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思想品德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6 02:42:3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思想品德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思想品德

篇(1)

一、师德建设是培养有道德有素养学生的前提条件

作为国家教育方针的最高执行者,高校教师同时也是文化知识的传播人。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素质教育的中流砥柱。教师在各方面或显性或隐形的对学生起着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思想、道德、学术、素质这些方面。这些引导作用不单纯体现在学科成绩上,对他们步入社会后的做人素养也有极大影响。

在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潮流之下,人类文明的进步思想层次越来越高、越来越开放。高校教师的年龄层次也越来越小,师生之间代沟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可逾越。这就使得倡导高校师德建设很有必要。当今,高校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还要严苛遵守职业道德,才能承受得住这个社会带来的舆论压力。当今社会,教育界亟需一场文化改革,而倡导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需要也呼之欲出。

加强师德建设,正面引导高效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对社会有利的高素质人才。

二、抓紧师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良好措施

教师职业道德是谓师德。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高校教师必须履行的规范自身的行为准则。深入来讲,师德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思想品德、学术水平、工作原则上,这些综合素养都会在教师的为人处事的细枝末节中流露出来。教师师德的整体水平直接反应出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问题。评定一个学校德育教育的好坏就是看这个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程度的高低。反言之,如果学校所培育的大学生大多数都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那么这个学校的师德建设水平就一定是合格的。历来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其中施教者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引导地位,即在师生德育建设工作中,教师的师德状况占主导因素,这是由教育是以人传人、由上及下传递的,所以受教者会不由自主的向传播的教育者进行各方面的模仿,包括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做人原则、思想品德方面。这些都将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之源。

当今社会,师德建设提上议程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教育师资队伍对师德的认知能力日渐提高。但并不是说我国的师德建设就登峰造极无可挑剔了,仍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把教师职业当做纯赚钱的手段之一,只完成本职教学工作,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责任心,对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缺乏耐心等有违师德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一旦看到有利可图,部分师德教育欠缺的教师就会发生道德失范的不良现象。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是极其有害的,必须杜绝不论是学术上还是人格上误人子弟的现象发生。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教育事业当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事业来发展,全身心的投入教书育人的工作中。

三、加强师德建设是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保证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不做危害社会、伤害他人利益的事情。而目前高校师德建设的最大矛盾就在于,校园教育要求与社会要求不同步,传统文化已经与现代文明出现了代沟,所以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就加大了高校德育建设的困难度。这就要求学校对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建设有更科学先进的方法。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落实到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上,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素质、有道德的新时代人才。高校教师对学生在施教过程中有目的性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加以影响,并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把思想道德品质理论落实到生活中,培养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而不是空有道德知识而依然随意的我行我素。这样一个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方案就要求必须有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他们不仅自身有高素质品质,对学生的道德建设有担当,还要有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乐于接受和实行。

提升教师素质的核心就是加强师德建设,这是保证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把为人师表的作用发扬光大,坚持自律,以优良的道德风范去培育和引导下一代新人,做到有文化、有纪律。这种优质师德品行的养成,不单是教师个人的自身修养决定的,也有与之相符合的规范制度约束,长期沉淀形成的。所以,高校在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自省自律的时候,需要尽量建立相关师德考核评价制度体系,从而形成师德建设即靠个人素养又靠外力约束的高效机制。坚持学术、师德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体制。育德育人与传道授业是水融、唇齿相依的。师德建设体制的形成将会对教学科研、提升学校教学水平等发展前景有连环反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效德育工作中,加强师德建设,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约束力度,发挥对提升整体学校教学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高校教师寓德于教学之中,形成综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润物无声,可以在无形中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达到高效德育目的。

参考文献:1.陈潮光.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探 索,2007(2)

篇(2)

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促使大学生的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文学艺术具有饱满的感情与美感,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文学艺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向大学生传达一些积极向上的情怀,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与思想,将文学艺术融入到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个过程,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一)文学艺术是促进大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培养综合素质极高的全面型人才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德、智、体、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需要借助于文学艺术使其能够达到理想的境界。在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将大学生德智体美教育与文学艺术教育的做法、理念以及内容在运用上相互借鉴与相互渗透,使思想品德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包含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还包括了心理、人文等各方面全方位的综合教育。文学艺术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大学生充分地领会与感受思想、道德、品格等方面的美,使大学生的思想感情更加丰富饱满,最终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以及较高的素养,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二)文学艺术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大学生的教育阶段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要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必须要不断地创新与丰富思想教育的途径与方式,将文学艺术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与文学艺术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就是要把文学艺术融入其中,运用艺术的魅力与美好意境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加的丰富与生动,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更易于吸收并接受。运用文学艺术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感受到真善美的切实存在,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并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将文学艺术充分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避免思想品德教育的抽象与生硬,更加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三)文学艺术满足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有效地运用文学艺术题材是非常有必要的,文学艺术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能够满足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实需要。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学艺术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所谓的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化就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靠近现实与生活,并与社会教育相互渗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能够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它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1世纪的今天,高校大学生的生活逐渐社会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优秀的文学艺术作用能够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中,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作用。第二,文学艺术是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多样性的需求,大学生处于心理发育并逐渐成熟的阶段,但尚未完全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他们逐渐走向社会与社会接触,生理上与心理上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随着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大学生的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不同形式的丰富多样的文学艺术作品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一些优秀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精神需求,还可以帮助大学生逐步形成一个正确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观念,能够不断地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与思想。

二、文学艺术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一)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励与感染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给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典的文学作品中不仅能够折射出人性的美丑,体现人类的生存价值,还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与精神,感染与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影响与激励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单一枯燥,没有充分地体现出精神的感染与人文的关怀,而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人性、知识、道德、艺术、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将这些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大学生从中吸取正面积极的东西,从而促进自身健康人格的形成。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讲述的经典故事,能够感染人与教育人,使人们在陶冶自身情操、净化心灵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境界。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经典的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艰苦奋斗、坎坷的人生经历,作品中主人公的故事以及精神感染影响了许多人,鼓舞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音乐作品能够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氛围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音乐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对于大学生来说,音乐可以丰富他们的大学生活,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将音乐作品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会使大学生更乐于接受思想教育。音乐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可以消除大学生产生的各种不良的负面情绪。当大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一些积极向上的励志音乐作品能够激励大学生积极地面对困难,当大学生处于低落郁闷的情绪中时,一些优美的旋律可以消除大学生低沉的情绪,净化他们的心灵。音乐能够使人们的思维更加的活跃,让人们处于丰富的想象中,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与心态,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健康地发展。慷慨激昂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震撼人们的心灵,还能够鼓舞激励人们勇敢前进,将音乐作品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使大学生们在欣赏音乐艺术陶冶情操的同时,也感悟人生的真谛,对人生有更深的了解与体会。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可以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三)影视艺术作品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感染力

文学艺术包括散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电影等,无论是哪种题材与形式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其中,电影电视能够给人们最直接的视听感受,它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能够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因此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要充分地利用那些积极向上且优秀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其辅助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影视艺术是将音乐、美术、文学、舞蹈、雕塑等各种艺术整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多样性与丰富性能够丰富以及感染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生动形象地向大学生灌输人生的哲理与价值观,其作用与效果要远远大于长篇大论的说教,大学生可以在欣赏影视艺术,放松身心的同时,从中吸取一些人生的哲理,感悟人生的意义,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影视艺术作品进行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坚决抵制那些含有不良内容以及传播不健康信息的影视作品,要将更多含有积极正面内容的影视作品引入校园,一方面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净化大学生的心灵,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氛围。

(四)绘画作品能够为大学生创造思想品德教育的育人环境

绘画作品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型历史题材的经典绘画作品是我国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它记录了我国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历程,其中一些关于战争题材的绘画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在战争年代所经历的苦难,展现出了战士以及人民在战争时期勇往直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伟大精神,这些绘画作品给人心灵上的震撼以及视觉上的强烈的冲击。将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能够使大学生们深入地了解并体会历史,拉近与历史以及战争英雄的距离,使大学生们主动地了解历史,并向英雄人物学习他们坚强不屈的精神,这将会对大学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注重绘画作品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及影响,尤其是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将大学生发展成为综合素质极高的、全面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篇(3)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5-0064-03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社会的、积极的、美好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元素,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一、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联系 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指出,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1〕。高校体育文化则是高校广大师生在校园内开展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统一体,具有独立性与集体性特征,具有教育、娱乐、激励、审美等功能。加之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高校的一切都必然打上育人的烙印,高校体育文化与培养人才、特别是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密切联系。

1.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

《辞海》将“体育”一词界定为: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以运动为基本手段,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结合卫生措施,锻炼人的身体,从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在学校教育中,体育与德育、智育密切联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重要方面之一。《现代汉语词典》的界定为: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在活动的过程中以锻炼人的身体为目的。从两者对“体育”一词的界定可以看出,育人是体育的重要功能,体育与德育、智育关系密不可分。高校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锻炼为主要形式,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育人活动,也必然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视运用体育本身具有的教育因素,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体育手段,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2〕。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将单纯的体育课程向体育思修课程过渡,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

2.高校体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3卷第5期

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同时,也磨炼意志,陶冶性情,将自身潜在的压力和心理情绪通过运动得以舒缓调节,可见,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形成和锻炼大学生高尚情操,磨炼品格意志的。大学生们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感受到的是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顽强拼搏精神以及团结友爱的精神,特别是体育运动中公平、公正的竞争精神,更是呼唤着大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完善,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对美的无限追求。

大学校园中的体育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必然会发生联系。例如一场体育比赛,常常牵动着众多师生的心,观众与运动员在呐喊声中经受着道德和情操的洗礼,在娱乐中一起经受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的熏陶。校园体育赛事所追求的是真善美、诚实劳动与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要求参与者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精神互相了解,强调集体主义、团体的功能和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的身心、思想、道德、品德得到净化和升华。因此,高校体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二、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涵盖体育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体育精神文化是指校园体育文化的意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包括体育观念、思想、精神、道德以及体育行为习惯等。体育制度文化包括教学、运动训练、课外活动、竞赛、交流等一切与体育有关的组织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体育物质文化包括场馆、器材、设施等与体育有关的实物。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开展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高校体育文化从上述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

1.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

篇(4)

素质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们高校教育培养人的问题再次提出了新的思考,以人为本科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前提,高校教育不仅要将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相互结合,更要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培养出思想过硬具有良好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对其他的教育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和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能力以及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艺术教育及美育,人们通过艺术教育能认识到美的定义,并能在美的了解中养成培养美感,从而能够分辨出那些事物是属于美定义的范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追求的自然的和谐共处更是人类内心充满着对美的事物的向往,我们所说的道德美、心灵美,更是社会公德在人们美德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理约束,艺术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的实施与普及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所说的心理素质是以自然素质作为基础而形成的生理特征,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影响所形成,在实践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德与行为的综合。大学生的素质从某种程度上是指知识、能力,情感、信念、兴趣、性格、品德、意志、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因素。经过了解和分析我们得知高校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及《职业道德》等课程,内容大多数涉及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多数的教材理论知识很多,和实际联系知识少,并且大多采用比较枯燥的理性道德说教形式,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感染力和说服力不强,教学内容也没有起到强化学生思想的作用,在生活中存在差异性,而且多数学生也认为学校开设这些课程没有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而只是大学生被动的接受和为了迎接学校考试,这更说明了目前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问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而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它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设计就是通过具体感人的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教育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思德素质,它能把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转化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潜质,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健全的人格魅力,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也起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能性。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功利性价值的影响使这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滋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反应在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中,从复旦研究生投毒案,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斗殴致死案,再到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死案等等校园恶性事件中不得不令人反思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的时效性思考。从这些事件中也说明大学生自身行为和情绪控制上存在问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生价值观、正在经受着时代的考验。我们的高校、家庭和社会过多的注重了学生的学业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娱乐的手段来实现的。它能够加强学生对美的观念的探究,通过认知、感觉等方式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艺术中的典型形象更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审美意识,也能把常规的道德规范参透在学生的心理,使学生的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达到了思想教育从愉悦人到感动人再到育人的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在欣赏到美的同时,发现了美、创造了美、丰富了自己的审美,提高了思想和品德修养,也实现教育的目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就是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并且自觉的欣赏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教学中教师通过具体可视化的艺术形象的作用感染、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斗志,净化学生的灵魂,完善学生的人格。西汉时《乐记》中记载“乐者,通论理者也。”乐只要是指音乐艺术,但它明确的道出了艺术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乐人者,圣人之所乐也;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其更加明确说明艺术不但能净化人的心灵,还有思想品德政治教育的功能。有些艺术作品也强化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和精神世界,也达到了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使大学生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了高尚思想道德情感,实现了艺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融合。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是一脉相连,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它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思想品德水品的提高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艺术教育中美育功能潜移默化的渗透,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艺术美的氛围中学会做人做事,提高整个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是大学生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好途径,也是公共艺术教育者传授给学生的必选内容,它的内容必须承担弘扬全人类艺术中的思德精华,把它们传授学生,更好的发挥艺术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所以高校中公共艺术教育应与思想品德教育互相融合,融为一体,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美育教育功能中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去感染大学生,净化大学生的灵魂,真正实现这两类教育的完美合一,将会使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培养出具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人格的完善和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意义重大。

注: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XSYK063)子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构建自我教育机制》唐小芬.中国电力教育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林崇德.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5)

1 啦啦操教学的美育领域方面的教育功能

1.1 加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水平

啦啦操能够更具体的把形态、姿态、动静态、精神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够将体育运动的美感更加形象的表达出来,是一种律动与美的艺术结合,同时,其过程也是一种对美的诠释和体验。大学生在亲身体验啦啦操教学后,从体验中培养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审美意识,升华文明精神境界的建设[1]。

啦啦操教学不仅能够丰富些丰富大学生体育的形式,同时也让大学生掌握啦啦操的基本知识、技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健康的发展和整体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新时代的大学生独立意识较强,但是面临的社会压力也随之增加,导致心情和思维上出现波动,对于日常的生活中的事物,没有耐心,思维创新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学生高效的学习。同时,学生在学习啦啦操时,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运动来发泄积压在内心的不满情绪,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在使大学生加强身体素质方面锻炼时,还给他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加强大学生对身边事物美的发现能力,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审美水平。

1.2 陶冶情操

啦啦操教学的过程中,会大量使用优美的音乐来辅助进行,而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啦啦操教学更具有生命力和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和情怀,帮助他们应更加开阔的视野接触新事物,用发散的思维处理事情,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音乐可以说是啦啦操中的灵魂因素,动作是表现形式,音乐具有旋律优美、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以很大程度上引导动作进行完美的表达,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的情感中去,通过音乐和动作将情感更好地流露出来,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使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好地进行,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应用啦啦操教学,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能有效改善思品教育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的兴趣,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整体协调发展和进步[2]。

2 提高大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1 增强竞争意识

通过对啦啦啦操进行定期的学习,高校可以组织校内进行啦啦操比赛,让学生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自行的选择音乐,可以根据流行的元素加入到啦啦操中,自己进行创作啦啦操作品,然后进行比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竞争意识是现在社会需要的一种能力,而啦啦操这种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竞争性,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学校组织同学小组形式之间进行比赛,对于优胜的团队进行适当的奖励,可以提高学生竞争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综合能力[3]。

2.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啦啦操运动是一项充分体现集体配合,共同协作的运动项目,他对队员之间的默契度,协调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要求,是一只队伍组成的整体,就需要每个人都能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相互协调才能将动作更完美诠释出来,无论在教学、训练、比赛和表演中、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也是进行啦啦操教学的必要保证。通常啦啦操教学,都是大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搭档,构建成一个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情感、动作,有更深层次的体验,然后通过和其他人相互配合,将动作更好地表达出来,这种团队协作,不仅能提高啦啦操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学生之间加强互动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完善,互帮互助、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凝聚力,拓展了学生的人际关系[4]。高校可以在思品教育过程中,应用啦啦操教学,可以让大学生明白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而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为以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建立学生自信心

学生在面对啦啦操里难度较高的动作时,老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于挑战自己,这就需要很大的信心支撑,如果失败要学会自己进行调整,通过老师不断地鼓励和指导,磨练自己,不断地坚持最终达到成功挑战自我,建立自信心,充满干劲,能够更轻松的应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根据相关调查表明,现在大学生普遍抗压能力低、环境适应能力差,心理素质低下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正常进行,也降低了教育的成效和质量。但是,推广的啦啦操教学,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大学生的勇于挑战自己,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思品教育质量,丰富教育形式[5]。

4 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受挫折能力

对于刚接触啦啦操的大学生来说,初期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在学习动作时,柔软程度不够,动作之间不连贯、不协调等问题会经常出现,通过老师的鼓励和啦啦操自身魅力的吸引,学生能够逐步克服遇到的困难,坚持不懈,意志力也会随之增强。在进行啦啦操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老师留的任务和作业,进行完成,对于困难的动作和部分,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地挑战自己,完善自己,培养自己抗挫折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学会坚持,培养大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和老师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调整教学任务,同时对思品理论基础也要加强。

通过啦啦操教学,给学生带来动力的时候,也给学生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让学生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生活上和学习中遇到的困境,磨练当代大学生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抗挫折能力,能够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做铺垫[6]。

5 有助于文化传承和融合

随着省会水平不断地提高,啦啦操还将很多少数民族舞蹈、风俗、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这就有利于学生学习我国其他民族区域的文化和优良传统,将这些继续传承发扬下去。随着啦啦操内容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对于各个民族之间文化融合都有一定积极的影响,促进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工作的进行,保证学生学习思品的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德智体美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整体形象[7]。

6 高校应积极引进啦啦操教学

在进行啦啦操教学的时候,学校应该为啦啦操教学提供充足的资源,为了能够顺利的教学,提供运动场地以及相关设备,为学生提供学习啦啦操的良好环境。同时,各高校之间可以进行啦啦操互动,加强学校之间的互动也有助于高校对思品教育的改革,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篇(6)

关键词 武德 教育 思想品德

武术当中的武德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培养坚强、正义、诚信等优良品格都具有独特的价值。高校应该站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高度,并且将武德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把这种教育贯穿在整个武术教学当中,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促使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以及有利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使整个社会精神文明持续、自然、和谐的发展。

一、诠释武德

武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武德涵义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武德的涵义也随之变化。总之,武德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作为当今的武德来说,不但应包括着过去传统中的一些具有人性的道德,同时还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新的道德内容,必须能与时俱进突,破历史局限性,以其深厚的传统道德文化的底蕴在青少年的教育事业当中发挥其促进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道德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十分淡化

随着大学生个性独立化程度越来越高,权力金钱化现象也使人们对社会的离心力逐渐变大,对于个人来说重利益而轻责任和义务的风气也日趋盛行。目前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责任感缺乏,表现为:一是知行脱节,践行能力差;二是崇尚自我,社会责任感严重缺乏;三是心理十分脆弱,自我责任感十分淡薄。

(二)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错位

具体表现在:一是重个人利益而轻集体利益。二是重物质的享受,轻精神追求。三是重索取而轻奉献。

(三)当代大学生行为失范

大学生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常行为的失范。不遵守公共秩序、与异往缺少分寸等等。二是学术行为的失范。有的大学生只是混文凭、信奉“60分万岁”的歪曲思想,却把许多宝贵的时间消磨在吃喝玩乐当中。三是就业行为的失范。为了博得用人单位好感,昧着良心制造假证书、编造成绩单等等。

三、武德精神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通过武德精神教育,培养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习武者在习武过程中必须锤炼的练武品质,只有坚定崇高的习武信念,习武者才能在艰难环境中练就一身精湛的武艺;才能将所学武艺应用到正规的渠道,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等等,并在此发挥出了中国武术的光芒。在当今,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武德精神来弘扬尚武崇高习武信念,培养他们坚定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去。

(二)通过武德精神的教育,加强基本道德规范

文有文风、武有武德。古有“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尊师重道等,都把德放在了首位,并贯穿于习武整个过程,可见武德精神中对德的重视。我们不能丢失人本性中最根本的优良品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能时刻以“钱”为中心,同志说过“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需要他们来完成,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也需要他们来传承。

(三)通过武德精神的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代化的建设,会时时刻刻面临着各种各样变幻莫测、更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此时是前进还是后退将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新时代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习武者的各种优良品质,并贯穿于自己的生活中,同时促进自己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素质、意志素质等协调发展,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使他们能够在困难挫折中勇挑国家的重任,受命于危难勇气,投入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四、结论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在复杂、紧张多边的环境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中,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大学生传承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铸造大学生顽强拼搏的品质,是我国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武德精神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不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还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还对培养文武双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和弘扬中国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7-0125-01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现状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机制

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首先是大学生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所认识的某些社会、校园道德信息、道德要求、道德行为的真假、善恶、美丑提出一定的看法,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并无条件地服从某种社会、校园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或他人的命令、要求,即当他尚未深刻了解某一规范、准则、命令、要求时,就予以遵守、执行,具有明显的他律性;其次,在认识、情感、意志上能独立地接受他人或集体所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则,表现出自律的特点,并逐步发展到以自己的名义从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出发,有效地给自己规定道德义务,要求履行这些义务,并对自己做出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三、大众文化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影响的性质

当我们在热衷甚至陶醉、颂赞大众文化的过程中时,更要清醒的认识到大众文化其实也是具有两面性的,既有其积极、建设的一面,也有消极、负面的作用。特别是大众文化的消极面不仅不可忽视,反而是要认真研究、精心对待,如大众文化容易使人产生对社会人生的虚幻反映、道德价值判断的混乱、精神境界的降低、对享乐主义的推崇和对西方文化的错误认同。为此,高校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闲暇教育和闲暇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质量;引导学生追求先进的、健康的大众文化,抵制落后、腐朽的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弘扬优秀文化,精心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大众文化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影响的方式

大众文化在具体化于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参与校园流行文化时,要时刻注意把握“质”和“量”。以网络等为媒介,社会流行文化对校园流行文化的影响日益复杂和强烈;对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活动和信息,要严格甄别和掘弃,特别是要注意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人格与现实世界人格的适应和统一,坚持道德规范的“在场”;校园流行文化活动的开展要与学习安排一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不能因为过度参与校园流行文化活动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同时,我们更要充分发挥校园流行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注重传统文化、大学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熏染与陶冶,培养文明风尚,让校园流行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大学教育全过程的有效途径之一。[2]

五、大众文化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影响的结果

(一)通过校园流行文化可以促使大学生及早把握人生新阶段。大众文化,即校园流行文化是大学生们创造、主导的文化,这是大学时代的鲜明特点,是刚刚离开高中的学生十分新奇和向往的。因为高中阶段,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使得学生无暇旁顾,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外活动中。而大学则不同,学生又着相对充裕的时间和条件开展自己喜爱的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特别是对新入学同学,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度过入学的陌生、彷徨阶段,以尽快适应、融入到大学的新生活中去,走好人生这一主要步骤的第一步。

(二)通过校园流行文化可以深化学习,提升综合素质。从大学育人体系的结构来看,校园流行文化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展和补充。我们可以在校园流行文化的各种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实践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学习范围。校园流行文化还为有着不同爱好与特长的同学提供了发挥独特才华的舞台,在校园流行文化中一显身手,你或许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发展之路。

(三)通过校园流行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校园流行文化是大学阶段最富社会性的活动内容之一。参与到校园流行文化的组织、创造和欣赏中来,是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共同兴趣爱好,会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大学阶段难得有机会直接参与到政治、经济等社会事务当中,文化活动反映社会的脉动,流行文化更是社会生活的综合体,大学生可以通过校园流行文化活动接触和认知社会。

(四)通过校园流行文化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原创是校园流行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大学生积极支持原创、投身原创,会有效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锻炼自己的创新发展能力。我们要发挥大学文化引导社会文化发展的功能,用积极向上、富有青春朝气和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影响与推动社会文化健康发展。

(五)通过校园流行文化可以不断增强和提高自己的文化鉴赏力与修养。学生们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直接参与到文化项目的开发与设计,规划、实施与展现,而且始终是乐在其中,在一次次文化活动的往复磨砺中,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也在不断地积累、积淀着,这一过程将成为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文化基础和品德养成的文化沃土。

(六)通过校园流行文化可以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的解决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问题。不断进行、开展的各种充满活力、积极健康、自由个性、奋进搏击的文化活动与内容,直接给予了大学生思考未来的人生理想,渐渐明确做人的信念,也在以多种方式促使他们自觉地树立一个可以被社会认同接受的人生观和科学公允的价值观。[3]

篇(8)

一、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招生的扩招,贫困大学生人数逐步增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很难支付大学期间的学杂费,基本生活保障得不到保障。贫困大学生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不断通过完善“奖、贷、助、补、减”为主的资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入学和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但是,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压力依然很大,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

1、关注贫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

面对当前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以及多元价值观的选择,部分贫困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关心学习、只关心勤工俭学赚钱,不关心国家的政治、集体意识淡薄的特点。作为辅导员老师,一方面,我们要帮助贫困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鼓励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另一方面,要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贫富差距问题,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贫困大学生长期贫穷生活的考验,在物质上的匮乏,以及在实际生活中难以避免地存在一些歧视贫困大学生的现象,导致他们在心理上非常脆弱、焦虑,对他们的自尊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同时加重了他们自卑感。许多贫困大学生表现出容易发怒、不善言辞、敏感等特点。

3、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励志教育、感恩教育

作为辅导员,应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精神贫困”的境地,一方面,要告知贫困大学生我们无法选择家庭环境,但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家庭未来的面貌,这需要他们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正确的对待国家、学校给予的各种资助,不能把他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施舍,要把他作为一种动力,推动自己将来以更好的表现去回报社会、感恩社会。

二、网络的优势

1、网络的匿名性

网络的匿名性是指用户可以在网络上申请网络用户名,利用网络用户名在网络上选择以非真实姓名与网络世界中的其他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

2、网络资源的丰富性

网上的信息几所无所不有,涵盖不同领域、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包括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等。同时,网络上的信息具有高度的动态性,网络上的资源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更新、删除。用户可以在网络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3、网络的跨时空地域性

跨地域和跨时空是网络的一大特性,网络用户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沟通和交流,既可以寻求与身边朋友的合作,也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老师的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同步进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异步的沟通和交流。

4、网络的多媒体性

网络的多媒体性是网络的一大特性。网络的多媒体性,使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形式进行表征,这样的信息让用户阅读起来更具有冲击力,使用户更感兴趣。

三、基于网络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利用网络的匿名性,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情况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有了更多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工具,如QQ、飞信等等,这些方式让大学生避免了面对面的沟通,大学生可以申请网络用户名,用隐形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在现实工作中发现,学生间的相处时间较长,彼此间也比较了解,作为辅导员,我们往往希望听到班级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可实际上,学生会有诸多顾虑,往往不能面对面的向我们反映。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学生不用面对面的向辅导员反映,而是以匿名的方式让辅导员了解到某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2、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打造贫困大学生学习内容和榜样,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

一方面,辅导员针对贫困大学生关心的助学贷款、助学金的评选、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等热点问题,提供相应的网络资源;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为贫困大学生发掘学习的榜样,通过让贫困大学生学习,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学习的方向,培养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在学生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形成书面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在网络中平台上进行分享。

3、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信息时代,很多高校搭建了功能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这种网络平台具有信息及时更新、自由开放、无时空地域限制等特点,贫困大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接收网络心理咨询师的心理辅导。同时,贫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相关的心理知识,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网络平台的使用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中时空的限制和约束,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沟通空间。

4、利用网络的跨地域和跨时空性,形成贫困大学生“一对一”的重点帮扶

篇(9)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在独立、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作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风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课程,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自身已有经验的前提下,积极地进行深度创造,然后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这就是体验性思想品德学习。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行为决定最终的结果怎样,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把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自身教育观念。我们应走近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着带领学生进行体验,把握教学方向,引领学生正确发展的作用。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是一起探索、研究、体验、发现的伙伴。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独特性,他们是等待成长进步的、具有独特思想与感受的个体,而非只是被动接受学习知识的工具,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因材施教,最重要是发掘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负责启发、引导学生顺利学习。师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交流互动的体验过程,双方在此过程中均能获得长足进步。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平等的交往》一课时,我没有一味地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学生平等交流,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力求民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对思想品德课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学生在这种课堂气氛中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教学才能获取好的效果。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体验的过程,更需要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做前提。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尊重全体学生的基础上,还需考虑到属于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思维,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尽管有时候他们的观点看起来还不够成熟,这样学生才敢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品德课不要求统一答案,教会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看待同一事物。教师应时刻注意创造良好的、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创新的种子得以萌发。比如,我在组织教学时都是与学生商量“咱们这样做,行吗?”“你们看这样进行,好吗?”“同学们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在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我也总是尽量采用鼓励、引导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你的思想非常深刻!”“这种分析很准确!”“你再想一想,有更好的表达方法吗?”话语简单,但是在学生看来,他们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与尊重,学习的热情就会持续高涨,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只有在发现问题并能提出疑问的情况下才能学到更多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得以激发。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提问,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团结就是力量》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亲身体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三、情境设置,引导形成独特体验

要想学生获得体验,真实的情境起着很大的辅助作用。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进而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探究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比如,我们在学习湘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中《步入青春地带》时,我就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事先让学生搜集自己童年的照片,上课时我在歌曲《童年》的音乐声里,用投影向学生展示了他们带来的照片,让班内学生猜一猜图片上到底是谁,之后出示该同学现在的照片,让学生看出与童年相比,大家在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及时简单地展示初中生生理发育过程。完成这一环节以后,我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烦恼,在这种轻松、民主的氛围里,学生谈论的又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因此他们纷纷大吐苦水:有的学生说自己脸上长了很多痘痘;有的学生说自己的个子比别人矮一大截,有的学生说自己总是吃不饱,被别人笑话是个“肥仔”……教师及时进行引导,这些都是青春期常见的现象。接下来师生一起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诸如此类的青春期烦恼呢?和学生一起结合自身的烦恼找出相应的应对办法。最后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得,完成课后的思考题“我将这样来把握自己的青春”,教师给学生推荐课外的阅读文章,短文《青春》。在这堂课上,我没有对学生进行简单而又空洞的青春、理想、人生观等的说教,而是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在体验中发现、总结自己的观点,课堂效果很好。

总之,学生无论是发展智力、还是养成品德、完善人格,体验式学习都能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学生能够在体验中生感,在体验中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居民收入日益拉大,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成为关注热点,基尼系数已突破国际公认的0.4的贫富差距警戒线。而这一社会问题反映到校园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在全国各省市区域高校比例逐年攀升居高不下,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及成因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我国从1997年开始高校实行招生并轨,高等教育成本实行分担制,由最初的国家单独承担转向由国家、社会、个人分摊,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孕育出了“贫困大学生”这一新名词。

贫困大学生的标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同,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一般意义可理解为,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突出表现为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杂费或是个人的基本生活费用。教育部文件指出: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1]

(二)贫困成因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农村大学生贫困生居多。我国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统计显示,贫困生有81.74%来自农村,可见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是高校贫困生的主要来源。

2.家庭贫困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竞争机制的完善,一部分社会成员由于一定原因处于社会经济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久而久之这部分社会成员开始向社会低层流动。因为缺乏竞争实力,长期生活在社会低层,他们的子女一旦进入大学,昂贵的学杂费会让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负担更加沉重。另外,父母的下岗,技能水平不高难以再就业,家庭的突变,例如火灾、地震、婚变、车祸、破产以及重要家庭成员患病,亡故等,都是城镇学生变成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3.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和扩招凸显了贫困大学生问题。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以前,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由国家供给,改革之后,高等教育成本实行分担制,由最初的国家单独承担转向由国家、社会、个人分摊。降低大学门槛的同时一些学习并不优秀的富家子弟也进入高校,富二代普遍的张扬生活态度也激化了贫困大学生问题。

二、贫困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存在问题

大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存拥有许多富裕家庭学生无法比拟的优点,他们自强、自尊、勤俭、吃苦耐劳、性格坚毅、思想积极、态度乐观、富有朝气。他们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多数贫困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但同时,贫困的环境也不免使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敏感、封闭、偏执、不自信、羞于人际交往等负面性格,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内心过于敏感,自卑与自尊的交织

强烈的自尊往往产生自卑心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往往是本地区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优秀的竞争者增多和贫乏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使原本优秀的尖子生变成匍匐在象牙塔底层的弱势群体。而来自城镇贫困大学生自小因贫困收到许多来自社会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时刻担心别人轻视自己,逐渐养成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心中的失落和内心的不甘使贫困大学生具有比一般大学生更强的自尊心,他们更加渴望自强。然而在校园中,富二代张扬的生活方式,物质生活的匮乏,加之社会和校园难以避免的存在一些歧视贫困的现象,伤害了贫困大学生的敏感的自尊,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在敏感的自尊下隐藏着强烈的自卑感。这导致了贫困大学生情绪不稳定,易动怒,疑心重,缺乏自信,寡言少语等特点。

(二)悲观消沉,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封闭自我

经济上的贫困必然给贫困生心理上带来沉重的压力。很多贫困生在勉强维持生活的同时还肩负着将来偿还债务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容易让贫困大学生产生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同时正值青春的大学生又渴望人际的交往,部分贫困生乐于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积极健康的参与人际交往,而有些贫困大学生在种种压力下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缺乏自信,与他人交往时常带有防御心理,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只有封闭自己才能得到安全感,同时,家庭富裕的学生因为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消费价值的趋同,往往形成自己的交际圈,贫困生很难融入。这加剧了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冷漠,让他们更加内向孤僻。

(三)自立自强意识与依赖心理互相矛盾

贫困大学生求学过程中,多在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的资助下走进大学校园的。一方面,贫困大学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加倍努力学习的同时还展开自救,做家教或找兼职,主动寻求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但社会现实的磨砺,面对贫困的无奈,以及学业的压力,与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的冲突使贫困大学生压力倍增,纠结于生活、学业、心理的多重压力之下。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对自立自强的认识不彻底,等、靠、要思想普遍存在。缺乏靠劳动求生存的决心。虽然有自立自强的意识,但对于勤工俭学的工作怕脏怕累,出于大学生的骄傲对于不体面的工作挑挑拣拣,敷衍了事,同时在努力自救的同时又对于社会团体、企业、学校的救助心存依赖。

(四)政治态度存在埋怨情绪

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埋怨情绪,把贫困的原因简单的归结于国家政策的不公,社会分配的不平,父母的无能。有调查显示,有50%的大学生对国家教育改革,并轨招生不理解,认为教育费用理应由国家承担,其次才是由家庭承担,看待国家改革过于片面。这表现出贫困大学生政治责任感不高,政治态度存在埋怨心理。加之学校忽略感恩教育,致使他们对于各种资助感到理所应当,一旦不能得偿所愿得到资助或资助中断,就会对社会、学校产生抵触甚至仇恨心理。

三、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思考

引导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长、成才、成人,应从加强针对性的教育以及构建一个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两方面重点去思考。

(一)加强针对性教育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三观”

政治信仰迷茫,社会主义信念不足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多元价值的选择,贫困大学生因贫穷信奉金钱,迷信命运,或是忙于勤工俭学,不关心国家时政,政治意识、集体意识淡薄。针对这些现象,思政工作者要加强贫困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现阶段的贫富差距问题,强化共同富裕理想的信心,正确理解高校教育改革的利弊,促进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自立自强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感恩教育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各种品格教育是防止物质和精神双困生产生的有效手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外界的经济自助对于贫困大学生是解决当前困境的一种手段,要想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还要从贫困大学生的自身出发,树立“自救”意识,要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贫困大学生应摆正各种经济资助的位置,不能把他看成是理所应当和一种施舍,更不能产生的依赖心理。要把经济上的资助看成是帮助自己完成学业的一种推力,激励自己成才成功的信心,从而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刻苦学习完成学业,成才后回报社会,感恩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各界社会力量。

(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要全面周到地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既要看到素质和能力教育的重要性,也要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力武器。在健全经济救助体制同时也不可忽视心理救助体系。

1.重视素质能力培养

贫困大学生“脱贫”的最根本方法是贫困大学生运用自身技能,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物质资源,所以高校应重视贫困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加强。高校要运用各种手段提高贫困大学生专业技能、个人素质、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现代信息科技技术的掌握。[2]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专题会报告会、勤工俭学等形式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丰富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谋求自身的发展。

2.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根本方法,高校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团结、教育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以党团活动为平台,辅导员为纽带,采取集中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普通教育与针对性的特殊教育相结合、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对贫困大学生从学习、生活和工作上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建立贫困生档案,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方面的波动变化及时掌握,进行有效的帮助教。建立一套全面长效的思想教育机制。

3.完善的资金救助体系

资金救助对贫困大学生在教育效果上是治标不治本的,但它是进行教育的物质保障。高昂的学杂费是导致贫困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幅度缓解贫困生问题还得求助于高校收费制度的体制改革,进行差别收费。或是效仿国外高校减少优良成绩助学金,增加贫困奖助金的发放,惠及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哈佛和普林斯顿大学是这一政策的典例。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也不可忽视。高校应修建多种渠道建立健全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扶助体系,经济扶助作为推手为贫困大学生的就学就业加以推助。促进贫困大学生克服困难,摆脱贫困,战胜自我信心的树立。

4.转变心理辅导方式

一方面,心理咨询是解决和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方式,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多渠道的心理健康咨询体系为平台,及时把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波动,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从根本上防止“双困生”的产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在关心贫困生的同时忽视了他们的心理感受,为了显示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将贫困生的受助情况张榜公布,让贫困生代表上台接受捐助,在电视广播和网络上大肆宣传资助情况,这会让一些贫困生很伤“自尊”,有学生甚至表示宁愿借钱也不愿意接受资助。学校在施以援手的同时更应该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加人文主义关怀,端正救助态度,优化救助方法。合理运用心理救助机制让贫困大学生更加健康坚强的成长。

篇(11)

每一个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精彩而有实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唤起学生的情感与智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成为师生教与学的乐园,进而营造精彩、高效的课堂。那么,如何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智慧呢?

一、设计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智慧喷发出来

一节课是否会有效而顺利地进行下去,教师的导入是关键。运用一个精彩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件、喜闻乐见的小品表演、学生喜爱的角色扮演、寓教于乐的适度游戏等导入形式,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课堂充满精彩与高效。如,我在教学苏人版《维护人格尊严》内容时,是这样导入的:一进入教室,就板着脸说:“我上节课在班里上课的时候,《补充习题》的答案本没有了,我怀疑是你们当中的一位同学收了起来,我现在要搜查你们……”话音未落,全班学生的精神都高度紧张起来,各种不同的声音同时也传进了我的耳朵:“我没拿,我不怕搜。”“老师怎么会这样做啊?”“老师这样做好吗?”“这不是把我们当小偷吗?”……我装模作样地搜了几个学生,然后微笑着从自己的书夹里拿出答案本向学生亮了出来,接着就问学生并在黑板上写下了以下问题:(1)老师的做法对吗?(2)这样做侵犯了大家的什么权利?(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4)你认为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学生紧张的情绪放松了下来,同时他们自觉地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对教师问题的思考、探索中,达到了理想的课堂效果。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教学,让学生的情感自觉流露出来,从而悟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的要把书本上灰色的理论知识融入常青的生活中,离不开创设理论运用的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智慧。例如,在讲授苏人版《感受社会变化》一课时,我首先用Flash播放了我拍摄的一组反映新沂城市变化的图片:越来越高的建筑群体、川流不息的车辆、繁花似锦的城市夜景、窑湾镇―马陵山―骆马湖旅游景点的美丽景色……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情境,激发学生的灵感,调动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情感。然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在社区或村庄的变化,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给学生真实的感受――我们的家乡在变化。以上活动,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起来,达到了心灵的碰撞,使抽象的理性知识变得直观而真切,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再如,在教学苏人版《天下父母心》一课时,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新闻背景――《儿子,妈妈拾垃圾也要让你上大学》,让学生通过阅读原文、讨论问题、结合自身体验畅谈感受,从而认识到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夯实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热爱父母之情被激发出来。

三、设计体现教材内容、与学生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问题,完成教学目标,让课堂效果实起来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但问题的设置要科学严谨: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过于繁难、指向不明等,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苏人版《生活需要宽容和友善》一课时,设计了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说生活中需要宽容友善?(揭示本课框题)(或者问生活中充满宽容友善的意义是什么?)这个直接的大问题就把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拎了出来。但是,问题太大可能会引起学生回答混乱,或者无从下手,达不到理想效果。于是我又在“大问题”的下面设计几个“小问题”:(1)从“六尺巷”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分别分析镜头一、镜头二中矛盾处理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我们得到哪些启示?(3)面对曾经伤害过你的而现在需要帮助的人,应不应该宽容?(4)宽容对个人、家庭、国家、民族和谐有何影响?这几个“小问题”,注重启发性、层进性教学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智慧,并最终指向课堂重、难点的解决,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使课堂效果扎实起来。

四、因材设练,明理导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实行分层练习,或可将练习分成A、B、C三个层次,且对应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完成:A层设定为基础层,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B层设定为巩固型,A层完成铺垫后再尝试“递进”;C层设定为拓展型,让部分有余力的学生去探索。再如,在讲授苏人版《维护人格尊严》内容时,使用教材第35页的材料,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员工守则》中的规定合理吗?(全做)(2)《员工守则》侵犯了员工的什么权利?内容有哪些?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守则或做法?(全做)(3)如果你是那位司机或售票员,你会怎么做?为什么?(优生做,中等生做)。通过设计分层练习,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当然,还可以将课堂练习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情感。再如,在教学《保护环境》一课内容时,布置学生调查身边污染的情况,收集相关材料,让学生探究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及具体方案的作业,在学习苏人版《人不能选择父母》内容时,我布置了在家庭中为爸妈做一顿饭、洗一次脚的作业,并让学生反馈到课堂中,从而落实了“导行”实效。

实践证明,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才能够启迪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行为。也只有如此,才能打造精彩纷呈的思想品德课堂,提高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