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一对一家教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020年4月起,分局党委组织开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后,中心派出所第一时间组织全体民警、辅警召开动员部署会议,迅速传达学习从中央政法委到省、市、区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要求全体民警、辅警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切实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的精神,在全所范围内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并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警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内部队伍的突出问题,努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过硬基层派出所队伍,为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二、进一步提高思想意识,全面学习,政治强警
严格按照湾里公安分局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方案的活动要求,中心派出所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解决工作、学习矛盾,结合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组织全体民警、辅警开展“学中练、练中学”活动,做到学习和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不误”。派出所内以所领导班子成员轮流讲党课、工作中争先创优、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纪录片、举行每月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不断提高全所民警的党性修养、思想知识和业务能力。
三、进一步提高自我剖析,直面问题,征求意见
中心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对照湾里公安分局队伍教育整顿推进表、教育整顿问题清单、教育整顿工作问题整改台账等内容进行自查自纠,向群众发放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50份,通过自查发现和收集群众意见存在问题2个,并立行立改。坚持不回避、不护短,逐一对照,逐项查摆,切实把问题找准、找实,确保整改到位。
四、进一步提高教育整顿,规范执法,正风肃纪
中心派出所联合党支部以此次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强化派出所队伍建设和管理,加强民警、辅警日常警示教育学习,定期召开规范执法学习会,结合日常接处警、基层基础工作、群众服务工作等过程中及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促进文明服务、规范执法,融洽警民关系、建立良好形象,建成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基层派出所队伍。
五、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服管结合,维护稳定
中心派出所始终坚持立足自身本职工作,把“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工作作为永恒目标,进一步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总要求,用心践行新时代公安工作群众路线,全力打造“枫桥式优秀派出所”。
(一)着重尽心尽力化解矛盾纠纷
2020年7月28日,九洲铭城物业、爱民社区工作人员在九洲铭城小区与居民因停车占用消防应急车道问题发生纠纷,在收到民警关于此事相关情况汇报后,熊昌平所长同所领导一起召开所务会,本着群众第一的原则、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服务理念,上报分局党委,与消防、交警、幸福街办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跟九洲铭城业务进行了多次沟通、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后,最终解决了居民因停车占用消防应急车道的问题。
(二)着重细心耐心服务管理相结合
与辖区企业互联互通。走访辖区重点单位、部位、行业场所,收集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责令及时整改。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自制防电信诈骗宣传海报,保护钱包平安卡、警格民警联系卡等宣传资料,集中全所警力开展宣传,在辖区内逐村逐社区进行张贴,逐户进行上门走访宣传。
(三)着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断结合自身实际,深化便民利民举措,全力实现服务人性化。将办事流程进行民警联系方式公开公示,服务事项一次性告知,并提供预约服务,创建智能便民服务新前台,每日安排辅警积极引导群众办理业务;创建文明服务新窗口,每日安排辅警办理户籍、居住证登记及收集,统一转警格民警处理,不让群众多跑路、不让群众多找人、不让群众多费心,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六、进一步提高从优待警,凝心聚力,提升战斗力
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鼓励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理论上就形成六个成人共同抚养一个孩子的现象,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家长更是花尽心思,要让孩子尽可能地得到更好的教育。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地实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学校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一方面不断缩减老师教学课程以便有更多机会让学生登台讲课,并且减少学科辅导资料的印发;另一方面增加课外文体活动,推行所谓的素质教育。然而,不管素质教育是否实施,学生仍然面临着升学问题,还是要中考和高考,要想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就又要靠分数这个实实在在的标杆说话。所以只靠学校的教学课程往往是不够的,这样一来,学生只能参加课外辅导了。在我们问卷调差中,选择到课外的辅导班上课的原因时,有89的学生选择了“提高成绩”。所以,有需求就有市场,课外培训机构就是不断去满足家长和学生对分数的追求。
由于进入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较低,加之就业压力、传统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办学政策的放宽等等因素的影响,这诸多的因素都为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所以这些机构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的势头却很强劲。这些原因同样适用于西安市的课外培训机构。
二、西安市课外教育辅导机构的发展状况
第一阶段,课外辅导多以家教的形式为主,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或者有些老师为了补贴家用吧。就会去学生家里给学生做课业辅导。学生找的老师大多也是在校班内的任课老师,而且课外辅导的时间很零散,不会有长期的关系。老师更多是在短时间内提高孩子模块的成绩,或者是大型考试之前的临时突击。这些学生大多是要离老师住宿近些。还有的呢,就是聘请一些大学生到家里来做家教。西安的大学很多而且分布的很广,这也是家教的很好的一个资源。
后来,需要找家教的学生越来越多,西安市内的大学是很多的,找兼职的大学生很多,这也是个很好的资源。再则老师如果带的非常好的话,许多的家长都会来找这个老师。而一个老师很难分别给多个学生辅导,于是,有的在职教师开始自己在家或者在外租个房子开设课外辅导班,同时还招收一些在校的大学生帮自己带课。而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自己学校的学生,一个辅导班一般都是10~20人,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得到额外辅导,教师也能从中赚取外快,因此这种形式的课外辅导持续了较长时间,这就是第二阶段。
通过调查我们也总结出这些课外培训机构师资的特点。这些课外培训机构不管在宣传册上还是在给家长做咨询时,都是承诺的有最优秀的师资队伍。他们在宣传兼职老师时大多会说这些老师都是一线的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而在宣传自己的专职老师时,则会说是“重点师范院校毕业”,“拿过英语专四、专八等等各种国家级的证书”等等。而实际情况会不会就像宣传的这样呢。
我们从调查中得知,课外培训机构中的老师学历在本科及其以上的只占到了52,而这些里面还包括很多公立学校到培训机构兼职的老师。我们在调查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课外培训机构内的一线老师大多不愿意甚至有些害怕承认自己还在学校工作。我们在调查中得知这样一件事,一名在知名高中任职的物理老师,同时兼职于一家同样非常有名的课外教育培训机构。而就培训机构所说的专职老师都是“重点师范学院”毕业,这一说法呢,则更是不攻自破,就如2012年精锐教育到陕西师范大学开宣讲会,表示急需人才时,也可以看出他们机构里许多的老师并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而精锐教育同时也在非师范院校招聘。我们同时也在陕西师范大学做过调查,调查得出80的学生出于各种原因也是不愿意到课外培训机构工作的。而就是课外教育培训机构的龙头老大――新东方,内部的老师呢,学历也是层次不齐。有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就是这里面的老师的流动性很大,从我们访谈中可以得知,基于以下几点原因,如“这些机构工作环境不稳定,没有编制”,“没工作就去这些机构吧,能找到工作当然去事业单位更好”,“这种行业不稳定,没有很好的保障”,所以许多人到里面工作只是把它作为一个跳板,一旦有更好的工作就马上离开;而且在诸如新东方、巨人这样企业化管理的培训机构,里面的老师压力也是特别大的,周末穿梭于各个校区,而周内就是各式样的教学演练和检查,同时这些老师也在企业里担任相关的行政事务,也就是说,课上他们是老师,课下他们立马就成为企业白领;在这些机构里老师的基本工资很多不到一千,而要想挣更多的钱就必须带更多的课招更多的学生来挣课时费。这些都导致培训机构很难留住人才。但是,课外培训机构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靠优秀的教员。这也是这些培训机构所面临的两难问题。
虽然现在仍存在家教和教师开班的现象,但课外辅导的主流已经是各种规模的辅导机构,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这些辅导机构也将跟上时代的步伐,课外辅导这个新兴行业也将逐渐发展和完善。
三、中学课外教育辅导机构的教学特点分析,以中学语文为例
首先,我们介绍这些培训机构几中最主要的教学模式。
(1)大班授课:采取面对面授课方式,每个教室通常有超过30个学生,这是课外辅导最传统的方式。但是,这种形式因其效率低下,相比其他课外辅导形式正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据艾瑞统计 (2009年),这种大班授课模式的市场规模为265亿元,并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其市场份额将继续下降。
(2)小班教学:采取面对面授课方式,每个教室通常有10-30个学生。班级人数较少使得老师能够更好的关注每一位学生并更能适应每个学生的需求。据艾瑞统计( 2009年),这种小班教学模式的市场规模达1046亿元,并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9.3%。
(3)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随着中国高收入家庭数量的增多和人们对个性化辅导需求的增加,这种以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为基础的个性化辅导服务近年来不断普。据艾瑞统计2009年,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市场规模达562亿元,并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0%。
(4)网络课程:通过网站提供预先录制或直播的教学视频并提供相关的练习资料。网络课程因不受地理和时间限制有着更为广泛的学生群体。据艾瑞统计2009年,网络课程的市场规模达24亿元,并预计在未来五年其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0.2%。
这是来自艾瑞2009年的统计,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而在我们以西安市为例做调查发现:只有较大规模的课外培训机构,才同时具有这几种形式,而大多数的课外机构只有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两种形式。而就我们所做的调查问卷统计发现,72学生选择课外培训机构就是看中其小班教学的优势。就机构内教学形式的设计也能明显看出,大班教学的分量也在不断减弱。而所谓的一对一,由于价格所限,一般的家庭也是很难接受的,而所谓的一对一,其实还是一对多的,要么是一对三,一对六等等,而这些机构在对外宣传时还是一对一。网络课程由于条件所限,发展也很缓慢,比如黄冈中学网校,虽然各方面都不错,但在交谈中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出于许多顾虑,如没了师生间的交流,少了老师对学生的纪律管控等等,家长还是不愿意选择网校。所以这些机构可以在这方面加强,毕竟对于传统的课堂形式来说,它的机动性还是很强的,有着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们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生选择的跟类型的课外辅导机构所在的比例。
选择课外教育辅导机构的比例
我们再可以从这些培训机构所用教材来了解其特点。
第一,模块化编写,如阅读理解是一单元,写作是一单元。而这些单元的编写顺序大致和学生的考试试卷的题目顺序一致。第二,注重趣味性,在这些机构内部研发的语文教材中,趣味性是很突出的一方面,不在像中学语文课本那样中规中矩。例如,在阅读这一模块,这些教材无一例外所选择都是在中学生眼里很新鲜的材料,例如会经常把《读者》上面的文章编进教材,在写作这一模块,这些教材更是显示出其大胆前卫的一面,如让中学生写对“早恋”的看法,这一话题似乎在中学与语文里仍是一个雷区。有时还会让学生谈谈时下仍很流行的“凤姐”现象等等。这些内部研发的教材虽然在权威性和素养性方面远不能和中学语文课本相比,但是它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从另外的角度带领学生去领略语文的奥秘和兴趣,这其实也体现了这些教育培训机构中学语文教学的的理念。而同学生那里我们了解到,他们对这些教材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普遍认为比较有趣。我们也了解到这些教材的编辑并没有多少权威性,一般就是在一个有经验的老师的带领几个年轻的老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可以编出来。可以说,称之为教材是过分拔高,只能称之为内部讲义。不管是在知识性,教育性和科学性,这些都不能和经过权威论证和实践考验过的学校教材相比,它们其实就是没有答案的参考资料书。
课外辅导教师出现的频率低,但只要有自己不同于甚至能够与学校教师形成对比的特点就能够让学生对课外辅导教师的印象加深,甚至更容易让学生喜欢。
所以,很多的课外培训机构的老师在专业知识也许不及公立学校的老师,但在教学技能方面却很下苦工和心思,而且这些培训机构内部有时也组织教师之间的讲课交流,以达到互相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和质量的目的。
而课外培训机构里的中学写作教学有什么宣明的特点呢,是没有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韩艳梅曾在她的书里《改进语文课堂》中写道“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课堂教学也应该是构成写作课程的指导课程,环顾传统写作常常聚焦于写作章法的教学,但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高却收效甚微。”学校课堂中常常将写作放在一个专门的时间内去讲,这样有目的的训练,不但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美,还因生硬的灌输写作技巧而让学生对写作课感到厌烦。有的学校和老师将写作教学融入到阅读教学中,这样虽然可以让学生在美文的熏陶下得到启发和借鉴,但是这样也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钳制,很难跳出原文的行文和表达感情的模式。这一状况就如教育家蔡澄清在他的《我的语文观与方法论》中说到的一样,“作文教学本身还没有一个大纲,教师指导作用随意性很大,想让学生写什么就写什么,各年级、各学期都缺少全面统一规划,没有形成有计划的系统安排,甚至同年级的老师也是各自为政,各搞一套,有的老师上课前才凑出一个题目,这样的作文还谈什么科学性!”而这一状况在课外培训机构中的作文教学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在他们冠以各种“作文兴趣培训班”的名下,所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老的一套。这是需要学校和课外培训机构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而阅读方面的特点,我们在前面分析他们的教材特点时,已经阐述清楚了。
四、关于课外教育辅导机构发展地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并建立及时有效的监控体系。这样的体系应能够对培训机构的市场进入资格、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进行规范,对培训质量进行跟踪和监控,并向全社会定期质量监控报告。使得中学课外辅导市场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推广优秀的教学管理体系
每一个行业都有其标杆企业,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也不例外。在这个行业中目前存在着一些优秀的机构,他们已经在多年的实践中建立起了完备的教学管理机制,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了内部质量监督部门,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成功完成培训目标。这样的优秀机构的教学管理体系和做法值得认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和大力推广。以行业内优秀机构为标杆,那么就有可能完善教育培训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明确培训质量标准,规范教育培训实施流程,从过程入手保证最终的结果,也就是教育培训质量。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重要,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关注,需要家长和老师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形成教育合力。
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微信软件越来越受欢迎,由于它操作方便,能突破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且功能又实用,逐渐成为时下最为热门的网络沟通工具。而幼儿园的带班老师老幼搭配,家长又是青春焕发的年轻一代,都是“微信”的忠实粉丝,微信可以单独关注,也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利用微信在老师和家长之间搭起一个沟通平台,将为家园之间的沟通交流,家长之间的信息互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通知公告,实效家园互动。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沟通载体,最大的优点是快捷、经济。老师可以为班级申请一个微信号,让所有的家长相互关注。老师班级通知公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家长通过手机就能接收。比如:班级在开展区域活动时,需要家长配合带上家里的废旧物品布置区域环境。老师将信息后,家长很快收集了一些家里不用的东西带到学校,老师将废品制作成精美的材料投放在区域,拍照上传,再附上简短说明:“看,你能找到你家的宝贝吗?”家长们感受到配合班级工作的成就感,同时,家长可以在家里和幼儿一起看照片,让幼儿回忆教室里区角的场景,找一找家里带过去废旧物品变成了什么宝贝,教教爸爸妈妈是怎么玩的。这不仅对家长了解班级工作的目标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可以锻炼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又比如:在开展主题“秋天的树叶”时,微信请家长带孩子去找一找秋天的树叶,并带到教室里来,家长看到微信后,放学后就带着孩子去找树叶,并把他们各自找到的树叶拍成照片上传,这样老师可以利用幼儿带来的树叶完成主题内容,家长又可以利用微信上的照片,讲讲这是谁找到的树叶,它是什么树的叶子等等,丰富幼儿课外知识。微信还可以幼儿园的各种安排,临时性的一些通知等等,提醒家长注意疾病预防、季节变化等等,不但方便家园之间的联系,而且将家园互动变得切实有效。
二、展示动态信息,透明班级管理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家长们很少有时间了解到孩子在园的一些情况。微信可以及时地跟家长展示幼儿在园的一些细节,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孩子不在身边,家长是很牵挂的,家长只能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偶尔询问一下,而且往往不能深入了解,而微信却给家长提供了这样机会。现在的手机基本上都是智能手机,通过微信,老师可以随时将幼儿在各个环节的情况拍照上传,满足家长的好奇心,缓解家长的牵挂。尤其是小班的孩子刚入园时,每个孩子原先生活的环境不同,来幼儿园的表现也不同,家长刚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最关心的是孩子有没有哭,有没有吃饭,中午是不是睡觉了等等,这时微信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家长通过微信就可以对孩子的表现有个大概地了解,等幼儿接回家时,家长可以跟孩子聊聊孩子一天的幼儿园生活,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减少孩子对入园的担忧。
三、普及家教知识,交流育儿经验
孩子是一张白纸,会把他涂画上什么样的色彩,跟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在教育过程中很多问题如果不正确处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如果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相悖,幼儿就会无所适从,教育也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时,微信可以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帮助老师普及家教知识,帮助教师与家长之间交流育儿经验。老师可以在微信上转发一些权威的家教知识,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换种方法来教育孩子,家园统一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信还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针对班里幼儿的不同表现,家长对教育问题展开探讨,互相取经,可以促进幼儿的共同发展。
四、加强情感交流,拉近心理距离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对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扬长避短,必须找准方向,深刻领会教育部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积极推进、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当前艺术类高职声乐专业在发展上面临的困难
第一,人才培养模式转变速度较缓慢,不适应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及社会发展需要。高等职业艺术学院是由艺术类中专学校升格而来。艺术类中专学校升格后,虽体制上转型,但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中的基础,重中之重的授课组织形式依然沿用中专“一对一”授课模式,教学内容也与本科如音乐学院,高等师范学院音乐专业高度重叠。培养出的毕业生存在着知识结构错位、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第二、由于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相对短缺,课时安排上只能被动缩减学生课时量。由每周一节减至半节课。第三、生源质量(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普遍不高,有的新生入校时专业基本零基础。
“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实用性”、“高技能型”的特点,为高等职业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声乐课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继续沿用艺校类中专,也不能照搬高等音乐学院及高等师范学院音乐专业。必须结合所在学校具体学情,建立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人才培养中的基础,重中之重的授课组织形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培养出的毕业生一专多能,能在就业岗位上充当多面手。
二、个别课授课组织形式改革具体改革方法
课内由传统“一对一”授课组织形式调整为:个别课与小组课相融合的一体化、开放式、分层教学授课组织形式;课外运用新媒体互动平台,实现日常跟踪教学。具体改革方法如下:
1、“一对四”为基础,不改变教师总授课量的前提下,延长学生单次授课时间
每周半节课对教学来说可谓杯水车薪。三年的大专学习,去掉毕业实习及军训和各类节假日,实际授课时间还不到两年。众所周知,艺术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熏陶和积累。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把学生培养出有一定专业演唱水准,仅靠一周半节课是很难实现的。
把每人每次半节课,调整成四个人一起上、轮流唱,每人每次上二节课。在没有增加教师总课时量的同时,延长每位学生单次授课时间。
一名老师同时授课四名学生。教师依据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组合搭配。例如,将唱得相对好的,接受能力强,能够尽快进入歌唱状态的学生两人,与程度不高、歌唱状态要经过一段时间酝酿才能进入的学生两人,搭配在一起。先给唱得好的学生授课,把课堂气氛带动活跃起来,对唱得相对差的同学进行感染,节约了单个上课的个别“预热”时间,提高课内教学效能。
2、“点面结合”,个别问题个别讲解,共通问题小组集体授课
声乐教学包括演唱,表演,语言的教授。对于基础性训练,比如歌唱的站立姿态,舞台形体姿态、手势、眼神;个别声乐技术、技巧知识点比如如何吸气、换气,如何打开喉咙,抬起软腭等;语言教授,比如怎么念意大利文,德文歌词(学生除了学习中文歌曲还要学一定量的外文歌曲)等共通的知识点进行授。这样既避免重复性教学,节省大量时间和老师精力,也方便开展课内讨论。
教师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启发的教学方法。把教学重心从怎么“教”转移到怎么“学”上。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共同讨论,思考、共同解决问题。比如老师问“歌唱时怎样的站姿是最科学省力的?”老师发问后,学生共同思考、各抒己见,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综合性归纳后再发问。在几轮的发问、讨论、归纳后,引导学生自主找到答案。通过讨论,学生统一了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再个别进行演唱尝试,教师再针对每个人的问题依次予以纠正。这种讨论班形式的小组课,确保人人有机会发言,演唱,避免上集体课有可能引起的肤浅、片面的认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学习的机会。
3、教学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
笔者对我校声乐毕业生的就业现况进行分析,就业方向以艺术培训班,家教、少年宫、文化宫、群众文化馆、演艺公司及企事业单位艺术团为主,专业演出团体为辅。这些工作虽对专业性的要求不像音乐专业团体那么高,但都需要有较好的舞台表演经验和舞台组织,调度经验。比如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很重视企业文化发展,需要招收能在单位文娱活动中独挡一面的人。既能独唱或领唱,又能充当音乐指导,o单位职工排练和指挥合唱,小组唱;还能组织编排文艺节目,主持晚会。因此,除了在琴房里教学外,还要把部分教学内容直接移植舞台,按每周一次、每月四次授课课时计算,授课地点两周安排在教师独立小琴房,两周安排在配有正式舞台的学校音乐厅或有舞台的大教室。让学生更熟悉舞台,使教学实施更贴近今后的工作需要,将教学与艺术实践合二为一。
4、开放式教学
教师在音乐厅或大教室上课时,采取开放式教学,加入旁听生。老师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学生参与旁听,(也欢迎对歌唱有兴趣的在校生旁听)。对旁听生而言,长期的观摩交流会使学生得到“灵感式”的启发。从长远的就业角度而言,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看到教师给不同学生授课时针对不同问题实施的解决方法,长期耳濡目染,学生能学会因材施教的教学本领,对于将来从事声乐教育工作的毕业生而言大有裨益。对舞台上表演的学生而言,旁听生充当真实的观众,舞台的特殊空间和台下观摩学生,会给台上表演的学生强烈的心理暗示刺激。增加台上上课同学的演出现场感,促使他们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字一腔都从舞台实际效果出发,而不是单纯的发声训练。观摩人数越多,越能锻炼学生的舞台感,激发表演欲。一曲唱罢,在老师的安排下,旁听生从观众的角度给舞台上上课表演的学生提意见或建议。听听观众(旁听生)的意见而非老师一家之言对学生来说大有裨益。唱得好,老师的表扬加上观众(旁听生)从不同角度给予的赞赏,会让舞台上表演的学生信心倍增,同时加深了对自身优点的认知、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唱得不好,老师的教导和观众(旁听生)提出的意见也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加深对自身不足的认识。此教学方式既锻炼台上的上课学生,又给旁听生提供了观察、学习、熏陶的机会。台上台下“一箭双雕”。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传递的知识量,远大于小空间,短时间的单个教学。
5、立体化分层教学
针对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实,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基础好,条件好的学生,声乐教学向纵深方向延伸,以培养专业演员为目标。曲目量,高难技术、技巧掌握程度,舞台表现力要求较高。基础差,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教学过程以声乐基础培养为主。曲目够用为度,突出经典曲目与常用曲目教学。以培养培训中心音乐辅导、音乐陪练、群众文化馆、群文工作者为目标。注重发展学生横向综合能力,如基础音乐辅导能力,组织能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即兴伴奏等。
6、增加课后反馈,运用新媒体“微信”、“QQ”实现课外跟踪教学
建立学生微信群或QQ群,为师生间搭建课外互动交流平台。
首先,实现学生课后反馈,老师跟踪教学:学生在课后练声,练歌中遇到困难,自己无法解决时,可以与老师进行视频对话,教师通过视频,进行教学,及时给学生解惑答疑。避免学生课后练习“走错路”。
其次,老师定期推送国际、国内优秀歌唱家音乐视屏及声乐论文、音乐评论文。扩展学生视野,深化学生对歌唱艺术的认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最后,搭建学生间互动平台,将课上的“小组讨论课”形式延伸到课后。用于学生间课后交流,探讨歌唱艺术,组织学生课后互学互练。
二、改革的授课组织形式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1、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力、思考力
以唱歌时眼神的运用为例。教师要求学生眼神的落点要稳定,眼珠子不能乱转,要根据歌曲的需要运用眼神。但是在个别课中,学生经常过度重视发声而忽略了眼神,下意识地到处乱看。在新授课方式中,上课要求学生当着众人演唱,在这种具有表演性质的教学环境中,刺激学生跳出单纯发声训练的禁锢,注重舞台整体表现。主动管理自己的眼睛。台下的旁听生一目了然地看到眼珠子乱动的危害,也会警醒自己。在学生演唱完后,可以让观摩的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合理地运用眼神”的问题。而后老师进行引导,总结,提炼。此教学法有利于在同一空间、时间内,同时调动诸多人的学习主动性和观察、模仿力,提高教学效能。
2、培养协同合作,创新力
歌唱有时就是靠情绪的带动。比如说唱高音,技术有了,最重要的就是要克服心理上的恐高情绪。坚定勇敢地大胆去试。有的同学的恐高情绪根深蒂固,还没唱就有一堆的所谓理论支持自己放弃,比如“气不够”、“快到我的换声点了”、“我是中音不能唱高音”、“今天感冒了”,其实都是内心恐惧的托词。单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既慢又费劲,如果结合敢唱会唱的同学一起,形成强大的情绪气场,四个人一起鼓励,一起带动,轮番上阵,各显其能,软硬兼施,把情绪焦点由“种种恐惧”引导到“大家都能唱我也能唱,大家都敢唱我也敢唱”上来。加上老师准确的技术讲解和示范,高音会容易解决得多!老师也可以发挥多人上课优势,给学生安排一些简单的歌剧重唱或由歌曲发展而来的小组唱,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类似舞台剧的合作表演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教学能力
据笔者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了解,近一半的学生毕业后自考了教师资格证,当了老师。有的在艺术培训班,有的在私立幼儿园、早教、小学、中学,有的在艺术团、群众艺术馆、少年m。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教”的锻炼机会,培养学生“教”的能力必不可少。笔者在“一对一”授课中选择时机,让学生改变完全“受教”角色。在对待相同发声技术,技巧点的教学上,如果甲同学已完全掌握该技巧,老师可以试着让他去教不会的乙或丙,给他们做范唱和讲解。老师在一旁监督,发现甲生教授出现方向性错误时,老师及时纠正,并讲解原因。教学相长,甲生首先要用心观察“错在哪”,然后找出错误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迅速组织语言解说,并配以范唱。为了让“学生”理解。甲生需要更主动更富于表现力地去范唱,不仅强化和坚定学生对此技术技巧的正确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也有利于建立学生连贯、整体、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观察力。通过成功把别的同学教会,也初步建立学生“能教”的信心。在学生“教”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结合实际问题与学生分享教学经验。并介绍和引导学生阅读与教育和演唱相关的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书籍,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教学自学能力。
姚劲波来自湖南农村,李如彬出身山东县城,金鑫从祖辈开始就居住在北京城区。如果以地域出身论人失之浅薄,至少不可否认,生长环境对人的性格会有影响。
姚劲波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判断力强,一心要做大事。
李如彬对财富欲望强烈,但比起姚劲波,野心不大。
较之姚、李,金鑫最为温和。
从同一个起点,三个人走到了三条不同的路上。他们曾一起看《中国合伙人》,觉得他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比电影里激烈得多。但是,14年后,交情还在。
我们提出在学大教育创立时的办公地点为他们拍摄合影,三人在下着小雨的上午准时到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里已经是一家妇产医院,当时的办公室,现在是产房外的走廊。
拍摄的过程中,不时有新生儿的啼哭声传来。 创业
2014年初夏,黑马大赛硅谷赛现场,学大教育董事长李如彬作为选手,在台上做着项目路演――这是他第二次创业,一个P2P租车公司。李是仅有的几个用中文演讲(场内有同声传译)的选手,即便如此,他还是明显地紧张,时有结巴。
这已经是经过辅导后的结果。几天来,作为评委的姚劲波对李如彬不时进行“训练”,否则,“可能也就能给他打60分,”姚劲波说。头天夜里,李如彬拉姚劲波在大赛现场一遍遍预演,直到凌晨2点。他想突破自己。
姚劲波把李如彬的ppt每页的上百个文字“统统砍掉”,只留下图表和最多10个字。
姚对自己的这位伙伴尽到了责任,根本上李参赛就是被姚劲波“拉”来的。
“他还不想挑战,”姚劲波说,“我跟他说你是CEO,免不了挑战这一回。他很羡慕我到哪儿都能讲,我就举了我的例子。我跟他一样也是个程序员,擅长做很内部的事情,演讲能力是练出来的,演讲的窍门你摸到就能做到,必须挑战。”
同为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姚这一次成了李的导师、评委。李如彬二次创业与下面的事实直接相关:58同城的市值十余倍于李担任董事长的学大教育。“我觉得58成功上市,表现还不错,是他决定不退休重新出来做事最最主要的原因,没这个他可能就移民或者就这样了。”姚劲波的分析得到了李如彬和学大教育CEO金鑫的认可。
这三个人有着十几年的交情,学大教育就是他们共同创立的。他们年龄相差不到一岁。1999年,金鑫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供职于中国万网市场部;在北京科技大学即将上大四的李如彬不再兼职做家教,开始考虑就业问题,打算选择一家与专业对口的互联网公司;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姚劲波,正做着他的第一个网络公司,一年后,他将这个公司卖给了中国万网。
李如彬来到了金鑫所在的市场部实习,负责网站策划和设计。金鑫看得出他很努力,并且能力不凡。李自学网站制作工具如Dreamweaver,官网改版,李如彬的方案比另一个正式员工的方案得到了公司内部更多人的认可。
年轻人凑在一起做一件事总会充满激情。当时万网市场部在做中国企业上网工程,要把众多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公司联合在一起,办一个大型活动,整个部门加班加点,“特别简单,就是想把这个事做好,得到比较强的成就感。这种事情经历下来,大家都互相比较认同、欣赏。”金鑫回忆。
李如彬也很享受这种激情,但他的诉求更多,“老是觉得钱不够花”。李如彬家境不如金鑫殷实,父母是山东费县的普通公务员,大学时一个月四百块的生活费,不能支撑他的开销,于是,大三之前“拼命做家教逼着自己挣钱,是班里做家教最多的”。李如彬说,“家里买房子一万多都承受不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钱,老是感觉很紧张,完全是在生死状态逼出来的,老想致富。”
在中国万网期间,李如彬还同时在《互联网周刊》实习,一周七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但是毕业后,他并没有选择这两家公司,而是去了清华同方,因为那里能解决北京户口。
没多久,李如彬便开始辞职创业,他说,当时他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李在万网实习,看着老板带着老外在公司里转,没几天,新闻里就出现了万网融资的消息;在《互联网周刊》,他又目睹了同样的场景――老板带着人各部门转转,然后就融资了;在清华同方,他们团队做完一个叫“中华医疗网”的项目后,马上得到香港怡富银行的4000万元风险投资。
“你觉得我还能坐得住吗?”李如彬对《创业家》说,“这么好的时代,以前没有。你不用靠资源,也不用靠有钱,不用拼爹、拼关系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和劳动成功,就可以IPO。”
2000年,新浪、网易、搜狐等互联网公司相继登陆纳斯达克,丁磊不到30岁便成为了上市公司老板。“这在那个年代是多大的震撼,都觉得上市公司老板是五六十岁的人,但他们居然就比我们大几岁。”李如彬认为不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时代,必须要走了。
这时候,姚劲波把公司卖给万网后,成为了万网的一个产品总监,和金鑫在同一个办公室里上班。“我和金鑫都有理想吧,”姚说,“经常谈互联网的一些风云起伏,哪些模式能有好的前景。”
李如彬来找金鑫聊他的创业想法,金鑫叫来姚劲波,三个人第一次凑到了一块儿。
2001年,三个人共同出资10万元,成立了一个互联网公司,做三个垂直信息网站:家教、兼职、交友,股份各占三分之一。这种平均的股权分配让他们之后面临分歧无法解决,按姚和李的说法,这对一个公司是“致命的”。
姚劲波和金鑫没有离职,只有李如彬全职做这个公司,所以他的股份多占了一个点,34%。
李如彬说,当时是他主导学大的创业,姚劲波与金鑫在万网的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决定让他先“趟趟水”,干得好他俩再过来。金鑫说自己一开始是“玩票性质”的,没有把这件事看得特别重要;姚劲波则始终没有真正参与学大教育的管理。
这是2001年的夏天,和那个年代大多数互联网创业者一样,24岁的李如彬带着自己的冲动、抱负以及很少的钱,开始了创业。当时在互联网圈流行“30岁退休”的说法,“这句话激励了很多人去创业。”李如彬说,当时他觉得赚个几百万就可以退休了。
仅过了一年,他便遇到了创业者常见的问题,钱花光了,业务方向不明确,管理上力不从心――唯一一个兼职的工程师最后还偷走了他的代码,做了一个一样的网站。
“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我觉得这样不行,劲波也觉得不行,得想想办法。”李如彬对《创业家》说。
金鑫当时想的是,这事还做不做了?如果不做,李如彬就去找工作,大家还是好朋友。“正好当时有一个契机,家里需要我时间比较自由,不能朝九晚五地上班了。”金鑫说。“第一次创业,就这么结束还是有点遗憾的,我就出来试试,跟李如彬一块儿来做这个事。”
账上只剩下2万多块钱。金鑫家境较好,拿出5万元,作为激励,姚和李各分给金鑫一部分股份。这样,金鑫全职进入学大后,占到了38%的股份,主管市场、公关、策略、对外合作等,李如彬负责业务、技术和运营。
第一年下来,只有家教这个网站能赚钱,并且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越做越好。为了公司能活下去,他们关掉了另外两个网站。自此,学大教育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家教信息网站。很快,在没有任何市场推广的情况下,学大火起来了――几乎北京三分之一的兼职学生家教都是这个网站的用户。
公司逐渐走上了正轨,也开始了一个创业公司常有的创始人之间意见分歧的阶段。
姚劲波坚持公司全面线上运营,所有数据通过IT系统管理。他对一些业务还在用纸操作(如记电话、接订单等)不能忍受,但李如彬认为现实的情况是,开发系统的人员极少,还都是兼职的,速度不可能这么快。
第一次激烈冲突发生在2004年,是否应该从线上转线下。当时家教网已经做得很好,注册教师30万人,年销售收入达到了几百万元,最高时占据北京中小学家教市场八成份额,在几个主要城市也开了分站。李如彬主张砍掉中介业务,直接聘请老师,做教育机构:“不甘心只收那点儿中介费,我在想怎么能把学费收过来。”金鑫也认同这个想法,但觉得不要贸然关掉可以带来现金流的业务。李如彬回忆,两人为此争吵得很厉害,“我的理由是要把团队集中在一件事上,同时做两件事很危险。费了很大的劲说服金鑫才砍掉。”
姚劲波此时已经很明确自己不加入学大。“除了更想做58,我介入只会让事情更乱。我进来不会让股份给他们,2个人矛盾都这么多,3个人只会更多,听谁的?”但姚对学大并非不闻不问,学大上市之前的9年,三个人几乎每周都开会讨论公司事务。
李如彬开始构建学大教育的培训模式,让需要提高成绩的学生,尽可能得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课外辅导。除了从家教中介转变为签约专职和兼职教师作为员工,学大还设立了咨询机构――把学大当成医院,咨询师当作医生――在给学生选择老师和课程之前,先行分析学生的具体需求。
由此,2004年9月,学大推出了“一对一个性化辅导”体系。这一创新模式很快吸引了大量学生和家长,销售额增长极快,“不到一周就收了几十万。”李如彬说。
吴娥是学大教育第一个咨询师(2014年离职),毕业于北师大教育学专业,与李如彬一起制定了咨询业务方案。吴娥认同李如彬“个性化辅导”的理念,之后成为学大教育北师大校区的第一任校长,经常给学生推荐当年李如彬推荐给她的一本书,《像他们一样会学习》――100个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中学生的学习方法。
李如彬觉得,吴娥和他配合得很好,“她懂教育学,我又懂销售,这个模式一下就摸索出来了。”
2004年底,学大在北京之外的三个大城市开设了分公司,在一些大学开设了学习中心,并且计划推广到每一个重点大学。快速扩张的后果是,分公司都没有达到预期销售额度,现金流都断了,拖垮了总部。
“这也是劲波推动的,”李如彬回忆,“他说你们要出去啊,要扩张啊。他不说我们也没有那个想法。
“公司差点倒闭,2005年的时候,已经负债200多万了。祸不单行,除了负债和销售的压力,还有黑社会的讹诈。如果不是金鑫对公司有信心,觉得能渡过难关,我肯定就放弃了。”
2005年7月,李如彬和金鑫收缩外地业务,带着团队趁着暑期旺季,在北京大本营加大力度招生,业绩陡增,救活了公司。
这一年,中国万网当时最年轻的VP(副总裁)姚劲波辞职,创立了58同城。
“其实我是真正在延续当年我们的梦想的人,用58同城这个品牌,做一个大而全的信息平台。”姚劲波说。
在李如彬看来,姚一直不进入学大,除了理想外,他需要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公司。“我觉得创业者要有这种气质:我要做老大,而不是谁都行。”李如彬说。
姚劲波自我评价在学大的作用有二:一是“站在外边帮他们看方向”,二是“协调他们两个的矛盾”。李如彬认为,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思想意识,姚劲波“在思想上总是不断进步,以至于取得今天的成就”。对于协调矛盾,李说,“他是个和事佬,基本不会提太多的意见,让你自己去谈,一般谁谈下来就支持谁。”
学大当时虽然已经转型到线下,但李如彬从来不认为线上不重要。“那年(2005年)我就提出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个性化学习机制,就是现在说的O2O。”他把学大的官网改造成了一个学习社区,有智能学习工具等设置,页面比较简洁,“类似百度,跟现在学大的官网完全不一样。”
“金鑫当时非常反对,”李如彬说,“可能也是我没有耐性吧,管你理解不理解,直接把网站给上了。”在激烈争吵的时候,李的做法经常是“爱咋地咋地,我会坚持我的看法”。
“上了之后,金鑫的意见就特别大,后来有一次争吵,他说,‘你还把我放在眼里吗!’”李如彬说,那次之后定了一个制度,改动网站需要经过三个人共同签字确认。几天之后,网站按照金鑫的意见改回了以前的样子,李如彬觉得如果他当时再坚持一些,对学大的发展可能会更好,但一线销售压力极大,没有时间和精力。
姚劲波回忆,几乎每个月,李、金都会有严重的争吵、分歧。“比如说,要不要开分公司,要不要转型,薪资奖金应该你多拿还是我多拿,到底应该少拿钱多投入还是多拿钱少投入,要不要融资,要不要引进一个人、要不要给他股份给多少。然后就会闹,闹到我这里来,就找我来开会。大家投票吧。
“这种争吵,极端的时候出现什么情况?就是说要分家:你分几个城市我分几个城市,或者给我几百万,我走人。如果这种事情发生一次,学大就上不了市了,绝对的,就变成一个很平庸的公司了。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比较荒凉的地方喝茶,就闹到有人把凳子一推,就走了,当时害怕啊,他没开车,天很冷,下着雪,我们两个分头去找,在外边喊他,怕他出问题,闹得很激烈嘛。”被找的人是金还是李,姚不愿说明。
姚劲波认为学大的成功极为不易。“在这么多争吵的情况下还能顾全大局,还能忍让、中间状态、或者说‘听你的这次’,这是他们的美德。真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啊,大家还是以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的,能牺牲自己。”
对于曾经要“分家”,李如彬直接否认。在金鑫的记忆里,争吵远没有姚、李所述那么激烈。 上市途中
2007年,在“争吵”中成长的学大教育已经是“一对一”辅导行业里的老大,得到鼎晖创投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这一数字是58同城2006年拿到的软银投资的4倍。相对于看得见现金收入的学大教育,姚劲波做的事让人不知道前途何在。58同城的网站流量远远低于它的竞争对手赶集网。
58同城免费为商户信息,而且拒绝首页广告。姚后来曾对《创业家》回忆:“广告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会把你的心态搞坏。本地生活服务的商户就给58同城几千元钱,如果你今天签了一个30万元的单,以后所有人都不会再去管那些小客户了。所以我就做了个简单粗暴的决定,58同城不做大客户,也不做品牌广告。我现在不依赖任何一个客户。”
姚很有耐心地教育自己选择的行业的市场,逐渐建立起庞大的线下销售队伍。这让他看起来吃力不讨好。“他们觉得我做了一件很苦的活儿,每次见面都安慰我。”姚劲波说,那时金、李甚至劝他不要再做58了,还是来学大吧。
姚不为所动。姚对58的坚定一如他从未正式介入学大的管理。“58同城能走到今天有很多原因,”姚对《创业家》分析,“第一你要选一个好方向坚持下去。”姚一度曾为质疑58的文章(“一会儿说我们烧钱,一会儿说我们没有赢利模式”)很生气,“2008、2009年胜负未分的时候我很受影响,看完后都睡不着觉。后来我看见这种新闻就赶紧翻过去,别影响我心情。最近这2年,我看都不看了,心如止水。”
只有姚自己知道58的用户量每年都在翻番增长。他所缺的只是一个合适的收费模式。
投资学大后,鼎晖创始合伙人王功权看到姚、李、金所持股份差不多,建议他们重新排一下座次,确定到底谁说了算。结果是,更多接触一线业务的李如彬做CEO,金鑫为高级副总裁。
姚劲波在学大的股份一直在减少――每当需要出让股份的时候,如以股权招聘人才,往往从姚劲波这里出(姚称之为“必须有人愿意退让”)。2010年学大上市,姚劲波持股剩余10.8%。
得到投资的学大开始大规模扩张,启动“百校建设”计划,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6月,新铺设了100个校区。
2008年9月,跃进的势头暂停,学大开始强化内部管理。董事会进行了人事调整,李如彬调任董事长,金鑫任CEO。
董事会让李、金二人各提交一份报告,阐明自己对公司的方向及当前问题的看法,以此来决定CEO最终人选。
对于调整的结果,李如彬的看法是:“鼎晖有些声音希望能调整,主要理由就是公司大了,简单来讲就是可能觉得我当上市公司的CEO不行,比如跟投资人沟通,大的演讲什么的,可能金鑫比较合适。我觉得也对,既然比我合适,大家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金鑫说,董事会觉得他的报告“更合适一点儿”,当时学大已经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更换CEO不是为上市做准备:“2008年不可能预计到2010年上市,主要还是为了公司发展的需要。我们在不同阶段为公司做出贡献。”
李如彬告诉《创业家》,写报告那几天业务上压力很大,董事们轮流来找他交流。“经常谈到夜里4、5点,然后第二天还得接着开会。最终写那个报告只有一、两个小时,写完都没睡觉就继续开会了。报告里写的主要就是学大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讲什么成绩。”
姚劲波对此评论说:“如彬是特别不擅长跟董事会沟通的人,不怎么给董事会写材料,他就是做业务,把精力全部对下边了;金鑫比较擅长与董事会沟通啊,市场、融资、数据啊,给董事会的印象可能好一点儿。然后金鑫提出来,他来做CEO,所以董事会就做了这么个决定。
“一般这种决定做出来以后,对企业都是致命的,分家啊,离开啊。如彬能坚持做一个不那么积极参与到企业里面的董事长。”
李如彬觉得与董事会沟通并没那么重要:“鼎晖的资源有什么好利用的?除了钱之外,除了功权在董事会上分析一下治理结构。”
2009年,学大扩张导致的亏损迅速减少,在全国铺设的学习中心大部分发展良好,2010年再度开始赢利。调整CEO与此有否直接关系不得而知。
陶华英2007年9月加入学大(2009年底离职),是学大第一个人力资源总监,直接向李如彬汇报。
她进学大的第一感受是,大家一致为了上市,学习能力强,发展很快,股东之间直言不讳,但是条线分得很明确:李如彬负责北京分公司,统领人事和销售,对内;金鑫负责市场、融资,对外;戴科英(姚劲波妻子)负责文化;邓强(小股东之一)负责具体销售。
两个创始人给她的印象大不同:李如彬坚定,他定下来的事很难改变,“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好像听不太进别人意见似的。”她感觉金鑫性格比较柔和、open一点儿,和大家聊天也比较多。
扩张对人才需求极大,陶每两三天就要招到一个校长。“李总把工资定得特别低,2500-3000,有点经验的人,3000到4000,基本上没有超过4000的。”陶华英说,李如彬很省钱,“有一次一个面试分公司总经理的从李总办公室走出来之后跟我说,大老板怎么五百一千还反复说?觉得他抠门。我以前跟他开玩笑,钱你每天晚上数一遍才睡得着。他跟我说,成本低,估值才高。”
“抠门”是学大教育一直以来的风格。三个人都说过,公司股东在上市之前从来没有分过红,工资拿得都很低,赚了钱便继续投入公司加速发展。
低工资招来的人学历背景当然不会太好,陶说,员工再笨李如彬都不嫌,会很耐心地教。“一开始我们都不会看流量,他教你怎么看,写新闻稿告诉你怎么写,手把手帮你改。一个老板这么做挺令人感动的。”
她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当时学大招老师困难。一天晚上,李如彬来问陶为什么几大招聘网站上,同行的搜索排名都在学大前边。李查看了学大的招聘内容后发现,关键词分得不够细,然后和陶华英一起仔细进行修改。
陶觉得李如彬在很多具体业务上都钻研得很深,李如彬曾对她说,作为管理者,自己一定要懂,否则员工会欺骗你。
李如彬很不喜欢员工请假,陶华英向李如彬请假从来没成功过。“李总比较苛刻。”
陶华英觉得金鑫善于沟通一些,“有问题跟他说,他都能替你想一想。你请假就请假,休息一段时间也没关系,薪酬上也稍微松一些。”
两个创始人之间的性格差异,也表现在决策上。一件事情让陶华英印象深刻:一次定一个分公司总经理的薪酬,陶改了7、8稿也没能得到金鑫肯定的答复,拖了两个月也没能定下来,她们团队的人全“疯”了:“别管对错你先定一个啊。”陶华英说,这种事李如彬一般现场就给“拍”了。金鑫经常会开会到夜里1、2点,从晚上7点开始。“你说开会定一个主题,拍了就完了,过两天有问题再升级讨论。不,大事小事全拢一起说,定完不拍,下次开会再继续讨论。”在陶华英2009年底离职以前,她的印象是金鑫很少有事情能画句号。
公司业务交接给金鑫后,31岁的李如彬开始了半赋闲的生活,并结了婚。 上市
2010年11月2日,学大教育在纽交所上市。三个人在纽约笑得很开心,他们说,“那是人生很快乐的时刻。”
当月,学大的市值便达到10亿美元(每股14美元左右)。
三个人去买房,李如彬和姚劲波都看中了北边一个高档别墅区,金鑫从小在北京东边长大,更喜欢东边,就没和他们买在一起。
学大IPO前夕,李如彬出售了300万股学大股份,套现1000万美元(仅为上市后最高股价的1/4)。喜欢车的李购买了20多辆百万元级别的汽车。
姚劲波持有的10.8%学大股份市值超过1亿美元。58同城此时的估值只有几千万美元,他持股30%,估值1千多万美元。“理论上58没必要做了,”姚劲波说,“但我觉得这个东西不应该这样,应该更大。我坚信58是被低估的。”
2010年底,58同城的月流量已有六七千万人次,一度是行业第二名的两倍;年营收1100万美元,只是当时学大教育的1/15,但姚已经为58同城找到了可持续的赢利模式:收取会员费及竞价排名费。
2011年,经过6年积累的58同城突然出现在各种形式的广告里,长时间成为百度SEM(搜索引擎推广)top1的广告主。姚劲波花了6900万美元打赢了与赶集网的广告战。“那一年融资太容易了,”姚劲波说,“我们的投资商说,他们投1块钱,你们就投2块钱。”
同一年,学大的命运逆转,由于当年的销售预算没有完成,年底股价跌至4美元左右。
为了上市,鼎晖曾在学大主导组建了一个职业化管理团队,人员多有留学、投行、咨询公司背景。姚劲波觉得,引入这个团队是走了一个弯路,但是当时,“我们和董事会都觉得我们自己不行,需要找更专业的人。”他们至少没有反对董事会的决定,首先是资本市场更喜欢职业化管理团队的背景。问题在于,“这个班子业务好的时候看不出来,一旦业务出问题,其实他们也没太多办法,因为不接触第一线,不去和客户接触,不是做业务过来的。”
而金鑫更多归咎于自己。“当时对上市后的挑战估计不足,节奏没掌握好,导致了预算没有完成。”
他认为当时有两个失误。一是2010年底整个一对一辅导行业快速扩张时,学大选择了保守战略,丧失了市场份额。二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比较大幅地调整了销售薪酬结构,更加注重后端服务而不是前端销售,销售人员的业绩更多跟售后服务而不是招生数量挂钩。尽管这种调整从长远看对学大是好事,但短期内的快速改革导致了销售能力下降与销售人员的流失。
“我们整个团队都有责任,这个决策是集体做的。我还是CEO,对这个事的判断和认识是不清楚的。”
“问题已经出现、损失已经造成的时候,别人可以撤,我撤不了。”
这时候,姚劲波开始迎来自己的。在58同城广为人知的同时,姚的名字也在让大众熟知――通过一档叫《非你莫属》的求职类电视节目。
“听说这个节目后,觉得这个形式好,”姚对《创业家》说,“可以把公司品牌、企业用人理念、CEO的风格传递出去,这是广告做不到的。58最主要的业务也是招聘,所以我要去参加。”
但是去了两期,效果很不好,“录了好几天发现没有我一个镜头。参加节目是要花钱的,我说这个不行啊,浪费我的时间和钱,最后却没起到宣传的效果。
“然后我就研究,把前边20多期节目,躺家里全看了一遍,很快就找到窍门了,知道导演会留下什么(镜头)。我跟其他人不一样,我是互联网人,善于总结,最后可能变成了表现最好的一个。”
“我当时他妈就特羡慕有些人,丫成天话筒就放在嘴边,张口就能说,我是他妈举手半天说不上一句话,好不容易说一句话呢,还给剪掉了。慢慢你就知道节目需要什么,观众爱听什么。你不能用你的标准,比如有些人一上来,我当时一看这个人不行我说就睡一觉吧,就睡着了。”
对于自己的不足,姚劲波有极强的动力去完善。他用很多精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接受采访、拍电视短片、对内对外演讲,“利用好每次机会来传递自己的理念,让别人认同你。”
参加黑马大赛硅谷赛期间,姚劲波说,58同城IPO的路演,他准备了半年。
2013年底,58同城也走进了纽交所,股价持续上涨至今,总市值已超过40亿美元。
敲完钟十几个小时后,姚就登上了回北京的飞机。他一个部门接一个部门请大家吃饭、庆祝。“必须让员工感觉到,上市之后我们还是要在一起。”
这一次,姚劲波“心如止水”,“钟怎么去敲啊,怎么走过去拍照,我都经过一遍了。我知道上市就是一个开始,你看学大上市到现在,如果不努力,公司就不会有本质性的突破。你始终得战战兢兢的。”
58上市,姚劲波邀请李如彬和他一起去美国,但是李的签证没有及时下来,而“金鑫毕竟有很多工作上的事情”。
李如彬觉得去不去无所谓,“毕竟是他自己的公司,关系好不是体现在形式上。”
但58同城的上市和迅速发展,给李如彬带来了“极大的刺激”。58同城的市值是学大市值的14倍多,这让李不甘心;并且,股价下跌意味着资产缩水,“安全感降低了。”他本来已经赋闲在家,带带孩子,买买车,做过几回天使投资。现在,他决定再次创业。
李和姚住在一个小区,经常会一起聊做什么项目好。他们都想到了车。李如彬买的20多辆好车,大多都不开,姚劲波在58上给他开了个账号,找人替他在上边发帖,以几千块钱一天的价格出租那些车。
李如彬把这些车组成了一个车队,成立了一个小公司,招了几个专职的司机。这个公司为很多名人提供过用车服务,包括比尔・盖茨、李娜、陈道明、刘翔、易建联。
2013年,他们看到了美国的P2P租车模式,认为可以借鉴。李如彬喜欢车,这一模式又和互联网结合紧密。“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姚劲波说,“重点我看好如彬,它(P2P租车)需要很强的线下操作,全国各地都需要有点,运营很复杂,如彬有这个经验。这个项目很多地方比学大更好,成本、毛利率、重复消费。”
李如彬认为,越来越多的城市私家车限号、限行,导致租车的需求增加,他看好这种更轻、更适合移动互联网的租车方式。
再次创业的李感觉好像回到了学大初创的时代,做的事情似乎也差不多:十几年前,他看到家教市场很混乱,便想做一个把家教资源整合在一起的公司;现在私家车出租市场很混乱,他又想把它们都整合到一块儿。
2014年3月,李的宝驾租车公司成立,两个月后宝驾租车平台上线,专注移动端,目前已有数千注册用户,1000多辆可租车。李的目标是,2016年之前,在全国至少铺到20个城市,用户百万级,5万辆可租车(这一数字来自神州租车目前的汽车保有量)。
宝驾租车得到了姚劲波的投资。“他要的不是钱,”姚说,“要的是有个人认同他,有个人商量。他的技术合伙人是我找的。我根本不关注回报,主要就是帮他一把。”
在姚劲波眼里,李如彬现在的样子和他几年前很像:意识到了沟通非常重要,决定突破自己。
通过参加黑马大赛硅谷赛,李如彬重新进入了互联网圈。他开始考虑接受一些论坛的邀请,锻炼演讲能力。
其实,吴少武并不是大四毕业时才开始创业的,而是从进入大学校门起,就开始琢磨着自己应该如何创业。在大一到大二的这段时间里,吴少武除完成自身的学业外,就在外面做家教,还干一些兼职,开过复印小店等。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到头来却并无多少收获。大三后,吴少武又开始在学业上努力了,甚至很投入地参与一些学术竞赛。由于在学业和学术比赛中成绩突出,获得过不少省级比赛冠军,吴少武让自己当上了学生会的主席。
当上学生会主席,吴少武不论是做学业还是做课题包括做社会调查,都非常认真,而且强调要保持最佳的团队精神。大二的下学期,吴少武为参加一个挑战赛,接到一个“恋爱经济学调查”的课题。他让调查组成员在同学们中发放了200份问卷调查,然后,他又让成员非常认真负责地去催问同学们填写调查表,并动员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调查问卷活动中来。课题做完后,在进行答辩时,他要求课题组成员一律西装革履,非常认真地投入到答辩中去。吴少武没有想到,就是自己的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精神,让自己日后获得了一个创业的极佳机遇。那次答辩中,学校邀请了校外的一些专家和企业界的人士参与。其中就有广州好来运速递服务有限公司老总韦俊荣。他看到吴少武在课题中能把大学生恋爱中潜在的消费导向和消费习惯调查分析得那么细致而准确,足见其干事认真负责的精神,觉得应该是一个能干一番事业的人。尔后,韦总特意请吴少武的团队到他们公司做咨询,并为公司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经过多次交往,吴少武便和韦俊荣老总结下了忘年之交。
到大三实习时,吴少武去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吴少武仍然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对待自己的实习工作。他复印了上千份有关资料,撰写了200多份行政函,受到了实习会计师事务所的好评,他自己也得到了7000多元钱的实习工资。在实习结束后,吴少武得到了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的offer。能拿到一张世界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offer,这是许多同学梦寐以求的事,而吴少武却很坦然,他把这份offer弃之一边,未予接受。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自己创业,干出一番事业来。
吴少武作出自己创业的选择,不光是要有勇气,更需要的是有底气。大三下学期时,广州好来运速递服务有限公司的韦总给吴少武打了个电话,问吴少武有没有兴趣在学校一下毕业生的包裹业务。吴少武接到电话后,一口允诺了下来,他预感到自己的事业或许就将由此开始。
承接了高校毕业生的包裹业务后,吴少武马上组织了学生团队,在学校内开展宣传,并向特定的目标客户进行上门服务。另外,吴少武还利用学生会主席的身份,与广州的其他高校毕业班的班长进行直接联系,上门承接包裹业务。由于服务到位,能保证业务质量,加之充分利用了较好的人脉资源,因而吴少武的业务迅速得到发展,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就做了10万元的营业额。
与此相伴的是,创业板的相关游戏规则最终将决定谁能“鱼跃龙门”,谁将被吞噬。
创业板在行业选择上注重高新技术,在企业选择上注重行业头牌,这就像古代的“赶考”,先通过考试的企业显然将具备掀起行业兼并重组,甚至是“血洗”整个行业的实力。
选择赶考创业板实际上意味着,选择了漫漫艰辛路,财务尽职调查、收入及利润确认、旧账清理、税务筹划、财务预测及企业估值、投资协议条款、尽职调查、法律政策规定、可行性评估判断、公司治理、会计准则与信息披露制度安排、私募股权与上市、上市资料准备、审核审计、投资者关系都将是企业不得不迈的槛。
在国内众多中小企业CFO角色定位缺失的背景下,怎样准备才能尽快通过考试、拔得头筹?
穿越创业板到底需要多少“幕”?只怕是幕幕不相同,幕幕有玄机。为此,本刊联合财富指数资本集团,以其服务的客户北清公司为例,为读者奉上一家公司穿越创业板的模拟之旅。文中北清公司为化名,是一家正在筹备创业板上市的公司。
北清是谁
创业板的开锣,重新点燃企业上市融资的梦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北清公司慕名找到财富指数,提出希望财富指数帮助其实现上市融资。当时的北清公司在业内还是名不见经传。在南二环的一个居民小区里租了几间办公室,仅拥有几十名员工的网络教育公司。主营业务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成果推广、教育信息咨询、素质教育开发。
现如今,北清公司已拥有400万注册会员,1600家加盟店、合作商,覆盖了除、港、澳、台的30个省、市、自治区1000多个城市和区县,到2008年9月学习吧已发展了1600家。
在过去四年的运营过程中,北清公司的年收入高幅增长。2007年净利润超过了750万元人民币:2008全年达到2800万人民币。
在保持现有项目增长的基础上,公司加大不同类型课程整合力度和教育超市体系的完善,促进公司快速、持续、健康增长。
公司已经具备超过100万条远程教育资源,特别是基础教育、学历教育资源质量处于领先水平,为个人学习需求提供了广阔的课程选择空间。
经过几年的积累,北清公司组建了由国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院校的知名专家团队,并在专家指导下建立了成体系的学科老师队伍,具备优质教育资源、课程开发能力。
另外,北清公司申请注册了30项专有技术,其中专利8项,商标21项,中国软件著作权1项。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远程教育市场在未来5年将平均以150%的速度增长,按人均每年5000元学费计算,每年增加的市场容量将近40亿元!
虽然市场空间巨大,业务初具规模,但北清公司仍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旦扩大规模,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更好的项目,竞争对手又层出不穷,生存空间日渐狭窄,迟早将面临市场的淘汰。融资无门的北清公司董事长周勇先生与财富指数总经理黄山博士初次见面的一次长谈,使周勇先生茅塞顿开。
尽职调查
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后,财富指数即成立了以沈京为项目经理的项目小组,进驻北清公司。根据财富指数工作流程,首先对北清公司进行较为详细的尽职调查,以评价是否符合项目承接标准。
初次尽职调查主要围绕法律、财务及公司治理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初步尽职调查,财富指数总结了北清公司存在的以下问题:
I,管理人员不独立。公司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及公司部分财务人员有在关联公司兼职现象,而且这些人的工资和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等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由公司承担。
2,资产完整性存在问题。大股东及个别小股东存在向公司借款行为,且长期未还。关联公司使用公司资产,未与公司进行结算。
3,财务独立性存在问题。公司存在部分现金收入公款私存的现象,以个人名义存到了大股东卡中。
4。财务决策独立性存在问题。公司与关联公司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互相调配资金的情况。
5,同业竞争问题。公司与关联公司在互联网广告业务上存在同业竞争。
对于上述问题,财富指数提出整改建议:
1,管理人员需要独立,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和在关联公司兼职的财务人员尽快专职于北清公司,人事关系与关联公司完全脱钩。
2,清理股东借款,限期归还公司。
3,公款私存的钱,限期存入公司账户,并入公司账内。
4,公司与关联公司财务上要主体清晰,避免频繁相互拆借资金。
5,将关联公司经营的广告业务全部转让给公司,关联公司不再经营广告业务。
虽然存在上述问题,财富指数认为这些问题通过整改。均可以消除,整改不会影响到上市进程,因此财富指数经过公司各项评估后,与北清公司签订了协助北清公司创业板上市的《财务顾问协议》,同时作为第一轮投资者与北清公司签订了《股权投资协议》,为北清公司增资1000万,持有北清公司15%的股权。
重整
北清公司之前的业务比较单一,发展空间有限,主要是利用公司网络平台,让学生在线点击已有课件,利用点击数量,赚取充值点卡。在财富指数的建议和指导下,北清公司整合了国内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并通过领先的技术资源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教学资源体系,为打造一个面向0―60岁广大学习人群的终身学习平台提供资源支持。除提供最优秀的教学资源以外,北清公司的网络教育服务支撑平台还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网络远程教育服务。例如:教学资源的制作、存储、传输、检索都支持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在线查找、在线撮合、在线交易:同时还提供包括支持音频、视频、文字、白板等功能的网络教室等网络远程教学环境。
另外,财富指数建议,北清公司营销渠道由单一线上模式,改为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增加了学习吧、加盟连锁、品学网辅导站。
1,学习吧。经过财富指数与北清公司多次碰撞。推出了“北清学习吧”这一教育行业内独创的校外辅导模式。“北清学习吧”成功地打破了传统教室的概念,建立了一个既有网上优质名师课程及资源,又有线下老师一对一辅导,虚实结合的绿色学习环境。北清学习吧利用网络架设了一个优质、绿色的学习平台,可跨越地域、跨越时空地为学习者提供由各地名师、名家授课的虚拟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学员还可以得到名师即时的答疑解惑和方法指导:在北清学习吧里,还有学生的私人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学习辅导,使学生既获得名师的指导也可得到本地老师有
针对性的辅导。
2,加盟连锁。将特许连锁加盟的经营模式运用到了网络教育行业,通过向加盟商出售特许加盟权。使加盟商具备营销北清公司各类教育产品及教育服务的权利,例如,北清学习吧、北清品学网、北清小博士疯狂玩吧。通过特许连锁加盟的这种经营形式,使得北清公司所研发的各个教育项目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了全国各个目标市场,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渠道体系,拥有了众多的学生注册会员,在同行业中独领。
3,品学网辅导站。品学网是北清公司根据网络远程教育发展现状和家教辅导市场需求,利用先进的SOA技术,历经两年时间,斥巨资搭建的个性化、交互式、数字化立体教育服务平台。北清品学网创造性地打造了一个教师自主教、学生个性学的新型网络教育模式,实现了在线直播课堂、一对一辅导、即时答疑、诚信记录、学习管理等多种教与学的功能,让家教网络、学习培训、辅导班真正地融为一体。
VC出场
为使股权结构符合上市要求,北清公司决定再次引入私募资金,对公司增资扩股。财富指数在为北清公司选定私募基金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当其冲的是,重新给北清公司起草商业计划书,梳理商业模式。
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它从企业内部的人员,制度、管理以及企业的产品、营销、市场等各个方面对即将展开的商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筹划。商业计划书是投资商筛选项目的重要依据,它能帮助你找到投资方或者合作伙伴。因此,只有拥有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才能使你的融资需求成为现实,其质量的好坏对项目融资至关重要,往往决定了投资交易的成败。财富指数通过对北清公司详尽的调查,完成了北清公司商业计划书,并重新梳理北清公司的商业模式。
北清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明确提出学习吧业务模式的公司。也是唯一的一家成功打造以“网络教育+实体门店+学习辅导中心”组合营销商业模式的网络教育服务公司。北清公司商业模式的独创之处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IC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打破时空限制,解决中国教育领域供需矛盾。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教育的需求呈几何增长,与此同时,专业教师的增长相对缓慢,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由于不同领域专业教师培养周期需要5~10年,依赖传统的教师培养方式增大供给,不可能解决中国日益严重的教育服务供需矛盾。信息及通信技术(ICT)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低成本实现教育资源的复制及共享。解决供需矛盾。
信息及通信技术一方面可以把优质的教师授课内容转化为网络课程,实现零边际成本复制,从而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网络课程。另一方面,网络通信的发展,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及任何地点均可在同一个网络课堂中上课,进行音视频的在线互动与交流,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北清公司把单纯网络课程、网络教室与线下实体辅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应用于早期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教育领域。
2,升华传统网校模式,使网校走进社区、乡镇。
实体门店与网络远程教育相统一的模式,实现网校模式升华。一方面,突破了传统网校的狭窄市场空间,使得无论是否有电脑、是否有宽带上网条件都可以接受优质的网络资源。另一方面,以门店为载体的线下辅导,克服了学习者特别是中小学生网络学习能力不足问题,使得优质远程教育资源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3,变革传统学习辅导模式,使规模经营成为可能。
网络远程教育与学习辅导相融合的模式。把远程优质资源的高质量资源与当面辅导的个性化等优势结合在一起。有了网络资源支撑,降低了对辅导老师能力的要求,也降低了辅导老师的工作强度,使得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传统学习辅导业务高度依赖当地师资,一方面只能在师资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开展直营业务,最终沦为对师资掠夺性恶性竞争。另一方面,更广大的二、三级市场,还是小作坊式的家庭辅导模式。无法实现规模经营。
4,突破地域保护、裂变式发展。
总部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各地经营者的资金及地域优势相结合的连锁加盟模式,解决了市场扩张与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具备了裂变式极速发展的潜能,同时突破教育行业的地域壁垒:统一的高质量网络资源支撑及完备的渠道管理系统使得加盟模式具备操作性。
5,渠道整合与运营提升。
北清公司“网络教育+实体门店+学习辅导中心”的商业模式,首先在基础教育领域获得巨大成功,然后迅速应用于早期教育、职业教育,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渠道体系。
在北清公司教育渠道的发展壮大的同时,终端的教育产品及服务也呈规模化增长,因此,北清公司为加速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拉动产品线的完善,将终端的产品及服务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以逐步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及规模化。
这种商业运作思路与模式给北清公司带来了极强的商业竞争力。一方面为其迅速抢占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树立其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的同时,又形成了强大的行业进入壁垒。
在商业计划书发出要约后,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但还是有60余家来自美国、欧洲、韩国、日本、中国等境内外交易所和投资机构对项目进行了评估,并表现出浓厚的投资意愿,最终根据各个股东商定意见,决定接受引入“中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加入北清公司。中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北清公司增资5000万人民币,持股20%。
中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之前在中国国内已成功投资了十余家上市公司,中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到来,不仅仅为公司的发展带来资金,而且对北清公司扩大知名度,提升企业估值都有很大影响,同时,也完善了公司的股权结构。并在多方面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支持。
公司治理
为了给北清成长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使其顺利成长为一个符合上市标准的现代企业,财富指数对北清公司的公司治理下足了工夫。
I,规范公司会计核算。针对北清公司会计核算延用老的会计核算办法,而未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同时科目不正规,成本核算不精细,无法为企业精细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财富指数帮助北清公司聘请了“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其转换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梳理了会计核算,为加强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基础。
2,推行预算管理。针对北清公司管理层不知道如何定目标,如何控制成本,财富指数指导北清公司建立了初步的预算管理体系,使各部门有了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控制成本的工具,公司对个人有了考核的依据,使上上下下都加强了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充分发挥了各自能动性。
3,流程梳理,加强内部控制,明确审批权限。
4,强化合同管理。合同以前是北清公司的老大难问题,每一份合同执行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该收款,财务是否该
确认收入,合同又是谁在跟踪,似乎谁都说不清楚。通过整改,合同企业留存三份,一份交由业务主管,管理合同的执行进度和收款进度,一份交财务,监督合同执行与收款,一份存档备查。
5,改变一股独大,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公司治理。由于北清公司大股东个人所持股份达到65%,一股独大,大小决策基本是“一言堂”,增大了公司决策风险与持续经营风险。财富指数建议继续引进投资者,既可扩充资本,新增资本力量又能迫使企业实现真正的法人治理,降低企业风险。
6,补税。企业存在欠税现象,在财富指数的督促下,北清公司补缴了全部欠税,消除了税务风险。
专业顾问
在内功练完之后,财富指数帮助北清公司聘请了“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其上市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合伙会计师事务所,2007年合并香港梁学濂会计师事务所,具有香港主板、创业板上市及新加坡上市、美国上市等执业业绩。北清公司项目负责人赵斌为大信所副总经理,赵先生长期从事财务会计、审计、管理咨询工作,在公司改制上市、审核及建立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措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13年的行业和执业经历。担任一家H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两家大型企业和单位的财务顾问。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进场进行初步审计后,发现北清公司的财务基础工作非常薄弱,离上市相关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为此,他们协助北清公司对财务基础工作做了大量的调整。北清公司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坏账准备提取的规定比较随意,会计政策不连续,为此,大信所帮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制定了适合北清公司自己的会计政策;北清公司未对自行开发的大量软件模块进行资产登记,开发费用全部进行了费用化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这部分已经开发成功的费用应该资本化,应予以在受益期内进行摊销,因而低估了自己当期的资产和利润,大信所建议其做了合理调整。此外,大信所还对制作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提出了大量改进建议。经过大信所的财务辅导。北清公司的财务工作完全符合了上市规定的要求。
在上市过程中,除了上述提到的基础性工作,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还为北清公司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服务:
1,协助公司建立股份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
2,对公司前三年经营业绩进行审计,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审核公司的盈利预测,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盈利预测审核报告》。
4,对公司的内控制度进行检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报告》。
财富指数还帮助北清公司聘请了“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作为其上市的律师事务所。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是深圳市目前规模最大、从业时间最久的律师事务所之一,也是在全国证券法律领域享有盛名的律师事务所之一。
同时,北清公司上市律师负责人汪献忠先生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专长公司改制及上市,精通将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或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及发行上市整个过程的法律事务。
北清公司在上市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法律方面的风险。最初北清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的两个股东相互约定,公司董事长由两人轮流担任,恰好在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进场时准备换另一个股东担任董事长。汪献忠律师为此给这位股东做了大量说服工作:各国的上市管理办法都会有这样的规定,公司实际控制人更换,两到三年内不得上市,国内董事长的更换,就意味着更换法定代表人,也就是更换了实际控制人,若北清公司换另一名股东担任董事长,北清公司两三年内肯定上不了市。经过汪律师的说服,另一位股东从大局出发,同意放弃担任公司董事长。另外,北清公司成立之初还存在少量的外资股份。汪献忠律师认为国内目前鲜有外商投资企业上市,而且,北清公司属于电信增值业务,被列为外资限制类企业,北清公司的外资股份可能会给上市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建议私募进入的时候,外资公司就此退出。
此外,在上市过程中,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还主要为北清公司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服务:
1,协助公司编写公司章程、发起人协议及重要合同。
2,负责对股票发行及上市的各项文件进行审查。
3,出具《法律意见书》、《律师工作报告》。
4,为股票发行上市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另外,财富指数帮助北清公司聘请了一家证券公司作为其上市的保荐人及承销商。
券商进场后分析发现,北清公司最初提出的上市募集资金超出实际需要,券商认为大的资金需求就意味着发行更多的股票,稀释原股东较多的股权。同时造成上市公司资金浪费,资金效率降低,对股东对公司均不利,因此对北清公司融资计划进行了合理压缩调整。
在上市过程中,该证券公司主要为北清公司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服务:
1,制定股份公司改制方案。
2,对股份公司设立的股本总额、股权结构、招股筹资、配售新股及制定发行方案等方面进行操作指导和业务服务。
3,协调各中介机构的业务关系、工作步骤及工作结果,充当公司改制及股票发行上市全过程总策划与总协调人。 4,起草、汇总、报送全套申报材料。 5,组织承销团包销股票,承担股票发行上市的组织工作。
申报、挂牌
股份公司成立运行一定期限后,经证监会地方派出机构验收符合条件的,可以制作正式申报材料。申报材料由主承销商与各中介机构分工制作,然后由主承销商汇总并出具推荐函,最后由主承销商完成审核后,将申报材料报送中国证监会审核。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评估机构的资产评估报告、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将为招股说明书有关内容提供法律及专业依据。
中国证监会收到申请文件后,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受理申请文件后,由相关职能部门对发行人的申请文件进行初审,并由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中国证监会依法对发行人的发行申请作出予以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并出具相关文件。发行人应当自中国证监会核准之日起六个月内发行股票;超过六个月未发行的,核准文件失效,须重新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方可发行。股票发行申请未获核准的,发行人可自中国证监会作出不予核准决定之日起六个月后再次提出股票发行申请。
很快北清公司股票发行申请经发行审核委员会核准后,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发行的批文。
接着,北清公司刊登招股说明书。通过媒体巡回进行路演,按照发行方案发行股票。
不久之后,北清公司迎来了新生的日子。这天公司刊登上市公告书,在创业板完成挂牌上市交易。董事长周勇在交易所敲下了荡气回肠的钟声。
对于上市的感受,周勇先生表示上市好处很多,“站在资本市场的肩膀上,我们能看得更远。”他表示,上市后明
显感到公司的品牌和形象得到很大的提升,社会信誉增强了。“比如银行贷款,以前是你追在银行后面,现在是银行跟在你后面”:对客户、对供应商、对经销商的品牌效应显现。其次,公司内部治理更加完善,各种制度也更加规范:同时,“对我们自己来说,作为公众公司的公开透明也让我们更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学习也收获颇多”。
说起上市带来的压力,周勇先生说,“没压力怎么能前进,我们不满足于‘小富即安’。”同时。周勇先生非常感谢财富指数尽职尽责的服务,深感到寻找一家优秀的上市中介公司的重要性,与财富指数合作是北清公司成功上市的关键。
退出也有门道
北清公司的上市,对于财富指数来说,也是果实成熟-的时刻,只需锁定期满,财富指数即可从二级市场上进行套现退出。一般情况下,作为机构投资者,财富指数退出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循规蹈矩”式
财富指数按照创业板市场规则,在北清公司上市一年后,即其禁售股份解冻后,在市场中按比例分批售出其所持有的股权。该方式可以使财富指数完全享有风险投资的全部收益,但同时必须承受北清公司上市后的全部市场风险,如发行定价偏低、上市后股价下跌或创业板市场整体走势低迷等。虽然财富指数可以将其持有的、处于禁售期内的股权用作抵押贷款,以便进行新一轮风险投资,但毕竟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较高,所能得到贷款额度将会大大低于其持有股权的市值。因此,这种退出方式因存在一年禁售期而将低了风险资本循环的速度,不利于提高风险资本的流动性。
二、“以空间换取时间”
在北清公司拟公开发行之前,财富指数可通过承销商以私募方式,在一级半市场或场外交易市场协议折价转让给其他投资者,通过“化整为零”使每个投资者持股数不足总股本的2.5%,这样可规避禁售期结束后持续信息披露对投资者持股增减总额达总股本2.5%和5%的规制,也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虽然。这种退出方式无法使财富指数享受到风险投资全部收益,使投资总收益率有所下降,而且由于在创业板市场的发行机制是采用市场化的核准制而非计划体制下的审批制,北清公司能否最终上市将由市场决定,所以协议中可能还会带有一些对财富指数不利的条款,如强制性回购,即如果北清公司不能按期上市,财富指数必须购回其所出售的股权。但是,通过退出方式,财富指数在出让部分投资收益的同时,规避了上市后创业板市场关于禁售期方面的限制以及禁售期间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从而能够“以空间换取时间”,便于资金从已成熟的北清公司中退出,进入下一个风险资本循环,提高风险资本的运营效率。
三、“以进为退”
上午8点,宾馆门前开始热闹起来。在门前的巨幅横幅下厂家的迎宾小姐已满面笑容的站在一楼开始工作了。见到老人走进,她热情的问候并主动搀扶老人上楼梯,并频频鞠躬、嘘寒问暖。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厂商的周全考虑而佩服。我相信迎宾小姐给老人们留了个好印象。我同老人上到二楼。在二楼的门口放着两张桌子。这是“登记处”,在这里每个老人都要领取一张卡片,卡片的中央是手写的编号。工作人员并为他们填写一份登记表。“检测登记表”上有参加讲座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电话、通讯地址等基本信息。还有“顾客自述”、“检测结果”、“售后服务”等栏目。我想发卡片的目的就是一方面能对参加讲座的人数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可以由此阻止闲散人员的进入并能防范竞争对手以及相关人员。我果然猜中了,要不是朋友打招呼我还真不能再往上走了。
三楼是会场。会议室外同样摆放着两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台“血管粘阻特性检测仪”和二台血压计。桌前已经围了一些老人,两个工作人员正给老人们做检测、讲解。会场的布置非常的大气。有投影设备、挂图、宣传画、电脑、以及A市一些部门领导的题词等。大屏幕正在播放××之春的推介短片,画面上是厂商豪华的办公大楼和先进的生产线,以及雄厚的科研实力,多少个博士、硕士等等。激动人心的乐曲结束后,画面换成一个老大爷的形象。老大爷一手拿着产品一边不停的说如何开始不相信、抱着试试的心理买了几盒服用后感觉血压低了,头不昏了,眼不花了,人也年轻了…。工作人员在会场就象大宾馆的服务生,穿梭在人群中端茶倒水,一个个笑容可掬、关怀备至。我身临其中也不免被会场的热烈的气氛所打动。
8点50分,主持人走上讲台。女主持人宣布讲座即将开始,并用热情和煽动性的话语鼓励老人们做一个名为“快乐老家”的热身运动。随后会场站起几个中年女士带头唱到“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主持人时而拍拍手,时而垛垛脚。我明显感觉到会场的气氛更加的热烈,老人的脸色也变得开朗起来。热身运动结束后在主持人的热烈掌声中请出了某某医学院的客座教授。教授是一个身材魁梧满头××风度翩翩的老人,年龄在60岁左右。教授用了大约40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医学防治知识以及一些日常护理、养生常识。中间间或提到产品方面的内容,但没有放开谈。
第二个上台的是××之春的大区经理。40岁上下,戴眼镜一副学者派头。经理作完自我介绍后就直奔主题。从心脑血管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讲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心脑血管病治疗方案。从美国的最新发现讲到我国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从手术的高风险高费用讲到××之春的疗程短费用低用药安全标本兼治。在产品推介的空隙不时拿出一些××之春的受益者赠送的锦旗和寄来的感谢信作为证据给台下的老人传看。在陈述完××之春与其它同类产品的诸多不同之处后,经理特别强调要按周期按疗程服用。并在会场宣布从3月22自4月1日为优惠活动期,产品一律八五折销售。并强调随着原料药的涨价估计从下月开始产品将要提价。最后经理强调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是客观的,实在的。允许观望,我们只提建议,决定权在消费者手中。
最后经理总结道:我代表A市某某领导某某医院向大家的参与表示感谢。在鞠躬后将话筒交给主持人。主持人宣布下一个环节是带领大家到门口做检测,再到另一间会议室单独向专家咨询。并强调大家都来自同一个工厂,活动结束后有专车接送。笔者来到作为专家咨询的那间会议室,只见数十件产品堆放在房间一角。不时有人进来向专家咨询、领取资料、购药。在有人问其不是说把药放在厂医院的药房卖吗。专家说为了减少消费者挂号排队的辛苦并应大多数人的要求现场少量售药。专家的解释合情合理,老人也乐意图个自在。可以看出大家对这次报告会很满意。
根据笔者估计,现场90%的老人参加了检测,有不少人向专家咨询,其中有一部分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药品走出会议室。朋友告诉我那天的会议营销不太成功,主要是现场的人太多而公司的人手不够场面有些乱,跑了一些潜在顾客,当天算上医院的只销了20万的货。我听到这句话大吃一惊,这还不叫成功?会议营销的魔力究竟有多大的问题从此开始困绕我这个传统渠道的老手。
这次亲临会场使我感慨多多。有人把当今风行全国的“会议营销”称作“精准营销”我认为是比较恰当的。
一,精准的筛选目标顾客
在开展会议营销活动前,厂商一般要做如下工作:
1,选择合作单位。厂商为了突出活动的“权威性”常常会借用其他单位的名义。如和政府部门联合,或者冠名,或者以某个公益活动的名义。比如“关爱女性健康,乳腺病普查活动日”;“中老年健康知识讲座”;“妇联和你共同关注----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讲座”等等,从这些标语中你很难看出这就是商业味很浓的“会议营销”。由于这些权威和正规部门的参与使大多数潜在消费者放心的“走”了出来。这也为进一步的确定目标客户群打下了基础。
2,搜集目标客户名单。如何收集到更多更全的目标客户名单就要靠你的创意了。如果你推销的是心脑血管类产品,那么通过“老年之家”,“老干部活动室”,以及一些老年人俱乐部,找到负责人或者热心人让他们帮你登记名单。如果你推销的是妇科类产品就通过计生委这个口,找到妇女主任。通过她给你登记,效果很好。也有在小区和人群集聚地发传单的方式收集客户名单的。方式很多,目的只有一个:一定要找出这个产品的重点客户。这个重点客户还要有强烈治病的愿望,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要有支付能力。顾客有了购买力和购买愿望就要靠厂商如何打消他们最后的心理顾虑了。这项工作通常是交给了会议现场的专家和教授。
3,名单邀约。也就是要确保目标顾客能到活动现场。目标顾客有三类,一是服用效果好的顾客。让他们在会场念感谢信,和献锦旗进行现场发言等能带动潜在顾客的购买。二是正在服用的顾客,可以使他们产生第二次购买,并带动潜在顾客的购买。三是潜在客户,他们是厂商工作的重点,是购买群的生力军。如果能邀请到当地有地位有声望有影响的老教师,老领导来参加就更加OK了。
从上面会议营销的“流程”不难看出,会议营销对目标顾客的筛选是非常精准的。这也不难得出会议营销的回报率高的原因。
二,精准的促销攻势
1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功能
人具有社会属性,这决定了人在社会活动之中必然产生相互交往和交流沟通。人们在运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交流意见和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人际交往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财富。于大学生而言,通过接触交流,可以交换信息,拓宽视野、增进感情、互帮互助,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增强群体凝聚力。而且协调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矛盾,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情感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2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以自我为中心
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父母长辈的养成教育,部分大学生容易形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我期望过高;不懂得关心他人,与他人关系较为疏远;固执己见,对他人的正确观点也很难持赞同态度;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说话做事不顾及他人感受,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冲突。以上种种行为都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与恶化。
2.2 主动性不足,回避与人交往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正式步入社会之前的缓冲期,校园人际关系既单纯也复杂。尤其是大一新生,在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群时,有时会出现情绪紧张,甚至行为失常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交往恐惧症”。极有可能是大学生曾经有过的消极情感体验或者是长期形成的性格缺陷,如自卑、孤傲和胆怯等,最终导致大学生不敢或回避与人交往,这都严重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不过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网上开展学习、工作和沟通。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学生,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平时不善于交际,但在网络空间却异常活跃、乐于交友的现象。从内心来说这类学生渴望表达与沟通,有着极强的交往意愿。
2.3 功利倾向严重
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们之间的交往实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它不仅包括物质的交往,还包括非物质的交换,如服务、信息、情感方面的交换。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都希望这个交换是对等的,这样人们的心理才能够维持平衡。因此,人们的一切交往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围绕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对于值得的,便会主动地去建立和维持,对于不值得的,就会选择放弃或回避。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的行为特点趋向于利益最大化,表现在人际交往上就出现更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本来人际关系是以情感为交往基础的,但受到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或者是受到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的诸多负面信息的干扰,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功利化。在交往过程中,呈现出亲近物质条件好或者拥有一定权势的人,并且渴望短期内获得超值回报的特点。如,评比奖学金或各类荣誉称号前,主动与老师或评比小组成员拉近关系。
3 以社会实践活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路径
目前,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愈发重视,已经逐步改变以前重技能、轻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传统的设立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开展校园心理知识普及活动,开设一系列选修课程或者专题讲座外,我们应该化被动为主动,将出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转化为潜移默化继而提升能力。学会转变思维角度,把人际交往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增加才干的有效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有利于大学生正确把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4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拥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从而发生心态或者行为上的改变。通过笔者对本院2013级100位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何影响。
我院在2013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2013级学生开始试点,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分类引导项目。初衷来源为我院为师范院校的理工学院,除完成基础专业课程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在实验课程上,课余利用时间十分有限。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去完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抑或有针对性地提高某方面的能力,便有了分类引导这一举措。分类引导总共分为4大类,科创考研中心、文体艺术中心、教师教育中心、社会实践中心。每个中心设置一名相关专业的导师,全面指导学生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中选择两类参加(如某生可以同时参加科创考研和社会实践两类)。一旦加入,便必须参与该中心组织的活动,完成该中心下达的任务,也获取该中心提供的各类资源。每一学年初始,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重新选择参加。我选取的100名调查对象正是在2013全年参与我院社会实践中心的2013级学生。
通过为期1学年的跟踪随访,采用问卷调查法,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统计,100名同学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频率最高的依次为以下几种:教师类(35人),包含一对一家教和一对多的班级授课销售类;暑期三下乡(31人),由学院统一组织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宣传与咨询活动等志愿服务,以及社会调查活动;销售类(27人),主要包括商场促销、电话销售、发放传单等活动;科创实验(16人),结合自身专业,跟随导师进行科研课题研究。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来分类,主要为勤工助学、志愿服务、调查研究以及自主创业。从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长短来看,教师类平均时长最长,大致有20~40小时。销售类时长最不稳定,有只参与过一两次的,也有几乎每天都在外兼职的。
5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
5.1 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关系单纯、理想化的认识
学生身处大学校园,主要交际对象为老师、同学。交际范围相对狭小,交际关系相对单纯。而参与社会实践之中,特别是在外兼职,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而其文化素质各有高低。如果大学生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套交际手法,且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那么在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中必然会受到重挫。而人际交往的失败,一方面会给大学生带来挫败感,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现实状况,有意识地进行调整。首先是角色转化,不再自视为“天子骄子”,而是现实社会的普通成员。其次是价值观转化,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功利性和工具性,认为人际关系就是日后可以利用的人脉资源,一部分大学生正是因为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而开始注重人际交往。
5.2 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包容自信
自卑、羞怯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心理障碍之一。而社会实践活动恰恰有助于大学生克服这类心理障碍,使大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与他人交往。第一,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外界的互动增加,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深刻,以前一些自认为不足,甚至感到羞耻的缺点,发现这其实是大部分人的通病。甚至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般人没有的特长和潜力,从而能够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接纳自我。第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认识到,他人并不会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自己也不必过分苛求完美,别人对自己的评论并不总是消极负面的。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树立自信心。
5.3 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掌握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
我们都知道,自己的亲身经历往往更加印象深刻。大学生通过实践与尝试,会逐步认识到人际交往技巧的重要性,尤其是从事产品销售、团体活动等配合度较高的工作,对人际交往技巧的要求更高。通过亲身参与、发生失误失败、总结经验教训等一系列过程,能够让大学生更快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大学生发现一些领导或者前辈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那么通过自身的观察交流便能不断掌握提升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诸如良好的语言沟通、办公室礼仪,这些都是大学生学习交往的“第一章”。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迫使大学生们日益优化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渴求通过“第一印象”占据先机,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由此人际交往能力已被视为良好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之一。
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交往的平台,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累交往经验,提升交往技巧,促进心理健康成长。作为高校教育者,我们不仅需要给大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空间,更需要经常鼓励学生,特别是存在交际困难的学生多多参与交往活动,以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中介生存面面观
市场瞬息万变,风起云涌,中介公司也在用各种手段生存着,简单总结一下,大概可归纳以下几类:
没有生意而“门可罗雀”:虽然留学市场不断变化的政策救活了一批中介公司,但是大部分中介由于不能适应新的需求依然凄惨度日。在某大厦的一家中介公司内,100多平米的办公间只剩下3个人在留守。老板看着一片空空的座椅显得很无奈。
“傍大款”型:挂靠某权威部门,表面上看是普通的中介公司,实际是某机构的“三产”,依靠内部提供的生源生意很是不错。
挂羊头卖“狗肉”型:据内部人员透露,教育部公布的合法机构名单中还存在着名存实亡的公司,公司依然在做,有的很长时间没参加年检,甚至由不相干的人去经营。抱着第一批获批准的牌子,挣着自己的钱。
“附属”型:知情人告诉记者:一些外语培训机构开办的留学中介公司也是依附在主公司上发展,表面上看两家公司仅一墙之隔,名为合作伙伴,实际上中介公却是这家培训机构养的“附属品”,真可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除此之外,看到留学政策回暖,新的中介公司又纷纷涌现:一家两个月前成立的中介公司打出了“要办全新模式”的中介服务,开业当天即敞开大门邀请了中介同行来参加开业典礼,摆出一副“明斗”的架式。对此,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严勇兵介绍:我们推出的是留学网络(IAE),留学网络有三层含义,一是IAE开发有独具特色的网上留学业务平台,会员可以免费享受方便快捷的一对一留学咨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快速获得随时更新的信息,还能够通过参与留学网络的活动来获得各类优惠,客户可以体验足不出户的全新留学办理体验。二是IAE构建有庞大的国际院校网络,会员可以从众多的院校之中做出选择,更可以选择先在某一个国家学习,再转入另一个国家或者另一所院校就读,以最大限度地扩展个人学习体验;三是IAE拥有遍布6个主要留学国家十多个城市的境外服务网络,会员在国外学习和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由服务网络帮助解决,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的全天候支持,解决了学生在国外生活的后顾之忧。
一方面是中介各有奇招,另一方面却是激烈的生存环境。不少公司面对残酷的竞争环境难以应对而导致歇业。山西太原市一家成立了三年的中介公司由于客源冷清,不得已停办留学而转身做起了培训,设在大厦的办公间也挪到了学校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来自各方面的冲击
资深人士认为,近几年一些留学中介所经受的冷暖除了自身经营方面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受到了外国签证政策改变的影响。一些留学中介企业开办的项目较为集中,主营项目遭到打击之后缺乏其它的项目资源,从此一蹶不振。从技术层面来说,留学中介还需要有一些互补的项目,既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又要避免把所有的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除此之外,来自非本行业的竞争也让中介很受打击。
“找中介不如找使馆下面的语言服务中心”,在法国语言中心外面,记者碰到了赶来咨询留学情况的杨小姐,据她介绍,听朋友说,去法国可以先到语言中心补习法语,然后还可以咨询该国情况,并可以得到一手的指导,比去中介划的来,也放心。
由于留学市场的回暖致使竞争对手增多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以来,各留学机构普遍感受到了来自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压力:先是合作办学机构变相输送生源,又是国外院校趁中国教育展之机广泛招揽机构。紧接着,使馆和国家机构的亲自参与无形又给国内的中介机构带来强有力的竞争,一些与使馆有关的机构又推出了各种直接面向准留学生的服务,大大分流了中介公司的客源。使得中介们的竞争更加激烈。导致中介公司加入到比质量、比信息、比服务的竞争行列。
人们眼中的中介形象
据了解,2001年―2003年是留学中介的鼎盛期,出国留学者中有一半以上是通过中介机构获得留学信息、联系留学院校、申请签证的。据上海某知名留学中介机构负责人透露,2002年、2003年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不少人来咨询,一年签约数在300多个;而到了2004年,生意一下子萎缩,签约数不到原来的一半,这不是个别现象。2004年可谓是留学中介机构的“严冬”,由于当年国家教育部的留学预警中,有一半以上都与留学中介有关。虽然这些都是非法中介机构,但严重影响了留学中介机构的整体形象,给中介市场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004年,上海14家留学中介机构的业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今年上半年,近四成的中介机构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而且已有多家机构因经营不善相继转手。而且,留学中介机构面临着严峻的人气危机。在近期举行的各类留学展上,记者采访了部分打算留学者,有1/3的人对留学中介投了“不信任票”;有一半以上的人明确表示“不会通过中介办理留学手续”。
针对这一现状,留学中介机构纷纷放低身价,走平民路线成为主流方向。一些留学中介机构甚至推出“零中介”、“零”服务,免费为申请者提供国外院校申请服务,成功后从校方获利。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也是留学中介构建品牌的一大举措。过去,中介机构的业务是负责把学生“送出去”,而如今转向提供留学咨询、方案制定、院校申请、签证申请、国外接机等全方位服务。一些机构甚至推出深度留学策划服务,虽然收费昂贵,但针对性强,而且成功率较高。还有延伸服务,例如做语言培训、出国前生活培训、高档次出国游学。可以说,为了生计而不得已进行了调整。
美国政策放宽推动新竞争
任何企业都必须面对市场的变化,留学中介行业也不会例外。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留学中介的产品是一种包含大量智力因素的综合产品,该过程涉及到学生,国外院校以及外国签证机构。任何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留学中介行业的稳定经营。
不少中介公司承认,一些国家留学的升温和政策的变化确实成了救命稻草。如美国留学签证放宽使一些留学服务中介悄悄开始了新一轮的美国留学之争,曾被“雪藏”多年的美国业务在留学中介重新开办。
作为京城一家以“大而全”为特点的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有限公司,今年8月底正式成立美国部,表示希望从扩大业务、完善签证培训等多方面应对越来越热的美国留学市场。澳际留学咨询公司以办理澳大利亚留学为主打品牌,对于日渐红火的美国市场自然也不会放过。总经理王薇告诉记者,澳际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早,前年就与美国各中学、学院和大学联络,国际市场开发人员进行开发业务的准备,并于去年开办了美国部。此外还首家开展了视频面试,安排校方在学校所在地、学生在澳际公司视频面试。同时,聘请海外大学教授开设模拟课堂。而一直对美国留学抱有希望的紫铭留学,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紫铭公司侯世军总经理早在一年前关于“美国留学终会迎来春天”的预言终于得到证实。
清华学生严军感叹,以前在他的同学中,只要托福、GRE考出好成绩,多数人都能在美国申请到比较理想的大学。签证收紧后,几个条件很好的同学都被拒签了,几年的辛苦付之东流。这样的感叹,在今年将不会再有。更多学生留学的目光重新锁定美国,希望抓住今年留学美国的大好时机。
“自去年美国签证政策调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看到了赴美留学的希望,原本要赴英、澳、加的学生,纷纷改投美国门下,他们占到了美国留学总人数的一半。”紫铭总经理侯世军说,截至今年9月,仅通过紫铭办理赴美签证的超过300人,是去年的一倍。
成倍增长的美国项目咨询电话不是一家中介才有的现象。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美国奖学金项目办负责人李慧玲说,去年9月到今年9月,全国赴美学生签证9000多人,签证通过率比上年增长26%。去年中教国际美国业务的签约量为150人左右,今年签约人数增加到400人。
还有中介通过合同方式在坑人
京城的留学中介机构尽管招牌不同,办理留学的国度不同,但共性极多,运作方式也大同小异。
共性之一是都毫无例外地在广告中打出免费咨询的旗号,并承诺提供系列后续服务,如:签证培训、接 机、安排住宿、找课外工、转学、陪读、延期签证等等,一应俱全。
共性之二是这些留学中介机构都极为注重自己形象的包装。他们大多在高档豪华的宾馆、写字楼内租赁房间作为办公场地,毕竟,来这里的客户都是准备高消费的。
共性之三是他们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出国留学说明会。这些中介机构大多具有某国或某几国若干学校(大学和中学)的招生委托书,委托书有的开具给公司,有的直接开具给个人。由于出国留学涉及的问题较多,较复杂,学生乃至家长对此举足轻重的选择也极为谨慎,电话里说不清楚,面谈又耗时费力,于是诸多公司便约定俗成地开办起“说明会”来。
有些公司尽管有豪华的办公场地,实际上还是皮包公司。这些公司的老板无非是前段时间生活在国外,看到留学中介是块肥肉,便搞了当地几所学校的招生委托书,回国再办个执照,就开张大吉了。到这样的公司办理出国留学申请无疑充满了风险。笔者曾按某杂志刊登的广告拨通了一家中介公司的电话号码,结果被告之,该公司已退房走人了。由于申请人签证未获准而与中介公司发生经济纠纷的事情时有耳闻 。
另外,至今为止还有中介公司利用合同骗人的情况。据知情人士介绍,有的合同极其简单,不知道它提供的服务到底包含什么内容,包括办什么国家去留学,有什么承诺、什么时候办成、交了钱办不成能不能退,都不清楚,中介提供什么样的承诺自己说了算。一旦有异议,一看合同细节,不能退钱,更没有承诺。总的来说,中介应该把情况讲清楚,尽可能把主要的东西都写进去,这就是为什么示范合同成为维护双方利益的根据。
还有一种情况是宣传,宣传得挺好的,没有做到,叫不叫虚假宣传,无人能判定。这说明一部分中介还不规范;还有一部分老百姓对留学的关键环节不清楚,通过中介服务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对国外的情况了解得太少等信息不对称原因造成个别中介有机可乘。
靠服务,比质量, 中介进入品牌赢市场阶段
随着留学中介的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个人需求的差异越来越大,针对个人的服务越来越细致,越发专业。更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加上对信息流动的更高要求,促使留学网络的诞生,留学中介的服务也随之进入了留学品牌时代。
教育部涉外监管处陶洪建处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留学中介应该说还是处于平稳发展的状况,一个较大的标志是恶性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或者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这说明了一个好的现象,就是说很多人选择留学已经比较客观了。
陶处长说,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留学生到国外发生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最大的问题是学校倒闭,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原因却很复杂。但无论怎么说,如果留学生到国外,学校却倒闭了,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直接影响留学的效应。另外,学校倒闭后学生能不能继续学习?交的学费能不能退回来?有的是通过中介走的,中介还能帮他做什么?
但是,总的感觉,现在留学比前两年从整体水平上提高了,中介的服务承诺完成情况也比过去好了,政府所做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这是好事。客观地说,中介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中。
这几年,有的中介生源数量降低的幅度并不大,有的中介生源数量还在上升,这就证明有些中介慢慢地有些品牌效应。作为公司化运营,不断地有生源还是有品牌效应的,这和中介本身的努力和环境有关系。
但从整体上讲,品牌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为品牌中介要靠社会环境的滚动,靠其他工作的促进来发展。比较好的模式是:政府或通过行会或专业机构来确立标准树立起一些品牌,这有利于发展好的中介,对其它中介是一个促进。只是它不像家电企业,有国内外都公认的几大品牌。实际上留学人员和家庭在做选择时,已经有些参考,对选哪些中介大致心中有数。
从现在看从发展看,中介还是需要。过去,随着社会分工细化经济水平上升之后,有的人自己具备联系的能力,只是感到耗时、耗力,便采取掏手续费把事情交给专业公司去做。过去这个特色不明显,现在比较明显地出现这种趋向。这和一两年前是不一样的,从反面说明了中介品牌效应的显示。
重要的是确立行业标准
关于留学中介的品牌,大家都希望政府来发牌子,实际上政府直接去管理企业并不妥当。现在很多行业像家电、装修都推出行业协会,大家共同推出的标准可能更适合企业,更理性、更客观。政府的强项是宏观上的、导向性的,而具体地评价企业约束企业的工作应该由行业协会去做。
留学中介的整个情况和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整个国家的企业管理走的都是政府管宏观,企业要自律的路子。现在都有行业自律的问题,政府面临加强管理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82-02
河南省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国1/10,2012年全年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在5 500万t以上。如何在不牺牲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校县合作建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革试验区,是依靠科技创新手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尝试和探索。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土地大规模流转,将一家一户分散承包经营的耕地集中起来,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规模经营,通过科技注入、要素整合、设施建设、新品种引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贡献率,把节省的土地用来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1-4]。在此基础上,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推动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方城县赵河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河南农业大学和方城县政府校县合作所结的硕果,具有强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1 校县合作试验区现状
赵河镇位于方城县西南部,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传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坚实的农业生产基础,人口9.3万人,2.2万户,镇域面积152 km2,耕地面积8 800 hm2,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镇,是全国15个粮食生产超5万t乡镇、农业部确定的20个粮食生产整体推进乡镇之一。试验区规划面积3 333.33 hm2,涉及13个行政村,第1批实施面积1 333.33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666.67 hm2。试验区于2010年9月启动。
试验区由粮食高产稳产区、高效农业区、新型农村社区和河南农大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区组成,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前提,以“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经营集约”为重点,以“农大设计、政府实施、部门联动、企业带动、农民参与”为运作模式。由河南农业大学负责试验区规划设计、决策咨询、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新品种引进等方面服务;帮助和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进行种养“两高一优”开发,引导农民与大市场对接;建立河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做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方城县政府协调农户承包土地由分散经营,向入驻试验区的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规模经营转变;筹集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吸引农业企业入驻试验区;全方位跟踪服务,协调工作、化解矛盾、争取项目、落实各项政策和任务;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动员村庄整体搬迁,做好腾出土地的整治和复耕工作。按照9∶1的模式,依靠科技长入和土地规模经营,充分挖掘土地潜力,用90%的土地生产出100%~110%的粮食,用节约的10%的耕地发展蔬菜、养殖、花卉等高效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促进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最终实现“钱从规模效益来,人到非粮产业去,民生中心社区办,粮食高产创建保”的目标。
2 取得的成效
2.1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提高粮食生产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科学化水平和规模效益
在河南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赵河镇试验区在土地流转中采取以出租作为主要方式,依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村委会作为土地流转中介,指导农民与种养大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监管土地用途和质量。按照国家土地承包政策,出租时间为国家二轮承包期的剩余时间,年租金1.2万元/hm2(前3年租金不变,3年以后逐年递增),国家给予农民的各种补贴由原土地承包经营农户享受。由于土地流转手续规范合法、价格公平合理、程序公开透明,土地流转进展顺利。目前,试验区已流转土地773.33 hm2,引进农业企业和经营大户10多家,建设了万亩连片吨粮田示范方,成立农机、农作物、蔬菜专业合作社9家。示范区内良种利用、种子包衣、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作业等关键技术覆盖率达到100%。规模化种植促进了秸秆还田、宽窄行播种、打畦起垄等高产技术的推广普及,节约支出15%左右,增加了农民收益。
2.2 以科技为支撑,初步实现高产稳产保粮区“以九收十”的目标
试验区积极推广吨粮田集成技术,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新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土地深翻、宽窄种植、秸秆还田等实用技术,广泛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单位面积的产量。2011年粮食产量达18 330 kg/hm2,比试验区外分散田增产20%以上;2012年在小麦生长后期遭受蚜虫、赤霉病严重危害的情况下,试验区小麦仍取得了单产8 835 kg/hm2的好收成,比区外高出10%以上,初步完成了用90%的耕地生产出100%的粮食的目标。
2.3 数字化、科学化农田控制系统日趋完善,农业发展上档升级
创建河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区,设立河南农业大学村官驻赵河乡村工作站,建立综合试验站,实现了6个学院与试验区6个行政村一对一帮扶。建立了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系统、专家智能系统、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科学施肥、农作物病虫害远程诊断。安装了5套太阳能提水灌溉抗旱系统,开创了中原地区太阳能提水灌溉的先河。建立了自动气象观测站,建成了现代农业、气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安装了“星陆双基”农田和大棚小气候监测系统,能把试验区内农作物生长情况,通过河南农业大学科教服务远程视频中心,传输到农业科技专家的电脑平台上,对农作物墒情、苗情、病虫害等实时监测会诊,实现“监测自动化、传输网终化、实景可视化、资料信息化、服务专业化”。
2.4 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初步破解当地农民转移就业的难题
据不完全统计,自试验区启动以来,试验区筹建、施工就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逾2万个,解决当时就业农民工800余人。试验区引进的10多家农业企业和经营大户,成立的9家农机、农作物、蔬菜专业合作社,又直接带动农民就业100多人,基本实现不出家门就可就业。高效农业区以发展大棚蔬菜为主体,目前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和春秋生产大棚145座,采取承租大棚种植模式,引进河南农业大学培育的彩虹西瓜、黑珍珠番茄等优质高效瓜果蔬菜新品种。种植的彩虹西瓜、袖珍西瓜和豫甜脆甜瓜深受消费者喜爱,每棚效益高达3万元以上;普通蔬菜大棚的每茬效益也均在8 500元以上。
2.5 高标准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有效推进城镇化进度,基本实现节地目标
按照“节地、生态、宜居”的思路,沿赵河一河两岸重点打造,多村整合,形成万人社区,实现土地节约。目前,枣庄万华锦社区正精心打造,稳步推进,态势良好,社区面积122 hm2,整合后节约土地47.2 hm2。按照试验区目前的规划和操作,预计通过居住集聚、迁村并点、土地整治,经过8~15年的过渡性搬迁,可以节省土地逾206.67 hm2。
3 校县合作的建议
3.1 学校方面
3.1.1 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的“专家”。学校专家教授往往因为工作、家庭和事业,不可能在农村作过多停留,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又往往是临时、多变、突发的,需要一批悟性好、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能吃苦耐劳的农村“土专家”,随时指导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只有高素质的农民才能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理解时代的变迁,才能自觉投身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潮流中并起到应有的作用[1]。学校协助政府在当地做好人选物色工作,并有意识地为其提供培养锻炼机会,使其成为能独立处理农业生产实际困难和问题的高级农业专门人才或农业生产技术骨干。
3.1.2 打造一所迁不走的“农业院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靠的是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和扎根农村的人才。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形式,让农民有针对性地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逐步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技力智力支持。学校应根据农业生产时节定期组织专家过来服务团进行现场会诊,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或设立“星期天农校”、“节假日农校”,每到周末、节假日就有专家过来进行授课;也可以派科技副县长、科技副镇长常驻农村指导农业生产,使学校的服务更贴近农业、贴近农民、贴近实际。
3.1.3 建设一个永久性示范“基地”。农业是高风险产业,也是投资大的产业。要让农民快速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和新方法,需要靠基地示范、带动。河南农业大学建立的绿壳蛋柴鸡养殖基地、农大学生蔬菜大棚教学实践基地,示范带动效果明显,许多农民纷纷效仿。
3.2 政府方面
3.2.1 全力支持,搞好配合,做坚强后盾。政府各部门要站在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度来认识校县合作的重要性,应成立相应的机构强化对校县合作工作的领导协调,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保障。目前,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是制约农业产业化的突出问题[2],积极做好招商引资、资金筹措等工作,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创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径。
3.2.2 积极做好产业布局规划,指导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按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加强农产品营销,促进农产品销售,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避免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造成工作被动。
3.2.3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要做好角色定位,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向社会提供市场充分有效供给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同时积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市场交易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智慧,充分提供需求信息和市场价格。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前提下,为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3]。
4 结语
从赵河镇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情况看,校县合作符合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现状的客观实际,示范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复制。校县合作,不仅仅局限在农业院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非农业院校也可以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和特长,在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方面发挥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合作,走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5 参考文献
[1] 池明学.加快转变延边农业发展方式探讨[J].延边党校学报,2011,26(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