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品管圈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6-26 03:35:5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护理品管圈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护理品管圈论文

篇(1)

1.1体温单填写不全新入院当天和跨科的未写全,体温单未按要求测画,请假及外出患者体温单上记录不规范,手术后日期填写不统一,手术日液体出入量有漏记现象。

1.2执行医嘱后因医生和护士时间不一致,护士执行口头医嘱,如止痛、降温等处理后没有及时补齐医嘱造成医护记录不一致。

1.3护理记录中与医嘱、患者病情、患者介绍的治疗等实际情况有出入,记录内容欠准确,病情观察记录不及时;记录内容缺乏连续性,患者病情变化处理后未得到缓解、没有及时记录,字迹潦草有涂改等。防范对策。今后应把规范结核专科病历书写做为长久的工作重点。按《规范》要求,对病情的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观察,应及时、准确、客观、真实记录。体现护士分层级管理要点,交接体现连续性,专科特点,要求病历字迹端正,无错别字,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及护理措施。

2拟定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①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对规范病历书写重要性。②规范结核专科护理病历书写格式,完善内容,制定书写规范细责。③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做好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

3解析现阶段存在的护理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改进的对策目标拟定

3.1规范交班报告书写,接班护士可全面掌握整个病区的患者情况,明确需继续观察的问题和实施的护理。书写内容应全面、真实、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3.2不再重复书写全体一般护理记录学,保证护理记录书写的严密性。凡危重、抢救、大手术后、特殊治疗或需严密观察病情者,须做好危重护理记录和观察记录,以便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患者情况,观察治疗和抢救的效果。

3.3护理记录不再按护理诊断术语记录护理问题,而要采取记实的手段,对病情观察、护理行为具体、全面、客观的描述“,做好写的,写好做的”保证护理记录质量和法律效力。

4效果确认

全体护士经过全方位的培训,通过对“硕果圈”活动后数据的统计分析,认识到了护理记录的内容应突出客观性和准确性,医疗护理文件必须书写规范,必须保证其正确性、完整性和原始性,以确保其法律效力。掌握了结核专科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标准及质量要求,使护士记录单的缺陷明显减少,书写合格率达到99.50%,病历书写的规范将进一步标准化。

5讨论

篇(2)

[中图分类号] R19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a)-0167-02

Effect research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pplied in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nursing trainees

MEI Jing GUO Zhi-qun YU Shui-ying

The First Pepole′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ujiang 33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pplied in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nursing trainees. Methods 408 cases of nursing trainee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204 cases."quality control circle" with hierarchical teaching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Clinical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Examination pass rate,the rate of language specification,communication rate,active service rate and the medical staff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pplied in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nursing intern can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trainees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improve nursing brand effect of hospital.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Nursing trainees;Hierarchical teaching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指在同一单位内自动自发实施品管活动组成永续性的小组,以尊重人性、以人为本出发,通过轻松愉悦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发地参与管理工作,从而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1-2]。QCC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医院中被广泛开展,效果肯定[3],国内很多省市医院也在逐步推广此项工作,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品质管理活动,一线护理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圈内每一位成员都有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现了“自动自发、团队合作、品质管理、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本文根据护生学历层次不同分为中专组、大专组和本科组,每组配备相应的带教教师,观察QCC在护理实习生分层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共408例,其中男7例,女401例;本科生22例,专科生266例,中专生1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4例,观察组采取QCC方式进行分层次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进行分层次教学。

1.2 活动开展内容

各QCC小组成员根据护生分层次教学的主题,设计了圈名、圈徽、工作计划及工作目标等。

1.3 活动开展方法

带教老师以科室为单位自发组圈,以6~8例为一个圈(均符合医院层级教学要求),选定圈长全权负责本圈工作,科室护士长为辅导员进行指导,圈员按选定的主题,QCC运用群众智慧、集体力量、团队精神、PDCA循环改进程序[4-5],按照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实施方法拟定、对策实施与检查、效果确认、检讨与反省、整改和改进等八个活动步骤对护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运用鱼骨图、检查表、流程图、头脑风暴、分层法等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管理,针对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逐步解决,每月召开圈会,并有相关的活动记录,6个月为一个QCC活动周期。①很多QCC小组成员从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护生层次不同,新增加了很多项目,如让护生每周书写学习心得,定期进行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等;②根据护生与患者沟通困难等问题,QCC圈员在护生中开展“护患沟通情景竞赛”,书写护患沟通记录单比赛等活动,大大提高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③针对护生毕业时面临毕业答辩的任务,QCC中高学历、高职称的圈员担任护生的论文指导老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讲座,同时模拟论文答辩场景,提高护生撰写论文的能力和现场的应急能力。

1.4 护生分层次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①中专生以掌握护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专科操作、护理程序、人际交流为主;②专科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主,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③本科生除专科生的要求外,还需注重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6]。教学要求:在制订目标教学时,对轮转科室的安排、带教老师的选择、具体带教要求(集中教学、小讲课、护理查房、护理病历)、出科专科理论及操作考核等作出具体规定,进行分层次带教。

1.5 观察指标

采用“护生综合能力测评表”评价两组分层次教学效果。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考核合格率、语言规范率、沟通交流率、主动服务率及医务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学生综合能力测评表[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在此活动中护士长作为辅导员对活动进行指导,并不直接参与管理,改变了以往教学工作中“要我如何做”的模式,演变成“我要如何做”,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参与实习带教质量管理的意识,体现了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带教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能力,能准确熟练应用PDCA循环[7],并结合鱼骨图、检查表、流程图、头脑风暴、分层法等质量管理工具,解决实习带教工作中的各种问题[8];提高了护士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主动性,圈长根据个人特长给圈员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员的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一位护士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生良好的实习态度、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理论知识为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生的综合素质,分层次带教可以使护生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之处,调整努力方向,促进个人能力的发展。

QCC开展后,护理人员以高涨、饱满的工作热情,以主人翁意识参与到所有的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高效、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9-11];护生根据自身特点以良好的实习态度、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理论知识,积极主动为患者服务;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事业接班人,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提高患者满意度,“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患者的满意将是最大的社会效益,也将带来无形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春远.品管圈用于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88-90.

[2]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3]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2):1103-1104.

[4]戴艳琴.“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护杂志,2005,2(3):255-256.

[5]袁琦,黄燕.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护理研究,2010,24(19):1761-1762.

[6]王爱娣.“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品质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73-74.

[7]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医学,2009,21(12):2189-2190.

[8]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4):1089-1090.

[9]卢燕芳,江南,赵锐袢.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困难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8):664-666.

[10]裴小玲,姚鲜.品管圈在提高门诊护士工作积极性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159-160.

篇(3)

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人们的自身意识也得到了提高,对服务类行业的要求也越加的苛刻。医院作为一个大众场所,其自身体系的庞大,业务种类的繁多使其的管理难度非常大[1]。要做好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的同步发展,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品管圈的概念最早由美国Deming教授提出,并在实践中验证了多年其合理有效性[2]。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管理的质量及服务质量,本次研究选择了在儿科病房成立品管小组,以观察患儿家属的总体态度,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病房住院治疗患儿及相对应家属100例,以实施品管活动为界,实施前50例及实施后50例进行对比。儿科护理工作人员14名,年龄分布在20~37岁,平均(27.53±4.82)岁。受教育程度分布为大专3名,本科11名。其他信息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品管圈活动实施办法:①准备阶段:认清护理工作现状,明确活动的目标。在儿科病房成立QC小组,命名为"爱帽圈",由所有护理工作人员14名组成,护士长任QC组长,监督带动活动的进程。其中本活动每2w组织1次,首先进行相关课程的培训与指导,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QCC培训,做好记录及评测,如护理方法、要点及健康宣教从而将其运用到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其次根据相关检查,并不断改善活动的相关内容;②实施阶段:分析儿科病房需要进行本次活动的理由,各抒己见找出需要改善的问题,现状调查并制定活动目标 组织本次圈活动的相关成员进行讨论,并制定出解决方案及所要达到的效果。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协调工作,遇到问题积极改进,并做到每日一查及阶段性检查成效;③总结阶段:做好整个活动过程的记录汇总,总结得与失及未来的打算。鼓励参与人员积极撰写论文并召开座谈会,丰富活动的成果。

1.3评价标准[3] 由我科室自行制定量评标准,制作满意度量表,通过接待、服务、医疗等项目进行评定,统计10分。其中优秀:8分及以上;良好:6~8分;差:6分以下。优秀及良好评定为总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标准取0.05。

2 结果

2.1家属满意度对比 患儿家属在QCC活动实施后评价服务优秀的31例,良好的17例,总满意率为96.00%,实施前评价优秀的19例,良好的23例,总满意率为84.00%,QCC实施后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工作人员对比 本次研究阶段护理工作人员未出现过变更及增减。QCC活动实施前14名护理工作人员4篇,实施后18篇,QCC活动实施后数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品管圈是推动质量管理走向规范化、合理化的优秀的质管体系。QCC活动在日本各大行业均已得到普及,在对日本医疗体系的调研中发现,其技术的领先及素质的打造均得益于QCC的质管体系。QCC的实施能够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工作中能够很好的贯彻执行各种相关工作准则,相关人员间的协作精神也得以体现[4]。对于医院整体来说,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带动了医院整体凝聚力及形象的提升,全体护理人员均具有以患儿安全为第一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宗旨,加强培训,人人重视,营造氛围,增加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临床护理安全工作真正落实,真正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5]。本次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品管圈的良好成效,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明显得到提升,工作人员的热情进一步的放大。找到并解决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患儿有一个优越的治疗环境,另陪护人员的身心也得到放松,这就是本次研究的宗旨。品管圈在临床中的成效明显,应当在我国医疗体系及更多的相关行业得到推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1-22.

[2]王颖雯,沈国妹,孔梅婧,等.品管圈活动降低儿科血液肿瘤病房响铃频次[J].护理学杂志,2013,28(23):49-50.

篇(4)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whether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can decrease incidence of PICC complications. Methods : In November 2012 to carry out QCC activities around 100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50 cases each;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carry out QCC activity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six steps,which set up QCC organization and established"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PICC" as the theme, we also made a activity plan and analyzed the complica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formulated corresponding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Results: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20% in control group,which the puncture bleeding incidence was 6%,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by 2%,Mechanical phlebitis incidence of 6%,Catheter obstruction rate was 4%,Other complications was 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6%,which the puncture bleeding incidence was 2%,Mechanical phlebitis incidence by 2%,other complications was 2%,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and Catheter obstruction has not been found .Obviously ,the control group complication rates is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a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 0, 05).Conclusion :Applying QCC activity to qualit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ICC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s: QCC activity; PICC complications ; Effect

品管圈[1]起源于日本的品质管理圈,是指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启发个人潜能,透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使每位成员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从而积极参与管理,并运用各种改善手法,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肘部静脉进行穿刺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处的导管,已在国内临床广泛应用,而且是唯一一项由护士独立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2]。这项技术尤其是用在肿瘤患者需要长期静脉通路治疗时[3]。但PICC置管在给患者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仍然存在穿刺口出血、导管相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4]。然而置管后维护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和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5]。我科自2012年11月将品管圈活动用于PICC质量管理中,自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04月住院PICC患者,以2012年10月开展品管圈前后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剔除了性别、年龄有差异的患者,诊断、家庭经济情况、血管条件、文化程度、导管及相关材料和置管操作者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男 71例,女29例,年龄22-83岁,中位年龄59岁,其中胃癌38例,肠癌30例,鼻咽癌11例,肺癌13例,肝癌1例,鼻腔淋巴瘤1例,纵膈肿瘤2例,胆道癌1例,宫颈癌3例。

2. 方法

2.1对照组方法:查阅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住院PICC患者的置管和维护登记资料,进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数据统计。

2.2观察组方法

2.2.1成立“品管圈”组织,护士长担任圈长,圈成员共12人,均为女性,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8人,开展以“减少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

2.2.2拟定活动计划。设立2月为一个活动周期。2012年11月―2012年12月完成17例资料;2013年1月―2013年2月完成17例资料;2013年3月―2013年4月完成16例资料; 2013年5月开始整理资料、统计分析、撰写论文。

2.2.3根据统计的对照组并发症情况,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如下。①圈员自身因素:圈员有选择导管口径不符合患者血管条件、穿刺不当反复刺激、冲封管方法不正确及健康宣教不到位的情况,易引起并发症的发生。②患者因素:患者文化水平低,经济条件差。③管理因素:对圈员中的新护士、低年资护士培训不到位;以单纯执行治疗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参与管理的意识不强。

2.2.4针对以上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①本科设立PICC置管和维护间,修订PICC操作、维护流程,建立品质管理模式。②全体圈员加强PICC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对PICC并发症的处理能力。③建立PICC健康教育制度,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

2.3观察指标: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包括穿刺口出血发生率、导管相关感染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堵塞发生率和其它并发症发生率。

2.4统计工具 采用SPSS19软件、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两组患者PICC导管并发症的比较,见表1。从表1中可显示:两组患者PICC导管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3.2两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的比较,见表2。从表2中可显示:两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的比较,观察组PICC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4、讨论

PICC置管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根据文献[6]报道:其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3.1%,导管堵塞率为1.0%;从表1中可显示:本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导管堵塞发生率为0%,机械性静脉炎及导管堵塞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此报道;且本观察组总并发症和对照组总并发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近些年,有100多个国家引入了品管圈,而且目前品管圈已成为国内各大医院重要的品质改善举措之一,各院积极参与,用于解决院内各单位存在的问题,改善各项作业。从1993年开始我国大陆地区有零星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最早应用于护理质量的改进。2000年以来,少数医院开始将品管圈应用于不同的部门,包括护理技术与管理、药事管理、手术室以及医院质量相关管理。从文献报道情况来看,这些医院品管圈的应用均收到显著效果,明显促进了相应部门质量和效率的提高[4]。

品管圈用于PICC的相关研究已有报道,它提高了患者置管维护遵循率。本研究预实验将品管圈活动用在PICC置管质量管理中,提高了圈内员工的管理意识,增强了其管理能力。圈成员针对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集团队力量制定出了相应的计划和解决办法,并按照计划有目的的对患者的PICC导管进行正确、合理、及时的管理,从而使机械性静脉炎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相关报道,控制了风险,PICC置管质量得到提高,品管圈活动收到显著效果。由此降低了患者因PICC并发症带来的成本,减少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又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祝志梅,牟宝华,陈林.以品管圈为载体创建优质护理病房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2,11(6)558-559.

[2]黄伟萍,杨水秀,李侠.系统规范的教育和培训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12):116-117.

[3]袁玲,叶惠华,陶立芳等.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5,20(1)::67-68.

篇(5)

实施品管圈后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知晓率由56%提高至80%。结论利用品管圈活动对老年住院患者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管理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可以调动科室护士主动参与病房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的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品管圈 老年住院病人 质子泵抑制剂 知晓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mproving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Methods

We Establish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argeted theme; grasped the situation; planned formulation and goal setting and analysis, strategy formul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review of further improvement. Through a series of practical resul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at effectively improved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 developed a proton pump inhibitor medication guidelines. Results

The rate of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the patients was 80%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y 17, 2013 - June 17, 2013), compared the rate 56% of the patients before it (January 30, 2013 - March 3, 2013).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to take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t would not only improve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it also mobilized the nurs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ward management, enhanced the nurs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initiative. So it was beneficial for the management of nurse and the resolu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problem.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wareness

【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08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2.047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发地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由成员主动提出,然后全体合作活用品管手法,讨论及尝试解决工作现场存在或潜在品质问题的活动团体[1]。本科于2013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探讨品管圈对老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服用时间知晓率的影响。应用品管圈方法,对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质子泵抑制剂进行管理。在全科护士共同努力下,取得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1 月30 日~3月3 日老年住院患者50例为对照组, 2013 年5 月17 日~6 月17 日老年住院患者54例为干预组。两组患者均住院3天以上,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7.6±8.3)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可通过普通话进行沟通,神志清楚,无老年痴呆症等精神疾病,两组患者均需口服PPI。

1.2方法

1.2.1品管圈的建立以本病区护士长为圈长,再由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2名组成的QCC小组。根据病区患者的特点,开展了患者安全用药的活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知晓率。护士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执行者,工作重复性强,PPI服药时间应在晨起餐前半小时,早晨是壁细胞兴奋期,此时产生大量“活性泵”,晨起餐前半小时服药可以保证以较大的体内药物量作用于较多活性质子泵,同时晨起餐前服用PPI抑酸作用最强[2];本科老年患者居多,病种多,服用药物种类多,很多时候会忽略此类药物的服药时间的重要性;科室低年资护士及轮转护士频繁,对本专科类药物掌握不熟悉,护士宣教落实不到位。

1.2.2现况把握品管圈活动全面展开后, 圈员对实施前组50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得出服用PPI知晓率56%(见表1)。参照医院护理管理实践指南标准规定,依据品管圈80/20的原则[1,3] (即80 %的结果是由 20%的原因造成的),得出最主要的原因。

1.2.3目标值设定按照下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100%-现况值)×改善重点×点圈能力],圈员能力是基于品管圈每一个成员就管理目标对自己能力进行评估而得出[4],在主题选定时根据得分该案例的圈能力设定为 60%,改善重点依据品管圈80/20的原则得出80%,目标值为77%。

1.2.4原因分析明确目标后,全体圈员对目标展开讨论分析,采用鱼骨图手法从人、物、法、环、机5项要素进行分析,选定要因有以下几方面:护理人员缺乏用药知识,科室对护士培训力度不足,对用药不够重视;用药知识宣教不到位;医嘱不规范,口服药包装上无时间性用药标识;患者服药依从性低;外出检查、手术导致药物漏服或晚服;老年患者基础病多,服用药物种类多;患者用药指引不够完善;护理工作量大,监督力度不足。将所有原因进行评分,按品管圈80/20 原则选定4个主要的要因: 护理人员缺乏用药知识,科室对护士培训力度不足,对用药不够重视;用药知识宣教不到位;医嘱不规范,口服药包装上无时间性用药标识;患者服药依从性低。

1.2.5对策实施针对以上主要要因,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寻求改善对策,并对每一对策进行评分,按品管圈80/20原则共拟定以下对策进行改善实施。

1.2.5.1完善护士对PPI药物临床使用的培训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及刚轮转护士,加强PPI药物知识的学习,以小课的形式由高年资的护士讲解,以掌握与强化药物的药理知识、用药目的与注意事项等,了解按时、安全服药的重要性。培训后护士长不定时提问及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论考核。

1.2.5.2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意识 护士在临床用药存在的种种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护士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而并非技术上及业务水平问题[5]。做好用药前的评估,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做好三查七对。时间性用药责任到人,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提高用药时间的准确性。

1.2.5.3规范医嘱,完善药物的独立包装为了使大家对时间性口服用药一目了然,规范医生开电脑医嘱时,在用药时间一栏注明服药时间,PPI药物包装上就会独立分开包装,并在分包时印上“餐前”字样,醒目的字体标识既可以提醒护士按时给药,也可以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1.2.5.4加强用药健康教育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加强用药相关知识的宣教,及告知时间性用药的重要性以确保药物疗效,具体对策:①健全PPI药物用药指引;②全体护士适时向知识患者讲解药物的相关知识;③完善每个病房的宣教册子;④护长及圈员不定时询问患者。

1.2.5.5落实优质护理服务 ①严格执行病房巡视制度;②针对不同病人实行个体化护理,做到送药到口;③外出病人做好交接班。

2结果

2.1有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圈员对实施后54例患者进行调查,实施后患者对PPI服用时间知晓率由56%提高至80%,(p=0.01),高出预期目标,见表2。

2.2无形成果

无形成果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精神、积极性、品管手法、个人素质、和谐程度等方面,由10名圈员评分,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总分60分,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与活动前相比,以上这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表3。

3讨论

品管圈的主要目的是从下而上,自己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其运用到医疗护理服务行业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1,6-7]。因此当前品管圈在国内护理领域多个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倡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既是决策者,又是管理者、执行者,不仅有利于发挥每个护士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品质管理意识、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培养护理人员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团队凝聚力;也有利于改善工作流程,减轻了护士的无效劳动,使人力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而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有积极推进作用。

中国医院协会在《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中提出将“提高用药安全”作为患者安全的关键性问题。用药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正确给药是护士的重要职责。口服给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掌握PPI的正确服用时间对于该类药物发挥最大药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但由于我们科室老年病人居多,易健忘并受文化教育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即使经过反复多次宣教仍对药物服用时机不能正确掌握;其次老年患者多同时罹患多种疾病,服用药物种类多,很多时候会忽略此类药物的服药时间的重要性;同时由于科室低年资护士及轮转护士频繁,对本专科类药物掌握不熟悉,护士宣教落实不到位。因此,我们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了活动口号提高大家对用药安全意识,将时间性用药责任到人,送药到口,规范医嘱,完善药物的独立包装,健全PPI药物用药指引,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加强用药相关知识的宣教等一系列对策,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对PPI服用时间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充分地激发我们科室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调动科室护士主动参与病房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的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HELMER FT,GUNATILAKE S.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a supervisor’s tool for solving operational problems in nursing[J]. Health Care Superv,1988(6):63-71.

[2]谭爱萍.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及其影响因素[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2):7701-7702.

[3]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4]徐丽华,梁金成,吴晓丽,等. 品管圈用于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与效果[J]. 现代医院, 2013,13(6):116-119.

[5]陈小武,梁莉,王爱丽.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 144-147.

[6]张相宜,赵青威,杭汉强,等.品管圈在医疗机构制剂室成本降低与流程优化中的应用[J].药品评价,2010(10):46-48.

[7]LIN-RUN WANG, YANG WANG, YAN LOU, et al.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 Springer Plus,2013,2(1):141-143.

篇(6)

[摘要] 目的 对品管圈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 建立一支12个人的品管圈,对于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运作当中,器械管理与使用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结果 2013年7~12月的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较1~6月同比下降了8例,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管圈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中的应用,有效的对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进行了强化,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其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有效的推动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的开展。

[

关键词 ] 品管圈;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a)-0172-02

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消毒供应中心是重要的消毒场所,为不同科室提供了大量的医疗用品、无菌器材与敷料等,是其他科室开展日常医疗工作的重要基础,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息息相关,是一个重要的科室部门。品管圈是一种新的医疗器械管理方式,是工作区域的相关人员自发组织的品质管理活动小组的名称。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并且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前提,并严格遵守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工作流程。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医院医疗质量,并且在品管圈活动的推进下,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也得到了有效的实现,手术器械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品管圈的圈员共有12人,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2名、消毒人员2名、圈长1名。圈长由具有较强专业能力与管理能力的护师进行担任。本文对于我科 2013年1~6月与7~12月两个时间段中手术器械管理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与对比,研究品管圈实施前后的效果。

1.2方法

分析方法主要是对于管圈实施前手术器械管理的情况与管圈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管圈实施前以常规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常规管理方法,主要以传统手术器械管理方式为主,并且以科室领导一人负责的制度,施行统一的管理,管理方式的调整主要通过领导进行自主决定。管圈实施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模式,并且对于手术器械管理效果进行记录与研究。

通过在品管圈利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圈员提出不同管理主题与对策,针对于消毒供应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对于所提出的意见进行综合与筛选,并且通过投票等方式,确定最终管理主题,进而有效的实现降低发生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几率[1]。

1.3措施

针对造成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原因,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来进行控制。每个月通过定期召开管理会议,对于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的问题进行强调,并且加强护师沟通的及时性,完善相关管理流程,加强监督与引导,提高人员的责任心[2]。对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进行严格的调查与分析,进而执行有针对性的对策。在6个月之后对于管理效果进行调查与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品管圈实施前后的效果数据,使用spss 16.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我们使用χ2进行表示。

2结果

2.1品管圈的实施效果

2013年1—6月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12次,手术器械丢失发生3次(现已追回2件),手术器械零部件丢失发生3次,腔镜器械配套错误发生2次,手术器械包内器械漏放发生2次,手术器械零部件损坏发生1次,手术器械包供应不及时发生1次。2013年7~12月的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较1~6月同比下降了8例。2013年7~12月期间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4次,手术器械零部件丢失发生2次,手术器械包内器械漏放发生1次,腔镜器械配套错误发生1次。品管圈实施前后手术器械管理效果数据相比,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品管圈实施前后手术器械管理情况的对比

3讨论

一般来说,造成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有特殊手术器械不熟练、供应室与手术室沟通不及时、流程不完善、领导督导力度不够及人员责任心不强等方面。经过对管圈实施前后手术器械管理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有效的看出品管圈实施的意义,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手术器械的管理水平。本研究的结果有力的证明了品管圈实施的意义,医护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品管圈实施工作,认识品管圈多人参与管理理念。品管圈(QCC)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品管圈活动适合在护理人员中开展,护理人员具有实施活动的基础和能力,是已有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工作的基础。

①针对于特殊手术器械不熟练的问题,要加强对于新护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护师器械清洗与包装的水平。对于新器械的使用上,要有专人进行器械使用、保养等方法的讲解。针对特殊的手术器材,要进行统一的资料汇总,并且制作成卡片,对于使用不频繁的器材做好留底,便于日后进行包装。对于供应室的护师培训上,要提高其对于手术器械认识的水平,并且通过调派护师外出进行进修,提高对于手术器械回收、包装、清洗、灭菌等业务知识的培训[3]。

②要加强供应室与手术室的沟通,保证沟通的及时性。手术室的护师要定期对于供应室的具体工作情况评测,定期召开沟通会议,对于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并且对于工作标准的制定提出有效的意见[4]。对于造成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明确做好手术器械管理的分工,决定各圈员负责研究、观察、分析等品管方向,提出对策构想并于下次圈会时提出报告。

③完善现有工作流程。管理人员要制定详尽的流程表,并且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日常的手术器械的使用。不同的器械包内必须要具有器械卡,器械卡上对于器械的数量、规格、手术要求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供应室的护师在进行污染器械接收时,要按照器械卡进行消毒准备工作。在进行手术之前,要对于手术器械进行认真核查,避免器械存在破损、数量不对的情况出现。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要保证相关仪器分开运输,避免仪器之间相互污染[5]。

④加强监督与领导。在日常器械管理工作中,要加强相互监管,及时的对于信息进行记录与反馈。在出现差错时,第一时间追究相关责任人,并且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对于差错较为频繁的人员要进行批评与教育,结合相关奖惩机制来提高内部监督管理力度。另外,管理人员还要执行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策略,对于手术器械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进而提高对手术器械管理的控制能力。

⑤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对于供应室的护师要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端正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感。在出现一些器械损坏、丢失、准备不足等情况时,要严格落实处理措施,加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感。另外,还要通过对于手术器械重要性的宣传,提高新入人员的重视程度[6]。

⑥加强对品管圈活动的支持与投入。品管圈活动可以为医院日常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并且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活动。医院管理层要重视品管圈活动的重要性,并且加强对品管圈活动的支持与投入。管理层通过给予品管圈活动参与人员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进而有效的调动品管圈圈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创造出更好的管理成果。在手术器械管理上,通过添加先进的设备,对于现有管理环境进行良好的改善,进而推动品管圈活动顺利的开展。

品管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团结协作的重要体现。圈员通过相互沟通与商讨,制定行之有效的手术器械管理办法,提高了手术器械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提高了参与人员的责任感与业务能力,充分的发挥了医疗人员的创造性与主动性,解决了手术器械的实际问题。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中,品管圈的应用是提高医疗管理水平的一剂良方。

[

参考文献]

[1] 李桃.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1(5):60-61.

[2] 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102-103.

[3] 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2):37-39.

[4] 潘海燕,颜波儿.品管圈活动在ICU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0):255-256.

篇(7)

2、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保证护理安全,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严格要求自身,强化护理安全意识。严格落实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流程,严格按照三甲标准实施全程护理。对本组低年资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督促。切实做好护理安全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隐患及患者的不良投诉。自身努力加强急危重病人、卧床病人的护理,协作护士长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自身原因进行分析,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吸取深刻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

3、努力加强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自身严格要求,不断深化细化学习消化专业护理理论知识,更新知识面,提高层次。希望在护士长的带领帮扶下,加强护理抢救操作技能的学习锻炼,更好的掌握中心静脉压测定,人工气道,呼吸机应用等等的护理操作技能。并且完成护理部科室要求的操作技能考核。在实际工作中,与低年资护士一起学习进步,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4、积极参与院内院外的各项培训,继续教育学习,望有机会参与消化专业护理专科知识的培训,更好的掌握内镜下各种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篇(8)

医院骨科职员工作述职报告一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你们好!

在过去一年里,在院领导、科主任及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和主动用心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在踏实地学习与医疗护理工作中,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感谢院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与肯定。现将我在20__年的工作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思想道德方面

尊重领导,团结同事。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职责感和事业心,用心主动地学习妇产科护理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在医疗护理实践过程中,服从命令,听众指挥,规范操作。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医德规范,用心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专业知识、工作潜力方面

从上任的那一天起,我就深深意识到了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透过将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了一个护士长的职责。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用心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

1、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

2、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能够做到换位思考。

3、在医疗文书的书写过程中做到认真负责,态度端正。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单,危重护理记录单等。

护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繁琐,但又要求细心、耐心的工作。因此对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严标准,每次走进病房,我都利用有限的时间鼓励产妇,耐心的帮他们了解产程经过,建立信心。坚持每日督查护理、助产工作落实状况,为提高每位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每月组织两次业务学习,一次业务查房,为了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是否满意,每月组织一次公休座谈。

三、在学习和生活方面

我将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除专业知识的学习外,我还要注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在生活上持以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作风。在工作中,严于律己,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团结互助,使科室同志高高兴兴的来上班,开开心心的回家去。

20__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经历了很多,有快乐、有伤悲、有遗憾等等。一年中,在我和主任共同努力及全科人员用心配合下,基本完成医院下达的任务。我们共理解入院病人3059人。其中平产1708例、手术1188例、妇科手术19例,全年科室总收入约三百余万元。当然今年的收入与去年相比是有所下滑的,在平时工作中也有很多不足,我们也在努力的查找不足,力争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善。

今后的目标:如果我有幸在20__年继续得到大家的信任,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工作,努力在科室护理队伍中: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最后,我再次感谢院领导给予我工作和生活中的关心,感谢每一位和我共事的同事,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善待。

医院骨科职员工作述职报告二

时光流逝,去年的“三甲复审”、“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还历历在目,转眼20__年也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感谢医院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与肯定,感谢科室各位医生和护理姐妹们的团结协作及信任。回顾20__年年初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将近年底,却稍感遗憾,工作中因为大家的繁忙及我的疏忽致使在科研工作中没有完成工作,希望在明年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努力,主要从创建青年文明号,改变培训方式,改革责任制整体护理及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等多方面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深化核心制度,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1、核心制度贯彻

护士工作的每一项,只有把核心制度融会贯通,在临床中才会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尤其科室年轻护士较多,且在今年的护理管理中,实行能级管理,我科零级、一级、二级护士较多,故对二级以下年轻护士重点培训核心制度,定期组织学习,晨会提问,防患于未然。

2、核心制度的落实

(1)主班与治疗班每天下午对病房医嘱进行大核对,小夜班与两头班或大夜班核对第二日静滴液体,每周护士长周一、周五核对医嘱并检查病历的书写问题。

(2)规范诊疗本、长期及临时输液卡格式,字迹清晰,颜色一致。

(3)每天严格交接班,尤其对绝对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做好皮肤管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今年的护理工作中,全年无压疮、坠床、导管脱落,有2例输血反应,2例输液反应,1例过敏反应,均健康出院。

3、分管病历的责任护士不定期检查护理文件的书写情况,建立温馨留言本,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留言,督促年轻护士成长,护士长每周不定时检查,保障病历的准确性。

4、按照医院规定,科室病历在病人出院后3天送至病案室,由于骨科医生忙于手术,建立出院病人登记本,督促、监督、检查病历的时效性。

5、对科室实习的护生严格带教,严格落实核心制度,在每月一轮的实习中,凡进入我科实习的护生,均学制度,不定期提问,出科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最后做好放手不放眼的带教模式。

二、改革工作模式,提高护士积极性

1、在护理部领导的号召及带领下,我科在20__年初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根据白天责任护士的人数进行病房分管,即1名责任护士分管8—12个病人,实行整体护理,做好8小时在岗,24小时照顾的连续护理。

2、我科医生每天早晨查完房后便需到手术室做手术,与病人接触时间较短,沟通较少,而责任护士每天与病人接触,对病人病情变化、药物反应、治疗以及病人的心理变化了解最清楚,为了更好的促进病人康复,增加病床周转,提高病床使用率,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了医护一体化医护合作模式,即在查房、病历讨论、全院会诊、业务学习中时刻与医生一起查房、一起学习,使病人得到更加高质高效的治疗,提高了医护及患者满意度。

3、改革排班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后,将责任护士分管病房纳入排班中,运用英文的Day(D)和Night(N)进行排班的整改,让大家知道每天分管病房的情况,从而更好的护理病人。

4、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目前科室开展品管圈两项,都在进行中,一项是“提高术后伤口引流量准确率”,一项是“提高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品管圈。通过开展品管圈,赋予圈长、圈员一定的权利,鼓励大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三、转变培训方式,深化继续教育,提升整体素质

1、业务学习形式为了提高科室护士科研能力,在20__年12月的护理科务会上,让各位护理姐妹翻阅核心期刊论著,打印为电子版并做成幻灯,在学习之前会遇到很多科研问题,20__年每月的业务学习中一一解答,目前科室人员基本了解科研论文的格式并主动提问科研意向。

2、护理操作在以往的工作中忽略了操作的重要性,每次考核中总是存在很多问题,从20__年9月开始,科室在每周三下午14:00组织操作演示,尤其对2级以下护士及实习学生,规范大家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技能,学习中不断进步。

3、理论学习晨会时间共同学习理论知识,涵盖月重点掌握内容,医院发展时势动态,核心制度等,且在今年医院组织的多次理论考试及院区组织的核心制度考试中,我科护士考试合格率100%。

4、继续教育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医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大家不断继续学习,才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改革学分制后,年初为科室护理姐妹制定目标,大家利用自己闲暇时间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且在护理部领导及院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被医院安排去__大学__医院骨科进修学习,通过三个月的学习使我开拓了视野,改变了护理管理理念,提升了自身业务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启发。

5、护理科研通过改变培训模式,使各位护理人员对科研有了一定的了解及认识,目前科室已有1—2名护士有意向往科研方向发展,故在明年的护理工作中,我科的科研能力及科研数量应该会有所增长,争取在明年的工作中带领大家发表文章,完成立项工作。

四、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1、在医院领导及团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在年初成功申报了“卫生厅青年文明号”,这离不开科室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自从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以来,我们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创新服务方法,改善服务环境、提供便民服务。

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形成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帮病人之所需,解病人之所难,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

2、今年的病人中以四肢外伤、椎体疾病及骨质疏松疾病为首,对疼痛及卧床皮肤管理尤为棘手,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卧床患者的各项护理,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康复效果,为病人提供舒适环境,在今年的截瘫患者护理中,我科成功治愈一例院外截瘫压疮一月的患者,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好评,目前科室截瘫患者无一人发生卧床并发症。

五、科室明年工作计划

1、组建科研团队,完成科研立项,撰写科研论文;

2、希望能够选派或安排科室护理人员出去进修学习;

3、继续做好品管圈工作,将此管理方法持之以恒运用的骨科病房的管理中,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

4、做好能级护理工作量的分配及培训工作;

5、量化绩效考核,做到多得多劳。

6、强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病人康复锻炼工作做到亲力亲为。

在辛勤的工作中,20__年已尽年底,在完成护理综合目标的同时,我们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给病人送去了光明,带来了生活上的福音,全年科室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继续携手,团结一致,踏实敬业,在圆满完成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组建科研团队,灌输科研意识,使骨二科护理人员不仅在工作中表现一流,在科研立项及新技术、新业务上仍与时俱进,走在医院的前列,为科室和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院骨科职员工作述职报告三

20__年,医院开展了“医疗质量提升年”,“温馨服务年”活动,护理部开展了“五常法管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我科全体护理人员在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的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进一步强化“三好一满意”活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基本完成了20__年护理计划,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分工明确,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查对制度:

(1)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危重病人重点交接,预防(20__年卫生局党委书记述职报告)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1、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每月

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总结,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接受每月护理部、感控科质量检查小组的不定期检查,重视检查结果。

3、根据科室制定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每月工作小结,根据出现的共性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以利于总结经验,便于次月更好开展工作。

4、每月召开科室护士会议,传达护理部会议精神,按要求进行学习,按时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

5、护士长深人病房,跟班检查,对一系列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分析会,针对护理缺陷、差错,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6、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特殊病人的管理。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

2、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100%,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3、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程度的满足。

4、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每月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三基三严业务培训和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培训率达100%。

2、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并鼓励年轻护士自学,一年来,年轻护士全部参加了成教考试,以提高专业知识。

3、科室每周晨间提问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5.12国际护士节”举行了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比赛,我科参加比赛的三名护士全部获奖,取得了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5、11月下旬,护理部对全院护士进行了穿脱隔离衣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全科护士经过平时认真主动的练习,考核时动作利落规范,操作熟练,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得到了监考老师的好评。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每月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五、加强了科室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科室坚持每日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每两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每半年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并记录。.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湿扫。

篇(9)

 1、紧紧围绕护理部质控体系,认真学习卫计委及医院文件标准要求,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

1、与病区新调整一级质量控制组成员认真学习标准,充分利用品管圈等质量工具,认真做好病区质量自查工作,将检查结果数据化,认真分析数据反映的病区问题,按照PDCA循环要求不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

2、结合病区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化岗位岗位管理、护士分层管理、优化排班、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细化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全病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3、开展进一步加强病区基础管理工作,尽力改善患者住院环境,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0%以上

4、加强病区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高危患者风险评估率达100%危重患者合格率达90%以上

5、继续神经外科专科指标登记、评价工作,不断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6、协助科主任做好病区床位占用及周转工作;强化消防意识,重视消防安全,为患者创造清洁、安静、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二、拓宽思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增强管理意识;开阔眼界,不断外出学习业务新技术

1、积极创造机会,向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人员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管理水平。

2、鼓励大家外出进修学习,计划参加国家及省级会议1--2人。

3、进一步加强医护之间合作,共同探讨临床问题,提高整体护理人员知识水平。

4、积极跟进优质护理服务新理念,不断改进服务流程,修订疾病健康教育内容、完善疾病健康教育方式,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篇(10)

关键词 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9.051

激励是指根据活动参与者的心理需要,科学的运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手段来激发参与者的动机,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之朝一定目标行进的心理过程[1]。激励最主要的作用是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其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我科是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服务要求高、责任性强、任务繁重。护理工作中存在大量压力源,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而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如何能让护士在承受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又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是护理管理者研究的重点[2]。我科积极探索科学的护理绩效考核办法,开始应用激励机制,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老年内分泌科护士共22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1名,护士3名。

1.2方法

1.2.1科室成立质控考核小组护士长与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组成4人考核小组,根据岗位工作质量、工作量、岗位要求、患者满意度、参与病房工作5个方面每月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护士长每周不定期现场考评并将结果记录于护理质量检查本上,病区建立工作实绩考核本,每月月底自评、科室评分,按百分制计算总分,得分按本月绩效奖金分配。

1.2.2考核内容考核项目总分100分,考核内容有:(1)护理工作绩效60分,包括专业工作质量、服务工作态度、言行规范、职业道德、工作任务完成量、病人满意度。(2)工作能力20分,包括科室及医院的各项考核、实习生带教情况、解决科室疑难问题的能力 。(3)个人特征10分,包括工作主动及时性、服从安排劳动纪律。(4)病房管理5分,包括参与科室管理及质控、完成护士长交代任务、负责护理员管理。(5)教学培训5分,包括积极参加科室、护理部继续教育学习、积极参加学组活动。(6)对医院、科室有贡献的额外加分,如积极参与科室工作发展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视项目大小加0.5~3分,接受卫生部厅检查现场受到表扬的加3分,年度院外护理工作相关奖项全国性个人奖加5分、省内3分、市内2分、院内1分,还有科研加分、加分、教学加分等。

1.2.3奖金分配方法月工作绩效(100分)=工作量30%+工作要求10%+工作量30%+满意度30%+扣分。

1.2.4正确应用激励机制

1.2.4.1关怀激励为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我科护士长在工作中为护士争取了更多的物力、财力的支持,如合理的奖金分配,推荐晋升、晋级。在生活中关心爱护护士,解决护士实际困难,多站在护士的角度考虑问题。病区设立特殊排班要求记录本,工作许可时安排轮休、调休,合理排班,节假日值班人员都有相应的绩效加分,如管理岗加0.3分,白班加0.2分。此外,每个晚夜班补贴50元,这些都为本科护士营造一种和睦相处、积极向上、共同奋斗的氛围,从而产生1+1>2的工作效率。

1.2.4.2榜样激励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严格要求自己,精通护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工作中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来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我科每月开1次工作总结会,总结本月护理工作,分析工作缺陷,制定整改措施。对本月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护士给予表扬,绩效考核给予加分,发挥其榜样作用。

1.2.4.3培训激励随着护理学的发展,现有的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已经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必须对护士进行培训。我科每月组织1次护理查房,每个护士轮流讲课,由护士长带领护士查找资料,制作幻灯片,课后大家集体讨论。另一名护士准备小讲座,共同交流学习。每位认真准备的护士,给予绩效加分奖励。另外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者,鼓励外出参加论文交流,选拔优秀护士外出进修学习。业余时间参加院内外学习的护士给予相应的绩效加分。通过培训丰富了护士的专业知识,给护士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提高了护士的自我价值。

1.2.4.4参与激励让护士参与到管理中来以满足护士的潜在需要,有利于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3]。我科的年、季、月工作计划,先由护士长拟定出计划思路,然后组织全体护士进行讨论,收集护士对计划的修改和补充意见,共同讨论各阶段工作计划,强化护士自己设置任务并独立完成的意识。我科还加强了全体护士人人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建立了品管圈,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强调“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位护士都负责一项质控内容,如用药护理质控、安全管理质控、皮肤护理质控、物品管理质控等。每月圈长对工作进行质量评价,最后由护士长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好的方面给予表扬。通过参与激励,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意识,加强了护士对科室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3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科护士满意度进行调查,实施前后向在岗护士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满分为100分,共20个问题,包括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工作氛围、管理模式是否满意等,采用护士打分形式,满分为100分,每个季度调查1次,最后取均值,实施激励机制前后共发放问卷176份,收回176份,有效率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3.1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及医院的信誉度,因此,加强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4]。应用激励机制后,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3.2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工作强度大,职业风险大,护士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积极性不高。将激励机制运用于绩效考核中,考评时实行加分、扣分,自己好的方面和不足一目了然,对护士的行为规范起到及时积极的督察作用。绩效考核还与评优、晋升挂钩,表现好还能得到奖励,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绩效考核方式抛开了原有的主观印象分,而更多的是公开、透明、真实、客观地评价护士,实施以来,护士接受度高,护士的满意度随之提升。

总之,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激励机制,优化护士绩效考核,达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还可以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及科研水平,发挥护士潜能,是提高护士素质,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绪君.管理学基础[M].2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221.

[2]陈庆丽,许勤,徐东亮,等.绩效和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0):2696-2697.

[3]安晓燕,曹彦.激励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2):355-356.

篇(11)

20xx年继续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安全为重点、以满意为目标”,以“四化乡镇卫生院考核标准”为基础,落实各项护理管理制度,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容,不但完善,持续改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护理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长及质控小组,经常深入病房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

1、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促使各项护理质量达标,要求护士长每月夜班,周日值班,讲公开课和护理单元零差错。

2、坚持走动式管理,每天到病房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整改。

3、每月召开护理安全会议,全院安全大检查不少于12次。

4、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5、按照医院感染管理标准,重点加强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和医疗废物管理。

6、坚持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周有重点,继续进行每月护理综合质量检查,做到检查有小结,有分析,有反馈,有追踪,奖罚分明,简报公示。

7、开展护理安全质量月、基础护理质量月、专科护理质量月、健康教育质量月、病房管理质量月和护理病历质量月活动,切实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二、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

1、确保病人的治疗护理环境清洁、整齐、舒适、安全。

2、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用语,加强护患沟通。

3、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通过与病人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

4、加强服务意识教育,当班护士真诚接待病人,把病人送到床前,主动做好病人入院告知、健康教育指导。

5、继续进行立体式护理满意度调查,合格率达90%以上,被点名表扬者给予奖励。

6、弘扬团队精神,树立先进典型,展现护士风采,在“5.12”期间表彰“十佳护士”。

三、防范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

1、落实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三查七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认真履行各班工作职责,做好五交接班:即床头交接、口头交接、书面交接、重点交接、各类物品的交接。

2、履行护理质量管理职能,认真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每月对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原因进行分析,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进行讨论吸取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及个人的有关责任,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认真落实患者识别制度,规范床头卡安全标示。

4、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定期进行护理记录分析,减少安全隐患。

5、加强重点病人管理:如手术病人、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对病人现存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做为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引起各班的重视。

6、加强重点环节风险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合理排班,减少交接班的频次,减少工作中的漏洞,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

7、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8、加强安全管理:如危重病人交接、疑难病人、手术病人、新入院病人、压疮预防、特殊用药、病人管道管理以及病人现存和潜在风险的评估等。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1、组织护士分阶段学习《应急预案》、《操作技能》、《基护》、《疾病护理常规》以及《护士条例》、《分级护理》、《护理质量考评标准》等,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有评价。

2、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与考核,熟练掌握急救药品及仪器的使用。

3、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低年资护士培训与考核。

4、加强基本技能考核,不流于形式,定期抽考。

5、加强医院服务礼仪学习,强化护士文化意识。

6、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7、第月组织护理大查房,应急测试,病例讨论,各科每月有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8、安排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培训进修或短期学术交流。

护理部四季度工作计划【2】

XX年护理部继续坚持以改革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护理内涵为重点,在管理形式上追求“以病人需求”为导向,在业务上注重知识更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抓手,以创建“三级乙等”医院为契机,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结合医院总体工作目标制订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2、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3、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绩效管理。

4、加强护士长、护士工作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切实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5、加强对护士的专业考核,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6、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

7、创新思维积极开展护理科研,推进护理专业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善护理服务品质,确保护理安全

1、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护理部、各科室将对照各项质量考核标准遵循pdca循环模式认真进行考核、分析、评价,整改、追踪、再评价,体现持续改进,实行目标管理。

1.1护理部:每月专项检查、每季度全面检查1次。

1.2护士长:每周专项检查、每月全面检查1次。

1.3各科室、护理部对所检查的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追踪评价整改效果,适时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完善制度、规范,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将品管圈这一管理方法融汇到护理管理工作,鼓励带动各临床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

3、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群、重点部门(icu、手术室、急诊科、供应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部将不定期下科室按照三级医院标准要求进行监管,确保护理安全。

3.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上岗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带领、重点监督,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事故隐患。

3.2患者的环节监控:对于新入院、转入、危重、手术、小儿患者以及有纠纷潜在危险的患者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压疮等风险因素评估,并采取措施防

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对危重患者护士要掌握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能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液、输血等治疗服务,确保患者安全。

3.3对实习生的环节监控:加强实习生的岗位培训工作,对刚进入医院的实习护士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她们的风险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控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士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护理差错发生。

3.4加强中午、夜间、节假日重点时段的监控:督促检查护士长科学排班,合理安排人力;继续执行夜查房、节假日查房制度,及时给予指导,消除薄弱环节时段的护理隐患。

3.5加强对icu、手术室、急诊科、供应室的监管,保证危重病人、手术病人的安全。

4、进一步加大感染控制力度,严格遵守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职业防护,保障护理人员安全,做好无菌物品、一次性物品、医疗垃圾的管理、使用、处理。

5、健全、完善患者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危急重症病人及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对上报的不良事件护理部及时下病区进行查看,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深化优质护理内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责任护士要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照分级护理、专科护理工作标准,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做好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理、心理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任务,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安全、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2、加强优质护理内涵建设。认真落实《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护理常规和护理技术规范,责任护士要求能够正确实施治疗处置、密切观察、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与医师沟通,配合医师共同完成治疗计划,同时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增进护患信任。

3、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临床护理服务充分突出专科特点,各护理单元有专科护理常规、标准护理计划,具有专业性,适用性,责任护士要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要能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4、护理部每季度、各科室每月进行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广泛听取患者及家属意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5、各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星级护士评选活动。

6、延伸护理服务,落实出院随访工作。

(三)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绩效管理

1、争取院领导的支持,实施护理人员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护士岗位分级设置为n0、n1、n2、n3、n4四级,并明确各层级岗位的职责范围和任职资格等,分层次设岗。以护士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参考护士的工作年限与学历水平,使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潜质的护士脱颖而出,使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科学用人机制,从而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根据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

2、配合医院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合理定编定岗。按照医院要求遵循科学管理、按需设岗、保障患者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与人事科共同测定并设置护理岗位,制订护理岗位配置原则,编制护理岗位目录。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95%以上,控制其它护理岗位人数比例<5%。

3、合理配置护士数量,按照护理岗位的职责要求合理配置护士,不同岗位的护士数量和能力素质满足工作需要,根据不同专科特点,护理工作量实行科学的排班制度,护士排班兼顾临床需要和护士意愿,在护理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及关键时间段(午间、夜间、节假日)增加护理人员,体现对患者的连续、全程、人性化的护理。计划新增护士30余名,缩小与标准床护比的差距,重点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高风险科室倾斜,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4、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并实施护士定期考核制度,包括护士的工作业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和业务水平测试,护士的个人收入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岗位风险等要素的绩效考核方案,能够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并向夜班、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的临床护理岗位倾斜,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5、改进和细化工作流程,把制度、标准、职责、常规、规范等贯穿融入到流程中去,加强细节管理,使护士工作具有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6、完善岗位说明书系统,落实各项岗位职责。

(四)加快护士长 、护士工作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护士长队伍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1.1加强护士长队伍的建设,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加强对护士长理论、技能、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并通过有效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强化对护士长的

管理,使各级护理管理者能各尽其职,做好表率和有效管理。计划选派20人次以上护理管理人员参加护理管理培训。

1.2护理部组织院内护理管理培训班2期,上、下半年各1期。培训内容详见附件1:护理部XX年护士在职培训计划。

2、加强专科护士培养。

2.1 3月份拟安排重症监护室、急诊科、内三科(糖尿病)、内一科、骨科(伤口造口)、血液净化室、手术室等护理人员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参加专科护士培训。

2.2 拟安排妇产科、新生儿科护士8名分批到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进修专科护理,加快专科护理的建设和发展。

2.3各科室制定本科室专科理论与技能培训计划,提高专科护士水平。

3、加强新护士培训。对新上岗护士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护理安全、护士行为与护理礼仪、护理文书书写、临床护理实践、护理常规、岗位职责等,并分别在内科系统、外科系统、急诊、icu等进行轮转。岗前培训内容详见附件2:XX 年新护士岗前培训计划。

4、加强机动护士的培训。内容详见附件3:XX年机动护士培训计划。

4、鼓励护士、护士长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并提高学历层次和管理水平。

5、护理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护理查房、护理会诊、病例讨论,科内每月组织1-2次护理查房。

6、护理部根据卫生部护士规范化培训、护士分层培训要求,制定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制定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内容涵盖护理制度、职责、流程、应急预案的培训,内容详见附件1:XX年护士在职培训计划。

(五)加强对护士的专业考核,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1、理论考试:

1.1由各科护士长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考试,至少每季度一次,内容为专科理论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核心制度、院内感染知识等。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闭卷考试。

1.2 由护理部组织全院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考试。每半年1次。

2、技能考核:

2.2 全院护理人员考试由护理部二级质控操作组负责。

3、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具体安排详见附件1:XX年护士在职培训计划。

4、考核奖惩办法:按护理部相关规定执行。

(六)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护理不良事件、压疮、网上上报的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完善电子病历护理文书管理。

(七)创新思维积极开展护理科研,推进护理专业发展

1、加强护士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拓展视野,创新思维,积极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提高论文质量。各护理单元每年至少完成论文2篇。

2、组织一年两次院级护理新技术课题申报,为使护理新技术项目密切联系临床护理工作,使科研结果能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逐步探索向县、市级申报。计划引进开展新项目5项以上。

(八)“5.12”护士节活动安排

1、评选“优秀护士”10名并予表彰。

2、开展护士多媒体讲课竞赛并予表彰。

(九)护理各项指标完成

1、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危重(特、一级)患者护理合格率≥90%

3、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

6、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0%

7、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8、手术安全核查率100%。

9、健康宣教覆盖率 10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公文、讲稿、总结怎么写?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