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信息技术课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001年教育部提出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笔者根据这一新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1.“自学-引导-训练”的课堂教学流程。
1.1 自学阶段:教师在上课时应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合理的“任务”,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发求知欲,去寻找“任务”的答案。当然,设置合理的“任务”是关键。
1.2 引导阶段:这是由老师来组织的集中学习阶段,老师以非常精炼的几句话或通过课件广播的形式来完成,重在点拨学生在自学阶段还没有发现的一些技巧,并很快让同学们来实践操作。如对艺术汉字的三维效果进行设置、艺术汉字的旋转等。
1.3 训练阶段:“You do, you understand.”(做过的才能会),这是国际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句名言。说明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在以上两步完成的前提下,剩余的全部时间交给学生。此时,教师提出一个综合练习题,由学生自主完成,从中也培养了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习惯。
2.巧妙的比喻加游戏式的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有很多抽象难懂的知识与名词,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其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并适当运用一些比喻,让学生容易接受。如讲到桌面图标时,将“网上邻居”可以比作是“邻居计算机大家园”,将“回收站”比作是“垃圾箱”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很快理解每个名词的含义。
3.使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融合,让学生掌握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为其他学科服务。现代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网络远程课堂的出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因此,在教师讲到网络的应用时,应推荐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查找所需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教育资源,有条件可以注册视听网上同步课堂。长时间的网络教育,不仅补充了信息技术课的一些新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其他课的热情。
4.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安全、道德、法律”教育。在学校环境中,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在社会环境中它也是现代生活的工具。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同时进行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安全、道德、法律方面的教育。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其学习的内容与学习的思想。
5.灵活多样的期终评价。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价的理念、方法、手段应与课堂教学目标相符。因此,信息技术课评价在本着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有利的前提下,可以采取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拟定灵活的题目,制作一幅作品;二是计算机抽题,进行网络环境下计算机测试。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避免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方法,应让学生感到它是一堂真正的活动课;课堂应充满活力,使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同时,教师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让信息技术课堂开展的有声有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29-01
近年来,科技发展进步,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和也需要做得更彻底。小学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学习生涯的起步和奠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快乐学习法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极其有效的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思维并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本文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实践性的研究结论和创新措施。
一、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课堂的理论基础
1、小学信息技术的内容
信息技术于刚刚入门的小学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在这个科技技术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快速进步的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不仅仅教会现在的小学生如何熟练地对一些基本的现代化软件进行运用,还教会了小学生如何去简单的获取信息,自主对信息进行辨别。因此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课堂的理论基础就变得至关重要。
2、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课堂的意义
加强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课堂对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而采用不同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增强信息技术的教育质量,促进初等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育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特征愈加明显。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课堂,能有效增强教育理念的更新,加速教育方式的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质量提高。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并注重保持教育信息的实效性,确保教育信息资源得到及时更新,使得小学教育相关资料数据保持在较前沿的发展领域。
3、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课堂的方式
可以运用探究式的教育方式,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将知识点进行分层剖析整合,从不同角度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进行传授,从而使小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背后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信息技术获得的方法,切实提高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学习能力。
二、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课堂在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课堂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情境学习,通过模仿学习是发生于特定情境之中的知识的建构过程。在适当的情境演示中,讲解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在教学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以苏教版的《复制粘贴图形》这课为例,在教师了解学情、熟悉教材的前提下,将课文内容与网上正流行的一款名叫《植物大战僵尸》的小游戏相结合来进行课堂设计。设计如下的情景:
教师:大家都玩过植物大战僵尸吧?喜欢玩吗?
学生:玩过,喜欢。
教师:这一天,僵尸队伍里来了三个新成员,他们迫不及待想加入进来了。你有办法把它们移动到队伍中去吗?
(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和探索,顺利提出利用“选定”工具进行移动,教师在肯定其想法后学生进行集体的尝试)
教师:同学们,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学生可能回答,将把1号僵尸移动进去了以后,发现后面有白色的背景,不和谐。或者是在利用“选定”工具选定2号僵尸的时候,把3号僵尸的上半部分也选进去了,等等问题。
教师可以趁这个机会进行课堂的正式引入,向学生介绍“裁剪”这一工具的应用 ,以及如何对透明背景进行设置。利用这款受欢迎的小游戏来提高课堂内容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使得学生在快乐中更好地学习知识,也使得教学目标得以高度的达成。
三、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课堂的有效途径
1、把握课堂气氛,注意交流互动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都师生进行互相交流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意识性,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真正的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根据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课程学习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提高各阶段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课堂科技含量
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课堂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大了资金投入,为各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闭路电视联网,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通过网络获取一些最新的教学咨询,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幻灯片播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既保证了小学课堂信息技术实效性,使信息技术切实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做出贡献,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充分提高。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的学科不同,它不仅仅培养的是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术,同时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并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个年龄普遍爱听故事、爱玩游戏的心态,在课堂上灵活的运用一些游戏或故事的情节发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根据教材上内容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思维发散,由此进行诱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真正进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去。同时,在素材选择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考虑故事的实用性,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故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科技发展益进步,我国的信息技
术教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和也需要做得更彻底。信息技术于刚刚入门的小学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知识点,随着现代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如何更好地将时效性的学习贯彻在初等教育科研生活中,最大程度提高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也成为现今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问题。此次研究通过对教育和生活各方面的综合探讨,合理的提出正确发展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课堂的途径。
参考文献:
能引起学生积极体验和思考,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的导入才是有效的导入。小学生热衷于游戏,追求其过程的快乐,游戏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活动。抓住这一特点作为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切入点,通过学生对游戏的亲身实践来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思维想象的独特性发展。如教学“有趣的画板”时,采用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变魔术”的游戏方式导入新课:我是魔法师小王,我有“魔法棒”,我能让青青草原展现出一个小女孩捉蝴蝶的故事场景,只要轻轻吹,
魔法棒就有了魔法……师:“同学们想拥有魔法吗?其实今天的魔法是在金山画王中完成的,金山画王是一款用电脑画画的软件。(课件)金山画王的窗口由多个部分组成,接下来请同学们按要求开启。”
做游戏最受学生的欢迎,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创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法宝”。
二、多元教学评价,保持课堂温度
评价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对学生的引领,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价值取向的干预和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
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上,老师经常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量化评价表,引导学生将评价表收录到“成长记录袋”中,使其成为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等等。这些评价表“成长记录袋”为学生的不断发展积累了信息与证据。它为教师和学生双方提供服务,让师生及时准确地掌握学习进展等实际情况,以便调整下一步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更多体验到对自我学习活动的认识及个性、爱好的发挥,更好地融入信息技术课堂之中。
三、开放课堂练习,拓宽课堂视野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搜肠刮肚地去寻找教学素
材,但常常感觉“山穷水尽”。如果把素材的积累比作“征兵”的话,那么素材的选取就是“调兵”了。而一节有效、精彩的信息技术课离不开教师精彩的“调兵遣将”所发挥的作用。如“画图”一课,就精选了“修改作品”为载体,突破了在画笔使用过程中学生设置画笔的颜色、笔头粗细、曲直这个教学难点。
对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的,可能会忘记;看过的,可能会明白;而只有做过的,才会真正理解。练习设计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多变”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并从中体会知识点本身深刻而又充满情趣,进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使学生在知识与智力上都“更上一层楼”。
四、由体成系,塑造亮点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塑造课堂中的亮点。如在教学画图软件时,老师看似随意地“在自己的作品‘花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花架,还可以在花架上多摆几盆花”,结果孩子各种富于想象和希望的答案(作品),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学习潜力,我有理由相信他们是最棒的,他们有能力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键是有时我们太不相信他们,有时候孩子的机智远远优于老师。我们应该期待、尊重、呵护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导学生学习的情感,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所在,这样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才有价值,素质教育才能实现。
五、关注细节,扫清误点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误点,教师应怀有一种豁达、宽容的心境。允许学生犯错误,原谅学生的过激行为,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和教学规律,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况进行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挖掘其中的“问题”,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也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升华。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误点”。如保存文件就是一个极容易产生误点的内容,只有老师关注到保存时的保存路径、文件名的规范、验证保存等相关的细节,抓住一个细节,就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让我们信息技术教学更自然、更贴近学生、更精彩而有效。只有关注课堂细节,合理拓展,扫清学生有歧义、容易理解错误的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才不是一句空话。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51-01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小学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广泛实用性。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还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现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经验体会以及所学的专业知识简要剖析当前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形势和现状,并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作了进一步探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门课程,我经常给他们介绍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以缩小教材内容和信息技术前沿发展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尽大限度的让他们受益终生。同时,还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网页设计、制作评比;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指导学生帮助教师制作一些小课件或电子影集等活动,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提高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还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渔”吧!下面就我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探索的“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能源,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追求知识的重要手段。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科学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导入方法,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导入一定要新颖,有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精心设计的课件,演示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表格与动画等等,并且内容尽量让学生感兴趣,如有关国家大事、媒体热点焦点、名人资料、美丽的家乡、校园文化等等,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处于优美的想象空间,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最后顺势导入新课。例如在《键盘指法》一课教学中,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打老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精讲多练,熟练学生的操作实践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充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上机操作中,我都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屏幕上播放,再详细讲解操作技巧后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相关知识。在“文字编辑”练习时,我采用了使用多种文字编辑练习软件的功能对比,使学生对word2000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软件,接着就进行文字录入比赛,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此外,在每节课前3-5分钟,我都会讲些计算机信息方面的新知识,信息新动态和大家一起分享,也会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操作技巧,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就告诉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出发点,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教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今天,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枯燥、单调,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必将被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所取代,教师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获得新知,就会主动参与创新。
G633.67
引 言
随着中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逐渐进入中学。农村中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由于农村中学办学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中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与学的高效课堂性。如何开展农村中学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教学,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
在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在中考中只是过关考试,所占比重小,考试压力相对较小,许多学校都把信息技术课看作“豆芽课”,“鸡肋课”,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学生,都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甚至每到中考冲刺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课作为“副科”,常常被挤占挪用。
大家总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示范、学生观看演示、 然后学生上机操作。 其实就实际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效率并不十分理想。
(二)信息技术教育方法落后
在当下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科任教师普遍采用讲解――演示――练习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上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将书本知识转化成易于接受的言语传递给学生、执行教案的过程,许多教师沿袭自己多年的授课思路与过程,不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不善于根据学校情境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思路,其实,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是课堂中最理想的教学设计。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可以回答出自己设想的答案,一旦学生没有回答出来,教师就会一直加以引导,直至完成预期的目的,得到预定的答案。
二、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课程地位和观念上来说
和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不仅是一门小学科,更是一门新学科,有着先天不足的背景。虽然在新颁布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但在很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仍是被不重视,甚至是遗忘的学科。这些因素使学生从根本上缺失了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从学科特点上来说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会碰到很多问题,有些会超出教师事先的准备范围,引起课堂的突发事件,产生纪律问题;另外,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层次性表现在学生基础水平的层次性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造成了学生的水平不一,出现会的学生玩游戏,不会的学生也玩游戏的局面。
(三)从学习环境来说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的大部分课时是在计算机房进行,与教室相比,计算机房中干扰因素更多,环境更为复杂,带来的纪律问题也更多。
三、提高农村中学信息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信息技术课堂高效课堂教学的物质基础保证。要积极疏通资金渠道,是让农村走出信息技术教学的困境,解决农村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问题。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配置高水平的计算机,并保证计算机的数量,从而保证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正常开展。
此外,还应加强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农村学生特点,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课件,通过资源库进行交流,可省时、省力,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共享,使农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更强,才能在原有基础上最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更适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要求的教学模式,形成真正行之高效n堂的教学模式。
(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信息技术课所涉及软件的更新速度是任何学科教学内容难以相比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性比其它学科更强,必须注意自身特点,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的主角。真正打破“传道、受业、解惑”的旧角色观念,从知识的传播者变化为学习的引导者,甚至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为学生建立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立足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他们走入未来社会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从精彩的课堂教学入手、为课堂注入生机
实践证明,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能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精心设计的导入应该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让学生在“欣赏、赞叹”之后,不知不觉进入教学环节。在photo shop套索工具教学中,教师提供自己照片,使用套索工具进行抠图,更换不同地区旅游景点背景,合成“不出门,游天下”合成效果,让学生一开始就处以兴奋的状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的学习。
总 结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堂的参与意识。将信息技术积极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提供有力的支撑,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保证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险峰,杨玉胜 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年10期
[2] 李蓉 浅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年07期
[3] 杨兵 如何上好中学信息技术课[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3年09期
[4] 薛荔 浅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55期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所以,有效课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让多媒体很自然地走进了课堂。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 “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异事物总是充满兴趣的,因此,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饶有趣味的简短小故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我设置童话故事情境引如学习内容:在美丽的青青草原上的羊村里,村长慢羊羊在给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分发苹果。喜羊羊得到了8个苹果,美羊羊得到了7个苹果,懒羊羊得到了6个苹果。可是,当看到手中的苹果时,懒羊羊不高兴了多媒体,它向村长发话了…。故事讲到这里,我让画面暂停了,把问题抛给学生:“请同学们猜一猜,懒羊羊会对村长慢羊羊说些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的举起了小手,几乎异口同声的说:“懒羊羊一定会说村长慢羊羊不公平,给喜羊羊分的苹果最多,自己分的苹果太少。”故事继续了,懒羊羊说的话真得和同学们说的一样。村长慢羊羊故意又考了一次笨笨的懒羊羊,你说该咋分,现在又该怎么办?懒羊羊嘟着嘴低下了头,聪明的喜羊羊忙说“懒羊羊别着急,我有办法了。”画面又暂停了,对着学生我说:“你们能帮懒羊羊想一个办法吗?”有的同学说:“把喜羊羊的苹果给懒羊羊一个,它们的苹果个数都一样了。”也有的同学说:“把它们三个的苹果加起来,再除以3,得数就是它们所得到的苹果个数”。当看到故事的结局喜羊羊的办法和他们一样时,教室响起高兴的欢呼声。就这样,随着画面的出示,学生在一种充满童话色彩的氛围中学习、探究。
二、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学有所获,激发兴趣
学习的真正乐趣在于经过艰苦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会。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这种体会,以致把学习看作是件苦差事,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作为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多媒体传递信息形象生动、密度大、节奏快、感染力强,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通过眼观、手动、脑想,分析思考得出结论,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化静为动,在动态演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从中悟出:在底不变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随着高的长短变化而变化,高越短时形状越扁,面积也越小,当高为零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为零。演示的过程渗透了函数思想、运动变化观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高之间的关系。当演示画面中高最大时变成长方形,从中使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三、运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数学概念是多次抽象的结果,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任何思维,不论是多么抽象的或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决定了教师采用多种多样、实用和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是十分必要的。
如可通过一些动画,再编一些口诀、儿歌,让学生掌握和记忆有关知识。例如:“周长团团转,实际是线段;面积一大片,指的是表面。”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还有:“进位1多媒体,放脚低;退位点,头上取,相同数位要对齐。”几句朗朗上口的儿歌,一幅形象的动画,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很快记住了进位“1”和退位“·”的区别。学生掌握了知识。成功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充分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四、运用信息技术,使反馈练习趣味化
反馈练习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识的重要一环节,运用课件设计一些我当小判官、找医生、计算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设计题中加入场景、声音、动画效果,可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信息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夸美纽斯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1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服务,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与条件。每节信息技术课都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的,如果教师能在每个班学生来之前就把机器打开、调试好,那么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避免了因学生开关机器而造成的课堂混乱。在每节下课之后教师应尽快整理机房、调试机器,让下一个来上课的班级有一个整洁的环境,事情虽小,但能坚持下来就是不凡,这对于教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不断加强教师自身能力建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
教必有法,但无定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这包括较强的教学能力、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终生学习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要求,将教学效率的提高落到实处。
2.1 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改革和创新工作。教学研究能力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能力,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构建有效课堂。信息技术学科属于应用性工具学科,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在不断的探索、研究、尝试当中,信息技术教师普遍也都比较年轻,因此教师更应该通过研究、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争做一名科研型、专家型教师。
2.2 加强课堂驾御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人的发展,因此小组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出现,这对于还很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一项挑战,因为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课前设计,而且在课堂中还应根据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顺序,根据学生的情绪与反应控制教学进度,既保证三维知识目标的落实,又要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 培养知识更新能力。
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一日千里,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不断增加知识内容,不断提高专业技术。黑龙江省学业水平测试考试中包含五个内容:数据库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初步。由此可见,学科发展对于教师也提出不断加强知识储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要求。
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3.1 精选教学内容。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小组合作教学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会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对于课堂内容的选择要有预见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适量讲授、合理组织、正确引导、留出空白,以学生学懂、学好为标准,不能为了大容量赶进度而盲目扩大课堂容量,让学生消化不良,须知“夹生饭更不好吃”。
3.2 拓展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来是一门实用性工具学科,它将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目前信息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往往要比实际落后很多,如果我们将课本所讲的知识当下技术发展趋势相结合,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地学以致用。例如,在介绍图片的获取时,不仅介绍一些常见的图像获取方法,例如扫描仪、视频头、数据相机等设备,还组织学生详细了解了有关这几种设备的常见技术参数,尤其是数据相机,有效像素与最大像素成为学生关注的话题,另外,还向学生介绍一些计算图片存储大小的方法,以便让学生掌握存储卡的存储容量,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3.3 增强教学内容趣味。课堂不是教堂,怎么样让学生学得好,又学得快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为此,我在安排课程内容时,尽量以多种方式、多角度让学生认识所学的知识,如采用演示法、举例法、讨论法、竞赛法、游戏法来组织课堂,将传统课堂演变为网络学堂,制作丰富多采的课件,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新鲜好奇的状态,使学生易学乐学。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4.1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于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都要做好教学设计,让学生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鲜,即使是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他们也会重新找到知识的乐趣。例如学习WORD艺术字的时候,学生大多以前有小学、初中都有学习过,所以大都不感兴趣,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兴趣,我特意利用艺术文字制作的一个勾边文字的效果,这是使用了三组艺术文字通过对线条与填充颜色的设置而达到的效果,结果同学们对这个效果非常感兴趣,通过对勾边字的制作从而很快掌握艺术文字的操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42-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所以,有效课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让多媒体很自然地走进了课堂。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是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时代活力,信息技术里面蕴藏的教学资源更是浩如烟海。通过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极大限度的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的扩充老师的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的局限性。充分展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交互性、开放性、多媒体化的全新视野,全面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改变传统的记忆式的学习方式,提倡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具体改变呢?
1.1 创设互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交往、互动,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没有心理负担的环境中主动、自觉、自主的学习。如在一课的教学中,老师把学生分成六组分别模拟代表六个地方的客人参加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活动情景。学习活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在网上查找汽车、轮船、火车时刻表,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到达目的地所用的时间、所走的路程等资料。其次,观察分析网上查到的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进行计算,因为网上一般只能查到其中两个数量,另一个需要自己计算出来。然后,将搜集到的数据及计算的结果记录在表格内。再通过小组讨论互相检查学习效果。如:查找了哪些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计算出什么,计算时运用了哪个数量关系,你如何决定乘坐何种交通工具去参加活动,并且说明理由。
1.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造力。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生动逼真的画面,激起学生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这样就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再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跃跃欲试地想去努力解决问题,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达到最高点,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到新课学习活动中的准备。如在复习《约数和倍数》一课中,教师通过电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为创建花园城市,市政府决定在一条长 600 米,宽 26 米的人行道上铺方砖,现在有六种花色不同,边长不同的方砖(分别是 12分米、10分米、8分米、6分米、5分米、3分米)。屏幕显示:人行道生动逼真的背景画面,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这时学生的兴趣倍增,精神饱满的投入到设计中,学生经过仔细思考后,分别设计出不同的方案,有的学生考虑方砖的大小,有的学生考虑方砖的花色,还有个别学生设计出几种不同的方案。通过多媒体问题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充分为学生提供想象和创新的空间,促进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了不少的办法:或是绘声绘色,或是亦歌亦舞,或是实物展示,或是幻灯辅助等等。但这些方法难免手段单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集文字、声音、图象和动画于一体,且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传递方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随时开放,教学情境生动逼真,能够使得小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为教师的教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例如:在《比较分数的大小》课件中设计了一段动画:"唐僧师徒分西瓜。"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三分之一,八戒吃西瓜的二分之一,我吃西瓜的六分之一。"八戒一听瞪大眼睛,很不高兴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最少,你吃得最多。"老师通过这段新颖有趣的动画,创设情境,布下疑问,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教完新知识后要求学生用今天学的知识编一个故事。学生一边完成作业,一边展开想象翅膀。有的写到:"猪八戒不满意唐僧给他分的三分之一,唐僧就给他六分之二,猪八戒还认为自己吃了亏,于是唐僧就决定分给他十二分之四,这下猪八戒可满意了。"接着老师指导学生互相交流作业,并且说给大家听,学生的想象力随着争相表述的过程,越来越丰富,创造性越来越强,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3.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学有所获,激发兴趣
学习的真正乐趣在于经过艰苦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会。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这种体会,以致把学习看作是件苦差事,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作为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多媒体传递信息形象生动、密度大、节奏快、感染力强,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通过眼观、手动、脑想,分析思考得出结论,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化静为动,在动态演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从中悟出:在底不变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随着高的长短变化而变化,高越短时形状越扁,面积也越小,当高为零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为零。演示的过程渗透了函数思想、运动变化观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高之间的关系。当演示画面中高最大时变成长方形,从中使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运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而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根据新课程倡导的“立足过程,促性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如何对信息技术课进行有效评价呢?我在实践中,探索多元化评价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认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自我反思,对教学方案及时进行重新建构、调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模式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一、灵活多样的教师评价激励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绪体验、行为,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进行即时评价,是重要的课堂调控手段,具有激励、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后继学习等作用,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可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方式,主要有:
激励性口头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成功的欢乐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励性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自觉向着我们所提倡的方向努力。因此,我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认真听取、公平对待。例如:一个学生在做独立操作练习时总是不自信,我就鼓励他:“别着急,一步一步来,老师在旁边看着你,你一定能行的。”当他跨出第一步后,我更是借机表扬:“瞧,你做得多棒。”经过多次鼓励,他不再左顾右盼,无所适从,找回了自信。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出入时,说一句:“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使学生受到肯定与鼓舞。口头语言评价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恰当的把握评价时机和评价对象。“你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这些话语能让学困生消除内心的自卑和局促,愉悦地接受同学的帮助,在课堂中品尝被人尊重的喜悦。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当他们的学习的确有水平或创见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能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
丰富性体态语言。对于学生的评价,除了用语言来表达,还可以利用肢体来表达。如对学生的回答或操作演示给予鼓掌或竖个大拇指,在学生操作练习时给一个“OK”手势等,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安抚的动作,都能传达教师对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愉悦感。
实用性实物评价。在课堂上还可采用有形的“物质”评价。就拿课堂上的加星奖励来说,用不同颜色的星表示不同方面的肯定,比如红色表示声音响亮,绿色表示标新立异,蓝色表示勇气可嘉等。或者课堂上评选“小助手”、“创意之星”等,给他们颁发标志性的物品。例如在学习《随心所欲地排版》这一课时,由于排版的文章是《福娃,北京欢迎你》这篇文章,我自制了“贝贝小助手”、“晶晶小助手”等福娃小助手标牌。在学生熟练完成了将文字复制―粘贴到自选图形中,并调整好图形的大小后,颁发福娃小助手标牌,请他们去帮助还有困难的学生。学生表现踊跃,并有一种自豪感,甚至第二天还有看到有些同学的标牌依然还贴在胸前。采用这种形式的评价,评价一定要准确,要让接受者感到光荣,让没有得到者有所向往,有所期待。
二、注重学生自评,彰显学生个性
多种评价方式中,我认为主要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公正的评价、学会多角度多方法公正的评价自己。在学生自评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求、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领的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评价的标准。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
自我评价的方式也很多,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学习过程量化表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量化评价,但量化表的内容不能太复杂,太多,要简便易操作。如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从三维目标出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交往及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制定出可操作的详细的自评表《今天你进步了吗?》(表一),学生人手一表,每节课后由学生自评。这里要提醒的是,评价表的内容不能笼统,要贴近学生,这样才能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做出客观的评价。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设计电子作品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如在《我的电子相册》中,学生应用PPT制作好自己的电子相册后,我设计了一个作品评价量表(比较适合高段的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打分,进行自我评价。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探究过程中,更多的时候还是通过教师的追问、反问,来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如:你是怎么操作的?这真的是你尝试操作后发现的吗?等等。追问不仅是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求证意识的良好途径,而且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
三、变化评价角色,鼓励生生参与,体验愉悦与成功
生生互评,即“同桌”的评价,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强调在各科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掌握学习该门学科的方法。学生互评,就是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过程,解决在操作技能教学中教师无法顾及对诸多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评价的问题。但是,学生在进行互相评价时,往往习惯挑对方的毛病、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他们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能发现别人的不足,更能发现他的优点,营造一种互帮互学,轻松愉快、和睦相处的课堂氛围,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如在学生对其他同学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进行必要引导:“你觉得他的作品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然后再让他说出作品需要修改的地方,教会学生学会欣赏。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学生互相评价,还可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本身的特征来决定。首先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及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操作成功与否,答案正确与否,学生容易判断。其次信息技术课学生操作的结果是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所以学生操作的结果不但清楚明了而且公开,易于周围的同学进行判断与监督。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这些特征为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创造了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条件。如在学习《把网上的“宝贝”搬回家》一课的学生评价上,我设计以下的学习评价量表,来对同桌进行评价。
为了体现评价的客观公正,可以及时调换学生的座位,让生生互评的“同桌”面向全体。
四、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优势,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评价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信息技术课的评价表现形式,不仅是局限于纸张或者是各类表单,更可以有多种形式:
采用交互式课件。学生完成作业后由机器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直接给出等级或分数。诸如:利用flash制作测试打字速度的课件,在学生打完一段文字后,出示声音与动画(恭喜,你已经是打字高手了),鼓励提示(再加把劲)等等,充分应用了计算机的逻辑判断能力与计算功能,及时给出反馈信息,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凭借腾讯QQ等聊天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腾讯QQ这种网络聊天工具特别感兴趣,每次上网络课时总有学生不自觉地打开QQ,偷偷在下面聊得不亦乐乎,在课后还经常交流QQ的等级,QQ宠物等。通过调查,高年级班级里基本上每人都有自己的QQ帐号,基本掌握QQ聊天工具的操作。由此,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尝试,使用QQ聊天工具中的群聊实行课堂评价,尤其在绘画作品教学时,利用QQ的截图功能直接在群里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全班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兴趣空前高涨。除此,我还效仿QQ在线时间升级的方法,在课堂上实施积分制对学生进行评价,设立星星、月亮及太阳等级。积满5个星星,可以换取月亮,积满3个月亮,可以换取太阳。当然,评价的指标可以是多方面的,教师可以给上课表现活跃的奖励一颗星,可以给思维敏捷的奖励一颗星,也可以为调皮捣蛋学生的点滴进步奖励一颗星,学生在得到同桌帮助时也可以为他争取一颗星。
信息技术中还有其他许多作业,比如学生的绘画作品、多媒体作品等有很强的可看性,可以将部分作品提交到网站上,对外公布。例如在期末将小学四年级的电子报刊作品收集完整,做成学生作品展览,每个学生可以在家里看到自己的作品,同时配合网上BBS等形式教师、家长等公众也可对作品做出评价,使评价延伸到课外,实现作品评价多元化。
总之,无论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建立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将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灵活使用,才能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宗旨。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初探》 河北省鹿泉市教育局教研室 魏金秀
现今的小学生们,大多把动画片当成一种爱好,看动画片成为他们课余放松自己的主要手段。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文化。针对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展开动画制作的初步教学,不仅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对启发他们的美术兴趣奠基。近年教学制度不断改革,我国的小学教育也从六年制逐渐走向九年一贯制,这让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上开展动画教学成为一种可能性。
二、小学信息技术开展动画制作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教学环境分析 完善的教学环境是开展一门教学的基础,也是决定它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适应时展中出现的各种教学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逐渐走向多元化,先进化,它不再是简单固定的幻灯片展示,而是与电子计算机结合,在各类软件的支持下,知识的展现模式不再单一,而PPT的广泛运用,更是教师对课件内容的结构和排布,呈现高度的自由。从而让他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条件的优势,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开展动画制作教学完全成为可能。
2.学生情况分析 动画制作教学的展开,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形成的兴趣爱好之上的,他们往往已经对这项教学的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只需要稍微引导,就能让他们投入学习。但是对于一门教学的开展开说,光有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九年制小学教育制度,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年龄跨度拉大。年龄层的高低让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度也各有不同,而动画制作这门课的教学是具有一定专业性和技术性。要让这门课程的开展变的真正可行,首先就要制定好系统的教学大纲与详细的教学流程。由易到难,呈现阶梯式上升。只有保证了科学的教学进度,才能让这门课程的展开真正变的可行而有效。
3.师资力量分析 要开展一门学科的教学,师资力量的确保,也是重要条件之一,但是小学生的年纪注定小学信息技术课对动画制作的教学只能停留在基础,这大大降低了对师资力量的要求。计算机各个基础软件的操作性能之间其实具有一定的延伸和共通性,计算机教师只要结合对其他类似软件的操作和认知,就能达到对简易动画制作软件的快速上手,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备案和多媒体教室的辅助。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将知识全面完整的传达给学生。
三、小学信息技术开展动画制作教学的可行性探索
1.从教学过程上探索 要上好一门新课,教学过程是十分重要的,相对于其他软件的运用,动画制作软件在分节课时的排布,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关联,都要紧密而详细许多,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做到对课程结构更加精确的衡量。就拿FLASH软件下进行的“旋转的风车”这一课来说,它原本的课程开展学段是在初中,由于它是在过往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新课,这就要求教师将复习也加入到课堂结构当中。由复习FLASH软件的界面,操作基础,引入新课的,原件概念,原件调整等学习重点,再结合过往知识复习进新,循序渐进。教师通过合理安排过程,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一过程同样适用于小学学段开展的动画制作教学。但是,怎样精简才能做到让年级比较小的小学生也能有效理解?这一点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实际开展中进行探索。
2.从教学模式上探索 一门学科要取得好的教学成效,合理的教学模式运用不可或缺,随着教学改革一次又一次的深入,各种学科间通用的教学模式也花样翻新的被提出。对于全程在多媒体上完成的小学信息技术动画制作教学来说,它牵连广泛,灵活性强,对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讨论互动等成环节的要求也更高。
通过各种教学试讲和初步的实践证明,概念教学,讲练结合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动画制作教学的课堂上能发挥的空间,比传统重理论和记忆的教学模式要更高。抽象的概念引入也比严整的理论灌输更容易让小学的学生理解。教学模式的运用可谓是课堂结构的核心,怎样运用才能让这门课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1.知识与技能: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掌握Word的启动、退出方法和Word文档的保存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扩展思维,培养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和借鉴以往经验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Word软件的强大功能,培养用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的兴趣。
4.创新与行为: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二、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电脑教室教学系统。
3.课件、找茬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四、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是让学生在会用记事本、写字板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的基础上,进行Word 2003的教学,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学习新知,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自主探究Word 2003窗口各个组成部分和作用,感知到Word 2003是一种功能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工作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
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课采用“设疑—尝试—探索—讲解—归纳—建构”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想”“自己试”“自己做”“自己说”。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分析、比较、迁移类推的独立操作能力。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初识Word
1.同学们,一上课呢,老师先邀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电脑作品。想不想看,好,注意这些作品都有哪些特色。
2.展示用Word制作的各种优秀的小报素材。(图例如下)
3.学生观看课件后,回答问题。(作品中有图片、文字,有丰富的颜色等。)
4.设问启发: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小报作品是用什么软件制作出来的吗?
5.介绍Word的基本知识:Word在英文中是字、词的意思。这里指的就是软件名称。Word是Microsoft(微软公司)的Office系列办公自动化软件的重要组件之一,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文字处理软件之一,它具有非常强大的字处理功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 Word。
[板书课题:认识Word]
【设计意图】图文并茂的小报作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出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为认识Word的教学铺路。同时这是Word单元的起始课,一定要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个学习、工作的新伙伴。
(二) 迁移比较,掌握新知
1. Word的启动
(1) 复习旧知:同学们,还记得如何启动一个应用程序吗?以“写字板”为例说一说。
(2) 下面老师提出一个新的挑战,想请一位同学来帮老师启动Word软件。谁愿意来接受挑战!请生示范。
(3) 教师提问: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启动方法?
(4) 学生上机尝试、交流。请个别学生向全班学生作示范。
[板书:Word 2003的启动。执行“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的命令]
(5) 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请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启动Word。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旨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同时,通过“小组协作”和相互讨论,鼓励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认识Word的界面
(1)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不错,现在老师奖励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怎么样。(玩“喜洋洋来找茬”的游戏)
(2) 老师下面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挑战,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小秘密,其实Word窗口和写字板窗口很相似,你能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找一找它们的异同吗?(老师适时请生再表述一下各部分的作用。)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尝试,进行比较,同时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让学生更易于掌握。通过游戏的方法使学生始终保持兴趣高昂的状态,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输入文字 保存word文档
(1) Word中输入文字的方法和写字板很相似,老师下面布置一项作业:在Word中输入一句介绍自己的话。(时间一分半钟)
(2) 下面我们要保存刚刚输入的内容,想一想:如果在写字板中,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保存自己的文章的?
(3) 在Word中,我们仍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保存文章。只要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或者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选项就可以了。
(4) 练习:以《姓名+课题号》(师讲解规范要求)为文件名,保存自己的文件到D盘。
(5) 师生小结:文档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文件名、保存位置,并提示到保存的位置打开文件看看。
【设计意图】文件管理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操作一定是在老师指导下的有目的、有实效的尝试。学生迁移以前所学知识,并促使养成操作中注意细节的习惯。
4.退出Word
(1) 工作完成了,我们可以和新伙伴说再见了,退出Word,你会吗?
(2) 拓展:探索其它退出Word的途径,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组退出的方法多、方法好,然后我们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促使学生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 归纳总结 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