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一年级自主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2-05-27 09:04:3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一年级自主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年级自主管理

篇(1)

一年级学生会成立的过程做了大量的工作。先是召开全年级学生大会,对学生会的成立工作进行解释和部署。高一学生会包括主席、管理部、学习部、宣传部、体育部和文艺部,各部设立一个部长和若干名干事。学生会干部的选举方式是竞选,采取演讲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和才艺。高一年级学生会竞选演讲大会的情景在学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自认为哪个职位适合你即可参加竞选演讲。之后每个候选人进行一周左右的实际工作,展示自己的才华,然后由学生投票决定正式人选。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有了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一些成绩不太优秀但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更使成绩优秀的孩子也注重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与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在年级管理活动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参与各项常规管理成为年级学生会的主要工作。中国有句俗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我校的高中部,一个年级只有四个班,规模不算很大。但是,年级是学校中相对独立而完整的一个部门,要求有相对独立的管理。管理很重要,管理产生质量。著名的教育大师马卡连柯说:“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中,也会很快地变成一群小野兽。”

成立年级学生会的目的,主要是为年级管理服务。学生会参与日常的各项常规管理。那么,如何操作呢?年级主任是年级学生会的幕后指挥者,负责策划和指导,定期下达任务,给出工作思路,并做学生会的总监督人。学生会主席统筹各部工作,负责上传下达,布置具体工作,并召集各部长开会。各项常规检查按照量化管理,实行分数制,制定《高一年级常规检查评分表》。除此以外,年级学生会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运动会、文史知识竞赛和各类竞技比赛等。学生会的学习部还发起“学习经验交流会”。宣传部制作各种教育专题的展板,印发诸如主题为感恩、立志和勤奋之类的各种宣传画报,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三、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合作意识是学生会保持活力的源泉。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让学生在管理事务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竞争能力,同时养成了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通过期末述职考核、末席淘汰等方法,使每个参与管理的学生会干部都有一种危机感,使他们知难而上,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经过工作实践,被证明能力不强或不负责任的成员将被淘汰出局。同样道理,那些学生会之外的同学,也可以通过二次竞选或特殊申请,经过学生们的推选,也可以吸纳为学生会干部。总之,可以充分激发每个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参与欲望,爱护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这种合作既包括学生会各部门内部的合作,也包括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这种灵活、开放式的管理机制,使学生之间能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完善监督机制是自主管理模式得以运行的必备条件。由于高一学生的年龄较小,社会实践能力毕竟有限,年级学生会在工作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及时指导学生会的工作,为学生会创设自主管理的气氛,引导他们开动脑筋,想办法。年级主任是年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总监督人。年级主任和年级学生会的关系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包办代替,另一种是放任自流。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不利于建设一个自主管理型年级。正确的做法是,年级主任应该帮助学生会全面规划工作蓝图,妥善协调学生会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并随时检查他们的工作并给出指导。当然,在某些成员工作出现错误的时候,必要时可以提出批评或要求。

篇(2)

二、管理模式:年级根据《班级量化评估方案》负责对班级的宏观管理,学校处室和年级为班级管理提供部分数据,班级充分运用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班级自主管理。年级通过本年级文明监察队实施本年级学习纪律的检查,重点检查迟到,激情朝、晚读,自习课纪律。年级每天将检查数据进行汇总,于第二天上午发到年级班主任群并张贴公布。

三、评价项目:年级检查项目包含学习纪律、清洁卫生、跑操情况、教学管理、寝室管理、学生考勤、班团活动等内容。班级检查项目由班级自己确定,可包含课堂评价、学习纪律、卫生、宿舍、出勤、跑操、课桌整理等内容。

四、管理流程:班级管理团队负责本班个人和小组的常规检查和评价工作。值日班长负责每日数据汇总,于当天值日任务完成后交给评价部长。评价部长负责一周情况汇总,并于每周星期六晚上通报一周情况,组织开展班级小组和个人晋级活动。

五、小组职责:

⑴班级行政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根据班级规定进行常规检查、记载、评价等工作。值日班长根据各部委记载情况,负责将每日数据汇总,并进行公示、总结。评价部长负责一周情况汇总,组织开展班级小组和个人晋级活动。

⑵学习小组:班级的基本组成单位,学习活动的组织主体。组长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讨论和展示。记录好每天组内成员的积分情况。

⑶高效学习科研团队:每组一名学科组长,由学科班长具体负责,是师生联系的桥梁。各学科班长负责记录好每天该学科课堂的积分情况,并于当天交给值日班长,每周汇总后交给学习部。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年级班主任在学校养成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班级管理先进经验,切实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管理的水平,使我们德育工作更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二、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1.02.25 下午2:30

地点:一(12)班教室

三、参会人员:

1.所有班主任2.所有一年级科任教师

四、座谈会议流程

(一)金点子介绍(教学工作分享)

1.发言人:A、年级所有班主任 B、 所有一年级科任教师

2.发言内容(供参考):

a 班级常规管理经验(优化班级环境、选拔培养班干部、民主和自主管理等);

b 班级活动创新经验(班会、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扥);

c 解决“学困生”问题经验(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后进生转化、特长生培养、家访、家庭教育指导等);

d 也可以以故事形式讲述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观察、思考和感悟。

e 分享上学年的收获或困惑、分享今后的教学思想(打算、思路)

篇(4)

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初始年级,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学校生活、学习的兴趣,如果不了解一年级孩子,很有可能造成教育教学方式不当,使本来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的他们失去热情。开学伊始,学生们刚刚从幼儿园升上小学,极有可能出现角色转变困难,生活和学习习惯和过去冲突的情况。因此,我将了解一年级学生心理,尽快认识每个同学作为新学年开始的首要任务。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下:

1.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

一年级学生在课上安静坐好,认真听讲能维持的时间大约是15~20分钟,如何利用好学生的有效听课时间,需要仔细分析和琢磨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合理的安排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重难点出现的时机。

2.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兴趣

利用孩子们好问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及提出合理问题的能力。

3.表现欲强

要注意在规范学生的举手等习惯的同时,呵护他们的这种表现欲,在平时的管理及教学中,多给学生展示、锻炼的机会,例如让他们当小老师,轮流班干部制等。

4.好胜心强

教学时适当开展竞赛活动符合儿童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

5.感知觉发展不够充分

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儿童的书写动作,开始时练习时间不过长,以免疲劳和失去兴趣。6.崇拜老师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榜样,同时,老师还要公正地、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综上,本学期,我将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为指导,结合一年级学生个性特点,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二、培养目标

1.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与家长密切配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4.使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公物,遵守纪律。

5.制订小干部培训计划,尽快培养一批得力助手,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培养小干部的工作能力,让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班级长远规划

根据班级当前的情况,将一年级学生未来三年的校园生活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目标如下:

第一阶段(一年级):创造团结的一年级五班班集体

阶段目标:做好学生发展规划,建立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上学学习的意识,培养最基础的学习习惯,完成幼儿园儿童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

第二阶段(二年级):扎实学习习惯,创造个性、活跃的班集体

阶段目标:着眼于学习习惯的培养,着力于校园活动的开展,通过各种班级活动、校园活动促进班级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

第三阶段(三年级):打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独立自主的班集体

阶段目标: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发展,构建民主型班级,打造成熟、团结并高度自治的班集体

针对以上规划,本班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包括德育常规、班级纪律、班级及个人卫生、班干部培养和校园活动等。

(一)常规教育方面

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晚点时间进行一日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最佳拇指奖”,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合理利用校园集体活动和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和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故事会和流动红旗的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对于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我将采用“我的姿势最棒”的活动进行监督,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二)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在课间开展学习游戏、简单运动等方面的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

3.路队纪律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集体生活,将在班级开展“路队小标兵”评比活动,使学生不仅做到快,齐,静,而且能够进行自主管理。

(三)卫生方面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头发整齐,每天洗脸、刷牙、洗脚。

2.班级卫生:一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安排整理桌面、捡拾脚下垃圾等简单任务,每天定时进行,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同时利用花草美化环境,并进行爱护环境和花草的教育。

(四)班干部的培养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五)校园活动

篇(5)

自2004年10月教育部颁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来,全国各省市区都相继成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各中职学校也大力加强了德育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改革德育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构建德育工作体系,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到现在,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的实效究竟如何呢?还存在哪些问题?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这些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为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做出客观评价,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采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设计的《德育工作调查问卷(学生部分)》,组织校团委调研部的学生干部,于2010年5月23日至28日,对全校08和09两个年级(07级学生已全部离校实习)共42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校园生活”,涉及42个问题,均为单项选择;第二部分为“德育与学生工作状况”,涉及六个子项共22个问题,有单项选择也有多项选择。

针对08级某班的学生笔者进行了全员问卷调查。抽样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平均每个班5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85.71%;全员问卷调查的班级共发放调查问卷56份,收回53份,回收率为94.64%。

二、调查统计数据分析

笔者下面以调查统计数据为依据,从10个方面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评析。WwW.lw881.com

(1)学生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专业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在对“我觉得德育课比专业课更重要”做选择时,认为“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仅占受访者的25%;而认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的则占到了46%,比前者高出2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改变,甚至完全颠覆了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现在学生只看重专业课而轻视德育课的观点。

(2)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但学习态度差强人意。占6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学习是有针对性的,而不是盲目的”;有68%的学生明确表示“专业技术是我学习的重点”;只有3%的学生坦承对学习目的完全不明确。然而在学习态度方面,只有47%的学生表示“自己会比较自觉地学习”;另有21%的学生表示“只要条件允许,能逃的课我都逃”,反映出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3)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比较端正和务实。主要表现在:有5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我会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将来的职业”,表明多数人(尽管是微弱多数)能够把“服务和服从社会的需要”放在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位置:同时有60%以上的受访者并不完全认同“我未来的工作一定要高薪、轻松而且稳定,和“我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这两种观点和说法,足以表明中职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基本面上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4)学生在最基本的道德认同和道德责任意识方面,不同年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在我认同‘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的观点”做选择时,认为“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的,一年级占62%,二年级占72%,超出前者10%;认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是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观点的,一年级仅占49%,二年级则高达85%,超出前者36%;另外对“我愿意从我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观点做出肯定回答的,一年级为59%,二年级则达到86%,超出前者27%,差异同样十分明显。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正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一定实效的充分体现。

(5)学生的法律意识、纪律观念亟需进一步强化。从法律意识看,分别有21%和27%的受访者对“只要不出事,没必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为了得到对我有用的东西,有时我宁愿触犯法律”的观点选择了“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这意味着有相当部分学生怀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以身试法”的心态和行为倾向。在纪律观念上,认可“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一年级占28%,二年级占18%;认可“我觉得破坏公共财产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的,一年级占34%,二年级占6%。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中职生总体上纪律观念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年级学生纪律观念尤其令人担忧。

(6)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比较脆弱,缺乏自信心。在意志品质方面,仅有43%的受访者认为“环境中的各种诱惑不会动摇我实现目标的决心”;在自信心方面,只有54%的人表‘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lp~自信心不足还表现在:占53%的学生“做事情经常犹豫不决”;另有近40%的学生“总担心自己的言行受到嘲笑”,其中一年级占到了受访者的一半。心理意志品质和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各中职学校通过德育教育,都在努力地塑造和完善学生心理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增强自信心,但成效不尽人意。

(7)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离德育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受访学生在对“我有时候利用说谎来逃避惩罚”和“只要确信不会被发现,谁都会考试作弊”两个问题作答时,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分别只占54%和50%,勉强过半;而认为“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及“不确定”的,合计分别占到46%和50%。因此,从总体上看,中职生诚信方面的道德品质不容乐观。

(8)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仍需强化,行为习惯有待改善。“随地吐痰”既反映出一个人的卫生行为习惯和文明程度,更体现其社会公德意识:同样,“按时起床,不睡懒觉”,既是一个人意志力的体现,也是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反映。然而,统计数据表明,对“我从不随地吐痰’,和“我每天都能按时起床,不睡懒觉”两个问题做出肯定回答的,均不到受访学生的6成。这充分说明中职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薄弱、行为习惯散漫是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9)学生在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等方面的道德品质值得肯定。首先,占半数以上受访者对“我不喜欢我的班级,更不可能为它付出”的问题做出了否定回答,表明多数学生懂得顾全大局,关心班集体,处理问题较为理性,不以个人好恶为转移。其次,占76%的受访者表示,“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可见大部分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可贵品质。再次,在尊重他人方面,二年级学生中,高达86%的受访者表示“我尊重每一一位老师和同学”,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懂得自尊和相互尊重,非常值得认可。

(10)学生在情感交流方面的表现喜忧参半。作为在校生,情感交流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在学校里,我经常感到孤独”,这是占1/3受访者的真切感受。学生为什么不主动与老师交流呢?48%的受访者认为,“我觉得老师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所以,有42%的学生表示“我有心里话绝不会向老师说”,同比在一年级学生中竟占到~半!问题还不仅如此,一年级学生在与父母沟通方面也存在较严重的障碍,表示“我和父母沟通良好,关系融洽”的仅占51%;二年级学生同比则为83%。此外,高达86%的二年级学生表示“我有一些很谈得来的朋友”;而一年级学生同比只有62%。从而说明二年级学生在思想、情感沟通与交流能力上都更加成熟,一年级学生则需要学校方面主动给予更多的关心。

总起来看,被调查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及其实效是持基本肯定态度的。这首先表现在占71%的受访学生认同“目前学校最重视的教育是道德教育”,体现了“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的职教理念;其次,多达79%的受访学生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对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第三,占65%的学生从班级教育活动中,“感受到同学们真正成了学校的主体,老师们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第四,有76%的受访者认为,通过德育活动,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德育理念上,1/3以上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自己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部分教职工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失去了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从而降低了德育实效。(2)在德育管理上,德育管理机制最受学生诟病,成为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德育管理机制包括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存在严重弊端是不争的事实,也必然会影响德育工作实效。(3)在德育课程建设上,近1/3学生喜欢某门德育课的主要原因是“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有兴趣”,而德育教师“教法灵活、启发引导”。这说明,德育课教学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德育课教师作为对学生思想言行影响最大的人员之一,其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4)在德育环境上,学生对包括社会环境、校园文化、校风班风等在内的德育环境认可度不高。调查显示,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中,社会环境占59%,位居第一,而学生恰好对社会环境的负面感受最为强烈。对校园文化生活的感受,觉得很满意和较满意的学生仅占39%,觉得一般和不满意的占61%。校风班风方面,52%的受访学生认为“问题比较严重”或“问题非常严重”。(5)在德育队伍建设上,学校领导、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其他任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干部等,构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然而,调查显示,除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对学生思想、言行的影响位列三甲外,其他人员都远远不及‘‘同学和朋友”的影响力。

三、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建议

(1)树立德才兼备,“德为本、才为用”的德育观念和全员德育理念,强化师德建设,把德育渗透到任一学科的任一课堂、任一活动的任一环节和任一场所,同时建立便于操作的检查评价标准和方法,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要求硬性化。

(2)改革和完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成立由校长挂帅、副校长分工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研究制定全校性德育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和重大措施;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强德育工作的具体指导意见;定期测评德育工作成效,加强德育工作的信息反馈;实行副校长挂专业、科长主任挂班蹲点制度,切实解决德育过程中若干重、难点问题;完善德育奖惩制度和保障机制。

(3)充分发挥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德育培养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特别是班主任,国为与学生关系较密切,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班主任教育”是对一年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最大的因素,比例高达8l%;同时,“班主任”“同学和朋友‘德育课教师”也是对学生思想、言行影响位列前三的人员。因此,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加强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要通过培训和传帮带,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发挥好骨干作用。

(4)改革德育方法和途径。学生的德育培养需要正确的途径,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旧有的方法与途径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调查显示,在学生喜欢的德育形式中,排列前五位的依次是观看影视资料、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公益劳动、大型教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从前面的评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学生对德育课以及德育活动并无抵触和反感情绪,问题源于德育手段较为简单化,故此德育活动收效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改革德育方法,使德育形式多样化就势在必行。

篇(6)

自2004年10月教育部颁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来,全国各省市区都相继成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各中职学校也大力加强了德育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改革德育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构建德育工作体系,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到现在,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的实效究竟如何呢?还存在哪些问题?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这些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为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做出客观评价,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采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设计的《德育工作调查问卷(学生部分)》,组织校团委调研部的学生干部,于2010年5月23日至28日,对全校08和09两个年级(07级学生已全部离校实习)共42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校园生活”,涉及42个问题,均为单项选择;第二部分为“德育与学生工作状况”,涉及六个子项共22个问题,有单项选择也有多项选择。

针对08级某班的学生笔者进行了全员问卷调查。抽样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平均每个班5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85.71%;全员问卷调查的班级共发放调查问卷56份,收回53份,回收率为94.64%。

二、调查统计数据分析

笔者下面以调查统计数据为依据,从10个方面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评析。

(1)学生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专业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在对“我觉得德育课比专业课更重要”做选择时,认为“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仅占受访者的25%;而认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的则占到了46%,比前者高出2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改变,甚至完全颠覆了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现在学生只看重专业课而轻视德育课的观点。

(2)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但学习态度差强人意。占6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学习是有针对性的,而不是盲目的”;有68%的学生明确表示“专业技术是我学习的重点”;只有3%的学生坦承对学习目的完全不明确。然而在学习态度方面,只有47%的学生表示“自己会比较自觉地学习”;另有21%的学生表示“只要条件允许,能逃的课我都逃”,反映出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3)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比较端正和务实。主要表现在:有5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我会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将来的职业”,表明多数人(尽管是微弱多数)能够把“服务和服从社会的需要”放在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位置:同时有60%以上的受访者并不完全认同“我未来的工作一定要高薪、轻松而且稳定,和“我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这两种观点和说法,足以表明中职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基本面上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4)学生在最基本的道德认同和道德责任意识方面,不同年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在我认同‘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的观点”做选择时,认为“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的,一年级占62%,二年级占72%,超出前者10%;认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是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观点的,一年级仅占49%,二年级则高达85%,超出前者36%;另外对“我愿意从我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观点做出肯定回答的,一年级为59%,二年级则达到86%,超出前者27%,差异同样十分明显。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正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一定实效的充分体现。

(5)学生的法律意识、纪律观念亟需进一步强化。从法律意识看,分别有21%和27%的受访者对“只要不出事,没必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为了得到对我有用的东西,有时我宁愿触犯法律”的观点选择了“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这意味着有相当部分学生怀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以身试法”的心态和行为倾向。在纪律观念上,认可“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一年级占28%,二年级占18%;认可“我觉得破坏公共财产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的,一年级占34%,二年级占6%。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中职生总体上纪律观念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年级学生纪律观念尤其令人担忧。

(6)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比较脆弱,缺乏自信心。在意志品质方面,仅有43%的受访者认为“环境中的各种诱惑不会动摇我实现目标的决心”;在自信心方面,只有54%的人表‘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lP~自信心不足还表现在:占53%的学生“做事情经常犹豫不决”;另有近40%的学生“总担心自己的言行受到嘲笑”,其中一年级占到了受访者的一半。心理意志品质和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各中职学校通过德育教育,都在努力地塑造和完善学生心理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增强自信心,但成效不尽人意。

(7)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离德育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受访学生在对“我有时候利用说谎来逃避惩罚”和“只要确信不会被发现,谁都会考试作弊”两个问题作答时,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分别只占54%和50%,勉强过半;而认为“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及“不确定”的,合计分别占到46%和50%。因此,从总体上看,中职生诚信方面的道德品质不容乐观。

(8)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仍需强化,行为习惯有待改善。“随地吐痰”既反映出一个人的卫生行为习惯和文明程度,更体现其社会公德意识:同样,“按时起床,不睡懒觉”,既是一个人意志力的体现,也是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反映。然而,统计数据表明,对“我从不随地吐痰’,和“我每天都能按时起床,不睡懒觉”两个问题做出肯定回答的,均不到受访学生的6成。这充分说明中职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薄弱、行为习惯散漫是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9)学生在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等方面的道德品质值得肯定。首先,占半数以上受访者对“我不喜欢我的班级,更不可能为它付出”的问题做出了否定回答,表明多数学生懂得顾全大局,关心班集体,处理问题较为理性,不以个人好恶为转移。其次,占76%的受访者表示,“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可见大部分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可贵品质。再次,在尊重他人方面,二年级学生中,高达86%的受访者表示“我尊重每一一位老师和同学”,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懂得自尊和相互尊重,非常值得认可。

(10)学生在情感交流方面的表现喜忧参半。作为在校生,情感交流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在学校里,我经常感到孤独”,这是占1/3受访者的真切感受。学生为什么不主动与老师交流呢?48%的受访者认为,“我觉得老师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所以,有42%的学生表示“我有心里话绝不会向老师说”,同比在一年级学生中竟占到~半!问题还不仅如此,一年级学生在与父母沟通方面也存在较严重的障碍,表示“我和父母沟通良好,关系融洽”的仅占51%;二年级学生同比则为83%。此外,高达86%的二年级学生表示“我有一些很谈得来的朋友”;而一年级学生同比只有62%。从而说明二年级学生在思想、情感沟通与交流能力上都更加成熟,一年级学生则需要学校方面主动给予更多的关心。

总起来看,被调查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及其实效是持基本肯定态度的。这首先表现在占71%的受访学生认同“目前学校最重视的教育是道德教育”,体现了“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的职教理念;其次,多达79%的受访学生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对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第三,占65%的学生从班级教育活动中,“感受到同学们真正成了学校的主体,老师们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第四,有76%的受访者认为,通过德育活动,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德育理念上,1/3以上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自己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部分教职工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失去了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从而降低了德育实效。(2)在德育管理上,德育管理机制最受学生诟病,成为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德育管理机制包括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存在严重弊端是不争的事实,也必然会影响德育工作实效。(3)在德育课程建设上,近1/3学生喜欢某门德育课的主要原因是“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有兴趣”,而德育教师“教法灵活、启发引导”。这说明,德育课教学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德育课教师作为对学生思想言行影响最大的人员之一,其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4)在德育环境上,学生对包括社会环境、校园文化、校风班风等在内的德育环境认可度不高。调查显示,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中,社会环境占59%,位居第一,而学生恰好对社会环境的负面感受最为强烈。对校园文化生活的感受,觉得很满意和较满意的学生仅占39%,觉得一般和不满意的占61%。校风班风方面,52%的受访学生认为“问题比较严重”或“问题非常严重”。(5)在德育队伍建设上,学校领导、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其他任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干部等,构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然而,调查显示,除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对学生思想、言行的影响位列三甲外,其他人员都远远不及‘‘同学和朋友”的影响力。

三、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建议

(1)树立德才兼备,“德为本、才为用”的德育观念和全员德育理念,强化师德建设,把德育渗透到任一学科的任一课堂、任一活动的任一环节和任一场所,同时建立便于操作的检查评价标准和方法,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要求硬性化。

(2)改革和完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成立由校长挂帅、副校长分工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研究制定全校性德育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和重大措施;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强德育工作的具体指导意见;定期测评德育工作成效,加强德育工作的信息反馈;实行副校长挂专业、科长主任挂班蹲点制度,切实解决德育过程中若干重、难点问题;完善德育奖惩制度和保障机制。

(3)充分发挥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德育培养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特别是班主任,国为与学生关系较密切,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班主任教育”是对一年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最大的因素,比例高达8l%;同时,“班主任”“同学和朋友‘德育课教师”也是对学生思想、言行影响位列前三的人员。因此,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加强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要通过培训和传帮带,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发挥好骨干作用。

(4)改革德育方法和途径。学生的德育培养需要正确的途径,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旧有的方法与途径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调查显示,在学生喜欢的德育形式中,排列前五位的依次是观看影视资料、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公益劳动、大型教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从前面的评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学生对德育课以及德育活动并无抵触和反感情绪,问题源于德育手段较为简单化,故此德育活动收效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改革德育方法,使德育形式多样化就势在必行。

篇(7)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17-02

“育人要从小抓起”,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再加上天真活泼好动,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对小学生的管理必须从头做起,从细节做起!

一、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

一年级是一个过渡期,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就利用早读课、晨会课甚至专门抽出时间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例如上课对于坐姿的要求,我编成顺口溜“双手趴,身要挺,三是双脚要放平”。每节课前都大声齐念,长此以往,良好的坐姿就成为了同学们的习惯。

二、注重家校的联系,双管齐下,齐抓共管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一年级前两个月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段时期我就经常和家长联系,以便掌握学生在家的表现,同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引起他们的重视,齐抓共管。另外我们还通过校讯通将作业和重要通知都告知家长。有的老师头疼学生的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有很多是低年级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为防患于未然,每天作业的布置除了让学生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同时把作业发给家长,以方便他们协助我们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同学们的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

三、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

没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没有个性。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民主管理的关键是使班集体成员形成主人翁意识,具有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1.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优等生和学困生一样,教师子女、干部子女、普通家庭子女和特殊家庭子女一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该表扬就表扬,该说服就说服。教师应该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能有一丝偏见。

2.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教师应把学生看作可以相互交流的好朋友,无条件地接纳与理解学生。如小学生好动,对新事物好奇,应在课外多与学生沟通,与他们讲故事,唠家常,参与他们的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接纳信任老师,乐于表露内心感受。

四、从小事抓起,身体力行

班主任工作包括方方面面,尤其一年级,细致到孩子的衣食住行。所以,老师首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对于班级管理的策略要心中有数,然后在教学方面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如果你连上课都吸引不了孩子,这班就更没法带了。班级管理的问题太多了,针对具体事例具体分析策略更有实效性,在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习惯的培养,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不管是什么习惯的培养,都应该遵循一个原则,就是重视“第一次”。你第一次教孩子坐,第一次教孩子走,第一次教他整理书包,第一次教他怎样举手,第一次教他摆放文具,第一次教他怎么回答问题,第一次教他上课间操怎么站队,甚至于第一次教他在学校怎么上卫生间……太烦琐了,但每个第一次之前你是否提过清楚做这件事的要求?是否监督孩子能不能够按要求做?是否在做完这件事情之后及时总结并加以评价奖励?如果你第一次能打好基础,言而有信,你自然就在孩子心中有了威信,你再说什么指令孩子自然就能听。这之后所有的措施都要像这样,要求在前,总结在后,落实到位。

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因势利导

1.小故事情境感染法。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感染他们的言行,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一次,我给学生提醒每天要削好两枝铅笔带来,大部分学生做得很好,没有带来的学生却坐在位子上东看看,西看看,抠抠铅笔头。我就奇怪了,为什么不向同学借呢?接着我走向他们,鼓励他们向同学借,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他不借给我的。”“为什么呢?”“他向我借东西时,我也没有借给他。”

篇(8)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并提高学习效率;

3。开展活动并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教育、培养、锻炼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实施的措施

改选学生会,制定相关文件。对学生会的组织管理严格要求到位,真正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强化班级干部的组织、管理作用;

2。成立系列社团,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对本年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进行监管,成立年级或学校所属的社团,比如科技创新社、小团、影像社、义工队等,并加强指导,发挥社团的作用。

3。开展活动:按体育活动方案,开展体育活动;开展植树节;学开展雷锋、朗诵节等活动;开展讲坛文化建设;通过社团继续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科普宣传、发表文章、志愿者活动;学生会组织开展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等

三、实施的步骤

三月份

2.18—20入学考试

2.21—28学生会改选通知;第一周加强常规工作开展;成立义工队、成立小团、成立科技社的通知;对社团进行监管工作。

3.1—3。4改选、社团成立、社团监管基本结束,准备宣誓成立、就职阶段

3.7—3。11义工队组织学生学雷锋活动;常规活动在整合够的学生会正常开展;“四讲”活动开展;学生会干部实施值班制。

3.12依据条件开展植树节活动。

3.14—18学生会及其常规工作进入平稳期,加强督导。

3.21—31由学生会体育部并邀请体育教师指导,开展体育运动活动,开展适合春暖花开时节开展的体育活动,活动筋骨,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学习中去。

四月份

樱花诗歌朗诵节,歌颂春天的诗歌征集发表(由学生会学习部和小团联合主办)

2。讲坛文化(一)之开展研究性学习及论文指导学习(团总支直接组织,要求短而有效)

五月份

开展劳动光荣活动,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洗菜、洗碗,给爸妈倒水、洗脚等家务活动,适当条件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拍摄照片进行宣传。(在校园和家里身体力行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小团成员将进行报道及文章征集活动

2。讲坛文化(二)之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生经过高一上学期以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后,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方式及基础再进行总结思考,以期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应对后面的学习。

3。体育活动

在天气变热之前,开展一次体育活动(具体参考体育活动方案),主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以适应季节变化,加强体育锻炼。

六月份

四、复习迎考;

2。继续开展“四讲”活动;

篇(9)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并提高学习效率;

3.开展活动并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教育、培养、锻炼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实施的措施

改选学生会,制定相关文件。对学生会的组织管理严格要求到位,真正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强化班级干部的组织、管理作用;

2.成立系列社团,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对本年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进行监管,成立年级或学校所属的社团,比如科技创新社、小团、影像社、义工队等,并加强指导,发挥社团的作用。

3.开展活动:按体育活动方案,开展体育活动;开展植树节;学开展雷锋、朗诵节等活动;开展讲坛文化建设;通过社团继续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科普宣传、发表文章、志愿者活动;学生会组织开展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等

三、实施的步骤

三月份

xx.2.18-20入学考试

xx.2.21-28学生会改选通知;第一周加强常规工作开展;成立义工队、成立小团、成立科技社的通知;对社团进行监管工作。

xx.3.1-3.4改选、社团成立、社团监管基本结束,准备宣誓成立、就职阶段

xx.3.7-3.11义工队组织学生学雷锋活动;常规活动在整合够的学生会正常开展;“四讲”活动开展;学生会干部实施值班制。

xx.3.12依据条件开展植树节活动。

xx.3.14-18学生会及其常规工作进入平稳期,加强督导。

xx.3.21-31由学生会体育部并邀请体育教师指导,开展体育运动活动,开展适合春暖花开时节开展的体育活动,活动筋骨,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学习中去。

四月份

樱花诗歌朗诵节,歌颂春天的诗歌征集发表(由学生会学习部和小团联合主办)

2.讲坛文化(一)之开展研究性学习及论文指导学习(团总支直接组织,要求短而有效)

五月份

开展劳动光荣活动,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洗菜、洗碗,给爸妈倒水、洗脚等家务活动,适当条件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拍摄照片进行宣传。(在校园和家里身体力行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小团成员将进行报道及文章征集活动

2.讲坛文化(二)之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生经过高一上学期以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后,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方式及基础再进行总结思考,以期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应对后面的学习。

3.体育活动

在天气变热之前,开展一次体育活动(具体参考体育活动方案),主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以适应季节变化,加强体育锻炼。

六月份

复习迎考;

2.继续开展“四讲”活动;

篇(10)

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据此,德育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中学深入推进“和谐育德”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趋势。为达成此目标,就必须提升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在实行年级负责制的中学,以年级为载体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可以有效减少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管理层次与缩短管理距离,提高执行力与反应力,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年级成为全体教师真正参与常规德育工作,有效进行德育管理的平台,从而优化学校整体的德育管理效能。

1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意义

年级负责制,就是由同一年级的教师、班级组成担负教育教学等管理任务的基层管理组织,把年级作为一个与处室(教务处,学生处等)平级的实体来进行管理。

在年级负责制下,同一年级的教师了解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并且由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因此更易创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和氛围;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使年级的德育管理活动既符合学校的宏观目标,又切合年级的具体实际,从而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功效,使整个学校的德育管理得到加强和优化。

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构成

德育是一个立体。其工作应该是纵、横向交织的立体网络,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全面育人的格局。

2.1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横向构成

2.1.1“参与管理”的德育管理原则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参与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因此,参与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能确实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在年级负责制下,德育管理网络必须遵循参与管理的原则。由于同一年级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信息渠道了解年级的现状,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因此更能主动承担促进年级发展的责任。而且在年级负责制下,教师个人目标与年级要完成的德育目标一致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群体易达成共识,年级德育目标也易为个人接受,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实际上,年级负责制下教师的自身利益和年级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地参与管理。

2.1.2“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

“全员育德”是从参与管理原则中提炼升华出的德育理念,全员德育要求教师做到“三全”,即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有一种思想,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领地,德育是课外活动的主旨,将德育脱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视为班主任的专利。而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并非专属干班主任。只有全体教师都认同“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才可能从彼此封闭的学科教学中走出来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2.1.3“课程育德”的德育管理方略

“课程育德”是实现全员育德的有效方略。一方面,任课教师在年级各个备课组的要求下,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课程育德,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隐性的课程育德尤为重要。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在课程计划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良好的学校常规,教师的人格品质等。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体验和熏陶作用,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期待、爱心等都容易感染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显性课程育德。

2.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纵向构成

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纵向由四条具体的实施途径构成。

2.2.1年级党支部一年级团支部一年级工会

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是实现全年级教师参与管理与全员育德的有力保障。党员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带头作用,率先学习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形成推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核心力量。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则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培养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的意识,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使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成为全年级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与推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坚强阵地。

2.2.2年级主任一班主任一科任老师

年级负责制下,年级主任对整个年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班主任与该班任课教师共同对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可形成以班主任为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小组,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德育管理过程中。上课时间,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德育渗透落实到课堂教学细节中;课余时间,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从而切实做到显性课程育德与隐性课程育德双管齐下。

2.2.3年级学生会一各班学生干部一全体学生

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可通过年级学生会来执行和强化。年级学生会承担了年级管理中的许多具体事务,如对各班每日考勤、出操、卫生、寝室纪律等各方面的统计与评比或在各种年级活动中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整合各班学生干部资源,使年级学生会干部与班委干部协作管理,使年级管理的形式从纯粹由教师负责转换为以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年级学生会,可积极调动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监督的能力。

篇(11)

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据此,德育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中学深入推进“和谐育德”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趋势。为达成此目标,就必须提升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在实行年级负责制的中学,以年级为载体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可以有效减少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管理层次与缩短管理距离,提高执行力与反应力,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年级成为全体教师真正参与常规德育工作,有效进行德育管理的平台,从而优化学校整体的德育管理效能。

1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意义

年级负责制,就是由同一年级的教师、班级组成担负教育教学等管理任务的基层管理组织,把年级作为一个与处室(教务处,学生处等)平级的实体来进行管理。

在年级负责制下,同一年级的教师了解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并且由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因此更易创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和氛围;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使年级的德育管理活动既符合学校的宏观目标,又切合年级的具体实际,从而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功效,使整个学校的德育管理得到加强和优化。

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构成

德育是一个立体。其工作应该是纵、横向交织的立体网络,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全面育人的格局。

2.1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横向构成

2.1.1“参与管理”的德育管理原则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参与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因此,参与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能确实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在年级负责制下,德育管理网络必须遵循参与管理的原则。由于同一年级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信息渠道了解年级的现状,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因此更能主动承担促进年级发展的责任。而且在年级负责制下,教师个人目标与年级要完成的德育目标一致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群体易达成共识,年级德育目标也易为个人接受,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实际上,年级负责制下教师的自身利益和年级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地参与管理。

2.1.2“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

“全员育德”是从参与管理原则中提炼升华出的德育理念,全员德育要求教师做到“三全”,即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有一种思想,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领地,德育是课外活动的主旨,将德育脱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视为班主任的专利。而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并非专属干班主任。只有全体教师都认同“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才可能从彼此封闭的学科教学中走出来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2.1.3“课程育德”的德育管理方略

“课程育德”是实现全员育德的有效方略。一方面,任课教师在年级各个备课组的要求下,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课程育德,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隐性的课程育德尤为重要。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在课程计划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良好的学校常规,教师的人格品质等。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体验和熏陶作用,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期待、爱心等都容易感染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显性课程育德。

2.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纵向构成

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纵向由四条具体的实施途径构成。

2.2.1年级党支部一年级团支部一年级工会

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是实现全年级教师参与管理与全员育德的有力保障。党员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带头作用,率先学习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形成推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核心力量。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则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培养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的意识,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使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成为全年级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与推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坚强阵地。

2.2.2年级主任一班主任一科任老师

年级负责制下,年级主任对整个年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班主任与该班任课教师共同对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可形成以班主任为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小组,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德育管理过程中。上课时间,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德育渗透落实到课堂教学细节中;课余时间,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从而切实做到显性课程育德与隐性课程育德双管齐下。

2.2.3年级学生会一各班学生干部一全体学生

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可通过年级学生会来执行和强化。年级学生会承担了年级管理中的许多具体事务,如对各班每日考勤、出操、卫生、寝室纪律等各方面的统计与评比或在各种年级活动中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整合各班学生干部资源,使年级学生会干部与班委干部协作管理,使年级管理的形式从纯粹由教师负责转换为以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年级学生会,可积极调动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监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