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儿科护士见习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学生在二年级学完基础课之后,利用暑期1周~2周的时间,由《儿科护理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诊所、综合性医院的儿科病房、儿童医院专科病房,在临床见习中,学生接触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患儿,在每个患儿身上可能会存在很多不同的问题,通过实地观察和教师讲解,了解临床实践中患儿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患沟通等内容。通过见习,使学生对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任课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儿科护理的相关产业链条进行参观,访问行业内的相关机构,如儿童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儿科病房、婴幼儿早教中心、婴幼儿抚触中心、婴幼儿游泳馆、婴幼儿医药专柜等。
2课程实训实习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相关的实践技能。如儿科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小儿体格生长测量技法等内容,具体实践教学内容有:换尿布法和约束法;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法;小儿常用体格发育指标的测量法;保温箱使用法;小儿沐浴法;蓝光箱使用法;婴儿抚触法等。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以上实践教学技能,建设设施设备齐全的儿科护理综合实训室就显得尤为必要。儿科护理综合实训室应设备精良,环境仿真,为学生提高儿科实践技能提供有力保证。实训室内应设有模拟婴儿病房、母婴同室、婴儿洗浴室等单元,应引进现在医院内重要设备,如婴儿蓝光箱、婴儿保暖箱、新生儿电子秤、普通婴儿护理模型、小儿重症监护模型、高级智能小儿模拟人等,以覆盖儿科护理学所有实践技能基本操作单元。
3校外实习基地见习
在完成《儿科护理学》校内理论教学和实验室实训教学任务后,学校选择寒暑假期,将学生集中安排至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科病房或儿童医院的相关专科病房,进行1个月的由带教老师指导下的见习。儿科见习是对儿科理论学习阶段的知识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儿科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学生熟悉儿科护理理论、进行儿科护理实操前的一次绝佳锻炼机会。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见习,使学生理解儿科护士职责,熟悉儿科工作环境,加深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理解,学习到新的实用操作技能,理解儿科护士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学会护患沟通和交流,培养护士职业道德,学习医护常识。通过科室带教老师的教导,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如特殊的护理人群、特殊的治疗护理原则、特殊的护患关系。通过实习基地见习环节,使学生深刻理解并熟悉掌握整体护理的概念和实践方法。
4毕业综合实习
根据教学计划,学生在大四将进行毕业综合实习。在综合实习环节,学生将进行转科实习。儿科护理教师可结合临床带教老师,将实习学生分成3人或4人一组,除了进行顶岗实习以外,还要求学生针对儿科专科病房患儿的特点、病患类型,设置营养紊乱性疾病患儿护理、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患儿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结缔组织疾病患儿护理、感染性疾病患儿护理、内分泌及遗传性疾病患儿护理等若干专题,让每组学生带着专题进行访谈、调研、观察,结合医嘱和病例,进行分析,编写相关专题的护理报告。使学生熟悉各类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提高临床对儿科专科疾病护理观察及思维能力,从而为培养儿科专科护理人才打下基础。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1有利于弥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践的不足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机会,更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的情景。以往理论实践教学分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理论时感觉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临床实习时理论都忘得差不多了,很难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理论学习之前和讲的过程中穿插见习,讲完所有理论后再实习,可以使学生及早接触实践,能够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不能解决的还可以自己查找资料或找老师请教,使学习变成主动,大大提高枯燥的专科理论的学习效率;另外,通过临床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具有在医疗机构这个小型社会中学会与人沟通及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是老师在课堂上所不能传授的。
2有利于学生掌握儿科护理学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衔接,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实践所学的基本技能。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这种能力了来自于反复实践。在实验室,学生面对的是模拟人,但在临床儿科的各类临床见习实习中,面对的是真实的患儿,这些患儿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问题,需要实施很多种针对性的护理操作。学生通过反复的观摩,强化理解了儿科专科护理操作的程序与要点,体会儿科护理临床实践中操作的重难点,能够初步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独立当班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学生形成儿科护理学专科批判性思维方式
随着儿科护理学专科的发展,当代对儿科专科临床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理论素质高、动手操作能力强的高学历儿科护理专科临床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将成为儿科专科护理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运用护理程序为患儿实施整体化护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护理措施,为患儿这一特殊群体实施个性化护理,在不断实践中培养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通过见习后书写见习报告,实习后书写专题疾病护理报告,积累和分享临床经验,建立自信,培养儿科专科护理认知、自我监控能力和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护理学科价值观,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对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感性认识。通过该教学模式,学生能直接、真实地与患儿接触,面对患儿的喜怒哀乐能感同身受,容易产生对病人的同情心、义务心、责任心。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对同一个护理操作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再加上大多患儿年龄比较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护士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具备儿科护理学相关学科知识,才能与之有效沟通,完成护理实践或操作。学生在此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激发获取儿科护理学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为患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儿科学科的专科知识的重要性,而且感受儿科护士工作的价值。提高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增强职业自豪感,有利于专业思想的形成,从而大大激发学生主动索取儿科护理学专科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获释寒假社会实践火热报名中时,很兴奋,放假前一个月就开始谋划见习实践活动。鉴于罗定同乡学护理的人数比较多,据了解已经见习过的人数屈指可数,有意向见习的同学甚多,本人就勇敢地站出来组建一个团队去见习。忙前忙后,找老师,找经验丰富的学长指导,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的顺利,在放假前还真的组成了一个七人团队,队员跨两个年级本、专两个学历层次。最后很可惜,在见习后期才发现队长我本人失误,没有成功申报团队社会实践,学校也就不认可这个民间团队,结果只能队员各自写自己的社会实践论文。然后本文就是本人见习报告。
二、见习的目的与意义
学习是一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学习课本知识,然后运用课本知识用于实践。护理专业的特点就是实践性非常强,所有的护理技能都必须活学活用,这样才能越显护理专业的魅力。在护理这个专业学校学习了近二年,还未能弄个清楚护理究竟要干什么?在哪些环境干?应该怎么去干?虽然在平时会有实验课,但全是在学校内;虽然后期学校也会有安排为期一年的实习,但在此前,还真限于学习课本知识。如何走进医院,走出学校,走出课本?见习成为那一群跃跃欲试护理专业学生的一次小练兵、一次小实践。很自然地把学校教学引到临床。
三、见习的经过
第一天 整体感受医院环境
xx年2月10日上午8点整,罗定市中医院八楼护理部门前站着6个着装整齐的见习护生(原计划团队见习后因故变个人),见习社会实践正式开始。在护理部主任蔡老师带领下,我们去了不同的科室。龙葵娣、覃丽妮去了七楼内二神经内科,梁金冠、招冰梅去了四楼内三普通内科儿科,胡伟聪(本人)、彭韦玲去了四楼内一心血管内科。
蔡主任把我们介绍到护士工作站,心血管内科护长玲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科室,然后就去忙了。带教老师飞霞姐,很快就带我们见习了各种抽药、稀释、查房、各种治疗、发药、各种交谈、人文关怀。
第二天 胸腔闭式引流
38床自发性气胸入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该手术为小手术,在病房内进行,作业见习生我见习了过全过程。头高脚低位,胸部局部麻醉,用药为普鲁卡因,麻醉师又是手术主刀者周主任,麻醉前皮试为护士操作。护士要做的工作,就真的如书上写的一样,每天更换引流瓶内生理盐水,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伤口有无渗出液,渗出液的量、颜色、气味,保证引流瓶在伤口水平60cm以下,引流管在生理盐水下2-4cm,查房时嘱病人深呼吸,观察引流管内液面是否波动。很多专业知识要求撑握,很多内科护士不了解引流瓶,叶玲护长就组织了一次学习小会议,介绍引流瓶相关知识。
第三天 实习生在科考试
恰逢实习生在科考试,实习生们表现紧张,考完就很比较自然,然后科室轮转了。
第四天 见习病危患者紧急抢救
28床病危。作为见习生目睹了抢救全过程,最后医务人员把病人救回来。该病人是医院的老病号,3日前心律不齐好转出院,今天早病重再次入院。下午2pm,查房病人病情稳定,主诉腹涨痛,与注射速尿后未能及时排尿有关。10分钟后,病情加重,病人主诉心慌,气闷,目眩,眼黒,心电临护提示室早、窦性心律过速,病人家属情绪低落。值班医生报告主任,主任联系其他科主任会诊,经抢救病人病情稳定。
此次抢救收获,临床护士病情报告制度必须执行,护士遇到突发事件,评估自己能否处理,不能则快速报告上级领导。
第五天 护患关系
尝试运用护士人文怀技巧。内一科住院部有40个病床,5个临时备用床位,住院患者30左右。有足够的病人用于实践沟通。利用前几天认识的病人,尝试刻意用一些技巧,见习生可以做的只有部病史,问一般资料,做一些健康宣教。
发现:微笑、礼貌、文雅果然会在护患关系中起重大作用,撑握药理知识,为病人解说药理作用,也很令病人信任。
第六天 护士人际
复杂的护士人际关系: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长,护士与医生,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处理不好则会身心俱疲。恰好见习团队中有一个同学做得欠佳,这里就分享一下经验。梁金冠同学被2个护长投诉,护理部主任批评,分析其原因大因其不守纪律。她本来分配到内三科见习,却不好好在内三,却先跑去内一,后跑去内二,去了不是好好跟带教老师学习,又去护士办分室玩手机。结果怒了二个护士长,主任批评了队长,和她本人。
四、 心得与体会
各方面初步了解护士,了解医院工作环境。见习巩固了各种护理技能,稍稍尝试运用了护理各种技巧,确切把课本知识引到实践。
五、谢辞
衷心感谢罗定市中医院的支持,衷心感谢罗定市中医院护理部安排教学,感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内科各位老师教学。
见习期护士是新毕业参加工作第一年,未取得护士职业证书前的护士。这一阶段其临床思维尚未形成,临床基本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规定,在未取得执业证书前不适应独立当班的要求,为合理合法地培养和管理见习期护士,实现从新护士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胜任临床护理对伍的建设和护理服务的质量[1,2]。做好这一阶段临床护理带教是培养见习期护士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针对这一环节见习期护士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不同的特点,采取分阶段的带教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我们心内科见习期护士45人,年龄18~24岁。中专12人,大专26人,本科7人。由护师以上职称的带教老师带教。
1.2 培训方法与内容 把见习期护士在临床经历分为5个阶段,7~9月为第一阶段,依次每3个月为一个阶段。培训内容根据我院护理部制定的《见习期护士临床培训计划》,不同阶段根据培训内容和目标针对见习期护士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循序渐进的给予不同临床带教。
1.3 考核方式与内容 每阶段结束需参加病区、内科、护理部组织的三基理论和操作考核。考核方式采取带教老师和护士长临床考核。内科不定期抽查考核。见习期护士自我评价和带教老师、护士长评价。考核内容为护理部制定的见习期护士每一个阶段考核内容。
1.4 考核评分标准与要求 考核评分标准为5分制。特别优秀者为5分。能较好地完成护理工作,达到工作要求者为4分。基本达到此项护理目的及要求者为3分。需在今后工作中做出努力或更大努力者分别为2分或1分。考核表放在见习期护士本人处保管,每一阶段结束时,进行自评后交给带教老师考核评分,达到3分以上者为合格。若3分以下者将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实践工作,需要经过1个月的实践重新考评,护士长审核签名后交护理部保管。
2 临床带教
不同阶段根据见习期护士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临床采取不同的带教方式。
2.1 第一阶段试用期(进入临床的第1~3个月) 现代见习护士日趋独生子女化,一直生活在长辈的关爱之中。很少有机会去照顾别人,形成依赖心理[3]。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就意味着受照顾者转变为照顾患者的护士。面对角色的转换加上护士工作的辛苦,工作中缺乏热情和主动,针对这一特点,带教老师要求见习护士熟记各班工作职责内容和流程,反复强调护理工作制度,学习护理常规和消毒隔离技术,加强责任心和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见习护士对工作的责任感[4]。除每周考核外,随时提问,随时检查。指导见习期护士以日记形式记录对一天工作的评价。带教老师和护士长针对见习期护士的工作表现和考核结果也要给予评价。
2.2 第二阶段(进入临床的第4~6个月) 这一阶段注重学习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临床操作技术。见习期护士对于临床操作不熟练,尤其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具体操作起来常常失败,造成患者不愿接受见习期护士的治疗与护理,使见习期护士心理压力较大。这时带教老师的态度和带教方法将直接影响见习护士的心理与工作情绪。有研究表明:本科生在临床学习中更注重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而中专则对带教老师态度很敏感[5]。带教老师不要在患者面前指责见习期护士的错误,做到放手不放眼。对每次操作都要给予多讲解、多示范,同时多与患者沟通。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人,如果我们说话生硬,面无表情,势必造成紧张气氛,使得护理操作难以进行。因此,我们要做到面带笑容,对患儿及家属多赞扬、多鼓励,拉近护患之间距离,使患者家属愿意配合,为见习期护士创造操作机会。
2.3 第三、四阶段(进入临床第7~12个月) 这一阶段见习期护士的基础护理知识掌握较熟练,专科知识缺乏,观察病情方面没有经验,此时期最容易出现差错,在这一阶段带教老师采取:带教老师示范见习期护士观摩见习期护士实践的方式带教,对见习期护士的每次操作都要及时检查,讲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要领以及专科护理操作具体注意事项。如静脉推注西地兰,老师先讲解西地兰的剂量与毫升的换算方法,然后示范抽取药液的步骤。讲解药物剂量过大或者不足以及推注速度过快给患儿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应用西地兰前为什么要监测心率变化,目的是什么?应用当中和应用之后护士需要观察哪些内容等。要求每一位见习期护士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把遇到的问题一一记录。带教老师和护士长随时提问。回答不全的,带教老师详细补充完整,并且进一步强化学习。
2.4 第五阶段(进入临床第13~15个月) 此阶段抓见习期护士综合能力,根据见习期护士个性特征,实施个性化带教。让其单独收集数据进行护理评估,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实施护理计划,进行护理评价。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和循证护理的方法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带教老师给予指导。每天查看措施落实情况,对于基础比较差的见习期护士,带教老师要耐心给予指导,创造一个轻松的临床学习环境。
3 结果
见习期护士在临床学习五个阶段结束后,内科、护理部统一组织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护理理论(百分制)、护理技术操作(百分制)和护理病历书写正确率(%)。见表1。表1 见习期护士综合能力考核成绩
4 小结
根据见习期护士的心理及行为表现特点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方法,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6~8],使见习期护士能够系统的、循序渐进地成护理部制定的培训内容和目标,同时能调动见习期护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见习期护士掌握儿科护理专业的各种技能,培养了见习期护士的优良作风和职业道德。为见习期护士独立从事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和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蚟,姚莉,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培训方法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292.
2 沈红五.护理本科生双导师制带教模式的实践.护理学杂志,2006,21(19):56-58.
3 元英,董健.独生子女的心理分析及带教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4,10(5):394-395.
4 单丽芬.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美学论析.生物磁学,2005,5(1):39-40.
5 周立,席淑华,王蓓.护理临床带教的现状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3):74-75.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把“能力本位”课程建设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心。国内高职院校大多数在护生实习前安排了时间不等的综合实训课程,但很多院校仅局限于前期课程的单项操作重复练习[1],缺乏贴近临床的综合训练,护生顶岗实习时机械模仿多,不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培养护理核心能力,缩短学校与医院的距离,我院于2012年开始在护理专业第4学期开设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围绕典型岗位任务设计综合案例创设护理工作情境,以小组为学习单位,采用任务引领的模式来解决护理领域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3级护理专业(三年制)472名护生,其中男生22人,女生450人,年龄20岁~22岁,均已完成基础护理学、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健康评估等基础课程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救护理等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了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于第4学期(1周~10周)、护生实习前开设《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共60学时。
1.2方法
1.2.1岗位分析序化高职“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应首先从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入手,将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整合到课程中去,通过职业能力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职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我院通过广泛调研、邀请省内护理专家分析,将护理工作岗位序化为5大护理岗位群(门诊、病区、手术室、产科门诊及产房、急救中心及ICU护理岗位群)及28个护理岗位(导医台、输液室、注射室、换药室、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烧伤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传染科、妇产科、儿科、器械护士、巡回护士、产科门诊、待产室、产房、母婴同室、急救中心、ICU)。1.2.2任务归纳目标设计根据调研及各岗位的护理工作特点,总结该岗位护士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胜任岗位任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以儿科护理岗位为例。儿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为:出入院患儿的评估、处理;儿科常见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运用医院信息系统处理医嘱;书写病室交班报告;无菌物品的使用及管理;对各类用物的终末处理。胜任岗位任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儿科病房各班护士的主要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熟悉新生儿温箱、蓝光箱使用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熟悉更换尿布的目的、注意事项、臀红的表现、预防及护理;熟悉小儿约束法的目的、注意事项;掌握小儿颈外静脉、股静脉穿刺目的、注射部位及注意事项;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掌握小儿心肺复苏术的目的、步骤、操作及复苏评价指标。②技能目标。准确采集患儿健康史,对儿科常见疾病体征进行评估;正确对儿科常见病实施护理和健康教育;正确更换尿布,及时正确处理臀红;正确实施小儿约束;准确执行小儿颈外静脉、股静脉穿刺采血法;正确给小儿实施温箱保温、蓝光疗法;能成功实施小儿心肺复苏、评价复苏效果。③素质目标。具备与不同年龄患儿的沟通技巧和能力;对患儿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同情心;具有评判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病情观察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慎独”的职业素质。1.2.3学习任务设计参考2010年1月国家卫生部下发的《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各个岗位的实训项目。将一个护理工作岗位的多个实训项目综合为一个或多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如将采集健康史、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法、蓝光疗法、脐部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整合为新生儿败血症的评估、护理工作任务。课前通过综合案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任务引导,将岗位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准备后,带着见习任务到医院(行业一线)课间见习。课堂实训采用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情境,学生将解决工作任务的过程展现出来。1.2.4典型案例综合实训综合实训课程总课时60学时,实训场所为仿真模拟病房。实施时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单元,采用高职校院合作项目化教材《护理专业岗位能力综合实训》组织教学,综合使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小组讨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以儿科护理工作岗位为例介绍如下。1.2.4.1课前任务准备以5人~7人(单数)组成1个小组,提前1周进行课前准备。①参考《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教材熟悉儿科护理岗位的岗位设置、工作任务;②按照教材提示,完成本岗位知识、技能、素质的准备;③复习本岗位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④回顾本岗位重点实训项目的职业标准及安全事项;⑤根据老师给出的见习任务在学习附属医院完成课前见习,比如用一段视频记录下儿科护士的一天,为婴儿更换一次尿布,制作一个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路径的PPT汇报、完成一次对缺铁性贫血小儿家长的健康教育等。1.2.4.2课堂任务实训21人左右小班授课,授课地点为仿真模拟病房。具体实施:①各小组汇报见习情况,视频、护理方案呈现;②教师设计仿真工作过程的综合案例,案例包括一组工作任务,每组抽签决定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抽签后小组讨论决定解决问题方案,最后采用角色扮演法演示工作任务完成过程;③自我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引导学生思考上一步骤的不足,并调整;④分小组情境实训练习。1.2.4.3课后任务总结护生利用护理实训室仿真病房,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实训,完成解决典型工作任务的方案,并完成实训日志。1.2.4.4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占50%(出勤、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语言交流、组织协调能力、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实训日志、课堂提问等),终结性评价占50%(完成典型案例为载体的工作任务,对其完成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
2结果(见表1、表2)
3讨论
3.1有助于高职教育理念的实现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方法手段上,与传统的课程不同。我校前期广泛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将临床护理岗位序化,归纳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总结胜任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必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再以临床真实案例为背景设计工作任务,根据认知规律,设计由点到面、由单一模块到综合实训的若干学习性任务。该课程更能实现学校与行业的“无缝对接”,体现高职教育服务于行业发展的特色,更好更快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3.2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和临床综合技能
传统实训授课中,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分开。学生在实训课上往往只关注操作本身,而不能理解在哪种情况下这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病情变化后又该采用哪种操作等,不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改变以往理论和实训分开教学的方式,将理论内容与实训项目相结合,通过任务引领、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操作过程中要明确目的理解原理,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专科护理知识去理解、思考、分析,学生不再拘泥于教材的操作步骤,操作不是简单的模仿,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技能的应用[2]。
3.3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护理综合实训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更有助于培养护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沟通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其模拟临床工作的环境,充分地应用综合实训将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贴近岗位,贴近临床,贴近学生,尽量缩小教学与临床的距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教学活动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在完成项目和任务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专业知识,实践专业技能,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学习[3]。在未来的护理教学中,如何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应用软件、网络空间化、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护理核心能力将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因此,对护理核心能力的内涵我们要不断挖掘、探索。
参考文献:
[1]冯蓉,夏立平,许红,等.《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护理研究,2014,28(1B):108-110.
1.1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I)教学法自20世纪7O年代起,国外医学院校兴起PBI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自我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两篇独立的Meta分析对2O年来有关PBI在医学教育方面的研究做了综述,一致认为,采用PBL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在临床知识测试、临床工作能力及专科培训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方法教授的学生。
采用PBL教学方法教授儿科护理学,可以通过以问题为载体的方式学习典型临床病例,采用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查找文献资料一解决问题的滚动学习链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解决临床病人的疾病问题获取知识。目的在于培养护生将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临床技能、护理管理的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其将知识融会贯通的思维。
PBL教学模式从现象上看教师无须再围绕某个知识点讲细讲透,实际上教师必须对某些知识点精通掌握才能提出中心问题,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甚至知识网。因而PBI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有驾驭问题的能力,因此该课题的核心问题是师资培训。而且,由于教学方法本生的特点,PBL教学需要的师资较多。在培训师资时可以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对参与教学的师资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本教学单元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知识。临床知识包括某一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及疾病转归等。
同时还包括对临床相关疾病护理中需要观察的重点,出现相应的临床问题时如何考虑和分析。通过PBL教学,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护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对儿科护理的兴趣及日后在见习中的主动学习,同时对护生临床推理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l.2模块教学模块教学依据知识结构体系,形成教学模块,实现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在l临床课程中应用模块教学可以加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对临床工作的总结和做临床科研奠定研究基础,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从事儿科护理工作,需要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基础上独立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解决临床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以病人为中心,从临床实用角度去认识概念,加强概念知识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开展模块教学教师必须对某些知识点精通掌握才能开展。另外,临床病例的选择和病情观察与处理也会对教学效果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在见习过程中完成了在护理道路上的第一次。第一次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的紧张;第一次给病人某些操作的尴尬,第一次被病人拒绝时的委屈;第一次面对孩子哭闹的无助:第一次……总之,很多的第一次让我在见习过程中不断成长,慢慢改善,让我知道在以后的工作的道路有更多的责任等着我。
初进病房时,总有一种手足无措的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把握,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遇到突发事件。庆幸的是,有老师为我们介绍病房结构,介绍各班工作,带教老师们经验丰富,让我们可以较快地适应医院各科护理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见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以前只听老师说过护士的工作很琐碎,较之其他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卑微,可是通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们发现,护士有着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有了临床的见习,我们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在见习期间,我们按照带教老师的要求穿衣戴帽衣着整洁,行为端庄,面带微笑,充分展现我们白衣天使的魅力。可是后来发现繁重的护理工作迫使我们不得不放下架子,最后只有身手敏捷了。护理工作细致琐碎,从带病人进病房到监督病人按时服药,确认病人吃完药才能离开,耗时费力有时又得不到理解,这白衣天使不是好当的。我们按照医护人员的职业形象,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和完善自我形象。不断充实自己,加强工作责任感,提高护理质量,把好每一关,把每一个护理措施落实到实处。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认真观察病情,观察不同疾病的重要点,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小事不斜,把小事做好,小事就变成了大事。比如给病人扎针,肥胖患者的皮肤脂肪较多,下针的时候角度应该大一些,身材较瘦的患者的皮肤脂肪较少,下针的时候角度应该小一些,这样才能“一针见血”。如果是小儿患者,扎针时适当转移注意力,争取家长的合作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所以根据患者的身份、年龄、职业、职称选择适当的方式,交流沟通时态度和蔼、热情,交谈时作到语言准确优美,语流连贯通畅,语态得体自如。从患者易接受的角度入手,更好多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可见,一句优质护理不是空话,把维护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姓名:李**、江**
实践单位:福州总医院
走进福州总院康复科
在大家都纷纷向医院奔赴时,我和江斌两人也顺利到达福州总医院。面对医院的第一感觉是里面好多的病人,来来往往穿梭不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条大大地横幅为: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因为是军区医院这可以看到好多穿军装的人,他们服务的原则都是军人和老干部优先。
匆匆向康复科走去,看到里面的病人不是很多,宣传栏写着理疗科,推拿针灸,是个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科。主任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跟我们讲诉了我们这次来医院实习的主要科室是理疗科,神经内科,骨科这三个,中医方面我们并不去涉及。就这样我们安心的在医院开始了我们的实习日子。由于对医院的基本情况、医疗管理流程等知之甚少,同时接触社会少,缺乏与患者及其家属、医生、护士等沟通的能力,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时显得手足无措,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我被分配到理疗科,江斌被分到了神经内科。在理疗科里我学会了许多仪器的使用,他们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都熟悉的掌握,虽然仪器简单,可是要学的东西很多,对于解剖要熟悉的掌握,我们心里才有底是否这样做对病人有用,要时刻秉着为病人着想的心为他们治疗,由于医院还在改造之中,我们的病房还没有形成,所以我们只能到神经内科的病房去给病人做治疗,老师带着江斌早出晚归,行走在他人的病房内,虽然很辛苦,可是她告诉我要学的有很多,看到病床的病人在床上的无奈的表情让她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技术,尽量帮助他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重返社会。
实习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了许多事如:
一、人际关系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尤其是面对我们的病人,他们本来由于生病生理和心理就有困难得克服了,我们更需耐心和爱心,细心了。最好能知道病人的脾性,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以后的我们。
二、实际的重要性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三、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经过实践,我知道了脑卒中患者在所有康复患者中的比例是很大的,这方面的知识必须掌握的一清二楚。为了更好的学习我们也都参加主任的讲座,里面都是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华。如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肌力评定的六分级,Brostom的六等级的划分。及相关的障碍,如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心理障碍、吞咽障碍等。“书到用时方恨少”这话一点不错的啊!当老师问我书本知识而未一下子答出来时,真感觉记得的知识太少了啊!更重要的是得记得非常清楚,能够脱口而出。就连一个数字,一个小动作,都得记得。否则便会影响病人的疾病状况的评定,从而影响病人的康复和幸福。所以以后的我们得好好学习专业知识。
几天的实习时走向社会的一个桥梁,一个过渡,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可以避免我们毕业后的眼高手低现象。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领导和同事们的教导,这是我们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们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大学面临走向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
医院见习报告范文(二)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江苏省淮海农场医院进行了为期20天的护理见习。考虑到我才刚学了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基础护理学这三本书,对于内外科护理知之胜少,护理部主任便把我安排在了内科病房的护士站,主要熟悉一下护理基础操作。
内科病房的护士长对我很是照顾,见习期间她一直很耐心的教我各种常规护理操作,并且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我亲自上手操作。虽然各项基本操作我在学校的模拟病房也做过,但真正到临床来操作时,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基地,在临床容不得半点失误,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
见习以来,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每天早上的医生和护士的交班仪式。在病房,医生和护士的交班是一起进行的,首先由前一天晚上值夜班的护士宣读交班报告,主要是昨天新来患者的病况、各项生命体征、需要注意的护理措施,以及特级护理、一级护理患者的状况,同时还包含出院、转院、死亡患者的情况等等。护士汇报完情况后便交由医生来宣读医生的交班报告,其重点内容则是患者的病情。最后由护士长及值班医生确认没有其他事情后,早晨的交班仪式便结束了。虽说每天的交班仪式就像是例行公事一样,但对于医生及护士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它关乎到医护人员能否给患者带来有效地治疗以及优质的护理。虽说我是见习,并不需要在意这些,但是我观察到交班时,每个护士医生都表情严肃默默记着他所负责的患者的病情状况。那种氛围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医护人员身上的那份责任,医生、护士并不只是我们的职业,更是我们的事业。这也改变了我对护士只是拿工资服务病人的错误的传统思想。
在医院见习要比在模拟病房操作学到得多,毕竟模拟病房没有临床那种氛围。在模拟病房,做错了我们可以重来,可是在临床,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在模拟病房远没有临床上的那种压力,于是我们有时候上课便会偷懒,现在想想,我觉得十分愧疚,这是对那些信任我,把疾病交给我来治疗的患者的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这样是当不了一名好护士的。见习期间,我跟在护士长后面,认真学习了许多基础护理操作,做到了对书本知识的巩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护士长也给了我许多机会,让我能够亲自动手实践,使我可以提前感受到那种临床操作的氛围。一些简单的例如生命体征的测量,护士长便给了我很多的机会上手替病人们测量,感觉我真的就像是一个准护士。但这也提醒了我,在学校里学习,我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总是被动的接受书本上及讲师授予的知识,从没有自己认真去思考过。对于那些生硬的疾病的发病机理更是不屑一顾,觉得我是护士,只要知道如何护理便可以了,那些发病机理记了也没有用。每次那些知识都是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记住的,现在真真到临床了,我甚至连最基本的正常血压值得范围都记不住。通过这些天的见习生活我才意识到,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我的目的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尽可能的给患者提供利于疾病恢复的高质量的护理措施,而不是一个只会跟着书本来操作的没有思想的护士。总之,这短短20天的见习也让我找到了目标,找到了奋斗的动力,我要像南丁格尔学习,将不断为人类提供有利于疾病恢复的高质量的优质护理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这次的见习生活也对让我意识到医生和护士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医生和护士的职责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给病人解决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只有护士在给病人带来护理时密切观察病人病情状况,并做到及时向责任医师汇报,才能有助于医生根据病人的最新病情做出最为有效地治疗。只有当医生和护士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给患者带来最大的利益,有助于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这次见习我觉得既起到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桥梁作用,又增进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了动手能力,增强了信心。
此外,这次的见习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医学知识的不断拓展,科技的不断创新。印象最深的便是现在病房使用的都是中心供氧装置,在实验室学习时,我们都用的是氧气瓶。当时老师就特别强调要做到“四防”,由于我胆子本来就小,被老师这么一说我便更加惧怕氧气瓶了。在操作考试时我也一度祈祷老天千万不要抽中吸氧这个操作。到了现在的临床我才发现,病房内已经全部改为中心供氧了,只需要将湿化瓶和鼻导管连接好便可以了,这样不仅有效地做到了“四防”,也大大节省了病房的空间以及护士的操作时间。现在只有抢救室还放着一些备用的氧气罐。不得不感慨现在科技发展的迅速对人类疾病治疗做出的贡献。再有一年半的时间,我便会正式踏入医院实习,积累经验为将来工作做好准备。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或许会有各种各样的更为有效更为便捷的医疗仪器,医疗设备的出现,但也可能是更为优秀的护理理论的被提出,而我们作为将来的护理工作人员要做到的便是做到拥有扎实的基础,并且尽可能的多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才能经得起社会残酷竞争的考验,不被淘汰。
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我的收获很多很多,用以上简单的言语很难准确和清晰的概括及表达我的受益匪浅。八月流火,暑期的背影已经渐渐远去,当我转身回眸时,才发现在那个刚刚逝去的夏日里仍然留有自己的身影。开学后,我将一改以往的面貌,努力的学习丰富我的专业知识。我想,三年后我会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以后的工作岗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对护理事业尽心尽责。
医院见习报告范文(三)
xxxx年是忙碌的一年,同样也是充实、成熟的一年,对我们09级同学而言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就在这一年里,我们完成了临床学科的实习,并向自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果说一年前的我还只是个懵懵懂懂的医学生,埋头于书本知识,对临床应用却知之甚少,那么经过这一年的临床实习,真切得感受到自己的变化。
具体而言,这一年,自己的主要收获如下:
1、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医已经四年了,可是前面三年我们学的纯粹就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纷繁复杂的专业术语,着实令我们迷惑。通过实习,在科室的亲身经历,看到了很多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进一步得到了感性认识,再结合书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提高医学技能。在临床科室,通过每日的查房、开医嘱等,灵活掌握疾病在不同病患、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诊疗方案,明白了疾病的个体性、特异性、可变性差异,不再拘泥于书本上的理论大纲。
3、增强动手能力。临床实习的一大特点就是有许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如妇产科的妇科检查,内科的骨穿、胸穿,儿科的腰穿,外科的清创缝合及换药等,都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以获得亲身体验。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10-01
笔者从事中职教学已经有将近十个年头了,在这期间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进行一个非常严格的备课,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可谓是费尽心思,但是即使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还不是很让人满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直都在困扰着我。我们不能够总是强调学生素质不够这个问题,这些都是客观的因素教师的职责就是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让他们走入社会之后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同样在中职教学当中这些尤为重要。
1 内科护理教学
1.1 定义。内科护理是一项实践性和责任心很强的一项技术性工作。主要通过护理人员的护理加强病人对抗病魔的决心及疾病康复的信心,同时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保证患者的心情舒畅,保证病情最大程度的治愈效果。
1.2 内科护理的发展现况。内科护理是一项工作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往往通过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才能体现。所以实践就成为了内科护理教学最大的突破口和理论知识的重要保障。护士在课堂上大多处于被动的接受内科护理的理论知识,对实际护理的学习和认识有明显的不足,而且大部分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护理经验的相互结合,所以在护士进入实习期时经常因为护理技巧问题对护理的很难进行大幅度的提升。在护理专业的实践中学生大部分是从好奇开始,并希望发表见解,但是沟通中却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在不能很好的交流及沟通时,护理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因为临床教师不只要教导学生,还要忙于日常的护理工作,所以可能在此方面忽略了实习护士的好奇心。长时间的沟通得不到很好的调解后,他们的工作热情也因此慢慢的下降。内科护理要从根本的传统理念进行改变,不能只针对病患的身体进行处理,要转换角色从思想出发,了解病患真正的需要,保证病患的心情及身体更好的康复。
2 内科护理教学中的问题点
2.1 内科护理教材和教学的单一性。现内科护理专业的教材只有三十到四十个病症,所有的知识既不能将所有的内容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也不能将护理方法进行一一讲解。在教学中依然使用传授式教学,所谓传授式教学即为老师在讲堂上面讲解,学生在下面听,只达到了理论知识的传递,却遗忘了实践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与理论知识的不和谐情况。
2.2 内科护理教学的内容及课程安排不合理。由于国内所使用的内科护理教学的教材是全国统一的,所以在内容的编写上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把现代化护理和中医护理结合到了一起,但是由于教材内容的不全面导致了教师思维选择的困境,直接影响了知识的传递过程与学生吸收的效果。与此同时,内科护理课程的其他课程也因此滞后,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严重影响。
3 内科护理教学中问题的解决
3.1 开放式教学方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采用变通式教学方式,通过变通的教学方式来提升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增强其信心,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的可持续性。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保持互动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护理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拒绝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理解教学和可持续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自我批判的一种思维模式,有助于内科护理专业的学生掌握快速学习的方法。内科护理教学中教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师将丰富的专业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根据课堂的专业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认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内科护理教学中开展讨论式教学与实践。在理论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对学到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根据讨论内容简单汇总整理,此后分组到学校附属医院进行临床见习,从而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区别。根据分组每个成员分别与病人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交流给病患做相应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找出护理的诊断和措施。在见习中学生通过病人的资料、对病患的观察和其他因素,整理好最新的评估资料。在见习结束后,将自己的评估资料和伙伴的相比较,从而整理出组别的评估资料,在整理结束后,应与见习前的资料进行对比,进一步了解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整理成报告,全班人员进行统一讨论从而圆满完成任务。在见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整理资料、汇总、比较等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见习的兴趣,从而记忆深刻,是一个很好的巩固理论知识的途径。
3.3 临床护理实习的重要性。在内科护理专业中临床护理实习是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操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知识教育的深化和精神的延续,同时也是将内科护理专业知识变为社会中实际能力的最关键时期。是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帮助病患尽早的摆脱病痛和纾解心情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在临床时不仅要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帮助病患解决身体上的病痛,而且也要帮助病患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在内科护理学习结束后,进入了临床护理实习,在基础的护理过程中根据理论知识可以操作自如。最初的不善交流和沟通通过时间的磨合也变的应对自如,并敢于提出自己专业的护理意见和观点,从各方面保证病患的病情顺利发展,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信心。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结束了理论知识的旅程进入了临床护理工作,但是对于理论知识从未停止探索。在临床护理中会出现理论知识中没有的情况下,需要自己用冷静及思考来顺利解决。在护理专业中不仅要根据理论知识进行护理,同时要培养与病患交流的能力,及时的了解病患的任何情况,在极度了解的过程中,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蕊.浅析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2(1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353-01
儿科学是一门涉及多系统、综合多病种的临床学科。儿科医学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医学学科,其病种繁多,跨年龄阶段大,亚科分类多,工作量大;病儿不能表述主观体验,家长护子心切,容易激动等特点使儿科临床医学生无所适从,这对儿科临床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儿科临床教学中,不仅仅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更是综合能力的培养。
1 打好临床基础知识
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谈不上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儿科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采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书本上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学生有了扎实的临床专业理论知识,可结合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外语等现代知识学习的工具和手段,培养自身探索前沿科学知识的能力,并提高综合素质。举办儿科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比赛等,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儿科医学知识掌握,以达到培养有牢固的医学基础,有创造和开拓的能力,有对实际工作较强适应能力,并具备一定综合科研素质的综合型医学人才之目的。
2 培养儿科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儿科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既有医学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在指导学生进行临床病例分析时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病例的导人和问题的设置都作了精心的安排,并使学生面对真实病人,研究病因、病理、诊断、治疗。使学生们由原来的只听、只看,变成去寻、去学、去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例如,针对婴儿腹泻的病例讨论,首先让学生复习课堂理论,多方面收集有关资料,明确婴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再让学生到临床查看患儿,由学生独立完成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直观地掌握由于腹泻导致的不同程度脱水患儿的临床表现,并根据临床表现制订出科学的补液方案,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有机结合。
3 提高儿科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注重实践,培养正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儿科临床医学生学习具备了基础理论知识,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己有所了解。当一位新病人人院后能迅速做出诊断,为什么做这样的诊断,它和临床、基础理论是否相符,它应与哪些疾病鉴别,给出诊断依据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激发儿科临床医学生学习热情。儿科临床医学生对儿科临床医学生学习是医学生将在校所学过的理论在毕业学习中进一步吸收、消化、理解的过程,是为今后转人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一个坚实、较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和环节。临床实习时,带教教师要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工作伙伴关系,多与实习医生交流,对他们的劳动成果给予肯定,充分尊重实习医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4 尊重病人,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儿科临床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在尊重病人前提下,医生、病人和病人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要得到病人的理解信任,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医德,要尊重病人。医德是医术发挥良好作用的基础,是指导和支配医护行为的灵魂,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冈。我们提倡学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病人的角度,把病人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尽自己所能为病人解除痛苦。另外指导他们勤查房,应用人际沟通的技巧,多与病人沟通,注意倾听。通过与病人交谈,能深人了解病人及家属,同时能介绍适合他们需要的信息和保健知识,使病人及其家属能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
5 培养儿科临床医学生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培养其综合能力
临床医学生将来的服务对象是病人,而这种服务需要在与其他医生、护士的协作中实现。因此,良好的医生与患者交流、医生与患者家属交流以及医生与其他医生、护士的交流有助于双方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愿,协调双方的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儿科临床医学生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的培养他们交流能力,学生必须从个人形象、行为举止、说话技巧、倾听技巧等人际传播要素的各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在教授过程中要求医学生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提高了学生的医患交流能力。
6 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向学生强调循证医学思维的意义和重要性。所谓循证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以最新的系统研究结果为主要依据,而不能单凭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或依据零星文献上研究报告来处理病人。循证医学不盲从经验,也不完全排除经验,它通过系统观察获得临床经验,并依照系统,严谨的研究和医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以科学依据、平均数据、安全性、有效性和预后终点来评价疗效。在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医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围绕这几个方面训练学生:提出患儿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评价资料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将研究的结果指导患儿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丁宗一.儿科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3) :161-16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63-01
儿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之一,所以对于疾病的认知处理授课教学外,还应注重更多临床经验实践的积累与知识的沉淀[1]。通过对刚进入实践工作中的实习学生的调查可发现,有较多一部分的学生对于儿科学知识学习的热情度并不是很高,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因此,对于儿科学知识内容的掌握存有一定难度。而临床教学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点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PBL教学方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HS在1969年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最先创立,在目前被公认为此教学方法能够较好促进学生自我独立判断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大都为“预习—听课—复习—考试”,而PBL的教学模式则是着重强调学生自我“提出问题—查找资料—研究讨论—总结反思”的学习模式。我院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新进临床实习生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新进护士实习生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两组实习生上在年龄、性别、实习时间与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1)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将30名实习学生分成3小组,每组10人。与授课老师共同决定,选择研究患儿症状较为显著的病例,在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辅导后,将病例交予各组,然后各小组自我讨论研究。若在讨论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授课教师引导学生先自我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或网上查询进行解决。然后若有较为困难问题难以解决,由授课教师进行集体分类归纳,最后集中进行讲解。
(2)对照组。对照组的30名学生,授课教师采用与实验组相同病例,但研究的各项资料均由教师讲解。就治疗进度,诊断依据等问题由教师讲解后,并设计若干问题,再由学生进行解答。
1.3评价方法
主要进行两方面的评价:实习学生的出科室成绩、学生对于教学模式评价。
(1)出科室成绩:两组学生统一参加出科室考试,总分100分。(2)学生对教学模式评价待临床实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感受、自我能力、及学习热情等。
2结果
2.1出科室成绩
实验组出科室平均成绩为83.15分,对照组出科室的平均分为78.99分。两组出科室平均成绩比较有明显差异。
2.2学生对教学模式评价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模式满意度为91.08%,对照组学生对于讲授教学模式满意度为71.09%。两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PBL教学模式即不同于传统讲授教学模式,而形成的独特课程教学组成形式、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是[2]:以知识的传授与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代替传统的知识传授;以多学科的综合课程近而代替单一的学科基础课程,将相关学科进行横向的联系教学;以小组研究讨论模式代替班级讲授模式;教学活动主体以学生为主代替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活动模式;以四阶段新颖教学模式“提出问题—查找资料—研究讨论—总结反思”的学习模式代替“预习—听课—复习—考试”的传统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法是以问题为基础而展开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沟通技巧能力、自学能力及合作的团队精神[3],同时也增强了师生间的合作,体现了教学的互动,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教学目标中学生自我综合素质的培养。
无论何种新教学方法,从引进到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PBL教学模式虽然有多方面的优点,但在实际实施中同样遇到了些问题。由于PBL教学模式对教师需要有较高程度的要求,因此,教师在熟练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熟练掌握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同时,要具备有能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具有严密思维思考的能力。此外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该善于寓教于乐,控制掌握课堂节奏[4]。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巨大[5],因此,学生的要求也是尤为重要,在此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培养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综上所述,虽然PBL在实际应用中存有一定难度与问题,但是随着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与知识,PBL势必会成为一种高效率新颖教学模式,基于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因此教师应以问题作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研究与讨论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就如何进一步安排教学课程、如何建立起更加完善具有科学性的评价体系,这些都需要实践的不断探索,进而使得PBL教学模式成为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作者:张国英
参考文献
[1] 罗平杰.儿科学实习带教中应用PBL教学的时间与思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232-233.
[2] 叶乐平,李昌崇,罗运春,等.PBL与LBL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103-104.
2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护理专业是基础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为此,采用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依托的课程实践教学、以附属医院为主体的教学见习、以“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为基地的毕业实习3个层次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2.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3个层次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等专业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就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这对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2为护理专业的理论教学提供良好的补充和参考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护理教学仍然以教师课堂讲授和实训教学为主,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被动的“灌输”对象来进行培养的,教师往往过多地强调其接受性而忽视其能动性。由于许多学校没有建设实训基地,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训教学的学校并不多,能让学生去医院见习的也不多。因此,通过3个层次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可以梳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强化实践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地位,不仅是提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良好途径,更是为护理专业的理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补充和参考。
2.3是运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保障
护理专业以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员为目标,属于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因此,通过3个层次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度保障,可以使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管理上更为严格。
2.4可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
3个层次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通过让学生在医院进行毕业实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更是为学生和医院创造了相互了解的平台。因此,通过建立与护理行业发展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培养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就业。
3护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1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依托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更好地保证护理专业学生在校内的实践教学质量,我校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校内护理实训中心,目前已发展成为省级财政重点资助的专业实训中心。校内护理实训中心的建立和成功运行,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保障。校内实训中心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紧紧围绕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来进行,以实训教材的编写为主线,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护理专业教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例如,在内科护理实训教学中,以疾病护理过程为主线,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自行完成整个护理程序等开展实训教学。
3.2以附属医院为主体的教学见习体系的建立
教学见习体系的建设以附属医院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临床见习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启发及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实践、沟通协作和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自觉完成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
3.3以“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为基地的毕业实习体系的建立
校外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而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深入医院临床一线进行毕业实习,对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此,笔者将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和保障以“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为基地的毕业实习体系的建立。
3.3.1加强校院交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我校多年来一直与多家“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如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关系,这为组织学生深入医院临床一线进行毕业实习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3.3.2完善毕业实习体系的机制和管理措施
学生到医院进行毕业实习的时间定在第三学年,此时学生已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到实际工作岗位实践的基本能力。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评估和监督机制,是保证毕业实习良性运转的重要前提。毕业实习采取医院与学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实习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和监督等。应根据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由学校教师与医院临床一线专家共同负责制订和编写实习计划。在具体的实习过程中,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岗位训练和操作,全程跟踪学生的毕业实习,并将医院作为护理教学的实践场所,结合医院的实际护理操作流程讲解专业知识,以拓展教学内容和改善教学方法,完成对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