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控技术双语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 构建基于“双闭环控制”的教学体系
“闭环控制”来源于自动控制领域,是在反馈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输出量同期望值的偏差对系统进行控制,以此来获得较好控制性能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双闭环控制”系统是闭环控制系统的一种,由两个串接的控制器、两个检测器及两个控制阀构成两个回路(内环和外环)。在该系统中,“内环”对进入回路的信号干扰有超前控制的作用,可以减弱或消除干扰因素对系统目标正常实现的影响,有效控制干扰因素的影响扩散;“外环”可以将输出量与系统目标的偏差转换为新的输入量作用于新一轮的控制过程。在“双闭环控制”下,系统的运行效率得以提升使得最终结果与目标要求更为接近。[1,2]
基于“双闭环控制”理论构建如图1所示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在该体系结构中,以学生为中心,以电类专业和自动化专业需求为最终目标,以相关课程标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内容、教学手段及方法为不同环节,构建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为反馈的内环以及由本专业学生质量为反馈的外环。内环的反馈信息由电子技术课程组人员(包含任课教师及学生联络员)及校内实践实训提供,反馈的信息传递到教学计划及内容环节,依据学生质量动态调整和优化该环节,提高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外环的反馈信息由专业课任课教师、行业岗位及社会评价提供,反馈的信息传递到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环节,以对比初期设定的目标,求得偏差进而动态调整教学活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图1 基于“双闭环控制”理论的教学体系框图
3 基于“双闭环控制”理论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要点
3.1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内容 通过对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后续课程及就业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对电子技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而确定电子技术课程教授内容。为贴切市场需求,师生应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向工作在一线岗位的技术人员咨询实际生产和行业发展对课程相关内容和技能的要求;了解学生就业所需知识、操作技能及职业素养;对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会同行业专家确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知识和技能目标。
3.2 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电子技术课程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石,应将知识点与专业相关的后续课程关联、融合,强调围绕专业目标进行系统设计,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确定课程教学大纲时,应力求建立课程之间的关联,使学生重在掌握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重在把知识直接转化成能力的有效链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演讲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教学做一体法、答辩式教学法等,可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教学质量也将随之得以改善。
3.3 采用项目化情景模式,实施个性化教学 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基础学习、应用学习及综合学习几个阶段。基础学习情境以训练主要知识点、基本技能和基本工艺能力为主;应用学习情境以训练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安装测试能力为主;综合学习情境以训练简单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每一个学习情境都包括了资讯、计划与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估等环节,相当于进行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采用项目化情境教学,可以使电子技术课程成为电类、自动化类专业的特色课程,为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开放式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41-02
为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它是区别于“3+3”中高职校贯通模式,不再是物理上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是化学变化。学生5年的学习效率大于以往的“3+3”中高职学习模式。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实训+理论的教学模式,对高年级的学生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这个专业,通过理实一体化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制造业信息化的今天,培养学生在数控技术专业领域中英语应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是中高职贯通数控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随着数控技术发展和应用而逐渐形成的专业英语与现代数控技术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和使用涉外业务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现结合实际工作分析和探讨下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的教学。
一、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
1.基础知识欠缺,学习兴趣不高。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比较贪玩,对于未来没有什么概念,没有感到未来就业的压力,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大部分都是在初中时成绩不理想,基础知识欠缺,特别是英语,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有畏难心理。有的学生基础好点,但知识点掌握不扎实,自信心不高。但是中高职贯通学生可塑性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有专研精神、好奇心强,而且他们这个年龄段是学习语言、掌握技能的最佳年龄段,容易形成牢固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对专业英语学习重视度不够。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好,有些同学甚至被挑选参加市级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数控专业英语”课程安排在第5年第1学期进行,因此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已满足该课程教学要求。然而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总体水平不高。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大多数认为该课程在以后工作中应用较少,所以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专注度不高不长,一旦遇到困难如单词长、专业词汇多等,又缺乏自制力,因此学习效果自然很差。
(二)教师方面
数控专业英语的师资队伍不够完善,很多教师对数控专业英语课程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是学生全面了解数控技术专业的工具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由英语教师担任,虽然他们英语水平很高,但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教学过程方法单一,即讲解单词,翻译句子,很少联系生产实际。我院数控专业英语大部分是由专业教师担任,虽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限,这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主动思考,而是被动接受知识,最终学生无法将英语作为工具去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三)教材方面
现有的《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大多是针对高职学生编写的,普遍将重点放在分析复杂句型和汉译英等,甚至涉及较深语法的从句。忽略了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实际目标。教材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没有考虑中高职贯通学生的特点及现有能力水平。学生从教材中所学的数控专业英语知识,无法应用于现场实际。
以上是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可见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下文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希望对今后的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二、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的解决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1.任务引领,激发兴趣。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知识技能及口语表达能力,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分组讨论组织教学,重点选择数控机床的分类和结构、数控编程以及零件的加工流程等学生已具备的专业基础的内容展开讲解,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专业知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口语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2.增加现场教学,体验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实物、外文图纸和机床英文原版说明书等辅助教学,用简单的英语词组解释专业术语。将复杂的单词与实物对应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数控专业英语是以实用为目的的课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数控专业英语词汇后,可以领学生到实习生实训基地,熟悉普通机床、相关零件的名称、数控机床和操作面板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记住重要的数控英语词汇并现场对各种数控设备进行操作演练并配以英文说明,将课本上的核心词汇及专业知识与现场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印象的同时也表明数控专业英语的实用性。学好这门课是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基础。
3.调研相关企业,了解岗位需求。当前社会经济以及数控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较大的改变,即复合型、国际型和应用型人才。对人才的英语素质要求和岗位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也越来越高。根据调研,我们了解到数控技术应用岗位的专业英语应用要求有三个方面,分别是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企业急需既精通数控技术专业知识又具备数控专业英语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些岗位应用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来满足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完善优秀的教师队伍
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最好是由专业课教师担任,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教学方法。要将传统的词汇和语法讲解上升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或参加相关培训及教师间的交流,提升自身双语教学水平。
(三)选择或开发实用性教材
目前没有对应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材,需要课题组授课教师一起编写教材。编写教材应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出发,结合数控专业特点、中高职贯通学生的特点、实训课程中运用的数控机床类型及毕业后的工作实际,难度适宜,由浅入深,力求向学生提供其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使用涉外业务英语的能力。教材中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课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侧重不同,应适合中高职贯通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够用为度,学生掌握一定的核心词汇后,可以查阅相关数控专业的英文文献和图书,从而获得更多关专业知识,利于今后自学。尽量避免长句难句,采用常用语法,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重语法及翻译,而忽视了应用。
(四)衔接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目标,做好教学效果评估
结合中高职贯通学生及数控技术专业的特点,优化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的课程目标,使得学生在前期学习基础英语时,了解数控技术专业英语在今后岗位中的应用及重要性,后期学习专业英语时有目的性,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工作可以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提升工作岗位实际英语的应用能力。
三、结论
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我们必须立足当前产业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企业岗位发展需求,结合中高职贯通学生的特点及教学实践进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总结教学经验,经常反思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切实做好专业英语教学为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科技交流及科技应用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媛媛.任务教学法在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英语中的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6(11):86-88.
[3]张伟.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贯通教学的探索[J].学园,2014,(17):169-170.
[4]金濯,林彤.高职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策略与实施[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2):58-61.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自2005年独立设置数控技术专业以来,一直将数控专业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经过近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尝试,已经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数控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团队。
一、传统高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学生底子差,学习兴趣不高。我院数控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弱,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抵触情绪。授课初期,学生感觉很新鲜,但新鲜感一过,普遍兴趣不高。
2.教师授课方式不当。数控专业英语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数控专业知识,该课程只能由专业课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师英语口语表达相对较弱,他们容易把专业英语课当成翻译课或是语法课,而且经常过度地讲解专业知识。
3.教材及教法选用不当。数控专业英语教学中,师生普遍反映的问题是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趣味性,并且内容单一、机械。数控专业英语教材的特点普遍都是专业词汇多、句子结构复杂并且偏理论化,这也导致课堂教学偏向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课堂大多较为沉闷,基本是教师翻译专业词汇和解析英文句式,学生普遍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在经历了数控专业英语学习后并未具备正确理解数控专业英语文章的能力。
4.注重书面能力提高,忽略口语能力培养。传统数控专业英语注重专业文章的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忽视口语交流能力。数控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将数控专业原理用英语思维表达出来,用简单的专业英语词汇进行交流。
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我院为了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综合以上提出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多年从事数控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实际经验,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意见和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鉴于数控专业英语对学生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要求,该课程应在大学英语、数控原理与数控系统、数控加工编程及工艺、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专业课程之后开设。否则,学生专业知识匮乏,加上英语基础薄弱,任课老师不得不占用授课时间讲解专业知识,以致难以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目前,我系已经修订了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将该课程由第三学期调整到了第四学期开设。
2.提高授课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学院可以安排从事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的数控专业教师到英语学习机构或者国外系统学习英语,以利于课堂英语听、说、写、译等各项技能的教学。此外,聘请该领域的专家教授进行教学理论指导和专业知识讲座,并以相应的激励机制展开数控专业英语授课教师教学比赛。
3.选择合适的教材,系统备课。合理地选用教材,是更有效地实施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提高授课质量的关键。教材内容应着重应介绍当前最先进的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及加工工艺,还应附有国外数控设备的原版说明书,最好配有教学光盘等较先进的教学资源。学生普遍反映英语学习中背单词难,数控专业术语更难记忆。专业英语教师备课时要强调专业术语的使用及记忆技巧。必要时,课程教学团队可以集中备课,共同探讨授课重难点和授课方式。
4.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我院90%以上的教室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数控专业英语可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授课计划制作电子课件,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激发学生听课兴趣。(2)理实一体化教学。我院数控实训中心设施齐全、设备先进,配备多台数控机床,完全能够满足各种实践类教学环节的需要。(3)类比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可以将一些常见的数控专业术语归纳总结、分类汇总,如机床类、工件类、刀具类、加工类等,以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效率。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列出所学专业词汇,并用连线的方式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5.改进考核评价方式。构建以职业能力提升为中心、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适应、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把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综合测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为学生学习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三、小结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34-02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正逐渐向先进制造技术方向转变。[1]这对我们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学校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探讨符合我校特色的先进制造技术教学模式刻不容缓。因此,我们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课程进行了初步改革探索。
一、教学内容整合及优化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现代制造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产品制造、技术应用、技术革新、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我们的教学要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优化,以便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工程素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先进制造理念深奥,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教学课时较少,难以全面讲述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相关内容。[2][3]由于缺乏适合我们校情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我们结合本校办学模式和本专业学生深造、就业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重点讲述现代制造工艺技术和自动化加工技术两大类,缩讲现代设计和先进制造生产管理模式。现代制造工艺包括特种加工、快速成型技术、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微纳技术;自动化加工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其中数控技术前期专门开设课程讲述,这里就不再讲述。另外,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是一门动态课程,其教学内容与重点会随着相关支撑技术的进步而发展。[4]为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师应密切关注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最新研究成果、应用热点,力求把最前沿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弥补教材的滞后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点,而是要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素质和应用能力。板书和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为达到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授本门课程时应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手段。
(一)讨论式教学
例如在讲授快速成型技术时,预先布置下题目,让学生分组准备,在课下查阅资料,收集关于快速成型发展的最新信息,并做成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主,分组讲授发言,自由讨论补充,最后教师总结。这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过去那种被动的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由于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中应用得还不是那么普遍,许多新工艺新方法学生都没有接触过,也没有条件都去实训。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制作了丰富的课件,收集了很多加工视频影像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适量插入视频播放,深入浅出地讲清了枯燥的原理。比如在学生喜爱的成龙电影《十二生肖》里有一段兽首从扫描到打印成型的过程,整个过程十分生动,学生对此兴趣浓厚,视频直观地展示出了快速成型原理。
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浏览制造技术的网站、网络课程等,网络课程上有丰富的课件、视频、习题、往届学生的大作业等资源;也可以利用微信引导学生更多地去关注像先进制造技术、材料+、军工圈之类的微信公众平台,让学生能第一时间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
(三)现场教学
用课堂板书加课件的方式讲授制造原理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把课堂搬到制造现场,让学生边听边做,边做边学,这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柔性制造技术时,我们采用现场教学,将课堂搬到柔性制造实验室,让学生现场观察柔性系统的各部分组成,通过介绍各部分特点与结构分析,让学生了解现代机械的特点及发展趋向,从而掌握相关工作原理。通过演示,学生对于柔性系统工作过程有了初步认识。这样的现场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图片灌输式讲原理的教学模式。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先进制造技术原理会让学生感觉很高深、很遥远,而学生通过实训亲自动手操作后,会感觉到原理很直观,记忆深刻。楸Vな笛堤跫,近几年学校花费大量资金建立了柔性制造实验室、机器视觉实验室,工业现场过程控制实验室,并拥有按工业4.0标准建设的智能加工车间,数控加工中心,拥有数字扫描3D打印、电火花切割等特种加工设备,为学生建设了实际的工程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资源开设实训项目,设计了一系列实验项目,以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1.学生将典型零件通过三维实体造型零件,选择性地用快速成型光固化法(SLA)和数控加工机床编程加工出来。这个过程能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动手操作,体会增材制造和去除加工两种成型方法。电火花线切割实验不仅能让学生认识设备结构、加工原理、操作方法,更能让学生通过实训体会在加工精度的控制上,出现误差后怎样进行误差分析及优化工艺,而不是单纯的根据设计图形,加工出来就完了。通过实训操作来提高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工程素养,以便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2.根据实验室设备情况,我们还设计了综合实验,比如创新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分小组设计机械作品,选出优秀方案,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加工出来产品。这个过程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工艺规程编制、数控程序编制加工仿真、实际数控加工、装配性能检测。这样的综合创新实验,可以让学生熟悉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使得学生能够面向制造过程,考虑实际工程问题。
3.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室、实训中心,鼓励学生利用资源参加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强的科技大赛。在2015年举办的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我校获得三等奖三项,并在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多次获奖。我们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让毕业生具有项目开发背景。学生能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仿真与虚拟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开展毕业设计,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组织学生到企业了解当前先进制造企业的现状,要求他们写出相关企业的重要产品特征。这能让学生建立现代工业制造思维模式和先进制造工程意识,熟悉不同企业的社会地位、历史、产品分类,并且熟悉本专业在这些企业中的应用,同时,这也能为他们毕业后应聘做好准备。组织部分学生到机床展览会、工业博览会参观,近距离感触当前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技术应用情况、研究热点,拓宽学生视野,并要求学生选取先进制造技术的某一方面撰写文献综述。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能力,必须配备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适应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制定了《关于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培训暂行办法》,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培训基地。教师不定期地去生产企业培训,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能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促进自身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专业职业证书的培训考试,制定了继续教育暂行管理办法;实施双语教学培训,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同时还从企业聘用实践技能丰富的工程师参与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我们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快了教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上述各项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还有不足之处。目前,实验室时间和空间都足够开放,但实验内容开放还不够;先进制造设备相对较昂贵,成本投入较大,需要发展虚拟实验等教学手段。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要持续探索和改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明.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06.
关键词: 交流与合作;国际化;高职教育
Key words: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237-03
0 引言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的互动关系决定了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开放性,只有不断地扩大对外开放,才能使职业教育紧跟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工学结合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开放办学也是推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必然选择。“工学四合”是工学结合的系统模式,在理论上既不是若干系统的叠加,也不是某个系统内若干要素的叠加,而是各系统之间及系统内若干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开放、有机互补的体系。系统的这一本质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工学四合”系统模式自然内在的立意。
1 学院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背景
1.1 举办航空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必然要求扩大对外开放 西航职院50年的办学历史,一直以服务国家航空产业为己任,为航空产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能人才。航空产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研发、装备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杆。航空产业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其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航空产业还具有国际化的特点,一架飞机的设计、制造、维修均需要多个国家近千万家企业的协同支撑,才能顺利交付使用。我国大型飞机立项研制、适航取证、市场运作,只有通过国际化的运作机制才可实现。西航职院在新的办学机遇面前,放大办学视野,努力通过国际化的办学思路,引进优质职教资源,助推学院航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以适应我国航空产业对具有国际职业资格的先进制造技术、维修技术人才的需要。
1.2 办学实力增强为引进德国职教资源提供了重要条件 2007年,学院被确立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随着示范建设项目的事实,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拥有数十台数控机床,并有从德国引进的西门子数控编程系统的软件及模拟控制台,机电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已接近和达到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的要求,50年积淀的生产实训设备以及充裕的实习实训场地提供了较强的物质基础;数十年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较强的师资队伍,扩大了生源,形成了生机勃勃的人力资源环境;学院的办学实力和声誉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有利于“工学四合”系统模式在国际平台的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些为建立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提供了必要的内部依据。
1.3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已毋庸质疑,而作为其类型之一的高职教育必然也面临国际化的趋势。培养航空产业的国际化高职人才,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需要确立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的战略思路,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教育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毫无疑问,英、美、德、法、澳等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完善的职业教育模式,使他们的高职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界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职业教育处于后起步的阶段,为快速发展,必须引进先进经验,消化吸收,才能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高职教育。德国是世界公认的职业教育的典范,其“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制为德国培训了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使德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主动优势地位,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是德国经济成功腾飞的秘密武器。这为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优先选择的目标。为建设好国家级示范院校,学院积极开拓与德国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的合作空间,以合作形式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为丰富和拓展“工学四合”系统模式内涵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 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基本情况
当前,国际化的理念已经成为学院办学的重要战略思维,近年来学院不断推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大举措,由“点”及“面”,已经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化办学已经展开。
2.1 建立“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学院与德国纽伦堡工商会合作的、在中国举办IHK的培训项目,使得我们可以直接面对原汁原味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和资源,这种合作与北京、上海有关机构组织举办的AHK培训不同,很有自己的特点。如江苏太仓健雄职业技术学院“AHK-上海、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所举办与德国工商行会驻中国代表处合作,进行AHK培训,而我院是直接与德国纽伦堡工商会合作进行IHK培训,引进德国职教理念、师资、课程、教学法进行培训,同时辐射带动了学院教育教学的改革,目前已经选派13名老师到德国学习,并受陕西省教育厅委托、成功举办了五期“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骨干教师德国IHK证书培训班”,共培训老师百余名。
2.2 举办新加坡明康宇航公司培训中心“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定制班”,为国际航空维修巨头实行“订单培养”。新加坡明康宇航公司是波音公司授权的最大的亚太地区波音飞机维修企业,其培训中心负责对维修人才的培训与供给。学院与其举办定制班,使用全套波音飞机有关维修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为该公司亚太各分部培训高级技术人才。
2.3 举办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与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合作,联合国内外航空职业教育界8家发起单位举办“首届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有英国、德国、新西兰、美国、新加坡、中国等航空职业教育界、企业界以及有关领导及学者1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各发起单位、新西兰爱丁堡学院、德国CHINA WINDOW教育集团、新加坡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民航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国内外近40个单位和企业。中国航空学会范肖梅副理事长指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管委会适时地在“中国航空城”主办“首届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是具有战略眼光和深远意义的,并希望论坛成为航空职业教育界和产业界沟通交流、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指出 “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在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交流与协作平台和机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将是一个重要的尝试和努力。“首届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作为国际性、行业性职业教育学术论坛,积极凝聚职教界和学界、政界、产业界的共识和力量,打造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助推航空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国内尚属首次,这也是陕西省集聚航空产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做大做强航空产业和航空职教的最新努力和尝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
2.4 中新高职院校互派留学生教育合作项目。2006年至2011年共接受五批新加坡理工学院留学生100多名,在学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飞机发动机维修专业及学院工程技术培训中心进行学习,开创了陕西高等职业院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先河,也是我院对外输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重要体现。
3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启示和思考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探索,学院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得到了不少启示。
3.1 转变理念是推进开放办学的前提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灵魂。只有真正树立了国际化理念,高职院校才可能走出一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国际化之路。从学校管理层、广大专任教师到学生的国际化理念具有不同内涵。对学校决策层来说,要创新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必须注意立意高远,以国际化的观念来审视自己的办学实践,审时度势,思考如何利用好国际资源,取他山之石,为学校科学发展服务,创新学院的办学模式。对一线专任教师来说,应该努力把握世界范围内本学科专业领域中的最新动态和学术成果,并把这些成果吸收、消化,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来讲,一是改变学习观,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到实实在在的专业技能;二是具备国际化的就业观,努力认识到如今的就业竞争是国际性的,应该努力使自己具备相应的就业能力。
3.2 建立机制是推进开放办学的保障 建立合作交流的组织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是搞好国际合作交流的必要保证。学院成立院长挂帅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每一个合作项目都有双方参与的项目组织实施的机构,做到责权分明,组织得力。学院出台的相关制度,从机制和制度上对国际合作交流起到了保障作用。
3.3 师资建设是推进开放办学的关键 要提高学院对外开放办学的水平,关键是建设一流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而通过中外校际、校企交流与合作,可以使教师在出国进修学习的过程中,快速提高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扩大国际视野,了解专业前沿发展动态;他们可以通过听课学习、参加专业实训实习、教研活动等,无距离地和国外教师交流教学体会,商谈教材处理和教学的组织安排,为回国后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外籍教师的来校任教,可以使中方教师不出国门就能学习国外教师先进的教学思想,感受异域文化精髓,提高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合作经验与合作能力;通过教师国际岗位资格证书、培训资格证书的获取,可以使中方教师及时掌握行业国际技术、国际标准、国际惯例与国际规范,提高专业改革、课程创新能力;同时,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的建设水平。
3.4 互利共赢是成功推进合作项目的基础 对外合作交流的基础是合作双方互取所需、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学校只有形成人才优势,打造优势学科,增强科研实力,提高办学质量,才能吸引国外高校与学校开展合作,吸引国际组织的资金资助学校科学研究,吸引留学生到校学习。合作就要合作双方都有利才行。要坚持互利共赢,寻找平衡点,使双方取得某种共识,让国外合作方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经济回报,提高对方的合作热情。同时,必须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合作办学模式;强调股份合作而不是权益合作;重新构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充分考虑合作办学的产权构成特点和不同类型教育的特殊性。
3.5 借鉴创新、辐射带动是开放办学的重要目的 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而言,更多是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优质职教资源。通过嫁接,一定要使国外优质职教资源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真正能促进我们自己的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探索符合我们国情的职教新路。学院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引进吸收、借鉴创新、辐射带动”的路子,最终落实到有利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上来,如参与“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培训工作的教师们,学习借鉴了德国的七步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通过消化吸收,结合中国国情和本校实际,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在专业课程中推行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消化德国的七步教学法,创新并实践五步教学法,即:提出任务自主学习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检查评价。这种以任务、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特点,更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
回顾学院几年来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的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高职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学院国际知名度,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大战略。要真正发挥示范院校的引领作用,必须深入研究国际化、主动迎接国际化、积极适应国际化、切实利用国际化来提高自己的层次、质量、水平、规模和影响,推动我国航空高职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继明,肖文,张日新,孙平,勾承益.中外合作:提升地方院校办学水平[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2]江丽.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3]居毅,程刚.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0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08-02
课程群就是把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教授。课程群的特点是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具有相关性、连续性和交叉性。目前随着知识信息量的加大、机械类专业课程门数的增多,而受四年学制和有限学时的限制,造成单门课程的学时数减少,这就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压缩课程学时,整合课程内容,在课程的优化与整合中取其精华。所以要正确处理好接受知识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对现有课程的选择和重新组合,实现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化、精简化和综合化,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唯一的选择。因此,随着知识信息的迅猛增加,迫切需要站在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研究整体的课程建设。本文针对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机械类专业课程的优化、更新、整合、重组、集成为重点,以课程群建设为根本,探索构建以“依托专业、突出特色、传授知识、提高能力”为一体的课程群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一、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机械类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从总体上看成效显著,但从局部分析,其改革范围也仅仅限于本课程设定的内容之内,而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变得更加困难。单门课程知识体系的改革仅仅限于本课程设定的内容之内,这只能使单门课程的内容得到完善和优化。我国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课程体系与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相关,课程体系往往以强调学科逻辑发展的专业理论课程为主,而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相关性课程考虑相对过少;(2)课程之间仍然相对独立,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一般都在各门课程的内部进行,学科壁垒依旧牢不可破;(3)所谓系列课程和课程群建设还只是把相关的课程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并未真正地建立起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更没有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课程;(4)随着新的知识不断出现,学校的课程也是有增无减,使学生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课程。
二、我校机械类专业课程群改革的具体做法
1.建立了机械类专业的课程群。根据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构成,建立了基础理论课程群(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英语类课程群(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计算机类课程群(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和CAD/CAM/CAE相关课程)、基本技能课程群(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专业基础课程群(机械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和实践课程群(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每一个课程群内课程的内容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和衔接关系,对单门课程来讲,每一知识点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从课程群的整体高度来分析,则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具有重复交叉部分,如:大学物理中的力学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内容有部分交叉重复,且也与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也相关;而有些课程之间的内容却又存在着衔接上的断口,例如:基本技能课程群,对机械类学生,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公差课),对后续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的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课程间连贯性欠缺,造成了学生在实践中对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内容应用困难的问题。当前,压缩单门课程的学时已经很有限,而改变课程群的总学时却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即通过从课程教学体系上对各课程群内课程进行重组、优化、整合,完成群内课程综合化的方式来实现。
2.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群建设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坚持了“优化、更新、整合、重组、集成”的方针,以及“避免课程内容理科化,强调课程专业术语和基本概念的工程化”的原则。在保证基本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合理、有机务实的课程群教学体系。为此,采取了模块化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将课程繁多、分散的内容划分成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知识”等若干个基本教学模块,按照“高起点、短流程、多样性”的原则进行了改造与重组,根据各教学模块内容的内在联系,选择了适当的教学结合点,有效对接合成了各教学模块。
3.建设了多个课程群的教学团队。按照学生纵向知识结构的构成,组建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与应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工程图学与机械设计基础”、“英语基础与应用”等多个课程群教学团队。由于采用了各个课程群教学团队中的教师集中办公,加强了教师授课过程中的相互沟通;我们一直提倡教学团队中各个教师间要相互“传承”,因此采用了导师制的团队建设思路,加快了年轻教师的成长速度,提高了教学团队的“战斗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打通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知识界限,使学生在基础课段就从多渠道接触到了专业信息,了解了专业的发展趋向。目前已建设成了多个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课程群教学团队,建立了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进了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了教学资源,推进了教学工作和老中青的相互结合。
4.实施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或者手段的改革归根到底是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思维改变了,方式方法就会改变。每个大学教师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热爱和兴趣,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他们。改变以往的只靠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增强才是最关键的。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三、结论
机械类课程群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已在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类多个专业开展,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和高度评价,相关成果被我校理科和工科等多个专业借鉴、参考和应用。项目成果对我校乃至其他兄弟院校课程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成果虽然是机械类专业课程群建设和实践取得的,但所述的原则、思路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应用前景广泛。
参考文献:
[1]潘维真.高校课程管理改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评论,2008,(3):90-92.
[2]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2-45.
[3]王素玉,陈修龙,李建楠.基于综合化理念的异质相关课程优化重组管理模式研究[J].高教论坛,2011,(6):6-8.
[4]于涛,王素玉,杨俊茹.机械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1,(11):6-7.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Reform of Mechanical Specialty Course Group for Application Oriented Innovation Talents
CHEN Xiu-long1,WANG Su-yu 2,DENG Yu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