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创业导师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6-02 11:05:4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创业导师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创业导师工作计划

篇(1)

1、围绕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整合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遵循学校以“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2、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综合管理教研室在学院内部及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有效推进我校学科竞赛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规范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激励我院教师积极投身大学生学科竞赛指导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

3、学科竞赛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结构设计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建筑模型制作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数学建模大赛、BIM毕业设计大赛、工程字比赛等实践技能类竞赛。

二、教学规范化的工作

1、综合教研室分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针对本教研室的工作内容及特点,利用好该实验室并对教师开放。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包括设备、材料、工具的登记、保管、维修、赔偿、外借制度。有完整的台账和使用记录。

2、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设备设施和教学资源管理、使用制度,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建立多媒体资源库,收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课例。

三、本教研室教师发展

1、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充分利用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将其投入实际教学科研。激励教师带学生加入创新创业和互联网+比赛,学生在比赛中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团队也能得到提高。

2、充分利用好学校及学院的政策,保障教研室每位教职工享有平等的学习提高的权利,每年至少外出学习交流1次。

四、各月份工作计划具体安排

1、7月份到南宁参加第四届全国虚拟现实教育论坛,还到广西昊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商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二期建设。

2、8月份撰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制度体系、奖励管理办法、工作量计算办法。建筑VR实验室招标和开标相关工作,确定中标公司,并对接相关工作(商谈签合同、供货进度和验收付款等事宜);

3、9月份 撰写《2018年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书》;组织工程字比赛;推进和协调建筑VR实验室建设的各项工作,关注建筑VR实训室调试和验收工作;

篇(2)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所谓职业艺术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在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过程中所建立的四维教学体系,是笔者所在院系职业艺术教育渐进革新、长期实践的必然结果,是目前基于行动导向的一种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新体系。

四维教学模式,也称为动态时空教学模式。它是职业情境教学的三个互为联系的三维体块加时间轴构成的(见下图)。

一、室内三维:画室教室实训室

1.画室

画室即手工造型室,在这样一个平行互动的空间里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造型目标。如对物象的观察与分析研究;增强造型、空间、色彩的意识与表现;对审美的综合判断。

2.教室

教室是教学集中的场所,也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重要场所。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教室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室在物理空间上的存在是相同的,但在情境教学的方式上是迥异的。中国的高职教学延用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由来已久,其教学是“内容中心”的,主要建立在“指导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它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指导、描述和解释意义的“教”,教师主动存在;基于复制、再现和接受意义的“学”,学生被动存在;基于系统、目标和知识意义的“境”,情境模糊存在。

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职艺术技能训练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把原来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变成一种以讲座、座谈、多媒体演示和讨论等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的内涵。

维也纳实用美术大学的老师在上课时,无论是实践课还是理论课程的讲授,都是让学生围成一圈,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理论讲授、图板展示、效果图表现等,手段极其丰富。应该说这种缩短师生距离、增加亲和力的教学方式,中国古代的孔子早已运用得精熟。

现代职业艺术教育应是行动体系教学的具体体现,其教学是“情境中心”的,主要建立在“建构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这里也有三个典型特征,即基于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学”,学生主动存在;基于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教师反应存在;基于整体、过程和实践意义的“境”,情境真实存在。这里所说的“真实存在”,指的是艺术职业情境的具体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是“真实的再现”。

职业的艺术设计教学应体现行动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其教学建立在“建构优先”与“指导优先”一体化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强调指导性与建构性相融合的原则,同样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主动、自调、建构以及情境、引导、社会化意义的“学”,学生在主动存在与被动存在之间转换;基于激励、支持、咨询以及示范、描述、讲解意义上的“教”,教师在反应存在与主动存在之间转换;基于项目、案例、问题意义的“境”,情境建构存在。这里所说的“建构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经加工而构建的更具普遍意义的学习情境,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真实虚拟”。它可充分发挥指导优先与建构优先两者的优点。

3.实训室

实训室也称为工作室,是学生动手实践的场所。如瑞典综合设计艺术学院工作室的改造规划是适应相关专业的特点,每班学生约20人。工作室空间非常大,设有色彩与造型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玻璃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工作室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学生的基本作业材料由学校统一提供,而为自己展览进行的专题设计则需要自己承担。由于工作室实训模式各有特点,一般有双轨制工作室和导师制工作室两种运作模式。

(1)双轨制工作室

双轨制工作室源自包豪斯创建初期,教学上采用“双轨制教学”,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艺术导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实训导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艺术导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的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的内容。

培养现代职业艺术设计师的教学,可吸收双轨制工作室的经验,如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校内实训室,实训室的“技术教师”负责对相关设备的技术指导。如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会操作写真机的图形喷绘、数码文字雕刻等技术,另一种方式是专业教师先讲授某一专业课后(如包装设计),则带领学生到包装印刷厂请外聘包装设计师、印刷工程师作现场教学。最好让学生参与部分包装设计任务,跟踪完成从设计到印刷成品的全过程。

(2)导师制工作室

哈佛大学实行的导师制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导师不是一种职务或职称,而是一种工作。担任导师工作的不但有年轻教师、研究生,而且也有资深教授。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在其专业领域以谈话和辅导的方式进行非正式的教学,给学生以学业上的指导,这样就减少了学生正式上课的时间,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同时,导师还可以通过和学生的非正式接触,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哈佛文化感染每一位学子。

导师制的教学方式对艺术设计教学非常合适,在教室,对学生采取非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将课桌摆放成一圈,让学生围坐在一起,以讨论的方式完成课题目标。这样可解决学生的不同问题。针对性强,对学生有亲和力。

二、室外三维:自然超市公司

1.自然

对自然的亲近,就是对创意理念的升华,是一种捕获艺术灵感的开放式空间采集,可用写生和采风两种形式。

2.超市

超市是各类商品的聚集地,学生可浏览各种商品包装设计对市场进行调研,增加对商品包装的感性认识。

3.公司

让学生到设计公司实习,可接触和熟悉职业的第一现场,从而使学生对艺术设计职业环境有一个零距离的体验。

三、情境三维: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就业指导

1.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由确定项目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结果应用等几个阶段构成。

该工作过程用于拟订的教学内容,确定的项目既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又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教师组织实践教学中,把设计和制作当作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并把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的学习标准和考核标准。力求反映实际岗位要求的工作流程,避免教学和实际工作脱节的缺陷,以增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如笔者所在市有多处茶叶生产基地,每年新茶上市都需要新款茶叶的包装设计,我们将这一教学课题确定为包装课的项目之一,将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组组成一个独立的设计工作室,分别完成各自的设计项目。在工作计划中要求体现出既要有对该新茶叶的生产与加工过程的了解,又要有在包装印刷厂将设计稿变成印刷成品的亲身体验。最后,还要将上市后的新品茶叶包装在客户中进行满意度调查等。这样,学生通过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项目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学习成果。 转贴于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笔者所在院系在毕业设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如在组织VI设计这门课的教学时,同时引入两个案例:一个是咸宁阳光酒店(四星级)的VI识别系统设计,另一个是广东中山市的富华酒店(五星级)的VI识别系统设计。让学生对两个相近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归纳成个案研究报告,要求在报告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个案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这种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实际工作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职业设计师的角色认识更为直接。

3.就业指导

职业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要求“学校开设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际锻炼的平台”。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学生搭建自主创业的平台。

因此,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是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的组成部分。

就业与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开创性的个体和开创性的群体,开发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高科技、高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对于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职业,使他们有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建创业之功。

四、时间四维:一个时空无限的师生终身互动教学理念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一般在第六个学期依教学计划安排为“顶岗实践”,学生在实习期间,还会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向在校教师咨询。反过来,教师又可从来自社会第一线的学生那里了解到职业的新要求。所以,这种互动模式,将是职业艺术教育维持终身的一种理念模式。

虚拟教学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教学,超越时空和地域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通过E-mail、QQ等形式进行问题讨论,达到对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虚拟教学是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广域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学习者完全不受时域和资格的限制就可以进入虚拟学习环境学习,它在运行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1.师生界限日趋模糊

虚拟教学是运用新技术进行的网上学习,新教学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教师深深感到,他们更多地是作为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师生地位日趋平等。这种角色和地位改变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到答案。

首先对学生来说,网络向他们打开了一个知识容器,通过搜索引擎能够过滤获取信息,当学生很容易获得新的有用信息时,他们较少会想到老师。其次,将学生引入虚拟教学模型后,与指导老师的联系越发不突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评估。再次,在虚拟教学中,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任务将由学生自己承担,如亲自参与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许多情况下,学生像成年人,有高度独立性,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服务的对象,并希望得到相应的待遇,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优势被大大削弱。

2.教学形式灵活

虚拟教学实际上更适合于说成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与今天相对封闭的传统教学相比,它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灵活、便捷的形式为学习者接受。另外,虚拟教学具有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地点、进度来学习。

参考文献

[1]江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篇(3)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所谓职业艺术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在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过程中所建立的四维教学体系,是笔者所在院系职业艺术教育渐进革新、长期实践的必然结果,是目前基于行动导向的一种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新体系。

四维教学模式,也称为动态时空教学模式。它是职业情境教学的三个互为联系的三维体块加时间轴构成的(见下图)。

一、室内三维:画室教室实训室

1.画室

画室即手工造型室,在这样一个平行互动的空间里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造型目标。如对物象的观察与分析研究;增强造型、空间、色彩的意识与表现;对审美的综合判断。

2.教室

教室是教学集中的场所,也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重要场所。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教室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室在物理空间上的存在是相同的,但在情境教学的方式上是迥异的。中国的高职教学延用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由来已久,其教学是“内容中心”的,主要建立在“指导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它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指导、描述和解释意义的“教”,教师主动存在;基于复制、再现和接受意义的“学”,学生被动存在;基于系统、目标和知识意义的“境”,情境模糊存在。

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职艺术技能训练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把原来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变成一种以讲座、座谈、多媒体演示和讨论等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的内涵。

维也纳实用美术大学的老师在上课时,无论是实践课还是理论课程的讲授,都是让学生围成一圈,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理论讲授、图板展示、效果图表现等,手段极其丰富。应该说这种缩短师生距离、增加亲和力的教学方式,中国古代的孔子早已运用得精熟。

现代职业艺术教育应是行动体系教学的具体体现,其教学是“情境中心”的,主要建立在“建构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这里也有三个典型特征,即基于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学”,学生主动存在;基于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教师反应存在;基于整体、过程和实践意义的“境”,情境真实存在。这里所说的“真实存在”,指的是艺术职业情境的具体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是“真实的再现”。

职业的艺术设计教学应体现行动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其教学建立在“建构优先”与“指导优先”一体化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强调指导性与建构性相融合的原则,同样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主动、自调、建构以及情境、引导、社会化意义的“学”,学生在主动存在与被动存在之间转换;基于激励、支持、咨询以及示范、描述、讲解意义上的“教”,教师在反应存在与主动存在之间转换;基于项目、案例、问题意义的“境”,情境建构存在。这里所说的“建构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经加工而构建的更具普遍意义的学习情境,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真实虚拟”。它可充分发挥指导优先与建构优先两者的优点。

3.实训室

实训室也称为工作室,是学生动手实践的场所。如瑞典综合设计艺术学院工作室的改造规划是适应相关专业的特点,每班学生约20人。工作室空间非常大,设有色彩与造型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玻璃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工作室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学生的基本作业材料由学校统一提供,而为自己展览进行的专题设计则需要自己承担。由于工作室实训模式各有特点,一般有双轨制工作室和导师制工作室两种运作模式。

(1)双轨制工作室

双轨制工作室源自包豪斯创建初期,教学上采用“双轨制教学”,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艺术导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实训导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艺术导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的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的内容。

培养现代职业艺术设计师的教学,可吸收双轨制工作室的经验,如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校内实训室,实训室的“技术教师”负责对相关设备的技术指导。如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会操作写真机的图形喷绘、数码文字雕刻等技术,另一种方式是专业教师先讲授某一专业课后(如包装设计),则带领学生到包装印刷厂请外聘包装设计师、印刷工程师作现场教学。最好让学生参与部分包装设计任务,跟踪完成从设计到印刷成品的全过程。

(2)导师制工作室

哈佛大学实行的导师制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导师不是一种职务或职称,而是一种工作。担任导师工作的不但有年轻教师、研究生,而且也有资深教授。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在其专业领域以谈话和辅导的方式进行非正式的教学,给学生以学业上的指导,这样就减少了学生正式上课的时间,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同时,导师还可以通过和学生的非正式接触,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哈佛文化感染每一位学子。

导师制的教学方式对艺术设计教学非常合适,在教室,对学生采取非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将课桌摆放成一圈,让学生围坐在一起,以讨论的方式完成课题目标。这样可解决学生的不同问题。针对性强,对学生有亲和力。

二、室外三维:自然超市公司

1.自然

对自然的亲近,就是对创意理念的升华,是一种捕获艺术灵感的开放式空间采集,可用写生和采风两种形式。

2.超市

超市是各类商品的聚集地,学生可浏览各种商品包装设计对市场进行调研,增加对商品包装的感性认识。

3.公司

让学生到设计公司实习,可接触和熟悉职业的第一现场,从而使学生对艺术设计职业环境有一个零距离的体验。

三、情境三维: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就业指导

1.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由确定项目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结果应用等几个阶段构成。

该工作过程用于拟订的教学内容,确定的项目既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又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教师组织实践教学中,把设计和制作当作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并把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的学习标准和考核标准。力求反映实际岗位要求的工作流程,避免教学和实际工作脱节的缺陷,以增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如笔者所在市有多处茶叶生产基地,每年新茶上市都需要新款茶叶的包装设计,我们将这一教学课题确定为包装课的项目之一,将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组组成一个独立的设计工作室,分别完成各自的设计项目。在工作计划中要求体现出既要有对该新茶叶的生产与加工过程的了解,又要有在包装印刷厂将设计稿变成印刷成品的亲身体验。最后,还要将上市后的新品茶叶包装在客户中进行满意度调查等。这样,学生通过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项目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学习成果。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笔者所在院系在毕业设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如在组织VI设计这门课的教学时,同时引入两个案例:一个是咸宁阳光酒店(四星级)的VI识别系统设计,另一个是广东中山市的富华酒店(五星级)的VI识别系统设计。让学生对两个相近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归纳成个案研究报告,要求在报告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个案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这种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实际工作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职业设计师的角色认识更为直接。

3.就业指导

职业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要求“学校开设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际锻炼的平台”。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学生搭建自主创业的平台。

因此,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是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的组成部分。

就业与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开创性的个体和开创性的群体,开发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高科技、高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对于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职业,使他们有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建创业之功。

四、时间四维:一个时空无限的师生终身互动教学理念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一般在第六个学期依教学计划安排为“顶岗实践”,学生在实习期间,还会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向在校教师咨询。反过来,教师又可从来自社会第一线的学生那里了解到职业的新要求。所以,这种互动模式,将是职业艺术教育维持终身的一种理念模式。

虚拟教学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教学,超越时空和地域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通过E-mail、QQ等形式进行问题讨论,达到对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虚拟教学是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广域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学习者完全不受时域和资格的限制就可以进入虚拟学习环境学习,它在运行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1.师生界限日趋模糊

虚拟教学是运用新技术进行的网上学习,新教学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教师深深感到,他们更多地是作为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师生地位日趋平等。这种角色和地位改变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到答案。

首先对学生来说,网络向他们打开了一个知识容器,通过搜索引擎能够过滤获取信息,当学生很容易获得新的有用信息时,他们较少会想到老师。其次,将学生引入虚拟教学模型后,与指导老师的联系越发不突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评估。再次,在虚拟教学中,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任务将由学生自己承担,如亲自参与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许多情况下,学生像成年人,有高度独立性,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服务的对象,并希望得到相应的待遇,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优势被大大削弱。

2.教学形式灵活

虚拟教学实际上更适合于说成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与今天相对封闭的传统教学相比,它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灵活、便捷的形式为学习者接受。另外,虚拟教学具有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地点、进度来学习。

参考文献:

[1]江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篇(4)

培育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院校必须以创新为灵魂,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到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应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一味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不懂得自觉掌握和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创造性的灵感和思想火花难以产生,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和简单化,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2.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高等院校长期以来由于受教育经费的制约,学生的实习场所、科研场所投入不能满足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需要,许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实验实习场所、内容、材料不能达到要求,学生动手机会少,缺乏创造力的源泉,视野狭窄,妨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由于经费的限制,很多有创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得不到资金的支持无法开展或半途而废。

3.创新教育体系不完善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多农业院校由于认识不足和条件的限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教育体系,使得现阶段的创新教育不完善。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措施

1.组织管理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要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负责制,加强活动的各项管理。

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任组长,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技处、国资处、财务处、各学院教学院长组成,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管理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

各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指导小组,由学院负责人、学科专业负责人和学科专家组成,负责本单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对项目及实施方案提出论证意见;参与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督促和帮助学校开设与创新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业训练、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和风险投资类的课程;提出其他咨询性意见和建议。

2.实施程序

(1)项目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主要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申请者必须学业成绩优秀,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对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

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每个团队一般由3-6名学生组成。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学院、跨专业,以团队形式联合申报。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该项目。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毕业后可根据情况更换负责人,或是在能继续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的情况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项目负责人。创业实践项目结束时,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处理各项事务。

(2)项目评审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评审工作由教务处和团委共同组织完成,教务处负责创新训练项目,团委负责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

教务处和团委分别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进行项目评审,形成评审意见,并择优推荐上一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3)项目实施

项目实行导师指导下的主持人负责制。项目审批立项后,主持人应尽快制订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依托校内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实践教学科研基地、大学生创业中心等平台,严格遵守学校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管理办法,认真组织实施,并开展有效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4)中期检查

项目研究时间过半,学校将组织专家对项目的任务完成情况、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中期检查,并提出项目的改进建议。对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的学生及时终止其项目运行。

(5)结题验收

项目完成后,主持人需将成果形成总结报告,并附相关论文、设计、专利等固化成果支撑材料,由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对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

三、构建完善的机制,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1.组织保障

分别成立校、院两级管理指导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宏观调控、政策制定、经费分配、质量检查、组织与实施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组织和领导保障。

2.制度保障

学校应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并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内容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课程建设、学生选课、成果认定、学分认定、灵活学籍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保障了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活动。

3.经费保障

学校要不断加大创新创业经费的投入,并根据要求进行经费配套,实行专款专用,努力改善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创业中心条件,不断扩大大学生创业基地规模,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4.师资保障

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对广大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工作干部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指导水平。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导师制,聘请企业中专家型的大学生创业导师,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导师。学校对指导教师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措施:对导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导师按级别给予相应的奖励;导师指导的项目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中和同级别的科研项目享有同等待遇。

5.条件保障

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施的条件建设,进一步建设和开放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创业中心、实践教学科研基地,为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积极发挥基地的教育功能。

篇(5)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一、实施就业导师制的必要性

高校实行就业导师制,是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学分制改革和提高毕业生职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它有利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化和细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形成。就业导师制教育模式,弥补了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从而突破了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单向运动,创建了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交叉往复”的教学新环境,找到了一条让学生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的成才途径。导师制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到每个被教育者身上,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导师制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提高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接受良好的技能训练,获得创新科学素质的培养,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个性,并为未来的创业和就业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

就业导师制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指导学生就业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制度。指导的内容不仅包括就业心理的调试、就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信息的提供,而且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进行分组跟踪,指导内容涉及专业知识、道德修养、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学生的竞争实力,提高就业能力。所以,“就业导师制”是以就业指导为重心,以思想指导为方向,以学习专业指导为基础,以生活心理指导为依托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这种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质量,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同时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对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二、实行就业导师制的师资条件

在普通高校建立就业导师制模式,实际上是力求通过推行导师制建立全方位的教育培养模式,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实施就业导师制的重要条件是必须具备雄厚的师资基础,有一支德才兼备、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才能有效地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导师素质的好坏是大学教育过程中实施“导师制”成败的关键。导师的选派关键要做好确立选择导师的标准和分派导师的方式两项工作。选择导师是实施“导师制”的首要工作,选择导师先要确立好选择的标准。好的导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熟悉教育规律、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并且对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实施“导师制”有积极的态度。分派导师也是成功实施“导师制”的重要工作,分派导师应该是在导师与学生充分自由交往的基础上,在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前提下,根据双向选择,在推行中可以根据专业设置和学生的情况设计导师组的人员构成,学校将各位导师的简历和专业特长向学生公布,在学生自行选择导师组的基础上,由各系(部)自行调节,最后组成新的基本教学单位――由导师和学生构成的学导组(教师1人,学生20人左右)。

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摒弃“注入式”、“满堂灌”等落后的教学方式。不只是告诉学生怎样做,更要使他们知道怎样想;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激励思维。通过研讨式的讲述,引导学生去了解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当前,世界各国已达成共识:高校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强化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品格,并成为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精心的专门指导下,独立思考、触类旁通、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应当积极探索优秀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构建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我国的教育改革,发挥导师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三、就业导师的工作职责

就业导师应当以就业指导为重心、以思想指导为方向、以专业科研指导为基础、以生活与心理指导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1、以思想指导为方向。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深厚的学术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

2、以就业与职业指导为重心。就业与职业指导使学生入校后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任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指导学生进行成才设计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维护权益、规避就业风险、提供就业信息、提高择业技巧、树立职场形象。

3、以专业科研指导为基础。通过向学生介绍专业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定位、确立学习发展方向;根据学生的特长、个性和志向,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课,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导师和所指导的学生同时是一个学习科研团队,指导学生课外课题研究选题和立项,吸收学生担当科研助手,指导学生升本、考研。每位老师都应参与系团总支组织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确定实践主题或亲自带队指导。

4、以生活与心理指导为依托。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如遇倾向性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困难及时与系党总支联系。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连续三次未到,则应及时和班主任、辅导员沟通。帮助学生解释、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疑难、困惑,及时疏导排除各种心理问题、减轻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受挫能力。

四、就业导师制的运行步骤

1、召开就业导师制动员大会,向就业导师说明有关要求与办法。使老师们在主观认识、工作思路和具体安排上做好前期准备。在动员大会上还可以请已经担任过就业导师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介绍经验和方法。

2、在新生入校一个月内,向学生介绍就业导师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成果、自我性格描述、指导学生情况等。由学生填写志愿表,在双向选择基础上由系组织协调、统一调配、确定导师。

3、导师确定后一周内,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与学生见面,安排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内容;每学期对学生集中指导不少于两次,分组或个别指导每周不少于五人次,及时填写就业导师工作记录本。学期末导师要对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评价,并与家长沟通,由家长提供反馈。

4、就业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就业导师每学期要参加由班主任组织的班会一次。每周安排一次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集中沟通交流学生情况的时间。每月开展一次导师工作经验交流会。

五、就业导师制的质量监控

做好就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对能否充分发挥其有效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在实施质量监控时,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树立“人本”意识。具体而言,应做好三项工作:第一,确立质量标准,为就业导师制的实施确定目标和方向,为导师们开展工作提供技术性尺度和准则。在制定质量标准的时候要注意其适应性、操作性、层次性和群众性。也就是说,制定的标准既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相关政策,又要符合工作实际;既要明确具体,又要有层次性;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引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以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第二,做好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在实施就业导师制的过程中,组织者要全程跟进并随时采取调查等有效手段收集实施过程中的质量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去伪存真,准确地把握工作的现状,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改进。第三,做好质量教育工作。强化导师们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同时还要加强对导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六、建立导师工作激励体系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实施就业导师制,要求导师们在生活中、学习中与学生密切交往、耐心指导,因此必要的激励机制必不可少。激励导师最重要的是正确评价导师的工作,使他们能始终带着成就感愉快地工作。在评价导师的工作时:首先,应坚持客观性原则,做到实事求是,不以个人喜好论长短;其次,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全面收集反映导师们工作成效的信息,并对各方面信息给予恰如其分的对待;第三,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视对导师们工作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耐用素质”的提高;第四,要坚持一致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统一标准的要求下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各位导师,以实现对他们的激励和鞭策;第五,要坚持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发挥被评价者的积极性,尊重被评价者提供的信息。

在就业导师制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民主、宽容的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负有重要且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教师应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指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和确定发展方向,并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切实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教育中应有的主导作用和咨询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6)

2、实行工商注册免收费。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部门免收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成立企业的,工商部门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3、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成立的企业,除法律、行政法规和依法设立的行政许可另有规定外,对创办公司的,注册资本可分期缴纳。对首次创业成功和吸纳其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按照《市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给予一次性补贴。对创办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4、放宽经营场所限制。允许大学生租用、使用高校范围内的相应场地作为经营场所进行注册登记。

二、加大创业资助力度

5、实施招聘免费。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期间参加各类招聘会,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两年内可免费参加区人事部门组织的大型人才招聘会、免费在 人才网上进行企业形象宣传及招聘信息等。

6、各开发区,以及有条件的高校、企业和单位,可因地制宜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场地服务,对有一定规模、有相关政策配套、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园(街),经评估认定的市级大学生创业园,文由市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7、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开通税务办事绿色通道,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税务办事绿色通道和便捷服务,免费办理税务登记证,提供注册培训。

8、将在区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小额担保贷款及财政贴息范围,人事、劳动、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可按规定受理其在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5万元,规模较大的可提高到10万元。从事微利项目自主创业的,由财政给予全额贴息,从事非微利项目的由财政给予50%贴息。鼓励企业、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和担保机构,采取投资或担保方式为来宁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启动资金,创业成功并按时还本付息的由财政给予50%贴息。

三、提供创业配套服务

9、开通人事服务绿色通道。开通毕业生人事服务绿色通道,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企业引进人才,对其引进的人才在户籍挂靠、办理人才居住证等方面给予政策指导,并在政策规定范围内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 人事人才网开辟大学生创业专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面、及时的资讯。

10、社会培训机构、企业、高校对有创业愿望的 籍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的,给予适当补贴。

11、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导师”制。推行大学生创业导师制,由创业实训主管部门聘请创业培训老师、成功企业家和政府有关部门专家,采取单个指导、授课指导、陪伴指导、咨询指导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12、定期举办创业大赛,遴选优秀创业项目,优先进入创业园孵化。对在全市统一组织的创业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经有关机构评估,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13、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统筹协调,研究解决推进大学生创业的重大问题。各部门应在职责范围内创新服务形式,优化服务内容,加强协同配合,为大学生在 自主创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14、各级政府要把高校毕业生创业作为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努力实现工作目标:争取在开发区建成一个较高水平的毕业生创业示范园,扶持100名毕业生创业,参加创业就业培训毕业生人数达到1000名,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15、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创造有利条件,提供生活上的配套服务。

16、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提供帮助和指导,强化创业工作联动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和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其他

篇(7)

市预防办要充分利用乡镇、街道预防办已调整至乡镇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强与各乡镇、街道预防办的联系,进一步明确基层预防办的工作职责,细化和完善组织工作网络。加强对基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健全基层预防办工作台帐,指导和督促各预防办制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年度工作计划,协调好各成员单位开展各项工作,年中加强对各预防办工作计划落实情况的督查。各乡镇、街道预防办要积极向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和重视,市预防办要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共同开展辖区内的预防工作,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发挥岗位优势,开展有特色的预防工作。

二、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常态

继续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少年,用正确、健康的舆论引导青年。以“3•5”、“5•4”、“12•5”等重大节日契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理论学习、体验教育,深化“我与市同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红领巾志愿者活动,引导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市,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倡树多层次多类型的青少年典型,发挥青少年典型对青少年道德形成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将此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三、法制宣传工作有效深入

1、法制教育到位。以教育系统为主阵地,创新法制教育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举办“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系列展览,在各乡镇、街道展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普法教育电视片联播,由各乡镇、街道组织青少年收看。采用现场咨询、法制讲座、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开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为重点的系列普法宣传,着力培养青少年学法、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和依法维权能力。

2、法制队伍配齐。由教育局牵头,对各中小学法制校长进行重新明确,指导开展青少年法律学校、法制教育示范基地和工作队伍建设工作,强化中小学法制校长工作,由各学校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系列活动,不断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各中小学校的推进力度。各预防办要组织各中小学校、村、社区法制副校长和法制专干,为在校学生和辖区青年讲授法制课。深化法制校长教育内容,广泛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制校长的教育工作。

3、法制基地完善。有条件的乡镇、街道预防办要做好青少年法律学校、法制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

四、重点人员群体加强帮教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各乡镇、街道预防办要对辖区内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儿童、闲散青少年、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建立台帐,各中学做好入学教育和辍学学生调查工作,并邀请市政协委员调研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对重点青少年群体注入社会关爱。

2、继续开展帮扶教育。主动与司法、劳动、教育等部门协调沟通,做好青年的安置帮教工作、复学工作、安置就业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实行属地负责制,各预防办要对所辖区内的未成年人做好管理监督、教育矫正,困难帮扶等工作。

3、做好“失业、失学、失管”青少年群体的动态掌握和适时干预。深入学校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个案分析回访工作,全面掌握犯罪青少年状况,围绕重点青少年群体开展分类引导管理方式探索。

五、特色服务工作创新模式

1、不断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各乡镇、街道预防办要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调动青少年参加社区、学校活动的积极性。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读书习惯。开展“青少年文艺下乡活动”,展示青少年的综合才艺,同时加强与青少年与所在村(社区)的文化沟通交流。

2、积极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在已创建市青年创业俱乐部的基础上,将多方就业创业的培训资源和信息实行共享,并充分利用已组建成立的市青年创业导师团对俱乐部成员进行政策、经验、技术、法律等四个方面的指导,全力做好务工返乡青年和农村青年的培训和就业创业工作。

篇(8)

欧美一些高校在推进创业教育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本校特点且行之有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聚焦模式 聚焦模式是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属于精英教育,也叫专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高校只在MBA、商务等个别专业开设创业课程,而不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开放。这种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创业课程内容讲究系统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创业特质,并经过严格筛选,学校的创业教育资源全部为这部分学生服务。哈佛商学院、伊利诺斯大学即采用聚焦模式。

磁铁模式 磁铁模式是由学校拥有创业教育资源的商学院、管理学院或者个别系、部主导,成立创业教育中心,整合部分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业课程,吸引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参加学习。创业教育中心的任务就是负责创业教育的规划和运行,激发、训练和指导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向创业者转型。百森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属于磁铁模式。

辐射模式 辐射模式与磁铁模式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种全校学生均可受益的创业教育模式。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组织机构不同。辐射模式是由学校,而不是二级学院成立创业教育委员会,管理全校创业教育的师资、经费和课程,统筹全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第二,具体实施途径不同。辐射模式通过不同的院系,开设面向本院系学生的创业课程。康奈尔大学就属于辐射式。

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就是在一个学校内,创业教育项目一部分是普及性的,即面向全校学生;另一部分是系统的、专业化的,面向部分商业、工程等特定专业或者创业意愿强烈的其他专业的学生。混合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的教学服务。混合模式对创业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比较高。聚焦模式、磁铁模式、辐射模式、混合模式等四种模式是美国高校常见的创业教育模式。

项目模式 该模式以“导师+项目+团队”的形式运作,特别注重在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中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导师的带领下,设计或选择部分商业性项目,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经营,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项目模式一般只吸收被认为有创业特质的学生参加,导师由对学生创业团队活动进行指导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成。项目是需要真实运营的,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或社会创业基金,导师引导学生“做中学”,并在“做中教”。比利时高校主要采取课程加项目模式,德国高校主要采取项目模式。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的团队创业学园也属于项目模式,该学园每年招收40名学生进行为期三年半的学习,完成学业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目前有190名学生在20个团队中学习。印度部分高校采取项目模式,但不是仅仅做项目,也伴随着创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对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启示

每一种创业教育模式都有一定的优势,也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在吸收借鉴欧美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时,应结合我国高校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需求 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首先要立足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需求,而不能脱离学生,单纯满足于模式的复制。创业教育不是解决就业问题、改善单一就业结构的权宜之计,也不是使人人成为老板的灵丹妙药。不能仅仅以参与创业的学生数量作为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指标,而是要看高校能否动员学生重视创业知识的学习,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系统的创业教育。

学校创业教育目标的设置 确定目标有利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美国考夫曼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将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为向个体教授理念和技能,以使其能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机会、勇于做他人所犹豫的事情,包括机会认知、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和新创企业管理等内容。上述目标告诉我们,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习得。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目标的制订应在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内,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丰富人才培养的内涵,不能脱离人才需求和成长的现实生态,而且目标应当是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多元的,不同的高校可以采取不同的创业教育模式。即使是同一模式的学校,其创业教育的目标也不尽相同,比如:百森商学院以培养创业意识为主,斯坦福大学以培养系统的创业知识为主。明确学校创业教育的目标为制订工作计划、开设创业课程、组建教师团队、落实保障措施提供了依据。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72-0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不断增强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背景下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

一、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的内涵分析

创新创业“软实力”的提升实质上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全面提升计划,所以理清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十分关键。工程教育认证是指由专业性的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1]。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为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从业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其内容包括学生培养目标、质量改进、师资队伍、课程、支持系统等等,我国从1992年起开始探索工程教育认证工作,2013年加入华盛顿协议,新的通用标准有七个要素,涵盖了国际通行的12条毕业生能力要求,重点考察学生产出成就、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通过工程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应该掌握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12项核心能力指标,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了解工程教育的同时,探索工程教育中对大学生提出的12项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比对出5大项关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达成标准。除此之外,工程教育中大学生的核心能力还有诸如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等都可以在创新创业的“软实力”培养中有所体现。

二、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的研究意义

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研究将工程教育能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工程教育看重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工程能力的培养,认证时对大学生的12项核心能力指标进行达成度分析,可以看到对大学生素质水平的评价是十分全面和严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创新、能力创新的过程[2]。最终达到产学研相结合的目的,使学生更具创新能力,在目标和途径上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抓手的。将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单列构建培养体系。学术界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的改革,但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软实力如管理水平、团队合作能力、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都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和必要能力,在工程教育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软实力”,对学生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三、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研究

1.打造创新创业竞赛维度的层次化建设。更加有针对性地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建设就必须对创新创业竞赛平台进行层级化划分,使“软实力”提升呈阶梯式、连续性的特点。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为基础,鼓励学生参与适合自我知识素质层次的创新创业活动。当今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都是以科技竞赛为基础的,由于科技竞赛平台层次不同,专业方向各异很容易诱使学生参与到不适合自身现状的竞赛中,从而打击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的提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进行分级整合,最终形成多层次的较为完善的实战训练体系,使创新创业工作更具科学化水平。例如:第一层级,以初级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积极性为目的的针对新入校学生开展的诸如“甜点大赛”、“嵌入式机器人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创意产品;第二层级,借助教师的科研便利,开展针对较高年级学生的多个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大赛,做到规范赛制,赛训结合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科学素养。第三层级,以“挑战杯”和国家小平创新团队建设为龙头,倡导高年级学生参加比赛,与全市、全国各高校的优秀学子同场竞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发掘自身潜能、开阔学生创新创业视野。将工程教育背景下分层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落实成为制度机制,并在学生中进行调研,通过对分层次前后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学生群体变化和素质达能情况,分析整合实战训练平台的意义。科技竞赛平台的分层次培养,可以根据大学生学业水平、素质能力等因素有区别的参与竞赛,在竞赛过程中锻炼其项目管理能力、个人和团队能力、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实现以创新工作小组为导向的层次化建设。创新创业“软实力”提升中创新创业平台层次化的建设是一个体系工程,层次化建设要分层级更要分类别,将创新创业竞赛平台进行层级划分后要对每个层级的竞赛进行类别的划分,达到精细化管理模式。打造以创新创业竞赛为核心的创新协会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竞赛项目培育相结合的有力载体。在长期的创新创业工作中发现,人才的培养和项目的培育大多情况下出自朋辈和师生间的传帮带,是一种粗放式的自发的培育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提升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全员创新创业素质,打造精细化的培育、管理模式。以食品专业为例,根据创新创业竞赛需求的不同,重点打造食品工艺创新工作小组和食品工艺创新工作小组,由食品创新工坊进行管理,并为每个协会配备专业的创新创业导师,提供专业和实验技能支持,学生可以根据专业认知和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协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和项目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和创新创业项目质量的优化[3]。

3.完善教育培养平台的层次化建设。通过对工程教育的梳理,我们得出大学生毕业必须达成的五点创新创业能力要素,根据能力要素的要求通过对教育平台的层次化建设完成全员“创客计划”。教育培养平台的层次化建设要突出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创造性、启发性和灵活性,建立教学引导的机制,创造有利于个性成长、个性发挥的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首先,建立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强实验设施和仪器面向本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加科技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并修订完善大学生实验室使用管理规程。其次,与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联合优化产品开发、创新创业素质养成类课程,修改课程教学大纲适应工程教育相关能力达成度,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达到产学研相结合的目的,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同时,结合学生培养计划将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学分考核评定标准,逐步完善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实践相挂钩,凸显教学与创新的实效性。最后,探索和完善全程导师制,为每个本科生分配教学阶段全程导师,为学生量体裁衣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构建学院教师参与到科技创新教学培养的激励机制。

4.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模式。将企业式社团的建设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的培养体系,以企业化的模式令学生更加直接的接触创新创业运行模式,“企业式”社团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特点,搭建企业组织架构,公司在原社团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仿照企业管理模式,设置由学院辅导员担任的董事会,负责监督工作与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总经理、行政副总经理以及各部门经理全部由学生担任,以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理念,切实发挥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每年由总经理提出年度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由财务部根据计划审订年度预算、决算,以上均由董事会审批通过,联络部主要负责与企业接洽开展各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生产部负责管理社团自主实验室的使用与安全,以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具体实施,人事部负责招收员工和对员工进行创新创业基本技能的培训。完善社团科学管理机制,建立相对完备的人员管理机制和财务管理机制以及员工激励机制,“员工”可以通过为企业做出的贡献,按比例获得利润分成,荣获各类创新创业奖项赚取企业虚拟货币,虚拟货币累积可换取创新创业经费、创新材料以及校内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三类虚拟币无障碍兑换,根据级别、类别、虚拟货币、贡献大小发放“工资奖励”。企业员工晋级评选将以客观评价与主观审评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评价从社团原始资料的记录、获得的奖励和虚拟货币、为公司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细化客观晋级标准。主观审评通过个人工作述职或晋级业务报告,由部门经理提出,总经理(副总经理)审核批准,最终上报董事会决定。建立激励机制,结合薪金激励、公平激励、目标激励、认可激励等。此外,对违反学校及公司规定的员工,对其进行扣企业币等处分。“企业式”社团的建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平台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通用标准[R].

篇(10)

关键词:

电气信息类专业;培养体系;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高教强国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1G5].自上世纪末开始,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日益重视,纷纷采取不同措施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及训练[6G7].清华大学最早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学分,并进行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探索.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供资金、成立大学生创业园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培教育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果,各高校结合自身条件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但还存在创新创业模式缺乏、没有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创新创业活动与学生个性化需求不紧密、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投入等问题[8G9].本文结合我校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开展情况,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创新意识培养、构建创新能力模式、加强创新实践环境建设等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形成创新教育的培养体系,并在学院创新人才培养中付诸于实践,取得较好效果.

1创新能力培养实施基础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有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氛围,通过对我院多年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梳理,从转变教学理念着手,构建适应个性化发展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搭建良好的实践场地、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等建设创新能力培养实施基础.

1.1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能力培养强调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转化,引导教师不断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指导水平和参与创新创业指导热情.从以前重教书、轻育人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从以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学院采取基于“CDIO(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5S(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完善)”的“CDIO+5S”模式.其核心内容是:(1)确定培育目标———面:构思、设计教师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途径及实现方法;(2)实施过程———线:构思、设计教师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群的组成、内涵和外延;(3)实现方法———点:构思、设计教师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具体课程的知识点及其实施方案,以知识为载体,以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素质为目的.

1.2构建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符合个性化发展模式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使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成长,在创新能力培养中采取“CDIO+5S”模式,对学生的行为本性(生理与心理,物资与精神)的有效激发,唤醒和激发学生内在的行为动机和潜能,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整个周期为载体,以应用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运用专业应用软件、网络设备、校内真实工程环境和企业实际现场,进行探究式、研究性自我学习,实现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并通过开展“导师+基地+项目+项目经理+学生团队”五位一体个性化培养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三早定(早定目标,早定方向,早定团队),三早进(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角色).

1.3创新实践场地

为了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学院建立创新实验室、创新基地和俱乐部等多元化创新实践场地,为学生提供职场体验、企业实训、创业训练营和创业大赛等情境式创业实践平台.搭建符合客观实际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才”提供阵地,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现学生个性.

1.4政策指导

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新教育指导,学院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同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创业基金、合作教育、合作基地等方式形成持续的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体系,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创意引导与兴趣激发.为了激励学生参加创新教育培养,制定了“大学生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课程,实施置换学分机制,可以用创新学分替代部分专业方向选修课或者实践环节的学分.

2采取的措施及做法

2.1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设计应用能力,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运用现代化技术实施传统实践教学方法.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应用性强的理论课搬到实验室上,实现边讲边练、“做中学”的预期效果.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部分实验课独立设课、单独考试.突出学生是实验教学过程主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研究和创新能力[10G12].

2.2全面实行实验室开放

学院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制度和导师制,采取老带新、梯队式模式,促进实验室开放的实施.学生可通过实验室开放进行科技制作、实验研究获得创新学分.同时要求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必须到实验室进行项目实施,达到一定学时方可验收,采取激励与约束手段保证实验室全面开放,鼓励教师把自己的科研课题纳入开放课题.

2.3营造真实工程环境,加强实践教学

通过建设与实际企业一致的铝箔生产流水线,在校内建设真实的工程环境,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及动手能力;将汽车自动装配、电机及变压器装配等典型的生产工艺和控制过程制成电教片,通过多媒体形式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生产过程,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另外,以实践基地为窗口、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将教师的科学研究与区域行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使教学内容跟踪领域动态前沿,把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融入到教学中.

2.4管理模式

实施和构建优质、高效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实现全面创新型人才目标作为技术保障.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提高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质、发挥其个性特长.

2.5分梯队培养方式

学院的创新教育采取分梯队培养和多元化指导方式,具体如下:第一梯队:直接参与课题组的项目称为科研助理.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态度端正、自学能力强、肯钻研、对参与课题组有充分准备的学生直接介入课题组的在研或预研项目.第二梯队:在课题组内跟踪学习.对课题了解不充分、准备有所欠缺的申请人,由第一梯队教师指导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参与项目讨论、观看、模仿、当助手等提高个人能力,使其步入第一梯队.第三梯队:以补充基础,组外学习为主.低年级或理论有所欠缺的人,首先抓基础理论与技能学习,通过开展理论授课、技能操作等培训,使其尽快了解课题,使其步入第二梯队。学院按学科专业方向建设大学生课外创新基地.采取教师+科研助理+学长指导方式,教师负责基地工作计划及方向引领,科研助理负责日常管理及工作计划的落实,学长依托某一方面知识能力优势指导新进基地的成员.

3取得效果

面向学院6个专业2000多名本科生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科竞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如下效果.(1)大学生课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效果突出.学生竞赛成果显著,获得多项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其中物联网大赛国家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国家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三等奖1项,吉林省“挑战杯”特等奖2项,吉林省省长奖1项.学生科技成果在全国科技周、中国载人航天展等大型活动中进行了展示,受到各级领导关注.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0%以上,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好评.(2)“基地+项目+导师+学生团队”个性化培养,成效明显,依托“自动化应用技术”吉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工程研究中心,培养了学生的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能力.(3)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模式得到社会认可和关注,«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曾多次给予报道.

4结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国家的战略规划需要,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应根据学校特点及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案,突破创新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忽视符合学生个性需求、创新教育趋于形式化及与资金短缺等阻碍,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58G160.

[2]高文兵.创背景下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6(1):49G50.

[3]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森.“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2):20G28.

[4]王晓迪,王松武,李海波.论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6):283G286.

[5]杨宁,王凡,冯兆坤,等.大学生创新活动体系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106G108.

[6]周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9):30G33.

[7]闫海波.新时期高校创业教育的新途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0):23G26.

[8]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G103.

[9]杨丽,温恒福.大学创新教育的内涵、难点与推进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0(8):28G30.

[10]程贞玫,徐晓丹.论大学的创业文化构建[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9G42.

篇(11)

2009年上半年,某大学学生会在某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某大学团委的亲切指导下,以“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为宗旨,以“服务学校的党政大局,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坚持以思想作风建设为龙头,以狠抓学风建设为中心,以精品活动为载体,服务全校广大同学,打造学生会良好形象。在新的学期,学生会将继续实行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做好学校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为广大同学锻炼自己、奉献他人、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供平台。为了更好地指导本学期工作,现制定学生会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指导思想

新的学期,某大学学生会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踏实进取,并重点围绕以下指导思想开展工作。

1、推进活动精品化。紧密结合学校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总体目标以及我校团学工作大局,积极推进各项学生活动品牌化、精品化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积极打造品牌性活动,创建精品工程,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2、突出服务理念。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服务学校党政工作大局;另一方面,以精品活动为载体,服务广大同学的成长成才。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重点围绕两个层级,即大一新生和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在心理健康、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就业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切实的服务和有效的帮助。

3、强化内部建设。推进学生会内部组织建设,一是加强学生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学生会及各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则,推动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向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迈进。二是加强人才工程建设,通过开展教育培训、素质拓展和工作历练等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加强班干部培养工作计划,增强学生会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组织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部门文化氛围,增强学生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部门副职和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梯队建设,确保学生会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主要工作内容

本学期学生会的工作分成常项工作、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三大块,具体如下:

(一)常项工作

对于常项工作,要坚持狠抓落实,常做常新,共有9项:

1、青年志愿者注册工作。针对09级新生,完成有意加入青年志愿者行列的同学的注册工作。

2、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常项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期开展校园文明纠察、文明交通行、志愿者送温暖活动、志愿者橱窗宣传活动等传统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3、星级文明宿舍评比。定期组织院系学生会的相关部门开展全校宿舍检查,评选星级宿舍。

4、开展餐厅检查活动。指导某大学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清真伙食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对学校各食堂、餐厅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并开展月度优秀餐厅评比活动。

5、开展维权接待日。每月中旬在各个生活园区开展大学生“维权接待日”活动,普及法律知识,现场接受同学们投诉。

6、开展校园商家检查。践行某大学“12315联络站”、大学生维权岗的职责,切实维护同学们的合法权益。

7、定期举办创业论坛。邀请名家、导师到郑大为广大学子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大讲堂,鼓舞在校学生创业热情,教授大学生创业就业知识。

8、搭建勤工助学平台。为同学们收集家教信息、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并积极完善“有效、安全、诚信、公开、方便”的勤工助学平台。

9、加强大学生艺术团日常训练。协助校团委加强对大学生艺术团的日常管理,创作、排练优秀的文艺节目,丰富校园文化。

(二)重点工作

对于重点工作,要坚持抓出成效,树立品牌,共有24项:

(以下主要为学生会换届相关工作)

1、主要学生干部公开招聘。9月中旬,学生会面对07、08级全日制本科生招募主要学生干部,进行换届。

2、招收09级新委员工作。10月中旬,学生会面对09级全日制本科生招募委员,组成新一届学生会。

3、举办新委员培训会。 10月下旬,针对新委员,开展一系列培训性质的讲座,帮助其迅速进入角色,熟悉工作。

(以下主要为迎国庆系列活动)

4、举办迎国庆60周年文艺晚会。为庆祝60周年,展示我校学子的青春风采,特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工作计划文艺晚会。

5、举办新生朗诵比赛。 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在新生中举办配乐诗朗诵比赛。

6、开展迎国庆志愿服务活动。9月下旬,组织各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纪念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志愿宣传大型外场活动。

7、开展迎国庆书法、绘画、摄影、美术作品大赛。以庆国庆、歌颂祖国为主题,开展些列的比赛项目,同时为广大爱好书画、有书画特长的同学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以下主要为服务学子系列活动)

8、礼仪队招新、服务工作。礼仪队作为优秀的服务艺术团体,将在本学期进行招新工作、培训,投入工作岗位。

9、第六届某大学宿舍文化节。以“打造精彩宿舍文化 构建健康和谐校园”为主题,开展棋艺大比拼、十佳优秀宿舍长评选活动、十佳宿舍管理员评选活动、最受学生欢迎餐厅评选活动、宿舍元素设计大赛、宿舍情景剧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

10、青年志愿者主题月活动。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根据“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为要求,结合每月特点开展主题月活动:9月份开展“谢师恩,迎国庆”主题月活动;12月份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系列活动等等。

11、2009年度青春校园舞蹈大赛。充分展示我校学子的青春风采,为热爱舞蹈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12、2009年度女子篮球联赛。举办2009年某大学女子篮球联赛,展现青春风采,丰富校园文化。

13、“最受学生欢迎商家”评选活动。学期末对校园内100余家商店进行“最受学生欢迎商家”的评选,并进行表彰。

14、举办英语四六级冲刺讲座。邀请新东方知名老师为我校广大同学做四六级考前辅导

15、举办元旦假面舞会。 元旦假面舞会是迎新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同学课余生活的调味品,为不同院系的同学提供交流平台。

(以下主要为服务校园稳定工作)

16、配合学校做好甲流防控工作。积极开展甲流H1N1防控知识宣传、组织志愿服务等。

17、冬季“宿舍安全月”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学生宿舍的防盗、防骗、防火开展宿舍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18、加强校园跳蚤市场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指定定点、规定时间、提前申报”的管理方式,确保校园跳蚤市场和谐、有序进行。

19、引导并规范院系学生会外联工作。通过院系外联情况登记制度、院系对口联系监督制度、全校外联资源共享制度和外联纠纷申报制度等,不断加强对各院系外联工作的引导和规范,进一步做好校园外联环境建设、建立全校外联一盘棋的格局。

(以下主要为学生会内部建设相关工作)

20、为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新进成员举办新委员培训专场讲座,帮助新委员迅速了解工作环境、融入工作角色。

21、开展某大学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内部素质拓展、联谊,使学生会内各部门成员加强交流。

22、加强人才工程建设。完善干部培养机制,搭建学生干部锻炼平台,帮助同学们进行学生干部生涯规划,竭诚服务学生干部全面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

23、进一步贯彻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四级联动”的工作精神,形成校院班一盘棋的工作局面,定期对基层学生会进行科学化的量化考核,作为基层学生会年内各种奖励和评优的重要参考标准。

24、深入基层,注重调研,定期走访基层院系学生会开展工作大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三)创新工作

对于创新工作,要坚持不断涌现,打造亮点,共有8项:

1、“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大赛。宣传环保理念,号召广大学子利用身边的闲置资源进行转换成可利用资源,构建和谐校园。

2、举办礼仪形象展示交流会。 为校礼仪队成员和院系礼仪队成员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共同进步。

3、增加校辩论队管理和训练。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日常训练,以备战国内各大赛事。本学期,10月中旬校辩论队将参加皇城相府杯辩论赛,本学期辩论队训练即围绕其展开。

4、加强维权组织队伍建设。针对09级班级权益委员举办培训会和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基层维权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5、举办创意手绘比赛。 引领时尚潮流,将普通的书画比赛的载体变换成T恤衫,活跃校园气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娱生活氛围。

6、开展“早餐工程”。 倡导广大同学早睡早起、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