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亚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当选理由1文化传统
这项条件要求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城市风貌、人文遗产能够体现东亚文化传统,具有鲜明城市或地方特色文化。
泉州拥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艺术馆、图书馆、海交馆、博物馆、万维生邮票艺术馆、梨园古典剧院、南音艺苑、泉州影剧院等一批市级重要文化设施,总建筑面积达11。69万平方米。随着城市新区的建设,泉州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启动泉州木偶剧院、泉州歌舞剧院、泉州大剧院、市图书馆新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泉州木偶剧院新址将在年底前投入使用,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木偶剧院。
当选理由2硬件设施
泉州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1个,其中国家一级馆6个;文化馆(艺术馆)11个,国家一级馆5个;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70多个,其中国家一级馆2个。全市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3个,覆盖面达100%;公共电子阅览室乡镇(街道)覆盖面100%;村(社区)级文化活动室2349个,覆盖面100%。全市有村级文化广场总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完成61个省级文化激情广场示范点建设。全市建成农家书屋2349个,率先实现100%行政村(社区)都有“农家书屋”目标,率先实现“村村通”目标。
当选理由3资金保障
为改善闽南文化保护传承软硬条件,从2004年起,泉州市县两级每年都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市本级投入3亿多元,建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梨园古典剧院、泉州南音艺苑、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闽南文化标志性场馆设施。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09-01
一、引言
中日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中国的《隋书》里记载“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这是“有史以来,日本第一次正式派人来和中国订交”。自此以后,日本展开了向中国学习的一段历史。但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在中日文化交流领域,开始出现了逆流的现象。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以及语言交流中,中国方面开始更多地接受日本文化以及语言的影响。有数据现实,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的社会和人文方面的名词以及术语中,由日本引进的竟高达70%之多。这些词传入汉语后,被吸收成汉语自己的词汇,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形式。
二、日本动漫亚文化
亚文化,亦称“副文化”“小群体文化”。因社会或自然因素而形成的,在某些方面有别于整体文化的地区文化或群体文化。既具有整体文化的基本特征,又有其独特性。众所周知,日本的动漫文化是日本亚文化中的最重要一个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过调查研究,于2008年了《日本蓝皮书》。其中指出,“仅2008年一年,日本动画部门的应征作品总数达就到了346部之多。”这其中尚未包括以个人或者团体创作并发行的动漫作品。在这方面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企及的。《日本蓝皮书》同时还指出,“近年来日本漫画、动画片、游戏等大众文化发展迅速,30多年前被认为是面向小孩子们的动画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动画这种亚文化正在各种场合向主流文化升华”。除此之外,动画,网络,游戏等也为亚文化的迅速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平台。
三、日本动漫亚文化对日语以及汉语的影响
随着日本动漫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其中的某些人物的特性以及出彩的语言以青少年群体为使用主体、以虚拟动漫世界和网络世界为主要使用范围的这一网络流行词汇,从日本传播到中国,从虚拟世界扩展到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现实世界,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语用学意义上引发了对青年亚文化生态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当下在日本年轻人中流行的一个词“マダオ”就是源于日本的动画片。“マダオ”是在动画片《银魂》中登场的人物“谷川泰三”的别称,是由登场人物之一“神”对其的称呼:“まるで目なおっさん”的略语。在传入汉语后,一般被以为“废柴”来使用。可以看出这个词是由一个句子缩略而来。
再比如总所周知的“萌え”( 动词“萌える”的名词形式)一词,在传入汉语后,我们只取了它的汉字“萌”。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冈田斗司夫认为,该词起源于 NHK 教育电视台放映的科幻动画片《恐龙行星》(1983 年4月开始放映,『恐惑星) ,其中的主人公叫做“萌”。; 二是斋藤环认为,该词源于动《美少女战士水兵月》的主人公“土萌ほたる”( 1993 年下半年开始放映) ,将该词定义为“由虚构的对象唤起的疑似恋爱的感情,其起源应追溯到宅文化”( 斋藤环 2008: 7) 。2006年,该词已经被正式收录在三省堂出版社出版的《大辞林》第三版中。“ある人やものにして、深い思いみを抱く子を言う若者言。その象を在するものだけでなく、アニメションのキャラクタなど空想上のものにも及ぶ”。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萌える” 到“萌え”再到汉语的 “萌”其词性已经发生了变化,传入汉语后,更多的是作为形容词使用。比如“超萌宝宝”就是指宝宝非常可爱,让人喜欢到不行。可以看出,源于日本的动漫等亚文化的流行语在传入汉语之后,发生了“语言变异(话者的语言表达系统由于社会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的现象。
四、结语
一、哥特文化的起源
哥特(Goth),最早来源于日尔曼人的一支。公元五世纪,哥特人在高卢南部、西班牙和意大利建立王国,他们的入侵加剧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直到公元八世纪,哥特民族才完全灭亡。哥特文化时期,建筑、绘画、雕塑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后,逐渐转为沉寂。自此,哥特艺术长期受到鄙视,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才得以正名。
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沿用至今。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是“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是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歌特文化最为坚实地扎根于带有日尔曼民族色彩的国家里,得到了最为持久地保持。不过,歌特式并不直接地受制于任何民族,而属于那个时期的超民族现象,是晚期中世纪的特征,是在包罗整个欧洲人文主义的宗教与教会统一体意识的光芒下,民族区别融化后的现象。
二、哥特文化形式的演变和发展
1.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着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沃林格尔谈到“歌特式这个词因而与歌特式教堂的影像无法分开,形式意志所拥簇着的能量达到它们的顶点,那是歌特式建筑的璀璨顶点。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歌特式形式意志耗竭了自身,驱使自身走向死亡”。歌特式灵魂追求一个超越实际性与感官性的世界,以其对生命本身感知的混乱而陶醉沉迷,由此体味到永恒的闪现,这种歌特式的对纯精神性表现的偏好正是歌特文化最突出的标志。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是一种凝固了的垂直方向的向上的运动。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闲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哥特式风格一直深刻的影响着现代建筑,新哥特式是田同风光建筑流派的又一个分支,它用过去哥特式建筑的元素和构图手法将其应用在不同类别的建筑上,这种在非哥特式整体构成上表现哥特风格的手法,是新哥特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匈牙利的国会大厦。建筑天才高迪将东方伊斯兰风格、新哥特主义以及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高迪化”后,统一在了他的建筑中。他的建筑作品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最有原创精神、最重要的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的代表。
2.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
中世纪时期,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主要表现在雕刻玻璃镶嵌画、插图画、壁画和镶板画,多为教堂的装饰物和宗教故事的经卷等。由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采用了石头骨架结构和宽大的窗子,玻璃镶嵌画取代壁画成为主要绘画形式,并获得高度繁荣。插图画在哥特式绘画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特征之一是边缘画图案的发展,常充满各种人物和动、植物的奇异组合,具有幽默、幻想和浪漫色彩,题材包括神话、幻想、宗教故事和日常生活场景等。
哥特式因素于13世纪开始渗入意大利绘画,并与新拜占庭风格相结合。这一时期,意大利绘画进发出极大的创造力,成为文艺复兴美术的发端,并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意大利哥特式代表画家有牡乔和马丁尼、乔托等,这些画家也经常被归入文艺复兴画家之列。他们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他们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在其后的画家中,如意大利的浪漫派画家契里柯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静物的戏剧化,幽闭恐怖的气氛和神奇的象征-l眭的喻意主导了他的创作思想。这些作品和观念引人至深而又让人不安,剥日后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有银深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画派画家也被称为神秘(魔幻)现实主义,有马格利特、达利、米罗、马宋、恩斯特等。画家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暖昧的结构中重新组合起来,以具象的方式去描绘物象,以摆脱头脑中惯常的意识,迫使观众接受那种非理性的,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现实”。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黑暗的元素为其一大特征。
3.哥特音乐
哥特音乐,其实指的是中世纪的音乐。这种音乐风格让人想起中世纪宏伟而辉煌的哥特式建筑,而现在所说的哥特音乐际上是指哥特摇滚,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是后朋克运动的一个分支。歌特音乐在英国开始,形成于地下,表现了摇滚最黑暗和阴沉的一面。哥特乐队也以戏剧化的服装和它的追随者(称为G0ths)而闻名。
一般来说哥特音乐有如下特点:阴暗,颓废,冰冷,有恐怖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和绝望,表现对死亡和黑色的向往,而又富有艺术气质。音色既含有精细的美感、又营造一种不协调觉:在哥特音乐中存在着复古的倾向,包括使用中世纪乐器,借鉴古典音乐,使用歌剧唱腔,歌词和取材都借鉴近代的哥特风格文学,等等。这既增强了哥特艺术的华丽美感,也进一步加深了其颓废空虚的程度。
歌特音乐很快就催生出另一种更为阴暗的、更具宗教文化渊源的音乐DarkWave(黑潮)。黑潮承继了工业噪音运动和后工业噪音音乐元素,并收了欧洲中世纪黑暗文化,再引入电子乐器对歌特中原有的古典音乐元素作进一步延伸,达至一个或气势磅礴、或思古幽情的庞大音乐氛围。黑潮以其几近完美的刚柔并济手法,遗世而立的古典情怀和深不见底的黑暗文化吸引大批地下乐迷蜂拥而至,成为新一代与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亚文化。
4.哥特文学
在《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对哥特式小说的描述为:“这一批评术语涵盖了大量的反常性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自然力和超自然力的聚合与冲突。这类小说在十八世纪的最后几年进入繁荣期,它的影饷的余波,它的耸人听闻的手法的重要方面,从勃朗特到狄更斯时期直至当代的英语文学,可以连续地被感受到。“令人快乐的惊恐”在历史废坷;和历史背景中孕育着。”
充斥诡异、神秘及怪诞色彩的历险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界往往是幽暗、孤寂的古堡废墟,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秘……这些题材都在哥特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小说”。
华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安,拉得克里夫的《奥多芙的神秘》、路易斯的《憎侣》,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包括《诺桑觉寺》、《弗兰肯斯坦》、《简爱》、《呼啸山庄》、《米德尔马契》以及狄金森的诗歌等作品都可称为哥特文学的典范。哥特小说中比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布来恩·斯托克的《德古拉伯爵》,当代畅销书作家安妮,莱斯的《夜访吸血鬼》和布莱特的《时分》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吸血鬼的延续。吸血鬼题材的大受欢迎也为其后席卷了全球的吸血鬼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脚本。
5.哥特电影
第一部有影响的哥特电影是德国导演茂瑙的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自此,吸血鬼正式出现在了大银幕上。而主人公正是斯托克笔下的德古拉伯爵,其巨大影响力很快波及到了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好莱坞对有票房号召力的题材来者不拒,1931年,美国导演勃朗宁便再次将斯托克的原着着《德古拉伯爵》搬上了大银幕,《吸血狂魔》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哥特电影,上映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1959年,法国导演乔治斯·弗郎吉的《无颜之眼》成为第一部没有吸血鬼形象的经典哥特电影。这部采用了黑白影像的电影,有着诗意的氛围,赋予了哥特电影全新的气质,丰富了哥特电影的表现手法。
20世纪90年代,哥特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剪刀手爱德华》的意义深远。影片中没有吸血鬼,没有巫术,也没有宗教背景,但同样编织出了一个黑色的、讲述孤独、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画卷,给哥特题材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拓展了哥特电影的题移‘范围。i992年《惊情四百年》以好莱坞的方法彻底重构了德库拉伯爵的故事,影片大气恢弘。特技眼花缭乱,很快席卷7全球的电影市场。而名为《乌鸦》的电影对哥特文化淋漓尽致的诠释为它赢得了“哥特教科书”的美誉。
进入21世纪,哥特电影已在全世界遍地开花。2001年,法国电影《狼族盟约》,糅合了悬疑、巫术、惊悚、异域等多重色彩,精致而又细腻的在银幕上还原了一个以哥特文化为背景的精彩故事。2003年,法国的3D动画片《盖娜》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影响力的哥特动画长片,是依托科幻背景对哥特宗教内容的一次全新演绎,是创作者对宗教传统的独特反思,而这种反思,正是承袭了哥特文化中的异教传统时至今日,史诗性的哥特电影浪潮已经过去,但哥特电影的题材却越来越广泛。
三、哥特文化的发展及对设计的影响
歌特文化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其对设计的影响最早出现在建筑上,发展至今,歌特艺术已在服装设计,工艺品、插画、字体设计、摄影等设计领域进行着新的诠释。
哥特风格服装有着特有的哥特元素,在中世纪法国的服饰中,服饰的整体轮廓,袖子,鞋子的造型,帽子的款式,都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哥特元素。在八十年代,哥特服饰时尚为染黑的长发、苍白的皮肤、紧身黑衣、尖皮靴和大量银饰(多用早期欧洲和埃及宗教性的设计)。到了近现代,哥特服装风格再次盛行。一些大牌的服装品牌设计师也开始关注哥特时尚,比如:Kenzo、AnnaSui等。被冠以哥特式的时装常常是不对称的,也使用类似纹章的印花图案。当下的所谓哥特式时装更多地带有商业色彩,和时尚气息。
歌特式的工艺品,大多以阴暗,腐朽的美丽为主题,来表现生命边缘的美,多有金属骷髅头、的玫瑰等哥特元素。其虽然以阴暗和腐朽为主题。但并不缺乏美感,反而比直白的美丽更显的真实而有力度。当下的很多玩具也取材于歌特文化,如来源于电影《鬼娃新娘》《僵尸新娘》角色的玩偶,纽约艺术家Voltaire设计的邪恶之熊Deady更是多次出现在潮流玩具中。
歌特风格的插画,主要以超自然现象和巨大的废墟、坟场、骷髅、异类、死亡等等与之类似的场景现象为表现对象,从而揭示深刻的主题。主题多表现生命、战争、生活压力、社会等。代表插画师有美国的eraldBrom,他以个性独特的人物造型。残酷邪恶的画面直指社会暗面。柴本是日本最华丽的歌特插画家之一,其作品充斥着深深的绝望及无奈,给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惑。而当今歌特风格的插画师还涉足于3D和玩具制作领域。
歌特字体,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中世纪文字,是一种华丽优雅的字体。它有粗旷的外形和精致的边缘修饰,复古却又不失现代设计感,字体饱满丰富,给人一种贵族高雅的审美感觉。现代多被用在精装书籍里。
专制国家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一元化看似悖论,却构成了权力单轴社会这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譬如书中列举的杨乃武案中余杭县令刘锡彤既是地方行政长官,又是地方法官。前者授予其行政的“合法伤害权”,后者则授予其执法的救济权能。换句话说,刘县令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这使得官方的纠错机制近乎荒谬。不仅如此,刘县令衍生出来的官僚共同体也是相当惊人,比如手下的牢头、宠幸的伶人,甚至是看门的管家。《水浒传》里雷横虽说也是体制内基层官员,相当于刑侦队长,却因为得罪了县令相好的戏子而横遭陷害,寄生权力的戏子之气焰可见一斑。刑侦队长尚且沦为刀俎,平民可想而知。事实上,金字塔状的权力结构决定了雷横这样的基层官员处于食物链的底端,更易沦为隐权力的受害者。《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不乏隐权力的实施者或者受益者,诸如宋江、施恩、李逵、鲁达、武松,但因为他们厕身食物链底端,面对高俅、张都监这些食物链的更高层级,又时常沦为隐权力的受害者。
除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一元化,权力的任意性、随机性也会放纵隐权力的恣肆妄为。上有所好,下必胜焉。蒲松龄《促织》里皇帝斗蛐蛐的癖好不啻无形广告推广了“蛐蛐文化”,皇帝以下的官僚体制也有了搜刮民脂的借口,特供文化就是这么产生的。无独有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也将胥吏为害乡里的场景刻画得入木三分:“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权力到了下层胥吏手上明显被放大了,这正是源于权力递减规律,底层权力要想保质保量,必须自行扩张。所以,现在公务机关的“临时工”越来越多,见不得光的“脏活”都包给他们做,出了事公权力可以一闪了之。
然后你发现,就算你能熟练地使用流行热词,依然听不懂这群少年对话。几个回合后,对你很热情的小姑娘满脸“这个叔叔好奇怪”疑惑地转过了身。
很尴尬呀,有没有?
其实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聊不下去是因为你们的文化背景不同。简单来说,你是站在主流文化这一挂的,而那群年轻人对亚文化有强烈的身份认同。
亚文化指一个群体的非主流文化现象,经常发生在缺乏主流话语权的青年群体中,所以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先天的“对抗性”。青年群体试图通过亚文化去获得话语权,而主流文化为了巩固和强化自己的地位,必然对其怀疑、排挤。
这个时候就要感谢社交媒体了。亚文化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打破了文化壁垒,一点一滴地渗透到了主流文化中来,导致亚文化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成了受追捧的热点。比如属于二次元文化里的“卖萌”,潘课幕里的“自黑”……
但这些追捧仅限于主流文化可接受的范围。大多数情况下,主流文化只是选择性地套上亚文化独特的壳。你或许知道“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但不知道它来自《银河英雄传说》;你可能了解“胡霍CP”是少女们的心头好,但无法读懂同人文;你知道二次元、A站和B站,但依然听不懂御宅族们的对话。
对大众来说,所谓的亚文化经济是一颗包装精美的糖果,受欢迎的是精美糖纸,但鲜有人有兴趣尝尝糖的味道。就像许多人得意于用B站看片,但会默默地选择关掉弹幕。
所以如果你想做大众的生意,而不是服务特定的亚文化人群,那大可不必费尽心思研究深宅深腐的习性,外族人根本进不去他们的世界。
曾经主打”二次元”电商的神奇百货就在调整方向。17岁的CEO王凯歆承认:“没有任何电商是靠人群分类做大的,以‘二次元’这样的文化标签来划分消费人群是个伪命题。”
最受用亚文化的其实是那些沐浴在主流文化的外行们。在商业模式或者产品上,附加一点亚文化元素,他们就会觉得:“我的天呀,这也太cool了吧!”
卖腐有风险,突破次元有套路
2015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同性婚姻在美国合法化。这一天,象征LGBT文化的彩虹旗在全世界各地出现,比如美国白宫、Facebook页面、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的社交头像……
同一天,美图秀秀新增了一个“Love Win”主题的彩虹边框,以滤镜的方式套上图片,就能变成彩虹图片,当天该滤镜的下载量近10万次,至今累积下载量约1亿次。美图秀秀当天新增用户比平时增长了15%。
尽管国内少有同性恋群体发声,但从同性恋文化中衍生出的“腐文化”却日益壮大。腐文化指本身并非同性恋,但支持喜欢同性恋文化的群体。对于多数人来说,腐文化里的许多“规则”还是比较“重口味”的,但在商业营销上“卖腐”已经成为一招妙棋。最常见的做法是“组CP”,把影视剧或文学作品里的同性角色组成情侣档。比如电视剧《伪装者》里出现的“楼城CP”“楼台CP”等等,以达到营销目的。
舆论环境对同性文化的态度有待商榷,营销方愿意这样明目张胆地“卖腐”是因为腐文化的核心之一是接受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这在年轻群体里十分受欢迎。
这也解释了美图秀秀“应援”同性婚姻合法而大获全胜的原因,其相当于是在对年轻人宣传“我们拥有同样的价值观”――众所周知,要想赢得年轻人的青睐,首先必须让他们觉得“我们是一国的。”
一般而言,有三种套路能和年轻人混成一国的。
第一种是“Ctrl+C 加Ctrl+V”法,直接把亚文化中的元素用到产品中,比如美图秀秀的彩虹旗滤镜。话说Alexander McQueen的副线品牌McQ也用了同样的套路。日本漫画家田村吉康创作了一只名叫愤怒兔的角色。这只兔子刀枪不入,与邪恶怪兽在东京街头展开大战。McQ直接把漫画变成大印花往单品上糊,超级符合中二少年的审美。这种时尚界和中二病的搭配,在日本一上市就被疯抢。
第二种是“假装很亚文化”,将亚文化里典型的生活方式拎出来放到产品或商业模式里。比如从御宅族的吐槽行为衍生出的弹幕。本来只存在于A、B站这样的小众平台,但现在各大视频网站都开启了这个功能,一下子就洋气了许多。
杭州的次元影业更是把Cosplay这种扎根二次元文化的表演形式运用到了影视制作当中。它把顶尖的Coser(角色扮演人)签约成旗下艺人,与腾讯动漫、爱奇艺游戏合作开发游戏IP,打破“次元壁”,用制作Cosplay的方式把动漫游戏改编成影视作品。
第三种是“炒作”法,塑造一个符合大众认知的形象。百思买旗下的电脑特工专门提供电脑技术服务,就用这种办法在北美获得巨大成功。简单地说,电脑特工就是“修电脑的”。可百思买将这些电脑极客包装得非常酷,极客们像特工一样穿着白色短袖衬衫和黑色西裤,打上黑色领带,开着黑白两色的甲壳虫轿车到客户家中维修电脑。
说实话,极客文化的奥义是很单调的,极客可以简单粗暴地归纳成“一群为了用电脑而用电脑的人”。但在外界的眼里,极客们充满了神秘感,“这是一群聪明的怪咖”。百思买就紧扣这个认知,为大众消费者打造了一个符合他们认知的“极客团队”,怎么能不惹人爱?
不过在这里必须友情提醒一下,切忌用力过猛,否则后果会很难看。
康师傅“3+2”苏打饼干曾用腐文化里“捡肥皂”的梗拍摄了一组广告。“肥皂”梗在社交媒体上也算一个热词,但一旦拍成影像作品,多数消费者还是无法接受,甚至有声音指出“3+2”苏打饼干有侮辱LGBT人士的嫌疑。“3+2”非但没能和年轻人混成一国,反到被推倒了对立面,画虎类犬。
放下“老干部”的身份
可能你也发现了,参与到亚文化里的多是年轻人。说到底,打开亚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吸引年轻消费者。切忌,千万别端着,放下“老干部”的身份,自然能找到正确的姿势打开亚文化。
在这个层面上,就不得不祭出B站新宠――“局座”张召忠!
张召忠,50后,中国军事理论家,军事评论家。2003年张召忠在电视节目中预测伊拉克战争的局势,事实结果和张召忠的预测刚好相反。因此被军迷戏称“战略忽悠局”局长,简称“局座”。
最开始,根正红苗的张召忠对"局座"的称呼不能接受,但最终他建立了一套价值观来与这个观众臆想出来的身份相处;每每被问起对"局座"这个称呼的看法,他都说:"大家开心就好。"
在拥抱这个称号之后,局座生命的另一个层面被彻底打开。
在B站搜索张召忠,结果有50多页,上千条视频。大部分是网友专门为他制作的鬼畜视频。只要是局座的最新信息,B站就会掀起半边天。5月6日是局座的64岁生日,有网友半夜给局座剪辑视频《今天的诗祝局座64岁生日快乐!》,满屏的生日祝福。
第一次登上B站看到年轻人的说话方式和自己gif动图时,局座很吃惊。他没想到原本正经的采访被剪辑成搞笑版视频,这些都引起他的思考:现在年轻人的做派,前所未见,但趣味十足……
虽然他也受不了弹幕,但他积极地配合小朋友们,邀请他们去吐槽自己的视频。小朋友们看到局座不断被黑却可以一笑置之,对局座好感倍增,渐渐地局座有了一群90后、00后游戏迷和二次元迷的组成的真爱粉。
2015年底,张召忠开了名叫“局座召忠”的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从此走出了B站。微信公号的运营外包给了一个90后运营团队来运营,三个月粉丝做到了40万。
为了不落伍,局座每天睡觉前的两个小时,都用来看B站、知乎、微信和新闻网站。微博话题讨论、知乎热门问答、斗鱼TV直播……都出现了局座的身影。
想要复制局座的走红恐怕不容易。但是局座之所以能在亚文化的聚集地B站混得风生水起,全靠他开放的心态,不把被黑被调侃当成一回事。到现在,局座也搞不懂B站上日新月异的“流行词”,但又怎么样呢?
二、企业亚文化的概念与分类
(一)企业亚文化和企业主体文化
Martin和Brown用实证的方法证明了任何规模和复杂的组织都包含了很多个亚文化[5-6]。VanMaanen&Barley(1985)使用亚文化这一术语来描述组织中存在有规律的交流的子群体,认为他们是组织中有区别的团体,相互间分享同样的问题,基于一种群体内相同但异于组织的思维方式支配员工的行为[7]。很明显,企业主体文化和亚文化之间最重要的不同点是,前者指的是整个组织,后者使得多个小文化存在组织中。国外学者关于企业亚文化和企业主体文化相关关系的研究围绕“是否共存”的观点,基本可以分成两点:一是两者相互排斥。例如Martin开发出关于界定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模型,但是他认为组织中的多种文化和唯一的主体文化是相对的。有了主体文化就不可能有亚文化,有了亚文化就不能有主体文化[5]。二是两者可以共存。大部分的学者已经对此观点达成共识,明确亚文化既可能和主体文化保持一致,也可能相互排斥[6]。即认为亚文化包含主体文化的因素,例如核心价值观、行为和实践,但是也有着与主体文化相区别的特点,影响着小团体的特别的价值观[8]。国内关于企业亚文化和企业主体文化关系的研究早期基本都是将关注点集中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上,认为企业中的亚文化会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建设起阻碍作用,没有看到两者共存的方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对企业亚文化两面性的看法,要求企业管理者正确看待企业亚文化现象,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亚文化的正常发展,这样才可能成为公司主文化的有益补充,成为总体高度协调一致的企业文化共同体中的一员[9-10]。
(二)企业亚文化的定义
对于企业亚文化的定义,众多的研究者认为企业亚文化和企业的主体文化有着相同的地方,并没有颠覆企业文化的概念。实际上,企业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子集概念,正如有着类似的构成和功能,尺度不同而已。亚文化包含着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文化产物和实践,这些因素和他们的形态使得每一个亚文化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都体现着其他的亚文化和主体文化。因此,相对于企业文化,企业亚文化的概念必须包含具有一定区分度的因素,包括一些特别的价值观等[5]。和企业文化一样,企业亚文化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可以大致归纳为附属说、结构说、精神现象说、群体意识说几类。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众多的学者都认为企业亚文化是包含于企业主体文化内的,由组织中各个小群体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意识、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其中企业亚文化的价值观既和主体文化一脉相承,也有和主体文化相悖的地方,所以企业亚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被各个研究列作共识。
(三)企业亚文化的分类
早在1975年,Schutz&Luckmann从文化认知角度将企业子文化进行分类,分成4个不同的文化认知:规范性认知、描述性认知、互补性认知、公理化认知[11]。Jones运用交易成本的方法将企业亚文化分化为3个方面:产品文化、官僚文化、专业职能文化[12]。产品文化指产品生产采用标准化,文化强调过程导向,在三种文化中是最规范的,因此他们的关系是非正式的,工作环境没有被严格控制。官僚文化指任务中有着非常规的元素,投入和产出之前的转化变得模糊。通过指定的权利和义务人员担任,建立包括选拔、任用和解雇员工等一系列正式规范。具有结果导向,但是没有务实,对公司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保持自身的秘密,所以相对其他两种文化开放性较低。专业职能文化指工作没有规律且十分困难,一般由具有特定技能的人组成,包括管理、专业人员部门。他们十分务实,但不是结果导向,相对缺失员工导向,工作环境较为紧张。基于Jones关于企业亚文化的分类研究,文化大师Hofstede于1998年通过实证研究建立树状图分析,认为组织内的亚文化分为三类:专业人员子文化(professionalsub-culture)、行政管理人员子文化(administrativesubculture)、顾客导向子文化(customerinterfacesubculture)[1]。专业人员子文化由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所有的经理组成,还包括数据处理人员,员工基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子文化包括所有的行政管理部门,员工女性居多;顾客导向子文化包括所有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和定价人员都在其中,尽管他们属于企业中不同的部门,但他们的共同点是经常有和顾客接触的机会。国外的企业亚文化相关研究较多引用的是Martin(1992)的三个文化维度,他将企业亚文化分为官僚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支持型文化三个维度。官僚型文化由权力和控制的价值观组成,清晰地描绘出权力和责任,高度系统化和正式化。一个高度的官僚型文化的特点十分鲜明:权力导向、谨慎、完善、固定、可控制、命令式、结构化、过程型和等级制。创新型文化反映出的价值观是改变、企业主义、愉快的、动态的,可以接受实验性的、冒险、挑战和创新,同时环境刺激而具有挑战。支持型文化集中在人类的价值观和和谐关系,用家庭关系作为比喻,它的价值观是信任、安全、平等、善于交际、鼓励、关系导向和合作化[5]。国内的企业亚文化分类研究不多,主要是从企业主流文化和企业亚文化之间的冲突视角进行定性阐述,涉及到企业亚文化分类的研究较少。朱凌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出发,结合组织沟通理论,从企业结构纵向、横向思维出发将企业亚文化分为两大类研究:纵向亚文化类型和职能亚文化类型。纵向亚文化分为战略高层亚文化、中层管理执行亚文化和基层操作型亚文化;职能亚文化分为工程技术型亚文化、生产操作型亚文化和市场营销型亚文化[4]。综上,归纳出以往研究者对企业亚文化类型的关注点多在于企业组织结构分层划分、企业职能部门划分,这些研究对于企业亚文化的深入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进而可以应用前人的成果对企业管理实践进行细致的分析。但依然存在很多空缺点,亟待我们去填补,如对亚文化的分类维度不甚明确、对亚文化类型区分依据没有统一性、对亚文化现象的研究需要从定性分析深入到定量分析等。
三、企业亚文化的相关变量作用关系
企业亚文化和企业文化有着相似的地方,也在企业、群体、个人三个层面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总体上来看,结合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领域关于亚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企业亚文化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从文献梳理的情况来看,企业亚文化的相关关系已经开始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综合上述相关研究,可以把企业亚文化分为两种范式的研究。一是把企业亚文化作为结果变量,研究它的影响变量即前因变量。其中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学者从探究企业亚文化形成的角度对组织结构及规模、企业内团队和员工个体特征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领导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也是众多学者考虑的影响因素。二是把企业亚文化作为自变量,研究它的结果变量。企业亚文化的结果变量以定量分析为主,侧重考察了企业亚文化和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学习动机和工作绩效等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亚文化的前因变量
组织结构和企业亚文化的关系。组织结构中的特点如组织规模、任务分化、权力中心和员工组成,使得某些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更容易产生企业亚文化。企业亚文化更容易在大型的、更复杂的、官僚型的组织中发展,因为这些组织更容易包含一系列的功能和技术[13]。同样的是,工作任务的差异性与不同的工作和职业典型相关。组织中截然不同的职业群组鼓励企业产生亚文化,因为组织中的专业人员趋向于在组织中建立跨组织边界,然而持有不同价值观的非专业人员则不会认同[13]。因此,亚文化更容易在不同的组织任务中形成,最终导致组织中不在同一项工作合作的员工产生较低的合作关系。亚文化也容易出现在权力较为分散的企业中,在分散化管理的企业中,决策权是很重要的自治权力,亚文化的功能是给企业带来创新,可以给企业员工带来必要的自主和资源,从而建立起亚文化[14]。由于组织结构的原因,企业亚文化容易出现在高度的任务差异化、多部门、多专业群组和多分权的大型企业,并且容易出现在具有动态环境的部门而不是静态环境。企业内团队和企业亚文化的关系。亚文化特别容易在员工们为同一项任务而工作时形成,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很容易因为同一项任务而变得集中[7,13]。工作团队更容易产生亚文化。所以,由于团队的原因,工作团队在动态的环境下运行更容易产生亚文化。员工个人特征和企业亚文化的关系。通过长期观察,研究者发现,因为组织里员工的个人特征(年纪、性别、个人信仰等)或社会历史(家庭背景、教育、社会阶层背景)等的不同,复杂组织中经常会包括一些非正常的小团体,因之形成各种类型的亚文化。通过企业中的单个成员可以分析出,员工的愿意加入促进了亚文化的形成。然而这并不是指员工是有意识地加入到某种亚文化,员工加入到企业的亚文化中并没有做出有意识的选择。个人加入到企业亚文化的三个偏好维度是心理上的反应、主导文化价值观的满足、组织的组织承诺。领导风格和企业亚文化的关系。Lok的研究表明,领导者为了建立一个可持续的风格,坚持强调一元的企业文化而不是很多个,这时领导者会通过建立价值观、优先权、期望和行为模式的系统向下属灌输核心价值,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15]。因而,不同的领导风格会培养出不同的亚文化。关怀型的领导风格更容易培养出支持型的亚文化;定规型的领导风格强调建立涉及完成任务的规则和过程,将会产生官僚型的文化。领导风格和革新型亚文化的关系却不够清楚。由于企业亚文化研究成果尚不丰富,对它的测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前因变量与企业亚文化和各种企业亚文化维度的关系、其他变量对这些关系的影响机理等问题仍有待于更深入的探究。
(二)企业亚文化的结果变量
企业亚文化和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者大多认为企业亚文化在组织承诺上有着比组织文化更重要的影响,创新型和支持型亚文化在相关者的组织承诺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正相关的效应。如果一个企业文化不能很清晰地出现在组织中,那么在组织员工中企业亚文化将会凌驾于组织文化之上,因此获得他们的组织承诺[16]。Lok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企业亚文化的组织成员认知构成了和组织承诺相关的前因变量[15]。被认知的亚文化比企业主体文化在组织承诺方面拥有更强烈的关系,因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突出的、亲密的非正式参照组。企业亚文化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Brewer(1994)和Kratina(1990)总结了官僚型的实践会导致消极的员工承诺,支持型的工作环境会导致员工更好的组织承诺和参与。工作满意度被预测在组织承诺上有着积极的作用,正如之前研究组织承诺的决定性因素中被显示(Allen&Meyer,1996)。Lok用实证分析得出企业亚文化对员工满意度具有正相关关系的结论[17]。企业亚文化和学习动机的关系。Egan假设企业亚文化在涉及员工的学习动机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经实证研究发现,企业亚文化和员工学习动机有着很高的关联度,远高于宏观的企业文化。并且找到了不同的亚文化对学习动机影响的差异性,支持型和创新型亚文化对学习动机有着清晰的积极关系,官僚型亚文化则对学习动机有着负相关的影响[18]。企业亚文化和组织绩效作用关系的研究在国外文献中很少,但是已有学者如Lok提出了企业亚文化对组织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15]。国内学者中,陈静根据企业主体文化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推导出企业亚文化并不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的假设,认为企业亚文化是通过对员工能力的影响,通过对组织目标的服从或反抗推动或阻碍企业发展[9]。在此,还需要进一步实证研究两者的关系。
语文教材蕴含着体现当今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因子,必然要以一种特殊的手段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有着不可避免的滞后性和服务于主流文化的性质。处理好学生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任务就落在了我们身上。
我便开始转变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关注亚文化。听学生偶像们的歌,看偶像剧、读偶像书,在这过程中,我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传播媒介的发展,教师作为唯一文化传播者的地位被动摇了,学生在感受时代精神、吸纳信息文化方面的嗅觉更为灵敏,视野更为开阔。
课后,我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一起哼唱歌曲,一起奉献出他们关注的书目,我自己就带着《我与女巫有个约会》《今夜无人入睡》《魔鬼妈妈》《五三班的坏小子》之类的书放在班级图书角里。很快,他们就来跟我谈论了,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之间的话题变多了,他们非常愿意亲近我,亚文化成为我们交流的纽带,让我一步步走近了学生。
二、欣赏亚文化,引导学生辨析
学生亚文化的出现有其固有的社会背景、文化基础,不能因为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就拒绝、贬低亚文化,甚至认为学生的素质低下。这样看待亚文化,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亚文化的过度关注。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于是我就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组织大家搜集周杰伦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走近周杰伦”,学生交流起对他的了解来滔滔不绝,我们唱他的歌,谈他的为人,而我则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他歌里的健康积极的东西,像反对家庭暴力的《爸,我回来了》《不要再这样打我妈妈》,反对吸毒的《懦夫》,主张环保的《梯田》。并且在一次演唱会上他还翻唱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很有意义的《蜗牛》,这些都是体现着周杰伦内在的健康向上,学生对此个个兴趣盎然。
接着我又出示了《南京晨报》的一则报道,因为有人说没听过他的歌,“小天王”周杰伦居然气得脱下袜子,并在袜子上签名写着:“这个袜子有点臭,配你的嘴刚好。”我组织大家就这件事对周杰伦发表看法,很明显,大家并没有因为一味的迷恋而忘却为人之本,客观地进行评价,目光也由怀疑、失望,变成一种谴责。
通过这节课,孩子们懂得了理智地、客观地、一分为二地看待人与事,对周杰伦的看法自然由崇拜变成了欣赏与批判。亚文化也成了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价值观的一种媒介,成为主流文化的另一个人海口。
三、分析亚文化,鼓励学生自主
引导学生客观地对待亚文化,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试图轻易地改变学生的亚文化,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亚文化是可以改变的。毕竟学生的亚文化本身就不是系统的,它能占据学生的思想,说明它其中所包括的新事物、新思维、新理念对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学生所用,为主流文化的渗透开发资源。
苏教版第八册的习作三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内容,于是,我们就教材中的提示“为什么现在的动画片变得胡编乱造”,生成了许多有关亚文化的话题:“我们为什么爱追星”“动画片原来有模式”“明星是否‘星光灿烂’”等,学生自主地调查、分析,懂得了如何分析亚文化,有理有据地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亚文化,这对学生有效地接纳亚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四、开发亚文化,指导学生运用
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在了解学生亚文化,并初步分析、审视亚文化后,应集合学校、家长的力量,给学生创造语文实践活动的条件,因为主流文化的传播,单纯依靠课堂是完成不了的,要充分开发亚文化资源,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就能促进语文教育目的的实现。
关键词:
青少年;极限运动;亚文化
根据极限运动的定义不难看出,它是一种将生活、工作以及游戏中的各种动作进行合理、有效的转变,并结合某些已经成型的运动项目,综合形成体育运动类型,同时,极限运动也是一种体育亚文化形式,其追求的不仅是传统竞技体育的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更加强调勇敢精神和娱乐精神。在青少年之中,极限运动受到高度青睐,很多人认为,青少年还处于体质发展阶段,并不适合此种体育运动形式,还有些人觉得青少年极限运动无非就是耍帅、装酷,而这充分证明了青少年的心理叛逆和思想上的不成熟,而实则,这些都是对青少年的无端误解,如何能使人们消除对青少年的诸多误解,就需要对青少年极限运动的亚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对青少年的心理和思想进行分析,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为青少年正名。因此,对于“青少年极限运动的亚文化”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青少年亚文化中的极限运动合理性
首先,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决定合理性。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阶段,自尊心较强,逐渐独立,希望通过他人的认可来获取自信心,同时,青少年还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且求知欲强烈,容易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这对于青少年进行极限运动创造了前期的先决条件。其次,极限运动的性质决定合理性。极限运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超越自我、激发身体潜能,使自身具备更强的冒险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的运动形式,通过极限运动,能够使人们产生出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1]。此外,极限运动还注重参与性和娱乐性,根据极限运动的诸多特性,能够与青少年的性格特征相吻合,使极限运动在青少年之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同时,在进行极限运动时,青少年个体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宣泄情绪、不断地激发潜能,从而能够感受到快乐,并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最后,极限运动还能够使青少年形成团队协作意识,了解到个人能力的弱小和团队力量的强大,通过在极限运动中的不断配合,更能增进青少年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丰富社会关系、增进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也说明极限运动存在于青少年亚文化之中是健康且合理的[2]。
2青少年极限运动中的自我能力与价值的认同
青少年之所以选择极限运动,一方面是在新形势下,由于青少年对新生事物的接触和接受能力较强,并且此时期的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挑战性,因此,对于极限运动这种看起来时尚、新潮、又无比刺激的运动方式能够很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青年化的趋势使青少年成为了社会的主体,人们对于非主流文化也多采取宽容和适应的态度,从而也使亚文化得以快速发展,此种发展,也为极限运动的生成以及青少年的选择创造了积极条件,因此,受亚文化或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极限运动进入青少年的视野之中。反观青少年,对于极限运动会产生出强烈的兴趣,不仅时尚,而且具有挑战性,并且能够迎合青少年的性格特点[3]。大多数的青少年,在进行极限运动时,通常是为了展现自我,使众人对其能力和形象予以肯定,在获得众人的表扬与赞美时,青少年也往往易于展现社会自我,并认同社会自我,从而使自我观念得到增强,自我能力得到提升。再者,极限运动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是个性;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形象,更是印象,因此,在极限运动之中,与体育文化的内容有着相似之处的是,这里没有性别的区分,无论男女,在这里需要展现的是自我、是自身的能力、是运动的美感、也是个性的绽放,对于身体较为柔弱的女孩子来说,也是力与美的舞台,只需要完全释放自我即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体质较弱的青少年在这里找到了自我存在、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价值[4]。
3青少年极限运动中运动群体的认同
首先,以体育亚文化的分类来看,虽然接触和参与极限运动的人群大多为青少年,但明显其不属于校园体育文化范畴,再结合极限运动的性质,判断出其归属于休闲体育文化之内,而作为体育亚文化中的一个分支,休闲体育文化同样具有较强的群体整合性,能够较为容易地对爱好相同或喜好相似的人群聚集起来,形成体育亚文化整体,对于极限运动也是如此。往往会使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青少年聚集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极限运动中的运动群体,以往进行的自我展现,现在需要呈现给受众群体,因而很容易受到运动群体的认同[5]。其次,青少年时期,缺乏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这使得其交友面相对较窄,除了校园中的同学,或邻里的同龄伙伴,几乎很难与其他人进行接触和交流,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通过极限运动,大家是通过运动而结识,并利用运动来沟通和交流,对于同样的兴趣和爱好,容易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从而使青少年能够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不但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更对接触社会后的成长与发展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此外,冲动、叛逆的性格是青少年的天性,渴望获得尊重和认可,尤为希望得到朋友的认可,而在校园内除了学习成绩,能够被认可的方面较少,这就使得极限运动成为了实现群体认可的有效载体。因此,从整体角度分析,极具挑战、极具个性的极限运动,满足了青少年的精神需要,也满足了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并能使青少年得到运动群体的认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亚文化的影响下,一些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具有拼搏、冒险以及自我表现形式的体育项目出现,极限运动便是其中之一。这些体育运动项目对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并且,青少年通过极限运动,能够进行自我价值的体现,并能够得到自我的认同和群体的认同,从亚文化的角度考虑,青少年处在心理和生理转型期,对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从青少年成长角度考虑,亚文化的发展也满足了青少年勇于创新和挑战的精神,这是青少年应当具备的精神,也是时展所需要的精神。
作者:杨彩虹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系
参考文献
[1]张洪东.青少年极限运动亚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3(4):64-66.
[2]樊卫星.发现“亚文化”——定义一种青少年体育苏醒的力量[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2):111-113.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205-02
和国外的青年亚文化一样,中国的青年亚文化也是随着大众文化的勃兴而生成的,它的存在与媒介文化息息相关,与大众传媒的变化与沿革保持着紧密的关系,青年亚文化生命体中保留着大量的媒体特征。这些媒体特征,有大众文化生成的共性内容,也有青年亚文化发展变异产生的特质。
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当前媒介文化本身也经历着多重变化,媒体的存在方式不断推新,媒介的存在方式的生成,影响着青年亚文化人群的塑形。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影响下的受众和新媒体影响下的受众,有着不仅仅是审美方式上的差异,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信息接收方式及反馈方式上都有巨大的不同。同时,媒体的话语权掌握和信息方式也在发生颠覆性变化。从“他媒体”到“自媒体”,从传统的把关至上的媒体流程到当下随手拍随手的新流程,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媒体权力革命。
也正因为媒体本身的变化转向,才深刻影响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形式和特征。本文以此为切入口,初步探讨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
一
最早提出青年文化的是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而社会学意义上的青年文化紧紧依托经济学和政治学、人类学。它从阶级和国家政治的角度看待青年工人阶级和青年无产者的生活形态和阶级意识。因而,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文化批判时,这些青年文化人群被学院精英认定为“反文化”、“幻觉文化”、“堕落文化”,是“垮掉的一代”[1]。这种20世纪60年代生成的新型文化被认为是“相对普遍的富足,大众文化的发展,战前与战后两代人之间的裂痕,延伸的中等教育以及以青年为中心的文化形式的出现”[2]。在人们心目中,青年亚文化人群“群魔乱舞”,是“享乐主义扩展的结果,是上层阶级早已实践了的放荡行为的民主化过程”[3]。这段表述可谓青年亚文化的几个特征。一是言明了青年亚文化的社会角色,边缘化的角色。二是言明了青年亚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关系,文化取向和生活方式具有裂痕。三是青年亚文化的表达方式,是“群魔乱舞”式的享乐和行为上的放逐。四是青年亚文化的社会作用,是解构文化和文化幻觉的温床。
这是早期对青年亚文化的认识,这一时段,青年亚文化成为西方主流社会话语的“他者”,完全可以随意妖魔化的对象。
但随着大众文化的成熟,尤其是进入新的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似乎也在发生角色的变化。“亚文化是更广泛的文化内种种富于意味而别具一格的协商。它们同身处社会与历史大结构中的某些社会群体所遭际的特殊地位,暧昧状态与具体矛盾相应”[4]。青年亚文化不再作为一个捣蛋鬼的角色出现,而是问题的反映者出现,它的存在就是复杂性、矛盾性、暧昧性文化问题的本身,这样的认识无疑是文化认知上的进步。“亚文化是现代性的一个独特方面,建立在对普通文化认同中包含的价值多样化的接受上。”[5]同时,亚文化的潜在功能是揭示母文化中隐藏的或未决的矛盾。
从“裂痕”到“协商”,从“文化垮掉”到“文化母体问题的揭示和解决”,青年亚文化的身份变化正是这样发生了重大转向。
二
众传媒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是历史形成的。“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充当一种核心角色。因为不同的亚文化和社会阶级过着非常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世界观,大众媒体为不同群体理解其他群体的生活提供了手段”[6],在纸媒时代,纸媒是文化生产和文化把关的产物,更属于主流意识根植的文化场域。所以,纸媒尤其是大众报纸和大众杂志,对待青年亚文化的态度是“他者”的认知。在这个认知框架里,青年亚文化人群,是接近被污名的边缘文化群体,和主流文化人群相对立。被边缘化的亚文化人群,少有自己的话语权,难以掌握属于自己的大众媒介。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除了自己身体符号之外,就是不会被大众文化直接接纳的“符号体系”。在这个纸媒当道的时代,文字是权力的重要工具,而青年亚文化人群既不能完全运用文字,也不能完全主导话语。所以,纸媒与亚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排斥和规训的关系。
进入以音画符号为载体的电影电视时代,对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无疑是文化上的福音。音画符号是直观的符号体系,而且更能直接为青年亚文化运用。在电影电视作品中,大都市的神话叙事离不开亚文化的“起笔”和“奇观”,这也是文化多样化的价值探索和艺术塑形。正因为如此,亚文化与城市音像发生了广泛的交集,“都市是这种过分促进所有个人生活的真正场所”[7],都市是亚文化展示的空间,亚文化又是都市文化的产物。通过这样的推演,让青年亚文化人群看到了实现自我的可能。电视电影无疑放大了这种可能性,甚至将这种可能性转换成合理性。
进入新媒体时代,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是文化上的一次重要转型。
1.青年亚文化人群从恶名走向了化名
新媒体时代,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最大的变化是,真正属于人的延伸的新媒体,被青年亚文化人群掌握了。他们来到网络世界,抛掉了大众传媒给予的一切命名,他们首先是自我命名。我们称之为“网名”,很多传媒学者称这样的行为叫“匿名”,有学者认为“网络的交流有最突出的匿名性”、“与面对面交流是完全不同的,与那些署名的纸媒交流也是差异甚大”[8]。对于绝大多数的主流社会人群而言,隐匿自我的真名实姓,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身份转移。而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这不能称之为匿名,而应该是“化名”。化名是强调个体审美和文化诉求的表达手段之一,主要不是保护自我,青年亚文化人群更强调自我炫耀和自我满足。所以,他们的化名,总能体现这个人群的文化价值观和心理状态。因为“这些亚文化群体被诸多权力机构以各种方式所认定、确认、污名化、边缘化或者‘对待’”[9]。所以,无论是匿名,还是化名,都是去污名化的一种努力,这是新媒体带给亚文化的福利。去污名化,就是利用自命名的方式给自己起一个或多个表达自己文化要求和审美意愿的网名,从而以这个身份在虚拟世界获得文化身份,这就是亚文化人群的文化选择。“身份不明的社区”成为扮演他人者的天堂”[10]。
2.青年亚文化人群获得话语权
如果说新媒体以媒体形式的“天然”合理性赋予青年亚文化人群自我命名的权力,那么,这一权力并不是所有文化权力中最重要的权力。文化话语权力最重要的权力是三类,首先是文化话语生产权,其次是文化话语作用权,最后是文化话语解释权。传统媒体正是以传播权、把关权、解释权的权威身份作用于我们这个社会。新媒体的不断翻新,导致青年亚文化人群在这三方面不断掌握着一部分自。
首先,传统媒体的话语生产,是由专业的生产者来完成,专业的生产者并不掌握所有话语权,却掌握着优先话语权,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更是如此。亚文化人群介入新媒体的文化生产,呈现井喷态势。博客、微博、微信、跟帖等等,都能看到带有明显亚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的文化符号。从数量到质量,从宏观影响到微观影响,都显示出亚文化人群的符号生产能力和愿望[11]。
其次,传统媒体得以支撑,依靠追求平衡而展开的文化把关[12]。很多文化传媒研究者对新媒体出现的担忧,就是认为新媒体的监管难度大,而且从电子邮件到微信,似乎解决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无缝对接,双剑合一,监管难度不断提升[13]。青年亚文化的芜杂性和多元性,在传统媒体的把关体系中,会多层过滤,而新媒体弱化了把关,敞开式的话语生产机制,几乎是即时性的呈现。把关作为传媒生产流程的一环,固定了一整套文化机制,而这对于亚文化个体而言,从自律到自觉地遵循外在于个体的把关机制,无疑是难事。也故如此,把关对亚文化的弱性制约,导致了亚文化的影响力事实上的蔓延。如果说,亚文化以往阶段面临的危机是无话语权的危机,在新媒体时代就是泛话语权的危机。
同时,对文化的解释,也明显有了多义性。理解,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本来就是受众或读者的个体完成的事情。“公众成员没有被概念化为文化的傀儡,而是被概念化为能够重新阐释主导意识形态话语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积极主体”[6]。然而,对一则新闻、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符号、一个电影的解释,主流媒体往往要事先给出一个定义。这对接受美学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更是不可想象的。在他们看来,一旦掌握了可以发言的媒体,那么,如何解读、如何阐释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权威的主流媒体解读体系和非权威的亚文化人群解读体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分歧和隔阂。
3.青年亚文化人群开始再次分解
如果说,青年亚文化人群在新媒体时代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那就是亚文化人群内部再次分解。这是很奇特的文化现象。“亚文化一词原本意指的与媒体和消费工业产品的那种约定方式,已经变得更加宽泛了,并导致了日常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和碎片化。”[9]青年亚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媒体的更迭,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分解,它的内部发生着以年龄、性别、兴趣、文化立场、实际利益、符号价值为界限的区隔,最终,形成了不是以大众文化和亚文化为区隔标准的文化类型,这就是粉丝文化,“由于粉丝是所有媒介技术的先行实践者,他们的美学和文化政治在很大程度上送达了公众对主导媒介和草根媒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14]。通过媒介的引导,通过粉丝文化的生成,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变化。
三
综上所述,在大众传媒不断更新的趋势下,青年亚文化产生的三个方面的转向必然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均质化。也就是说,因为新媒体的存在,主流大众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第一,青年亚文化人群和主流人群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呈现混名状态。我们知道,传统大众媒体把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用一整套评判标准划分得非常清晰,主流大众文化的特征和亚文化特征也是迥然有别。也故如此,主流文化的命名机制和亚文化的命名机制更是截然不同。然而,新媒体让大众具备了传播流程的重要身份,其中也包括掌握了新的命名文化机制。在这个新机制面前,主流大众的命名和亚文化的命名都具有化名性,都具备个体的特征,甚至都能在新媒体的虚拟世界里掌握自我命名的。从网络世界里,一切命名,都是化名,即便是实名,也和化名等量齐观。所以,命名文化的内在合一导致主流大众与亚文化人群之间不但难以区别,甚至界限模糊。
第二,青年亚文化人群不再是文盲或者不学无术者,截至2013年12月,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初中占36.0%,高中、中专、技校占31.2%,大专占10.1%[5],大学本科占10.8%。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在新媒体时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不同,已经慢慢被大众接受,被大众媒体认同。也故如此,亚文化人群的文化创意和时尚先锋性,总能被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所借用,形成新的文化消费品。尤其在文化创意方面,亚文化总能形成文化奇观。
第三,新媒体的出现,激发了话语的热情。当下的文化人群,首先不是考虑话语权的获取,话语权可以通过购买通信工具、电脑或手机,就能掌握一种新的话语权。网民的意见,包括大众人群和亚文化人群的意见,在同一个平台上呈现,你会发现,话语走向了新的样态、新的修辞、新的语法、新的接受互动习惯、新的语义形成、新的话语权博弈格局。网络改变了社会的话语态势,从而也改变了亚文化人群的话语生成机制。
参考文献:
[1]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4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2.
[4][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6][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2.
[7]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G]//汪民安,陈永国,马海靓.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陶东风.网络主流的真实与虚幻:网络文化与青年亚文化[M]//王文虹,高维钫网络文化研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9]安迪・班尼特,基思.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10][美]金伯利・s・扬.网虫综合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11]孙海峰.网络读写的主体重构[M]//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保罗・B・斯尼德.回访“把关人”:1966年对1949年案例的再研究[M]//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哥特(Gothic)”这个词的出处,最早来源于欧洲早期的一个叫作西哥特的部族,这个部族缺少艺术品位著称,于是“哥特”成了“野蛮”的同义语。
中世纪时,一种以尖顶大教堂为显著特色的建筑风格大行其道,即所谓的“哥特式”建筑。这种伟大的艺术形式,被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贬称为“哥特艺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由北方蛮族哥特人创造出来的艺术风格,与古典罗马文化均衡与和谐的观念大相径庭。而在欧洲的许多地方,哥特艺术一直延续到16世纪才结束。在这400年的漫长历程中,哥特艺术发展并演变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哥特文化产生至今,它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带着中世纪古典的美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发展。
一、哥特文化的起源
哥特(Goth),最早来源于日尔曼人的一支。公元五世纪,哥特人在高卢南部、西班牙和意大利建立王国,他们的入侵加剧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直到公元八世纪,哥特民族才完全灭亡。哥特文化时期,建筑、绘画、雕塑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后,逐渐转为沉寂。自此,哥特艺术长期受到鄙视,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才得以正名。
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沿用至今。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是“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是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歌特文化最为坚实地扎根于带有日尔曼民族色彩的国家里,得到了最为持久地保持。不过,歌特式并不直接地受制于任何民族,而属于那个时期的超民族现象,是晚期中世纪的特征,是在包罗整个欧洲人文主义的宗教与教会统一体意识的光芒下,民族区别融化后的现象。
二、哥特文化形式的演变和发展
1.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沃林格尔谈到“歌特式这个词因而与歌特式教堂的影像无法分开,形式意志所拥簇着的能量达到它们的顶点,那是歌特式建筑的璀璨顶点。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歌特式形式意志耗竭了自身,驱使自身走向死亡”。歌特式灵魂追求一个超越实际性与感官性的世界,以其对生命本身感知的混乱而陶醉沉迷,由此体味到永恒的闪现,这种歌特式的对纯精神性表现的偏好正是歌特文化最突出的标志。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是一种凝固了的垂直方向的向上的运动。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闲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哥特式风格一直深刻的影响着现代建筑,新哥特式是田同风光建筑流派的又一个分支,它用过去哥特式建筑的元素和构图手法将其应用在不同类别的建筑上,这种在非哥特式整体构成上表现哥特风格的手法,是新哥特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匈牙利的国会大厦。建筑天才高迪将东方伊斯兰风格、新哥特主义以及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高迪化”后,统一在了他的建筑中。他的建筑作品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最有原创精神、最重要的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的代表。
2.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
中世纪时期,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主要表现在雕刻玻璃镶嵌画、插图画、壁画和镶板画,多为教堂的装饰物和宗教故事的经卷等。由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采用了石头骨架结构和宽大的窗子,玻璃镶嵌画取代壁画成为主要绘画形式,并获得高度繁荣。插图画在哥特式绘画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特征之一是边缘画图案的发展,常充满各种人物和动、植物的奇异组合,具有幽默、幻想和浪漫色彩,题材包括神话、幻想、宗教故事和日常生活场景等。
哥特式因素于13世纪开始渗入意大利绘画,并与新拜占庭风格相结合。这一时期,意大利绘画进发出极大的创造力,成为文艺复兴美术的发端,并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意大利哥特式代表画家有牡乔和马丁尼、乔托等,这些画家也经常被归入文艺复兴画家之列。他们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他们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在其后的画家中,如意大利的浪漫派画家契里柯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静物的戏剧化,幽闭恐怖的气氛和神奇的象征-l眭的喻意主导了他的创作思想。这些作品和观念引人至深而又让人不安,剥日后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有银深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画派画家也被称为神秘(魔幻)现实主义,有马格利特、达利、米罗、马宋、恩斯特等。画家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暖昧的结构中重新组合起来,以具象的方式去描绘物象,以摆脱头脑中惯常的意识,迫使观众接受那种非理性的,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现实”。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黑暗的元素为其一大特征。
3.哥特音乐
哥特音乐,其实指的是中世纪的音乐。这种音乐风格让人想起中世纪宏伟而辉煌的哥特式建筑,而现在所说的哥特音乐际上是指哥特摇滚,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是后朋克运动的一个分支。歌特音乐在英国开始,形成于地下,表现了摇滚最黑暗和阴沉的一面。哥特乐队也以戏剧化的服装和它的追随者(称为G0ths)而闻名。
一般来说哥特音乐有如下特点:阴暗,颓废,冰冷,有恐怖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和绝望,表现对死亡和黑色的向往,而又富有艺术气质。音色既含有精细的美感、又营造一种不协调觉:在哥特音乐中存在着复古的倾向,包括使用中世纪乐器,借鉴古典音乐,使用歌剧唱腔,歌词和取材都借鉴近代的哥特风格文学,等等。这既增强了哥特艺术的华丽美感,也进一步加深了其颓废空虚的程度。
歌特音乐很快就催生出另一种更为阴暗的、更具宗教文化渊源的音乐Dark Wave(黑潮)。黑潮承继了工业噪音运动和后工业噪音音乐元素,并收了欧洲中世纪黑暗文化,再引入电子乐器对歌特中原有的古典音乐元素作进一步延伸,达至一个或气势磅礴、或思古幽情的庞大音乐氛围。黑
潮以其几近完美的刚柔并济手法,遗世而立的古典情怀和深不见底的黑暗文化吸引大批地下乐迷蜂拥而至,成为新一代与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亚文化。
4.哥特文学
在《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对哥特式小说的描述为:“这一批评术语涵盖了大量的反常性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自然力和超自然力的聚合与冲突。这类小说在十八世纪的最后几年进入繁荣期,它的影饷的余波,它的耸人听闻的手法的重要方面,从勃朗特到狄更斯时期直至当代的英语文学,可以连续地被感受到。“令人快乐的惊恐”在历史废坷;和历史背景中孕育着。”
充斥诡异、神秘及怪诞色彩的历险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界往往是幽暗、孤寂的古堡废墟,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秘……这些题材都在哥特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小说”。
华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安,拉得克里夫的《奥多芙的神秘》、路易斯的《憎侣》,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包括《诺桑觉寺》、《弗兰肯斯坦》、《简爱》、《呼啸山庄》、《米德尔马契》以及狄金森的诗歌等作品都可称为哥特文学的典范。哥特小说中比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布来恩・斯托克的《德古拉伯爵》,当代畅销书作家安妮,莱斯的《夜访吸血鬼》和布莱特的《时分》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吸血鬼的延续。吸血鬼题材的大受欢迎也为其后席卷了全球的吸血鬼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脚本。
5.哥特电影
第一部有影响的哥特电影是德国导演茂瑙的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自此,吸血鬼正式出现在了大银幕上。而主人公正是斯托克笔下的德古拉伯爵,其巨大影响力很快波及到了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好莱坞对有票房号召力的题材来者不拒,1931年,美国导演勃朗宁便再次将斯托克的原著著《德古拉伯爵》搬上了大银幕,《吸血狂魔》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哥特电影,上映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1959年,法国导演乔治斯・弗郎吉的《无颜之眼》成为第一部没有吸血鬼形象的经典哥特电影。这部采用了黑白影像的电影,有着诗意的氛围,赋予了哥特电影全新的气质,丰富了哥特电影的表现手法。
20世纪90年代,哥特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剪刀手爱德华》的意义深远。影片中没有吸血鬼,没有巫术,也没有宗教背景,但同样编织出了一个黑色的、讲述孤独、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画卷,给哥特题材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拓展了哥特电影的题移‘范围。i992年《惊情四百年》以好莱坞的方法彻底重构了德库拉伯爵的故事,影片大气恢弘。特技眼花缭乱,很快席卷7全球的电影市场。而名为《乌鸦》的电影对哥特文化淋漓尽致的诠释为它赢得了“哥特教科书”的美誉。
进入21世纪,哥特电影已在全世界遍地开花。2001年,法国电影《狼族盟约》,糅合了悬疑、巫术、惊悚、异域等多重色彩,精致而又细腻的在银幕上还原了一个以哥特文化为背景的精彩故事。2003年,法国的3D动画片《盖娜》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影响力的哥特动画长片,是依托科幻背景对哥特宗教内容的一次全新演绎,是创作者对宗教传统的独特反思,而这种反思,正是承袭了哥特文化中的异教传统
时至今日,史诗性的哥特电影浪潮已经过去,但哥特电影的题材却越来越广泛。
三、哥特文化的发展及对设计的影响
歌特文化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其对设计的影响最早出现在建筑上,发展至今,歌特艺术已在服装设计,工艺品、插画、字体设计、摄影等设计领域进行着新的诠释。
哥特风格服装有着特有的哥特元素,在中世纪法国的服饰中,服饰的整体轮廓,袖子,鞋子的造型,帽子的款式,都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哥特元素。在八十年代,哥特服饰时尚为染黑的长发、苍白的皮肤、紧身黑衣、尖皮靴和大量银饰(多用早期欧洲和埃及宗教性的设计)。到了近现代,哥特服装风格再次盛行。一些大牌的服装品牌设计师也开始关注哥特时尚,比如:Kenzo、Anna Sui等。被冠以哥特式的时装常常是不对称的,也使用类似纹章的印花图案。当下的所谓哥特式时装更多地带有商业色彩,和时尚气息。
歌特式的工艺品,大多以阴暗,腐朽的美丽为主题,来表现生命边缘的美,多有金属骷髅头、腐败的玫瑰等哥特元素。其虽然以阴暗和腐朽为主题。但并不缺乏美感,反而比直白的美丽更显的真实而有力度。当下的很多玩具也取材于歌特文化,如来源于电影《鬼娃新娘》《僵尸新娘》角色的玩偶,纽约艺术家Voltaire设计的邪恶之熊Deady更是多次出现在潮流玩具中。
歌特风格的插画,主要以超自然现象和巨大的废墟、坟场、骷髅、异类、死亡等等与之类似的场景现象为表现对象,从而揭示深刻的主题。主题多表现生命、战争、生活压力、社会腐败等。代表插画师有美国的eraldBrom,他以个性独特的人物造型。残酷邪恶的画面直指社会暗面。柴本是日本最华丽的歌特插画家之一,其作品充斥着深深的绝望及无奈,给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惑。而当今歌特风格的插画师还涉足于3D和玩具制作领域。
歌特字体,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中世纪文字,是一种华丽优雅的字体。它有粗旷的外形和精致的边缘修饰,复古却又不失现代设计感,字体饱满丰富,给人一种贵族高雅的审美感觉。现代多被用在精装书籍里。
人看成一个整体,并过度强调了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其实,该著作者与主张“青年消失论”的学者们,都敏锐地注意到中国当下文化的结构性变化,但是面对这一变化展开文化批判时所持的价值立场和观察视角殊为有别。其间的差异或在于,“消失论”者是以曾经的精英文化为标准,表达对大众文化(massculture)的批判,而该著作者则站在相对温和的平民立场,在对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表示理解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解析和批判,并探讨青年亚文化与其发生的关系。同为“大众文化”,但是在两者心目中的含义不尽相同。持温和立场的《表征与透视》,以严谨的态度剖析复杂、多元、深含矛盾与冲突的青年文化构成,而并非追求痛快淋漓的言说,发表居高临下的论断。
通览全书后回头来看著者对青年亚文化的界定过程,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其一是将青年亚文化置于中国当代整体的文化形态和格局之中加以考察,尤其是参照主导文化对青年的期待来厘定青年文化的存在,从而区分出青年认同文化、青年亚文化、青年反文化、青年负文化。也就是说不是依据年龄,而是依据其与主导文化的距离来区分青年文化,这就凸现了青年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关系状态,也表明著者意欲以此来把握青年文化。在这个序列中,“青年认同文化”与“青年负文化”分别位于正负两极,前者以“认同”界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这个概念在文化研究中固有的含义,即以“我是谁”发问的身份辨识和自我定位,而更接近于一种承认和趋同的意味。而“负文化”的“负”具有相反、背离、抛弃等含义,以之命名的青年文化便意味着对整个序列的颠覆。因此可以说,这个序列是包含着著者的立场预设和价值评判的“结构化”结果,它承认了主导文化的霸权地位。从逻辑上看,这意味着放弃对主导文化的省察和质询,但在很大程度上,它更是一种在中国当下特殊语境中进行言说的策略,即在两端固定的情况下,可以更为充分地谈论中间状态的青年亚文化和青年反文化。
其二,与上一点相关联,著者不仅在与主导文化的关系中,而且在对青年文化总体的把握中来界定青年亚文化。著者指出,青年亚文化是“通^风格化、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和支配文化进行挑战的一种附属性文化方式,具有抵抗性、风格化、边缘性”。这一界定本身基本上承袭了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观念,但由于著者将青年亚文化视为青年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而赋予这一界定更多的文化比较的内涵。首先,它避免了两个极端:一个是将青年亚文化视为青年文化的例外状态,另一个是以青年亚文化取代青年文化。其次,著者以青年亚文化为论说的中心,但并不意味将它从青年文化的整体中抽离出来,而是在与其他青年文化类型的比较中展开言说。再次,著者注意到青年亚文化存在的流变性和不确定性,这并非对经典亚文化理论中所指出的抵抗/收编模式的简单套用,而是充分关注青年亚文化与其他青年文化,与商业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等主导文化的混杂、互动、互渗、融汇的具体情况。
上述两方面不仅反映了著者所强调的“结构论”旨趣,反对以年龄来界定、衡量和评价青年文化的“世代论”,而且更意味着他以青年亚文化的言说勾连起复杂的文化关系,形成视野开阔的文化批评的场域。
于是,我们看到,著者在指出恶搞亚文化不乏智慧和创新,并可疏导郁闷情绪的同时,也注意到其中越出底线者对重要精神资源、民族传统的冲击与破坏。他在仔细剖析恶搞的典型案例《Q版语文》的戏仿与狂欢化之后,特别指出它与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的区别,并揭示它与商业炒作、资本运行、利益争夺的密切关联。著者还从网络文学对各种民族主义和国家问题的想象与思考中,解析出网络亚文化的“象征性解决”与现实困境及历史上的民族意识之间的密切关联,并甄别和批判了其间狭隘、激进、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土主义等。在对流行歌曲的谱系进行全面的描摹中,著者则解析出其间的怀疑者、出走者和破坏者这类“非角色青年”创造的亚文化,认为“他们的寻找、实践、建设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他们的浮躁、偏颇和失败也引起人们的深思”。他在谈论青春题材的电影时,批评中国的“怀旧经济”庸俗化,有意无意地遮蔽过去的那些庸俗、阴暗、琐屑,镜头多聚焦于个体成长中的经历,而很少深入触及相关的社会文化语境与生存环境;与此同时,他又从中洞见了青年亚文化的认同焦虑和危机。由此可见,这些论述不仅指认了青年亚文化的确切存在及其意义,而且也揭示了其所产生的文化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指向了主导文化所宰制的文化整体的裂隙。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著者将青年亚文化置于青年文化序列之中,呈现为一种“在……之间”的状态,待看完全书对具体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的论述,我们则可以感受到,与对青年亚文化的定位相适应,关于它的言说形成了一种中介的力量,贯通起不同的文化形态,并将价值评判蕴含其间。这样的论述表明,著者力图从广阔的文化批评领域中提取和淬炼青年亚文化的因素、质地和内涵,并在与文化、政治、经济、传媒、教育等领域复杂的联系中辨析其价值,评价其功能。这就显示出著者强调青年文化的“结构性”的意义。当然,对“结构性”的强调带来的“空间感”,也可能会冲淡对青年文化思考的“时间感”,即历史意识。著者对此颇为警惕,我们看到他对网络文学的民族主义问题的探讨,就深入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但在对其他现象的思考和评析中,历史感则相对淡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