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地理学大全11篇

时间:2022-03-10 22:15:2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理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地理学

篇(1)

港口空间是一类高度极化的开放型经济地域系统。港口作为大型运输设施,对于周围区域的引力作用是动态变化的。在港口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围区域进行着信息、物质、能量的流动与交换,从而通过其所联系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等复杂要素对沿海区域产生更深刻、更广泛的空间作用。从时间上来讲,在港口形成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港口对所在区域产生的空间效应是不同的,当港口与腹地空间联系成为不同尺度沿海区域主要联系方向时,港—腹经济地域系统形成,港口对于区域的空间影响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从空间上来讲,由于沿海港口自身及其所处区域的功能、结构、类别不同,这种空间作用对区域产生的影响也就千差万别,从而产生具有区域特性的空间效应。

一、地理学对港口空间研究的重点

1.港口区位论

区位论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加上港口建设和港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由此产生对港口选址和临港工业布局问题的研究。现代空间视角的港口研究始于德国学者高兹(e·a·-kautz)1934年所著的《海港区位论》,后来胡佛提出了最小运费模式,认为港口、铁路枢纽作为转运点,是发展工业的理想区位。hoyle和pinder主编的《城市港口工业化与区域发展》一书,把港口发展、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以及区域开发的交互作用作为研究的共同主题。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的自由港或许多国家在其主要港口设置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免税区等类似于自由港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国内学者对于港口空间的研究也始于对区域角度港口区位选择的关注,杨吾扬在《交通运输地理学》一书中从港口的分类与布局、地域类型、港口与城市及腹地的关系等角度,较早对港口地理学进行了系统阐述;陈航、郑弘毅等分别结合上海、宁波等地港口建设情况,论述了从区域与城市发展的角度港口选址的经济地理学基础对选址过程进行区位分析;董洁霜、范炳全以区位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尝试用区位势研究港口与区域交互作用的方式、作用量、作用的机遇或概率,分析港口区位潜在的发展条件以及增强、改善和提高港口与区域的交互作用和港口区位潜在发展条件的机制。

2.港口空间体系、布局及其运输网络

港口体系一直是港口地理学研究核心。国外学者对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模型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从单纯腹地扩展、陆向腹地渗透、海向腹地吸引、重叠腹地争夺等研究的不断变化以及从港口体系的集中化研究向分散化研究、从海港体系研究到集装箱港口体系研究的转变。taaffe提出了海港空间结构演化六阶段模型;hayuth演绎出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五阶段模型。随着区域港口竞争愈演愈烈并逐渐演变成腹地空间袭夺,mayer率先探讨了港口间的陆向腹地竞争,开始从区域角度认识港口腹地竞争。baird最早发现港口体系存在枢纽港和支线港的分化,20世纪末,baird通过欧洲港口,建立了枢纽港的发展模式。

在国内,郑弘毅指出港口建设引起海港吞吐量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区域空间格局将产生新的消长过程,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王铮论述了港口枢纽——网络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阶段,认为这些“港口”作为葩嵌,活化空间,决定了区域的经济性质;一些交通运输地理学者将港口体系、空间布局与运输网络联系起来,探讨港口作为地理枢纽对区域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陈航提出了海港地域组合的概念并进行阶段划分,金凤君、王成金团队侧重于集装箱港口网络与枢纽区位分析。他们阐明了中国集装箱的空间组织模式—轴辐侍服网络的基本特征,探讨全球港口的运输联系格局和主要空间系统,分析世界集装箱港口网络形成与国际贸易网络的耦合机理。此外,王成金还深入分析了秦汉时期以来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发展过程与空间特征,总结出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基本发展规律;韩增林研究团队重点关注集装箱枢纽港及其运输网络的形成演化机理、发展模式与空间布局问题。他们提出集装箱枢纽港发展指数和集装箱中转站发展指数的概念,探讨中国集装箱港口空间布局和运输通道,分析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演化机理与世界集装箱枢纽港的成长模式,并出版专著《集装箱港口发展与布局研究》;曹有挥及其研究团队侧重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格局的研究,提出了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一般演化模式,揭示推动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形成演化的内在动力,对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演化与竞争格局变动进行定量测度,提出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影响机制。

3.港口城市空间成长规律及港—城空间相互作用

对港口内部空间结构的考察使学者们对港口发展模型发生了浓厚兴趣,并由此注意到港口与城市的空间联系。主要代表有:英国地理学家bird于1965年提出的港口通用模型(anyport)理论,开创了港—城空间模型研究的先河,通过刻画港口功能提升和形态空间拓展规律,揭示了港—城空间关系变化特征;hoyle提出anyport-type模型,麦吉(mcgee)总结出东南亚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刻画了海港城市空间结构特点,barke基于欧洲诸港建立了集装箱主枢纽港的生命周期五阶段模型。

近年来,notteboom提出港口发展三阶段论,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港口形态和主要功能。在国内,现代经济地理学大师吴传钧先生第一次将定量思维引入中国的港城关系研究中,建立了港城关系强度的数理模型,揭示了港与城的产业、功能变化关系及海港城市的一般成长模式。许

转贴于

继琴以宁波为例,提出港口城市成长四个阶段论;郑弘毅,顾朝林对海港城市体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海港城市布局形态和用地方向趋向一城多镇的布局型式,具有海港建设深水化、港城布局分散化的客观发展规律;赵鹏军、吕斌分析了荷兰鹿特丹港的港口经济发展,探讨港口发展对城市的空间影响,揭示了港口产业时间演替过程及其推动下的港口地域空间成长规律;郭建科、韩增林分析了港口主导下现代物流参与港口城市空间再造的机制,突出了港口及港口物流对港口城市的地域空间效应,构建了其空间实现路径。

二、现阶段港口空间研究的不足

地理学将港口空间置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体系,使港口地理学始终处在港口空间研究的核心地位,并独具特色。但港口空间研究应包括港口自身空间及其空间效应两方面。由于港口地理学从属于经济地理学的分支——交通运输地理研究,其理论范式的构建始终囿于港口自身运输空间的局限,不能脱离港口中心论的束缚,因此,近年来,反映当代海港现实的理论突破和创新不多见。从宏观上分析,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港口区位理论

国内外港口的区域研究大多仍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与分析的阶段,精确的定量化研究并不多见,即使少数运用简单数学模型的相关研究也只是涉及港口某一方面的内容,如港口规模、港口运行的经济性等某一个层面,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建立起港口与区域交互作用的定量研究体系目前尚为空白。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对现代港口与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机制及内在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应是现代港口发展的区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和内容。

2.港口演化规律

已有的港口通用模型仍难以满足港口外迁和港区重新发展的实践需求,港口体系理论也未能解决枢纽港多元化的发展机制,并未能纳入港航市场的最新现象,也未解决空间尺度对基础理论的影响;枢纽港的界定未能考虑全面内涵,空间识别也未形成理想模型;航运网络侧重定性分析,忽视了模型的剖析和空间效应;港航企业行为侧重单一港口的影响机制,忽视了全球港口体系的空间效应。交通地理学者虽然对港口特别是沿海港口运输体系、空间作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若干有开创性的概念,构建了相关的数量模型,但总体来讲,还主要围绕单纯的运输功能展开,并未将其内涵和研究视角扩展至经济地理学更宽视角和更高层次的系统分析。

3.港口与城市及其区域的关系

第一,目前港口与城市的关系只限于港口的发展与城市的布局形态,在港口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方面研究较少。从更大范围的空间结构中去考察港口与腹地经济关系,揭示港口自身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腹地范围扩大的相互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国内学者对港口腹地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方面对港口的建设、规划、运输方式以及交通线路建设进行探讨,对港口所在区域政策等硬软环境两方面对腹地吸引范围没有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此外,从港口、城市、区域 三者有机结合角度出发,研究其与内陆经济腹地的空间相互作用,从微观角度对区域港口的腹地范围进行划分研究也较为鲜见;第三,在实证研究中,对港口腹地范围大小和空间分布情况的研究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上或某一要素的实证,用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判定模型对港口腹地范围与空间分布作深层次解析和理论提升的研究尚属空白。

三、港口地理学的研究及其发展方向

篇(2)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系统中最发达的一门分支科学。它以人类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空间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探讨地域经济发展规律,预测和控制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速度、规模和效益。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一是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具体区域的生产布局和组合规律,三是生产和经济部门的布局规律。

经济地理学理论萌芽早在古代就见诸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之中,但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则是近代的事。1760年,俄国M·B罗蒙诺索夫就创立了“经济地理学”之名,并领导了一个研究机构,但由于局限于描述,缺乏科学性而有名无实。1882年德国学者W·戈策重提经济地理学之名,论述其科学的任务,赋予其科学性,使之具备了学科特征。

经济地理学近代的形成过程有三个源流:一是16世纪产生的商业地理学和18世纪末形成的财政统计学,二是19世纪李特尔开创了人文地理学和其他人创造的区域地理学,三是19世纪初形成的区位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源、环境、人口、粮食等问题的加剧,使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得到很大发展。

篇(3)

2.体系结构上的精心构思。民族地理学内涵丰富,如何在有限篇幅中既全面系统又深入细致地对此加以论述,很能考验作者的学术功力与写作水平。作者在总体上采用了一种三元式体系结构:首先从学科建立与发展的视角,将民族地理学的发展源流及其研究对象、内容、概念、方法、意义及学科体系等做了整体性的论述。突出了学科地位的研究;继而从“民族共同体的地域分化与空间变动”、“民族与自然:人地关系上的民族生态观”与“民族文化形成、发展与演变的地理背景”三个方面对民族地理学所关联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最后分别对“世界民族地理”和“中国民族地理”进行具体审视,旨在从“世界”与“中国”的视阈中考察各民族的地理分布与区域民族构成的历史地理背景,将纷繁复杂的民族人文地理现象勾画出一幅清晰的图像。这种三元式体系结构,从涵盖面来说,几乎囊括了民族地理学所有的研究内容,使古今中外各种民族地理知识尽纳其中。仅从这点来说,该书既是一个全面开放的体系结构,又是一个兼容并包的体系结构,称其为民族地理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并不为过。

3.论述观点上的创新。主要有:第一,地理环境对种族、民族体质特征和民族性格及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书中以五个典型的个案材料为主,深入地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以及阿拉伯人的民族性格的塑造。作者看待这个问题的眼光是深邃而辩证的,他指出:“地理环境确实对一个地区或国家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深刻而持续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愈是民族发展的早期愈是明显。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形成民族性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地理环境只能是一个基本因素,而且这个基本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它主要是作为生产力要素而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过程的,对一个民族的性格、心理起核心作用的是这个民族长期形成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这个民族的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这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有力地批驳了某些西方学者所鼓吹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第二,在对“民族生境”、“民族生态位”等概念具体阐释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民族环境取向的两个基本向度――垂直空间向度和水平空间向度,民族生存和发展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部分是关于居住地周围小环境的认知。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理论,具体分析了各民族对生态过程的理解、对环境的感知和评价中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生态观念,以及各民族社会传承有序的环境乡土知识对民族生态的维护作用。第三,探讨民族文化形成、发展与演变的地理背景,揭示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空间差异,是民族地理学在考察民族文化地理时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内容。书中重点分析了饮食、服饰、丧葬的地域性差异以及民间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论述了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民族聚落的影响,考察了民族聚落的地理类型与空间分布形态。“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这部分的一个研究重点,书中既分析了产生和发展的地理基础,考察了各种自然地理条件对宗教分布、传播和扩散的影响,又对各种宗教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逐一进行揭示,探讨了宗教的生态关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通过对民族文化地理的分类考察、综合归纳,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各种不同民族共同体基于特定的生态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民族文化,一般都有着较为稳定的空间属性或区位地域的植根性、依附性,并且在不同的时空序列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第四,书中关于民族地理现象中地名问题的研究与阐释,新颖独到。作者认为:地名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不同地域、不同层次民族语地名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地理基础和文化背景,每一个地名作为民族文化的镜像,它都或多或少地记录着诸如民族兴衰、文化变迁、经济生产、军事活动等纷繁的历史事件,隐藏着大量的具有本源意义的文化信息。在对地名进行民族地理学的解读中,既注重探讨地名对民族地理环境的客观再现及其生态意义,又详细地考察了源于氏族部落或民族名称的大量地名,具体分析了区域民族历史变迁、民族聚居与杂散居分布状况、民族迁徙与跨境民族分布在地名上的反映。

篇(4)

不少同学把地理列为死记硬背的科目,平时不注重思考,这是他们不能学好地理,认为地理难学的关键因素。思考是学好地理最基本的方法,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原因在于课本中要求理解的内容较多。例如,“季风气候”的学习,仅仅记诵片言之语的定义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完整地加以理解,首先要运用分析气候类型惯用的方法,思考季风气候的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等;同时,要对各种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进行分类,使之系统化;最后进行综合,使之具体化,能用来解释各个季风区(如,马来群岛、中南半岛、我国东南沿海、我国东北等)的具体情况。只有勤于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二、探索规律

一些同学学习地理时感到知识零乱,无规律可循,这实际上是没有探透地理学的精髓,没有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地理同其他学科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学习地理时,应勤于发现和总结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依据气温不同,中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南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依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的方法等,都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

有了规律,还应围绕同一规律有针对性地做些练习题,分析其类型,尽量联系其可变的形式,这样有助于灵活运用规律。

三、对比分析

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并列到一起进行对照,了解它们之间的个性和共性,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识,又能了解各自特性,例如:在讲“五种基本地形”时,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地形图,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巩固在图上;二要多采用对比法,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四、把握整体性,善用综合法

学习地理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对于任何特殊的地理现象都应予以整体性解释,综合地加以考虑。例如,学习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2)华北地区的气候属于什么类型?有何特征?(3)海河等流经华北地区的河流有哪些突出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4)华北地区的经济有何特点?(5)本区的江河径流量及地下水资源能否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6)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本区用水紧张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而准确地解决问题。

篇(5)

新课程标准是要让学生明确地理课的学科特点,对于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掌握适应地理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地理技能技巧和地理创造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要明确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因为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地理要素所构成的综合体;一个地区地理特征的形成,也是受主导因素和其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体现。如:某一河流,从水源补给类型来讲,可能是以雨水补给为主,但是在不同河段、不同季节,还会伴有其他类型的补给。一地气候的形成、工业或农业的布局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二要明确地理学科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都反映出各自地区的地域性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这些地域性特征往往又在空间分布上被反映出来。三要明确地理学科具有图像性。丰富的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最明显的特征。借助于地图,可以把远不可涉、遥不可视的宏观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正确阅读、分析地图,逐步培养绘制地图,并能独立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是地理学科最具特色的目标要求。四要明确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地理学科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广至全球,狭至校园;其学习场所可将课堂、天地和社会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丰富多采的实践活动;夜观星空绕北极,昼夜四季更不迭;刮风下雨测天气,斗转星移辨气候;爬山涉水去考察,工厂农村搞调查……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就是对课文和各种地图、图片、图表等的观察、分析和理解,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启发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开阔思路、开发智力,有效综合所学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一)指导学生读课文。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渎过程中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和目标要求。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学什么”和“怎样学”,怎样理解题目,怎样读懂课文,怎样掌握重点等。其次要指导学生按照左图右书、图文对照、图文结合的原则,将书上的文字内容落实在地图上;按照地理课的特点,增强空间概念的训练,养成随时运用地图的能力与习惯。还要教育学生做到一般描述内容快速读,重点内容反复读,疑难内容仔细读,前后联系对比读;读书时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及相互配合;一边读书、读图,一边圈点绘图,一边分析思考,一边设题自检。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比较和归纳相同或相似的地理知识,对课文中的小标题和细小知识点及重难点内容通过师生答问复习检测、编顺口溜、意义联想等形式,强化记忆,达到熟记的程度。

(二)指导学生读图。地理课本和地图册及练习册中含有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地理图表,熟练掌握各种地理图表的读图方法、思路和步骤,能培养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主要读图方法有:特征观察法,就是在未知图示地区或事物时根据其轮廓、形态上的特征去进行观察判断的方法;重点观察法,抓住关键内容进行重点判读地理图表的方法。如:在北半球一月、七月等温线图上,关键的一条等温线是0℃等温线和20℃等温线;相关观察法,以某些地理图表中相互联系或存在着严密的数理关系的内容为观察突破口的方法;联想观察法,把有明显相似性的某些地理图表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行判读的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各种等值线图。如:由等高线图就可以联想到等压线图、等深线图等,图中等值线的分布非常相似,判读结果也很相近;综合观察法,把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或从点(城市、港口、矿产地)、线(山脉、河流、铁路等)、面(国家、省区、岛屿等)之间的相关位置来进行判读的方法。

在掌握上述读图方法的同时,还要牢固掌握所学过的基本知识、特征、原理等,因为每一幅地理图表,都有着它与所学地理知识相联系的内容。如:根据“气温、降水各月分配图”判断气候类型,如果没有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尤其是定量特征,即使从图上读出了气温和降水数据,但没有判断的依据,这些数据毫无意义。因此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是读图的基础。

三、教给学生记忆地理知识的方法

教师要通过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在对地理原理、规律理解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方法记忆地理知识。

一是结构记忆法。是最基本的记忆方法,也是最具有学科性的记忆方法。就是把所学地理知识形成结构体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二是图形示意记忆法。就是将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内容转变为形象的图形来加强记忆。如在学习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或在学习美国“三大地形”时,就可以把它绘成一幅示意图来进行形象记忆,比单纯的文字记忆要深刻的多。

三是图形特征记忆法。就是抓住地理图形的最显著特征来强化记忆。对国家、省区、岛屿湖泊等图形,可突出它们的轮廓特征来记忆。比如意大利酷似一只长筒靴、密歇根湖象个长茄子等。

四是寓意记忆法。就是在真正理解那些抽象的地理概念或地理原理的含义的基础上去记忆的方法。如对于“引黄淤灌示意图”的记忆,只要真正理解了这一工程是由“引黄”、“淤”、“灌”三部分组成的,就容易记住,并且能准确地绘出。

五是联想记忆法。充分挖掘地理知识间表现出的因果关系、近似关系、从属关系等的内在因素,以科学性为依据,以已知的某一地理知识为基础,以已知地理知识系统为主线,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使之构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强化记忆。例如:由亚马孙河就可以联想到与之相应的广阔的亚马孙平原,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茂密的热带雨林、雨林中的攀缘动物、肥力较差、呈现酸性的砖红壤……由此,又可以联系到纬度位置相似的刚果河。

六是类比记忆法。将一些相近而又不相同的地理知识加以比较,抓住本质上的差异性,找出它们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以免记忆混淆。区域地理部分内容更适合用比较方法加强记忆。如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特征的比较,英国法国经济特点的比较等。

七是辅助记忆法。就是将一些单调、难记的地名、物产等知识编成顺口溜,或取谐音等办法来强化记忆的方法。

四、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

篇(6)

一、文化脉络阐释

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人类文化经历了三种不同形态:即口传文化、读写文化(纸录文化、图文文化)和电子文化或是视角文化(影像文化、图片文化) 。口传文化的特征是有声言语,面对面的交流。读写文化也就是印刷文化。它依赖于书面文字来交流,是一种不在场的交流。虽然这两种文化都依赖于视觉,但是言语文字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电子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产生远距传播和互动传播(远距传播比如说电视台,电视、广播这些都属于远距传播。互动式包括很多,比如说电视电话会议等)。电子文化相当程度上是一种视觉文化,因为它在图像制作、传输和接受变得越来越简单便捷。

二、视角文化时代

(一)视角文化的定义

“视觉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的《电影美学》中,其含义是“通过可见的形象来表达、理解和解释事物的能力[1]。尽管这个表述过于简单、狭隘,但视觉文化的表现媒介已被突显出来,即用形象来表达,而非语言。20世纪众多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视觉文化概念,使之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如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电影的讨论、麦克卢汉对视听文化的见解、德波的“景观社会论”等等。我国学者周宪对视觉文化也颇有见地,他认为“视觉文化”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一个文化领域,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是视觉性占主因的当代文化;二是用来标识一个研究领域,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2]。”

视觉文化的出现跟消费文化关系非常密切,或者说是消费社会的产物。都市生活的形象包围和人们消费追求的化(娱乐化)使得消费变得视角化--广告成了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广告通过视觉来传达某种观念,来培养某种消费的需求。当代社会可以叫做景象的社会,或者叫做景观的社会。商品变成了形象,或者形象就是商品。在当今时代消费商品实际上是在消费形象[3]。

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特别是影像因素,这些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强调视觉文化在今天的地位和作用,并非仅仅用视觉文化的符号学表征来处理“图像史”,而是要看到,它所涵盖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图像研究,它的真正的意义如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学者尼古拉•米尔左夫所讲的“要用视觉文化瓦解和挑战着任何想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化的企图”[4]。在这方面,也许还是W•J•T•米歇尔在《图像转向》一文中所指出的“无论图像转向什么,我们都应当明白,它不是向幼稚的模仿论、表征的复制或对应理论的回归,也不是一种关于图像‘在场’的玄学的死灰复燃;它更应当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再发现⋯⋯”[5]。这也就是说“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当然“印刷文化肯定不会消失,然而对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产生了后现代文化。当文化成为视觉性之时, 该文化最具后现代特征[4]。”

要准确把握何为“视觉文化”,可以从两点来考察:其一,视觉文化是一种当代文化现象,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逐步发展壮大的,它是消费社会特有的产物;其二,顾名思义“视觉文化”是关于视觉的或图像的文化,与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相区别。

(二)视角文化与话语文化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分析,图像文化或者视觉文化是从语言主因的时代,向图像主因时代的一个必然的发展。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原始初民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感性的以观察为主的经验思维,他们用形象思考一切,文字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它表现为理性思维。西方传统哲学观就认为,语言趋向于逻辑、理性,形象则趋向于感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字始终以其优势僭越其它视觉艺术形式,然而,当电子媒介等一系列高科技产物猛烈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时,语言显示出其明显的弱势,图像则显示出对文字的强势。如果说,印刷文字是口头传统的终结,那么,图像的出场是否意味着文字的终结呢?答案是否定的。文字是不会终结的,表述文化(形式)最终将是图像文化与话语文化的有机结合—图文文化。

1、图像与话语的对话

在后现论建构中,利奥塔认为现代是理性的话语,后现代呈现为感性的图像。

语言和图像是都可以传达某种信息。但是语言和图像有诸多不同(表1):

表1:语言与图像之比较

Table1.the compare of language and image

语言

①线性的,语言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来写,一个字一个字地来念,一个字一个字地来听,它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②语言是有序的,必须排列,必须按照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来排列,它是有秩序的。

③语言是概念,它是抽象的,任何语言都是抽象的。 #p#分页标题#e#

图像

①图像是空间并列的,它不是线性的。

②图像是同时出现的,图像的秩序和语言的秩序不像语言那样有序。

③图像是感性的,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主因它代表了人类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形态,叫做理性的文化;图像占据中心的文化建构的主体更趋向于感性的经验的。话语与图像的结合是理性与感性、逻辑与经验的有机结合。

杰姆逊认为现代主义社会中话语处于尴尬境地:“在一个不断大众化的社会,有了报纸,语言也不断标准化,便出现了工业化城市中日常语言的贬值,农民曾经有过很丰富的语言,传统的贵族语言也是很丰富的,而进入了工业化城市之后,语言不再是有机的、活跃而有生命的,语言也可以成批地生产,就像机器一样,出现了工业化语言。因此,那些写晦涩、艰深的诗的诗人,其实是在试图改变这种贬了值的语言,力图恢复早已失去了的活力。”“这种危机在很多现代主义的文学中表现为寂静,不能表达,不能言语[6]。”很明显,现代主义的话语艺术已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此时,后现代主义的视觉化应运而生。在杰姆逊看来,现代主义的主要模式是时间模式,它体现为历史的深度和意识;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和艺术的主要模式则明显地转向空间,前者与理性和语言有关,即逻各斯。相反,空间则相对于眼睛和视觉,相对于人的感性和愉悦。后现代将时间的模式转化为空间的平面性模式,艺术品的形象被“物化了”,成为人人可接触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电视,杰姆逊认为:“在电视这一媒介中,所有其它媒介中含有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感完全消失了,这是个很奇特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可以说正是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精粹,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特征就是距离感的消失[6] 。”

由电脑制作的虚拟世界、仿真三维空间让人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身临其境感,真正实现了人与对象世界的零度接触。从这个意义上讲,图像是语言所无法企及的。然而,“虚拟现实”表达的是一种复杂的相互模拟关系:它既可以是对已有现实的模拟,又可以反过来成为现实世界的模拟对象。在这样的虚拟现实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也将会从繁忙的“现实人生”进入到以电脑为伴的“虚拟化人生”之中。

在由图像构成的虚拟世界中,人不仅丧失了一定的主体意识和理性思考,也失去了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图像的转瞬即逝的直白的画面使人们无需做出理性的思考,观众沉醉于虚假的幻象,使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愿再作理性思考。不可否认,图像诉诸于人类感性的同时,将人类的理性判断力无情地抹杀。而语言艺术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因为从哲学层面看,语言是抽象的、线性的,代表着理性。语言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它和阅读者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也使他们能对对象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在这个意义上,语言文化对人类有着图像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像文化(视角文化)以直观、形象逼真的身临其境优势冲击着话语文化,然而这样的直白感性的文化无法表达是事物内在的特征,图像需要借助语言表述才能形象完整的反映事物内在的逻辑的特征。因此视角文化不可能僭越话语文化成为独霸世界的文化。图像是一种世界语言,它震撼心灵的力量在于有客观性、直观性、证实性、写实性、易明性,然而却容易局限思维,形成定势,而语言(话语)有无穷的力量,是人类永恒的话语,图像最终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话语(文字)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自于它的含蓄性,因为文字比图像更深刻,更具有形而上的超越能力,图像只有与文字有机整合才会相得益彰。

2、视角文化的特征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而每个文化形态都有其文化主因,信息时代(当今)视觉作为一个文化主因,越来越突显出来。这种以视角(图像)为主因的文化—视角文化具有与话语文化(口传文化、印刷文化)不同的特征 :

第一,视觉性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文化现象。人对世界的理解主要依赖于自己的视觉,但是在语言传递的时代,视觉有的时候不是特别重要,到了今天,视觉性已经在文化的各个层面突显出来。大到城市规划、天气预报、医院看病,小到个人家庭装修,都已经要图像化了。

第二,图像对文字的优势。读图时代(视角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就表明图已经是一个比文字更具有优势的媒介。漫画就是典型的文字图像化的例子。图像比文字具有直观形象性。

第三,视觉文化对外观的注意。外观,是感性的经验的可以通过感觉把握的形态。对外观的注意,并不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但是在视觉文化时代,对外观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视角文化时代人们对自己的眼光越来越挑剔,对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越来越挑剔。

第四,对视觉的追求。人对视觉的,视觉欲望的攀升,使人的眼睛变得越来越挑剔。现代的动作片主要表达一种视觉的效果,传达出一种视觉的场景。通过这种视觉的画面来吸引观众。

视觉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形态,既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又有商品的物质性、消费性,既有强制性、操纵性,又有迎合性、对抗性,既有同质性,又有多元性,既有类型性,又有创造性;既有娱乐,又有教化功能。视觉文化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形态,涉及到的领域已远远不是传统的文化艺术所能涵盖的。

三、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

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早已有之,古代的各种地图其实质是一种视角文化,只不过那时的地图用的是绘画和印刷技术,而不是今天的地图印刷的电子技术,这种视角文化可以称之为“图文化”,它和我们今天所言的视角文化涵盖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今天所言的视角文化除了包括印刷的图纸外,更多的涵盖的是电子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条件下产生的图像和影像。

(一)地图(图文化)—静态可视化表达

詹姆斯曾经说过: “除非你能回答它在哪里这个问题,否则即使你把人的世界描述得怎样清楚,也是没有价值的”,而地图便是表达“它在哪里”的最明确、最有成效的方式,是检验人们地理概念正确与否的有力武器 [7] 。地图的发展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一样悠久,它是与文化共同发展起来的。自从人猿揖别,人类便开始了创榛辟莽的探索历程。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原始人类学会了用绘画方式描述生活环境,满足生产劳动的需要,地图开始了它的萌芽。从最早(远古黄帝时代)的“史皇作图”、“九鼎图”到丰富多彩的秦汉地图、唐、宋地图的大发展再到元、明时期传统制图的高峰期,到了清朝经纬网测量地图的出现,这标志着传统方法向现代方法的转变。真正采用科学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集是清末地图学家魏源的《》,该图在地图投影的选择上趋向现代化,与现代地图中根据区域位置和轮廓选择投影基本吻合,地图符号的设计与现代地图有类似之处,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比例尺,是“中国制图学史上一部关于世界地图集方面开创性的著作”。#p#分页标题#e#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发展,地图与文字结合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成为地理学的重要语言。

地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及两者相互关系的具体系统,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探究地理现象的地域分布规律。专家学者在揭示这些规律时,多是经过亲身的实践,通过实地的观察、感知和大量的研究分析才形成今天理论上的共识。然而,地图却是我们大多数人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正因为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广泛性,使我们不可能对每一地理现象都进行亲自实践,而地图恰好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它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它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精美的地理作品。地图成为用符号及图像来传输各种实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工具[8],成为地图使用者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地图打破我们的禁锢,刺激我们的身体细胞,激发我们的想象力,释放我们的语言表达。地图超越语言的界限来说明事物,它有时被称为地理语言”[9]。地图作为地理学语言比文本语言更有优越性,“一维”和“串行”的文字语言没有定位等量测基础,而地图则通过使用符号可以包含特定的丰富信息。地图成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然而在计算机技术出现以前传统地图(这里所说的传统地图是和当今的电子地图相对而言的)再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静态的,对于动态的地理过程,是通过不同时相的静态图来反映的,这是地理学中静态的视角文化。

(二)现代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 (3S+VR)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传统的纸质地图发展为电子地图的形式,而当引入了数据库技术之后,地理信息系统(GIS)诞生了。GIS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发现并且利用GIS带来的优越性。同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遥感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更清楚地了解地球环境和更快地监测环境变化提供了极好的技术支持。因此,地理语言得到了极大地扩展,从传统地图语言演变为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影像语言(视角文化)。

1、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之一 —GIS

由于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大且不易损坏等优点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化,人们开始将纸质地图数字化后录入计算机,形成电子地图或数字地图。计算机制图逐渐取代原有的纸质地图,地图制作工艺在计算机技术的带动下也出现了很大的进步,CAD技术大大增加了地图的制作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减少了制作的成本,节约了劳力和物力。地图存储介质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本质。但是,计算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开始不仅仅满足于通过图形来获取地理信息,而是希望直接在地图或图像中进行地理分析,计算地理模型,进而作出决策支持。随之,数据库技术便被引入到了制图技术中,产生了地理信息系统,给地理学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从历史发展来看,GIS脱胎于地图[10],并成为地图信息的又一种新的载体形式。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一种同时管理地理空间信息和数据库属性数据的信息系统。利用GIS提供的数据的地理属性,就可以将这些数据分层、分类叠加在电子地图上,并且地图对象与数据库属性数据建立连接关系,这样通过GIS就可以轻松实现地图与数据库的双向查询。不仅如此,地理信息系统能将区位论、城市土地经济理论、城市空间经济学、城市交通经济学、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统计方法和数据库方法、专家系统法等现论和方法统一在一起进行投资环境等实际应用的分析。 GIS给信息系统带来的不仅是显示地图锦上添花,而是将数据进行直观的、可视化的分析和查询,发掘隐藏在文本数据之中的各种潜在的联系,为用户提供一种崭新的决策支持方式。

2、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之二—RS、GPS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影像地图和影像数据库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遥感影像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通过多种应用软件可以直接分析遥感影像所反映出的城市扩张、海洋环境、地球资源等。遥感影像不仅丰富了GIS数据库,也推动其管理模式的发展,例如,由遥感影像建立的立体影像数据库。地理信息被转化为一种数字形式,更加方便地在不同行业中应用;同时,也使不同领域的人们更为方便的了解并且使用地理信息。Michael Goodchild将这种转变称之为地理科学的“数字转变” [11] 。Daniel Sui提出:地理信息系统在当今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帮助信息发送者传递不同形式的地理信息给接收者的媒介,正如同报纸或电视传递大众信息一样[12]。GIS已经从刚开始是一种用来辅助决策支持的工具演化成为传递地理信息的媒介。陈述彭先生提出:“如果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代语言,那么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地理学的第三代语言”[13]。Internet GIS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数据的存取、地理信息的浏览与共享,以及交流地理知识、共同探讨地理问题。

3、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之三-- VGE (虚拟地理环境)

面对多维动态的地理环境,面对人们期望技术发展为其提供快速便捷了解地理环境的工作平台,并支持其几何、物理以及行为建模过程需求,因此以虚拟环境、分布协同以及移动为特征的地学计算-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应运而生。空间数据分析则加入了空间数据挖掘和空间动态模拟,而可视化功能则逐步从二维发展到三维模型,并由多媒体扩展到虚拟环境技术、虚拟地理环境(VGE),可定义为包括作为主体的化身人类社会以及围绕该主体存在的一切客观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传感器等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数据环境,虚拟图形境像环境,虚拟经济环境,以及虚拟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14]。虚拟地理环境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概括,是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虚拟模型。它强调身临其境之感,但又追求超越现实的理解,VGE不仅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世界,更可以支持重建过去、预测未来。同时,它可以超越现实,将人们带入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真实感受。例如损坏的敦煌洞窟和壁画的重现,到现场无法看到的山体内部的地质构造,都可以通过虚拟地理环境呈现给用户。虚拟地理环境综合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模型,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虚拟地理环境是地图语言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空间数据库、模型库、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挖掘以及空间模拟、虚拟环境技术等为虚拟地理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Internet的载体实现对真实世界的二次还原。#p#分页标题#e#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并付诸实施,是虚拟地理环境在地球空间尺度上的实现。它将会使所有的地球信息以数字的方式存储于计算机中,从而建立起“一个多尺度的,三维的地球抽象”[15] 。

虚拟地理环境的重点在于对“不在场”的情景和事件的重建或预测,强调用户随时参与环境的描述、设计以及监测。它不仅仅是一个精心制作后回放的卡通片和动感三维影片,使人在虚拟场景中具有真实的沉浸感;或通过人在分布式环境中协同“感受”目标环境,并可对场景进行实时交互操作,使人和地理信息环境(包括信息获取、管理和分析等子环境) 很好地“融为一体”,带给人们一种“沉浸感、交互感和想象力”[16]。

四、结论

视角文化在以其直观逼真性吸引人类的眼球,丰富人类的视角生活的同时也剥夺了读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读者与阅读对象之间的距离感消失,这种距离感的消失削弱了人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而话语文化的逻辑性和模糊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充分展开想象力。凭借想象力,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被还原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凭借想象力,抽象的哲理、思想、原则、定理等被读者很容易的理解。人的文化生存方式的本质是一种“向心的生活”,在这里,包含着一定感受、体验、冥想、想象,价值取向和好恶的心灵是不可缺少的。人们正是在这些心灵的活动中获得了自主性,感到充实和幸福,而语言文化恰恰是诉诸于人的心灵的[17]。

自从地图出现以来,图文化(视角文化)始终是地理学中表述地理现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纸质地图到电子地图再到虚拟地理环境,人们表述地理事物的手段不断演化升级,复杂神秘的地理现象被直观、逼真的展现,使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理解自身的生存环境。然而如果没有语言的阐释,图像显示的地理事物是不完整、不明确的,只有少数人能理解。因此直观形象动态的图像与逻辑的语言相结合,使最有效的地理学语言。现代的可视化技术与科学的语言表述结合体---图文文化更能准确的表述地理现象,推动地理学的大发展。

图文结合,是人类文化形态发展的必然。

[注]: “图”在文中不仅指纸质的地图,也指电子的图像、影像、虚拟地理环境等等一切可视化的表述。

参考文献:

[1]贝拉•巴拉兹. 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周 宪. 反思视觉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1(5):73.

[3]孟 建.视角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阐释[J].现代传播,2002(3)

[4]尼古拉•米尔左夫.什么是视觉文化[J].文化研究,2002(3)

[5] W•J•T•米歇尔. 图像转向[J]. 文化研究,2002(3)

[6]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 Martin GJ, James P E. All Possible Worlds - 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ideas, 3rd edition [M]. New York: Wiley & Sons, 1993.

[8] 陆漱芬.地理学与地图学 [J].地理学报, 1984, 39(3):315-320.

[9] Sauer C O. The Education of a Geographer [J].Annals of the As2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56,46(3): 287 - 298.

[10] 陈述彭.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 [J].地理学报,1991 , 46(1) : 1 - 7.

[11] Goodchild M. Communica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 a Digital Age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0, 90 (2): 344 - 355.

[12] Sui D Z, Goodchild M. GIS as Medi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1, 15(5):387-390.

[13] 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的探索与试验 [J].地理科学, 1983, 3(4):287 - 302.

[14] 林珲, 龚建华. 论虚拟地理环境 [J].测绘学报, 2002, 31(1):1- 6.

篇(7)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68-01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地理学习必须改变过分重机械记忆而轻理解记忆、过分重学习结论而轻学习过程、过分重知识“再现”训练而轻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倾向,把实地观察与调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态度、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建立地理学习的需求感与内驱力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常常存在着严重脱离生活的倾向。由于过分重视用规范的、科学的语言阐述地理事物,往往从概念到概念,加之过多的地名与地理事实的记忆很少能够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因而,学起来比较抽象,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其实,地理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如:服饰与地理;饮食与地理;住房与地理等都说明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因此,“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作为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能够真正的将学生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带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通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将五彩缤纷的生活景观,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现象与问题,有选择性的带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如:学习《中国的旅游业》,教师就可以结合家乡的旅游资源“千山风景区”来丰富课堂教学,教师甚至可以将学生重新带回到“千山风景区”之中,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旅游资源给家乡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进而引发学生对旅游区的建设与保护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使学生学会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更能让这些每时每刻都处在社会生活环境之中的学生通过面对现实生活,增强生存与生活的能力。从而对地理学习产生一种需求感与内驱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提升地理学习效率。

2 加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的地理学习理念要求地理课程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强调知识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因此,要改变师讲生受的传统方法,倡导交互式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倡导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改变过分注重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倾向,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地理学习中,对于一些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或者操作就能获取的知识与基本技能,一定要交给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自主完成。如: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教师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制等高线地形模型。通过组织学生课下分工准备橡皮泥或泡沫塑料等材料,课上小组合作用橡皮泥自制等高线地形模型,让同学们在合作与探究中彼此协作、相互启发,在自己动手亲自操作中,自行完成橡皮泥等高线地形模型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得来的,由此直观的认识等高线的特点。这种主动参与教学的合作与探究,不仅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更能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件趣事,从而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重视地理研究性学习。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篇(8)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直观语言,形象具体,含义丰富,运用地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学生不仅可以在图上寻找地名、山脉、河流和交通线路等地理事物,而且可以根据各种类型地图、符号、图例,从各种地理要素中去认识、分析、比较、综合,得出许多地理概念和课文中未必都能加以说明的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地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固然应为地理教师所重视的问题,而让学生如何获得利用地图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更是地理教师应尽的职责。只有教师和学生善于利用地图进行教和学,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读图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学会读图首先要掌握地图三要素,能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识别各种各样的图例,能够简单运算距离、大小等。其次要认识各种地图,比如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工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电子地图等。湘教版初中地理涉及的地图类型很多,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1.地形图。地形图出现的频率最高,它是我们认识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重要工具。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全球或一个国家、地区的山川、河流、湖泊等的分布情况,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成因。比如:从《亚洲地形图》可以看出它的河流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其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因为它的地势高,属于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通过地形图可以看出)。二是因为它的海拔高,高原上有庞大的冰川和雪山群(进一步分析得出原因)。2.气候图。气候图可以指导学生了解全球或一个国家、地区的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可以了解各地的气候特征。首先要能识别等温线、等降水量线、气温年变化曲线及逐月降水柱状图等,通过它们的分布找出规律,才能进一步分析成因。3.统计图。可以利用统计图指导学生分析课本出现的柱状图、饼状图、扇形图等,使学生比较容易找出其特征。4.漫画。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配了许多漫画,这些漫画形象鲜明、生动、活泼、寓意深远,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其内涵。读图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地图要从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开始,复杂抽象的图要抓住其关键进行分析。

一位教育家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绘制地理略图的方法,这样会使其印象更为深刻。地理略图的绘制不刻意追求形似,只要能把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就可以,因此可以大胆地进行裁剪。比如:一笔绘世界地图,长江(V+W)、黄河(汉字的“几”字形)简图等。

二、重视比较,理解记忆

地理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地理区域反映了内部的相似性和外部的差异性。而这些相似性及差异性就是各个不同区域间的特征,这些特征通过比较就非常清晰明了。初中地理又以区域地理为主,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运用对比,善于引导学生去比较,将不同区域或地理事物放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异同,归纳出区域地理特征,从而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进行比较时也要讲究一些方法:1.比较对象要有可比性。比如中国的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它们同样位于东部季风区,但是因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不论是在自然还是在人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2.同类地理事物要抓住其不同点。比如长江和黄河都是世界著名长河,但是它们在水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通过进一步分析就可以得出不同的开发和治理方案来。3.不同地理事物要抓住其相似点。

比较的形式很多:1.列表比较。比如将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放在一起比较,项目主要有地形、气候、河流、主要矿产、主要农作物等。这样比较学生可以清晰地抓住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2.读图比较。比如通过热带四种气候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可以看出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终年高温,但是降水量的差别大,通过进一步分析可得出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草原、热带沙漠这四种气候的不同特征。

三、学会通过分析综合找出规律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很强,它涉及的内容很多,有地形、气候、水文、人口、交通、工业、农业等。任何一个地理单元都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综合体,这些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最终找出本质、规律等,从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关于黄河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在分析其成因时不仅要考虑自然因素(中游河段的地形、气候、黄土土质、植被,以及下游的地势、水流速度等),还要考虑人为因素(滥砍滥伐,过度开垦等),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治沙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最终找出合理的治黄方案。

四、要学会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是主动探究的过程,是一项有兴趣、愉快的学习活动,能主动学习的学生其学习的效率往往比较高,同时其自身的学习能力会不断增强。因此教师教学时要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要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1世纪是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更新更快,来源渠道更广,学生关注的地理兴趣点更多。这些兴趣点就是我们关注的热点,要充分利用好它们,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其次是要对热点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会产生争论、观点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列出各种各样的依据来证实自己,这就是他们关注地理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作用也因此得以充分体现,他们的资源观、环境观、人生观也得到不断加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不但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且要发展学生对待学习的探究能力。”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有以下作用:学生由于亲自发现事物的关系和规律,就很自然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发挥了自身内部动机的作用;同时也能掌握发现的方法,提高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时,教师首先要准备底部有孔的水槽,注满水,让学生观察拔掉底部塞子时水槽中水的流动。然后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水槽中的水往下流时形成的旋涡有固定的方向吗?如果有,是什么方向?是什么使旋涡的方向呈逆时针方向转?如果在南半球旋涡的方向又是什么?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并应用这些结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这样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才能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真正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参考文献

篇(9)

地理学习为什么离不开地图?这是由于地理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科学,因而地理教学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涉及的领域广阔)、综合性(各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综合联系性)和区域性(地区差异性)的特点。

地理学特别注重强调地理事物分布在哪里。因此,学习地理的关键是要建立起空间概念,把握事物的空间结构,进行空间思维,其中包括平面空间(球面)和立体空间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尤其强调空间结构关系,把握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空间变化的能力,把实际分布转化为空间模式图的能力。

地理事物一般都具有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的特点,纷繁多样的地理事物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复杂交错的关系中又有规律可循。从事物的属性看有主次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对立关系。从空间分布上看有包含关系、相邻关系、叠加关系、平面与剖面关系、点线面体的关系等。从时间变化上看有承前、超前、同步等不同情况。在学习与复习过程中应善于分析、比较,结合地图理解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特点,并作横向、纵向、多向的思维联系,而且要能在运动条件下进行思考。

人地关系、空间概念和地图教学,是地理课堂教学体现“地理味”的三个突出表现,其中地图教学是关键。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包括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使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地图,正确分析和说明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教学独特风格所在。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

(二)地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离不开地理图表,进而使地理知识的掌握落实到地图上

地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必须借助地图这一工具,只有落实到地图上的内容才是真正掌握的内容。例如,中国地理的学习和掌握就离不开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图、降水图)、中国河流图、中国湖泊图、中国资源图、中国交通图、中国农业图、中国工业图、中国人口城市图、中国分区地图等,这些图还经常要叠加到一起,以便更好地了解各地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在区域地理学习中,有些内容的记忆是很困难的,如中国主要煤矿、油田、天然气、水电站、核电站等能源基地,必须落实到地图上才行。

地理教材中有的比较抽象(如地球运动),还有大量的内容无法让学生直接感知。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的认识、理解能力比较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比较贫乏,涉足地理环境的空间比较狭窄,因而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辅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还会使他们丧失学好地理的信心。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具――地图,引导学生去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程,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空间概念,建立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象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教材,掌握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

事实证明,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一幅或几幅地图,包括地理示意图表、地理漫画及素描图、人地关系相关图、地理模型图等,便能生动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三)借助地理图表整理地理知识结构,结合地图把握重难点

在地理学习中,需要建立地理知识结构,逐步形成地理能力,以图为载体和线索,梳理地理知识,形成具有空间特点的知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恰当的地图教学首先从识图开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的结构,然后再逐项逐条紧扣教学内容启发设问,让学生通过位置以及相关事象的分析,读出图中的地理内容和地理特点,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作地理成因分析和地理规律分析。对多种要素叠加的图,则采用分要素化繁为简,分解教学,最后再叠加恢复地图原貌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即借助地图,强化记忆。

例如,在“天气系统”一单元内容中,为说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天气各不相同,教材中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图画加文字。用南极地区和撒哈拉地区的图画来对比温度的高低,并配以描述性短文说明,给学生表格加图画信息刺激,效果不错。

篇(10)

所谓导语,就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即所谓“开场白”或“入课语”。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开场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开讲是否成功和顺利,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精彩的导语,是开启新课的钥匙,引导学生登堂入室;是承前启后的桥梁,使学生“温故知新”;精彩的导语,是乐章的序曲,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主旋律;是感情的起搏器,激起学生心海的波澜。精彩的导语,会使后面的教学活动更加顺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出新颖的导语,以求在教学过程中重重地敲响“第一锤”,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增强参与感的教学效果。一些优秀教师的导语都很讲究,都是精心设计的。于漪老师富有激情、讲究艺术的课堂导言是有口皆碑的。她的学生说:“于老师讲课,一开始,不知怎的,同学们的情感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急于想知道新课的全部内容。”钱梦龙老师充满机智、出奇制胜的课堂导言,徐振维老师平中见奇、擅长启发的课堂导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导语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好奇感,引导他们进预定的教学轨道,从而揭开本节课的教学序幕。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导语的设计。要注意导语的设计要体现本课宗旨,还要符合导语设计的以下特点。

一、精炼性。因为导语是教师在讲课之前为引入新课而设计的教学语言,它不能繁琐冗长。否则就会影响教学进程,得到不好的效果。

二、趣味性。精彩的导语,能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导语的设计必须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回味无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鼓动性。导语的设计要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之跃跃欲试。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活学活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启发性。好的导语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开展智力活动,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索。

五、灵活性。初中学生喜欢新奇而有创意的事物。所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形式不同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参与性。

那么,地理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出不同类型的精彩的导语呢?根据这几年地理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只有在熟悉教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机智、灵活地运用一些“开场白”的技法,才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的导语,从而为整个课堂教学创造活跃气氛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在我介绍一下自己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种导语设计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课题,是讲授内容的眼睛和窗口,因此对某课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大可发挥开门见山之功效,使学生抓住重点,能促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同时还极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揭示课题后,单刀直入,由题及文。例如揭示课题《非洲》后,老师就讲:“非洲全称是阿非利加洲,意思是‘阳光灼热的洲’,学习这一课我们不仅要了解非洲的位置,理解非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而且还要认识非洲丰饶的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经济特点。”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就已了解了课文的概况,有助于他们对内容的理解。这则导语既引导学生解析了课题,也引起了学生对非洲的关注,使学习也特别认真,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设置疑问法

疑,往往能使人感到“奇”,奇有时也会觉得“新鲜”。在导语中设制悬念,造成疑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令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及课题特点,故意设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兴趣。例如教《日本》时,教师先设“疑”:“同学们,一个经常发生火山、地震的地方,它的矿产资源十分贫乏,而这样的国家却是经济强国,你相信吗?”然后揭题:世界上就有这样的国家,那就是日本。这样巧设疑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障碍但又并非不可逾越的境界,使学生思而不解,欲罢不能,顿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温故知新法

“温故知新”,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利用文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由已知向未知引渡,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的导入方式。在地理课本中有很多知识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时候学习某处的地理如果借助于已经学过的知识,与之相关的内容会得到更好的理解。

四、故事典故法

故事本身具有情节,青少年学生比较爱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谚语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谜语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可将有关的故事、典故、谜语、谚语做导语,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在讲世界气候之前,我引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典故,简述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学习学生就迎刃而解了。

篇(11)

文学地理学是一门有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当今时期,在源远流长、积淀丰厚而又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中国文学研究不断面临学科交融、学术创新的严峻挑战之际,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学科意义

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尝试与探索,是基于对目前中国文学研究现状诸多缺失的反思以及如何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双重选择的结果。

文学地理学,顾名思义,即是融合文学与地理学而成的跨学科研究,其学科定位可以有以下多向选择:1、从属于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2、从属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3、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交叉学科;4、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5、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鉴于目前文学地理学学科尚处草创阶段,难免见智见仁,我想不妨先从中抽绎出若干核心要素,然后重新排列组合如下:

1、文学地理学是文学与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

2、文学地理学并不是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有机的交融;

3、文学地理学之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地位并非对等关系,而是以文学为本位;

4、文学地理学研究主要是为文学提供空间定位,其重心落点在文学空间形态研究;

5、文学地理学既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可以发展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乃至成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据此,大致可以将文学地理学扼要概括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方法,其发展方向是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文学地理学中的“地理”,依次包括:1、作家籍贯地理;2、作家活动地理;3、作品描写地理;4、作品传播地理等四个层序,通过对这四个层序动态的、立体的、综合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真切地了解文学家的生态环境,复原经过文学家重构的时空场景,揭示隐含于文学家意识深层的心灵图景,而且还可以由此探究文学传播与接受的特殊规律。这里,需要特别关注一下文学地理学中“地理”之于“文学”的“价值内化”作用,所谓价值内化,就是经过文学家主体的审美观照,作为客体的地理空间形态逐步积淀、升华为文学世界的精神家园、精神原型以及精神动力。有感于《红楼梦》又名为《金陵十二钗》,且反复出现“金陵”意象,我曾作过一次粗略的统计,结果发现《红楼梦》一书中出现“金陵”(或南京)竟达42次之多,足以表明“金陵”在曹雪芹精神世界中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因童年时代居于金陵,于是金陵便附丽着美好的童年生活在与曹雪芹坎坷一生的强烈对比中,不断内化、升华为具有精神原型意义的理想世界,积淀为具有精神原动力作用的“金陵情结”。再如鲁迅先生的系列“故乡”小说,则为我们提供了由地理上的“故乡” 价值内化为“故乡情结”的另一经典案例,也同样具有普遍性的启示意义。

文学地理学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其目的首先在于重新发现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文学空间,其次是从文学空间的视境重释与互释文学时间,最后则是重新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这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无论在个案研究的微观方面,还是在文学史研究的宏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正如一切物质都是时间与空间的同时存在一样,文学的存在也离不开时间与空间两种形态,而文学的研究也同样离不开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文学史,只有当其还原为时空并置交融的立体图景时,才有可能充分重现其相对完整的总体风貌,因此,文学地理学对于文学空间研究形态的拓展与深化,既在理论层面上更符合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内在需要,同时也可以在现实层面上反思与补救当前中国文学研究现状的明显缺失。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是19至20世纪之交在中国文学变革与西方文学理论传入的双重作用下兴起的。尔后,经过代代学人持续不懈的努力,中国文学史――无论是通代文学史还是更为精细的分类专题史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与成果,成为中国学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纵观百年以来不断涌现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著作,其中最为流行的是注重时间一维的单向度的线性范式――姑且称之为“藤瓜范式”,即文学史的时间进程为“藤”,作家作品犹如结在“藤”上的“瓜”,大家大“瓜”,小家小“瓜”,然后依次排列,循时而进。这种“藤瓜范式”看似提纲挈领,脉络清晰,实则往往是对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单向度的片面构型,其根本偏失就在于过于注重时间一维的线性演进,而普遍忽视空间形态及其与时间形态内在交融的立体图景,结果不能不以牺牲文学史本身的多元性、丰富性为代价。

今天,当我们面对百年以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巨大成就与不足,面对学术界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学术争鸣与期待,我认为有必要重温一下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所提出的意见:“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 这里,陈寅恪先生特别强调编著文学史应做到“时间先后”与“空间离合”的两相融合,的确很有预见,也很中肯,对于克服长期流行的“藤瓜范式”之弊、重构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理想的新型文学史范式颇有借鉴意义。

文学地理学注重从文学空间的崭新视境,从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崭新平台,重新审视一切文学现象、形态与规律,其意义远不止停留于文学的空间研究,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催化中国文学研究视野、理论与方法的重大变革,为其注入新的精神养液与活力。

理论创新

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建立与进展,首先有赖诸多具体研究成果的累积,但最重要、最核心的是需要具有原创性意义的理论创新的支撑。

追溯中国文学地理的研究实践,可谓源远流长,比如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所论《诗经・国风》的地域特点,注重以风俗为中介探讨地理环境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堪称早期地理与文学交叉研究的典范表述。此后,关于文学地理或区域文学的论述,在历代的文集、诗话、笔记等中屡屡出现,但多随感而发,缺少必要的逻辑推绎与理论阐述。到了20世纪,在首尾两次略为相似的“文化热”的激发下,传统的文学地理研究先是在世纪初伴随西方文化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传入而发生近代转型,其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等;继之则在世纪末再现复兴局面,除了日益增多的单篇论文之外,还陆续出现了以曾大兴先生《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胡阿祥先生《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李浩先生《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专著。袁行霈先生《中国文学概论》也曾列专章《中国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家的地理分布》予以讨论。此外,杨义先生新近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图志》,虽然不属于纯粹的文学地理研究著作,但在文学与民族学、地理学研究的结合上有新的拓展之功。这些都对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成果累积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从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要求衡量之,学术界对此还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概而言之,目前的相关研究普遍存在着两大根本缺陷:一是理论创新;二是体系建构,需要同时加以重点突破。其中理论创新是文学地理学学科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生命与灵魂,但严格地说,迄今为止尚无具有原创性意义的理论建树,因此,这方面的重点突破,最为迫切,但难度也最大。鉴此,本文率先提出了“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作为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

“场景还原”说的要义,就是从文学概念或对某种文学现象的概括向具体鲜活、丰富多彩的特定时空场景还原,向更接近于文学存在本真的原始样态还原。真正的文学研究如同文学创作,切不可舍弃那些具体可感的特定文学时空场景,更不可舍弃发之于那些生动鲜活而蕴义深远的特定文学场景的真情感动。兹举两例:一是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自东阳赴上饶拜访退闲在家的辛弃疾,二人同游鹅湖,共饮瓢泉,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陈亮小住十天后,两人又同去紫溪拜会朱熹,未见,陈亮先行东归。别后第二天,辛弃疾为挽留陈亮,一路追去,至鹭鸶林,雪深泥滑,独饮小村,夜宿吴氏泉湖四望楼,忽闻邻笛凄凉,不能成眠,感慨系之,作《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五天后,陈亮奉原韵赋词《贺新郎》(老去凭谁说)以答。别后,辛弃疾又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寄之。两人都在词中寄寓壮志难酬的悲愤和一致主战的心愿。二是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四月,吴兆骞因丁酉科场案为仇家所诬,长流宁古塔后,顾贞观、徐乾学、徐元文等多方奔走,终以文才打动纳兰容若,援手相救。康熙二十年(1681)十一月中旬,吴兆骞在历经长达二十四年的流放之后,自宁古塔返还京都,徐乾学大设宴席,亲朋纷纷前来相贺。酒过数巡,徐乾学起身赋诗一首,徐元文、纳兰容若、潘耒、冯溥、陈其牟、王士祯、吴树臣、尤侗、毛奇龄等次韵奉和,吴兆骞本人也当场赋作《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诗:“金灯帘幕款清关,把臂翻疑梦寐间。一去塞垣空别泪,重来京洛是衰颜。脱骖深愧胥靡赎,裂帛谁怜属国还?酒半却嗟行戍日,鸦青江畔度潺。”……此景此情,的确令人感叹不已,感奋不已,它不仅留给我们一幅幅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文人生活图景,而且也一同赋予我们一种震撼心魂的信念与力量。所以,所谓“场景还原”说,既是对一种鲜活生动、多彩多姿的原初文学样态的回归,同时也是对浸透其中的人文精神的回归。

然而,就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来看,特定的具体的文学场景毕竟仅仅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单元,无数个文学场景的组合与演进,才能构成整体的文学时空图景。鉴此,我认为有必要在“场景还原”说的基础上,再提出“版图复原”说,版图之“版”,意为户籍,《周礼・夏官・司士》有“掌群臣之版”云云,即为户籍之意;版图之“图”,意为地图。版与图组合为版图,既可通指一国的疆域,同时又可分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地域分布状态,如政治版图、经济版图、文化版图,等等。文学地理的核心关系是文学家与地理的关系,其中文学家是主体,是灵魂;地理是客体,是舞台。文学家的“户籍”之所在,也就是文学活动空间与舞台的中心之所在;而文学家的“户籍”又非凝固不变,而是始终处于活动之中的,因此以文学家为主体与灵魂、以地理为客体与舞台的文学版图也就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文学版图的复原即是通过文学家的籍贯与流向,还原为动态、立体、多元的时空并置交融的文学图景,此即“版图复原”说的精髓所在。

“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是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整体的文学版图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文学场景组合而成,作为文学版图中的主体与灵魂的文学家无不处于具体的文学场景之中,具体文学场景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而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又决定着具体文学场景变化的方向与节律。如果说,文学版图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整体的概念,那么文学场景则为具体、特定的时空组合,它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重复的,是高度个性化的时空组合。因此,把握了文学“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精神实质,并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相信可以在微、宏观两个层面上为建构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术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并可以克服缺乏文学地理与中国文学地理独特性的模式泛化现象与倾向。

体系建构

对于中国文学地理学而言,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就如灵魂与骨架,无魂不活,无骨不立,两者缺一不可。以“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为两大理论支点,然后通过重点提炼“本土地理”、“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区系轮动”等一系列工具性概念与范畴予以密切配合,这就为“理论创新”之“灵魂”与“体系建构”之“骨架”的融会贯通与逻辑转换铺平了道路。

体系建构既是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另一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所在,也是标志中国文学地理学学科形成的核心成果。从决定和影响中国文学地理的最为关键的要素来看,首先是文学家籍贯分布,然后依次为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最后归结为区系轮动。这如同一个哑铃结构,文学家的籍贯分布是整个文学地理的基础和始点,但它是静态的、平面的、单向的,与此相对应的区系轮动则是动态的、立体的、多元的,而中间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分别相当于“动脉”、“心脏”、“灵魂”的功能与作用。

1、流域轴线在中国文学地理中犹如“动脉”的作用。黄河、长江、珠江、运河四大流域三横一纵的展开,犹如四大动脉贯通于中国文学版图之上,彼此在伴随中国文学版图自西北向东南的依次移位中相继发挥主导作用。其中黄河流域轴线具有先发优势,长江流域轴线具有次发优势,珠江流域轴线具有后发优势,而运河流域轴线则在沟通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而构成中国文学版图中的“黄金水网”中,具有交而通之、凝而聚之的特殊功能。然后由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三角洲与京杭大运河相配合,一同构成环东南沿海的弧形“黄金连线”,此与运河与黄河、长江三河交汇的“黄金水网”一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家最密集的分布区。

2、城市轴心在中国文学地理中犹如“心脏”的作用。城市轴心,意指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行政关系的城市序列在中国文学版图的构成与演变中所发挥的最为核心的作用――不仅城市本身成为最活跃、最重要的文学活动舞台,而且也是进一步驱动文学版图演变的核心动力所在。由于黄河、长江、珠江、运河四大流域在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地位,中国城市群落也主要分布在这四大流域轴线上,流域轴线为城市轴心的形成提供了地理条件,而城市轴心的转换又带动着流域轴线的移动,彼此连为一体,密不可分。与此同时,城市轴心也在行政建置的设立与调整中,推进城市轴心体系的完善与轴心功能的发挥,然后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上最大限度地吸纳和积聚各种文学资源,发挥文学轴心作用,成为文学版图的“心脏”所在。其中始于西周首陪都制所开创的“双都轴心”源远流长,别具一格,是城市轴心体系中的核心所在。由“双都轴心”将不同等级的城市网络连为一体,并通过“京都情结”的内在引力,最大限度地将各地的文人群体吸纳其中。

3、文人群体在中国文学地理中犹如“灵魂”的作用。作为文学活动与创作的主体,文人群体的流向随时都在改变着并最终决定着中国文学版图的整体格局,决定着文学区系轮动的方向与节律。文人群体的整体地域流向,总是围绕不同级次的城市轴心,从外邑流向都城,从边缘流向中心。其中最重要的,一是由求学、应举、仕进、授业构成的向心型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以向心力为动力的正向运动;二是由隐逸、贬流构成的离心型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以离心力为动力的逆向运动;三是由游历、迁居构成的交互型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以向心―离心力为合成动力的交互运动。以上三者,以前者为主导,以后二者为辅助,在“极化―扩散”的对流与互动中,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文人群体也因此而历经不同的排列组合,然后逐步成长为不同的文学社团与文学流派。

以文学家籍贯地理分布为基础,然后依次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向走向多元,最后便进入对文学地理区系轮动的动态模型建构与规律探讨。综合中国文学地理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归结为“内圈”文学区系与“外圈”四大文学区系的轮动与互动。“内圈”文学区系,即指秦陇文学区系、三晋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巴蜀文学区系、荆楚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前六大文学区系分别座落在黄河、长江流域轴线上,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则分别座落在运河流域、珠江流域轴线上,然后环绕东海岸线而完成区系之间的连接、过渡与转换。这文学区系既在空间上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又在时间上依次轮动,不断演化。“外圈”四大文学区系,即指东北文学区系、北部文学区系、西北文学区系、西南文学区系,这是“内圈”文学区系轮动过程中不断向外扩散并由此构成内外互动的结果,也是各代文学“拓边”运动的重要成果。

从“内圈”文学区系与 “外圈”四大文学区系的轮动与互动态势来看,处于核心层面、构成核心动力的,则是“内圈”文学区系 。其在总体趋向上,是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先后经历了五次循环往复运动,也由此划开了中国文学地域区系轮动的五个阶段。第一次运动始于五帝传说时代,终于商代,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落在齐鲁、燕赵、三晋三大区系的三角地带。第二次运动始于西周,终于战国,同样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落在齐鲁与荆楚文学区系。第三次运动始于秦汉,终于南北朝,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落在吴越文学区系。第四次运动始于隋唐,终于南宋,同样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再次落在吴越文学区系。第五次运动始于元代,终于清代,依次从燕赵文学区系向齐鲁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仍落在吴越文学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