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幼儿园礼仪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于细节处着紧用力
幼儿园处处有细节,这些看似寻常的环节却有着大的学问。狠抓生活小细节,可以加大教育力度,并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童谣。通过学习,幼儿可以从直接经验出发,落实每个小细节,习得文明礼仪知识,丰富幼儿内在的精神品质。
(二)新颖形式增口感
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对“绿色童谣”的学习,不能局限在单一的教与学,而应增加学习的形式,让新颖的方式感染幼儿。比如,用图谱的形式让幼儿感受抽象的童谣,最终习得文明礼仪的一些行为准则,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增添几份内涵。
(三)自身的参与提升效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考虑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积极参与文明礼仪“绿色童谣”的创编,那么幼儿可以从自身出发,理解、感受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常识,学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
二、游戏来助学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可用游戏的趣味性增加学习“绿色童谣”的动力,让幼儿在拍手游戏、与同伴的互助游戏中,懂得更多的文明礼仪知识,树立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三、家园齐合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促幼儿的发展。”那如何以“绿色童谣”为载体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做好家园共育?
(一)新观念的沁入
农村教育的落后告诉我们,要让家长树立起教育的正确观念,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以及家园联系等各种形式为家长进行文明礼仪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更有效地参与“以绿色童谣”为载体的文明礼仪教育。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长期以来,幼儿园和小学都忽略了两者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和联系,造成了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过渡,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学生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
面对如同白纸般的幼儿园和低年级学生,怎样做好这一衔接工作呢?
一、充分了解幼儿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5-6岁幼儿的好奇心已不再满足于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能灵活、协调地掌握基本动作,小肌肉发展迅速。幼儿脑发育显著加速,随着幼儿脑结构的形成,脑的机能也发展起来,幼儿的抑制过程加强,可以逐渐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幼儿的思维是具体的,在认知方面能根据概念分类;按类别记忆;掌握了部分和整体的包含关系;能够掌握“左右”等比较抽象的概念;对因果关系也有所理解。
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他们的注意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以表象为素材。学龄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强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想象的发展。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幼儿阶段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
二、幼儿阶段应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由于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以协调性为特点幼儿教育论文,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尽管品德培养应该有多种起点,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也离不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但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
儿童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且儿童时期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如能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采用优化的教育手段,就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从“坐、立、行”起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坐、立、行”的姿势总有个规范cssci期刊目录。俗话说,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训练学生的“坐、立、行”等行为动作时,就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坐要坐得端正、立要立得精神、行要行得矫健。要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其实,一个人“坐、立、行”的风度很重要,它不仅反映了人的教养、气质,而且,直接影响着别人对这个人的评价与看法。
2.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文明的礼仪习惯。
幼儿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孝敬父母、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要学着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从小事、小节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3.从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进入小学以后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在大班后期以及学前班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课堂上经常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
三、幼儿阶段应培养初步的生活能力。
1.从简单的学习用品的整理入手,培养幼儿的收拾整理的能力。
幼儿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学,按时休息,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幼儿教育论文,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2.从语言教育入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要求教师注意语言的规范、优美、丰富多彩,不说脏话,给幼儿做好榜样。幼儿教育应培养学生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能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基本能说简单的完整的话。
四、幼儿园应主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放眼现在的幼儿园、学前教育,老师们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进行的教育大大超出了幼儿园的教学目标范围。根据幼儿教学大纲,幼儿园小班重在培养幼儿自我护理能力,中班重在培养幼儿形成数的概念,到了大班才开始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数的组成和加减法。对于大班小朋友也可适当学习小学的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几个月后的小学生活有所了解。让孩子尝试举手发言,上课要尊重老师保持课堂安静是很必要的,但不需要为应试布置作业。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简单的学习兴趣。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对于智育目标,《规程》中指出,“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错误地把开发幼儿智力与学习知识等同起来。误认为:“孩子越小、识的字越多、数的数越多、智力开发得越好,孩子就越聪明。”其实不然,开发幼儿智力主要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动手、动脑,从而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它比幼儿简单地认识几个字、背几首诗、算几道题(这些多是幼儿机械的记忆,并不理解)要高级的多,而学习知识的任务应该是从小学才开始的,因此我们常常发现某某幼儿在3岁就能背多少诗,识多少字等,一旦上了小学成绩并不乐观的现象。科学研究表明,不适宜地过早让幼儿学习知识,不但对开发幼儿智力无益,甚至有害。
重复教育,易使幼儿产生学习上的厌倦情绪。因一些学前班教材的部分教学内容与小学一年级教学内容是一致的,如拼音、书写汉字、做算术题等,这部分内容是小学一年级应系统学习的,若孩子在学前班学习了这些内容幼儿教育论文,表面上看孩子在学习一年级课程时是重复的,但一年级学习的知识要比学前班学习的知识系统得多,也深入一些,而幼儿在学前班接触过这些知识后,从幼儿心理上看是很容易产生满足感,而不愿进一步去学习,时间长了便产生学习上的厌倦情绪,随之带来听课不认真,作业不细心,学习态度浮躁等不良学习习惯。有的孩子由于在幼儿园时接受了这些知识,在进入小学以后产生一种骄傲情绪,这些将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很不利的影响,这就是很多上了学前班的幼儿在小学高年级时成绩并不优秀的原因之一cssci期刊目录。
幼儿在学前班一旦接受了错误的知识,就容易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在进入小学以后进行纠正就相对困难了。以数学教学为例,在幼儿园,虽然百以内的数的加减都在进行讲解,但往往只注重计算的结果,不重视算理,进入小学后,进行加减法仍需借助小棒、手指等辅助工具,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害无益。
五、要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师、教学内容、教法的衔接和联系。
1.加强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联系。
幼儿园教师要了解小学教育的教育内容及阶段划分,不要过多过快地进行教育,宜遵循小学教学的阶段性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小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园教师要经常深入小学低年级听课,了解小学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
2.加强幼儿园的教材和小学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不宜过深,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应该循序渐进,不能只顾教学内容的延伸而忽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知指导以及算理的讲解。
3.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课堂教法的过渡和衔接。
对于从幼儿园刚刚跨入小学大门的儿童来说,面临着许多的变化:1、环境变化。学习生活环境由以家庭、幼儿园为主转变为以小学校园、班级为主。2、活动变化。幼儿园活动是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后,儿童的活动转为以学习为主。3、主要指导者的变化。学前时期幼儿的主要指导者是家长和幼儿园阿姨,进入小学后,主要指导者转为小学教师。幼儿园的教育通常是寓教于乐,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以后,课堂教学时间由三十分钟延长到了四十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要求小学低年级教师应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充分准备各种教具,调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感知和注意,完成课堂教学。课堂中可以进行中途休息,进行相关的游戏幼儿教育论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为下半节课的学习打下精力基础。
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赞扬对孩子的激励、教育作用非常明显,在学前教育阶段,应多用搂抱、亲吻、抚慰等动作,讲故事,做游戏等简单活动,漂亮玩具、好吃的东西等物质奖励,竖大拇指、拍拍孩子的肩膀、恰当的赞扬、和幼儿交流,克服幼儿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在进入小学以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采用鼓励、微笑、平易近人的态度、抚摸孩子的头、对孩子的优点加以肯定,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等促进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消除孩子心中学习辛苦的印象。
通过培训,第一组教师的礼仪展示《教师的站姿、坐姿、蹲姿、走路姿势》看了之后,真的从内心中充满一种向往,优美的姿态,如空姐一般,挺拔的身姿,展示了一个人的素质。不是做为教师才要学习这种仪态,而做为人,做为一个女人,优雅的举止,每一个身形都充分体现了女人的美丽。作为老师的我们看了之后,心里都会非常喜欢,那做为家长或是孩子,看到老师的美丽,又何尝不会喜欢呢?
再者,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用言行影响着孩子,是孩子的榜样。那我们的身形举止,仪表仪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二组老师的礼仪展示《接人待物》,看了之后,才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接人待物与家长的接触时,有许多不足,教师平时与家长的接触,要让家长感觉教师的素质,不仅通过接人待物的礼仪,还有语言的规范。进行了学习之后,我觉得不仅要把孩子培养成讲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孩子,而是让我们成年人乃至整个社会,真正的成为名符其实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
第三组老师的礼仪展开《幼儿园课堂礼仪》,我参加了这组教师的展示,在编排时我们学习了有关教师课堂礼仪的资料,学习中就感觉到,孩子耳濡目染我们的语言,行为。他们会在一天天的模仿,我们正确的礼仪会在教学中让幼儿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教师的礼仪。而在学习之后,我们在课堂中的礼仪会涉及到第一组教师所展示的所有姿势。以前真的没有想过、甚至没做到过规范而标准,在心里也没有这个标准。
在培训之后,尝试着在日常生活及课堂中运用礼仪,虽然有时会做的不规范,也会忘记,但是心里有了这个标准,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只要我们所有教师都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将这些礼仪标准牢记在心,养成习惯,成为自然,会让我园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我们运用礼仪的同时,家长也会感受到我们的礼仪,自然而然地也会养成习惯,家长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这样家园整合配合教育幼儿岂不是两全齐美。
希望我园的礼仪之花常开!
幼儿园礼仪培训心得二:教育心得《礼仪培训的心得》
9月19日袁静老师老我园进行《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礼仪品格教育》培训。让我深有体会在幼儿开展礼仪的重要性。在两岁半――六岁是幼儿发展的敏感期,抓住了敏感期,并提供适当的教育,就抓住了健康、快乐、和谐的一生,所以,礼仪教育是人之初的必修课。在敏感期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孩子就会得到与平时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必然形成坏习惯,坏习惯形成了,再改就很难。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必将受用终身,因而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老师的我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榜样,时刻以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来影响幼儿、熏陶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已开始懂得一些礼仪,晨间来园主动地向老师问早、问好,与家长说再见;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排队入厕、做操,这是个良好的开端。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幼儿礼仪教育贯穿幼儿园每天活动的全过程。
幼儿园礼仪培训心得三:幼儿园礼仪教育心得
本学年我们还继续在幼儿的礼仪教育方面做探究,通过这次的研修课程我们学习了很多,学习开展了各类礼仪教育活动和教师礼仪方面的培训活动,我们在研讨中、在不断地学习中,对于礼仪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从中受益匪浅。
一、礼仪教育渗透日常生活。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而尊敬师长和友爱同伴是做人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对幼儿从小应进行培养的内容之一。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些有关的幼儿易于实践的礼仪内容和要求,如:来园、离园能主动向老师、阿姨鞠躬打招呼;在路上碰到老师或熟悉的人能主动打招呼;能主动热情向客人老师打招呼并交谈;和客人老师交朋友、活动时认真听讲;知道要尊重别人,不随便叫喊、打扰等;在行走时能主动礼让师长;同伴之间相互打招呼、问候;游戏中友好合作一起玩;活动中会礼让、照顾小年龄的朋友、生病的朋友及遇到困难的朋友;能友好和同伴相处,如:得到小朋友的帮助会道谢、不小心碰撞了朋友会道歉等。
二、礼仪教育融入教研活动。
1.一课多研互助共享
我们教研组还开展了一课多研的活动,以礼仪教学为切口,由老师向我们展示礼仪教育的有效教学。活动后我们教研组的成员主要从教师支持性策略为切入口,对活动进行评析与讨论、修改与改进。从而让幼儿得到发展,让教师能力得到提升。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我觉得,礼仪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礼仪教学活动中,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所以在以后的礼仪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提问策略,增强提问的艺术性,使我们的礼仪教学活动过程更有效、更高效。
2.课堂展示提升自我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认认真真备课、准备教具,在课堂上更是注重以幼儿为主体,关注幼儿,关注细节。礼仪教学活动《我“讨厌”爸爸》是我在本学期的公开展示活动。过去,我们总是不断从正面强化,教育幼儿如何爱父母,父母的爱有多么伟大。事实上,爱不仅仅是个温馨的话题,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需要我们的沉思!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因此我选择了这个话题进行展开。在第一个环节里,我敞开心扉,用我的经历引发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激发孩子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孩子们尽情地讲述、宣泄。消极的情绪是需要疏导的。消极情绪的堵塞淤积只能形成心理性问题,所以在第二个环节里,营造了一个情绪场,孩子们通过语言、动作自由地宣泄。第三个环节,在孩子们消极情绪激昂的时候,我话锋一转:“这么讨厌的爸爸我真想把他换掉!”大大的“换”字,触发孩子冷静下来,好好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挖掘内心对爸爸更真实的感受!孩子的情感越来越真切,在“换”与“不换”之间激发与爸爸真情的沟通,体验与爸爸割舍不断的亲情。第四环节,运用爸爸的来信,进一步确认爸爸的爱,理解、体验父爱的深沉,自然而然地引发出对爸爸爱的表达。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说出了“我爱爸爸”!这时的父爱是在充分感受爸爸、认识爸爸、理解爸爸的基础上的爱,这是真实的爱!我们的爸爸虽然不完美,但我们还是爱他,喜欢他,这就是爱的真谛!活动中我的角色更像一位派往孩子身边的天使,带领孩子完成一次心灵洗礼之旅,没有僵硬的说教,也没有高科技的教具,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活动、“反意”的形式彰显父爱,感受到与爸爸割舍不断的情愫,让父爱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孩子心中。本次公开展示活动受到了园领导和各位教师的一致好评。
通过一课多研、平时的礼仪教学活动及理论的学习,我更加明白了,礼仪教学重在体验,礼仪教学的有效开展重在教师的合理设计有效引导等。我觉得礼仪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先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而最佳途径是:1.聆听幼儿对话,发现兴趣点。2.关注幼儿生活,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3.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切入点。活动中更是要调动、提升幼儿的经验。教师精心的预设,使活动更具价值。而有效的师幼互动更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使礼仪教学更富有意义。
三、礼仪培训提升个人能力。
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在理论方面的缺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时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会在培训中得到解决,也能激发我在工作中的灵感,比如环境区域中如何渗透礼仪教育,我能结合实际去实践、去探索,从而有自己的见地、想法,还会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整理出笔记。
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在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都广为流传。针对班内智障学生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差,智龄明显低于他们的实际年龄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更接近于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的学生特征。我在教学中经过不断的实践发现:利用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来对智障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让他们通过儿歌、童谣的学习、吟诵、传唱,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在思想教育中贯穿儿歌、童谣
思想道德建设是特殊教育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内容。班内大多数智障学生理解能力、悟性差,如果仅凭生硬话语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甚微。但如果利用儿歌、童谣开展教育,其过程不仅轻松愉悦,而且教育效果也很理想。例如:在进行校园礼仪主题教育系列的国旗下讲话时,引用童谣《做个文明的好学生》:
小朋友们起得早,背着书包去学校。
见到同学把手招,客客气气问声好。
见到老师敬个礼,别忘问声老师早。
不骂人来不打架,果皮纸屑不乱抛,
从小做个好学生,文明礼貌要记牢。
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智障学生乐于接受而且能够理解的“童谣”的作用,在国旗下唱响了童谣,让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在校园活动中伴唱儿歌、童谣
智障学生自我约束力差,有时比较散漫,为了约束、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虽经常进行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要求,但多数学生对规范中的行为一知半解,致使屡经强调却总是出现事倍功半的局面。在这里,可用儿歌、童谣来约束智障学生的不良行为。例如:在安全班会课中带领学生学习以下童谣:
教室内不打闹,电线类你别靠。走廊里勿玩耍,不乱扔不吵闹。上下楼别拥挤,大让小要懂礼。集合时莫推挤,快静齐心上记。陌生人不要理,遇坏人报案去。有火灾119,有盗情110。安全歌人人记,齐平安大家乐!
另外,在教学中我也时常采用智障学生乐意接受的儿歌、童谣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总之,用儿歌、童谣的学习方式,让智障孩子在说中做,乐中学,学中悟,使学生说行统一,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巧用儿歌、童谣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于辅助学生学习的形式:儿歌、童谣。
1.巧用儿歌、童谣帮助学生记忆学习内容
智障学生的特点是:识记慢、遗忘快、空间想象力差。而教师通过教学中对儿歌、童谣的巧妙利用,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2.巧用童谣帮助学生记忆操作步骤
在教学中,学生对一些操作方法很难掌握,操作步骤容易混乱。例如:在教学“刷牙”这一内容时,可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利用童谣帮助学生掌握刷牙技巧:小小牙刷手中握,挤点牙膏别太多。漱漱口来开始刷,左刷右刷别心急,上刷下刷我会做。我们从小讲卫生,白白牙齿让人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说边做,使手、脑、嘴多种感官参与,并统一协作,轻松地掌握了刷牙的技能。
因此,让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伴着这些特殊的孩子健康成长,让活泼快乐的儿歌、童谣,成为智障孩子通向成功彼岸之舟。
参考文献:
观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为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观念,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固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加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校采取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人人钻研业务、学习业务教育书籍。全体教师做到了:一读(坚持每天阅读有关教育信息、经验文章,名师教育专著,新课程理论等);二写(每天坚持写笔记,每课写教学随笔或反思);三上(每学期至少上一节观摩课)。做到了四会,即:新课堂教学模式理念会应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观摩会评价;教学风格会创新。通过这些手段加速了教师由教师匠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转变。全新的思想教育和积极的学习改变了我校教师的精神气质和教学品位,增长了教师的职业智慧。如今,教师自己学习已成了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校在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管理。学校注意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并以少先队为主阵地,弘扬爱国、爱家、爱校思想,坚持每周升一次国旗,并在升旗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每日“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播报好人好事,重要信息。学期初,修订了“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日、周托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安全注意事项”还制定了“流动红旗班评比制度”,“课间操抽查评比制度”,“卫生检查与评比制度”“放学路队管理制度”等。长期的坚持使学生得到了积极的锻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二、创建优美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校园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改善办学条件,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今年,我校在县政府、教育局、中心校及南关村村委会的鼎力支持下,建起了新式餐厅,三层宿舍楼,厕所,加固了东院宿舍楼,硬化了整个操场,彻底解决了学校风天满园尘土飞扬,雨天遍地泥水淤积的状况,从而使我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在各教室硬件设施配备到位后,又进行了整理布置。达到了教育技术装备规范化、现代化标准,学习活动环境温馨舒适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物质条件。十一月份,顺利通过山西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评估验收,评估组的各位领导对我校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教学活动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和一致肯定。同时,幼儿园接受了市教育局等级达标验收,我园以达标的硬件设施,良好的师资队伍、规范的园务管理,优质的保教质量被评为一类园。
校园环境犹如一个人的仪表,它不仅能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办学思想和目标,对小学生身心的愉悦、情操的陶冶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校园建设上又制定了三个目标:校园绿化、环境美化、卫生经常化。春季,我们在校园花池内补植数种名贵花木,更新标语牌。秋季,各班教室门边贴有图案美丽、语言凝练、造型美观的班风牌,教室外墙挂有经典字画,各班教室积极创设班级文化建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师生共谋,群策群力,亲自动手,发挥各自优势,布置出了一个个漂亮而具有浓浓文化气息的教室。并且充分发挥教室每一面墙壁的多功能作用,教室空间的有效利用,为班级管理学生多元化评价,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优化教育管理,增强办学活力
“以管理促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已成为我校领导的共识,并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可和拥护。本学年我们在管理方式上提倡合作性,研究性,竞争性。规范教学行为,增强制度化调控、评比、导向的力度,实行管理工作的透明化、民主化、制度化。从校领导到一般教师,有老教师到年轻教师,全校上下你比我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景象。
1、严格制度管理。严格的制度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为了加强管理,我校继续实行集体办公制度和签到、查课制度、会议制度,各项活动评比制度等,有专人负责检查登记,并进行量化打分,将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评估考核中。
2、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坚持以教研组为单位,采取同级集体备课形式,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研教研学。在研讨中,获得别人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听取别人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不断提升自己研读教材的水平。教师备课要求做到“五全一有”。所谓“全”就是环节齐全,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有即课课有教学反思。并要求做到:每上新课之前,同年级同学科的备课进行交流,批注,取长补短,拓展教学空间。各教研组长定期对备课进行认真检查与指导,并做到查后有登记,及时了解备课情况及教学进度,做到问题当面指出,经验当众推广。
3、坚持说、讲、评一体化。开学初,青年教师率先做“课改”的先行者,开展了课堂新模式赛教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后,做好校级培训,进行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教研组内,校内的优质课赛讲;老教师的家常课;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随机的推门课等,一次次的高质量讲课,一位位精彩到位的点评,给教师充分提供展示个人成果和才华的机会,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品尝成功的快乐。从而锻炼提高他们的执教水平。本学期,我校李妮、王莉、刘瑞荣、王芬、尉章丽五位老师参加了中心校名师赛讲活动,全都荣获“教坛名师”称号。孙红梅、王莉、赵萍老师被评为“市级语文学科教学能手”;张丽芳、武亚妮老师被评为“运城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卢美娟、阴良娟老师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马秀花老师被评为“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文运芳老师参加了市级课件制作大赛;武亚妮、刘英老师所写的教育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武亚妮、孙红梅、赵萍老师荣获国家级论文奖;姚丽老师荣获运城市“安全与我同行”主题征文大赛优秀辅导奖。孙红梅、李妮老师在市班主任才能展示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此外,在中心校组织的多次各年级学科统考中,我校各班班容量较大,且频频取得优异成绩,走在中心校前列。
4、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有效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我校的教研工作不仅扎实,而且是有特色的。学校采取教研组长负责制来落实常规教研工作,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在全面分析学情、校情、师情的基础上,制定出本学期的教研课题和教研计划。这学期,我校“学校的教学方式特色”之课题得到省教科院课题组的批复,并被确立为特色实验校。我们围绕大课题,确定小课题,每周一的第一、二节课是各学科集中教研活动时间,做到了组织有计划,人人有专题,周周有活动,并要内容、人员、时间、地点四确定,活动前要研究,活动中有记载,活动后有小结。
5、构建课堂新模式。我校根据中心校倡导课堂教学模式及诠释征求意见稿的要求,积极组织教师结合课堂实际,围绕教学模式初步探索,不断实践。学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课改新理念,开展“课堂新模式”实验公开课活动。并采取课改优惠方案,解除教师们的后顾之忧,大大激起了教师们勇于探索改革的热情。
四、以活动促发展,打造特色学校
经典诵读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感悟人生,陶冶情操。我校以科研为龙头,以经典教育为基调,以各项活动开展为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创建真正意义上的、得到社会认可的特色学校,我们制定了特色工作总目标、阶段目标,成立了学校特色教育领导小组。力求学生多诵读雅言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永恒经典作为孩子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的文化精神储备。
1、全校师生人手一本《弟子规》校本教材,每天早读前10分钟为诵读《弟子规》时间,周一、周三、周五语文老师负责,周二、周四数学老师负责,使学生每天诵读,日日接触,并把每天诵读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板报,让学生耳濡目染经典文化,并内化为自身的行动。
2、利用课间操时间,全体师生共同学习《弟子规》。每页内容分两天学习,有普通话标准的老师轮流领读、学习,通过赛读,抽读理解等形式,使全校学生学习《弟子规》热情高涨。
3、为了加强校园经典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效,在教学楼三层楼道的墙壁上都张贴了《弟子规》板面,并在校园各个醒目的位置张贴了书香校园的警示语、口号等,营造了一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4、为创新诵读形式,我校部分教师齐心协力,编排了一套《弟子规》操,把诵读活动科学地融入广播操中,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传统文化,使诵读活动丰富多彩。
5、为了深入践行《弟子规》,我校自去年以来先后举行了《弟子规》诵读比赛,《弟子规》情景剧表演,《弟子规》操比赛等活动,极大地推进了德育工作的进展和素质教育进程。
6、多样兴趣小组活动有序开展。每周六第三四节课为兴趣小组活动课,配备了专职教师,认真辅导训练。现已成立“书法”“舞蹈”“绘画”“诵读”“腰鼓”等兴趣小组。一年来,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越来越多,学生的各项特长都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发挥,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在中心校组织的读书演讲比赛中,我校5名学生参赛,并取得了三名获一等奖,两名获二等奖的好成绩,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精彩而动人的演讲,打动了会场的每一个人,甚至感动流泪;在中心校组织的读书笔记展示活动中,我校16名学生参赛,11名学生荣获前15名,六级四班的景一凡同学取得了中心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吴佳一同学被评为市级优秀少先队员;在第25届运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14名同学参赛均获奖,卫永洪、吕小英、秦瑛老师荣获优秀辅导奖;胡梦雨同学荣获“安全与我同行”征文大赛奖。在中心校组织的第二届冬季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中,我校取得了团体冠军;庆元旦特色活动展示中,我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赢得了家长和学生们的称赞。
五、强化电教意识,全面普及应用
我校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在依靠制度评价使教师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多种活动,检测教师应用情况,提升应用能力。我校50岁以下教师在县上信息技术能力考试中,成绩全部合格。
1、开设信息技术课。我校3——6年级各班每周开设一节信息技术课,学生从熟练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到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学生的兴趣很浓,应用能力很强。这学期,32名学生参加了市组织的“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
2、坚持“实名制”上课,“一帮一”模式形成。根据实际,安排了“实名制课表”。每周安排62节多媒体课,并开足开全课程。所有节课的66名教师中,63名教师都能熟练使用,教师使用率达到95.5%。并且每节多媒体课都由专人登记、落实“实名制”上课情况。同时,根据年龄稍大的教师在这方面接受较慢的实情,“一帮一”帮扶模式形成,共有10名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成对子。
3、搭建交流平台。现在,我校校本资源库初步规范形成,有学校资料,教学光盘、卫星接收下载资源,校本资源等,老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各类资源。此外,每位老师都建有自己的博客,老师们经常在博客上、会友聊天、写教案、日志等,促进了老师之间的交流。在今年县上组织的“电教新秀”评选活动中,我校的孙红梅、赵萍老师脱颖而出,特别是孙红梅老师被县上推荐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电教能手评选活动,并受到评委们的一致称赞和肯定。
六、注重细节管理,规范寄宿发展
一位智者曾说:“把简单的事都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都做好就是不平凡”。根据寄宿生的特点,我们从细微处入手,注重每一件小事的落实。首先强调的是寄宿生的安全。未经生活老师的许可,坚决不准出校门,有事请假写假条,家长接送要签名;其次是合理安排学生的吃住,每位生活老师负责管理四个宿舍48名学生,监管学生的一日三餐情况和睡觉卫生等情况;其次是对学生纪律方面的要求。我校每周对宿舍不定时检查评比,学期末评选“优秀宿舍”和“优秀周托生”。今年,我校为每位学生购置了铁皮柜,学生就可安全管理自己的东西,为每层楼道安装了一台电视,为每位学生添置了一个塑料凳子,可让学生学习、看电视、洗漱时使用。
观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为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观念,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固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加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校采取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人人钻研业务、学习业务教育书籍。全体教师做到了:一读(坚持每天阅读有关教育信息、经验文章,名师教育专著,新课程理论等);二写(每天坚持写笔记,每课写教学随笔或反思);三上(每学期至少上一节观摩课)。做到了四会,即:新课堂教学模式理念会应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观摩会评价;教学风格会创新。通过这些手段加速了教师由教师匠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转变。全新的思想教育和积极的学习改变了我校教师的精神气质和教学品位,增长了教师的职业智慧。如今,教师自己学习已成了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校在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管理。学校注意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并以少先队为主阵地,弘扬爱国、爱家、爱校思想,坚持每周升一次国旗,并在升旗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每日“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播报好人好事,重要信息。学期初,修订了“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日、周托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安全注意事项”还制定了“流动红旗班评比制度”,“课间操抽查评比制度”,“卫生检查与评比制度”“放学路队管理制度”等。长期的坚持使学生得到了积极的锻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二、创建优美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校园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改善办学条件,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今年,我校在县政府、教育局、中心校及南关村村委会的鼎力支持下,建起了新式餐厅,三层宿舍楼,厕所,加固了东院宿舍楼,硬化了整个操场,彻底解决了学校风天满园尘土飞扬,雨天遍地泥水淤积的状况,从而使我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在各教室硬件设施配备到位后,又进行了整理布置。达到了教育技术装备规范化、现代化标准,学习活动环境温馨舒适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物质条件。十一月份,顺利通过山西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评估验收,评估组的各位领导对我校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教学活动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和一致肯定。同时,幼儿园接受了市教育局等级达标验收,我园以达标的硬件设施,良好的师资队伍、规范的园务管理,优质的保教质量被评为一类园。
校园环境犹如一个人的仪表,它不仅能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办学思想和目标,对小学生身心的愉悦、情操的陶冶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校园建设上又制定了三个目标:校园绿化、环境美化、卫生经常化。春季,我们在校园花池内补植数种名贵花木,更新标语牌。秋季,各班教室门边贴有图案美丽、语言凝练、造型美观的班风牌,教室外墙挂有经典字画,各班教室积极创设班级文化建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师生共谋,群策群力,亲自动手,发挥各自优势,布置出了一个个漂亮而具有浓浓文化气息的教室。并且充分发挥教室每一面墙壁的多功能作用,教室空间的有效利用,为班级管理学生多元化评价,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优化教育管理,增强办学活力
“以管理促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已成为我校领导的共识,并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可和拥护。本学年我们在管理方式上提倡合作性,研究性,竞争性。规范教学行为,增强制度化调控、评比、导向的力度,实行管理工作的透明化、民主化、制度化。从校领导到一般教师,有老教师到年轻教师,全校上下你比我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景象。
1、严格制度管理。严格的制度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为了加强管理,我校继续实行集体办公制度和签到、查课制度、会议制度,各项活动评比制度等,有专人负责检查登记,并进行量化打分,将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评估考核中。
2、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坚持以教研组为单位,采取同级集体备课形式,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研教研学。在研讨中,获得别人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听取别人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不断提升自己研读教材的水平。教师备课要求做到“五全一有”。所谓“全”就是环节齐全,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有即课课有教学反思。并要求做到:每上新课之前,同年级同学科的备课进行交流,批注,取长补短,拓展教学空间。各教研组长定期对备课进行认真检查与指导,并做到查后有登记,及时了解备课情况及教学进度,做到问题当面指出,经验当众推广。
3、坚持说、讲、评一体化。开学初,青年教师率先做“课改”的先行者,开展了课堂新模式赛教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后,做好校级培训,进行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教研组内,校内的优质课赛讲;老教师的家常课;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随机的推门课等,一次次的高质量讲课,一位位精彩到位的点评,给教师充分提供展示个人成果和才华的机会,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品尝成功的快乐。从而锻炼提高他们的执教水平。本学期,我校李妮、王莉、刘瑞荣、王芬、尉章丽五位老师参加了中心校名师赛讲活动,全都荣获“教坛名师”称号。孙红梅、王莉、赵萍老师被评为“市级语文学科教学能手”;张丽芳、武亚妮老师被评为“运城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卢美娟、阴良娟老师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马秀花老师被评为“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文运芳老师参加了市级课件制作大赛;武亚妮、刘英老师所写的教育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武亚妮、孙红梅、赵萍老师荣获国家级论文奖;姚丽老师荣获运城市“安全与我同行”主题征文大赛优秀辅导奖。孙红梅、李妮老师在市班主任才能展示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此外,在中心校组织的多次各年级学科统考中,我校各班班容量较大,且频频取得优异成绩,走在中心校前列。
4、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有效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我校的教研工作不仅扎实,而且是有特色的。学校采取教研组长负责制来落实常规教研工作,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在全面分析学情、校情、师情的基础上,制定出本学期的教研课题和教研计划。这学期,我校“学校的教学方式特色”之课题得到省教科院课题组的批复,并被确立为特色实验校。我们围绕大课题,确定小课题,每周一的第一、二节课是各学科集中教研活动时间,做到了组织有计划,人人有专题,周周有活动,并要内容、人员、时间、地点四确定,活动前要研究,活动中有记载,活动后有小结。
5、构建课堂新模式。我校根据中心校倡导课堂教学模式及诠释征求意见稿的要求,积极组织教师结合课堂实际,围绕教学模式初步探索,不断实践。学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课改新理念,开展“课堂新模式”实验公开课活动。并采取课改优惠方案,解除教师们的后顾之忧,大大激起了教师们勇于探索改革的热情。
四、以活动促发展,打造特色学校
经典诵读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感悟人生,陶冶情操。我校以科研为龙头,以经典教育为基调,以各项活动开展为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创建真正意义上的、得到社会认可的特色学校,我们制定了特色工作总目标、阶段目标,成立了学校特色教育领导小组。力求学生多诵读雅言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永恒经典作为孩子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的文化精神储备。
1、全校师生人手一本《弟子规》校本教材,每天早读前10分钟为诵读《弟子规》时间,周一、周三、周五语文老师负责,周二、周四数学老师负责,使学生每天诵读,日日接触,并把每天诵读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板报,让学生耳濡目染经典文化,并内化为自身的行动。
2、利用课间操时间,全体师生共同学习《弟子规》。每页内容分两天学习,有普通话标准的老师轮流领读、学习,通过赛读,抽读理解等形式,使全校学生学习《弟子规》热情高涨。
3、为了加强校园经典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效,在教学楼三层楼道的墙壁上都张贴了《弟子规》板面,并在校园各个醒目的位置张贴了书香校园的警示语、口号等,营造了一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4、为创新诵读形式,我校部分教师齐心协力,编排了一套《弟子规》操,把诵读活动科学地融入广播操中,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传统文化,使诵读活动丰富多彩。
5、为了深入践行《弟子规》,我校自去年以来先后举行了《弟子规》诵读比赛,《弟子规》情景剧表演,《弟子规》操比赛等活动,极大地推进了德育工作的进展和素质教育进程。
6、多样兴趣小组活动有序开展。每周六第三四节课为兴趣小组活动课,配备了专职教师,认真辅导训练。现已成立“书法”“舞蹈”“绘画”“诵读”“腰鼓”等兴趣小组。一年来,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越来越多,学生的各项特长都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发挥,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在中心校组织的读书演讲比赛中,我校5名学生参赛,并取得了三名获一等奖,两名获二等奖的好成绩,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精彩而动人的演讲,打动了会场的每一个人,甚至感动流泪;在中心校组织的读书笔记展示活动中,我校16名学生参赛,11名学生荣获前15名,六级四班的景一凡同学取得了中心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吴佳一同学被评为市级优秀少先队员;在第25届运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14名同学参赛均获奖,卫永洪、吕小英、秦瑛老师荣获优秀辅导奖;胡梦雨同学荣获“安全与我同行”征文大赛奖。在中心校组织的第二届冬季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中,我校取得了团体冠军;庆元旦特色活动展示中,我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赢得了家长和学生们的称赞。
五、强化电教意识,全面普及应用
我校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在依靠制度评价使教师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多种活动,检测教师应用情况,提升应用能力。我校50岁以下教师在县上信息技术能力考试中,成绩全部合格。
1、开设信息技术课。我校3——6年级各班每周开设一节信息技术课,学生从熟练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到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学生的兴趣很浓,应用能力很强。这学期,32名学生参加了市组织的“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
2、坚持“实名制”上课,“一帮一”模式形成。根据实际,安排了“实名制课表”。每周安排62节多媒体课,并开足开全课程。所有节课的66名教师中,63名教师都能熟练使用,教师使用率达到95.5%。并且每节多媒体课都由专人登记、落实“实名制”上课情况。同时,根据年龄稍大的教师在这方面接受较慢的实情,“一帮一”帮扶模式形成,共有10名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成对子。
3、搭建交流平台。现在,我校校本资源库初步规范形成,有学校资料,教学光盘、卫星接收下载资源,校本资源等,老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各类资源。此外,每位老师都建有自己的博客,老师们经常在博客上、会友聊天、写教案、日志等,促进了老师之间的交流。在今年县上组织的“电教新秀”评选活动中,我校的孙红梅、赵萍老师脱颖而出,特别是孙红梅老师被县上推荐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电教能手评选活动,并受到评委们的一致称赞和肯定。
六、注重细节管理,规范寄宿发展
一位智者曾说:“把简单的事都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都做好就是不平凡”。根据寄宿生的特点,我们从细微处入手,注重每一件小事的落实。首先强调的是寄宿生的安全。未经生活老师的许可,坚决不准出校门,有事请假写假条,家长接送要签名;其次是合理安排学生的吃住,每位生活老师负责管理四个宿舍48名学生,监管学生的一日三餐情况和睡觉卫生等情况;其次是对学生纪律方面的要求。我校每周对宿舍不定时检查评比,学期末评选“优秀宿舍”和“优秀周托生”。今年,我校为每位学生购置了铁皮柜,学生就可安全管理自己的东西,为每层楼道安装了一台电视,为每位学生添置了一个塑料凳子,可让学生学习、看电视、洗漱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