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大全11篇

时间:2022-08-16 01:08: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篇(1)

1.小学生评价档案袋内的主要内容

在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袋中可有目的地收录小学生在某领域内的作品,这些作品集以叙事性的方式记录了小学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情况。这些作品可以包括:小学生的日记、反思性的作文;同伴的评论;手工艺品、各种图表;小组报告单;小学生的笔记和摘要;草稿和修改后的文章,见图1 。

图1 《只有一个地球》档案袋评价构成图

此外,档案袋中还可以包括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决定的挑选的作品的说明书,作品判断的要点,小学生对自己成长的反思、学习日记等。最后及时填写表格对各种作品进行评价与归档。

2.小学语文学习中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一般步骤

(1)学习前期准备阶段

编制问卷,调查每个学习成员的基本资料。小学生基本资料表中要填写以下内容:小学生基本材料,小学生的语文学科基础水平:(以前有没有参加探究学习或实践调查,有没有运用网络、书刊、报纸收集过材料,有没有写过研究报告等),本次语文学习的相关资料,指导教师的背景资料、经验,学习班级家庭社会可利用的资源等等。只有在原有基础上找到小学生的基点,才能制定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图2 《只有一个地球》档案袋评价路线图]

(2)小学语文学习实行阶段

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纪录袋等。新课程还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改变单一评价化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小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校园展示日、学校报告会等。

(3)小学语文学习的总结阶段

当一个语文学习项目结束后,小学生、教师与家长一起对本次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安排成果的展示。只有通过回顾才能进一步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总结经验促进学习参与者的多元发展。

二、小学语文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优势与特点分析

1.评价对象个性化

没有一个学生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因此学习评价要能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小学语文档案袋评价是建立在小学生原有基础之上的。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课题组对新成立的语文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基础信息调查,注重城乡差异、男女生的差异、性格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不同的学生放在统一标准下一起评价,是貌似公平下的不公平。小学语文档案袋评价在评价中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差异,做到尽可能的公平,使每位小学生的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展示,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2.评价内容多元化

语文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广博性要求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传统语文评价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使一部分书面表达能力弱的学生不能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而《只有一个地球》档案袋评价内容就有课外资料的选择、学习小组讨论时表现、课后反思、读后感的撰写、课堂知识检测与环保小报展示等等。既包括小学生一开始的表现和基础,也包括他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进步,最终包括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如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小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对活动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学结等评价内容。对整篇课文学习全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信心、同学的关系相处和分工合作等评价可以对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进行持续的评价。

3.评价过程动态化

档案袋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关注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的实施形成性评价,使静态的笔试评价与动态的真实评价、终结性 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纸笔测验或标准化考试只能测出小学生“知道”了什么,无法测出小学生“能做什么”。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的学习中,要真正评价一个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收获,首先要了解他的原有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整篇课文学习中该小学生不同阶段的表现做好记录与评价。档案袋评价能体现小学生动手、动脑的情况,能体现整个小学语文学习过程内的学习情况,可以揭示小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评价系统。

4.评价主体互动化

由于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学习模式与传统的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差异,小学生和教师还有家长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课文的学习中,既有学生自评也有小组互评,再加上家长与教师总结性评价,这样小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成为评价的主体。如此一来,学习的过程伴随了反思的过程、知识巩固的过程与纠错的过程。档案袋评价还使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和主考官的角色转变为反思者,这对转变教师以知识教育和知识评价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教学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家长从幕后走到台前,由过去只在家等学习成绩单变成了评价的参与者、制定者,他们与孩子的交流更多,了解的机会也更多了。

篇(2)

师:(出示地球动画课件,动情诵读)同学们,你们看,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每天都绕着太阳日夜不停地旋转,它是太阳的亲密朋友;它美丽壮观,身披着蓝白色相间的衣裳;它无私奉献,为我们人类提供各种丰富的资源。它就是谁呢?

生:地球。

师:你还想把地球叫做什么呢?

生:我想把地球叫做母亲。

师:老师不由想到了一句歌词:你有一个妈妈,我有一个妈妈,我们共同有一个地球妈妈!

反思

课文的导入要以情动人,使学生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要做到这样,就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导入语,把学生引入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本节课一开始,我借助神秘的宇宙图和悠扬柔美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可感而又充满遐想的情境。教师诗化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学生的视觉、听觉锁定,使他们仿佛置身其中。这样的情境创设和激情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将地球人格化,拉近学生与地球的心理距离,为后面的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教学片段二

师:我们的地球母亲太可爱了,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有关的句子呢?同学们注意认真听,积极评价。

(一个学生读)

生: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读得轻柔一些就更好了,显得地球母亲朦朦胧胧、美丽多姿。

(另一个学生读)

师:从同学们朗读的语调和表情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地球母亲的热爱之情,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欢迎吗?

生:欢迎。

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播种在这片土壤上,肯定会萌芽生长。”通过有表情朗读,细细体味语言的韵味,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之中。喜、怒、哀、乐随文章的情脉而生,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在这里,我采用个人读、教师范读、师生齐读以及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体会思想情感、升华感悟,也为下面学习地球遭到破坏时的情感转折做好铺垫。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地球母亲美丽的容颜,感受地球母亲无私的情怀。(播放课件) 瞧,地球母亲带着微笑向我们缓缓走来。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秀发,巍峨的高山是她坚实的脊背,鲜艳的花草是她美丽的衣衫,浩瀚的海洋是她宽广的胸怀!看,地球母亲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甘甜的泉水、丰富的植物、珍贵的动物、贵重的金属等。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

(学生说出不同感受)

师:让我们再看看地球母亲现在的样子吧!看看人类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

(出示课件:在悲凉的音乐声中,地球母亲被人类破坏、摧残的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师:能说说让你感触最深的画面吗。

生:当看到人们随意砍伐树木时,我觉得地球妈妈那么美丽的衣裳被人类无情的手给扯破了,我觉得非常难受。

反思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融进了情感的教学语言最能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感应与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我利用图像与音乐,配上饱含真情的语言,创设出一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情境,架起文本与学生情感的桥梁,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引起心灵的共振,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得到不断地升华。

教学片段四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宇航员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容易破碎了。你能从哪些词语中品读出来?

生:从“生态灾难”这个词语我能感受出来。

师:说说你了解哪些生态灾难,举例子说说吧!

(学生举例回答)

师:老师搜集了一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数据,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生一起朗读)

师: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让我们再读这一段。此时,你看到“生态灾难”四个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是什么样的心情?

篇(3)

在华侨实验学校,我们首先观摩了六年级语文《十五从军征》一文的教学。执教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教师,教态端庄优雅,戴着一幅“博士镜”,给人一种学者型教师的印象。她的教学平和自然,丝毫感觉不到教者的威严,但在平和中饱含激情,自然中洋溢着美感。她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关怀,一种学识的魅力与亲和力,一种积极的引导和激励。在学生初读诗文时,她这样提示:“用心灵去诵读。”在学生感知诗意时,她这样引导:“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她在学生表达时细心地倾听,在学生回答“离谱”时,也看不出焦虑与不安。当然,她的课堂也不是一路平川,也有“波澜”、“顿挫”,但她没有迫不及待地跟学生抢话,而是正确引导、适时点拨。她这样做靠的是什么?我想,这来自她对学生的尊重、宽容,来自她对教育信念和教学境界的执著追求,来自她在长期实践中积淀而来的综合素养。正是因为她对学生恰当的点拨、启发、激励和引导,实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多维互动,文本的意义不断生成、丰富,课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涌动着生命的激流,师生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战场,仿佛来到老兵的身边,目睹老兵“盼归―不得归―归来―无家可归”的悲惨命运,这位老师的教学让我们观课的同行体悟了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和悲哀。

我们感受到的完全是一个对话式的教学。老师在教学中,是对话的伙伴,是组织者、引导者,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是一种美的境界。

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时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一般的公开课,教师都希望能通过学生的“说”和“写”等方式把课堂德育效果直接外化出来,于是就会有不少的“精彩”得以生成,要么是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要么是说得正中教师下怀,都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来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但《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执教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教师,她的课堂和她的衣着一样朴实,和她的微笑一样自然。在学习了全文之后,她出示小诗《献出我们的力量》,师生饱含深情一起诵读:“……那招摇的塑料袋在那里随风放肆地笑,天空也哭丧着脸,失去了以往一贫如洗的蓝色……拯救地球妈妈吧!让美丽的环境蓦然回首吧!”像是心灵的呼唤,更像是行动的承诺――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精心保护自己的家园。课结束了,但师生诵读的余音似乎还在教室内久久回荡。这是拓展延伸,更是情感的升华。在这里,小诗在内容和主题上与教学文本一致,但更具张力和诗意,其凝聚的情感也更浓烈。教育的力量在于震撼学生的心灵。这位老师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的熏染显得自然而厚重,与教学水融。

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可能偏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关注。朱永新在《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一书中提醒我们: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要教书,更要育人,愿我们着眼学生发展,摒弃教育的功利化,播种教育的理想。

三、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篇(4)

    二、教学理念实践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受。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体会“地球在哭泣”的含义。

    2.关心生活中的大气环境问题,初步树立大气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3.策划保护大气环境的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大气环境出力。

    重点:了解大气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树立大气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难点:树立大气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四、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

    五、教学环节

    活动一:感受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描写和直观形象的图片感官刺激,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体会到地球是人类美丽的家园,为与下文地球环境的污染形成感情的落差做铺垫。

    活动二:了解生活中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

    设计意图:抓住语文课本中宇航员的感叹,引导学生感受地球由“美丽”到“哭泣”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知道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是地球哭泣的主要原因,初步引发学生的思考。

    活动三:了解大气污染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初步了解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交流、展示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实,再通过设身处地的感受交流,进一步认识到大气污染给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唤起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活动四:策划保护大气环境的活动。

    设计意图:此活动的设计,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并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保护大气环境出力,做地球村的主人。

    活动五:课外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策划付诸于行动,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净化大气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六、课后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课程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道理,并将这些道理转化为一种内在社会动力,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了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中,教师没有就教学内容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查找跟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充实、拓展了学习内容,强化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学生在查找、搜集资料的同时,也进行着资料的筛选、整理,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符合《课标》中对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

    2.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课本上学生通过阅读就能解决的问题,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需要集思广益、扩展容量、人人参与、有一些难度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对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独立思考的问题,则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不同学习方式的交替使用,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11-02

一、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探究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从探究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尊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我在教学语文第十一册的《只有一个地球》时,放手让学生探究“为什么说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这个内容时,学生个个兴趣高昂,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增强对地球的了解。如果在进入学校后就限制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显然违背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学生进入学校后,不仅不应禁止他们探究,相应应给他们的探究提供支持、鼓励和帮助,以引导他们最终能够找到他们最感兴趣的那些现象及问题的解释和答案。

(二)探究能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曾说过,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真正理解的,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在十一册《两小儿辩日》中,我放手让学生运用以前学习古诗的知识和方法自学,学生通过探究寻找,不但理解了课文意思,还明白了两小儿各自的理由。由此说明,除非亲历探究过程,否则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习得,只有通过亲自探究和实践,这些知识才在学生心中真正获得新生意义,获得深层理解。

(三)探究能使学生学会随机应变和质疑

以往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在获得的新知识时可能知道教师在说什么,但有时却不能完全理解其字面的含义,考试时就不懂得学会随机应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在十一册《凡卡》这课中,我放手让学生探究,多数学生通过探究后能找出写信的内容和回忆的内容,这时也有学生大胆质疑:“凡卡才九岁,怎么会去当学徒?九岁最多读二年级,而他又是在当学徒,怎么会写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不断的培养训练,学生对上课听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接收,而是敢于大胆质疑,不唯书,敢于向权威挑战,这样一来,也许学生才真正地学到有意义和有效力的“活知识”。

(四)探究过程能使学生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

探究过程能活跃学生思维,十分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参与生活中与科学知识相关的问题解决与决策,是个重要的基础。再以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学生通过探究后,就真正懂得怎么去保护地球上各种资源,而且明白了人类只有地球而别无去处。

二、开展探究学习的方法

探究式学习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呢?

开展探究式学习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现以十二册《匆匆》为例,来探讨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

(一)先让学生讲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个人体验

如学习《匆匆》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把课文先预习一遍,然后问:读完课文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课文太简炼了……”“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写得活灵活现,太了不起了。”“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和拟人的手法……”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疑问?”这时,学生发言踊跃:“我最喜欢第三段,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时间来去匆匆写得十分生动。”“我喜欢开头的第一句……”“我喜欢作者把时间比作‘轻烟’、‘薄雾’,因为这个比喻太恰当了。”有的学生也大胆质疑:“‘头涔涔,泪潸潸,徘徊’是什么意思?”“‘我裸地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裸地回去’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呢?”这些疑问有的当场解答,有的留在下一步中让学生逐一探讨。

(二)理解课文,整体感悟

在这个环节,我常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参与学生讨论,在《匆匆》这课中,我再设问“从文中你体验到什么?”“从中获得哪些有益启示?”“你如何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这时的学生通过理解课文,查找作品的有关资料及联系实际而有感而发:“我感到时光飞快流逝,时间多么宝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感受到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学生争先恐后地讲了他对这部作品的了解、感受和认识。

(三)进一步分析和鉴赏课文

在这一探究过程,主要让学生自己推敲、体味重要词句,并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了写作特点。我在教学《匆匆》时,我如此设疑:你认为这部作品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这部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通过适当的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一些答案:“作者善于运用设问的写法,留给人们很多思考的空间”;“文中巧妙运用大量的叠词,如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裸、伶伶俐俐,简朴、轻灵,琅琅上口”……学生的回答是如此的精彩!

篇(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作为教师,我们一切教学实施都要从学生出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赏识教育成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那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根据自己二十多年的经验,浅谈一点感受和体会。

1、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学会充分关爱和尊重学生

教师要关爱和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弘德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的表达自己的个性,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的喜怒哀乐,用赏识的目光敏锐地捕捉他们身上微不足道的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父母经常外出打工,自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因为生活中缺少父母的关心,他性格孤僻,养成了一身不良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每个老师提起他总是摇头,作为班主任又兼语文学课的我决不能放弃他。因此,每次下课的时候,我只要一走进教室总会挤点时间,陪他一起做作业,和他一同读课文,聊生活。时间久了,其他同学也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只要一有空,大家就围过来与他谈天说地,渐渐地,他变得接近同学了,也敢和同学们玩耍嬉戏了。学习也比以前有进步了,当他第一次在课堂上主动站起来回答我的问题时,我非常激动,用赞许的目光向他频频点头。每天,我给他分层次布置作业(量少),并鼓励他一定要按时认真地完成,第一次作业,他出乎我的意料,竟然字迹工整完成了,我接着表扬,他似乎也很兴奋,不时地用眼睛瞅着我,这时,我觉得自己和孩子的心贴得好近,好近,这些小小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他和以前判若两人,成了一个敢于发言,而且能完成作业的好孩子。

2、掌握赏识教育中教师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是一个开启智慧的过程,又是一个充满创新的过程,因此,赏识教学需要艺术化的态度去营造课堂教学。

2.1 春风细雨,和言悦色。

微笑是一种不露痕迹的赞许和信赖,它会让学生觉察到教师的一份温情与爱意。既然为人师表,就请别吝啬你的微笑,给予学生一个真诚的微笑,甚至是一个青睐的眼神都会让学生享受到被重视,被赏识的快乐。记得有一次,我发现我们班小张同学朗读课文时,总是不出声,我走过去微笑着说:小张,你其实读得特别好,字音准确,语速把握的也很到位,就是声音有点低,如果说你的声音再大些,就能和朗读好的同学相比,经我这么一鼓励,小张同学声音放开了,读了两三遍后,我说再大声些,效果就更好了,他在原来基础再大声了,我接着继续表扬,受到表扬后的他感到很高兴,体验了成功,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进步很快,成为班里朗读佼佼者。

2.2 奖罚有方,批评有度。

赏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手段,它可以放飞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应用赏识教育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及批评。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失去教师的信任度。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如对胆小好学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在适当赏识的同时,提出新要求,规范其行为,克服不良习惯。另外,提倡赏识教育并不等拒绝批评,批评是赏识教育中独特的一环,在赏识理念指导下,它向你走来的时候,可能是面带微笑,充满幽默与轻松,但它离去的时候,会给你留下严肃的背影,使你警觉,反思,给你以智慧的启迪。也就是说,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注重批评的艺术,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

3、让学生在赏识中欣赏自我,升华自我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促使学生探究,质疑并在赏识中自主解决问题。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首先在多媒体中播放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形态,样子,它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等一系列图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通过朗读体会,鼓励学生质疑,有学生提出(1)、《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有一个学生则问:(2)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是适应人类居住吗,还有其他星球是否人类也能居住,我们还没有发现?(3)、学了这篇文章,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等问题,于是,我就趁热打铁,对他们进行表扬:“很好,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令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在,看谁最聪明,能在自读课文中,自己找出相应答案。同学们受到老师表扬赏识后,情绪高涨,于是很快就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只是作了引导,从而训练了学生求知探索,质疑问难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探究、质疑赏识中自主解决问题,在欣赏自我同时,升华自我,并在发展中求异思维。如:教学《地震中的子与父》时,除了让学生体会事物间的联系外,还在课文结束之前提出一个问题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加深理解:父亲为了救孩子,锲而不舍,历经48小时才发现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却让先救别人,自己最后从废墟中走出来,孩子当时在想些什么?如果你是父亲听了孩子的话你是怎样想的?又如:教学《新型玻璃》时,让学生争当科学家,让他们设计课本上没有的新型玻璃:运动玻璃、减肥玻璃、自动调节水位、水温的玻璃、抗癌玻璃等等。此时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并因势利导教育他们要实现心中理想,就得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这样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在乐趣中思考,在赏识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创新,对培养学生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4、充分利用家庭教育,不断创新,延伸赏识教育

篇(7)

下面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天,在我和孩子的讨论中,孩子们开始自发地讨论有关地球引力的问题,他们所建构的理论是,地球引力是从天空中的一个很小很小的洞里出来的。有一位名叫凯西的孩子,他认为这个洞小到像针眼一样,当我们张开嘴巴时,地球引力就通过我们的身体到地下去了――我们把这些观点称为孩子的第一种理论。在接下来的四个月中,孩子们一直在讨论地球引力的问题,并试图通过画画来描述地球引力是怎么工作的。在凯西的一张画上,画着他家的房子在房顶上有一个洞,地球引力就是从这个洞里下来后,通过窗户,再通过凯西的嘴巴,一直通到地下的。另一位名叫埃弗瑞的孩子,他画了一幅和凯西同样的画,但当凯西看到埃弗瑞画了一幅和他同样的画时,他觉得不可能,因为他觉得地球引力是从他家的房子通过他的身体到地底下的。他甚至认为,中国的儿童也不会有地球引力――我们把这些观点称为孩子经过修正后的第二种理论。又过了四个月,在我们讨论地球引力的问题时,其中有一个孩子问,如果你说话说得太多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埃弗瑞说,话说太多,地球引力就没有了,这时人就会像外星人一样浮起来,像在空间站里一样飘在空中。接着,他们开始讨论怎样通过控制身体来维持身体里的地球引力……在完成上面活动以后的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杰西来到幼儿四,他在周末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去爬过山。于是,他开始认为地球引力不仅仅从天空来,他还认为地下也有地球引力――因为他感到上山很困难,而下山的时候比较容易。

通过这个故事你可以发现,教师不是要去把事实教给孩子,而是要帮助孩子自己来建立更多的可能性的理论。德伯拉,梅厄(DebraMeier)在《他们的想法的威力》一书中指出,教学主要是倾听,学习主要是表达。在建构主义课堂里面,教师并不是发出最大声音的人,他的声音只是许多声音中的一种,所以课堂中的声音要体现不同的观点和反映不同的角度。

十年前,我在美国作家彼得,埃尔波(PeterElbow)所著的《接受对立面》一书中第一次接触到质疑与相信这个概念,这一概念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在建构主义教育中,教师应该知道他的角色就是进行质疑和相信,且这两者同样重要。为此,教师应该非常仔细地倾听孩子的观点,甚至要悬置自己的疑问,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儿童的观点。对儿童思维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教师要能很好地提出问题――向孩子提出问题只是要求他们来解释,而不是要求孩子来证明他的观点。通过解释,教师就可以真正理解儿童的思维。

孩子的探究只有在教师倾听孩子时才能发生。为此,教师要跟随他们的一些想法,支持他们自己对理论的建构。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不同形式的计划――观察、记录,和同事的反思、讨论。有关另外一个概念便是企划(ptogettazione)――一种复杂的、动态的和包含了反思性过程的灵活的计划。它涉及持续不断的循环:行动、观察、记录、反思、提出挑战。

二、教学性记录

岗尼娜・达黑伯格(GunillaDahlberg)在她的《超越质量》一书中指出,记录可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内容,一个是过程。内容是关于儿童是谁,正在做什么?做的东西以及教师的角色的一个记录,是活动本身的数据和资料。内容常常以下面几种形式出现:录像、对话、备忘录、照片、工作样本、录像带、录音带,等等。记录的过程就是把记录材料作为一个工具,用一种严格的和合作的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记录能使教师对儿童的学习过程明了可见;它既涉及过程也涉及内容;它既具回顾性质也具展望性质:它能帮助教师了解、追寻他们平时看不见的东西。让他们观察的东西更加有价值;同时,记录作为一种合作交流和分享经验的方式,在对话中帮助教师寻求意义的解释。

对教师而言,记录还提供了一种持续的教师在职培训,创造了一种探究、反思与对话的文化:它有助于形成更密切的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它给教师的工作赋予了意义,也使教学工作的轨迹具体可见。记录对家长而言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它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儿童经验的意义,也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讨论和交流。记录也是儿童对自己成长和思维的一种记录,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惊奇。尤其当记录成为幼儿园的一种文化的时候,儿童也会很快地来记录他们自己的经验,使记录成为他们自己的工具以及做研究的一种方法。有时儿童的发现也很复杂,他们会用记录来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不能理解的东西。

记录并不是一种额外的东西。相反,它是我们实践的核心,是我们对话的开始。记录使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发出声音以及知道发出声音的方法,它使我们的工作有了意义。记录是我们的课堂文化,是课堂生活的一种记述方式,是我们课堂生活的记事。

三、来自中国教师的疑问

问:在美国幼儿园,教师要花多长时间用于观察和记录,确切地说有多大比例?

爱丽丝:观察是我们一整天都在做的事情,对观察的反思我们是在孩子走了之后再做的。因为在我们的幼儿园有录像,我们通过事后对录像的分析,来对孩子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问:在我们目前的幼儿园,教师很多时间用来备课,准备教具和参与其他一些事务性工作,而观察和记录是要挤时间的,这该怎么办?

爱丽丝:我有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一边和孩子组织活动,一边进行观察呢。

问: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但这并不是教师的工作职责要求,或者说园长在评价教师时并不作为教师的工作量,更多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观察和记录好像只是在某顷个体或研究当中才做的事情。

爱丽丝:从事儿童教育,如果我们

不观察儿童,那我们就是在闭着眼睛做事情。如果我们在不观察孩子的情况下进行教学,那我们是在教有关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有关孩子的东西,这是教师的热诚,而不是孩子的热诚。所以我们不得不进行观察。

问:我很想知道,你们是如何评价教师的,有没有教学计划?

爱丽丝:我的回答对你们来说不一定有用。我的学校很小,教师们没有教学计划。

问:你们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

爱丽丝:我们以同样的评价孩子的方式来评价教师。对孩子来说,我们并不要求“测查”这样一些形式,对教师来说也没有具体的标准。对于孩子,我们是通过对他们的一些作品等,从总体上进行评价。如果说教师们能够在一起通过对儿童记录对儿童的发展进行一种反思性的讨论,我相信教师也在和孩子一起成长。(泰米:昨天我提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包含着积极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重新思考在间和资源里,哪些东西是重要的,哪些东西是次要的。比方说,我的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学校,对我的教师来讲,时间很宝贵,每星期教师们只有一个小时用来开会。所以我要求教师必须要带着他们的记录来开会,必须要花一半的时间来讨论记录。)

问:从刚才专家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好像美国的孩子很多时间都在探索,在自主探索中来生成主体性的教育,那在美国有没有固定的课程设置,有没有集体教学,教师是怎样组织的?

篇(8)

但是,当综合性问题中只是隐性地考察圆的知识时,学生往往出现认识上的封闭性。故笔者在复习课中就圆的概念设置了一些“陷阱”,诱发暴露学生认知中一些错误片面的观点,并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就错悟理,达到使其“吃一堑,长一智”的作用,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全面仔细、严谨有序灵活变通的思维素养。

二、案例描述与评析

(学生直观上想,相对于地球赤道而言,增加1米实在微不足道;而硬币的周长增加1米其膨胀肯定显著。答案应是小圆的半径伸长得较多。此时学生已经步入了命题者设置的心理性“陷阱” )

师:哦!大家都同意这个观点吗?有没有异议?你计算过吗?

听完此言,不少同学仍做胸有成竹状,但也有不少学生拿起笔计算。稍后有学生喊:咦!好像一样嘛!其他学生非常诧异:嗯?真的吗?

此时,师请认为“半径伸长一样”的同学上台讲解观点的得出过程。

(生解:设圆膨胀前的半径为r米,周长为C1米,膨胀后的半径为R米,周长为C2=C1+1米,则半径的伸长为,这是一个常数,因而,大小不等两圆的半径伸长是相同的。这时其他学生终于相信了“半径伸长一样”的结论。)

虽然米的缝隙对于地球来说“实在微不足道” 而对于硬币来说“肯定更加显著”,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直觉思维对问题的解决表现出积极作用,但是,直觉思维有时也会把我们引入歧途。

师问:为什么在PQ上静止?

生:到家的距离不变,所以是静止的。

师:到家的距离不变就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这样的点只有一个吗?

少数学生立即反应过来,想到并说出:咦?对呀!忘考虑圆了。此时多数学生领悟到这一点,陆陆续续更改自己原来编的故事……

师:好!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编的故事,并选一个代表在全班讲述“精彩”的故事。

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小组代表讲故事后,请别的小组成员评述故事编得是否合情合理,师适时点评。

(这里学生的认识封闭性表现在,当面临“动点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数学情景时,只想到静止、想不到动点的圆周运动,数与形的双向流动不够通畅。从知识上看,还有“距离”与“路程”的混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路程不变,当然是静止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距离不变,则可能是静止也可能是运动的。)

(三)利用中考“病题”再设同类型“陷阱”——巩固中的“圆”

A.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园阅读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

B.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读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C.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

D.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

检测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表露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此题引发了学生争议的高峰,学生1说:选B;学生2马上问:你怎样否定C和A呢?生2说:如图,前4分钟沿OP直路向前散步,然后拐弯沿圆弧PQ走6分钟,再转弯沿QR向前走2分钟,最后沿RO走6分钟回到家。这个散步过程是“没有停留”的。可见C不能否定。而如果散步不是按原路返回,那么从“公共阅读栏”出来,还可以走2分钟到另一条路上,然后沿另一条路6分钟回到家。这样一来,A也否定不了。此时选B的学生又说:因为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我们选B也没错。师说:确实,当年命题者预设的正确答案也为B,也就是说,连出题的老师都忘记了“圆”,所以我们更要提高警惕。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检测有多少学生会再次掉入老师布设的“陷阱”,即是否真正理解“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测试表明有近乎一半的学生认为应该选B,他们再次跳进了“陷阱”。此问题看是一道普通的选择题,但实为2003年陕西中考时出现的一个病题,这道病题,与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矛盾,但当年数以万计的师生却没有提出异议(也许有深入思考的学生反而被判为零分),这又一次说明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认识封闭现象”。)

师:刚才的测试题1还是让许多同学再次掉进了“圆”的陷阱,下面我们再进行第二次测试,题目是选自小学的"希望杯"数学邀请赛。

出示测试题2(第一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小明的家离学校2公里,小光的家离学校3公里,小明和小光的家相距______ 公里.

很快地就有学生说,哦!一道小学的题!这题太简单了,我小学时做过,是1和5。师问:真的吗?这时,有学生轻声地说,好像不对哦……在这位同学的质疑声中,大家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3分钟后,只有4个学生说是1和5,其余的学生都认为是从1到5的所有实数,并画出了相应的图形。

师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开始都跳进了“圆”的陷阱,原因有哪些,大家想一想?

生1:主要是太轻敌了,因为没进行计算所以给大地球骗了。以后猜出的结果看来还要算算看。(这时其余的学生几乎都在小声地说:对对对)

生2:圆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好像还清楚,但反过来就经常会忘掉。

(四)利用刚体运动设置“实验型陷阱”——拓展中的“圆”

部分学生认为抽象想象无法准确得出结论,已迫不及待拿出硬币实践操作以便寻求答案,本节课也悄然地在学生转动硬币的热情中结束。

三、案例设计说明

到了初三总复习阶段,很少有学生会认为在圆的概念上有学习困难,但事实并非如此。本节课试图通过设置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陷阱”,让学生经历:陷入“陷阱”——冲出“陷阱”——再陷入“陷阱”——再从新陷阱中冲出来这一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掌握摆脱“陷阱”的方法,从而完善和深化认知过程。

(一)巧设“陷阱”,激疑引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本节课设计的地球与硬币的强烈对比及出乎意料的结果,勾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他们的认知潜能、求知欲就得到了激发。而根据图象编故事的发散性问题,则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但两个班的学生几乎“无一生还”。无情的事实,让学生去掉了轻敌的意识。虽然在中考“病题”面前,仍有部分学生“摔伤”,但大部分学生已有了防御的意识。到了“希望杯”赛题,几乎所有学生都有了免疫力。

(二)以情育情,体验成功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虽败犹荣。在教学中不少学生虽然挫折重重,但他们“痛”并“快乐”着,在陷入“陷阱”到冲出“陷阱”的一次次磨练中,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一般来说,意志越坚强,越能使积极情感持续下去,越能克服消极情感。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应考心态。

(三)质疑反思,严谨解题

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质疑反思,加强对解题活动的深层次的再思考。经过严谨的洞察、研究,培养学生解题时严谨解题,解题后反思的良好习惯是本节课为之追求的。中考“病题”的出现,促使学生叫板“权威”,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同时也带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

(四)合作交流,多维互动

在课堂中,师生和生生在不断地交流和质疑中碰撞思维的火花,通过各种意见的交锋,促使正确认识的产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都让学生在“跑”,而没有去抢“跑道”,引导时也隐而不露,指而不明,含而不发。让学生自己经历“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的全过程。在实施评价时也采用了让学生评价学生的方式。

(五)留下“陷阱”,意犹未尽

最后一个硬币问题,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进而引起疑惑、争论,从而主动拿实物硬币实践操作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篇(9)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04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0.030

最近,一层浓密的有害雾霾连续数天笼罩着京津冀,遮住太阳,妨碍交通。望一眼窗外,突然发现看不到蓝天,白云,天地间一片灰色的景象,连对面的楼房也只有朦胧的轮廓。市民被告知尽量不要外出,药店的防雾霾口罩也被售空,机动车实施限号限行。人们谈论的话题也离不开“十面霾伏”,每个人都迫切想知道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因此,打开电脑,由首先关注新闻事件变成关注空气质量指标也似乎成了大家的习惯。

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严重失衡的今天,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社会热切关注的重要课题。保护好地球,是人们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选择。环保教育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将决定我们将来的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

作为一名中学生物学教师,则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教育下一代成为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小卫士,这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保护环境,还可以带动我们成人也参与进来。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呢?

一、立足教材,深入挖掘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知识要注意立足教材,找准环境保护与具体课题的结合点,避免生拉硬套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而且拓展要适度,避免讲成环境教育的专业课。例如,在教学“生态环境的保护”一课时,要让学生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人类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在讲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时,着重讲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有些风景区或森林公园被誉为“天然氧吧”,为什么我们国家在每年的3月12日要设立植树节,明白植树造林的意义,并自觉参与植树种树,保护植物。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章题图,我国云南山区林木环绕的一个村落和一片梯田,展示了哈尼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旖旎风光,说明了――人类应当而且可以生活在得到了很好保护的生态环境中。图片清晰,色彩明亮,让学生在憧憬和向往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从日常生活中点滴渗透环保教育

现实生活是生物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里自觉自愿的留意身边小事,例如,我在上课时白天只要光线充足,我都要学生关掉电灯,因为很多时候在上早自习时,光线暗,同学们打开灯看书,学习,可是这样一开,就忘了关,很可能开一天。教育学生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因为省一度电,就少一份污染。还有就是用完水管后,水龙头要拧紧,节约用水,不浪费一滴水。但有时水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曾见过一个妇女在街边洗衣服,桶的水都接满了,还任由清水从水管流走溢出桶外,而那妇人却毫无感觉地搓着衣服,根本没有要关水龙头的意思。还有就是我们去市场买肉、水果等食品时,商家一般会随赠一个塑料袋,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桶。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小家,但是它们并没有从我们的大家――“环境”中消失。日常生活中,我们买来的日用品往往有两到三层的包装。生产包装品需要消耗大量的金属、玻璃、纸张和塑料等,这些包装品在商品打开后一般就成为垃圾。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提倡一种什么样的文明消费行为呢?让学生在日常经历和反思中树立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才能达到环保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强化环保教育

组织环保兴趣小组,利用相关节日,进行环保宣传,让保护生态环境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促进公众的参与,让全球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还可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当地调查环境污染情况,拍摄有关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图片,回学校经过整理后,选择比较好的在学校举办摄影展,并开展“我们的生活环境”的大讨论。再有,通过主题班会,团日开展以“白色污染”、“的地球”、“呼唤绿色”“保护我们的家园”等为主题,进行演讲。让学生知道环保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生活的真谛。

四、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中强化环保观念

篇(10)

二、开放教学,手脑结合,用现在的心理去品味历史

历史已经过去,不能重演,但我们可以从社会现实中受到启示,找到学习历史的钥匙。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熟悉的现实情境走近历史,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例如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时,让学习临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展示了学生的临摹作品,谈谈临摹的体会等活动,通过自己动手去领悟书法艺术的真谛,引起审美意义上的共鸣,感悟只有刻苦勤奋、不懈追求,才能成功的道理。从自己的身边事去体会历史,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另外,在教学中要使课堂变成一个超链接,让课堂成为同学们吸收和释放信息的场所、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样在学习王羲之的书法时,引导同学们关注现代人对书法艺术的看法,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传统书法艺术是否要弘扬?现代社会青少年学习书法有何意义?”的辩论,同学们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张扬个性,展示观点,学会表达。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同伴合作,增加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在辩论中了解了同学们的所思所想,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变学生与教师的单向信息交流为多向交流,引导学生多疑、多思、多问,对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同学,不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学会宽容尊重和欣赏,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挑战权威的勇气。

三、将历史与环保结合起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篇(11)

新课导语至关重要,运用谚语导入新课,既可导入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使干巴巴的说教变得妙趣横生,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遗传变异时可以引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引出生物现象,引用“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来引出生物变异现象。再如在讲授营养繁殖的内容时,可引用农谚“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来导入。同样在讲授“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时,可引用“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谚语。由此可见,谚语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谚语设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进取精神

运用谚语能调节学习的情趣,而且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知识。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教师可运用“公鸡叫,天亮了,早上空气多么好”提出疑问,早上的空气真的那么好吗?其实经过生态学家近年的研究知道,早上的空气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好,空气最好的时间在15时—17时。实践证明,把这些生动鲜活的、学生耳熟能详的、来自群众实践的经验总结引入课堂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收到如章回小说、电视连续剧的悬念效果。

三、谚语释疑解难,事半功倍

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时可以适当运用谚语来释疑解难,往往会引人入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时,可以运用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来深刻阐述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常存在着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肉食动物取食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取食植物。生物之间通过复杂的取食关系而相互联系就形成食物链。教师接着还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交流讨论后,自己正确写出这两句谚语的食物链。由此可见,适当运用谚语既可使学生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的多种能力。

四、谚语小结,增加艺术效果

课堂教学小结适当运用农谚,形式新颖,效果更好。例如,在讲完生态平衡的内容后,可引用“本体原来只是公,毋将私欲混其中”来进行小结,告诫学生祖国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只谋眼前局部利益,不计长远整体命运,自毁家园而不及早悔悟,终将铸成千古之恨。再如在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后,可引用谚语“黏土赔沙土,一亩顶两亩”小结。又如教师讲完甲状腺激素作用后,可引用边远农村曾经流传的农谚“一代呆,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来进一步说明甲状腺的调节功能。这样的小结不仅脉络清楚,学生学得活,记得牢,而且对当堂课的知识有了一个复习、整理和提高的过程。

五、留谚思考,增强知识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