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植物的诗歌现代诗大全11篇

时间:2022-10-14 20:26: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植物的诗歌现代诗

篇(1)

如果不是一定要外出,避免在早上10点至下午2点出去,因为此时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对肌肤的伤害也最厉害。

2.【使用防晒产品】

每次曝晒于阳光下,应及时使用防晒产品,而且每隔2~3小时再擦一次。此外,即使在水中一样会晒伤,所以喜欢戏水或潜水者,需使用防晒系数高且具防水效果的防晒品。

3.【只要从事过户外活动,无论日晒的程度如何,回家后应先将全身冲洗干净。】

以轻松的动作擦拭身体之后,以温水将泡沫冲洗干净,再以冷水冲淋,并可抹些身体的护肤品。或用毛巾包裹冰块,冰镇在发热的肌肤上,减缓燥热不舒服的感觉。

4.【将西瓜皮冰敷在晒红的皮肤上】

天然西瓜皮含有维生素C,可以镇定、温润皮肤;天然芦荟也具有同样效果,取出中间芦荟质敷在肌肤上,有消炎作用,又具有凉快清爽功用,改善肌肤发红现象。

5.【舒缓紧绷的身心】

生活压力会带来肌肤的不适,长期处于压力下肌肤需要特别的照顾,在夜晚聆听轻松愉快的音乐,在大自然的乐声中做好美白保养并净化心灵,舒缓疲惫的身心。

6.【不要摄取含有人工食品添加剂的食物】

健康人的内脏会维持代谢正常,让黑色素顺利排出。而食物中过多的人工添加剂会造成内脏的负担,造成黑色素沉淀,形成黑斑、雀斑等。

7.【并非所有皮肤抗日晒的程度都一样】

通常白皙皮肤比深色皮肤更容易被阳光灼伤,依据自己将在紫外线照射情况下停留时间的长短,来选择相应防晒指数的防晒品。

8.【紫外线长期照射,会导致白内障或慢性眼炎,甚至眼角膜受损】

保护方法是戴上紫外线滤镜:有透明或深色滤镜片。眼部防晒品和化妆品也能避免眼睛四周受到阳光的损害。

9.【日晒前避免服用某些荷尔蒙药物或糖精】

因为在接触紫外线后,这些成分会引起皮肤黑色素加深。

10.【日晒前最好避免用柠檬、芹菜、黄瓜等蔬果敷脸】

因为这些蔬果含有某些成分,很容易在吸收阳光紫外线的同时引起色素沉淀。

现代女性最需要的食物

1.番木瓜。这种热带水果所含的维生素C是橙子的2倍。维生素C可以抵御胆囊病。一个中等大小、大约300克的番木瓜,含有188毫克的维生素C,是人体补充维生素C的最佳来源。

2.亚麻籽。富含一种雌激素的化合物,能有效地防止乳腺癌。在患乳腺癌妇女的食物中加上亚麻籽,调查结果显示:亚麻籽非常明显地减慢了肿瘤的增长。

3.豆腐。豆类蛋白量高的食物能够降低胆固醇,还能将妇女更年期的潮热反应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能使骨骼健壮。因为在豆类里起化学反应的黄酮素与雌激素的结构相近,每天摄入50~76毫克黄酮素能减轻更年期潮热反应,而一小杯豆腐就含有25~35毫克黄酮素。所以,豆浆对妇女顺利度过更年期更为有益。

篇(2)

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人类从海洋中走来,又向海洋中走去”,这是自然变迁和生产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人口激增、资源衰退和环境恶化问题日渐突出,为了持续利用生物资源,人类积极进军海洋。“择海而养”,坚持走健康的海水养殖之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和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养殖密度不断加大,由病原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时有发生,实践中诸多难题有待于鱼病学及病原微生物学科技人员从事大量研究工作,以促进鱼病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及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高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现代工厂化养殖模式的指导下,高等院校水产动物病病防治教育如何顺应现代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水产养殖人才的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用现代工厂化养殖模式透视现行的“水产动物病病防治”课程的实验教学

“水产动物病病防治”是高等水产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水产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目前,本课程的教育特点是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尤其是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因现代水产养殖业向集约型工厂化养殖方向发展,工厂化养殖规模及密度日渐加大,养殖动物的环境条件、种群密度、饲料质量等往往与生活在天然环境中有较大差别,很难完全满足这些动物的需要,降低了水产养殖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这些对养殖动物不利的条件却对某些病原的增殖和传播很有利,再加上捕捞和运输过程中的人工操作,常使动物身体受伤,病原乘机侵入,所以养殖动物比在天然环境下容易生病。因此,水产动物在育苗和养成过程中,疾病往往成为生产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但各高等院校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均与现代工厂化养殖模式不相适应。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生态环境、社会因素急速变化的今天,为了适应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水产动物病病防治”课程的实验教学必须通过教学改革加强和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二、按照现代工厂化养殖模式修订“水产动物病病防治”课程的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参照教育部就高等水产养殖专业制定的指导性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与要求,结合自身特点,我校制定了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动物病病防治”教学大纲。其教学目的要求为:通过讲授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使学生不仅深刻领会和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和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更注重实用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原则指导下为提高水产养殖生产和自然资源增殖服务。

现行的教学大纲为高等院校水产专业“水产动物病病防治”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在现代工厂化养殖模式的映射下,也暴露出相应的缺陷和不足,不能顺应水产养殖业大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现行的“水产动物病病防治”实验教学大纲中的目的要求进行修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及较强动手能力的水产科技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修订新的实验教学大纲必须考虑到:(1)顺应现代工厂化养殖模式;(2)以高等院校水产养殖教育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为原则;(3)以水产养殖教育本科层次为水准;(4)与高等水产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相吻合;(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6)促进教师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目的要求不是单纯要求教师“教什么”,不仅要求学生通过“水产动物病病防治”的实验教学“掌握什么、熟悉什么、了解什么”,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提出要求,使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研究“怎样教”。

三、顺应现代工厂化养殖模式改革“水产动物病病防治”的实验教学内容

现行的高等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水产动物病病防治”的实验教学内容,其特点为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在教材内容中注重追求水产动物病害学科范围知识的系统性。在现代工厂化养殖模式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创新,打破面面俱到、小而全的教学内容。

1.更新教学内容,扩展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纳与传授。

随着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农林牧渔、轻工、食品、化工和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水产养殖学科领域知识更新的频率、速率在逐渐加快。“水产动物病病防治”的实验教学改革,要注意跟踪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变化的动态,将生物技术新的知识增长点和新技术及时吸纳融合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学科前沿的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为他们将来从事水产养殖工作及深入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启发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以临床病例为引导来进行讨论分析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术的综合能力,即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等。实验项目包括病鱼的检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病原菌的致病性、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等。

3.教学、科研相促进。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海水养殖技术突飞猛进,养殖产业空前发展,在众多的海水养殖行业中,海洋经济鱼类的养殖与开发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但目前尚存在养殖设施水平较低、管理不甚规范、鱼种和成鱼频繁交易、大环境逐日恶化等问题,以致病害日趋严重,并已构成制约其人工养殖发展的重大障碍,给养殖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病害防治问题,已成为当前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受到养殖界的特别关注。研究揭示病原种属,建立相应的检验技术,明确感染症的高效防治方法,无疑将对提高人工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学科研互动,使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教师科研,形成浓厚的学术气氛,既丰富了科研工作内容,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科研为动力,教学内容深入拓展的模式。

4.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水产动物病病防治”的实验教学改革中,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突出学科专业的特点。综合性实验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门课程的综合知识或多门课程的相关知识对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综合性实验内容应满足:涉及一门课程的三个以上知识点;或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点;或一门课程多项实验内容的有机综合。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充分运用已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设设计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相关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得以实践、融会贯通,培养其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应满足:教师给定实验目的、方案,学生自己选择仪器设备,拟定实验步骤加以实现;或教师拟定实验题目和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加以实现;或根据相关课程或理论的特点,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得以实现。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使学生不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及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而且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与感知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加强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道波.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J].青岛海洋大学高教研究,1998,(4):26.

篇(3)

现代高校教育由于课题本位和职称评估体系“论文制造”倾向的管理指标,使得教育主体——教师往往忽视自己的本职身份——教师,而去舍本逐末地追求学者身份。事实上,学校以外,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认定,仍然是以其职业身份的本质属性作为衡量其对社会贡献的关键因素。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难题便是在教学与科研间进行左右为谷的利益取舍,更多高校教师在目标去向不明的高校教育转型阶段选择了教学科研并重的岗位,这使得他们置身社会时,在教师与学者身份间往往出现角色混乱。

 

我的个人理解是:高校教师面对受教者(学生)时,无论是在联合做课题还是进行教学实践,其身份必然当其仅当是老师,老师的属性远远大于其学者属性,即便联合做科研的过程本质上讲也是一个教学过程;当高校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社会活动,其面对的对象是学者同仁、社会人士时,其身份必然当其仅当是个人学术兴趣左右下的准学者或专家身份,学者的属性大于教师的属性。倘若一位高校教师在教师身份活跃期,过多代入学者身份,会造成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受教者往往会因被单向度、拔苗助长地填充了过多概念、知识而造成教与学间的隔膜,使得教学永远是Teacher-centred(教师为主)的单边话语;如若一位高校教师在学者身份活跃期,过多代入教师身份,会使得同行间的交流变得失去学术探讨应有的效力。

 

据有关专家统计,“角色混乱”目前是干扰高校教师进行职业规划的最主要障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发展进入现代化转型期所引起的教育内涵的变革。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现代影视教育的四个知识层面、基于“谁可能知道”的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等两方面进行经验叙述与理论建模,以期对知识社会中高校教师影视艺术教育的角色认识有所启迪。

 

一、现代影视教育的四个知识层面

 

知识社会所要求的高校影视教育的内涵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传统教育阶段(至少是互联网没有全面变更人们生活方式时期),高校影视教育内容的目的是告诉学生有关影视艺术的知识、概念和原理,这些知识本身作为高校能够垄断的内容,主宰高校教育的授课形式和方法,有关影视艺术的“知识记忆”教育是高校影视教育的全部内涵。而互联网高度使用的现代社会里,高校影视教育的目的是告诉学生怎样获得有关影视艺术的知识而非影视艺术知识本身,“知识方法”型教育成为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对此可以加以演绎的典型例子,我们可以援引现代数学的研究范式加以证明,即高校教师之于学生存在的意义在于把特定知识体系所赖以发生的条件罗列出来,让受教者明白在这一公理体系里,世界是什么样子以及加以引导,使受教者学会如何从这一体系内导出各种有用的命题,接着,更重要的是,转换到另一特定的知识体系及其赖以发生的条件里,引导受教者了解在不同的公理体系内的“世界”有何种不同以及怎样相遇。换言之,以高校影视艺术教育为例,传统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是把现存的有关影视艺术的知识当作永恒的知识灌输给受教者,现代影视教育则是把现存的有关影视艺术的知识当作传授知识方法的只在眼下有用的案例。

 

其二,在传统教育时期,高校影视艺术知识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体系。

 

(1)关于影视艺术“是什么”的知识,即“Know-what”,这一部分包括可交流的知识,即可用语言和符号表达的关于影视艺术的知识,与不可交流的知识,即纯粹主观感受到而无法言传的关于影视艺术的知识;譬如,你知道这部电影讲的内容吗?你能谈谈自己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吗?

 

(2)关于影视艺术“如何是”的知识,即“Know-how”,这一层面的知识比确认影视艺术“是什么”要更为深入,因为它要求认知者把影视艺术“是什么”的事物具体建构出来。譬如,你知道这部电影讲的内容和意义,你知道如何讲述、建构具有相似内容和意义的一部电影故事吗?

 

(3)关于影视艺术“为何是”的知识,即“Know-why”,譬如你知道这部电影为什么要这么拍吗?目前,中国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大多停留在第一知识层面,正在进入认知第二知识层面,而对第三和第四层面的知识构成无所介入,笔者以为这是为何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没有创新力的重要原因,也是国内高校教师为何科研丧失创新力的关键原因。那么,对应现代影视艺术教育时期的第四知识层面是什么呢?这种知识层面是关于“谁可能知道”的知识。

 

(4)关于“谁可能知道”的知识,即“Know-who”。这类知识越来越重要,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知识的分离将会越来越严重,我们每个人在专业化过程中,对越来越小的知识知道得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越来越多关于人际关系的知识,使得我们通过知道“谁知道什么”继而依赖相互的知识生存下来。高校教师出于更负责地面向自己的受教者更需掌握“Know-who”的知识,而非固守自己获得某一阶段学习经历的学位证明,与其他知识缺乏交际。这也是为何今日的高校教育方针在知识内容上更主张协同创新、在教师能力教育中强调情商教育、主张创新型任务式教学的原因。

 

二、面向“谁可能知道”的知识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面向“谁可能知道”的知识,也即“Know-who”的知识要求教学者与受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彼此保持一种信任关系,围绕着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任务,共同展开任务式、合作式的学习,受教者需要由“学答”式向“问题”式转化,受教者将会就所要学习的影视艺术知识进行提问式的知识习得,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性地解决问题。而作为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实践感悟,鼓励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还要通过学习任务的设定,塑造他们创新性的人格,提高他们与人交际以及与自我已有的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课堂实践中,教师需要创造交流的环境,探索师生互动、受教者个体间以及受教合作小组间进行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组织流程简单而言,有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设置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受教者的学习动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启动受教者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是从未知到已知的桥梁和中介。教师通过自己的经验习得,对影视艺术系统知识整理编排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课前布置给受教者,引发其思考,善于创设质疑情境,让受教者由传统教育中机械化地、被动地对知识的全盘吸纳转化为对“谁可能知道”的该类型知识的主动探索。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营造出亲和民主的课堂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受教者的学习兴趣、学习好奇心,进而促成问题意识得以生成的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要善于从受教者已知的知识与经验中发掘问题,创设生疑的情境,降低学习难度,促使受教者对问题产生兴趣。影视艺术领域的内容很丰富,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使受教者产生问题意识激发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师需循循善诱,适当鼓励,适时刺激,让受教者根据课题教学的总体目标,有机会发表见解、敢于做出评估并能够对富于个性反应的课堂反馈,做出积极的评估。因为有了巧妙的问题设置,受教者对自己并不熟悉的知识建立了求知关系,而教师对受教者个性反馈的积极评估又有助于具备“问题意识”的课堂环境的产生。因此,受教者得以独立思考,解放思想,不唯书本,不唯教师,不唯权威,敢于大胆质疑问题,通过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建立其与所要习得知识的主动联系,参与意识得以体现,有助于就探索“谁可能知道的知识”建立学习动力。

 

其次,设置课堂的交流情境以激发受教者的合作意识。

 

事实上,David和Roger Johnson早在1925年便提出过所谓“一起学习”的学习模式,在他们的这个学习模型中①,受教者总是被分成4至5人一组,集体完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的任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任务的评估者与引导者而存在。在小组共同体的学习过程中,受教者个人、受教者之间将建立亲密的学习关系与互助关系,他们会共同分担学习的压力,并可通过学习的“目标互助”“任务互助”“资源互助”“问询互助”“角色互助”“受教互助”等一系列可被辨识的互助方式,建立交际交流交融的学习情境,并有助于共同积累与分享共同追索“谁可能知道的知识”的学习任务。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就受教者针对学习方法、经验积累以及关系磨合方面给出具体的技能指导与经验分享,以便受教者间的合作意识能够紧密围绕着学习目标展开。

 

篇(4)

詹姆斯,莱特的《春之意象》是深层意象的典型代表作:两个运动员/正跳舞在风的教堂里/一只蝴蝶/飞落在你绿色话声的枝条上//几匹羚羊熟睡在月亮的灰烬。正如布莱曾说的,“深层意象诗是通过对无意识的开掘,使得想象的跳跃和比喻的转换成为可能,使意象从心灵深处跃起。”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意象:两个运动员,一只蝴蝶和几匹小羚羊从深层潜意识中跳出来。与诗人的主观感觉密不可分,表达了诗人特有的感受。读者惟有透过表面荒谬或不相干的联系,才能把握深层意象诗的精髓。诗人张振民出生于60年代末期,在诗的田地里已辛勤耕耘20多年。他的诗歌里有第三代诗人呼吁的个体意识,又有英美诗歌的渗透,还有民族本土精神。因此读他的现代诗可以领略不同于传统表达形式的意象,无不含着外国诗歌的影响。诗人张振民在《新诗集的黑夜比你长》一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突破了传统诗歌不重视“象”的局域,突出了“象”的作用。用诗人特有的联想和独特的情感填满了意和象的沟壑,在他的诗作里“意”和“象”浑然一体。

从《一粒芝麻》中的意象可以看出诗人卓越的才华和驾驭深层意识的能力:一粒芝麻从田间穿过/途经我身旁/多香啊/小南风突然卧倒/鸽子与麻雀的欢跃/眼睛的光亮与麻雀的嘈闹/搅在一起/把秋天闪在了山崖/太阳的光线披散开来/我低低的喘息/像芝麻就要起飞/瓦蓝天空的窗口向西/此时我与二两秋波的距离/仅仅相隔一层香气/这香气在穹窿之下/多像一粒芝麻溢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

诗人透过一粒芝麻感悟人生的意义,春华秋实的价值。把一系列意象罗列在一起,对深层意识的挖掘诗人用一粒芝麻和香气让人联想到收获和秋天,小南风和鸽子与麻雀给人收获的时动态的喜悦。第三节里太阳的光线告诉我们已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和就要被加工的芝麻。最后两节里蕴含着自然界规律的秋天描写成了二两秋波,散发着田园生活的收获浓缩成了一层香气,和一粒小小芝麻所蕴含的生命的意义巧妙地凝结在一起。

90年代的诗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风格比较轻快,没有逼真的描绘,从主观意识出发,运用象征、暗示、类比等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地概括。《汜住那座山》是一首咏秋诗,诗人使用形象的语言,再现客观景物和浮现在诗人的深层意识中的真情。中国诗歌的传统就是重情,触景生情,主张情的抒发。在这首诗里,诗人先渲染秋天的气氛:那座山上的秋天/该红的果实红了/到山上看看吧/山上的空气香得浓缩成一团/有几颗青果躲在树叶后面/闪着春天的媚眼/。通过视觉意象效果渲染果实红了,之后是嗅觉意象效果描绘秋天香得浓重。接着诗人近观,用秋天的漫山红色的果实中几粒别致的青果意象营造了一个秋天的美丽的图画。红果、青果、春天的眉眼、一团香气等崭新的现代意象令人耳目一新。这些眉眼似乎还有一些纠缠/不肯离开/殊不知/果树对叶子的眷恋已层林尽染。诗人接着用红色表达果树对绿叶的一往情深,而相比之下青果、春天的眉眼比不起红色之恋的沉重。诗人并未停留于此,不满足于实景再现和不止步在青果、红果等的类比,而是充满西方诗歌批评理论中的预见性和哲理性,深化诗人对秋之迷恋:记住那座山/在树前/我的心已漫山红遍。詹姆斯・莱特璇于《开始》,月亮把一两根羽毛掉落到田野里。/黑麦在倾听。/别动。/现在。/它们在那里,月亮的孩子,在尝试/它们的翅膀。/在树木之间,一个纤细的女子抬起她可爱的/面庞的影子,现在她步入空中,现在她彻底/消失,在空气中。/我独自站在一棵老树下,我不敢呼吸/不敢移动。/我倾听。/麦子斜靠着它的黑暗,/我斜靠着我自己的。意象月亮、羽毛、黑麦、月亮的孩子、翅膀、纤细的女子、麦子和黑暗等相继出现,叠加,思维在跳跃,比喻在转换营造了一幅浪漫的夜景图画。

意象的形成都会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任何诗人都肩负着社会的责任,时代的责任,“社会责任是诗人的自然属性”。意象的形成也是诗人自我情感表达的结果。任何诗人都是时代的记录者,社会责任的肩负者,文化的承传者。现代诗歌突破困境和提升思想的捷径就是根基于和传统文化之中发扬光大民族精神。诗歌不是语言的框架,不是词语的游戏,是时代的脉搏,文化的凝结,社会的缩影。诗人一反朦胧诗的浪漫主义诗风传统和浮夸的气氛渲染,用朴素简单的风格搏动读者的心弦。诗歌是诗人激情的进发,诗人对时代脉搏的轻叩,对朴素的捧抚,充满了对自然的倾心,用敏锐的灵角触及被忙碌的现代生活所尘封的世界之心。诗人对面有个植物园,成了诗人忙中偷闲必去的消遣圣地。这里可以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生活的繁琐,都市熙熙攘攘中的一块平静的港湾,而这种平静是心灵的平静,是灵魂的净化。而现代人却对此熟视无睹,美丽的风景没有让人们带回到平静的田园风光之中,自然和往昔似乎成了现代人的盲点。遍地杂草竹子与树/丁香花的夜语/池塘的露宿/千万双眼睛居然捕捉不到/一缕来自民间的风俗。

作者从独特的视角观察现代新生的美丽是拔地而起的楼台,类比为一株株的植物,笼罩住了块块的田地。固内有建筑/草木苍生落地为户/拍一拍胸膛敢问八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88-01

在文学中,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味深得大家喜爱,不管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律和创作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策略帮助学生领悟诗歌之美。让学生从诵读诗歌开始,逐步领悟诗歌创作的技巧,尝试创作诗歌。

1 诵读诗歌,体味韵律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诗歌的时候往往采用朗读、背诵的方式,教学方式较为固定,学生往往会感到厌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游戏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韵律。

教师可以将诗歌的内容、意境用图片或影像展现出来,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朗诵,在背诵诗歌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先用图片来帮助学生记忆,然后慢慢地撤掉图片,让学生独立背诵。例如在学习《锄禾》《悯农》的时候,就可以展示农民在阳光下耕作的图片,而在学习《春晓》的时候也可以用满地落花的动画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除了用多媒体课件以外,教师还可以用小游戏来帮助学生诵读诗歌,可以是直接在游戏中用诗歌来代替原本的童谣,例如在玩丢手绢的时候用《春雨》来代替原来的儿歌,还可以将诗歌和游戏融为一体,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玩模拟划船的游戏,让小朋友们一个个搭着肩膀排队,模拟在船上,第一个小朋友一边做划船的动作一边和大家一起朗诵诗歌,随着划船动作的加快,朗诵诗歌的速度也要加快,看看谁先跟不上步伐,跟不上朗诵的节奏。

通过这样的方法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在游戏中有节奏地诵读来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律,自然而然地对押韵的方法有所了解,体会到诗歌独特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 咬文嚼字,感受魅力

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读通诗歌,背诵诗歌以外,还要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是如何斟酌字句的,通过咬文嚼字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诗歌的美。

在学习古典诗词的时候,诗歌中的对偶现象是很常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其抽象的定义,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用更直接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叫做对偶,例如在学习《悯农》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上句“春种一粒粟”,然后让学生一字一字地尝试自己对出下句了,如教师可以提问“春天种下种子,那么和它对应的什么时候该收获了呢?”“‘一’表示数量很少,那么什么数字表示数量很多呢?”通过这样解谜游戏一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叫做对偶,它的特点是什么。

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来感受一下诗人是如何推敲词句,使用最精准的字眼,写出最生动的形象的。例如在学习《山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霜叶”对于准确地描述作者看到的场景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用“枫叶”、“红叶”这样的词语,而偏偏要用“霜叶”呢?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更加明白如何斟酌词句。

通过这样深层次的理解之后,学生将会对对偶等诗歌创作的技巧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要如何写作诗歌。

3 品诗论词,意味深长

要更好地理解诗歌,就要更好地理解诗歌深层次的韵味和意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诵读诗歌中感受到诗歌中隐含的思想,了解其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操。

在学习《七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逶迤”、“磅礴”等字眼中想象壮观的场景,必要的时候可以配合让学生观看祖国山川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对其有真切的感受。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析从“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只”和“更喜岷山千里雪”中的“更”等词中是否能够感受到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诗歌的深层次内涵。

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诗歌中的内容和意境用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亲身演绎的方法也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中的韵味。例如,在学习《小儿垂钓》这一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扮演小儿,表演“侧错莓苔草隐身”是什么样子的,让另一个同学表演“路人借问”的动作,看扮演小儿的学生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怕得鱼惊不应人”的场景。

诗歌博大精深,短短的词句往往蕴含着深深的意蕴,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之中的意境美。

4 牛刀小试,尝试创作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低,所以要写出符合格律的诗歌可能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学习写作在节奏、韵律方面相对比较宽松的现代诗歌,又或者是尝试写打油诗,降低了诗歌创作的难度,再让学生尝试写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教师可以在学生参加了课余活动之后让他们尝试用诗歌来写出自己心中所想,

篇(6)

李少君的诗面目清晰,很容易就能看出其风格与取向。与他的思想评论文章的风格相反,他的诗歌非常沉静,主题单纯,所写几乎都是自然之美或内心(之爱)的微妙,音调和谐,气息徐缓。他诗歌的整个风格可谓温婉柔曼,幽静闲适。在具体写法上,他的诗语言干净,篇幅简洁;没有细密的描写与铺陈,只是用简洁的笔墨把主客融合的基本感受描画出来,留出大量空白,留下意义回荡的空间,使余味悠长;这是一种空灵之诗。总的来讲,他的诗是一种风格鲜明,成熟稳健的诗。它有自己的伦理基础,美学追求,有自己从属的传统谱系。这是一种高度自觉,根植于文化与教养的极为文雅的风格;是一个心智全面成熟的诗人,认识、经历、修养各方面都成熟之后的诗人高度自觉的选择。这种风格尽管有着自己独立的整体面貌,让人可以很容易辨认出来,但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它不激烈、不炫目、不突兀、不喧闹、不极端,它显得温和幽静,偏于保守,是一种单纯的诗。

事实上,这种单纯的诗,在其表面欺骗性的简单之下,隐含着种种复杂的动机与意图。当今时代最风行最喧腾的诗潮,一是那种诉求解放与进步(先锋),追求平民化、本地化与反文化,语言质野粗放(包括粗口)而现实感强烈的宣泄愤怒的诗歌。一是那种相伴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而来的现代诗歌观念(均自西方来)影响下的诗歌,充满智性的反讽,复杂的隐喻,互文映射和语言游戏的诗。李少君选择写一种极为风雅闲适、山水农业、传统文人色彩很重的诗,显然有别于时代氛围,有点固执,有点危险,有点一意孤行。这种选择事实上也是一种富有批判性和挑战性的表态,因此,在李少君单纯的诗风之下,他的诗和他的评论其实一样激进,一样单刀直入,只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可称之为“保守的激进”。正如他自己说的:“创新有时要从‘复古’开始”①(《诗歌的草根时代》)。当然,在现代诗歌史上,复古是一条始终相伴的路线。比如被视为英美现代诗代表的T·S·艾略特宣称:“政治上,我是个保皇党;宗教上,我是英国教徒;文学上,我是个古典主义者”②。还有帕斯捷尔纳克晚年也一再强调自己的“古典主义”态度。但同样,简单的“复古”旗帜之下,仍掩盖着很多复杂的问题。在李少君的“复古”诗风之下,依然有为什么复古?复什么“古”?如何“复”古?等等问题。我想结合李少君具体的诗歌文本,来分析他诗歌中的复古取向,肯定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能给我们启发的事。

当代诗歌中,可以说一直隐现着一条不太为人注目的“复古路线”。很多诗人在言谈中流露过对中国古诗传统(或文化传统)的追慕、向往与回归的消息。我仅举俩人:萧开愚和柏桦。萧开愚在2002年的《大江南北》发刊词中说:“新诗凝滞,概不通古”。对新诗的写作主张:“一,当代诗;二,通古”。原因是:“百年来,诗家始于学舌,专攻他人语言的局面日趋自然”。目的是:通古可以“维来历中之今日,维群中之我”,可以“重见文章精神”,可以“与其他语文交相惠悦”③。他的文字很古奥,意思很简单:新诗一开始就学外国诗(实际是欧美西方诗),一直学外国诗,未能继承本国古典诗传统,导致成就不高。接续古典(诗)传统才能为当今(的诗)定位,为世界(诗)中的中国(诗)(人群中的我)定位,才能恢复中国诗的精神,与外国诗进行双向互惠交流。柏桦在《水绘仙侣》和解说中,要接续古代中国诗的“逸乐”传统,一种理想的江南风物世界,一种才子佳人神仙眷属的文人生活:有钱,又有闲,又有才华风雅,又有漂亮、温婉、善解人意的女人,又在气候温和、有秀美的人工造就和控制的园林风景。他强调这是一种和“革命美学”,和刻画残酷的社会现实的斗争美学相对立的个人逸乐美学,是大时代之中更真实的个人情怀,个人小日子的美学。柏桦的传统,可谓文人才子“美梦文学”传统,一种个人的自我满足与享乐臆想。而在萧开愚的写作中(从《向杜甫致敬》到《破烂的田野》)体现的是一种儒家精神: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承担(清理外来思想),对国家政治伦理,群体与个人命运的关注。我们可以看出,同是对传统的回望与致敬,柏桦和萧开愚所针对的现实,所表达的内容却完全不一样。那么,李少君的传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传统呢?我们来看他的《玉蟾宫前》。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两节是一幅安宁恬静的田园风景,后一节是看到这风景的描述者(我、诗人、读者)的感受议论。前两节所写让我们既觉惊异、新鲜,又觉得熟悉。惊异来自这境地的真切、清新、安静,与描写这境地的白话语言的表现力:准确,精细,微妙,传神。“一道水槽横在半空”,进入得非常直接,自然,如口头语,下一句“清水自然分流到每一亩水田”也接续得极自然而有韵味。实际上,我们把第一行去掉一个字,第二行去掉四个字,就成了这样:“一道水槽横半空,清水分流水田中”。同样“牛在山坡吃草,鸡在田间啄食/蝴蝶在杜鹃花前流连翩跹”节奏的变化也很好:两个短句,接一个长句。古诗歌行体中,两个五言句,接一个七言句,比如:“山坡牛吃草,田间鸡啄食。杜鹃花前蝴蝶忙”之类。这些都在现代白话文中被融合与自然语气之中。这种惊异又熟悉的感觉最突出的当然是最后两行:“桃花刚刚开过,花瓣已落/枝头结出一个又一个小果”。熟悉是因为这精细入微的观察、语言的传神与诗意完全承接谢灵运的名句:“初篁苞绿籜,新蒲含紫茸”(《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所启动的中国古诗中对植物萌发、生长的细微体察与注目;惊异是桃花落后结小果这印象的鲜明、深刻,还有现代汉语表达此景的从容、自然。第二节写到山下零散的房子,敞开的门,门上的福字。这两节总共写到了水槽,流水,水田,牛,鸡,蝴蝶,杜鹃花,桃树小桃,房子。这是万物生长茂盛的暮春时节,田园风光的一切,就差人出场了。但在第三节,李少君来了一个戏剧性的转变:让诗中的描述者、观看者(我)出场宣告这田园风光中没有人!——“在这里我没有看到人”。因为他要强调的是:“却看到了道德,蕴涵在万物之中/让它们自洽自足,自成秩序”,他突出他看到了道德,秩序,在万物中“自洽自足”。这是他诗歌的目的和终点。我们可以看出他这首诗有两点:一、田园自然风光;二、自足的美好的道德、秩序。

类似的还有《咏三清山》、《黔地》、《贺兰山》等,这些诗在李少君的诗中具有代表性,它显示出李少君所要传承的古典传统既不同于柏桦富裕的才子佳人的逸乐,也不同于萧开愚克制的儒家精神(社会群体关系中的礼义仁智信),而是田园自然,山水自然,以及道家的清静无为、放任自由的道德与秩序。李少君把自然当作他诗歌的核心。他把自然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价值。在诗集《草根集》的序《在自然的庙堂里》中,他对此有充分的说明。当然李少君的诗歌所写的自然和他所指的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自然,与老子“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所指不一样。老子的自然,显然是一种无形而弥散的至高原则,在道之上的最高之处维系、主导天地的一切存在与运行。而中国古诗中的自然是处于道之下的天地之中的,为人接触、目睹、可知可感的具体、有形之物象,被称之山水自然或田园自然之类。但李少君的敏感无疑抓住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中国古典诗被称为“十诗景”,就是说,十首诗有九首是涉及自然风物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古代论诗套话。自然之景,在古代中国诗中既是审美对象(其唤醒诗人内心惊叹的形态与变化的新奇之美),更重要的是寄情抒怀的媒介,是抒情的方式。自然之景当然也是论道的场域,但就这点来说,在古诗传统中,并非主流,相反常被批评。东晋玄言诗一直受攻击,累及谢灵运的山水诗的论道结尾,还常受人诟病。实际上谢灵运山水诗更多是以孤独个人的呼吁、呼吁理解与友伴为结尾:“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田园树园激流植援》),“不辞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欢,赏废理谁通”(《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非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石门新营所住》),“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登石门最高顶》),“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石门岩上宿》)。王维的山水诗被认为充满禅味,但并未脱离山水形态的准确描摹,只做实写看,佛意于诗意无关紧要。因此,即使是山水田园风景为中国古诗传统,而李少君的解读也实为他自己的发明,这也恰合了他的“创新有时要从‘复古’开始”。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人的活动,休息或劳作,愁苦或欣慰,居中心位置,是写“人在自然村社中的生活(包括交往)”。但李少君的诗,在这些田园自然或山水自然中,宣称“在这里我没有看到人”。他的风景中没有人(如这首《玉簪宫前》,《某苏南小镇》,《春》等)或人很小(如《鄱阳湖边》)。他把这人所占的空间腾出来,留给他的“道”。因为对有意识的“复古”主义者,这古典诗境首先是一种价值,一种道。对李少君来说,这种道正是现代社会种种弊端的反面:当今社会形态与价值(城市、工业、)的混乱,压抑,焦躁,污染,异化,空虚,无根。而那个充实、清新、有序、在山水自然中充满生机的农耕村落生活,正是对当今现实的批判。因此,李少君的传统所针对的是现实社会状态。就这一点来说,既不同于柏桦针对的革命美学,也不同于萧开愚针对的新诗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处境。因此,复古也可以是一种激进的现实批判。

在李少君直接追慕古代诗歌精神的诗中,《南山吟》极为突出。这大概是现代汉语写的禅诗中最为奇妙的篇章之一了。“菩提树”,“打坐”,“大境界”,“轮回”,这些词,无疑带着佛教味。第二节白云的变化与循环和时间中的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强烈而恍惚,非常美妙。这种诗,既是作者的经验和领悟,同时很明显又是自觉地归属于一种精神传统,是一首“向传统致敬”的诗。同样,在李少君的诗中,他所强调的自然直接就体现在他诗歌的题材中。他的《玉簪宫前》,《咏三清山》,《南山吟》诗题就有道家味道。还有众多关于时间与地点的诗题(时间与地点正是自然的两大属性),如确定季节与时辰的诗题:《春寒》,《仲夏》,《北国之秋》,《傍晚》;如指定地点的诗题:《南渡江》,《佛山》,《石梅小镇》,《鄱阳湖边》,《青海的草原上》,等等。这些有关时间与地点的诗题,都是即景式的题目(与此相对,有纪事、抒怀等类的题目),也就是与自然面对,在自然之中。这都表明我们前面所提到李少君诗歌在承继传统时的两点价值判断:一是自然,二是自然(自然中的生活)所体现的道德、秩序、善与美等等伦理理想。这可谓他诗歌的出发点,价值与伦理基础。

当然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并不止于伦理价值的阐明,更重要的力量与影响来自其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当然也更隐蔽而不容易辨识,它完全潜含在诗歌的每一肌理之中。这种美学风格的确定是一种自觉的选择,在众多的传统可能性中,独取此格。当然同时也与个人精神气质、性情有交互关联。李少君诗歌的风格偏于幽深,寂静,如《夜深时》这样的诗:

肥大的叶子落在地上,触目惊心

洁白的玉兰花落在地上,耀眼眩目

这些夜晚遗失的物件

每个人走过,都熟视无睹

这是谁遗失的珍藏?

这些自然的珍稀之物,就这样遗失在路上

竟然无人认领,清风明月不来认领

大地天空也不来认领

这是一种“触目惊心”,几乎让人脱口惊叫,又只能被寂静深深笼罩的诗境。这是心灵上的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应:心被深深的刺中,被如惊雷般的寂静刺中。这么珍贵、华美、灿烂,又这无声无息,这么彻底地不受人注意地独在一隅发生,消逝。这是无人进入之境的清幽和寂寞。这种寂静,孤独,幽深,有些清冷的诗风,不仅体现在他此类有关植物花木的自生自灭的诗之中,甚至也体现在他有发现的欣喜的诗中,如《山中》,这首诗非常清新,但仍是幽秘之境。这是木瓜,芭蕉,槟榔密集,没有行人与车辆的旧公路(废弃了一般),虽然出现了人家(我们前面说过他的诗中经常无人,或人很小),但“门扉紧闭”(人还是没有出现),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即使如同“一枝红杏出墙来”一般,“一枝三角梅探出头来”,热带鲜艳的深红色三角梅应该比南宋的红杏更热烈,但依然让人感到清幽。或者这清幽就来自这无人之境中植物(花)的灿烂与热烈。他的很多诗,都是抒情主人公一个人独自在一种充满意味却始终未有其他人出现的世界中,独自感受。也许是这个特别的“我”总是独自面对世界,独自一人行走、感受,给他的诗这种清幽,寂静之感?比如《偶过古村落》是单独这样一个人,《江南小城》是,《偈语》是,还有很多诗都是。这种幽静不止体现在这自然的描写中,也体现在写“心事”之诗中,心事的寂寞,如《可能性》:

在香榭里大街的长椅上我曾经想过

我一直等下去

会不会等来我的爱人

如今,在故乡的一棵树下我还在想

也许在树下等来爱人的

可能性要大一些

一个孤独的、等待着的人,一个在不同的地方总是在里对自己说话、对自己期望、说着自己的决心的人,当然是孤寂的,清幽的。这个爱人,在心里,是那么的不确定,飘忽不明。这心事当然是难以述说的。即使那些有明确的想念的对象,不确定的“爱人”成为了确定的“你”,如《在江南的青山上》,这种心事还是在自身之中,在自己的心里回旋,并未真正到达远方的“你”那里,还是在想象中对你说,还是止于自己说给自己。

李少君还写有一些极为幽静的居家诗,如《三角梅小院》、《隐居》等,这当然是一种文人趣味很重的诗,写的都是幽居与闲情,按白居易的分法,这些属于“闲适诗”(那两首写年轻女孩的诗该属“感伤诗”)。这种文人诗的自得其乐,与其追求生活的自适与精神文字的传达之快乐,在下面这首《早归人》中表现得更突出:一个诗人直接出现了,出现了他对诗句获得的喜悦:

我在细雨蒙蒙的清晨归来

担心打搅尚在梦中的年迈父母

静静地站在院子里,等候鸟啼天明

想起这么一句诗,兀自微笑

总的来说,李少君的诗,似乎蒙上了一层被薄云过滤后的光,总是有点幽暗,寂静。不是那种特别明亮,开阔,热闹的诗。诗中的情绪总带着寂静,有时是落寞。表面极美之境,也有一种空寂之感,幽深如古寺一般。我觉得他的诗在美学风格上混同了古代风流才子诗歌的纤细柔情,佛道诗歌的幽暗空寂,文人诗歌的闲适自在。他有一首诗《安静》,最后一句是:“全世界,都为他安静下来了”,这好像是他自己诗歌的写照。他一直致力于写出一个“全世界都为他安静下来”的诗歌之境,是不是因为有感于当今世界太嘈杂,当今人们内心太凌乱的一种诉求?他接续的是山水田园诗的传统,这个传统包含着平民化(陶渊明)和贵族化(谢灵运,王维)传统,并演化出一种文人趣味的余流。他为自己的诗确认了“道德与秩序,善与美”的伦理基础,在美学风格上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江南文人才子味很重,有些甜软、温润,也有些绮丽、清新。

对新诗发展的展望、批评与反思中,一直有人提出要接续传统,但这些说法只是说法,因为缺乏成功的例子而没有信服力,让人觉得只是一种空洞的态度,就是郑敏这样的人如此说,也没有人真正当回事,因为不能在实际的写作中体现出传统的话。很多当代诗人表明了他们对古代诗人的追慕,但他们似乎只知道李白、杜甫这些名头大的诗人,在他们的写作中并未表现出对古代诗歌历史细部的、与个人性情相投的深入专注的理解与精神归附。但是变化确实在发生,我前面提到的萧开愚,柏桦,李少君,确实在身体力行。其他还有很多诗人也在这么做。这些实际写作,可能有很多不理想,失败之处,但这加深了我们与古代传统的亲近。我想一大批诗人今天都在默默致力于这一方向,这种努力并不那么轰动,引人注目。这也与我们国家今天在世界上的处境相关: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要在调整中适应这种新的关系。真是难以想象:仅仅二十年前我们的诗歌唯西方是瞻,仅仅十年前我们的诗歌充满反文化腔调,那时难以想象会有人如此标举“复古”旗号。也许今后的十年,当代诗人将极力深入古典诗歌之中,使之现代化,而使新诗历史与古典诗歌历史接合起来。就这点来说,我认为李少君的写作是极为敏感的,探讨他诗歌中的传统影响也非常有意义。

注释:

篇(7)

我率先示范。课间,我开始在教室、在走廊阅读一些诗歌集,如《让太阳长上翅膀》《飞鸟集》《新经典日日诵》《世界经典儿童文学:童诗精选》《世界经典儿童诗》等。当天就有学生问我:“管老师,你读的是什么书呀?”我故作神秘:“这可是我的秘密哦,暂时还不能告诉你,我只能说我特别特别喜欢读。”

儿童就是这样,好奇心很容易就随着教师的“故作神秘”越发膨胀起来。渐渐地,下课围在我身边的学生多了,悄悄趴在讲台边盯着我那几本书的小眼睛也开始多起来了。有些甚至忍不住开始“窃读”,眼里全都是光。以至于后来,我在班级讲起这几本诗集的时候,好多学生都跟我说早就买好了。一切都在我的预期之中。

半个月之后,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我在班级的语文角写下了泰戈尔的一首诗――

“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疑问。”/“天空呀,你回答的话是什么?”/“是永恒的沉默。”(泰戈尔《飞鸟集》)

课堂上,我跟学生说:“这叫现代诗,这首诗是大文豪泰戈尔的作品。”我让学生反复读几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情感。同学们读得兴致盎然。

从那以后,5分钟的课堂诗歌诵读时间成了每节语文课的“餐前甜点”,也成为同学们每天的必修课。今年的教师节,这批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来看我,跟我讲他们的语文课堂有5分钟的演讲、5分钟的美文欣赏、5分钟的好书推荐……但,每一个都很怀恋我们班的5分钟诗歌诵读。

5分钟诗歌诵读,我和同学们一起为之取名:“每日一诵”。语文角上的诗歌每天翻新,泰戈尔的深邃让同学们沉浸于思考,金波的情趣又让同学们乐在其中。我还经常拿来一些独特的儿童诗给同学们欣赏,如:加拿大诗人但尼斯・李的小诗《进城怎么走法》――

进城怎么走法/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起/左脚放下/进城就是这么个走法。

单纯、浅显、质朴、平常……所有朴实无华的词语似乎都可以用来形容它给人的感受。我还记得,同学们刚开始诵读时,个个露出嘲讽的神情,还有的同学不屑一顾地笑道:“这也太简单了吧!”我笑道:“提起,放下;提起,放下。世界上又有哪件事不是这么个‘走法’呢?”同学们愣住了,若有所思。下课的时候,我看到了同学们将这首小诗认真地抄写在自己的小笔记本上。其实,儿童诗里深与浅的辩证,趣与理的交融,何止让同学们惊异万分,就连我,也一样是渐入其境,乐在其中。

B

不久,我开始有意识地将寻觅儿童诗的工作交给同学们。我利用班级语文学习加分奖励平台,鼓励大家寻觅儿童诗,诵读儿童诗。我在班级宣布奖励方案:推荐一首加1分,被选中并且自己愿意在语文课堂感情诵读出来再加1分,被老师选中抄写在语文角上一次性加3分。第二天,我就给班级中寻觅到儿童诗歌的学生每人加了1分,给三位被选中并且愿意诵读的学生每人又加了一分。同时,我在黑板上抄下了大家选中的小秋同学推荐的一首诗:《安慰》――

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顾城《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

同学们选中的理由是:将自然景物和孩子的生活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画面感强,将孩子的活泼可爱与奇妙想象表现得极为自然。那一天简直快乐极了!同学们尽情地读诗,尽情地发现儿童诗中的奇妙幻境。这也将班级诵读儿童诗的活动推向了。

从那天起,课间到处是同学们在比赛谁找到的儿童诗多,谁找来的儿童诗精彩,甚至有的比赛谁读得最好。每每走进班级,时而有学生拿着网上打印的儿童诗在读,或捧着买来的诗集,一脸灿烂地走到我的面前,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老师,老师,这是我带来的……”瞧,儿童的世界就是这般鲜活而妙趣横生!仿佛你只要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太阳,他们立刻就可以灿烂炫目起来。就这样,语文角和“每日一诵”展示的,几乎都是同学们自己寻找到的儿童诗,如《露珠》――

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的耳朵里//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金子美玲《向着明亮那方》)

全班同学都非常喜欢金子美玲的这首诗。如此这般奇特曼妙的想象,赋予动植物以生命,又与儿童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读来使人的内心不知不觉地变得柔软而又明亮。这首诗引发了班级中的“金子美玲”热,课后,有很多学生去搜集金子美玲的儿童诗,有的同学还买来了她的诗集《向着明亮那方》。同学们自然地实现了从一首诗到一位诗人、一本诗集的跨跃,这确实是让我惊叹的事情。是的,儿童喜欢一首诗的理由很简单――只要自己单纯地喜欢就行了,似乎没有那么多成人眼中可以成为理由的理由。

当然,也有不少同学带来的不是儿童诗,但是,这些诗距离儿童的世界,尤其是五六年级的同学很近,我觉得这样的现代诗也是可以给学生诵读的。如,有一个学生带来的这一首诗――

雾 [美]桑德堡

雾来了/踮着猫的细步/他弓起腰蹲着/静静地俯视/海港和城市/又再往前走。(网络《译诗精选》)

诗人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雾的梦幻身姿,这让一贯喜欢或只会运用“蒙”“神秘”等词语形容雾的同学们眼前一亮。

诵读,不求甚解,也一样可以读得诗意盎然。

篇(8)

一、关于原诗

《大麦歌》是美籍女诗人莎拉.特雷弗.蒂斯戴尔 (Sara Trevor Teasdale, 1884年8月8日-1933年1月29日)的作品。岁月的消逝,爱情的喜悦与幻灭,往事的追忆,人生的孤寂,死亡的沉思是蒂斯戴尔诗作中常见的主题。她的作品情感节制、冷静,语调温柔、含蓄,用字精练且擅长营造气氛,因此诗的密度颇高,十分耐读。

原诗第一段前三行,简洁交代大麦生长的环境。低洼海边经常被海水浸泡,海风侵袭,形成贫瘠的盐碱地。这种环境生长的植物,其外表弱不禁风,bending这一词就写出大麦那脆弱的姿态,也揭示了大麦的这一脆弱形态同恶劣环境的因果关系。诗中三至六行,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的把大麦被海风劲吹的声音比喻成歌唱。歌唱本是一件愉快的事,能够在恶劣的条件中歌唱,恰好把大麦坚韧,不畏艰辛的乐观精神体现出来。第二节,写大麦在海风中无数次倒下又站起的姿态,象征“我”也会像大麦一样不屈。第四行,赋予大麦强忍痛苦昂奋不屈的性格,使它成为表达作者思想的载体。

作者写大麦,并没有简单的停留在对这一植物的歌颂上,诗歌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把主体转到“我”,将贫寒的自己同孱弱的大麦相类比。纵然无力改变命运,也永不向厄运低头,也要把愤懑变成不屈的歌声。全诗寄托作者对弱小生命顽强生长的赞美,体现诗人对不公命运的抗争,对生命的坚强态度。

二、关于译作

三译作,郭沫若的翻译为直译,翻译成现代诗,李敖和朱令则采用了意译,两者在语境上较为同步。下面先对郭沫若的译诗作一番浅析。

郭沫若保留原诗在结构上的基本格调。Like一词在诗中作为比喻连词,沟通“我”与大麦的联系。郭译也把这一比喻体现出来,但从语法逻辑上看,其翻译有所欠缺。第一节,“像大麦那样,……不断地低吟,摇曳”,“像”是比喻连词,“像大麦”,从后面的句子可以看出,主语“我”,只是被省略。再来看原诗对应的句子like barely bending…,该句中,”bending in… wind ceaselessly” 是定语成分,修饰的是”barely”, 所以应该是大麦“在强劲的风中,不断地低吟,摇曳”。这样一来,把大麦的动作译成“我”的动作,所以郭的翻译是欠佳的。

第二三节,郭依旧采用直译,把“我”的姿态表现出来。因为是直译出来的现代诗,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只能蕴藏在诗中,需要读者对其进行二次解读。郭沫若是该诗较早的翻译者,其在翻译时的不足也成为后者的借鉴。李敖和朱令的翻译则在音韵,意境,情感等方面有很大改进。?李敖连跨两道台阶,几十年后,这首诗又出现更加完美的朱令版。两位译者都将这首诗以鲜活的画面,悦耳的音韵,坚韧的情怀,凄凉的意境展现在读者面前。但由于两个版本在遣词造句,句段排列上的微小差异,两者在各句的翻译效果上也有些许差别。下面,就将李敖和朱令的诗译逐句较析,引用时李译在前,朱译在后:

第一句“麦穗曲身偃”,与“大麦俯身偃”相较,朱令的翻译更符合逻辑,也更具音韵美:麦穗是大麦的头部,不可能脱离麦杆单独下垂,必然是连同麦杆随风摇摆的。朱令改成“大麦俯身偃”,说的是整株麦子的动态,弥补了这个缺陷。同时,从大麦的生长规律来看,“麦穗”仅指抽穗到成熟的阶段。朱令用“大麦”是指从发芽到成熟的全过程,更符合生活逻辑,也体现出大麦的整个生命期都是受到极坏的自然环境的考验的;从音韵上分析,朱令用“俯”,发音动作比李敖的“曲”简单,与前后音符连接比较顺畅,读起来更顺口。第二句“海滨低田瘠”,与“海滨有低地”相比,也显出缺陷:“低田瘠”连读很拗口。而朱令“有低地”口腔变化少,读起来更加顺畅;环境交代过于全面,诗句一览无余,少了玩味思索,曲径通幽的乐趣。朱令“海滨有低地”,用词含蓄,点到为止,音韵和谐。第三句“疾风动地来”,与“巨风动地来”。两者差异主要在音韵方面:“疾”是舌擦音,二声,频率由低到高,发音不如四声的“巨”顺畅响亮。第四句:“高歌何能已”,“何”是疑问代词,带出的是一个反问句,反问的目的是加强肯定气势,强调歌唱是绝对不能停止的。由此可见,这一反问较于朱令的“放歌殊未已”更加铿锵有力,坚定了大麦不屈不挠的态度。从措辞来看,朱令的“放歌”比“高歌”响亮,更具动感,诵读更好听。两相比较,李敖诗句高亢有力,而朱令的个别措辞更恰当。第五句:重复第一句,两者都关注增强诗歌气势的需要,通过重复,使整首诗结构上回环往复,音韵上荡气回肠,二人异曲同工。第六句:“既偃又复起”,与“既偃且复起”。一字之差,主要体现在音韵上,“又”多见常用,稍欠古韵,读起来不如“且”耐听,有韵味。从用词上,“又”与“复”同意,显得嗦,而朱译“且”有转折意,尽管被风吹弯了身体,但大麦还是要坚韧地挺直其身躯,不被折服,就更加突出大麦的不被屈服,不服输的韧劲。第七句:“颠仆不为折”与“颠仆不能折”,也是一字之差。“为”不如“能”坚定有力。因“为”有“被……所……”之意,表被动;而“能”体现的是主观意愿,在诗中表明大麦的不屈之态。第八句:“昂然疮痛里”,“昂扬伤痛里”。“昂然”是表状态的形容词,抽象概念,没有具象。“昂扬”是动词,形象概念,容易让人联想到大麦迎风疏展的姿态,体现诗中画,具有意境美。“疮痛”倾向于肌肤之痛,“伤痛”则既可指肌肤之痛,又可指心灵之痛。而心灵之痛更符合原诗意境,更能照应第三段的“愁”。第九句:“我生亦柔弱”,“我生也柔弱”。在音韵上,“亦”更响亮,读起来干净利落。第十句“日月逝如彼”,“日月逝如此”。纵观全诗,李敖朱令诗都押“i”韵(除了最后一句押u韵)。朱令用 “此”,使 i 韵略作停顿,和谐悦耳,婉转回环,缓解听觉疲劳。第十一句“强把万斛愁”,“直把千古愁”。“强把”给人面临绝境,不得不去搏斗的沉重,受迫的感觉。“直把”是“直接”,自信心跃然纸上,表达纵然面临苦难,也毫不畏惧,自如处之的愉快乐观。“万斛”是空间概念,表达“多,广”;“千古”是时间概念,体现“长,久”。这两个词修饰“愁”,强调“愁”的不同形态,“万斛”之愁绪与“千古”之愁,前者体现大麦的顽强生命力,后者强调其对顽强生命的承传能力,两者都有可取之处。

三、结语

莎拉.特雷弗.蒂斯黛尔笔下的大麦,蕴涵着强大的生命力。诗人把人生真谛赋予大麦这一具象,体现了诗人在面对艰难困苦,遭遇人生逆境时乐观不屈的生命态度。

在翻译时,郭沫若直译,把诗歌翻译成一首现代诗,给读者二次解读挖掘诗歌内涵的空间。李敖和朱令都剖析了大麦这一意象背后的内涵,将其译为五言诗,字面考究,用词严谨,句句经仔细推敲,高度提炼。诗歌讲究高度凝练而意境深远,强调音韵节奏美,两者的译文都关注了这一点,体现了诗志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传承。两者在个别用词上有些差异,朱令的翻译在李敖的基础上,使得译作更完美。

【参考文献】

[1]李敖.李敖大全集卷32・《李敖私房书》四[M].友谊出版公司,2010.

篇(9)

哑了一个夏天的青桃,母亲教它们开口

弯着腰,一句句打捞,晾在枝杈上

花朵一说话它就开放。一只只尝到甜头的舌头

拱着母亲的胸脯。仿佛一群撒娇的孩子

争着抢着与母亲亲昵

看着母亲在花丛中,一遍又一遍地挪动

我听见了,落进母亲手中的呢喃

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柔的

张凡修,1958年6月生,河北玉田人。诗歌刊发于《诗刊》、《诗潮》、《星星》、《诗选刊》、《广西文学》、《青海湖》、《中国诗歌》等多家刊物,获2010年首届中国十大农民诗人奖,获河北省作协2010优秀作品年度奖,获《西北军事文学》2011年度优秀诗人奖。有作品入选花城版《2010中国诗歌年选》等,著有诗集《丘陵书》、《土为止》、《地气》三部。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母亲的棉花》是一首读来让人神清气爽、温暖迷人的好诗。全诗9行,三行一节,句式错落有致。诗的第一节,“棉花的话,只说给母亲,一个人听/哑了一个夏天的青桃,母亲教它们开口/弯着腰,一句句打捞,晾在枝杈上”。第一行,就把“母亲”与“棉花”的关系写得亲密无间。在这里,母亲劳作的过程和植物生长的过程都被省略或淡化了,而诗意在诗人生动形象的叙述之中荡漾开来。“弯着腰”、“打捞”勾画出母亲辛勤劳作的形象,“哑”、“开口”、“晾”诗化了棉花的生长过程,一个“教”字,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母亲的不辞劳苦和精心培育。给棉花赋予了生命,给劳动赋予了情感,母亲的艰辛转化成了愉悦的享受。

诗的第二节,“花朵一说话它就开放。一只只尝到甜头的舌头/拱着母亲的胸脯。仿佛一群撒娇的孩子/争着抢着与母亲亲昵”。沿着“棉花的话”的思路,诗人向我们展现了一群女儿在一位母亲怀里撒娇亲昵的情景。写的虽是棉花,表现的却是母亲的慈爱和儿女的可爱,整个画面向我们呈现出温暖、幸福、和谐、朴素的气韵。“拱着母亲的胸脯”,亲切得让人不愿离开,勾起读者对母亲的无限依恋。

诗的第三节,“看着母亲在花丛中,一遍又一遍地挪动/我听见了,落进母亲手中的呢喃/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柔的”。“一遍又一遍挪动”,既写出了母亲劳作的辛苦,又把母亲热爱劳动的形象也表现出来了。这里有两层意思,表面上的一层是说,由于母亲的辛勤付出,棉花以“最轻柔的”姿态回报母亲,棉花获得丰收;暗含的一层却是,母亲劳作了一生,儿女们对母亲的回报也是最深情的,儿女感恩母亲。这一节,虽然“我”的出现转换了诗的角度,但还是紧扣“棉花的话”。“呢喃”一词有声有色,有情有态,有滋有味,十分鲜活,极富情感的张力。诗人陶醉在如此美好的情景中,那些呢喃是世界上最轻柔的,轻轻地落在母亲的手里,也轻轻地萦绕在诗人的心头,永远挥之不去。

篇(10)

我的想法是,把“写意”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写意”教法的创想,是由中国画的“写意”技法取得灵感。“写意,中国画中属于纵放一类的画法,与‘工笔’对称。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品的意境,故名。”(《辞海・艺术分册》,(1980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把国画的写意技法迁移到诗歌教学上来,意思是从诗的艺术特性出发,以教师的个性化解读为前提,抓住一首诗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作为教学着眼之“意”,从诗的神韵,从意境的向度,去发掘它内在的意蕴,整体上把握它所传递的精神信息。

按照写意的原则进行诗歌教学,不必像鉴赏“工笔画”那样,为追求外在形体上的惟妙惟肖,去逐字逐句评判它的短长;一切机械的、繁琐的、貌似严谨科学的方法,都无法兼容于“写意”的内蕴,相反,只会损害它、败坏它。“写意”,应是一个教学的着眼点,着力点。

(二)

“写意”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具体内涵有三:即“求整”“尚简”“主意”。

“求整”,即从作品的整体去把握,切忌教得支离破碎。内容决定形式,性质规定方法。在诗歌教学中借鉴“写意”原则,说到底是由诗歌本身的特质决定的。

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歌表现情感的特点是借助意象与意境。诗的意境往往笼罩与渗透全篇,形成和谐的整体。不少现代诗歌中,意象密集,聚合,叠加,成为意象群贯穿全篇。这一特殊的艺术现象,规定了诗歌教学尤其要立足全篇,确保整体性和写意性。如果仅仅纠缠于某个局部,一鳞半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仅无从领略诗的神韵和精髓,还会适得其反。艾青写《大堰河――我的保姆》,赞美大堰河时为什么用“紫色”修饰“灵魂”呢?如果不从整体出发,一般意义的紫色是浪漫之色,在此显然很难说通。但如果着眼于全篇,把握了字里行间不断流淌的浓浓的亲情,你就能深刻体味那“紫色的灵魂”的涵义。它既有“高贵”“崇敬”的寄意,又有“悲惨”“苦难”的哀悯。一个至善至美的灵魂遭受厄运,才能那样震撼人的心灵。再如《天净沙・秋思》,如果不首先把握住“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度马,夕阳西下”这些意象群所营造出的整体氛围,所构建的整体意境,怎么理解夹杂在其中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意象呢?可见,求整不仅能更好地把握诗的神韵,而且有利于解决局部的难点。

“尚简”,即抽出最关紧要最精髓的内容,高屋建瓴地重锤紧敲,让沉重的音响抵达人心。要大胆取舍,切忌面面俱到。“尚简”不是“苟简”,它是为了花朵更显婀娜多姿而刈除那些冗叶繁枝。尚简,不是简单,不是单薄,是以简驭繁,以一当十,是简练,是所谓“片言而居要”。简练,是诗的艺术所要求的,也是诗歌教学所要求的。

诗的教学,不必都是按部就班,从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字句分析,到归纳主旨;对修辞繁复的诗歌要敢于撮其精要,不必言必修辞,上成修辞课;对篇幅较长的诗,教师一定更要有“尚简”的勇气和眼光。像戴望舒的(雨巷),最紧要处只有一节:“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教师只需紧紧抓住这一节不放,引导学生体味这个水中月、雾中花般的意象,从而联想到自身久久萦怀并追寻的东西。其他段落只需朗读,学生自会了然于心。

“主意”,即以探求诗的“意蕴”为主,切忌停留在文字表层,浅尝辄止。诗歌的欣赏与音乐的欣赏有某种相似之处。音乐不能须眉毕现地具体反映生活,它所能表现的仅是人的某种情绪与情感,至于欣赏者从中领略了“田园”“命运”“高山流水”“翠堤春晓”之类的画意,那是借助想象探求旋律色彩的结果。诗虽然不完全如此,它的文字符号确指了某些具体的形象,但是,由于诗的高度精练的形式与旨在把握内在生命的要求,它的确定性还是极有限度的,故历来有“诗无达诂”之说,人称诗歌语言是最弹性化的语言,也是说它不像散文语言那样具有确指性,而是更多地带有暗示性与导向性。它的语义通常是模糊的,意象通常是朦胧的,而这样,更加提供了深解与多解的条件,扩充了读者自行创造的空间。读诗教诗,确实有点像欣赏音乐一样,更多的要凭借直觉:从其飘忽的文字语义与极具色彩的情绪氛围中,去体验其旨趣;或者超越它的现实叙述,追寻它文字背后的深层内涵。这就是说,诗不能教得太实,要重在捕捉它的情绪或追寻它的意蕴。

何谓诗的意蕴?“意蕴”不是“意思”,而是“意味”,它的涵盖广阔得多,是一种普泛的深度的人生体验,是难以说尽的东西。所以,古今中外的很多文论家诗论家都把诗和哲学相提并论。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言:“论诗如论禅”。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在《生命的悲剧意识》一书中也认为“哲学的地位比较接近于诗”。虽然,哲学和诗歌两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都截然相反,而所要达到的目标则完全一致:都是超越个体、局部,从整体上把握生命、世界乃至宇宙,追寻它们的本原。

诗,我指的是那些真正的诗,它们几乎都能达到这样的哲学的境界。所谓“诗意蕴藉”,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写意”地教诗歌,就是引领学生把解读的重点放在领略蕴藉的诗意上来。例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写了“”中整整一代人不甘沉沦、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若只是到此为止,仅仅是读懂了文字的表层,还读得太实。它更深层的诗意,在于超越地域和国别,超越时间和空间,为所有黑暗年代里的精神追求者画像,甚至是给漫漫长途中探索宇宙寻求真理的整个人类画像。我相信这才是诗人顾城对生命本质的整体把握,这首诗就因了这样的哲学意味而获得永久的生命。同样,成千上百年来流传至今的那么多古典诗词之所以能打动21世纪的我们,也是因为它们传达了人类某种共同的情感情绪或心理。联想到鲁迅的散文诗《风筝》。看似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其实不然。作者在诗的结尾所流露的那种深深的惆怅,岂止是对一件往事的懊悔和内疚,它传述了一种普世性的人类情感:知道忏悔了却又无从补偿的无尽悲哀,从哲理性的高度赋予它以深邃的涵义。

所谓“主意”,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透彻之悟,去拨弄激活学生的“悟性”,写意地教,就得教在这样的地方。

(三)

有必要指出,“写意”只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原则,这个原则具体运用到操作层面上,关键是教师要有慧眼,能找准一首诗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不放,这个关节点犹如一把钥匙,让你顺利开启进入它的门户,并迅速登抵堂奥。当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什么样的

钥匙,需要视教材内容,“因势赋形”,因诗而异。

有的诗歌,写作背景就是它的关节点,关乎诗歌的整体解读,教师就得牢牢抓住它讲清讲透。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整首诗是写景,也是抒情,诗中所描写的色彩、景物、节奏,都是明丽、开朗和欢快的,如果不了解诗人写作这首诗时的具体处境,就会肤浅地把它当做一首普通的描写三峡风景的诗歌来读,而不能充分领会诗中那种轻捷欢快的节奏韵致和由这种节奏韵致所传达出来的涛人无限欣喜的心情,那么这首诗最精妙高超之处就体味不出来,这就必须讲清写作背景。还有一种背景是时代背景,它有时对于鉴赏一首诗也关系十分重大,应当讲。例如唐代王翰著名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语言通俗,没什么难解之处,甚至无可解说。若不将王翰生活的盛唐时期,当时那种国力强盛,人民精神昂扬,许多知识分子崇尚和向往军功,以致歌颂从戎和献身是普遍倾向的时代特征介绍清楚,这首诗的豪迈悲壮的气概不仅不能领略,相反,还可能被理解成“悲伤”“沉痛”甚至戏谑。流沙河的《哄小儿》:“爸爸变了棚中牛,/今日又变家中马,/笑跪床上四蹄爬,/乖乖儿,快来骑马马!//……莫要跑到门外去,/去到门外有人骂。/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不对学生说说的背景,学生难以读懂这个父子嬉戏场景背后的血泪,所以不加点示不行。我每每教《再别康桥》,必得介绍徐志摩在剑桥读书时和林徽因相遇并频繁交往的史实,介绍1928年徐写这首诗的时候,林徽因梁思成正在旅欧度蜜月的背景资料。因为这对解读诗歌实在重要。在徐志摩的经历中,真正能叫他永志不忘的不是康桥的岸柳、碧波和夕阳,而是曾经和林徽因一起在此度过的浪漫时光。所以,看见岸柳,他想到的是正做别人新娘的徽因;撑一支长篙,是去寻找当年记忆中的梦境。正是这些私密性的情感才使徐志摩没有告诉任何朋友,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算是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对一段美好感情的告别和哀悼。唯有这样解读,这首诗的忧伤才真像一曲洞箫,低缓,哀伤,不绝如缕。

有的诗,用典就是它的关节点,只要抓住典故,就纲举目张。诗歌中用典是极常见的,遵循写意原则绝不是遇典必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之战的史实,高中生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加上有直接抒情的句子,点到即可,不必细讲;杜甫《蜀相》中诸葛亮的政治才干和赤胆忠心也不必展开讲;唯独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那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而又不能明说的种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全托付给了那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用得天造地设,它们所起到的作用,在思想感情上的容量,真顶得上千言万语。这几个典故讲解清楚了,尤其是把“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讲透讲精彩,诗人的形象就饱满地站立起来,课就成功了。

有的诗,诗中的物象或者说名物就是解读关节点,抓住它,对于领会一首诗的意蕴并正确地评价它的价值,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诗经・苯苡》这是一首优美的民歌,诗里歌唱的是妇女们采摘苯苡时的情景和欢乐的心情。这样来理解这首诗,可以说大体上把握到它的内容和情致了。但如果让学生了解到苯苡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就会对这首诗的理解深入一步。苯苡,余冠英先生据《毛诗》注为:“植物名,就是车前,古人相信它的种子可以治妇人不孕。”闻一多先生也是这样解释的,他据古代有夏禹的母亲吞食苯苡而生禹的传说以及古籍中关于有苯苡“宜子”功能的记载,将妇女采摘苯苡和妇女生子的欲望联系起来,说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原始女性的呼声”。可见,这个植物的特点就非讲不可,这样一讲,妇女们为什么要采摘它,采摘时为什么那样充满喜悦,就十分清楚,这首诗就读深了。

有的诗,语言浅近,诗人的情感节奏却非常鲜明。这时候,通过朗读把握诗的内在情感韵律,就是最“写意”的方法。上海的新教材里选了郭沫若的《天狗》,有的教师就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找一处高的地方,放开嗓子大声读,读他半小时,那种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五四时代的精、气、神就能够体会到了,这首诗还需要讲吗?我自己教《假如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诗比较长,备课时发现,这首诗的情感河流随内容的展开,时而激越时而深沉,时而愤怒时而舒缓,就像一部交响乐充满了变化,于是就以朗读为抓手,以读带动体验,费时不多,效果倒不错。徐志摩的名诗《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口/沙扬娜拉!”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个瞬间,一滴感受,但读来蒙上心头的,竟是浓重的、挥之不去、难以言表的那种人生况味。这种近乎神奇的效应,究竟是得力于文字的语义,还是得力于那音乐般的旋律,很难判辨清楚。只要让学生读出它的韵律和节奏,这首诗也不用教。同样,教李清照的《声声慢》,只需把写作背景轻轻一点,然后以反复的朗读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相信那开头的七个叠词就能攫住人心,让你情不自禁地跟随词人走进她孤苦无依的悲情世界里。

有的诗,找一个或数个相同题材的参照物比较着教,能凸显诗人的不同气质和个性,也是举重若轻的教法。比如,同样表现愁,李白、李煜、李清照风格迥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儿同销万古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在这些诗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白内心强烈的、不可压抑的愁绪,而且还能感受到诗人阔大的胸襟和豪放的气质,从中得到一种美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愁那么缠绵,那么沉重,那么难以排解,又带有明显的女性气息。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尽管风格也相当婉约,但他毕竟曾是一国之主,表现的又是亡国之恨,因而多少还呈现出江水东流的大气。这样教,不也是高明的“写意”吗?

还有一类诗,诗中本来就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是现成的“牵一发动全身”的关节点,抓住这一句重锤敲打,其他内容便迎刃而解。

篇(11)

与平静、从容的抒情语调相呼应,沉默是俞昌雄诗中自我的一大特征:“我常常因为这样的时刻而保持沉默/密砸砸的雨水视我为容器,每年总有/几天,我是满的,搬不动自己/要靠风,依赖于星月,甚至是一段符咒/我因大雨而变形,而后独立于世”(《大雨: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沉默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体现为一种无声的力量。而雨水,在这里或许看做是智慧的象征,因此就构成了一个有意思的悖论:被智慧充满的主体却“搬不动自己”,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若要有所改变,往往还需诉诸外部的力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