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12-26 04:38: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新农村建设规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新农村建设规划

篇(1)

1·1概况

马楼村现有村民320户,1200人,其中三峡移民6户,28人,耕地面积1200亩。村集体拥有运煤码头6处,沿岚济路建有村开发区一处,内有汽车修配、电气加工、餐饮住宿等多个行业,建有大型加油站两座,个体工商户达200余户。马楼村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齐全,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是一个多业并举的“双文明”村庄。马楼村基础设施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农民人均收入较高;“两委”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自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高,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意识较强;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发展潜力较大,实施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组织、思想、民情等基础。

1·2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北宿镇马楼村位于“黄金水道”白马河东岸,岚济、济枣两条省级公路交汇于此,附近有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北宿煤矿和济宁市落陵煤矿、太平煤矿等多家大中型煤矿,是北煤南运的水上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马楼村属暧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邹城市重要的粮食、蔬菜生产基地。

第二章规划总则

2·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

2.《山东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3.《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

4.《邹城市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5.《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6.《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5)

7.《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8.与本规划相关的国家、省、市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等。

2·2规划原则和目标

1、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马楼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马楼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社区,把马楼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力争用3年的时间,村级集体年经济收入增加到200万元,村民年纯收入增加到8000元以上,把马楼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规划原则

(1)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码头河运和路带经济是马楼村经济建设的主体,因此在马楼村的各个项目的设计中,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和设计蓝图,体现地方特色。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期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遵循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2·3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期限

按邹城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马楼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期限为3年,即2006-2008年。

2、规划范围

见《马楼村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08)》示意图,合计规划范围内总面积约28公顷。

第三章村庄建设规划

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3·1功能布局

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主出入口设办公区(村委会大院、人口文化大院);村中心大街设村民广场、公共设施(学校、卫生室)等,便于村民休闲、医疗;村内道路采用棋盘式道路系统;排水系统呈网状,通过暗渠,由环村排水渠集中,经处理后排往三支渠。

3·2住宅规划

充分考虑到现状和经济条件及可操作的原则,对马楼村住宅及外部空间采取既保留又更新的规划模式。

1、保留:对砖混结构,质量较好,与村庄环境与整体规划冲突不大的,采取保留措施,维持现状。

2、整治:对建筑质量尚好,但建筑风貌和外观与村庄环境有冲突或平面布局部分不适应,对其外立面及内部平面进行整治和改造。

3、拆除:简陋建筑、质量较差建筑及因为规划需要改变,或对村庄风貌有较大负面影响、建筑质量差的建筑,采取拆除的措施,对村南路以南的两户住宅,于2008年前清理掉。

4、新建:新建住宅以点式及双联式布置,住宅原则控制在二至三层。

5、村内大坑填平后规划新住宅。

6、宅基标准:16M(东西)×15M(南北)

3.3道路交通规划

1、充分尊重道路原有脉络,同时满足区内通达性和安全性及消防等要求。

2、道路分为三级:

中心大街:宽20M

大街巷:宽10M

小街巷:宽5M

3、道路建设

南北走向:

中心南北大街(康庄路)宽20米,采用水泥路面,向南延伸使其与济枣公路至白马河港的柏油路连接,并配套白色高杆立柱双排路灯。其余道路共15条,其中长340米,宽5米的12条;长340米,宽10米3条。村西第二条宽10米的路(同德巷)向南延长至三支渠。

东西走向:

东西走向道路共4条,宽均为10米,其中长500米和长730米各两条。路面采用底层煤矸石,上面铺石屑,配套白色高杆立柱单排路灯。村南路向西接通白马河堤。2006年,硬化村内西侧长350米、宽5米南北走向大街和村中各长600米、宽5米的东西走向两条大街,并装架上路灯。此后,自西向东,每年硬化两条。

3.4排水管网规划

排水系统呈网状,与道路建设相配套,宽10米及10米以上街巷两侧挖排水沟,宽60厘米,高60厘米,砖混结构,上加水泥盖板;宽5米的小街巷中间挖排水沟,宽60厘米,高60厘米,砖混结构,上加水泥盖板后再修筑路面,入户端加箅筛,防止堵塞。投资12万元,环村挖排水渠1000余米,倒梯形,下底宽1米,上底宽2米,高1.3米。生活污水通过排水暗沟,由环村排水渠集中,经处理后排往三支渠。

3·5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1、改水改厕。根据村庄临近白马河,潜层地下水水质不适宜饮用的实际,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村里投资2万元上一台水质净化设备,让村民吃上洁净的自来水。积极引导村民居民改建新型卫生厕所,同时,加快建设公共厕所,在开发区、村部大院、村庄的东中西部各设置一处公共厕所。

2、垃圾箱(桶)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大于70米,并在适宜的位置设置垃圾收集点,在规划范围内设置20个点。每半个月清理一次,收集的垃圾运送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3、环卫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环卫保洁队伍,负责路面清扫、绿化维护、村容村貌整洁等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形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共识和行动。

3.6绿化规划

1、原则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乔木、灌木,用材树种、经济树种合理搭配,绿化、美化有机结合。

2、中心大街在已栽植花木的基础上,栽植黄杨球,树间砌花坛,设计栽植合欢、大丽菊、美人蕉、月季等常规花卉。

3、村内四条东西大街,设计两侧栽植石榴或桃树。

4、街心村民广场建设绿地,建花圃,铺草坪,选用四季常绿花木品种。

5、庭院绿化尊重个人意愿,由村里无偿提供葡萄、柿子、香椿、石榴、月季、无花果、海棠等品种。

3.7公共设施规划

1、学校建设。拆除现小学校,另选址重新规范建设村级标准化小学校及幼儿园。

2、新建科技、人口文化大院。将现使用的村“两委”办公院落让出,租赁或拍卖给村民搞三产开发。拆除村小学后一排旧瓦房,投资30-40万元新建两层办公楼的科技、人口、文化大院,大门西开,建仿古式院门,与现有的村务公开栏格调一致。

3、村民绿地广场。将现中心大街东侧水坑填平,建成村中街心绿地广场,内置石凳石桌、健身器械及代表本村文化的标志性景观,以供村民休闲娱乐。

4、卫生室。建设高标准卫生室,并争取与镇卫生院合作,成立北宿卫生院马楼分院。

5、文化宣传设施。加封村务公开栏铝合金透明窗;在中心大街北、中、南建设3处《村规民约》宣传牌,沿街建10个读报栏,统一刷写大街两侧墙壁上的标语和宣传画,使其容颜更加美化。

第四章经济发展规划

4.1投资6万元,预计动用土方1200车,对村南的大坑进行填埋,估计可新增土地15亩。

4.2自高岭土厂路至西落村大棚区,建设冬暖式日光温室,成片发展温室大棚蔬菜。

4.3在岚济公路马楼段绿色通道内发展80亩的林下百合特色种植。

4.4在岚济公路北新建加油站东侧,兴建一处农产品批发市场。

4.5以三处苗圃为依托,综合开发建设村南生态旅游农业小区。

4.6加大岚济、济枣公路沿线路带经济小区、白马河港区的综合开发,鼓励和支持村民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力争在2006年建成正在论证、占地8亩、投资500万元左右的塑料厂一处。

4.7对白马河以东,岚济路南,村庄以西的土地进行开发。

第五章村民社会保障规划

5.1在保持目前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100%的基础上,由集体统一补贴,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5.2循序渐进地实行村民养老保险金制度。所有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

5.4村集体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提高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的优待标准。

第六章制度及管理规划

6.1修订党务、村务各项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制作高标准、观赏性较强的制度牌子并上墙悬挂,同时,统一制作小巧精致的《村规民约》镜匾发到各家各户。

6.2健全完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环境卫生管理小组,治安维稳监控小组,以及计划生育协会、老年人服务协会、移风易俗理事会等群众自治性组织,规范村务和社会事务管理机制。

6.3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文明户星级管理、党员和村民代表包片联户等管理办法,实行“农村小社区化”和“区中区式”管理,进一步优化村内管理秩序。

6.4规范完善村级档案标准化管理。将村务文书资料、村级财务资料进行系统整理,规范组卷建档。同时,以每一个家庭为基本单位,统一建立村民档案并集中管理,条件允许时,增配计算机,建立村务、财务、村民电子档案。

6.5以落实《北宿镇村级工作操作规程》为载体,规范完善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运行机制,使其成为全镇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点的“点中点”。

6.6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教育。建立以村“两委”干部为第一责任人、党员和村民代表广泛参与的村民教育工作队伍,健全以集中培训、分批轮训、联户施训为主,利用远程教育课堂、广播喇叭宣传、板报栏宣传等为辅的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好宣传教育的舆论环境。

第七章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与措施

合理的政策引导、合乎当地实际情况的保护和建设措施是马楼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的保证。

7·1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按照“农民为主、政府帮助、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原则,多层次、全方位推进马楼村的新农村建设。

篇(2)

1 当前村庄建设规划面临的问题及症结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践的过程中,尽管规划编制者和组织实施者都是紧紧围绕着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但实际的实施效果却有许多地方不尽人意。就广东省来说,笔者特别注意到新农村建设主要面临以下问题:规划建设方式和方法出现一些照搬城市模式的偏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建设资金缺乏。

其实对于沿海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乡村来讲,采用一些迁村并点或者是重点整治市政设施村容村貌的规划建设方式,无疑是有益于该村发展的,而这些村拥有的共同特点是基本已达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发展阶段或是早已具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内在条件,如在迁村并点之后村集体土地可马上流人市场用于出租或直接转化为货币资本;但对于那些现状经济水平已较为落后的偏远乡村来讲,将村容整洁作为村庄规划的重点无疑是舍本逐末、无源之水。

然而在实际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尚有许多规划不能很好的切合当地现状,却将规划的重点放在贯彻相关规划指导意见上,主要围绕村庄的“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等五改”工作铺开。这些规划从技术的层面上来讲,能勾画出一幅未来村庄的美好蓝图,但这些蓝图的构建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实施起来就有很大困难。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更多的政府拨款来直接补贴给村民呢?显然这是不可行的,因为地方政府既拿不出那么多的财政资金来补贴所有村庄,而且这种补贴也只能短期内改善村容村貌和提高村民生活,在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赶不上城市的情况下始终不能长久改变农村落后的现状。那么,村庄建设规划的出路在哪?怎样才能使村庄彻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笔者认为,只有实现对村庄从“输血”到”造血”模式的转变,才能使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真正进入持续发展的正循环轨迹。

2 历史发展对村庄“造血”功能重要性的佐证

珠三角许多地区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也证明了“造血”功能对村庄发展的重大作用。以东莞的寮步镇为例,历史回退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该镇的许多村跟现今中国大多数落后村庄的状况无异,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各村可通过出租集体土地获得货币资本,这些资金可用于村民收入和发展村公共事业,后来,许多村如横坑村、岭厦村、新旧围村等又用村集体资金自建了厂房,进一步扩大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的来源,原先的村民则通过加入集体经济管理、进厂务工或是经营副业来提高家庭收入。这些村在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之前,其村的住房、道路、市政设施及村内绿化环境等就已得到了极大改善,随着村庄建成区的连片发展,各村内几乎再看不到传统的农村景观,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和村容村貌与城市无异,自动而自然的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在这些村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依赖上级政府的拨款,而是通过村自身资源的转化能力,通过其土地和厂房的出租不断获得村建设发展的资金,即通过其自身的“造血”能力,虽说这些村的发展有一定的时代机遇性,但同时其也证明了“造血”功能的重要。

3 今后村庄建设规划的出路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着手:

(1)基于城乡差别化思想观念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

这里所说的农村教育体系不仅仅指小学、中学等国家职能体系教育,而是指针对所有村民的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只有具备进步的思想和良好的劳动技能,村民才会主动去谋求发展,才有足够的能力去致富、去建设好村庄。而该项建设也无需投入大笔资金,可以利用村委会或村办公楼增设一处阅览室或劳动知识普及点,请专人长年或定期为村民提供知识培训,以提高村民发展经济的能力。

(2)基于城乡市场需求的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改变农村传统的单一经济结构。基本做法是以城乡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围绕城镇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配套产业,形成城乡经济有机联系的整体;另一方面,依托农村特色资源发展服务城镇生产、生活的产业类型,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村经济。具体来讲,可以发展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城镇相关产业的下游产业,如为城镇食品加工提供原材料而进行的种植,为城镇家a产业提供木材和动物毛皮初级加工;还有可以利用本村的特色资源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或开山取石生产初级建材。

(3)基于城乡信息共享的新农村信息网络配置

在市场焦息不对称和被动的话语权面前,农村经常性地出现农产品增产不增收、投入无产出的局面,这是当代中国农村的发展困境之一。就笔者所在的梅州市来说,很多乡村都具备种植柚类经济作物的先天优势,不对称的市场信息不能将这份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在各村规划建设中增设一处对外的市场营销点(作为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的一项),负责外部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村庄产品的对外销售。

(4)基于城乡空间联系的新农村对外交通建设,

城乡空间共融的本质在于城乡之间的联系,要建立通畅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连接,以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预期目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除对村庄内部联系道路进行整治、拓宽外,还需结合上层次规划对城乡联系通道建设提出建议。

篇(3)

____村位于____内,境内山大沟深,地广人稀,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1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亩,林地

亩。总人口

人。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村内矿产资源丰富,重晶石矿资源丰富。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合村情实际,建设生态农业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规划建设期限

自20__年至20__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____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铺设洛柞路至____村油路;修通两条通组公路。架起六座便民桥;解决300人的人畜饮水困难;进行农网改造。拉通有线广播电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和畜牧养殖业,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有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

(五)壮大集体经济

搞好矿产开发,发展集体经济。重点开发以重晶石为主的矿产开发,吸引外资开发。

(六)协调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加强村民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改变卫生习惯。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努力构建和谐新村。维护社会大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群众就医难。拓宽劳务输出主渠道,发展劳务经济。

四、组织实施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____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草案)

____村位于____内,境内山大沟深,地广人稀,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1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亩,林地

亩。总人口

人。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村内矿产资源丰富,重晶石矿资源丰富。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合村情实际,建设生态农业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规划建设期限

自20__年至20__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____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铺设洛柞路至____村油路;修通两条通组公路。架起六座便民桥;解决300人的人畜饮水困难;进行农网改造。拉通有线广播电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和畜牧养殖业,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有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

(五)壮大集体经济

搞好矿产开发,发展集体经济。重点开发以重晶石为主的矿产开发,吸引外资开发。

(六)协调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篇(4)

2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针,由于西部地区本身的区位劣势以及生态环境不佳,加之地区普遍贫困现象和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差,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多的困难。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更应该立足于现状,将农业、农村以及农民问题全面考虑,内容应该涉及经济、科技、文化、建设、政策等等多个方面。同时,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对农村地区未来发展蓝图的描述,规划内容应该对村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管理,对村庄的工程建设进行综合部署。

1)基于农业现状,深层次研究产业配置。西部地区现状农村经济收入主要由从事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获得,其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种植方式较为传统,这种方式的农业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因此,围绕提高农村经济收入的产业配置及经济目标的规划是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首要任务。首先,应该基于现状农业基础,提出具有现代农业产业的村庄建设策略。通过研究改善农业种植环境和引入先进的耕作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能够提高农地种植产量和增加农民种植积极性;研究实现农业结构转化和多元化生产方式,能够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和实现灵活农业生产,通过引入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建设规模化的农产品市场,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并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应该加快农村职能的转化,探索多种产业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农村产业提升空间大、农村劳动力富余。新农村建设规划应该整合农村资源,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积极发展其他非农耕产业。根据郭俊华的研究,以产业作为载体,以产业化作为动力,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主要分为5种类型:农业产业化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工业企业带动型、第三产业服务型、资源开发型。新农村建设规划可根据不同农村地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类型,也可以发挥当地优势,积极尝试发展其他新的发展模式。

2)基于农村现状,明确村庄建设任务。村庄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其内容主要通过研究村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村庄功能组织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对村庄用地布局、道路系统、工程管线设施、建筑平面布局等作出统一规划,并安排近远期建设用地及项目。首先,确定合理的村庄用地布局是实现科学的村庄建设规划的首要保障。村庄用地布局是村庄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其他上位规划,分析村庄自然环境,以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产业发展指导下,综合考虑村庄地形、地貌、资源状况及预测村庄规模,安排村庄的居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等用地的布局,引导村庄合理有序建设。西部地区村庄用地现状多是就近农田,较为分散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不只表现出村庄乱建现象、土地资源浪费,而且也会造成基础设施投入增加、村庄管理困难,最终导致村庄发展困难。因此,合理的规划村庄用地布局首先应该协调好生产与生活的关系、生产用地与居住生活用地的关系,应该根据不同村庄的地形及发展环境,对村庄布点进行整治,其形式有村组合并、拆迁重建、村内整治等。同时,应该协调好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交通等用地之间的布局关系,保障对外联系和发展的通道。其次,在合理的村庄布局的基础上明确村庄建设各项内容是实施村庄建设规划的重要任务。村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安排村庄住宅、公共服务设施、村庄文化发展设施、绿化景观设施等建设用地,确定村庄道路系统等级、各项工程管线指标、环境卫生及各项配套设施等。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村庄人口规模不等,人口结构不尽相同、村庄文化缺乏的情况下,对农村教育、医疗及文化设施的规模和选址应该做到既能服务全面,又不浪费资源。同时需要挖掘和引导积极的村庄文化,形成物质面貌先进、精神面貌积极的农村家园。

3)基于农民发展现状,积极研究合理的新农村发展保障措施及提出应对相关村庄问题的建议和意见。蔡昉等人的研究证明,我国区域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西部地区农村的落后与贫困,而教育、健康和人文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区域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农民发展保障措施主要是学生上学、农村医疗服务和村庄文化知识普及的保障,新农村建设规划不仅应该研究配置合理的农村医疗体系及基础教育设施;而且应该提出从规划到政策上的引导,研究消除农村户籍制度因素的影响的相关措施并提出相关政策上的建议,使农民尽可能多的享受公共服务待遇。另外,越来越多的空心村的出现,造成农村人际环境变化,更多的农村留守人群变成了老人和小孩。新农村建设规划应该针对这一现状,配备相关活动设施,营造积极的村庄文化,提出农村远景发展建议,并应该提出一些应对空心村的相关政策建议,保障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安全和健康。以期通过规划、建设及政策的协调,保障农村健康快速发展,建设未来美好新农村。

篇(5)

在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阶段,我学习到一些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一些资料的来源和收集索要部门都有所掌握。在现场调研的时候,虽然天气十分闷热,农村交通等也不是十分便利,当地的居民以及政府也对我们的工作不配合,但我们还克服了各种困难,尽可能的收集到更多的资料,对现场有更多的了解,为以后的规划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条件,使规划更具可行性。我们不光在各部门收集了现有的基本资料,还针对不同人群,做了一些切实的调查问卷,现场进行了调查,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调研时候村里不配合,通过我们耐心的解释,虽然有些资料没有拿到,但还收集到很多资料,这就锻炼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我们对调查问卷的形式以及制作也有了了解学习,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深度等都有一定的认识。

调研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现状问题和预算人口规模,以便确定规划用地范围。在现状分析发现很多问题,五四村的耕地严重不足,导致剩余劳动力很多,这些剩余劳动力又没有技能,知识水平也不高,是村里的一大难题。村庄用地布局混杂,功能分区不明确,三类工业离居住很近,严重污染居住区内环境。村里绿化面积不够,基础设施不足。这些都是我们这次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村庄性质、村里的产业结构、功能布局等很多方面都有了较好的规划。从这里我更加明白了规划工作的性质,我们不光是对用地布局的规划,还要对规划用地内的产业结构等多种问题这考虑,规划区内的人们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能更好的发展。我们的规划工作不仅要求组内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还要求和其他专业的人员很好的协作,规划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规模计算上,我们对人口预测等知识进行了回顾,对预测方法也有了很好的掌握。计算工作是很繁琐的事情,还要求有严谨的态度,力求计算结果准确无误。这很是锻炼我们的耐心和细心,看来规划要求很多,做好一个合格的规划人员要具备很多的品质。

后来的方案设计过程中,我们规划实习的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有时候还争持不下,大家都对规划提出自己的想法,听取各个同学的规划思路,对自己也有一定的启发,也是多种思维的变通。但有时候由于意见不一,组内成员还吵起来,使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从这里可以看出规划工作真的需要很好的协作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后来和老师多次交流沟通,方案修改调整过多次,从这多次的改动中,每次都能发现一些考虑欠缺的地方,从而学到很多东西。老师每次都能认真地指导,毕竟老师经验比我们多,考虑的问题也周全,在老师的屡次指点下,学习进步很快。看来在实践中学习的效率更高一些。同时,在实践中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理论掌握的不够,对规划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明白自己的不足,学习的时候才能有针对性,学习的动力也会更大,相信学习的热忱也会有所提高。后来和甲方沟通后,方案还进行了一些调整。在反复调整方案的过程中,不但学习到很多专业知识,在职业素养上也有很大的提高。我们原来在规划作业的时候每次草图的时候都画得不是很仔细,方案调整也不会有很多次,做事情从来都没有这么大的耐心,经过这次实习,才了解到规划工作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

方案确定下来,在以后画图的过程就相对简单一些,在这几年的学习中,自己对一些画图软件有了熟练的操作,像autocad、photoshop等。这些软件的熟练掌握,还是在去年暑假实习的时候,看到别的实习同学都能很好的应用这些软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来不断练习的成果。现在用autocad画图基本用快捷键,画图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的实习由于当时所学知识不同,实习任务和目的不一样,学习重点也有所不同。但这几年实习的累积,对自己学习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在后来的运用中就能很明显的体会到。每次实习之后就对自己知识的掌握有所了解,知道不足之处和需要学习的东西,这样学习的时候就有的放矢。这次实习有一样,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一定有很大的益处。虽说能熟练画图,但画图量还很大,调整次数又多,每天都很累,要一直画到很晚。实习的时候还是很辛苦的。

经过我们实习小组几个成员一个月的辛苦努力和老师的不断指导,规划任务最终完成。看着成果摆在眼前,那种成就感悠然而生,觉得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很值得。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到了大四,专业课程也学习了很多,对规划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实习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学习到的东西就会很多,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已经对专业知识学习很多,原来也进行过规划实习,所以对规划工作的程序及方法都有所了解,这对我们这次规划实习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个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成熟规划理论和成果,但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资料收集分析,多次方案调整,与甲方沟通交流,最终顺利完成此次实习。

篇(6)

我们是在学校和西安市规划共同合作下,响应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对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五四村进行了规划。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新农村的规划设计没有现成的成熟规划理论,而它又涉及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从多种角度来考虑,以多学科理论作为其理论支撑,如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地理学、生态学理论等。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实习既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挑战,对我们全组实习规划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我们多查阅资料,多吸取现有规划成果,并对新农村规划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这次实习,学到很多东西,真是受益匪浅。

在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阶段,我学习到一些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一些资料的来源和收集索要部门都有所掌握。在现场调研的时候,虽然天气十分闷热,农村交通等也不是十分便利,当地的居民以及政府也对我们的工作不配合,但我们还克服了各种困难,尽可能的收集到更多的资料,对现场有更多的了解,为以后的规划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条件,使规划更具可行性。我们不光在各部门收集了现有的基本资料,还针对不同人群,做了一些切实的调查问卷,现场进行了调查,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调研时候村里不配合,通过我们耐心的解释,虽然有些资料没有拿到,但还收集到很多资料,这就锻炼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我们对调查问卷的形式以及制作也有了了解学习,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深度等都有一定的认识。

调研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现状问题和预算人口规模,以便确定规划用地范围。在现状分析发现很多问题,五四村的耕地严重不足,导致剩余劳动力很多,这些剩余劳动力又没有技能,知识水平也不高,是村里的一大难题。村庄用地布局混杂,功能分区不明确,三类工业离居住很近,严重污染居住区内环境。村里绿化面积不够,基础设施不足。这些都是我们这次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村庄性质、村里的产业结构、功能布局等很多方面都有了较好的规划。从这里我更加明白了规划工作的性质,我们不光是对用地布局的规划,还要对规划用地内的产业结构等多种问题这考虑,规划区内的人们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能更好的发展。我们的规划工作不仅要求组内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还要求和其他专业的人员很好的协作,规划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规模计算上,我们对人口预测等知识进行了回顾,对预测方法也有了很好的掌握。计算工作是很繁琐的事情,还要求有严谨的态度,力求计算结果准确无误。这很是锻炼我们的耐心和细心,看来规划要求很多,做好一个合格的规划人员要具备很多的品质。

后来的方案设计过程中,我们规划实习的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有时候还争持不下,大家都对规划提出自己的想法,听取各个同学的规划思路,对自己也有一定的启发,也是多种思维的变通。但有时候由于意见不一,组内成员还吵起来,使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从这里可以看出规划工作真的需要很好的协作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后来和老师多次交流沟通,方案修改调整过多次,从这多次的改动中,每次都能发现一些考虑欠缺的地方,从而学到很多东西。老师每次都能认真地指导,毕竟老师经验比我们多,考虑的问题也周全,在老师的屡次指点下,学习进步很快。看来在实践中学习的效率更高一些。同时,在实践中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理论掌握的不够,对规划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明白自己的不足,学习的时候才能有针对性,学习的动力也会更大,相信学习的热忱也会有所提高。后来和甲方沟通后,方案还进行了一些调整。在反复调整方案的过程中,不但学习到很多专业知识,在职业素养上也有很大的提高。我们原来在规划作业的时候每次草图的时候都画得不是很仔细,方案调整也不会有很多次,做事情从来都没有这么大的耐心,经过这次实习,才了解到规划工作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

方案确定下来,在以后画图的过程就相对简单一些,在这几年的学习中,自己对一些画图软件有了熟练的操作,像autocad、photoshop等。这些软件的熟练掌握,还是在去年暑假实习的时候,看到别的实习同学都能很好的应用这些软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来不断练习的成果。现在用autocad画图基本用快捷键,画图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的实习由于当时所学知识不同,实习任务和目的不一样,学习重点也有所不同。但这几年实习的累积,对自己学习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在后来的运用中就能很明显的体会到。每次实习之后就对自己知识的掌握有所了解,知道不足之处和需要学习的东西,这样学习的时候就有的放矢。这次实习有一样,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一定有很大的益处。虽说能熟练画图,但画图量还很大,调整次数又多,每天都很累,要一直画到很晚。实习的时候还是很辛苦的。

经过我们实习小组几个成员一个月的辛苦努力和老师的不断指导,规划任务最终完成。看着成果摆在眼前,那种成就感悠然而生,觉得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很值得。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到了大四,专业课程也学习了很多,对规划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实习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学习到的东西就会很多,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已经对专业知识学习很多,原来也进行过规划实习,所以对规划工作的程序及方法都有所了解,这对我们这次规划实习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个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成熟规划理论和成果,但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资料收集分析,多次方案调整,与甲方沟通交流,最终顺利完成此次实习。

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 the Hengdong long Tong for example, Hengyang City,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a number of issues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modern planning concepts to guid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farmers in the new rural planning thinking.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如何建设新农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实施科学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然而,在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中,普遍存在着模仿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现象。这种不切实际,盲目模仿的现象造成了农村特色的削弱和消失。使城市居住区肌理代替村庄肌理,城市住宅代替村庄住宅。这种不符合农民生活方式的规划,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并且由此滋生了乱搭乱建等违法现象。在衡东县长塘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过程中,我们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目标,依据长塘村现状,从村庄建设布局、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几个方面,对新农村规划进行分析,并对新农村规划中新型农民建设问题进行思考。

一、村庄建设布局

村庄建设布局要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能充分结合自然地形,显示个性特点。农户建房要以村组为单位相对集中,合理安排水、电、路、通信等基础建设建设。

1、空间布局

长塘村现除3个相对集中的居民点,其余居住建筑分布比较零散,在规划中保留相对集中的居民点,尽可能按照原有道路、河流走向,确定组团形态、道路系统及开敞空间系统,保持村庄整体形态的延续。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纵三横”的格局,这样既尊重农村原本的生活习惯,又改善了村容村貌。

2、用地布局

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根据用地现状进行适当扩建和插建。一是可以平衡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二是可以对新建点无法纳入的住宅做适当安排。

在长塘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围绕村部呈组团状发展,商业、医疗、科教、文化娱乐等集中布置于村部片区、沿公路布置三片集中村民建设区,保留原胡家老屋、朱家大塘、新街、刘家屋场。

二、产业结构

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农业由粗放向集约、手工劳动向机械化、低技术含量与低附加值向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要协调农业与非农业的关系。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长塘村以传统的农林业生产(经济作物种植)为主,而二、三产业和养殖业发展规模较小。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以以水稻、油菜种植为主,加大发展油茶等经济林种植。建立100亩的蔬菜基地,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壮大猪、鸭养殖,同时利用水塘进行养鱼,重点扶持猪、鸭加工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和专业批发市场。结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旅游提供集吃、住、游、憩于一体的多功能、全方位服务。依托712矿适当发展工矿加工业。

三、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饮水、燃料是直接影响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应重视对农村道路的整修、自来水设施的安装,引导、帮助农民修沼气池,使用天然气,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1、道路交通

要促进村镇的经济发展,建立与外界联系的快捷道路,合理安排停车场和配套道路交通设施,村内通路以畅通为原则,适当考虑美化、亮化,依据地形自然布置,采取自由式的布局方式,结构采用环式与支状相结合。建设用材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除车行道用水泥、沥青外,步行系统多用卵石、块石等本土材料。

长塘村的道路规划中近期进村主路按5米两边各留1米人行道,村内道路按3.5米全面硬化,并结合衡东县城交通体系规划,沿线按13m红线进行控制两厢用地。并设一汽车停靠站。在村主要道路设置路灯。接通到每家每户,形成方便、快捷的道路系统,利于农业机械化。

2、给排水等市政设施

水、电、通信线路、给排水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文明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但由于农村基础薄弱,村距相隔远,导致配套设施的建设一直成为建筑规划的鸡勒。很多乡村居民已习惯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生活,在原来居住分散,人口不集中的情况下固然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规划成型成规模的居住区,则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如垃圾没有近统一倾倒的地方,排水沟不能连接到各家各户,没有设计合理的化粪池。这些使得新农村附属功能不全面,配套设施不完善。

在长塘村新农村规划中,重点在改电、改水、该厕、改厨四个方面:新建多个电排以供生产生活需要;将单独取水方式改为统一管道供水;每栋房屋屋檐滴水下设环形水泥硬化的排雨水明沟,集中排入村里的排水沟渠;每一至三家建一个化粪池,生活污水,沼气池水排入其中处理后再排入渠道;每家建水冲式厕所,粪便排入沼气池或化粪池。

四、环境保护

在村庄快速扩张、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坚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村庄建设同样合理布局,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安全放心、洁净卫生的良好居民生活环境。

1、垃圾的处理

垃圾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生活垃圾站的位置要固定,符合方便居民和不影响村容观瞻的要求,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机械化操作,生活废弃物集中运至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保护良好生活环境。

在长塘村规划中,设立集中垃圾收集点,对垃圾进行统一处理。垃圾收集点分别规划在相对结集中居民点内。垃圾站服务半径≤200,废物箱设置间距50—80m,村域垃圾通过垃圾收集点收集后,纳入到大浦镇垃圾处理系统中。

2、污水的处理

人工湿地是一种通过人工设计、改造而成的半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由土壤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三部分组成。其优点投资费用省,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简便,水生植物可以美化环境条件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适用于资金短缺、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不仅可以治理农村水污染、保护环境,而且可以美化环境,节约水资源;

在长塘村规划中采用潜流人工湿地,多采用碎石、沙子、矿渣等基质作为填料。不同类型的基质对废水中磷和重金属离子的净化影响最大,同时已应该注意基质粒径大小的选择。最后就是水生植物的选择其中香蒲、芦苇和灯心草适合。

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应成立专门的清洁维护结构,对公共场所进行保洁,所有公建均有单位设计中考虑公厕设计。

五、新型农民建设问题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没有新型的农民,前面谈的几点也根本无法实施。以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为目标,结合实施“阳光工程”对长塘村18—45岁的劳动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六、结束语

按不同模式科学规划和设计新农村,明确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投资的领域,科学规划,合理考虑环境保护,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规划和设计,美化村庄建设,完善公益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赵莉

篇(8)

村位于镇北2公里处,辖区内有11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1463户人家,总人口6700人,耕地面积7000亩,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以及梨、苹果等水果。近些年来,我村村民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大搞秋延辣椒种植等大棚蔬菜,已经形成初步规模,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能繁母猪、肉鸡、波尔山羊等养殖户也逐渐增多,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

二、村庄现状

1、从村民住房方面看,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砖混结构的大瓦房,很多农户住上了楼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道路交通方面,我村已经通了柏油路和沙石路,但长度不够,村内道路硬化率较低。

3、电力通讯设施方面。全村都已通电,有线电视、移动电话用户逐年增多。

三、我村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1、今年来,因多种原因,我村逐渐成了一个空心村。房屋建筑逐渐向村外衍射,并且房屋杂乱无章,较分散。村内一些老建筑长期闲置,不仅影响了我村的整体形象,而且造成极大的土地浪费。

2、根据规划要求,总体对老村庄进行改造,完善道路交通系统,着力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尽量充分利用老村中可利用的空闲地和闲置房屋所占地。

四、我村建设性规划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科学规划。

1、住房方面:先搞试点,建成一部分标准房,或者鼓励村民按照统一标准建房,尽量选用原来宅基地,节约利用土地。

2、道路交通方面:积极争取“村村通”工程款项,扩大我村道路硬化率,美化、硬化我村道路。

3、沼气池建造。积极鼓励引导村民新建沼气池,使用新能源,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家禽粪便等。超级秘书网

篇(9)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3-0042-02

《城乡规划法》中确定,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内容包括:规划区范围,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

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近些年来,衢州市柯城村区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对新农村的规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柯城区总面积609km2,人口41万,下辖2镇、8乡、7个街道,310个行政村。柯城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辖区内的村庄的各具特色,有城区型、近郊型、远郊型、山区型,类型多样,所以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那么,如何科学地编制新农村规划呢?这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

1 提高设计者的技术服务水平,使设计真正地融入村庄

1)善于总结村庄存在的问题,正确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综合考虑村庄的用地,发展方向,从节约土地的角度,整合村庄资源。对于旧村改造来说,新村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能给旧村提供调整空间,给旧村内部的梳理提供条件。怎样处理好个中关系,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尤为重要。

2)乡村规划,不同于城市规划,他有他的特点,尤其是村庄规划,一个村庄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他有其自身的历史,有其自身的文化,每个村都各不相同,村庄规划的编制不能笼统地颠倒重来,必须尊重他的发展逻辑,用科学的眼光编制适合于他发展的规划,包括建筑的风格,朝向的布置,市政设施的安排等等,只有这样才利于村庄的向前发展,才利于带动农村奔小康。

3)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以及上一层次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听取当地村民或者村民代表的意见。村庄规划是与当地实际情况紧密联系的,涉及到每户农户,涉及到村里的每条道路,每块想要利用的土地,怎么改造才最适合当地人的需求,只有当地人才最有发言权,所以在编制过程中,需要认真了解,在各个阶段都要征求当地村民的意见,及时的给予公示,同样也使村民真正地参与到村庄规划的过程中来。

4)将高质量的服务落到实处。村庄规划应该是动态的,在确定规划方案后,对村内每栋农房的建设,每条路的修建,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都应该做好衔接,及时地把规划中不合理的内容给予修整,使规划不断完善,使其更适应村庄发展的实际。

2 规划如何体现适合当地的村庄风格

2.1 建筑风格的体现

不同地理位置的村庄,建筑风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纯粹地把城市的东西搬到乡村,也许就会与乡村特色格格不入,而且也不能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得到传承。当然,也不能一味地生搬照抄。因此,在风格体现时,在外立面设计上要抓住当地的特色,在内部布局时要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事实上,从城市到郊区,再到山区,整个建筑风格是逐步变化的是有一定的逻辑可循的,也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习惯相联系的。例如,衢州市柯城区的几条生态经济产业带,市区至七里,市区至石室、花园,都是很典型的。好的风格的体现,对于沿线、甚至片区的经济发展都能带来积极的影响。

2.2 文化风格的体现

其实,细究起来,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只不过有些浓一点,容易被人察觉到,有些淡一点,就被人忽视了。但是,在规划时都应该尽力寻找,并且通过规划,使它在村内有所体现,如从建筑方面、配套设施方面、甚至是村民家中,多种渠道都可以。例如,七里乡均良村,培养出了一批国家栋梁,从这个村里出去的博士、硕士就有多名,是一个有着良好传统的耕读文化村;又如华墅乡园林村,当地人多数为宋学家朱熹的后裔,有着兴学重教勒碑禁赌的光荣传统,也是一个特色文化村。规划通过对这类村庄文化的保护、引导和发扬,村庄文化特色的挖掘,和文化风格的体现,不仅能够使其成为村庄的名片,也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3 为基础设施完善提供思路

3.1 电力、电信方面

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在全区的村庄都得到覆盖,但是线路建设和村庄规划的不同步性,使得村庄建设时,尤其是新村建设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因此在规划编制当中,应该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避免土地浪费,或者重复投资。

3.2 给水方面

现状村庄的给水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市政供水;一种是采用压力井。目前,市政供水正在不断地普及,但是建设也有先后,在规划时,对于能够接入市政管网的,一定要考虑接市政管网,对于暂时不能接入的,应提出整治意见,并对水质提出要求。

3.3 排水方面

农村的排水,除了城中村和少量的集镇区村庄有条件接入市政管网外,其他的还是以自由排水和沟渠排水为主,那么,在规划中,就应该确定排水形式,对于以自由排水和沟渠排水为主的,需提出整治疏通意见,避免造成水体污染,并为今后建设留有余地。

3.4 卫生设施方面

新农村建设中,垃圾收集处理、农村卫生状况改善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并且,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增加了很多的卫生设施,农村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规划中应该进一步提出废弃物的收集处理方法,以及转运地点的选择等,为村庄垃圾真正有效地解决提供思路。

总的来说,一个好的村庄规划,一个真正能用的规划,他的编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只有设身处地地、全面地为当地老百姓考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考虑,才有可能成为有用的规划、成为好的规划。

篇(10)

【 abstract 】 this paper wuyuan long beach village as example, discusse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practice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 a little enlightenment function.

【 key words 】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背景

婺源,在作为“无烟经济”的新经济元素的旅游经济介入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重新为历史文化村落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一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旅游交通与服务设施的随意设置带来了对历史风貌的破坏和干扰,造成原有历史风貌的变异。另外又由于婺源发展和保护的资金的缺乏,造成这种历史风貌的变异长期得不到纠正和改善。

当然,观光收益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一定程度的改善了古建筑的维护情况。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商品,文化旅游也成为相当一些地方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地土著居民以及当地政府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结合在一起,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合理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新农村建设

自2006年开始的新农村建设,使得行政手段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力量影响着传统村落今后的发展;它在给传统村落遗产保护带来契机的同时也使它们面临着危机。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初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许多政府官员由于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只顾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和方便,只顾“新农村”的政绩形象工程,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特色的保护。在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背景下,建设管理者的短视和传统村落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联合成一股很大的势力,使得一些具有不可再生文物价值的历史村落和建筑以发展的名义被改造的面目全非,而村落历史风貌也随之消失了。

反之,另一种危机的表现则是在一味保护的口号下,产生的当地政府无力、无资金进行保护的尴尬现状。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这样的现象:对于传统的历史遗产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对其进行开发,经济回报上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使得一些投资者也裹足不前;与此同时政府又没有资金对其进行必要修缮,从而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陷于一种无作为或者是无法作为的怪圈中。

二、长滩村历史和现状

长滩村分为上长滩村和下长滩村两处,为一自然村,村中下设6个村小组,约有130余户,500余人,年人均收入1200余元,以种田、务工、养殖为主,没有旅游收入,仍属自然经济状态。农业内部经营结构单一,经济产业化程度较低,非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人均年收入普遍偏低。

长滩村村落较小,由于地处山、水、田三处合围之处,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由于位于从县政府驻地的紫阳镇到清华镇的公路旁边,距离清华五公里,此地也是婺源东线旅游的必经之地,外部交通良好,传统风貌保存较好,旅游开发潜力较大。而长滩的位置正好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观视角,得以看到村庄的全貌。

然而,通过调研我们可以看到:婺源耕读文化的社会基础已经消失,人类生活方式在不断变迁;外来的市场经济的冲击;生活方式和政治体制以及目前的局面造成了婺源的重重困难。以长滩为代表的一些传统村落尽管美丽依旧,却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自然的、人为的因素,普遍出现了时间给它带来的种种疲态:一方面是旧的传统社会基础、经济基础的解体,而另一方面是传统村落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脱节 。

传统村落中水电气等市政实施严重不足,已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居民家中没有单独的上下水和卫生间,没有通燃气,没有集中的供热系统。由于缺乏集中的垃圾收集点,在传统村落中经常会形成露天的垃圾堆场,加之道路本身排水不畅,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收集垃圾和排除积水,村落中的环境更加恶化,常常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居民生活卫生很难得到保证。

另外,人际交往空间严重不足。现代社会基本的绿化空间、健身活动、休闲娱乐场地的人均占有率大大低于城市平均水平。村中现存古迹六处,古桥一座(龙溪桥),原有宗祠,八角亭已被毁,危房占全村房屋的1/5左右,村民想做新房者没有地基,只能在原地拆旧建新。

三、总体规划原则

大力探讨新时期、新农村、新的生活方式以协调传统村落的原有村落形态,保存其宝贵的旅游资源,成为婺源新农村建设中必然要面对的课题。而简单的行政命令和保守维护只能是让传统村落消失得更快。因此,发展就成为必要。同时,景观资源与建筑遗产的保护、承传、弘扬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广大百姓的理解、配合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保护村落历史上形成的风貌,保护村落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在这里,保护的含义己扩展为保护历史文化环境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对传统村落而言,必须加强整体环境的保护,并放在区域的整体环境中。在保护和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因此同时保护还包含对传统村落不合理的整治。

四、暂缓开发、完善生活及旅游配套的长滩村规划

(一)规划思路——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先行、做足水文章

长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沿河古建轮廓保存较好,是摄影及写生的较佳场所,但如何开发长滩的旅游经济?首先,“水”是长滩的关键词之一,因此,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作足水文章对长滩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是基础设施的完善。

另外鉴于资金不充足的情况暂缓对村落的开发,建议封村,暂不开发旅游;在风貌保持良好的沿河立面上,以水上环线进行串连。在保护历史遗存、调整村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打造古建沿河夜景,增加旅游亮点。同时解决旅游的配套设施问题,在目前没有能力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分几步走。

(二)规划实践和方法

1、村落基础设施、卫生设施的整治

先解决村民饮水(建一水塔)困难,整修道路,疏通下水道等基础设施问题。村中垃圾污染、水源污染、渠道堵塞状况要改善,解决村里卫生配套设施不完善问题。

按农民需要规划集中饲养家畜用地,做好人畜分离工作。

2、旅游配套

开发水上游乐项目,旅游路线设置为可以让游客可沿村边古道游览,路边拍照,河边写生,形成水上休闲一条龙游览。在规划中重做村入口和停车场,解决旅游基础设施问题。在龙溪桥上建一桥亭,增加古村风韵。

(三)出路的探讨——利用村落特色、分步骤进行

在以长滩为代表的传统村落中,尽管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风貌,但是囿于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保护和开发资金不充足从而导致村落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和长远的开发,人居环境较差,传统村落的健康发展也无从谈起。在面对这种传统村落中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就需要找出和充分利用村落特色,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而在面对这两大课题的时候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涉及到操作中具体做法和具体步骤的问题;如何对待村落本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工作中的先后问题,其中尤其以村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后步骤问题尤为重要。

首先,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暂缓对村落的开发,暂不开发旅游、避免那种杀鸡取卵式的旅游经济增长,保留传统村庄的道路系统和地形地貌。在大力保护和抢救村落建筑遗产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历史遗存、调整村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在资金匮乏、没有能力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分几步走。

结语

近年来,对待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态度有所改观,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也有所深入。一些地方开始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保护更新做法,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些地方试图从传统村落发展演变的规律着手,从村落的本质出发,在设计中努力使历史信息融合到现代生活中来,为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如苏州和乌镇、诸葛村等。

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比较成功的做法还只是在小的范围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上文提到的类似的苏州、乌镇等地,很大程度上是用钱堆出来的,例如乌镇就是由中信实业银行签约投入2.5亿元用于乌镇的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而婺源的新农村建设要发展资金从何而来?由于经济压力的原因和粗制滥造,婺源的旅游并不能长期的吸引人流,旅游产业的成熟还有待完善;同时我们需要面对的还有婺源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村落保护之间的冲突。基于对以上种种具体和非具体问题的思考,此时,再来深入研究和认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1)

1.前言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点以及各种媒体、杂志的宣传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建筑风格上,治标不治本。“加快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成‘新农居’新农村在好也是农村,绝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旧房盖新房实现新农村”。本文从新农村规划建设方向研究,新农村发展策略分析,新农村规划建设解析等方面就新农村规划建设进行了探讨。

2.新农村规划建设方向研究

2.1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

在村庄建设规划中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建设标准,合理使用当地传统的建设模式。可采取新社区建设,空心村整治,城中村改造,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整治等有效形式使整治后的村庄,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硬化道路面符合规划,饮用水达到标准,厕所卫生条例要求,排水沟渠和新旧水塘明暗有序,垃圾收集和转运场所无害化处理,农村住宅安全经济美观、富有地方特色.

2.2结合国情,因地制宜,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

我国现代化的初期和经济起飞阶段,发展重心放在城市和工业化方面,对农村重视不够,而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则开始有意识的采取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由政府统筹配置资源,实行一定程度的向农村倾斜政策,大力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扶助农村现代化发展。以人为本是规划工作中需要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重视民众参与规划,既能贴切人民的现实生活,提高规划建设实施的可行性,又能克服规划设计师的高傲情绪和帮会式的关门主义。

3.新农村发展策略分析:

第一,规划师要把握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关系。在商品经济下,中心城市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无限度的恶性扩张,将会导致空间结构的失衡。应当通过地区发展规划的干预,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优势的同时,带动乡村的进步,使城乡协调发展。

第二,村镇的规划应当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现代市镇的空间概念,已经不局限于一个孤立的点,只有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布局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规划师要把握农村人口和村庄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编制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科学预测和确定需要保留的村庄,明确整治对象,编著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计划,合理确定整治项目和规模,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和要求,规范运行程序,明确监督检查的内容和形式。

第三,规划师要根据实际分析村庄的发展空间。既要考虑扩张可供选择的地理方向,确保其选择可以保护高质量的农田;还要考虑村庄本身是否有适合发展工业的土地,及充足的水源等问题;再次,在规划中应当十分重视交通条件的作用。现代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旧的时空观。

第四,村庄的规划建设不宜过繁以简明为好。对于未来的发展应避免过分具体化,允许地方根据当地的情况加以调整,把余地留在实施的过程中,以求规划更符合实际。同时要注意突出乡村个性:房屋建筑的造型与风格,应吸收当地民居的传统特色,使之具有“乡味”;建筑用材尽可能使用当地建材,以使居民有身临其境,倍感素雅之味。

最后,规划师在给村庄做规划时,要尊重并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坚决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格局。坚持以改善农民最迫切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特征与农村风貌。

4.新农村规划建设解析

4.1 农村道路,

农村道路整治首先,要进一步硬化路面宽度,构架主次分明的道路系统,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渠并且要根据当地降雨量计算确定其宽度和深度;其次,村庄内部道路标高应低于两侧住宅基地场院标高,道路通过学校,商店等人流密集的路段时,应设置交通限速标志及减速坎,保证行人安全;再次,村内主次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障碍驾驶人员视线的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并且主要道路交叉时应尽量正交,必须斜交时,锐角应大于45度;最后,应避免过境路穿越村庄,当必须穿越时,两侧建筑物必须根据相关规范满足安全要求,并设置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标志。

4.2村庄给水

进一步加强村庄给水工程整治力度,逐步实现村庄集中给水,以满足农村地区人畜安全、方便饮水;暂无条件建设集中式供水设施的村庄,应加强对分散式水源的卫生防护,水井周围20—30米范围内,清除污染源,并综合整治环境卫生;临近城镇的村庄,可通过连接城镇供水网供水到户;对于淡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利用屋顶有组织排水或建造人工集雨场及水窖收集雨水,经储存处理后,作为村庄生活用水的补充水源。

4.3村内排水

我国大部分村庄没有下水道和村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通过村庄排水工程整治,逐步实现“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沟渠或农业灌溉。有条件的村庄可采用管道收集生活污水,雨水和污度轻度的一般污水可根据地方实际,采用明沟或暗渠方式排放;其次,排水沟渠要充分结合地形,使雨水及时就近排入池塘、河流或湖泊等水体;最后,村庄内的竖向工程要经过规划师统一考虑和设计,严格限制村民宅基地标高任意设置。

4.4垃圾收集

农村不科学的垃圾处理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严重的后患,同时也威胁到城市和农村饮水安全。

在农村垃圾收集可采用“每户分类收集—村集中—县处理”的模式。同时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应做到防雨、防渗、防漏,保持整洁,不得污染周围环境,并于村容村貌相协调。

4.5生态建设及环境整治

农村的生态建设主要是指:充分利用路旁、庭院及宅间空地,种植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等绿色植物,防止水土流失;多种新型能源并举,利用太阳能、沼气能、生物制气等天然能源取代燃烧柴草和煤炭,减少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农作物秸秆还田、制气或作为禽畜饲料,有机生活垃圾还田或作为禽畜饲料,重视资源再利用等方面。

农村的环境建设方面:要注重村庄环境的整体性、文化性和公众性,不宜刻意设置大型集中公共绿地,可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进行绿化,尽量利用村边的水渠、山林等进行绿化布置,以形成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融的田园风光。

4.6农村安全

农村安全主要指在消防和防洪排涝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农村规划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拆除危房,整治火灾隐患;根据村庄周围的地形地势,采取“避”、“抗”等有效措施,减少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给村民生命财产构成的威胁;新房的建设要符合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幼托、中小学等公共建筑要避开存在地质隐患的地段。

5.结论

总之,我国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走城市化的老路。应当循序渐进,不断的摸索,寻找适合我国农村建设的规划之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的繁荣,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以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杨峥屏,但秋君,珠海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对策[J],规划师,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