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大全11篇

时间:2022-12-28 17:58: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

篇(1)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有无关系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来讲,明白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意义是十分关键的。广播电视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创新也不是一反生活常态,创造一些广大群众难以接受的作品,那样就得不偿失了。在编辑实践过程中,只有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立体思维等思维方式统一起来进行创作,才能够让观众时时感受到陌生化与间离化的审美体验。由于广播电视是科技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诞生的产物,所以运用创新意识来进行广播电视创作,必须要结合广大受众的参与意识、互动意识等,才能够创作出比较成功的作品出来。广播电视编导合理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节目创作,是关乎广播电视节目被大众喜好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的表现特征

广播电视制作在今天所采用的传统制作方法,一层不变的创作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在21世纪,广播电视制作,必须要体现出新颖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表现特征。创新并不是单存意义上的改变广播电视作品的内容和创作模式,而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或是精神产品。其中创新性是广播电视编导创新的标志,观点的新、理念的新、表现手法的新能够使作品脱颖而出,这种“新”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而不是单存意义上的一反常态的创作模式。因此,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是要创作出在创作主题上有所开掘、形式上有新招、风格上有新意等的艺术作品。

二、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的影响因素

由于广播电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扎实的知识是基础,创造性思维则是关键。因此,在广播电视作品创作中,影响创新思维发挥的也无外乎这两个因素。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创作过程中,一般是群体创作,群体创作既对成员产生促进作用又能产生促退作用,所以导致出现基础知识不扎实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广播电视节目缺乏创新还有体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而且由于只是在意创作的目的,一味的追求收视率和吸引观众。导致活跃的思维活动变成市场的努力,因此编导的创新受到局限,导致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足。

三、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

(一)找准节目定位,在生活中收集相关类型的创新素材,树立编辑意识

对于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首先需要对于广播电视栏目进行定位。栏目的定位,对于如何对于栏目进行创新具有指导性意义,是获取作品生命力的基础,定位越准,对于创新的程度就越容易把握。其次要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最佳的创新素材,它是一个知识储量丰富的大课堂。在创作过程中,不是为创新而创新,使得作品游离和脱轨。于此同时,在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实践的训练,在实践过程中,注意走出线性思维的定式,注意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立体思维等思维方式的培养。同时,注重镜头与画面意义的多端性,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去组合画面、镜头、句子与段落等,从而形成较为独特而新颖的叙事结构,让观众时时感受到陌生化与间离化的审美体验。因此,在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找准节目定位,在生活中收集相关类型的创新素材,树立编辑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二)注重每一个细节,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进行创作,建立编辑思维

一切艺术的生命力是来源于生活的,广播电视艺术所反映的是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要求。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精神,满足时代的要求,然后在这一基础进行合理的创新创作。由于思维的习惯性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逐渐养成的、经常使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通常,习惯性的思维都是单向的,思路狭窄,方向或者角度单一,这种习惯性对思维的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关键就在于能否与创造性的思维相结合。这一点上,对于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结合进行创作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将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进行在创新中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显得相得益彰,而且还培养了创新能力。所以,注重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突出体现出作品的新颖感。

(三)经验理论与直觉灵感相结合,激发创新动机,运用新型的编辑方法一切艺术的创作过程都是经验理性与直接灵感的有效结合。其中与非顺向性思维直接相关的直觉与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要实现电视节目创新,直觉与灵感不可或缺,直觉是对于新出现的现象或规律,未经过严密的逻辑程序,直接地认识到其内在本质或规律的一种思维创新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的飞跃、升华或突变。然而灵感是人通过大脑的潜意识对经过显意识收集的信息再加工而得到的结果。所以将这种认识过程的升华和信息再加工而得到的结果相结合起来,有助于广播电视编辑实践的顿悟与升华,能够达到很好的创新效果。因此注重直觉灵感的培养,以经验理论为基础,激发创新动机,寻找新型的编辑方法,对于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十分关键。

四、小结

广播电视编导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将各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适应于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善于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结构,以此为基础有效地促进和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相信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更富有创意的广播电视作品来,而且还会被广大的观众所接受,取得艺术上的真正飞跃和成功。

参考文献:

篇(2)

二、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方法

(一)找准节目定位,树立较强的编辑意识

为了有效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首先,必须要找准广播电视节目的定位,这对节目的创新与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定位越准,那么就越易于把握创新的程度。第二,要深入观察生活,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最理想的创新素材,因为生活才是储备丰富知识的大课堂。在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中,要紧紧围绕原作品进行创新,不能脱离原作品。第三,在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其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其能走出线性思维的模式,从而全面地培养其发散性思维、立体性思维及求异性思维等。第四,要重视画面意义与镜头的多端性,要从不同的维度与视觉组合镜头、段落以及画面等,进而形成比较新颖且有独立特点的叙事结构,从而使得观众能时刻获得间离化以及陌生化的审美体验。

(二)注重细节,构建新型的编辑思维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而广播电视艺术要反映的是社会的需要及时代的风貌。所以,在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过程中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要充分满足时代的要求,充分体现出时代的精神,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比较合理的创新创作。因为人的思维习惯是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在一般状况下,习惯性思维都是具有单向性与狭窄性,其会对人们的思维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能否将其与创造性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如果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在创新的过程中完成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从而有效提升创作作品的效果与质量,而且还能有效培养电视编导的创新能力。因此,对细节的把握与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位广播电视编导都要充分重视细节,要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要能充分表现出电视艺术作品的新颖性与创新性,将每一细节都做得至善至美。

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促进了我国电视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了给观众呈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在电视效果上起到重要作用。在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编导的岗位责任不断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水平,为电视节目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为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的水平,应着重培养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促进电视节目不断创新,以便为大众提供更优质的电视节目。

1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编导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对节目播出效果以及观众的视觉体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当前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想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电视节目,必须对电视节目进行改革,拓展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融入时代元素,促进电视节目创新和发展。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对当前节目的发展方向和观众需求进行了解,树立创新思维培养的方向,并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发挥创新思维的真正意义,实现节目创新。[1]

2影响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加强了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重视,为了给人们呈现出好的电视节目,必须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内容进行改革。因此,应该注重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需要在节目创作过程中,融入当前的时代时尚元素,促进节目创新。在对电视编导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由于人员相对较多,电视编导自身的创新思维存在一定差异,所获取的专业知识相对有限,影响着节目质量。同时,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与广播电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重要联系,并且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单位的体制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广播电视行业产生着重要影响。当前大多数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还与标准的工作水平存在着一定差距,并且对创新方面的训练也相对较少。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还会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应结合当前市场的变化趋势,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进行不断培养[2]。

3创新思维对广播电视编导素质的要求

3.1提高职业素养

在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编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才能促进电视节目不断创新。在节目过程设计时,应坚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便更好地提升节目质量,减少对节目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电视编导专业职业素养在培训过程中,主要包括专业、敬业和道德三个层面,广播电视编导在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行业内部的规范和要求,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等方面进行培养,以便更好地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另外,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培养编导人员素质的过程中,应与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相适应,因此,还应对员工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培养,全面提高编导人员的自身素质。

3.2紧跟时代潮流

当前,电视编导行业发展迅速,在对电视编导专业人员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应对当前的时展趋势和时代特征进行准确把握,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在不断探索中进行快速发展,这也是当前广播电视工作对编导提出的重要要求。同时,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观念和行为也应紧随时展步伐,紧跟时代思想,在电视节目上加以创新和应用,促进整体思维转变,以便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所以,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在节目设计方面,着重注重主体选择,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提取适应当前时展的精髓,使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更具时代感[3]。

4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的措施

首先,应充分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并进行准确定位,以便能够顺应时展潮流对电视编导人员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并准确把握当前市场定位,使创造出来的作品更赋生命力,能够被广大观众接受。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在对广播电视进行编导的过程中,应注重把握生活细节,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寻找质量好和水平佳的电视素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在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好作品质量,防止创作出来的作品与实际发生偏离[4]。

当前,广播电视编导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明确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对当前的时展情况和大众需求进行了解。在节目创新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以便使创造出来的电视节目能够符合人们的观看需求,完整体现当前的时代精神。电视编导自身也需要具备独特的编辑思维,才能够实现电视节目创新,将独特的创新思维通过制作形式体现出来,并实现有效融合,建立顺向和逆向相结合的思维形式和完善的思维体系。

4.3促进工作经验与创新灵感的结合

要促进电视编导工作的创新,就必须加强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编导自身的直觉和灵感。在创新过程中,应借助大脑的潜意识不断进行创作,以便达到良好创新灵感,并形成积极成果。另外,扩展创新思维还与编导人员的工作经验有密切联系,工作的娴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编导人员的工作能力,只有掌握了编导工作的本质,才能促进工作经验与创新灵感相结合。将工作经验作为编导创新工作的基础,并激发和优化工作人员的创新动机,以促进电视节目质量提高[5]。

5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方面重视程度的加深,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已不能满足当前时展需求,为了给广大观众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必须对当前的工作内容进行改革,促进电视编导思维观念创新,更好地把握节目的整体构思,创造出更具时代意识和创新理念的优秀电视节目。因此,必须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从而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张彤彤 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秋媛.地方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4).

[2]才惠刚.浅议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4(18).

篇(4)

广播电视节目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来讲如何能够实现升级与转型,从而为广大受众群体制作一些更有价值的节目。在整个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体系之中,编导发挥着核心作用,从编导入手进行创新,将是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改革的关键。

一、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职能概述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身为编导需要结合时展的特点以及观众的需求对节目主题进行定位,而好的选题将是节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其定位具体可以根据社会热点、民生实际情况以及受众群体的需求等方面进行明确,从而构建节目的整体框架,以此为基础对拍摄地点、场景、器材、人物等等方面进行筹备,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责,这样才能保障节目制作能够有序开展。

(二)中期开展工作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编导需要进一步做好对外联系工作,具体包括拍摄地点以及场景规划、拍摄具体时间以及相关环节的沟通与梳理,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快速进入到正常拍摄阶段。与此同时,编导还需要就节目拍摄特点制定好拍摄进度以及做好监督工作,通过现场指导及时发展问题并及时处理,以其较强的全局意识排除所有拍摄阻碍,从而保障节目制作稳步进行。

(三)后期整理工作后期整理是将所有拍摄素材进行剪辑、优化以及整合的环节,也是保障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关键。在后期整理环节,编导所负责的事项比较多,具体包括与剪辑人员进行沟通,从而将节目的主题与构思准确传达给剪辑人员;同时,还要做好字幕、稿件等相关审阅工作,这样才能为观众出高质量的作品。

二、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性编导建议

(一)与时俱进,树立并保持创新意识第一,从思想上进行改变,树立创新意识,注重自身知识与能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新鲜以及新奇的事物要保持一种善于接受的态度,将其内化之后可促使节目实现创新。第二,各类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无疑为广播电视节目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也使得很多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有了更大的工作压力,这也是阻碍编导树立创新意识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电视台需要着重对这类压力进行缓解,针对节目指标完成、进度部署以及任务安排等方面需基于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放开;引入合理的内部竞争机制,从而激发编导的忧患意识与竞争意识;同时,还可以组建团队,以合作的形式凝聚各种建树的意见,这样才能实现更大的创新与突破。

(二)主动积极与新兴媒体进行融合新媒体背景下对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技术的全面的普及与完善,导致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技术、传播渠道、传播手段以及传播理念处于非常明显的劣势地位,倘若要突破这个困境,仅依靠广播电视节目自身是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成功的,因此需要借助各类新兴媒体,将广播电视节目与新兴媒体进行适当地的融合,借助信息技术帮助节目打开全新的领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提升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广大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自由的讨论。以《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为例,该节目是最近几年观众非常喜爱的选秀类节目,观众在观看各位学员进行演绎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移动网络段就节目指定的平台发表自己对节目、学员以及导师的看法。关于观众的评论来讲,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帮助编导对节目内容进行优化的,这也是该节目能够一直保持与观众互动亲密性的关键,非常符合现代群众表达诉求的特点。与新兴媒体的融合,能够让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延伸到网络的各个角落,只要有网便会有观众,有观众便会有互动,从而保障节目能够更好地走下去。

篇(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6-0133-02

近年来,我国传媒事业迅猛发展,对传媒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加大,从而带动了高校传媒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还不完善。而在当今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系统中,广播电视编导的主要任务是集节目的策划创意、思想把握、组织安排等方面于一身的。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突出业务技能实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广编专业应把“培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广泛的知识链接、较高的思想水平、较硬的业务能力、执着的创作精神和扎实的操作能力的复合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作为培养目标。[1]”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现状及问题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是对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延伸和实践,大量课程是在一边讲授理论,一边进行动手实践的模式下完成的,因此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在许多高校热衷开设该专业的趋势下,对于这方面的教学明显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教学中的实验设备数量不足

近年来,由于各大高校一再扩招,而学校投入的资金又有限,学生数量急剧膨胀,现有的教学实验设备已远远跟不上学生的增长变化。比如,在电视摄像课和影视后期的上机实验教学中,为了检验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保证每人一台机器,但是由于机器有限,一般只能采取分组的方法,学生轮流使用摄像机或轮流上机操作,这样无疑就缩短了每个人的练习时间,减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机会。也就更谈不上让学生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技巧,以及运用仪器设备进行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了。

(二)实验设备已显陈旧

设备的数字化,制作和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化,不仅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新要求,更是对学校实验设备更新速度的新要求。但是目前,除了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大学等少数专业院校外,国内大部分开设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新院校,都普遍存在着实验设备落后的问题,这是一个硬伤。

其结果就是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创作的过程,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满足广播电视照明技术、摄像技术、播音主持、电视节目制作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需要建立设备完善的多功能综合演播室。该演播室的建设要考虑多功能和综合性,硬件和场地等也都要精心设计。

(三)实践教学模式有些封闭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验课仍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也仅局限于课堂。但是这种模式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编导专业并不适用。因为学生需要自主动手拍摄、编辑片子,而不是仅局限于课堂的实践,下了课实践往往更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 。这样学生在上实验课时,只是在完成任务而并不是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也就失去了实验课的意义。

(四)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缺少联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设置中以实验课居多,而各门实验课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共同作用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系统。但是由于各门课程的授课老师对于实践的要求不统一,讲述的内容过于单一,没有结合其他实验课的相关内容,所以,在各自的实践环节完成后,可能导致学生不能够熟练地进行系统的综合应用操作。

(五)教育模式过于理论化

在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设计好的项目进行,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虽然本科期间一般会有一两次综合性的实习,但各门实践课的要求普遍表现的过于单一,对于四年制本科的实践教学来说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的。

而在面对必须完成的单项实践教学中,比如《电视画面编辑》、《电视摄像》、《电视摄影造型》、《非线性编辑技术》、《电视音乐音响》等一系列相关课程时,我们又不得不以单项练习为主,这就使得实践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和制约。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实践环节中的创新

上述几个问题表明现在各高校中,尤其是新开设此专业的院校,面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应做出相应的举措,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学生的专业素质才能进一步的提高。

(一)扩大实验室面积,增加学生机的数量,调整实验实训环节

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我校又新进多台高清摄像机,并增加了学生电脑的数量。

同时,逐步完善了演播室的各项设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节目创作。在课外与节假日里,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电视节目的加工和创作,安排了电视摄像实验室和后期编辑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从学习完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电视制作等相关课程之后,在所开放的实验室里,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电视节目的加工和创作,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学校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也为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的挖掘提供了保证。

(二)提高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建立多功能实验室

周口师范学院先后引进高端电视节目制作系设备,建成了集数字视音频录制与编辑、广播节目制作的多功能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40~50台高配置微机,实现局域网互联,满足课堂教学和学生实作,各微机安装最新版本的PR、PS、3DMAX、FLASH等与电视节目制作相关的软件。

高性能先进设备的引进及多功能实验室的建立, 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针对广编专业实践性很强的这一特点,在实验教学上就需要较高级别的硬件建设,因此要充分论证,通盘考量。既要考虑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办学规模,不能盲目求大求全,也不能不舍得投入,还要做长远打算,既要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今后的发展。

(三)利用校园媒体,开拓学生实践范围

目前,在许多高校都设有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等学生媒体,学校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与校园媒体相结合,组织学生分批进行实践,并将实践成果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一个部分。这样不仅能扩大校园文化的宣传效果,更能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搭建专业知识的实践平台。

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就专门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策划了电视栏目《周师新闻》。该节目由大二大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共同策划、拍摄与制作,在创作中学生可以很好的将课程中所学到的采编播及创作理论知识应用到节目中,同时能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的真实含义。“这种学习是一种完全开放式的学习,是一种个别化与协作化紧密结合的学习,是一种可以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的有效途径[2]”。

(四)紧密联系各课程的教学实践内容,鼓励触类旁通的学习方式

由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性比较强,所以在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的基本操作后,应该着重强调综合技术的运用。因此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各门实践课程中,授课老师应将实践创作理念统一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加大综合实训的力度。在综合实训过程中,根据各年级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有重点,划层次,分阶段的设置实践内容,并让学生协作分工,共同完成综合实践;其次,将每学期各年级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除常规的单项考核外,各门专业课分出一部分学时进行综合实践。以此,使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时,都能够联系到其它的相关专业课的知识点,这样必定会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电视制作的操作系统[3]。

(五)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要培养编导学生的实践能力, 必须首先培训出一支实践能力和理论兼备的教师队伍。浙江传媒大学的连横、内陪、外引的方法,给很多高校提供了模板。“连横即与媒体联系, 聘请资深媒体人作为兼职教师;内陪即选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老师去业界挂职锻炼,在专业岗位上进行实战训练, 向一线的编辑、记者学习;外引则是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4]”周口师范学院借鉴了此种教学模式,与周口电视台长期合作,开展了实验教学教师定期培训、教师教学观摩与研讨等多项提高教师实验课教学水平的活动。此外学校利用寒暑假定期给教师做培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最后,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促进交流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大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参加比赛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如果作品入围,学生可借此与评委老师面对面交流,增加更多专业知识。

而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几轮面试以及与学生不断地沟通,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能及时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比赛,并采取激励措施,对在大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

三、结 语

综上可以看出,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实验课的比重在专业的学习中占有很大的部分。所以其教学水平的发展与提高要适应当今电视技术的发展与要求。学校和教师也应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我国广电传媒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 尹鸿.我国院校传媒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J].今传媒,2005(7).

篇(6)

从最近几年来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来看,其本着简单、模仿的路子进行,过于追求快餐化,导致了广播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但是从质量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广播电视编导人员是集合于思想、趣味、知识为一体的编导创作人员,其情商的高与低直接决定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只有不断的提升编导创作人员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

一、广播电视编导情商的表现

编导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采访,和不同行业不同性格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更需要撰写不同内容的文本,需要把握好政治态度以及媒体的立场更需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感受,在拍摄的过程中还需要和剧组里的人员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一系列的要求编导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情商,才能游刃有余的做好一切工作。 下面,本小节就针对广播电视编导情商的表现进行细致性的分析。

所谓的情商其涵盖了自制、热枕、坚持、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等能力,这几种能力正是现代化传媒人员所需要的能力,是未来传媒广播电视编导人员所应该具有的能力,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了解自我,能察觉自身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从而达到监测情绪时刻变化的目的,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更是人类情感的一种体现。

第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使之能在适当的场景下表现出来,发挥出最正确的情绪。

第三,自我激励,能够根据某一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调动和指挥情绪,从而达到和完成某种目标。

第四,识别他人的情绪,能通过他人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的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以及渴望。

第五,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更好的调控好自我的情绪和其他人的反应技巧,达到提高其反应能力,完善其主要思想的目的。

情商高的人具有非常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其性格外向而且愉快,能提高编导和扩大编导理解问题的宽度。情商高的高的人具有一定的同情心,编导必须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关爱社会底层,帮助真正需要温暖的人,这是其必须具有的情商素养。

二、健康心理是广播电视编导人员情商培养的根本

1、积极调整好心态

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是为了在工作中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较好的工作状态。达到积极工作,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承担责任,主动承担的问题的目的。

调整思维方式。在工作过程中,要掌握消极的情绪,需要定期的掌握不良的情绪和激烈的不良反应,从根本上控制自己,驾驭自身的情绪,真正的改变其思维方式从根本上完善其他事情,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控制好自我情绪,从而达到树立一个良好思维方式的目的。

2、在广播电视编导中培养情商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能充分发现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培养其情商非常重要,就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做好定位树立编辑意识。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的情商,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定位广播电视栏目,明确其指导性方向,提升作品的活动和生命力,强化和把握好创新程度。

第二,认真观察生活,寻找好的素材,生活是我们学习的第二课堂,并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要谨记创新并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为了强化自身的内容和学习效果,从根本上避免作品过于敷衍化和重复化。

第三,注重细节化,构建独立的编辑思维模式。艺术归根结底来源于生活,广播艺术主要反映的就是时代的改变、进步、社会的要求。因此制作广播节目的时候一定要强化其与生活贴近化,紧跟时代的脚步,将时代的精神体现出来,跟的上时代的角度,这必然会成为情商培养的根本。从常规角度来讲,人在正常思维的过程中其实是单项的惯性思维模式,这对情商的培养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双向性思维,掌握好细节在细节中构建独立的思维模式。

第四,强化新方法激发编导人员的创作灵感。如果想要电视节目实现创新,灵感和直觉缺一不可。作家将直觉和灵感定义为文章的灵魂,那么对于编导人员来说直觉和灵感就相当于整个电视节目的中心思想。因此,一定要借助大脑的潜意识,将潜意识收集起来的素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然后再得出结果,这样就能更深入的提高其整体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电视编导来说一定要强化编导人员的情商,从不同角度培养其情商,提高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提高节目的质量,强化节目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曲新华.关于广播电视编导情商培养创新意识措施的探究的思考[J].新闻采编,2013.(06).

篇(7)

2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意识的措施

就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来说,要想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就需要不断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意识,只有加强创新,创作出符合我国国民欣赏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而健康心理是广播电视编导人员情商培养的根本,也是广播电视人员创新意识培养的根本,因此,要想提升我国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意识,就需要注重调整好我国广播电视编导的心理,使其心理保持健康,从而使得我国广播电视编导能够创作出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而主要的培养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积极调整好心态

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是为了在工作中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较好的工作状态。达到积极工作,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承担责任,主动承担的问题的目的。调整思维方式。在工作过程中,要掌握消极的情绪,需要定期的掌握不良的情绪和激烈的不良反应,从根本上控制自己,驾驭自身的情绪,真正的改变其思维方式从根本上完善其他事情,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控制好自我情绪,从而达到树立一个良好思维方式的目的。

2.2在广播电视编导中培养情商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能充分发现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培养其情商非常重要,就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做好定位树立编辑意识。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的情商,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中。要准确定位广播电视栏目,明确其指导性方向,提升作品的活动和生命力,强化和把握好创新程度。第二,认真观察生活,寻找好的素材,生活是我们学习的第二课堂,并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要谨记创新并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为了强化自身的内容和学习效果,从根本上避免作品过于敷衍化和重复化。第三,注重细节化,构建独立的编辑思维模式。制作广播节目的时候一定要强化其与生活贴近化,紧跟时代的脚步,将时代的精神体现出来,跟的上时代的角度,这必然会成为情商培养的根本。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双向性思维,掌握好细在细节中构建独立的思维模式。第四,强化新方法激发编导人员的创作灵感。如果想要电视节目实现创新,灵感和直觉缺一不可。作家将直觉和灵感定义为文章的灵魂,那么对于编导人员来说直觉和灵感就相当于整个电视节目的中心思想。因此,一定要借助大脑的潜意识,将潜意识收集起来的素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然后再得出结果,这样就能更深入的提高其整体效果。

篇(8)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很大冲击。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新媒体对传统的媒体龙头----广播电视传媒业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新媒体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习惯,人们利用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交流信息,体现了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对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一、新媒体对广播电视业带来的影响

(一)技术的革新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传媒需要采用各种高新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是一个技术和产业融合的系统工程。网络知识技能的更新和网络科学技术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专业化的技术维护、技术设备的及时更新以及广播电视传媒数据库的不断完善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经营理念的改变和节目内容的创新

随着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众对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和市场形势要求,广播电视业需要努力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丰富服务功能,创新业务形态。另外行业管理体制也许不断改革,努力完善节目生产体制,使得新媒体环境更能有效促进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

(三)传播方式的改变

新媒体具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这种弹性与包容性的、多元化的传播方式符合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只有通过产业融合,技术改进、业务开拓和服务创新,才可以符合新媒体个性化、互动性、双向性的传播特征。

二、新媒体视域下思考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广播电视编导人员需具有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正确的职业价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要体现在热爱广播电视事业岗位,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具备一定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新媒体环境下,编导人员需从互联网更多受众所传播的大量信息中,去伪存真,不能因为追求新闻的猎奇性和高关注度,而抛弃正确的价值观,或不顾职业原则、道德水准和品质要求,令创作偏离正确价值取向和政治要求。

2.科技文化素质

在网络化为特征的新媒体环境下,手机视频、平板电脑、微博、微信、博客、网络电视等的出现推动并加速了网络媒体与传统电视的深度融合。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应该积极借助并熟练掌握网络的新技术,探索编导工作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新规律,才能提升节目制作水准。同时,还应保持对新时代社会和生活的高度热情和敏感度,凭借良好的文化知识和素养使节目创作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走向。

3.审美素质

审美是广播电视艺术中最为本质的特性。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必须拥有较为独特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挖掘其本质,并借助广播电视媒介表达和传递受众可以接受的审美感受和艺术享受。在网络媒介国际化和经济化的特征下,应避免节目的庸俗化和媚俗化,创造真正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并充满内涵与影响力的广播电视节目,为社会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

4.专业素质

广播电视编导应具备深厚的文学知识、影视知识、熟练运用广播影视视听语言和制作技术以及各类节目策划和创新的能力等。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广播电视编导,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身边事物的改造水平、以及对不同观众的了解程度都会直接影响节目的品质和收视率。

5.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

广播电视作品的完成需要团队的积极合作和编导的良好协作,在信息化时代,优秀的社会交往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以社交圈为基础的,新媒体直接影响着社交的各类社会资源和专业资源的获取渠道和速度,向社会学习,从社会生活中挖掘灵感和主题,也渐渐成为广播电视编导必备的一项综合素质。

6.学习创新素质

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编导应具有极强的策划创作能力,不能纯粹模仿收视率较高的原创节目,阻碍广播电视编导职业的良性发展。浙江卫视的“选秀”定位、安徽卫视的“电视剧”定位、江苏卫视的“情感”定位、广西卫视的“女性”定位、湖南卫视的“娱乐”定位、东方卫视的“体育”定位等,不仅出于电视产业竞争的需要,与与新媒体所带来的变革息息相关。广播电视编导要立足于社会,紧抓住时代脉搏,制作出节目理念新颖、内容充实、题材创新的广播电视节目,发挥出广播电视作为社会主流媒体的榜样作用,保持受众对广播电视媒体的高度信任。

结语

新媒体时代给广播电视编导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他们不仅需要具有先进的新媒体传播理念及熟练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对手机媒体、交互式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虚心学习,从而让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能够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迎接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段雨欣.浅析广播电视编导的素质要求[J].新课程,2012(4).

[2]刘宇飞.谈电视编导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篇(9)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媒介的传播,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传播学就是在媒介作用中实行的信息传达、在人与人交流中构成的一种方式,广播与电视的产生在信息传达中起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现代媒介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传统传播的科技延伸产物,广播电视编导利用这些先进的信息产物媒介,将现代需要传递的文字、语言、图片、动作等信息进行技术编导,从而形成人们愿意接受的电视节目。①由于广播电视编导工作是新闻学与艺术学的结合,面对传统的传播方式——报纸、电影领域的传递,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将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介加以整合。教育者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引导虚拟化的创造方式,使播出的电视节目没有一定的时效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较大的思维变化。②

二、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定位

在各个高校中,虽然开展了许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传播学领域的一种延伸学科,我国高校并没有将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定位传播学视野里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显得非常不够专业。要想在比较专业的领域里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就要对传播学视野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准确的定位,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人素质

传播媒介时代下的文人素质是由文字符号构成的,主要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明建设,所以要发展新兴的传播媒介,就要在传统媒介形式上加以改善。首先,改变电视媒介中的文字符号系统,使它在表达电视主题能力下更好地解释出电视画面的主题内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也包括文字媒介,例如拍摄中的采访大纲、电视脚本等。③最后,增加传统文字编导的能力,使电视节目中的思想能力和节目内容更具有文字气息,这样不仅能产生更好的电视效果,也能将电视内容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把握。所以,要发展传播学视野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必须要加强人文素质建设,只有在媒介运用中充分发展文字的优势,我们才能更好地表达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效果,从而使电视节目体现更好的播出价值。

(二)影人素质

电视媒介是影视媒介中主要的表现形式,影人素质是在现代影视文化中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是人们思维的再次创造。电视媒介一般可以不运用文字媒介来表达节目的主题和内容,在表达过程中具有鲜明的、直接的表达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了解电视编导的实际工作,不仅要在电视编导中发挥导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在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艺术的升华和创新,还要保证整个电视节目的成功进行。所以,要发展影人素质在电视媒介中起到的作用,除要掌握电视媒介中原有的优势之外,还要发展广播学视野下的电视编导专业,从而使电视编导工作中的影人素质更好地发挥出电视媒介的作用。

三、促进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对策

(一)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首先应确立明确的、合理的、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各大高校很多专业中,要培养更好的人才,就要具有科学的教育目标。在新兴产业多媒体传播领域,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水平,需要科学、合理、具体地制定教育目标,目前在各个高校的培养目标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创新性人才,就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基础知识、创新理念以及社会的组织培养能力设置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二)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要发展现代化创造型人才,就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理念的创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该专业中的很多学科都需要在理解理论知识后学会应用实践,所以在高校期末考核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各个学科都要求学生的实际制作水平和创造能力,要求各大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实验课。由于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不同、创新能力不同,实践能力也不同,在实验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出相适应的实验战略,以基础性、验证性以及创造性为本,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改变,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加强学校与媒体之间的合作

在各个高校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在传播学视野下的高素质广播电视编导,就要在发展实践教学中发挥更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形势教学模式下进行创新。首先,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来校进行授课,通过实际编导人的授课,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本职业的发展方向,然后学校将本校的教师派到媒体企业中去学习、锻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有丰富的传媒知识和经验,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拿出更好的教学模式。最后,学校与媒体企业之间达成友好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训练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篇(10)

从改革开放至今,国民素质的逐步提高,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使得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逐步提升。人们在欣赏电视节目、影片的同时,拥有了更高更深层次的鉴赏能力,也就是意味着对广播电视编导有了更高的追求。与此同时,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因此,新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呢?

一、出色的基本素质

广播电视编导是要把自己的思想通过电视节目表达出去,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编导必须要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去,这就要求编导自身具备良好的表达沟通的能力,必须与拍摄节目的工作人员沟通,让他们理解自己多要表达的意思,从而制作成影片,另一方面要时刻站在观众的角度去观影,着就意味着他必须拥有出色的基本素质。

每部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的创作过程都是需要各方面、全范围的沟通,是一种将自身的想法转变成大众想法的过程,这也就要求编导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制定拍摄计划,实施拍摄的过程都需要大家的融合,甚至在影片节目的宣传过程中,如果表达不当,也会大大影响影片宣传的力度和效果。可以让人们产生共鸣的作品,也就是说编导者帮助观影者在影片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就说明编导的基本素质很强,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将情感表达出来。口语表达,文字表述可以说是在整个前期后期工作中沟通必不可少的环节,当然除了这俩个基本素质外,编导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人,作为一名电视人,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也应该具备理解广播电视语言的能力,广播电视语言是声音和画面的互相结合,以便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境。声音和画面与其他的不同之处,也就是要求编导要能够准确的掌握声画结合、声画对立、声画分离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在对这些电视语言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运用电视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意义。

从早期电影、电视节目的文艺范逐步发展到商业性,新闻记者要求有职业敏感性,即是指对有可能成为新闻的消息或者信息保持敏感性,而广播电视编导也要求拥有相同的敏感性,对广播电视编导而言,这种职业敏感性就转化为正在发生什么时间,相应的会出现一些电视剧。人们对这些越感兴趣,就越来越多人看,收视率就会升高。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并不是对单一的某一个领域单纯的了解就足够了,而是需要对多个领域全方位的了解整合,因为一部影片、一档节目的拍摄制作过程中并不只有单纯电视镜头,而是对相关的知识也需要一定的涉及。对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也要有足够的了解,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要有渊博的知识面,才能够将零散的东西组接在一起,不至于在电视节目或者电影播出时因为一些常识性、历史性的东西出错而影响整体的效果。除了丰富渊博的知识之外,基本的政治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电视节目不单只是大众娱乐的项目,它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创作时,一定多传播积极的信息引导大众,而不是传播消极的信息误导大众。

作为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也需要具备整合创新的能力。传媒行业是最多变得行业,节目的类型在不断地变化中,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适应观众的转变变得更加重要。要想让自己的作品不被淘汰就只有不断地进行整合创新。整合就是说要求编导对每个国家的电视节目都有良好的认知,国内有很多电视节目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电视节目,比如现在湖南电视台热播的《爸爸去哪里》都是从国外引进,然后再这个原则之上加入自身的创新整合形成的中国版的《爸爸去哪里》。创新的本质就是研究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有利的方案,比如很多电视台因为选秀节目的热播也纷纷上了选秀节目,以此提高收视率,不过盲目跟风制作出来的节目无论从质量竞争力都很难超越其首创的节目,因此即使获得了一时的收视率,没有自己的发展策略,因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既要可以会借鉴别的节目整合出适合自己的,也要会创新,做出属于自己的节目。

二、优秀的社会交际能力

一个广播电视编导是永远不可能创作出好的电视作品,它不是一个单个人所能完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部分,在一部电影的整个创作的过程中,除了总导演之外,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环节都有属于他们的分导,化妆有化妆师,灯光有灯光师,其实广播电视编导最大的作用也是将这些人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团队。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优秀的编导必须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可以将个人团结称集体。由于社会风气的变话,现在有一部分人认为,他们只交有钱人,认为有钱人可以给他们更好的物质条件的帮助,我个人认为这种价值观是不正确的。要与生活中每一个人坦诚相交,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你,很多创作灵感都是来源于普通人的故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广播电视编导,你首先要做的不是进行创作而是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素养,多与他人交流,为日后的创作做基础。因为广播电视编导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它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范围广,针对性强。除此之外,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养除了自身的硬件条件之外,还要有人文情怀,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1]陈学标,王威.浅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基本素质[J].剧作家, 2011.

篇(11)

政治环境是影响广播电视编导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广播电视编导反过来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也较大。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早期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些重要的专业内容和课程要求都是与政治的基本理念和政治要求相一致。像坚持的媒体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广播电视编导要求就充分体现了政治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色。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讲政治,要求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做好正面宣传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在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例如,政治性语言的使用,相应产生的一系列规范等等。学校的学术范围和学校内的政治环境直接影响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一个讲理念、讲原则、讲信仰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更加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科学发展,更加能够发挥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公共意图和作用。这些政治元素作为专业发展的基础,引导和指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健康发展,为培养有原则、有信仰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在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能够得到更加有利的整合,能够得到公众更为有力的支持,适应政治环境的发展,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讲规范和原则的重要内容。

二、广播电视编导的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也决定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一个经济发展良好的环境现状,能够更加促进广播电视编导在实践层面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随即带来的是媒体的发达和网络媒体消费的攀升,技术的变革与资本的力量能够直接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途径,能够促进广播电视编导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双丰收。例如,湖南卫视在经济上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使得广播电视编导的相关领域呈现出了一片繁荣昌盛景象,形成了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经济大环境是现代化条件下影响社会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经济体制的一系列变化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能够让理论转为学术价值,让学术价值转换为商业价值,让每一个观点和每一个创新都能够创造出社会价值,这就是一个好的经济环境所能够产生的正面效应。当前广播电视编导的经济环境非常好,由于我们的媒体电台都集中掌握在官方手里这样一个现实情况,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彼此产生了互动,政治上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大众载体平台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社会上的种种不良影响也都因为政治的地位而受到最小面的冲击。官方平台的开放使得广播电视编导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新闻媒体电台广播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加入和参与进来。载体与环境挂钩,公司广告的投入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反而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新的发展,从而形成当前一个积极互动的局面,为广播电视编导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三、广播电视编导的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看,广播电视编导的现实发展都是围绕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展开的,随着改革开放,新的社会环境不断的衍生和形成,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动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变革,社会转型,人们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社会环境的重要意义,越来越能够明确地体会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下的社会情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社会对经济环境的重要影响。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需要不断地夯实广播电视编导的群众基础,不断地更新换代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技术,不断地获得社会的支持和鼓励。从这个方面来看,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已经做到了与社会发展的同步和协调,在几年的大学扩招中,报名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数在不断的攀升,社会环境和现实环境下不断地涌现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热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广播电视编导的学习之中,去了解这个专业,去掌握这个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通过群众基础的实现,整个广播电视编导产业链的最根本基础得到夯实和保障,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才能够得到根本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