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学决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20年的积累,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数据积累已经具备相当水平。各级政府和各地区在电子政务平台、数据采集、信息共享和安全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已初见成效。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已从建立信息系统阶段过渡到深度运用和决策支持阶段。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面对浩如烟海的数据,缺乏有效的提炼和挖掘分析是困扰我国各级政府的一个突出问题。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因为信息掌握不充分而决策失利的教训。
比如1994年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由于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因此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在谈判开始时形势很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代表称坚决支持中国,但是希望中国解决18万吨的羊毛进口配额。如果中国同意这个18万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全力支持中国就会使西方国家的谈判营垒出现分裂,那么中国复关的机会就很大了。但是来自我国政府一些部门的意见是只能按16.9万吨这个数字谈,最后拒绝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要求,于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坚决站在美国方面与中国进行了非常强硬的谈判。实际上1994年中国进口了31万吨羊毛,远远超过18万吨的要求。当时一些政府部门的信息管理未成系统,以致连全国每年进口多少吨羊毛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而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却知道当时中国平均每年是进口22万吨,他们要求18万吨并不过分。结果中国因为对自己的信息掌握不充分而错失了1994年加入WTO的机会。由此看来,数据挖掘与分析应用对科学决策是何等重要。
二、数据挖掘的功能与运用
数据挖掘最基础的功能是提供终端用户的查询和报表工具,以支持用户对原始数据的访问。电子政务系统中的业务信息纷繁复杂,传统的查询和报表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对业务变化的快速反应,而IT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常常难以达成默契。数据挖掘能使用户及时、灵活地访问原始数据,同时是以决策者看业务活动的方式来展示信息,而不是以数据库的组织方式来展示信息。
现有的数据库系统虽然具有高效地实现数据录入、查询和部分统计的功能,但是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律,不能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电子政务需要一个智能化的辅助决策系统。而数据挖掘是一套具有数据挖掘功能的信息处理技术,主要特点是对数据库中大量的业务数据进行抽取、转化、分析和其他无形化的处理,从中汲取辅助决策的关键数据,为政府重大法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比如在宏观上通过对各种经济数据的挖掘,确定未来经济的走势,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整政策;在微观上,对经费拨款申请中的欺诈行为进行反制,可以根据数据挖掘制定防欺诈的方案,分离出导致欺诈和实际行为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的判据,精准地甄别和标识出最有可能存在欺诈问题的记录和经费的申请文件等。
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数据挖掘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包括环保监测和预测、税务征收、公共卫生、教育及人口普查等领域。在这些应用当中数据挖掘工具以新的方式将数据展现出来,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监管质量,而且将数据转化成更有意义的报告,为高级管理者决策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2006年,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曾对美国218位政府部门的CIO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当年3月出版的《The Challenges and Promises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中称,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在2005年十大技术主题中名列第五,Gartner预计,2008年它将升至第二位,紧随移动办公之后。
在美国,税务部门与Teradata合作部署企业级数据仓库(EDW)系统。该系统能够从几个外部来源匹配内部资料。这些匹配有助于鉴别企业和个人是否正确注册,是否逃税、漏税。在Teradata数据仓库部署之前,税务部门不能从各项税收制度中轻易地分析或评估数据,工作人员只能手动生成一个小的数目报告,用来比较少数几个税收项目。然而,完成这些报告所消耗的时间和密集劳动,致使许多违规纳税人未被发现。为了实现跨系统的信息交流,税务部门决定建立一个数据挖掘分析系统,以能够在后台系统编辑所有数据和使用信息。在该计划实施的前3年内,密苏里州税务部门收回了近2100万美元的拖欠和低报税款。
在意大利,MIUR是政府中最复杂的管理机构之一,掌管了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大学和研究机构。从2002年开始,该机构应意大利政府的要求,部署了一套数据挖掘分析系统,该系统为政府教育决策部门提供数据分析支持,以判断当前分配的教育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仅如此,由于在意大利人口南北迁移活动频繁,教育资源的地区均衡性经常发生变化。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对资源规划带来的严峻挑战,该系统提供一套预测工具,以发现中短期内经济政策产生的移民潮对教育资源的匹配度产生的重要冲击。正是依靠这一系统,意大利教育部门发现了在Calabria 和Emilia Romagna地区经济政策变革对班级规模产生的强大反差。这一预测工具为政府规划教育资源的分配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
在加拿大,环境保护部门的空气质量研究分部(AQRB)与SAS合作建立了一整套数据挖掘系统,来帮助检测和分析大气中的气体成分,确定人类活动对大气质量的影响。这一系统管理和记录加拿大乡村40多个地点的空气质量数据,分析结果并向政府、工业、学术界和公众政策制定者报告信息。通过应用这一系统,该部门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并将这类数据转换成新的知识,刷新了之前对大气成份和大气处理中的现状和动态变化的理解。此外,该系统还帮助AQRB 在之后开展的包括检测气体、微粒和加拿大境内的化学废弃物,向科学杂志报告数据,为详尽记录长期大气变化的大型科学评估报告等项目提供至关重要的立论依据。
三、加大数据挖掘推广使用力度
我国一批重点的信息化工程,包括金审、金盾、金税、金土、金质和国家信息化的内网已经基本建成,并且投入运行。这些系统的信息公开、在线办公、公众参与、互动对话等功能已经逐步实现。全国各级政府网络的总体拥有率已经达到90%。同时,大部分对大规模信息数据处理需求较为迫切的核心部门已经率先具备了对信息资源和数据进行规划、采集和维护的能力。这一切都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已在复杂的数据挖掘应用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为未来其他部门大规模应用数据挖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和启示。
比如中国海关总署以往的统计报表仅提供事实而缺乏分析,因此无法掌握数据中大量的隐藏信息,只得依赖经验作出判断。1999年,他们提出了建立开发执法评估系统的构想。经过一年的筹备,2000年,中国海关执法评估系统开始启动。正是这一系统,在关税催缴、价格、贸易处理和海关物流等方面大幅提高了评估水平。据统计,2000年到2003年间,执法评估系统共检测出4200多个违法案例,这些案例已经提交给强制执行部门。除此之外,执法评估系统动态监视了海关业务的方方面面,如关税催缴、限制性贸易措施的执行以及加工贸易的监管。通过实施这个系统,中国海关可以获得更少的人为因素的量化评估,减少根据经验的判断,而且把单独的各个案例研究转化为规律性研究,用于趋势分析。
又如农业的大规模普查是巨大而且复杂的工作,需要数据分析。国家统计局2006年底进行了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此次农业普查是为了准确掌握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农业生产要素的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情况,查清农村和农民的基本状况,为研究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决策依据。因此,依据基层数据汇总生成汇总表只是农业普查数据开发利用的第一步,进行数据分析提供决策依据才是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统计局选择美国SAS软件公司的软件搭建了普查数据的分析专用平台。这个数据分析平台也将为农村统计调查新一轮样本轮换做好准备。农村统计调查新一轮样本抽选将于2009年正式实施,需要进行样本重新抽选的调查网点包括农村住户调查、农产品调查、畜牧业调查和农产品价格调查等。此次样本抽选的工作都需要在数据分析平台基础上,通过对农业普查资料进行大量的分析和数据模拟才能完成。
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方案,原则上要有两个以上可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
2、方案提出后,要广泛征求全系统党员、干部和有关方面的意见。
3、召开局党委会讨论决定,达成一致意见。
4、决策实施中,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加强督促检查和信息反馈。如需对某些决策进行调整或变更,仍应由局党委会讨论决定。
二、下列问题应由局党委会讨论决定:
1、本单位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规划。
2、本单位经济工作的目标、思路、政策及规定。
3、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思路、措施及对策。
4、党建工作方面的重要问题。
5、属建设局管理的干部人事任免;其它需要提交局党委会议讨论的人事安排。
干部人事任免要坚持干部任免程序:(1)民主推荐;(2)组织考察;(3)向局党委主要领导汇报考察情况及建议;(4)召开局党委会议讨论决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32-02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中考英语的考察方向也由单纯考察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知识记忆能力转向为综合素质的考察,突出了听力、阅读,更注重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核。同时,考察知识范围更广,学科的相互渗透更加突出。这些变化给教师在中考复习中如何正确把握复习方向,采取适合的复习策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做好中考英语复习,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研读考试文件,找准复习方向
在开始中考英语复习之前,初三英语组的教师应该首先找出历年的中考“考试说明”文件,研读历年中考考试出题和考察的方向和精神,把握出题的动态,为中考复习找准方向。另外,认真研究历年中考真题,分析各个知识点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分值分布、难易程度等,明确考察的重点、难点,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案,减少复习备考时的盲目性,提高复习效率。例如,我们研究考纲和教学大纲,均发现近年来听力内容更加丰富、接近生活,阅读材料往往出现近期出现的热点问题等,这些都说明中考英语越来越接近实用化和体现生活化,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考察。
2 制定复纲,合理安排策略
考场如战场,要做好中考复习,就必须要有合理的复习策略,科学指导复习过程,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我们常把初三的中考复习按学习的规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面的知识复习阶段,该阶段以教材知识的复习为主,强调学生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的巩固和掌握;第二阶段是将学科内容按各自的特点分类复习,例如词汇复习、语法复习、阅读复习、听力复习、写作复习等,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分类,提高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三阶段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主要通过检测、考试等手段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留死角。通过这样的复习思路,可以让复习目的明确,思路清晰,使复习的效果大大提升。
3 通过全面复习,巩固知识技能
全面复习阶段是中考英语复习最重要的阶段。通过这个阶段,让学生对英语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个阶段的复习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做到全面覆盖、脉络清晰、难易结合,提升信心。具体的复习包括词汇、语法、完型、阅读、写作、听力的复习。
3.1英语词汇的复习
英语词汇是英语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词汇的复习首先要求学生能够认识、理解、记忆单词,然后才能谈得上单词的运用。所以,教师要将所学的单词按照一定的方式加以总结、归类,找出识记规律,教给识记方法,对重难点、常考点的词汇加以总结,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又好又快地掌握初中英语词汇。
3.2英语语法的复习
初中英语的学习并不要求学生对英语语法有过深的研究,只需要掌握常见的语法知识点即可。所以,语法的复习应该以基础复习为主,强调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能力,避免语法的复习陷入过深、过偏、过难的境地。英语语法的复习要结合实际运用,提倡在练习中掌握语法知识,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
3.3完形填空的复习
完形填空是对学生在某个场景下的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近年来,完形填空的考查方向已经逐渐地由偏重语法知识转向于偏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的考查。从此来看,也反映出中考的考查方向更加的综合、全面。因此,要做好完形填空,就要求学生具备考纲所要求的基本词汇量,熟悉常见的语法知识,还要具备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全文内容,找出空缺内容。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在面对各种材料的完形填空题时,能有规可依,有则可循。
3.4阅读理解的复习
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的重难点,是对学生阅读文章、理解句意、概括大意、提炼升华等综合能力的考察。常见的考核方式有:快速阅读,要求学生只需要快速浏览文章,找出问题的答案即可,考察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判断对错,判断给出的内容是否与文章原意一致,考察学生对细节的理解能力;选择最佳项,要求学生对所给出的答案进行对比,找出最适合问题的一项,考察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能力等。阅读理解的复习要注意阅读技巧的锻炼,培养学生跳读、倒读、猜词的能力,同时,增加阅读训练,培养语感,提高阅读的效率,解题的能力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3.5英语写作的复习
英语写作考察学生对常用词汇、短语、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写作复习中,要注重学生的写作训练,强调结合生活场景,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学生作文,在课堂上进行讲评,让同学们与自己的文章进行对比,自我检查,及时解决问题。另外,也可以让学生们相互评价对方的作文,找出对方的文章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再由教师修改,分步骤,有计划地提高进行写作复习。
3.6英语听力的复习
由于新课改理念强调英语知识的生活化和实用性,所以近年来对听力的考察越来越重视,考察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更加接近现实的生活情境。然后,由于我国并非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导致学生的听力学习始终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结合各种语境培养学生扑捉关键信息的能力,特别是时间、金钱、颜色、大小、人名、关系等。
4 注重学法渗透,引导课下复习
由于复习的时间有限,要想收到最好的复习效果,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复习时间,更要充分地利用好课外时间,指导学生科学复习,自主学习,提高复习效果。课外时间包括课前和课后的时间。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前主动看书,积极预习课上的内容,整理归纳知识点,在课上根据预习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听讲。同时,指导学生在课后自主整理笔记,讨论交流课堂中的疑问和难点,逐个突破。
在专项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教给解题方法和思路。并不是每一个方法都适合所有人,所以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同时也要适时地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帮助学生分析和查找学习中的漏洞和不足,制定适合学生自身的复习计划,切实巩固薄弱环节,提升优势部分,提高复习的效果。
及时对复习的内容进行考察,通过考察结果来反馈复习效果,找出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并马上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查漏补缺,避免问题的积累和反复。鼓励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对考试和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反复训练,克服问题,弥补知识漏洞,全面提升。
5 关注学生心态,疏导不良心理
中考的复习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期间免不了大量枯燥的记忆、重复的考试、讲解等,同时,学生之间的成绩竞争也会非常激烈,家庭压力随之增加,使学生背负较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心烦意乱、出现松懈等情况。所以,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主动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适时加以劝解和开导,是学生能保持心平气和地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树立良好的心态,从而发挥出自身的真实水平。
总之,中考的复习时间有限,但是我们的复习方法是无限的。在中考的复习中,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复习前了解政策,科学制定复习策略,认真落实复习计划,教给经验,教会方法,及时总结反思,适时调节学生心理,使学生有足够的知识、信心来迎战中考。
参考文献:
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2000年公司改制以后,公司董事会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把握机遇,科学决策,通过10余年的公司治理,使公司生产经营取得了丰硕成果,企业综合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自2008年以来,公司共新签合同额131.78亿元,完成企业营业额134.62亿元。事实有力地证明,公司科学决策推动着企业科学发展。
着力构建科学决策机制
自2000年公司改制以来,为提高董事会决策科学化水平,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中铁五局六公司董事会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一是进一步健全了科学决策体系。公司董事会把“定方向、决大事、控风险”作为重要职责,在明确界定“三重一大”、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的同时,始终站在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高度,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公司治理、战略决策、绩效考核、资源调配、投融资、项目管理以及对企业经营集中管控和指导协调上,忠实代表股东意志,维护股东利益,妥善处理好公司、员工和其他相关人的权益。同时,公司还十分注重强化与外部董事的沟通与联系,保证外部董事能及时、充分了解和掌握决策信息,从而确保了公司董事会决策的科学稳健。如:在公司总部迁址重庆、购置高铁、地铁系列铺架设备等重大事项决策和决议执行过程中,公司董事会坚持做到决策前议案评审制、决策中民主集中制、决策后跟踪督办制,确保了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这些年企业发展决策情况来看,没有出现过任何决策性失误。二是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公司坚持分类考核、分级考核、突出班子、覆盖全员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公司对下属单位的绩效考核办法,突出经济增加值和价值创造力权重考核,加大考核与薪酬挂钩力度,使得考核更加合理、精准。三是进一步强化了内控和全面风险管理。从2008年中国中铁整体上市以来,公司将全面风险管理融入企业日常管理体系之中,以投融资管理、财务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等关键风险点为重点,加强风险内控体系建设,提高风险评估、识别、防范等能力,努力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保证了公司在重大问题决策、经营承揽公关活动、各种合同签订审核过程中切实发挥好法律合规部门的作用,确保了依法合规,不留隐患。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自公司改制以来,公司董事会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始终按照公司各个时期《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所确立的方向,依靠战略引领、战略优化,不断推动企业按照预定目标和规划理性发展。
在发展方向上:公司紧紧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机遇期,始终坚持以份额最大化、管理最优化为目标,充分发挥科技、设备、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把多业并举当作抵御风险的大前提,形成了“在发展规划上坚持立足长远,在发展速度上坚持好中求快,在发展质量上坚持效益优先”的发展思路。公司在做强做优做大铁路铺架主业的同时,通过加强科技研发,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发展水平,走出了企业发展仅限于普通铁路铺轨架桥单一施工生产的经营格局,先后成功打入了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铺架及制梁、城市轻轨地铁等施工领域,产业板块发展比例从“十五”末期的“631”发展到“十二五”时期向“4321”宽领域扩展,初步形成了铺架、预制构件、城市轨道、其他工程为主的“四大板块”,从而构建了“主业突出、多元并举、协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
在发展定位上:公司坚持差异化、专业化发展路径。一方面,公司着力强化施工生产能力,抓住铁路建设的机遇,全力做强做优做大。另一方面,公司努力培育特色优势,积极提升专业化水平,促进其做精做优。
在发展路径上:公司在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了不懈的改革探索。一是把实施精细化、标准化、集约化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实,把“企业战略管理、经营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施工生产管理、安全质量管理、信息管理”等纳入标准化、集约化管理的组成部分,将精细化、标准化、集约化管理同“三标一体”企业管理和认证以及信用评价等基础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二是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公司通过认真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把科研开发和科技投入的重点转移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持久盈利能力上来,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解决加快发展带来的突出瓶颈问题,全面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公司整体施工水平和技术实力实现了较大跨越,大型箱梁预制、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无缝线路施工、城市轨道交通等主要技术领域和主要技术装备已达到国内同行业或国际先进水平。
调整结构兼顾制衡
公司董事会把改革调整当作提升效率的重头戏,根据“统分结合、兼顾制衡”的运行机制,加快管理体系改造工作。一是推进组织结构调整。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按照产业布局的要求,公司加快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造,着力减少管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整体执行效率,实现了组织层级之间信息畅通、运转高效、监管到位。二是推进人员结构调整。在公司及项目两级班子成员的分工上,更加注重各自的特点和专长,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确保“各方平安”“创誉创效”。在合理分工基础上,注重协作,充分发挥班子成员能动性,做到分工不分家。三是推进管理方式调整。公司把安全质量视为立企之本,以推行精细化、标准化、集约化、架子队管理为契机,坚持“主要领导用主要精力抓决定全局的主要矛盾”,构建了安全质量包保体系,先后实行了领导分点包片制度、项目预警管理制度、安全总监负责制度、工序实名制度、风险捆绑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项目管理日趋规范有效。
向管理要效益求发展
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8年2月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之后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实施落实“两区一带”战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态势出现了由“风生水起”转向“千帆竞发”的良好局面,显示出我国制定的若干个区域经济规划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和引擎作用,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2011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暨区域合作座谈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广西南宁召开。
2011年12月23日至24日,时至冬至,我国北方已是冰天雪地,而八桂大地却依然树木葱郁,鲜花锦簇,瓜果飘香,绿城南宁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出席本次会议并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出席会议并致辞,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林念修出席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主持会议开幕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和经济协作办(经济合作办、招商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同志应邀出席会议。
杜鹰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要正确认识宏观经济形势,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工作决策部署上来,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对地区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切实加强对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的研究。今年以来,各地区经济增速呈趋稳态势,西部地区继续保持领先,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速度延续了快于东部地区的良好势头,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地区经济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局。但必须看到,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的特点,当前地区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隐忧,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中西部地区面临“赶超”与“转方式”的双重任务,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压力进一步加大,明年地区经济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需要我们予以高度关注,要自觉把地区经济工作融入到宏观经济工作中去,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工作,推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杜鹰同志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他指出,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国家相继批准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我国区域政策体系不断形成和完善,并日益呈现出细化、实化、差别化特征。不断完善的区域政策大大增强了政策的针对性,有效解决了区域政策空间尺度过大和宏观政策“一刀切”的问题;更加明确了各区域战略定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无序过度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有力推动了发展理念的转变,为解决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探索了新路;统筹考虑了国家战略需要和地方发展实际,更充分地调动了中央和地方积极性。不断完善的区域政策,符合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完善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意义重大、作用特殊。
杜鹰同志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地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以推进重点地区发展为抓手,破解协调发展难题;以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为基础,充分发挥不同区域比较优势互补以加强区域合作交流为纽带,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以政策细化实化差别化为着力点,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努力保持近年区域协调发展的好势头,加快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按照这一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二是继续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发挥条件较好地区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区域政策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布局的有机结合;四是做好几个专项工作,重点是抓紧编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加强国土整治,促进流域治理,拓展区域合作领域,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五是进一步完善区域政策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作了题为《巩固好成绩、把握新形势、扎实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项工作》的工作报告。范恒山同志指出,过去一年,地区经济工作全面推进,一是坚持重点地区突破带动,进一步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二是立足可持续发展,不断开创专项领域工作新局面。三是围绕提升层次与水平,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区域合作、对口支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些重要战线工作取得突破进展,各地地区工作扎实推进。
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服从和执行上级的决定,缺少办学自主权,对高校领导决策水平要求不高,对高校管理决策的研究也不多。在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学校机构复杂,办学层次增多,高校的办学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管理也由“执行型”向“决策执行型”变化。《高等教育法》颁布后,高校具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当前的高等院校与商业机构一样也是一种组织,同样面临着各种风险的考验,这就对高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决策,是衡量高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学校的兴衰存亡也将起着决定性作用。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找个管理过程都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而开展的。对高校的主管人员来说,决策是最重要、最困难的,最话费精力和最冒风险的事情。对于高校各级管理人员来说,研究决策科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决策问题的提出
在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等领域,如何提高管理者决策水平,实现科学管理、科学决策,降低决策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对高校的管理决策研究较少,取得的成果不多。在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形成了两个职能迥异的部门:学术部门和管理部门。学术部门将大学的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其组织文化是专业文化,用专业手段进行教学,用专业标准组织知识和评价学生成就,而管理部门将专业世界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其组织文化是管理文化,突出对工作业绩的追求。这两个部门形成高校“学术与事业单位相结合的矩阵”状态,使高校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结构特征。这种异质性结构特征决定了高校管理决策既不同企业决策,也不同于行政管理决策,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面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可以更容易获得国外高校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信息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国外同行的压力。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打破,新的机制尚在建立之中的特殊时期,高等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管理者作出决策时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限制。在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的大背景下,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层次丰富、办学校区增多后,如何转变办学观念,控制办学成本,提高办学质量是大多数高校管理者以前从未涉及过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信息获取的同步性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的上述办学特点的变化,决定了高校领导不能再墨守成规,必须加强对高校管理决策的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和决策水平,才能降低决策风险。
二、科学决策在新建本科院校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领导决策是指党政领导者或领导机构为履行领导与管理职能而进行的一种制定政策、对策的活动与行为。整个领导与管理系统的作用与成效如何,关键在于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
1.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
科学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是领导工作的主要矛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是全局工作成功的关键,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各个方面,关系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领导活动中,由于领导具有“统领”、“引导”的整体管理功能,领导决策规定了组织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成为组织行为的指南和准则。
2、领导决策是领导与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党政领导者处于管理的中枢地位,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决策并对执行决策的活动进行指挥。领导决策的科学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领导活动的进程,同时也是检验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和领导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在从事领导活动时,必须充分关注和投入于决策的准备行为、抉择行为、执行行为和修正行为之中,为优化自身的决策活动、提高决策水平而积极努力。
3.领导决策是保证管理高效化的重要前提
领导与管理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制定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科学的领导决策。领导活动的历史和现实告诫人们:一个正确的领导决策是将全部领导行为导向成功之途的重要前提。反之,则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倘若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整个领导与管理系统产生负功效,所谓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也就无从谈起。
商场如战场,我们身处21世纪的今天,是以高端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网络科技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更是瞬息万变的时代。21世纪带来了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全球化和一体化。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气息的人类社会的新纪元,企业要发展壮大并挤身于强手如林的商场而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善于科学决策、开明民主并且有高度战略性眼光的企业家才是领导企业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所在。
一、科学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1、决策是管理中最主要的职责。
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管理的一切方面和一切环节都离不开决策。就企业来说,它的经营方向、投资方向、产品品种、质量、成本、利润等目标的抉择,人员的使用分配,都属于决策职责。有管理就有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最重要内容。作为企业领导,在从事企业管理工作过程中,其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决定领导工作的成败。决策失误是领导者最大的失误,所谓领导就是领导者带领、引导被领导者实现某个目标,完成某种事业的活动过程,而领导者的决策就规定了事业的发展方向,规定了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因而它就成为行动的指南和准则,正确的决策能引导国家和企业建设事业的胜利前进,错误决策竟导致失败和倒退。管理者经常做决策,领导的级别越高,做的决策越重要。重大决策做错了影响非常深远,把属下的人当炮灰,在外面市场中变成牺牲的枪靶。管理上有一句名言:一个错误的决策100个行动也无法挽救。因此,作为管理者面对国内、国际竞争环境复杂多变的今天,如何把握大局,科学、有效的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是每个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2、科学决策是竞争形式的需要。
在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风云不断变化,竞争日益激烈。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或部门,要前进和发展,就必须在各种尖锐挑战和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决策。优柔寡断,就会坐失良机;而仓促决定,又会造成严重损失。在这个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战略的制定和选择关系着企业参与市场较量的成败。由于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受到外界环境、接受到的信息、个人因素以及组织的局限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限制了企业战略的理性决策,因此严峻的竞争形势,要求管理者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能审时度势,统观全局,不失时机地做出可行、有效的决断。在对外部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组织自身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并识别未来的机遇与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形成企业自己的战略思想和目标。
3、科学决策是提高管理效益的根本措施。
决策的科学化程度直接决定着管理的效能。现代管理的大量事实表明,决策正确,会带来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决策错误,一着不慎,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美国联合飞机公司,由于总裁决策得当,使公司在70年代营业额增长四倍半,年盈利高达3.2亿美元。同期的洛克希收音机公司,由于决策失误,以致濒临破产的边缘。我国某些企业在考虑上一些新产品的时候,由于决策之前没有搞好市场调研,在决策实施之后,发现市场发生了变化,但此时为生产新产品的固定资产已经形成,并且部分产品已经投料,如继续生产则会造成产品积压和浪费;如停止生产,新固定资产就会闲置。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大干不成,不干不忍,骑虎难下。
二、当前影响领导者科学决策的主要心理因素分析
1、决策动机。
所谓决策动机就是决策者发动和维持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促使决策得以进行的内在动力。管理者作为决策者其决策动机是由一定刺激的因素引起的,这些刺激因素无论是来自管理者的外部还是由管理者自身的体验、愿望和行为引起的,都会促使管理者产生要解决问题的决策动机。决策动机要求管理者必须搞清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特点、原因等。管理者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决策。因此决策动机是一个管理者进行决策、确定目标的重要原因。同时决策动机的产生对管理者的活动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管理者的决策动机决定管理者决策活动的倾向性和选择性。管理者的决策动机一旦形成,就会使实现预期目标的意义明确起来,从而使管理者在众多的选择和方案中尽快选择。其次,决策动机决定着领导者决策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直接影响着管理者决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一般来说管理者只有具有水平较高、强度较大的决策动机,才会在决策活动中确定明确的决策目标,并为之采取积极的行动,这样的决策动机对决策活动的推动力较大,通常能对决策活动起一定的强化作用,决策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2、从众心理。
管理者能否科学的决策,最关键的是在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时,不能只依赖于以往的经验,机械地模仿社会上一般人都已经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必须大胆创新。从众心理较强的管理者缺乏独立性,在习惯势力和环境压力面前腽肭国王随波逐流。这样的管理者根本不可能作出独创性的决策。管理者决策过程中的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第一,对上级领导惟命是从。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管理者在上级面前唯唯诺诺,惟命是从,进行决策时看上级的脸色行事,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从众心理比较强的人不可能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创造性的做出决策。第二,决策时被动地模仿别人。有些管理者在拟定和选择与众不同的方案,遇到问题时,总是左顾右盼,没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案。第三,屈从公众的舆论和多数人的意见。害怕自己的决策同公众的舆论和多数人的意见发生偏离,引起公众不满,在公众的舆论和多数人的意见的压力下,会轻易放弃本来是正确的方案。
3、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一个人对某种刺激总是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管理者的心理定势常规性决策中,通常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可以帮助管理者从以往的经验中尽快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在一些非常规性决策中,它又妨碍了新的决策方案的拟定,使管理者趋向于某种固定的反应倾向,失去灵活性,把过去的经验变成了束缚人的桎梏,妨碍管理者的新的方式,创造性地运用过去的经验解决新问题。其中,偏狭和刻板是容易使人形成心理定势的两种不良的性格品质。偏狭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偏狭,思路狭窄,心胸不开阔,有些人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思想上总是偏见。刻板是指一个人思想和行为保守,缺乏灵活性。偏狭的性格特征直接影响管理者的思维的科学性和广阔性,在研究问题和设计方案时,往往只抓住问题的一个方面,企图在没有任何矛盾的情况下进行思维,看问题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刻板的性格特征直接影响决策者的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在决策中他们往往只相信自己的经验,爱凭老经验、老办法进行决策,不愿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在决策过程中变通性比较差,不可能创造性的进行决策。
4、自我辩解心理。
自我辩解心理是人们为了减少由于认知不协调所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而为自己的行为、信念和情感进行辩解的心理倾向。绝大多数人都有为自己的行为、信念和情感进行辩解的动机。当做了某一件事情时,如果有可能,他会尽力使自己和其他人相信,这是意见最合情理、最合逻辑的事情。因为人们选择的对象很少是十全十美的,而放弃的对象又很少是全无可取的,为了减少这种不协调,人们往往尽力去寻求使自己放心的信息,以求获得“自己的决策是英明的”这样的安慰。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自我辩解心理,会直接干扰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修正与完善,干扰决策的优化。自我辩解心理会使管理者夸大自己选定的方案的优点,缩小其缺点,不愿获取对自己所做决策的不利信息。因此,某一项决策一经作出,管理者往往只愿听赞成意见,不愿听反对意见,特别是那些自我辩解心理比较强的管理者,明明在决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已经看出错误,却不肯改正,结果只能给工作带来更大的损失。
三、如何提高管理者科学决策的水平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异常迅速,市场经济的竞争非常残酷,新的时代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知识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学习努力从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上下工夫,了解最新的科技和市场动态,努力拓宽国内、国际视野,自觉地增进对世界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了解,不断提高判断复杂情况和进行战略性思维的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习现代决策知识,树立现代决策理念,重视发挥专家和咨询机构的作用,使领导决策和专家辅助决策结合起来。下功夫学习一切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正确判断实际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真实、客观的依据。
2、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责任感。
管理者的责任感是产生决策动机的最重要的情感因素。高尚的道德品质是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个管理者的道德与社会责任感是他们对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在现实生活中,管理者由于道德品质低下而危害社会和群众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管理者应注重加强对道德品质的培养,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引导下,作出对社会和企业更加有利的决策,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社会价值。
2006年12月22日,省委召开重大课题调研动员会。省委决定,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围绕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确定一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集中力量开展调查研究。
省委书记杜青林指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目的是着眼长远发展,深刻认识省情,完善发展思路,制定切实措施,使各项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开展这次重大课题调研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务实之举,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是筹划好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基础工作,是不断开创新局面的现实需要。要通过调查研究,把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全省干部群众的智慧和精力集中到推进科学发展上来,不断谱写我省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杜青林强调,这次重大课题调研,要着眼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突出调研重点。既研究当务之急、当务之重的问题,又要研究关系根本、关系长远的问题;既要搞好经验的总结,又要进行问题的探索;既要反映实际情况,又要提出对策建议。
怎样搞好这次重大课题调研?杜青林要求:一要明确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调研的指导原则,做到了解实情有方向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调研的思想方法,做到分析实质有原则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调研的检验标准,做到提出决策有科学性。二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勇于突破观念陈规,冲破思想桎梏,敏锐地发现新事物,勇于接受新观点,科学总结新经验;要敢于坚持求实精神,了解现实情况,反映真实问题,提出务实建议;要敢于拓展观察的新视野,挖掘思维的新深度,实现认识的新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三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情况。四要注重把握规律。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注重把握带规律性的东西,把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特别要注意总结和研究各地创造的体现中央精神、符合四川实际、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做法。五要讲究调研方法。可根据调研课题,采取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对比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并注意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和信息。杜青林强调,此次调查形成的报告要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制订计划,组织精干的力量,派出得力的人员,集中精力抓紧抓好调研,保证按期保质完成任务。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01-02
一、项目建设背景
2009年末,哈尔滨市委在十二届七次全会中提出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城市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城市设计,着重强调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按照“特色、和谐”的理念以及总体设计的要求,为提高哈尔滨市城市设计水平,哈尔滨市在深入研究当前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组织引进并开发了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科学决策系统,先后为哈尔滨市松花江沿岸景观设计及哈尔滨市百日城市设计等省市重点项目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并将100余项中观及微观城市景观设计纳入系统,加以三维辅助分析,为城市设计提供了更加科学化的依据,起到了重要的辅助决策作用,从而提高了规划审批的工作效率,系统成果总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科学决策系统是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城市空间实体的重建和模拟,准确地描述城市立体空间布局,实现对城市建筑形态、单体建筑立面及色彩等多要素的有效控制。目前,北京、南宁、广州、厦门、重庆、武汉等国内大城市都已超前谋划并大力投入,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规划、建设、管理、交通、旅游等行业中,让城市空间信息在服务、分析、决策和展示能力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项目建设解决的问题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决策系统的建设,可以将规划局目前建筑方案的二维审批模式转变到三维审批并辅助规划决策,并可利用GIS和VR技术,以3D建模互动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如实表现三维信息;建成后的系统可应用于城市街景景观设计和规划方案成果的比选,通过调整建筑单体的纹理、位置、形体、高度、然后输出规划效果图,甚至是多媒体的动画展现,决策者还通过在三维的场景中任意漫游,可以发现许多不易察觉的设计缺陷,减少由于事先规划不周全而造成的无法挽回的损失与遗憾,从而打破规划设计在地理空间信息表达和处理方面的限制。
一是通过城市三维规划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应用于规划局业务审批系统,利用GIS和VR技术,以3D建模互动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建筑单体设计方案审批。
二是通过城市三维规划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实现对规划方案、建筑方案的多屏比较,城市景观设计的直观比选。
三是通过城市三维规划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可以辅助城市街景景观设计和方案审批,在真三维立体空间中实现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对城市街道设施和广告等街道小品进行空间信息化管理,辅助城市色彩和灯光照明效果分析等三维街景信息化管理。
四是通过城市三维规划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可以用于公众服务,将城市三维数据和重点项目的规划方案及成果进行网络。
三、科学决策系统功能及特点
科学决策系统具有模型编辑、空间测量、查询统计、动画导航、交互浏览、鹰眼导航、控高分析、日照分析、通视分析、视域分析、指标分析、拆迁分析、绿地分析、方案对比、视觉走廊、设施管理、色彩分析、街景断面分析、三维、搜索定位、项目评价、二三维联动规划审批等二十多项功能。系统对于直观展示城市规划及现状提供了丰富的手段。
系统对客观世界的表达能给人以更真实的感受,它以三维立体视角给用户展现地理空间现象,不仅能够表达空间对象间的平面关系,而且能描述和表达它们之间的垂向关系。三维实景数字化模型辅助系统是从数据结构到空间查询和建模分析都建立在三维数据模型基础上的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实景数字化模型辅助系统通过有效集成各种现有规划管理服务,并逐步融入传统的规划审批流程中。
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系统将二、三维GIS结合到一起。将传统的二维GIS中的一维、二维对象置于三维立体空间中,存贮它们的真实几何位置与空间拓扑关系,以表现这些对象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和与其他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无论在对象的建立、编辑、修改、存储的过程中,还是在对它们进行空间操作或输出分析结果时,系统都提供可视化的支持,从而创建真正的基于问题域的交互式可视化场景。
二是系统具备三维空间数据库管理。三维GIS的核心是三维空间数据库。它可由扩展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或由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系统来存储和管理三维空间对象。
三是三维空间分析。在二维GIS中,空间分析是GIS区别于CAD和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特有功能。在三维GIS中也同样如此。空间分析三维化,也就是直接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空间操作与分析,使三维GIS明显地不同于二维GIS,同时在功能上也更加强大。
四是该系统与现有规划业务流程较好地结合。
五是系统具备较好的人机操作界面。规划者能够简单、便利地使用系统,对建筑、环境的规划审批提供辅助支持。
四、三维数据模型分类
第一,地形模型,包括:地形三维模型建模包含山体、水系和植被等地形地貌。
第二,建筑模型,包括:各类地上建筑物、各类地下建筑物、其他建(构)筑物等。
第三,交通设施模型,包括:道路、铁路及桥梁、道路附属设施等。
第四,其他模型,包括:其他模型主要包括除地形、建(构)筑物、交通设施以外的城市要素,可分为辅助系统和美化系统等两个大类。
五、网络平台数据更新与维护
网络平台实现海量影像数据、地形数据、三维场景模型的网络和应用服务。实现城市级海量影像数据、地形数据的更新与维护。
一是对影像、地形的增量与批量服务、管理。包括:城市级海量影像数据、地形数据的与管理;城市分区影像数据、地形数据的增量与管理;城市分区影像数据、地形数据的批量与管理;对已的地形数据的删除管理;
二是三维模型数据增量与更新。系统应具备全场景模型和局部场景模型增量能力。增量时,系统仅将新增的或被编辑过的模型数据进行网络处理,从而仅更新制作平台中有变化的数据。
三是属性数据单独更新与维护。在网络平台数据库中,二维属性信息与三维模型信息是分别存储的。对属性信息的更新,用户可以在后台进行属性信息的编辑。还可以通过网络,更新全部属性信息或部分属性信息,使网络平台与制作平台的属性信息保持一致。
六、项目建设的作用
一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服务于“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决策及三维展示平台;
二是哈尔滨市今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旅游等行业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管理的基础;
三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类业务和会议的交流平台;
四是全面展示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各层面规划成果;
五是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展馆数字沙盘建设的前提条件;
六是将成为哈尔滨市提升城市形象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展示手段;
七是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作为爱城市、爱家乡的载体;
八是系统作为城市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城市道路、交通、旅游、应急、电信、医疗、商业、公共安全、数字警务、市政管线、数字国土、数字房产、数字城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九是保留城市发展和变迁的轨迹。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历史、现状和规划通过三维系统进行表现和保存,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对比,展现城市建设发展的辉煌成就,是城市发展的宝贵历史资料。
七、系统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系统将城市设计概念引入规划建设管理,从空间尺度、形体尺度、色彩关系等方面,以城市三维空间的角度,利用三维辅助决策系统在空间环境中分析建设项目的功能,协调交通布局,建设项目与周边的相互关系,使项目功能性与审美性相统一,并与整体环境相一致。系统面向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借助基础三维数据库、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库等海量数据,虚拟再现城市真实环境,利用空间三维分析功能,让城市空间信息在服务、分析、决策和展示能力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
城市设计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现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市功能以及公共空间的和谐布局和分布的。三维虚拟空间的构建,保障了系统与城市设计空间关系的匹配;同时,通过时间序列的引入,使三维虚拟现实空间与时间完美结合。城市三维空间展示与辅助系统的基础来源于对现实的再现和对未来的正确推演,针对城市设计的三个层面,构建了合理的功能体系。
《淄博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立基于云架构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同时,要求各区县、各学校高度重视教育“大数据”应用,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积极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建立事务处理、业务监管、动态监测、评估评价、决策分析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可视化呈现,为教育管理、科学决策、教育教学提供服务。
为切实将大数据应用落实到各学校,我局从转变教育管理者思想入手,以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培养校长大数据应用意识为着眼点,组织开展了面向全体校长的季度读书活动,分别向全体校长推荐阅读了《21世纪技能》《大数据》《迈向新学习时代――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等和大数据应用有关的书籍,并通过读书沙龙、读书征文等多种方式,加强交流和引导,收到良好效果。
积极探索,注重应用
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Volume)、类型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低(Value)、时效高(Velocity)等特性。除对教师管理、学籍管理、资产管理统一要求外,我们还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科学决策水平,将大数据的应用深入教育各个领域。
1.利用大数据开展网上评教(评校)工作
为积极推进家校共育,我们听取了学生和家长对教育发展的意见,改进了学校管理。我们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学生评教和家长评教工作。全市29所高中学校的103025名学生、101311位家长对所在学校,分学校、班级和任课教师三个层面,按照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不了解四个选项进行综合评价。
网上评教工作,旨在通过家长对学校、班级和学科的满意率和不了解率映射出社会满意度和家校沟通、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和学科地位等问题;通过学生对学校、班级和学科的满意率和不了解率映射出学校校风、班级管理和任课教师教学与管理的问题。
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社会各界(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家校相互沟通和每个学科教学等方面的问题,为我们提高、完善管理水平和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学校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具体到每个年级、班级和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级部管理、班级管理和教师教学等各个层面的满意率,深入挖掘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便于增强学校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利用大数据开展区县教育现代化建设年度测评
我市是最早使用大数据分析督促和推动区县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地市,我们以全市10个区县为评价对象,借助“淄博市区县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展示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涉及的50项评价指标进行数据上传、积累、分析和评价。共上传积累数据材料万余份,涉及全市10个区县各学段的所有学校(含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特教、中等职业学校)。
我们将区县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细分为50个三级指标,针对每个指标要求区县上传工作数据。通过数据的采集,我们对每个区县、每个一级指标和每个三级指标的工作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并分别赋分,形成得分数据库。对得分数据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形成区县年度工作完成情况的最终结果,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形成客观的测评报告,有效地推动了我市的教育现代化建设。
3.利用大数据实现教学质量监控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部门最大的工作目标,教研部门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利用大数据开展分析、研判,以数据分析结论为依据,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主观性,实践了“样本即全体”的大数据理念,对高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可以达到可视化呈现。
学生个性化的分析报告会下发给学生本人和任课教师,方便了教师的个性化辅导,也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在哪些知识点方面还有短板,为快速查缺补漏提供了数据支持。在提供学生个性化数据的同时,我们还针对学校不同层面的教师和领导,提供各种不同的数据,以便进行教学方面的调整。针对不同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角色,提供各种个性化、专业化的报表数据,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为保证我市高考成绩的提升奠定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此外,通过对历次教学质量调研的数据整合,我们还可以提供每个学生历次成绩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学生和任课教师进行持续跟踪式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学;针对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供班级的历次变化趋势、学校乃至区县层面的整体趋势走向,以便进行某个时间段内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研判和改进。
4.利用大数据应对大规模临时性调查分析工作
我们在工作中利用大数据优势积极应对大规模、临时性的调查分析工作。例如,2015年11月,我们接到通知,要求报送我市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信息,包含平均阅读时间、阅读量等。由于该项工作平时没有数据积累,我们紧急编辑农村学生阅读情况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并部署各区县组织学生参与网上调研,全市83496名农村学生提交了问卷。问卷星系统后台自动分析,形成相关数据,做到了准确、如期报送。通过专业网站进行调查,实现了短时间、大容量,同时,节省了大量人力。
又如,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数据调查、信息化工作开展推进情况等,均离不开大数据应用。
立足实际,着眼未来
我们对大数据的利用仍然处于探索性的初步阶段,教育数据与其他领域的数据比较起来,有一些独特之处。正如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技术办公室在《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增进教与学:问题简介》中所指出的:教育中有两个特定的领域会用到大数据,即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对此,我们一方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对大数据工作的规划,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来改进教育决策工作。
在决策分析教科书中,有一个名为“第三类错误”的观点,指的是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错误的问题。决策科学不仅是要在定性、定量分析中选择最佳的政策方案,比这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构建真正的政策问题。我们经常说,什么问题只治标而未治本,实际上表明我们并没有找准真正的问题,或者发现了真正的问题而刻意回避了。但无论是未发现还是刻意回避,都会因政策问题的构建有偏差而无法做出科学的决策。
以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为例。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形成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其最突出特点是城乡二元户籍政策。伴随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转型,尤其是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动的增加,这样的户籍政策显得不合时宜。那么,这是户籍政策改革的全部问题所在吗?其实不然,在现今城市管理中,一些涉及户籍的政策已经和城乡户籍无关,例如,大学生毕业进入一线大城市,往往是找得到工作安不了户口,要安户口得按照当地的落户办法攒够了积分;但另一方面,北京市为引进人才确立了“外埠优秀人才可举家落户京城”的办法,这表明同样是公民但属于优秀人才,在中国流动是不受户籍制度限制的;在高考制度中,北京市户籍的考生,被北大录取的分数线可以低于非北京户口的考生。
那么,解决中国户籍制度真正面对的政策问题是什么呢?是城乡二元户籍制,还是限制外地人口落户本地?其实,这些都不是。户籍政策改革面对的真正问题,是还户籍仅作为人口管理的信息功能,许多看来是户籍制度的问题,例如找工作、考大学,只是地方政府拿户口说事而实现的差异性资源分配。所以,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上的科学决策,应将一些涉及资源配置和分配的政策与户籍因素剥离,要改革的是这些差异性的分配政策,而不是户籍制度。由此可见,如果构建错了政策问题。就无法让决策科学,就算决策规划再完美也终究无法执行,因为我们面对的政策问题是个伪问题、是个次级问题、是其它政策领域要解决的问题。在公共管理实践所遇到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都不断增加的环境下,科学决策尤其要以构建真正的问题为前提。
二、科学决策需要把握价值,卜衡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公民权益的提高,公共政策环境的复杂性程度也较过去增强了许多。一项科学的决策,不仅在动机、规划、效果上要满足公共利益的要求和准则,同时还要对利益相关者所获得的实际价值进行平衡调整,否则决策就很难说是科学的。在这里。决策的科学性并非仅仅是工程或项目总体福利如何,还要看这些福利及其成本的分散状态。我们先看图(图一)中的理论解释。该图是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者詹姆斯,威尔逊提出的有关公共政策利益的成本一收益分散图,图中显示两种涉及公共利益分布的典型状态,一种是成本集中而利益分散,另一种是成本分散而利益集中。作为决策结果,这两种状态都是不理想的,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成本和利益的均衡,不均衡就会带来“搭便车”和“寻租”的政策漏洞。
如在城市管理决策中,我们都无法避免要提供诸如变电中转站、垃圾中转站或焚烧填埋场、高架桥等公共服务设施,这些设施尽管在总体上是提升了公共福利,但的确具有“不受欢迎的公共物品”的特点,其原因是会遭致“邻避情结”和“邻避冲突”,即大家都不反对建造这些设施,但又都反对建造在自家旁边。遇到这类政策方案的规划,科学决策就不只是看这个设施能满足多少居民对用电、处理垃圾等的需要,还要看如何规划才能使得这些设施的成本——对周边居民环境的影响——不是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则规划一定会遇到“邻避冲突”事件。过去我们认为,提供这些设施是为了广大居民需要,其动机和结果都是无可置疑的,因此不顾“邻避情节”的合理诉求强行施工,结果酿成一起又一起群体陸事件。
“邻避设施”往往提供普遍的社会利益,但相对而言设立这些设施所衍生的成本却往往集中于周围居民身上。通过这样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现今很多政策都涉及不对称的利益分配,以及伴随而来的抗争和参与者的受害情绪反应。科学的决策是需要从项目的工程学和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提升到成本效益承担主体的分析上的,忽视承担主体价值的平衡,决策科学也就无从谈起。
三、科学决策需要选对政策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