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教师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2-14 18:06:4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师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师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28-02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但从总体上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因此,“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师资保障。”也就是说,要想真正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自己本身的素质。

那么,如何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呢?笔者认为:必须围绕“四师”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

一、无私奉献的师魂

所谓师魂,就是人民教师的职业理想。人必须有理想,要想实现职业理想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如果只是借助文凭,坐吃山空,就难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所以就必须对自己进行一个再提高、继续教育的过程,提高自身的素质。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体现出对神圣的教师职业理想的执著追求和无限的忠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是通过执著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惜周游列国讲学,甚至以十条干腊肉做学费,不正体现了一名教师对自己职业理想的追求吗?正是这种追求,才能使孔子的教育理论为后人所赞誉。

那么,对于现代的教师不是更应该努力拼搏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吗?所以,近几年,我们的教师教育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霍懋征、孟二冬等人的恪尽职守、忠诚教育事业、执著追求、乐于奉献的精神和事迹,在感召着很多人民教师向他们学习。我县举行的“师魂颂”演讲大赛,效果突出,起到了“学先进,赶模范,展风采,铸师魂”的作用。

二、热爱学生的师德

所谓师德,就是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一名人民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就难以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基本素质不提高,就更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师德的体现是热爱学生、熟悉学生,深入童心、巧塑童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曾被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先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表现出了崇高的道德风范,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现今有些教师却没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不具有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安心工作,只为自己的个人利益着想。如果教师都这样做,我们的教育质量能提高吗?社会能前进吗?

因此,我们的师德教育抓的非常紧,单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职务培训:2002年教材是《师表风范》,2005年教材是《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2009年教材是2008年新修订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修养》。可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只有具有了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素质,真正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三、全面发展的师观

所谓师观,就是人民教师应具有的新的现代化教育观。只有具有这种教育观,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贯穿于全部的教育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纵观我国建国以来的教育工作,60年代以前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学生只会学习,教师只会灌输,没有做到全面的发展;60、70年代,搞武斗、搞造反,荒废了学业,没有真正的文化知识;80年代,人民抓质量,提高升学率,而又忽视了德育教育,而现在各方面搞得比较好了,又出现了人口素质的问题。现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更需要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因此,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标、新课程得以实施。但是,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我们不够彻底,不够完全,素质教育开展还不够到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搞好新理念、新课程的培训,使得广大教师具备全面发展的师观,明白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和支配者,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做到“和谐施教,全面发展”,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者和领路人,从而,提高我们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书育人的师能

篇(2)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74-03

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需要有良好的能力结构。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导致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却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往往需要经历比较长的入职适应期。

2011年10月8日,国家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实践取向”定为今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之一,将“教育实践与体验”定为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目标领域之一,为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解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方式,是我国各级师范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传统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形式单一,实践时间过短

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安排在职前教育阶段的后期,且相对集中,其主要形式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教育见习主要以观摩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为主,但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全面了解基础教育各阶段工作的特点。教育实习内容主要为参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通常以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开展。分散实习往往因为组织管理松散,学生得不到规范的训练和指导,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大限制。集中实习由教师带队,管理严格、训练规范,但由于人数较多,通常为几个学生同在一个班级实习,这就使每个人实际能够分配到的教育实践时间过短,难以积累足够的教育实践经验。

顶岗支教实习是对教育实践形式的一种创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师范生教育实践改革,对解决贫困地区师资紧张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如何切实有效地对顶岗学生实施指导,如何使学生在顶岗状态下进行专业反思和相应的理论学习,仍然需要认真考虑。

(二)关注技能习得,忽视师范生教育实践兴趣的激发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一方面实践课程仍然是理论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其目的主要为验证和应用理论,忽视了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因为学习理论课程后往往不能获得及时的实践机会,而使学生缺乏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难以形成对知识的探究和反思。对教育教学复杂性的认识也大多是肤浅的,因此毕业入职后往往难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教育情境。

教育实践的过程也主要采取“艺徒制”形式,通过观摩、模仿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而进行学习,强调学生掌握一系列教育技能。这就把教育实践简化为一个简单的技术控制过程。这种缺乏主体性思考的教育实践培养出的只是技术性的教员,[1] 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既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实践兴趣,也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认同。

此外,师范院校师资往往缺乏基础教育服务工作经历,不能结合基础教育实际需求很好地开展教师教育课程。在进行学生教育实践指导时,也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建议,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兴趣。

(三)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薄弱,缺乏长期有效合作形式

教育实践能力必须在学与做的交互过程中才能形成,这就需要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愿意长期、系统地接受实习生的实践基地较少。因为中小学和幼儿园日常工作繁忙,部分教师认为指导实习生教育实践会增加工作负担,且容易干扰中小学和幼儿园正常工作的开展,所以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支持度不高;第二,师范院校自身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实践基地建设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不能使教育实践得以有效实施;第三,师范院校与实践基地之间合作形式松散,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协作机制,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指导教师面对面共同商讨师范生培养问题的机会较少,不能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解决,且双方在教育理念上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学生觉得大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可以应用的机会很少,面对现实教育情境常常感到束手无策。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

2011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对幼儿园、小学、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做了全面、详细地规定,其中突出了教育实践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提供了指导意见,是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

(一)延长教育实践时间,丰富教育实践课程内容

首先,《标准》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规定教育见习、实习时间最少为18周,极大地延长了教育实践时间,为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时间上的支持和条件保障。

其次,《标准》把“教育实践与体验”列为教师教育课程三大目标领域之一,并进一步提出“观摩——参与——研究”的实践模式,改变了传统“听课——上课”的单一实践模式,遵循了个体实践能力习得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强调师范生参与儿童活动,获得与儿童的直接交往体验;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培养师范生良好沟通能力;通过参与教育实践基地的各种教研活动,学会对实践过程中的所学、所思、所想分析研究。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拓宽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丰富了培养内容。

各级师范院校应遵循《标准》要求,改革传统学科取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类课程的门数和时数,延长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并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打破以往相对集中的实践形式,可建立新生入学教育见习——学科课程教育见习——教育综合实习的长期实践体系。通过入学教育见习,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学科课程教育见习可帮助学生结合教育实践及时验证和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建构学科教学知识;综合教育实习让学生通过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为毕业入职做好准备。

(二)关注师范生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

《标准》针对传统“艺徒制”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中师范生主体性的丧失,提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反思性实践者”主要指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能够对教育目标、内容及手段进行不断完善并勇于改革的教育主导者。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突显对“反思性实践”的重视,积极建构自我的教育教学知识,这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应该是一种行动与反思交替的过程,是一个“行动——回顾行动——意识到主要问题——创造其他行动方案——尝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2]反思性实践是对传统技能性实践的改革和创新,较好地沟通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反思性实践者的培养一方面要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指导教师也应为学生相互交流实践经验创造机会;再一方面,学生的反思性实践是其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理论知识对所获取的实践经验进行思考、判断,并形成相应实践行动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

(三)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激发师范生教育实践兴趣

教育实践能力包括职业态度、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三方面,因此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除了知识、技能学习,还应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形成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道德修养、举止行为和工作态度等对学生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师范教育只重视专业角色的培养,而不重视对师范生进行道德和精神的塑造,那么师范生就不能领会教师职业的真正涵义,就不会形成职业认同感。《标准》把“教育信念与责任”列为教师教育课程目标领域之一,要求师范生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引导未来教师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幼儿、中小学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师范院校应加强教师养成教育,重视对师范生职业品质的培养。如《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可邀请一线优秀教师对师范生言传身教,感受名师人生追求和教师职业精神”,以及让师范生“深入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引导和教育师范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服务农村教育”。这一切均要求各级师范院校应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程的学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同时,应与中小学、幼儿园以及社区、家庭沟通、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充分激发师范生教育实践兴趣。

(四)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理念

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幼儿园的合作不仅限于把其作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验证和运用的场所,也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标准》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教师的终身学习需要以大学与基础教育的合作关系为根本特征,变革传统教师文化,使大学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之间形成对话,良好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大学和中小学、幼儿园应共同协商制定长期有效的合作形式。通过合作,大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把握基础教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基础教育教师参与共同规划教育实践课程,并担任师范生的入职指导教师,与师范生建立长期互动关系,有利于对师范生进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教育培养。同时,在对师范生的指导过程中,基础教育教师也不断完善了自身的教育教学,从而获得发展。所以,各级学校领导应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地方政府和相关行政机构也应给予大力支持,切实保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共同形成教师教育研究的团队,最终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杨燕燕.我国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回顾与发展愿景[J].教育探索,2010(5).

[2]刘晓红,段作章.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4).

篇(3)

[关键词]

地方性;高师院校;转型

地方性高师院校,主要指那些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省内的地市级城市中所举办的高师院校,也就是除了国家重点师范大学以及省会城市举办的省级师范大学之外的高师院校,它们构成了我国高师院校在数量上的主体。最近20年来,中国的地方性高师院校一直经历着一条艰难而坎坷的发展道路。上个世纪末,在研判中国高等教育尤其师范教育发展总体发展走势的基础上,国家提出了教师教育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移的总体思路。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师范院校参与非教师教育,一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显著气象。地方性高师院校在这场变革中深受冲击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在艰难的行进中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14年以来,基于对社会发展形势、人才需求形势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总体把握,国家再次提出了所有新建类本科院校都需要由学术型向应用型院校逐渐转型的政策主张。这意味着,以教师教育或学术教育来自我设限的地方性高师院校,需要再次从灵魂深处来反思、修正或者确认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地方性高师院校必须接受这样一种客观的事实,整体上走向职业类或应用类教育是其必然出路。只管知识传授而不管技能获得的时代,已经在正式地向我们作别远去。对地方性高师院校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注定意味着新的整体性的转型之痛。但既已来临,唯有更为冷静的应对才是正道。首先当思者,便是地方性高师院校在这场向应用型高校转向的大局势中,究竟要转向什么样的应用型高校。为我们要转向的应用型加一个定语或者修饰词,使之更加清晰,便是本文的论旨所在。要讨论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国家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基本事实性依据,从更为宏大的社会经济及教育背景去把握和领会国家的政策意图,才能知其真正之所以然,这是讨论地方性高师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重要前提。其次,既然转型已成必然之途,那么如何去把握地方性高师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独特之处,这是讨论的关键所在。最后,应该如何确定地方性高师院校总体上的转型之道,这是本文讨论的落脚点所在。

一、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大势所在

国家在2014年提出了既有本科层次普通高校中,约有一半左右,也就是那些2000年以来升级或者新建的普通本科院校,都要逐渐地转型成为应用类或职业类为主的应用型院校。这个政策迅速在全社会领域引起了热议,甚至一些误解。在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师生中间,更是如此,因为地方性高师院校大部分上都在此政策的调整范围内。其实,这个政策之所以出台,有着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及教育方面的因素。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与我国总体的人才结构不相适应。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因素,尤其是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三次产业内部更为具体的行业比例,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从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实践来看,一般而言,都必然地经历着一个依此从农业为主、工业为主到第三产业为主的主导性产业的更替。在这个产业更替的大过程中,会逐渐产生对技术性人才、技能性人才的大量需求,要求整个国家的人才结构发生相应的转换。如果人才结构的转换速度或水平,跟不上国家产业更替的发展需要,就会反过来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其实,目前在我国正在发生着类似的事情,即总体的人才结构不能够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在一个第三产业居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其健康的人才结构应该是橄榄型的,即高端的学术型、原创型人才和低端的体力型人才都不会占人才结构的主体,在中间数量最为庞大的应该是技能性人才。在很多发达国家的人才结构中,都是如此,即技能性人才占据了最主要的份额。如果没有大量足够的技能性人才,那些高端的学术型、原创型人才的价值也很难得到充分发挥,毕竟他们的原创性发现或者成果,需要更多的技能性人才去转化和实现它。我国目前却仍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从上到下依此是高端的原创性人才、技能性人才、技能缺乏型劳动者。这样的结构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对大量技能性人才的需要,近年来国内多地发生的技工荒现象就是明证。而与此同时,大量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和普通农民工,由于缺乏特定的技能或技术,而难以顺利地就业。大量的毕业生在离开大学时,理论知识相对丰富,却不可能都去从事更为深入的理论学习或从事理论性工作,实践技能则极为缺乏,无法胜任劳动力市场中对技能性人才的需求。于是,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一方面大量的技能性人才无处寻觅。这种人才供需的极度不对接,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顺利升级。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其内部结构不合理状况却仍然突出。经过十来年的连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已经跃居世界首位,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全世界已经居于前列,中国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基本解决。但高等教育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学术型高校与应用型高校之间的比例极度不合理,尤其在中国120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中,绝大部分都是以学术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所占比例极少。这种状况严重地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即市场更多需要的是技能性、应用型人才,而本科高校培养更多的是学术型、知识型的人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集中于专科阶段,然而由于专科层次高校的数量有限,且生源质量亦有限制,因此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完全胜任整个中国经济对高层次的技能性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极度不合理,一方面导致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所学无所用,从而造成了广为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经济结构升级所需要的大批高层次技能性人才,无法从大学毕业生中获得。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技能性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亦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必须服务于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需要。因此,高等教育为现代经济生产培养与其所需相适应的优质足量的高层次人才,是其基本职能之一。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来看,在培养市场所需的高层次技能性人才这一职能上还较为薄弱,因此亟需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转换调整,增强其培养高层次技能性人才的职能。这就需要现有的120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中的那些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性、技能性人才为目标,调整转换自己的办学思路,更加主动地适应中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需要,从而为自己拓展更为广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发展之困

其实对于那些亟需转型的新建本科院校而言,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重新审视、修正和确认自己“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并据此展开对整个办学思路的调整与转换。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向应用型的方向发展,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对地方性高师院校并不是一个新提法。但“老提法”之所以能够在中央政策层面得以更加彻底、更为系统性的确认,也意味着我们真得需要对之有一种全新的、更为彻底的思考。其实,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教师需求数量的逐年下降,以及高师院校师范生数量的总体增加,师范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地方性高师院校生存危机的重要表征之一。通过大量地增加非师范专业,目前在很多地方性高师院校中非师范专业已经占到了学生总数的半壁江山。但又不能放弃传统的师范特色,于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普遍打出了“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大力发展非师范专业”的办学思路。这样的思路,为其有效地拓宽了办学空间。然而,囿于过去举办师范教育这样一种学术性的传统,又囿于大力发展非师范性应用类专业的思路,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不明显,反而相互牵扯似乎更多。具体表现在,与过去相比,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师范类专业的师范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同时,新发展的非师范专业也更多地表现出以知识教学为主的特征。最终结果便是,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地方性高师院校在最多时有近200所,是中国各专业类高校中比例最大者,这与当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师资的大量需求有内在关系。在其鼎盛之时,基本上很多地市级单位都有自己的师范专科学校,很多县级单位也都有自己的中级师范学校。然而随着普九任务的完成,以及基础教育师资紧张状况的逐渐消除,中级师范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由地方性师范专科学校升本而来的地方性高师院校,也随着升级转型,也逐渐发展成为兼有大量非师范专业的、综合性的师范高校。在地方性高师院校中,也往往保留有一半左右的师范类专业。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需求已经基本饱和,地方性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历史使命也已基本完成。目前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中,真正能够从事基础教育的并不算多。原因并不复杂,目前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大多属于补充性、结构性的需求,而其现有师资在总量上基本饱和。这就意味着中小学根本需要不了那么多新教师,也就是说,现有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师范类专业的规模仍然严重过剩。况且诸如省级高师院校甚至一些重点高师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师范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也参与到原来属于地方性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范围中来,出现了同质性竞争的局面,加剧了地方性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所以,地方性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原有就业空间越来越狭窄。所以,服务于基础教育师资需要的历史使命,对地方性高师院校而言已基本结束。就生源质量而言,地方性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既不能与省级以上高师院校相比,较之高校扩招前师范专科或者中等师范时期的生源,在质量上也有很大不同。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如果要满足基础教育所需要的结构性、补充性的师资需要,每个省份能够集中举办一两所省级重点师范大学,汇集全省师范教育的高精人才及相关资源,以集中性的优势办好师范教育,就基本可以满足要求。这就意味着,地方性高师院校如果还以一半的人、财、物的精力去开办普通的师范教育,存在着师范教育资源的不充分利用甚至一定程度的浪费,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都是一种损失。然而,就目前而言,让地方性高师院校完全放弃这种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既存在着心理上的难以接受,也存在着实际上的不可行,因为这牵涉到许多相关者的利益调整。不过,维持下去又没有出路,况且中央已经明确给出了整体上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政策指令,那么如何在充分利用自己既有优势的基础上,走出一个有高师风格的转型之路呢?

三、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高师风格

转型是任何现代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转型,意味着对组织之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思路的总体性调整。对一个现代组织而言,转型往往同时蕴藏着机会与风险,可谓危机并存。既有组织通过转型获得了新的发展生机,也有组织未能顺利地度过转型之痛而走向衰亡。但所有顺利通过转型而获得新生的组织,都有一个共性:即它们绝对不会完全放弃组织原有的优势和传统,而是对原有的传统优势进行了一种创造性的转化利用,从而使得这种经过创造性转化后的优势变成了组织获得新生的出发点和根据地。这种思路,对地方性高师院校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也就是说,问题在于要真正走出一条属于地方性高师院校的转型之路。那么地方性高师院校如何走出一条具有高师风格的转型之路呢?我们也必须思考,如何对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原有传统优势进行一种创造性的转化利用。毫无疑问,地方性高师院校的传统、优势,就在于其师范教育,就在于培养教师。地方性高师院校,在建校之初就是以培养地方普通教育所需要的大量教师为基本使命,而且在培养教师方面积累了几十年的办学经验,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索与思考,形成了大量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成果。这方面的优势和传统,不是其他地方性高校能够轻易模仿到的,可以说是地方性高师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其所积累起来的成千上万计的校友资源,遍布全省甚至全国的各类教育战线甚至其他战线,这也为其在研究中深化和提升教师教育经验,提供了可贵的条件。所以,地方性高师院校要真正走出自己的转型特色,就必须从培养教师这一传统优势上做足功夫,尽一切智慧使得培养教师这一传统优势的土地上能够生长出更多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新智慧。离开培养教师的核心优势去谈转型,无疑是以己之短来学人之长。地方性高师院校在培养教师上的优势,具体地体现在文化优势、经验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等四个方面。对这些优势的深入分析,是我们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利用的前提。其文化优势,在于地方性高师院校经历数十年以上的历史积淀,已经基本形成了独有的培养教师的教育文化。这种文化渗透在学校领导者、组织管理者、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甚至所有师生员工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以及言行举止上面。以至于地方性高师院校中的师生对于培养教师都有某种程度的自觉意识和文化心理。其经验优势,在于地方性高师院校在数十年的办学中积累起来了大量的如何培养教师的经验,这种经验既可以体现为文字性的理论反思成果,如文件、规章、论文、报告、专著等,也可以体现为缄默性的办学思路、思维模式、教育方法、管理方法或者管理智慧等。这种经验既体现于一系列的物质形态,更体现于每一个部门乃至每一个教师个体的身上。相对文字性或者物质性的形态而言,那种缄默性的、部门性的、个体性的经验形态,更为广厚和博大。其人才优势,在于它拥有数量庞大、经验丰富的能够从事教师培养任务的高校教师,以及已经在教育战线做出杰出成就的众多校友。其政策优势,在于作为传统的师范类院校,能够更为便利地获得政府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在其从事教师教育方面的政策支持。要真正走出一条具有高师风格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之路,就必须在深入分析这些具体优势的基础上,对之加以创造性的转化和利用,进而形成新的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具体优势。这就要思考,如何将地方性高师院校在从事教师教育方面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文化优势,如何将地方性高校从事教师教育的经验优势转化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经验优势,如何将地方性高校从事教师教育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人才优势,如何将地方性高校从事教师教育的政策优势转化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政策优势。诸如此类,等等。简言之,地方性高师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从文化、经验、人才、政策等具体方面对自己传统的教师教育优势出发,对之加以创造性地转化和利用,努力采取基于传统优势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从而走出一条具有高师风格、高师气质、高师特色的转型之路。

四、向应用型高校发展的转型之道

要让地方性高师院校的转型能够充分利用其高师风格,获得其区别于其他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竞争优势,就需要从其从事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和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出发,去寻求真正适合于自己的转型之道。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思路,在实质上就是要将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职业性的人才,或者说培养大批量的技能性人才。这样才能将来自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千万计的普通大学生,真正地转化为国家经济结构升级以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千万计的技能性人才,使得他们从有知识无技能的“半人才”真正地转化为有知识有技能的“全人才”,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这在实质上是一个将隐性人才显性化的历史过程。然而这样的总体定位,还需要各类新建本科院校从各自的既有传统优势出发,加以更为具体化、精准化的运用。同样是应用型,各类院校所要发展的应用型绝对不会是全然一样的,甚至各个具体院校要走的应用型也应是各具特色的。没有特色,就难以在竞争中生存,更妄谈发展壮大,所谓转型也就沦为空无。地方性高师院校要走的转型之道,必须从教师教育和培养技能性人才的结合点上去考虑。在地方性高师院校如何参与培养技能性人才?从其既有情况来看,可以有直接培养技能性人才和间接地培养技能性人才两种思路。所谓直接培养技能性人才,就是直接开办或者转办职业教育,以直接培养各类型的技能性人才为培养目标。所谓间接地培养技能性人才,就是通过培养职教类教师来间接地培养技能性人才,以培养职业院校所需要的各类型职教类教师为培养目标。前者的就业领域,是就业市场上的各类型用人单位;后者的就业领域,主要是各类型的职业院校。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然需要大量的职教师资,而从目前情况看,职教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有待大力发展的。因此培养职教师资,是适合于国家社会经济形势和政策形势需要的一种主动选择。目前,职教师资的培养,主要由那些职业师范院校来完成,不仅在培养数量上远远不够,在生源质量上也存在不足。那些学术型的高校,自然无兴趣来全力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而言,其生源质量自然无法与那些纯学术型的高校相比,但较之既有的职业类院校仍有一定的优势可言。因此,如果地方性高师院校参与职教师资培养,除了其传统的从事教师教育的文化优势、经验优势、人才优势以及政策优势,还有着鲜明的生源优势。如果要直接地培养技能性人才,对地方性高师院校而言,则在资金上、设备上、经验上、人才上、文化上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因此,职教师资的培养,正是教师教育和培养技能性人才的结合点所在。地方性高师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必须抓住职教师资培养这一潜在的特色。职教师资的培养,一方面符合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发展的总体目标,一方面又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在教师教育方面的传统优势。职教师资培养,不能再仅仅定位于地方性高师院校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增长点,而应该重新定位于地方性高师院校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努力焦点。应该以职教师资培养,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转型之特色所在来发展和培育。鉴于为普通教育培养师资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又鉴于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及地方性新建院校转型的历史使命,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应该理性审视其过去的办学定位,勇敢而理性地承担起培养职教师资这一崭新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从而在积极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努力顺应于社会经济发展之大势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和生命活力,从而再次创造性地张扬和发挥其培养教师的传统优势。地方性高师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亦必须大力开办、转办应用型专业。职教类教师培养,确实应是其努力重心所在,但由于职教类教师的培养,还需要大量应用型专业作为后盾,以及职教类教师的需求数量亦有限制,所以,大力举办应用型专业亦是地方性高师院校必须抓住的另一个重心。如果没有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作为支撑,职教师资的培养就只能局限于师范素质而失之于专业素质,也就无法与具体的专业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无法真正培养出来合格的、时代所需要的职教类教师。现在职教类教师中普遍要求的双师型即是此理。同时,如果没有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作为支撑,学生就业全部集中到职业学校去当教师,既不符合学生差异化的就业兴趣,也不符合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因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力争在两手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以职教教师培养的高度,统御学校发展全局,以大力举办应用型专业的内容,为学校转型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地方性高师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对其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加以创造性地转化和利用,努力地从“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更具体地转化为“以职教类教师教育为特色”,同时全面发展应用型专业作为其支撑和扩展,从而真正走出一条具有高师风格的转型之道。

作者:吴永胜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J].人民教育,2001,(7).

[2]高等教育酝酿大变,6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向应用型[EB/OL].

篇(4)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078—03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教育技术能力是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是新时期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自从2005年4月我国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以来,各地开展了如火如荼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引发人们非议。因此,有必要探讨引发问题的原因和对策,以期对我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综观我国大规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发现如下现象。

(一)培训对象的单一性

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对象仅仅局限在在职教师这一单一主体上,忽视未来教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这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其实,无论是在职教师,还是师范生,都是教师,都应该成为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对象。

这种仅仅重视在职教师而忽视甚至次然不顾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与教师教育思想和理论相违背的,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不合格的“产品”源源不断地流入教师队伍。

正如张玲、师书恩所说:“一方面,面对在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能普遍较低的严峻形势,国家投人巨大的人力、财力加紧培训;另一方面我们的师范教育却仍然在为中小学‘生产’不合格的‘产品’”。

(二)培养形式刻板性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瀑布式”的培训形式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即由中央一级对各省市的培训者进行培训,再由省市级培训者对各县的培训者进行培训,最后由县级培训者对各科任课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培训,重视集中培训,忽视后续帮助;默认受训者的统一,忽视学科特征和能力水平;强调理论讲授,忽视实际操作。因此,这种大一统的、单一的、刻板的培训形式难于照顾到受训者、学科、教育技术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其效果也是不敢恭维的。只会造成“语言上的巨人,操作上的矮子”的结果。这种灌输式的培训难于真正达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目的,是与我们培训的初衷相违背的。

这种流于形式的培训,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直接影响我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在教师心目中的形象,影响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形象。因此,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适应各地、各学科、各学员实际情况的培训模式。

(三)培养评价的程式化

评价是培训的重要一环。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是符合评价理论和方法的。但是,我们仍然没有脱离过分重视考试的传统评价思想的羁绊。教育技术能力,是属于能力的范畴。对于能力的检测,不仅仅需要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检测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仅仅通过一次教学设计,就判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高低,未免有些勉强。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在教师的具体上课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和反映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高低。

(四)培训内容的脱节性

培训活动是教育活动,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对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安排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实现教育任务的关键。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内容的重复性、无序性、脱节性等方面。如内容的重复性:在中师或者师专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参加工作后还要进行重复培训;内容的无序性:打破知识的逻辑体系,杂乱无序地排列知识。内容的脱节性:忽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之间内容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各自为政,孤芳自赏。这种重复性、无序性、脱节性的内容必然造成资源浪费、学习困难、培训效果不良等结果。

(五)培训效果的低质性

据调查,“有80%的老师表示,培训的内容多,涉及的范围广,强度大,在短暂的几天培训时间里难以掌握”。因此说,内容的设计是造成培训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同时受训者把培训当作任务来完成,没有全身心地投入;以及培训者忽视受训者的需求分析,想当然地、主观臆断地对受训者进行不切实际的培训,也导致了受训者学习积极性低、培训效果差的结果。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认为,忽视教师教育理念是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以教师教育理念为指导。

二、教师教育的内涵及其理念

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世界各国一贯的做法。教师教育(以前被称为师范教育)主要包括培养和培训两个部分。以前,这两个部分(阶段)的任务分别由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来承担。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出现,师范教育的培养体制受到很大的冲击,各国纷纷改革师范教育的形式。

教师教育是师范教育发展的最新形式。“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但是长期以来,培养和培训相对分离,相互沟通不够,因此容易被人误会“师范教育”仅是指对教师的职前培养。现在的“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概括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应该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

因此,教师教育包含着整体性、长期性、衔接性、知行性的特征。所谓整体性是指把教师发展看作一个整体、把各级培养教师的机构看作一个整体。长期性是指教师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贯穿教师一生。衔接性是指在教师发展的各个阶段,培养教师的各级机构要衔接良好。知行性是指教师教育既要重视理论,还要重视实践,更为重要的是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教师实践的阵地在教育第一线,为此,要把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看作伙伴关系。

这种教育形式建立在终身教育思想基础之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教师成长的规律,弥补了师范教育形式下的职前和职后相互割裂的弊端。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当代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应该以教师教育理念为指导,统筹规划、协调一致开展培训和培养工作。

三、教师教育视角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一)更新观念,以教师教育理论指导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践

教师教育理论应该成为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根本指导理论。为此,一方面,要重视教师职业发展的全过程中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把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考虑。

1.重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基础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尽管,目前我国教师选拔机制有所变化,但是,师范生仍然是进入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是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他们教育技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师范院校就应该从源头上把好关,为中小学‘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师范院校要认识到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对师范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重视和提高教育技术能力方面课程的地位,增加师范生实践的时间和机会,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2.重视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者,要重视培训的结果,使培训者真正学有所用、学有所获。为此,第一,要加强认识和管理;第二,要做好诊断性评价,根据受训者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第三,加强过程监督和管理,使培训不流于形式;第四,分学科进行培训,让受训者真正感到学有所用;第五,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帮助受训者提高教师教育能力水平。

3.重视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整体性

教师教育理念强调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等两个阶段要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1)要认识到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是教师教育两个不可分割的阶段。

(2)要认识到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在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面的任务是不同的。师范生重视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重视的是宏观层面上的教师技术能力的培养;在职教师主要侧重的是具体的学科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加侧重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

(3)在内容上,要重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衔接性。一方面,重视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内容的相互衔接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各个阶段培养内容的衔接性。在师范生阶段,培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法等课程,这些课程要相互衔接;同时。对于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主干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而言,也要重视各个层次(中师、师专、师院)之问的配合。在在职教师培训阶段,要重视各个层次(初级、中级、高级)之问的相互联系与衔接。

(二)创新模式,通过网络来实施基于教师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当前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往往是短期培训。培训结束后,教师回归工作岗位,独自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培训者持续的关注和帮助。

现代信息技术为被培训者的持续关注和帮助提供了物质基础。基于网络的培训成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以及持续服务的基本手段。目前,我国有关通过网络进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论述有很多。但是都是把网络作为实施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手段,鲜有把在职教师和师范生作为学习共同体来进行研究的。笔者认为,通过网络,把在职教师和师范生联系起来,构建“基于网络的职前、职后互动培养模式”,让他们构成“学习共同体”,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将成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模式。

(三)重视评价,加强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监督和管理

1.重视评价的全面性

也就是说,既要重视总结性评价,还要重视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全面而科学的评价。忽视或强调任何一种评价的做法,都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偏差。

2.重视评价的有效性

评价是以目标为依据的,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评价。只有以目标为依据的评价才是有效的评价。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目标是提高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课程与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即整合能力)。因此,评价教师的整合能力应该成为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而教育技术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为此,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检测和评价这种能力。因此,当前仅仅采用笔试的方式来判断和评价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高低的做法,明显是错误和武断的,并没有达到评价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高低的目标,也难以真正鉴别出教师的整合能力。

3.重视评价的知行性

教师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教学实践层次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高低也是体现在实践层次上的。

对于在职教师而言,可以通过校本培训以及实际的教学工作,考量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

对于师范生而言,应该走出校门,走进中小学,让师范生体会和感悟教育技术,在具体的教育实习和实践中提高教育技术能力。教师应该把这种实践中学生反映出的能力作为评价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高低的主要依据。

(四)常抓不懈,坚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长期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教育理念本身也包含了长期性的、终身性的思想。

为此,应该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来考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制定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政策,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方法,组织、引导教师参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当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整体水平。

师范院校和培训机构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和任务,周密组织、科学安排、完善内容、更新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以及培训机构之间也要密切联系,加强合作,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规划和完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篇(5)

随着反思教育学和建构主义教育学等思潮的兴起,教师教育从大学(师范院校)走向中小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小学校改善型理论起源于1986年的霍姆斯小组提出的《明天的教师》报告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概念。随后出现了英国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学校”(简称“伙伴学校”),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2]。这两种学校可看作中小学改善型的教师教育机构。其特点是教师职前培养主动与中小学教学现场连接,近似于医学专业的临床医院,目前受到世界教育界广泛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等教育处主任鲁珀特•麦克莱恩(2001)认为:“任何一个教育系统的质量与作用最终都要取决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质量与性质。”[1]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教师教育应该在真正的儿童世界——中小学校里进行。

中小学校改善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教师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建构,实现大学与中小学校的结合。相对于标准改善模式来说,这是一种进步。其功绩在于:一是为教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与方式。它肯定了教师发展的主要场所是中小学校,而不是大学。二是教师学习将通过中小学校的惯例与制度,如教学研讨、人员互动、反思实践、校本培训等得到加强,教师的学习已从单一的、孤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明显地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它不是将教师教育看作一种单向的传达行为,而是看作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作用,教师可以依赖师生群体智慧,从批判性思考和变革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发展。三是使中小学教师管理由事务性管理向教育学术性管理转变,有利于培养研究型教师,如通过对教师职业交流与教学研究施行奖惩政策,进而达到促使教师发展的目的。

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此模式的局限在于:一是由于大学教师与师范生无法通向学校,大部分农村学校无法关照到。这一模式的前提是大学专家与师范生能够通向农村学校,但他们各自的利益、责任与义务的差别很难做到相互合作。所以,此模式在实践中很难超出标准改善型的阴影。二是由于教师发展依赖于教师所处农村环境和个人实践经验,但学校教育规范和形式不支持教师新的做法,或者评估与监督行为对教师行为提出不同的期望,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与田野学习或研究之间将难以发挥作用;教师很可能花了大量精力,进行的却是“离经叛道”之举,他们的创造很可能得不到认可甚至于遭受贬斥。

2.标准改善型[1]

标准改善型是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是伴随着现代教师培养机构——师范院校的诞生而诞生的,一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标准改善型的逻辑假设是,以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为目标,激励或要求准备从事教职的人达到这些目标。它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客观主义价值取向。即在师范院校教育中,设计了一套教师发展的素质目标系统,然后开设一些假设可以达到这些素质目标的课程,只要准备从教的人按照规定完成这些课程并达到课程标准,就认为教师达到了相应的素质目标,便成为一个合格教师。

标准改善型以客观主义为价值取向,把教师发展规律当作按一定规则活动的机械结构,这样教师教育就从规定的教师素质目标出发,建构了一系列规定性教育程序,形成了局限于师范院校范围的封闭的培养模式。其功绩在于:一是成为教师教育组织和个人活动的依据。它将教师发展标准落实在教师的知识、技术、态度和实践准则等方面,有利于教师教育的相关组织如政府、大学、中小学校和教师个体等做出反应。它不仅为准备从教的人如何学习提供方向,而且为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模型及评估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二是成为教师资格证书及其相关制度的理论依据。标准改善型对建立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系统、教师资格认证系统和教师培育课程认证系统具有建设意义,有利于将教师资格制度扩展为一个师资培育的根本性制度。

标准改善型的局限性也日益凸现:一是教师教育机构设置相对单一,主要由师范院校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通过对未来教师进行基本或正规的训练以满足教师职业需求。所以,中小学教育现场一直“不在场”。二是按照客观标准的理性逻辑,一个人一旦达到教师标准,将一劳永逸。这一思维形式又为教师职业的“铁饭碗”体制提供了科学主义的理论基础。三是忽视了教师发展中的实践反思与生活环境因素。如果教师没有机会对其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教师将脱离多样化的中小学实际和学校生活,那么这些标准在促进教学和改善学习方面往往是低效率的。

3.一体化改善型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反思师范院校的必要性问题,从理论上将职前与职后、大学与中小学整合起来,企图对前面两种模型进行超越。较有影响的是日本现代教职研究会(1989)提出的教师教育连续带理论,认为教师教育对教师个人来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连续带,是一个促进教师发展的客观的时间流。因此,前一阶段对后一阶段负有怎样的责任,以及后一阶段对前一阶段的作用如何尊重,是连续化的基本条件[3]。谢安邦(1997)提出了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4],主张统筹考虑教师教育资源和培养计划,以改变目前教师教育中的割裂状态。

教师教育一体化以终身教育思想和詹姆斯教师教育思想为基础,改变了以往对教师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的弊端,认为教师个体的成长是终生职业社会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职业发展需求,通过满足这些需求,实现终身教育的整体性。其功绩在于:一是使教师教育体系基本由职前教育、资格证书考试和继续教育组成,使不同类别教师的教育、不同教师教育机构和不同教师教育阶段的分离与隔绝缩小,加强了具有相互联系的职前教育、资格证书考试和继续教育综合体系[5]。二是它预示着教师教育由一次性学校教育制度向终身教育制度转变,进而向终身学习制度转变的必然趋势。

尽管教师教育已经从大学拓展到中小学,但其重点仍然无法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问题:一是由于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拥有的教师教育资源的不对称性,他们在教师教育的机会与资源方面永远不如城市教师。虽然农村教师教育也有教师入职和在职培训,但更多地是一种教育学范畴的封闭性培养,脱离农村中小学实践。二是由于把农村教师生存环境排除在其发展因素之外,教师教育中大学和农村中小学因各自利益关系,很可能是一种貌合神离的合作关系。

二、三种模型的适用性讨论

以上三种模型对于农村教师发展来说,较难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甚至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1.农村教师独立人格遮蔽

首先,它遮蔽了农村教师的独立人格。标准方法是一个现代性思想方法,虽然1980年代以后兴起了“合作伙伴”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已经使教师教育实现从职前到入职到职后的变化,从而具有开放意义,但其孤立性与同质性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两种性质遮蔽了农村教师独立人格。

所谓孤立性是指把农村教师发展孤立为一个教育问题,忽视教育以外的农村教师生存背景,如农村学校、农村教师素质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等因素的思考,其逻辑起点在教师个体素质的改善,而非中小学教师群体发展的状态,具有封闭性特征。

所谓同质性,指教师教育把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同等对待,缺乏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性思考。教师由于距离制定标准的话语权及其内容十分遥远,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标准的检测,而且在实现标准的过程中代价更大。从长远来看,以上模型不仅会助长农村教师远离本土现代化,而且会助长农村教师的悲观、抵触和沮丧情绪。最终致使农村教师将因缺乏特殊性而难以与城市教师对话。这是一种现代性的同质性思维方式,把一个异质化(农村教师的特殊性)的现象用普适化的原理来解释它、规范它。换句话说,就是用统一、标准、同步的思维模式来规范现实,结果使本来存在的客观现实艰难地“削足适履”,满足统一的标准与同步发展的需要。

总之,孤立性与同质性否定农村教师的生存环境,使农村教师丧失了独立,失去了价值,从而成为一道典型的后殖民文化景观:农村教师在被城市教师与大学专家的权力话语支配与控制着,他们失去了教师独立与教学自觉。他们接受的先进教育理念,主要以大学专家话语体系为基准;即使有一批农村教师以自身实践与生存环境作为自己发展的文化前提,然而他们一谈到教育教学科研就流露出一种望尘莫及的失落情绪、强烈的失败感与挫折感。结果农村教师缺乏与农村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信念,缺乏与乡土环境互动,他们一直奋斗在追赶城市教师的艰辛旅程中。

农村教师教育需要教师的独立人格是不言而喻的,是农村背景特别要求的。我们要特别警惕形形的大学知识分子对农村教师的发号施令及指手划脚。农村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缺乏批评的自觉是中国农村教师失语之反映,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价值的缺失,是农村教师在农村教师教育中的缺场。农村教师只有从农村的历史、文明、价值及其与城市不同的原理出发,站在多元的历史观上研究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文化,才能体现农村教师特色,使自己的行为与农村现代化相联。这不仅会体现农村教师的价值,更会使社会因为农村教师的公共性质与社会价值而发自内心地重视教师、热爱教师与尊重教师。

2.农村教师特殊性一直被忽视

农村教师中一直存在两个特殊群体——民转公教师与代课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素质难以提高:一是人数多、年龄大,他们大多集中在农村小学,约占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70%以上,初中一般都有20%~30%;并且这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约80%左右在40岁以上。可以说目前农村小学,特别是落后的农村和山区小学,仍是民转公教师挑大梁。二是民办教师来源特殊,缺乏教师专业化培养基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弥补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教育系统吸收了一批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到小学或初中任教;中后期,由于盲目办学,出现了县办大学、公社(乡)办高中,村办初中和小学现象。这一模式培养出来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又作为农村教师的新鲜血液不断地补充农村教师队伍;上世纪80年代,落实政策中一批原从事过教育工作的退伍军人、落选乡村干部、企事业单位辞退的合同工等进入教师队伍;90年代,一些地方政府制定土政策,将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干部家属、子女以合同制工人的名义吸入进教师队伍[6]。这些人大多因间断教学工作多年或文化素质本来就低而不适应教学工作。1995~2000年,民办教师经过“关、停、并、转、招”等政策几乎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当然,当时国家举行的“民转公”措施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明显的突击情绪,结果使许多不合格教师成为了“合格”教师。

后来,民办教师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又出现了一个代课教师群体。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堵住代课教师增加的口子,但由于农村地区学校“超编与缺人”现象突出,大中专毕业生又去不了,所以,代课教师的出现就非常自然。他们人数多、分布稀散、学历结构参差不齐,且待遇偏低,流动性大。由于这些特点,对这批人用传统教师教育开展系统培训十分困难。

3.农村教师教育效用过低

许多人认为,农村教师缺乏是因为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回农村学校,其实这是一个假象。目前农村教师人才资源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相比,已经相当丰富。师范院校虽然转轨,但教师人才资源并未受到影响。在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教师教育的职能由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共同承担,师范专业大学生在校总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比原来大大增加了,这说明随着高校的综合性加强,其教师教育功能仍然存在。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农村教师队伍“超编与缺人”问题突出,大量“民转公”与“代课教师”占据教育岗位,且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变化,导致了师范大学毕业生进不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加上非师范类毕业生人才资源潜力巨大,还有成人本科生和社会其它职业人员通过教师资格证的取得可望进入教师队伍。所以,农村教师人力资本贬值(主要指在职教师知识老化、观念陈旧与教育技术落后)问题非常突出。

职后教育由于信息与资源不对称,虽然从理论上讲,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行得通,但它掩盖中小学教师对于现代科学知识技术资源不足与农村环境知识被忽视的事实。农村教师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工作量超常,一线教师培训机会少、时间短、培训方式单一,基于调研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符合其培训需求的有效培训机制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教师素质的有效提升[7]。大学、大学专家、师范专业学生因为自身职能与利益关系,很难通向农村。大学专家与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水平落差极大,中小学教师很难有表达自己研究成果的地方。无论客观上还是主观上,中小学教师都对大学专家的思想予以排斥,这样在客观知识与默契知识之间本该有的连续性发生断裂,导致教师教育中知识的两极分化。他们如果不能超出学校范围,去寻求解决教学问题的知识与信息资源,就容易导致由于信息的封闭而出现教师发展的低水平循环。

综上所述,以上模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发展问题:由于忽视了农村环境因素对教师发展的影响,农村教师不得不在他者的规定性教育轨道中被动地学习自身生存环境以外的东西,在教育过程中代价很大。这是农村教师发展方法论的失误。正确的做法应该相反,即从农村教师生存背景出发实施农村教师教育,其中不管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教育,均要兼顾农村教师生活背景。只有认识到农村教师的特殊性,考虑农村教师背景因素,才能建立起适应农村情况的教育制度、课程内容与评价体系,才能使农村教师发展的意义变得丰富、多元与实用,才能从根本上建构与农村适应的学习和创新模型,使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因各自的特色而能平等地交流、对话与竞争。

三、背景方法:农村教师教育的模型选择

背景方法试图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以农村教师及其生存背景的特殊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教师教育的重要依据,建构与农村适应的独特的农村教师教育模型。

1.背景方法的主要思想

背景方法是一种加强农村教师教育的方法论思想,认为农村教师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应该是围绕农村教师生存现场,相信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农村教师教育应该在农村教师及其生存现场而不是在大学专家和大学,主张农村教师是农村教师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农村教师之外的他者,关注农村教师的特殊环境与特殊资源。这就为农村教师发展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其主要观点包括:一是以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旋律。引导农村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高农村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诊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关注农村学生的生产与真实任务完成的能力的培养。二是建立农村教师终身学习制度。主张教师批判地反省学校教育与社会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希望他们在平常学校生活中创造一个实现民主价值的学习社群,要求他们参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政策的制定[8](P46-49)。三是唤醒农村教师主体意识。农村教师在教师教育中应该主体在场。只有农村教师主体在场,才能进入农村教师教育准备状态[9]。如果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教育规范不支持农村教师的创新行为,或者评估与监督行为对教师行为提出过多的期望或规约,那么农村教师在田野学习和研究之间将难以发挥作用。教师很可能花了大量精力,做出的却是“离经叛道”之举,如此他们的创造很可能得不到认可而被扼杀。只有从第一线教师中获得第一手的体验和鲜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素材,扎根并潜心研究课堂教学,才能赢得学校和广大教师对培训机构的认同,才能取得相应的地位和权威[10]。四是寻求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性意义。深刻认识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专家的公共性质,及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及相关素质。相信农村教师是促进农村社会公正与和谐的重要力量。所以,农村教师教育强调教师应该反思学校结构与教学方法所蕴含的政治意义与道德意义,要求他们积极扮演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活动者的角色,使学校与社会更具正义、公平与人性化[8](P46-49)。

背景方法与中小学改善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虽然有相同之处,如它们均把教师教育的中心从大学转到中小学,但中小学改善型是教师教育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其中心仍然是大学而不是中小学。从大学培养师范生的角度讲,的确存在一定合理性,但从农村教师发展来讲,由于大学很难通向农村学校,所以无法达到实践目标。而背景方法已经使教师教育的中心彻底定位在中小学,正如前面已经论述,目前农村教师人才资源已经非常丰富,可以通过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选择优秀人才,职前培养相对不太重要。所以,背景方法把农村教师教育的中心定位于农村中小学,准确地说是把农村教师教育定位于入职教育与在职教育,这将更为有效。背景方法与中小学改善型的最大区别还在于,它已经从教育学范畴扩展到社会学的范畴,它是一个终身学习型组织模型,而前三种模型将教师发展固定在教育学领域,很少从社会学角度思考农村教师及其生存背景的特殊性问题,所以,仍然是封闭的教育模型。

2.背景方法的具体措施

背景方法的具体措施是:一是加强农村教师特殊性研究。过去缺乏对我国农村教师特殊性研究及总结。如果不考虑这一因素,我们的研究就妨碍了农村教师人格自立与教育的自觉,就妨碍了农村教师与农村环境如何相互依存,以及他们如何建构与农村适应的独特的学习和创新型模型。这就需要以了解现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目标定位于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状况,完全改变长期以来“大学为本”的教师教育,促进农村教师共同发展,并最终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二是建构农村教师教学、研究与生活一体化的终身学习组织模型。探索建设一种以农村学校为中心、农村教师主导、大学参与、农村学校与农村经济社会融合等功能的学习组织,为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而提供教师之间、大学与中小学文化之间的合作平台,让教师共享专业化知识、农村课程资源及其它有效信息,使之成为服务农村教师培训的大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三是关注农村教师作为学者的自立与学习者的自觉。过去的教师教育过分强调微观教学理论在促进教师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忽视教师发展的实践因素的作用和价值。这就妨碍了我们依赖于本土环境,建设具有创新和学习动力的教师教育的基本制度。应尊重农村教师的学习自,突出农村教师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创造一个真正的教师教育环境。农村教师要将学习视为自己的职责,按照自己与环境的要求进行选择学习,同时担任学习和信息市场的知识供应者和消费者角色。

四应尊重农村教师独特性研究成果。农村教师回归农村环境与生活,可消解大学知识与客观知识霸权,打破大学对农村教师教育的垄断,促进农村教师之间及与城市教师间的对话与交流。教师只有关注先进客观知识与本土环境知识的互动,才是解决中小学教师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最终改善教师形象、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途径。

五要挖掘乡土教师教育资源。教师学习课程要有乡土教材内容,保持多样性的同时发展兼容性和统一性,避免农村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过度专注教师个体专业化而不是教师集体专业化的情况;要强调各县(区)资源分配方面的平等,以使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能够有机会提高专业化水平;应促进农村教师履行改进农村学生学习的职责,允许各县(区)在教师教育模式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教师教育的体系结构和组织方式方面,由于各县(区)制度、政策、经济环境、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文化传统及教师发展状况等差别,应给予教师教育机构以更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和生源组织的责任。

六是注重农村教师队伍治理。由于农村教师的特殊性,教师教育是否有效取决于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的建立,快速有效提高乡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最好方法是让不合格教师退出教师队伍;同时,吸引出身本土、了解本土、热爱本土教学工作的大学生和其它专业的大学生回乡进入教师队伍,而这正是保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的首要条件。地(市)政府必须从两个方面关注农村教师队伍治理,以保证农村教师教育的有效性基础:一方面,以县为单位在区域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和连续性的等级证书制度,致力于农村教师初任教师教育、教师在职培训、高层次的证书或学位教育在内的完整和连续的过程,以保证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农村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以对农村不合格教师的鉴定与退出,最终监督和保证农村教师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鲁珀特•麦克莱恩.中等教育概述:面临抉择的中等教育[J].世界教育展望,2001,(4):41.

[2]Restructuringatraditionalstudentteachersupervisionmodel:Fostering

enhanced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mentoringwithina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context[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7,(1):63.

[3]金美福.对日本现行教师教育制度的批判与超越[J].东疆学刊,1999,(2):16-20.

[4]谢安邦.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理论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6.

[5]袁东,靳希斌.国外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变革[J].民主,2007,(1):21-23.

[6]文庆标,王凤良.农村教师队伍中不称职人员的成因及调整对策[J].内蒙古教育,2003,(1):8.

[7]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50.

[8]杨启光.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概念取向与问题框架[J].全球教育展望,2006,(8):46-49.

[9]叶显发.“主体在场”:最佳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0.

篇(6)

Abstract:It''''simportantworkforChina''''steachereducationtodevelopthereformofteachereducation.Thereformofteachereducationmustbeguidedbyscientificdevelopingview,deepenall-roundlythereformofteachereducation,advancethereformoftrainingmodel,promotetheprofessionalizationofteachereducation,deepenthereformofcurriculumandteaching,improveteachingquality,optimizetheteacherteamandcultivatefirst-classteachers.

Keywords:teachereducation;thescientificdevelopingview;deepenthereform;quality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政府、学术界与高校等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以开放的教师培养体制为主的改革理念已经在政府和学界达成了初步的共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理念也在高等教育长期的改革实践中,至少在制度层面得到了落实……所有这些成绩,是每个了解中国教师教育历史和改革发展现状的人有目共睹的。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我国教师教育仍面临不少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在教师教育活动实际开展的院系层面。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至少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如何深化改革的观念上远未达成统一,实际的改革力度也不够大,不少高校的教师教育改革尚处在观望或酝酿阶段。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相分离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不少院校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模式,难以满足教师新素质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会影响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阻碍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前期改革的成就。有鉴于此,本文把院系层面的教师教育改革作为目前和未来一定时期教师教育改革重心应该是合理的。继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深化改革?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以中小学改革对教师素质发展的新需要为观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合格的新基础教育师资、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着力点,对新时期院系层面教师教育的理念、模式、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做一较为综合、全面的考察。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对教师教育来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素质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不断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实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教育、阶段教育与终身教育等的协调发展。教师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和把握:

1.坚持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等的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基础教育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应以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为导向,不断改革教师教育,转变思想,改革发展思路,实现教师教育与中小学改革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将“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社会民主的促进者、反思性实践者和终身学习者等作为教师教育新的角色培养目标。重点引导教师学习者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与创造性人才、和谐社会理想人格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观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应关注、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并通过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导引和促进基础教育改革。

其次,应坚持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教育相统

一、阶段教育与终身教育相协调的发展思路。就教师教育整体发展而言,应真正确立教师终身发展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在制度、机制、内容等方面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并将新教师的培养放在教师终身学习和一体化制度等框架下来全面规划和适当定位。就教师个体而言,应将教师学习者大学教育前阶段、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在职培训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和设计一体化的教育。

2.以质量为中心,促进教师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教师教育发展关系到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等多个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指标,既要有数量的增长,结构的优化,效益的跃升,更要有质量的提高。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实现教师教育内部因素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又必须以质量为中心,把教育质量摆在首位。没有教育质量的规模越大,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也就越大;没有教育质量的结构,肯定不是合理的结构;失去了教育质量,就谈不上教育的良好效益。由于体制、结构等与质量的相关性,提高质量就必须坚持体制与结构创新,必须结合时代对教师教育的要求,对过时的教师教育体制与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3.以人为本,实现教育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师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应做到以下方面:

首先,应坚持以学习者为本,以人文精神的培育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是要宏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唤醒人的主体意识,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素质[1]。教育过程中,应确立教师学习者所应该享有的权利,满足他们基本的需求,激发和引导高层次需要,把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机统一起来,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享有学习发展的更大“参与权”和“选择权”,努力把他们造就成为富有人文精神和主体意识的人。根据专业化发展理论,这种人格正是教师专业化所塑求的。二要注重教师学习者的可持续性发展素质能力的培养。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素质主要体现为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学习能力等为主要内涵的拓展能力。这些能力是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研究者、反思实践者等的基本素质要求。三要以教师学习者个体已有经验和思维特征为教育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促进学习者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将注重外朔与控制的传统“培养观”,转变为注重内在引导与激励的自主发展观。

其次,以教师为本,信任和依靠教师,改善教师教育者的质量

教师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教育中坚持以教师为本包括两个基本涵义:一是把教师教育者整体素质的改善作为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途径,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师教育各项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二是应相信和依靠教师,发挥教师教育者在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根据现代“柔性管理”的思想,要激发高层次知识分子工作的积极性,关键的是应当关心、爱护他们,注意满足和引导他们不同层次的合理需要,尤其是高层次的需要。

三、推进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1.推进教育学院模式改革,提高职前培养质量

要有效提高我国教师教育质量,必须进行微观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教育学院模式是与我国“开放式非定向型”教师教育宏观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一种教师教育模式。它是在综合大学中设置教育学院,专门负责教师的培养,其它专业学院将不再承担教师的培养工作。教育学院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培养机构,其培养对象是在其它专业学院完成相关学业要求的学生。如接受那些完成物理工程或现代文学等专业课程要求而希望做教师的学生。目前,这一模式在美国等许多西方国家的教师职前教育中被普遍采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教师培养体制由“封闭式定向型”向“开放式非定向型”转变,教育学院模式也为我国一些高校所借鉴。

从实现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视角来看,与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相比,这种模式具有许多的优点:由于该模式一般采用其它专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教育的分阶段培养方式,前者具有“培养目标灵活多样,课程设置广泛机动,设施和设备等条件较为优越;培养的学生学术水平较高,知识面较宽,工作适应性较强;学生来源和职业出路较宽”[2]等等特点,因而能够保证学生在进入教师专业培养阶段有着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与学科专业基础。而后者由教育学院负责,对教师学习者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连续、高质量的培养、培训,因而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

2.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实现培养培训一体化

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中小学为基地进行教师培养培训的制度模式。它在美国被称为“专业发展学校”,在英国称为“伙伴学校”。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改革的流行趋势[3]。该模式是针对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长期分离,教师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脱节等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育的针对性,促进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的有机整合,同时实现教师培养培训的一体化。由于该模式将教师职前培养的大部分工作放在了中小学进行,大学教师教育者、师范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基础教育的实际及其需要,从而提高了学习与指导的针对性;另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最重要的知识是“实践性知识”[4]。根据我国留美学者范良火博士等的研究,影响教师“教学知识”发展产生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来源是教师的自身实践经验和反思”,以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5]。教师发展学校模式可以为师范生提供大量的教学实习、观摩、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因而将有益于他们实践性知识的增长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这一模式可以将教师的培养培训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统筹安排,所以可以在培养层面较好地实现二者的统一。由此,我们认为这一模式也适应于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改革。

3.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在职发展

如果说,教师发展学校主要的目标重点在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质量,校本培训则主要是针对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的。所谓校本培训是指教师在不脱离教学岗位的情况下,与大学教师教育者一起结成伙伴关系,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与传统以大学为本的集中培训相比,校本培训克服了集中培训,受训面小、效率低等的弊端,也较好地解决了教师的工学矛盾,降低了教育成本。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与离职集中培训优势互补的运作方式。另外,这种方式还有利于实现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确立适当的课程与教学理念、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需求全面观照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要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就必须更新课程与教学理念,致力于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1.更新课程理念,形成动态生长的课程观

首先,应把课程看作是师生在共同的活动和交互作用下生成的。依据建构主义等的理论主张,这种动态课程的生成是教师与学习者根据一定的发展任务,围绕一定的知识或问题情境,以学习者原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的认识和反思为起点,通过师生、生生对话、研讨等形式,不断批判反省、修正、内化、外化的螺旋循环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定的国家标准是课程生成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依据,但决非课程内容的全部。同时,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消费者,而是课程共同的生成者、创造者。

其次,要以问题为中心构建开放的课程内容体系。美国学者、著名教师教育专家舒尔曼(L.Shulman,1987)曾指出,案例知识是一种理论与实践情境高度统一的知识,围绕案例进行的教学能够提高教师学习者的知识迁移能力[6]。据此,为提高教师教育的有效性,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围绕“真实”的情境性问题为中心。也就是说,通过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对情境问题的辨别、认识、解释并提出解决策略等为主要途径来获得知识。由于这种知识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经过个体思维深度加工的,因而是容易迁移到教学实践中的。这样的课程内容所形成的体系也必然是开放的。

再次,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及其与教育学知识等的整合,包括学科之间、学科内部、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等之间的整合。教师教育中整合的主要方式是强调真实的情境或问题为核心的知识的整合,它是由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对情境中的知识或问题主动建构实现的。为促进这种整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改革的经验,应注意使教学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要求在内容的安排上、时间进度和教学的要求上实现有机协调和统一。

2.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实现个体能力发展

基于以上课程观,依据教师新的素质发展目标,应改变长期以来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把教师学习者个体已有经验与思维特征等作为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观摩学习等等多种学与教的方式,促进教师学习者学习能力、合作发展能力、研究能力等的提高,实现知识与情境、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习者个体性知识的主动建构,以及社会关系的认知为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的学习、合作的学习,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成为拥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合作发展者。

3.更新教育技术,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更新教育技术对于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国家谋求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化也是国家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终身职业发展,大规模、高水平、高效益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重要途径和手段。为此,熟悉并掌握相关的教育信息技术,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应重视和加强新技术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其次,这也是教师学习者未来教学实践的需要。从时代文化的角度看,以计算机和网络等为特征的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且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我们所体验到的世界。作为现代教师教育,要培养的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存、学习与发展的个体的教育者。因而一个不熟悉这种技术和时代文化的教育者,显然也就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同时,新技术也是将现代教育理念转变为现实教育实践的重要条件,譬如长期以来我们提倡的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等的教育主张,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由此,教师教育中运用新技术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显然是必要的和必须的。从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在这方面的基本条件和实施情况看,条件上总体比较落后,在思想认识、重视程度上还做得很不够,人力与资金的实际投入、设备的管理和利用等环节上都存在不少的问题。

4.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教学实践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在实习环节上普遍存在着时间短、实习内容相对单一等问题,按照知识融合、教育的连续性和一体化等的原则,笔者认为应进行如下改革:

首先,将教学见习、实习与理论教学密切结合。改变当前理论课程学习与实习在内容和时间等方面相互割裂的现象,在教学内容和进程计划的安排上,做到理论学习与相应的实践调查、教学实习在时间、内容和次序上相对应。

其次,延长实习和见习的时间,考虑到上述融合的建议,这种见习、实习、理论学习的时间应至少保持在半年以上。

再次,增加教育实践的内容。拓展教育实践的内涵,强调除传统的见习和实习的内容以外,还应包括有关的课题研究,如学生的行为研究等的探究性内容。另外增加学生教育实习的内容安排,应让教师学习者参与到教师日常主要从事的所有工作和活动中。为丰富学生对不同学校文化的了解,可以借鉴西方经验,让学生先后到不同的学校中实习,以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

最后,保持教学实习指导工作的前后一致性。大学和中学指导教师应密切联系,加强沟通,在基本的指导思想和认识上应形成一致性的看法,以保证对指导工作的相对连续性。

5.改革评价思想,完善评价手段

针对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中过分注重事后评价或终结性评价,评价方式单一和学习者很少参与的状况,笔者认为,应转变传统教师教育的评价理念,确立“真实、综合和学习者参与性”的评价观。

首先,拓展评价的功能,使评价成为不断为学习者提供信息,促进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的手段。其次,重视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评价,把评价的重心放在过程性、诊断性的评价上。再次,采取综合性的多种评价方式,如专业档案袋,行为评价、笔试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另外,将参与评价作为教师学习者专业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专业成长计划统一和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不只是课程学习结束的阶段性活动。为使学生了解教学评价的过程、依据,掌握基本的方法,应允许他们在自己的评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优化队伍建设,造就一流师资

1.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教育活动和教育改革的主导因素,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优劣。长期以来,大学对教师教育师资的素质要求,主要是以高的科研和学术水平为依据,而对他们是否具有中小学实践经验等没有具体的要求。这种认识与做法主要是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的,在目标上是培养传递知识为目的的教师,认为未来的教师们只要掌握了这些科学的普遍的知识,就可以在实践中应用。

按照今天我们对教师教学知识特性和教师个体发展的了解,这些传统观点和做法,因无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如知识的个体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因而是有缺陷的,这样的教师教育者无法胜任新教师的培养任务。因此,我们认为,当务之急,要实现我国师范教育培养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培养出适合中小学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必须首先建立一支合格的教师教育者队伍。

2.教师教育者队伍的合理构成与大学教师教育者的理想素质要求

一个合理的教师教育者队伍构成应包括两个基本的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专门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师。另一部分是在中小学从事师范生教学实习指导的优秀教师。合理的教师教育队伍应该是两部分的适当分工,密切合作。正如英国前教育大臣克拉克所说,“在将来,师资培训的整个过程必须基于中小学教师同师资培训机构的指导教师之间的一种更平等伙伴关系”[7]。

关于大学教师教育者的素质要求或任职条件,所有参与教师教育的大学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中小学实际教学的经验,或者至少应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最新实践和改革状况有着足够的了解。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现任主席BarbaraKelly认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方案的一个重要考察因素之一,应是“教师教育者最近是什么时间在中小学进行过一段实际的教学”,她说,“你很难想像一个培养律师的教授是一个很少从事过法律实践的人;也很难想像一个培养医生的医学家与病人的接触,仅仅是局限于来自实习医生时的临床实践”[8]。笔者以为,这种职业经历的要求,有助于教师教育者形成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从教师教育的长远发展看,这种任职条件应该成为教师教育者资格条件的基本依据。

3.教师教育者的培养与发展

首先,要建立教师教育者成长的长效良性机制。与中小学教师的成长一样,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职前培养和在职发展两个阶段。笔者认为,前面所提出教育改革主张对于教师教育者的职前培养也是适应的。关于他们的在职发展,认为应主要采取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如上所述,在机制上,应建立中小学与大学、大学教师教育者与中学教师之间长期合作与发展的伙伴关系,这种合作发展机制,既有利于教师教育者的成长,也有利于教师教育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

其次,要力争有关的政策保障。从国内外教师教育者的总体情况看,他们的工作被许多学者们认为最细致、烦琐和劳累的,而现实中他们的地位和待遇中却在同行中往往是最低的。类似的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也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参与到这项基础性的工作中来,因而需要在政策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

一要进行必要的政策与法规建设。国家应在法律法规上对教师教育者的任职资格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对教师教育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应把大学教师教育者,接受由国家或教师教育专业团体认可的教师教育部门的培训,作为任职的基本条件。在相关政策上,应规定大学教师教育者必须定期到中小学担任一定的实际教学工作,同时吸引中学优秀教师在大学承担一部分教师教育的教学任务。

二要保证与其它专业人员享受同样的地位,获得相应的报酬。有研究表明,教师在中小学花费较多时间,会影响他们的传统专业活动,如著书立说等。因而许多人在他们学院的报酬制度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因此要完善体系,实现大学与中学的真正合作,大学需要调整参与其中的大学教师的负担、报酬体系、经费问题、职称评定等,并做出相应的规定。对于参与教师实习指导的中小学教师来说,也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也需要相关政策予以支持。

三要保证教师教育者培养培训资金等的投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必要的制度和人力、物力的支持。应要求教师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与中小学保持密切联系,鼓励他们担任一定的中小学教学科研工作,并以此作为教师教育者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作为教育“母机”的“母机”,教师教育者的培养应在人力和物力等方面集中教育领域最优秀的资源,从而把他们培养成既具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和科研造诣,又具有宽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教育实践家。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实现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真正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合格的未来教育者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王冀生.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持续发展走向世界[J].大学教育科学,2003,(2):1.

[2]张金福,薛天祥.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认识取向——兼评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2,(6):62.

[3]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改革动力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74.

[4]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6.

[5]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11.

篇(7)

一、自己能做到的,以身作则唤醒学生

都说现在的学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和同情心,其实,正是我们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自觉不自觉表现出来的态度影响了学生,使学生的内心有了“不良”参照物,日子久了,学生原本童心中的那点爱心被教师的负面影响力给磨灭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我行我素”的作风。不可否认,很多教师都具有多重身份:在家里为人子为人父为人母,在学校是学生的老师,是学校的教职工。生活的重担、工作的压力势必给教师的心理带来一些负担。有时为家庭琐事而烦心,有时为一群淘气的学生而怄气,有时为工作的事与领导、同事产生一些误会而烦恼。这种心情的不愉快,很多教师往往会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特别是面对班上那些不谙世事的学生的时候,稍不注意就大发雷霆,不听讲就发脾气,作业马虎就拍桌子。要是有学生调皮,轻则严厉训斥,重则言语不规范,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体罚学生,以此来发泄内心的怨气……这些所作所为,不正是抹杀学生“良知”的罪魁祸首吗!“身教重于言教”。只有我们教师以身作则,才会具有唤醒学生的推动力,才能处处播撒爱的种子,传递爱的希望。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才会心甘情愿的接过爱的接力棒,去爱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同伴,才会知道什么叫美与丑、是与非、好与恶。只有我们教师以心换心,学生才会在阳光灿烂中变得更加纯洁,才会自热而然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要求学生做到的,身体力行给学生做出榜样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就是与学生耍嘴皮,这也许是教育的特殊性吧:知识要靠嘴的讲解,方法要靠嘴的传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教师嘴的功劳。特别是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些教师的嘴可谓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喋喋不休,像一只苍蝇似的在学生的耳朵边上“嗡嗡”地响个不停。可是效果又如何呢?看学生的表现就知道了:你教育他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他就是要打架闹事;你教育他要语言文明,他就是要“出口成脏”;你教育他要认真完成作业,他不是“偷工减料”、就是完全“克隆”别人的劳动成果;你教育他要保护环境,他不是乱丢乱扔就是乱踩乱画……总之,他好像故意要与教师的教导背道而驰似的。为何是这个结果呢?难道现在的学生真的是“孺子不可教”吗?回答是否定的。出现这种事倍功半,甚至没有任何效果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教师忽略了“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的事实。让我们教师反思自己吧:教师每天进校园,学生积极凑上前恭敬地说“老师早”、“老师好”的时候,我们的教师是金口难开;当教师上课在黑板上板书时,是妙笔生花;当教师抽完烟扔下烟头时,是美丽的抛物线;当教师看完报纸时,是随手的铺天盖地。更有甚者,某些教师的办公室卫生是学生打扫的;教师喝的饮用水是学生送来的;吃剩的食物,倒在垃圾桶中,水漫金山,是学生去倒的……凡事种种,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学生时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天生具备,再加上点儿新的思维,不让你头疼才怪呢。而你又有什么理由冠冕堂皇去责备那些正在模仿中学习的孩子呢?教师应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特别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牢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养成教育,教师要从自身做起。

作者:孙井奉 单位:集安市教育局

篇(8)

2、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3、智慧来自勤奋,成功来自智慧。养成勤奋的好习惯,让智慧为你打开成功之门。

4、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师如何释放对孩子的爱。

5、教师一字一句温馨和智慧的话语,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重视指导和欣赏,这是教师职业所独具的人性感召力。这是教师职业的大爱带来的人性美!

6、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知识的大量积累,犹如一本电脑字典,携带与运用都方便。

7、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美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8、所谓“教师成长”,第一个是生长智慧,第二个是增加快乐。

9、我们都随时处于正在学习的过程。

10、生活是平淡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快乐永远与你的追求同在,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11、只有逆流而上,才能找到水的源头。

12、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忠于自己的选择,成功便会向你招手!

14、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15、昨天已逝,明日是谜,面对今朝,尽力而为。

16、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17、一个人从事教师职业的起始标准就是敬业。在此基础上提出师德的第二个核心,就是爱生。爱学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核心,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感召,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师德的第三个核心是师格,师格指教师的人格和品行,身为教师要严于律己。

18、我相信,讲台就是锻炼我、锤打我的地方,我将永远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19、我愿将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孩子们,让他们在人生起跑线上跑好第一步。

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1、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22、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担当着一种责任。教书育人,既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使命,也是对于自己良心的责任。

23、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到最后要当校长,因为优秀的他当校长后还能带动一批人优秀。

2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积累好你课堂上的得失,珍惜好你生活中的感受。

25、朋友般的窃窃私语,手足间的循循善诱,亲子式的谆谆嘱咐……温馨的故事里,学生老师是出色的主人公,师生情则是永恒的主旋律。

26、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27、我愿做鼓荡着爱与温暖的春风,使孩子只需轻轻一跃便腾空而起,在成长的天空里翅高飞。

28、成人比成才重要,会学比学会重要,进步比领先重要。

29、获致幸福的不二选择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30、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1、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32、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

33、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34、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奋求实的态度,崇高的道德情操,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

35、三寸粉笔三尺讲台育花苗,一颗丹心一生秉烛献春华。

36、我要把微笑绽开给孩子,鼓励传达给孩子,关爱赠送给孩子,让每个孩子都尽享教育的真爱。

37、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要有甘做绿叶甘当园盯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38、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39、人生的道路,漫长而坎坷。重要的是要能主宰自己。

40、好的种子,不怕埋没,总有出土的一天;努力的人,不怕寂寞,总有成功的一天。

41、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2、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43、老师糊涂一时,学生糊涂一世。

44、在逆境中要看到生活的美在希望中别忘记不断奋斗。

45、教师的几个不等式:有名气≠有水平,人缘好≠威信高,有点子≠有能力,资格老≠经验多。

46、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48、掌握好的方法,是学业有成的前提;打下好的基础,是事业发展的必需;养成好的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伟业。

49、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深奥的书,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读懂每一本书。

50、空谈不如实干,踱步何不向前行。

51、我们的老师们自己要有梦,让自己有希望,让我们活在我们的希望中,活在我们的梦想中。

52、面对孩子,有爱才会有责任感,有责任感才会始终付出爱的行动。

53、美丽的蓝图落在懒汉手里也不过是一页废纸。

54、用我的真诚、执着与爱心,点击学生智慧的键盘,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

55、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让他们在一页页翻飞的书页间起飞,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无忧无虑地飘飞。

56、历日经年,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功果自显。

57、做本真教师,教本色语文,育世纪人才。

58、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更精彩。

59、决心决定成功。

60、教育加赞赏等于教育的平方。

61、处处留心皆学问,肯学终为人上人。

62、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63、我要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幽默去融洽和学生的感情,用勉励去点燃学生的自信。

6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的世界更可爱,我愿沉浸在孩子的内心世界弹拨和谐动人的乐章。

65、同谱育人新篇,共架理想金桥。

6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67、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

68、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

69、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70、“辨忽微于毫芒,察迹象于疑似”,成功的教学往往在于细微处见精神显功力。

71、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

72、不要随便给一个学生定性。

73、为自己的心灵找一块净土,静下心来沉迷于育人花园之中。

74、望远镜可以望见远的目标却不能代替你走半步。

75、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76、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精彩。

77、只要你想象得到,你就能做到;只要你能梦见,你就能实现。

78、让我走进童心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79、时时保持敬业精神,处处关心学生学习生活。

80、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81、凡是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有毅力地努力,是没有什么事做不到的。

82、当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时,要在暗示提醒的同时,更多的是反思自己的教学。因为反思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更有磁性。

篇(9)

我校于98年12月进行全国电化实验研究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题研究,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

1、探讨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的优化,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优化学生学习资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生理心理、审美等多种素质形式提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校育人水平;

3、研究制作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CAI课件,满足教学需要;

4、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师资队伍,提高新一代教师的教学水平;

5、建立网络系统,加强与全国名校的联系与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以下对课题4,就本校工作进行回顾和探讨。

教师是实施上述内容的主体,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进行教育加工的能力,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以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中青年教师为重点,掌握现代教育手段为内容的岗位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题的实施

1、学习与准备阶段

我校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下发了《现代教育技术》(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教材)和多篇的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材料,提高了教师们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学校领导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亲自参加全国和省的电教培训及会议,多次带领电教教师赴广东、上海、及本省的厦门、晋江、南安等地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并派出电教、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等多个学科的教师参加省内外组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学习班,形成了小规模的骨干青年教师队伍。98年10月,学校新建了多媒体综合教室,配有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VCD红外同步听力系统等电教器材;电子备课室配有5台实达电脑、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光盘刻录机等器材,基本能满足教师制作课件的要求。又于99年配置了62想双子恒星电脑的网络教室,学校还制定了奖励政策,资助教师购买电脑,为培训教师和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实践阶段

教师的培训采用分期培训、个别辅导和用教学光盘软件自学的三种形式。96~98年,我校先后组织了四期的青年教师计算机培训班,培训的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DOS操作系统"、"WPS文字处理系统"、"Foxbase数据库"、"Windows95操作系统"等。并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B等级考试,有90人通过考试,其中获优秀的教师有45%。随着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建成,我们编写了多媒体综合教室使用指南和开设了多媒体综合教室如何使用的讲座,培养了一大批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青年骨干教师。

2000年的5~6月份,我们利用双休日和晚上的时间,在培训青年教师的基础上,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三期的初级班和高级班的计算机培训,高级班培训的内容为"Authorware5.0多媒体工具软件"和"Photoshop5.0图象处理软件";初级班培训的内容为"Windows98操作系统"、"Wps2000文字处理系统"、"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通过此次培训,我校教师80%会操作计算机,中青年教师都会用"Powerpoint"制作小课件,有30多个中青年教师会用"Authorware5.0"制作课件。2001年3~4月份,我们又举办了教师课件制作培训班,除电教组的教师讲课外,我们还邀请各学科的教师将制作小课件的经验介绍给老师,另外除分期分批进行教师培训外,我们电教组老师在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对电子备课室进行排班值日,保证电子备课室星期一至星期五对全体老师开放,教师们可随时在电子备课室制作课件,遇有技术性的问题,值班老师都能热心地指导,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某些课件,由学科教师提供脚本,与电教老师合作制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亦提高了学科教师的制作课件水平。

1999年和2000年学校先后举行了以"创新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创新教育与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探索"为主题的每次为期2周的公开课交流活动,共开设50多节优质课供校内外老师观摩、讨论(其中多媒体教学课有40多节)。为广大教师开辟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通过公开课交流活动,有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再学习、不断吸引新知识、新信息、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生命力。另外,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正如有些老师所说的:课件制作过程中,要老师思考再思考,拿出好的创意,无形中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跨校、跨学科的大型教学观摩活动,得到了市教委领导和各县市(区)学校听课老师充分的肯定和好评,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亦检验了我们培训教师的成效。

3、取得的成果

通过培训,各学科都有2~3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利用素材资源库与制作平台相结合,独立开发小课件教学软件的骨干教师队伍。有60多位中青年教师能较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如我校的林峰老师,在2000年湖北宜昌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政治思想优质课评比中,参赛的课题是高一经济常识中的《国家的宏观调控》这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感性认识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一个或多个的教学情境,在此情境中,师生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较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好,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第一名;所授的课题《国家的宏观调控》被评委会确认为模式课向全国推荐交流。数学张建梅老师和电教组邱旭华老师合作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的说课课件《二面角》,在2000年南京举行的数学说课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999年徐辉老师获省物理说课一等奖。二年来,有几十位教师所制作的课件获市课件评比一、二、三等奖。其中张俊老师制作的《晶体结构》化学课件获省三等奖、市一等奖。邱旭华老师和张俊老师制用的《常用有机反应类型》化学课件获市一等奖。通过实践获得收益,并不断地总结出经验,积极地探索,我校教师共撰写了20多篇有关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论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认识和今后的设想

我校虽然在培训教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现代教育中心大楼刚刚启用,校园网也于2001年的9月10号才开通,跟其它兄弟学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培训教师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对教师全员培训中,我们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来分期培训,由于新老教师年龄的差距,出现了老教师听不懂,新教师又觉得教学进度太慢的情况,影响了教师学习的效果。现在,随着我校现代教学中心大楼的启用,大楼内的龙岩一中校园网、课件制作中心及教师备课室、视听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各学科多媒体综合教室等都将建成,信息点已进入每个校内教工家庭,教师在家中可共享校园网内和因特网上的资源。我们将充分利用此先进的教学设施,坚持校本培训,抓骨干带全体,分层推进的方法,继续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校园网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教师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

继续培养全体教师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如:网上查询资料,下载文件等网上操作。做到每个教师会上网查询各种教学信息,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新颖和富有活力。利用网络,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全面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培养驾驭知识能力和创造性教学能力。

2、探索网络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面临重大改革。利用教育网络环境,让师生共同使用计算机,实现个别化教学或协作型教学,还可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进来。我们将利用计算机网络,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使更为理想的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根据网络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对中青年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知识水平等素质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10)

“思想支配行动”,作为化学教师而言,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意识到化学教学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它们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境教育就更生动、更具体、更直接、更有教育意义。如药品取用为什么要按规定用量,没说明用量则取少量,固体药品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则取1-2ml,这样既节约药品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再如对用剩药品的处理:为什么不能放回原瓶,不能抛弃,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容器里,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防止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危险;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需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制气体的装置为什么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什么要对尾气进行处理;以及闻气体的方法;化学试剂的贮存和使用等等。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时机,教师必需运用好这环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新课标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例如,在讲“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单元时,可以给学生讲解空气的污染与治理,沙尘瀑的产生与防治,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中毒以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还可以给学生讲解臭氧的作用以及出现臭氧空洞的严重后果等。在讲解“自然界的水”时,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贯穿其中,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的尖锐;这样能很好的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之体会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可以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在讲解“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给学生讲解酸雨的形成、空气的污染、温室效应,以及为何要寻找和开发新能源等。在讲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教育学生为什么要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以及废旧电池为何要回收等;在讲解“有机合成材料”时给学生讲解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如何解决“白色污染”,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主人。新晨

作为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书本知识,结合身边实际把环境教育穿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以及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具有一定的能力,因此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如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争取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受到教育,从而提高环境保护的认识。还可以利用寒署假、节日等空余时间让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的方式对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环境调查,看一看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造成这些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首要污染物是什么?有什么严重后果?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加以解决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篇(11)

二、问题的提出

从教育活动的发展来看,教育学的语言源于教育者的语言,早期的教育者首先是在口语这个层面上来思考和表达教育的含义。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在教育领域里说着互不相干的话,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渐渐扩大。可以说,教育者日常教育话语的缺失乃是造成今日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沟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一)、教育叙事研究产生的背景

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在国外不过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在国内的时间更短。关于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兴起,目前国外学者大致有这样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是基于对教育科学化追求中的研究方法的反思。由于对自然科学领域的规则、模式过分地迷信,教育研究一度追求精确,但越如此,其与人类的联系就越少。而叙事则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中间道路,因为叙事主义者相信,人类经验基本上是故事经验。人类不仅依赖故事而生,而且是故事的组织者。

第二种看法强调,教育叙事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学科渗透与方法借鉴的结果。教育中的叙事主要来源于文学领域。叙事不仅体现在个体的层面上,在社会层面上更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想模式和组织知识的方式,或者如有的学者所分析的,叙事作为一种基本结构性的人类经验,具有整体主义的品质。这使得它能在文学以外的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哲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

第三种观点强调,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必然性的方法转向。有论者从当前国际的教师研究的三种趋向出发,阐述了教师叙事研究的重要性:1)教育叙事是教师反思性实践的主要途径。2)教师叙事与教师的知识的本质紧密联系着。3)教师叙事来自于对教师声音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希望叙事研究能够提供一条倾听教师声音、从教师内部来理解其文化的途径。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

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

这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或者说,文学理论是教育叙事研究首要的智慧源泉。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叙事学成为文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叙事学中关于叙事的情节、结构、语言、语境、合理性以及口头叙事与书面文本间的转换等,都成为当前教育叙事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同时,新时期叙事学研究由“所指之事”向“所用之叙”的重心转移,以及由经典叙事学向多元叙事学或新叙事学的转向,也对教育中的叙事运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后现论

后现代思想家们关于主体的消亡、元叙事、对实在深层模式的否定、历史本身、任何最终意义的不可能性、理解世界的理性的失败、对差异的颂扬等对叙事研究影响很大。反过来,叙事、故事、语境等词汇也成为后现代思想家们高频率使用的语词。

3.现代知识论观点

现代以来不同类型知识的划分表明了人们对知识理解的深入,尤其是加涅和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的观点,极大地拓宽了传统知识的内涵,并确立了如今日益被广泛接受的一些新的知识观念。比如,不同类型知识的生成、组织与表征的内在机制是不同;只有个体积极建构的知识对个体才有意义;像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默会知识常常以潜隐的方式存在着,等等。如前所述,教育引入叙事研究的背景之一就是基于对教师专业的发展,尤其是教师知识构成的分析。

三、研究的现实状况

国内开始关注并介绍国外教育叙事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特别是2000年以后。《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曾在2003年第3期和第4期辟专栏刊登了这方面的文章。丁钢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近来也开辟了专栏探讨这一问题。从今几年总体上来看,散见于其他杂志的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现对我国近几年的关于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做一罗列,基于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和学新等(2004)学者从元研究的视角对教育叙事研究做出初步的研究,(2004)从教育理论的多维视角系统地分析了教师的叙事研究,谌启标等(2005)学者认为教师叙事研究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指出教师叙事研究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课堂现场叙事,教师成为倾听者;教师自我叙事,教师成为反思者;教师合作叙事,教师作为合作者。罗红(2005)从解释学的视野分析了个人实践理论与叙事研究。从文献分析来看,多数学者强调了教师的叙事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叙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当然,也有学者(许锡良,2004)提出,对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要作理性的反思。

总之,从已有的研究的内容来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从学理的方面探讨教育叙事的本体问题、价值问题和方法规范问题;二是依据理论从事实地研究的个案。从国外研究的情况来看,欧美等国家的研究比较集中、成熟,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而国内(包括港台)目前仍停留在理论介绍和实践探索阶段,显得有点零散和缺乏系统性。

四、研究的反思

本文通过对近十几年国内外对教师教育叙事研究成果的简单梳理,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研究设想。

其一,教育叙事研究要在多维度、跨学科的视野下进行研究,对教育叙事研究的视阈研究,在重视教师教育叙事研究与专业发展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叙事研究与具体的学科领域和教学的研究,叙事研究情景中的国家及地区间教育文化传统、价值体系的比较研究等。

其二,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和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的把握,不可理解的过于偏狭。要包括对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使用的方法、合作叙事中研究者与参与者的关系、叙事文本的叙述与写作的思考等。

其三,关于叙事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的评价研究方面的深化。由于人们对标准的迷信,可能回出现篡改资料来撰写虚构的叙事文本,或像讲述真理那样轻松地讲述一个骗局,由此导致叙事的真理和意义很可能被谬误所取代。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传统影响了叙事研究的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很强的逻辑推演和量化取向,所以觉得叙事缺乏科学性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