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问题的提出
1.幼儿意外伤害事故频发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公布的“中国三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幼儿意外伤害状况和家长认知水平”调查显示:意外伤害是我国0—14岁幼儿的首位死亡原因。另外,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生命知识》一书的“防止意外伤害”这一章中指出,全球每年约有75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4亿儿童受重伤,其中很大一部分为永久性残废和脑部损伤,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导致幼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
2.安全教育方法枯燥
我在幼儿园近一年的见习中发现,单纯的说教依然是安全教育最主要的方法。在班级里教师并没有开展任何关于安全教育的主题活动,也没有任何体验、演习、游戏。枯燥的说教法根本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也只是口头上敷衍地答应教师的要求,并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也无法形成一种保护自己的能力。因此,探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采用形式多样的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最重要途径——游戏
幼儿的思维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人类的思维方式当中,最先出现的、也是最初级的思维叫直接动作思维,要想达到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特点,运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而游戏是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最重要途径。
幼儿在游戏中可以简单清晰地对周围世界产生一种直观的认识,幼儿在进行游戏时,认识、记忆、思维等状态都较其它状态时更好。在轻松、欢快的游戏情境下对幼儿进行教学,更容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欲,可以说,游戏是一种最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学习活动。
游戏的形式有很多,我结合不同的游戏具体分析如何进行安全教育。
1.角色游戏——培养幼儿自护自救能力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融入安全教育,能让孩子们感受不到任何压力,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如,小班幼儿入园时,从不同的家庭来到了幼儿园,处在分离焦虑时期。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群体,游戏是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克服分离焦虑的最好方法。老师通过创设自由、宽松、舒适、安全的游戏环境,营造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让幼儿进入“家”游戏。在教师的细心照顾下,幼儿可以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关系,并体验到家的温馨,感觉到家的安全。而在中大班“娃娃家”的游戏中,妈妈总是叮嘱幼儿:“陌生人来了不要开门,不吃陌生人给的糖果,不喝陌生人给的饮料,回家时要等爸爸妈妈来接,决不跟陌生人走。”这样的游戏让幼儿有了最初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感。
2.体育游戏——掌握正确的安全技能
体育活动本身蕴藏着许多刺激,如冒险、克服困难等,游戏不仅能让幼儿感到快乐,体验成功,而且能让幼儿增强自信心。教师应顺应幼儿的兴趣,有计划地创设一系列的体育游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逃生和疏散训练,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大班教师在安全疏散演练过程中对个别动作协调能力较差、姿势不正确的幼儿加强个别指导,并通过一系列体育游戏来帮助他们。在“我有办法”、“我真棒”的体育游戏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险情”,让幼儿自己想办法逃生。针对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在游戏中的出色表现,老师及时表扬并组织幼儿讨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方法加以推广,让这些幼儿更加自信,相信自己真棒,自己能行。而那些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幼儿,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如何解决和保护自己,自己便会从中模仿,学习他们正确的姿势和安全逃生的办法,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幼儿们一方面体验成功的快乐感,满足情感交流的需要,另一方面尝试着解决各种问题,并从中获得了力所能及的避害、逃生的方法和保护自己的经验。 转贴于 3.表演游戏——增强安全意识和培养和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它包括故事剧、哑剧、木偶戏、故事表演、分角色阅读等活动。表演游戏形象直观,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鼓励幼儿运用身体和声音来阐释或扮演故事(或童话)的角色,将作者的言词变为幼儿自己的运动和语言,表演游戏的情节将直接指导幼儿的学习生活,这样幼儿便能更深有体会地接受和理解故事内容。如针对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方面的《迷路的小花鸭》,针对中班幼儿社会交往中自护方面的《金鸡冠的公鸡》,针对大班幼儿交通安全知识方面的《马路上的比赛》,教师通过准备材料和提供环境支持幼儿游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激情,鼓励他们进行探索,幼儿可以根据情节大胆表现,在游戏中懂得自护、自救的方法。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幼儿可以学以致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构游戏——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结构游戏,设置一些交通安全情景,是幼儿获得直观的交通安全知识的最有效办法。如中班开展的结构游戏“红绿灯”、“开汽车”、“交通警察”等,幼儿首先可以搭建马路,有汽车道、人行道、人行横道线、红绿灯标志。刚开始,幼儿的游戏是无规则意识的,汽车总撞到行人,汽车和汽车也总相撞。在游戏讲评时,老师可以和幼儿就“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展开激烈的争论,老师则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显然,幼儿可以通过一次次的游戏,慢慢地认识规则,知道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应该怎么做,不能怎样做。在懂得这些交通安全规则和常识以后,司机便自觉地在汽车道上开车,遇到行人和人行横道线慢行;行人也会看红绿灯标志。这说明,幼儿在游戏中亲身尝试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经验,要比教师无数次的说教印象更为深刻。通过这些游戏,幼儿能够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危险,知道外出要跟随大人、不能在马路上玩耍。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之中吸取了丰富的交通安全知识,在看似游戏性质的角色表演中获得了最为深刻的感性认识,规则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5.亲子游戏——培养亲子依恋及幼儿的合作互动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与家长的沟通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亲子游戏对于良好的亲子依恋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亲子依恋是双向的情感联结,是积极的亲子交往的产物,它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对人的一生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亲子游戏一方面可以使幼儿感受到父母的关注与爱,与父母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使成人能敏锐地察觉到幼儿对游戏的反应,并适时采取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方式来调整游戏,使幼儿的游戏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也发展了幼儿的合作互动能力。如大班亲子游戏活动《安全属于你我他》等,既让幼儿感受与家人游戏的快乐,增进亲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又使幼儿懂得用简单的安全知识来保护自己。幼儿会把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事物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体验和愉快情绪,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贤,姚伟.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一、什么是学校核心价值体系
学校文化管理首先是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管理。学校核心价值体系是以学校核心价值观為核心构建的精神文化体系,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它包括核心价值观、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训和校歌、学校标识等基本要素。
1 学校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对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它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判断、选择和取舍,从而影响和决定人的行為。它能够形成一种组织文化氛围,对人产生内在的规范性约束,是培养认同感的关键,也能够把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
学校核心价值观即学校的教育哲学,也称為办学宗旨,它是回答学校為什么办教育的问题,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学校核心价值观是从多样的学校价值观中抽取的带有基础性的或能够為不同价值主体共同选择的价值目标;它是学校整个信念体系的简化,可以用短语或句子以口号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北京市海淀区第四小学的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在追求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中,形成了中关村四小研究、自主、首创的学校精神。北京丰台区第一小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以组织变革促进教师发展,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以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校发展”。在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唯实、尚和、同济的文化精神。学校围绕这一核心价值观确定培养目标、发展目标以及校训、校歌、标识等。或者说,这些元素都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和载体。
2 学校两个目标
两个目标是指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发展目标:培养目标就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发展目标就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如北京十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世界眼光、中国魂和多元文化理解力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办学目标是“北京一流,全国示范,中国名校”。北京朝阳区樱花园实验学校的发展定位是:建设一所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性实验学校,并把这种学校的发展定位逐步细化并形成被绝大多数教职工认可的使命和责任。也就是“坚持‘造就教育’,不求学生个个全优,但求学生人人进步。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完善与发展,让每一位家长感受到孩子的进步,使樱花园实验学校成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这一定位及其理念已被全校员工和学生家长认同和拥护。
3 校训和校歌
校训是指学校确定的对师生具有指向和激励意义的高度凝练的词语或名言,是综合体现学校办学宗旨的训词,是师生员工的座右铭。它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要有明显的文化个性。在整个学校精神文化体系中,校训是最精彩、最富个性的,传播频率也是最高的。透过校训,能直接感受到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历史传统、办学特色,以及校长的办学风格和品位。如广东揭阳华侨中学“日新其德,日勤其业”的校训,解释為“日新其德,源于《易经?大畜?彖》,意思是天天增新美德,包括求新和修德两个含义,即不停地改过求新就是增进美德”。以此為校训,所代表的主要含义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即效法宇宙运动不歇,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进取向上,奋发有為;追求理想人格的道德精神,即不断地洗礼自己的精神,不断地修养品德、陶冶性情、历练品格、完善和超越自我;以“日日新”為“大德”的创新精神,即革故鼎新,善于反思和改过,以及不进即退的辩证观点。
校歌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它可以表现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地理风貌,可以表达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可以述说师生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无论如何,万变不离其宗,即校歌必须表达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4 学校标识
学校标识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达形式,也是学校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要素之一。每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标识,它代表学校实体,表达独特含义,突出个性特征,被视為学校精神文化的第一具体表达。标识的设计可分為具象类和抽象类:具象形式是假物托志,用于表达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内涵;抽象形式是通过使用抽象的图形或符号,使人产生联想后,诠释所要表达的核心价值理念。
学校如果没有标识的话,可以着手进行设计,它可以与学校重点活动结合起来,发动全校师生进行设计,也可以请专业公司进行设计。无论设计主体是谁,都需要形成多个备选方案,必须经过全校师生的充分研讨、论证和认可,然后再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方案。一旦学校标识确定后,就可以把它应用在学校办公系统和宣传系统中。如PPT模版、杯子、纸张、笔、台历、校车、校旗等。除了标识设计,还有许多基础要素需要精心选择,如学校的标准色、标准字体等。还有校名、学校核心价值观、校训等的书写可尽量争取名人来题词,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名就是题写的。
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对学校文化管理而言,处于学校核心价值体系首位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凝练、凝聚和凝结的功能。
一是凝练功能。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龙头,是学校持久而稳固发展的定校之本,是主导学校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文化的凝练表达形式——能够把学校所求所想、所作所為、所言所传简明扼要地勾勒和呈现出来。无论怎么样,学校自始至终就是在干一件事情,即凝练、认同、落实和实现学校核心价值观。
二是凝聚功能。学校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学校人际文化的功能。以学校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為基础的健康的学校人际文化,是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共同认同、遵守和实践的结果。它把价值要求通过制度规定和指引落实到人的所有行為中,使认同同一价值观的人群形成团结、和睦并具有很高战斗力的团队。
三是凝结功能。学校核心价值观具有凝结学校任务文化的功能。任务文化是以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為基础的交叉型文化,它标志着一所学校的执行力水平。任务文化是通过从价值观到使命,从目标到任务的分解而实现的。所有的任务都是沿着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路线顺势展开的,也是為实现核心价值观而设置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任务的凝结点,在这个点上,学校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做文化。没有这个凝结点,学校做的每件事情只是在做事情而已。
三、学校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
如何组合上述这些要素和功能,进一步凝练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呢?我认為,有以下几种可行的办法。
1 要明了学校文化的发展阶段
参考组织文化的变革阶段和研究者对学校文化发展阶段的研究,可以把学校文化发展以一个周期為单位划分為四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校长对其领导和管理的行為都不同。
初创阶段是指学校初创时期或者学校进行文化变革初期,这一阶段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初创阶段学校文化发展的特点凸显在三个方面。一是校长谨慎主导。校长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起着核心作用。如果一个校长刚到一所学校,或者在原来的学校进行文化变革,就需要谨慎发挥这种主导作用,要以充分调研為基础,以科学诊断為基础。二是校长要在调研和诊断的基础上,汇集学校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初步总结、反复修正或提出学校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努力传达给学校领导班子,让他们积极向教师和学生传播。三是围绕学校核心价值观初步进行规章制度的整理和制定。这一时期,学校成员还不熟悉新校长或校长进行文化变革与组织变革的新想法,大多数人处于观望阶段,这使学校文化创建很像是校长一个人的战斗。因此,校长要围绕学校核心价值观初步进行规章制度的整理和制定,使其他人知道你的想法。
成长阶段,即学校经历了创建初期后,很快进入一个飞速成长和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成长期的学校文化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长领导。校长已经熟悉学校各项工作和所有成员,初步奠定了领导权威,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具体一些,如指挥、帮助、指导其追随者。二是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初步形成。这个时期,以校长為中心的领导队伍初步稳固,目标一致。在此阶段可考虑制定学校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以发展规划的制定為抓手,降低决策重心,让所有教职员工广泛参与其中,就学校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计划发表意见和建议,并不断地宣传、修正和推广其核心价值观。三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使其更加合理,為人的发展和学校发展服务。这一阶段,对人的激励和制度建设是重心,各种规范也开始稳步运行。学校全体成员在校长的激情领导下,各得其所,全部投入自己的工作当中,而校长也成了一个充满激情的“旗手”和“教练”。
成熟阶段,即学校文化发展在经过了规范阶段后,就进入正常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其学校文化发展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校长沉着推进。在这一阶段,学校全体成员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而校长的主观影响应退居次席,转入幕后,主要任务是掌握方向,提供资源和条件,重新系统地思考学校文化。这时,长期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核将牵引学校发展。二是围绕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发展规划的落实,人际文化、心理文化和行為文化建设成為重点。这一时期,发展规划和部门计划已被分解落实在每个岗位上,责任也被牢固锁定在每个教职员工的身上。校长领导团队行為和中层管理队伍行為,使教师行為和学生行為不仅有自己的规范,更重要的是有本校个性和特色。围绕行為建设,活动和项目设计需要精益求精,体现学校个性和特色,找出学校与众不同之处,打造卓越个性。可以充分挖掘和培育经典仪式或活动、重点项目、学校自身蕴涵的习惯礼俗,并在已有的制度体系和行為中渗透学校文化元素,充分展示学校观念、心理和行為特色,最终形成真正的制度文化。三是学校的英雄人物已经产生,即教师、学生、领导、教辅人员的榜样和典型已树立起来,他们对内诠释学校的价值观,对外代表学校的文化标准。先进的东西凝聚在榜样和英雄的身上,可以推进奖惩制度注入人性因素。四是学校开始进行物质文化建设。在核心价值观和办学思路明确的基础上,学校可着手进行视觉识别系统、听觉识别系统的设计,以载体的方式表达学校丰满的精神与文化。在成熟阶段,学校文化就有充分的层次感,即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到行為和物质文化体系已经形成。学校文化形成后,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共同浇灌、培植,并不断吸纳新成分,形成开放型、发展型的文化体系。
凝练阶段,即学校文化形成稳定特征后,可以进一步对其凝练和提升。在凝练阶段,学校文化发展有三个特征。一是校长权变领导。这一时期,校长会根据情境变化选择领导方式,可以是走动的管理,也可以是沉静的思考,更可能是激情的推进和有效的指导。二是学校文化体系化。在成熟阶段,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有意识地体系化和逻辑化,提炼和总结出学校文化的逻辑体系。这可以采用叙事研究的方式进行。在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和沉积之后,校长要带领全校人员共同思考:我们都做了什么?在学校发展史中,关键人物是哪些?明星教师和学生是哪些?学校经历了哪些关键事件?它们是如何得到解决的?学校前任校长、以前的教师和学生是什么样子的?学校建筑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学校流传的故事和仪式是什么?这些东西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何关系?同时,校长要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地讲故事,找出重复率最高的故事,将之加工成為一个完整的学校故事。在此基础上,可以精练概括出学校精神。三是学校文化的差异化。提炼出学校文化的精髓之后,还要重新思考学校文化中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或特色项目。这可以是制度,也可以是仪式,还可以是活动,要让它们放出光芒,成為学校文化的标志,作為传诵和营销学校文化的载体。
以上学校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文化周期,这个周期一般会经历数年时间。当一个周期完成后,学校文化发展就进入下一个周期,就这样周而复始。几个周期下来就会构成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时代谱系,这种时代特色是社会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在学校中的清晰反映。
2 在事实中寻找和提炼学校的教育哲学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文化凝练也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需要时间和集体的智慧。提炼者可以是学校成员,也可以邀请教育专家与学校共同努力。提炼者必须尊重学校文化事实,利用历史叙事方法,挖掘原有经验和传统。同时,要让学校成员都参与这一过程,让他们陈述学校现有的所有理念,讲述过去和现在的故事和传奇;运用调研方式让干部、教师、学生写出能够表达学校精神的关键词;开展头脑风暴让大家七嘴八舌贡献灵感。大家共同凝练和明晰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合适的时候可以修正和完善这一价值观,用一个或几个短语或句子把核心价值观朗朗上口地表述出来。
3 把学校精神文化体系逻辑化
找到学校教育哲学这个核心线索之后,就可以围绕其组织学校的精神文化体系或价值系统,使两个目标和校训的表述与标识的设计达到顺畅、合理和一致。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的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精神文化观的价值转变,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4 提炼学校精神
在全面了解学校文化发展状态的基础上,要高度概括出与学校教育哲学一致并符合学校文化事实的学校精神。可以用一个或几个准确的词语或句子表达,要尊重经验但又要跳出经验。如丰台区第一小学的六小公民教育体系非常成熟有特色,它孕育了“唯实、尚和、同济”的学校精神。唯实即务本求实,是丰台一小的核心价值观;尚和即崇尚和谐的人际文化;同济即谋求合作的任务文化。
5 获得合适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活的事实文化,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个能够表达学校文化的概念。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自身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将学校文化概括為童心教育:创享求索乐园,共建真爱学苑,点燃童心人生。同心呵护童心,同心哺育童心,同心发展童心。丰台五小对幸福教育的诠释為:激扬自我,共建关爱,创造精彩,积淀幸福。口号是:我精彩,我幸福!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也是学校对学生的最大关照;幸福是个人的体验,也是个人创造的结果。因此,幸福教育首先要激励学生创造幸福的愿望。一是要共建关爱,二是要创造精彩,三是要积淀幸福。幸福是学生创造的结果,也是学生一点点积淀的结果,幸福教育的一切努力都应围绕积淀幸福而进行。
6 以标识传达
【作者】滕星,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路,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博士后。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2-0067-006
一、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误区
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一概念包含了价值的三个要素:主体(人们)、客体(外界物)、关系(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或主体对客体的要求和期望)。价值取向体现了价值主体在主观上希望客体能够满足自己的哪些价值需求。教育价值取向是指人们认为“教育应该是什么”,是一种“应然”状态的价值判断,它代表了教育的可能或预期空间。壮汉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们希望“壮汉双语教育应该是什么”的主观价值目标和判断。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17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壮族农村地区,大多数壮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使用壮语交流。“壮汉双语教育”是指在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使用壮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
壮汉双语教育是一种以第二语言习得为目的的过渡型双语教育模式。当前,壮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从提高汉语文教学质量即“以壮促汉”的角度来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将学习壮语作为学习汉语的“拐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验学校往往把“以壮促汉”作为壮汉双语教育的核心,所有的壮文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学好汉语文而作准备的,壮语文学习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一些学校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复习其他课程,在期末考试时往往压缩或占用壮文课时。有的学校甚至以壮文教学为幌子向上级部门申请经费,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开展双语教育。
壮汉双语教育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主要在于人们对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过于功利。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把壮汉双语教育简化为“学习汉语”,认为壮汉双语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向汉语文过渡。很多教师、家长、学生觉得学习壮语文作用不大,甚至出现了某些壮族父母在家庭中主动放弃说民族语而只教子女说汉语的情况。
人们对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产生误区,其根源在于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壮族文化主体性的失落。长期以来,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是相互脱节的。壮族知识分子为了谋得一官半职,必须学习和掌握汉语文,才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晋升。梁庭望教授指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壮族地区的官方教育传播的是汉族封建文化,讲钦定的正统伦常,使用的是汉文。壮族文化不仅不能登大雅之堂,还要受到贬低和丑化,久而久之,壮族的文人学子几乎都不懂得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在封建重压下,形成了虚无主义的畸形思想和变态心理,反而看不起本民族文化。”由于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历来传播汉族主流文化,汉文化对壮族知识分子的影响尤其深远。不少壮族人甚至以学习汉族文化为荣,鄙视本民族文化。这种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亲汉疏壮”的心态,使得壮汉双语教育的发展缺乏明显的内部推动力。从现实看,学校教育中壮族文化主体性的失落也是壮汉双语教育面临的一大困境。有学者认为,“民族教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所理解的民族教育,实际上是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所关注的重点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高考的升学率,而不是作为广西主体民族的壮族文化的本身的教育问题。”壮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仍然是汉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这当然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但不应是唯一内容,更不应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排斥在学校课程之外。
二、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
学术界通常将教育价值取向的利益主体分为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体(个人需要)两大类,或国家、集体和个体三类。壮汉双语教育是壮族地区民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教育价值取向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民族性”和“文化性”,一是它能够满足壮族地区群体和个体民族语言及文化传承的需要,二是它能够满足壮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我们在一般教育价值取向“国家”和“个体”的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地方”作为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单位之一,即壮汉双语教育的相关价值利益主体分为国家、地方和个人三类。这里的“地方”相当于“地方社会”或“社区”,是民族和地域概念的复合体。从国家、地方和个体的视角出发,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壮族人民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程度
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的高度来看,壮汉双语教育应具备以下两项功能。
第一,实施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落实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首先,在壮族地区的学校实行壮汉双语教育,保障了壮族人民在语言文字上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平等地位,赋予了壮族人民对民族身份的自信,这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公共教育领域内得到公平传承的具体表现,是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平等政策的体现,也是保障各民族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体现。其次,壮汉双语教育主要指壮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和汉语。壮语是绝大多数壮族学生的母语,是传承壮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工具。汉语文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交往,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重要交际工具。壮汉双语教育不仅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壮族学生的母语教育权利,而且也有利于保障壮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权利,使壮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这一中华各民族之间交流、交际的基本工具,有利于增进壮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二,实施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提高壮族学生的文化素质,使他们更顺利地融入主流社会,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壮汉双语教育,壮族学生可以在传递和继承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了解更多的现代社会信息,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本”,从而更容易与外界沟通、交流、交往,更全面地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这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升学、就业,而且也有利于其社会地位的提高,使他们更容易跨越语言、文化障碍,在现代化社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促进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服务
从壮族地区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促进壮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壮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人民创造了自己优秀而独特的文化。如花山崖壁画、铜鼓、民歌、壮锦等,这些文化遗产凝聚着壮族人民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的聪明智慧,强烈地表现出壮族的共同心理、民族理想、民族情操、民族伦理和价值观念。壮族优秀文化不仅是壮族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语言文字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壮族学生学习、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中吸纳、继承、发扬健康的成分,促进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新和发展。
另一方面,壮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来自本乡、本土,有较好的适应当地文化生态和本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人才。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壮族学生在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学习和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地方性知识”,如环境、生计、民俗等方面的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的乡土认同、地域认同和民族认同,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也有利于其掌握适应当地文化生态和本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具备服务地方社会、促进地方社会发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三)促进个人和谐发展,提高个体的文化适应能力
从受教育者个人的角度来看,壮汉双语教育有助于促进个人的和谐发展,提高个体的文化认知、文化适应能力。
一方面,对于从小说壮话的壮族儿童来说,壮语是自己的母语,学校教师在启蒙教育阶段用学生的母语来授课,而后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引进汉语的教育方式,可使壮族儿童在学校环境中感受到学校教育和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从中获得莫大的自尊和自信。“用母语教学有助于学生肯定自我、人格、价值等健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一旦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及人格、价值得到肯定,享受到使用自己母语的自由权利,那么,他们的学习潜力和积极性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壮族儿童接受最适合他们语言、文化基础和认知水平的教育教学方式,使他(她)能够在身心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从事学习活动,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获得体验成功的学习经验,从而有助于促进其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全面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壮汉双语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教育。壮族学生通过双语教育学习本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不仅可以了解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还可以从中学习、了解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从而学会欣赏、理解和接纳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跨文化学习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文化适应能力。总之,壮汉双语教育要教导学生从尊重自己的文化出发,“推己及人”,学会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对不同的文化秉持积极、包容的态度。
三、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
(一)多元性
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同样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笔者曾指出,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着“全球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这是21世纪全人类和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两大挑战,而两大挑战的核心是人类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问题。在壮汉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上,这种“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具体体现在国家取向、地方取向和个人取向三者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如:有人把壮汉双语教育简化为“学习汉语”,认为壮汉双语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快地向国家通用语言过渡;有人认为壮汉双语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发展的有效工具,应实施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式的壮文教学;有人认为壮汉双语教育对个人的升学、就业没多大作用,没必要开展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正确认识以上几种关于壮汉双语教育的不同观点,对壮汉双语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全球化时代,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需要多元的价值取向。上述三种价值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但又不能无限扩大。如何培养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接纳和认同,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认知、理解和传承,以及对丰富的民族语言、文化资源进行选择、加工和创新的能力,都是人们在开展壮汉双语教育时需要积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因此,壮汉双语教育需要兼顾国家、地方和个人对教育的文化价值选择,满足不同利益主体对双语教育的需求,实现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二)互补性
壮汉双语教育的国家价值取向、地方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三者之间并非是对立和冲突的关系,它们是多元并存、和谐互补的。从地位上看,壮汉双语教育价值的国家取向居于中心地位,双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壮族学生掌握壮汉两种语言,熟悉壮汉两种文化,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顺利进入主流社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是,国家价值目标的实现,并不是要以取消或否定个人价值和地方价值为代价的。实际上,国家价值、地方价值和个人价值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国家价值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个人价值目标和地方价值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的。如果壮族学生通晓壮汉两种语言,适应不同的民族文化,那么他(她)的学业质量、文化认同感、民族自信心都会得到相应提升,这不仅有利他(她)学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最终促进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从层次上看,国家、地方和个人的双语教育价值取向分别处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中,地方价值取向往往结合了地域和民族的因素,是联接个人生活经验和国家价值目标的中介。比如,理想的国家认同教育模式应是从培养受教育者的乡土认同和民族认同出发,由珍爱家园、重视乡土开始,达到认同民族文化,再上升到热爱国家。这样循序渐进、由近及远、由浅至深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才能产生深远、实在的效果。
因此,在壮族地区,只强调双语教育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取向是不够的,而单纯从个人升学、就业的功利目的出发来评价双语教育也有失偏颇。壮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民族文化的滋养,需要培养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具有高度认同的跨文化人才,这也要通过壮汉双语教育才能实现。因此,壮汉双语教育价值的国家取向、地方取向和个人取向三者的关系是互补的、和谐的。我们需要兼顾壮汉双语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整合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国家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
(三)时代性
从教育价值取向的时代变迁视角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过于强调“国家一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不分地域、族群的国家“大一统”的教育原则和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基本理念,而极少关注双语教育的“地方一个人”的价值取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多元文化社会的格局开始彰显,人们开始更多关注地方、个人的利益和话语权,教育的地方、个人价值取向也日益受到关注。壮汉双语教育的地方、个人价值取向的实现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也具有可行性。从学校教育体制的内部改革来看,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就为基础教育阶段乡土知识能够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进入学校课程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为学校教育在传承乡土知识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能够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也营造了基础性的制度环境。在外部环境支持方面,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积极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政策,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而为壮汉双语教育的地方、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空间。
因此,壮汉双语教育的国家、地方和个人价值取向的表征及实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既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国家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在当下少数民族地区复杂的文化权力格局和文化生态环境中相互对话、协商、妥协的结果。
四、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
我们认为,应当采取整合的策略,从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培训多元文化教师、改革教学和评价方式三条路径出发,拓展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空间,使其从“应然”走向“实然”。
(一)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实现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关键在于对壮汉双语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和认识。壮族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能仅仅把壮汉双语教育局限于作为“贯彻民族平等政策”和“以壮促汉”的手段,而应将壮汉双语教育视为促进壮族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文化适应能力,以及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推动壮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为此,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少数民族学生,也应该包括主体民族学生。“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较好地兼顾了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中国家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关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模式。当然,这一模式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如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双语教育的要求不一,不同学段(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双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如何科学安排双语教育课程及教学时数,如何开发双语教育课程资源,如何改革双语教育评价机制,如何进行双语教育的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人们在壮汉双语教育的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二)培训多元文化教师
教师是壮汉双语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也是壮汉双语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语教育的成败与否。要有效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多元文化教学知识和技能。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多元文化知识和素养,就很难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出相应的具有一定多元文化意识的学生。
因此,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双语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培训。在培训的内容上,应结合国家的民族政策、双语教育的培养目标、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等多种因素实施;在培训的形式上,应提倡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参与式培训,通过撰写教学札记、设计多元文化教学案例、参与现场讨论等形式交流学习心得,反思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敏感性。
(三)改革教学和评价方式
在树立“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目标和提高教师多元文化素养的前提下,应改革壮汉双语教育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提高壮汉双语教育的质量和绩效。
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首先,教师应积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实践的、互动的、参与式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积极开展互动、交流、讨论,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其次,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特别是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语言、历史、地理、文学、艺术、风俗、生计等“地方性知识”,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对学校教育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中的文化适应。
在评价方式的改革上,应改变“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观,代之以发展性的评价原则。这就要求双语教育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把评价过程看作是一个促进学生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将其贯穿于学生双语学习活动的始终。在评价的具体方法上,应注意双语教育评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将诊断l生评价、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互补充,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滕星.壮汉双语教育的问题及转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梁庭望.论壮族文化的断裂现象[J].广西民族研究,1988(4).
[4]覃德清.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5]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J].教育研究,1989(8).
[6]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7]王卫东,石中英.关于建国后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6(4).
[8]韦达.壮族地区壮汉双语双文教学的意义和作用[C]//韦茂繁,戴庆厦.第五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
[9]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