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计算机实验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2018年9月 制定本教研室工作计划,开第一次教研室会议督促大家上好第一堂课。检查本教研室老师的教学进度表、教案 。检查本教研室相关机房软件安装、设备能否正常使用。
2、2018年10月积极筹备院技能大赛,选拔学生,培训指导。
3、2018年11月 通知本教研室的老师准备资料,收集并检查材料,顺利通过院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期中教学检查,在此期间随堂听课、陈瑜老师进行公开教学课。
4、2018年12月 本教研室成功地承办了院“尚能杯”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大赛和综合布线技能大赛。通过大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技能。并为省级计算机网络应用和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储备了人才。
【关键词】 丹参总酚酸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临界相对湿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and stability of salvianolic acids. Methods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salvianolic acids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light, heat and humidity. Results and Conclusion Salvianolic acids is basicly stable, the CRH is about 45%.
Key words:Salvianolic acids ; Stability; 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UV spestrophotmetry
丹参总酚酸是丹参药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水溶性的成分,目前对于其在化学药理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关于其稳定性的研究还有所欠缺。现有报道称丹参酮不稳定,容易氧化发生改变;丹参切片前经水浸泡,水溶性成分损失严重,总酚类损失约97%,原儿茶醛损失约55%。但对于固体形态下的总酚酸类成分,还没有相应的稳定性的研究报道。由于其含有酚性基团,普遍认为其应该不是很稳定。本实验从光、热、湿的角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总酚酸的含量变化,得出了总酚酸类比较稳定的结论。
1 材料与仪器
岛津U-2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照箱(协和药物所提供);恒温恒湿装置(自制);原儿茶醛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含量>98%);丹参总酚酸(自制,含量69%);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sulfonate(分析纯);三氯化铁(分析纯);铁氰化钾(分析纯);硫酸(分析纯);蒸馏水
2 方法
2.1 丹参总酚酸的临界相对湿度(CRH)考察
2.1.1 计算不同湿度下丹参总酚酸的吸湿百分率精密称取丹参总酚酸6份各2g,放入相应的湿度装置中,放置72 h后,取出,重新精密称量。按照吸湿百分率(%)=(吸湿后的重量-吸湿前的重量)/吸湿前的重量,计算不同湿度下丹参总酚酸的吸湿百分率。
2.1.2 绘制丹参总酚酸的吸湿平衡曲线以相对湿度(Humidity)为横坐标,以吸湿百分率(Moisture absorption)为纵坐标,绘制吸湿平衡曲线。
2.2 光、热、湿三因素对丹参总酚酸的稳定性影响的考察
2.2.1 光稳定性实验称取总酚酸提取物5份,照射10 d(光照强度为4500~5000lx),于第0,1,3,5,10 d取样,比色法测定丹参总酚酸的含量变化(以原儿茶醛计)。
2.2.2 热稳定性实验称取总酚酸提取物5份,密封于玻璃瓶中,分别于60、80℃恒温干燥箱内放置10 d,于第0,1,3,5,10 d取样,比色法测定丹参总酚酸的含量变化(以原儿茶醛计)。
2.2.3 湿稳定性实验称取总酚酸提取物5份,置于两个密闭器皿中,相对湿度分别为75%(NaCl)和92.5%(KNO3),于室温放置10 d。于第0,1,3,5,10天取样,比色法测定丹参总酚酸的含量变化(以原儿茶醛计)。
2.3 比色法测定丹参总酚酸及其方法学考察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原儿茶醛标准品1mg 置于1 ml的容量瓶中,加少量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2.3.2 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参总酚酸提取物1mg,置于1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的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2.3.3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20,30,40,50 μl,置于25 ml的容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5.0 ml,摇匀;加入0.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0 ml,2%三氯化铁-1%铁氰化钾(1∶0.9)显色剂1.0 ml,暗处放置5 min,再加入0.1 mol/l的盐酸至刻度,摇匀,暗处放置20 min,同时制备空白液。在730 nm处测定吸收值。绘制标准曲线。
2.3.4 样品的含量测定精密吸取样品溶液30 μl,按照标准曲线项下进行测量,测定丹参总酚酸的含量(以原儿茶醛计)。
2.3.5 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按照标准曲线项下进行显色,间隔一定时间测定1次,持续2个 h。
2.3.6 加样回收率实验由吸湿平衡曲线可以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为45%。其在常温下不容易吸潮。这对于丹参总酚酸的保存具有一定意义。
3 结果
3.1 丹参总酚酸的临界相对湿度考察
3.1.1 计算不同湿度下丹参总酚酸的吸湿百分率按照吸湿百分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不同相对湿度下(即20%,30%,40%,50%,60%,70%)丹参总酚酸的吸湿百分率分别为:0.4%,0.8%,0.96%,1.56%,4.03%,6.09%。
3.1.2 绘制丹参总酚酸的吸湿平衡曲线结果见图1。
图1 丹参总酚酸的吸湿平衡曲线(略)
由吸湿平衡曲线可以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0%。其在常温下不容易吸潮。这对于丹参总酚酸的保存具有一定意义。
3.2 光、热、湿三因素对丹参总酚酸稳定性影响的考察
3.2.1 丹参总酚酸的光稳定性实验在光照1,3,5,10 d之后,丹参总酚酸的含量由原来的69.21%降为69.18%,68.45%,68.60%,68.36%。
3.2.2 丹参总酚酸的热稳定性试验在80℃恒温1,3,5,10 d之后,丹参总酚酸的含量由69.21%变为69.24%,69.12%,68.60%,68.83%。
3.2.3 丹参总酚酸的湿稳定性实验在RH=75%的条件下恒湿1,3,5,10 d之后,丹参总酚酸的含量由69.21%变为69.05%,69.36%,69.10%,68.94%。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丹参总酚酸在光、热、湿稳定性试验中含量几乎没有变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3 比色法测定丹参总酚酸及其方法学考察
3.3.1 标准曲线的制备以吸光值X为横坐标,浓度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Y=0.324 4X+7.8 ×10-3,r=0.999 8;丹参总酚酸在11~55 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3.3.2 样品的含量测定按照标准曲线项下方法进行测定,测得丹参总酚酸的含量分别为69.21%,68.54%,69.78%,RSD为 0.90%。
3.3.3 稳定性实验按照标准曲线项下方法进行测定,测得吸光值分别为0.924,0.931,0.938,0.955,0.976,RSD为2.21%。
3.3.4 加样回收率实验按照标准曲线项下方法进行测定,测得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13%,105.07%,101.15%,100.40%,97.07%,平均回收率99.76%,RSD为3.86%。由以上实验数据可以表明比色法测定丹参总酚酸的方法可行。
4 讨论
临界相对湿度实验可以用来定量的研究湿度对药物的影响,为制定产品的工艺条件提供依据,药物的生产和贮存环境必须控制在CRH以下。
丹参总酚酸类成分由于结构中含有酚羟基,理论上讲稳定性不够好,为此本论文设计了总酚酸提取物的稳定性研究。运用总酚酸的原儿茶醛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同时运用其标准曲线。恒湿条件可在密闭容器如干燥器的下部放置饱和无机盐溶液实现。根据不同湿度的要求,可以选择NaCl饱和溶液[相对湿度(75±1)%],KNO3饱和溶液(相对湿度92.5%)。在本次的实验中,在RH=92.5%的条件下,提取物的吸湿性严重,几乎成为溶液,所以只是测定了CRH为75%的条件下丹参总酚酸的含量变化。光稳定性试验[1]的设备必须可以控制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照度。一般采用荧光灯源,6000lx照度,实验10 d使总照度达到1.44 105lx。
热稳定性实验中只对80℃条件下丹参总酚酸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酚酸的稳定性很好,60℃条件下的实验没有必要再进行。
有关于复方丹参片的稳定性研究的报道[2],采用恒温加速实验法,以丹参中的原儿茶醛和丹参酮作为指标,其有效期分别为3.73年和0.53年,说明原儿茶醛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丹参中不稳定的成分主要是丹参酮[3]。
本实验对丹参总酚酸的初步稳定性研究表明其在固体状态的稳定性较好,至于其水溶液的稳定性,如在不同pH值、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4],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坚行,王 彦.药物的光稳定性实验[J].中国药事,2000,14(1):17.
1. 材料
试验于2011年6月安排在新郑市梨河镇陈庄村陈创明的承包田内。土类为褐土,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匀。该田块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2.9克/千克,碱解氮96.8毫克/千克,速效磷(P2O5)12.6毫克/千克,速效钾(K2O)100.6毫克/千克。供试作物玉米,品种为“郑单958”。供试“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氨基酸≥100克/升,Cu+Zn +Fe+Mn≥20克/升)由哈尔滨细胞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2. 方法
本试验设三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40平方米。
处理1:常规施肥+用供试肥料400倍液,于玉米七片叶时喷施,共喷1次;
处理2:常规施肥+与处理1同期喷洒等量清水;
处理3:常规施肥。
试验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施肥为:生长期667平方米追施40%复合肥25千克 、尿素30千克,追肥分两次进行,分别在6片叶和11片叶时进行。试验地玉米于小麦收获后6月8日播种,6月14日齐苗,及时间苗、定苗,行株距为60厘米×27厘米,667平方米4100株。严格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于玉米7片叶时(7月6日)进行喷施肥液或清水。10月1日收获玉米,收获时以小区为单位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产量记晾晒、脱粒后的干籽重,并同时进行考种。试验除按方案要求的施肥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二、结果与分析
1. 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改善了玉米的经济性状。由表1可看出:处理1较处理2、处理3穗粒数增加10.1粒、11.6粒,千粒重增加8.1克、10.3克。说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能够增加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重。
关键词 计算机课程 实验课
计算机科学的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也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特别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大专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例如,我系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FoxPro程序设计的总课时数是80,其中讲课44课时,实验36课时,由此可见,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是计算机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开设实验课,就是给学生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机会,学生在实验中必须亲自动手操作,来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是怎样操作、如何运行的。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演示和操作软件的各种功能,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软件的功能及使用。尤其是《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程序设计》等课程,学生在实验中要自己编写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编辑处理,程序调试和运行,从中可以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学习编程的经验,最终获得所需的结果。因此,如何开好计算机实验课,对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讨论怎样上好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
1.完善的实验课计划和提纲
上机实验计划是实验课的总体安排。包括实验题目、时间、地点、课时分配、实验次数,硬件和软件环境等内容。以便任课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之间能够很好的配合,提前安排上机实验的有关事项。每一次上机实验都要有实验提纲。实验提纲格式为:
(一)实验题目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要求
(四)实验内容
(五)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六)实验思考题
实验提纲必须和实验计划一起编制,两者协调一致,实验提纲是实验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由系或者教研组组织有经验的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对每一门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计划和提纲进行精心策划,统一编制,在教学中不管是那个老师上这门课,都要按照统一的实验计划和提纲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提纲的指导和安排下上机,完成实验课程,根据实验提纲执行情况书写实验报告。教师也是按实验提纲的要求来检查实验结果,评定学生成绩。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提纲编制时对每门课程的每一次实验课都要有周密的安排,进行精心的设计。
2.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
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是非常繁琐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硬件环境
实验室内学生上机所需的计算机及有关外部设备都要能正常运行,功能完好,适合学生上机实验,学生所用的磁盘要合理分配,集中管理,一些辅助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无尘黑板等)都要能满足上机实验的要求。
(2)软件环境
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验计划,选择好所需的操作系统软件、高级语言环境、应用系统和辅助教学软件,预先把这些软件装入计算机内并调试好随时可供调用。若有网络环境,管理员要为每一个上机的班级设置各自的帐号,根据实验计划分配所需的软件和必要的权限。另外,版本新、功能强的杀毒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要随时用它来清除计算机系统内的病毒。
(3)组织和管理
计算机的使用要严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严令学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有条件的实验室要实行学生上机自动管理(学生上机之前用上机证划卡,系统自动为学生分配一个机号,该生即可在这台计算机上上机,否则该生不能上机),该系统还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上机时间,我们曾经根据这个功能破获了学生盗窃计算机内存芯片的案件。如果实验学生的人数超过计算机台数,最好是分组进行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上机的机会,同时也便于管理和辅导。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学生使用外来磁盘,预防计算机病毒带入实验室。
(4)教师和学生
教师要对实验课的全过程进行周密的思考,要避免出现漏洞和疏忽;而学生要按实验提纲作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特别要学生自己编程上机时,学生一定要在上机前准备好程序,实验时主要是编辑输入程序和调试程序。
3.实验课的实施
计算机实验课是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教学效果的初步体现。为了上好计算机实验课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实验课开始时,老师要重申本次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实验要点和要注意的事项,对实验中的疑难之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首先进行演示和讲解。
在实验中要尽可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演示和讲解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开发的一些应用软件,将一些程序设计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以后能尽快动手进行程序设计。另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效果比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例如,《数据结构》课程的实验课,可选择集编辑、编译、调试为一体的Pascal可视集成环境VP1和算法与数据结构的作业系统AD1,Pascal源程序可以在VP1上可视执行,能同步演示程序和数据的动态视图,为学生理解算法、学习编程,调试程序提供了便利的环境,AD1可对数据结构的程序设计作业进行测试评分,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最后一点,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有高标准严要求,学生在操作计算机时一定要按规范和标准进行,如,开机、关机、入网、退网等要按正确的步骤,键盘打字的姿势要正确,特别是学生在编程时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风格。要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
4.实验课的总结
通过上机实验,学生对老师讲授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技术和有关算法都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此时,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验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此,要求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直接体现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情况,是对实验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时间及课时数
(二)实验题目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要求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1.引言
伴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和公司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毕业生在计算机能力的方面不仅要掌握软件和硬件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更要具备运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2.更新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一直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优秀与否,不仅仅是靠分数的高低来评定的。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而是真正具有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计算机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单纯的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合到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知难而上的精神。
3.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平台
近年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建立起来的新一代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它不仅可以实现传统教学的全部功能,还能实现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其他功能,比如广播教学、语音教学、屏幕监视、遥控辅导、教学示范、师生对讲等功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真正的实现双向互动式教学、推进教学信息化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从教学功能上说,它集合了教学、辅导、提问、答疑、示范等功能,比以往的任何一种方案都更具有优势。因此,我们应该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纯软件设计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4.强化计算机实验的总结
计算机实验的总结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实验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基础。因此,计算机实验的总结在计算机实验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验课结束之前,教师应该抽出3~5分钟的时间对本次的实验做出相应的总结,检查实验的结果是否达到了实验预想的目的,同时还要明确指出在本次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每个学生都清楚本次实验做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实验课结束后,无论实验是否成功,每个学生对本次实验的相关知识、技能、软硬件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体会和认识,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一些收获,那么此时,教师就应该及时的督促学生对本次的实验记录进行处理,同时对实验现象也要进行分析讨论,并撰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学生在实验课之后对整个实验工作用文字形式进行的综合分析、归纳和总结,
也是学生相关实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验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反馈形式。撰写实验报告是学生成功做完每个实验以后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评价实验结果,探讨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训练学生撰写科研论文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时,务必要求做到严肃性、真实性和逻辑性。
另一个方面,在每次的实验课结束以后,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和实验报告中获得的信息以及归纳、分析后得到的实验记录进行总结。这是因为教师的实验总结是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教师的试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整体上而言实验结果是否达到了要求。第二,要对实验的各个环节以及在实验报告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学生进行讲解和处理。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该与学生一起讨论,这样可以扩大实验的成果,避免学生重复的犯错。第三,要及时进行总结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以及教学组织与管理是否有序、高效等。第四,要根据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并给出相应的成绩,可作为学生实验考核的依据,同时对表现突出或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及时的进行表扬和鼓励。
5.量化计算机实验考核
长期以来,计算机基础实验考核标准的量化都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目前的实验考核成绩评定大多数都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基本上都是实验教师根据自己上课时的观察,依据学生的考勤情况以及实验报告等方面来评分。但是,由于任课教师的不同,评分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因而这样很难客观和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很容易依据主观印象来评定出实验成绩。因此,探索计算机基础实验考核的成绩量化评定方法法对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相当重要的[2]。
根据目前普通高校计算机实验考核的现状,在这里给出一种相对更容易操作、更人性化的量化实验成绩评定方案。
实验总成绩=考试成绩(权重W1=0.5~0.6)+平时成绩(权重W2=0.4~0.5)
根据实验课程的不同可以对具体的权重系数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可以激励学生更加的重视实验,认真的对待每一次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
其中,考试成绩=上机考试成绩(权重W3=0.5)+笔试成绩(权重W4=0.5)
上机考试应提前将试题发给学生复习和准备,采取随机抽题的方法进行,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考核内容过偏或过难,不要搞突然袭击和突击复习。此外,上机考试或平时实验时还可适当增加口试内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还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笔试考试主要是考查上机考试没有覆盖的内容,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将相应的试题放入理论课考试的试卷中,但是应该单列成绩以便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总结。
通过改进计算机实验的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可以使教师在考试评分中有章可循,更对教师教学态度和责任心的不断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教师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实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还可以对那些实验操作技术不强、基本概念不清的学生加以重点指导,使后继的实验教学有的放矢,因人施教。
另外,为了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可以开发相应的实验考核管理软件,实现对实验成绩的各种处理,如输入、查询、修改、删除、显示、统计及打印等功能。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往“印象分”的弊端,真正拉开学生之间实验成绩的档次,使学生更加重视实践和操作技能的提高。
以上就是本人对于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我们只有不断深化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才能提高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的能力,以增强学生走入社会后的综合竞争力。(作者单位: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上机实验计划是实验课的总体安排,包括实验题目、时间、地点、课时分配、实验次数、硬件和软件环境等内容,以便任课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之间能够很好地配合,提前安排上机实验的有关事项。每一次上机实验都要有实验提纲,实验提纲格式为:1.实验题目;2.实验目的;3.实验要求;4.实验内容;5.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6.实验思考题。实验提纲必须和实验计划一起编制,两者协调一致,实验提纲是实验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在教学中不管是哪个老师上这门课,都要按照统一的实验计划和提纲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提纲的指导和安排下上机,完成实验课程,根据实验提纲执行情况书写实验报告。教师也是按实验提纲的要求来检查实验结果,评定学生成绩。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提纲编制时对每门课程的每一次实验课都要有周密的安排,进行精心的设计。
二、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
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是非常繁琐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硬件环境。实验室内学生上机所需的计算机及有关外部设备都要能正常运行,功能完好,适合学生上机实验;学生所用的磁盘要合理分配,集中管理,一些辅助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无尘黑板等)都要能满足上机实验的要求。
2、软件环境。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验计划,选择好所需的操作系统软件、高级语言环境、应用系统和辅助教学软件,预先把这些软件装入计算机内并调试好,随时可供调用。若有网络环境,管理员要为每一个上机的班级设置各自的账号,根据实验计划分配所需的软件和必要的权限。另外,版本新、功能强的杀毒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要随时用它来清除计算机系统内的病毒。
3、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的使用要严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严令学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有条件的实验室要实行学生上机自动管理(学生上机之前用上机证划卡,系统自动为学生分配一个机号,该生即可在这台计算机上上机,否则该生不能上机)。
该系统还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上机时间,我们曾经根据这个功能破获了学生盗窃计算机内存芯片的案件。如果实验学生的人数超过了计算机台数,最好是分组进行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上机的机会,同时也便于管理和辅导。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学生使用外来磁盘,预防计算机病毒带入实验室。
4、教师和学生。教师要对实验课的全过程进行周密的思考,要避免出现漏洞和疏忽;而学生要按实验提纲作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学生自己编程上机时,学生一定要在上机前准备好程序,实验时主要是编辑输入程序和调试程序。
三、实验课的实施
计算机实验课是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教学效果的初步体现。为了上好计算机实验课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实验课开始时,老师要重申本次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实验要点和要注意的事项,对实验中的疑难之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首先进行演示和讲解。
在实验中要尽可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演示和讲解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开发的一些应用软件,将一些程序设计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以后能尽快动手进行程序设计。另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效果比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例如,《数据结构》课程的实验课,可选择集编辑、编译、调试为一体的Pascal可视集成环境VP1和算法与数据结构的作业系统AD1,Pascal源程序可以在VP1上可视执行,能同步演示程序和数据的动态视图,为学生理解算法、学习编程、调试程序提供了便利的环境,AD1可对数据结构的程序设计作业进行测试评分,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1 当前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实验环境分析
计算机实验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硬件环境。硬件环境是指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目前计算机更新技术发展较快,计算机性能日益增强,加上网络速度的提高,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新空间。二是软件环境。随着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计算机实验教学逐渐从单一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向多样化的教学转变,如商务网站的设计、Flas设计、3D动画设计、游戏制作、图形处理等,极大地丰富了计算机教学内容,同时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项目也增多了,这样都为增强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1.2 计算机实验过程分析
传统计算机实验过程的学习主要包括计算机课程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实验两部分,因而其实验过程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步完成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知识讲解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讲解完有关知识后,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和解答。实验完成后,学生上效实验报告,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1.3 计算机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计算机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验形式单一,实验模式呆板,缺乏弹性,计算机实验只停留在巩固、消化、理解理论教学的水平上,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过于注重基础型、知识型、验证型实验,综合型、设计型、开拓型、创新型、研究型实验设计得较少,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第三,在实验指导过程中,教师重复性劳动多,工作量过大。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常做一些与实验无关的事。第四,实验结果统计准确性不强。由于实验结果的可复制性,因此实验结果有时难以将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
2 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2.1 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学生的课前准备。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实验前,首先要对计算机理论课程知识进行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为计算机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明确计算机实验操作的内容、要求、目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步骤,并结合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进行课前预习,做好上实践操作的准备。对于软件类的实验课,学生在上机前要熟悉相关软件的基本性能和实验目的,了解该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对于硬件类实验课,除了需要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外,还需仔细查阅硬件的说明书,掌握硬件的操作方式,以避免因实验操作失误来造成实验设备或硬件的损坏。(2)教师的课前准备。一堂课的成功与否,除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熟练程度以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以外,还与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密不可分。在进行计算机实验教学前,教师除了要对实验过程予以周密的思考外,还需做好实验硬件的准备、实验教案的准备,实验预演的准备,以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计算机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1)实验硬件的准备。在上计算机实验课前,教师应事先与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对学生上机所使用的计算机以及有关设备的正常使用情况进行确认,检查计算机功能是否完好,实验所需的有关软件是否完好地安装在计算机上,一些辅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是否与上机实验的要求相符合。2)实验教案的准备。教师在上计算机实验课前,应事先做好实验教案的准备,所撰写的实验教案既不能脱离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求,又必须与实验的实际操作条件以及教学对象相符合。实验教案准备充分,这样教师在讲授实验内容,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才不会的不必要的错误出现。3)实验预演的准备。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完成,避免不会因操作出错而实验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教师在上实验课前根据实验流程对实验进行预演,以发现实验过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既可以避免实验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又可以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
2.2 把握好上机实验的有关事项
(1)养成良好的上机操作习惯。良好的上机操作习惯对于促进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上机过程中,若计算机出现故障时,不要一味地去操作电脑,而应保持冷静,认真观察电脑屏幕的显示与问题相关的提示;若屏幕上的提示无法查出故障原因,再对电脑主机上的指示灯进行进一步检查,对主机上发出的报警声音进行留意,认真分析电脑发出的相关警示信息;找出故障原因后再对电脑问题作进一步地分析。如果一出问题,就盲目乱操作电脑,不加思考,深入分析,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会将电脑故障扩大化,因此在计算实验中养好良好的上机操作习惯是十分重要的。(2)避免形成单一的思维模式。无论在实际的生活中,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任何问题都有多种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多维思维力,寻找多种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比如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很多的操作不但可以通过键盘来完成,还能通过鼠标来完成,甚至还可以通过语音操作来完成。比如重新启动电脑的操作,可以通过键盘上的Ctrl+ Alt+ Del 三个功能键来完成,也可以通过选择电脑开始菜单中的重启动菜单选项来达到目的,还可以通过按两次电脑主机上的开关机键来完成该项操作。在计算机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多途径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来应对不同情况下所产生的问题。(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的传递为目标,进行单向的知识传递,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再通过反复练习和分数检验中固化知识。因此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力,对于计算机这门学科而言,发展时间较短,知识更新很快,教材的内容的更替往往跟不上实际生活所应用到的知识更替,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现象也是多样化。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最终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应从被动式教学模式中转化成主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尝试性解决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最终自主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有效提高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效果。(4)善于总结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并予以上交。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检查,善于从学生的实验报告中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辅导,并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统计功能分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进行统计,以便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效果的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勇于创新,自然能找出既符合实际情况又能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夏伟.提高高职计算机实验课效率的途径[J].考试周刊 2008(42)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我国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教育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网络平台管理下的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的研究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
1 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
1.1 计算机的采购和验收
计算机的采购是计算机实验室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计算机的质量好了,才能为人们在以后的练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采购计算机主要注重计算机的实用性。而且在选购计算机的时候会十分注重免费保修的年限,因为大量的计算机在很多人的轮流使用下难免会出现故障,所以厂家的保修十分重要。一般的计算机选购的时候会选择有三年或者三年以上的保修年限。
1.2 网络设备与服务器的选择
计算机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选择也是建设计算机实验室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要选对了这些东西,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会非常快,其他方面也会很好,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质量好的大部分都是国家的知名品牌,杂牌子不可靠,所以不能作为学校的首选,学校必须选购国家知名品牌的专业产品,并且一定要有超前的配置。
1.3 供电技术
为了提高计算机设备工作的可靠性,供电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最理想的就是为学校的计算机提供不间断的电源系统UPS,这样才能够满足学校机房的要求。UPS具有抗干扰能力和稳频稳压的功能。学校的计算机机房对这一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UPS能够为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实现最大的满足。
2 网络平台管理下的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计算机实验室环境卫生问题
计算机实验课现在是每一个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现在学生们对计算机的使用率是十分高的,并且随着我国网络时代的发展,使用率会越来越高。计算机不同于其他的物品,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设备,计算机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尘土和水滴都是会是计算机的敌人。计算机适合在无尘的环境中存放,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呢,因为学校里每天都很有很多的学生来计算机实验室上课,他们会带来很多的尘土和脏东西,有些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不要求学生换鞋,这就导致更多的尘土进入到计算机实验室中来,这样一来,很容易使计算机发生故障,影响算机的设备正常的运行,长期以来,还会造成计算机的老化,加快计算机的报废速度。计算机使用率高,每天都处于频繁的工作状态,从早到晚都不停歇,这样也会造成计算机的死机或者卡机,容易减少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很多人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不注意卫生,随地乱丢垃圾,也会影响计算机实验室的卫生环境,垃圾的碎屑进入到计算机的内部,导致计算机的线板老化。老师应该在计算机实验室上课的时候注重实验室的卫生,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保护好实验室的设备。
2.2 计算机硬软硬件件频发性故障较多
计算机是一个很复杂的设备,它的软件硬件的设置也十分容易损坏,在计算机实验室上课的学生有些就很不注意计算机的系统问题,从而对计算机的软硬件造成一定的破坏,老师对待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从而保证计算机软硬件的稳定运行。
有很多的因素会导致计算机的硬件发生故障。比如温度过高会影响计算机实验室的线路板发生老化,温度过高还会使水汽进入到计算机的内部,潮湿的环境会造成计算机实验室的短路;机械的磨损也是造成故障的一大重要的问题,机械由于经常使用,经常会造成磨损,线路的外皮脱落,没法对线路起到保护作用,就会造成线路发生断裂,影响计算机硬件的正常使用;灰尘是造成计算机故障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微小的灰尘很难用人类的肉眼看到,人们不会经常注意,但是它会进入到计算机实验室的各个角落,灰尘的堆积就会造成很多的问题,比如机器的老化、线路板的老化,从而影响计算机的硬件使用;计算机的使用时间也会造成硬件的故障,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过长会是计算机内部发热,从而影响线路板的正常使用,导致计算机硬件跟不上使用的状态。
计算机实验室教学在学校内是很热门的一门课,对计算机的教学是学生要学习的基础,也是老师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老师布置的很多计算机任务都需要在计算机实验室来完成,所以计算机实验室的任务是很重的。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每台计算机都需要安装很多种操作系统,在每种操作系统中要安装各种不同的软件。这样就会使得安装计算机需要很长的时间,一台计算机安装完成需要很多的步骤。计算机的安装步骤是十分复杂的,但是学生们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是有限的,经常会在计算机中删除一些文件或者应用软件,会导致计算机的系统不能正常的运行。其次还有病毒也是计算机软件容易损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使用计算机的人十分多,所以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就很容易引进病毒,一旦引入病毒,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病毒会导致机器的运行速度大幅度的减慢,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这样一来,计算机就没有办法正常使用,就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进度。
2.3 实验室设备档次偏低
随着我国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实验室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软硬件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软件的运行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软件现在大约一两年就会更新一次,硬件大约两三年更新一次。学校实验室的计算机大部分都已经用了很多年,设备已经老化了,档次相对来说偏低,大部分的设备在长期运行的前提下已经达到了使用寿命,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很多计算机都已经达到了报废期。学校使用老旧的计算机会对老师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麻烦。但是由于更新设备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所以很多学校就让学生用这些老旧的设备,这些设备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还有的计算机版本过低,已经不能适应新版本的使用要求。
2.4 实验室管理队伍不稳定
长期以来,学校的实验室都是聘用管理人员,并且人数少、知识老化、培训少、待遇低。所以会在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中产生一定的影响。思想老旧的管理人员没有办法接受新的思想,适应不了时代的需求,在新时代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会出现一定的矛盾。待遇低会降低管理人员管理计算机实验室的积极性,人数少就会导致管理的疏漏,很多方面都照顾不到,没法进行全面的管理。我国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流动性很大,还有很多的管理人员不认真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验教学、实验管理水平以及实验室建设和实验研究水平的提高。管理人员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整个管理系统就是在这些人的手上运行的,只要他们除了差错,整个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系统也会紊乱,所以要想实现计算机实验室的稳定性,就要重视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抓住计算机实验室的问题才能稳定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优秀的管理队伍才能够建设出更加完美的计算机实验室环境,为学生和老师创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3 网络平台管理下的计算机实验室教学探究
3.1 科学合理的安排实验课
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实验课的时间,实验的课程应该从课本中脱离出来,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老师注重理论知识,但是计算机不一样,就算有在多的理论作为支撑,如果没办法亲身进行试验也是学不会的,所以实践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老师的教学应该从课本中脱离出来,应该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结合操作对学生进行教学,才能够使学生从操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老师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的实验课,加强学生的实践课程,实践能够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让学生将知识刻进脑子里,时间还能激起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学习的欲望,他们的求知欲强了,才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能够充实自己,从而增强自己的知识水平。
3.2 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学习中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进行教学的评估,才能深入的了解学生们的不足之处,从而改善老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开展教学质量评估要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对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和设计、实验结果和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成绩,就会全面的发展自己。一个好的实验态度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有好的实验态度才能顺利的进行计算机实验,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应该占综合成绩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因为实验的操作和设计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学生一个学期的收获,实验的结果和分析也应该计入学生的综合成绩中来,因为对自己一个学期的总结是十分重要的,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在计算机实验室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分析自己的错误和不足,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改进,总结和分析还可以使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使这些知识在脑海中的记忆更加深刻。
3.3 优化课内,强化课外
优化课内指的是提高课上的教学质量,课上的时间是宝贵的,学生学习知识最有效的时间就是课内,在计算机实验室中的课程更是重要,因为计算机实验室内的课程是实验性的课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让他们比纯理论课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计算机实验室的课上,应该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我国传统教育方式下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传统的计算机实验课是老师一步一步的教学生怎么操作,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网络管理系统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它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3.4 在计算机上设置监督系统
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上课的时候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管理,老师的视野也不够宽阔,所以就会有很多学生偷懒,在计算机上玩游戏或者聊天。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监督系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中来。可以设置提问的形式,就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时不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的计算机屏幕上就会弹出问话框,这样就知道哪些学生在认真的听讲,可以使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3.5 留给学生一部分时间
老师在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课上应该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自己,让他们查漏补缺。老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应该为学生布置一个小小的任务,目的就是让学生回顾这一节课的知识,巩固学生的记忆,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及时对老师进行询问。老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查看,就能知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哪些,有哪些没有学会,在日后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所以在课上留些时g给学生是必要的。
4 总结
由于计算机实验室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不够长,所以计算机实验室在供学生使用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仪器的问题和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时会影响计算机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只有重视这些问题,才能提升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如今计算机实验室现在已经成为了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场所,我们只有发现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采取措施来避免未来这些问题再次发生,所以对网络平台管理下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还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保证计算机实验室能够更好的为老师和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杨二瑞.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J].经济管理,2014.
[2]马维华.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探究[J].电子管理,2015.
关于化学的学习,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也从原来的单纯应试,转变到重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拓展的能力上来了。教学重心也随之改变原本是老师的“独角戏”,现在变成了学生的“大合唱”。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老师必须将化学学习与计算机结合到一处,帮助学生进行更为细致的理解。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多元化。
一、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高二,可以说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大都适应了高中学习生活,也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而老师对于自己所教授的内容,也有很长时间的积累了。这两点综合起来,可以说对高二的化学课堂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负面。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很可能会使课堂的教授形式教条化,而学生的学习也固定化。这样对于化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知识,不能够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一知半解。所以,在高二化学课堂上运用计算机技术,一方面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简明,另一方面,还能活跃老师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老师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高二的“结构化学”这一章节的学习中,由于结构化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所以,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想要把它们直观的表现在学生面前,怕是不太容易;而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用微观结构的观点来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所以,老师借助计算机来进行动画的演示,可以将那些化学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结构,直观的表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细致的了解那些物质的结构特点。还有,对于高二的化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计算难度较高的问题,这个时候,借助计算机,可以有效的帮助老师进行课堂的讲解。
二、通过虚拟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多数学校不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内容,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的短缺。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以后在化学学习上的发展。所以,老师不妨借助计算机,来帮助学生进行虚拟实验,通过虚拟软件对现实环境中的真实实验进行模拟操作,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这样既可以改善当前学生实验课程短缺的现状;还能帮助老师节约教学资源,减少教学开支。同时,虚拟实验对于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小觑的。
例如像用氢气来还原氧化铜,由于氢气可燃性较强,容易发生爆炸,所以、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大规模的操作,很可能会导致意外的发生。老师不妨利用计算机上的虚拟实验的模仿软件,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技能的训练。这样不仅能够规避风险,还能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计算机对于步骤的检测,要比人为的观察更加敏锐。在虚拟实验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先停掉氢气,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那么系统就会自动判定失败的警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刚刚的操作了问题,应该“先灭灯再停掉氢气”。通过计算机来进行虚拟实验,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实验手法,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
三、方便进行课后的总结
高二化学的知识点,有着承前启后的左右,对前后的内容都有所串联。所以,老师在进行教授时,不能忽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总结与归纳,这关系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有没有进行自己的思维加工。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老师在课上讲授的知识点较多,加上例子、题型等内容的参与,所以想要引导学生进行精准的总结,也并非易事。但是有了计算机的介入,老师就能够将本堂课的重点,在开讲前进行一个大致的归类,然后在讲课的过程中,用所讲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到了课后总结的时候,老师利用计算机制作PPT,或者别的手段,来快速的帮助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例如,老师在课尾对本堂内容进行总结的时候,不妨结合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让他们反映自己在那个问题上有疑惑,或者对于哪个概念有别的看法,老师一方面可以借助计算进行快速的查找,将学生有问题的内容及时抽调出来;同时,利用计算机还可以统计学生对于这个章节中存有疑惑的内容进行统计,帮助老师意识到自己在讲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及时进行改正。这样一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课后总结时,不光光是学生进行巩固,对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也有促进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二化学中的应用,将会极大的提高化学教学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帮助老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当然,对待这一先进的教学技术,老师要抱有清醒的态度,既不能盲目拒绝,也不能过度沉迷,只有合理合适的将它运用进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化学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1 计算机实验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点落后,计算机实验室利用率较低
传统教学中,不少人总认为计算机教学主要侧重在理论知识,加之考试的时候也都是以笔试作为考核目标,导致对计算机的教学观点一直是重理论轻实验,忽视对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验课成了表面、可有可无的部分。实验课的不足,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低下,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学生应用能力的欠缺,经常到实验室的人少之又少,长期循而往复,学生和教师对实验课的不重视成为习惯和常态。
1.2 教学方法落后、欠缺更新
传统实验室教学采取让学生对着教材照做的方法,整个教学课堂内容很简单、传统,其中的研究与综合性内容较少,滞后于计算机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一般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求知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而在实际操作中,一遇到点困难或者变化,学生便不知如何处理,通常都是教师帮忙解决,而如此实验课下来之后,即使学生能完成相应的操作也没有成就感,不能激起学生兴趣与学习热情。
2 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建议策略
实验课前准备。很多人不重视计算机操作的课前准备,认为影响不大,实际上对于计算机学科,我们不熟悉的术语以及一些极其抽象的概念不少,如果在没做好课前预习准备的情况下,上机时,对于教师的讲解跟进感觉甚是吃力,而倘若做好了课前准备,便可相对熟悉,易于理解教师所讲。
2.1 实验课前教师的准备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单需要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方法,教师的用心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要先做好实验课的教学计划,并将试验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好备案,以方便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便可以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促进目的性的教学的实施,并调动学生好奇心,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当实验结束时,教师可以做出总结,结合操作课程实际情况提出易出现的问题和改进办法,避免试验中一些片面的主观臆断的产生,最后,教师规划好完善合理的学生成绩考核目标,同时让学生明确成绩考核目标。
2.2 实验课前学生的准备
上机实验课前,学生做好预习,可以略熟悉即将实验内容,对实验之前的教师重难点和易出错地方更易吸收。另一方面对于上次实验课教师布置的下一次实验课内容,学生可以认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实验要求,明白实验步骤。而一旦基础性操作熟悉后,在中途遇到问题时,学生有相对较多时间,可以自我摸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旦有进展,很易让学生有成就感,即使问题没解决,是通过教师帮助的,但由于经过自己摸索亲自体验的,解决方式通常会极为深刻,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益。
3 对计算机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3.1 一般性实验
一般性实验主要是指基础性或是验证型实验,这类实验较简单,一般在课堂中就可以完成。比对于如网页制作主页课时,我们应对教学内容和评分体系做相应改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如将评分体系根据网页制作实验课的开展环节,加以划分,分为实验前分组――检查小组的准备情况,包括图片、文字、准备心得等――实验过程、进展情况、实验成果展示――评点、交流、探讨和修改――总结与心得等环节。而其中实验前的图片与文字等资料的准备与实验过程、实验成果展示以及修改与心得可以加重分数比例,促进学生积极加入实验过程中。而多个环节的划分有利于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提供用武之地,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热情与积极性。
3.2 创新、开放型实验
学校要设置专业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轮流指导,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实验,开放实验室,发挥其功能。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或者自己研究的课题,为学生寻找具有研究价值的实验任务,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另外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动作计划的制定,并分步完成,对每一步进行相关的评测和改进,保证实验的完成。而对于实验的成果,要尽量确保其可应用性或者被认可,借此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3 进行双重的实验总结
(1)学生总结。学生要遵守实验总结的基本规范,在实验报告中对基本过程做好相关的描述,并对实验的结果做出详细的分析,实验失败后,要仔细分析,找到原因;教师要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实验报告格式的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辅导学生进行修改;对于实验报告雷同或者抄袭者,要给予严重处分。
(2)教师总结。教师要在试验中对出现的问题做出临时性的总结,在实验后还要进行整体的总结,找到一些失败实验的原因,引导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进行总结;要对实验报告做出评价,把握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有必要的点评;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交流平台如QQ,MSN、博客等等与学生进行各种实验的讨论;还必须对实验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研究改革方案,并进行教学研究,使得实验教学不断的优化。
3.4 实验教学规范和改革的考评机制
(1)规范评价的标准。组织教师进行科学规范的实验考核标准的制定,实验的考核结果要有多个部分组合形成,包括考勤、日常实验的成绩、期末的实验考试成绩,对于在试验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加分鼓励。
改变过去理论的课程和实验统一管理的情况,把计算机的网络实验以及维护实验等等这些课程,从理论的课程中脱离出来,独立的计算成绩,提高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对于一些不能独立分离出来的实验课程,要确定其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并且严格遵守。
(2)实行多种评价的方式进行互补。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当中去,例如网站的开发实验等等,让学生把设计作品展示出来,有学校制定考核的标准,并组织教师和同学进行共同打分,汇总成绩,合理的进行评价,并且,在进行评价时,学生的作品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学生就会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还可以激励其他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良性竞争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学生创造可以改正错误的机会。比如一个为期10天的设计考核,有的学生提前交了作品,但是不满意老师的分数,这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再进行修改,重新计分因为进行考核是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学生修改的机会,这样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理,并且可以得到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3.5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注重一题多解式的引导
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重上机成为学生根深蒂固的行为意识,二是让学生在上机时有着良好的自主观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起实践出真知的意识,让其体会到在课堂中要学好计算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上机实验。在实验课时要注重善于观察,而不是一遇到问题不经过思考首先想到的就是问老师。其次在进行实验课时,教师要注重多向思维的引导,如对于复制操作,既可用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又可用编辑下的复制命令,还可运用快捷键Ctrl+C。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解既可应付一些极端状况,又可锻炼学生求索与创新思维。
4 结语
计算机技术发展极为迅速,而提高计算机实验课的有效性方式与手段也具多样化,只要教师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在平时教学中加以研究探索,大胆创新,相信一定可以找出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61-01
江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心公共机房是面向全校所有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的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目前,新老校区计算机实验室有17间,计算机2000余台,承担着全校所有计算机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计算机实验课以及选修课的上机教学任务。计算机实验室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实验教学任务,还承担着计算机等级考试、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与对外培训等重任。因此,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的好坏,它将直接关系到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根据工作总结了一些实验室管理工作方面的心得在此展开探讨。
1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也在更新扩大。不管是从机房数量还是计算机数量,都得到了增加,学生也增多了。但是一方面,实验室管理的教师却没有增加,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课程依赖计算机实验教学;另一方面,由于人员多上机操作频繁,而且在一个实验室的环境中,经常要满足公共课、专业课等老师不同课程所面对的各种不同的上机需求,导致实验室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经常会出现软硬件损坏等故障。
1.1 计算机软硬件的损坏
为了满足各种教学任务的需求,每台计算机需要安装各种教学需要的应用软件,甚至有些需要安装多个操作系统,这使得重新安装一台计算机系统要花费很长时间。教师或学生上机私自将移动硬盘、U盘、MP3等移动存储设备带入机房使用,在本地硬盘或服务器上放置大量的个人文件,导致系统运行速度降低,甚至将有感染病毒的文件也放到计算机或服务器内。一些学生下机不关闭计算机,导致计算机长时间运转和下课突然断电带来了硬件设备的损坏。
1.2 计算机实验室的环境
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一般是每天从早到晚,使用较为频繁,一些上机人员不遵守实验室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一些在实验室吃零食现象很普遍;加上上机人员较多,一些学生不穿鞋套,空气中的灰尘在计算机内部不断的积累,导致电路板老化和损坏。计算机实验室一般都使用了空调,空气环境相对比较干燥,极易引起静电的产生,容易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发生。
1.3 人为因素的损坏
一些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随意更改计算机里面的配置,删除系统文件,修改注册表;而且随着移动硬盘、U盘在学生中流行起来,一些学生经常安装一些来路不明的游戏等,这样很容易导致系统遭到删除或病毒导致崩溃。一些USB口的键盘或者鼠标在刚开机会有一段时间来寻找驱动,一些学生误认为鼠标或键盘没用而大肆的拆卸导致很多接口被破坏。一些学生喜欢在实验室来破解还原卡或者编写或运行黑客、木马等后门程序。一些学生误操作格式化或者删除命令。这些严重影响了实验室计算机运行,给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
2 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
2.1 对使用者的培训教育
开展教师教育培训,使教师能做到计算机常见问题的处理解决办法与计算机保养方法。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加强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计算机。
2.2 充分利用还原卡和安全策略
硬盘保护卡又称硬盘还原卡,主要功能包括硬盘数据还原、网络对拷、网络唤醒等功能,硬盘保护卡可以对设定的分区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保护区域的任何操作都被视为无效操作,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删除等操作带来的破坏。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时更新,实时监控能对硬盘、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注册表、系统漏洞攻击等关键部分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另外可以利用NTFS权限来限制用户对某个盘的写权限,定期修补系统漏洞,保护计算机的系统的安全。学生收发作业利用asp、凌波等程序收发,可以有效减少病毒传播的几率。
2.3 其它保护措施
利用,GetLastInputInfo、ExWindowsExit函数可以有效的识别计算机闲置时间,做到让空闲的计算机能够自动关闭,起到节能和对硬件的保护作用;或安装机房实验室管理系统来对计算机进行有效的管理。
3 结语
本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心公共机房采用了本文介绍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手段后,工作量大大减少了,计算机的损坏率和病毒的感染也降低了。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是一项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方法相结合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作人员也需要吸收新的技术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得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适应现在高校的发展,让教育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沈涛.高等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方法的探讨[J].福建电脑,2011(5):160.
[2] 徐尚青,齐鸣.局域网安全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1(1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