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护理中级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0 00:45:1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护理中级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护理中级论文

篇(1)

1临床资料

我院2003年6月~2004年12月成功抢救产科危急重症46例,多数是从10个区镇转院而来。年龄22~41岁,孕周24~42+5周,产次1~4次。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例,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9例,前置胎盘9例,胎盘早剥6例,子宫破裂3例,子宫胎盘卒中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衰5例、疑羊水栓塞1例。剖宫产27例,阴道分娩16例。39例痊愈出院,7例好转出院。无1例死亡。

2抢救实施

2.1成立产科危急重症护理抢救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在科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均是护理骨干。抢救小组成员一般都住在医院附近,手机和电话随时开通,随叫随到。如有120出诊接妇产科急症病员,即通知抢救小组成员到病房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2.2护士长全面负责抢救的组织实施工作:制订一系列危急重症的护理抢救程序和规章制度,及时发现护理问题,解决抢救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操作技术。保障抢救药品、器材的供应和完好,保证供氧装置的畅通有效。临场指挥协调工作,抓住重要环节,落实责任,以利抢救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定期总结抢救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2.3注重护理抢救小组成员实际操作的培训与练习:要求正确掌握心脑肺复苏技术。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胎心监护仪的使用和数据的判断。熟练掌握呼吸道深部吸痰、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静脉留置针穿刺、动脉血气抽血、深静脉穿刺、新生儿气管插管等技术。

2.4制订产科危急重症较为科学的抢救流程:我们制订和规范了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羊水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危急重症的抢救流程,挂在抢救室、产房明显的地方,促使每个护士熟记抢救流程,并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意义,在抢救工作中心中有数,忙而不乱。2.5抢救设备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常规抢救设备有:心电监护仪、氧气装置、吸痰器、气管插管镜、复苏囊、急救车(内有专科抢救药品和常规抢救药品、液体、输液用具等)、无菌抢救包(内有开口器、压舌板、舌钳、吸引管等),落实专人管理,每天检查,保持备用状态。

2.6产科危急重症的标本采集至关重要:参与抢救的护士要明确主要的临床生化项目及检验结果的判断与意义。抽血要有计划,减少抽血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对休克患者要提高抽血的成功率。2.7产科护士不但要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还应具备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才能在抢救工作中临危不乱,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3护理体会

3.1吸氧:这在所有的产科急症都适宜,早期有效持续吸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2补充血容量,建立静脉通路,根据病情和医嘱调节滴速:正确合理用药,对各种抢救用药的剂量、用法要准确,掌握药物的给药途径、速度,注意“三查七对”,用过的药瓶要保留备查。准确统计出入量,并做好记录。

3.3生命体征的观察与记录: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神志、意识等,监测结果要及时记录在抢救护理单上,护士应掌握判断结果,有异常要报告医师。重症孕产妇不仅要抢救母亲,还要抢救围产儿,注意胎心的监测和新生儿的观察。置患者合适的,预防并发症。

3.4抢救时各级医生多,主意也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原则上执行在场人员最高专业职称医师的口头医嘱。一人指挥,多人配合,护士专人记录口头医嘱。

3.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谨慎言行,病员处于休克状态或极度衰竭时往往神志是清楚的,不可随便议论病情与愈后或对抢救不利的语言,以免给病员造成紧张情绪。

3.6病情稳定后进入整体护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和心理安慰,体现人性化、亲情化服务尤为重要。病员的基础护理、药物治疗、生活服务工作要做到切实到位,加强健康宣教,保证患者短期内康复出院。

作者:樊正碧(安岳县人民医院,四川安岳642350)

第2篇:产科危急重症护理学安全的防范措施

产科危急重症指的是在产科范围内突然发生的疾病造成人体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孕产妇以及胎儿的生病安全的急性病症。此类病症病情急且重,发生率比较高,病情极为复杂多变,若不能及时救治会便得病情更加严重,危及母体以及胎儿的生命。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m。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产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护理,我院近几年来进一步了解确定护理风险,科学的分析现存和潜在的危急重症患者的护理隐患,为提高产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我院制定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产科危急重症现存以及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产科患者较多,医护人员身兼数职,除了要完成本职工作外,一般情况下还需要负责医院的其他勤杂工作,工作量比较大,如参与病房的管理,带教实习生,催欠费单,接受各种检查以及考核,这些复杂琐碎的工作便得医护人员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易分散医护人员的注意力,便得工作顾此失彼,不知不觉中造成了安全隐患。

部分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贯彻执行规章制度,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做,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如对于剖宫产患者医护人员没有做到按时翻身便得患者发生褥疮,或者观察产程时不认真不仔细,发生“BBA”产后压迫止血的带尾纱,或者疏忽大意导致忘记按时取出而遗留在患者引到内等安全隐患。删除红色字这一段我们医院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件。

产科病房不可预知的因素多,一些新上岗的护士和实习生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匮乏易造成孕产妇的安全隐患。在节假日、周末、夜班以及交接班的时候,值班的医护人员较少,若是遇到几名患者出现紧急状况,无法同时应对,造成安全隐患。

2产科危急重症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医护人员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因此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首先,对于一些新上岗的护士和实习生要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新人护士和实习生能够牢牢地掌握专业知识,技术操作熟练而又规范,另外,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以及考核制度,鼓励医护人员互相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成立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医院各科室领导共同组成,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如若发现医疗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医疗质量分与奖金挂钩,便得每一位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的完成本职的工作,自觉地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与技术操作规范。修改了红色字这一段。

对医护人员实行弹性排班,避免医护人员身兼多职的超负荷状态,同时根据能力强弱,工作量大小以及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合理的搭配。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保证给予危急重症患者最优质的服务。

缩短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保证医护人员工作时精力充沛,能够应对各种临时的紧急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相对严重的患者可安置在距离护士站比较近的病房,缩短护士来回走动的时间。

在节假日、周末、夜班、以及交接班等危险时刻,应安排两名或以上的值班人员,保证在几例突发状况发生时,能够有足够的人力来应对紧急状况。

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利用晨会等时间对于医护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对于工作认真细致,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和信赖感。

对于产科危重症患者而言,容易产生恐惧感、心理压抑或者情绪低落的状况,医护人员应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做好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如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等,为患者减少后顾之忧,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关系。通过与不同的患者进行沟通,进一步提高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能力。

一次性护理用品以及药品应该严把质量关,对于医疗设备、仪器等要进行定时的检修,并安排专人维护,确保临床工作需要。

3总结

篇(2)

1.2调查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照各医院护士总数的20%~40%的比例抽取样本。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答题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对象单独完成,规定时间内回收。共发放问卷842份,回收842份。由2人负责问卷回收,回收的问卷经课题组成员逐项核查,有效问卷814份,有效回收率为96.7%。

1.3统计学方法应用EpiData3.02进行数据录入,然后导入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意愿及效果参加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意愿:愿意710人(87.2%),无所谓93人(11.4%),不愿意11人(1.4%)。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效果:很好313人(38.5%),较好239人(29.4%),一般167人(20.5%),不好5人(0.6%),未选择90人(11.1%)。

2.2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途径、形式、存在问题及对策

3讨论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中明确规定“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3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h”。在《三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中,明确将中医护理人员接受教育与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审核指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中医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教育培训的效果提升有很大空间。

3.1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现状表1结果显示,87.2%护理人员愿意接受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说明护理人员学习中医护理知识的求知欲较强,与唐秀琴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院内培训(83.8%)是主要途径,67.9%的护士认为培训效果较好和很好。业务讲座(92.9%)、规范化培训(82.6%)、西学中学习班(71.7%)是主要培训形式。普遍认为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师资不足(56.6%)、教材缺乏(52.6%)和护士积极性低(42.4%)。

3.2不同医院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情况表2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和级别医院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状况中,中医院的培训途径主要是院内培训,三级西医院主要是自学为主。中医院开展业务讲座、规范化培训、西学中学习班、护理查房、业务技能比武、岗前培训中医护理知识的比例均高于三级西医院;其原因可能是中医护理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培训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三级中医院护理查房、业务技能比武比例高于二级中医院,体现出三级中医院的中医理论和技术水平方面的优势。三级中医院认为培训内容单一和内容脱离临床的比例高于三级西医院和二级中医院。提高中医护理培训效果的措施,中医院认为丰富培训内容和提高积极性的比例高于三级西医院。

3.3提高中医护理教育培训效果的对策

3.3.1加强中医护理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人员不足是影响中医护理教育培训效能的重要问题,与沈勤等研究结果一致。加强中医护理师资队伍建设,是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7]。建立中医护理师资准入制度,从教学能力、业务能力、个人修养三方面选拔中医护理老师[8]。医院应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构建中医护理师资队伍的准入、选拔、培训、考核、监督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指标体系[9]。

3.3.2提供高质量培训教材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医护理教育培训的系统性、规范性、实效性,是实施有效培训的关键[10]。目前,多家医院培训蓝本是2006年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11],应该及时更新。编写规范、统一的中医护理培训教材,要体现中医护理的特色,适用于不同等级和类别的医院。

篇(3)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急救治疗的酒精中毒病人118例,男109例,女9例;年龄18岁~57岁(35.5岁±2.5岁)。轻者表现为语无伦次、头痛、呕吐、情绪不稳定、步态蹒跚。严重者表现为昏睡、昏迷、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心跳加快、血压降低、皮肤湿冷、瞳孔散大、呼吸缓慢且存在鼾声、呕吐液咖啡样、大小便失禁、抽搐等。其中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病人36例,所有病人均存在过量饮酒史,且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1版)》规定的急性酒精中毒判断标准,排除肝肾等重大疾病以及颅内病变病人。

1.2急救及护理要点

1.2.1降低酒精吸收量病人酗酒1h后未出现呕吐,则需给予催吐及洗胃处理,以降低病人对酒精的吸收量。若病人意识清醒且能够配合者则给予催吐处理,嘱病人适量饮用温开水,以压舌板刺激其咽喉促进呕吐。如果催吐效果不够理想,可使用温盐水+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洗胃时插管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病人消化道黏膜损伤,且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以及呼吸变化情况。洗胃病人要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尤其是关注其是否存在口唇发绀或者是呼吸逐渐减弱情况,避免洗胃液或胃管误入气管导致病人窒息。仔细查看洗胃液的状态及颜色,避免因胃出血加重病人的病情。存在消化道出血史病人严禁洗胃,密切关注病人是否存在腹痛等。

1.2.2保证病人呼吸道畅通若病人无显著呕吐,嘱其取平卧位,且将头偏向于一侧。若病人呕吐严重,意识不清,则取侧卧位,对其口腔、鼻腔的分泌物以及呕吐物进行认真清理,避免反流误吸而窒息,给予吸氧与吸痰处理。若病人呼吸抑制,行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不可给予呼吸兴奋剂。

1.2.3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多数酒精中毒病人处于意识不清或者烦躁不安的状态之中,为尽快帮助病人恢复,需使用静脉留置针。并给予病人0.8mg纳洛酮+500mL10%葡萄糖溶液+12U胰岛素+100mg维生素B6静脉输注,若病人意识不清需每30min给予0.8mg纳洛酮静脉注射,或者20mL醒脑静注射液加250mL5%葡萄糖溶液静脉输注,直到病人意识清醒为止。

1.2.4透析护理若上述护理手段实施后,病人的意识仍然无显著好转,则需给予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治疗。进行血液透析时,护理人员要做好血液透析前后的护理。

1.2.5保暖护理病人在酒精中毒后全身血管多处于扩张状态,热量大量散发,部分病人甚至出现寒战,此时必须保证室内温度,并给予病人加盖棉被以及其他保暖措施,及时补充能量。同时,及时更换被呕吐物浸湿的衣服、床单等,避免病人因受凉引发其他疾病。在应用热水袋保暖时要用毛巾将热水袋包裹好,避免引发烫伤。

1.2.6安全护理酒精中毒病人大多呈现烦躁,针对烦躁病人必须加强护理,并使用床栏进行防护,避免因跌落导致的伤害事件;对于异常烦躁病人给予保护性约束,避免因躁动导致摔伤或者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1.2.7并发症护理酒精中毒病人多数因频繁呕吐导致体液严重丢失,并引发低血压或者休克,为此护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若病人伴发心绞痛则嘱病人平卧休息,同时给予病人镇静、止痛、吸氧或者抗心律失常类药物治疗。若病人休克则给予平卧休息、吸氧以及快速补充液体处理。若病人出现急性出血性胃炎则给予病人0.6mg西咪替丁加25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40mg奥美拉唑加250mL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输注,若病人出血严重则给予凝血酶溶液口服。

1.2.8心理护理为避免病人产生不良心理,促进病人转归,护理人员要加强心理护理,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决心。为此,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按照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病人心理上的疏导和帮助,认真倾听病人的倾诉,从心理上拉近和病人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借助心理护理的机会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在本研究中,病人几乎全部为男性,且多为青壮年,导致过度酗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需要、社会或者家庭生活压力过大、家庭不和或者突发变故等。大多数病人由于发生酒精中毒有损自己的颜面或者发生经济损失而产生后悔的心理,同时又害怕家人的责怪或埋怨。护理人员应通过心理疏导引导其正确对待不良情绪或者烦恼,学会珍爱生命,珍爱家人以及幸福,促使病人配合治疗。

1.2.9密切观察病人病情治疗过程中,为避免病人突发状况,护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特别是对于意识不清病人必须密切观察其意识状况、瞳孔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并且做好记录,密切关注病人昏迷程度的变化,详细记录其昏迷时间、苏醒时间。密切观察期大小便失禁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必须立即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对症处理。

2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118例酒精中毒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篇(4)

[关键词]激励护理;干预;自然分娩

ClinicStudyforEncouragingNursingApplicationinChildbirth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encouragingnursingfunctionaffectiontonaturalchildbirth.Methods380casesofpatientsaredividedinto200casesasencouraginggroupand180casesascomparisongroupatrandom.Theencouragingnursinggroupisnormallytreatedandalsohandledwithencouragingnursingmeasurementinterference;Thecomparisongroupisnormallytreatedsoastocalculatetwogroupsinchildbirthrateandchildbirthoperationrateforcomparison.ResultsTheencouraginggrouphasnaturalchildbirthrateof80.0%andchildbirthoperationrateof20.0%;comparisongroupwithnaturalchildbirthrateof61.1%andchildbirthoperationof38.9%.Twogroups''''comparisonofχ2=16.43,P<0.01withcleardifference.ConclusionEncouragingnursingcanreducechildbirthoperationsoastoimprovenationalchildbirthratehealthily.

Keywords:Encouraging;NursingInterference;NaturalChildbirth

分娩是一个正常、特殊的生理过程,是围产保健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有急骤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为40%左右,少数已超过60%[1],但剖宫产并非正常状态下解决分娩的一种方法,而且对妇女存在一定的损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如何处理好分娩过程,直接影响到能否降低剖宫产率和产科并发症,从而提高围产医学质量。为了保护和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我们应用激励护理对自然分娩进行干预,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及分组

研究对象共380例,均系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自然临产,单胎头位,孕周在37周~42周,骨盆外测量正常,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有条件进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激励护理组200例,对照组180例,两组产妇的身高、体重、妊周、胎位、文化程度、产前教育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激励组

心理护理:首先是针对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焦虑和恐惧,进行卫生宣教和情感支持,在此基础上,给产妇制定具体结束分娩的时限。卫生宣教:产妇入院待产时,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对产妇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做出评估,而后针对产妇特定的生理及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宣教、指导及情感支持。解释分娩的过程,宫缩阵痛的性质及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消极与积极的影响,使产妇能正确认识分娩过程,正确对待分娩的阵痛。随着产程进展,对频繁宫缩引起的阵痛,我们采取一边抚摩着腹部,一边以随意交谈的方式来分散产妇对阵痛的注意力,用身体语言表达,应不让产妇感觉到冷漠与生硬,更要避免用歧义的字眼引起产妇及家属的误解,利用宫缩间隙鼓励进食或亲自喂食,保证能量的供给与充分休息,有利于保持体力,并指导产妇正确屏气用力。做到年青助产士陪产像亲姐妹一样热心,老助产士陪产像母亲一样关怀,让产妇有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加速产程进展。分娩时限的确定:专人守护在产妇旁,在有效的宣教、指导和积极的情感支持的基础上,产力、产道、胎儿三个因素互为协调,宫口开大2cm时,为产妇确定分娩时限为总产程4h。产妇宫口开全后,经过观察无胎心音及胎位异常,仅表现产力欠佳,不能正确屏气、用力时,鼓励产妇集中精力正确用力,为产妇确定在40min内结束分娩。

1.2.2对照组

让产妇顺其自然分娩的传统待产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结果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见表1)激励组自然分娩率为80.0%,剖宫率为20.0%;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61.1%,剖宫产率为38.9%。两组比较,χ2=16.43,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表1两组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结果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χ2值为16.43,P<0.01。

3讨论

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绝大多数的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过程,但随着产科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和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分娩服务越来越医疗化,将产妇当作患者,采用多种医疗措施来干预分娩过程,医疗干预的增加,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20世纪50年代为1%~2%,80年代上升至22%,而90年代许多医院已达到40%,个别医院甚至超过60%[2]。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术后病率、围生病率、病死率也在升高[3]。造成剖宫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为分娩除了与产妇的产力、产道、胎儿等生理因素有关外,还与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有关,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起重要作用,焦虑、恐惧和疼痛引起的心理应激对母儿均不利。产妇因焦虑、恐惧而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而紧张会对分娩时的肌肉活动产生拮抗作用;紧张、焦虑、恐惧还使体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激素升高,可导致受孕子宫收缩乏力、发生滞产。孕妇因疼痛过度紧张,导致过度换气,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使母体血红蛋白释氧量下降,影响胎盘供养;或由于氧摄入量不足,大喊大叫,体力消耗过度,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致胎儿宫内缺氧,发生胎儿窘迫[4]。这些原因常常是导致剖宫产的重要因素。随着行为医学的诞生和发展及其对护理学科的渗透与促进,向护理学科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护理模式已由原来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责任护理、心理护理迈向今天提出的激励护理,赋予了现代护理较强的时代特征。激励护理是激发鼓励,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具有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使机体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我们应用激励护理,待产妇宫口开全后,根据产妇的生理状态,确定合适的结束分娩的时限,以激励产妇,发现能显著兴奋产妇的大脑皮层,在产床上一边用力,一边看时间,使产妇注意力高度集中,主观上感到疼痛减轻,从而达到提高痛阈的目的,使产妇产力倍增,能在预定的时间内结束分娩。本结果显示:激励组自然分娩率为80.0%,剖宫产率为20.0%,而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61.1%,剖宫产率为38.9%,两组比较,P<0.01,差别有非常显著性,可见,激励护理能有效地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至于激励护理促进自然分娩的生理机制,我们认为可能与下丘脑垂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关。有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的广泛兴奋不仅能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升高血糖,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同时能促进内源性垂体后叶催产素的脉冲释放,增加子宫平滑肌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增强兴奋收缩藕联,增强产力;而且用科学方式指导产妇,用热情的心理支持产妇,让产妇了解分娩这一自然生理现象每一个阶段的情况,激励和表扬产妇所取得的良好进展,让产妇对自然分娩充满自信心,提高产妇在分娩中的耐痛阈,从而提高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服务模式已从以病为本、以经验为指导的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循征医学为指导的模式,这是社会经济及科学文化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5]。因此,沿袭多年的传统分娩方式也被打破,激励护理使产妇享受了人性化的高质量服务,有利于保护和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近、远期的安全与健康,促进围产期母婴安全,从而提高了产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59261.

[2]扬丽达,李益富,张刚,等.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心理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298.

篇(5)

选取本院急诊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开通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0例,女32例,年龄14~72岁,平均38.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7例,高空坠落伤32例,打架斗殴致伤3例。受伤部位以颅脑损伤为主者42例,以胸部损伤为主者13例,以腹部损伤为主者25例,以多发性骨折为主者12例。

1.2方法

为做好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相关工作,保证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的有效实施,患者得到快速高效的救治,科室护理组在护理管理及人员素质培养方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具体实施如下。

1.2.1制度建设及规范流程(1)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度,优化抢救流程,加强医护技术训练,抓好质量检查等,为急救绿色通道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2)规范流程,急事急办。危急重症患者到达急诊医学科后由分诊护士直接送入抢救室处置,抢救室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后,立即上报二线医生或创伤中心医生,由二线或创伤中心医生启动绿色通道。科室将相关表格包括病情记录单、检查单、手术通知单、手术同意书、入院证等右上方均盖上“创伤救治急救绿色通道”印章,其他救治科室接到盖有印章的相关表单后,急事急办,一律执行“先处理后交费”的优先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出急诊医学科后病情记录单由每个环节的医生进行填写和移交,要求护士填写好病情观察表。原始医疗资料应妥善保管,专人负责,详细记录好患者出入急诊医学科及各项辅助检查室的时间节点,便于总结和分析,查找不足,及时整改。

1.2.2人员管理(1)定人定时。创伤急救工作随机性强、无规律,伤病员时多时少,病情轻重不一,难以预测。针对此特点,护士长合理安排抢救人员,提高工作主动性,面对批量伤员时做到忙而有序。具体做法是以人定事,谁值班,谁就负责到底,时刻不离岗位,全天24h安排护士机动班、120值班等。(2)增强急救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急诊医学科具有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等特点,加之护士人力不足,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救治的质量和成功率,科室积极开展“假如患者是我亲人”的活动及医德医风教育,增强护士的急救及服务意识,热心为患者提供服务,把握“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3)加强在职训练。为了提高创伤急救护理的质量与水平,不贻误患者抢救时机,本科室严格按《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管理手册》上的要求演练,并不定时进行抽查。采用操作训练、授课、教学查房、晨间提问、情景模拟演练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使护士均能熟练掌握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并了解国内外急救医学的新进展。在抢救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参与抢救工作。

1.2.3物资管理(1)树立“五常法”管理意识。为了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科室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请专业讲师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向全科护理人员讲解“五常法”管理内容与标准,提高认识。五常法包括常组织:根据急救物品的使用率进行分层管理,重新摆放,做到物必有名,物必有家;常整顿:是现场所需物品放置方法的标准化,培养护士养成物归原位的好习惯;常清洁:保持抢救室内整洁,发现脏乱及时整理,发现损坏的仪器设备和物品及时维修,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监督,共同完成;常规范:制订抢救室相关管理规定和抢救制度与流程,对照标准自评互评;常自律:是五常法的最高境界,它要求护士能够自律,通过自律摒弃坏习惯,养成好习惯。(2)物资齐全,确保各种抢救仪器处于功能备用状态。抢救室的急救物资做到专人专管,各班认真检查并交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因物资不足、仪器设备未处于功能备用状态而耽误患者的抢救时机,保证抢救效果及提高抢救时效性。

1.2.4把握环节质量,提高抢救时效性(1)医护一体化。强调医护之间的配合,进行医护一体化教育。护士长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采用PDCA循环管理对抢救过程中医护配合的薄弱环节进行总结,制订改进计划和进行针对性培训,保证护士能够掌握与医生沟通合作的方法,形成规范性、程序化的医护配合流程。(2)沟通与协调。各个救治环节的有效沟通,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也是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很重要的环节,当遇到批量伤员或科室人员紧张时,应通知相关人员支援,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会诊并参与协作抢救。

2结果

通过规范建设抢救相关制度与流程,进一步加强人员及物资管理,有效缩短了患者在急诊医学科停留及获得确切性治疗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伤残率。

2.1颅脑损伤患者在急诊医学科停留时间由原来平均20min下降到现在15min内,得到确切手术治疗时间缩短5min。

2.2胸、腹部损伤患者在急诊医学科停留时间缩短8min,得到确切性治疗时间缩短5min。

2.3多发性骨折患者整体救治时间缩短6min。

3讨论

急诊医学科是抢救急、危、重症创伤患者的重要窗口站,在院内救治的最前沿,护理质量的高低是直接关系到严重创伤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业务素质和作风建设才能适应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工作的需要。“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是急诊医学科对急、危、重症创伤患者在接诊、检查、住院、手术等环节上实施一系列快捷有效的全程急救服务。其目的是让患者快速通过,缩短在院内各救治环节中的处置或停留时间,从而提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3.1护理队伍的建设在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的初期阶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科室基本保证了参与创伤急救的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其业务能力精、服务意识强、急救水平高、综合素质好。

3.2严格护理管理,实行时限服务,要求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医学科处置停留时间不超过15min,为患者提供快捷、优质的急救服务。

篇(6)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es on Ethical Problems Arose by Interacting Between the Mass Medium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 Di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AbstractThe mass medium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develop together. But the conflict between temporality and objectivity makes the mass media arises some ethical problems when it interacts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se problems may engender a series of bad influences. So the scientists and the media should combine together and try their best to avoid and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media mass medium spread of science 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act

科学技术的成果要以一定的方式传播出去。这样的传播方式既包括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以获得同行承认,也包括通过大众传媒传播信息让公众知晓。在大科学时代,科技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科学研究、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对公众的影响直接而深刻,因此,媒体在科学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小觑。由于科学期刊主要面向科学共同体,有比较完善的审查制度和严格的审查程序,对公众影响较小,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大众传媒与科技的关系及二者互动引发的伦理问题。

一、大众传媒与科技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科技不是陌生的伙伴,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并有越来越密切的趋势。

第一,大众传媒需要科技。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科技信息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成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增大,公众了解科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过于专业化的科学期刊因难以理解,无法满足公众这一方面的需要。大众传媒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作为公众主要使用的媒体,它能及时将最新的、与公众关系密切的科技成果和信息传达给公众,在科技与公众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科技信息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新浪、雅虎等主要门户网站都有专门的科技频道,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界发生的大事;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的纪实节目包含了大量科技方面的信息,通过收看这些节目,受众可以了解到很多天文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等等学科的知识和最新进展。其次,大众传媒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传播速度更加迅捷,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报纸、广播到电视和网络,如今,手机成为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和大众传媒的管理方式等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大众传媒的发展。

第二,科技需要大众传媒,这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需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传播。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召开记者招待会或新闻会、寻求媒体报道自己研究成果的事已经屡见不鲜”,①克隆研究、火星生命探索、器官移植、试管婴儿等科学事件也成为主要的新闻事件,所有主要的电视网、报纸和网站都有报道。科学家如此做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有时候科学家的发现或结论很重要,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家有责任尽快向公众传达这一重要信息,这一点在非常时期尤为明显,例如,非典时期关于SARS病毒的研究结果就要第一时间报道出来让公众知晓。其二,科学家希望通过大众传媒对研究成果的展示,强化公众对其研究的印象,争取资助机构进一步的资助和社会对该项研究的支持。例如,虽然机器人技术还不能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但大众传媒对一些阶段性成果的报道却使人们对该技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其三,一些科学家通过大众传媒确立优先权。通过同行评议系统发表研究结果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等待的过程中可能失去优先权,所以少数科学家选择通过大众传媒把结果直接公布于众。

二、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

虽然大众传媒和科技互相需要、互相促进,但由于二者在标准、目标和资金来源等方面有所不同,所以它们的互动有时会对社会产生没有预料到的、不利的影响。

大众传媒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时新性,它要求媒体要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最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却以客观性为重,一个科学实验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初步的、亟待改进的,一项技术发明很可能是不成熟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它们需要科学共同体在重复实验中不断地验证与发展,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这一矛盾决定了大众传媒与科技的互动不会一帆风顺,媒体在处理时新性与客观性的过程中如果有所偏颇,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第一,少数科学家可能为了争夺优先权,通过大众传媒不成熟的研究结果。科学研究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事业,因此,科学家们对优先权的争夺非常激烈,“实际上它们成了科学家之间社会关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②正常的科学检验制度是重复实验和论文审查,这要求科学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给同行严格评议,以此确保其客观性。有时候,科学家只是得到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如果通过正常的审查程序,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和实验步骤供同行检验,很有可能被其他科学家赶超,丧失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因此,有些科学家选择了大众传媒这一途径,绕过科学检验的程序,直接公布实验结果。如此公布的实验结果因为没有受到其他科学家的检验,其客观性是没有保障的。在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如此草率的作为很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公众安全。关于冷核聚变的争论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美国犹他大学化学系主任斯坦利・庞斯和南安普顿大学教授马丁・弗雷斯曼1989年3月23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他们发现了在室温下用简单的仪器制造核聚变的方法。但他们并没有详细描述这个实验,基本上没有公布任何重复实验的技术信息。很多实验室开始重复这个实验,但得到相同结论的却很少,一些实验室得到了不确定的结果,还有一些干脆得到了相反的结论。大部分聚变科学家和物理学家开始怀疑庞斯和弗雷斯曼的特别声明,但媒体并不如此。杂志为这项伟大的发现欢呼,它们的宣传引发了政府和公众对冷核聚变的进一步展望。时至今日,冷核聚变仍然是一种假设,没有被完全证实。不管冷核聚变是否存在,庞斯和弗雷德曼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是对科学客观性的违背;而大众传媒在这一事件中虽然是被动的,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不道德的科学传播行为,体现出其在新闻价值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大众传媒在报道科学发现和技术成果时可能会断章取义、失实报道。科学的专业性很强,其概念术语都有特殊、复杂的含义,其结果表达方式也是高度抽象化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外行很难理解。现在,记者收集科学信息的方法很多,包括出席记者招待会和新闻会、对科学家进行访谈、参加科学会议、对期刊文章、著作或电子出版物进行摘要、利用搜索引擎和索引系统等。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或不够认真,草率对待科技信息,所以在报道的过程中可能会断章取义,不实地反应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例如,有时科学家在科学会议上报道初步结果,他们并没有准备把这个结果公布给更广泛的受众;有时科学家在科学会议上讨论高度争议性的问题,他们的本意是想让科学同行检验,但缺乏专业知识的记者可能直接把这些问题报道出来。记者常犯的此类错误包括报道内容失实,混淆关键概念,夸大程度,解释说明不够,以讹传讹等。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受众不可能对所有的新闻事件都亲历亲为,媒体报道构建了一种“拟态环境”,受众主要通过接收媒体报道来了解外界环境。作为受众的公众通过大众传媒建构式再现的信息了解科技的进展,如果信息不实,公众很容易被误导。在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上,这样的报道比较突出。很多报道都有意或无意地把国外科学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加工”,夸大其词,在社会上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例如,啤酒甲醛风波,高露洁致癌牙膏等等。

第三,个别情况下,一些大众传媒带着明确的政治、哲学或宗教任务报道科技新闻,“人们看不见的情感支配着人们看得见的事件的发展”。③例如,为了国防安全,媒体可能失实报道某项军事发明,以便误导敌对国家,产生威慑作用。有时,媒体的歪曲报道会干涉科学的自主性,对科学的进步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内扭曲科学发展的方向,例如,前苏联的李森科借用政治力量推广自己的理论,在政治的压力下,全国的媒体一面倒的批判孟德尔遗传学,鼓吹李森科的“春化处理”,使得前苏联的遗传学大大落后于西方。这样有倾向性的媒体报道虽然比较少见,但它对科学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因此也不容忽视。

上述伦理问题对公众、科学和社会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首先,对于公众来说,失实的报道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严重地甚至危害公众安全;其次,对于科学自身来说,这些问题会引导公众误解科学,减少公众对科学的支持,不利于科学的发展;最后,对于社会来说,在关于科学信息的问题上,无知不是福,断章取义的报道会导致政府和公众在公共健康、环境、产品安全等重要的社会问题上作出错误的政策和决策。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解决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

三、对解决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的建议

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并不是单方面的,它涉及到科学共同体和新闻工作者两个群体,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必须两方面共同努力。

第一,对于科学家来说,首先,要遵守科学共同体的规则,除非有危害公众安全的特殊情况发生,否则都应通过正常的审查程序发表研究成果。科学的元规范之一就是追求真理,④客观性是保障科学顺利发展的充要条件,对名誉和利益的追求不应该掩盖这一原则。科学家必须认识到:规避科学审查程序、通过大众传媒直接研究成果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做有可能使不成熟或有争议的成果过早为人所知,产生不必要的消极影响。其次,科学家有责任通过大众传媒教育公众,向公众灌输科学知识,克服无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要求他们在把结果报告给媒体和与记者的互动中,尽力使伤害最小化、社会利益最大化。教育是克服大众传媒和公众对科学误解的关键。科学家应尽量准确地向媒体和公众传播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学发现,尽可能避免科学研究被误解,促进社会对科学的理解和正确评价。一些科学家已成为公众教育的典范,如斯蒂芬・霍金、珍妮・古道尔、罗伯特・巴克等,他们通过科普读物、电视节目和撰文等方式加深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强化科学的形象。科学家只有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才能尽量避免大众传媒对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失实报道,减少公众对科学的误解。

第二,对于大众传媒来说,要充分发挥客观性原则,尽量客观、准确、全面、深入地报道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不能想当然地断章取义、夸大其词,造成失实报道。大众传媒是沟通科学和公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媒介,这一特殊的位置决定其必须客观准确地报道科学信息。一方面,记者要具有相关的科学背景知识,能够很好地理解科学概念,熟悉科学方法,在报道时要没有倾向性,不犯统计学错误,不使用不可靠的原始资料,不过分渲染或歪曲报道,不犯推理方面,深度报道重要发现,跟踪正在进行的研究,确保公众得到准确、全面、深入的信息;另一方面,虽然审查科学成果的客观性不是大众传媒的责任,但确保报道的科技信息的客观性却是无法推卸的。大众传媒不能为了满足时新性而牺牲客观性,对所报道的信息不加考察,草率报道。

第三,科学家与记者要互相沟通,共同促进大众传媒对科学的良性传播作用。“从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到李普曼的‘拟态环境’都揭示出:大众传媒的信息产品所构建的世界与人们生活其中的那个世界,二者之间并非完全一致、完全吻合,而是有偏差的,甚至有比较大的偏差。”⑤为了扭转这个偏差,单靠科学家和大众传媒单方面的努力效果是不显著的,两方面必须互相沟通。科学家要尽量简单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成果,记者要尽量准确全面地理解科学家的理论,媒体在发表科技信息前最好能与科学家沟通,得到科学家的肯定,这样才能避免大众传媒在与科学的互动中产生的伦理问题,促进其对科学的良性传播作用,达到大众传媒与科技共同发展的目的。

注 释

1 David B. Resnik: The Ethics of Science――An Introduction[M], Routledge, London,1998,P115.

2 R.K.默顿著,鲁旭东、林聚任译:《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M],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年,第388页。

篇(7)

1抢救措施

1.1催吐对清醒合作者施行。让患者立即饮清水500ml左右,然后用压舌板或筷子或棉签刺激咽后壁诱发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完全吐出,无异味为止。

1.2洗胃对催吐不合作者、昏迷者要抓紧时间施行插胃管洗胃(洗胃机洗)。如无洗胃机,一定要先把患者胃内容物用容量大的注射器抽空,再注入l00~200ml洗胃液再抽空,然后放洗胃液,这样就大大缩短人工洗胃时间。洗胃一定要洗得彻底,洗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洗出液的颜色、气味和量,直到洗出液清亮无味为止。洗完胃后给予口服或经胃管注入甘露醇250ml导泻、利尿,以达到加速毒物的排泻,从而减少毒物的吸收。

1.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在洗胃过程中迅速建立起静脉通道,滴注解磷定,静推阿托品(未建立通道前,行肌肉注射阿托品)。解磷定、阿托品的剂量和时间随病人中毒轻重,病情进展情况调整。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补液、补钾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处理。

2护理措施

2.1观察病情定时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肺部啰音、尿量、皮肤干湿情况,查看患者是否达阿托品化(阿托品化的指标为:瞳孔扩大,颜面潮红,皮肤干燥,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心率加快)。若已达阿托品化,就可减少剂量,间隔适当时间,反复应用阿托品,使患者维持阿托品化的水平。

2.2维持呼吸功能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及时除去呼吸道分泌物,如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给予持续吸氧,并随时备好呼吸兴奋剂以急用。

2.3清除未吸收毒物洗胃后保留胃管者,要观察流出液是否有蒜臭味,如有需继续再洗;换掉有农药的衣物和洗胃时浸湿的被褥和衣物,用清水擦洗粘有农药和被浸湿的皮肤,以防病情反复。

2.4基础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常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床整、干燥,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呕吐物及排泄物要随时倒掉,随时更换被污染的衣物与被褥,保持皮肤清洁,用热水擦洗皮肤。昏迷病人3~4小时翻一次身,并行拍背和按摩受压骨隆突处,以防褥疮的发生,有利痰液的排出。

2.5饮食护理由于反复洗胃使患者胃粘膜、食道充血水肿,甚至损伤(反复插管所至),因此,暂禁食24小时,以利于水肿和损伤的减轻。之后无呕吐,可饮少量牛奶以保护胃粘膜和食道。不喝牛奶的可选用一些流质饮食,如米汤等,如无不适,以后可进食半流质,最后到正常饮食,食量要由少到多,循序渐进,饮食以清淡为主,同时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2.6康复指导出院时,向患者及家属交待,需在家休息2~3周,按时服药,不可单独外出,以防发生迟发性神经症状,尤其要注意口服乐果或对硫磷的患者。

3护理体会

篇(8)

【关键词】勘察设计人力资本薪酬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成功的主要竞争武器之一。勘察设计企业作为智力服务型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是其最大财富和最重要的资产。留住人才是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勘察设计企业的人力资本及行业现状

勘察设计单位是一个知识密集,科技型的企业,其核心竞争优势是由设计师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决定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建筑设计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近两年,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趋冷,勘察设计企业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由于大型工程项目都要通过投标来选择设计单位,能否中标取得项目就完全取决于设计方案的优劣。而设计方案的优劣衡量了一个设计单位的实力。设计任务由原来的靠水平、靠服务、靠口碑等转变为由方案设计投标来决定。投标标底费的苛刻使投标没有第二名生存的空间,现状是只有第一名获得设计任务,而第二名只能获得数量微薄的补偿金。假设,10家设计单位投标一项建筑面积8万平方,投资总额1个亿的工程,一般每家投入的工作量,至少需要500个工作小时,人工成本和各种费用至少要4-5万元。但是只有一家中标获得设计权,二、三名一般只有10000元-3000元的补偿,而一般工程设计费总额不过100万-150万左右。

从设计单位经营来说,选定项目,提高中标率就成了极其重要的工作,而这关键就是主持投标工作的核心建筑师。以前,衡量某个设计单位的标准是拥有多少高级中级人才、有什么资质、有多少资金能力,获得过什么奖项等。现在已变成以争取项目设计的能力为衡量标准了。提升投标中标能力,取决于主持建筑师的技能和公关能力。客观上,投标主持建筑师的培养不容易,须有多年的工作经营、敏锐把握设计发展趋势的资源人才才能担当。留住主持建筑师,发挥自身最大能力为企业争取尽量多的设计任务是设计单位人力资本投资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但往往项目投标主持建筑师人数有限,精力也有限。一个设计单位方案能力的强与弱,是由建筑设计师的创作水平决定的。当前,设计单位的优秀人才在各专业中占的比重较低,特别是建筑专业中有较高方案设计水平的人才缺乏,这样会很容易造成一个关键人才的流失,给企业带来严重危机。

二、加大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企业领导层的重视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领导应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观,创造条件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历教育。(2)继续教育。(3)健康投资。(4)人才迁移投资。

首先,在勘察设计企业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的部分,通过教育投资来提高员工的素质。(1)学历进修。通过学习,取得高一级的学历,提高设计师的专业理论水平。(2)鼓励设计师参加全国建筑师(主要是一级注册师)执业资格考试。一级注册师的多少,直接反映出一个勘察设计企业的实力,也是企业取得资质的重要条件,一级注册师达到规定的人数是勘察设计企业取得甲级资质的条件。只有取得甲级设计的资质,才有资格承接各种规模的勘察设计项目,才能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3)组织设计人员参加学术研讨。通过不定期的组织专业讲座,学术研讨,给设计师充电,了解市场行情,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设计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组织参观考察活动。让设计师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开拓设计师的视野,丰富设计师的创作理念,激发创作灵感。

其次,健康投资。健康投资就是指为获得医疗保健知识、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体魄而付出的金钱和时间上的投资。建筑设计是一项脑力劳动的职业,设计师为了出方案,赶进度,经常连续工作好几个小时,甚至是连续几个月加班工作。这样势必对设计师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员工的健康,为了保护人才,企业应该加强健康投资,主要包括:参加医疗保险;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组织各种文体活动;购置健身设备等。

再次,迁移投资。勘察设计企业的迁移投资,是指企业为了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而投入的成本,包括交通费,住房补贴,信息费等。

三、薪酬管理是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对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日益突显。薪酬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如何发挥它对人力资本的有效激励意义深远。

勘察设计单位作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竞争不激烈,人才流动性不强,薪酬管理也就比较简单。员工的工资收入是固定的,薪酬分配主要是对奖金进行分配。奖金分配的对象分为两大部分:生产一线的设计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对于设计人员,是根据项目的总产值提取一定的比例(20%-30%)作为项目奖金总额,再依据个人的出图量,设计工时以及后续服务工作量等进行分配。后勤管理人员的奖金总额根据生产人员的奖金数的一定比例确定。这种分配方式必然导致设计人员只关心产值,大家都只愿意做与产值挂钩的工作,不关心产品质量、服务、技术提升、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关系企业发展的长期指标,甚至对与产值无关的工作不愿承担。而这些方面恰恰是企业未来发展,在市场中能否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在国有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勘察设计企业的薪酬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勘察设计企业生存环境的风险性大大增加。新形势下,勘察设计企业需要的是一种基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来设计的,以满足企业发展战略需要为目标的薪酬管理模式。薪酬分配十分复杂,没有一个所谓的完美固定模式。判断薪酬分配方案是否合理,要看这一方案是否有利于吸引人才,是否有利于激励人才,是否有利于留住人才,同时还应看该方案是否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的薪酬分配不是简单地“分蛋糕”,而是通过分蛋糕使得企业今后的蛋糕做得更大,在分配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团队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将个人薪酬与团队绩效联系起来,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员工的个体发展。

勘察设计企业要做大做强,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立激励机制,培养新的项目主持建筑师和核心助手,以提高中标率,增加企业整体的任务量,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这是企业人才资本投资的目的,也是薪酬分配制度的核心目标。许多设计单位在项目主持建筑师职业发展环境塑造、薪酬分配模式、个人品牌塑造上出现了问题,留不住人,或者无法让有水平的建筑师发挥出最大的能力,这很值得我们思索。

建筑专业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工作量及分配模式的特殊性,表现在建筑专业的工作量有其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方案投标,中标后院里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但这只是“预期效益”。不中标,有时连补偿都没有。这时,巨大的投标消耗如何计算?预期效益如何落实?有时,一张总图修改一次即可通过,但有时,一张总图要历经三、五年之久,几十次的修改最后落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时,对于主持建筑师及具体负责人,单纯的产值就无法准确地表达其工作量和付出了!

考察各建筑设计部门,笔者认为,现阶段最突出矛盾还是招投标问题。如在中标率10%的情况下,按每个方案投入成本5万元计,则需50万元的成本才能获得一项工程的设计权。而这50万元成本如何在“预期效益”中表达,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如何计算?在专业设计所模式下,如果没有较好的设计费分配方式、薪酬分配模式,则不仅打击了方案投标的积极性。而且,最终对企业获得工程设计项目的能力、对建筑师队伍的稳定,都会带来影响。

笔者认为,建筑专业合理的薪酬分配方式宜粗不宜细,宜松不宜紧。当前,最能调动设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分配方式是实行由技术骨干牵头部门承包,收入分成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改变了过去只是按产值提取小部分作为奖金,而是产值的大头作为承包部门的收入,20%-30%上缴企业。为了鼓励设计人员参加方案投标,减少未中标造成的损失,对没有中标项目的补偿金收入,全额划归承包部门,企业不参与分配。实行收入分成的分配方式,能够大大调动广大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人人都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由过去管理部门找项目为主改变为由承包部门或者是个人找项目为主。这样不但提高了企业的总产值,增加企业的效益,承包者个人和其团队的成员收入都能大幅提高。

薪酬分配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任何一个时期,合理的薪酬制度都是留住人才的关键,也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总之,人力资本是勘察设计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只有通过优秀人才的不懈努力,才能为企业多出精品,树立品牌;才能不断进行人脉的积累,建立起忠诚的客户群;才能提升企业的美誉度。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

篇(9)

二、多媒体技术在社区护理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一)形象展示教学内容,通俗易懂

社区护理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生对于纯理论的东西理解上有些难度,而通过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三维动画,能够非常形象地展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这些知识,从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学生不容易忘记所学知识。

(二)丰富课堂内容,扩大知识面

网络信息资源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资源共享,教师从网上可以搜索到相关的教学资源,这样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多样性,教师将对于课堂内容有用的电子内容引入到新授课中,大大加强了内容的信息化程度,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提升了自己的素质和知识水平。社区护理学科这门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能,恰当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使得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开阔,知识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三)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直观地将病人的症状进行展示,这样学生结合理论,对知识的理解会加深。因此教师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都要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成ppt,并且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病例的具体细节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促进了教师学习水平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每位教师学会计算机技术,因此,教师要在课下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学会搜索资源,学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这样,教师的综合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在社区护理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劣势及应对措施

(一)师生互动相对较少

由于多媒体容量大,很容易导致上课的时候信息量过于繁杂,教师往往只是关注了多媒体,却很少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生也是只顾了看多媒体,却忘记了做记录。这样整个课堂就好像是观赏课一样,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课堂也是不行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解决。

1.采用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课件的设计,对于文字、图像、动画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和趣味性。而且在设计教学课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特点去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课件,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此外,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询问学生,问问他们对这节课理解得如何,教学效果怎么样,怎样学习能够收到最好的效果。根据学生的意见,对教学课件和内容进行改进,逐步完善,提高教学效率。

2.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多媒体是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完全依靠它,而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机会,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后交流出一种比较适合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课上,要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二)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学生眼睛老盯着大屏幕,就会产生视觉疲劳,所以,我们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对内容进行精细化,不能一个模式,要将一些趣味的东西整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疲劳,也就不会因为疲劳而对学习产生厌烦。同时,我们还要要求学生在课下多闭眼睛休息,做眼保健操,缓解疲劳。

(三)采用多媒体,板书空间过小

利用多媒体,黑板就被占去了很大一部分,写板书的地方很小,要写板书,还需要将灯光开启,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少写板书,只能口说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对自己要写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适时要求学生做笔记。此外,社区护理学活动有很多不同的环节,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我们将这些环节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提升多媒体的作用,但也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将这些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使得多媒体技术在社区护理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效果,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

(四)注重社区护理教学设计,避免简单的演示型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根据教学的目标而设计的,所表现的是一定的教学以及相关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以及重视学生在认知结构方面的东西,这样就避免了用简单的演示来教学。在社区护理教学设计中,还应考虑以下几点:在制作电子教材时,要让学生脱离书本;在合理设置界面时,要注意导航系统和导航提示,以及能够解决在网络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在主窗口中,按照顺序排列网站链接,学生根据需要点击进入。在主标题下,设计与社区护理相关的问题,并提供与其相关的内容,同时加载与其相关的一些视频和动画,为了更加充分地突出在网络、信息方面的处理能力。对于各相关主标题,在设计与其相应的讨论区时,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窗口区所设计的课堂练习,往往是即时练习,即能够以“评价、判断”的形式进行。在此期间,能够与主机上的老师做到随时解答疑问,这样就实现了在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同时对于学生在思考和创新方面得到满足,也有一个好的环境氛围来学习。

(五)采用合适的社区护理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要设计一个好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使其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使得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六)给学生引导和帮助,及时进行社区护理教学的反思

在社区护理的导航策略设计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协商以及评价在其练习中所有的提示和语言,使得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如:通过教学网站,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章节中,以不同形式给出知识的结构和信息。

篇(10)

        神经内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内容就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进入神经内科的患者其病情往往较重,有的甚至意识模糊或存在意识障碍,容易在住院期间出现很多的并发症。因此,对这样的患者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是提高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质量、避免发生医疗事故纠纷的主要手段。本文针对目前医院中护理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作者自身的认知,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有关防范措施的建议,希望以此能够真正做到保证患者的权益。

        1 对现阶段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

        1.1  对于现在很多医院的神经内科来说,安全设施不完善,导致了很多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行动非常不方便。如果我们能够在医院的病区里安装上一套完整的安全设施,那么出现摔伤、坠床、滑倒这些意外情况的概率就会大幅度的减少。

        1.2  现阶段很多医院的管理者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方面的意识也比较淡薄,患者更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做的都是简单的日常功能护理工作,对住院的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没有尽到相应的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权这一基本权利,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隐私等问题也不注意保护,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不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只是简单机械的执行医生口头医嘱,一旦出现护理方面问题,护士不懂得保存相应的证据,导致在很多医患纠纷中举证倒置不力,为医院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1.3  医院中的各种制度落实不到位、对操作流程简单化。现阶段很多医院的护士为了自己方便,对操作流程进行简化,工作态度也不够认真,规章制度遵守上也缺乏自觉意识,未能按规范化操作,造成很多的不良后果,最终导致一些患者对我们工作的不信任。还有一部分护理人员不重视学习,单独工作时较难胜任,这都是导致护理过程中医患纠纷的隐患所在。

        1.4 现阶段很多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医务工作者和病人沟通环节上都十分欠缺。据我们的临床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医院的医疗纠纷,尤其是护患纠纷都与服务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些服务欠缺方面的纠纷中,沟通不足最终引发事故的比重又占到了第一位。

        1.5  现阶段医院中对病人的护理记录不详细,坦白的说,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工作确实不轻松,为患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就是对记录工作忽视了,最后病人对很多工作存在疑问。医疗护理上的事情大部分都会牵连到法律等方面的事项,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最有效力的法庭举证就是我们对病人的病情治疗记录。

篇(11)

二、多媒体技术在社区护理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一)形象展示教学内容,通俗易懂

社区护理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生对于纯理论的东西理解上有些难度,而通过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三维动画,能够非常形象地展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这些知识,从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学生不容易忘记所学知识。

(二)丰富课堂内容,扩大知识面

网络信息资源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资源共享,教师从网上可以搜索到相关的教学资源,这样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多样性,教师将对于课堂内容有用的电子内容引入到新授课中,大大加强了内容的信息化程度,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提升了自己的素质和知识水平。社区护理学科这门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能,恰当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使得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开阔,知识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三)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直观地将病人的症状进行展示,这样学生结合理论,对知识的理解会加深。因此教师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都要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成ppt,并且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病例的具体细节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促进了教师学习水平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每位教师学会计算机技术,因此,教师要在课下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学会搜索资源,学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这样,教师的综合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在社区护理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劣势及应对措施

(一)师生互动相对较少

由于多媒体容量大,很容易导致上课的时候信息量过于繁杂,教师往往只是关注了多媒体,却很少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生也是只顾了看多媒体,却忘记了做记录。这样整个课堂就好像是观赏课一样,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课堂也是不行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解决。1.采用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课件的设计,对于文字、图像、动画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和趣味性。而且在设计教学课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特点去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课件,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此外,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询问学生,问问他们对这节课理解得如何,教学效果怎么样,怎样学习能够收到最好的效果。根据学生的意见,对教学课件和内容进行改进,逐步完善,提高教学效率。2.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多媒体是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完全依靠它,而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机会,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后交流出一种比较适合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课上,要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二)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学生眼睛老盯着大屏幕,就会产生视觉疲劳,所以,我们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对内容进行精细化,不能一个模式,要将一些趣味的东西整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疲劳,也就不会因为疲劳而对学习产生厌烦。同时,我们还要要求学生在课下多闭眼睛休息,做眼保健操,缓解疲劳。

(三)采用多媒体,板书空间过小

利用多媒体,黑板就被占去了很大一部分,写板书的地方很小,要写板书,还需要将灯光开启,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少写板书,只能口说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对自己要写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适时要求学生做笔记。此外,社区护理学活动有很多不同的环节,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我们将这些环节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提升多媒体的作用,但也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将这些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使得多媒体技术在社区护理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效果,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

(四)注重社区护理教学设计,避免简单的演示型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根据教学的目标而设计的,所表现的是一定的教学以及相关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以及重视学生在认知结构方面的东西,这样就避免了用简单的演示来教学。在社区护理教学设计中,还应考虑以下几点:在制作电子教材时,要让学生脱离书本;在合理设置界面时,要注意导航系统和导航提示,以及能够解决在网络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在主窗口中,按照顺序排列网站链接,学生根据需要点击进入。在主标题下,设计与社区护理相关的问题,并提供与其相关的内容,同时加载与其相关的一些视频和动画,为了更加充分地突出在网络、信息方面的处理能力。对于各相关主标题,在设计与其相应的讨论区时,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窗口区所设计的课堂练习,往往是即时练习,即能够以“评价、判断”的形式进行。在此期间,能够与主机上的老师做到随时解答疑问,这样就实现了在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同时对于学生在思考和创新方面得到满足,也有一个好的环境氛围来学习。

(五)采用合适的社区护理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要设计一个好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使其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使得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