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学生自我反思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0-18 07:57:0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学生自我反思总结

篇(1)

一、问题的理论基础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元认知能力培养的有效形式。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从元认知角度来考虑,学习并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它同时也是认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思,从新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查、分析和思考,能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通过反思学习策略、过程及结果,能培养自我监控、自我改进的能力;通过反思,可以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反思能力培养时要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认知活动是学生自身的高级心理活动,对这个活动进行认知调控,无疑是在主体内进行的,所以,学生必须学会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调控。教师要告诉学生反思的重要意义,教给他们基本的方法,提供必要的训练,通过反馈,不断加以矫正,从而使之强化、内化,把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2)渐进性原则:和认知活动的发生发展规律一样,反思活动也是渐进的。从他律到自律,从单维到多维,从浅显到深入,从简单到复杂。正基于此,我们在对学生训练时,切勿急躁,要遵循规律,分成阶段,逐步实行,既要有序,又要有层,让学生在反思活动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3)反馈性原则:反馈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保证,有反馈才有培养方法的改善,才有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及时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反思活动做出评价,在评价中促使学生自己反思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结果,并据此进行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策略,并最终形成自我反馈能力。

三、培养反思能力的途径

1.激发反思动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德·卡德纳指出:私下的沉思会发展他们的内省能力。在新课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把学习新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不能一味地“教”到底,“学”到底,学生需要“沉思”的内容、时间和氛围。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以问题来促进反思,通过反思来生成更多的新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反思和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或者,教师还可以着力营造一个促进学生反思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如:教学质量守恒定律后,我告诉学生:4g硫和4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8g二氧化硫;又问:若是2g硫和6g氧气反应,可生成多少二氧化硫?6g硫和2g氧气反应,又生成多少二氧化硫呢?刚开始,学生回答还都是8g,我笑着摇了摇头,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自觉地进行反思,发现后两种情况没有恰好完全反应,从而巩固了对“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认识。

2.创设反思机会。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常规活动的内容及程序,我们尝试分下列几个阶段为学生创设反思的机会。

(1)学习新知识前反思。学习新知识前反思指向于未来学习,是对准备学习新知识进行的反思,它是建立在对前一阶段学习的分析和评价以及对学习结果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的。如:在教学如何书写化学式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已给过的一些简单的化学式,学生写来了CuO、MgO等,甚至还“自作聪明”地写出了氧化铝AlO。(当然,这还是好学的学生经过一番反思、总结的结果;还刚好为我课堂教学所用。)

(2)学习新知识中反思。学习新知中反思指向于当前学习,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反思,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方法、操作程序以及获得的结论等。如:在教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我们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相比较,从而巩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

(3)学习新知后反思。学习新知后反思指向于过去学习,对学习经验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方法、学习收获进行评估,对学习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分析。刚开始着手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时,我每节课后都给学生布置课后反思提纲--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对今天这节课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的反思,促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推动自我发展机制的完善,使反思伴随着自身的学习活动的常规化而逐渐自动化,不断提高反思能力和学习效率。

3.教给反思方法。为使学生形成反思能力,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的:

(1)自我提问。教学生学会自我提问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学习过程中。诸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可以用几种方法做”“哪一种方法更简便”“可以设计哪些方案”等自我提问,可以促进学习主体的更深层次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鉴别能力和学习能力。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55-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学习反思,使学生自己对学习活动达到一些特定的目标,并且能够对自己成功和失败进行总结。下边就讨论一些引导小学生学习反思的策略。

一、传授小学生反思技能

数学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反思能力,学习反思需要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技能。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思想活动范围太小,反思效果并不理想。对待数学学习的反思往往不能形成良好的分析方法,没有自己的经验。学习反思就是要提升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为小学生传授一些反思技能,例如,探知和解析问题的方法策略,为小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好重点难点知识的指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归一应用题”的反思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小学生学习反思技能更加顺利,教师应当做好这些应用题的准备工作,在问题解答的巩固练习中,将对问题的探究有意识地留给小学生处理。这样通过让小学生们尽可能多的自己探究问题实现反思技能的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保障了小学生获得应用题的体验机会。教师向学生提问,对于刚才的应用题,我们能分析出哪些是它们的共同点,哪些是它们的不同点?在解题思路上两道题目又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小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反思的技能。通过这个问题的反思学习,既能锻炼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学习反思的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保持对学生们的耐心,不要拔苗助长,要做到收放有度。因此,通过特定的学习反思活动为小学生传授一些反思技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引导小学生课后总结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学习反思需要先做题,后想题,解答问题之后及时反思。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训练方法,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小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尤其是一部分有连贯性的数学知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及时进行反思。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回顾,纠正错误和完善解题过程。同时还可以对问题再次思考,总结题目的特点和解题规律,提炼解题技巧,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提供帮助。

例如,一道数学题目是,“在一道算式里,除数、被除数与商的和是125,还知道商是5,请你们求一求除数和被除数分别是多少。”小学生刚看到题目肯定会非常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会发现题目的条件并加以利用,发现除数和被除数的和是120,被除数又是除数的5倍,进一步会联想到20的5倍是100,而100与20的和就是120。再通过计算验证就可以解答问题。这时,教师在看到多数学生解答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过程的反思,最后总结出“把商转换被除数”的解题技巧。另外,除了及时对问题进行反思,还需要经过定期的学习进行反思周记的记录。周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小学生反思能力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在一次测验之后,有的小学生会在周记中写道:每次经过考试,老师总会对答卷中的错题进行点评,并且让我们对错题进行改正和摘抄,找到错误的原因记录下来。在这次考试中有两道题目犯的错误值得警惕,第一个是把三角形认成等边三角形,读完题目由于惯性思维,对题目思考较少,导致做错。第二个是计算梯形的面积,对公式的记忆不深刻。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杜绝这种马虎的毛病,牢牢记住数学公式。通过周记,小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记录,更重要的是为反思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材料。

三、激励小学生自我对话

激励小学生进行自我对话,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自我质疑的习惯,将反思学习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问自己如何解决。自我对话是进行学习反思的重要活动,巩固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自我对话要让小学生形成数学思考习惯,教师的引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同学之间的提醒,激发小学生对自我的质疑。这个过程中其他人无法替代小学生完成,学生自我对话的总结可以有效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进一步形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反思能力。自我对话一方面为小学生积累经验,在以后的类似场景很可能会用到。另一方面,帮助小学生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下次再犯相同的错误。因此,首先需要学生自我质疑,促进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同时锻炼数学发散思维。其次是自我总结,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总结促进反思,因此自我总结十分重要。问题解决了,教师对小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进行自我总结,甚至可以进行书面反思,形成深刻记忆。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反思,需要动用多方面的资源。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引导小学生学习反思对学习数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3)

1.加强指导。

在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活动时加强指导。如教师可以在讲评试卷时,引导学生反思答题失误的原因。经过反思,学生不难发现他们失误的原因集中在粗心,还有课后没有复习导致的知识点模糊,所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就要注意认真梳理知识并做好复习巩固。

例: David is such a good boy _________ all the teachers like.

A. that B. who C. as D. whom

许多同学一看到题干中的such,再联系到选项中的 that,便认为这是考查such … that …句式,误选A。实际上,本题将as 用作关系代词,用以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其前的名词 boy,同时 as 在定语从句中用作动词 like 的宾语,若先行词受到 such 的修饰时,其后的定语从句应用关系代词 as 来引导。

由此题出发,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反思,对知识点的理解是否透彻,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有哪些错误的认识,通过此题的解答对哪些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补救的能力。

2.注重渗透。

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来自于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对学生不断渗透反思性学习方法,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所提倡的就是教师引领的自主式学习,引导学生定期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同时对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指导学生通过反思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我监控能力,从而学会反思性学习。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利用教材中设计的反思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如In this unit, I learned…、 I think I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in…、I still have difficulties in…等。

3.积极评价。

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评价,使之不断反思。鼓励学生不断探索,拓展英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然后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出评价。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经常和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探讨,以自身经验来帮助学生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指出学生学习方式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应定期在课堂中抽出一部分时间开设专题课堂,让一些英语较优秀的学生去总结这段时间的学习经验、技巧,并对这些学生的经验进行深入解析与评价,以帮助后进生更好地反思自己。

4.引导矫正。

篇(4)

一、初中数学进行反思性学习的必要性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教师立足学生的基础和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学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点整体感知度上,表现在对相关知识的注意度以及对知识记忆的持久性和思维的深刻性上.这几方面都与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关系密切.因为,反思性学习的本质属于心理认识过程中的再认识的心理过程,在这个再认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完善和纠正自己首次感知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有效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够使自己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使大脑的记忆和思维有效集中在某一个知识上,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策略

1.明确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必须首先明确反思性学习的有关内容.反思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学习对象,学习过程,学习心理,学习情感、学习习惯、学习结果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学,获得有效的认识.比如对数学学习习惯的反思,学生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是否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学习习惯,通过反思,使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认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给学生提供反思的空间,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初中数学实施反思性教学,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留够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学习不断进步.另外,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收获必定不高,因此,教师引导也是很重要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源头上进行反思.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点是存在着内容的联系的,教师要有效利用这种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学习,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变通能力.比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性质等内容,并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找到其与新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错误原因进行积极反思,对学生而言,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常性的出现错误,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这些错误进行反思,使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是审题的问题,或者是解答时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出错原因反思,可以有效使学生改正错误,避免新的错误的产生.自我总结是初中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又一重要方式,当某个知识点学完时,或者是小节内容学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的总结反思.反思的内容有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形式,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哪些,学习重难点有哪些等,以此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认识.比如,学习“圆锥的侧面积计算”的内容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思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课堂上是怎样推导出圆锥的侧面积公式的?学生对有关内容和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积极反思,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3.指导学生总结反思学习的方法

学生只有掌握反思的方法,才能具有反思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反思,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数学日记法.通过日记把每节课中自己的问题或情况记录下来,为进一步学习提高打下基础.第二,自我评价与反思.制定《数学单元坚持学习自我评价与反思表》记录自己对错题的剖析、类型题的解题规律、测验感受等内容,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为自己学习数学指明方向.第三,听课反思.没有反思的听课是肤浅的,是被动的,学生要不断地从教师的课题讲解中反思问题的方法,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课堂学习的效果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学生需要对自己听课中的心得进行记录,反思.比如,学完圆的定义一节内容后,学生可以做这样的反思,为何要引入这个定义,这个定义与小学学过的有何不同等.反思后,学生的认识会进一步深入.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通过反思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使学生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反思性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认识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生活学习创造条件.

篇(5)

在数学教学中,要在情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反思的热情,着力营造一个促进学生反思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在教学中可以经常问学生:“你还有其他解法吗?”“你的想法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你的方法好在哪里?”等等。这样的提问,有助于诱发学生反思和优化自己的思考过程。

2 抓住反思契机

2.1 学习新知前反思。学习新知前反思指向于未来学习,是对准备学习新知识进行的反思。它是建立在对前一阶段学习的分析和评价以及对学习结果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的。如在给四边形进行分类时,教师可让学生对所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进行回忆、总结,然后根据它们各自的特征进行分类。

2.2 学习新知中反思。学习新知中反思指向于当前学习,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反思,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方法、操作程序以及获得的结论等。当学生经历、体验了不同的探索方案后,再引导学生反思:从刚才的探究中,你又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这种思考方法对自己今后学习有什么启发?通过亲身体验、反馈、反思,从而获得统一的有价值的数学模型,也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这些不同的侧面,多角度地思考体会探索的方法、策略,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加强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沟通,提高进行数学活动的能力。

2.3 学习新知后反思。学习新知后反思指向于过去学习,对学习经验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方法、学习收获进行评估,对学习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分析。如认识了“分数”后,教师可让学生反思:分数是怎样得出来的?学了分数有什么作用?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系统反思,促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推动自我发展机制的完善,使反思伴随着自身学习活动的常规化而逐渐自动化,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反思能力。

3 教给反思方法

3.1 自我提问。教学生学会自我提问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学习过程中,诸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可以用几种方法做”、“哪一种方法更简便”、“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等自我提问,可以促进学习主体更深层次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鉴别能力和学习能力。

3.2 自我总结。当某个问题解决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寻求思维规律。如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我就“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学生得出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得出来的结论。这样,它的教育价值在于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题方法。

3.3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判与分析的一种自我审视的行为。自我评价应该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最主要、最经常的评价方式,组织有效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有助于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4 养成反思的习惯

4.1 建立学习档案:给自己建立学习档案,是养成良好反思习惯的途径。学习档案内容可丰富多样。如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好的习题解法或学习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学习失败的教训等。

4.2 听课反思:没有反思的听课是被动的、肤浅的。从教师讲解中反思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见解。

篇(6)

二、思维表露,内化知识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表露,让他们以有声的语言来表达内部无声的活动,并且反馈给自己或别人的听觉,在口述中自我调控,思维也由混沌趋于清晰。实践中,我们围绕自我反思调控的基本要求,提出学生思维过程表露力求清楚、规范、简洁。在指导方法上主要采取:(1)榜样示范———运用规范的句式表达思维,如“×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所以……”“从这一点可以推出……“”先……再……最后……”等等。教师先作示范,学生模仿,对学生表述的冗长、不规范情况及时引导纠正,逐渐形成自觉、自发用规范的句式进行表达。(2)实践体验———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口述表达,做到对疑点进行分析叙述,引出规律时作推理性叙述,总结归纳时作反思性叙述。针对不同问题,我们还给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如说出操作过程,说出推理过程,说出学会过程。特别是学会过程,是培养学生反思的重要方面。如在一个学习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帮助学生再次回忆和总结自己思考问题的整个过程:自己先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出错了?教师和其他同学又是怎么想的?哪一种方法比较合理?为什么?今后应该如何思考此类问题等等。学生在表达思维过程中注意采取延缓性评价,把调节修正的机会尽可能留给他们。为了达到实效,要循序渐进,逐步达标,并在实践中逐渐提高,直至直接提问“:你是怎样学会的?”引导学生对他们的方法进行简单反思、比较、归类,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剖析自己和别人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不断批判自我、优化自我的意识。注重学生思维表露的指导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也有利于自我反思,形成对知识的内化掌握,使学生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三、课堂总结,反思自问

改变以往教师总结的传统方法,只有教师给予方法指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后小结将成为学生反思一节课学习状况的最佳时机。在一个学习内容结束后,引导学生反思,进行简要小结,如“今天学了什么规律(性质)?“”今天这一规律(性质)是怎么总结出来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了这一规律(性质)有什么作用?“”还有什么不懂?”……然后有问题的可以举手提问,师生集体商讨解决。这种课堂空间的安排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整理和内化,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可以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作用。在课末这样的反思,教师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让学生敢想,更敢说。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问时,也应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如板书、教师的语言暗示等)来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这种总结是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很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应在总结时让学生反思整个学习过程,结合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内容中包含科学学习的基本思想方法,对具体内容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科学思想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的反思,进而养成反思—检查—计划—补救—再反思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补救、自我调整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篇(7)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1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将教学的反思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每个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的模式都不尽完美,在教学中,要学会以教学的反思来激励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上进,不断创新。教学反思是一个完善自我的途径,在每一天的课程开始前,上课的过程中,下课以后,都应该进行教学的反思,静下心来细细想想:在我们的课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我们需要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课程中完美也要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哪些不足之处,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在课后我们更应该反思,刚刚结束的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我们需要怎样去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后作业应该怎样进行设计,才会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思考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下一堂课中的借鉴,长期的经验积累,才会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内容更加丰富,上课形式更多样化。

2 对教学前的反思――未雨绸缪

课前的反思,是每一位教师的必要任务,进行课前的反思,其实是一个未雨绸缪的过程,精心的课程设计,能够加强课程的厚重程度,让我们对整个课程有一个全面的掌控,多一份把握初中数学是一项比较枯燥的课程,在课前,我们应该反思,怎样进行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积极的思考。

因此,在数学课堂开始之前,我们要充分注意生活题材的收集,认真研究数学的教材,为学生准备更多的数学学习情境,创设各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保证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备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准备的问题尽量从开放到归纳,从易到难,从生活到教材,引领到学生自己探索思考,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趣味和意义。教学的方法,套路,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的手段,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精心设计的问题,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成功。

3 教学中的反思――自我完善和提高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是我们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思考和总结。教学中进行反思,更能够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思考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够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高效的发展。虽然我们的教学都有课前的精心的设计,但是很多的因素和问题,是我们在教学前无法预知的,很多的突发问题,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生的。作为教师,我们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善于发现问题,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关注教学进行的进度和教学的效果反馈。我们不能一味地依靠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而不管学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

其实,教学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活”的过程,教师不能总是按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强烈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思想而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与学生沟通,不要强加自己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散,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应该改变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学学生分析问题,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找更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堂生动活泼、能让学生更多地进行数学思考和积极发现问题的数学课,才算是比较成功的课程。因此,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全面地进行学习的指导,在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时,要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运用多种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索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不断反思。

4 教学后的反思――自我总结

在处初中数学教学中,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注重教学的反思,特别是在课后,如果说教学前的反思是在进行课程的练习和准备,课程中的反思是进行完善问题,那么,课后的反思便是总结,是更高层次的进步。在每一节课结束后,我们要进行问题的总结,吸取好的经验,改善错误和不足的地方;在每一天或者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结束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最近一段时间的课程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是否精彩,内容和知识点、重难点讲解是否简单易懂,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要怎样进行教学才能够提高学生教学,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在那些方面我们还学要进一步调整、改进。把这些思考和问题一一罗列,我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为了学生的学习,不断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效果,实现教学的目标。在下一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才会更有把握把课上好。

5 结语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总结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好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 在教学中,只有经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尝试,不断提高。每一次反思,每一次自我的检验和总结,都是一次进步,教学,需要的就是不断尝试,不断地改进教学的方法,最终找到一个完善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为学生提高更多的锻炼机会,更多自主学习的平台。反思也可以促进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形式内容的创新,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取得更多的进步,更好的教学效率,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篇(8)

所谓“反思教学”,又可称之为“反思教学实践”,这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一种思考经验问题的方式。”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的优化方法以及教学结果的检测等等,反思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波斯纳曾经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可见,反思教学对于教师的职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征以及小学生的思维意识较为欠缺的特征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不断优化、反复调整的过程。小学数学“反思教学”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回想与思考;二是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态度等方面。

二、小学数学“反思教学”的意义

(一)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意义。小学数学实行“反思教学”,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深入剖析课堂教学,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教学不足,将课堂教学的点滴整理记录下来,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漏洞,尝试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形成。

(二)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反思教学”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小学数学成绩方面来看,反思性教学行为就是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回想、巩固的过程,便于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数学成绩提高的过程;从小学生的成长方面来看,反思性教学行为有利于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和改正自身不足,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数学“反思教学”的具体方式

(一)小学数学教师的“反思”。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对于那些设计合理的高效性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及时记录下来,从学生的课堂思维状态来反映教学状态,从教师的反思记录情况来实现教学的自我超越;而对于那些设计不合理、效果不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找出原因,不断改进,使之成为再教的教训。

其次,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十分重视学生的反馈性意见,不断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这样的反思记录,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得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使得教学盲点在短时期内获得了有针对性的补救。

最后,撰写教学日记反思。教学日记是教师进行反思教学的最佳方式,是教师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探究。教师的教学日记主要包括:教学中的成败、灵感闪光点、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学改革创新等等,撰写教学日记进行反思可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二)小学生的“反思”。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小学生的反思动机。比如,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时候,可以预先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作为工具,去测量课桌面积有多大,由于学生采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所以测量出来的课桌面积必然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面对同样规格的课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假若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那么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出现非常混乱的局面呢?”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深层次反思,经过反思,学生形成一个共识:同一个面积,借助不同的测量工具,就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虽然这些结果都正确,但给我们确定物体表面的最终大小会带来不便,因此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面积单位。这样,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也就水到渠成了。

篇(9)

由于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和物理学习的计划性、逻辑性和程序性,反思性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物理学习的质量。因此,在物理教学应中应把学生主体反思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以下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体反思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一、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大多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喜欢勇往直前,不太愿意回头看以前的路,由此得到的只是一些知识的结论,而没有得到比这些结论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教师在教学教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分析探究的过程,反思整个探究过程所获结论的合理性,从中总结经验,区分优劣,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获取有益的自我学习认知[1]。例如: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常常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只满足于将题目做出来,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从来不加反思。长此以往,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会变窄,方法陈旧,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不到提高。事实上,人对解决问题的体验具有时效性,若不及时反思、总结,这种经验就会消退,失去了从经验上升到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宝贵机会。

因此,老师要常常鼓励学生回顾解题思路,反思解题过程,比较不同的解法,寻找最佳方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激发学生反思热情

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和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激励成功的奖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会带动学生朝着奖励的方向努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体验反思带来的成功和愉悦,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反思热情,使学生从“要我反思”上升为“我要反思”,使反思默化为学生自我内在的一种需求,形成写反思日记的习惯。如:学习平抛的应用时老师让学生思考求解一道题:“如图,从倾角为37°的斜面顶端以5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个小球,又落到斜面上,不计阻力(g=10m/s2),求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学生一般会采用如下方法求解:

…①; …②; …③

由①②③式联立解得:

当老师介绍另一种方法:遇到斜面倾角题从角度入手较简单,使用推论: ,直接可得出t。学生体会到所学方法的优点后,就会产生愉快的体验,会激发出我会用这一方法的热情,于是自发地进行反思、总结,从而内化所学知识。

学生的学习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学生之间的成功体验可以互补,相互激励,更大地激发反思热情。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室板报、墙壁将学生的反思总结展示出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挖掘其他同学的反思中点滴发现、点滴思考,互相汲取好的学习方法及思维闪光点。这样既有展示成果的成就感,又有切磋交流的机会,“择其善者而从之”,不断地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水平的目的。通过交流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经验的同时,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积累连续反思的欲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提高反思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交流、互动的复杂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

首先,学生的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错误,并非方法不当或知识没掌握,而是某些不良习惯造成的,如抄错数字,已知条件没看到,隐含条件没在意,物理情景分析不透,断章取义等等。这些错误即使教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往往还是照样出错,这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缺乏自我评判的意识和能力,做完作业不检查,无善于寻找和纠正自己错误的习惯。这就是学生缺乏反思习惯形成的结果。为改变上述情况,教学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工作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1)为学生搭建反思平台,营造反思空间。物理反思的主要作用是对物理思维活动进行监察、评价、调控。有的教师让学生参与反思活动的较少,认为这样会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事实上,当课堂上出现学生听课疑难及理解错误的时候,应该果断地找准学生反思的起点,抓住反思的契机,大胆地留给学生反思的空间与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进而认识到疑难和出错的根源,在反思中获得正确体验和理解。

(2)让学生养成写反思日记的习惯。教师在阶段性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成败,比较不同解题方法的优劣,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新的普遍适用的东西,形成经验,并让学生以反思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有了这个经验,在以后遇到新的类似的问题时,就能产生直觉,获得正确的思维方向,促进知识的把握、巩固、理解,从而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一扇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窗户,对自我监控习惯的形成很有好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3)培养学生写错题笔记。学生通过写错题笔记,分析错误原因,研究避免错误的对策。这样学生对自己易错的地方有了较为深刻的反思体验,再次做题时就会自觉地加以注意,大大减少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错误。同时在反思过程中,体验错误、反思错误、感悟新方法,学会自我诊断,培养认知策略,这样,坚持不懈,养成习惯性阶段回顾,在提高反思能力的同时获得学习上的全面发展。

其次,强调让学生将反思的感受和收获与老师、同学及家长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明确下一步的改进目标,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对自已学习负责的态度和精神。

篇(10)

“反思”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的概念范畴。用元认识的理论来描述,反思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的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

由于赋予“反思”以元认识的涵义,因此,反思学习就不仅仅是对学习的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是深究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具有了较强的科学研究的性质;反思的目的也不仅仅为了回顾过去或培养元认知意识,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的活动。反思学习是针对操作学习提出的,这里把反思学习和操作学习作一番比较。操作学习是学生凭借自己有限的经验进行简单的、重复的、直觉的操作活动。它以“学会知识”为目的,关注的是学习的直接结果,即眼前的学习成绩;而反思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探究的、理性的学习活动。它以“学会学习”为目的,既关注学习的直接结果又关注间接结果,即学生眼前的学习成绩和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另外,操作学习只要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就达到了学习的要求,而反思学习不仅要完成学习的任务,而且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中学生物理反思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1、增强学生反思学习的心向

反思心向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反思的计划与准备,包括对反思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有自觉的反思欲望等。增强学生反思学习的心向是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能力的第一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反思学习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班会,物理讲座等形式,使学生明白反思学习的定义、分类、内涵、意义等,告诉他们反思能促进思考、引导思维、促进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也可通过具体的物理实例说明反思学习的意义。其次,要向学生明确提出反思的任务。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要有负责任的心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时间表等。另外,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可能获得由不知到知的体验,真正做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习物理。在教学中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设疑,通过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问题序列来引导学生反思。

2、培养学生反思学习的习惯

反思是认识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重要形式。反思活动进行的深度和广度,能反映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进行的强弱。只有当学生的反思意识转化为自身良好的反思习惯时,学生才能在自身的解题实践中自觉地进行反思。可以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具体来说是四个要求:一是把题做透。要求学生解题结束后对照“自我评判、自我完善、总结经验、提炼方法、优化探索、深化延拓”这六个反思环节,深入挖掘每一道题的价值。二是自制一本错题集,并及时总结归纳。要求学生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培养对“错题”“不会题”的反思与领悟,写出自己思路被卡的情况并分析原因,这既是对解题思路补充的反思,又是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高原的一个窗口。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质量是50kg的物体,空气阻力不计,以跟水平面成四十五度角的方向斜向上运动,求物体受到的外力。如此简单的题目,初学者往往极易搞错,很多同学以为力的方向跟V的方向相同。对这类错题进行反思,可分四步进行:①本题是怎样做错的?②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③正确的解法是什么?④这样做为什么不行?该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思路,推敲每步的逻辑依据,分析走进“死胡同”原因,反思自我思维症结、认知缺陷,了解自我认知体验,并通过思路对比,豁然贯通某个关节点,达到领悟阶段,逐步形成自我监控,总结自我经验的习惯。三是认真做好考后分析。考试结束后,要围绕知识、题型、主要解题思想方法等方面认真填写失分统计表,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对症下药,自我提高。

3、指导学生写物理学习日记

篇(11)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贯穿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尤其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性教学策略,逐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使学生养成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一、鼓励学生反思总结

反思总结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自我学习状况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数学思维流向进行监控,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更加清晰、正确的判断,为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参考.鼓励学生反思总结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因此,高中教学实践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反思总结主要从课堂反思总结与试卷反思总结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课堂结束前的5分钟,要求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明确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仍未搞清,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审视,明确学习的强项与短板,促进其有针对性加以弥补.另一方面,高中数学测试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得分情况,对试卷内容进行反思总结,明确试题难度以及自己求解中存在的不足,分析解题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圆锥曲线知识点测试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部分学生通过反思总结得出:解题出错的原因在于对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晰所致,如,椭圆、双曲线焦点在x轴还是y轴搞混淆、在计算双曲线相关参数时,使用椭圆相关计算公式.部分学生解题出错主要因为自己审题马虎,将代入计算的数值看错等.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以及测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体现着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判断,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好地运用批判性思维.

二、创造良好教学氛围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传统教学法有所不同,应注重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如此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提高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一方面,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肯定学生的正确观点及学习行为,不断鼓励学生,调动学生质疑、反思的积极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做好铺垫.

创造良好教学氛围时如何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尤为关键,要求教师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了解其关注的话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与陌生感,使其在学习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及不同见解.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不同见解进行肯定,提高其提出不同见解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不等式知识点后,教师可讲解如下试题: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学生提出的解法非常正确,而且思路清晰、计算简单,此时教师应肯定学生的想法,要求其他学生向该学生学习,这样一来,当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就会敢于质疑,积极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便养成利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多种教学法的应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亦是如此,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消除数学学习的枯燥感,逐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在其中融入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运用批判性思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