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写作困境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写论文如果没有什么思路的话,这个时候不妨跟自己的导师多讨论一下,有的时候导师虽然不适合直接传授你知识,但是可以给你一些启迪,让你能够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来看待论文,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克服写作论文困难的办法。
2、多跟同学进行交流。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多跟一个同学讨论,也许就多一点论点和论据产生了呢。每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而且在阐述自己论点和论据时也会有不一样的陈词。因此在跟他们讨论的过程中你也会有所收获的。
3、多进行调查和实验。
很多论文不是你凭空想象就可以写作出来的,此时应该把你的观点进行调查,了解大众的想法是不是跟你的观点一致;另外,若是理科的学生写作论文的话,还应该不断的进行实验,这样才有数据支撑你的观点,不是吗?>>>>>新闻传播学硕士毕业论文怎么写
4、努力专研写作方法。
每个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境,大家切不可气馁,要坚持不懈的加以攻克。端庄好心态,找出难点所在,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一个个将难点击碎。笔者以上总结分享了会计博士毕业论文写作的相关难点和对应要做好的关键点,进行了全面分析,目的在于让大家有更好的理解,从而完成好会计博士毕业论文写作任务。
5、查阅网上的论文库。
其实网上也有一些论文库的资料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只要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网上的资源其实也非常的丰富,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没能及时发现,所以就错过了。建议你可以从网上找一找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论文等进行阅读,加深自己在某个命题方面的认识,这样写论文的时候就容易成功了。
论文题目
信息化时写作字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教师推荐题目√自拟题目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选题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是语文教学首要任务之一。识字写字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阅读写作、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的普及,手写体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信息化书写工具的冲击,学生写字现状不容乐观,写字教学面临空前的挑战。本论文致力于探求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发现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症下药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改善写字教学现状提供相应参考。
选题意义: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写字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写字教学也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当世界三大古典文字中的北非埃及的圣体字、西亚两河流域的楔形字早已淹没在时展的浪潮中,汉字却依然生机盎然。我们骄傲的以为汉字能经受住高科技的挑战,在信息化的冲击下站稳脚跟,然而,事实却不容乐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电脑手机等信息化交流工具的普及,传统的手写交流方式被Email、QQ、短信等所取代,手写体汉字逐渐被方便快捷的键盘输入所取代,甚至连作业都大兴打印稿之风。学生写字质量愈发下降,出现了写字兴趣淡化、提笔忘字、字迹潦草凌乱、错别字连篇等现象,有人戏称为“电脑失写症”。如何保证学生的写字质量,如何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在信息时代中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对于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011年8月26日,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按课程标准开展书法教育,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法能力;三年级开始,过渡到软硬笔兼学,还要临摹名家书法,学习书法知识。此通知一出台,引起各方热议。可见,写字教学已引起各界关注。导致写字教学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信息化的冲击,对写字教学的认识不足、应试教育下沉重的课业负担等也是制约写字教学有效开展的因素。开展写字教学并不是盲目的,我们首先要明确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去发现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再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写字教学的开展。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检索,从获得的“写字教学”相关研究的信息来看,主要集中在写字教学意义、写字教学现状及写字教学的策略研究上,论述写字教学的意义的重点多在写字教育的功能上作了一些论述,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汉字不仅有着鲜明实用性,而且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与美育因素。认为写字教学具有育德、益智、健体、审美、养心、博学等功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与高尚的精神品质,提高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大有益处。在写字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中,大都提到了电脑、手机等信息化工具对学生书写汉字的冲击,很多学者认为频繁使用电脑打字已对学生的汉字书写和学校开展写字教学造成了不良影响,汉字书写有着电脑打字不可替代的优点和特点,写字教学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些研究认识到电脑等信息化工具对写字的影响,却没有探究信息化工具对汉字书写影响的具体表现,更没有从造成问题的根源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提出运用好电脑等信息化工具促进写字教学的策略。总之,这些研究强调了意识的提高,但缺乏具体的方法对策和实践探索。
为改善写字教学现状,教育部做了很多努力: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写字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2011年8月,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通知中也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按课程标准开展书法教育,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除此之外,国内很多学者也在探求写字教学的出路,提出改善写字教学现状和解决写字教学问题的策略。
江平主编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五章第一节详细论述了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识字写字教学的教学目标、识字写字教学关注点及识字写字教学的教学方法,提出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蒙学相结合促进写字教学开展。
刘永康主编的《语文教育学》第三章论述了识字写字具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使用电脑的意义,并结合课程标准论述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原则和策略,论述了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和教学措施。
王振刚《对键盘时写作字教育困境的思考及其教学探索》一文中从造成写字教育困境的原因出发,确认科技对书写技能的影响和基础教育中写字教学的弱势地位是造成写字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认为全球化的背景使汉字书写文化出现了认同危机,新媒体技术形成了对传统审美文化的强烈冲击,电脑的广泛使用在客观上造成了书写技能的弱化。现实中应试教育难以撼动的强势地位,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写字教育变得无足轻重,甚至名存实亡。对写字教育如何走出困境,提出了见解并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尝试和探索,试图为写字教育的生存、发展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使写字教育在“键盘时代”充分发挥它的文化传承和综合育人价值。
魏南疆著的《语文教学散论》第三章论述了汉字具有简洁明确、构词灵活、达意迅捷的特点,并评价了童俐俐的《识字与写字5》的示范教学。
孙熙春在《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的思考》一文中提到中小学书法课“虚位”现象极其严重,并指出应试教育、师资不足是制约学校书法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最后从转变思想观念、做好师资培训、培养学生兴趣等方面明确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努力方向。
刘伟在《从电脑打字对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影响谈汉字书写教育》一文中从电脑打字会导致青少年汉字识记能力下降、导致手写汉字附带信息的减少甚至丧失、增加青少年写别字的几率几方面论述了电脑打字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并要求社会、家长、学校互相配合提高对写字教育的认识,重视键盘的同时不应忽略了手指。
总之,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了写字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多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可见,写字教学还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解决写字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改善写字教学现状,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继续屹立于信息化时代浪潮中,还是很有希望的。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二)手写体汉字有着电脑打字无法取代的特点
1、个性化特点
2、艺术性和观赏性
(三)识字写字是学习的重要基础
1、汉字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基本工具
2、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学习语文的基础
3、识字写字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前提
(四)写字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耐心、恒心
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写字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书写现状令人堪忧,远未达到课程目标
1、写字兴趣淡化
2、写字习惯不良
(二)学校写字教学开展有待加强
1、写字课落实不到位
2、写字教学师资力量单薄
3、大部分教师书写水平偏低
三、导致写字教学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各界对写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错误的写字观:电脑输入能代替手书
2、社会对写字要求减低
3、教师重写字质量,轻写字教学过程
(二)应试教育的桎梏影响写字教学开展
1、学校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忽略写字教学
2、沉重的学业负担导致学生无暇练字
3、对“减负”的错误理解:把写字课当“负”减掉
(三)交流工具信息化的冲击
1、手机电脑等信息化产品减少了手书的几率
2、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教师板书示范行为
3、打印稿作业增多导致书写能力下降
四、写字教学对策分析
(一)多方协作、端正对写字教学的认识
1、社会、学校、家长应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
2、学校应确保写字教学课时,明确写字的要求和目标
3、教师应做好表率,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写字
(二)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
1、把“三笔字”纳入教师考核范围
2、做好在职教师培训,优化教师队伍
3、师范院校应加强对准教师写字能力的培养
(三)科学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
1、学校避免盲目推崇多媒体教学
2、教师应有目的有选择地使用信息化媒体资源
3、家长应监督孩子正确使用信息化工具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主要问题:当前信息化时代下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尤其是信息化对写字教学的冲击及其如何科学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来促进写字教学。
重点:提出改善现阶段写字教学问题的对策
难点:如何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来促进写字教学
研究目标:
论述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科学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等对策。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查阅、分析、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精华,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技术路线:
第一阶段:前期文献准备,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根据导师建议修改和完善论文。
第四阶段:完成论文设计。
可行性分析:
首先,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对该课题相关理论有所了解,而且近年来关于写字教学的研究很丰富,通过搜集、分析、整理,能找到充足的资料支撑该论文的论点。
其次,研究成本低,该论文不需做问卷调查、实验,我坚信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同学的帮助下,我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分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脑、多媒体等信息工具对写字教学的冲击,并从学校、教师、家长三方面提出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的对策。
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第一至二周选择指导教师
第三至七周选题,收集文献资料
第八至十周整理文献资料,撰写提纲
第十一至十三周撰写开题报告
第十四至第十五周论文开题答辩
第十八至第二十周完成论文初稿
第八学期:第一周至第五周论文修改
第六周至第十周论文定稿
第十一周至第十五周论文答辩
预期结果: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第2版
[3]魏南疆.语文教学散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4]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5]王振刚.对键盘时写作字教育困境的思考及其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7,(05)
[6]张琼.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6,(12)
[7]王洪峰.试论中小学写字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0
[8]孙熙春.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年6月20日
[9]赖冬美.汉字是美丽的,写字是快乐的——浅谈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写字现状及对策[J].现代阅读,2011年1月第一期
[10]刘凤山.键盘文化背景下书法教育新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第36卷第5期
[11]尹功仁.源流并导.标本兼治——浅析中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月第24卷第12期
[12]章立千.走好“五步”练就好字——浅议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的现状和策略[J].读与写杂志,2010年9月第7卷第9期
[13]王智杰.“躯壳化”正让汉字面临文化危机[J].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3日第004版
[14]辛旭.E时代,握住鼠标丢了笔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9月17日第A01版
[15]刘伟.从电脑打字对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影响谈汉字书写教育[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6期NO.6
[16]曹远富,李世淼.当前小学写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行动与反思,2007年2月号
[17]吴永波.从社会书写现状谈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紧迫性[J].美与时代,2007.10下
[18]纪光治.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写字教育[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6月
[19]籍艳玲.网络时代加强汉字书写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3月
[20]马梨.教育部出新规:小学三到六年级每周要上一节书法课,这四十五分钟书法课该怎么上[N].美术报,2011年9月3日第051版
[21]陈一玙,曹娴.小学书法课离学生有多远[N].湖南日报,2011年9月9日第009版
[22]燕怡.勤于打字疏于练习——学生手写字丑各方看法不一[J].教育与职业,2003年第6期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DB/0L].,2011年8月2日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辩小组意见:
一
议论文是高中写作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一般而言,议论文教学是让高中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明了议论文的基本要求、能写简单的议论文。老师的教学基本上是遵循怎样审题、立意、提炼论点,怎样选择材料、选用论据,怎样开头、结尾,怎样运用论证方法这一由浅入深的程序进行。
常规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是学生通过被肢解的议论文教学过程的培训,无法对议论文形成整体的感知。学生的思维多被程式化,丧失议论文写作的兴趣,在实际运用中收效甚微,这一点从多数高中生高考议论文写作得分可见一斑。
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形成阶段,要求其在写作中直接体现理性思维的严谨是难度之一;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不会反思生活,无法从生活现象中归纳、提取有思想、有深度的话语,此其二难。议论文写作中有此二难,教师在教学中即使下了诸多功夫,施展了十八般武艺,也将成果寥寥,真可谓事倍功半。学生的作文往往论点不明、思路混乱、缺少思辨,确实让人不忍卒读。
笔者从教多年,在议论文教学中尝试过诸多方法,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后来受南京十三中曹勇军老师“时事演讲”的启发,尝试以人本主义为指导,在尊重学生兴趣取向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精选网络时评,以“时事周评”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有了一定的收获,颇有感触,现将此总结梳理,以求教方家。
所谓的“时事周评”是“周记”形式的强调。传统意义上的“周记”以周为周期,以记录所经历、所见闻为主,多培养学生记叙和积累生活素材能力,对思辨性并不做特别强调。把“周记”改为“时事周评”就是强调对时事的“评”,突出在兴趣激发下的对时事的评述、评论、评价。这是对高二以议论文为主的写作教学的一种突围尝试。
所谓的“生活课堂”是对“课堂”内容的强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最好的课堂。平时课堂上作文素材的时效性、新鲜感、时代感不强,不能满足对社会关注度高,拥有自主看法,有强烈评价欲望的高中生的需求。而“生活课堂”强调用写作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时事,学生才会拥有“我思故我在”的成就感,教师也才会有存在感。
二
导写实践中,“时事周评”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评议身边事,解决高中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缺少议论文写作的入门基础知识,直接的程序化教学会让学生厌烦。学生初写议论文往往有文体不明、结构凌乱、思路狭窄、观点不清、素材匮乏甚至个别学生利用网络直接嫁接写作等情况。
笔者要求学生就校园学习、生活、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解决方案。学生表现出比以往写作高得多的激情和兴趣,写出不少的内容。这些文字虽不是理想中的议论文,看不到议论文的哲理美、结构美和语言美,但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表现出对参与学校管理,积极营造生活、学习环境的热情和主人翁态度,增强公民意识,并且体会议论文说喻、倡导、批评、对辩的实际功用。
第二阶段:泛读天下事,借鉴时事评论材料。
“评议身边事”虽解放了学生从“课堂”到“校园”的兴趣困境。但它具有随意性、随机性,和学生真正关注的社会生活仍有距离。
笔者利用学生喜欢积极利用网络的特点,拓展、扩大时评范围——直接寻求各大门户网站关于社会生活的相关时评材料,并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编辑印发给学生。通过类似如《百万重奖教授教学只是一个开端》、《大学女生12岁时择偶标准:房140平方米车12万》涉及的价值观、劳动付出与收获;《青岛石油管道泄漏》涉及的“责任”“管理”;《云南公务员考试评论:德优,还是德忧》、《美国高中生上好大学难,每天睡四小时很正常》涉及的“心态”、“追求”、“价值”等。主题时评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不少学生直言对写作有了以往不曾有的兴趣,同时以往在考场上畏惧作文写作的心理也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第三阶段:先供时事材料——学生自由写作——教师评阅引导——再供相关时评材料。
这是对第二阶段的改进。学生反馈中提出笔者提供主题时评的阅读材料虽然呈现了各家评论,但是留给他们自己思考、拓展的空间太小了。于是学生主动建议:笔者先给材料,由他们对材料加以评议写作后再由教师提供各家评述文章。笔者接受了学生的建议,通过这一调整,学生在一段时间后的反馈信息中谈到这种拿到相关材料的感觉和考试的新材料作文写作的形式很相似,给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写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感觉更强了。
三
“时事周评”虽仅是一个尝试,但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时事周评”具有以下特点。
1.激发了学生阅读、讨论兴趣——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事周评”的素材就是精选每周发生的时事新闻和评论,具有新颖性、高聚焦性、社会性。它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和可资探讨的资源,给了学生一个“开眼”看社会(世界)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主动思考、参与讨论的热情大涨。给笔者比较深刻的印象是课间以往以男生谈体育、游戏,女生谈穿着、饮食为主的现象,现在经常被时事热点讨论取代。比如《别把“雾霾退兵”当做“警报解除”》、《取消英语课救得了汉语吗?》、《美国高中生上好大学难,每天睡四小时很正常》等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时评引发了学生极大的阅读、讨论兴趣。学生对雾霾的成因、影响有了深刻的认知,对环境保护有了深刻的体会;对汉语的困境及其原因有了深层的了解,对振兴汉语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对美国学生很轻松,中国学生特别苦的意识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从而激励自己更努力地学习。
2.为学生提供了新颖、多角度解读的写作素材——把学生领进了作文“生活馆”。
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压力比较大,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一般的作文阅读材料以月刊、季刊或类型化形式出现,缺少时效性,又是整理后的“成品”。它虽可节约学生时间,但学生成了被迫游离于材料之外的旁观者,加大了识记的、运用的难度。
“时事周评”每期给学生提供一个或两三个主题,如前文所述事例,涉及教育、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有时效性和多角度的解读示范功效。不仅保障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而且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选择,为其对同一主题素材进行积累和重组建构提供了平台,既是对学生思考深度、广度的拓展,又是对学生素材厚度的支撑。这非常类似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和选材。不少学生利用“周评”积累素材,在考试中一改以往材料单一、陈旧、雷同的局面,给阅卷老师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可。
3.给学生摹写、效法的范本——用精彩引领了模仿。
《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时事评论实际上是既具说喻、倡导之效,也具批评、对辩之用。它兼具谨严的逻辑、深刻的议论,也有明晰的文义和明确、有力的论据。时事评论写作者都是各家媒体精选的个性比较突出、见解比较深刻的人物。其见解、角度往往独特;其气质表现、价值观念往往崇高;其语言模式、篇章结构往往简洁、实用。
学生既可以直接借鉴其新颖、深刻的观点和深入的论述,又可以用自己喜好的论证方法选择角度对素材进行重组,还可以直接进行语言模仿来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一过程实质上是把作文的语段练习融入“读——借——融”的过程。把作文教学中一直流于形式的“改”的过程融入“借鉴”、“化用”的过程中。这样的模仿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思维体系、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
4.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涵养正气——对国家的未来负起负责。
时评材料广涉公民的道德取向和伦理底线,如《摔倒的太婆不要又跌进“罗生门”》、《网络暴力打不出“天下无贼”》;或引导我们审视、反思人生价值追求,如《丁俊晖十年旅英路:中国血液英国心跳下一站辉煌》、《小学生毕业赠言“努力是为了人民币”是一面镜子》;或涉及国家法制民主建设进程的,如《大量死甲鱼入药,没办法还是没想办法?》、《喜羊羊制作方担责 国产动画艰难面对非暴力》、《有事没事坐地铁言论,太伤公众自尊了》等。
这些社评、时论大都代表主流媒体价值取向,嬉笑怒骂、赞扬挞伐,各具其妙。它们观点深刻、新颖,有开放的视角和较强的批判意识、反思意识、忧患意识,对国民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当代高中生的价值追求将决定我们国家未来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我们的社会对“九零”后缺少认同感,但是有的学生阅读了《小学生毕业赠言“努力是为了人民币”》一文后,对当前国民教育极端功利化的弊端有所警醒,之后在周评中以《无邪仍在,不见天真》、《谁斑驳了少年》、《有责任心就有办法》等文中表达了与家长、老师等平等沟通的愿望,并借此传达了心中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提出了用责任心对待社会问题的看法。相信这些足以说明对高中生只要引导其明辨是非,涵养其正气,就能对国家的未来负起负责。
四
用“时事周评”打造“生活课堂”,引导作文写作,是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一次尝试。它基于一个现实:学生受困于僵化无趣的课堂说教式作文教学,缺少社会生活体验,苦苦挣扎,丧失了写作的兴趣。“时事周评”的开展,就是考虑到学生对作文写作情感上抵触,行为上敷衍,文字上的涩、泛、假,行文思想上的低、俗、误的毛病的现实。
学生缺少“成就感”,教师就不会有“存在感”。引导学生从枯燥的“理论课堂”进入到能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生活课堂”,从“时事周评”的练习中学习议论文写作就是教师追求“存在感”的有效方式。
曹文轩说:“自然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美学原则。”笔者把“自然”理解为情感激发的自然,学习模仿的自然,思考表达的自然。
用“时事周评”打造“生活课堂”,引导高二作文写作,遵循用“社会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情感思维,引导他们感知生活。针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不同解读、不同表达,学生可以在阅读讨论、交流中唤醒自己自由争鸣的欲望;在模仿中逐步形成自己写作表达的个性;在反思中感悟生活、优化自己的品质。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在内容上合理选用,从技巧上创新模仿,于精神上自信升华。
[4]张艳红,郑春风.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5]王琪.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坚持之必要性及质量提高对策――以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6]柳巧玲,米天胜.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3).
[7][9]邓晓成.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
[8]张欣.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
[10]胡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悖论与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
[11]吴益锋,张淑敏,田夏.上海交通大学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
[12]贾廷秀.思政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
[13]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生论坛,2008,(10).
[14]乔军,孟庆玲.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9).
【原题重现】
莎士比亚说:“把名誉从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
泰戈尔却说:“名誉是生命之流中泡沫。”
这两句话寓有深意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审题指导】
2015年江苏省阅卷参考标准:审题立意
从上表可以推知,高考作文的游戏规则,依然是审题定生死,立意决高下。所以审题立意依然是作文指导的第一要务。如何让学生学会切中材料的核心内涵,而非踩着边界立意,需要扎实的指导和训练。
1. 概念界定。写作首先必须建立对核心概念准确界定的意识。在材料中,很容易找到“名誉”这一关键词,但是写作时“名誉”是什么,却被忽略了、歪曲了。在许多作文中,“名誉”和“名利”不分,“名誉”和“名气”混淆,立意就会沦于似是而非的境地。
界定概念的常见方法,就是找到了材料中的关键词,我们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XX”是什么,不是什么?近义词是什么,相邻概念是什么?褒贬色彩如何?在现实情境中常见的情况是什么?
如就“名誉而言”,利用拆字法可知,“名声”+“荣誉”,而“誉”是外界的评价和口碑;利用比较法可知,“名誉”与“名利”的区别,在于价值取舍的不同,前者维护自己的声誉,后者追求名声带来的利益。我们会赞扬一个人珍惜“名誉”,批评一个人重视“名利”;我们大声说,名利于我如浮云,俗谚却说,要像鸟儿珍惜羽毛那样珍惜自己的名誉;由此可见,“名利如泡沫”是简单的常理;“名誉如泡沫”却是反常的思辨,不能简单附和。
2. 辨析关系。莎士比亚说“把名誉从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 泰戈尔却说“名誉是生命之流中泡沫”,这是高考新材料作文命题的一种常见套路,可以高度概括为“有人说……有人说……”,比如有人说青春是不朽的,但又有人说不相信青春易老是天真的。这种“二元对立”的命题,如果考生在文章中只是简单将命题者给出的提示语中的一句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名誉如泡沫”,或者简单地将两句提示语直接移植来作为自己文章的分论点,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样的照搬,只能写出庸俗的文章。俗,因为人人皆知;庸,因为缺少自己的见解。
我们要细细思考两位名人相反的表示中核心的内涵。莎翁高度推崇生命中“名誉”的积极意义,是重视社会对个人的评价,归根到底是认为人生价值在于个人为社会贡献之后的实至名归。泰翁看轻名誉在人生中的重要分量,并不是认为“口碑”“声誉”对人生毫无意义,泰翁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吉檀迦利》等诗集中,你可以看清将自己彻底奉献给宗教、祖国的“忘我”形象,更可以看清极力洗净素心,欲与神灵融合、与大地融合的大爱精神。莎翁与泰翁的矛盾之处,恰恰隐藏着微妙的关联,那就是名誉对于人的价值:名誉与自身价值的关系,名誉对人生的影响,名誉在精神世界中的地位等等。
【构思指导】
1. 多向分解。将概念整体打包,不作分解的作文,在高考阅卷中只能做四类作文打分(45左右),不妨对“名誉”作多角度的分解。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想怎么办?可以从正面、反面思考,可以着眼于现在、未来思考,可以从个人推论到民族,可以从现象提升到文化……
2. 构建框架。高考阅卷对于结构的要求,有结构完整――完整有特点――结构合理――层递说理――有严密的逻辑等逐级要求。在一个步骤多向分解之后,选择其中几个想法,建构合理的有逻辑的框架,最好是有层递关系、对比关系等。
3. 思辨现实。《课标》明确提出写作应该“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写作的意义,是在表达与交流中认识社会、理解生活、升华自我。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来看,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向十分明确。遗憾的是,学生仍然远远绕开时代生活,即使谈青春,除了到历史人物那里去讨个说法,依旧别无良策。
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意义。在日常写议论文,我们可以作如下思考:当下很多价值观受到挑战,许多人不惜丧失自己的名誉,突破最基本的底线,只为一己私利。如三鹿奶粉事件、明星代言虚假广告、专家学术作假,你怎么思考?写记叙文,你可以关注默默奉献而得名誉的好教师,如何几十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工作,为了维护名誉;医生救死扶伤而得名誉,但是在医患关系如此复杂的今天,他们如何保持声誉与名节;学校的众多工人,每天干着不起眼的工作,但是得到了同学的好评,在学校集体过生日时得到了表彰,他们很在乎……这些生活场景,你有记忆吗?有体会吗?能在语言、神态、心理、场景的描写中,表现出他们对于名誉的珍惜或淡然吗?
②在矛盾分析中展示理趣。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林语堂说,“我就是一捆矛盾。”关于名誉,许多学生很轻佻地说“名誉是泡沫”“要勇于舍弃名誉”“名誉的背后是价值观扭曲”。在生活中,“名誉”是被这样简单理解的吗?陈光标沽名钓誉可笑,但客观上作了大量慈善,你怎么看?中国文学渴求诺贝尔奖的青睐,中国电影渴求奥斯卡的正面评价,你怎么看?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正视生活中的矛盾,揭示人生的困境,最后让情理或主人公在困境中抉择,议论才会有理趣,人物才会有光彩。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3-0099-05[HT〗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至2002年,我国已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双向选择、自由择业”就业机制的形成,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一方面,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考研、出国成了大四学生规避就业压力的新途径,为了全身心备考或准备材料,许多学生选择逃课;另一方面,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讲,先找饭碗再谈学业便成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现实选择,许多学生加入到应聘、实习的行列,提前进入工作状态。面对这种状况,很多教师持漠视或默许的态度,“尽管学位是学术水平的标志”,但在学位评定上却“涉及行政权的运用”\[1\],加之大学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改革的滞后性以及对“一次性就业率”的盲目追求催生了“大四现象”\[2\]:大四学生大量逃课,正常的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等学习任务与学习环节完成质量难以保证。
大四是培养大学生的最后巩固和补足阶段,是大学四年专业知识学习整合和融会贯通的关键环节,更是整个大学学习的点睛之笔。它是一个集过渡性、实践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整合时期:
过渡性。每个大四学生都需要完成相关的角色转换:选择就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面临着从“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换。而大四正好是转换角色、调试行为的中间过渡期,这一阶段的教学也就具有了与前三年截然不同的性质,它在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顺利融入新的环境、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践性。大四阶段的教学具有实践性,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以毕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为着力点,一方面提升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融会贯通。
研究性。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就其性质而言,具备研究性特征;就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言,更致力于培养和造就富有创造能力的高级人才,采用“研究+学习”的教学模式\[3\]。尤其是在本科教学的收尾阶段,更要将综合性、高水平的科研训练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为本科生提供一种独特的大四“研究性学习”的顶峰体验和经历。
如今,“大四现象”正在阻碍着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而严重影响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假使这种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稳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只能是纸上谈兵,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质量势必下降。因此,把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关――大四阶段的教学管理,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 现实困境:南京大学
大四阶段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笔者以南京大学为例,对大四阶段的教学过程及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采取了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南京大学即将毕业的2010届本科毕业生,抽样方法为分层等比例抽样法。首先将调查总体按照学科门类进行分层:分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4类,继而按照性别比例再分层,之后进行等比例抽样。笔者于2010年4月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1份。其中男生占62.9%,女生占37.1%。专业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又访谈了部分大四学生(以SO表示)以及部分院系的教学院长/系主任(以MO表示)。学生和教师共同构成了教学环节,而教学质量的高低不止取决于教学环节的质量,更取决于教学环节的前提(课程设置状况)以及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教学管理)情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管理方面则是由各个学院负责教学工作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又访谈了部分院系的教学院长/系主任。访谈抽样方法为目的抽样法。对学生的访谈兼顾性别、专业、毕业去向的不同,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对教学院长/系主任的访谈也兼顾学科门类进行选取。最终,访谈样本确定为大四学生11人、教学院长/系主任4人。
通过调查,笔者总结出了南京大学大四阶段教学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一) 课堂教学阻力重重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教学组织活动方式,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多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进行。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关乎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大四阶段的课堂教学地位则呈现出特殊性:课堂教学一改其“主角”地位,甘当“大四舞台上的配角”。
大四课程安排相比于前三年已经明显减少,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第七学期学生平均修读课程2.78门,其中12.7%的学生没有修读任何课程;而到了第八学期学生平均修读课程只有0.61门,78.9%的同学没有修读任何课程。总体上来讲,平均每位同学大四期间修读课程数为1.7门。尽管平均修读课程数已如此之低,但逃课现象却甚为严重。MO1教学院长在谈到大四学生逃课问题时讲到:“大四课堂的出勤率非常低,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老师去上课,教室里面一个学生都没有的状况。这种情况不止出现过一次,这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从所属群体来看,出勤率较高的是保研族和留学族,而考研族和就业族的出勤率最低。正如SO1同学所言:“我们系一般情况出勤率能达到25%就不错了。几乎都是保研的,保研的还有不去的;考研的同学有去听的,不多;还有找工作的几乎就不去了。”
在访谈中,笔者还了解到除了逃课现象严重之外,很多到课的同学在课堂中也是思想涣散,无心认真听讲,从而影响到教师的讲课情绪,课堂氛围很难充分调动起来,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二)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环节是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本科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更应在本科第四年“唱主角”。实践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第四年的实践教学最核心的两项内容就是毕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而这两项指标所体现的质量则直接显示出本科第四年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高低。然而,实践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毕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都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向。
1. 毕业实习(实践)被“边缘化”。毕业实习(实践)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桥梁,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练。通过毕业实习(实践)环节,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本专业的实务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毕业实习(实践)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环节的一个薄弱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毕业实习(实践)被“边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毕业实习(实践)基地缺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只有少部分专业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基地,系统地组织学生参加毕业实习(实践);还有相当一部分专业虽然设置了实践学分,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或基地,只能对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要求学生自行寻找实习机会,自行联系实习单位。
二是毕业实习(实践)过程流于形式。很多专业将毕业实习课程定于第七学期,这与找工作的黄金时间相冲突,于是很多同学以找工作为第一要务,参加校园招聘会、双选会等,而对毕业实习持“无所谓”、“拿到实习鉴定即可”的态度,心不在焉、敷衍塞责,对实习工作不够珍惜和重视,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在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上。在访谈中,MO2院长指出,“我们通过实习单位反馈得到的信息,有的学生会经常请假,说是要参加面试或者考公务员之类的,也不会太用心”。这最终导致无法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学生的实习质量出现滑坡。
2. 毕业论文(设计)被“边缘化”。对学生而言,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学生运用专业所学,进行资料搜集、逻辑论证、实践调查、实验研究的过程。它是对自身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考察,也是迈向专业深层研究的第一步。但是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的地位越来越被“边缘化”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论文写作(设计)时间短。根据高校的本科教学计划,毕业论文(设计)多安排在第八学期,从论文最初的选题到完成只有两个半月的时间。在这两个半月的时间中,学生不可能完全沉浸其中撰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时间与提前上岗实习、研究生复试、省公务员考试的时间相冲突,学生只好一再压缩投入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时间和精力,在答辩之前临阵磨枪,以应付了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只有10.3%的同学预计用3个月(及以上)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近一半(43.0%)的同学只准备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甚至还有6.4%的同学准备用1周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
二是师生交流频率少。论文的撰写(设计)过程是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传授写作技巧,启发研究思路,激发研究兴趣,对学生的论文选题、研究过程、论文撰写进行全程化指导;学生则获取论文撰写知识,在与指导教师的思想碰撞中厘清思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论文写作(设计)。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具体体现为交流频率,在“到目前为止,您与指导老师就毕业论文(设计)事宜讨论过多少次”一题中,44.8%的同学表示在论文写作(设计)过程中,与指导老师的交流只有1―2次,30.9%的同学能够达到3―5次,与导师的交流达到6次以上的累计有15.4%的同学,同时不得不指出的是有8.7%的同学表示自己与指导老师的交流为0次。
因此,由于写作(设计)时间短缺,加之师生交流频率少,毕业论文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其结果是研究过程如蜻蜓点水,不能够达到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体系、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良好效果。
可见,研究型大学大四阶段教学已经被“弱化”甚至遭遇被“虚化”的困境。
二、 突破与尝试:南京大学“三三制”
本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努力
从宏观层面讲,“大四现象”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结果,其中一方面是来自于外部环境,近年来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型,同时政府和社会始终以“一次性就业率”的硬性指标向高校施压。这些外部因素固然导致了研究型大学大四阶段教学被弱化,但是面对这样的困境,以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为宗旨的研究型大学不能因深陷泥淖而悲观失望,应该从自身探寻原因,通过努力改变这一困境,破除“大四现象”的魔咒。
从微观层面看,很多人认为造成“大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业中,然而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这些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大四阶段所开设的课程不符合学生需求,缺乏吸引力。
太多的理论课程给学生一种“学难以致用”的感觉,学生认为“课程没有价值”,因此无法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在“大四所修课程中,是否有足以吸引您的一门课程”一题中,53.7%的大四学生表示大四课程中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吸引他们;而对于剩余的46.3%的学生,79.9%的人认为“课程内容有价值”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可见课程内容价值在大四课程中的重要程度。如果课程的内容不能满足大四学生的需求,严重的逃课现象就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因此,优化课程结构、重建课程体系便成为破解“大四现象”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2009年南京大学开始了新一轮全方位的本科教学改革,这为破解这一现实难题提供了重要突破口。改革以制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融通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努力探索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所谓“三三制”,即为“三个培养阶段”和“三种发展路径”。3个培养阶段包括: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在多元培养阶段(升入高年级的最后1至1年半的阶段),基于对不同毕业走向的学生群体的考虑,本着“个性化教育、多元化培养”的基本原则,在本科高年级阶段实行分流教学,为不同群体打造满足不同需求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自行选择发展路径: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见图1)。
因此,对于个性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按照横向维度主要分为两大类:以促进专业发展为目标的继续深造类课程体系和以强化就业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就业创业类课程体系。
(一) 继续深造类――构建以促进专业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继续深造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为继续深造的本科生提供本专业或跨专业深层次的课程内容。可以从3个方面努力:
首先,开设与研究生阶段相衔接的基础课程,通过深层次的理论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
其次,提供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利用本身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提供充足的资金和科研项目,为即将继续深造的大四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充分发掘本科生的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提供更多进入相关领域实习或实践的机会。创新起于问题,源于实践,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就业创业类――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切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为提高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未来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高校需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研究型大学首先要倡导职业生涯规划,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贯穿学生的成长过程,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而针对大四选择就业创业的学生,要以相关岗位实习和求职技巧为核心,辅以就业心理辅导、就业政策法规等内容的指导教育,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另外,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其精英教育的内涵就是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的创业型、创新型人才\[4\]。而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只有6.1%的同学认为应将创业教育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可见,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同等重要,不容忽视。
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1个有始有终、层次分明的完整课程与教学体系,尤其是在多元培养阶段提出了3种分流路径,目前正在不断努力完善以学生多元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课程建设。一方面,学校着力开发和完善就业创业类课程模块,该模块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养为基点,为了与课程相配套,学校还专门建立了“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网站”,这一网站内容丰富,包括政策资讯、职业规划、创业实践、创新视野和课程中心等导航栏目。另一方面,针对继续深造类的同学,学校正在努力打通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之间的壁垒,为大四学生提前攻读深层次课程、积极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等提供合法化的政策支持。目前,改革仍面临一些困境,但是学校一直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笔者相信,多元培养阶段课程模块的创立将弥补大四教学中原有的空白,并成为突破大四教学管理困境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柳文彬,张传.学位评定和授予的行政程序控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7-80.
[2]杨远芬,郭元锋.“大四现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170-171.
[3]常维亚,邢鹏,赵莉.探索建立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4(9):24-25.
[4]郑旭红,孟勤,刘春阳,等.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3):40-41.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theFourthAcademicYear Teaching
Management of a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 and
Its Way Out: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University
LIU Jingyue
中学生记叙文写作,一般来说还是遵守“我手写我心”的原则,写生活中的体验,写所见所闻所感。农村高中学生,面对自然界中春夏秋冬的时序变化,周围是周而复始的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的画面,加上学校、家庭、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的生活素材是贫乏的、单一的。例如苏教版选修教材《写作》的第一章,写作要求让学生写一个最尊敬的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农村高中学生写最尊敬的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究其原因,这一代农村高中学生很多从小就是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手上长大的,学生的父母为了生活远走他乡打工维持家庭。学生心中最尊敬的人当然是爷爷奶奶等亲人。试想,农村学生远离父母、面对农村,哪有许多新鲜的生活素材?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学生作文的素材来源接近枯竭,语文教师要想办法引导学生走出乡村、体悟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才能写出新鲜的、活泼的记叙文。
语文教师要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汁原味的生活,与学生一起感悟多彩的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面对以上宜兴市农村学生写作记叙文的困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研究宜兴市“陶的文化”,研究紫砂壶的文化艺术;带领学生游玩善卷洞,让学生研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宜兴市素有“教授之乡”的美誉,让学生每年走访一名宜兴籍教授,写人物报告文学。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才智,又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农村学生的记叙文有东西可写,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二、农村高中学生阅读量太少,记叙文写作受到考场作文评分标准的干扰
写作需要人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间接经验获得的一个重要渠道是通过大量阅读,才能提高写作能力。一个学生的阅读史,也是一个学生的精神发育史。农村高中图书馆建设比较滞后,在数理化学科高压的氛围中,语文学科课时不多,大量的课外阅读已经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最起码的阅读时间没有保障。还有,阅读与写作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阅读是基础,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还需要语文教师精心指导。针对农村高中学生阅读量少的现状,有必要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加大农村高中图书管建设力度,增加学生阅读课时,有条件的农村高中图书馆增添网络阅读。有阅读材料,有阅读课时,就需要语文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例如,定期举办阅读报告会,研究读写转化的途径,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架起一条阅读与写作的桥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中渴望阅读,如此良性循环,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大有益处。
三、新材料作文的评分标准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目前的记叙文写作
虽然评分标准有一条“文体不限”,但是实话实说,新材料作文还是从议论文角度切入比较方便。例如,学生先读懂材料的主旨,然后提炼一个中心论点,再采用并列式结构或者递进式结构议论,最后强化观点,自然收束全文。如果审题不错,那么作文的切入分肯定会得到。笔者在基层高中学校调研时发现,有很多高三语文老师平时让学生积累很多素材,作为备考的“论据”,而且每种观点都有不同的素材佐证,可以说议论文备考已经准备的非常充分。而记叙文的写作备考难度就很大,而且在高考的评价标准方面,文章“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要求中,很明显,记叙文的要求难度比议论文要求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校干脆放弃记叙文写作,专门训练学生用议论文写作对付高考的考场作文。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传人,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开始真正意义上“浮出历史地表”.到了90年代.两者共同创造出了空前繁盛的文学景象。然而作为21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主流,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语境中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与局限,造成当代女性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困境。
一、传统境遇下的历史困境
母系社会之后的历史,毋庸赘言是男性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妇女始终是一个受强制的、被统治的性别”…,她无处言说,也无人倾听,更无人评说,她是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席者,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封建社会中只是被抹杀与被掩盖的对象。她们“势必生于黑暗、隐秘、暗哑的世界.生存于古代历史的盲点。”在同样的历史境遇中.西方为反抗菲勒斯中心的压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使女性主义发展和成熟起来,同时它也是西方人权运动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西方人文思潮的发展中所派生出来的,它完成了从人的自觉到女性的自觉,从人的解放到女性的解放,所以西方的女性主义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产物。而中国的女性解放总是同各时期的社会问题和革命目标相联系,妇女的求解放、求独立、求自由、求平等诸意识始终同被压迫的阶级意识、革命意识交融在一起。
民族解放和阶级斗争是女性解放和性别问题的大前提。中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又承受着落后就要挨打。受人侵略和民族兴亡的巨大压力。随后又处于反抗阶级压迫的动荡的社会变革之中.也就是说女性的自由与权力问题是男性也没有解决的,整个民族都没有独立的人权.又何谈女性呢?解放后,虽然民族独立的问题解决了.但中国一直倡导的理论认为阶级是超越性别的,“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阶级的解放又成为了妇女解放的必要前提.因此妇女问题还是被阶级的问题所覆盖。到了90年代,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为中国的女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掀起了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浪潮.但这次女性热潮仍不以解放为目的,基本不触及体制。而是以文化的启蒙和研究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界对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介绍。可以说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它缺少像西方女权运动那样的一个历史契机,或者说是政治契机。它缺少一个把女性问题相对充分展开的时间和空间,它与中国的妇女生活实况是基本脱节的。刘思谦在《“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一书中就说:“我国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自发的、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的解放从来都是从属于民族的、阶级的、文化的社会革命运动。”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始终都游离于“主流批评”之外,套用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我们或许可以形容女性文学批评为“第二批评”。因为它始终只是西方的舶来品。历史缺失的困境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大背景。
二、西方霸权下的理论困境
由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建构,系统性强。覆盖面广。发展的比较成熟,而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一直就缺少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背景和土壤,所以她从西方获得的女性主义文学的体系、概念,几乎是关于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不止女性文学批评,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都与西方的文学理论相联系。刘若愚在其著作《中国文学理论》中说:“除了那些纯粹由传统批评家所主张的理论之外,我将不涉及20世纪中国理论.因为20世纪的中国理论受西方影响的主宰,不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就是。20世纪的中国理论与具有独立批评思想的传统中国理论没有相同的价值和兴趣。”随着中国社会向西方的全面开放与学习。西方理论进入中国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必然。到了20世纪末.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些理论话语已经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者所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在这些文章中充满了缄默、缺席、疏离、身体写作等女性主义的经典专用术语,用女性主义批评者陈晓兰的话来说:“对于今天从事妇女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人来说,如果不懂得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或者不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和立场来对待她(他)的研究、解说对象,那就意味着落后、缺乏新意、传统或者不够深刻。所以在论文或论著的前面,以西方某位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观点、名言为开场白,或者概述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要义,似乎成了中国许多女性主义写作必不可免的一环。”
批评界出现这种现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中国本土没有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只能全盘吸收西方女性主义现成的批评理论。但是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在短短的几年中便接受了西方几十年发展经历的成果,实际上是很难消化的。一方面,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介至今仍缺乏完整性。除了《第二性》、《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的奥秘》、《性政治》、《女太监》等几部经典之作有完整的译介,其它大多都是摘要,或文选,完整的译著较少,系统的介绍更为缺乏。所以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完整理论尚未全面认识。就难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建树。另一方面,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生搬硬套的现象也比较明显.无论它是否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对很多不很恰当的文学现象也加以分析套用,还有很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基本上是用西方的理论在寻找中国文学中可以对应的文本例子,结果只是为西方的理论增加例证,对本土理论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我国在女性文学理论方面缺少建设性和创造性.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结构体系。
更为堪忧的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本土缺乏正好迎合了西方霸权话语的入侵。“李小江认为.西方女性主义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是一种霸权话语,中国的女性问题一旦被西方女性主义化就成为被西方文化整合的一部分。而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为西方女性主义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经验的。因此我们必须觉悟到,当代中国文化困境。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一样,在进入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种族的遭遇和女性的性别遭遇同西方世界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渗透的遭遇是一样的。”她说:“就像我们女人要对过去男性中心社会所有的价值观念进行检验一样,对西方的东西我们也要检验。女权主义对男性的东西处处留心审查,总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与我们对西方的态度相似。”因此,对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谨慎的借鉴和使用,更要勇于质疑,得到启发,提出自己独特的本土化性别文化视阈.建立起从我国女性创作和女性生活实际出发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体系与框架,摆脱在理论上的困境。
三、女权意识下的社会困境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中对于“女性主义者”的认同尴尬上。
女性主义理论虽为中国许多批评者及作家在批评创作上广泛使用.但很少有人对自己是否认同女性主义作出明确的表态,除了极个别的批评家,如戴锦华公然宣称自已是个女性主义者,大多数批评家虽然是进行着女性主义的研究,但却不肯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就连女性主义研究领域旗帜性的人物李小江,也不止一次的声明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她在2000年出版的访谈集《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设问的就是一个身份、立场的命题的取舍和认同问题。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是全世界多数人的选择。也是不招致非议更安全的做法,可是作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领军人物,李小江的声明却让很多人失望并无法理解。甚至大多数的女作家,也对女性主义不予认同.最为突出的是被女性主义批评者视为女性主义创作典型的陈染公然宣称自己的写作是“超性别写作”,明显地针对加于她的“性别写作”评价。林白也称,她的写作不是从女性性别出发的,她没有强烈的使命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性主义者认同的困境呢?美国理论家贝尔胡克斯曾在《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中谈到美国社会对“女权主义者”称号的反感,“说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通常被限制在事先预定好的身份、角色或者行动之中,而这种身份角色或行为在人们的常规判断中,往往等同于同性恋者,激进政治运动者、种族主义者等。”而在中国.女性主义者也给人一种仇视男人、强硬、激进、男性化的感觉,甚至有可能还会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大多数人都容易将女权主义看做一种对于性别的偏见.害怕遭到社会的非议和不理解,甚至歧视。其实,女性主义之所以让社会对其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也是有原因的.有些女性批评者对于性别近乎过敏的关切将女性主义理论完全归结为对性别歧视和男性压迫的批判和控诉.将与男性的对抗和斗争视为获得解放的唯一手段,认为女性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懂得自省和自我批判。张抗抗在接受访谈时曾经说:“女作家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其实深层原因是怀着一种恐惧感,对于矫枉过正的极端女权主义带给我们的伤害确实很害怕。”“女性主义将性别立场强调的太极端了,实际上是将我们封闭起来。一天到晚想女性意识。用女性主义标尺去鉴别一切的问题。”
当然这些只是小部分女性主义者的做法以致造成了社会和人们对于女性主义认识的一个误区。偏离了社会主流的中心。因此,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者应该端正态度。走出误区,不断自省,发挥出女性主义的积极作用,将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立场。将它视为在一切社会阶层与一切民族中存在的全球性的女性谋求进步、解放的意识和行动.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消除社会的偏见。
四、性别视野下的创作困境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为普遍的女性文学主题是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它来源于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创立的“女性写作”理论,她的“写你自己,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成为那时期女性写作的至理名言。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传人,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开始真正意义上“浮出历史地表”.到了90年代.两者共同创造出了空前繁盛的文学景象。然而作为21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主流,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语境中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与局限,造成当代女性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困境。
一、传统境遇下的历史困境
母系社会之后的历史,毋庸赘言是男性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妇女始终是一个受强制的、被统治的性别”…,她无处言说,也无人倾听,更无人评说,她是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席者,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封建社会中只是被抹杀与被掩盖的对象。她们“势必生于黑暗、隐秘、暗哑的世界.生存于古代历史的盲点。”在同样的历史境遇中.西方为反抗菲勒斯中心的压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使女性主义发展和成熟起来,同时它也是西方人权运动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西方人文思潮的发展中所派生出来的,它完成了从人的自觉到女性的自觉,从人的解放到女性的解放,所以西方的女性主义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产物。而中国的女性解放总是同各时期的社会问题和革命目标相联系,妇女的求解放、求独立、求自由、求平等诸意识始终同被压迫的阶级意识、革命意识交融在一起。
民族解放和阶级斗争是女性解放和性别问题的大前提。中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又承受着落后就要挨打。受人侵略和民族兴亡的巨大压力。随后又处于反抗阶级压迫的动荡的社会变革之中.也就是说女性的自由与权力问题是男性也没有解决的,整个民族都没有独立的人权.又何谈女性呢?解放后,虽然民族独立的问题解决了.但中国一直倡导的理论认为阶级是超越性别的,“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阶级的解放又成为了妇女解放的必要前提.因此妇女问题还是被阶级的问题所覆盖。到了90年代,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为中国的女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掀起了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浪潮.但这次女性热潮仍不以解放为目的,基本不触及体制。而是以文化的启蒙和研究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界对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介绍。可以说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它缺少像西方女权运动那样的一个历史契机,或者说是政治契机。它缺少一个把女性问题相对充分展开的时间和空间,它与中国的妇女生活实况是基本脱节的。刘思谦在《“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一书中就说:“我国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自发的、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的解放从来都是从属于民族的、阶级的、文化的社会革命运动。”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始终都游离于“主流批评”之外,套用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我们或许可以形容女性文学批评为“第二批评”。因为它始终只是西方的舶来品。历史缺失的困境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大背景。
二、西方霸权下的理论困境
由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建构,系统性强。覆盖面广。发展的比较成熟,而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一直就缺少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背景和土壤,所以她从西方获得的女性主义文学的体系、概念,几乎是关于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不止女性文学批评,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都与西方的文学理论相联系。刘若愚在其著作《中国文学理论》中说:“除了那些纯粹由传统批评家所主张的理论之外,我将不涉及20世纪中国理论.因为20世纪的中国理论受西方影响的主宰,不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就是。20世纪的中国理论与具有独立批评思想的传统中国理论没有相同的价值和兴趣。”随着中国社会向西方的全面开放与学习。西方理论进入中国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必然。到了20世纪末.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些理论话语已经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者所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在这些文章中充满了缄默、缺席、疏离、身体写作等女性主义的经典专用术语,用女性主义批评者陈晓兰的话来说:“对于今天从事妇女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人来说,如果不懂得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或者不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和立场来对待她(他)的研究、解说对象,那就意味着落后、缺乏新意、传统或者不够深刻。所以在论文或论著的前面,以西方某位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观点、名言为开场白,或者概述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要义,似乎成了中国许多女性主义写作必不可免的一环。”
批评界出现这种现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中国本土没有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只能全盘吸收西方女性主义现成的批评理论。但是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在短短的几年中便接受了西方几十年发展经历的成果,实际上是很难消化的。一方面,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介至今仍缺乏完整性。除了《第二性》、《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的奥秘》、《性政治》、《女太监》等几部经典之作有完整的译介,其它大多都是摘要,或文选,完整的译著较少,系统的介绍更为缺乏。所以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完整理论尚未全面认识。就难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建树。另一方面,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生搬硬套的现象也比较明显.无论它是否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对很多不很恰当的文学现象也加以分析套用,还有很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基本上是用西方的理论在寻找中国文学中可以对应的文本例子,结果只是为西方的理论增加例证,对本土理论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我国在女性文学理论方面缺少建设性和创造性.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结构体系。
更为堪忧的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本土缺乏正好迎合了西方霸权话语的入侵。“李小江认为.西方女性主义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是一种霸权话语,中国的女性问题一旦被西方女性主义化就成为被西方文化整合的一部分。而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为西方女性主义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经验的。因此我们必须觉悟到,当代中国文化困境。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一样,在进入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种族的遭遇和女性的性别遭遇同西方世界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渗透的遭遇是一样的。”她说:“就像我们女人要对过去男性中心社会所有的价值观念进行检验一样,对西方的东西我们也要检验。女权主义对男性的东西处处留心审查,总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与我们对西方的态度相似。”因此,对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谨慎的借鉴和使用,更要勇于质疑,得到启发,提出自己独特的本土化性别文化视阈.建立起从我国女性创作和女性生活实际出发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体系与框架,摆脱在理论上的困境。
三、女权意识下的社会困境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中对于“女性主义者”的认同尴尬上。
女性主义理论虽为中国许多批评者及作家在批评创作上广泛使用.但很少有人对自己是否认同女性主义作出明确的表态,除了极个别的批评家,如戴锦华公然宣称自已是个女性主义者,大多数批评家虽然是进行着女性主义的研究,但却不肯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就连女性主义研究领域旗帜性的人物李小江,也不止一次的声明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她在2000年出版的访谈集《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设问的就是一个身份、立场的命题的取舍和认同问题。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是全世界多数人的选择。也是不招致非议更安全的做法,可是作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领军人物,李小江的声明却让很多人失望并无法理解。甚至大多数的女作家,也对女性主义不予认同.最为突出的是被女性主义批评者视为女性主义创作典型的陈染公然宣称自己的写作是“超性别写作”,明显地针对加于她的“性别写作”评价。林白也称,她的写作不是从女性性别出发的,她没有强烈的使命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性主义者认同的困境呢?美国理论家贝尔胡克斯曾在《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中谈到美国社会对“女权主义者”称号的反感,“说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通常被限制在事先预定好的身份、角色或者行动之中,而这种身份角色或行为在人们的常规判断中,往往等同于同性恋者,激进政治运动者、种族主义者等。”而在中国.女性主义者也给人一种仇视男人、强硬、激进、男性化的感觉,甚至有可能还会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大多数人都容易将女权主义看做一种对于性别的偏见.害怕遭到社会的非议和不理解,甚至歧视。其实,女性主义之所以让社会对其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也是有原因的.有些女性批评者对于性别近乎过敏的关切将女性主义理论完全归结为对性别歧视和男性压迫的批判和控诉.将与男性的对抗和斗争视为获得解放的唯一手段,认为女性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懂得自省和自我批判。张抗抗在接受访谈时曾经说:“女作家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其实深层原因是怀着一种恐惧感,对于矫枉过正的极端女权主义带给我们的伤害确实很害怕。”“女性主义将性别立场强调的太极端了,实际上是将我们封闭起来。一天到晚想女性意识。用女性主义标尺去鉴别一切的问题。”
当然这些只是小部分女性主义者的做法以致造成了社会和人们对于女性主义认识的一个误区。偏离了社会主流的中心。因此,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者应该端正态度。走出误区,不断自省,发挥出女性主义的积极作用,将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立场。将它视为在一切社会阶层与一切民族中存在的全球性的女性谋求进步、解放的意识和行动.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消除社会的偏见。
四、性别视野下的创作困境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为普遍的女性文学主题是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它来源于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创立的“女性写作”理论,她的“写你自己,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成为那时期女性写作的至理名言。
笔者作为师范类院校艺术系教师,每年都要指导艺术生的毕业论文,一提到写论文,学生就会下意识地到百度搜索,找素材、抄定义、写概念,大多不会总结自己几年大学学习生活中所写的知识和观点,学生所写论文大多话不扣题、内容空洞、格式错乱、东拼西凑、逻辑混乱,甚至选题都不对,教师在指导工作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而学生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许多指导论文的教师纷纷感慨艺术生写作水平非常差。由此可见,师范类艺术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研究出一条可行的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笔者由此现象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在基础上着手培养,注重点滴积累,循序渐进,以下总结了几点培养的对策,旨在抛砖引玉,更好地和广大教师朋友们探讨。
一、提高对写作能力的重视程度
师范类艺术生在入学时文化课成绩差、分数线比较低,而且艺术生普遍比较重视艺术专业课,认为写论文没必要,艺术类学生的实力体现在绘画作品的表现上,这导致他们对文化课学习的观念比较淡薄,更别提写作能力的提高了。作为教师要经常向学生强调良好的写作能力可以提升个人的表达能力,更好地和他人进行交流,写作能力强的人往往更懂得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个人观点也不会因为缺乏表达途径而被困于脑中,师范生在往后课堂教学中,教学水平体现在表达能力中,如何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在教案的写作中也能体现出来。要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写作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得到重视。同时,师范类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会面临教学水平的培养、辅导学生写作、职称论文的发表等相关的工作,写作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写作能力的培养将伴随其一生,可见其重要性。
态度决定一切,师范类艺术生要重视写作能力的锻炼,认真学习,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研究。
二、开设写作课程
笔者了解到,一些学生面临写作困境,出现东拼西凑、逻辑混乱等写作问题,确实是由于写作水平有限。这类学生平时不经常看书,也认为没有必要写论文和文章,所以面临写作时无从下手,写作领悟能力有限,自学难以完成写作要求。在大学阶段,只有大学语文课程稍与写作相关。所以,笔者认为,开设写作课程,是提高师范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在系统的写作课程学习中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同时将写作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学生必然会更加重视,学习的积极性会比一般的课程会更加提高。写作课程可以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涉及写作的相关知识,规范学生写作的格式,以更好地为以后的毕业论准备,
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能更多地接触文章实际,阅读更多优秀文章和论文,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能分辨文章好坏,提高阅读水平,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阅读对于培养良好写作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读得越多,对语言的潜力就会有更好的理解,更能体会到语言的博大精深,通过阅读积累一定的写作知识,真正面临写作的时候不会觉得肚里没货,在课程中不仅学习到专业的写作知识,又为课后自学打下基础。
三、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
师范生的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而又紧密联系专业发展的,在师范生的课外活动中,相关的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对此有帮助的活动,为写作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如举办主题征文比赛,新课程教案写作比赛、创新论坛比赛,开展读书活动月、学生会新闻简报等相关活动,有一些活动可以每年举行,有一些可以每个学期开展一次,争取每年每学期都有相关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形成一个学习的风气,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同时也提升了校园的文化氛围。
所以,开展相关的写作活动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此类活动应贯穿大一到大四的学习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开辟多种途径创造机会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经常练习,才能更好地打开学生写作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高校应规定学年论文的写作,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准备。否则在临近毕业的时候,许多学生还不知道毕业论文该如何写,如笔者经常碰到一些大四的毕业生,在写毕业论文时不会写摘要、关键词、用第三人称等基本问题,错误百出。因此,在学年论文的培养上,不能等同于平时的文化课论文,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每学期学习的课程,按照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要求其完成学年论文的写作。笔者认为,加强学年论文的写作才能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学生写论文的格式,学年论文是一个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途径,也是提高写作能力最好的途径。
四、加强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毕业论文综合地反映了学生是否具有大学本科毕业的水平,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四年来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考核依据,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写作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要从高校管理层、教师、学生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有更好的写作水平作为基础。
从教师的角度看,学生从选题、草稿、格式等许多问题非常琐碎,一般都需要反复修改才能符合要求,这就需要花费教师非常多的心思,由于毕业生大多分布比较散,难以集中点评,导致教师在指导论文的时候难以和学生交流和指导,帮助其修改论文,如果再碰上一些敷衍的学生,工作起来会更加被动。
基于两者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分配给教师合适的指导工作量,不能过多,如安排10个毕业生左右比较合适。同时,论文的指导工作也不能仅仅是简单分配到教师手上了事,笔者建议在相关部门成立在学院里成立论文督察小组,高标准、严要求,检查论文的进展,在格式上进行规范、内容上再给予抄袭的排查,确保论文的原创性。
笔者认为提高师范生写作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同时为学生提供多个平台、途径,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以学生为本,在培养方式上也要讲究循序渐进,软硬兼施,在鼓励多读多写,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有相关的硬性任务,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该严格的时候不能降低要求,必须要有措施应对,给予一定的压力以迫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学习写作的相关知识。
总之,提高师范生的写作水平势在必行,只要能引起足够重视,采取一定的培养措施,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在面临当前师范类艺术生写作水平较低、而社会对未来的师范生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式下,提出培养的几点探索,以其提醒广大教师同仁一起探索、一起努力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徐建融.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2008年底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年会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雪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的投稿近200篇,入选论文或摘要55篇。年会以“变革与传播:中国传媒三十年”为主题,旨在回顾30年来的传媒改革,探索深化改革之路。会议主要从新闻学的内在规律出发,对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传媒体制、国际环境、消费文化等“语法问题”进行检视。为迎接200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八十周年院庆,年会特设了“研究•视域•变迁”等专场,省察了传媒改革进程中新闻传播研究的进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自由与法制:传媒体制改革的重要主题
“新闻自由和新闻立法是研究新闻改革最重要的主题。”(孙旭培,2008)本次年会再次强调了传媒体制改革过程中自由与法制的核心作用,深入阐发了现有体制下传媒表达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了推进传媒体制改革的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孙旭培教授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如今改革达到新的阶段,要再次重申新闻立法,以此来渐进地实现更大程度的新闻自由。他引述了《人民日报》2008年11月3日的评论:“应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继续完善与新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做好新闻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供法律保障。”(华清,2008)他认为,这预示着新闻立法将是今后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孙旭培,2008)
在此基础上,孙旭培教授提出了从自由和立法角度研究新闻改革的13个研究议题:新闻自由权的具体研究、新闻自由的维度和尺度、宣传本位与报道本位、社会稳定与意见多元、新闻法治与社会效益、突发事件与新闻自由度、第二第三国际与新闻自由、清末与民国两个时期的新闻自由、新闻自由的急进还是渐进、媒介批评的法律规定、宪法中的言论出版自由与媒体创办、新闻评议会制度、对新闻自由的法律救济。他希望与会研究生秉承专业精神,能对以上议题规范地进行学术研究。(孙旭培,2008)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卢家银、崔明伍(2008)在入选论文《新闻媒体在利益表达中的困境》中,通过分析新闻媒体在公众利益表达过程中遭遇的困境,为新闻立法提供了现实论证。他们认为,新闻媒体在现有体制下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这在部分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将造成“喉舌”之困――媒体究竟应遵照政府的宣传策略,还是应该直接表达民意。同时,市场也干预着传媒的表达。因此,在多元利益的情况下,需要首先建立解决言论纠纷的宪法诉讼制度,为公众利益表达提供司法保障;同时,建立公众媒体等各类媒体,将多元利益在传媒中分割开来,以保障每一方的表达权利。
复旦大学硕士生阴良(2008)也对当下传媒表达的困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卢家银、崔明伍的研究不同的是,阴良选取外国媒体驻华记者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研究,访谈了16个来自不同国家、媒体的外国驻华记者,发现外国驻华媒体受到更复杂的社会控制;同时,研究立足于“人”,而不是直接分析“传媒”,因此,在组织、行业、社会这三个层面外,还特别强调了个体层面的因素,提出了“伞兵记者”(parachute journalists)与长期驻华记者(resident journalist)这两种不同的派遣方式造成了个体认知差异,并最终影响记者的表达。
清华大学博士生唐建英研究了欧盟《视听媒体服务指令》,提出了可供国内参考的依据“线”和“非线”这两种不同服务性质来区分内容规制程度的新思路。文章分析了欧盟新媒体内容规制政策的演进过程,阐述了《视听媒体服务指令》出台过程中公共利益与产业利益的冲突,以及统一监管与分层监管规制原则的确立。文章指出,欧盟的“规制模式的探索无疑是超前的,其效果还有待在以后的政策实施中来评估”(唐建英,2008)。但目前新媒体的内容规制也是我国政府公共政策和传媒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二、开放与霸权:传媒全球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传媒改革的进程与国家的开放程度是紧密联系的。30年来,中国媒体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奥运会、世博会等“焦点时刻”,中国传媒应该如何把握机遇走向世界?
本次年会入选论文中,有2篇在海外高校就读的中国研究生撰写的文章。文章通过介绍、阐述、分析海外媒体,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中国媒体当下的国际环境。
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硕士生侯静慧、马瑜晶(2008)对1978年至2006年《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采取了分层抽样的方法,“年份”为抽样“层”(strata),每层中随机抽取10篇新闻报道,得样本290篇。研究用GDP和进出口总额来测量经济实力,其乘积作为自变量;报道量(quantity)与报道效价(valence)作为因变量。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报道的数量显著增加,而其中负面报道的比重也随之增大。结合霸权理论,研究认为这种负面报道增多的现象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权力阶级需要综合利用大众媒介中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各类信息,以求保证民众的思想与现有社会秩序达到一致,即实现“媒介霸权”(media hegemony)。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硕士生毕佳颖(2008),结合美国互联网的政治表现,分析了“个体内容出版者”(individuation content publication)对政治的多元影响。文章认为,“hegemony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also powered in a soft way(美国霸权以一种柔化的方式得到强化)”,即将“媒介霸权”隐藏在个体政治背后,通过技术控制以加强自身的权威性。文章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中国会不会走“美国道路”,互联网的发展会对目前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希望能在今后的实践中给出解答。
同样关注霸权问题的还有同济大学的硕士生肖云帆(2008)。她分析了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不同国家地区的10种有代表性的英文报刊杂志关于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Hanover World Expo 2000)”、“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Aichi World Expo 2005)”和“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Shanghai World Expo 2010)”筹备情况的报道,比较了报道侧重点的不同: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上海世博会时,侧重于宏观的经济与产业、商业的报道,也有部分政治主题的负面报道,几乎没有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报道,而对爱知和汉诺威世博会的报道则有显著差异。与侯静慧等人不同,肖云帆提出了积极应对西方“媒介霸权”、改善国家媒介形象的传媒策略,包括提供多元议题、综合运用多媒体、整合传播模式等。
北京大学硕士生刘畅与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郑宇钧,以《筑梦2008》为个案,从修辞学角度研究了纪录片跨国界意义共享的策略。文章指出,“北京奥运的纪录片要在‘全球化’的普世价值和‘本土化’的民族特质中寻求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球土化’策略(glocalization)”,即展现“全球化了的”本土与“本土化了”的全球,以达到跨国界的意义共享。(刘畅 郑宇钧,2008)文章分别从本体修辞、积极修辞、非常规修辞等角度研究了“球土化”策略具体的表现形式,为中国今后的纪录片制作提供可参考的发展方向。
复旦大学硕士生吕芳雅(2008)运用战略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电影产业如何“走出去”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好莱坞模式与日韩模式等可借鉴的运营模式,对今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关注泛亚市场,而不单是西方市场;加快建立自己的海外发行渠道;进行制度调整,等等。
三、商业化与大众化:传媒文化观念的变迁
《文化症候与文学期刊的影视趣味》(周根红,2008),阐述了纯文学期刊《收获》1990-2008的历史演变。随着《收获》逐渐成为影视文化风尚的引领者,并推出了关于影视明星的《一个人的电影》专栏,周根红认为,《收获》已逐渐失去纯文学理念,成为大众文化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生产影视文学与大众传媒紧密勾连。作者对“影像霸权”的形成表示了忧虑,并表达了对纯文学期刊原有的独立性与先锋性的向往。
《女足的媒介再现:“适时而现”的铿锵玫瑰》(褚悦闻,2008)探索了商业化与高度社会性别化的话语机制对中国女足媒介再现的影响。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奥运年2004年1月-9月间267天《东方体育日报》的报道篇数、照片数量、头版报道等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发现:在没有重大赛事的情况下,女足再现为“玫瑰”;而涉及奥运盛事,女足则彰显“铿锵”,被赋予男足未能担负的民族精神和使命,其在艰苦环境中奋力进取的风貌受到媒介的反复强化。文章分析了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弹性的、分层的、有目标的媒介再现,是媒介以争取收视率的新闻娱乐模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操作;在商品化的媒介中出现的女性,乃适应商品化的、被重新社会化的、被再创造的公式化形象;性别是一种社会范畴,体育活动的社会性别化,区隔并规定了女性气质和霸权的男性气质特征的客体和行为;团体性的体育项目承担起了建构民族认同的文化意义。
在商业化环境下,受众的消费习惯和认知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商业化媒体的定位转变。清华大学硕士生李华颖(2008)对消费者购买畅销书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知觉价值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调整和修正过的模型,研究发现:知觉品质越高,主观规范越高,知觉行为控制越高,就越可能购买畅销书;而知觉牺牲并未起到较大的影响力。因此,作者认为,畅销书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不易因消费者成本影响人的购买行为,“畅销”本身对书本的功能、品质或品牌等的肯定让消费者不计太多代价地购买。这一研究也暗示了未来畅销书定位与定价的发展趋势。
在年会的新闻沙龙环节,同一话题在网络传媒领域中也得到了讨论。《从中国老年网站的建设看虚拟社区的发展――以中国的老小孩网站为例》作者、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吴欢,通过对“老小孩”网站的个案研究,探讨了商业网站通过共建成员的精神认同获得商业收益的方式。吴欢特别强调了成员的个体认同与社区认同之间的互动、网下社区和网上社区的相互支持。她认为,虚拟社区,尤其是老年群体的虚拟社区不可能脱离现实世界,要通过与现实社区相互作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吴欢,2008)老小孩网站创办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张志安博士介绍了“老小孩”的运营方式,也指出了通过上网给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创办理念。
四、继承与创新:新闻传播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传媒改革从“语词革命”向“语法革命”转变,为新闻传播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内容。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童兵教授的主题演讲中,他以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为视角,总结了30年传媒改革带来的新闻学科的发展。他强调,研究生群体的学术研究与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是高度一致的,从老一辈的学科领军人阐发新闻学基本原理、建构新闻学理论框架、走出新闻史学研究新路径,到80年代继往开来的中坚提升新闻学科的科学性,再到90年代开拓学科新领域,到新世纪夯实基础理论、开创新媒体研究,研究生群体始终积极参与了新闻学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积累了丰厚的学术研究成果。童兵教授希望,今后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构建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广泛开展中外合作研究,走好传播学本土化之路,培育新闻传播学大师和新闻传播学中国学派,研制中长期(2009-2020)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规划。(童兵,2008)
复旦大学硕士生滕育栋(2008),则从微观层面着手,思考了30年来新闻思想的转变。他以《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为切入点,通过考察1978年以来公开出版的新闻史著作对其描述、评价话语的变迁,揭示了三种不同的新闻史著写作方式:服从宣传需要的历史写作,突出文献新闻学理意义的写作,作为新闻改革历史基础的写作,阐发了其背后的新闻思想。作者强调了新闻理论的发展在中国新闻史的写作中的推动作用,认为中国新闻史的写作能为我国新闻理论的发展提供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希望更多的人回归到新闻史研究中。
苏州大学硕士生张震(2008)梳理了30年学界对于新闻客观性的看法变迁。从新闻客观性的来源、内涵、主观态度、宏观操作方式、微观操作方式等角度进行了梳理,指出了今后研究的议题与趋势。南京大学硕士生温海玲(2008)对1988-2007年组织传播研究论文进行了历时性分析,根据其研究走向:“学科介绍原理阐释应用分析学科建设”分析了每一时段的历史特征,并提出了加强组织传播学科建设的想法。兰州大学硕士生华汝国(2008)综述2005-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情况,归纳了其中所体现的研究热点及形成的重要观点,并进行了评价。
此外,本届年会论文还对往届年会的学术成果进行了继承与创新。本届年会入选论文《瘦身减肥广告中性别因素对第三人效应的影响》(梁静、黄艳姗、艾依璇,2008)与上届年会入选论文《不同媒介素养的大学生第三人效果研究》(周海晏、王帆、邢荣、马、王祥颖,2007)同样是对“第三人效果”(third person effect)的研究,但侧重有所不同。上届论文的主要价值在于将媒介素养的概念引入了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并测量出不同媒介素养的大学生存在第三人效果差异。而梁静等人将媒介素养中的广告关注度作为中介变量,用以诠释性别因素与第三人效应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上届论文研究的深化与补充。
注释:
[1]语法革命,是指“在现有要素和功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规则的改变、关系的改变以及制度、机制、运动模式、盈利模式、与受众关系、技术要素层面的改变,形成新的发展机会”。(喻国明,2008)对于传媒改革而言,要从要素扩增到结构重组、规则改变和发展模式转型。
参考文献:
[1]毕佳颖.(2008,November).PowerfromMass-JournalismofInternetonAmericanPolitics.“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摘要,上海.
[2]褚悦闻.(2008,November).女足的媒介再现:“适时而现”的铿锵玫瑰.“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3]侯静慧、马瑜晶.(2008,November).风雨三十年:中国形象在美国媒体中的变革.“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4]华汝国.(2008,November).从中国老年网站的建设看虚拟社区的发展――以中国的老小孩网站为例.“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5]华清.(2008,November3).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人民日报.pp.7.
[6]李华颖.(2008,November).畅销书购买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知觉价值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解释.“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7]梁静、黄艳姗、艾依璇.(2008,November).瘦身减肥广告中性别因素对第三人效应的影响.“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8]卢家银崔明伍.(2008,November).新闻媒体在利益表达中的困境.“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9]刘畅郑宇钧.(2008,November).从视觉修辞的角度看奥运纪录片的“球土化”策略.“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0]吕芳雅.(2008,November).中国电影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分析.“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1]孙旭培.(2008,November).新闻改革研究: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主题演讲,上海.
[12]唐建英.(2008,November).《视听媒体服务指令》与欧盟新媒体内容规制初探.“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3]滕育栋.(2008,November).“用说话”:中国新闻史写作中的“加法”与“减法”.“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4]童兵.(2008,November).研究生:新时期新闻科学发展创新的生力军.“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主题演讲,上海.
[15]温海玲.(2008,November).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组织传播学研究的变迁――对新闻传播视野下组织传播学术论文的历时分析.“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6]吴欢.(2008,November).从中国老年网站的建设看虚拟社区的发展――以中国的老小孩网站为例.“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7]肖云帆.(2008,November).媒体力量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中的应用――汉诺威、爱知与上海世博会实证分析.“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8]阴良.(2008,November).社会控制对新闻生产的差异性影响――以外国媒体驻华记者报道倾向为分析视角.“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9]喻国明.(2008).传播的语法革命和传媒竞争力构建.传媒观察,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