及肉灌制品、饮料、糕点等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小型加工企业专项整治。

⒍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使用专项整治。

⒎开展桶装水的专项整治。

(三)职业卫生工作

⒈进一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

⒉开展对放射卫生工作专项整治。

()对放射工作人员持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放射工作人员管理档案。

()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举办放射工作人员防护学习班。版权所有

⒊开展有毒、有害及危害化学用品的专项整治

()对全市范围内的有毒有害企业重新进行验证、审核,建立职业危害企业档案。

()对有毒有害企业法人及经营使用危险化学用品的有关单位进行整顿。

(四)环境卫生工作

⒈按照《绥化市歌舞厅管理暂行办法》对歌吧、舞厅等进行重新审核发证。

⒉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

⒊开展对游泳馆、洗浴、美容美发、大型宾馆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⒋开展大型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⒌开展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专项整治工作。

(五)学校卫生工作

⒈开展学生食堂专项整治。

⒉开展学生饮用水、学生豆奶、学生营养餐专项整治。

⒊开展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的专项整治。

(六)消毒工作

⒈开展对生产一次性食品包装企业专项整治。

⒉对饮食业的消毒情况进行整治。

⒊加强对大型公共场所的消毒管理。

⒋对消毒药品进行清理整顿。

⒌加强对消毒企业的专项整治工作。

⒍加强对个体医疗市场消毒工作管理。

(七)行业管理工作

篇(5)

(一)抓质量,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一是摸清底数,对全县工业产品生产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完备详实的工业企业目录,建立工业企业信息档案,实施信息档案动态管理;二是落实抽检,制定《XX年度xx县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将全县210家工业企业全部纳入抽检范围;三是专项整治,根据各级工作部署,以烟花爆竹、消防产品、儿童用品、农机配件等为重点,多次开展涉及安全、资质的专项执法检查;四是执法打假,通过12365热线、12345转接、日常监督巡查等,广泛收集线索,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同时开展打假治劣活动,上半年查处各类案件19起,涉案金额近40万元。

(二)促安全,切实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一是继续强化对有关企业的监督检查,配合食安办、食药监局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二是以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特种设备维保和使用单位安全检查,监督企业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同时,部署实施摸底普查工作,对全县特种设备开展二次调查,对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重新造册、重新建档,力求到边到沿,准确把握;三是依据《监督抽查计划》,积极配合市所、县检验检测中心开展监督检验,完成各类检验100余批次。

(三)保发展,帮助优势行业提质增效。结合地方“品牌强企、质量强县”战略部署,围绕服务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开展名牌争创和标准化工作。一是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就《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进行重点讲解,提升企业管理理念和能力,以期实现企业质量管理与国际质量管理方法的接轨;二是服务地方产业特色,全面启动xx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申报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工作;三是突出行业标杆作用,培育发达面粉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争创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协助2家企业参与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申报工作。

(四)强质监,筑牢事业科学发展基石。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方面,对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新建了包含p2级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度达到十万级以上的无菌室在内的食品通用实验室,对化工室、轻工室、建材室、能源室进行了合理布局,现已获得108个产品,2500个参数的法定检验授权,其中对食品的检验检测达到84个产品1753个参数,综合检验检测能力位居全市县级前茅;计量实验室积极筹备建标扩项,拟新建定量灌装机、加气机两项标准,目前标准设备已经完成招标到位,准备考核授权。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落实“四个注重”,以宣传引导、统筹结合、学习教育、解决问题为着力点,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二是推行六个倡导,抓好四个结合,以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纪律严明、团结共事、廉洁自律为内容,把作风建设与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谐机关建设以及落实目标责任制等结合起来,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不断提高规范化水平,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积极开展质量强县工作。严格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XX-2020年)》,围绕“三个十”培植工程要求,充分调动企业树先评优的积极性,为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参评争创活动先行准备。年内争创山东名牌三个,最少不低于两个;帮助县域企业争创“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称号2个;全力服务xx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桑葚申报“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志工作。

(二)切实抓好两个安全。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特种设备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整治。调整完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两次电梯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确保特种设备定检合格率在98%以上,将风险隐患控制到最低点。加强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探索建立我县完善的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将规模以上企业全部纳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篇(6)

1)、举行5次工程部人员素质培训班。

2)、完善月度项目建筑技术资料的监督、检查、跟踪及指导。

3)、提高工程部门人员的招聘质量及参与优秀员工的选拔。

4)、跟踪国家与地方的工程部先进管理方法、法规制度及统一用表的更新。

5)、建筑技术工程部门汇编遇到问题的处理。

6)、各类记录及报告整理。

目标分解如下:

1、加强经营工作力度。经营是龙头,只有全员的经营龙头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千方百计地多承接施工任务,加之有效的管理,企业才能有效益。加大了经营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关键是分析经营形势,层层分解公司下达的经营指标;

2、是前移业务跟踪接洽的切入点,抢占市场先机。利用一切关系网络,在项目的前期筹划阶段就与建设方取得联系,密切注意着工程的完成进度。

3、原部门人员加强资源整合,加强质量、成本、进度管理的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工程部门员工内部标准学习、狠抓新进员工的培养、造一个强有力的团队组织、完善工程款的回收制度、加强工程部门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唯有真正落实好具体的措施,才能体现这份的工作计划的可执行性。

二、2009年工程部门工作任务要求

1、根据部门经理要求组织安排项目部日常工作,组织编制项目部工作计划,并定时向部门经理总结、汇报

2、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严格把关,并依照工作流程组织安排工作

3、做好各分部门之间、参建各单位之间、项目内部之间的各种协调工作

4、按照《委托监理合同》、《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分工,对监理单位进行日常监督。组织工程各环节的验收工作

5、解决现场的突发问题,并及时向上级部门领导汇报。

6、根据工作计划对项目部成员进行工作考核,并根据工作计划及时对工作进度及工作重点进行调整。

7、定期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交流学习。

三、2009年工程部计划完成主要工作项目

1.完成维修了3层6层10层17层的管道井主管道漏水。

2.配合完成消防监控器的安装。

3.完成了3至8层的房间装修及家具搬运工作。

4.完成9至13层房间整修工作。

5.完成4至15层分体空调安装和电盘线路铺设工作。

6.签订了电梯维保合同,确保了电梯安全运行。

7.配合装修了员工食堂并安装了水汽管道和空调。

8.跟进配合了二餐厅整修和装修工作。

9.完成了5至7层床体软包。

10.跟进完成3层18层钢结构施工。

11.跟进员工澡堂与更衣室的搬迁工作。

12.完成3层厨房线路整改工作。

13.完成楼梯间声控开关的更换工作。

14.完成汛期平台搭建房屋顶的防水处理工作。

15.跟进三层平台和二楼的施工。

16.完成6至8层的网线施工。

17.配合中央空调暖气施工工作

四、工程部门做好工程项目报建工作

工程部应适时做到工程报建报批,跟进图纸设计。头份完成方案图的设计;下个月份完成扩初图的设计。在承办过程中,工程部应善于理顺与相关部门关系,不得因报建拖延而影响工程开工。

五、公司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推行工作标准到人到岗系统化制度

现代建筑企业的高效运行,均来自于企业的高效管理。新的一年,公司将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条例等,制定本公司工作标准,并到人到岗。各项工作按标准程序行事,减少人为指挥,逐步形成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同时,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强化企业管理意识,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在这方面,工程部门以加强管理这历史契机为基础,加快内部“三个调整”,做好工作计划。工程部门的发展是历史的使命,也是市场的要求,我们应顺应这一时代的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机制,集聚“内功”,合理发挥员工动能,以使公司傲立于建筑之林。

六、工程部门积极总结工程情况,积累经验,找出不足

在2009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施工,和技术部、设计部通力合作多做精品工程。进入施工现场,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每天召开工作安排、施工进度会议;加大管理力度,奖惩透明,认真执行规章制度;现场建筑垃圾要清理到位,做环保绿色工程;认真执行技术部下达的各项指标,做好工作日记,填好施工报表。

七、工程部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治理工作

(1)思想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治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程、标准,提高安全与文明施工治理水平。⑴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技术、生产、材料、安全等各负其责,对安全生产实施管理。

篇(7)

根据质检总局的工作部署,全面开展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发挥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拓展了加强从源头开始的全过程监管的有效平台,是深入贯彻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我们在广东江门台山市国家级出口鳗鱼质量安全示范区(以下简称台山出口鳗鱼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围绕《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考核实施办法》(国质检食〔2014〕216号),对示范区建设的相关工作进行探讨和研究。

1.发挥政府主体责任是关键

按照示范区建设“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的工作机制,示范区建设的全部工作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尤其要取得当地政府党政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管领导职务或岗位变动,如果相关工作涵接不好,可能短时间出现示范区建设工作群龙无首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向新任领导汇报的工作,最好的办法是争取把示范区建设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避免由于分管领导的工作变动而影响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开展。2016年,台山出口鳗鱼示范区建设工作得到分管副市长的高度,把示范区建设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多次召集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围绕年度考核逐项督促落实,市府办每季度通过地方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相关部门的示范区建设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倒迫督办,确保示范区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明确示范区建设办公室的责任部门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由于示范区建设的倡导和考核部门为质检总局,检验检疫部门在示范区创建中做了大量的工作,顺其自然就把示范区建设办公室设在检验检疫部门,但这样的设置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地方政府的部门比检验检疫更熟悉其他部门职责与运作,与地方政府分管领导是上下级关系,沟通方便,还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进行相关工作的请示汇报,方便快捷,而且这样的设置更能体现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避免出现检验检疫部门大包大揽的情况。台山出口鳗鱼示范区在2014年质检总局组织的示范区年度现场考核工作中,得到考核组的建议,把示范区办公室转置台山市海洋渔业局,自此,示范区办公室的各项工作比以前更加顺畅,更加高效。

3.行业协会在示范区建设中大有作为

业协会在团结会员单位,加强信息沟通,统一对外贸易措施,督促企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等方面,有着政府部门无法替代的作用,在示范区建设中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作用至关重要。广东省鳗鱼业协会、台山市鳗鱼业协会积极支持台山出口鳗鱼示范区建设,发挥其作为我国最好行业协会之一的资源优势,主动沟通政府职能部门,协助做好培训和宣传,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工作部署,为示范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得到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4.示范区建设办公室常设机构的概念应接地气

篇(8)

公司普通员工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一

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结合去年的工作情况,得到了宝贵的经验,为接下来的工作开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指引作用,在之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改进,我制定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一、踏实的工作态度

2021年,我积极开展工作,做每一件事本着认真负责细心的态度,自觉维护公司企业形象,妥善地做好本职工作,尽量避免工作中出现任何纰漏。

行政专员是属于服务性质的工作,且比较繁杂。每天我都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以保障各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日常的工作内容比较琐碎,需要细心、谨慎,且不能疏忽大意,更不能马虎潦草。为按时完成各项工作,坚持每日建立备忘录。我将当天的工作列入到备忘录里,一项一项的去完成,以免出现遗漏现象。

二、尽心尽责,做好行政人事工作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事务性工作,协助领导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工作环境,使各项档案管理日趋正规化、规范化。同时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让领导和同事们避免后顾之忧,在部门经理的直接领导下,积极、主动的做好本部门日常内务工作。

1、物资管理工作:做好公司日常必备的物资采购,根据部门领用情况,进行领用登记。

2、文件管理工作:对公司所发放的通知、文件做到及时上传下达。

3、人事管理工作:每月月初统计公司员工考勤、加班值班表、按时完成员工社保缴费基数的变更,及每月五险一金缴纳及核定工作。

4、日常行政工作:车辆的使用、办公用品和印章的管理,做到细致和仔细。

5、公司资料办理工作:办理公司营业执照年检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

6、协助工作:协助部门经理做好公司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工作,以及搞好公司企业文化的宣传活动。

三、学习知识

作为房地产公司的一名员工,我深深地感觉到了学习的紧迫性。所谓学海无涯,而现有的知识水平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企业不断深入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报名了国家人力资源师二级培训,通过学习,加强本岗位专业知识,同时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面临着项目已接近尾声,在2021年工作中,我将积极协助部门经理组织各项验收手续办理的准备工作,按时完成资质证书的年检工作,确保各部门工作正常开展,认真做好员工考勤及社保缴纳核定工作。

公司普通员工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二

营业员是在营业场所从事商品销售、服务销售的人员。以下特制定了个人工作计划,以方便在日后的的工作有条理的进行。

一、熟悉工作环境

1、熟悉楼层主管的工作职责,楼层主管日常工作流程和相关工作的协调部门;

2、熟悉本楼层的管理人员及员工,向他们了解他们所在工作岗位的情况;

3、熟悉本楼层的所有专柜,包括专柜名称、具置、经营商品的性质、经营方式及经营状态。

二、发现当前工作中的问题

1、根据上一阶段的工作,找到当前工作流程中的漏洞,比如是否有本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否有需要相关部门协助解决而没有具体的人和方法来落实的问题;

2、所有本楼层的员工是否清楚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及相应的工作流程,是否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及所在岗位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是否按照相应的要求来做好本职工作;

3、了解本楼层专柜经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灯光照明、商品陈列、库存积压等等。

三、解决当前工作中的问题

1、完善工作流程与规章制度,向上级寻求帮助以解决本部门需要上级支持才能解决的问题,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需要相关部门协助才能解决的问题;

2、对本楼层的员工进行培训,使其具备所在岗位必备的能力,并能按公司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3、与各专柜沟通协调,解决其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以上工作为主要工作计划,在具体的日常工作管理上须如此进行:

1、管理本楼层销售工作计划;

2、清楚掌握本楼层各专柜销售及货品、人员情况;

3、负责柜长、营业员工作分配、考勤、仪容仪表、行为规范;

4、帮助下属解决工作上的问题;

5、培训下属并跟进检查培训效果;

6、处理顾客投诉;

7、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8、及时准确地将商品信息及顾客需求和建议反馈公司;

9、负责楼层环境清洁、灯光、道具、维修、安全;

10、按时更换、检查卖场陈列;

11、跟进公司促销活动的执行、宣导;

12、负责每月楼层盘点;

13、定期检查、抽盘后仓货品;

14、根据卖场实际情况,做适当人员调备;

15、负责下属工作质量及工作进度;

16、负责本楼层物料陈列、道具、管理;

17、拟定市场调查工作计划及实施;

18、对各专柜按公司制度进行管理并与其业主沟通协调来处理好双方的不同意见;

19、销售业绩分析工作。

公司普通员工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三

屈指算来,进公司已将近四个月时间,通过这段时间对公司情况的逐步熟悉,领导、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现在已基本上融入到公司的氛围中,同时对公司组织架构、运作模式等各方面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过去的工作中,有很多收获,同时也从出现的种种问题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对过去的错误加以改正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适应办公室工作特点。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新年伊始我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做以下初步的计划:

一、做好各类公文的登记、上报、下发等工作,并把原来没有具体整理的文件按类别整理好放入贴好标签的文件夹内。

二、做好了各类信件的收发工作。

三、做好办公用品的管理工作。做好办公用品领用登记,按需所发,做到不浪费,按时清点,以便能及时补充办公用品,满足大家工作的需要。

四、认真、按时、高效率地做好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在日常事物工作中,我一定遵循精、细、准的原则,精心准备,精细安排,细致工作,严格按照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五、做好领导服务: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的工作。要成为领导的助力、助手,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勤跑腿,多汇报,当好参谋助手。

六、做好各部门服务:加强与各部门之间信息员的联络与沟通,系统的、快速的传递信息,保证信息在公司内部及时准确的传递到位。

七、做好员工服务:及时的将公司员工的信息向公司领导反馈,做好员工与领导沟通的桥梁。

八、做好信息保密工作:保存好办公室常用文档,做好存档保密工作;要及时、准确、全面的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做好存档工作。

九、做好文书工作: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种文稿,学习各种文字材料的写作,提高自身写作功底。

我深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一个人的发展机会是无限的。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如果我们不能很快地提升自已的个人能力,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那么我们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当然要提升自己,首先要一个良好的平台,我认为佳兴就是我的平台,我一定会把握这次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的价值。

一个企业的做大做强与员工的努力与支持密不可分,企业员工没有基本的保险,员工感觉没有保障,会造成老员工的离职,不能留住人才,而企业距离市区太远,如果配备班车方便职工上下班就更能体现企业的人性化,给职工家的感觉。

公司普通员工个人年度工作计划四

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我们将在认真吸取以前教训的基础上,把提升维修服务质量作为公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安全生产无事故。将维修技能提升和标准维修操作流程为培训重点,不断强化员工主动服务意识。加强维修现场管理,做好车辆维修后自检与互检工作。

二、减少客户报怨量

针对2020年在客户报怨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将在2021年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客户报怨量,提高一次性修复率。

第一,加强车间人员技能培训,强化员工服务意识。将与售后各部门合作,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员工了解本职工作的重要性,端正服务态度且在平时维修现场中对员工维修质量意识不断强化,使其熟知职位可能产生的维修问题和避免方法。培训频率做到至少一月两次。

第二,加强检验员的质量巡检工作,避免二次返修的发生,并要求其对返修情况记录在案,使质检工作有迹可循,便于维修后分析与研究。

第三,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在考核机制中加入维修技能考核,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奖优罚劣。通过以上措施尽努力提升进站车辆的一次维修合格率。

三、提升维修产值

在提升维修工时前提下,建立新的产值奖惩制度,建议加入维修新增金额提成率。即下维修工时费任务,做到完成任务或超出任务有奖,完不成任务要罚。(具体任务量根据前三个月工时费平均值进行汇总统计,然后逐渐递增)

四、加强现场管理,推进6S管理制度

在2021年,将进一步加强车间6S现场管理,保持车间维修现场的整洁有序,推进6S管理制度,将该指标作为优秀员工考评指标之一,避免做得好和做得差都一个样的大锅饭思想!力争在2021年售后车间6S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走上新台阶。

五、加强车间设备及工具管理

针对车间设备管理现状,制定车间维修设备及工具管理负责人,减少设备及工具使用不当造成的故障率,提升设备及工具故障及时报修率,设备及工具负责人对设备的日保、周保、月保制度化,定期检查,实施各种激励手段,引导员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设备使用和修护。上述措施有效的保证了设备及工具稳定运行及正常维修使用,为按时保质交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六、做到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良性竞争

篇(9)

(一)紧紧围绕“以项目建设为中心、项目管理和动态考评为基础”的管理理念,坚决把海外项目与国内项目一视同仁,同时纳入公司正常管理制度范围内,继续坚持质量、安全一起抓,确保新开工项目顺利进行,按计划继续做好在建项目的动态考核及分析。

(二)继续全面贯彻公司的管理制度和经营理念,发扬上半年工作中的优点、亮点,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强基础性管理工作,谨防管理工作中的漏洞;认真参加公司、部门的各项检查工作和交流学习,找出不足,加强学习不断提升部门的管理水平。

(三)做好部门月度工作计划及绩效考核并进行分解细化,继续做好公司20__年度项目的综合考评。继续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下半年施工项目将逐步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确保公司全年安全生产指标按计划实现。做好各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和指导工作;做好各项目部施工质量的抽查和评定工作。

(四)完善并推广项目管理制度,将公司制度与经营理念融合进部门的日常工作管理中,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以促进公司总体战略的顺利实现。对部门组织结构进行重新的调整设计,将质量安全部的职责揉进项目管理制度中,更好的协同工作。将各个项目部人员岗位职责分工好,目的是使各部门职能清晰,岗位职责明确。20__年下半年项目管理部工作计划

(五)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六)新的计划及体会

随着公司规模的日益壮大,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和业内影响力,最终实现公司全年经济指标是今年全公司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因此,项目管理部作为公司一分子,如何顺应公司的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完成今年的任务?如何进行制度化、科学化经营管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作热情以及更加精细的个人工作计划。

通过以上几点,把计划分解并逐一付诸实施,相信20__年的工作开展将会有一个全新的面貌,20__目标也一定会实现。

2017项目管理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2

1、继续全面贯彻局和公司的管理制度、要求,发扬__年工作中的优点、亮点,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2、加强物资设备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组织制度、规范的培训和学习,尤其是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培训和学习;

3、继续做好对供应商的考察和评价,选好供应商,扩大公司的社会资源,在集中采购上发挥优势,尽力降本增效;

4、做好新开工项目的应对工作,保证公司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5、加强基础管理工作,防范管理中的漏洞;

6、完善公司基地仓库管理,及时办理物资、机具的进、出库手续及台账报表,每月底完成后上报主管领导审批在公司内公布。组织人员对库存物资、机具进行清理、测试、维修、保养,尽量保持物资、机具的完好性,延长使用时间及周转次数;

7、修改、完善现有设备管理制度,计划在二季度初出台修改后的设备管理实施细则。继续规范内业资料的整理,严格要求各在建项目及时上报相关报表,改变以往拖拉现象;

2017项目管理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3

一、工程项目管理部人员工作计划

1.制定工程部制度及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

2.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工作。

3.主持施工方案、总进度计划、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工作,以及工程项目划分、见证计划的审批工作。对各项质量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分析,有针对性编制各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计划并监督实施。

4.工程项目管理部人员自身要认真学习GB/T 19001标准、公司质量管理手册内容及各相关施工质量规范,严格现场管理,对重要部位、关键技术、控制难度大、影响大、经验欠缺的施工内容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列为质量控制点,实行重点控制,发现偏差及时纠偏。

5.定期对项目部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情况进行检查。

二、对项目部的检查工作计划

1、质量管理方面

(1)检查项目部质检员、实验员、资料员、测量员等技术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及对该岗位工作的熟悉情况,无证从事质量管理岗位的人员进行取证学习,尽量杜绝无证上岗;对于持证人员进行在岗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现在越来越的工程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要求。

(2)人员培训计划,为提高工程中质量管理水平,必须使质量管理岗位人员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能力,首先要求无证从事质

量管理岗位的人员进行取证学习,尽量杜绝无证上岗;对于持证人员进行在岗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现在越来越的工程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要求。

(3)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编写、交底,现场技术员负责落实技术交底。

(4)测量人员应至少配备两名,重点部位测量时应两人分别观测以避免出现错误。测量人员必须熟练的掌握仪器的使用,减小测量过程中的误差。

2.安全管理方面

检查项目部安全生产计划的编制情况,并提出修改意见。严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情况。

(1)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开工前依照工程规模和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的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

(2)进场前应根据集团下发的危险源辨识手册对本工程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对一般危险源制定

完善的安全生产预案并进行相应安全预案的演练。

(3)定期检查项目部管理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

篇(10)

一、招标、采购工作

招标工作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文件和有关规定执行,都通过公开招标、开标、二次报价、招标工作报告编制、定标、签订合同等工作程序进行物资采购。

二、合同管理工作

苏州独墅湖项目经理部正处于收尾阶段,目前已签合同58份,所有合同已进行材料询价、招标,程序符合公司规定,所有合同均通过公司评审。

三、设备物资管理工作情况

1、设备物资部基本情况

目前为止苏州项目设备物资部管理人员3名,部长1名、材料会计1名、库管员1名。

2、施工现场管理

项目部对于每次材料的进场,必须要有采购人员、质检人员、库管等两人以上进行同时验收合格方可进场,并经过劳务队材料员、项目部保管员、现场工长签字,材料进场都会要求厂家提供检验证书、生产许可证、厂家资质等相关资料。质检员对材料的质量、规格进行检查,库管员对其数量进行点收入库。

3、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是施工生产任务的重要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等对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设备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现场需要租赁中小型机械设备时,工长都会按需求写出机械租赁单,然后根据机械租赁单提出计划并说明使用时间以及使用部位,由机械员联系设备租赁商进场开始工作。机械进场时,会有工长负责记录机械的具体使用情况,并在机械单上显示出来,机械单作为结算租费的依据,机械使用完毕交由材料会计进行核对并记账。我部还需加强租赁设备使用过程的管控,明确责任,确保租赁设备的适用效率与安全。

三、设备物资工作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项目部目前处于收尾阶段,剩余大量可周转材料无法处置,请公司协调解决。

篇(11)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质检中心)的申请、受理、评审、授权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国家质检中心的授权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国家质检中心的授权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第六条申请以国家质检中心名义从事产品检验的机构(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经国家认监委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开展活动。

第七条申请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应当具有其所属法人对其检验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证明文件;

(二)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

(三)具有申请授权项目相关领域的产品质量检验3年以上业务经历,具有相关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的制订、研究和开发能力;拥有先进的检验仪器设备,检验水平经评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四)具备与申请授权项目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关键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检验机构管理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关键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学科领域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的检验工作经历,其中国家规定专业注册执业资格要求的,应当具有与申请授权项目相适应的专业注册执业资格人员;

(五)具备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其质量管理体系经评价符合并持续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际准则的要求;

(六)依法应当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国家质检中心授权程序:

(一)申请人应当向国家认监委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文件和材料;

(二)国家认监委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并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三)受理申请后,国家认监委应当组织评审组对申请人进行技术评审,并书面告知申请人,技术评审时间不计算在作出授权的期限内。

(四)国家认监委应当自技术评审完结之日起20日内,根据技术评审结果作出是否授权的决定。决定授权的,国家认监委自决定授权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出具授权证书、颁发国家质检中心印章和授权标志章;不予授权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五)国家认监委公布取得授权的国家质检中心名录以及授权范围等信息。

第九条授权证书有效期为3年。

国家质检中心需要延续授权的,应当在授权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向国家认监委提出申请,国家认监委应当对其进行复审,复审符合要求的,延续授权。

未提出延续授权的国家质检中心,有效期届满后由国家认监委注销授权证书。

第十条已经取得授权的国家质检中心,需要变更授权项目的,应当向国家认监委提出变更申请。需要进行技术评审的,国家认监委可以结合定期监督进行评审或者组织专门评审,技术评审符合要求的,予以变更授权项目。

第十一条从事国家质检中心授权技术评审的人员应当经过国家认监委考核合格,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证》后,方可从事评审工作。

第十二条国家质检中心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要求的程序,在授权证书的有效期和授权范围内,对外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并在检验报告封面适当位置加盖国家质检中心授权标志章。

第十三条国家质检中心应当对其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应当由其所属法人对其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国家质检中心通过承担或者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检验技术、检验方法的开发和研究,实验室能力验证以及跟踪国际与国外先进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动态研究等工作,以提高其产品质量检验能力,并持续保持。

第十五条国家质检中心在承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工作时,应当严格遵守监督抽查规定,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产品质量情况和问题,提出产品质量监督建议。

第十六条国家质检中心通过参加国家认监委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及时掌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相关业务知识,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检验技术能力。

第十七条国家质检中心及其工作人员,对其在检验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生产技术、工艺等技术秘密和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八条国家质检中心不得向其他机构分包其授权范围内的产品检验任务。

第十九条国家质检中心不得接受可能对其检验公正性产生影响的资助,不得从事或者参与影响检验公正性的活动,不得以国家质检中心的名义向社会推荐其检验的产品,不得对其检验的产品通过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

第二十条国家质检中心应当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处理相关方对其检验活动和检验结论提出的异议。

第二十一条国家认监委应当对国家质检中心进行定期监督评审或者不定期监督检查。

国家认监委应当在授权证书有效期限内,对国家质检中心进行不少于1次的定期监督评审,对其检验技术能力和管理体系进行考核;对国家质检中心主要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检验能力、主要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出现申投诉情形的,应当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国家质检中心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向国家认监委书面报送上一年度与授权有关的工作报告、本年度工作计划和其他产品质量检验信息。

国家质检中心主要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检验能力、主要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及时报告国家认监委。

第二十三条申请人申请授权时,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国家认监委应当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授权,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授权。

第二十四条国家质检中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认监委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暂停授权6个月,暂停期间不得以国家质检中心的名义对外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一)超出授权范围进行检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定期监督评审和不定期监督检查中发现不符合授权条件的;

(三)未按时向国家认监委报送上一年度与授权有关的工作报告、本年度工作计划和其他产品质量检验信息的;

(四)主要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检验能力、主要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检验能力不能持续维持或者其检验水平与其它同类检验机构相比已明显落后的;

(五)接受影响检验公正性的资助,从事或者参与影响检验公正性等活动的;

(六)利用承担监督抽查任务乱收费或者进行不正当竞争的;

(七)向其他机构分包其授权范围内的产品检验任务的;

(八)其他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五条国家质检中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认监委应当对其撤销授权:

(一)出具虚假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或者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严重失实,情节严重的;

(二)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授权的;

(三)超出授权范围或者在暂停期间内以国家质检中心名义对外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逾期未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

(五)依法应当撤销的其他情形。

国家质检中心自被撤销授权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授权。

第二十六条被注销、停止或者撤销授权的国家质检中心,应当自注销或者撤销授权之日起30日内将国家质检中心印章、授权标志章和授权证书交还国家认监委。

第二十七条国家认监委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注销或者撤销授权的国家质检中心名录。

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授权工作以及国家质检中心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权向国家认监委举报,国家认监委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十九条从事国家质检中心授权的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