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大全11篇

时间:2022-04-30 15:05: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②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①重点:初步认识角。

②难点: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具准备:

教具:实物图,一把直尺,一个三角板,一个活动角,三张纸。

学具:一块小三角板,一张折角的纸和一把学生用的尺。

教学方法: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教学过程:

1 谈话激趣,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吗?

生:回答,教师边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师: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课件出示各种图形,指名认识)

师:你能说出身边有象我们所学的图形的物体吗?

生:结合实际回答。

师:出示一本书,问:“这本书的封面是什么图形的?”“谁能指出哪儿是这本书封面上的角?”

(学生指出四个顶点为角)

师:你们指的不是封面的角,那究竟哪儿是角呢?角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好吗?(好)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意图:这一环节联系实际,运用直观,开门见山,引入新知,有利于确定思维方向。为下面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2 活动感知,探究新知

A、活动一:观察实物,触角

2.1 观察实物,形成表象

课件出示:剪刀、三角板、水管、扇子、钟面、红领巾等。请同学们观察,思考:哪儿是角?

2.2 讨论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角?

2.3 摸一摸,初步感知角的形状

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和教师一起摸一摸。

师边摸边说:指出三角板的角:“从一点起,向两边摸,这就是角。”

师:你们摸后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

生:摸点时是尖的,

生:摸边是直的,有两条线……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细致,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你能在身边的物体上摸出角吗?

生:动手摸身边的物体,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2.4 讨论,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意图:此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的物体摸起,并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就在身边,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B、活动二:动手操作,做角

2.4.1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思考:

①图上画了什么?

②你能照样做出不同的角来吗?

③学生做角。

2.4.2 折角

师:刚才,同学们做了许多角,真了不起,你们能不能跟着老师来折一个角呢?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纸,跟着老师来折一折,好吗?

(步骤: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每次对折后就说出角的顶点和边)

(三)、用小棒做一个活动的角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里的小棒,做一个活动的角。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意图:在这两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做角,折角,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C、 活动三:抽象图形,画角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做了许多角,认识了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但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不可能把实物拿出来找角,怎么办?我们能不能把它画到纸上或者黑板上呢?(能)

①教师边说边课件出示画角的过程。先画点,再想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同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②师在黑板上演示画角的过程。

③说说我们刚才是怎样画角的?

④学生在本子上画角,教师巡视。

【意图:这一环节,采用边观察边说理的方法,充分利用图形潜在的思维价值,这样一来的设计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D、活动五:走进“蓝猫对话室”,找角

过渡:我们刚才认识了角,知道它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我们也画了角,累了吗?想不想玩一玩呢?请我们一同到蓝猫对话室走一走,看看猫们有什么疑问,好吗?

①找出后说说它们为什么不是角?

②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③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3 总结评价,升华感情

小朋友们,你们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有收获吗?还想了解关于角的知识吗?

4 课外延伸,拓展新知

今天放学回家让爸爸妈妈找一找家中的角,看他们找得对不对,好吗?另外,我们明天到学校比较一下,看谁找的角最多,好吗?

反思】: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具体体现:

①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确时间和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触角――做角――画角――找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于反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有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②注重了学生的实践和操作,体现了活动教学思想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操作和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分数,形成关于分数的表象,会读写分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操作、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主动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学具纸。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1.谈话出示情境图:猴妈妈拿着4个桃子要分给两个孩子,一个给了1个,另一个给了3个,拿一个桃子的猴子在大哭,你知道为什么吗?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怎样分?为什么?

2.现在猴妈妈只拿了1个桃子,该怎么分?如何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知道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互动探究,认识1/2。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大家想想,半个桃子可以是1/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动手折一折。

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 1/2,想不想把它找出来?请看要求(课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动手操作,动口说含义。

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 1/2 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自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着眼一个“动”字。要通过有意识的追问,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判断:下面哪些图形(略)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通过反例没有平均分的情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意图: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2.类比迁移,认识1/4。

联想:课件播放,走进生活,看到这些图片(略),你想到了几分之一?说说你是从哪张图片想到的?

设计意图: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初步感受分子、分母所表示的意义。

3.读写分数。

三、拓展应用

1.联想:五角星、巧克力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2.估计:婴儿、成人、十岁左右的儿童的头部占身体的几分之一?

3.拓展:播放广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广告中动态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练习,巩固本课基本知识点。通过寻找身边的分数再次让数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从头部占人体几分之一的估计中,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升华

篇(3)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会正确地读写分数。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描述等活动,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中秋节的时候,老师给两个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礼物。(课件:情境图)我们来帮助他们分一分好吗?4个苹果怎样分给两人?2个香蕉怎样分?

生:每个小朋友分2个苹果,1个香蕉。

师:每份都分的同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平均分。只剩最后一块月饼了,还能分给两人吗?你打算怎样分?

(用米尺演示分一分。)

师:同学们真善解人意,想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够分到多少呢?

生:一半。

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板书。)

师:不过这一半该怎样用数表示呢?

生1:■。

生2:0.5。

师:一般数学上我们会用■表示。(板书:■。)

师:听说过这样的数吗?像■这样的数在数学上有它的名称: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从整数到分数。利用课件演示把“一半”由一个具体的量抽象成一个数。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师:注意观察,我们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啊?

生:两份。

师:仔细看这一半(课件:闪烁)正好是两份中的几份?

生:一份。

师:平均分,两份中的一份。(课件:■写法)这就是■的写法,跟老师一起写一下:(板书:写作■)先写中间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这个数会读吗?谁来读?

生:二分之一。

(全班齐读:二分之一。)

师:同学们,这份是月饼的■,那这份呢?

生:也是■。

师:也就是说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个月饼的■。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月饼的■,和同桌轻声说一说。

师:你能用手中的正方形纸把■表示出来吗?

(生动手操作,折一折。)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样表示出■的,那没有涂色的部分呢?

生1: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画上斜线,用阴影表示出来。

生2:没涂色的部分也是正方形

的■。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粘贴到黑板)图形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正方形的■呢?

生1:因为都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涂色部分就是它的■。

生2:每一份都是它的■。

小结:无论是一块月饼,一个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它的■。

【设计意图:从强化“平均分”入手,让学生初步建立二分之一的概念和表象。在理解分数概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数学表达的准确性,突破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师:如果把一块月饼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分,每人分到多少呢?

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它的■。

师:这里的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生:4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在数学实践活动中,主动构建数学知识。相同的图形,不同的折法,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 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和■、■成为了朋友,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1:■。

生2:■。

生3:■。

师:同学们,想不想像刚才那样,用一个图形把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表示出来?(课件: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用阴影或分数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师巡视,选取学生的作品粘贴到黑板上。)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看看他们的作品,有同学折出了■,有同学折出了……还有的同学用不同图形都能表示出■。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认识更多的分数,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将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和拓展。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体会不同的图形都能表示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看,说说下面的图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生:有8小块,我认为是■。

生:我认为是■。

生:如果从中间平均分就是■。

师总结:同样一块巧克力,观察的角度不同,联想到的分数也不同。

师:猜猜这是谁?

师:这是老师家的宝宝,她一岁半了,其实我们在人体中也能找到有趣的分数。你能估计出她的头部大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吗?(课件演示)

师:再估一估,老师的头部大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

师:你们几岁啊?猜猜你们的头部大约是全身长度的几分之一呢?

生1:我猜是■。

生2:我认为头部大约是全身长度的■。

师:课前老师查找相关资料,10岁儿童头部大约占身高的■。

师:看视频中的动态画面又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多美滋广告)

生:有8个小男孩分蛋糕,我想是■。

生:蛋糕切成了4块,我认为是■。

生:我认为是■。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渗透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五、总结

师:同学们,看来观察的角度不同,联想到的分数也各不相同。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藏着许多的分数。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板书: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它的■ 。

写作:■ 读作:二分之一

像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教学内容奠定基础。下面我想就这节课设计时的一些想法以及教学后的反馈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秋节分月饼。4个苹果、2个香蕉能平均分,那1块月饼能不能平均分?经历了一系列数的变化,引入问题。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学生在分蛋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2.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体会意义

这节课,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探究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认识。本节课我创设了两次的动手操作活动。在认识■时,学生通过分月饼初步感知了■的意义后,我引导学生用长方形纸表示出■,让学生从实物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同样一张长方形纸,学生的折法不同,所呈现出的这张纸的■也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进行思维训练。同时让学生感悟,尽管折法不同,只要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

第二次动手操作是从正方形、长方形和圆中选择你喜欢的图形创造几分之一,并用分数表示出来。在活动中,学生自主认识更多的分数,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将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和拓展。体会不同的图形都能表示出■,学生初步体会单位“1”的不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两次动手操作,经历手脑并用的过程,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从而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应用生活、拓展延伸

(1)练习题中,我出示了我家宝宝图片,让学生猜猜她是谁,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体会,我们在人体中也能找到有趣的分数。让学生估计出我家宝宝头部大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再估一估,老师的头部大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学生通过猜想估计、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了数感。

(2)(多美滋广告)看视频中的动态画面又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学生体会到观察的角度不同,联想到的分数也各不相同。

4.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不要急于完成预设的教学环节,给学生自主体会探索的空间和时间。

篇(4)

    在教学完后,再整理思路觉得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

    1、在教学时必须突破难点。而难点就是在几个几相加上。在课的开始主题图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地让学生体会,并没有明确地说出“几个几”,这为学生在后面说乘法的含义时设下了阻碍。应该在这个环节中很明确地解读“几个几”,那么学生在操作小棒时和说出乘法含义时就会困难小得多。

篇(5)

1、找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激活学生有效反思。充分挖掘教材,分析把握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细致分析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切实做到“以学定教”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知道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有了角的初步认识,学会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会画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本节课的导入重点应是充分激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有效反思,并在次基础上顺水推舟地得出两个数学概念,而不应该把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当作一张白纸,重新回到一年级上册的起跑线上。有人把教师比作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催化剂”,那么,教师找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激活学生有效反思,“催化剂”就会达到最佳的催化效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起始阶段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成功的导课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上课开讲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为演奏、演唱奠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走进现在的数学课堂,你会发现:丰富的导课情境像语文课,解读情境像看图说话课。正如尝试片段中的老师这样问学生:“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你又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像是在上数学课吗?这样的问题能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有效反思吗?要激活学生有效反思,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根据学科特点、课时内容、班级实际,能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有针对性;要紧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有效反思。如片段一中教师的提问:关于这位老朋友“角”,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不仅帮助学生对已有数学知识的回顾,而且还培养学生元认知意识,以及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即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促使思维条理化、概括化。

2、设计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激活学生有效反思。“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学生已经会画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那么,活动的素材不妨从学生自己的手里产生,直接让学生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想一想、摆一摆,让一切的活动材料都来自学生自己,让一切的活动过程都显得顺理成章。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强调:教学中不应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要把概念过早地“符号化”,要延长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要学生充分经历“非正式定义”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过程,使其有机会运用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本环节,我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的:

篇(6)

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角。例题1是在具体事物上抽象出角,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例题2通过钟面感受到角的大小,并探索比较角大小的方法。最后通过想想做做巩固提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做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重点:认识角及角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会凭观察或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三角尺、小棒、纸、扇子、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平面图形——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认识角

1、发现角出示例题图,谈话:许多物体的面都有角,你能在图上找到这些角吗?学生发言

课件出示,揭示它们都是角

2、感知角拿出三角尺,你能指出上面的角吗?(引导正确的指法)

摸摸顶点,问:有什么感觉?尖尖的,指出:尖尖的地方就是角的顶点。板书

摸摸两条边,问:有什么感觉?直直的,指出:这就是角的边。板书

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3、找角大家认识了角,那在我们的课堂上能找到角吗?先找一找,再交流

4、练习想想做做1:下面的平面图形是角吗?为什么?想想做做2:一组:图形各有几个角?并指出来,二组:是什么图形?几个角?

拓展: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6、画角大家能画一个角出来吗?教师先示范,学生再画角。并展示

三、角的比较大小

1、感受角的大小观察大家画的角,你有什么发现?有的角大,有的角小。

2、探索角的大小请两个同学上来,分别拿着一个活动角,提问:谁的角大,谁的角大?你是怎么知道的?(角的两边张开的大,角就大)观察法

操作;使角大的变小,操作:使角小的变大。两个角很接近时,问:哪个角大?你是怎么知道的?重叠法

3、出示例题图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去掉最大的和最小的角,剩下的两个角谁大谁小?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讲讲

如果把钟面去掉,只留下角,那怎么比较大小呢?

总结:观察和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4、游戏利用活动角比角的大小。渐大,渐小

5、拓展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

观察动画,揭示: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角度有关系。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认识角,大家有什么收获?

教《角的认识》一课的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角。例题1是在具体事物上抽象出角,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例题2通过钟面感受到角的大小,并探索比较角大小的方法。最后通过想想做做巩固提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做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2.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角及角各部分的名称,难点是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一、在导入新课时,我注重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通过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导入新课。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之上,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340-02

在平面几何教学中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因为"分类"分化了问题的难度,是一种"分而治之"的解题策略.分类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思想方法,以下仅就平面几何入门教学阶段中如何通过"解后思"环节,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分类意识的一些做法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解后思一"--在识图教学中,变换题目的条件或结论或相关的变式练习,探索解题规律.

问题1 写出图1中所有的线段.

问题2 写出图2中所有的角.

对于上述两个问题,如过盲目去找答案,遗漏与重复的可能性很大,很难得出正确答案.解决这类问题的个案后,可考虑增加"解后思"环节,引导学生用分类的方法去解决这一类问题.在教学中,等学生个体的学习活动陷入困境后,教师再揭示分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分类的方法,即:

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AE;(4条)

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BE;(3条)

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CE;(2条)

以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DE.(1条)

最后,为了巩固知识,可进行变式练习.如可尝试进行相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

当然,对于问题2也可以作类似处理.

以上两个问题的教学价值不仅仅在于让学生通过"解后思"环节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还尝试让学生体会到分类思想在解题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初中学生的分类意识.

"解后思二"--在概念教学中,比较同类概念,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有效梳理知识.

平面几何入门阶段中概念叫多,有不少概念意义相近,要使初中学生牢固掌握这些概念,可通过对大量"判断题"和"选择题"的演练进行巩固.解决了这一类练习之后,必须对题中涉及的概念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这就是笔者在此处要强调的对平面几何概念教学进行"解后思"环节操作方式.毫无疑问此环节也是培养初中学生分类意识的最佳途径.如:对于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邻补角、互为余角、互为补角这些反映两个角关系的概念,通过比较可分为如下三类:

⑴既反映大小关系有反映位置关系:对顶角、邻补角.

⑵反映大小关系(不反映位置关系):互为余角、互为补角.

⑶反映位置关系(不反映大小关系):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通过以上分类,学生对这组概念的理解边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一步.由此可见,在概念教学阶段,在"解后思"环节培养学生对概念进行分类的习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解后思三"--数学课堂的环节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后,进行必要的"解后思".这是对前面学习过程的巩固,也是对一类知识、一类方法、一类数学能力的稳固,更能培养学生分类意识.

、平面几何入门阶段有关几何命题的教学存在三大难点:⑴正确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⑵画出符合命题意义的图形;⑶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写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这些正是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分类意识的一个契机,而分类思想的应用也为突破这些难点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比如对命题进行分类,可进一步加深对命题的认识.初中阶段数学教材中出现的真命题(定理、公理),使学生对平面几何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进行"命题"一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命题"的概念,教师实现对本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后,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命题进行比较、分类.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命题的有关概念,有能使学生对这些命题的认识有所提高.大体上,出现过的命题按结论部分可划分这样几类:

第一类是表述位置关系的,如"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第二类是表述大小(数量)关系的,如"等角的补角相等";第三类是表述"存在性"的命题,主要是几条公理.通过分类有助于学生对命题的理解和记忆.

写在最后的寄语--平面几何的入门学习是艰难的,但当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必要的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后,我们的学生将在平几的知识海洋中自由的翱翔.

"解后思"是我们作为教师,期望学生能养成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反思不仅仅是对数学学习的一般性回顾或重复,而是对数学活动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的一种深层探究;这种反思的目的也不仅仅

是为了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的活动.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解后反思的精神和解后反思的能力,使他们摆脱单一的、被动的操作性数学学习,上升到多维的、主动的反思性数学学习,是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催生学生成熟理性的明智之举,也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一次解放.

篇(8)

新课程理念明确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知道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有了角的初步认识,学会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会画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本节课的导入重点应是充分激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有效反思,并在次基础上顺水推舟地得出两个数学概念,而不应该把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当作一张白纸,重新回到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起跑线上。有人把教师比作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催化剂”,那么,教师找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激活学生有效反思,“催化剂”就会达到最佳的催化效果。

片段: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边说边拿出教具“角”),瞧,它是谁呀?

生:角。(师板书角)

师:关于这位老朋友“角”,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角有两条边。

师:(走到这位同学身边),请摸摸角的两条边。

生:我知道角有一个顶点。

师:(走到这位同学身边),请摸摸它的顶点。

生:我知道角有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

师:请你摆一摆,并说一说这三种角。

生:(摆动教具活动角)并说出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

生:我还知道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起始阶段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成功的导课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如片段一中教师的提问:关于这位老朋友“角”,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不仅帮助学生对已有数学知识的回顾,而且还培养学生元认知意识,以及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

二、激活自主探究反思,为精彩课堂锦上添花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理念人人会说,但理念只是起到方向性的指导作用,要在每一节课中如何把这一理念具体运用到位,这确实值得我们一线教师研究的问题。“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一课,学生已经会画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那么,活动的素材不妨从学生自己的手里产生,直接让学生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想一想、摆一摆,让一切的活动材料都来自学生自己,让一切的活动过程都显得顺理成章。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强调:教学中不应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要把概念过早地“符号化”,要延长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要学生充分经历“非正式定义”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过程,使其有机会运用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

“数学抽象”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建构活动,但这种建构不仅仅是纯粹个人的行为,而必然是一个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表述交流、批判与反思,以及不断改进的过程。个人的创造建构只有得到数学共同体接受,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有效反思,才能够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断地与数学共同体所拥有的知识靠近,最终达到一致。

三、激活拓展应用反思,使精彩课堂水到渠成

新课程实施后,数学教师们普遍反映,练习量大大减少,但并不意味着新课程不要练习了,它更突出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更要求练习中也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一节课40分钟,到了练习环节,早已坐不住了,所以练习设计更应具有趣味性,让学生乐此不疲,激活学生有效反思,从而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并且通过练习,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三维目标。

低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新型的题型容易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有效反思,我在练习题设计中,把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起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效的反思数学。我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综合知、情、趣与一体的“智力大餐”使学生的反思又一次达到。

篇(9)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87-01

数学教学,应该是结合学生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已有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在认识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经常进行课后反思教学。基于此,我在上完“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后做了以下课后反思。

一、数学学习要经过多实践,才能有创新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三角形的认识和分类”这一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针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进行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实践活动,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去认识三角形内角和是接近180度的这一抽象的概念。接着提醒学生眼睛的观察和量角器的测量都具有误差,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多少度?并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探究的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在探寻新知识的过程中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有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的,有用正方形和长方形对角一折,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的,有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在一起拼成一个平角的等等,各种方法我都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最终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在此过程中对于学生错误的探索方法老师采取鼓励的方法,要肯定学生即使以错误的方法去探索的过程也是对正确的结论的一种辨析过程,从而使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到关注和肯定。

篇(1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反思教学法是基于课堂教学前、课堂教学中及课堂教学后之间的关联性,通过课前的准备,课中的学习,进而课后进行反思,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融入到自己的脑海中去,这样课程学习才算有效。反思在课程学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需要师生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协作,让小学数学课程学习更能体现课程的特点。

一、案例分析

(1)《退位减》的反思教学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退位减》一课,一位年轻教师新授这节课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流程上看较顺利,但从学生实际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位年轻教师只关注了学生的参与度,没有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课后反思简单记录了这样几句话:上完了这节课,感觉非常好。可是,学生的作业中还是有很多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之间探究活动中会生成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突破口,处理恰当将是课堂中师生的智慧火花。如果教师能及时合理地抓住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会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课后反思简单、笼统,明显地反映出课后没有及时进行反思,处于应付状态。这节课感觉好,好在哪里?哪些做法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教师在哪方面的处理让自己感觉满意?学生作业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弥补这些问题?这都是课后反思应该及时记录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后反思不流于形式,体现它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2)《角的初步认识》的反思教学法。教师上完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及时记录了这样的课后感想:从生活中的角到数学中的角,学生过渡得非常好,角各部分的名称也比较明确。对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部分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拉动活动的角和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还是只有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教师的课后反思虽然及时地记录了课堂中的优点,但对课堂中困惑的问题却避而不谈。这种课后反思对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缺乏指导和提升作用。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这个结论学生很难理解,虽然借助直观教具的演示能突破难点,但是仍有学生处于困惑状态。那么教师在记录课后反思时就要重点对这个困惑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如何面对全体学生解决这个问题。随着对问题的逐步思考和研究,就会渐渐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可见,课后反思是剖析自己在课堂中的困惑,也是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

二、反思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根据以上课后反思案例的分析可知,课后反思要有效,必须及时记录教学中的“得”与“失”,并且能从“得”中提升有价值的经验,从“失”中分析原因,找到策略。那么,如何及时写好课后反思,促进自己的教学研究呢?

(1)明确课后反思的意义。不能把写课后反思看成应付工作的一项差事。教师的教育智慧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除了来自教育理论的指导外,更多的则来自于对自身长期教学实践的反思,在反思中慢慢积累个性化的经验,在反思中形成教育智慧。“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华师大叶澜教授说的这句话充分点明了记录课后反思的重要性。

(2)掌握课后反思的基本原则。①及时性原则。这是写课后反思的重要原则,每当上完一节课,要及时记录课堂中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教学的记忆会逐渐模糊,这样写下来的课后反思不够恰当。②真实性原则。在教学研究中真实记录自己的教学反思过程和教学效果,书写可长可短,绝不写空话、套话,更不能写假话,否则其反思就无意义可谈。③针对性原则。教师最好有自己的课题研究,针对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收集第一手资料,确定研究问题的策略。

课堂教学要有理论知识的支持和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教师要善于思考课堂教学过程,在思考中论证或修正着某种理论,这种理论又去指导新的教学实践,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善思考的习惯一旦形成,教师将逐渐走上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后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从而能够将课堂学习内容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将小学数学知识举一反三,能够让知识与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学习起来也显得更轻松。

如果能及时和同行或专家进行交流,相信会全方位地提升教师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网络时代走进我们教师的生活,其中教育博客成为我们交流、提升的平台。思考的结果如果有漏洞,就会出现逻辑错误,就会是不成熟的。刚刚发生的事情和思考的结果如果不及时形成文字,时间一久就会逐步遗忘,有时出现逻辑错误,就成为了一种空想。所以,教师应该及时把课堂教学过程值得思考的东西记录下来,让课后反思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教师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学生,他们具有不同方面的差异,所以,教师课堂的教学决策具有不可预见性。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谨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霞.浅谈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3(14).

[2]侯喜茹.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J].学

苑教育,2013(16).

[3]韦素娟.关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考

篇(11)

例1:《6的乘法口诀》(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30页,信息窗教学片断),教材以外国小朋友凯蒂来中国学艺为背景,呈现了沙包、纸鹤、水杯三组数学信息,意在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缝一个沙包要用6块布,做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等问题,引入对6的乘法口诀的认识。

关注的问题:看到图以后,你会关注什么?你是怎样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在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应帮助他们体会哪些学习方法?

分析:看到信息窗一般会思考以下问题:一是,这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外国小朋友凯蒂跟中国小朋友学缝沙包)二是,图中提供了什么信息,哪些与学习6的口诀有关?(图中还有纸鹤、水杯等)三是,根据沙包的信息能提出与6的口诀有关的问题吗?(做一个沙包要用6块布,做6个用了多少块布?)还有其它的吗?在思考的过程中,蕴含着有序观察、分类收集信息、根据需要选择有用的信息、有根据的提出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等思维方法,这些方法是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是学生持续学习的需求。这些方法单靠学生自学是很难得到的,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比如,图中有哪些与6有关的信息?能从上往下有顺序的观察很好,能从这么多的信息中找出与6有关的信息很好,这样引导有利于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体会方法、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的老师忽视方法指导,导致教学资源流失,效率低下。

教学过程描述: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0页,图中有什么?然后提出要求: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学生观察后回答:有沙包、水杯、纸鹤……,最后教师出示小黑板:缝一个沙包要用6块布,做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

思考:这样教学,能让学生收集到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吗?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

反思:教师要有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目标意识,从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审视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恰当的引导、点拨。比如,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0页信息窗,图中黄头发的小女孩是一位外国小朋友,名叫凯蒂,她正在跟中国的小朋友学习缝沙包……;图中有许多信息,你能从中找出与6有关的信息吗?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板书,并及时地进行评价。再引导学生有根据的提问根据。

例2:数叶子,比一比(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20页,第3题)。教材首先提供了3片树叶,分别有4、9、6个叶瓣,每一片叶子下面都有一个方格,意在数叶子写数。最后提供了式子“,”,要求在里填数。

关注的问题:,有几种填法,你是怎样想的?这道题蕴含着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分析:在中的里填数,不仅可以得到94,还可以得到96,64,其中还蕴含着列举、排序等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描述:老师首先提问“谁能填一填?”,一名学生回答9大于4,6小于9,老师高兴地说:很好!然后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填一填,结果多数学生照葫芦画瓢。

思考:怎样做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学习方法?

反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既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也是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首先要站在课程目标要求的高度,用促进学生发展的眼光审视上面的题目,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在理解了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并恰当地引导点拨。比如,在学生弄清题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这样引导,里可以填几?有了一种填法,看看有没有其它的填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恰当地进行评价,假如,学生先按顺序排列,再确定填法,教师应及时地评价,这位同学很会学习,先排一排,再一种一种的填,这样找的填法多,还不容易填重填漏。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数的意义、大于号的用法,还能从中能够体会有序思考的思想方法。

2、从学生认识规律的角度分析教材

例1: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23页―25页,《角的认识》红点问题。

关注的问题:数学上的角是怎样定义的,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什么程度?红点问题“什么是角”的目的是什么?教材分几个层次?小朋友面说“角是尖尖的……”,目的是什么?小博士帽的结论,目的是什么?最后的紫色框的目的是什么?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分析:小学二年级的说法是“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小学四年级的说法是“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到了高中的说法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顶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数学上的角有三个要素,一是有一个顶点,二是有两条边(射线),三是图形(不是实物)。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初步认识角的特征,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感知角是图形不是实物。红点问题“什么是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角的特征,教材分了三个层次,小朋小朋友说“角是尖尖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实物上找角,谈感受,初步感知角的特征;小博士帽的结论,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出图形,并找出共同特征;最后的紫色框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总结特征。教材这样安排目的是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