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道德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自觉地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现代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以及促进本民族政治道德情操的不断升华。
市场经济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意识、危机感激励了大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功利主义淡化了大学生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如何使大学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心态,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进行积极引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华民族历来有推崇道德楷模的传统,“见贤思齐”是古之明训,我们表彰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实际上也是道德模范,是针对当时最需要突出表彰的道德行为的模范。现代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作出新的努力来及时应对。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作用
社会道德是社会主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自觉认识和向往,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社会道德模范为载体,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社会道德模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几个作用: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社会而言,社会道德模范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道德模范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它能产生一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这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能够将个体导向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和规格方向上来,引导人们为之共同努力。一个社会的发展,本质上体现为全民精神的进步。因此,优良的道德模范可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社会道德模范的高尚品质可以激励大学生升华道德认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用社会道德模范来教育大学生可以起到知行合一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社会道德模范可以唤起大学生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崇敬,还可折射出激励、启发、催人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到熏陶,达到精神上的鼓舞,在思想上起到强烈的共鸣,从而升华道德认识,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从道德的角度上规范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会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除了需要一定的法则和制度以维持基本的秩序外,也需要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模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榜样,他们身上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彰显出新时代的崭新的精神风貌。这充分表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为大众所接受。将社会道德模范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使大学生行为规范化、系统化,最终升华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3.在大学生中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
社会道德模范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凝聚作用。首先,如果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为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道德标准,那么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与向心力。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的集中表现形式,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其次,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评判、凝聚功能,使社会和谐得以肯定。而道德在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社会的热情。
二、在当代大学生中形成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注意点
运用社会道德模范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选树道德榜样,始终应注重坚持面向大多数,把重点放在基层,放在普通岗位上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大学生,着力发现他们在平凡学习生活上的不平凡创造,讴歌他们在普通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通过加强社会道德榜样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加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警自查、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自觉地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现代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以及促进本民族政治道德情操的不断升华。
市场经济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意识、危机感激励了大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功利主义淡化了大学生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如何使大学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心态,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进行积极引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华民族历来有推崇道德楷模的传统,“见贤思齐”是古之明训,我们表彰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实际上也是道德模范,是针对当时最需要突出表彰的道德行为的模范。现代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作出新的努力来及时应对。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作用
社会道德是社会主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自觉认识和向往,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社会道德模范为载体,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社会道德模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几个作用: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社会而言,社会道德模范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道德模范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它能产生一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这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能够将个体导向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和规格方向上来,引导人们为之共同努力。一个社会的发展,本质上体现为全民精神的进步。因此,优良的道德模范可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社会道德模范的高尚品质可以激励大学生升华道德认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用社会道德模范来教育大学生可以起到知行合一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社会道德模范可以唤起大学生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崇敬,还可折射出激励、启发、催人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到熏陶,达到精神上的鼓舞,在思想上起到强烈的共鸣,从而升华道德认识,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从道德的角度上规范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会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除了需要一定的法则和制度以维持基本的秩序外,也需要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模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榜样,他们身上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彰显出新时代的崭新的精神风貌。这充分表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为大众所接受。将社会道德模范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使大学生行为规范化、系统化,最终升华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3.在大学生中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
社会道德模范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凝聚作用。首先,如果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为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道德标准,那么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与向心力。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的集中表现形式,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其次,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评判、凝聚功能,使社会和谐得以肯定。而道德在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社会的热情。
二、在当代大学生中形成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注意点
运用社会道德模范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选树道德榜样,始终应注重坚持面向大多数,把重点放在基层,放在普通岗位上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大学生,着力发现他们在平凡学习生活上的不平凡创造,讴歌他们在普通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通过加强社会道德榜样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加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警自查、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青年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并伴随信息化一同成长,视野宽阔,接受了来自众多领域的信息,知识庞杂,情感丰富,艺术气息浓厚,善于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但身处价值多元的时代,面临社会的急剧转型,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明显表现出困惑和迷茫,诚信意识淡薄,个人的道德行为失范,甚至会对信仰产生质疑。但是08年的奥运会被外国人亲切地称为“鸟巢一代”的青年志愿者和汶川地震中青年大学生的表现也展示了大多数大学生仍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能够自觉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也有高度的认同。故而,要切实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融入到高校的艺术教育中,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向,确保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保证大学生政治方向的坚定,道德素质的高尚,进一步使其明辨是非,明确荣耻,如此,不仅能有效达到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更易于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的发展规律。
艺术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
艺术教育,通过艺术熏陶和感染人,达到净化心灵、健全人格、启迪智慧的目的,从而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在春秋末期,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就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极力倡导以艺术教育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到了近代,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先生,更是倡导将民族艺术融入课堂教育,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旨在优化国民教育,切实培养国民的健全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从人的精神上塑造人、感染人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旨在通过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艺术修养,熏陶、濡染、浸润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修养和思想道德品质,也包含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各项内容。由此可知,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方面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宗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高度的吻合,这就更进一步确保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之必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形形的社会观念不断涌入国门,古今中西文化在不断碰撞,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建设,致使一些大学生在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失去了自我。“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中,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如上所述,多数大学生只注重对个人利益的追求,道德素质下降,而艺术教育则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方式,有强烈的感召力,“可以培养大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真、善、美的优良品德,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最好形式”。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的国民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高校是培养国民价值体系的重要场所,在高校和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群体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目前,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度有些差强人意。这固然受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社会环境趋利化等社会因素影响,但同时应看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种种不足。艺术教育与社会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当今社会,艺术教育可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路径。因此,在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便可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法进行。
(三)是有效满足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逐步提高了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和认识,明确了艺术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通过积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使艺术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和新娱乐时代的到来,一些年轻人尤其是部分高校大学生对“明星梦”的追求已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有理想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的理想过于功利,将学艺术、走艺术路作为发财、成名的唯一选择,那这样的人生观无疑是一种消极,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念。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如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无疑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中,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头脑,使其自觉抵制错误的、功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途径
(一)注重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对学生开展系统的艺术专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觉强化自身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素养。在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使之贯穿艺术教育的整个过程,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确保他们能够坚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对于实现艺术教育教学的目的,完成艺术教育任务,强化艺术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注重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要切实发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阵地作用,强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优势,突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自我教育的作用,以此逐步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接受社会主旋律教育,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洗礼。
(二)优化外部环境,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中,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艺术教育的目的旨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使之能够正确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增强自我建构的意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优化外部环境、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部教育环境和氛围,充分利用当代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热情,建立社会实践平台,才能促使其在亲身的实践中感悟社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或否定,形成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取向,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我建构意识,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二、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在注重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同时,一些学者也把目光转向把其职业教育思想与、张謇、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的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上。例如,王彪认为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继承发展的关系,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开拓者,而他的学生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这也教育思想的继承者和开创者。他们在职业教育思想上有着密切联系,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实践上,他们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推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淑丽对黄炎培和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她认为两人在相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并具体从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三个方面来计较二者职业教育思想的异同。在杜威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方面,张晓明也进行了相关研究。马斌也对黄炎培与张謇、陶行知等教育家在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办学方针、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三者提出了各具个性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此外,姜建、马万明对张謇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该文章主要从两者职业教育思想起源、职业教育实践形式、职业教育内容、职业教育原则进行比较,认为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先于黄炎培,并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参考的范例;在职教实践形式方面,两者都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但张謇更加注重校企合作,而黄炎培更加偏重职业指导;在职教内容方面,该文在张謇“事业之所至,教育之所至”的教育理念与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理念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异同比较;在职业教育原则方面,作者认为两者都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但从具体实践上看,黄炎培职教对象更为广泛。
【关键词】会计教育 职业道德
这就要求我们在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加大力度,建立一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一、我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动手操作;而轻思想建设,轻道德建设的误区。会计专业更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如做会计账表,手工技能是培养的重点,学生在会计方面的业务水平提高了,但是职业道德水平教育却没有随之提高。有的学校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生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误入歧途。
从社会这个大课堂来说,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人员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会计人员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很容易掉以轻心,将职业道德抛之脑后,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顾职业操守,利用专业优势,铤而走险,大肆造假。
会计人员的工作缺乏独立性。会计人员需要依附于企业而生存。在单位上会计人员需服从领导,并按领导的指示来完成工作,这种地位上的从属性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会计职责的履行。目前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有些企业仍然存在两套帐的做法,会计人员根据不的同会计信息做出不同的会计报表的。这些都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
二、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主要体现在通过外在各种各学习途径形成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学校或其他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学习,形成的道德观念,这主要是来自于外部,通过学习,有的人形成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有的人虽学但不一定能接受,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其次,是在工作过程中受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可能会自我约束,接受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通过自我学习,调整,从而一步一步的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并终生接受它的指导。
对于会计工作人员来说,不管是通过外在学习,或是通过内部的自我调整,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指导自己的工作,实现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目标。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学校方面,应该在专业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他们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同时也要加强会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重视言传身教。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都要给学生灌输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原则这些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使这些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在上岗之前就能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应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约束和调整,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从业观念, 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实事求是,依法提供会计信息。
社会大课堂方面,加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一定手段和方式系统地传播、阐释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要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重要的并且有益的,诚信是必然趋势。 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加强司法和政府监管力度,发挥法律和行政力量。要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另外,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但是不要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诚信教育,改进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课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对在岗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使会计从业者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缺失的行为做造成的危害性,在工作岗位上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
总之,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当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措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讲求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世界诸多国家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教育思想虽形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今又观之,感慨甚多,看似“古老”的教育思想,纵观今日之中国教育,这些教育思想对改变中国教育现状存在的弊端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之所以有如此之说,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我国基础教育科学教育思想观念的严重缺失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德育与智力教育,恰恰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重大漏洞,值得引起广大教育者和教育领导者的深思。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即是强调实行对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教育,其主要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实施“自我教育”的同时,要实施多方面的教育,诸如:智育、德育、劳动教育等,在其教育理论中,他尤其把道德教育视为基础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信念和理想,健全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其次。他的理论还特别强调智育这一重要环节,智育即“智力的教育”,其对智育的诠释是反对把填鸭式的课堂教育作为唯一的教学活动,“唯智也”苏霍姆林斯基对智育的诠释是不仅仅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强调更重要的教育过程,他的这一理论比同时代西方的“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都要站得高、看得远,也比‘传统教育论’研究得更透彻,理解得更全面。
他把智育具体拟定为四个方面;首先是通过传统教学使学生掌握、积累科学知识,这是智育的根本;其二是发展智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的,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会抑制智力的发展,二者协调配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力教育其三是培养智能。
即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展智力、掌握知识和进行智力劳动所不可缺少的技能、技巧与本领,也就是培养从事脑力劳动所必要的手段和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要求培养的智能,既具有知识的成分,又具有智力的成分,还具有工具的性质培养智能这项任务,包含着全新的独创性的见解其四智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一理论的实现有两个必须的渠道,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另一个是科学知识与真理的掌握。
基于此理论,观今日之中国基础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首先是学校教育存在商业化的问题,个别学校教育存在道德教育的缺失,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唯利是图,寡情薄义的道德取向看似大学生人才云集,实质是缺失有用的真正人才,其后果是十多年的学校教育造成今曰就业艰难,缺少智力型,创造性的有用人才。
其次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教育的投人,而学生的学习卷人了高成本的漩涡,基础教育良莠不齐,滋生了教育的腐败,无形地对学生道德观念及教育形成了不良影响,乍看基础教育并没有被产业化,而实质上却出现了严重的商业化倾向。
再者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城市与农村,学校与学校之间分三六九等,这些现象为教育腐败的生长提供了空间。
再者是基础义务教育面临的择校问题,看似平等,实则跟学生家长的权钱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关系,权钱决定了孩子能享受什么样的教育资源高校。虽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其招生意向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着基础教育的教学取向再次是应试教育成为了基础教育的主体,其道德、智力教育缺失,即使表面开设了这些课程,也只是停留在表象上,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功利性的教育方式只会使学生正确的道德取向缺失、社会价值失落还有就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媒体的引导从某些方面颠覆了学生的价值和道德取向,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承担起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的责任,并使之走向科学发展的正途。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局部存在商业化倾向,道德教育相对淡化,应试教育体系急待整改完善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关键是思想文化的缺失长此以往,中国教育将出现令人担忧的恶性循环局面!
回归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笔者认为我国当前教育极待拯救的问题是道德伦理的实质性教育,从孩子的教育初端开始,从小就让孩子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公民道德基础,亦即从小滋养其良好的道德习惯,进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从而树立坚定正确的道德信念,注重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让学生认识美,在学生认识美的基础上培养美的情操、美的修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它决定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方向,学性去影响学生的个性,意即以教生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取决于其育者自身的优秀去影响学生个性在青少年所受的教育,所以学生的发展与定型。
在教育中要形成公民必备的基本总之,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
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具有正确理论在今日中国之教育现状下,的修养和品质的学生应该是热爱值得诸位教育者深思,他为教学习、热爱劳动、不自私而且考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应该成虑别人的利益、富于同情心且具为我们广大教育者的崇拜图腾,有正义感。
其次是实施真正意义我们要呼唤摒弃利益至上的教上的智力教育,意即通过课堂教育回归学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发展智力,培毛毳教授,硕士毕业于湖养智能,进而形成科学的的世界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湖南观,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师范大学朱咏北教授,中国音乐成为真正有能力的智者,而不是学院访问学者,从教二十余年。
互联网已经完成了在我国的普及,走入了千家万户,在这样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与网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为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共享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在它积极一面的背后,也隐藏着容易使人堕落的陷阱。所以说,网络这一工具是造福于人还是祸害于人,关键就要看如何对其进行使用。高校是网络建设与应用的前沿,因此所面临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更加严峻,如何对其进行处理就成为了高校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社团对开展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促进作用
1.高校社团能够使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和趣味性
由于互联网无形、无界限,因此社团在开展各类有关网络道德教育的活动时,社团成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寻找有关信息,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对相关德育理论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网络道德理念,这样就比传统的教师授课形式的网络道德教育更具开放性,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同时,由于社团成员间彼此联系频繁,所以他们会通过qq、电子公告板、e-mail等对有关网络道德内容进行交流,以做到取长补短,而成员间就某一问题的辩论也会引起大家的参与,这样就会催生出有关网络道德教育的各类三维动画、声音和图像作品,让学生在欢乐和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
2.高校社团的集体性有利于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延伸
高校社团是有一群具有相同爱好和兴趣的学生所组成的集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团的存在就意味着这种集体精神的存在,每一位社团成员都在为着这个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如果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社团活动进行开展,那么社团成员就会认真的组织、策划并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当中,从而扩大此类活动的影响面,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延伸。除此之外,具备浓厚的集体主义精神的社团活动也可以在校园中得到广泛的开展,其辐射效应会使更多的高校学生受到网络德育教育的熏陶,并不断的对其进行接受和认同,进而在实现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目标的同时培养了高校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在通过高校社团促进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注意进行正确的引导
想要使高校社团更好的发挥出对网络德育自我教育的作用,有关教师就必须要注意对社团活动和活动内容进行适当的、正确的引导,确保社团活动所蕴含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符合时展和德育工作要求的。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团活动还是以娱乐性活动为主,思想内容相对较少,这样就更突出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只有坚持娱乐性、学术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出高校社团对于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促进作用。
2.培养社团成员的自主意识
教师在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所采取方法的合理性,避免对其产生干扰,从而使学生的自身潜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让各类德育教育活动能够具有相应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从而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其中。事实证明,给予社团以应有的活动自由,能够让学生产生出自己的思想,使活动变得更加成功,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作为“网络一代”,网络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这一工具是否会引导他们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关键就在于如何对其进行使用。在网络技术有待提高,网络立法尚不够完善的今天,做好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增强自身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抗诱能力和自律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履行有关规范,培养住自觉的道德意志,建立自律自求、自我保护的网络道德机制。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高要求。本论文对高职阶段2010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90后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以秦皇岛市某三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论文对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辅导员及任课教师进行访谈。
一、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求知欲、进取心
在调查中,非本人意愿而读现在专业的学生人数占33.33%。在学习生活调查中,仅有6.67%的学生表示能够做到每节课都认真听讲,8.53%的学生会有偶尔逃课现象发生,有33.33%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较懒惰,仅有1.67%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目的明确。很多同学认识不到所学习课程的价值,对课程缺乏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虽然有91.7%的学生不旷课,但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学习的却只有6.61%。
2.生活上虚荣、攀比,心理不够坚强
很多大学生的虚荣心使得他们没有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生活上攀比,思想上懈怠散漫。调查中,有55%的学生会把大部分生活费用来买零食,71.67%的同学把大部分生活费用来交电话费,还有40%的学生会把大部分生活费用来买衣服。浪费问题在校园里更是显而易见,如丢在餐桌上的剩饭剩菜等。
3.道德品质现状
通过访谈辅导员及任课教师,发现大学生在道德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文明礼貌观念的流失
上课时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不认真听讲,时有课上吃东西的现象。课后学生们都用挤在过道里拥挤喧哗,给其他同学及教师行走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其他上课的班级。校园里见到教师不主动问好,学生间交流时常有脏话,打扫宿舍卫生时将垃圾扫出门口不收等。
(2)时间观念淡薄
学生上课迟到、开班会时迟到,总有各种理由迟到,并且不与教师事先请假,缺乏对教师和同学的尊重。
(3)集体荣誉感不强
90后的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更多地关注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情况较严重。90后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也并未将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和班集体,甚至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没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集体荣辱感和民族责任意识。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自身原因
进入高职的学生综合成绩不高,或者偏科严重,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刚刚告别紧张的高三生活,面对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不能够做好自我管理。90后的父辈都经历过生活的磨难,他们不希望孩子受苦,便对孩子过分溺爱,竭力维护自己孩子的利益。例如,当孩子与他人发生矛盾时,父母不能客观地评价谁是谁非,不由自主地偏袒自己的孩子;或者只重视孩子的物质生活问题,而忽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引导。这些使得孩子从小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感恩父母的艰辛,没有听到过批评,抗打击能力较差。
2.学校原因
高职属职业院校,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重心是技能培养,对于文化课、德育课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学校测评制度的僵硬使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思想道德表现;第二,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形式化较重,未使学生对其重视;第三,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有些学生的不道德行为没有受到学校的管制,形成较差的环境,其他同学随之效仿。学校的校园文化没有建设好,很容易形成坏习惯的传播和继承。除此之外,高职学校师资队伍如果在道德文化素质方面建设不够完善,教师没有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3.社会原因
第一,社会风气较差,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盛行,有无能力不重要,有钱有人才行,这使得学生削弱了自己的学习动力和信心;第二,就业现状不乐观,许多拥有大专、本科学历甚至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求职难,或工资比不上一个富有经验的农民工,这使得学生心理很受打击,感到前途一片迷茫,不相信“学习改变命运”。在这种大的环境影响下,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和认真。
三、从学校教育谈问题
1.学校首先要做好新生入学指导,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大学,在大学校园里自己应如何生活。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引领他们做生活的强者,秉承“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原则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有文化、有道德的高素质大学生。
2.面对教师、学生全面推行国学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素质进行关注与培养,创建优质的校园文化。校园的文化建设很重要,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非常有助于提高整个校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应该加大对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和电子阅览室设备的投入,增添体育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场所,使同学们在学习之余有足够的休闲放松的去处。多组织各种文娱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写作大赛、书法比赛、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展示、校园歌曲大比拼等一系列活动。这些不仅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在交往中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同时,学校要提供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平台,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4.认真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意识到只有真正掌握知识技术才能真正独立,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同时也能使同学们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不断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边文颖,《对高职学生生活事件的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第37卷,2010
2.伍汝辉、杨清波、王双见,《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怀化学院院报,2010
3.蓝艳,《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缺憾与教育模式的创新》,广东培正学院英语教育中心,2005
4.刘益鸾,《浅谈高职学生品德修养》,素质教育论坛,2007
职业院校中德育低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职业院校中的德育内容较丰富,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教育。因为职业院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面向社会实际培养一线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个体的职业道德就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同时也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高低。就目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施状况来看,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在基础教育之后,对职业教育而言,主要在职业院校。然而,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效令人担忧,成为企业和行业对其毕业生抱怨最强烈的方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查访问,结合调查结果.本文就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展开讨论。
一、“边缘化”和“失范化”的夹击: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表层原因
教育的效果是合力的作用,包括来自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系统力量。职业道德教育实效问题同样如此,是职业院校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拷问职业道德教育低效时,也必须从这两个部分入手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职业院校内部职业道德教育有没有问题?学校外部特别是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两者的教育效果是否一致,其合力是增加各自的效果。还是相互抵消或出现负面效果?
(一)“边缘化”:职业道德教育低迤霭熬效的内部原因
笔者对上海市、南京市和温州市的8所职业院校进行了实地走访和羼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处于整个职业教育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的“边缘”。事实上,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制度性的职业道德课程;二是专业课程;三是就业指导课程;四是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
(1)制度性的职业道德课程比例较小且内容单一。当我们问及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时。院校的老师就会拿出教学大纲告诉我们有5-6门,甚至7—8门课都进行此类教育,这些课程事实上绝大多数都是政治课,还有少量的人文课程。这一点。也从学生那里得到证实,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没有涉及职业道德。当然,不可否认,在职业道德教育中需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引领以及人文精神的熏染.但从职业道德教育的课时比例来看,仅占这些课程的20%左右。一般而言,职业院校仅《思想道德修养》或《职业道德与法律》一门课程。即使在这门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从教材上来看有几个特点,一是不分专业;二是职业道德内容比例较少,从字数上看,仅占1%左右;三是内容以职业道德规则或基本规范为重点;四是少有情境性的职业道德问题探讨。
(2)专业课程中的技术伦理教育较少出现且容易被压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院校的某些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有部分任课教师把技术伦理列入课程计划中,但在访谈中该教师坦诚的表示,这些内容虽然非常重要,需要系统讲授,但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需要教授的专业技能越来越多,在课时紧张的时候,有时不得不砍去这一部分。可见。在日常的专业课程中,职业道德教育很难占有一席之地。
(3)就业指导课程中职业道德的篇幅偏少且内容偏浅。所有院校都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且有些非常新鲜活泼。但在所有内容中,职业道德教育所占篇幅很小。例如.某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总体为16学时,而职业道德仅占2学时,且这在职业院校是普遍现象。在有限的2学时课程中,教师传授的职业道德多数不涉及具体的职业道德问题,比较浅显、简单。因此,就深度而言,职业道德教育还很不够。
(4)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中职业道德教育时有时无。除了正规的教学之外,学生还参与各种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例如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主题班会,在某些班会中会把职业场景中的礼仪教育作为主题来谈。在实习和见习之前,合作单位会就与工作相关的劳动纪律和职业规范来学校讲一课。这些活动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零零星星,时有时无,没有制度上的保障,也就很难起到实实在在的影响力。
由此可见,在上述几个环节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是:比例小、内容浅、以知识和职业规范的传授为主、容易被压缩。因此,无论从数量、广度还是深度来看,职业院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越来越呈现出“边缘化的倾向。
(二)“失范化”: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外部原因
职业道德教育的低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除了职业院校的影响之外。还有学校外部的影响,可以把它称之为“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大众传媒、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等等。我国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那些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道德要求受到调整,有些已经瓦解,但是,一些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尚未及时形成和确立。于是在转型过程中的社会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真空’地带”。再加上,当前社会职务犯罪比比皆是,弄虚作假堂而皇之,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到可以用风气来形容。种种见利忘义的行径导致了社会的“失范化”现象。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们的道德也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要形成健康、良好的职业道德就难上加难。
(三)“内外脱节”: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系统原因
当然,从上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职业院校所进行的正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环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相互抵触的。当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会发现学校中所宣讲的和社会实际情况反差较大,开始的时候会出现不适应.后来渐渐也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从个体的道德发展来看,职业院校所呈现的道德生活情境和社会生活实际是脱节的,而他们对此又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由此出现了道德混乱和随大流的情形。这种脱节可以说是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大系统形成合力过程中的一种失败。但对于这种失败。学校和社会双方总是互相埋怨,互存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道德教育要见实效实在很难。
二、“道德人”假设和“规范伦理的主流地位: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深层原因
(一)“道德人”假设: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
在埋怨社会“失范”和学校——社会环境脱离的现实时,我们有没有考虑到职业院校对人性的假设是否符合社会现实?杜时忠教授指出“传统德育作为一个整体对于当代中国来讲,尤其是对于现代化的社会来讲是过时的。不适用的。它对人性的设计,欠缺知性,不属于科学”目,而这种“欠缺知性”的人性假设就是“道德人”。对于“道德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都表达了“人之初性本善”。经过一定的修炼后“人皆可成尧舜”,“重义轻利”,即只讲付出不论回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些就是当前职业院校中职业道德教育的人性基础。在这样的假设下,学校积极推崇“奉献精神”、“大公无私”“牺牲小我,顾全大家”,总是把不顾家庭、不顾个人健康,全心投入工作有些甚至以身殉职的案例作为榜样来教育学生。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是培养未来职场中的“道德人”。这种“道德人”的假设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孔子就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诸如此类的论述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
但是,这种假设事实上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学生把职业道德等同于职业规范和工作中的顺从,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二是学生本能的会产生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在上述这样的院校职业道德目标的引导下,学生只能隐藏这些追求,否定自我,转而“伪善”地服从集体利益,这会导致严重的人格分裂;三是社会人的追名逐利无时无刻不在学生的周围发生,从“道德人”的眼光来看,当然,种种社会现象确实“失范”。于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定会产生冲突、困惑和无所适从,经历了这一切以后,有些人会正确的反省。但更多的人可能会漠视职业道德,我行我素。
可见,职业院校所采用的“道德人”假设,从根本上使得职业道德教育难以取得实效。如果不转变这种人性假设,不正视个体的自身利益。然后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之间关系的话,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改革难以有所突破。
(二)“规范伦理”的主流地位:职业道德教育的依据
我们目前的职业道德教育更多的是职业规范教育,那么在知晓了一整套职业规范之后.学生为何仍然“规范”不起来呢?是内容有缺失吗,从教材分析来看,显然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呢?事实上.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所依据的是“规范伦理”,即强调学生知道规范,牢记规范并执行规范。而这些规范是“死”的,是绝对的,是条条框框的,只要遵守就可以了。于是,在教学中,强调“知识”和“规范”的“讲授”和“灌输”.考核中,强调的是对职业规范的“记忆”和“复制”.即使有材料分析题。也不过是虚拟的纸上谈兵而已,并不会对学生的内心产生任何影响。总体而言,目前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把职业道德看成一种知识.而非一种实践。
然而。现实的职业情境是极为复杂的。虽然这些职业规范都会遇到,但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只要做出是与非的判断即可.而是多种道德因素错综交织,需要更多的是权衡和选择,而不仅仅是非此即彼的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毕业生往往会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没有相关的体验。也没有为这种冲突做好充分的准备。
可见,职业院校中“规范伦理”的主流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即使了解了所有的职业规范,考核满分.也难以在错综复杂的职业情境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三、“经济人”假设和“应用伦理”的选择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出路
市场经济是一种体现利益关系的系统,在这样的背景下,忽视个体利益的“道德人”很难站稳脚跟,而只是大胆地提出“经济人”的假设,并正视这种假设,才能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中的种种利益关系。此外,基于道德实践、道德冲突,追求制度伦理和程序伦理的“应用伦理”继承并超越了“规范伦理”的阈限,更适合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依据。在这两个根本性的方面做出变革,职业道德教育才可能取得实效。
(一)正视“经济人”: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根本
根据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经济人”具有理性和自利两个基本特征,所谓理性是指这种人具备关于其所处环境方面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即使不完备也是相当丰富透彻的,同时。这种人还被设想为具备一个有条理的、稳定的偏好体系,并拥有很强的计算能力.以此来获得其偏好尺度上的最佳方案。所谓自利是指经济行为的当事人是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人。当然“经济人”也经历了古典模式到新古典模式向广义模式的转变,特别是贝加里·贝克尔、詹姆斯.布坎南已经把它拓展到了非商品性领域,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自然职业道德也在其中。
在这种假设下,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在一般情况下,进行价值判断及行为选择时,通常处于对自身利益的权衡.希望用最小的德行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经济人”并非完全以利益为中心。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许多不求回报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仍然存在。但这些不是处于常态下.而是处于某些特殊需要和特殊情况。否则的话,人们就会处于天天加班而无法获得津贴的伪道德状态。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自由、平等符合伦理学上的“善”,经济学所承认的人的求利动机的正当行为也可以或应该看成是道德的,在这样的前提下,“经济人”假设就比“道德人”假设更贴近社会现实,更容易把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和复杂的社会现实情况联系在一起。
在“经济人”的假设下,职业院校中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宣扬无私助人的崇高举动、超越纯粹的仁爱之心.更要从学生的常态出发,分析在工作情境中可能遇到的道德事件,并强调此时如何以合乎道德的方式来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如何权衡,然后以最小的德行成本获得最佳的道德效益。另外,由于经济领域和学生的专业学习息息相关,可以把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纳入到专业课程中。更有利于激境化的思考。
(二)运用“应用伦理”: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实践基础
伦理学中的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往往并不在于对道德作用与地位的体认,而在于道德原则的应用;特别是当出现两难(道德悖论)之时,也就是说在同一事例上发生了不同的道德规则相互冲突的情形之时,人们应当采取何种态度,应怎样根据不同的因素与几率进行权衡。这是“应用伦理”的核心观点。一般情况下,当单一道德规则出现的情况下,人们都会按照规则行事,不会出现是否道德的疑问。只有当几种道德规则同时出现,又产生冲突时。人们才会去考虑怎么做是道德的。事实上,职业世界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常常属于后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用伦理”比“规范伦理”更具有实用价值,成为个体职业道德实践的基础。
如果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够运用“应用伦理”,那么其教育教学必然转变原来的知识性、规范性的特点,而是在内容上。注重工作情境中的两难问题,在方法上,采用“实践”和“参与”的方式,让学生在贴近职业现实的情境中,了解、讨论、争辩,从而确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获得一种真实的内心体验,增强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度,提升对道德冲突的处理能力,以便为未来就业和道德的从业做好相关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应用伦理的运用不仅仅是指在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也包括社会道德建设方面的运用。在社会道德建设中,需要强调的不仅仅是建立一套经典的、经得起推敲的道德原则或道德规则,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的道德和程序的道德使得这些原则和规则可以应用。合乎道德的制度和程序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够从制度上避免社会的失范,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当抵及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根本性问题解决了.即“经济人”假设和“应用伦理”的选用,才可能从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和互相埋怨中脱离出来,真正建构一个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系统,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具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劳动者。
注释:
[1]李刚,高静文.市场经济与道德代价.哲学研究,1997,(3).
[2]许锋华,杜时忠.从“道德人”到“经济人”——关于德育实效问题的根源探讨与视角转换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
[3]薛飞.“经济人”的德行选择与道德制度建.长白学刊,2001,(1).
[4]甘绍平.伦理智慧[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11-14.
参考文献:
[1]肖平,朱孝红.职业道德现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2]许锋华,杜时忠.从“道德人”到“经济人”——关于德育实效问题的根源探讨与视角转换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
[3]朱冬英.从“理论灌输”到“实践参与”.高职德育模式的转换.江苏高教,2005,(6).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2-0060-03
所谓德育的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就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效果。可以说,德育实效性是德育工作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指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试图从西方教育家的思想中找寻理论资源以提高我国德育的实效性。爱弥儿·涂尔干(Emile Durkheim)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道德教育问题,在当代独树一帜。他的许多德育思想对提高我国德育的实效性富于重要启示。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的思想精髓
(一)道德教育的融合性
涂尔干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因此他呼吁要在学科教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我们不能如此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的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我们必须把道德教育融合在整个学校生活之中,就像道德本身卷入集体生活的整张网中一样。”[1]在涂尔干看来,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可能成为“道德的知识”的,“通过科学知识的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在片面的人文教育和科学知识教学之间寻找一条新的道德教育的出路”[2]。
(二)道德教育的适当环境
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学校是重要的社会化机构。涂尔干指出,在儿童离开家庭时的道德状态和他将来必须努力形成的道德状态之间有很大距离,而且这一距离不可能直接达到,必须有一中介物,“对于儿童来说,自身所拥有的道德水平与社会要求其做到的道德水平之间的发展是需要通过中介完成的,而这一中介最适合的就是学校”[3]。学校能够帮助受教育者脱离家庭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缓冲的中介。在学校,道德教育能够发挥出其无可替代的影响。
(三)道德教育的三要素
涂尔干揭开宗教这层神秘的面纱,发现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具有三大基本要素: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纪律精神的实质就在于使人们的行为符合规范,使人们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行为;牺牲精神在于个体为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而行动,不是为个体自身的利益或除个体之外的某个他人、某些他人的利益而行动,只有这样的行动才是道德的,才是体现牺牲精神的;自律精神则是指我们能够在理性地认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自觉地服从、遵守道德规范。
二、当前德育实效性的问题表征
(一)道德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学来实施的。这种德育形式过于单一和死板,德育课程的教学也多像其他知识类学科一样,是一种死记硬背的知识化传授,“以传授道德知识为特征的品德教育舍本逐末,将道德符号而不是这些符号所代表的道德意义看成教育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远离这些道德知识符号得以产生运行的、现实的生活,虚构一个虚幻的道德知识世界,热衷于对这些道德符号的记诵和逻辑演绎。在这种品德教育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与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4]。
这种道德教育仅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实践性,学生无法形成情感体验及道德共鸣,使学生误以为只要掌握了德育要求就能够“完成任务”。事实上,单纯接受这种形式的道德教育的学生在遇到真实的德育情境时往往无法在头脑中迅速调动出所学习过的道德知识,将其转化为正确的德育行为。可见这种单一形式的道德教育实效性不佳。
(二)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
所谓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是指当前的道德教育并不是从人的存在出发,按照人性的方式,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的活动。学生在学校中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多是由学校单方面宣布一整套班规、校规等,体现在这些班规、校规中的道德规范往往是一种外在的命令,脱离学生实际,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只凭教师的宣传、讲解,是很难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些空洞乏味,类似于传统“美德袋”式的道德理论、教条,对社会道德生活的描述缺乏真实性,很少考虑到学生人格成长的需要。“在这种道德教育中,学生只有遵守道德规范的义务,并不具有道德自由选择的权利。灌输和诱骗盛行,道德教育明显缺乏道德性,学生很少被当作自由自觉的道德主体来看待”[5]。学生主体缺位,德育目标偏离,“人之为人”教育匮乏以及德育内容空疏。即使制定了包罗万象的道德规范,其效果仍然甚微。
(三)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
道德规范是在一个群体内所共同同意的一致协议,是群体内的所有成员都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只有在一个本来已经存在规范协议的群体内,相互作用的各方面才有可能达到相互理解,形成共同同意的一致协议。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制度,道德教育往往以应付、分散的形式出现,没有形成被普遍认同且有约束力的系统化体系。没有科学的德育体系,学生无法自觉参与德育活动、主动接受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洗礼,情感和秩序就无法内化为自己的德育行为,走向人格的成熟和完善。这会使学生缺乏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遵守校规、社会公德、游戏规则等,导致德育实效性不高。
(四)道德教育要求不一致
目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少沟通联系及组织配合。一方面,家庭与学校的道德教育存在两重性现象。在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有的家庭过于溺爱和包办代替,这与学校教育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思想、要求相矛盾,减弱了道德教育力量。有的家庭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及品德培养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些“德育要求的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往往使学生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造成教育上的分力和反作用,最终导致德育的低效和失败。另一方面,教师内部与家长之间德育要求不一致。在学校德育中,有时不同的教师对学生会有不同的要求,家庭内部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德育要求及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德育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果各方道德教育力量不能彼此沟通、整合起来,只考虑各自的想法和得失,导致德育要求不一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会陷入两难境地。
三、德育实效性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构建隐性与显性互补的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实施的,即显性德育课程,如思想品德课,它是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集中地对学生施以德育影响,但因其方法单一,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能仅采用显性的德育课程。“当一个人按照课程规定把整个道德压缩成几节道德课,并在一周之内用比较短的间隔来不断重复这几节课的时候,他很难满怀激情地完成这项工作,因为这种间歇性的课程特点几乎不足以给儿童留下任何深刻或持久的印记,而没有这些印记,儿童就不能从道德文化中获得任何东西。”[6]因此,除运用显性的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外,隐性课程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种重要教育元素。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作为学校隐形文化要素的集合体,具有极强的广泛性,“隐性德育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之一,就是形成‘处处是教育之处,时时是教育之时,人人是教育之人’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格局”[7]。
(二)建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理论
涂尔干认为,在儿童脱离家庭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应当对其实行道德教育,将集体的概念灌输到儿童的意识中,培养儿童在不同的群体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的习惯,因为习惯能够从教育提供的深厚土壤中茁壮成长,最终生根发芽。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教育的社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学校是我们能够实现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场所,因此,道德教育应将学校的整体生活纳入到自身结构之中,起到一种对学校生活的反思与整理的作用,而且还应融通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系,使道德教育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践意义上,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即是在共识价值和社会主导价值指引下,把握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之间的不一致性、矛盾性,从儿童发展需要和(源于个体或社会的)生活问题出发,基于儿童的心智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从知、情、行多个侧面着眼,努力促进儿童的道德图式的建构和道德理性的发展,以真正实现道德主体的自由生长。”[8]
(三)建设完善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伦理体系
同“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一样,他律和自律问题也是贯穿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始终的问题,涂尔干认为,道德是各种明确规范的总体,它说明了在某种既定的情境中人们怎样去行动。规范的功能在于确定行为,消除个人的随意性,使行为具有一致性。在当今社会,建立适应时展需要的道德规范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道德不仅需要道德个体的自律,同时也需要一定制度性的规范作为保障。在现代国家中,越来越多的道德规范被纳入社会法律规范体系之中,越是文明发达、法制健全的国家,其法律所体现的道德规范越有效。因此,当前我国尤其要重视加强制度伦理的建设,构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规范体系。“生活于制度环境中的个体,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无不受制度所内含的价值观、行为要求的影响。在这一意义上,制度性决定性地影响着个体道德价值观的生成和道德行为的发生”[9]。此外,还应促成制度德育与生活德育的融通,让制度充满道德性与教化性,使德育在生活中进行,生活在德育中提升。
(四)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致性
涂尔干提出一条重要的德育原则,即统一学校的教育力量,他认为,“学生在学校接受众多教师的影响,教师的影响不能互相矛盾,必须协调一致,才能保障道德教育的一贯性”。这一思想和我们的德育理论提出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精神与要求是相符的。依照终身教育的理论,教育不仅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要贯穿人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在横向空间维度上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肩负起教育的责任。这种教育的一致性不仅包括学校中各种教育力量的一致性,也包含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学校应向家长、社会宣传正确的德育知识及德育方法,使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达成共识,使三者的教育保持严格的一致性,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沟通与合作;使三方面的德育思想相互统一,德育安排相互衔接,德育内容相互贯通,德育渠道相互补充,形成整体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教育的一体化功能,使德育的实效性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廖小平,张长明.论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及其主要特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4):91.
[2]周晓静.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之启示[J].大学(学术版),2010,(7):16.
[3]杨靖.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5.
[4]高德胜.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40.
[5]严从根,冯建军.道德教育:在正当与有效之间寻求平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9):10.
[6][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3.
[7]庞学光.关于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论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08,(4):47.
谈美育,必须从德育谈起,当下教育者的共识是:学校德育工作难度大。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家庭、教师、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如果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我们对德智体美这四者的关系没有理清。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以德育为先,实质上应该是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德育是方向,德育既是独立的教育,同时应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面向,智、体、美三育均应贯穿德育的主线,这才是四者正确的关系,所以真正的教育者讲美育必先讲德育。但教育的现实却把德育孤立,德育成了班主任的工作和《思品》学科的任务,既然有人负责,又是一门独立学科,好像就分工明确、任务清晰了,于是智、体、美三育好像就与德育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学校中的怪现象就是:除了班主任和思品课教师,一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传授知识,不教学生做人,拿成绩衡量品格的行为比比皆是,最终班主任压力大且精力有限,思品教师教育空间有限,如此一来,德育成了孤家寡人,如何不难!
另一方面,很多教育者把美育异化为“术”,功利化倾向严重,忽视了其道德教育的本质。美育的提出,源于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主张,他提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的观点,希望通过美育独特的精神性、超脱性、创造性、社会性代替对道德教育的作用。至20世纪80年代美育和德、智、体三育正式成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美育观点提出至今,就一直纠缠在“术”和“育”之间,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全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体、美等就成了素质教育的代名词,美育被狭隘化为艺术教育,更糟糕的是异化为“术”――升学捷径和课外辅导的实用之术,于是,美育成为应试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傀儡,浩浩荡荡的艺术生和人潮涌动的艺术班也掩盖不住美育的虚假繁荣。于是艺术教师觉得教授绘画、手工、声乐、器乐等技艺就是在进行美育,“技术审美”的教育观占主导地位,培养出不少“技法纯熟情感空虚”的学生。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四届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报告会上,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荫昌先生指出:艺术教育要归位到“育人”的本质上来,正是对当下不良教育现象的警示和提醒。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教授王旭晓撰文呼吁:艺术教育不能完全取代美育,她只是实施美育的一种途径。这更是对美育“异化”的审视和批判。
所以,教育者必须对美育进行再认识:美育是采取美感的教育形式,以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的教育目的,其本质是审美情感的教育,更是“立德树人”的教育。
在基础教育中,美感的教育形式是什么?绝不仅仅是美术、音乐、戏剧、建筑、文学等形态,这些仅仅是“美之物化”的形式,而美感的教育形式应该是“美的文化”――以“审美”为核心的三个维度的和谐建构:审视作品创作表现之美,感悟作品人文背景之美,感受教育者人文情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