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项目经理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项目经理不应仅关注项目组织的发展,还应关心为个别客户提供服务。客户至上的原则应体现在项目的设计、发展和执行等各阶段。一个公司应通过借助干项目管理而形成的明确的并已达成共识的总体目标、有效的资源部署以及明确的团队手四个人目标,和客户发展长期合作关系。为了平衡市场需求,公司应以客户为中心,运用现有的技术能力为客户提供有益的、可产生附加值的服务。
2.转变观念
现代项目管理已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处于全球性竞争的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项目经理应该转变观念,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实际需要,削减初始说明书中不必要的部分。在实践中,由于许多客户并不真正了解自身的需求,这使削减工作困难重重。因此,项目经理应该有能力理解并说明客户的需求。
3.明确的项目目标
无论项目规模的大小,项目经理都应有明确的项目目标,了解项目的时间和资源约束。为了评价项目是否成功,还应该能度量项目的产出。在技术项目中,项目经理应保持技术的完整性并尽可能避免费用超支。项目经理的任务就是借助于合同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目标。完整性并尽可能避免费用超支。项目经理的任务就是借助于合同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客户的要求,还要考虑其他组织和个人的需要。
4.最坏情境法
软件行业在现在的众多行业里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行业,体现了软件开发者的智慧和汗水,同时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会面临失败。如何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得出有益的教训,对于项目开发人员来说,是在今后的项目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软件开发中实行项目管理的意义
项目管理就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满足或超过相关利益者对项目的要求,实际上就是通过项目各方干系人的合作,把各种资源应用于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其本质就是对时间、质量和成本的管理。
随着软件开发的深入、各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软件产业的形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软件过程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学的思想逐渐融入软件开发过程中,项目开发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二、目前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在项目中进行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许多企业在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1项目经理不够专业。在软件企业中,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来实施项目管理及担任项目经理,通常被任命的项目经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技术上独当一面,但是他们在管理方面特别是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
2项目计划缺乏纲领性。项目经理对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制定总体计划时比较随意,不少事情没有仔细考虑:阶段计划因工作忙等理由经常拖延,造成计划与控制管理脱节,无法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管理。
3缺乏有效的管理意识。部分项目经理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项目,而是埋头于具体的技术工作,造成项目组成人员之间忙的忙、闲的闲,计划不周、任务不均、资源浪费。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很好的管理方法,不好安排的工作只好自己做,使项目任务无法有效、合理地分配给相关成员,以达到“负载均衡”。
4缺乏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机制。在项目中一些重要信息没有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在制定计划、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技术问题或成果等方面与相关人员的沟通不足,造成各做各事、重复劳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些人没有每天定时收邮件的习惯,以至于无法及时接收最新的信息。
5风险管理意识淡泊。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充分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计划书中风险管理的章节简单应付了事,随便列出几个风险,随便地写一些简单的对策,对于后面的风险防范起不到什么指导作用。
6项目干系人的不确定性。在范围识别阶段,项目组对客户的整体组织结构、有关人员及其关系、工作职责等没有足够了解以至于无法得到完整需求或最终经权威用户代表确认的需求:或者是多个用户代表各说各话、昨是今非,但同时又要求项目尽早交付:项目后期需求变化随意,造成项目范围的蔓延,进度的拖延,成本的扩大。
7缺乏项目团队的合理分工。项目团队内部有时由于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不够清晰而造成工作互相推诿、责任互相推卸的现象;有时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比较清晰,但是各项目成员只顾完成自己那部分任务,不愿意与他人协作。这些现象都将造成项目组内部资源的损耗,从而影响项目进展。
三、解决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误区的有效策略
要想解决上面描述的误区,归根到底还是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入手,即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加入过程管理的内容,这样我们可以在软件开发中对各个过程的质量加以控制,从而达到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目的。为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1项目经理接受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有了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实践,再加上项目管理知识与实践和一般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必能大大提高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
2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件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进行不断完善。提高项目经理的计划意识,采用项目计划制定相关知识、技术、工具,加强对开发计划、阶段计划的有效性进行事前事后的评估。
3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并通过对考核指标的合理设定和宣传引导项目经理更好地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技术骨干在担任项目经理之前,最好能经过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特别是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学习,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丰富项目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管理意识。
4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沟通机制,提高沟通意识:采取多种沟通方式,提高沟通的有效性。通过制度规定对由于未及时收取邮件而造成损失的责任归属;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传达到位,例如:除发送邮件外还要电话提醒、回执等,重要的内容还要通过举行各种会议进行传达。
5通过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掌握风险识别、量化、对策研究、反应控制的工具和方法,掌握项目风险管理所必备的知识。通过加强对项目规划中风险管理计划的审核提高项目组的风险管理意识。总结本行业项目中常见的风险及其对策作为风险管理计划中必要的风险内容,并切实评估相应对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20世纪,项目管理主要应用在工程项目中,但是在步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也引起了IT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在IT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项目的成功运行发挥着主导作用。
目前,学术界对于IT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的作用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就需要学术界加强对于IT项目管理经理的研究,加深项目经理在IT项目管理上的作用的认识,开拓学术界研究视野,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初衷。
一、IT项目管理及其特点
项目管理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为达到项目目标,对项目所有方面所进行的规划、组织、监测和控制。
IT行业项目管理在具有其他的项目管理普遍特性外,其还具有本身的一些特殊性:(1)任务的明确性,无论是产品项目还是应用项目都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2)管理工具的先进性,指的是IT行业中的计算机和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高,管理工具更新速度快;(3)信息沟通的及时性,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传递;
二、IT项目管理中的项目经理的职责
项目经理是项目组织的核心和项目团队的灵魂,是实现项目目标的责任人,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IT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主要担当着以下职责:(1)确保项目目标实现。项目目标的实现是IT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2)开发计划。IT项目经理的职责之一就是将项目总目标分解,制订项目阶段性目标和项目总体控制计划。(3)组织实施。主要体现在设计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对于大型项目,项目经理应该决定哪些任务由项目团队完成,哪些任务由承包商完成。
三、项目经理的权力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最重要的就是授予项目经理充分的权力,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1)生产指挥权。IT项目经理有权按项目合同的规定,根据项目随时出现的人、财、物等资源变化情况进行指挥调度。(2)项目团队的组建权。项目团队的组建权包括项目经理班子或管理班子的组建权。(3)财权。I在财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项目经理有权安排承包费用的开支,有权在工资奖金范围内决定项目团队内部的计酬方式和方案,确定奖金分配。
四、项目经理的作用
IT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公司执行项目活动并实现项目目标的责任人,全面履行公司所签合同中的所有要完成的目标。
IT项目经理担任着沟通、协商、解决各种矛盾、冲突、纠纷的关键作用。项目经理平常对于项目行使管理权,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对项目目标的实现承担全部责任,可见项目经理在其中担任的重要的角色。同时IT项目经理是项目信息沟通的发源地和控制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来自项目外的重要信息、指令要通过项目经理来交涉;对项目内部,项目经理是各种重要指标、决策、方案、制度的制定者。
五、项目经理的能力
IT项目经理除了在对项目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外,项目经理还应具备一系列技能,来带领团队成员取得成功,赢得客户的信赖。
(1)获得项目资源的能力。项目经理通过树立自己的形象,借助各种关系和高层领导,通过正常途径获得项目资源。(2)消除障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IT项目经理应保持对冲突的敏锐观察,识别冲突可能产生的后果,尽量利用对项目有利的冲突,同时降低和消除对项目产生严重危害的矛盾。(3)领导能力和权衡能力。要想领导一个团队,必须首先学会领导团队中的每一个人。IT项目经理还要负责做出为了使项目取得成功所必须付出的权衡。(4)沟通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项目经理必备的技能。项目经理一定是一个良好的沟通者,他需要与项目团队、客户、公司高层管理者、承包商等进行定期的交流。
六、IT项目管理的案例分析
X先生曾经负责某一个地区的大型数据库项目。在管理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在项目开始前,X缺乏对整个项目的认识,同时由于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与上下两个层面的沟通联系不够,造成了项目的及时情况不能准确获得。在这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某些方面的失误造成了整个工程的额外工作量,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抵触情绪。X先生应该加强对整个队伍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及时沟通,又要讲求方式方法。继而提高每个人团队配合意识,使得每个人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而不是相反。
从X先生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整个IT项目的管理中,项目经理在管理和沟通中,在沟通上下层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作为项目经理在IT项目的管理中,X先生的案例只是向我们提供了在沟通管理上的分析,其他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注重的方面。
七、建议与对策
IT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中十分重要的角色,笔者认为IT项目经理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1)IT项目经理要拓宽自己的视角。(2)紧跟IT的未来发展,加强在IT行业方面的学习。(3)增加社交技能,增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4)注重提升解决问题纠纷的能力。
八、结束语
IT项目管理是一个全新的尚待开发的新领域,我国IT领域的投资规模一直保持在一个很高的发展水平,这也给了IT项目管理一个快速发展的环境。从IT项目管理的发展来看,人们对于IT项目管理的认识还不深刻,对于IT项目经理的理解还待深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IT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的重视程度会与日加深,对其职责会进一步划分。
参考文献:
[1]左美云,周彬.实用项目管理与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翟松涛.项目:如何进行成功的项目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一)给自己规划好工作
项目经理比较擅长规划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但往往会忽视规划自己的工作,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有的项目经理甚至认为自己的时间自己控制和把握就行了,根本就不需要规划,这种观点更是极其错误的。
项目经理自身的时间是相当宝贵的,如果规划和利用不好,则会给项目绩效带来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项目经理特别是大型项目的项目经理每天都有项目会议、工作协调、思想交流等琐事缠身,如果不善于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则每天都会忙得不可开交,但各种各样的事务仍然是“剪不断,理还乱”。
作者认为著名的帕累托作时间能产生明显轻重之分的。作者经过多年的项目实践,认为这样一条处事规则比较有指导意义:“项目经理有效利用时间并尽量使工作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方法是:每天工作之前确定当天最重要最紧急的六件事情,并按轻重缓急完成”。这里强调“六”件事的理由是:如果规划的事情太少,则很难完成较重要的工作;如果规划的事情太多,则工作很可能失去重点。
当然,以上规则也不是“金科玉律”,项目经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自己当天所需要完成的事情(如五件事情或七件事情等),但一定要确保“该完成的重点工作一定完成了”,同时也要避免“捡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现象出现。
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部分优秀的项目经理,都有采用小卡片每天规划自己重点工作的习惯。
(二)懂得放弃
“没有用不完的时间,只有做不完的事”。
我身边有一些项目经理,他们认为只有将所有的事情做完做好才能放心,实际情况往往是事情做不完,有时甚至是一些最重要的事情都没有做完,结果延误了项目的工作,给项目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项目经理一定要学会具有敏锐的事物分析能力。项目经理要能明确地判断出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什么事情是不重要的;什么事情是值得花时间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值得花时间做的。从前面谈到的“至可以大胆地放弃一部分。如果我们真正能把影响项目绩效的最重要的“六”件事情(即大约总事情的根据轻重缓急做一部分,没时间就可以干脆放弃。
项目经理学会懂得放弃,是一项难能可贵的本领。我们一定不要将大部分精力花在对项目影响很小甚至几乎没有影响的事情上,这样不但会因为为琐事“疲于奔命”而“荒于要务”,而且会因为“无的放矢”而最终“劳而无功”。
(三)善于授权
有些项目经理真可谓兢兢业业,什么事情一定要“亲历亲为”才放心。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项目经理需要成为项目团队成员的榜样和表率,但并不意味着项目经理就需要将“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项目经理切忌患得患失、事无巨细,如果这样,则势必轻重不分,其结果只能是“枉费心机白费力气却于事无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项目经理要善于授权,项目经理完全可以把“六件”之外的事情委托给项目团队的其他成员完成,这样项目经理才能集中精力处理好自己该处理的事情。
需要指出的是:项目经理需要授权,但不要把只有项目经理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交给别人去做,项目经理只能是将一些可以由别人替代完成的工作授权出去。项目经理切忌将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也授权出去,这样不会有好结果。
另外,项目经理还需要注意,授权不等于授责,项目经理不要错误的以为工作授权出去了就可以万事大吉,项目经理需要及时跟进被授权的工作,如果真出了问题,项目经理需要主动承担责任。
(四)集中精力办“大”事
对于重要的工作,几个小时全神贯注产生的效力,远大于每天为重要的工作留出“整块”不受干扰的时间,这是德鲁克对知识工作者时间管理的重要建议。
作为项目经理,千万不要因为一些琐事而使一些重要的工作被延误而一拖再拖。项目经理要“懂得放弃”,下决定抽出时间,集中精力办??“大”事。
笔者就曾在该问题上犯过错误,以为每天做事情的一部分,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好“零碎”的时间,而且结果也不会受到影响。事实证明恰恰其反,不但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而且最终的结果也不尽人意。
(五)用心更要用脑
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用心读书”;参加工作后,上司也经常教导我们要“用心工作”。乍一看,这种观点确实没错。
一、展览项目管理综述
何为项目?实践者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同时学界也有一个成熟的理论,而项目管理协会则将其定义为:为了创造区别于其他产品或者服务的产品或者服务而进行的一种活动。项目管理则是指在实现项目活动的过程中,运用一些技术、知识和技能等方式保障这一项目活动顺利和有效完成的活动。项目管理也是一个活动,其具有避免资源浪费和闲置的作用,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张冰所说,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通常采用矩阵型的组织结构,可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同时能够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做出一些应变,进而保障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但是展览项目管理不同于其他项目管理,展览项目管理更具鲜明的自身特性。第一是综合性强,展览项目管理需要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结合完成,必须根据需求者的要求进行活动和安排,并兼顾展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说展览项目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考量。第二个方面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完成工作,展览项目管理需要每个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在原有计划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第三个方面是具有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展览会和活动,能够带来较大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风险。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展览项目管理是指按照展览项目运营的实际需要,通过整体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展览项目发展的各个阶级进行安排、计划、控制等活动的总称。
二、基于项目经理视角下的展览项目管理
由于展览项目自身的特性,对于其的管理,必须在项目经理对于团队领导能力、项目经营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的有力把握下,对展览项目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以期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寻找进度和成本的最优解决方案。
(1)展览项目时间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展览项目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展览会的顺利开始和有效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做许多的工作。例如,如何定位该项活动、如何安排才能使活动更加有效、整个活动的时间过程如何、进入如何安排等等各种工作,为了保障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充分利用好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展览组织者需要熟练地运用项目运营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协调好各部门工作,科学估算项目可能需要的时间。首先,做好活动的定位和排序工作。在展览项目管理中,对活动的定位极为重要,其目的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前提性的工作,只有明确了其地位,才能更好地保障工作的开展和有效地完成;排序工作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展览项目管理的有效性,让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使整个工作进度能够及时和跟进。其次,做好展览项目管理的历时性估算工作,从展览活动方面来说,必须充分重视时间的估算和利用,只有做好时间的安排,才能使整个活动不出现故障。最后,做好项目的整体进度控制工作,展览项目活动的管理中,进度管理也是时间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整个展览项目的进度,并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可以形成长效机制的制度或者对策,保障各项具体工作能够有序开展这个过程就是项目的进度控制。其主要工作包括:监测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原因及采取措施、定期更新进度计划。
(2)展览项目的质量管理问题。在实践中,展览项目的质量管理追求的是所生产产品是否符合社会的整体需要和符合的程度如何,即通常所说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展览会过程中所体现的产品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为了方面参会,展览会的筹备者为参会者提供的一些配套、产地选择和一些必须设备的租用、购买等,以上工作是保障展览会质量所必需的活动,但是同时还应当看到,要想有效地完成以上工作并不容易,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是在质量启动阶段做好工作,质量启动阶段能否做好工作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充分做好质量启动阶段的工作,保障启动的有效性。其次是对展览活动质量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探讨。例如,具体的财务情况进行计算,确定资金的使用情况等,并将预算和使用情况报上级机关审批。第三,是做好财务方面的工作,保障展览的有序开展和有效完成。最后是精心选择项目团队组成人员及负责人,也就是项目经理。同时具体抓好控制目标的确定,项目跟踪和信息系统的使用。规划好项目质量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和做好此次管理评估报告的工作。
(3)展览项目成本管理问题。为了更好地保障展览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完成。因此,就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同时为了防止资金的浪费,保障资金利用的有效性,必须对展览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让展览项目所花费的成本不超过整个成本预算,总的来说,在对展览项目管理过程中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资源计划编制、成本估算、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以下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第一个是资源计划编制,项目资源计划是指分析和识别项目所需要的资源需求(包括人员、设备、材料和资金等),从而确定项目进行所需要的成本。制定资源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回答项目包括的各项工作在什么时候、需要投入什么样的资源,以及所需资源的数量、质量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第二个是项目成本估算,项目成本估算是指为了实现项目目标,完成项目的各项活动,预估完成项目各工作。第三个是项目成本预算,项目成本预算是一项制订项目成本控制标准的项目管理工作,它涉及根据项目的成本估算为项目各项具体工作分配和确定预算、成本定额,以及确定整个项目总预算的管理工作。
三、结论
本文试图以一个成熟项目经理人的角度阐释展览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理论上的操作方法。具体阐述了项目管理在展览项目的进度计划、资源计划、控制和调整的一些理论方法。希望能够借助理论,更好的帮助现实中的实践活动。完成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 Jack R.Meredith,Samuel J.Mantel.Project Management:a Managerial Approach[M].4th Edition,2000.
在施工过程中,作为一个项目经理,是企业在项目上的全权代表,要同时做到对业主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协调好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施工效益相互之间的关系。摆正其对应的位置确实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我确信这样一句话“质量是生命,安全是保证,经济效益是中心”。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方针。国家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终身制,就理所当然的将工程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在质量和工期及成本发生矛盾时,我们优先考虑质量,以质量为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再考虑其他因素,使质量目标最大可能的得以完成。
二、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在工程项目开工时,就应该成立质量小组,有组长,副组长负责解决协调整个工程的有关质量问题,各专业成员负责分项工程的质量检查,每周都由组长召开质量会议,分析质量检查结果,总结经验,提出更高质量目标和要求。这样做有效的保证了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达到优质标准。
三、明确职责实行奖惩分明的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是由各个专业共同完成的一个工程产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明确各专业的质量职责尤为重要。实行奖惩分明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家对质量的负责态度,避免不负责任而造成一些质量后果,以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一个优质的工程,从基础施工开始就应该与各专业负责人签约质量责任书,明确各方职责,把整个工程的质量责任有效地分摊到各个专业上。
四、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
质量意识,决定质量行为。所以在开工前后,对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及班组长组织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经常讲,昨天的质量,并不代表今天的质量,更不代表明天的质量。如果不学习,人的思想就会老化,觉悟也会退步,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随你的思想觉悟下滑。开工前组织大家学习国家、地方的有关文件及业主的要求,对提高大家的质量意识有重要作用。对于一个重点工程,各级首长都十分重视工程的工程质量、工期,项目经理通过学习的方式和大家沟通思想,让大家了解到工程的特殊性,重要性。通过学习、交流,让大家感到肩上的担子和压力,同时让大家变压力为动力,在具体的工作上体现出来。大家共同抱着一个信念,那就是保证工程质量,干出优质工程。
五、方案在前,施工在后
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项目部一开始就应遵守“方案在前,施工在后”的制度。施工方案一定要报监理审核,待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方可实施。不论是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还是专项的施工方案,我们都要求做到:第一,符合国家的验收规范,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第二,符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到切实可行,严禁套用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严禁牛头对马嘴。杜绝边施工边出方案,或施工完了再出方案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六、严把材料质量关
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工程材料的质量。材料质量抓不好,肯定会造成一定的质量事故或隐患。所以,我们把对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控制环节来抓。主要控制下面几点:(1)掌握材料信息,采用招投标方式优选供货厂家;(2)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3)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损失;(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5)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6)加强进场材料管理,严格查验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质量等级、数量、外观,同时分批进行取样送检。
七、注重工序质量,严格过程控制,加强通病防治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加强每一施工环节上的质量管理,注重每一细节的质量控制。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应预先拟定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并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提出对后续工作的要求和措施。
其中设置工序质量的控制点是关键,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置技术重点,重点控制操作人员、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譬如:在钢筋保护层控制方面就采取专人检查垫块情况,杜绝钢筋直接与模板接触现象。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经过技术人员进行塌落度检验,检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对不满足要求的绝不放行。
针对质量通病或容易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工序,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重点控制。如我们对模板的截面尺寸,平整度和墙柱的垂直度进行严格控制,把误差缩小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一经查出超过允许范围的部位,立即通知所在班组进行整改。待各个环节都检查合格后,再进行下步工序。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到严格控制每道工序质量关,保证工序的质量要求。平时对项目部人员也应严格要求,施工过程中更是强抓细节,抓好每一个分项工程的质量,确保万无一失。另外,根据不同的施工分项,考虑施工的难易程度,指派专业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的交接进行跟踪检查,上道施工质量不通过,绝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这就把好了每个分项工程的质量关,从而确保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八、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过程同步,确保资料的真实性
项目部规定,所有施工技术资料和施工过程必须同步,绝不允许提前完成后期资料的实质性内容。施工记录、设计变更、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安装记录、质检报告等我们做到了及时收集整理,按规范要求存档。所以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杜绝伪造、捏造,确保资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九、坚持班组自检与项目部专检相结合的检验方式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各班组先对其施工或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项目部专派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对所有班组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并记录在案,最后完成再进行交接检查,确定全部满足规范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正常施工。
十、协调好各专业施工顺序,尽可能的减少相互之间的质量影响
工程项目的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与协调好各专业之间的施工顺序是分不开的。我们坚持“抓主要矛盾”的思路,从整体施工出发,如果局部妨碍整体施工,那么局部施工先叫暂停,待整体施工完之后再行局部施工,如果遇到工期等障碍,项目部主动研讨协调解决。这样保证主次关系后,是主体达到合理的目标的同时,次要矛盾也得到很好的解决。
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简称EAP)指企业通过为员工提供诊断、辅导、咨询等服务,解决员工在社会、心理、经济与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消除员工各方面的困扰,最终达到预防问题的产生,提高员工工作生活的质量(Bohlander,1992)。员工援助计划受到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逐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热点项目。本文选取项目经理这一职业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从项目经理的压力状况和对EAP的需求入手,研究不同的EAP措施对压力的影响,分析哪些EAP措施对缓解项目经理的压力更加的有效,并为企业如何实施EAP管理以促进项目经理心理健康提出建议。
一、研究架构与假设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采取EAP措施对缓和项目经理压力的作用。结合李清和程利国(2004)的EAP五级服务程序和张宏,金维兴、梁美容(2006)的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压力管理三级应对程序的研究,本文将员工援助计划针对项目经理的压力缓解分为三级模式:预防、应对和治疗。结合张连营、高扬(2005)的建筑业项目经理压力模型和Djebarin(1996)的项目经理压力源研究结论,本文将项目经理的压力分为三个维度:时间压力、人际压力和环境压力。时间压力主要是指项目管理中各项活动和任务的有限时间限制对项目经理所产生的压力。人际压力主要是指项目经理与高级经理、职能经理、项目成员和客户之间的人际冲突压力。环境压力主要是指不断变化的环境给项目经理带来的压力。
二、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以南宁市建筑业项目经理作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采取网上问卷和纸制问卷两种形式,时间为2007年3月10日至2007年4月15日,共35天,共计有150人完成问卷,其中44人参加网络问卷调查,106人参加纸制问卷调查,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147份,有效问卷率为98%。
(二)测量工具
问卷包括项目经理的压力情况和企业员工援助计划两方面内容。其中项目经理压力维度部分设计参考靳娟(2007)在其《工作压力管理》中压力自测量表,并结合建筑业项目经理职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员工援助计划部分参考张西超主持的联想集团客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EAP方案编制。被调查者依据赞成度的不同分为5级(E――很同意,A――不同意)选择等级。
(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 α系数分析法,对同一维度下的题项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衡量其是否符合一般的信度检验要求。
从以上信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因素的Cronbach α均在0.50以上,说明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较好,符合问卷分析的信度要求(见表1)。
(二)描述统计
1、EAP实施的描述统计(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到,被访者对员工援助计划措施的赞同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预防措施、应对措施和治疗措施。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的赞同度较高,说明南宁市的项目经理在当前阶段比较看重通过调整或者减少工作压力源的方法来减少工作对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也逐步重视,希望通过各种培训提高自身对压力的应对能力,从而减轻压力,保障自身的心理健康;而治疗措施的赞同度比较低,这可能与当前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不够完善有关。
2、项目经理压力的描述统计
通过SPSS软件分析后,3项压力来源描述的赞同度平均值和标准差如表3所示。
对于三个维度的压力,其赞同度都在3.5以上,从而可以推断,在建筑业项目经理的工作中,压力是普遍存在的。就压力的来源来看,时间压力的赞同度最高,其次是人际压力,这两种压力是其最主要的压力来源。
(三)相关分析
由于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员工援助计划与项目经理压力之间的关系,所以下面将分析三种员工援助计划措施和项目经理压力之间的相关性(见表4)。
分析可知,预防措施、应对措施与压力之间成负相关,相关关系比较显著,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5以上;治疗措施与压力也成负相关,但与前两项相比,相关性不是很大。项目经理的时间压力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压力源,对于不可避免的压力源,预防措施是减轻压力最好的方法,所以在结果中预防措施与缓解压力之间会有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四)回归分析
在相关分析中,讨论了三种不同的员工援助计划措施与项目经理压力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为了进一步指明关系的方向,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哪一种措施对压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1、预防措施对项目经理压力的影响
预防措施对项目经理的回归分析如表5所示。
表5显示,预防措施与项目经理压力的缓解有显著作用(p
2、应对措施对项目经理压力的影响
应对措施对项目经理压力的回归分析如下表6所示。
表6显示,应对措施对项目经理的压力缓解有正面的影响(p
3、治疗措施对项目经理压力的影响
治疗措施对项目经理压力的回归分析如表7所示。
表7显示,在P0.05水平上,治疗措施与项目经理压力的线性关系是不显著的。治疗措施对项目经理压力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本文认为可能是由于当前阶段人们对于心理咨询等治疗方式还不太接受,因此员工很少使用心理咨询的方式解决心理困境,这就使得心理咨询方式的员工援助计划措施在国内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四、讨论与建议
第一,理性认识EAP服务。对于我国的员工援助计划来说,应该是更多的预防而不是救火。同时,对于产生问题的原因,不能仅仅停留在具体的个人问题上,更应当重视和发现引起这些问题的组织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因此,针对项目经理的EAP项目可加强这方面的内容。
第二,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不同的个体对于压力的感知程度也有所不同,提高员工自身的应对能力是为员工减压的关键。因此,在实际实施员工援助计划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帮助员工解决具体的、现实的问题,而应当帮助员工学会应对问题的方法与技能。
第三,慎重考虑治疗方式的使用。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治疗措施的效果不是很明显,项目经理对治疗措施的赞成度也较低。所以,对于治疗措施的实施要慎重考虑,在实施之前应该先调查清楚员工对这种服务方式的态度,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服务,这一点对员工援助计划的顺利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先调查好这个前提,才能使员工援助计划真正地为员工服务。
第四,重视国情,体现文化性。任何一种理论或管理模型的发展都存在一个社会背景的问题,因此,想要真正的使员工援助计划在国内扎根,就必须考虑国情这一因素。在我国,企业员工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情绪问题、压力问题和心理健康等。针对项目经理这一职业的员工援助计划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员工的原则;而员工援助计划的指导思想应侧重于发展性的,教育性的和预防性的。在这个总体原则和指导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制订出适合于企业自身情况的员工援助计划内容与方式,从而达到维护员工心理健康和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小东,孟晓斌.工作压力应对与管理[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2、李金平,陈维政.员工援助计划(EAP)综述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管理现代化,2005(4).
3、刘亚林.EAP(员工援助计划)研究综述[J].经济管理研究,2006(6).
4、张西超.员工援助计划(EAP):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J].经济界,2003(3).
5、Degroot T,Kiker D S.A meta-analysis of the non-monetary effects of employee health management program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3(1).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生产方式和组织机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施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普遍实行了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形成了较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施工项目是建筑业企业面向建筑市场的窗口,施工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而实施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建造师)则是整个项目实施管理的全面责任人。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化管理,决定着施工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的效益。
建筑企业效益低下之原因探析
国内建筑企业自上世纪80年开始推行项目法施工,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少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纵观建筑企业20多年来项目法施工的发展史,企业与企业、项目与项目以及项目经理与项目经理之间管理的水平差异很大,使得企业/项目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实现。不同的企业对项目管理的力度存在差异,有的单位主要领导成天为施工任务而奔波,施工生产及施工管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理会,最后造成项目管理不到位,效益方面该多赚的少赚了,不该亏损的亏损了。不同的项目,其组织机构也不一样,有的项目经理部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不同的项目经理,对自己责、权、利的理解也不一样,有的只强调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对自己应尽的责任知之甚少。
(一)建筑企业领导层认识误区
部分建筑企业的领导片面追求经营额,一味强调企业产值盘子的大小,重经营轻管理,导致了本来投标价格就不高的项目由于管理上的疏忽,项目亏损加大。有的企业领导甚至认为,任务接下来了,干不干得好,那是项目经理的事,项目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和控制。
(二)建筑企业制度欠缺规范
当前多数建筑企业并未以竞争机制实现项目经理的选派。多数项目经理在承担项目任务前,对项目的情况知之甚少,完全由领导指派,导致项目管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同时,项目经理缺少项目团队的选择权,多数仍由领导在确定项目经理的人选后在选派团队成员,导致项目团队互不熟悉、勉强成型。此外,某些建筑企业领导出于节约设备成本考虑,强制项目按照企业内部的租赁价格租用企业陈旧设备,增加了项目的成本开支。
(三)建筑企业项目经理自身存在不足
当前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主要表现出如下不足:一是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经验欠缺,往往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全局观念,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自己熟悉、喜欢的部门或工序,致使各部门或各工序不能协调发展;二是项目经理过于集权,没有发挥项目团队群策群力,最终造成项目决策失误;三是项目进展到后期,效益情况基本明朗,往往是效益好时,不顾企业的各项规定乱发奖金;效益不好时,不是积极寻找各种降本增效的办法,而是消极对待,听之任之。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明确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方能实现规范化的项目管理。
建筑企业项目经理的地位与作用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人,是关乎项目成败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项目实施的最高领导者、组织者、责任者。成功的项目应该:一是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每一个节点目标,实现合同履约率100%,让顾客感到高度满意;二是降本增效,使项目的利润最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三是按照国家的法律和企业章程的要求,使项目的员工个人收益最大化。项目经理是项目有关各方协调配合的桥梁和纽带,居于核心地位。项目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与协调。负责沟通、协商、解决各种矛盾、冲突、纠纷的关键人物是项目经理,他对项目行使管理权,也对项目目标的实现承担全部责任。他所扮演的角色是任何其他人不可替代的。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委派在项目管理上的代表,按合同履约是他一切行动的最高准则,拒绝承担合同以外的其他各方强加的干预、指令、责任是他的基本权力。项目经理是项目信息沟通的发源地和控制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来自项目外的重要信息、指令要通过项目经理来汇总、沟通、交涉;对项目内部,项目经理是各种重要指标、决策、计划、方案、措施、制度的决策人和制定者。
三、建筑企业项目经理的规范化管理方式
(一)项目质量规范化管理。项目经理要按照制定的方案,操作前培训交底,施工中严格规程,按业务流程对分部分项各管理工序进行节点控制考核,确保过程质量步步达标。同时,项目经理必须牵头做好项目管理思路、项目管理纲要、项目资源(人力、机械设备、资金等)计划、项目风险评估和各项应对措施等策划。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本,关系到项目的效益。应由分管技术的项目副经理负责编制,项目经理应该过问重要施工技术方案,选择经济合理、安全、优质高效的最优方案。《项目管理手册》是企业各项管理规定的细化,编制时既不能与企业的管理规定矛盾,也要密切结合所在项目的实际,使得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实行规范化管理。项目经理应该把自己的项目管理思路告诉项目部的所有人员,让他们根据项目经理的思路结合公司、业主的有关管理规定编制《项目管理手册》。
(二)成本规范化管理。成本按其要素及内容量价分离,分口负责、分级把关、合同控制,对照公司划定的制造成本,收集数据信息,测定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项目经理总体核算,管理费用一支笔控制。认真研究与业主来往文件及施工承包合同,减少损失,合理索赔,集约争效。《项目成本计划》主要由分管经营的项目副经理负责编制,主要依据是《项目商务投标书》、《项目实施策划书》及了解掌握的工程实际情况,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如对设备制定完善的进退场计划、设计精准的设备调配计划等,同时,对资金的使用要满足项目施工的正常进行,也要控制现金流避免现金大量积压。
(三)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对安全生产、料具存效、环境卫生、组织形象等进行综合管理。因此,项目经理要掌握项目合同施工内容及设计要求,组织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操作人员培训,合理协调物资设备进场及使用,熟悉项目管理各个岗位的工作业务,利用网络流程进行系统管理,对照公司年度及月份计划、项目管理实施办法、项目经济责任承包合同对进度、分部分项质量、劳务费用、材料成本分阶段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检查考核。
此外,项目经理还要掌握现场安全用电、设备安全操作、施工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并进行监督,对现场平面规划、临设布置、图牌宣传及警示进行策划与实施,体现文明施工形象。过程管理的目标是责任目标管理,控制的手段是目标检查、责任考核,执行的依据是目标分解计划、岗位经济责任及公司和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制度等,运用的方法是计划与实际对比检查。对于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纠偏,并进行实施,严格奖罚。项目施工总结,项目经理要进行项目管理总结,并提出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汇报项目经营管理情况。
小结
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应具具备计划、指导、控制和协调项目活动的能力;具有领导和组织项目组的能力;具有对项目中出现的及潜在的问题能准确判断、解决和预测的能力;善于交流和沟通,能处理好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员关系;善于计划和利用时间;熟悉项目管理业务并对工艺、设计、采购、施工、开工以及项目组中各岗位和分工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应对项目经理的职责、任务及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有较深刻的认识,遵循规范化管理原则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企业实现利润创收。
参考文献:
当我们把团队看成一个整体,就像是个人一样,他就会拥有自己的优势,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文化以及自己的行为方式。但是,团队的这些特点并不是简单的个体成员特点的总和,而是矢量和,这就像我们物理学上求两种力量的合力一样。在实际中,如果能像管理自己一样去管理团队的方式,必将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下面就笔者的亲身所得,提供以下的几个关键点。
1、教导你的团队项目管理培训
试问中国最具执行力,最具高效率的团队是哪一支团队?中国人民。毫无疑问,在中国任何一家企业的团队都不可能比更加步调一致,执行力更强。想想为什么,答案并不难得出来:刻苦的训练。那些能够名扬天下的IT业精英们,他们成功靠的又是什么呢?撇开先天因素不谈,最最重要的莫过于后天的刻苦学习和训练。我们每个人在成功之前都需要有自我训练的过程,以实现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技能,所以IT项目经理建立起团队之后,首先就是要像训练自己技能一样去训练教导你的团队。
就是这种想法促使我在亲自培训团队的基础上,建立起团队内部的培训制度,如制定明确可行的培训计划,制定奖罚措施等,以此鼓励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培训。向团队灌输个人多任务(multi-taskscapability)技能,并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会影响到团队的每一个人,充分激励起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这样像训练个人技能一样,训练教导团队。
2、识别你的团队
前面提到了团队的特点像每个人的特点一样,有许许多多的方面。IT项目经理要了解自己的团队,就要关心自己团队。用心去理解团队的长处,工作方式,价值观,团队的定位,团队的人际关系。
(1)团队的长处
任何一支团队都有自己的优势,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一样。在众多方法中,回馈分析,是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这种回馈分析,实施起来很简单,就是在每次做团队决策之前,记录下团队讨论所带来预测的结果,然后和每次实施之后的结果作对比,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积累,就会从中发现团队在哪些方面决策更有力,在哪些方面决策更不利。通过这种方法我了解到我的团队优势,以后再做类似决策时就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或手段,发挥它的优势。举例来讲,我发现我们的IT团队在做系统设计时更擅长,而在做软硬件设计决策时,个人的决策更加有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在系统决策时,鼓励团队的参与,在做软硬件决策时更尊重个人的一些想法。这样不但提高了团队的决策效率和准度,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团队的自信心和个人的自信心。
在实际中,这种分析方法也同样适用于个人。如果IT项目经理将回馈分析方法综合应用于团队和团队中的个人,效果将更明显。这也是我要进一步尝试的一种思路。
(2)团队的工作方式
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就像每个人的性格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个人的性格特点——不管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在进入职场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因此,大多数的个人工作方式很难完全改变,而只能是做一些微弱程度上的略微改变。同样,团队的工作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IT项目经理可以采用一些政策和领导艺术对其进行加强。值得说明的是,团队的工作方式不是简单的个人工作方式相加,却是个人工作方式的矢量和,当个人工作方式固定的时候,团队的工作方式最终也会被锁定。同时,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工作方式大部分是由性格和职业特点决定的,就像大部分的思维活跃的软件组喜欢自由的工作方式,而性格温和的文档管理员喜欢固定的工作时间表一样。所以,掌握自己团队的工作方式,对于IT项目经理来说就意味着掌握的团队性格特点。
知道了团队和个人工作方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IT项目经理就可以据此来做一些有益于个人和团队工作方式的调节。打个比方,团队的学习方式对团队的发展很重要,为了能适应独特的团队学习方式,IT项目经理就要因地制宜的制定一些有效的制度或规范。有的团队喜欢自由的讨论学习,他们认为这样的可以激发创新;有的团队喜欢有序的培训,认为这样可以学的比较系统;有的团队喜欢以游戏的方式学习,认为可以使每个人欣然接受;有的团队喜欢读书学习,认为读书具有理论提升,指导实践的作用。这些不同的学习方式,IT项目经理一定要弄清楚,否则团队的学习很难有好的效果。
在此,还要郑重地强调:作为IT项目经理,作为团队的管理者,不要试图去改变团队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因为这只能是徒劳,但可以尝试改进他们中一些人的工作方式。在团队工作时,分辨团队有效的工作方式,像管理自己一样去塑造团队的工作方式,这也意味着当个人(决非是所有人)的工作方式有稍微改变时,团队的工作方式将会产生相应的改变,正如下图所示,这也是我们重塑团队工作方式的一大源泉。拥有这种思想,将会使各位IT项目经理受益匪浅。
(3)团队的价值观
团队的价值观受到团队所属组织和团队组成成员的价值观的影响。成员个人拥有自己的信条,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当价值观相同或趋于相同的成员组合到一起,团队的价值观也就形成了。另外,组织的价值观也在给团队的价值观划清了界限,组织的价值体系提供了不同的团队价值观的共有面,但允许组织中不同团队有不同的价值观,就如IT的开发设计团队可能会和市场部的营销团队价值观不同一样。
团队的价值观和个人的价值观一样,可以是在团队组建时就形成了,也可以是通过后面阶段对团队施加外部影响而形成。团队价值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式。具体的说如何树立价值观,采用案例和故事教导团队是值得一试的。在刚接手一个项目时,我在团队建立初期,首先做了一次团队成员有关于价值观的调查,是通过问卷的方式。不能不承认的是这种方法不见得一定准确,但在不熟悉团队成员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却有较高的价值。基本掌握的团队总体的价值观的概况,下一步就要决定是重塑还是加强这种价值观。经讨论,我想上级请示购买相关内容的教育书籍,记得那时购买的是《致加西亚的信》,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本。接着就是像自己学习、培养这种信念一样,激发团队对此信念的认可和信任。
更重要的一点,团队的成功也塑造的个人的成功,而个人的成功必须要建立在个人价值观和团队价值观基本相近或能共存的基础上。否则,团队的效率不仅会降低,而且这个人的情绪和态度还会大打折扣。IT项目经理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否则,再怎么努力建立价值观也使惘然。
(4)团队的定位
对于个人来讲,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坐标,比如那些数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很早就知道自己可以成为“家”,团队也是一样。团队的定位带来的是“团队在哪方面作贡献”的答案。如同IT部的开发设计团队就不能定在为增加销售额作贡献,而是为公司的产品更新、创新、升级、完善作贡献。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定位不准确,就像是个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一样,会影响到团队的积极性。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团队角色转换的要素。团队面对不同的利益关系人将会有不同的角色转换。面对顾客,团队是服务生;面对公司,团队是员工;面对政府,团队是生意人;面对竞争者,团队是战士。这些观念是有必要灌输给团队成员,让他们了解作为一个团队也需要做角色的转换,及时调整自己在团队中起到的角色作用。
(5)团队的人际关系
刚才在前文提到了团队的角色转换,这种转换是基于团队的人际关系之上。首先,团队和利益相关者既是谈判者也是合作者。而这些利益相关者都有自己的性格、工作方式、价值观,团队要想追求卓越,就必须要了解这些。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很少有IT项目经理注意到这些。
另一个方面是团队的内外沟通。团队的内部人际关系是成员间的人际关系,是成员之间的沟通结果;外部人际关系是团队与外部环境的人际关系,也一样是沟通的结果。这如我们所看到的,团队早已不是建立在强权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信任和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如果团队有很强的外部沟通能力,对团队的高效运行大有裨益!而代表团队参加外部沟通的往往是IT项目经理,也正因如此,IT项目经理更加需要像管理自己一样管理团队。
项目经理是项目施工的总负责人,是施工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者。建筑工程最终的总体效果,反应了整个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要想真正的管理好工程,取得更好的总体效益,项目经理应具备的基本理念如下:
一、人力资源的价值观念
在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发展初见端倪的今天,人是一种最有价值的资源。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对人才的价值要有足够的认识,要懂得“人是最重要的资产”这个价值观念。人的内在素质高低、知识结构、能力等反映出劳动力的价值。人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即人的劳动成果,反映出人的行为价值。不衡量人力资源价值,往往会导致人的潜力不能充分发挥,最终影响经济效益。
二、成本与效益观念
在施工全过程中,项目经理在考虑正常的成本支出如何降低的同时,还要方方面面的控制和降低各种消耗。优秀的项目经理应具备很强的成本效益观念,通过工程预算资料以及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反馈的各种信息,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各种不合理的支出,避免无用的人、材、物的消耗和占用。具体作法是:
1、确认建筑工程的成本目标值。
2、分析为达到计划成本应需的人、材、物。
3、安排处理富余人、材、物及设备。
4、了解工程施工应采用的技术,各种材料,设备的价值地位等。
三、质量成本观念
建筑工程的质量成本是指达到质量目标而发生的费用或未达到质量目标所造成的损失,质量成本包括有形和无形质量成本两个方面:
1、有形质量成本是指施工企业为保证工程质量而付出的成本或因质量事故,质量缺陷而产生的费用。如采用了不合格的材料或质量低劣而返工、返修等费用。
2、无形质量成本是指质量低劣,使企业在资质、社会信誉、社会形象上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以数字来计算的成本。
正确的质量成本观念,不是说质量要求越高越好,所有工程都去创精品,拿奖牌。而是根据具体工程具体特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工程质量既符合标准要求,又具有效益和可操作性。
四、安全生产成本观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尊纪守法、以人为本、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是最大的节约,项目经理必须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确保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每个环节的安全。工程施工前,对整个工程施工的各项安全措施、安全设施、安全费用等,都要有一个可行的计划安排。施工中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整改。项目经理还要随时了解掌握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对施工的每道工序,各作业点及一些专业工种施工环境的危险源,不安全的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同时还应建立一整套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分工明确、制度健全、责任到人、措施有效。
五、文明施工观念
施工现场布置合理,清洁整齐。无积水、无粉尘,噪声、废物、污水排放达标准。施工现场做到文明施工,既是人类生活、健康的需要,又是体现企业形象的对外宣传广告。文明施工的前期规划非常重要,不管是总体规划布置或施工中人、材、物的投入,都要有可行的计划安排。施工中要严格过程监督管理,对存在问题,措施要具体,处理要及时。同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分工应明确,责任到人,从每个作业点,每道工序层层控制,严格按文明施工标准、规定和方案施工,以确保达到文明施工目标。
六、项目沟通管理观念
协调是为了解决各系统之间,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界面问题,解决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项目经理是协调的中心和沟通的桥梁。
结束语:项目经理部是项目组织的核心,而项目经理领导着项目经理部工作。所以项目经理居于整个项目的核心地位。工程实践证明,一个强的项目经理领导一个弱的项目小组,比一个弱的项目经理领导一个强的项目小组成就会更大。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as changed from the former Stat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unit to have the status of a legal person, shall bear civil liability with independent economic entity. At present, enterprises can only rely on the competitive bidding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through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to obtain the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From the current management means, depending on the project manager in a large extent. This paper made the following studies on project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safety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施工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简称 (以下简称"项目经理"),是施工承包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施工项目上的代表人。因此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
1.项目经理是施工承包企业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人。从企业内部看,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全过程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是项目的总责任者,是项目动态管理的体现者,是项目生产要素合理投人和优化组合的组织者。从对外方面看,作为企业法人代表的企业经理,不直接对每个建设单位负责,而是由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由此可见,项目经理是项目目标的全面实现者,既要对建设单位的成果性目标负责,又要对企业效率性目标负责。
2.项目经理是协调各方面关系,便之相互紧密协作、配合的桥梁和纽带。他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承担着全部贡任,即承担合同贡任、履行合同义务、执行合同条款、处理合同纠纷、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3.项目经理对项目实施进行控制,是各种信息的集散中心。自下、自外而来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项目经理的手中;项目经理又通过指令、计划和"办法",对下、对外信息,通过信息的集散达到控制的目的,使项目管理取得成功。
4.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责、权、利的主体。这是因为,项目经理是项目总体的组织管理者,即他是项目中人、财、物、技术、信息和管理等所有生产要素的组织管理人。他不同于技术、财务等专业的总负责人。项目经理必须把组织管理职责放在首位。项目经理首先必须是项目的责任主体,是实现项目目标的最高责任者,而且目标的实现还应该不超出限定的资源条件。责任是实现项目经理责任制的核心,它构成了项目经理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是确定项目经理权力和利益的依据。对项目经理的上级管理部门来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把项目经理的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其次项目经理必须是项目的权力主体。权力是确保项目经理能够承担起责任的条件与手段,所以权力的范围,必须视项目经理责任的要求而定。如果没有必要的权力,项目经理就无法对工作负责。项目经理还必须是项目的利益主体。利益是项目经理工作的动力,是由于项目经理负有相应的责任而得到的报酬,所以利益的形式及利益的多少也应该视项目经理的责任而定。如果没有一定的利益,项目经理就不愿负有相应的责任,也不会认真行使相应的权力,项目经理也难以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
一、成本管理方面
1.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和体制,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建立。施工项目经理部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的主体是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队全体施工人员,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领导,这样形成了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在责任支配下完成工作任务后,需要用一定物质奖励去刺激,彻底打破过去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格局。这样层层落实,逐级负责,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做到责权利无空白,无重叠,事事有人管,杜绝了推倭扯皮,一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2.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4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三者交叉的作用,必须能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项目经理部也不能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3.从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即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经理部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施工环境及自然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所造成,如停工、窝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费用,可称其为工期损失。一般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而工期损失则不然,因自然条件引起的工期损失,其损失额度相应较小,通常情况下不予赔偿或赔偿额度较小,该部分工期损失可不予考虑。因施工项目内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减少。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就会找到一个工期成本为最低的理想点。这一点也就是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最优点。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合同条件的制约,保证合同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工期成本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造成增大项目成本,导致项目亏损。4.强化经济观念,树立全员经济意识。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对于施工作业队除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外,还要通过大幅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诸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建名牌工程,创最佳效益”等等,使每一位职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其次可以搞一些经济技术类的比武,在突出技术的情况下,又从经济角度出发。
5.完善成本管理办法。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如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办法、工期成本管理办法、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合同评审管理办法、材料使用控制办法等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应是责任到人、切实可行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使项目的成本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6.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损失。施工项目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出现,如果合同条款不严谨,容易让对方钻空子,造成自己蒙受损失时应有的索赔条款不能成立,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必须细致周密地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首先,要有相对固定的经济合同管理人员,并且精通经济合同法规有关知识;其次,要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三是要制定相应固定的合同标准格式。施工项目合同基本上有以下几类:委托加工合同、购货合同、分包合同、劳务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租赁合同、其它协议等。各种合同条款在形成之前应由工程、技术、合同、财务、成本等业务部门参与定稿,使各项条款的内涵清楚,严谨不漏。
二、质量管理方面
1 .影响质量的因素
(1)“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2) “人员”包括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设计、监理、施工及建设单位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人员。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包括人的专业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组织和管理水平等。
(3) “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严把材料采购及进场管理关;合理使用,减少损失;建立检验制度,合理处理剩余材料。
(4) “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等。
(5)“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使确定的施工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2.措施
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
(1) 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格审核,特别是对各单位投入工程项目中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机械设备等进行有效控制,凡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均不得进人工地。
(2)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要求施工单位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项目部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二级是施工单位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监理工程师复验,经复验合格后再由建设、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共同进行终验,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3)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三、安全管理方面
1.掌握和了解以下相关资料和情况
了解项目工程施工环境、风土人情、地理、气候、水文等情况;了解工程总体设计、项目合同中关于安全措施、文明施工费用的支付方法和条款,关注国家及行业现行生产和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文明施工经费制度和规定,探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和文明生产经费的投入、获取、变更、追索渠道和方法;熟悉国际通用FIDLC条款(即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和欧洲国际建筑联合会共同编制的通用土建工程合同条件)和国家建设工程合同条款有关安全方面的规定;了解建设单位和建设单位上级的安全生产要求、检查形式、考核细则。
2.规范自身行为,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
项目经理的一言一行,对项目的管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能引导下级的工作方式。因此,项目经理要抓好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以身作则,模范地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项目部制订的安全规章制度,用明朗的态度对待安全问题,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待安全生产工作。
3.建立项目安全管理机制
一是要设立自我约束的安全管理机构和网络,配备符合项目实际需要的安全负责人、安全人员及物力资源;二是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负责,有人承担,有人监督,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含协作施工队伍);三是支持项目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各项安全基础工作和实施管理职权;四是要自我完善,着力转变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变人治为法治,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
4.在项目安全管理中应履行的安全生产基本职责
建立、实施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组织研究、制定施工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和项目创建安全工程计划;选择确定符合安全性要求的办公区、生活区、作业施工区。设置施工项目的各类标志、标识,如工程简介、责任区域、入场安全须知、安全告示、爆破警戒线、安全标语、安全指示、安全警示等;依据合同,结合项目现场实际,组织项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组织编制和实施项目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管理方案;督促编制潜在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资源,并落实演练;科学地处置一切突发、特殊、紧急的安全事件;督促落实项目生产、生活区的安全防护设施及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主持每月安全生产例会,参加季节性、专业性的安全检查,划拨安全奖励基金;建立项目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安全与分配挂钩制度、责任制奖惩兑现制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查处“三违”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四、进度管理方面
1.依靠先进的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技术,制定最优化的施工进度和资源调配方案;通过调整施工网络图来优化施工成本,确保工程按期、高效、低耗、优质、安全地完成。
2.根据当月(旬)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详尽编制下月(旬)的作业计划和施工任务书。做好施工现场记录并及时归档,要详尽地记录施工现场中的所有异常情况,从而为工程质量和进度计划的考核、分析、调整、总结提供最原始的现场资料。要及时、准确地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调试工作,协调施工各方出现的矛盾,实现施工过程中动态平衡,确保工程如期竣工。
3.要采用实际与计划对比的方法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偏差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及时纠偏,或对原计划进行修改、调整。要力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缩短那些有可能提前完工而且费用最低的关键工作时期。
五、结语
我国水利行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注重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工程监管水平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从创新能力、工作思路等方面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完善,推动我国水利业的规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国水利业的长足进步做出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