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血压培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1-27 12:55: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血压培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血压培训总结

篇(1)

为了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效果,充分展示社区医生、护士、防保人员在高血压病管理中的作用,本单位作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的培训基地举办了一期“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班”,利用本单位的医务人员为主对社区同行进行授课,对授课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探索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模式,现将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培训班为期4天,有来自天津、吉林、福建、江西、武汉、宁夏、北京7个省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等共41人参加了培训。

二、课程设计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但是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非常低。而社区是高血压患者防治的主战场,社区医务人员肩负着高血压防控的重任,因此,提高他们对高血压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设计时,我们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备课,课程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规范流程与案例分析、继发性高血压的社区诊治、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的防治、妊娠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高血压健康管理全科团队服务;为了突出中医特色,安排了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治疗高血压中成药合理使用、高血压耳穴治疗、社区慢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实践与探讨;为了发挥信息化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聘请外单位专家讲授了信息化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进行绩效考核管理等内容。

三、师资安排

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班,体现“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理念,突出社区实践经验交流的特点,在前期筹备过程中广泛发动本中心医务人员申报,经过三轮试讲和筛选,最终确定师资人选。本次培训班共安排12名师资进行授课,其中9名讲师为在社区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社区全科医生,另外3名是社区卫生管理专家和三级医院专家。

四、授课形式

本次培训班采取了分组讨论、集中示教、现场观摩等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让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充分交流互动。在培训中以问题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强化知识和技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氛围,使学员在快乐中学习。为了加强各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将学员分为6个小组,设立小组长,以积分形式评选优秀小组,促进学员积极参加答题和互动等活动。培训班上学员们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最终评出2个优秀小组。为方便联系建立了培训班QQ群,促进经验分享、互相提高。

五、培训效果

1.学员的培训效果。培训班共41人参加培训并考试,培训前最低分为55分,最高分为95分,平均分83.65分。通过4天的学习,学员的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最低分为80分,最高分100分,平均分为91.17分。培训后成绩大幅度提升(具体数据见表1、表2)。

表1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班学员分数表

阶段 考试人数 平均分 最低分 最高分

培训前 41 83.65 55 95

培训后 41 91.17 80 100

表2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班学员不同成绩比率

阶段 0-59分人数 比率(%) 60-79分人数 比率(%) 80分及以上人数 比率(%)

培训前 2 4.87% 6 14.63% 33 80.49%

培训后 0 0.00% 0 0.00% 41 100%

2.学员对师资及课程的评价。本次培训班在课程总体满意度、师资总体满意度、个人仪表、普通话、表达能力、亲和力、互动交流、主题明确、内容完整、课件设计、内容实用、疑问解决、再次听课等11个方面设计了调查表,在每堂课结束以后进行评价并提交,12次课的平均评分结果见表3。总体结果显示,学员对课程和师资的评价都较高,均在9.6分以上,在普通话、表达能力、互动交流、课件设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师资总体满意度。

表3 学员对培训教师和培训课程的评价情况表

评价项目 师资总体满意度 个人仪表 普通话 表达能力 亲和力 互动交流 课程总体满意度 主题明确 内容完整 课件设计 内容实用 疑问解决 再次听课

平均分 9.63 9.72 9.64 9.66 9.71 9.68 9.72 9.72 9.76 9.68 9.72 9.74 9.69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1.加强对学员层次和需求的了解。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大多为具有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经验丰富,他们对于能够指导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的适宜技术关注度高,应多增加这方面的内容。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既往的学习工作背景的差异,每个学员的对高血压知识掌握的程度有一定差异,所以对于讲师来说,要做到各个层面均能顾及,紧紧围绕高血压管理规范开展培训,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提升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讲师的授课技巧有待提高。由于大部分讲师都是首次对外单位的同行授课,讲课经验有限,尽管讲师们都做了3次以上的师资试讲,反复修改课件,查阅相关资料,仍然不能完全掌控所讲的内容。因此,讲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加强授课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在回答学员的提问、培训时间的掌控、授课技巧以及课堂氛围的调节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多次的培训和演练来提升。

3.及时总结培训经验。通过培训班的实施,增强了社区全科医生对外授课的信心和技巧,激发了全科医生参与教学培训工作的热情,为建立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刚开展社区培训的基地,还需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培训中的问题和经验,有针对性加强课程设计和培训技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深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利用培训基地的平台,在继续教育对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组织社区医务人员互教互学、充分交流,加深对知识和技能对掌握,建立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模式,使受训者能够真正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郭惠平.开展继续医学教育 管理各类培训实施体会[J].中国水电医学,2008(1):52-53

[2]杜静,朱继红,李红.关于完善我国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的建议[J].继续医学教育,2014(8):1-3

篇(2)

一、组织管理

特成立公共卫生慢病管理组,团队人员组成有全科医师、护士及公共卫生档案人员组成,按工作要求分片负责慢病工作的实施。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确诊的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

三、服务内容

能按考核标准的要求以国家制定的 “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的规定开展工作。

四、资料管理

慢性病患者的建档及随访工作主要由乡村医生负责,全科医生、护士负责对数据、随访的真实性、表格填写的完整性进行监督,每月随访结束后由公卫科档案人员负责将记录输入电脑,然后把随访登记本规范存档,并负责及时统计、上报工作。至2019年6月底,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人数4880人,新增高血压病79人,死亡16人,完成5173人次随访,对293人进行干预指导,对300人进行体检;糖尿病规范管理人数1118人,新增糖尿病31人,死亡3人,完成1229人次随访,对111人进行干预指导,对55人进行体检。

五、业务培训

我卫生院组织辖区内各村村医、全院职工,学习慢性病管理服务规范,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用药指导,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知识,并进行业务考试,参训人20人。

六、存在问题

通过半年的努力,慢性病管理工作比上一年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管理上还未达到预期目的,主要存在下面几方面问题:

1、相关人员对慢性病防治知识不全面;

2、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

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为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多发的,危害极大,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医疗经济负担,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其治疗具有慢性长期性,仅靠医院治疗是不够的,社区医院作为医疗基层第一线,肩负着知识教育、监督管理、防治宣传的任务[1]。本文抽选社区高血压患者150例,探讨自我管理模式防治高血压疗效,对比统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抽选某社区高血压患者150例,采用随机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防治模式,实验组则强调高血压防治以自我管理为主的模式,人数分别为81例、69例;其中年龄39-79岁,平均(45.4±3.4)岁;对照组病程在2-10年的39例、10年以上的42例,实验组病程在2-10年的31例、10年以上的38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在年龄、病情和性别上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管理方法①对照组:以社区为中心,社区医院对高血压患者建档分级,对其进行健康管理教育,干预日常饮食运动,监督用药治疗,并每日提供血压免费监测。②实验组:以自我管理为主,社区干预为辅。社区医护人员固定讲座时间,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知识宣传,使其充分了解高血压自我防治的方法手段。然后制定自我防治管理规划,坚持每天自行搭配合理饮食;每周坚持适度的自我锻炼;控制自己的生活习惯,规律生活作息;自行购买家庭血压计监测血压,按时服药。采用不同模式实验一年以后,将统计资料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效果。

1.3高血压控制率计算标准血压达标人数/本组高血压总人数×100%,(在不同时间段,同一个高血压病人本年内测量的血压值有70%以上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范围即为血压达标)。

篇(4)

[中图分类号] R19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367-01

依照2004年我国进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中指出,目前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已达18.9%,接近1.6亿的患者,其控制率仅为6.1%左右[1],因此,社区综合管理对于控制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我地区430例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治疗和控制状况,总结相关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地区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430例高血压的患者,男230例,女200例,年龄在35-79岁,平均年龄在41.5岁,依据实际测量的血压水平进行临床分级,其中I级高血压(轻度)168例,Ⅱ级高血压(中度)155例,Ⅲ级高血压(重度)107例,根据靶器官损害、糖尿病及其它危险因素进行危险因素分类,低危271例,中危94例,高危65例,分别给予对症治疗及社区综合管理,调查分析其患病率、治疗和控制状况。

1.2 方法 给予社区综合管理,按照高血压的分级进行针对性管理干预。1)I级高血压及低危患者的管理:主要为健康教育和改善生活行为的相关干预措施,包括有心理疏导、运动指导及饮食指导,在患者的生活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并将其血压有效控制在6个月以上,再加用药物治疗。2)Ⅲ级高血压及高危、极高危患者的管理:针对此类患者的特殊高危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并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随访和沟通,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以酌情选择2-3种或以上的药物进行联合应用降压,对并发症进行延缓及控制[2]。每个月至少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并常规测量血压,记录病情发展。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检验,以P

2 结果 我地区430例高血压患者中,I级高血压168例(39.1%);Ⅱ级高血压155例(36.0%);Ⅲ级高血压107例(24.9%)。高血压患病率为40.0%,其中男性的患病率为53.5%,女性的患病率为46.5%。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有310例,患病率为72.1%,经调查发现,430例高血压患者中合并有高血脂339例(78.8%),高血糖249例(57.9%),有吸烟史290例(67.4%),有饮酒史310例(72.1%),不良生活习惯有345例(80.2%)。随访干预一年,430例高血压患者在干预前后对高血压的控制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本文中调查显示,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有310例,患病率为72.1%,可见年龄是高血压的其中一个高危因素,年长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提高。另外,统计中发现,在430例高血压受检者中,有吸烟饮酒史的患者基本上在65%以上,可见饮酒吸烟史是高血压发病的高危因素,再者,本身患有高血脂与糖尿病的患者,其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除了依靠药物治疗,我们更提倡对其进行高危因素的全面防治,本文给予社区综合管理干预,从患者的各高危因素调查结果出发,针对性配置防控方案。包括:1)建立起有效的互动模式:将健康管理扩大到患者的饮食调护、日常生活、安全保护及情感支持等范畴,主要通过宣传资料的派发、讲座培训、家属互动等形式。2)电话随访:每周1次电话询问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症状、生命体征、用药及副作用情况;并进行合理用药的指导。3)短信提醒:通过短信的方式提醒患者定时体检及进行血压的定时监测,若患者对短信无回应,则改为电话提醒。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患病率以年龄、家族史、高血脂及不良生活史为其高发病的危险因素,给予社区综合管理能有效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变化,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自身的保健意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篇(5)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人类最主要的疾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2]。因此,高血压的有效防治显得十分关键。传统的高血压治疗模式通常只注意血压的升降、血压数值的达标及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人们也习惯于从疾病的角度来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追求生物学上的治疗达标,将血压值达标视为高血压病有效控制的唯一指标。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人类疾病产生和健康保持过程中所引起的综合作用不断得到重视和关注,全社会对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日益关注。本文从2010~2011年对三水地区部分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做了对比研究分析,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三水西南沙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做的健康体检中发现的18~59岁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候选对象,由成员负责对候选对象进行查体,包括血压测量,用标准化的水银柱血压计,取连续3次测量的均值,取血压≥140/90 mm 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愿意配合调查随访的高血压病患者200例作为病例组,再从社区中选取血压正常、无器质性病变愿意配合调查的200例中青年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男64例,女136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51.0岁。对照组男72例,女128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3.3岁。

1.2 研究方法

1.2.1 建立健康档案 分别为两组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内容涵盖组员及其主要家庭成员(1人)的年龄、姓名、职业、住址、联系方式、教育程度、既往身体状况、重要的诊疗经过、重要的检验结果、血压变化情况、医药费有否报销等,并定期更新内容。同时告知研究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于随诊指导治疗。

篇(6)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205-0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除本身的直接危害外,更主要的是造成心 脑 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使生活质量下降、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因此,高血压防治对提高村民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为了解农村村民高血压及防治状况,我们对雁栖地区15个自然村40岁以上的脑血管病队列人群基线调查资料中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09年5月---6月,利用村民体检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雁栖社区15个自然村村民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当地户籍的常驻村民,年龄大于(等于)40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调查共计6808人,最终完成调查和检测者5244人,应答率为77.2%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现况调查,按户籍登记,本社区大于(等于)40岁人群,根据社会人口学特征,高血压知晓与治疗情况,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进行调查。医学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全部调查及血压测量工作均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完成。根据测量结果对高血压进行分组。

1.2.2血压测量方法,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测量方法

采用标准汞柱血压计坐位上臂测量:以korotkoff第1期音为收缩压(SBP),第v期音为舒张压(DBP),血压测量前30分钟,调查对象不能饮酒,吸烟,饮咖啡(茶)或进行较为剧烈运动,休息5分钟后,坐位测量右上臂血压3次。,取平均值,血压单位mmHg(1mmHg=0.133kpa)

1.2.3诊断标准:血压水平定义与分类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

1.2.4质量控制:所有参加实验的医生集中进行了《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关于血压测量方法以及填写调查

表格的培训。统一标准和方法,并进行了测量和调查的一致性分析

2 结果

2.1人口学特征,5244名村民中 男性2220人 年龄40-92岁,平均55.7+-11.1岁。女性3024人,年龄40-95岁,平均(56.6+-11.5)岁。

2.2高血压患病率的年龄和性别分布,5244名村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8.8%,男性35.3%,女性32.7%,男女患病率间差异有显著意义,(x²=3.9 p

表15244名村民高血压患病率的年龄和性别分布【n(%)】

年龄(岁) 男 女 合计

40 378(24.1) 477(16.4) 855(19.8)

45 400(24.5) 486(20.0) 886(22.0)

50 415(33.5) 599(31.9) 1014(32.4)

55 318(39.6) 395(34.4) 713(36.7)

60 198(47.0) 275(36.7) 473(41.0)

65 191(49.7) 270(44.1) 461(46.4)

70 320(44.7) 522(52.1) 842(48.7)

X²值 74.5 186.6 252.8

P值

2.3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等级分布:在高血压患者中,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占24.4%,男女血压水平分布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²=40.1,p

表2 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等级分布【n(%)】

血压分级 男 女 合计

正常血压 4(0.5) 15(1.5) 19(1.1)

正常高值 45(5.7) 131(13.2) 176(9.9)

1级(轻度) 320 (40.8) 425(43.0) 245(42.0)

2级(中度) 291(37.1) 296(29.9) 587(33.1)

3级(重度) 124(15.8) 122(12.3) 246(13.9)

合计 784(100.0) 989(100.0) 1793(100.0)

2.4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年龄和性别分布,不同年龄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表3 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分部的分布情况(%)

年龄

(岁) 男 女 合计

人数 知 治 控 人数 知 治 控 人数 知 治 控

40- 90 54.9 24 6.6 78 48.7 34.2 5.1 169 52.1 28.4 5.9

45- 98 45.9 28.9 1.1 97 56.7 61.8 12.4 195 51.3 47 6.7

50- 138 47.1 36.9 3.6 191 69.6 56.4 15.7 329 60.2 50.0 10.6

55- 126 62.7 50.6 8.7 136 69.9 60 16.9 262 66.4 55.7 12.9

60- 93 55.9 59.6 5.4 101 71.3 62.5 20.8 194 63.9 61.3 13.4

65- 95 70.5 59.7 8.4 119 72.3 64 17.6 214 71.5 62.1 13.5

70- 143 58 57.8 9.1 267 69.7 61.3 13.1 410 65.6 60.2 11.7

合计 784 56.3 47.2 6.2 989 67.2 59.1 14.8 1773 62.4 54.3 11.0

χ²值 6.6 32.9 15.8 10.2 12.2 11.1 20.3 46.1 12.1

P值 0.010

3讨论

高血压患病率高,发病人数多,由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和各种心血管疾病较严重,病死率,致残率高,高血压的防治关键是控制其危险因素,检出高血压患者,加强患者的管理,治疗。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衡量高血压防治水平重要指标,发达国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高血压预防和控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积极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使其发病率由逐年上升到逐渐控制乃至现明显下降趋势,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提高,美国2002年分布资料显示,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70%,治疗率59%,控制率34%。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2002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18.8%,全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300万人以上(到2010年全国高血压患者接近2亿)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仅为24%控制率更低为6.1%,主要原因是未能及时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措施,另外有一些农村的村民对高血压认识误区多(1)没有不适的感觉血压不会高,直到高血压产生相应危害才知晓。高血压成为隐形的杀手(2)年纪大血压高点不要紧,这种认识的人并不少,导致血压控制率偏低(3)舒张压不高仅收缩压高不碍事(4)只要坚持服药就保险了,并不按时监测血压(5)农村中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盐饮食、生活水平提高肥胖人数增加、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当前我国高血压人群防治的基本目标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通过控制高血压以减少心脑肾血管疾病发作风险,根本目标尽快控制不断上升的高血压患病率,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提示:雁栖社区中心对下属15个自然村,村民40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38.8%,男性高于女性,2-3级高血压占47%,提示该人群中接近一半的高血压患者处于较高的心血管危险之中,应进行重点预防。本文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2002年全国农村调查结果,与初级卫生保健机构健全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也与社区医务人员反复宣传教育有关,隐性高血压治疗率有改善但最终控制率相差甚远,尤以40-50岁这年龄段更加明显,根本问题是农村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的知识和预防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最终导致发生器官损害,因此应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有效措施,控制发病率,提高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农村高血压发病率增加与农村人口老龄化有关,提示年龄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11.

[2] 2009年中国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

[3]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5.

[4] 高血压全科丛书.社区高血压防治,2010 ,5, p274―275.

篇(7)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33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逐步发生转变,且我国人口已经不断步入老龄化的进程,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比率逐年上升[1]。高血压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心脑事件发生的重要诱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2]。因此不断探索和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期为降低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及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77例,女43例,年龄60~89岁,平均(66.2±5.4)岁。病程6~19年,平均(10.2±3.4)年。所有入选的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的规定。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且无高血压病史的120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60~92岁,平均(68.7±7.3)岁。所有入选者均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入选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填写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其中包括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类型、疾病史、吸烟、喝酒、家族遗传病史、是否有血脂异常、是否有血糖异常、冠心病史、脑卒中史、生活习惯、参加锻炼情况等。填后由专业的调查员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所有调查员均经过统一的培训,且测试通过。此外,进行血脂四项、肾功能、血糖、C-反应蛋白等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再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当P

2 结果

2.1 高血压发病的单因素分析

经χ2检验或t检验,性别,冠心病史,肥胖,糖尿病史,吸烟,打鼾,家族高血压史,低HDL-C,高LDL-C,高尿酸血症等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存在显著差异(P

3讨论

目前,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率不断上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60%以上的老年人群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不良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导致其发病。本研究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选取120例无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群作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结合常规检查的方式,筛选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史、高血压家族史、血脂异常等。

高血压具有较为显著的遗传特征和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研究表明[6],若父母单方患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可能性约为20%以上,若双亲均为高血压患者,子女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0%~50%。本研究通过对病例的深入分析,结果发现,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的患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性大大升高,为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吸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原因在于,患者在吸烟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有害化合物而引起患者的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等,从而引起血管壁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形成[7]。此外,管壁内皮细胞的损伤有可能促进NO的生成及释放,从而抑制前列环素分泌,而引发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引起血压升高。

糖尿病与高血压是相互关联的两种疾病,由于有着相同的遗传基础,且发病机制较为相近,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血糖较高会引起动脉硬化及一系列的微血管病变,此外,可导致脂代谢异常。高血脂通过作用于细胞膜上的磷脂结构,影响钙离子的转运,从而引发高血压的发病。本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吸烟、糖尿病史、高血压家族史、血脂异常等为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提倡戒烟,合理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加强锻炼,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汪莲开. 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280-1281.

[2] 王志军,周建芝,吴寿岭.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随访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151-154.

[3] 杨建设, 殷运收. 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54-5058.

[4] 王元海,周琼. 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 中国医疗前沿,2012,7(8):24,39.

篇(8)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 选取2013年6~12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265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38人, 占52.08%, 女127人, 占47.92%, 年龄在60~95岁, 平均年龄(78.62±11.45)岁。

1. 2研究方法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 高血压的诊断及分级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4]: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 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 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 血压虽然

1. 3调查方法采用本院自行编制的高血压治疗从性调查问卷表, 统一培训调查员, 并考试合格予以调查, 以保证调查的可信性。问卷以患者主, 对于文盲患者则由调查员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访谈式调查[5], 药物依从性研究采用戴俊民等人使用的Morisky所推荐的问题[6]。

1. 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9.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总有效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 P

2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5份有效问卷265份, 有效率为100.00%。265名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血压治疗依从性优良者占19.62%, 依从性较好占35.85%, 依从性差占44.5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如何有效预防控制高血压是当前心脑血管、公共卫生类专家研究项目之一。有研究报道与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相比, 经治疗后能延长寿命10年以上[7]。由于高血压病呈群体分布, 高血压病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的防治。本研究发现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部分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出院后治疗依从性较差, 该数据达到44.53%, 影响治疗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 对高血压终身治疗问题认识不足等。

治疗依从性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依从性, 其中服药依从性情况较差, 表现在患者不能坚持服用降压药, 甚至有些患者自行购买其他品种的降压药或减少服药品种等。阮 蕾等人在其研究发现“服药依从性差是高血压人群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8]。因此可以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开展一系列的服药宣传和指导, 如社区义诊、海报宣传等。对于非药物治疗依从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总结当前预防医学的最新成果时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开展干预。

针对已经出院老年高血压患者, 为使其长期保持住院时理想的控制血压效果, 必须提高社区老人抗高血压治疗依从性。作者建议患者首先要遵医服药[9]和改变不健康行为方式, 科学合理地控制血压, 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10], 以有效预防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 王文, 姚崇华, 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1):11-30.

[2]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25.

[3] Demyttenate K. Risk factors and predictors of compliance in depressin. European Neuropsychop hamacology, 2003(13):69-75.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1.

[5] 唐红英, 朱京慈, 何海燕, 等.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研究.护理杂志, 2011, 28(13):4-7.

[6] 戴俊明, 卫志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利用与依从性关系分析.高血压杂志, 2001, 9(1):65-67.

[7] 张娇花, 陈少群, 黄苏平, 等.出院后随访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 2011, 08(28):172-175.

[8] 阮蕾, 秦方, 闫亚非, 等.成都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四川医学, 2012, 33(8):1333-1335.

篇(9)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46-01

高血压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比较高,是指人体的收缩压或者舒张压高于了正常的水平,由于人体血压的升高会直接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的疾病发生,所以进行高血压的日常治疗和护理越来越多的得到临床的关注。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进行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干预治疗[1]。社区干预进行高血压的防治可以在社区内方便的对高血压人群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及其他的护理,能更为显著的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更好的控制血压发展。本文选取2010年-2011年期间在本社区登记的201例高血压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特征和社区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011年期间在本社区登记的201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23例,女性78例;年龄最大81岁,年龄最小51岁;病程最长21年,病程最短10个月。均经区级以上医院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1.2 方法:对所有参加调查的高血压患者由社区进行详细的特征调查,组织安排进行统一的血压测量、心率测量、血糖测量以及血脂测量。并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例如:身高、体重、脉搏、是否有高血压病史,服药情况、是否存在其他慢性病史、以及对相关疾病了解情况等。

2 结果

2.1 血压情况:收缩压为(147.2±17.9)mmHg,舒张压为(81.1±10.1)mmHg,平均的脉压差为(66.1±7.8)mmHg,而脉压差大于60mmHg的95例,占47.26%;属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142例,占70.65%。

2.2 合并疾病情况: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61例,占30.35%;合并高血脂的78例,占38.81%;合并冠心病的34例,占16.82%。

2.3 服药情况:患者中服用药物进行治疗的161例,占80.10%;其中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的71例,占44.10%,利尿剂的60例,占37.27%, 受体阻滞剂的26例,占16.15%,两种以上联用的4例,占2.48%。

2.4 血压控制情况: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55例,占27.36%。

3 讨论

进行社区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上进行调整,更好的规范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例如:指导社区内高血压患者每日要喝牛奶[2];使用燕麦片煮粥;常吃黑木耳等。通过社区护理可以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起到提醒的作用,并且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很多高血压患者成为朋友,会相互的对日常饮食进行交流,不但互相督促了治疗也提高了治疗的积极性,树立了信心[3]。对患者的运动护理指导也是十分重要的,社区护士通过和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运动管理指导,例如要求患者每天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步行运动,时间最好在半个小时以上,每天坚持进行运动[4]。在社区护理中着重对合并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对服用的药物进行规范指导,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指导,督促改正。社区护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上健康教育,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的进行治疗,很容易因为血压的反复而出现心情上的烦躁。所以社区工作者要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使患者将自己的顾虑和问题如是倾诉,让高血压的患者能快乐的进行治疗,保持平常心,有利于治疗的更好进行。

通过本文对2010年-2011年期间在本社区登记的20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特征调查,发现所调查的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为(147.2±17.9)mmHg,舒张压为(81.1±10.1)mmHg,平均的脉压差为(66.1±7.8)mmHg,而脉压差大于60mmHg的95例,占47.26%;属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142例,占70.65%。发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占大多数,反应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比较差[5],比较符合我国老年高血压患病的特点。患者中服用药物进行治疗的161例,占80.10%;其中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的71例,占44.10%,利尿剂的60例,占37.27%, 受体阻滞剂的26例,占16.15%,两种以上联用的4例,占2.48%。研究中发现服药的情况不是十分理想,很多老年人会因为健康教育知识不够而对高血压的治疗存在一些误区,例如:感觉自己没有症状了就不坚持按时服药,所以出现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情况发生。这需要我们社区医疗工作者更加注重健康教育的培训。综上所述,进行社区管理高血压,可以让高血压患者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减少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范晓红,诸葛毅,朱晓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特征及护理[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7):69-71

[2] 陆芳.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76-76

篇(10)

2011年,北京市居民死亡原因中,和高血压直接相关的疾病占据46.3%。为此,今年全市将对12万名5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并对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等展开心脑血管急救培训。

逾18岁市民每3年开展一次慢性病监测

在第15个“全国高血压日”。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获悉,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2011年北京市居民死因分析数据显示,与高血压直接相关的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占所有死因的46.3%。

为此,今年北京市将共计对12万名5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药物干预等随访管理。此外,每3年拟对全市18岁以上成年人开展一次慢性病危险因素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掌握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变化趋势。

重点人群将接受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培训

北京市卫生局表示,今年,将对400名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交通警察和200名在机场、火车站、商场等密集地点工作的人员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知识培训,使其掌握紧急状态下心肺复苏和救助心梗、脑卒中发病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温薷)

“控盐”就能防治高血压吗?

有些人相信“控盐”就能防治高血压。不久前,卫生部、科技部等15个部门公布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其中强调将减少居民食盐摄入量作为工作目标之一。那么——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高与我国居民膳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高盐低钙的饮食容易引发血压高,这已被多年的研究所证实。”中国营养学会主任医师高慧英说。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主任孙宁玲提出:长期情绪抑郁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都十分容易导致高血压。

那么,限制食盐摄入量对防治高血压到底有怎样的影响?防治高血压还须注意什么?

减盐要循序渐进

“我们常用的食盐即“氯化钠”,其中钠离子可以提供咸味,氯离子为助味剂,每摄入2300毫克的钠,可使血压升高2毫米汞柱。”高慧英说,普通食盐日均摄入量增加2克,可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值分别增加2毫米汞柱及1.2毫米汞柱;而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使人群血压水平降低,钠摄入量每降低2300毫克/日收缩压可下降5.8毫米汞柱,舒张压可降低2.5毫米汞柱。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为6克以下。但我国特别是北方居民崇尚“咸中得味”,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食盐为12克,甚至更高。

孙宁玲说,北大人民医院曾做过高血压病人尿检,测试显示只有26%的病人每天钠摄入量在6克以下。而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高于西方国家;北方人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约为12~18克,南方为7~8克,北方人群血压水平高于南方。“如果一个每天摄入18克盐的人能减掉10克食盐,那么收缩压和舒张压可分别降低10毫米汞柱和6毫米汞柱。”

鉴于饮食习惯的稳固性,孙宁玲建议减盐行动要循序渐进,逐步减少盐量,让个人或家庭日常饮食慢慢适应。同时,食用盐应细化分类,适用不同人群需要;出售的食盐应明显标注食盐所含成分及适用范围等。另外,患者应当注意少吃腌制品以及高盐零食。

还要配合补钾和钙

我国居民饮食存在高盐低钙的情况,食盐的特点一般是高钠低钾,这些都造成了我国人体中钙、钾等元素的缺失。有些高血压病人,即使他按医生嘱咐吃药、控盐,但是血压仍然未能稳定。

高慧英认为,补钾能够起到扩张血管、增加尿排出钠来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在限制钠摄入量的同时适量补钾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资料《第三次美国营养监测报告》中在总结高血压防治情况时,就为其公民未能控制钠的摄入量并未能保持一定的钾和钙摄入量而感到担忧。

高慧英建议大家,注意膳食平衡,少吃油脂,多吃含钾食物,如梨、红豆、扁豆、冬菇、紫菜、红薯等。孙宁玲建议:“现在人们烹饪蔬菜时喜欢煎炒或熬炖,这容易破坏蔬菜的营养成分,应尽量改变蔬菜的烹调方法,能生吃就生吃,不能生吃就凉拌。当然,有的高血压患者也可适当地采用药物补钾。”

仅“控盐”还远远不够

导致高血压病并非单一因素,它可能与遗传、肥胖、年龄,生活方式如饮食高盐、高脂、饮酒、吸烟、缺少运动,以及精神紧张、焦虑等等密切相关。“控盐”仅是改善饮食结构的一个方面,对于防治高血压来说远远不够。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生活方式也有很大改变,尤其是现在都市白领的工作需要面对电脑久坐,上下班也以乘车和开车为主,步行很少,缺乏足够的运动,不利于身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些人还不知道熬夜也容易引发头晕、目眩等疾病,继而出现高血压。“现在20、30岁就常见患有高血压病的。很多年轻人是继发性高血压,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都提前发病。”高慧英说,社会竞争激烈,处在为美好生活奋斗阶段的中青年工作压力大,精神经常处在紧张状态中,“越是这样,越要注意劳逸结合,放松心情,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孙宁玲还提醒读者,中国注重家庭文化,喜欢煎炒烹饪的食物没错,但一定要警惕,如果孩子生长在“高盐”饮食环境中,形成高盐、高脂、高油的饮食习惯,就容易导致过度肥胖,从而引起高血压等疾病。“控盐只是从生活方式上对高血压防治进行干预,如果已经患高血压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选择适当药物治疗。”(符毓萍)

血压患者注意:家庭自测血压记住135/85

新闻背景: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委员会等联合组成的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近日公布了我国第一部《中国血压测量指南》,推广工作正式启动。

“一般人对高血压的认识是,同一天的3次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mmHg。而在家里量血压,标准要降低5mmHg。就是说,如在家中不同时间、多次测量的血压都达到或超过135/85mmHg,就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王文教授指出。

王教授解释,家里环境比较安静,也没有“白大衣效应”,所以在测量血压时往往比较放松,诊断标准也就更严一些。另外,国外多项对自测血压资料的汇总分析也支持,将135/85mmHg作为家庭自测血压的诊断标准。

自测血压建议采用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一般人群不建议使用腕式血压计。自测血压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2~3遍,取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左娇蕾)

高血压患者如何应对突发意外?

高血压患者很容易会突发意外情况,如果稍有不慎,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意外发生。

劳逸结合 适当休息

高血压患者要在平时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休息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高血压患者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并吸入氧气。

及时服药 情绪稳定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或者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并且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做好高血压患者的思想工作,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心悸气短 警惕发病

由于高血压患者常常面临一些并发症的侵袭,所以大家要时刻提高警惕。当高血压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遇到发病 冷静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的病症是经常反复发作的,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危害。如果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高明慧)

高血压治疗要把握9大用药技巧

专家认为轻松降压应当注意用药技巧:

1、使用长效降压药

提倡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每日服用1~2次,保证24小时血压平稳,减少血压的波动。

2、不要随意换药、停药

降压药物只要有效,不必经常换药,更不要随意停用。合理治疗方案的制订,可能需要数周甚至1~2个月的摸索。长效的降压药物需要几天或1~2周才能发挥最好的降压效果,因此,在调整方案时不要着急。收缩压

3、禁忌人群警惕服药

选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如充分考虑妊娠、心绞痛、肾功能不全、禁忌证等因素。

4、多数人睡前不宜服降压药

忌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因其极易导致血栓形成,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具体用药请咨询医生。

5、降压标准个体化

对于仅患有高血压而无并发症者,应降压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血压应降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应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

6、降压不能太快

对有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降压不可过快过猛。

7、联合降压

中等危险或低危险度患者可只用一种药物,而高危险度和极高危险度患者则应同时联合几种药物降压。

8、对症选择降压药

老年人降压多以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为主,年轻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肾病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但血肌酐≥265微摩尔/升时慎用;合并冠心病时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合并心衰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并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后要缓慢降压,应首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幅度不超过治疗前血压的20%。脑出血后或者收缩压长期≥180毫米汞柱时,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当收缩压控制到160毫米汞柱以下再考虑使用。

顽固性高血压需住院同时服用3种及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在目标水平(140/90毫米汞柱)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者,属于顽固性高血压,建议住院详细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和怡)

高血压患者护血管的饮食6原则

高血压需要终生调养,与其把健康的砝码押给医院,把养老钱花在保健品上,不如把精力更多地放在饮食疗养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学会选择食材、科学烹饪,学会保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来,困扰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问题将得以迎刃而解,并让你重获身心健康。

控制热能及体重。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多数高血压患者会伴有超重及肥胖。限制热能摄取,使体重减轻后,血压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肥胖者应节食减肥,体重减轻每周1~1.5千克为宜,体重每增加12.5千克,收缩压上升约10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约7毫米汞柱。

限制食盐摄入。食盐摄入量高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也高。每天吃10克盐,高血压发病率约10%;而每天吃20克盐,高血压发病率则为20%,保持低钠饮食,每天钠量维持500毫克,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每天供给食盐以2~5克为宜。

多吃降压降脂食物。有降压作用的食物:芹菜、胡萝卜、番茄、黄瓜、木耳、海带、香蕉等。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山楂、番茄、大蒜、洋葱、绿豆等

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保证膳食中钙的摄入充足。据研究报告,每日膳食,钙摄入800~1000毫克,可防止血压升高。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明,每日平均摄入钙量450~500毫克的人群比摄入钙量1400~1500毫克的人群,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性高出2倍。含钙丰富食物有豆制品、核桃、牛奶、花生、鱼、虾、韭菜、芹菜、蒜苗等。大剂量维生素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排除体外,改善心功能和血液循环。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如:橘子、大枣、番茄、油菜、小白菜、莴笋叶等。

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症和高血压病,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使动脉粥样硬化。

篇(1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是威胁母婴健康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可高达10%左右[1],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分娩后消失,多见于初产妇、多胎妊娠、贫血以及原有糖尿病、慢性肾炎或高血压孕妇,目前它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死因[2]。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共256个孕产妇,孕产妇年龄在18-45岁,平均年龄27.6岁,孕期为26-41周,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血压大于等于140mmHg/90mmHg)172例,子痫前期(血压140-160mmHg/90-110mmHg)70例,子痫(血压160-200mmHg/120-140mmHg)14例,我们将这些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我院对实验组进行定期培训、产前检查、指导孕妇合理饮食等全面护理,对对照组以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其中孕妇年龄以及孕期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

2.具体方法

2.1一般护理,加强早期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钙的摄入,尤其是钙的摄入,可从妊娠20周开始,每日补充钙剂2克,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孕妇尽量采取左侧卧休息以增加血供,保持心情舒畅,病人如有头晕眼花发生时立即休息,保持地面干燥,减少行走路程防止摔跤。

2.2保证休息,适当减轻工作,保持安静清洁环境,保证充分睡眠(10小时每天),调整饮食。

2.3加强产前保健,适当增加产前检查次数,督促孕妇每天数胎动,检测体重,从而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2.4每天测血压两次,每周测尿蛋白一次,对于子痫前期患者,可给予每次30-60分钟每天两次流量2-4L的吸氧。

2.5产后随访,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随机产后随访3-6个月,血压稳定。

二、结果

对实验组178个病例护理干预结果采用SPSS13.0运用x2检验进行数据处理,检验水准为p=0.05,当p

三、讨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可使患者正确认识妊高症这种疾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及各方面指导可使患者对自己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及时进行干预与治疗对控制本病的发展,降低本病的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做好产前健康教育与产前检查,减少并发症是提高母婴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3];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和控制本病的关键环节;加强产前护理干预,及时了解孕妇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疏导可使孕妇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明显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总之,除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心理,休息,饮食,以及加强保健方面的宣教等各个方面的护理,可明显控制 妊高症病情,从而达到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