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质量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病案管理学认为:归档病历应保持病历的完整性及正确性。病历的完整性包括保持病历不缺少相关医疗护理文件;医疗护理文件均有相关人员签字(包括医师、护士、患者)。医疗护理文件的正确性是指书写内容客观、真实。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使归档病历缺少某些医疗护理文件的情况时有发生;也常常出现医疗护理文件在归档时仍然缺少医师或护士或患者签字;也时有医疗护理文件记录的正确性不够。医疗护理文件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记录,保持归档病历的完整性及正确性是医学研究的需要;是患者能够及时查阅病历的客观依据;是患者进行医保结算的依据;是医师对再次入院的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和治疗的依据。目前,由于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知识的不断增强,而使医疗纠纷次数明显增多,归档病历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就成为院方和患者产生纠纷时患者或者院方进行举证的法律依据。因此,保持归档病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1 归档病历检查内容 2013年三季度我院患者出院总人数为2953,病案室主任抽查归档病历共66份,病案室质检员检查归档病历共2593份。病案室主任主要检查归档病历的内涵质量。病案室质检员检查如下内容:首页是否有漏填写项目,是否缺少出院记录、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术前小结、手术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麻醉前记录单、麻醉计划单、麻醉记录、麻醉后监护记录单、麻醉后随访记录单、麻醉总结、手术安全核查表、待产记录、手术风险评估单、麻醉、手术记录、产时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术后病程记录、会诊单、医患沟通记录、医患双向承诺书、临床路径同意书、护理记录单、病理报告单、器械检查单、常规化验报告单、特殊化验报告单、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体温单、住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等医疗护理文件。检查病历首页是否缺少相关医护人员签字,检查病历首页是否有漏填写项目。检查医师或护士的病历书写是否有漏签字,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手术同意书等知情同意书是否缺少患者签字,检查医嘱单是否有医师或护士漏签字,检查护理记录的书写内容是否正确,检查体温单是否有漏填写项目。检查病历的排序是否按规定的顺序排序。
2归档病历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病案室主任检查归档病历所发现的问题
2.1.1 诊断不完整,如:“扁桃体炎”应注明急性扁桃体炎或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
2.1.2 病程记录缺少内涵质量;
2.1.3 病程记录不简练,阴性症状、体征记录记录过多;
2.1.4 诊断不完整,“肺炎”是左肺炎还是两肺炎;
2.1.5 医嘱给予中药治疗缺少治疗分析;
2.1.6 上级医师查房不能完成每周一次;
2.1.7 检查异常结果无分析、未复查;
2.1.8 沟通记录缺少实质性内容;
2.1.9 病史有笔误;
2.1.10 病程记录不能反应疾病波动情况及治疗效果;
2.1.11对阳性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异常结果缺少诊断、治疗分析。
2.2 病案室质检员检查归档病历所发现的问题
2.2.1 医师未签字就把病历归档;
2.2.2 病历首页有较多的漏填写项目;
2.2.3 病历顺序排列错误;
2.2.4 入院宣教患者签名为患者家属签名不妥;
2.2.5 病历首页缺少责任护士签名;
2.2.6 护理评估单缺少患者姓名;
2.2.7 妇产科病历首页新生儿出生体重未写;
2.2.8 病历首页用手工书写不规范;
2.2.9 护士未把护理评估单等护理文件及时归档;
2.2.10 病历首页各科室联系人关系均空白;
2.2.11 医嘱重新抄写后有漏签字;
2.1.12 首页地址填写不全,如江苏省、镇江市空白;
2.1.13 儿科病历首页过敏药物未写;
2.1.14 医师和护士之间的病历质控流程不规范;
2.1.15 护理记录字迹潦草;
2.1.16 护理记录有铅笔书写的护理内容及签字;
2.1.17 儿科病历缺少临床路径同意书;
2.1.18 新上岗的医师疾病诊断书写不规范;
2.1.19 缺少相关检查报告单。
2.1.20 转科病历护士未对护理文件进行检查和完善就被送入其它科室。
3 病历质量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个别医师责任心不强;
个别医师病历书写规范掌握不熟练;
个别医师安全意识不强;
个别医师法律意识不强;
科室病历质控医师责任心不强;
科室病历质控护士责任心不强;
科室对屡次出现的问题持续改进力度不强;
科室对病历质量持续改进意识不强;
上级医师质控病历责任心不强;
科室对病历质控不重视;
科主任对病历质量管理意识不强;
科室对病历书写、质控培训不够;
科室质量小组督查不够;
科室制度落实不到位;
个别住院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个别住院处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
病案室培训病历书写不够;
病案室指导各科室不够;
病案室病历质量统计指标不完善;
医务科对病历的督导、检查不够;
医务科考核、处罚力度不够;
医务科病历专项考核标准不详尽;
电子病历系统不完善;
科室制度落实不到位;
新制度、新规定宣传不到位;
新制度、新规定培训不到位;
新制度、新规定科室医师掌握不到位;
科室人力资源配备不到位;
医师在质控病历时,有其他人干扰;
医师和护士之间的质控流程不规范。
医师和护士之间协调不够。
4 2013年三季度和二季度病历质量比较分析(见表1和表2)
2013年3季度和2季度年病历质量存在问题的分析比较(病案室质检员所查病历)
表1
2013年3季度和2季度年病历质量存在问题的分析比较(病案室主任所查病历)
表25 结论 2013年3季度病历质量大于2013年2季度年病历质量。
6 持续改进建议
6.1 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重视病历质量。
6.2 各科室要组织医师认真学习并切实落实《住院病历书写基本要规范实施细则》。
6.3 组织学习优秀样本病历,要互相交流、学习、讨论、虚心请教。
6.4 医疗、护理文件书写要及时完成,医务科进一步加强病历环节质量督查工作。
6.5 病历质量与奖惩挂钩,对质量较差的病历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对不合格病历限期整改,对病历书写质量好的人员给予表彰。
6.6 检查结果立即反馈科室以予以整改。
6.7 科室主任要严查、严抓病历质量。
6.8 护理部严查、严抓病历质量。包括在院病历质量和归档病历质量。护士在检查病历时要认真、细心。护士要加强护理业务知识的学习,才能保证护理文件书写的正确性。
6.9 护士在把病历送入病案室之前,如果发现有医师未签字,立即通知医师签字后方可把病历送入病案室。
6.10 病案室工作人员向妇产科医师讲解病历首页填写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重要性。
6.11 护士长对关于护理文件书写、病历整理的新制度落实要进行督查。
6.12 护理部把护理文件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制作成PPT,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讲解,使护士长把护理文件存在问题的改善措施落实到每位护士。
6.13 护士长要督促护士把护理评估单等护理文件和病历一起送入病案室。
6.14 病案室工作人员发现医师用手工书写的首页,立即通知医师重新用电脑书写并打印病历首页。
6.15 病案室工作人员去挂号室调查,发现是挂号室的联系人关系代码和病案信息系统的联系人代码不一致,已请计算机工程师把挂号室的联系人关系代码和病案信息系统的联系人修改为相一致。
6.16 病案室工作人员向各科护士长讲解入院宣教患者签名为患者家属签名的不妥之处,因为其他人查阅病历时不知道患者签名为患者家属签名的入院宣教是否属于该患者的入院宣教,而且入院宣教患者签名为患者家属签名也不符合逻辑。如果患者本人不能亲自签名的,由患者家属代签名,可以这样签名,患者姓名:××× (家属的姓名代)
6.17 护士排列病历顺序紊乱的现象已经大大好转,护理部要及时给予表扬,以使护士能够巩固良好的表现。但对于新增加的医疗文件和护理文件的排序仍需掌握一定的技巧,如与麻醉记录有关的医疗文件和麻醉记录放在一起(根据时间的先后),手术风险评估单和手术记录是一个类别,把手术风险记录放在手术记录前面。
6.18 医师把医嘱重新抄写后,暂时不要把医嘱单原件丢弃,通知护士签字,并且经2人把重新抄写后的医嘱单和医嘱单原件核对后方可把医嘱单原件丢弃。若病案室工作人员再次发现重新抄写的医嘱单护士均没有签字,给予相关人员扣款500元/份。
6.19 护士在检查、整理病历之前先询问医师病历是否已检查和完善,病历经医师检查和完善后,护士再对病历进行检查、完善和整理。
6.20 责令护士整改书写潦草的护理文件,杜绝下次再出现书写潦草的护理文件。
6.21 挂号室、病案室、医师、护士、医务科召开病历首页书写方面的联席会议,共同把病历首页填写正确、完整。
6.22 病案室主任向儿科医师讲解病历首页填写过敏药物的统计学意义。
6.23 病案室工作人员向医师讲解病历首页填写江苏省、镇江市的重要性和意义。
6.24 病案室工作人员向护士讲解护士把护理记录重新抄写后,如有其他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应把其他护士的姓名、患者的住院号码和姓名、需要重新抄写的护理记录日期、时间写在黑板上,限期其他护士在3天内完成补写护理记录和补签字。
6.25 新上岗的医师上岗前需到病案室查阅病历,从中学习高年资医师书写的疾病诊断,经病案室主任考核疾病诊断书写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6.25 病区护士根据医嘱进行整理病历和对病历进行排序[1]。如妇产科护士在对住院号码为“0049972”的病历进行排序时,根据医嘱查看检查报告单,医嘱表明病历应该有绒毛组织病理检查报告单,但在整理、排序时发现缺少绒毛组织病理检查报告单,就可立即通知医师完善病理报告单。
6.26 病案室工作人员对归档病历缺陷进行精确统计。
6.27 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方法对归档病历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归档病历缺陷的根本原因。
2019年下学期的学生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组织考试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校于2019年7月10、11、12日三天进行,六七八年级应考人数为472、456、454人,实考人数为469、449、446人。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每一年级考试都设14个考场,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记大过一次,试卷以0分记,坚决杜绝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分科流水作业,确保教师对同一题的评分标准一致,各科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所有科目都由学校统一命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部分学科极少量试题出现了考题不明现象,影响了考试成绩,但影响不是很大。
三、考试成绩分析:
从学校提供的数据和县教育局成绩统计表的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成绩数据参考附录)
校内各班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有的班级优分人数偏少。
差距不言而喻,希望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差距,看准方向共同努力。
县内各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绝大部分科目低于县平均。整体形势很不乐观,但从及格人数、及格率来比较还占有优势,说明我们在培优上还有巨大潜力,大家在努力的同时还更应该充满信心。
71.1453.1354.1638.4533.1233.5230.1218.6619.96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常规教学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中。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作业批改没有落到实效上。
学校层面:
班容量过大,很多教师都处于超负荷运行。
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3.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固守传统。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另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另一回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很普遍,研究成果在课堂上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4.集体备课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盲目的盯着学校的量化管理制度,很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效果欠佳,部分教研组有形式主义倾向。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1、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
2、分类承包。任课教师承包有缺腿学科的优生,签订合同,一抓到底;备课组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年级组长、业务校长抓宏观调控。形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学校领导要挂包学科、备课组制度,全程参与,现场督导。
2、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 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本学期我校在校长李宝良、主管校长刘希富两位同志的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校本学期教学质量分析如下:
一、本次考试试题特点
1、 知识的覆盖面较广,既加大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意突出了对重点内容的考察,没有偏题和怪题。
2、 试题注重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察,尤其是注意了对阅读理解能力、听力、作文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察。
3、 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本次考试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考试中,从学校的总体情况来看,除个别学科外,平均分均在60左右。从年级情况来看,七九年级好于八年级。从学科来看,主科语文好于其他学科,小科中思品成绩比较突出。
下面结合我校期末检测评价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七年级成绩统计表
学校
白台子初中
科目
笔试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语文
64.09
66.67%
16.00%
数学
56.49
50.67%
14.67%
英语
66.83
73.33%
25.33%
思想品德
70.23
96.00%
12.00%
历 史
37.52
7.00%
0.00%
地理
67.28
73.00%
21.00%
生物
35.41
21.00%
1.00%
总分
397.85
八年级成绩统计表
学校
白台子初中
科目
笔试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语文
63.60
64.44%
14.44%
数学
52.80
48.89%
13.33%
英语
42.98
33.33%
3.33%
物理
58.60
51.11%
22.22%
思想品德
54.42
56.41%
1.28%
历 史
38.46
25.64%
0.00%
地理
61.71
64.10%
12.82%
生物
46.80
43.59%
14.10%
总分
419.37
九年级成绩统计表
学校
白台子初中
科目
笔试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语文
70.77
84.15%
21.95%
数学
45.77
34.15%
3.66%
英语
37.35
24.39%
2.44%
物理
52.38
39.02%
9.76%
化学
57.06
42.68%
32.93%
思想品德
59.60
58.90%
5.48%
历 史
50.28
42.47%
10.96%
总分
373.21
1、从统计的数据观察,学生整体历史、生物成绩偏低,思品好于其它学科,七年地理成绩保持优异;语文的及格率有所提升,平均成绩均在60分以上,八九年级英语成绩较低,英语学科教学上是需进一步加强的。
2、从统计结果显示,语文及格率七年级有所提高,数学及格率也是七年级高一些,说明数学学科从七年级开始就应该得到重视。
3、从优秀率情况看,七、八年级的优秀率各有优劣,如九年语文、七年级的思品、七八年的地理都很不错。
从整体来看,语文质量较上个学年提高明显。
三、存在的不足:
1、存在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淡化技能目标的倾向。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对课标把握不准确,对学科性质把握出现了偏差,片面追求开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内容却没引起重视,造成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2、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阅读和作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外积累环节非常薄弱。语文方面,我校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而对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各年级的检测题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学生思维要求是越来越高,全凭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思维训练,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语文教学中的课外积累环节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们远远没有达到,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距,发展还不均衡。
4、教学工作不够扎实,作业批改不够及时。在对各教师们的教案、作业等工作进行检查的时候,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的工作还不扎实,过程简单,没有按照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进行备课。也很少考虑班级的实际情况,无法有效地指导教学。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部分教师作业批改不够及时,表现在有些没改,作文评语简单,针对性不强。有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辅导,造成优生不优,差生很差的现象。
5、学校教育教学研讨之风不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形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大家共同研究提高,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也是目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而目前学校研讨之风不浓,教师们还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空时间更多浪费在吹牛上。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1、加强教师敬业爱岗教育,加强管理,进一步落实教学工作。扎实落实教学五认真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只有扎实了教学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的教育,加强管理。学校教导处在下学年应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扎扎实实的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指导,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学习,特别是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各科课程标准是国家的教育思想在该学科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依据。学校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性质,理解课标理念。
3、继续加强随堂课的抽查,提高随堂课的教学效益。随堂课教学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只有随堂课的质量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提高。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特别是教导处应多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们一起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特别是对年轻教师,业务素质不太高的教师,更应加强指导。
2013/2014年度中国新体制棉花质量分析报告,依据GB 1103.1―2012《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 2012年11月21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了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GB 1103.1―2012《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和GB 1103.2―2012《棉花 第2部分:皮辊加工细绒棉》,并从2013棉花年度(2013年9月1日) 起开始实施,取代GB 1103―2007《棉花 细绒棉》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对颜色级、轧工质量、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等主要指标进行汇总统计,并综合生产、市场和政策等多方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而成。
本报告所称的新体制棉花,是指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并在棉花产地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成包皮棉。
本报告所称的棉花年度,起止时间为当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2013/2014年度即为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
按照品种及纤维长度,我国棉花分为细绒棉和长绒棉,长绒棉仅在新疆有种植,占全国棉花总量的比例极低,其检验依据为GB 19635―2005《棉花 长绒棉》,与细绒棉的检验依据不同。细绒棉按加工方式的不同分为锯齿加工细绒棉和皮辊加工细绒棉,皮辊加工细绒棉占全国棉花总量的比例极低,其检验依据为GB 1103.2―2012《棉花 第2部分:皮辊加工细绒棉》。因此,本文所统计的质量指标数据,均以当年度新体制棉花锯齿加工细绒棉的公证检验数据为基础计算而来。
二、检验数量与进度
(一)检验数量。2013/2014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公证检验涉及的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5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及生产建设兵团所产棉花因其在品种、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上的差异,而在一些质量指标上各具特点,因此,本报告中对其分别统计分析,并分别简称新疆地方、新疆兵团),涉及加工企业1789家,比上一年度减少0.94%,检验量3268万包、741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2.67%、2.92%,检验量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
从新体制企业检验数量及近5个年度的变化趋势所间接反映出的产量情况看,西北内陆棉区的产量占比在2011/2012年度有所回落之后,已稳步回升。新疆地方及新疆兵团棉花产量稳步上升,已占据全国产量的60%以上,新疆已成为我国棉花最主要产区。长江流域棉区近三个年度产量趋于稳定,其中,湖北省2013/2014年度产量显著上升,安徽省2013/2014年度产量有所下降。黄河流域棉区近三个年度产量略有波动;其中,山东省2013/2014年度产量稳步上升,河北省2013/2014年度产量显著下降。
(二)检验进度。2013/2014年度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公证检验进度延续了2012/2013年度的“快收快加”、高峰期集中的态势,并且高峰期更为集中,检验量的峰值到来更早,收购加工结束也更早。这反映出连续的收储政策使得市场预期更为明确,交储成为收购加工企业皮棉销售的首选和最主要渠道。
三、指标结果
(一)颜色级(棉花的颜色级指标与原标准中的品级指标并无对应关系。根据现行棉花国家标准,颜色级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4个类型,其中白棉分为1到5级,代号分别用11、21、31、41、51表示;淡点污棉分为1到3级,代号分别用12、22、32表示;淡黄染棉分为1到3级,代号分别用13、23、33表示;黄染棉分为1级和2级,代号分别用14、24表示)
颜色级指标是GB 1103.1―2012《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首次引入的棉花质量指标,它依据棉花的黄色深度(+b)确定类型,依据反射率(Rd)反映出的明暗程度确定级别,通过类型和级别在颜色分级图中对应的区域确定棉花的颜色级。按照中国棉花颜色分级图,我国锯齿加工细绒棉共分为4种类型、13个颜色级,其中白棉3级为标准级。从类型来讲,白棉和淡点污棉使用价值较高;淡黄染棉由各种僵瓣棉和部分晚期次棉、污染棉、烂桃棉,或是淡点污棉变异而来,使用价值较低;黄染棉是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的,因多年存储变异,或回潮率大的籽棉未及时晾晒而变黄,这类棉花品质极低。各个类型中,1级为最好。白棉5级、淡点污3级、所有淡黄染、黄染棉,均不符合国家制定的2013/2014年度国家收储的质量控制标准。
从2013/2014年度新体制棉花检验情况来看,西北内陆棉区的棉花颜色级指标最好,白棉占到总量的97.66%,新疆、甘肃、陕西等西部省份颜色级指标低于国家收储标准的棉花均在其本省份总量的1%以内。黄河流域棉区颜色级指标介于西北内陆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水平之间,其中陕西该指标明显优于平均水平;长江流域棉区颜色级指标最低,湖北、湖南两省更是因为自然灾害,淡点污棉占本省棉花比例分别达到7.10%和11.34%,远高于1.19%的全国平均值。为此,在收购晚期,国家放宽了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入储质量标准范围。
(二)轧工质量(根据现行棉花国家标准,锯齿加工细绒棉的轧工质量分为好、中、差三档,分别用P1、P2、P3表示)
轧工质量是指籽棉经过加工后,皮棉外观形态粗糙程度及所含疵点种类的多少。2013/2014年度国家收储的质量控制标准要求轧工质量在P2及以上。
从2013/2014年度新体制棉花检验情况来看,新疆棉的轧工质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地省份中,天津、河南、安徽的轧工质量较好。由于机采棉加工方式的特性,新疆兵团棉花中轧工质量为差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
(三)长度(棉花长度并非指单根棉纤维的长度,而是根据一定数量的棉花所有棉纤维长度分布的数理统计量。根据现行棉花国家标准,细绒棉长度级分级及长度值范围分别是:25毫米级,25.9毫米及以下;26毫米级,26.0~26.9毫米;27~31毫米级以1毫米为级距依次类推;32毫米级,32.0毫米及以上)
长度是棉花最重要的内在质量指标之一,与棉花的整体使用价值密切相关。细绒棉的长度由25毫米级至32毫米级依次分为8个长度级,其中28毫米级为标准级,30~32毫米级的棉花使用价值较高,25~26毫米级的棉花使用价值较低、26毫米级为2013/2014年度国家收储的质量控制标准。
2013/2014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逐包检验平均长度(对各棉包进行逐包抽样检验,各样品检测长度值的算术平均值)为28.37毫米;长度级加权平均值(对各棉包进行逐包抽样检验,实测长度后计其长度级,各长度级级值与该长度级占总检验量的比率乘积之和)为27.92毫米。从各产棉省份棉花逐包检验平均长度看,江苏棉花长度最长,达到29.00毫米;其次是陕西、河北;山东、新疆的情况也较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山西、甘肃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份的逐包检验平均长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江西,仅达到27.60毫米;黄河流域棉区各产棉省份棉花平均长度有显著回升,特别是山东、河北两省,逐包检验平均长度较上一年度增长超过1毫米。
对比近5个年度的数据,2013/2014年度我国棉花长度指标已连续3年下降,逐包检验平均长度和长度级加权平均值均降至5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逐包检验平均长度较上年降低0.11毫米,比近5年平均水平低0.33毫米;长度级加权平均值较上年度降低0.12毫米,比近5年全国平均水平低0.34毫米。全国低于当年国家收储标准规定的最低长度的棉花占比3.31%,同比上一年度增加0.99个百分点;全国长度级低于长度标准级的棉花占比28.63%,同比上一年度增加4.17个百分点。此外,长度值离散范围有所回落,但30~32毫米长度级的棉花明显减少。
(四)马克隆值(根据现行棉花国家标准,马克隆值级的分级、分档及马克隆值范围分别是:A级,A档,3.7~4.2;B级,B1档,3.5~3.6;B级,B2档,4.3~4.9;C级,C1档,3.4及以下;C级,C2档,5.0及以上)
马克隆值是棉花细度和成熟度的综合反映,是棉花主要的内在质量指标之一,与成纱质量有密切的关系。棉花的马克隆值越高,一般棉纤维成熟度越好;马克隆值过高,则成熟过度,纤维较粗,纤维抱合力差、成纱强力和条干均匀度不理想;马克隆值过低、细度过小、成熟不足,则容易产生有害疵点,织物染色性能差;只有马克隆值适中,棉花的细度适中、成熟适中,才具有最高的纺纱性能,获得较全面的使用价值。
细绒棉的马克隆值共分为3级5档,按马克隆值从低到高依次是C级的C1档、B级的B1档、A级的A档、B级的B2档、C级的C2档。马克隆值级A级的使用价值较好,B级的使用价值正常,C级的使用价值较差,其中C1档低于当年国家收储的质量控制标准。
2013/2014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马克隆值级A级占比29.97%,较上一年度下降1.38个百分点;C1档和C2档占比1.77%、3.97%,分别较上一年度上升0.92和2.14个百分点。各产棉省份中,甘肃、陕西的棉花马克隆值级最好,A级棉比率均超过半数;山东、新疆次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北、河南与全国水平相当;安徽、浙江棉马克隆值级不及全国大部分产棉省份;江西棉的C2档占到80%以上,虽较上年有所好转,但平均马克隆值仍高出正常范围,棉纤维细度过大、成熟过度问题突出,马克隆值级不及其他产棉省份。
对比近5个年度的数据,2013/2014年度马克隆值指标有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马克隆值A级的占比显著降低,比近5年平均水平尚低3.12个百分点;马克隆值C2级的占比显著增多,比近5年平均水平增加了9.38个百分点。其中,黄河流域棉区各省份马克隆值C2档棉花增加最为明显,河北、山东两省马克隆值C2档棉花占本省总量比例分别增加了8.8和13.4个百分点,山西、天津两省更是增加了31.3和40.1个百分点。
(五)断裂比强度[根据现行棉花国家标准,断裂比强度的分档与断裂比强度值范围分别是:很强档,31.0cN/tex及以上;强档,29.0cN/tex~30.9cN/tex;中等档,26.0cN/tex~28.9cN/tex;差档,24.0cN/tex~25.9cN/tex;很差档,24.0cN/tex(不含)以下]
断裂比强度是重要的棉花内在质量指标,与纱线的成纱强力有很好的相关性。细绒棉按断裂比强度值和使用价值从高到低依次分5个档,即很强、强、中等、差、很差。
2013/2014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平均断裂比强度值27.99cN/tex,略低于上年,下降了0.13cN/tex,已连续两年下降,为5年来最低水平。
各产棉省份中,江苏、江西棉花断裂比强度最强;其次是河北、山东和山西棉花,且比上一年度有显著上升;湖北、甘肃棉断裂比强度较差,且已连续两年下降,陕西棉断裂比强度很差,且较上一年度有大幅下降;全国最主要产棉区新疆棉断裂比强度近3年来逐年下降,成为拉低棉花断裂比强度全国平均值的主要原因。
对比近5个年度的数据,2013/2014年度断裂比强度指标有所下降,中等占比减少,差及以下占比大幅增加。断裂比强度平均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量占全国产量一半以上的新疆棉断裂比强度值大幅下降,低于其他所有产棉省份。
(六)长度整齐度指数[根据现行棉花国家标准,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与长度整齐度指数范围分别是:很高档,86.0%级以上;高档,83.0%~85.9%;中等档,80.0~82.9%;低档,77.0%~79.9%;很低档,77.0%(不含)以下]
长度整齐度指数是重要的棉花质量指标,用以表示棉纤维长度分布均匀或整齐的程度,对纱线的条干、原棉制成率有重要影响,同时对纱线的强度也有影响。细绒棉按长度整齐度指数和使用价值从高到低依次分为5个档,分别是很高、高、中等、低、很低。
2013/2014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82.41%,比上年度平均值低0.07%,比近5年平均水平低0.12%。长度整齐度指数为很高和高的棉花占比最多的省份是山西;其次是甘肃和江苏;浙江、江西、陕西、河北、新疆地方的棉花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以及高和很高占比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安徽、新疆兵团棉花中,长度整齐度指数为低和很低的占比明显多于其他省份。
各产棉地区中,甘肃、山西、江苏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最好,且山西棉花该指标已连续两个年度稳步回升;河北、山东与平均水平持平,但已连续两个年度稳步回升;江西棉花该指标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已连续两个年度连续降低;安徽、湖北棉花该项指标较差,且连续两年逐年下降;新疆兵团和河南棉花该项指标最差,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连续两年下降。
对比近5个年度的数据,2013/2014年度长度整齐度指数为中等的占比已连续3年明显回升,但高和很高的占比连续3年降低;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已连续3年下降,降至5年来的最低水平。
(七)综合评价
2013/2014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综合质量有所下降。从颜色和轧工质量来看,颜色级以白棉和淡点污棉为主,白棉2级和白棉3级占比最多,淡点污棉主要集中在淡点污2级;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气候影响棉花颜色呈乳白色,略带棉花本色黄,淡点污棉占比较高;轧工质量主要集中在中,占80%以上;除新疆外,各省份轧工质量为中的棉花占比均占到90%以上的绝对多数,占比最多的达到99.9%。从纤维长度来看,平均长度与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两项指标均连年下降,至5年来最低水平;其中,长度指标主要体现在30毫米以上的棉花显著减少;长度整齐度指数指标表现在中等的占比虽然连续3年明显回升,但高和很高的占比连续3年下降。从纤维内在品质来看,马克隆值指标较上年度水平下降非常显著,断裂比强度指标略有下降,但平均断裂比强度降至5年来最低水平;其中,马克隆值主要表现在A级占比明显减少,C2档过成熟棉占比大大增加;平均断裂比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新疆棉该项指标较差,并连续下降。同时,检验结果也显示出,各省份棉花各指标的波动有所加剧,表明棉花质量的一致性下降。总体来说,国棉综合质量有所下滑。
四、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各地的情况来看,影响本年度棉花质量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产业政策、国家标准、市场形势、生产环节等几个方面。
(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的气候特点和年度内的气候变化是影响棉花质量波动的决定性因素。据中央气象台对2013/2014年度气象条件的分析,在播种及幼苗生长阶段,大部棉区光温水匹配较好,部分棉区低温、春旱、强降水影响棉花播种出苗。其中,湖北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大到暴雨日数有5~10天,部分棉田遭受渍涝灾害,影响棉花播种和幼苗生长。在蕾铃期,新疆棉区气象条件总体较好,黄河流域棉区多雨寡照、长江流域棉区高温干旱影响棉花蕾铃生长,蕾铃脱落增加、坐桃率降低,无灌溉条件的棉花出现萎蔫,甚至枯死,棉花产量与品质普遍下降。在裂铃吐絮和采摘期,大部分棉区多晴好天气,棉花收晒顺利,但黄河和长江流域部分棉区阶段性阴雨寡照、强降水影响棉花吐絮采摘,其中,新疆棉区9月中旬后期降水偏多、北疆及阿克苏地区气温偏低,对棉花吐絮采摘略有影响;下旬初北疆部分棉区出现不同程度霜冻,棉花提早10天以上停止生长,对棉花产量和品质有不利影响。华北地区9月17日―23日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下旬后期多雾霾,导致部分棉区光照不足,影响棉花正常裂铃吐絮,长江流域棉区大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多阴雨天气,致使棉花蕾铃脱落增加,纤维品质下降,特别是9月下旬湖北、湖南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导致部分棉田渍水倒伏,湖南大部10月15日―22日出现5~7天阴雨天气,影响棉花采摘晾晒,导致品质下降。
(二)产业政策。为稳定棉花生产,保障棉农受益,国家在2013/2014年度延续了临时收储政策,在春播开始前即预案,明确在棉花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时,国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棉花敞开收储,临时收储政策有效遏制了棉价的大幅下滑、维护了市场的稳定,避免了“卖棉难”、保护了棉农利益。在较为弱势的市场行情下,交储成为加工企业的首要甚至是唯一选择。一方面,收储对棉花质量的要求使得企业主动重视质量,自觉参加公证检验,有力地推动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深入;但另一方面,由于收储价明显高于市场价,部分企业为了能够多交储,将质量指标较低的棉花与较高的棉花掺混加工,从而达到收储的最低质量指标,混等混级问题有所加大,同时,生产企业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快速回笼资金,对籽棉进行快速收购、快速加工、快速交储,部分地区即使阴雨天气也未停止加工,棉花未经充分晾晒即交售、加工,客观上降低了棉花的综合指标。
由于国储棉出库价格低于入库价格,加之国内外棉价差的拉大,少数不法企业通过将出库棉或者进口棉回包,重新与新棉掺混加工进行交储,形成“转圈棉”。对此,相关部门组织了重点整治,严肃查处并曝光了十余起“转圈棉”案件,有力震慑和遏止了加工“转圈棉”行为。
国家标准。2013/2014年度是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实施的第一年。新标准取消了在质量指标中长期占重要地位的品级指标,新引入了颜色级和轧工质量指标。对新标准的理解和适应尚需要一个过程,虽然相关部门在前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标准宣贯,但由于棉农及棉花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新标准的理解与执行尚有不到位的地方。一些加工企业片面理解颜色级的类型划分标准,将不同地区的棉花跨区域调运,掺混加工,以得到期望的颜色类型,也客观造成了混等混级问题。
(四)市场形势。2013/2014年度,棉花生产成本仍然居高,纺织服装消费依旧疲软,国储棉库存居高不下,新棉价格仅能依靠国家收储勉强维持,市场依旧表现出明显的“收储市”。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国家收储一定程度上造成供求关系的固化,质量条件未能涵盖异性纤维含量等评价指标,使得棉花加工与纺织生产供需双方在质量指标上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主要表现出的几个问题包括:一是企业对挑拣异性纤维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二是收购资格的放开和加工能力的过剩导致抢购籽棉,跨省、跨地区收购现象严重;三是老体制的小包棉企业和无资质大包棉企业扰乱市场秩序;四是长江流域部分区域受自然灾害影响,棉花色泽、长度等指标差,虽然国家在后期放宽了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棉花的收储质量标准,但在前期部分加工企业从新疆及黄河流域等地跨省份调运籽棉,与本省份籽棉掺混加工,以达到将质量差的棉花交储的目的;五是一些企业不顾对棉花纤维长度的损伤,通过增加皮棉清理次数及力度(采取“大清大排”快速加工方式),使皮棉达到较好的外观,从而获得更好的差价率。以上因素导致棉花品种混杂、等级混杂、产地混杂的情况依旧突出,加工出的皮棉综合指标好的比例较低。
(五)生产环节。
1.品种影响。品种是影响棉花质量的主要内在因素,种植品种混乱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棉花的质量。自2000年种子市场放开后,棉花育种企业发展迅速,棉花品种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一个县的种植品种有几十个之多的情况。同时,由于近年来棉种行业严重亏损,棉种市场秩序较混乱,假冒伪劣种子充斥市场,难以形成主打的品种和品牌。农民在选择棉花品种种植时以片面追求单产高、衣分高,抗病虫、色泽好为主,并不注重棉花内在品质,造成棉花细度偏粗,长度偏短,可纺性差。由于不同的品种其内在纤维品质有很大区别,在棉花收购时不同品种的棉花混收,造成品质混乱,棉花加工企业难以收购加工高质量的优质棉。
2.栽培管理的影响。一方面,棉花栽培管理过程中,盲目追求高密度 、田间施肥种类单一,并且使用的农药种类带有很大盲目性,加上棉田残膜回收量甚少,或基本上不回收,导致残膜逐年增加,宜棉区耕地有限,棉田只能向非宜棉区扩张,加之劳力不足,管理粗放,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低。另一方面,我国多数区域棉田分散,特别是在内地,规模化种植条件差,客观上导致质量指标的不一致。
3.采摘方式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棉农采摘棉花时较为粗放,棉农按质量采摘、存放意识差,采集方式随意性大。部分棉农习惯揪桃剥棉,个别地区甚至还有拔秆剥桃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棉花采摘雇工困难,对采摘的质量要求放松,棉花早采现象严重,少数地区一次性采摘,未成熟的棉桃被采,造成棉花质量下降。
4.交售方式的影响。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在棉花采摘、运输过程中禁止使用塑料编织袋,但农民出于成本考虑,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根治。此外,棉农在户外摊晒籽棉时,由于受环境条件影响,极易造成动物毛发及杂物混入,形成异性纤维。异性纤维问题已成为纺织使用中突出的质量问题。另外,由于担心综合指标低的棉花卖不出去,棉农有意识地将优等棉花和低等棉花掺混在一起优劣混卖,形成资源浪费,造成棉花品质普遍中等偏下,高品质棉花匮乏。
5.棉花加工的影响。由于棉花加工企业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加工过程中未正确处理好产量和质量的关系,轧工速度控制不当、排杂不彻底或不排,导致棉花长度整齐度差,进一步恶化棉花长度,同时含杂较高,棉结、索丝多。
五、有关建议
为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损失,防止流通环节中人为的质量破坏,保护棉花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我国棉花的整体可纺性,针对上述质量指标检验结果和影响因素做出如下建议:
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棉花作为经济作物,其生产直接受市场供需关系与价格影响。现行价格结算体系下,质量好的棉花价格优势不明显。因此,应进一步研究更加合理的结算价格级差,淡化单一质量指标对价格的影响,避免内在质量无法通过价格级差有效反映的情况,拉大高品质棉花价差,通过优质优价机制的形成,引导企业自主自愿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棉花质量水平,改善我国棉花库存量大、优质棉比例少的结构性矛盾。
合理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在保证我国棉花供给总量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宜棉则棉、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引导棉花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重点调整低产、分散、多灾产区;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培育种植标准化、生产自动化、产业规模化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引导纺织企业兼并、重组,建立大型棉花企业集团,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从而提高我国棉花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三)进一步深化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经过近十余年的努力,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变粗放型外延经济增长模式,往精细化内涵方向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改革成果与其他行业的结合与应用,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如棉花公证检验结果在纺织配棉中的应用、公证检验证书与现代物流的结合、公证检验结果的“大数据”应用与质量分析等,同时,要进一步改进棉花国家标准,从而可以更为高效、客观、全面地评价棉花质量水平,指导生产与贸易结算。
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是大规模学业质量监测结束后,对学生学业表现进行客观分析,并为日后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改进建议的书面报告。一份好的报告不仅能真实反映某地一段时期内的学生学业水平,也能帮助教师找到学科教学的薄弱之处及改进之法,同时还能为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提供参考。可以说,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是学生学业表现的“晴雨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其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本文以前期监测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撰写报告时的常见问题,归纳出提高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撰写能力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一套清晰的思路是撰写分析报告的首要条件
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写这份报告、写给谁看。如果主要读者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管理者,报告应偏宏观,侧重于对整体情况的描述与分析,并为工作方向的调整提出建议。如果主要读者是学科教研员或教师,那么报告应偏微观,侧重于对学生学科表现的描述与分析,并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改进提出建议。只有先找准了立脚点、有所侧重,才能清楚自己究竟要写些什么。
其次,要明确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总体架构。目前,国内学业质量分析报告至少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基本情况概述,用来介绍命题思路、监测内容、试题框架结构、试题质量指标数据(如难度、区分度)等;二是监测结果分析,既有对监测结果总体情况的概述,又有不同群体间的成绩比较(如男生女生、前后三分之一等),还要通过学生答题情况来客观描述他们的学业表现,具体分析成绩和问题所在,并进一步探寻原因;三是建议部分,即针对监测结果及归因分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出改进意见。当然,撰写报告并非必须按此行文,只是作为一份完整的学业质量分析报告,这些基本内容不可或缺。
此外,需切忌偏离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核心思路,用过多笔墨来描述某道试题或某套试卷的质量,将学业质量分析报告与命题质量分析报告相混淆。
二、一定的教育统计知识是撰写分析报告的技术保障
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实验、调查或教学过程中,总难免涉及各种各样的数据资料,撰写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更是如此。为科学而准确的处理监测数据,更好地呈现分析结果,撰写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统计知识。
(一)了解一些常见的监测概念或统计指标
就学业质量监测而言,常见的概念或指标主要包括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平均分、得分率、优秀率、及格率等。在运用它们来解释分析数据时,有些问题须加以明确。
第一,试题的难度系数并不像信度或效度那样,越大越好。通常,试题难度在0.35―0.8之间为宜,全卷的平均难度多控制在0.5―0.6之间。但如果要判断某套试卷难度系数是否合宜,还要依测试性质而定。例如挑选学生参加竞赛,具有明显的选拔性,需要难度水平较高的试卷,因此整体难度控制在0.1左右较合适;而高考兼有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和评价中学教学质量的双重职能,兼具选拔性和基础性,所以试卷难度一般都控制在0.5―0.6之间;若是以反映学生学业水平为监测目标的标准参照考试,并不具备选拔性特征,那么试卷难度比高考难度再低些更为适宜。
第二,信度、效度、标准差等皆由一定公式、经过复杂计算得出,简单的相加或求平均并无实际意义。例如,某次考试两班平均分相差不多,但一班标准差为14.09,二班标准差为25.71,可见一班成绩的差异程度较小,其平均分的代表性更大。如果计算出四年级整体的标准差,也可从中看出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程度,即标准差越大,说明两极分化越严重。但若只是简单地两班相加求平均,得出的数据并无意义。有些教师还曾计算不同学科间的“平均信度”或“平均效度”,更无科学性可言。
另外,平均分等指标有单位,信度、效度、标准差等指标没有单位,表述时应注意规范。
(二)明确常见统计图/表的绘制原则
我们在审读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图表。例如,在没有题目的情况下,图中看不出每一柱的指代含义,更不清楚每一柱的具体数值;表格没有明确指出数据代表什么,理解成平均分或得分率都有道理。这种模糊的表述使它们失去了应有的优势。为使统计图表能清楚、明确地展现出统计事项的数量特征,绘制时应注意:图表题目要准确、凝练地概括图表内容,表题写在表的上方中央,图题写在图的下方中央;统计表内数据要填写整齐,统一小数位,并注明单位,暂缺数据用“……”表示,不存在的数据用“―”表示;统计图中必要的数据、单位、图例、文字说明等应清晰明了,并依据数据性质灵活选择条形图、饼状图、折线图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除上述教育统计知识做技术保障外,更重要的是在众多数据中找到关键数据,并做出合理解释。切忌只提供数据而不做说明,或提供的数据与说明关系甚微,即数据说明不了问题或所述问题没有相应的数据支持。总之,在撰写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时,必须坚持一个理念:用数据说话。
三、一种规范的态度可以为分析报告的撰写锦上添花
(一)参考人数:
我校总人数1200左右,外来务工子女学生数接近一半。
(二)学科教学质量:
1.小学科教学质量。
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质量均居于全市中上游位置,学生获奖频频,男子、女子足球队分获市第四名,田径队获市甲级队,舞蹈《鸿雁》参加了镇江市艺术展演,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2.语数英学科质量。
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质量居于全市中游或中下游位置,特别是英语学科。这从市局每次调研反馈的市平均分和我校平均分中揣测得知。
二、成功做法和经验。
(一)艺术引领,提升质量。
我校以丹阳市蔡校长名师工作室为抓手,让农村孩子从小享受艺术教育阳光,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引领各学科同步发展。
1.通过艺术培训,提升艺术质量。
本学年,我们继续利用周四下午的社团活动、周六上午的佩尔艺校活动,进行丰富多彩的艺术培训。每位培训老师都能规范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有计划、有内容、重过程,通过培训全体学生在艺术素养和技术水平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促进了我校艺术特色的发展。
2.通过艺术比赛,提升艺术水平。
通过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学生的艺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近期来看,四月份,有30余人参加了镇江市科学幻想画比赛,五月份,组织35人参加丹阳市现场书画比赛,有7人获一等奖,7人获二等奖,9人获三等奖。3位学生的作品被送往镇江参加镇江市艺术展演活动。……
(二)搭建平台,培养教师。
1.邀请客座教师。
本学年,我们从培养青年教师入手,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特邀正则、实验小学的语数英学科高级教师来校做“客座教师”。培训活动每月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本着“打造高效课堂,从细处做起;培养青年教师,从课堂抓起”这一定位,每次活动由各年级教研组长具体负责,组内成员共同参与。受聘教师从教学课型的把握、教学时间节奏的把握、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进行评课指导,及时有效地解答了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困惑与疑难。本学年有24位青年教师接受了客座培训,他们虚心好学,积极进取,尤其是蔡书琴、严仙花、唐飚等老师,课前主动请教,认真钻研,精心准备,课后更是勤于反思,自觉磨课,自然,他们的课堂也呈现出了预期的精彩。
2.开设匡小讲坛。
为了引领老师们的核心价值理念,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本学年我们开设了“匡小讲坛”,学校校长室分别作了《我们怎样做教育》、《从容智慧地做教师》、《扣问课堂教学良心》的授课,并且邀请老校长华建波作了题为《匡小要办成一所怎样的学校》的讲座,精彩地授课,获得了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今后我们还将继续邀请校外名人来校开课,对老师们进行教书育人价值引领。
3.比拼教学功底。
按学科、分学段,青年教师全员参与,由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和教研组长等成员做评委,在历时两个月后,课堂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活动圆满完成。本次比赛得到了青年教师的热烈响应,为了赛出水平,展现风采,老师们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制作教具,做足准备;课堂中激情四射,妙语连珠,不时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充分体现了他们扎实的基本功。我校数学教师唐飚、美术教师殷丽君分获丹阳市、镇江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4.名师引领成长。
我校有2个大市级学科带头人,11名丹阳市级学校带人,3名镇江市教坛新秀,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学校有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5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名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共同成长。市级“蔡建良名师工作室”活动中,同课异构、专家讲座、同行点评、外出交流,使每一位参与的美术老师受益匪浅,不光培养了我校的美术教师,同时引领了全市一大批青年美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校级“周琴秀名师工作室”与丹阳市胡小慧名师工作室开展联合教学研讨活动,我校的唐飚老师上了一节展示课,深受好评。这种教学联谊活动,上下联动,从共享走向共识、从共识走向了共进,为我校的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增添了一剂活力,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聚焦课堂,力求高效。
课是学校工作的魂,学校的办学质量主要取决于课的质量。尽管我校在离城区偏远的农村,尽管现在师资十分紧张,但阻挡不了全体教师对高效课堂建设的向往。我校是镇江高效课堂建设实验学校之一。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本学年我们本着“向常规要习惯、要品质、要质量”的管理意识,按市局“教学五认真管理”要求,制订了本土化的“教学五认真管理细则”。学年初第四周周三,教导处结合“教学五认真”作了“在规范与自主中和谐成长”的动员。我们采用“定时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月查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将检查情况与月考核挂钩。我们特别重视日常教学质量调研,一年中,我们分别对二语、四数、六英等学科进行了教学质量调研。每学期末均对教师“教学五认真”情况进行综合评等,评出一、二、三等奖。
2.规范校本研讨活动。
我校充分发挥各级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作用。围绕学科研究课题,围绕一个教学现象,我校每周定时开展集体备课、说课、案例分析、课例点评、教学沙龙等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展示集体备课效果。围绕培训专题,我们推出“一课三上活动”、“随机推门听课评级活动”、“外出教师反馈课活动”、“师徒结对帮教课活动”、“新教师学期汇报课”、“校际拉练研讨课”等,引导教师静下心来思考,沉入课堂教学中,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2015年上半年,我们一至五年级各教研组还编制了本校特色的暑假作业。
为激励团队的作战力,我们每学期末评定优秀教研组。
3.构建审美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以“尽善尽美”为核心的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了“以美促学、合作互动”基本教学流程:确定一个核心——课堂教学审美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明确四个程序——以美激趣、创设情境——以美激情、探究交流——以美激思、拓展创新——以美导练、张扬个性。以此为突破口,引导教师以美的法则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手段,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掌握知识、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
4.加强校际教学交流。
一是横塘、里庄、匡小教育集团内校际交流;二是我校和吕城、皇塘、窦庄、练湖、折柳、埤城、运河等兄弟学校自发组成教学联盟,研讨课堂教学,相互借鉴教学管理经验。
三、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我们虽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部分学科教学质量也有了提升,但我们仍感觉语数英学科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与我市兄弟学校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2.就本校来看,同一年级,学科之间,发展也不平衡。
看2015年6月份我校六年级语数英同年级的情况,就可以窥见(略)。
(二)原因分析。
1.学情分析。
外来人口子女的逐年增多,他们基础差,底子薄,特别英语学科,有些读五、六年级的外来务工子女,他们有的都没有学过英语,或者是随意性上上的。而当地学生中留守儿童也逐年增多,条件好的学生进城的也逐年增多。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家长只顾自己工作玩乐,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基本上无人辅导,给老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感觉家庭教育整合力量在逐渐削弱,学生整体素质在下滑。
2.教情分析。
我校上课教师本学年有76人,其中代课老师有13人,代课教师一是教学经验不足,二是教学心态不稳定。
从年龄结构来看,一是老龄化,50岁以上的教师约占15.3%,虽然有好的老教师,但个别老教师正能量不足,榜样模范作用的效果不佳。二是特年轻化,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约占57.3%,读研究生的青年教师多了,女教师生养二胎的多了,环境污染致保胎的女教师多了。这在工作的安排上给学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从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狠抓的持续性。
就是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占有很大比例的青年教师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了点吃苦精神,少了点奉献精神,少了点钻研精神。当然也有积极向上的青年教师,而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一旦历练成长后,他们就想到更广阔的城区舞台去展示。
教研组有研讨,有交流,但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只是形式上的参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更有少部分老教师和行政不带头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研讨的氛围,削弱了团队战斗力。
四、改进措施。
(一)用“匡老教师第一”思想引领教师成长。
虽然学校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但我校将进一步通过“匡亚明奖励基金”和各项评优评先考核指标,进一步营造和强化教学质量的气氛,充分调动全体老师参与“教学五认真”活动的积极性,能静下心来“读”学生,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
(二)继续加大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以本校的教与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课题,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力度,不断改进教学评价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期间,我们一是将积极与市区名师名校多联系,共享他们的优质资源;二是主动多请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来校指导会诊。
(三)立足课堂,进一步夯实“双基”。
“双基”包括词汇基础,语法教学,计算教学、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等。教学中要从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着眼,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灵活度,才能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
(四)定期邀请“第三方”来会诊我校教学。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以来,新体制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证书作用逐渐凸显,贸易流通和纺织部门已把新体制棉花检验证书作为棉花交易的唯一质量凭证,未参加技改的加工企业已经淡出市场。目前昌吉州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承检的昌吉州和乌鲁木齐市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共71家,棉花检验覆盖率已达100%。按照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要求,实验室负责辖区内5家棉花监管库的检验工作。2016年度实验室完成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622504包、14.067万吨。完成纺织厂自用棉检验325批、12350吨。
2016年度昌吉州棉花市场基本状况
1.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亩产量增多。在棉花市场价格预期持续不高的影响下,2016年昌吉州棉花种植面积100万亩,较上年减少23.47万亩。但是由于气候较上年稳定,适宜棉花生长,棉花亩产量增加。2016年棉花预计产量15万吨(2015年为12万吨)。
2.棉花市场动态。2016年棉花市场4月呈上涨趋势,9月呈现暴涨趋势,10月涨势有所回落,10月过后,整体价格平稳。从2014年开始,我国取消棉花收储政策。2014年籽棉平均价大概在每公斤6元,2015年在每公斤5.5元左右,2016年的平均价是每公斤7.6元,为三年来籽棉价格的最高点。皮棉价格也从9900~11000元每吨,涨至14500~15900元每吨。2016年棉花市场有三大特点:其一,新旧棉并行,新棉被大量采购,部分企业只能购买存储棉;其二,2016年棉花的整体质量提高,2016年因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棉花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也促进了棉花市场对棉花质量要求的提高,整体质量水平上升;其三,今年全国棉花产量为历史低点,市场上棉花供应偏紧。
2016年度昌吉州棉花质量情况分析
(一)2016年度棉花质量基本情况。为全面掌握棉花质量整体状况,本报告对近三年的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长度。表1数据显示,2016年的棉花主体长度值为29mm,比往年长了1mm,所占比重达到53%。较短的28mm所占比例很少,2016年长度指标较往年有很大的提高。
表1 近三年棉花主体长度及所占比重
2.马克隆值。2016年马克隆数据指标比2014年稍差,但是比2015年A级所占比重提升明显,整体马克隆值指标比上年有所提升,成熟度较好。
表2 近三年马克隆值级及所占比重
3.颜色级。2016年棉花颜色特征级白棉3级占比低于2015年和2014年,受2016年雨水和籽棉存放返潮等因素影响,淡点污、淡黄染棉占比达到9%。因此2016年度颜色级指标低于其他年度。
表3 近三年棉花颜色特征级及所占比重
4.轧工质量。影响轧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籽棉的品质和轧花设备及工艺配置。2016年度P2中级轧工质量占比大于2015年和2014年度,轧工质量有明显提升,2016年各棉花加工企业都在努力提高棉花加工工艺,从生产加工过程中提升棉花轧工质量。
表4 近三年棉花轧工质量及所占比重
(二)昌吉州棉花质量状况简要分析。从以上棉花质量统计数据可以分析出,2016年度棉花质量比2015年度上升明显,特别是长度提升较大。主要原因:一是由于2016年盛夏季节气候适宜棉花生长,中后期雨水多,高温持续时间较去年缩短明显,并且最高气温低于40℃;二是由于昌吉地区棉农大面积使用机采棉花设备,大大缩短了棉花采摘时间,避免了棉花后期及采摘过程中霜冻天气的影响;三是棉农所种植的棉花品种品质有所提升,受2015年特殊气候的影响,棉农在2016年选用了许多抗风险、优质的棉花品种;四是棉花加工企业积极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中的棉花杂质含量,提升皮棉整体工艺的加工质量。
提高棉花质量的几点建议
1.积极推行棉花行业名牌战略。积极引导、鼓励、扶持部分生产条件好、技术力量强、质量管理好的龙头企业牵头,成立集种植、收购、加工、经营于一体的合作组织。统一提供棉种、生产资料,统一提供技术服务,提高棉花的品质一致性,发展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指导企业增加设备投入,完善加工工艺。随着昌吉州棉花机采棉技术的推广,棉花加工企业应尽快进行技术改造,配备籽棉烘干、给湿设备,生产高等级棉,争创品牌产品。
2.加强棉农种植管理的技术指导。目前,昌吉州棉花种植仍然处于农家分散种植,每个县种植品种数十个,田间管理缺乏科学指导,科技含量低,种植效益差。农业科技部门应加强技术指导,选择适宜当地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走科学种植、标准化种植的科技路线。面对特殊天气减灾保产,增加棉花抵抗气候风险的能力。
最高分:660分
最低分:100分
基本情况介绍:590及以上5人次;均分、和分数段情况分别如下图所示
(略)
二、本套试卷分析与具体认识
这套试题基本能以考查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命题形式成熟,材料新颖,质量较高,难易适中,适应范围广,是严格按照南通市新中考说明的要求命题的,具有较高的仿真性和参考价值。纵观各科试卷有以下特点:
1、达到了检查的目的,起到了一定的检查作用,尤其是检测了各学科在区复习研讨会之后,各学校是否按照研讨会精神展开复习工作,了解了复习效果。
2、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中考说明要求掌握的内容;命题选材新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数学、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试卷。3、语文试题不仅考查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及运用,还体现了网汉语的丰富性,出题的涵盖面较广,题型兼顾主客观题,题目设计有时代感。比如第六题的第三小题,让考生写出“酷”、“草根”、“粉丝”、“山寨”这些流行用语的含义;现代文阅读选文紧追时代的脚步;作文以人为本,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体验。本次作文题目二选一。命题作文《在语文中穿行》、半命题作《站在-----的门口》紧扣学生生活实际,写作思路广,学生可写的内容多。体现了“让学生人人有话说,人人有内容可写”的命题综旨。
4、整套试卷难度适中。其中数学较灵活、没有送分题、有一定难度(第22、23题较活,所以得分率很低,从而导致24—26题能得分题目失分严重);政治试题偏难,但容量适中,覆盖面广,几乎囊括了初中五本书及时政的全部内容;其余学科难度适中。
5、能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新中考大纲要求,具有新意和坐标式的导向性,对我们的后阶段的复习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三、学生测试中的问题分析探讨
我校考生在这次区模拟测试中,总体成绩与上学期期末考试相当,略有提升。如九(1)班陈天哲同学发挥正常、考出了水平,七门学科只扣了10分,获得660分的高分勇夺全区桂冠,这已是他入初中三年来第六次挤入全区前五名,这为他后阶段复习增添了信心,衷心地祝愿他中考能再次夺冠。总体情况是两极分化较严重,不少学生难题丢分多,容易题因没有仔细审题而失分也不少;存在优秀率不高,尖子生不多,差生面广,部分学生成绩失真等现象。
具体分析如下:
1、审题不清依然是主要问题,不少学生拿到试卷后为赶时(来源:文秘站 )间,匆忙答题,没有认真读题、研题;不按要求解题现象严重,对已知材料进行思考分析不够,因此经常因答非所问而丢分;甚至连最简单的问题也词不达意的乱写几句,重视度不高;选择题的选项不认真、不校对就匆忙选择等。如化学第4题考察内容较细,对选项a,fe元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和选项d硝酸铵的溶解吸热不能正确判断;第10题考察的是溶液中的相关知识,而学生对溶解度大小比较必须要在指定的温度下才可以进行还理解不透,所以失分较多;数学试卷22题作图题要求只用圆规而有学生用了直尺导致失分;23题数网形结合略现灵活,后面试题思维受阻或者说学生的思维耐力不够、均分不高。
2、直接考查知识点,不转弯的题型失分较少,比较乐观,说明前阶段的复习效果还是有的。如:历史3、6、7、10、15等题目;化学3、6、7、10、15等题。
3、语文测试中我校初三学生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大大提高,诗文积累成绩显著,阅读分析能力初步形成,学生的阅读潜质已逐步体现出来。积累与运用中,主要是修改病句失分较多;实践题主要集中在第三小条,文言文阅读划分句子节奏的第一题也有一定比例的失分现象。而作文失分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语言表达欠缺,有部分学生句子不够通顺,语言罗嗦,错别字较多;二是审题不当,部分学生只注重写一件事而没有突出其“多”。三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
4、英语有80%左右的基本题,对于中等生得95分左右没问题,但要拿高分不容易,特别是作文,学生对时态的把握不够准确,英文句子不够精炼、中式英语较多;短文填空失分较多,不注重词义和句义。
5、政治、历史中开放性的题目,紧密结合热点的问题不少,虽然学生多少能组织一些言之有理的语句表达,但也有失分;对时间跨度长、专题性的题目有失分,尤网其是政治客观题27分,其中只有一位学生没有被扣分,而绝大部分学生失分在8—12分之间。
四、后期冲刺阶段的复习对策与措施
面对在本次测试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调研与师生座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为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特总结出八条后期的冲刺阶的复习对策与措施:
1、组织课任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和研究新的评价机制、命题思路和新中考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2、加强集体备课制度,整理、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整合集体智慧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采取措施,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精讲、精练、精评,将高效课堂的要求与策略应用到具体的复习中去。
4、督促部分学生端正学/!/习、考试的态度,坚决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5、认真备好每一节复习课、挖掘教材资源、搜索考点,努力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
6、注重双基教学,把握核心知识,强化双基落实,努力转化后进生。
(一)试卷总评:本次试卷的试题依据课标,源于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成长。试卷反映的命题思想和导向,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既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能力的培养,从而把语文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试卷的结构有四部分组成:一、积累与运用25分(包括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成语使用选择3分、古诗文默写8分、课内文言文字词翻译6分、名著4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共2篇,课内是魏巍的《我的老师》14分、课外是贾平凹的《我的老师》11分)。三、古诗文阅读15分(古诗欣赏4分,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世说新语》中有关陈元方的故事,11分)。四、语言运用(小作文:写一条短信5分,大作文: ,有我!30分)。
(二)试题特点
1.强调语文基础。
2.题型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关注学生对文本的认真研读。
题型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关注学生对文本的认真研读,具体体现在不少题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不仅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还增加了评价型、探究型的题型。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创新能力。
3.试卷重视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
4.语言运用题:小作文时代感强,写短信,又涉及网购,贴近生活;大作文为半命题: ,有我!既开放又有一定的束缚,挺好!如果能给出一段温馨的提示性语言,减少审题难度,是否更合适。
二、答卷分析
(一)典型错误:
2.阅读理解(25分)
(1)课内现代文阅读,四道题呈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第6题"用简洁语言概括关于蔡老师的几件事"看似简单但容易失分,许多学生未写全4点,个别学生答题不简洁;第7题抓关键词赏析精彩语句,既有限制又有张力,学生做得不错;第8题学生基本未答到"她的教育方法很特别";第9题学生基本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理由,少数学生提到两者不可分割,失分率较高。
3.古诗文阅读(15分)
(2)文言文是失分重灾区。第16题,课内文言文翻译得分率较高,但课外翻译失分极其严重,极少数学生能写对"法"和"孤"的意思;第17题出卷者已很用心地提醒"分别",可有些孩子就是视而不见,笼统地写在一起,部分孩子答题缺乏针对性;第18题出题指向性不十分明确,"结合甲乙两文"如改成"结合具体语句"那学生的审题就不出现歧义,所以好多学生不知道要不要引用原文的语句或意思,部分学生答题时,不会抓住文中关键的语句来揣摩人物形象,只是凭感觉来写"讲信用、为人正直、性格开朗"等等,这显然是不准确的,特别是不会从多个角度来找答案,如"聪明、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大胆、勇敢、果断""刚正不阿、为人正直"等,其实这些答案的词语是同一个意思。
4.语言运用(35分)
第19题:
出题中的"*"符号,不符合习惯,学生写得麻烦,又浪费时间。答题时主要出现如下两个问题: ①答题不完整。本题应解决"发短信的原因""表示歉意""围巾的处置(包括邮费)""衣服的发送"等问题。但很多学生就是落掉一些内容。②语言不简炼。一个问题本应一句话能说完的,但非要罗哩罗嗦地讲上好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另外,标点符号、格式也偶尔会出现一些错误。
第20题:
本次七年级作文题《______,有我》,这是一个振奋人心、展现自信、宣誓自我的作文题,给人以鼓舞,给人以正能量。但要把这个作文题写好,难度很大。题眼是"有我",重点写清为什么要"有我","有我"会怎么样。但是很多学生只写为什么要"有我",很长篇幅写什么情况下,结尾点到"有我",就结束。却没有详写"有我"会怎么样?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很多学生有偏题、离题的现象。有些学生拟题不当,如《未来,有我》《地球,有我》《童年,有我》,改成《开创未来,有我》《保护地球,有我》《美好童真,有我》就好一些,既通顺又具体,把题意范围缩小,但这种题目还是很难写好的。有些学生拟出的题目不错,有哲理,有诗意,但文章没写好,如《成长路上,有我》《这个秋天里,有我》《失败背后,有我》等等。
总之,这次作文失分率很高,优秀作文不多。
三、对今后语文教学的建议
1.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在平时的实践积累。应以课内文本教学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2.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尤其是直接的语言积累,要加强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同时加强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
随着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哈密实验室仪器化公证检验量逐年增加,其中2013棉花年度,辖区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总量为6.06万吨;2014棉花年度,辖区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总量为7.6万吨,较2013棉花年度增加25%;2015棉花年度辖区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量为8.2万吨,较2014棉花年度增加8%。具体情况见图1。
1.颜色级。新标准将棉花颜色级分为4种类型、13个级别。其中依据棉花的黄色深度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和黄染棉4种类型。依据棉花的明暗程度分为白棉5个级别、淡点污棉3个级别、淡黄染棉3个级别和黄染棉2个级别。由于哈密辖区日照充足、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辖区棉花主要以白棉为主。具体情况见图2。
2.轧工质量。新标准根据皮棉的外观形态粗糙程度、所含疵点种类及数量的多少,将轧工质量分为好、中、差三档,分别用P1、P2、P3表示。哈密辖区2013棉花年度轧工质量情况为P1占29%、P2占71%、P3占0%。2014棉花年度为P1占17%、P2占83%、 P3占0%。2015棉花年度为P1占41%、P2占59%、 P3占0%。具体情况见图3。
3.长度值 。长度是反映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新标准规定棉花长度以1毫米为级距,将长度级分为25毫米级、26毫米级、27毫米级、28毫米级、29毫米级、30毫米级、31毫米级和32毫米级8个长度级,将28毫米级定为长度标准级。具体情况见图4。
4.马克隆值。马克隆值是用于反映棉花成熟度的指标。马克隆值分三个级,即A、B、C级。其中马克隆值A级的棉花使用价值最大、C级使用价值较差、B级的使用价值居中。颜色级实施以来哈密辖区棉花马克隆值A级、B级所占比例连年下降,C级则连年上升。具体情况见图5。
5.断裂比强度。断裂比强度是反映棉纤维拉伸强度的指标。断裂比强度为3.2毫米隔距,HVI校准棉花标准(HVICC)校准水平。按照棉花断裂比强度值由高到低分为五档,即很强(S1)、强(S2)、中等(S3)、差(S4)、很差(S5)。颜色级实施以来哈密辖区棉花断裂比强度除S1档、S5档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外,其余各档均有较大波动,如图6所示。
颜色级实施以来棉花质量主要指标分析
1.颜色级指标分析。继2013年在全国实行了新的棉花标准后,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又在新疆试点。一系列利好消息促使棉农田间管理及时到位,棉农种棉、卖棉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棉花加工企业也加强了质量管理,严格了分级、分垛收购加工等要求,加之哈密光照充足、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棉花生产中很少出现雨锈棉和烂桃棉等影响棉花颜色级的情况。因此,哈密区域内2015棉花年度白棉2级占到61%,比2014棉花年度白棉2级占53%高出8个百分点,比2013棉花年度白棉2级占45%高出16个百分点。颜色级实施以来,白棉1级、白棉2级和白棉3级总计占当年颜色级的99%、95%和99%,几乎没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和黄染棉。
2.轧工质量指标分析。颜色级实施以来,哈密辖区棉花轧工质量以P2为主,P1棉花所占比重三年间出现了回落又极速上升的情况,究其原因是2014年辖区棉花收购量急速上升,造成棉花加工厂加班加点加工,不及时检查和保养轧花设备以及减少皮清以提高轧工效率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棉叶、破籽、索丝等问题在轧花过程中不能及时排除对轧工质量的判定造成了很大影响。
3.长度指标分析。无论在纤维长度的分布上还是各长度级的占比情况上,均能反映出2015棉花年度长棉花的比重较2014棉花年度、2013棉花年度要少。主要原因是在权衡轧工质量与纤维长度对棉花价格的影响之后,各棉花加工厂逐渐采取了多道皮清的轧工办法以提高轧工质量,加之2015年哈密天气异常炎热和棉花采摘人手不足,造成棉花过成熟使得纤维长度偏短。
4.马克隆值指标分析。比较来看,2015棉花年度马克隆值A级、B级比重较2014棉花年度均有大幅下跌。2014棉花年度棉花马克隆值A级所占比例较2013棉花年度下降1个百分点,B级较2013棉花年度下降2个百分点,而C级上涨了3个百分点。总体来说,颜色级实施以来哈密辖区棉花马克隆值状况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为棉农不重视选种和复壮以及采摘人员紧缺等原因造成。
5.断裂比强度指标分析。从统计数据来看,颜色级实施以来棉花断裂比强度以中档和中档以上为主,2014棉花年度、2015棉花年度断裂比强度指标整体好于2013棉花年度,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调动了棉农种植棉花、管理棉株、出售籽棉的积极性有关,在避免了田间管理不善和采取适量机采的同时棉花断裂比强度问题得以改善。
综合以上统计分析,颜色级实施以来哈密辖区棉花质量总体有所提升,区域内棉花质量较同一时期全疆棉花质量指标的平均水平略高,但同时也存在着棉花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根据近几年对辖区棉花种植、采摘、收购、检验等环节的监管和调研,造成哈密区域内棉花质量不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棉农在选种时仅以产量和棉种单价为选择标准,造成区域内棉花种植品种繁多,没有占种植面积半数以上的主栽品种,因此棉花质量也随之波动较大。二是2014棉花年度后辖区内棉加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数量增加,其加工能力远超过辖区棉花产量,造成各棉加企业和合作社相互争抢资源,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势必会降低收购环节对棉花品质的要求,纵容了非“四分”棉花的准入。三是棉加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好轧花速度与轧花质量的关系,在只重视轧花速度的情况下大大削弱了棉花品质。
提高辖区棉花质量的建议
1.宜棉则棉,调整种植结构。结合哈密辖区实际,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按照宜棉则棉、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和发展优势产区的棉花生产,提高棉花品质和竞争力。
2.多部门联动保障棉种质量。影响棉花质量的内在因素集中在棉种的选择上,种植品种不集中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棉花的品质。在春种时节,一方面要引导棉农树立正确的选种意识;另一方面质监、工商、农业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棉种,保证棉农能买到高产、优质的棉种,推动哈密区域内主栽品种的形成和规模化种植。
3.推广棉花种植管理新技术。利用多种方式普及和传播棉花种植管理新技术,提供棉农学习知识、增长技能的平台,实现区域内棉花的科学培育和有效管理。推广科学种棉等新理念,提高种植效率,规避可能影响棉花质量的外在因素,保证棉花黄度及反射率的稳定性。
4.合理把握采摘时间和采摘方式。近年来,哈密辖区棉花加工企业逐年增多,加工产能大于生产产能,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棉花加工企业在棉花收购的早中期经常抢收早中期好棉花,由此棉农们形成了一种共识:早交定好级卖个好价钱,晚交定差级卖不了好价钱。在收摘时尽可能把能够摘的棉花都摘回来早早交售,譬如半吐絮棉等,因此在早中期籽棉中也出现了僵瓣棉。而对于采摘能力有限的棉农,同一块地,同一天吐絮的棉桃是完全相同的,但越晚采摘的棉花颜色越深。以上情况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原棉品质和棉花感官颜色级的判定,因此决定如何采摘和何时采摘是棉农不可小视的问题。
5.严格轧花设备选用及管理,合理调整轧花工艺。日常检验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是各加工厂设备配备参差不齐,轧花设备规格、型号和选配轧花工艺也多种多样,造成籽棉采摘过程中过多的棉叶等杂质在轧花过程中未及时清除。轧花后皮棉中杂质、索丝及纤维紊乱程度都对感官检验颜色级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棉加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合理调整轧花工艺,坚持“高等级、中水分、中速车,低等级、中水分、低速车”的原则进行加工。
6.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辖区内棉花加工企业的监管,督促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分类型、分等级收购和加工,特别是要严格督促农业合作社在收购环节落实好“一试五定”及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棉花收购、加工行为,实现区域内收购加工环节的井然有序和棉花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测试对象
根据我省地区(城市、县镇、农村)、地域(苏中、苏南和苏北)、学校类型(公办、民办)三类分层特征,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2008年从全省抽取了769所中学的92002名九年级学生参加科学学科测试,2010年从全省抽取了754所中学的101524名九年级学生参加科学学科测试,测试的内容为八年级科学学科(主要涉及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内容,因此本报告分析的是江苏省八年级科学学科的学业质量情况。所有参加测试的学生、相关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都参加了相应的问卷调查。
(二)测试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的内涵不仅包括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而且包括时展所要求的初中生所必备的搜集处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科学学科测试的内容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探究”,测试的能力主要有“回忆”、“理解与简单应用”、“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三)问卷调查内容
本项目使用了学生、教师和校长问卷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学生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校环境、学习压力、师生关系、学习动机、自信心和学习方法等;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如学历、任职经历、职称,教师教学方法,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教学观念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校长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校长及学校基本情况、校长教学领导力、办学自、国家课程开设情况和对教师的专业支持等。
二、八年级科学学科学业质量所取得的成绩
(一)学生学业质量整体水平较高
从总体上分析,江苏省2010年八年级学生在科学学科达到A水平、B水平、C水平和D水平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8%、44%、19%和9%,这表明91%的学生达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2008年总体达标率为90%,这表明两次测试达标率稳定在较好水平上,2010年达标率比2008年达标率上升了1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表1。
江苏省具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和文化传统。早在1993年,江苏省教委就组织苏锡常57个乡镇率先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1996年向全省全面推进。在“教育现代化”大旗的引领下,我省基础教育从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教学条件装备的现代化、师资队伍建设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方面入手,使素质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村教育布局不断得到优化,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尤其是生物学科和地理学科师资得到加强,所以农村学校办学能力不断攀升。
(二)各学科领域达标率都有提高
科学学科测试在内容上分为“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科学探究”四个领域。就分科课程而言,生物属于“生命科学”内容,物理和化学属于“物质科学”内容,自然地理属于“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内容。在内容领域方面,与2008年测试结果相比,“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的达标率分别提升了2%、3%和1%(见表2)。
为了具体分析地理、物理和生物学科达标率提升的直接原因,下面从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学校达标率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①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2%、90%、89%,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3%、92%、88%;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89%、88%,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91%、86%。对比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都提高了1%,2010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2%、1%、2%。②生命科学: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4%、91%、90%,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4%、93%、90%;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89%、87%、86%,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0%、90%、84%。对比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5%、4%、4%,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4%、3%、6%。③物质科学: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88%、86%,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90%、85%;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0%、88%、87%,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91%、85%。对比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1%、0%、-1%,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0%、-1%、0%。
近年来,生物、地理学科师资力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强,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理念深入人心,基层学校课程管理逐渐规范,教师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意识逐渐加强,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得到进一步重视,基层学校构建高效课堂活动逐渐推进,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三)回忆与理解能力状况较好
在认知能力上,科学学科测试分为“回忆”、“理解与简单应用”、“问题解决”三个层次。“回忆”层次上,着重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识别、再认等。“理解与简单应用”层次上,通过说明、解释、估计等考查形式,着重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简单应用。“问题解决”层次上,则着重测试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等更复杂的情境中,学生能否应用有关的基本科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010年科学学科测试中“回忆”、“理解与简单应用”和“问题解决”三个能力维度的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7%、89%、86%,2008年测试的这一比例分别为96%、90%、87%。由此可说明,在两次科学学科测试中能力维度上“回忆”和“理解与简单应用”能力状况较好。
下面从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学校等角度,对各能力维度达标率进行具体分析。①回忆: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8%、97%、97%,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8%、98%、97%;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7%、96%、96%,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7%、97%、95%。对比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都提高了1%,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1%、1%、2%。②理解与简单应用: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88%、87%,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2%、91%、86%;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2%、90%、89%,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2%、92%、87%。两次测试结果显示,城市和县镇、苏南和苏中学生在这一能力维度上达标率较高。
从课堂教学方面分析,教师在教学目标确立上更加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在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上,教师们不断改进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了概念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
三、八年级科学学科学业质量测试所反映的问题
(一)追求优质均衡,薄弱学校科学学科质量需要提高
我省科学学科教学质量整体上表现良好,但是从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测试结果分析可知,苏中和苏南地区学校学生不达标率持平,但苏北地区学生该比例仍高出4%。各地市学生在不达标率上的人数比例最高为13%,最低为4%,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公办学校学生在不达标率上比例比民办学校学生高出7%,这可能与民办学校具有择校机制、良好师资等优势密切相关。因此,教育均衡化仍是我们今后较长时间内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强化能力培养,“科学探究”领域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需要加强
在科学学科四个内容领域中,“地球、宇宙
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科学
探究”上,学生不达标率分别为9%、8%、11%、
15%,其中“科学探究”不达标率最高,说明科学探究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科学学科三个能力维度中,“回忆”、“理解与简单应用”、“问题解决”上,学生不达标率分别为3%、11%、14%,其中“问题解决”能力维度不达标率最高,说明科学学科教学仍以知识识记为主,在教学中知识迁移与应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仍存在明显的不足,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需要加强落实。
(三)注重亲身实践,实验教学需要进一步规范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地球知识时,地球仪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相近,说明基础性仪器设备在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中已经配备到位,这与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强力实施“四配套”工程直接有关。但是关于平面镜成像、种子萌发、凸透镜、光合作用的实验教学,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自己设计和动手操作的比例在20%~40%,说明学生实验开设率偏低,而且生物学科学生实验开设率更低。
在对不同学科学习兴趣问卷调查中,学生反映的情况悬殊较大。“在哪门课堂上,你们常常争论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你认为哪门课程有趣?”、“如果学校搞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你肯定会参加哪个组?”、“在课余时间里,你最喜欢看与哪门课有关的课外书?”等问题的回答,物理、生物和地理的比例依次递减。这与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对不同学科课程的认识,以及目前的教学评价方式密切相关。
根据不同学科教学情况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地理、生物学科教学中,学生反映从不或很少组织进行野外科学考察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9%、55%,总是或常常让学生背诵课本内容、概念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4%、53%,科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实验和教学具使用情况都确实堪忧。由此可说明科学学科教学远离了自然世界和学生生活,实验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加强,直观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中强调知识记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上述初步结论,从教师问卷相应部分的调查结果也能得到进一步印证。
从教师问卷结果分析,教师们认为交流和讨论很花时间、实施起来不现实的人数比例为25%,将探究式学习等同于学生实验的人数比例为19%,认为教学方式改革的前提是评价方式改革的人数比例为71%,认为学生实验最重要的结果是获得正确答案的人数比例为25%。由此可说明,教师们对于学生讨论、探究式学习、学生实验的意义和策略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失误。教师们认为自己在教学中能鼓励学生推测现象背后的原因,能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能鼓励学生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讨论不同的看法,很在乎学生是否对课程产生兴趣。这说明教师们在认识上能够重视对现象的探究、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以及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具备教学民主的初步意识,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但是该项目的调查结果与学生的相关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一致,这又说明师生之间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不一致性,或者说教师们的想法和做法并没有被学生完全理解和真切感受到。
四、关于科学学科教学与管理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要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使我省在落实课程计划、规范课堂教学方面再上新台阶。加强教学评价的研究和改革,为全面、高质量地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评价机制,尽可能减少应试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确保配齐配足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图书馆和书刊资料、教具和学具,为实验教学和野外考察提供基本的经费保障,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基本的硬件条件。尤其要加强对办学条件较差学校的教育投入,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课程计划,配备合格师资,确保生物、地理等学科课程开齐开足,确保学生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开设,提高实验的开设率和仪器的使用率。
(二)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的提升应立足于课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加强探究式学习、实验教学、有效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学生活动的设计,高度重视探究式学习和科学实验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入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自然世界中充满盎然生机和无穷奥秘,这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心理基础。真正落实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高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知识识记走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科学学科教学要警惕死记硬背地记住科学概念和事实,而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和自我建构,并在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教学中应重视学习困难生的帮扶引导,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和疑难的观察和研究,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得以真正落实。
(三)进一步变革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深刻影响着教学行为,因此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在教学改革中处于重中之重。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回答“总是”或“常常在讲完新课后让学生多做练习”的教师占到了近一半。由此可见,教师目前最为常见的评价方式仍然是通过练习和考试来进行,应试仍然是实现教学评价方式转变的“桎梏”。一方面,教师要致力于教学评价的研究,秉持发展性评价观,从传统的终结性的评价方式转变为过程性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要由单一评价主体转变为多元评价主体。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组织和运用教学评价,及时调控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社会舆论的引导上、评价机制的重大决策上做文章,要为教学评价转变提供必要的社会氛围和政策支持。在评价方式的转变中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体验反思、感受快乐、获得发展。
(四)进一步重视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的教学素养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应将教师培训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方面在经费上予以足够的支持,同时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在培训时间上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培训提供经济和时间上的保障。教师培训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倾听教师的心声,全面了解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改进教师培训方式,使培训工作真正贴近课堂、走近教师,切实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五)进一步改进校本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