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信用分析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3-01-20 05:03: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信用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信用分析报告

篇(1)

一、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积极同伴报告(positivepeerreport)是一种适用于班级环境的行为干预策略。[1]其主要内容为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纳入鼓励学生相互发现并“报告”同伴良好行为的环节,以期实现改善学生行为的教育目标。该种干预方法并不特别指向某一类特殊问题,它是可应用于多种问题情境的常规教育手段。该策略之所以能够改善学生行为,其核心机制在于Skinner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和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所揭示的强化、替代强化对于个体行为的意义。[2][3]依照Skinner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强化是个体学习的根本条件;当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够在环境之中得到强化,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即会提升。依照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强化并不一定是直接的,如果个体观察到其他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够为其带来强化,“学习”依然可能产生。因此,如果教师期望学生更多地表现出良好行为,一个基本的原则即“强化学生的适宜行为”。然而,日常教学实践中,多方面因素显著阻碍了教师敏感觉察学生的积极行为并及时做出强化。[3][4]首先,从可行性而言,教师的精力有限,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学生行为必定是有限的。特别是,学生的很多积极行为仅发生于同伴互动之中(如借给同学文具、安慰同学的消极情绪等等),教师在场的机会并不多。第二,一般说来,学生的不良行为往往会给班级日常教学互动带来困扰,教师会很自然地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不是强化良好行为。最后,从教育观念而言,很多教师会认为,表现良好是学生应该做到的,不应再受到额外的关注与奖励。然而,长期忽视对于学生良好行为的积极肯定可能导致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不为教师所重视的错误观念。学生是成长之中的个体,生活中表现出的良好行为,特别是偶然发生的良好行为如能获得及时的肯定与强化,其意义不言而喻。积极同伴报告策略,即是通过设置让学生相互发现并报告班级内良好行为的方式,让班级内的良好行为能够更大程度地获得强化,从而得以巩固与保持。在这一策略的使用过程中,学生良好行为所获得的强化即是来自同伴的肯定与报告,以及与此相伴随的全班范围内(包括教师)的关注与赞扬。同时,由于这一强化过程是在班级内公开的,因而对于其他同学而言,该过程可视为“替代强化”。强化之外,研究者们也从其他角度给出了积极同伴报告影响学生行为的作用机制。[4][5]首先是班级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的改变。当发现并报告同学的良好行为在班级内得到明确鼓励并成为一种氛围时,班级成员在互动过程中会更多感知到对方积极面而不是消极面,愤怒、敌意等不良情绪会自然消减,有助于和谐同伴关系的形成;同时,当学生们感知到教师不再密切关注自己是否犯错并给出惩罚,师生关系亦会随之改善。第二,班级范围内的积极同伴报告,能够让教师和同学更多地发现班级内不太受欢迎或是被忽视的同学的积极面,有助于这些同学在班级内消极印象的改变;同时,这一部分学生往往也是在班级内获得较少赞扬或关注的一部分,由积极同伴报告所带来的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也有助于这些学生提升对自我的积极认识。第三,当实施积极同伴报告策略时,教师为了促进大家的积极报告行为,往往会设置一个期望班级达到的积极报告项目数,预先告知学生如果班级达到了这个数目,即可获得一次面向全班的奖励(如奖励零食,组织一次披萨聚会,安排一次出游等等)。[4][5]这一环节让全班同学有机会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能够有效促进班级同学的合作,减弱竞争。

二、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应用实践

(一)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应用源起

最早将积极同伴报告运用于儿童行为干预的是1976年Grieger,Kaufman和Grieger的一项研究。[7]该研究的对象为两个学前班的学生,干预措施为老师们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安排出大约十分钟的“分享时间”,让学生们相互提名谁在游戏活动时间对自己非常友好。在干预最初阶段,被同伴提名儿童可获得贴画奖励,但之后,被提名儿童不再获得物质奖励。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实施后,学生们在自由玩耍时间段的攻击行为显著减少,合作游戏显著增加。“积极同伴报告”这一概念的正式出现则是在Ervin,Miller和Friman等人1996年的一项研究中。[8]该研究在一所问题青少年之家中展开,聚焦一名社会技能缺乏、遭遇同伴拒绝的13岁初中女孩Alice。这一研究的主要干预手段是,教师鼓励班级全体同学积极发现并报告Alice以及另外两名同学(这两名同学并非干预对象,只是为了避免Alice感觉自己过于特殊而刻意做出的安排)的良好行为。干预期间,老师将每天数学课的最后5分钟留出,用于大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所发现的Alice和其他两名同学的积极表现。如果老师认为哪位同学的分享真诚且具体,这位同学就可获得一定积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换取强化物)。积极同伴报告显著提升了Alice在数学课上与同伴互动的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lice的同伴评定分数。上世纪90年代,是“学校环境中的积极行为支持”(school-widepositivebehaviorsupport)这一植根行为科学,强调通过积极创设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支持性环境,促进全体学生良好发展的学校心理学工作模式在美国教育界逐步兴起和发展的时期。[9]p307~326“积极同伴报告”这一行为干预策略在目标和理念上都恰与积极行为支持相契合。因此,该策略逐步成为美国众多中小学校实行积极行为支持干预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美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同时,基于该种干预策略的实证研究也争相涌现。

(二)积极同伴报告与个体行为的改善

承接Ervin等人的工作,早期将积极同伴报告运用于个体行为改善的干预实践都在针对问题青少年的特殊机构中展开。如Bowers,McGinnis,Ervin和Friman等以一名为同伴拒绝,表现出较为突出的攻击、撒谎、盗窃等问题行为的15岁男孩Mark为干预对象。[10]在连续12天的干预时间段中,让大家报告自己所观察到的Mark的积极行为,Mark也可报告自己的积极行为。所有针对Mark的积极报告都可换取积分。研究结果显示,Mark的问题行为发生率显著减少,每天固定时间段内的同伴积极互动显著提升,同伴评定分数也有了明显改善。类似地,Jones,Young和Friman,Bowers,Woods,Carlyon和Friman也通过积极同伴报告,有效降低了干预对象的问题行为水平。[11][12]不过,在积极同伴报告的具体实施上,这两项研究与前述Ervin等人和Bowers等人的干预研究稍有不同。[8][9]即,教师并不特别将几位干预对象凸显出来,作为积极同伴报告的指向对象。教师的做法是,告诉班级同学班级内将开展积极同伴报告的活动,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段内,期望大家踊跃报告自己所发现的“班级之星”的良好行为;“班级之星”每周轮换,由老师预先确定。Jones等人的研究启发了后续研究者在以个别学生作为干预对象时,为避免由干预对象在学生群体中凸显出来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教师将采取让班级同学轮流作为积极同伴报告聚焦对象的做法。[11]通常,为提升大家参与积极同伴报告活动的热情,教师们会赋予每周或每天积极报告的聚焦对象一个有吸引力的名字,如上述的“班级之星”,以及“最具潜力之星”和适用于较小年龄群体的“蜂皇/蜂后”等等。之后,研究者们开始将积极同伴报告策略运用于普通学校环境中个别学生行为的改善。例如,通过实施该策略,Smith,Simon和Bramlett等人有效促进了一所普通幼儿园中3名同伴拒绝儿童的同伴互动与同伴关系。[13]值得关注的是,在将积极同伴报告应用于普通学校环境时,部分研究者聚焦于一种特定的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社交退缩。社交退缩儿童青少年不能自如地发起和维持同伴互动,在有同伴在场的情境中,仍然会持续地表现出各种形式的独自活动。[14]Morzon和Jones的研究表明,积极同伴报告能够显著提升小学阶段社交退缩儿童的日常同伴互动水平。[15]Nelson,Caldarella,Young和Webb的干预则指向青少年阶段的社交退缩个体。[16]Nelson等人研究的一个特别之处是,他们考虑到在普通中学当中,青少年相互间公开的言语表扬可能带来不适,因而改变了传统的积极同伴报告方式。该项干预中,同伴间的积极报告以同伴表扬便签(peerpraisenote)的方式进行。即,教师预先给学生准备一些便签,让学生们在便签上写下他们所观察到的班级同学的良好行为,然后再将便签分发给各位同学。当全班的表扬便签积累到一定数目,即可获得一次强化。

(三)积极同伴报告与班级整体氛围的改变

在1976年Grieger等人的开创性工作之后,再度将整个班级作为积极同伴报告策略干预对象的,是Skin-ner等人2000年在一个小学四年级,以及Cashwell,Skinner和Smith在一个小学二年级开展的研究。[3][17]不过这两项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呼吁学校教育之中,教师不应鼓励学生相互揭发不良行为,而是应转而鼓励学生相互发现良好行为。因此,这两项研究并没有考察在实施积极同伴报告之后,班级学生行为在整体上是否发生了改变。他们的基本干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积极同伴报告项目数量上的目标,鼓励大家将自己所发现的班级同学的积极行为写下来,放进教室的一个公共盒子中,如果收到的积极报告条目达到了预设目标,全班即可获得一次奖励。数据显示,如果教师为学生的积极同伴报告行为给予强化,则学生会报告较多的同伴良好行为;而当教师不为学生的积极同伴报告予以强化,则学生相互间的积极报告数目会降至非常低的水平。这两项研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实施积极同伴报告,其核心目标应在于学生良好行为的提升。如果干预工作只是带来了学生相互间积极报告数量的改变,其意义值得质疑。直至2007年,Morris和Jones的研究才在Grieger等人之后,再度验证了积极同伴报告策略对于班级整体行为改变的作用。[6]该研究以某小学的两个三年级班级为干预对象。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实施方式为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段内,老师向全班学生发放印有数字的卡片。随后,老师会通过一个转盘随机确定出一个数字,所持卡片印有该数字的同学则按照卡片上的要求给出积极同伴报告。卡片上的要求可能是“说出卡片上数字比你大的一位同学所做过的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或是“说出老师指定的一位同学所做过的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等等。如果老师认为某位同学给出了一个恰当的表扬,那么这位同学以及该表扬所指向的同学都可获得一颗糖果或一张贴画作为奖励。研究结果显示,每天15分钟左右的积极同伴报告显著降低了班级重要负性事件(如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偷窃、说脏话等)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了由同伴评定所确定的遭遇同伴拒绝的学生人数。Cihak等人借鉴了Skinner等人研究中让学生们填写积极报告单,并预设一个班级总体积极报告数量目标,当班级达到该目标即给予全班一次奖励的做法。[5]但同时,该研究保留了传统积极同伴报告策略中“公开”积极报告内容的环节。具体而言,该研究中,教师会在班级内宣读收集上来的积极报告单并告知大家积极报告单的总体数目。在因变量的设置上,在积极同伴报告的数量之外,该研究也纳入了班级不良行为发生率(如未经教师允许离开座位、在应保持安静的时候讲话等等)。这一针对某小学三年级班级的研究报告了理想的干预效果。Lambert,Tingstrom,Sterling,Du-frene和Lynne在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和五年级中重复了Cihak等人的干预过程。[5][18]对于干预效果的检验,这一研究有两点相对于以往研究的改进。一是不仅考察了不良行为发生率在干预前后的变化,也考察了良好行为(如听从老师指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等)发生率在干预前后的变化;二是该研究首次于干预活动结束之后间隔一定时间(在该研究中为2周),跟进了干预效果的检验。来自观察数据的分析支持了干预工作的有效性。近期一项研究中,McHugh等人以三个小学低年级班级(二年级和三年级)为干预对象,实施积极同伴报告。[2]这一研究中的积极同伴报告也采取让学生填写积极报告单的方式。教师不会宣读所有报告单内容,但会随机选择部分报告单在班内宣读。为了让学生及时获得奖励,教师会设置一个较低的、估计班级同学当天即可达到的积极报告数量总目标,当学生们达到这一目标,即给予强化(小的物质奖励或额外的自由活动时间等)。在研究设计上,该研究也有两点值得关注之处。第一,该研究是对积极同伴报告对于学生良好学业行为(如安静阅读,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完成作业等等)影响的首次考察;第二,该研究同时检验了在实行积极同伴报告之后,班级整体行为的变化以及不良行为水平高于一般同学的个别学生行为的改善,给出了积极同伴报告可在个别学生和班级整体两个层面同时产生积极效应的直接证据。

三、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一般实施步骤

结合不同的问题与情境,基于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干预实践不会完全相同。但总体而言,该策略的实施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步骤。(一)步骤1:确定干预问题与干预对象确定干预问题与干预对象,即厘清期望该策略的实施,带来学生什么行为的改变,以及干预工作关注的焦点,是个别学生行为的改善,还是班级整体的变化。(二)步骤2:确定评估干预效果的量化指标为实现对干预工作有效性的检验,应预先依据干预目标,确定出评估干预效果的量化指标。举例如,Lambert等的研究检验了同伴报告对于学生不良行为(disruptivebehavior)的干预作用。[18]该研究中,研究者明确将不良行为界定为以下行为中的任何一种:(1)未经允许离开座位,指学生的腿部与臀部没有任何部分接触座位,包括未经允许的站立与走动;(2)不恰当的言语行为,指学生发出任何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出声活动,如交谈、喊叫、哼哼或唱歌等;(3)从事任何与当前任务无关的身体活动或运动,如玩东西、扔东西、敲打桌子或其他东西等。该研究评估干预效果的指标之一即干预前后每天20分钟的观察时段,学生发生以上行为的频率。(三)步骤3:学生行为的前测干预工作开始前,各项观测指标均需获得基线数据。由于学生行为表现并不总是非常稳定,因此对基线数据的测量也需持续一定时间,以获得关于学生行为在干预前处于何种水平的相对准确的认识。(四)步骤4:就如何开展积极同伴报告对学生进行培训教师需要安排一个单独的时间单元告知学生班级内将会开展积极同伴报告活动,并培训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积极同伴报告。如在Morrison和Jones的研究中,为确保每位同学都准确掌握积极同伴报告的方法,教师会将积极同伴报告的基本步骤印制在卡片上发给大家。[6]Morrsion等人所确定的基本步骤是:(1)看着某位同学;(2)微笑;(3)说出这位同学的良好行为;(4)说出类似于“你做得真棒!”等赞扬性话语。尽管并不是每一项研究都为学生归纳了这样明确的步骤,但关于什么样的积极报告是适宜的积极报告(无论是口头报告还是手写形式的报告),基本的共识是要做到“具体,直接,真诚”。即,给出积极报告的同学应真诚且明确地说出哪一位同学做了哪一件具体的事情,让他/她觉得很欣赏。培训时间段内,教师应给出若干实例(包括正例和反例),让学生们切实理解什么样的“报告”是适宜的积极报告,什么样的“报告”是不适宜的。一些研究还会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如何给出适宜的积极报告。同时,教师还需告知学生班级内开展该项活动的具体流程。比如,每天的什么时间集中进行积极同伴报告,是口头报告还是填写在教师发放的便签上,积极报告的对象如何确定等等。为了促进大家参与积极报告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为班级预设一个期望达到的积极报告项目数,承诺学生当大家给出的积极报告数达到这一目标时,就可获得一次奖励。奖励的确定,一些研究采取由老师确定的方式,一些研究则采取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议的方式。(五)步骤5: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实施培训结束之后,即可正式开始实施积极同伴报告。为保证策略的实施能严格按照预期规划进行,一些研究会让教师预先准备一份干预脚本,每天的干预工作按照脚本依次展开。策略实施期间,需每天记录学生行为指标的变化。(六)步骤6:干预效果的评估此类干预通常采用单被试研究(single-subjectre-search)中的ABAB设计模式。其中A代表未实施干预的基线阶段,B代表干预实施阶段。干预效果的评估一般通过比较不同阶段目标行为发生频率的变化范围、均值,比较目标行为的变化趋势进行。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强调应通过更为稳健的效应量(effectsize)实现对干预效果的评估。[2][18]效应量的评估指标有多种,但总体而言,是要实现对A阶段与B阶段非重合数据点(nonoverlappingdata)的评估。这里以最为直观的非重合数据点百分比(percentofnonoverlappingdata,PND)为例进行说明。PND的计算方法为B阶段所有观测数据点中,超过A阶段最高值数据点的个数在B阶段总体数据点中的百分比。PND大于70%,干预效果较为理想;PND在50%~70%之间,干预效果微弱;PND小于50%,则意味着干预没有效果。

篇(2)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62―03

引言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预言:“任何企业中仅作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级发展机会的活动和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企业的最终目的不外乎是最优化地利用自己的生产、管理和财务资源”。之后这种思想又发展为,只要不是组织核心能力的业务都应当被外包。不同机构和学者对外包(Outsourcing)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一般可以认为外包就是将组织经营活动的一个或者几个模块交由专业化的外包组织来提供,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组织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其主要类型包括:人力资源外包、信息技术外包、物流外包等。高校尽管不是企业,但教学和科研才是其核心任务,IT业务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因此也应当外包。事实上,在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中,IT外包已经为高校所普遍应用,且比企业更形式多样。越来越多的高校也意识到IT外包的重要性。[1] 本文将对高校IT外包的内涵、动因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给出高校IT外包规避风险的措施。希望能为高校在实施IT外包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提高外包服务的质量和成功率。

一 高校IT外包的内涵及动因分析

1高校IT外包的内涵

高校IT外包的概念和内涵与企业IT外包的概念和内涵基本相同,就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将部分或全部的IT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外包给IT服务商。

不同高校对IT外包的应用范围和程度各不相同,总结下来,常见的外包形式主要包括以下3类:硬件采购及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日常IT维护等。

(1)硬件采购及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高校硬件采购主要包括PC机、服务器、多媒体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的采购,一般都是通过招标委托商进行。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网络综合布线、多媒体教室、机房建设等。

(2)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维

尽管各高校内部的IT部门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的信息系统大部分选择由外部服务商提供。常见的信息系统包括人事系统、财务系统、学工系统、档案系统、校园卡系统、公共数据平台等。一些高校还将校内各种院系部门的网站交由公司制作和维护。

(3)日常IT维护

主要包括普通网络设备检查、用户端网络端口开通、常见计算机应用问题咨询等程序化的任务。[2]

2 高校IT外包的动因

(1)核心能力方面的动因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信息技术的开发等并非其主要业务,更不是核心能力。但是信息技术对帮助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借助外部IT服务商的专业化能力获取IT能力,高校可以以低成本、低风险、快速的方式推动最先进最合适的信息技术,弥补此方便能力的不足。

(2)成本方面的动因

IT外包可以使高校降低IT的总体拥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是一种关于IT成本的整体观点,即指从客户拥有某种产品开始,直到停止使用该产品期间的所有与其相关的投入成本,通常是跨越整个生命周期。信息技术服务商可以凭借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在多个客户之间共享硬件、软件和人力资源,降低单位业务的成本,因而能够用更少的花费完成高校内部IT部门所能提供的信息技术功能。同时高校还可避免因为技术变革而造成的风险。

(3)人力资源方面的动因

目前高校的人员编制十分有限,对入编人员的学历要求也相对高。而一般的IT工作并不需要高学历就能胜任。但是同等条件下,IT人才在企业的待遇会比在高校要好,因此高校IT部门很难留住高水平的IT人才。由于待遇较差,纵然是通过劳务派遣方式进校工作的IT人员在技术提高后也可能会选择离开。因此会出现人才难留的现象。通过IT外包,可以由公司选派有相应能力的人员来校工作,学校不用担心其待遇及去留等问题。

(4)管理优化方面的动因

一般情况下,高校所选择的IT 服务商都拥有庞大的高校客户群,他们长期对高校的IT服务进行研究开发,掌握不同高校的普遍需求。他们在为本校开发项目的同时,必然会带来其他学校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对于已有相关管理经验的高校来说,可以促使校方管理人员对自身管理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进行深刻的再思考,对于某些之前没有管理经验的系统,高校可以快速的获得相关能力。因此高校在应用IT外包时,在获取IT能力的同时,还能参考吸收其他高校的管理经验,对自身管理进行改进。[3]

二 高校IT外包的风险分析

尽管目前没有高校IT外包项目失败的统计数据,但在应用IT外包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风险。

IT外包风险不仅仅是项目完全失败的风险,还包括质量差、服务差、套牢的风险。一般认为硬件采购及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维护等项目不确定性小,风险也低,然而此类项目所占的比例不大,目前高校IT外包的主要形式及趋势是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外包,此类外包所涉及的人员范围、合同金额、影响面都较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高校应该在制定外包策略和实施外包过程中尤其注意这类外包项目的风险。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自身以及服务商这两个外包中的主体来理解高校IT外包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高校自身存在的(内部)风险

(1)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一些高校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机构,一些外包项目是由具体的应用部门推动的,这些部门可能只知道自己的需求,在没有与IT机构配合的情况下就开始了项目,可能会出现服务商选择不当、双方配合不到位、成本过高甚至套牢的现象,造成外包的失败。相反,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的IT机构较为强势,在没有取得具体应用部门的理解和配合的情况下为其建设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可能并不符合应用部门的工作现状,要么造成系统废弃,要么在多次的修改过程中,出现成本超预算,项目被迫中断的情况。因此高校在建设信息系统时,需在管理部门支持的情况下,由应用部门和IT机构共同协作开发。只有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信息系统方可成功的建设与应用。

(2)套牢风险

所谓的套牢是指高校在建设信息系统时过度依赖服务商,内部IT部门没有能力掌握系统的运行,导致高校受制于服务商,后期被迫一直需要他的服务;或者是服务商故意在开发的软件中设置障碍,使得其他服务商难以接入,高校在已有软件基础上开发新功能时,必须继续接受他的服务。但是高校也难以更换服务商,或者更换的代价很大。

套牢的另一方面的风险是,在大量应用IT外包后,内部IT机构逐渐忽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如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导致不能及时了解师生的业务需求或者只能盲目听从服务商提供的信息。

2服务商存在的(外部)风险

(1)服务质量风险

在高校前期决策正确的情况下,来源于服务商的风险依然存在。一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招标时,服务商具备相应要求,但是在此项目进行中,服务商可能因为资金、人员流失等问题,造成项目延期、技术不达标、服务质量差,甚至项目失败;另一种情况,服务商一般都同时承接多个项目,由于业务扩张过快,在资金和人力上跟不上,造成服务质量差。

(2)道德风险

在正常的委托关系中,高校信任服务商,服务商尽力为高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是一些服务商可能在建立合同关系后,利用高校的信任,隐藏一些对高校造成损害的但是不易察觉或者评估的行为,增加了项目的风险。[4]

三 高校IT外包风险的规避

为规避风险,高校也应从自身和服务商两方面考虑。

1高校自身风险的规避

(1)建立CIO机制以规避决策风险

高校首先要有负责全校IT业务的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信息主管)。CIO须具备联络者、领导者、监听者、传播者、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的能力,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政府,兴盛于企业,后被美国多数高校所采用。我国高校从2001年开始提出建立高校CIO制度,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多少高校进行成功尝试。在具体实践中,信息办主任、网络信息中心主任等内部IT机构的负责人行使着CIO的大部分职权。但是往往这些IT机构负责人并不具备CIO的校级决策能力。在CIO的领导下,内部IT机构与应用部门共同确定需求,综合选择服务商,可以减少决策风险。[5]

(2)提升内部IT部门能力以规避套牢风险

规避套牢风险,一方面高校需要对全校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的规划,在建设新信息系统前对系统间的关联及可能的升级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后顾之忧。因此设立CIO职位对规避套牢风险也有作用。另一面,高校要转变内部IT部门的工作重心,建立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内部IT团队。在高校信息化过程中,随着IT资产的不断增多,系统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高校内部IT部门的工作重心将向信息化规划、需求调研、协调服务供应商和具体应用部门的工作、项目监控、运维监控等管理方向转变。但是高校采取的IT外包不是也不可能是全包,为了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内部IT机构实际上仍需承担第一线的维护工作,同时,在应用外包的过程中,内部IT机构仍然需要掌握技术的核心,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部署环境、安装等有所了解,或者要求服务商提供培训,这就要求内部IT机构必须拥有相应程序开发、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等技术人员,否则纵然服务商愿意提供相关技术细节和培训,内部IT机构也掌控系统运维的能力,造成套牢。因此在外包后,内部IT机构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同时不断学习新技术,这也是选择合适服务商,精确描述用户需求的前提。

2服务商风险的管理

(1)采用SLA以规避服务质量风险

对于服务质量风险,比较成熟的做法是与服务商签订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服务水平协议。SLA作为客户与IT服务商之间签订的协议,被设计用于合作双方对所提供的服务、服务优先级和责任的共同理解。一份标准的SLA内容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部分:服务部分、技术部分、商务部分和质量报告。服务部分是指双方协商好的服务内容相关的部分,包括服务信息标识、服务范围、服务等级、服务计费方式、合约变更和终止条款等;技术部分是指通过双方协商产生衡量业务等级的通用技术参数、指标集和性能检测方法等。在技术部分中,用户需要找出最能符合自己业务需求的服务水平指标;商务部分是指当IT服务商满足或者违背承诺的业务等级时,其所获得的奖励和赔偿机制;质量报告是指IT服务商定期给客户提供的分类服务质量报告,包括SLA中规定的服务质量数据和统计结果。[6]

(2)维护外包关系以规避道德风险

盈利是服务商的生存之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服务商会尽可能的利润最大化。为避免服务商在追求利润的时候伤害到高校的利益,高校一方面需要尽可能的完善合同,明晰责任,加强监督,另一方面也要与服务商维持一定的良好外包关系,了解其运营规律,最终实现外包双赢。

四 结语

高校通过IT外包可以利用外部IT服务商的优质资源,弥补自身IT能力的不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成本,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并且可以在外包过程中吸取他校的管理经验,优化自身的管理流程。但是IT外包既有来自于高校自身的风险也有来自于服务商的风险,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CIO机制,提升IT部门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以避免来自内部的风险,还需注重外包合同,签订服务水平协议,维护好与服务商的外包关系以规避外部风险。

参考文献

[1] 常潘.用IT外包推进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3):4-5.

[2] 钱伟梁. 高校IT外包动因和方式探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44.

[3] 王雅薇.IT外包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控制[D].吉林:吉林大学,2008:14-15.

[4] 同[3]:28-39.

[5] 何秀全,韩耀军.高校信息化服务团队建设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151.

[6] 顾晓栋. IT外包中服务水平协议的研究和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23-27.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T Outsourcing in High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 Xiu-quan1 HAN Yao-jun2 LOU Shen1 MEI Yan1

(work and Information Centr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2.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篇(3)

档案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电子档案的收藏;二是转化馆藏原始的纸质及其它载体的档案为网络资源。三是开发网上资源为我所用,建立虚拟馆藏的不同形式实现网络资源导航,推荐站点和相关链接。我们在此主要讨论后两者在建设过程中常会遇到的障碍

1.1经费匮乏经费匮乏是制约档案馆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馆要想建设网络信息资源,首先必须实现档案馆内部工作的自动化,然后才能谈的上组建局域网、加入互联网,不仅要考虑到目前不断产生的电子档案所需的费用、还要对原有馆藏进行数字化转换所需的费用,我国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或上级部门拨给,原本在满足原有馆藏建设方面尚成问题,现还要兼顾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经费之匮乏可想而知。

1.2技术力量缺乏无论是自建高质量的馆藏档案的数据库,还是从浩如烟海的国内外信息资源中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组建虚拟馆藏,都需要有高素质的馆员。他们除应有传统的档案加工、整理方面的知识外,还要对某个学术领域的相关信息源有丰富的使用经验和了解,能够随时监测相关信息资源的信息更新情况。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具有相关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人员由于种种原因转行、跳槽的多,档案馆中有能力从事系统开发与维护、采集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工作人员明显欠缺。

1.3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各档案馆在进行网络信息资源过程上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开发哪些资源,怎样开发才能够既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又不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而且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也许正是由于知识产权问题的困扰。在档案馆自建的数据库中大多为库存档案目录型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只是一些公开的文件。

2、影响网络信息利用制因素

尽管网络信息资源具有许多传统档案信息资源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在档案馆中利用传统档案的用户是主流。因为传统档案在证据上的原始性,不可更改性及凭证作用比电子档案更具有法律效应。这一方面说明了传统档案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说明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要受种种因素的制约。

2.1基础设施的限制。随着馆藏档案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所保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需要。而网络信息资源的最直接形式在于它是数字化信息,需借助计算机和畅通的网络线路方可使用,但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来说还比较落后,家庭计算机为数不多,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内检索档案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即使在自动化管理占优势的的一些大型档案馆,可供广大用户自由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仍然很有限。

2.2网络速度慢,利用成本高。我国家庭计算机大多通过电话线连接方式上网,网络速度极慢,无论你是否查询到你所需资料都要交纳昂贵的的上网费和电话费(我国的通讯费比发达国家高出数倍)。此外,由于受到保密性和知识产权的限制要想浏览全文几乎是不可能的,网上免费数据库仅限于档案目录,。这些费用对收入普遍不高的我国大多网络信息用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它直接影响到我国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

2.3用户自身因素影响自身因素影响问题可归结为:一是认识问题,二是能力问题。许多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只认识到了它的快速的通讯功能,而忽略了其获取知识的功能。比如,有关部门在1996年对12个档案馆电子阅览室的抽样调查发现,利用网络传输文本和收发电子邮件的占86%,而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查询或检索的只占很小的比例。当然,这还可能与用户的网络利用能力有关。因为通过网络检索不仅需要具备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还需要熟悉种种检索软件的使用方法。此外,我国各数据库生产厂商各自为政,用户界面不统一,用户第利用一种数据库都需要下载安装与其配套的浏览器,操作手续繁琐,这为本来就不熟悉网络检索的用户增加了不少负担。

2.4可望而不可及从理论上说,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完全消除了时空的限制,但要想真的足不出户就得到相关的档案或资料也不是容易的。一是因为网上的档案资料几乎是没有的,只是一个目录库,用户即使查到自己感兴趣的目录线索,受一些条件的限制也很难看到,到本地档案馆也许还能查到自己想要东西,要是在外地的档案馆的档案就更不便利用了。二是用户想查阅一些资料也很不方便。国外档案馆通常会给用户多种选择,如何复至磁盘中、发送电子邮件、自定义文件类型等等,国内的档案馆一般只提供打印输出功能。

2.5阅读习惯的影响尽管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丰富,但就科研工作利用情况来看还是以文本形式为主,况且传统的纸质档案更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3、网络建设与利用相结合,以建促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有的障碍通过努力可以克服,而有的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进程,各档案馆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目标,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紧密结合起来,搞好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并以此激发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用户对信息的利用。具体说来包括:

3.1协调比例,全局规划。网络信息资源与传统信息资源共同构成了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它们是档案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基础,二者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传统的信息资源是提供网上资源的有力保障。在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当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一些平时很多用户使用且使用频繁的档案资料,可以多复印几份,对于目录、索引等检索工具,可优先收集电子型,因为,此类数据库涵盖面大、档案检索线索完整、检索速度快。

3.2需求牵引,突出特色。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一旦脱离用户的信息需求,无论多完整的数据库教会受到用户的冷落。具体操作起来,应该依据用户的需求,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征求反馈意见,从而决定将哪些档案资料应该扫描上网、哪些方面的网络信息应该加强组织,以及不断扩大档案收集的种类和面。切忌闭门造车。此外,所建的数据库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切忌“大而全、小而全”,避免重复建设而浪费大量人力、财力、力求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和实现资源共享。

3.3量力而行,分步实施。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各档案馆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能力出发,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技术开发能力、网络条件、资源与服务的基础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考察借鉴兄弟馆的经验教训,制定好自己的战略部署,避免走弯路和重复建设。开始时,摊子不要铺得太大,要突出重点,秩序渐进、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分步实施,讲求实效。不宜过分求全求高和一步到位。尽管数字化、网络化是信息资源发展的总趋势,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实力,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而不能急于求成,和奢望一蹴而就。

篇(4)

现金流量表因其可以比较全面地为报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现金运作的信息,并不易受到人为操纵,现已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信息使用者的关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的方法有很多,最为简洁、直观的,是对现金流量项目金额的绝对数进行分析。

一、总体概况分析

公司总体现金运作情况。可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来分析。一般来说,该项目越大,说明公司在本期获取或运作现金的能力越强,缺乏现金的可能性越小,财务状况越好;该项目越小甚至为负,说明公司获取或运作现金的能力越弱。财务状况越差,该项目长期为负的公司,很难持续经营下去,将面临倒闭的风险。接下来,分别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的比重。如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所占比重大,说明公司现金增长主要来源于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经营比较稳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所占比重大,说明公司现金增长主要来源于投资活动,公司投资战略成功,但这种现金流量不太稳定,公司将来可能会出现经营的波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所占比重大,说明公司现金的增加依靠的是融资,公司日常经营现金不能满足需求。如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则情况相反。当然,在进行现金流量表项目金额分析时,应注意:并不是某项金额越大越好或者越小越好,还应结合公司财务报告中的重要提示、会计数据和业务摘要、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报告、其他会计报表及报表附注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全面解读该公司经营状况及今后的发展潜力。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反映了上市公司日常运营获得现金的能力,它关系到公司是否能够持续经营,是现金流量表使用者最关注的信息。一般来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越大,公司日常经营运作越成功,财务风险越小,公司越稳健。重点分析的项目有:

(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若该项目比上年同期上升较大,一般来说是好现象,可能出现公司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销量增加或者是公司开发新产品,售价提高等销售增长情况。分析时应关注是否出现以下因素:关联方交易回款比例较高,公司利用关联方制造销售上升、回款增长的假象。表现为报表附注“关联方交易”中,本公司向关联方销售产品金额占总销售额比重较大;或者“关联方往来”中,预收账款的余额增加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报表项目中的绝对金额“好看了”。但这种增长只是关联方或集团内部的人为调节,并不能体现公司在竞争市场上取得了优势。若该项目比上年同期下降较多,一般来说反映了销售业务萎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分析时应关注是否出现以下因素:1.本期制定的销售政策出现失误,导致市场占有率缩小,销量减少。表现为“营业收入”(指报表附注中的项目注释,而不是仅指财务报表中的项目金额,下同)、“营业成本”同时下降。2.收账政策出现问题,账龄过长,货款不能有效收回。表现为“应收账款”增加较大,周转较慢。3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售价大幅下降。表现为“营业收入”下降较大、“营业成本”基本不变。以上因素都反映了上市公司日常经营获取现金的能力下降,同业竞争激烈,经营状况正在逐渐恶化,此时应注意公司“董事会报告”中,是否针对不利的竞争环境采取合理的改善措施,如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的计划等等。若没有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则预示该公司今后发展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若该项目比上年同期增加较大,通常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上涨,产量增加,导致购进存货的支出增加。分析时应关注是否出现以下因素:1.购买的商品、劳务价格上涨或采购政策失利,同样的商品、劳务需要花费更多的现金才能取得。表现为“营业成本”及“存货”增加,“营业收入”变化不大。如果购买商品支付现金的增加是由该因素导致的,对公司来讲是不利的现象,应注意公司“董事会报告”中,是否提及消除该不利因素的对策。2.公司致力于新产品的生产。准备向新的市场进发。因为新产品市场成熟有一个过程。公司需要储备一定量的存货,以备市场开发成功后的充足供应。并且为了打开新市场,在货款的回收期上会适当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表现为“营业收入”增加、“营业成本”增加、“存货”增加、“应收账款”增加。该因素出现虽然会导致公司的现金流入变化不大,现金流出增加,但应看到这些只是暂时现象,开发了新产品并打入市场,证明该公司勇于创新,积极为未来布局,发展势头强劲。若该项目比上年同期下降较多,通常表明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生产萎缩,采购规模缩小,导致购进存货的支出减少。分析时应关注是否出现以下因素:1.购买的商品、劳务价格下降或采购政策得当,同样的商品、劳务用较低的价格就能取得。表现为“营业成本”、“存货”减少。“营业收入”变化不大。该因素的出现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有利现象,可以降低公司产品成本,使其更具有竞争力,具体情况在“董事会报告”中可能提及。2.拖欠货款,减少当期支出。表现为“应付账款”增加较大,周转速度较慢。拖欠货款虽然可以暂时减少采购方面的支出,提高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金额,但长久下去会影响公司的信誉,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三)“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若该项目比上年同期增加较大。说明公司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对职工待遇的提高。分析时应关注是否出现以下因素:1.管理层薪资增加。结合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分析是管理层人员数量增加引起薪资金额的增加,还是高管薪资水平提高引起薪资总额的增加,判断公司管理层是否有不顾公司效益,大幅增加薪资水平等不合理现象出现。2.公司员工薪资增加。结合“公司员工情况”,分析公司员工人数及结构的变动情况,可能的原因有:公司提高高级人才比重、员工数量增加、员工薪资水平提高等。通过对公司人员薪资结构的认识,了解公司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进而评价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

(四)“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若该项目比上年同期增加较大,通常表明公司规模扩

大。相应的用于组织产品销售、部门管理的支出加大。分析时应关注是否出现以下因素:1.销售、管理费用支出不合理。表现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加较大,并且与本期“营业收入”的增加不配比。该因素出现表明公司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管理可能出现失误或漏洞,可通过报表附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明细,对费用的变化异常进行进一步分析。2.关联方暂时性借款金额较大。表现为“其他应收款”余额异常增加,“关联方往来”中的其他应收入余额变化较大。其他应收款项目往往是上市公司关联方现金调拨的“大口袋”,关联方资金出现缺口,而其资信较低,融资能力差时,只能向报告方借款,这是关联方现金状况恶化的标志,分析现金流量情况时,应充分考虑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三、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反映了上市公司长期资产构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一方面说明该公司投资目光准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营风险较大,未来现金流量不稳定。重点分析的项目有:

(一)“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这两项反映了公司长、短期投资的资金收回及盈利情况。分析时,应结合“投资收益”进一步考察其投资的获利能力。该项目金额越大,一方面反映公司投资得当,同时也应注意到,投资收回的现金是极不稳定的,若公司过于依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那么该公司未来的现金供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篇(5)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672 -3198(2007)11- 0004- 03

狭义的信用风险即信贷风险一般是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而造成的违约进而为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信用风险定义为“交易对手无法履行的风险”。借款人和贷款人是信贷关系中的两个最重要的业务主体。企业贷款是银行贷款的主要组成部分,比重一般在70%以上。银行对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分析和管理非常重要。同时,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贷款人如银行与借款人如企业等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即一方面企业作为资金的使用者和借款人,通常比银行具有更多的信息优势;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企业本身对银行的贷款条件、利率水平、附件条件的了解不充分和本身经营风险的忽视。因此,企业信用风险是银行和企业需要共同了解、掌握、预防和管理的。

1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测度和管理,离不开对风险因素的分析。拥有足够现金流量的企业有可能在债务到期时偿还债务;而那些因没有足够现金流量而缺乏流动性的企业,即使有盈利能力也会存在严重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因素主要有:

(1)借款者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利润水平的不确定性以及信用等级状况的多变性。

(2)经济发展状况的不稳定性,经济变量的不规则变动,如利率、汇率、股票价格、通胀率、商品价格等因素的变动。

(3)其他,如社会诚信水平和信用状况、心理预期、信息的充分性、道德风险、自然社会经济生活中可变事件的不确定性等。

金融机构在管理信用风险时比较注重分析的几个因素包括:

(1)违约率,美国的穆迪和标准普尔等公司注重使用债券的信用等级对筹资者在一定期限内的违约率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企业信用等级和违约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性。

(2)清偿率,假设其他因素不变,预期可清偿的金额越大,则信用风险就越小。

(3)信用暴露,是指违约日企业贷款资产的重置成本或资产市场价值的总额。风险暴露的大小受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等的影响。

2信用分析的内容和指标

信用分析是管理信贷风险的主要方法。企业信用分析的目标是评估客户的流动性,判断其偿债能力。

2.1信用分析的内容

一般信用风险评估没有一个能显示企业信用状况好坏的单一指标,而往往必须分析一系列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企业财务报表是这些信息的重要来源。

分析企业信用时,主要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总收入、成本和利润,它反映了企业的生存能力。

(2)现金流量,它反映企业的流动性和信用风险。

(3)资产及资产的潜在价值,它反映企业通过变现应对赔偿的能力。

(4)短期债务和其他负债,它反映企业目前所欠的债务。

2.2信用分析的主要指标

信用分析主要是对借款者在获得贷款后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分析。国外常用的信用分析指标有“6C法”和“5P法”等。

“6C”指借款人的品格(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经营环境(Condition)和现金(Cash)。

“5P”指个人(personal)、目的(purpose)、支付(payment)、保障(protection)和前景(prospective)因素。

我国银监会分布的自2006年1月1日起试行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中信用风险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度三类指标。

(1)不良资产率为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不应高于4%。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一个二级指标;不良贷款率为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应高于5%。

(2)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5%。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一个二级指标;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0%。

(3)全部关联度为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50%。

信用风险的传统分析方法是以定性分析和指标分析为主的信用分析法,包括影响因素分析法、财务状况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等。2001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了以应用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为企业信贷风险的测度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几种信用分析评价模型

(1)亚历山大•沃尔比重评分模型。沃尔在20世纪初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概念,将企业的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7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其在总评价中所占的分数比重(权重),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计算指数,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

(2)David Durand和Chesser模型。该模型是由David Durand在1941年最早提出的。银行可以通过该模型预测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从而估测相应的信贷风险。模型变量包括:X1=(现金+变现性较强的证券)/总资产、X2=净销售额/(现金+变现性较强的证券)、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总负债/总资产、X5=固定资产总值/净值、X6=营运资本/净销售额。

Chesser(切斯尔)通过抽取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模型:

Y=2.04345.24X1+0.0053X26.6507X3+4.4009X40.0791X5 0.102X6

由上式计算违约率P=1/(1+e-y),但该模型预测信贷风险的准确度随着预测期的延长而下降。

(3)Z和Zeta计分模型。最早由美国的Edward Altman于1968年提出,主要通过一些关键的财务比率来预测借款人破产的可能性。模型变量包括:X1=营运资本/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借款人股本的市场价值/负债总额的帐面价值、X5=销售额/总资产

Altman(阿塔曼)利用了多样差别法和统计技术,经过大量分析得出Z模型:

Z=1.2X1+1.4X2+3.3X3+0.6X4+1.0X5

判别借款人违约的临界值Zp=2.675,但此模型在Z=1.82.99时为“未知区”,判断失误率较高。

1977年Altman、Haldeman和Narayanan对原来Z评分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扩展,建立了第二代Zeta模型。新模型的自变量增加到7个,即资产收益率、收益稳定性指标、债务偿还能力指标、累计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资本化程度指标、规模指标。

(4)Alexander Bathory模型。此模型广泛运用于美国银行信贷分析报告和软件中,该模型适用于所有行业,且不需要复杂计算,模型变量包括:X1=(税后利润+折旧+递延税)/流动负债(银行货款,应付税金)、X2=税前利润/营运资本、X3=股东权益/流动负债、X4=有形资产净值/总负债、X5=营运资本/总资产

Y=X1+X2+X3+X4+X5

Y值较低或呈现负值都表明公司前景不妙,模型指数越高说明公司实力越强。据其统计信息显示,该模型预测公司破产率的准确率可达95%,同时也能衡量公司实力的强弱。

(5)A值模型。John Argenti于《企业破产》一书中提出了A值模型,即企业破产预测模型。在A值模型中列出管理不善的所有现象,并给每个现象制定最高分值,根据企业表现打分,总分为100分,企业得分超过25分,该企业就有潜在的破产风险。

(6)骆驼(CAMEL)评级模型。此模型是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进行的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综合等级评价制度。有5项考核指标:资本充足性(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能力(Earnings)和流动性(Liquidity),缩写为CAMEL,采用五级评分制。

(7)现代信用分析模型。在多种现代信用风险的度量模型中,尤其是KMV公司以预期违约频率(EDF)为核心手段的KMV模型和J.P.Morgan继1997年推出的信贷风险计量模型(Credit Metrics)最有名。虽然这两个模型流行,但技术要求较高,一般人不易掌握。

(8)近年来,我国也有一些对银行信用风险的研究。如:胡雁飞、冯珊的7个指标的财务比率模型、布慧敏的13个指标的AHP法评分模型、赵向飞的AHP与模糊评价整合模型,等等。

4企业信用的实证分析

收集了28家物流企业(上市公司)2006年的相关资料,选用了几个模型,使用经营决策和预测系统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投资风险进行分析比较。根据这些信用评价模型,可以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作出定量评价,也可以按照申请贷款的企业信用评分的高低进行排序,从而作出比较科学的贷款决策。其结果如下:

上述几个模型分析评价模型的变量主要引用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长期财务状况能力,企业获利能力,长期资产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切斯尔模型比较侧重短期支付能力;阿塔曼模型侧重获利能力;骆驼评级模型包括了非财务因素,侧重综合能力;沃尔模型侧重偿债能力,等。

从上表结果来看,各种模型测量的结果有很大的不同,切斯尔模型测定的结果是这些企业的风险都较低;而沃尔模型测定的结果是这些企业的风险都为高。因此,在用这些模型分析评价企业信用时,不能简单的选用某一个模型,而应该几个模型同时应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甚至,有时仅凭定量的技术分析也是远远不够的,有许多重要信用是数字无法简单表达的,需深入作出定性分析,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互为补充,互为修正才能达到较佳的评估效果。

信用分析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和企业信贷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基于贷款和投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各种分析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引入对保障贷款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提升贷款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于研.信用风险的测定与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江其务,周好友主编.银行信贷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张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型、方法与建议[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胡雁飞,冯珊.论模型分析法在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中的运用[J].特区经济,2001,(3):4547.

[5]朱毅峰,吴晶妹主编.信用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英)布赖恩•科伊尔编著.周道许,关伟主译.信用风险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篇(6)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采用肝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胆红素、血气分析、血糖及凝血四项指标检查后确诊,按照患儿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儿行肝素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HCT、Hb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患儿HCT、Hb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过程中总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研究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肝素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可以明确改善患儿高粘滞血症,减少脏器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肝素;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a)-0157-02

红细胞增多-高粘滞度综合征是新生儿群体常见、多发疾病,临床病症表现为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血流减缓等[1],对人体组织灌注状况影响较大,严重的会伴有缺氧症状,进一步发展影响心脏、脑及肝肾等脏器功能,对患儿身心发育影响极大。临床研究发现,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如治疗不及时将会影响神经系统远期预后效果,危害极大。传统临床上多针对红细胞增多-高粘滞度综合征患儿给予换血治疗,但是临床实践证明,该种方法操作难度较大,对患儿机体功能影响较大,应用效果有限。本文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采用肝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一定标准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临床病症均符合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2],且经实验室检查确诊,排除血液疾病患儿及先天性脏器功能障碍疾病患儿等。按照患儿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8例,胎龄为38~42周,平均胎龄为(40.5±0.6)周,体质量为2.6~4.4kg,对照组男性患儿11例,女性患儿9例,胎龄为37~42周,平均胎龄为(39.8±0.7)周,体质量为2.5~4.5kg。两组患儿入院年龄为出生后30 min~3 d。两组患儿在胎龄、体质量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统计比较。

1.2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参照第四版《实用新生儿学》中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进行临床病症确诊[3]:患儿出生后12 h行静脉血液采集,后制定血液标准,行血常规检查,确诊标准为红细胞积压(HCT)指标高于0.65,血红蛋白(Hb)指标高于220 g/L。血常规检查后对患儿行血气分析、凝血四项、血糖及胆红素指标辅助检查,并经头颅B超检查证实。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检查:给予血糖指标检查与调整,食欲较差患儿给予静脉补液或鼻饲奶以纠正患儿机体酸中毒,针对气促或发绀患儿给予氧气支持,针对黄疸症状患儿给予光疗,患儿持续治疗5 d。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肝素钠注射液(生产企业: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 mL:12500IU*10支;商品编号:A19912332002)治疗,取100U/(kg·d)肝素钠将其注入250 mL10%葡萄糖溶液中稀释,静脉滴注给药,每日一次用药,持续治疗5 d。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给予常规检查,着重观察记录患儿淡漠、激惹及惊厥表现,行红细胞积压(HCT)指标检查与分析,必要时给予部分换血治疗。

1.4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行临床病症与体征观察,治疗5 d后对患儿行血常规检查,分析记录患儿红细胞积压(HCT)指标、血红蛋白(Hb)指标,行凝血四项指标检查,分析患儿高粘滞度临床症状缓解效果。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4.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记作(x±s)形式,经t检验,计数资料记作百分率形式,经χ2检验,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红细胞积压(HCT)、血红蛋白(Hb)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红细胞积压(HCT)与血红蛋白(Hb)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HCT、Hb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患儿HCT、Hb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总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脑损伤并发症。研究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是新生儿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当前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临床研究工作不断推进,但是,关于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病理、生理及预后理论研究方面尚存在较大争议[4],不同学者持不同观点。现阶段,关于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发病原因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分别为主动性病因与被动性病因,主动原因主要指产妇妊娠期间宫内红细胞生成过量,直接影响胎儿出现红细胞增多症,被动病因主要包括胎母输血、胎胎输血及脐带结扎延迟等。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患儿行初次静脉血采集均于患儿出生3 d内,这便为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早发现、早诊治提供给了前提性条件。临床研究发现,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一旦发现不及时将会发展造成心脏、脑、肝肾等脏器功能损伤,对患儿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可见新生儿出生后及时给予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临床检验诊治对于保证患儿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传统临床上多针对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患儿给予换血治疗,但是临床实践证明,换血方法对于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患儿而言操作难度较大,且对患儿机体功能消极影响较大,且换血治疗方法于基层医院中受条件限制无法推广,临床应用价值有效。有学者将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等药物尝试应用于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我院尝试将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法应用于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治疗中,亦取得了显著疗效。肝素药物具有抗凝、抗血栓、抗过敏、抗炎、抗自由基损伤、降血脂及调节免疫等功效,将其应用于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治疗中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抗凝血功效,还可直接与血管内膜组织相结合,降低血小板与红细胞凝聚力,降低血小板活性,降低血液粘度,提升血流速度,改善外周微循环障碍,该种药物作用机制对于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临床病症的缓解具有极其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文献报道[5],将肝素应用于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治疗中可以促进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排泄,防控酸中毒,减少脏器功能损伤,还可促进内皮细胞生长,激活网状内皮细胞,充分发挥非特异性抗炎功效与自由基清除效用。本文研究发现,采用肝素治疗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可以改善HCT、Hb指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4.0%,且患儿可耐受,应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法。本文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提示采用肝素治疗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证。

综上所述,采用肝素治疗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可以明确改善患儿红细胞增多针状,缓解高粘滞血症,减少脏器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或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且预后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潘玲丽,高举,McMullinMF,等.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的诊断、检查和治疗指南[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6,24(1):72-79.

[2] 王芯,赵青,张楠.部分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青岛医药卫生,2006,36(4):288-289.

[3] 《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出版[M].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4(4):296.

[4] 王永波,孙继飞,石海霞.肝素治疗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8,16(33):145.

篇(7)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引言

当前相当多数的中国企业面临着长账龄的应收账款余额居高不下;呆账、坏账率高;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DS0)长;客户拖欠付款情况严重;企业现金流量不足;客户信用管理水平落后;没有建立应收账款信息管理系统;应收账款管理业绩考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

二、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1.1竞争加剧,观念未变。由于产品更新快,如不及时将库存“消肿”,日后将变得一文不值。为提高市场占有率,除发动“价格战”外,还采取现金折扣、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忽视了对资金的管理,这是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

1.2缺乏内控,责任不清。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往往以完成收入的多少论英雄,货币资金的回收工作与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直接利害关系,造成其他部门对“清欠”工作不重视,甚至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1.3缺乏意识,维权不力。在现实中,通过诉讼解决应收账款的问题比较困难。从、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判决、裁定与执行有一个时间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有时成本和效益也不成正比。个别地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使许多企业没有信心和勇气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

1.4时间差距。业务发生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发生。

2.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2.1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正面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是扩大销售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赊销的促进销售的作用较明显,对企业销售产品、开拓市场具有更重要意义。

2.2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赊销会占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降低资金的周转速度,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虽然赊销能产生较多的利润,但并没有真正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使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费用和税金,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

三、我国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企业大量进行赊销。赊销有利于企业促进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赊销方式能够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的机会,在产品质量等方面相同的情况下,客户更愿意选择赊销方式,赊销方式对销售企业产品的尽快售出、增大销量、占领市场、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导致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不合理占用,也会影响商品流通的顺利实现,从而影响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

3.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企业收入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确认收入,却不能同步回收货款,造成没有现金流入的收入产生、税金上缴及所得税预缴。因表面效益垫缴的税款,占用了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掩盖企业经营实际状况,影响企业生产和销售计划,无法实现真正的效益。

4.企业缺乏完善的征信机制。征信的现代解释是指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和使用,也可以说是对企业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的调查、核实、分析及评估。征信最为重要的作用是防范在信用经济交往中受到损失。在我国,大部分企业目前还缺乏完善的征信机制。

四、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相应解决对策

1.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建设。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是指在应收账款正式形成之前,对产生应收账款及影响其足额收回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应收账款事前控制制度,可以减少不合理应收账款的形成,预防坏账发生。事前控制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和根本,企业应开展以下工作:A.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可以强有力地协调财务、销售、法律、审计等部门;B.科学选择客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商品极大丰富,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为扩大市场份额盲目赊销,往往会给公司带来极大的信用风险。因此,建议公司要在利润和现金之间寻找平衡,不能盲目赊销,一定要选择信用良好的客户。

2.销售与收款挂钩的员工奖惩制度。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监控体系,将管理成线而模式转换成片。杜绝部门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缺乏沟通与协调,完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可以使企业的销售与收款挂钩的员工奖惩制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企业应该不仅鼓励销售人员增加销售额,还应将收款情况纳入考核体系。

3.建立完善的信用档案并及时更新。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可以强有力地协调财务、销售、法律、审计等部门。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责主要是汇集、整理客户调研情况、应收账款余款情况;重点调查客户在经营、支付能力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情况和违规事件;及时分析客户信用变化情况,定期做出客户信用分析报告,提出销售策略以及欠款警戒线建议,以便及时调整销售方案。对个别重大或突发事件,应及时做出分析报告,以避免给企业造成损失。

4.强化员工培训及时全数收回应收账款。据应收账款的分类,要针对不同的应收账款类型采取不同的催收控制措施。对于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建议企业销售人员应进行跟踪管理,加强沟通,及时排除可能导致货款拖欠的隐患,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

五、结语

综上可知,企业要发展,要扩大业务,将必然出现赊销,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并存的,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信用政策及有效的管理,就能使应收账款风险降低、收益增加。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电力产业开始了市场化改革,国家已经取消了对供电企业的特殊优惠,所以电力产业必须面向市场,转变政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虽然在当下的市场中,电力企业依然具有垄断的优势,但随着电力市场竞争激烈,营销政策的优劣将决定一个企业的未来。目前,电力企业的营销政策、方法、管理都还很落后,因此必须在电力营销中引入风险管理机制,科学的开展电力营销工作,有效的规避营销风险,提高企业利润。

风险管理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主要由风险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处理与风险管理评价组成。电力营销的风险管理就是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电能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环节进行风险防范。

陕西地方电力公司作为配电网企业,处于整个电网兴业的末端,与市场、用电客户联系紧密。公司的发展更加依赖市场、用电客户,公司的市场空间和盈利主要靠配电和售电,营销状况的好坏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公司必须积极探索新的营销政策,引进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公司的营销水平,增强公司竞争力。以下是风险管理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1.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深化员工风险管理意识

电力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构建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科学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规避电力营销中的风险。树立并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风险管理意识真正落实到企业营销活动当中。企业营销风险管理需要长期持久的坚持,企业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要全面了解企业经营风险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客观性及可控性,提升自己规避风险的意识,形成系统的思想。

2.电力营销环节的风险管理环节

2.1风险识别

电力营销的风险识别主要分为经营风险与服务风险的识别,在风险识别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收集整理各种数据,为风险识别做好准备工作。

2.1.1经营风险

电力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构成因素是电费、电价、电量,它们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它们是电力营销风险识别的重中之重。以下是对这三个要素的具体分析:

(1)电费风险

在电费风险识别中要做很多细节工作,如是否制定有专门的电费内部管理制度、是否按期核对电力产品销售明细表、是否有完善的发票制度、是否有专门的账户等,这关系到对电费收缴与缴纳情况的全面了解,以及对电费实收、应收、与未受的动态监控。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个从电费收缴到电费催费的完善的系统的电费管理制度,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对各类数据进行科学详细的分析处理,已达到对电费风险的有效识别。此外在电费管理中,最难处理就是企业的陈欠电费,所以电力企业在电力管理中必须强化对陈欠电费的管理。电力企业对陈欠电费实行严格灵活的管理。对企业出现欠费情况的情况严格处理。一旦发现欠费现象,企业就要指派专门人员立马开展追缴工作,仔细分析欠费原因,在处理欠费情况时,要具体分析,是因为企业资金紧张,还是因为企业按时付费意识不强,分清是否为故意拖欠。然后根据反馈信息,在交易过程,向对方说明制定欠费额度及期限的管理条例,和相关企业签订合同,用法律维权。

(2)电价风险。电力企业要建立电价监督管理制度,在电价执行过程中,电力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电价核查,对于违反规定的情况及时进行上报与处理。同时,电力企业应该注意提高电力人员的综合素质,避免由于电力人员的疏忽而造成企业利润的损失。如电力企业可以责任到人,进行分区核查,确保电价的准确执行。

(3)电量风险。影响电量的重要因素是线损,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运用四分管理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此外,要强化对电力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抄表工作的科学性。最后,电力企业应该组织人员定期对供电关口、变压器、线路、计量表装置等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电力设备损坏的情况,杜绝窃电现象的发生。

2.1.2服务风险

服务风险识别主要从客户来源与信誉、服务质量、服务手段三个方面。从服务质量角度出发,电力企业的服务部门在位顾客解决问题时,是否能让客户满意。同时对于客户的投诉与举报,处理与答复手续是否简洁有效。从服务手段角度出发,电力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如96789客服电话、营业厅、优惠促销措施等。此外,还要考察服务是否规范,是否有违规操作与收费情况、是否遵守了相关法律法规。在客户这一重要的方面,是否建立了科学的信誉评价措施与客户安全防范措施。虽然客户群体为电网企业带来了经济利润和行业声誉,但也可能成为风险隐患的发展源,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损失。因此电力销售关系确立前,必须强化对客户资信的管理工作,做到合理控制风险。电力企业应该从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的信用分析报告、客户的资信评级、客户监督、检查五个重要方面入手,对客户资信进行管理。此外,电力企业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反映电力销售对象具体状况的信用分析模型。电力营销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分析、预测客户风险,制订相应对策。因为电力营销涉及范围广、客户数量大,因此对相同客户群统一信用分析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2.2风险估测

完成风险识别后,接下来要进行风险估测。工作人员充分风险识别的数据与材料,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对各个风险识别的项目,分别对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可能的损失情况进行估计和预测。在估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灵活运用多种估测方法,如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外部评估、自评等。工作人员在完成对管理项目的常态检查后,综合分析结果,确定风险程度。

2.3风险处理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工作人员结合电力营销的每一个细节特点,对营销细节进行调整,然后交给专门部门对调整方案进行考核与检查,工作人员根据部门的反馈意见,积极采纳建议,完善风险处理,实现对营销风险的有效控制。

2.4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就是定期的评估风险管理的实用性和收益性,进行风险管理的动态反馈,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营销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通过效果评价,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风险管理中的漏洞,然后根据最新动态,进行针对性的补充与修正,使得风险管理与时俱进。

3.结语

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体制是电力企业急需解决重要问题。随着电力市场竞争加剧,电力营销的风险也会加剧,企业经营风险也会大幅提升。因此,为了企业的发展和未来,必须尽快建立并实施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洪叶,程亮.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J].科技风,2010(24).

[2]邱文伟.电力营销管理精细化管理[J].科技资讯,2009(09).

[3]赵立新,石晓霞.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

篇(9)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虽然在当下的市场中,电力企业依然具有垄断的优势,但随着电力市场竞争激烈,营销政策的优劣将决定一个企业的未来。目前,电力企业的营销政策、方法、管理都还很落后,因此必须在电力营销中引入风险管理机制,科学的开展电力营销工作,有效的规避营销风险,提高企业利润。风险管理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主要由风险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处理与风险管理评价组成。电力营销的风险管理就是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电能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环节进行风险防范。南京地方电力公司作为配电网企业,处于整个电网兴业的末端,与市场、用电客户联系紧密。公司的发展更加依赖市场、用电客户,公司的市场空间和盈利主要靠配电和售电,营销状况的好坏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公司必须积极探索新的营销政策,引进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公司的营销水平,增强公司竞争力。

1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使员工风险管理的意识加强

电力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构建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科学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规避电力营销中的风险。树立并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风险管理意识真正落实到企业营销活动当中。企业营销风险管理需要长期持久的坚持,企业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要全面了解企业经营风险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客观性及可控性,提升自己规避风险的意识,形成系统的思想。

2电力营销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

2.1做好风险识别管理

电力营销的风险识别主要分为经营风险与服务风险的识别,在风险识别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收集整理各种数据,为风险识别做好准备工作。

2.1.1经营风险

电力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构成因素是电费、电价、电量,它们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它们是电力营销风险识别的重中之重。以下是对这三个要素的具体分析:

(1)做好电费风险识别管理

在电费风险识别中要做很多细节工作,如是否制定有专门的电费内部管理制度、是否按期核对电力产品销售明细表、是否有完善的发票制度、是否有专门的账户等,这关系到对电费收缴与缴纳情况的全面了解,以及对电费实收、应收、与未受的动态监控。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个从电费收缴到电费催费的完善的系统的电费管理制度,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对各类数据进行科学详细的分析处理,已达到对电费风险的有效识别。此外在电费管理中,最难处理就是企业的陈欠电费,所以电力企业在电力管理中必须强化对陈欠电费的管理。电力企业对陈欠电费实行严格灵活的管理。对企业出现欠费情况的情况严格处理。一旦发现欠费现象,企业就要指派专门人员立马开展追缴工作,仔细分析欠费原因,在处理欠费情况时,要具体分析,是因为企业资金紧张,还是因为企业按时付费意识不强,分清是否为故意拖欠。然后根据反馈信息,在交易过程,向对方说明制定欠费额度及期限的管理条例,和相关企业签订合同,用法律维权。

(2)进行电价风险管理。电力企业要建立电价监督管理制度,在电价执行过程中,电力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电价核查,对于违反规定的情况及时进行上报与处理。同时,电力企业应该注意提高电力人员的综合素质,避免由于电力人员的疏忽而造成企业利润的损失。如电力企业可以责任到人,进行分区核查,确保电价的准确执行。

(3)进行电量风险。影响电量的重要因素是线损,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运用四分管理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此外,要强化对电力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抄表工作的科学性。最后,电力企业应该组织人员定期对供电关口、变压器、线路、计量表装置等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电力设备损坏的情况,杜绝窃电现象的发生。

2.1.2进行服务风险识别管理

服务风险识别主要从客户来源与信誉、服务质量、服务手段三个方面。从服务质量角度出发,电力企业的服务部门在位顾客解决问题时,是否能让客户满意。同时对于客户的投诉与举报,处理与答复手续是否简洁有效。从服务手段角度出发,电力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如96789客服电话、营业厅、优惠促销措施等。此外,还要考察服务是否规范,是否有违规操作与收费情况、是否遵守了相关法律法规。在客户这一重要的方面,是否建立了科学的信誉评价措施与客户安全防范措施。虽然客户群体为电网企业带来了经济利润和行业声誉,但也可能成为风险隐患的发展源,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损失。因此电力销售关系确立前,必须强化对客户资信的管理工作,做到合理控制风险。电力企业应该从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的信用分析报告、客户的资信评级、客户监督、检查五个重要方面入手,对客户资信进行管理。此外,电力企业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反映电力销售对象具体状况的信用分析模型。电力营销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分析、预测客户风险,制订相应对策。因为电力营销涉及范围广、客户数量大,因此对相同客户群统一信用分析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2.2进行风险估测

完成风险识别后,接下来要进行风险估测。工作人员充分风险识别的数据与材料,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对各个风险识别的项目,分别对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可能的损失情况进行估计和预测。在估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灵活运用多种估测方法,如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外部评估、自评等。工作人员在完成对管理项目的常态检查后,综合分析结果,确定风险程度。

2.3进行风险处理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工作人员结合电力营销的每一个细节特点,对营销细节进行调整,然后交给专门部门对调整方案进行考核与检查,工作人员根据部门的反馈意见,积极采纳建议,完善风险处理,实现对营销风险的有效控制。

2.4进行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就是定期的评估风险管理的实用性和收益性,进行风险管理的动态反馈,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营销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通过效果评价,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风险管理中的漏洞,然后根据最新动态,进行针对性的补充与修正,使得风险管理与时俱进。

结 语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电力市场竞争加剧,电力营销的风险也会加剧,企业经营风险也会大幅提升。因此,为了企业的发展和未来,要必须尽快建立并实施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体制,进而使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强大,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洪 叶,程 亮.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J].科技风,2010(24).

篇(10)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9. 038

[中图分类号] F830.51;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9- 0053- 02

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贷款不能按期收回,从而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的可能性。当前,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不完善,银行借贷依然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例,其近年来利息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均超过了80%,远大于西方商业银行同期的利息收入占比。由此可见,信贷业务在国内商业银行的运营中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信贷风险成为国内银行业所面临的重大风险。

1 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成因及表现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一般包括以下两部分:其一是由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即由于国家经济制度变化而引发的政策性风险;其二是由单个企业自身因素造成的非系统性风险。当前,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信贷体系,其信贷业务所遭受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系统性或政策性风险,如近年来的频繁加息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即是如此,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对于此类风险银行自身无法掌控,而对于非系统性风险则可以有效规避。

从理论上说,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与管理机制对银行信贷风险,尤其是非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内控机制的缺陷可使此类风险的危害急剧放大,而风险检测与预警机制的不完善性也使该风险得以迅速滋生。例如,当前各商业银行对客户信用评估所沿用的方式存在较严重的滞后性,客户所提供的评价资料大多反映其前期经营情况,与当前实际经济状况并不相关,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与客户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银行对客户信用状况无法充分掌握。与此同时,现有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备受质疑,不同的定性评价方法对同一客户的信用评级结果存在较大差距,而定量分析方法的依据普遍不足。

再如,由于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主要由前台业务条线、授信管理条线和风险资产管理条线构成,而这3条管理线上的各部门职责与其分工属性并不完全匹配,例如负责经营的部门同时负责包括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制定在内的风险管理必然与其属性产生冲突,本身具有不良资产清收任务的部门不应再参与清收指标的制定。此外,许多商业银行的基层信贷部门由于缺乏对各类信用风险的预测与驾驭能力,资产保全部门对不良贷款个案长期搁置,忽略了对风险的归类与综合分析,从而也失去了为前台部门提供信息支撑的能力。

2 现阶段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2.1 建立信贷风险计量制度

在各项信贷业务开展前,各商业银行首先需对其信贷风险加以科学、合理的度量,并以此作为信贷业务决策的判定基础。一般而言,信贷风险的度量有3种方式:其一是预期收益标准差的离散度分布,即该项业务收益率与其期望值的离散程度越高,则表明其不确定性越大,风险也越大;其二是风险值标示,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既定的概率或置信区间下,该项业务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值;其三为风险度计量,包括贷款前对企业信用分析时所做的贷款风险度测算和贷款后进行风险监测时所做的贷款资产风险度测算,后者等于贷款风险度与贷款形态系数的乘积。以风险度计量为例,若所测定的风险度较高,则对其授信额度必须严格控制,同时还需不定期对债务人的财务报表、抵押物有效性等进行审查。

2.2 构建客户信用评级体系

从理论上说,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等级应从信贷资源回报率、经营成果依存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和评判。为实现风险可承受条件下的盈利最大化,各商业银行既要重视所取得的客户盈利额或营业收入额占该行盈利总额或营业收入总额比重的大小,也要注重商业银行所取得的客户营业收入或盈利与投入该客户信贷资源、成本资源之间比率的大小。在这种状况下,商业银行应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贡献度等级分别确定其系数,运用加权平均法对客户的授信等级进行定量评估,并根据其评估结果做出对客户的授信等级判断。例如,可将客户群体按此标准分为甲、乙、丙、丁四大类,而每一类又可再细分为A、B、C、D四个等级;在每一年末,银行可根据该客户的实际表现调整其信用等级。

2.3 完善风险考核激励机制

篇(11)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026-0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作为现代金融基础的银行业无疑对一国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开放银行业承诺的逐步兑现以及经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外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较高,已经发展并采用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来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作为世界银行业先进风险管理的方向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向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同时随着人们对银行业风险的重视和认识的加深,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不断深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1.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经济活动风险在信贷领域的表现,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银行在信贷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实际收益目标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有遭受信贷损失或获取信贷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或概率的大小。对银行而言,信贷业务仍是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核心和主体,在资产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而且在拓展其他业务,包括存款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时,经常作为重要手段加以利用,作用显著。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新巴塞尔协议》,并于2006年年底在成员国内付诸实施。相对于资本监管来说,《新巴塞尔协议》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了信用风险的管理,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评估与控制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使得资本水平更能真实地反映银行面对的风险。

1.2 信用风险的特点

长期以来,信用风险就是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最重要的风险形式。这不仅是因为信用风险广泛存在于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始终,是整个社会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更是因为信用风险具有很多其他风险形式所不具备的特征,使得其更难于防范和管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危害性更大。信用风险具有社会性、周期性、扩张性、可控性等特点。

(1)社会性。银行业以资金为经营内容,但是自有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一般较小,绝大部分营运资金都来自于存款和借入资金,银行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社会公众与银行的关系是一种依附型、紧密型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果银行经营不善,无偿债能力,就会导致客户大量挤兑存款,引发银行倒闭和社会动荡,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2)周期性。任何金融机构都是在既定的货币政策环境中运营的。货币政策在周期规律的作用下,有宽松期、紧缩期之分。货币政策宽松期,是信用风险低发期;货币政策紧缩期,是信用风险多发期。

(3)扩张性。现代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不仅银行与客户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且各家银行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信用的基础上,银行之间紧密相连,互为依存,社会上债权债务关系的发展和扩大,一般也通过银行来推动和运作,这必然带来风险,从而形成信用风险扩张性机制的作用,往往会使整个金融体系运转不畅乃至诱发金融危机。

(4)可控性。所谓信用风险可控性是通过风险识别、估计来确定所面临的风险在质上归属于何种具体形态、在量上可能达到的程度,并对其采取预防、规避、分散、转移、抑制和补偿等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区间之内。

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相对比较落后。经营上,银行风险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致使信用风险不断积聚,潜伏的危机因素不容忽视,特别是不断增长的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当前银行要解决的最突出的问题。

2.1 现行管理模式不尽完善

现行的信贷体制从法律上来说是健全的,国家已陆续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并且成立了由银行纪检、稽核、结算、信贷等各部门组成的审贷委员会,实行审贷分离,成立贷款业务和贷款审查两个部门。但这些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形式,没有被认真执行,没有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2.2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内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仅限于对风险类型、风险来源及风险控制的零散研究,而对理论体系与模型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信用风险管理条块分割,没有形成全面管理框架,各种风险管理政策的综合协调程度不高,难以从整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在方法体系上,缺乏独立的风险报告程序,致使管理层、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用风险状况,进而影响决策的科学性,缺少对风险进行深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模型。

2.3 信贷人员的责任管理不够重视

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贷款的评级管理上,忽略了信贷人员的责任。信贷人员在信用风险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信贷人员的业务能力强,护贷意识较高,则可以有效避免呆坏账的产生,减少信用风险;反之,则不论信用经济系统有多么完善,也达不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因此,要加强信用风险的管理,必须要重视对信贷人员责任的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以避免产生非系统风险损失。

3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对策

塑造一个组织科学、战略清晰、目标明确、职责到位的现代化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迈向国际一流大银行行列的基本前提。在认真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对策。

3.1 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与管理流程

我国商业银行处在分散管理型和集中管理型之间,应以现有架构为基础,兼顾“先进性”与“现实性”原则,逐步向集中管理型靠拢。必须要以高水准的专业化、科学化管理为基础,打造商业银行优秀的风险管理文化。这需要商业银行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以统一规范的流程为基础实现业务全集中处理,结合深度的数据分析和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推动资本约束风险资产管理,加强行业、地区风险限额管理,开展分客户、分产品、分部门核算,提升量化管理水平;推行客户经理制、产品经理制、风险经理制、专职评委制及专业问责审批人制,以人才的专业化及相应的组织整合作为集中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重要保障,是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3.2 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体系的创建和应用将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引进先进的定量风险估价方法,探索信用风险分散转嫁的新方法,提高风险分析的技术含量,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一个新突破。

3.3 构建商业银行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我国可在银行内部设立独立于信贷和审批部门的银行客户信用管理部门,担负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征信、信用档案管理、信用记录监控等职能,在授信前向银行信贷决策机构提出客户信用分析报告,作为是否给予授信的依据之一;在授信后,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监控,定期向信贷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做出信用监控报告,提出继续扩大授信或清理授信的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客户在信用方面产生的重大问题,以利于采取措施,保证银行资产安全。

3.4 完善授信资产准备金提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