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研究生招生宣传方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02-08 23:27: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研究生招生宣传方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研究生招生宣传方案

篇(1)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9-0179-03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年,高校招收研究生85.8万人,在学研究生273.1万人,毕业生60.4万人[1]。如表1所示,近5年间,研究生教育招生人数逐年增长。与2014年62.1万的研究生招生人数相比,2018年的招生人数增长了38%。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使招生管理部门承担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社会对招生流程的规范性、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以来,研究生招生制度、招生办法已日臻完善[2],但仍旧存在招生计划的分配不均,招生宣传特色不足、方式单一,以及招生工作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招生工作效率,提高生源质量、减少因制度、流程不完善等问题给招生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仍是当前亟须关注、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剖析,再给出有针对性的完善方案

一、目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计划的分配问题及下达的滞后性

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带有较强的计划性,招生政策、规模每年由国家层面进行设计和控制。研究生招生单位根据自身的培养条件、学科优势等因素拟定招生计划并上报,各省(区、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给出调整意见再上报教育部审批,最终由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正式下达年度招生计划。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存在缺乏科学方法指导的问题[3]。招生计划数作为相对稀缺的资源,是学科、导师都在尽力争取的对象。院系在提出招生名额的需求时,容易产生“多抢就是多一份资源”的观念,着重于规模扩张,而未对自身的研究生培养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估,偏离招生工作中选拔、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而高校在进行招生计划分配时,往往是在以往的分配经验上,根据各单位的诉求进行适当机动调整。这种现象本质上也是一种教育不公平。如何充分引入需求信息,合理分配学术资源,最大效率地使用研究生教育资源,需要有科学的决策方法进行指导,以此优化招生结构质量,减少招生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研究生招生工作周期长,批次较多。一般高校每年9月份会开展下一年度入学的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招生工作。而许多高校在7月份、8月份就会举办暑期夏令营,提前选拔部分推荐免试学生,力图锁定优质生源。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包含了对硕士研究生和直接攻博研究生的选拔。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来说,除了推荐免试招生,还有每年3月份左右复试的全国统一考试硕士招生。对于博士招生来说,除推荐免试招生外,每年的招生工作还需开展约2~3次,时间跨度几乎覆盖一整年。然而,研究生招生计划下达到各具体招生单位的时间,一般是在当年度的3月份左右,对比招生工作启动的时间,存在较长的滞后期。这使得招生单位在招生阶段前期的对招生计划的整体规划存在不确定性,处于被动状态[2],也容易让研究生导师及考生产生误解。

(二)招生宣传特色不足、方式单一

我院进行了一次面向推荐免试研究生报考者的问卷调查,有效参与人数为1801人。问卷调研了影响考生选择报考学校的主要因素。其中,34%的学生表示学科排名是自己选择读研院校的首要的考虑因素,而选择学校知名度、导师实力为首要因素的学生分别占比21%和19%。由此可见,学科、学校和导师的综合实力与特色是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除了高校本身的硬实力,要提高社会对学校、学科的认可度,很大程度上倚赖于高校的宣传。一些高校的网站对学科的介绍不够通俗具体,重点不够突出,没有展现亮点,无法体现自身与类似院校相比的独特之处,还存在导师资料等信息更新不够及时的问题,难以提升自身在招生活动中的吸引力。此外,大部分高校会针对本科招生进行较为广泛的多渠道的宣传活动,但在研究生招生宣传这方面的投入明显较少,以挂网公告为主,宣传方式不够多样化,也鲜少提供高校与考生对话交流的机会。刘玉芳[4]、陈少波[5]等也对招生宣传问题进行过研究,认为招生宣传方式没有针对性,缺乏新意,将导致宣传工作收效甚微。

(三)招生工作体系不够完善

笔者认为现有招生工作体系中主要存在两点明显的缺陷,一是烦琐重复工作太多拖慢了整体工作效率,二是对考生的心理及一般能力考查不足。

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每年的报考人数也在上升。随着招生批次增多,招生流程不断规范化,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也越来越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招生工作的配套资源有时并未跟上工作开展的需要。招生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完成固定的对考生进行选拔、考核的流程,还要解答招生过程前、中、后阶段来自各方面的各种类型的咨询。解答来人、来邮、来电咨询属于简单重复劳动,但却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招生程序的同时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此外,材料审核、复试组织等工作由各招生单位成立招生工作小组进行具体实施。以推荐免试招生中的材料初审为例,现有的材料评估一般由材料审核小组成员对着考生简历按筛选标准一项项来完成,耗时长,工作重复性高,在申请者众多的情况下,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还面临着不能出现错漏的巨大压力。有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实际上是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完成的,然而目前的招生工作体系在此方面鲜有投入。

研究生招生复试主要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其中笔试侧重于对专业课知识的考核,面试则侧重于考核考生的培养潜力、科研业绩、分析和语言能力等综合素质,两个部分通常都包含英语能力测试。这套复试体系中,对考生的心理素质及一般能力的考查有所欠缺。一般能力不受特定领域知识影响,包括思维、记忆、观察、想象能力等,具有稳定性、多样性和预见性[6]。对研究生而言,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就读研究生所要求的一般能力是其完成科研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其重要性不亚于扎实的专业基础、英语能力。陈睿等[6]对研究生导师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读研究生普遍存在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弱、创新能力弱、书面表达能力差等问题。而因研究生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能力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目前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复试,把对非专业知识的考核嵌于面试流程中,但往往没有建立较为明确的评价体系。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招生选拔时就要进一步对考生的心理状态和一般能力进行把关。招生工作中应增加针对此部分的考核内容和方式,進一步完善复试体系。

二、改善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建议

(一)优化招生结构,加强上下沟通

招生计划的决策要基于高校的学科优势,紧跟国家、地区、行业需求,同时兼顾高校自身发展需求,还要与考生的选择相呼应[7]。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机制,考虑将招生名额发放适度往优质的培养点、重点学科、优质师资上倾斜,也将招生名额作为促进高校、导师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激励。要追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其快速反馈给招生计划各层面的制定者。

适度的高层管制对保障招生工作的公平性是有益的,但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招生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将研究生招生管理权重心下移。如今“简政放权”已成国家改革趋势,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整体上也呈现为高校松绑、扩大其招生自主权的发展趋势[8]。高校应被赋予更高的自由度,使其能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及需求,制定出更有特点、更有针对性的招生计划。而管理部门可以更多以间接的方式参与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决策,对教育评估质量、人才需求等数据进行分析,引导建立合理的研究生招生结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一面更好地反映高校对教育资源、招生工作有关支持的需求,一面也更好地反馈社会需要、传达宏观层面的设计指导理念。

(二)抓住亮点,重视招生宣传

研究生招生宣传不仅要介绍招生流程,还应抓住有关高校、学科的优势,突出自身的招生特点。可以依据往年录取的研究生生源情况,锁定主要目标生源市场,并对生源较少的高校或省份进行分析[4],以此确定不同的招生宣传力度以及调整宣传内容侧重点,有效利用宣传资源。

如今,各类媒体宣传手段层出不穷,移动信息化平台应用广泛。研究生招生宣传也应跟紧时代的步伐,利用多渠道进行宣传。除了在招生网站、微博、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线上宣传,还可以考虑开展宣讲会、咨询会等线下宣传活动,以及利用校友网络进行招生宣传。线下宣传能给考生、家长提供更直接的问询机会,也有利于高校更好地了解考生在选择学校、专业时的关注点。此外,如果能动员部分研究生导师参与到线下宣传活动中,不仅能给考生提供更好的了解导师、了解科研的机会,也能给导师提供发展优秀生源的机会。

招生宣传信息应做到真实、准确且清晰,让考生能便捷地获得所需资讯。在传统的专业目录、招生简章外,可以挖掘一些类似课题组的学术成就、导师的生活轶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多彩的校园生活等内容,用真实的例子呈现出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使得宣传内容更加生动,学校、导师形象更加立体,以提高对研究生生源的吸引力。

(三)完善信息化系统,丰富复试形式。

目前智能化发展已渗入办公领域,若能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引入更具有针对性功能的办公系统,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为失误。以材料审核为例,其中一些评分条件是可以按区间设置分值让系统自动评估算分,比如英语水平、学校学科排名、平均成绩、绩点排名等。目前报考人员资料的筛选多为高校从报名系统导出的学生简历,用excel表格逐项查看、打分,有时还要同步核对考生寄送来的证明材料。智能化办公工具的引入,能增加筛选的便捷度及材料的可读性,提高审核效率。同时,智能化系统能分担一部分招生咨询工作。招生工作人员可以将考生、家长常问询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除了在平台上方便咨询者分类查找,还可以利用网页智能搜索、公众号智能问答等形式,让系统根据咨询者的关键词进行答疑并智能推荐其他相关内容。

篇(2)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上升,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约为51.7万人,比2011年49.5万上涨了4.4%,报名人数也由2011年的151.1万增加到2012年的165.5万,上涨了9.6%。随着招考规模不断扩大,各招生单位在生源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了国内近千家招生单位外,随着国内外交流和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外的招生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争取国内优质生源,使得研究生招生和录取工作压力增大,面临许多新情况。在这样的形势下,各招生单位为保证数量稳步增长,往往容易忽视生源质量,对日后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学术背景、受考核方式、录取成绩、思想状况、年龄跨度和个人素质等千差万别,如何选拔优秀生源成为各招生单位越来越重视的关注点和面临的挑战[1]。本文以广东省某重点高校为例,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近三年来在招生录取方面的生源数据,以期从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近年来广东省高校研究生录取的概况,并对今后研究生优质生源选拔和招生录取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促进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近三年硕士研究生生源概况

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评价体系主要包含生源结构和生源素质,其中生源结构包括招录比、生源分布、各专业录取率、报考类别等多个方面[2]。本研究通过调查2010—2012这三年的招录比、生源范围、学习形式和学历情况等,为生源质量的改善提供数据参考。

(一)硕士研究生招录比

近三年硕士生报名和录取人数在逐年递增,报名人数由2010年的3018人上升到2011年的3431人,而2012年更达到了3970人,录取人数也由2010年的760人上升到2011年的767人,再到2012年的845人。在报名和录取人数均增加的基础上,录取率并没有提高,说明在录取指标增幅有限的情况下,追求高层次学习和提高学历的考生数量在逐年增多。近三年的录取率虽有有少许下降,但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增加说明随着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宣传工作的深入和广泛开展,学校的办学水平获得了广大考生的认可,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了该校,这样就为优秀生源的选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源范围

生源范围主要从华北、华中、华南、东北和西北等几个地区入手进行统计,其中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

据统计结果显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均是近三年考生来源较多的地区。华南地区从2010年到2012年分别录取了282人、279人和276人,分别占到录取总人数的37%、36%和33%。紧跟其后的是华中地区,录取人数近三年达到了170人、182人和234人,占录取人数比例分别是22%、24%和28%。华东地区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录取人数分别是133人、159人和156人,占到各年录取总人数的18%、21%和18%。这三个地区从地理位置来说距离广东省都比较近,属于较易覆盖的宣传范围,考生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和信任度较高,加之考生人数众多,这意味着高校在开展宣传工作时,需要保持对这些地区的宣传力度,从而保证报名和录取人数继续提升。录取人数相对较少的地区有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西北地区2010年录取人数28人,2011年26人,2012年34人,占录取总人数的比例均在4%左右。东北地区录取人数分别是33人,35人和29人,均占录取总人数的4%左右。西南地区近三年的录取人数和比例分别是56.7%,44.6%和67.8%。华北地区录取人数2010年58人,2011年41人,2012年46人,分别占到录取人数的8%、5%和5%。这几个地区录取比例相对较低,而华北、东北等地区考生人数并不少,教育质量和水平很高,为吸引到更多优秀生源,可以加大对这些地区招生宣传的力度,制订目标明确的宣传方案,更大程度上促进不同地区和学校间的交流合作,让更多的考生深入全面地了解报考院校,为获得良好的生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形式

近三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录取前的学习形式主要是普通全日制、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及境外学历等。普通全日制学生2010年有713人,2011年有733人,2012年有797人,数量在不断增加,基本占了每年录取总人数的95%。录取的成人教育形式毕业的学生2010至2012年分别有16人,12人和16人,均占录取人数的2%。录取的以自学考试形式毕业的考生2010年有28人,2011年有14人,2012年有27人,比例分别是4%、2%和4%。以网络教育形式或获得境外学历证书形式等录取的学生数近三年来共是3人、8人和5人,比例较低。由此可见,普通全日制毕业生是研究生报考的主力军,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录取的主要对象,境外学历证书持有者人数有增加的趋势。

(四)学历情况

硕士研究生中2010、2011和2012年分别有711人、726人和800人是本科毕业(含应届本科和成人应届本科),均占录取总人数的95%左右。高职高专毕业的考生类型紧跟其后,分别达到47人、31人和41人,比例分别是6%、4%和5%。这些数据说明近几年绝大部分考生都是拥有本科学历和水平的考生,所占比例较稳定,高职高专学历的考生比例变化不大,拥有本科毕业证的学生仍然是录取的主要群体。在本科毕业生占主导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在面向全国开展招生和宣传工作的同时,将“211高校”所在生源地的考生作为重点宣传的目标,这样既可以保证报名人数,又可以吸引更多名校的优秀毕业生,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

三、保障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对策

通过对研究生招录比、生源范围、学习形式和学历情况等的数据分析不难发现,生源质量的改善除了常规的宣传工作外,需要深入分析,发现生源结构的构成和变化,制定出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保证生源质量的评估体系,从而不断改善生源情况。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宣传手段

随着生源数量不断增加,扩大宣传,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成为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宣传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包括网络、电话、报纸、杂志、现场咨询等[3]。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宣传手段,并开展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吸引了越来越多高校的注意。通过前人所作调查发现,网络是目前高校和考生利用最多,宣传最便捷有效的途径,但电话、杂志和现场咨询等宣传方式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因此,高校在选择宣传媒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受众面,又要考虑到实际效果,结合多种宣传渠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定能事半功倍,为获得良好的生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招生宣传对象

在开展招生工作的时候,不仅要保证稳定的报考人数,更要在生源质量上下工夫。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要分地区、分学校制订目标明确、内容详尽的招生宣传计划,从而吸引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学生,促进多领域思想和学术等的交流。使来自更多地区和著名高校的考生能够详尽和全面地了解报考院校,扩大生源范围,提高生源质量。

(三)把好研究生入学考试关

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主要以全国统考为主。复试由各个学校根据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组织第二轮的笔试和面试。现行的研究生录取考试更多地强调了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实操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往往造成高分低能,培养出会学习不会应用的学生,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又不利于社会对全面、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把好入学考试第一道关意义重大。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分布情况和培养目标等,制订出合理的考试方案,特别在自主性较大的复试阶段,既能让学生发挥所学,又能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从而选拔出优质的学生。

(四)增强自身办学水平和影响力

根据对多所学校开展宣传工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水平,专业设置和知名导师,以及就业情况是考生普遍关心和愿意深入了解的问题,因此为了吸引更多更优质生源,高校可以在开展宣传工作的时候,提供大量这些方面的信息,让考生对报考院校有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同时,高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专业水平,引进更多名导师,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这种良性循环带动下,学校的声誉和实力不断提升,学生对学校的信心增加,生源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

(五)开展港澳台地区招生工作

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单位在获得港澳台招生资格后,可根据每年国家的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简章开展境内外的招生工作,合理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密切与港澳台高校的联系,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等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方文心.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对策与方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生源质量分析与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

篇(3)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增长,研究生数量日益增加。以我院为例,1978年,我院仅招收9名硕士研究生,而目前,在读研究生已过千人。在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也在持续进行。教育工作者力求寻求最佳的途径和方法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实践证明。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不能单纯的重视教学培养教育,这是一项涉及研究生招生、培养、导师制度等各个方面、所有环节的系统工程。下面,结合我的工作的经验,就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谈些粗浅的想法。

一、研究生招生工作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起点。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体制下。要从源头抓好研究生教育工作,要着重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1,控制生源质量

生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成品”的质量。因此。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生源的质量。而提高生源质量一般需要较大的报考人数作为保障,这对某些热门专业来说不成问题,但相对冷门的专业、新招生专业就很难了,这些专业往往报名人数却很少,上线人数甚至达不到招生简章上公布的招生人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突出学科特色,以广泛吸纳优秀学生报考。其中,尤其要重视鼓励外校优秀生源报考,这一方面可以扩大考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以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学校之间的联系,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

2,改进录取办法

目前。我校硕士研究生人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考生的最后成绩采用综合计分法,其中初试总成绩占60%复试总成绩占40%其中专业课笔试成绩占20%面试成绩占15%外语听力、口语成绩占5%。这种录取方式的优势在于考核的全面性和公正性,但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一些专业突出、学术上有一定潜力的“偏科”考生因为初试时的外语或政治成绩不达国家线不能进入复试,而有些“全科”考生虽然进入复试但专业方面却很平庸,二是由于复试成绩在综合计分中所占比例较低,有些靠着“背功”在初试阶段取得高分,但在复试中证实专业素质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却由于综合计分排名较高而被录取。

为改变这一状况,建议在保持综合计分法录取的前提下,对录取方式以下改革,第一,加强初试试卷的合理性、科学性,使之能真正考出考生综合素质水平和学术能力。通过这一层筛选把“死背书”的考生直接拦在复试门外。第二,适当加大复试成绩在综合计分中的比例。将录取的决定权更多的留给学校和导师。第三,规范复试评分标准。着重考察考生的学术潜力和科研素质。由于新的录取方式大大增强了导师在研究生录取方面的决定权。必须同时制定严格的评分规则和录取纪律,杜绝人情分。

二、培养工作方面

提高研究生教学培养水平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而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上是按照各专业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学分、培养方式、考核方式、学位论文、必读书刊等基本内容,是研究生招生、培养、就业及日常管理的依据。提高研究生教学培养水平首先要提高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水平。

目前,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研究生的教学必须重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应该在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例,既有一定的覆盖面又具有方向性,应该反映各学科、各领域的最新进展,促进教学与科研前沿更加紧密的结合。

但是,由于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师资的增强不成比例,造成师资的相对匮乏,致使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不规范。随意性较大。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不是从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而是根据教师情况,有什么人就开什么课,因人设课的现象严重,甚至还出现一名导师开设七门专业课的情况。这使得研究生课程体系不规范,缺乏必要的严肃性,影响研究生全面掌握本基础理论知识。知识面不能达到应有的宽度,对本学科不具有必要的全局观。

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进行必要的改革,一是力求做到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二是集合全校的师资力量。进行优化组合。以应对师资匮乏的现实,三是通过兄弟高校、科研院所等多种途径,采取学生代培、教师代课等多种方法开设必要的专业课程,四是充分发挥研究生教学督导组的作用。通过随机听课、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研究生教学管理,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培养环节,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培养脱节

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写作两个阶段。根据我校《关于修订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意见》,硕士生前四个学期主要是课程学习阶段,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内要学6—8门学位课,在第四学期完成论文的开题,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课程学习阶段因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学习、消化。开题前仓促选题,在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方面都很不足。从第五学期开始又面临就业压力,要忙于用人单位的面试、公务员考试等。很大的精力用于找工作,直接影响到学位论文的质量,有的甚至不能按期完成学位论文。

建议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由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一份个人培养计划。制订培养计划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课程安排,还应该把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有机结合起并相互促进。使学生早定下研究的方向,早些接触和收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这样的课程学习就有目标性,也能使学生主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

3,学位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的水平充分反映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但目前却存在着有些研究生不会选题、导师指定了选题却写不出符合要求的论文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能如期提交论文、抄袭他人论文的现象。

要想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首先要把好开题关。只有选题适当,对课题的研究现状、意义和价值等能作出说明和通过可行性论证的才能进行课题研究。开题小组专家不认可的选题要重新做开题报告。其次要把好论文评阅关。严格按照学校的《研究生管理规定》、《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从时问上、形式上严格要求,只有按时提交论文并通过校内外专家评阅的论文才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不通过者视论文修改情况再提出论文评阅的申请。同时要扩大论文“双盲”评审的范围和比例。不仅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进行“双盲”评审,抽检对象也应包括同等学力、高校教师、教育硕士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抽检的比例也应适当扩大,促进研究生及导师更注重论文的质量。最后要把好论文答辩关。答辩委员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审『蒯论文,组织论文答辩。审议授予学位等工作中要严肃认真、坚持原则、不投违心票。指导教师应回避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根据申请人论文写作和答辩情况以无记名的方式投票表决。决议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答辩。杜绝出现看导师面子“放水”的现象。

三、导师制度

完善的导师制度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众所周知,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对研究生的全过程指导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举措,是构成教育质量过程监控的主要部分。导师的思想水平、学术水平、指导能力和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搞科研,更要善于培养和指导研究生。目前,在导师制度的落实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导师队伍缺乏

虽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增长、学位点不断增加,但导师的数量并没有得到同比例的发展。以致出现个别导师要带二十多个研究生,导师很难指导好每一个研究生,也出现了先带学生后评硕士生导师的现象。

2,导师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对增评研究生导师有明确的科研成果、项目等方面的要求,但只要成为导师,不论其是否履行了导师职责,也不管其学术水平,都不影响其导师资格。

篇(4)

一、边疆地区农科类研究生教育现状

(一)研究生教育综合竞争力较低

全国研究生教育实力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边疆地区因经济欠发达、地域偏远等因素,教育发展较国内中心城市滞缓。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对全国的研究生教育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排序,根据《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5-2006》,北京、江苏、上海等中心城市的研究生教育综合竞争力最强,而新疆、贵州、等边远地区居倒数位(见图1)。以新疆为例,高校研究生教育综合竞争力普遍较弱,学科实力一般(见表1)。

资料来源:《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5~2006》,该报告中将各培养单位的该学科实力依次分为5个等级:①A+为重点优势学科的单位,即排在最前面的5%的培养单位;②A为优势学科的单位,占单位总数的15%,即排在6%~20%的单位;③B+为良好学科的单位,占总数的30%,即排在21%~50%的单位;④B为一般学科的单位,占总数的30%,即排在51%~80%的单位;⑤C为较差学科的单位,占总数的20%,即排在81%~100%的单位,对其只给出等级,不列出得分和排名。

(二)一志愿生源流失严重

农科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全国大统考之后,“本地学校好考”的优势丧失,名校效应凸显。大多数考生在选择一志愿学校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先报考心仪的内地名校,如果落榜,还可以调剂到其他学校。因此对于边疆地区的高校,不仅外地生源极少,本地生源的流失也非常严重,最终导致一志愿报考人数直线下降,调剂生占录取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在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诸要素中,生源质量尤为重要。生源是影响边疆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学位教育,没有优质的生源,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无从谈起。

二、边疆地区农科类研究生教育发展对策

(一)加大对边疆高校的投入力度,增强高校和学科竞争力

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充分正视我国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研究利用优势的科研人才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使之与研究生教育水平相对称;另一方面,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措施,为保持和扩大研究生教育水平的优势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大对边疆高校的投入力度,扶持和鼓励边疆地区高校的发展和建设。再者,边疆地区的高校作为区内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也应当正视自身不足,努力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加强师资力量、学科实力、科研水平建设,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增强研究生教育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

(二)保证研究生生源质量

1.加大推免力度,留住本校优秀生源。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制度,是激励本科学生勤奋学习、改革拔尖人才选拔方式的重要措施,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对于选拔优秀人才、加快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农科类专业属于艰苦专业,要留住优秀生源,边疆地区高校应考虑加大推免力度,适当加大农科类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推免比例。以石河子大学为例,自2008年之后,学校加大了农科类一些冷门专业招收推免生比例,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有效地留住了本校优秀生源。因此加大推免力度,留住本校优秀生源,可以说是边疆高校保证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2.加强招生宣传,以优秀师资吸引一志愿考生。高校应加强本单位宣传,帮助考生正确认识和理性选择一志愿报考学校,尽量降低生源报考分布的不均衡。每年的招生简章修订完成后,及时在学校主页及相关网站,以便考生查询。在国内主要媒体刊登招生广告,宣传本校学科优势、科研特色、师资队伍等情况,以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还要动员全校师生的力量,通过各个渠道参加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形成人人关心招生、人人参与招生的局面。

在影响考生选择报考学校的众多因素中,导师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优秀的导师总是从学术、人格、学风等各个方面对研究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成为重要的领航人,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对一个边疆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关注调剂考生群体,吸引优秀调剂生源。调剂是我国现有硕士生招生体制的产物,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平衡生源、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前提下,使招生计划顺利完成的有效手段。统考形势下,对于处于地域劣势的边疆高校,调剂考生为农科类研究生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近年来的招生经验,笔者认为加大对农科类调剂生源的经费支持力度,是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杠杆。笔者调剂工作中发现,考研调剂生中一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家庭比较困难的应届毕业生或工作不理想的往届毕业生,是否交学费是学生选择招生单位的主要考虑,边疆高校对调剂生给予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将是提高生源质量和调剂成功率的重要砝码。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调剂生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如对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在申请“助研、助教、助管”或其他勤工俭学工作岗位时优先考虑,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同时,边疆高校应当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兄弟院校的联系,由于农科执行全国统考后,大部分生源集中在北京、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区的高校,这些上线生源富余单位可以为生源匮乏地区高校推荐符合调剂资格的考生,加大了调剂生源数量,也提供给边疆高校一个选拔优秀生源的机会。

(三)理性扩张研究生招生规模,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恒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及时地进行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幅度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有效增加了人才的供给。但是问题也随之产生,农科专业连续多年的扩招与教育教学资源的相对缺乏之间的矛盾、农科本科生生源结构的不合理、农科专业招生与就业的“冷门化”等多重因素导致农科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倾向滑坡,进而使农科研究生的整体生源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边疆地区高校的办学资源有限,应结合现有条件和资源理性扩张研究生培养规模,在生源匮乏的情况下,严把质量关,招生宁缺勿滥。同时为了保证农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恒性,边疆高校还应通过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多途径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优秀研究生,为边疆的农牧业发展输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儒忠,牟淑芳.新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报告[Z].2007.

[2] 2009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_考研频道_中国教育在线kaoyan.省略/html/ky/paihang/yjs_2009.shtml.

篇(5)

2.专业学位类别迅猛增多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开启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同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六种专业学位。十年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通过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1年2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第39种专业硕士——审计硕士。目前这39种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设置,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

3.制度化、规范化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国家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力度是清晰可见的,相关政策文本的出台,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更为制度化和规范化。比如在《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工作纳入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合格者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执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管理和就业政策。这就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制度化规定,有了保障。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背后的困境

1.社会认同度低一方面,传统的“学术至上”的观念认为高校是培养学术研究型精英的地方,一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家长、社会公众大多不知道什么叫专业学位研究生,很多人把专业学位定义为“次等”的学位,缺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的正确的理解。由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直不被认可。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往往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产生歧视,在升值或者评级的过程中因为专业学位而受到限制。由于大规模的专业硕士教育,其含金量与认可度在社会上还有一个检验认定的过程,还有一个认识接受的过程。

2.照搬学术学位模式现阶段,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几乎照搬学术学位的培养模式,弱化了职业性、实践性。在课程设置体系上,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52.9%的同学认为只有一到两门课与学位专业不同,有4.18%的同学认为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可见,多数高校专业学位与全日制的学术学位课程设置接近90%的相同,相当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是对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的“复制粘贴”,只是调整、删减部分课程,增加实验课,或是给基础理论课增加配套的实验模块,没有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身独特的价值导向和教育规律。在专业实践环节上,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浓重学术性,多数高校忽略了实践环节的建设。以传授知识为主,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特有的实用性、技术性、实践性,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灵活性、多样化和针对性,无法适应不同地区对人才规格的需要。

3.考核方式单一目前高校对于学生评价方式还是停留在基本的毕业论文和平时的情况。这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不合理的,纯理论分析过于学术,缺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知识的创新和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所以,单一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客观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

4.培养质量有待提高⑴生源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一方面,考生在选择考研报考方向时,大多数都是以学术型学位作为第一志愿。表2就反映了2011年到2015年的报考情况,虽然报考人数在增多,但是2015年并未达到报考趋势1:1的理想比例。另一方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过程中,很多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不是第一志愿,而是在没有被原报考的学术型学位录取后或是在学术型学位复试淘汰后调剂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可见,生源不佳一开始就制约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⑵导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导师的专业训练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目前,高校导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能力大幅提高,但他们缺乏社会历练,社会实务经验不足。高校导师在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不自觉偏向理论知识,满足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前,有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没有落实“双导师”,落实了“双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校内和校外导师的职责不够清晰明确,校内导师几乎不参与学生实践,校外导师作用发挥甚少,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教育相互分离。通过对某高校2014届550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进行调查,真正实施“双导师制”,共同指导研究生论文的仅有15篇,占该类论文总数的2.7%。师资队伍缺乏经验,“双导师”在实际中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⑶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起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适宜的质量评价标准,表现为论文指导和答辩中的学术型倾向和实习的敷衍塞责,多数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趋同,特别是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指标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保障机制,以至于有些学生没有经过严格、规范的实习及生产实践,只是完成了毕业论文,或者同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在校内实验室完成专业实践。正是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尚不明晰,质量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不具有实质性的衔接,以至于很多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后,尚不能直接进入和胜任职业岗位。

三、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困境的路径

1.从政策和宣传上,提高社会认可度⑴国家政策及时跟进。一方面,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起步晚,国家的相关政策欠缺,政策的制定内容不够及时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感受不到国家政策对于专业学位的重视,自然对其认可度不高,报考存在相当大的顾虑。另一方面,社会需求在不断改变,国家的政策不能一锤定音,需要随实际情况而变更。每年的专业学位报考人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及其家长对于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就业扶持的分析。⑵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宣传工作。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大力宣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全面认识专业学位,颠覆学术学位能力优于专业学位能力的传统观念,加强社会各界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观念上的重视程度。学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发放资料、招生视频等介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考生、家长和社会大众全面了解专业学位的过程中产生认同感。

2.创新培养模式高校应紧密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框架,优选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实用性和综合性,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转变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着重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应积极联合相关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共同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明晰各方责任权利。明确研究生实践内容和要求,健全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实践考核评价,保证实践质量。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篇(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253-02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研究背景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自1990年正式设立专业学位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初具规模。目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达到39种、博士专业学位达到5种,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干领域;具有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达到50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 67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6个,累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100万人[1]。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专业学位教育的整体构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仍需广大培养单位积极探索和完善。生源质量、师资队伍、教育环境是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因素。在师资队伍和教育环境既定的背景下,招生工作把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进而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的培养质量。因此,要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应把好生源入口关,从保障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生源质量抓起。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生源质量保障做过相关的探索,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应届本科生源质量保障的探讨,忽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中在职工作人员生源质量保障问题的研究。所以,本文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入手,结合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案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生源间招生质量保障进行探讨。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的特点

自教育部2009年决定开始大范围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并发放“双证”以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别,它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和综合性等特点[2],其生源对象不仅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它还包括社会各行各业在职工作人员。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生源质量保障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突出的反馈控制

专业学位在国际上又被称为职业学位,生源对象有独特的知识领域和鲜明的实践性,其培养目标更侧重实践与应用。经过专业学位教育毕业的研究生,相较经过学术型学位教育毕业的研究生,更容易融入社会工作岗位,实践能力更强,尤其是那些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的工作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深造,其工作水平和能力将获得明显的提高。因此,企事业单位很容易从员工工作中检验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反馈到培养单位。可见,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具有很明显的反馈控制特点,而培养单位也能够通过生源输出的社会反馈与用人单位进行点对点沟通,及时调整生源选拔方案,改善和调整生源招收策略,提高生源选拔质量,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

(二)明显的目标指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目标指引,是指招生学校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国家当年研究生招生的总体计划和对各类型人才、各招生单位的计划安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招生机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3]。当前,在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出现了将专业学位招生计划更多地用于热门专业,而轻视专业学位中各领域的现象,这样将不利于招生与生源质量保障,并可能产生恶性竞争。为此,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在国家指定的具有招生资格的专业学位领域下,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和用人单位对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开设多种相关的培养方向,吸引优质生源报考,缓解冷热专业间招收不平衡的现象,适应国家相关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三)扩大化的生源差异

专业学位研究生包括全日制专业学位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来源于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后者则为社会企事业单位中的在职工作人员。这两种生源,除了性别、民族与生源地差异外,他们间的年龄、学历、收入、工作经历和可支配的学习时间差别很大,且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差异还在扩大,无形中增加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工作的复杂性,给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生源差异扩大化还涉及另一个问题,即教育公平。因此,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对待优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生源,培养单位在招生复试选拔中应研究拟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来保障优质生源顺利入学。

三、陕西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实践探索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明确了由“研究教学型大学”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转型,从“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生优质生源培育”、“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五项工程入手,不断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学校有5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2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此外,学校于2010年被确定为首批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高校。伴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逐渐从“数量与规模”向“质量与内涵”的重心转移,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已将“脚踏实地,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方针。

(一)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采用因材施教方式以吸引优质生源报考

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在培养方案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在充分考虑培养对象及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了对口的培养方案,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来辅助教师集中授课或现场教学,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多种灵活教学方式,实现“进校不离岗”、“先习而后学”、“边习边学”的培养模式,并以执业能力评价为准绳,改革传统研究生教育的考评体系,提出应用研究和调研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切实做到了学以促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二)搭建订单式优质生源培育基地,形成品牌效应以扩大优质生源招收面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4]。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重在应用性、复合性和职业性。为加深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对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理解,提升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必须搭建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不仅让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一些地区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深入了解新课改形势下各学科教学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同时为将自己造就成未来的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积累宝贵的经验,进而增强投身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信心和力量,所以学校特别重视教育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同时认识到实践基地的选择和建设关系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将建设实践基地的目标重点放在改革开放窗口城市、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创新实践者的深圳地区。陕西师范大学现已与地方教育局合作,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广东深圳市、东莞市建立了3个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习实践基地,将其下属的32个(新疆巴州11个、深圳16个、东莞市5个)中小学校、电教馆和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作为实习实践学校(中心)。尤其是与深圳宝安区教育局共建“教育硕士实习实践基地”,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提高服务管理与信息宣传力度,建立生源资料库以保障优质生源入学率

目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象中,有大部分来自企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他们具备熟练的工作经验和一定的业务素质,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优质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往往因为工作繁忙,容易错过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甚至考试。针对这种情况,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利用信息技术,在考生自愿的前提下,为这些有意向继续深造的优质资源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库,通过短信和邮件等方式及时通知考生按时完成网上报名、现场确认以及考试等相关环节,避免优质生源因为非竞争性因素失去入学资格,让企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无后顾之忧,保障了优质生源的入学率。

总之,在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大批高质量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下,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积极探索和设计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特别是生源质量保障体系,把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口关,从培养方式、培育环境和管理服务上大胆创新,稳步推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EB/OL].(2011-03-18)[2011-03-21.http:///xwyyjsjyxx/sy/syzhxw/272704.shtml

[2]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5):49-52.

[3]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4-8.

[4]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7.

篇(7)

可是,在家门口的“留学”相较于中国其他高校研究生招生还显得太过年轻。在心动报考前,还得多问几个问题。

我要报的学校是否正规?

并不是所有中外合作办学办校都是合法正规的,更不是每一个中外合作办学办校的项目都能招收研究生,判断其正规性的唯一标准就在于它是否经过我国教育部法定批准。这将关系到考生是否真正能够考入该项目或学校的研究生,入学后能否获得应有的教学科研质量的保证、毕业后能否顺利地获得有效并被社会认可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及毕业后能否获得就业以及职业发展等。因此,建议考生务必留心教育部或各地教委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可通过各地教委网站查看,特别核对你计划报考的学校是否获得了办学许可证,以及你所要报考的专业或项目是否已经显示在办学许可证上。

中国承认它颁发的文凭吗?

由于各类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最后获得的文凭及学位的性质也有所不同,这关系到考生毕业后所获文凭与学位是否会得到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承认以及社会认可度的高低。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无权颁发国外学位的,但为了招生的需求就胡乱承诺考生一些不能兑现的事实,最终将造成考生的巨大损失。而有些则是毕业证与学位证相分离,毕业证拿的是国内的,而学位证是由国外大学颁发的。还有的中外合作办校,如上海纽约大学等,因为教育部审批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程序及其他原因,暂时不能以合作办学的学校名义向社会招收研究生,而是以合作主体高校的名义招收研究生,本校的研究生导师本身又是合作主体高校的兼职教授或导师,所以招收到的研究生既是按合作主体高校的招生流程规则招生的,又是按合作办校的学校进行指导培养,最终拿的是合作主体高校的文凭和学位。建议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招生方案与细则,可以到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查询该合作办学办校颁发的国外学位是否受国家认可。

学校的招生专业足够强吗?

应当详细了解中外合作院校的情况,即要对合作办学的主体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包括学校的历史、办学理念与模式、学科特点、课程设置等,特别是所招收的研究生专业是否是合作双方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这将关系到你考入后能否获得最好的教育与资源以及毕业后的社会认可等方面。建议考生可以多关注合作双方主体学校的官方网站,通过互联网多方面、多维度地进行了解。此外,也可以通过观察合作办校的学校选址与规模,了解合作双方对于联合办学办校的投入等。

学校的师资力量怎么样?

对于研究生而言,所报考的专业及学校的师资力量关系到日后学习的内容以及科研的方向是不是最前沿的,也将意味着最终的学习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与突破性。而其中,更应当对所报读的导师充分了解,因为在研究生的教学科研过程中,导师会发挥巨大作用,研究生生涯几乎离不开导师。更值得关注的是,据目前的情况,各个中外合作办学办校在招收研究生时,招生的导师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或是对申请、考试的方式提出重要意见,或是审查你的材料及本人,决定你的去留。建议考生能够通过合作办学办校的官方网站或是互联网多角度地了解导师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他的研究方向。同时,可通过电子邮件与导师提前沟通。

学校的培养模式是怎样的?

既然是中外合作办学,这就涉及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国内高校之间的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就是是否需要出国培养、学习和做科研。据了解,目前此类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大多采用的都是与国外合作大学保持一致的方略,同时在培养细节方面融入了各自独立学校的特点,诸如配备双导师,合作办学的学校一位导师,合作主体高校一位导师,后者一般是国外合作高校配备。而整个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在国内完成,期间会有短期出国交流学习,或在某一阶段去国外集中学习做项目研究的机会。这些信息一般在招生信息中有明确的说明,建议考生关注并重视。

招生时有哪些特殊的要求?

特别要注意招生信息中的一些细节规定,如该校是在计划内招生还是计划外招生,是否分为全日制、在职研究生,对英语成绩有没有特殊要求,招生专业和所授学位种类,学费和奖学金申请等。事实上,这些细节最终将会影响你能否考上,能否顺利毕业。建议考生务必关注并仔细阅读招生简章的相关内容以及官方的宣传。

篇(8)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72-03

为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2009年初,教育部部署增加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大量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实行全日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诞生,有效诠释了应用型、实践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与当前社会需求有效链接的内在契合性。教育部还规定各单位以2009年学术型为基数,按5%―10%的比例减少学术型招生数,调减部分用于增加专业学位招生。此举反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即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中却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报考认同度不高,招考吸引力不够,优质生源不足,导师主动性不强,这些阻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良性发展[1]。基于此,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组织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代表座谈,并有针对性地发放涉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的调查问卷270份。通过汇总问卷并做出翔实的归因分析,提出了优化招考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招考宣传力度

招考工作系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是宣传周知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源质量优劣,直接影射到后续的培养质量高低,关系到社会认可度的高低,也会影响到下一年度招生和宣传效果。目前,社会各相关方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度并不高。一方面,部分学生对该类型认识非常模糊、浅显,导致其就读动机不高;另一方面,教育部文件宣传力度仍显不够,落实和执行“过于计划性”,所采取措施与预定社会认可度难以协调匹配。

面对上述种种困难,在招考工作中加强宣传,提升认同度是有意义的,也是迫切的。调查问卷中有学生建议:在本科阶段的职业规划指导课上,学校可介绍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实现从考生萌生考研想法至录取的整个招考阶段中宣传周知。有鉴于此:一是研究生报考前进行旗帜鲜明地宣传发动,招生单位需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专业(领域)及招生计划数突出显示出来,并将各专业(领域)招生计划较往年的增长情况详细说明,显要标识出招生单位培养特色理念和举措;二是通过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招考信息网络平台、微信平台等方式,招生单位将象征考研竞争激烈程度的“考录比”予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机会成本低,胜出率高;三是大力宣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总体规划、展望和布局,介绍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显著优势,重点将国内在近七年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亮点以及国家积极发展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新动态展示出来;四是招生单位积极做好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引导和组织发动工作,吸引更多优秀本科毕业生以推荐免试形式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此项工作的“马太效应”会很显著,有助于增加报考吸引力。问卷中的“您认为如何保障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生源质量”一题,有学生反馈:为2010年启动“推荐免试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一重大举措点赞,有学生称之为扭转“2009年招收生源全部为调剂生”的“尚方宝剑”。

推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宣传工作还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由政府、招生单位、考生及关心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齐力宣传,向工业界、企业界及各类行业协会大力推介和宣传专业学位教育,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并对推进专业学位教育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合理定位[2]。

二、强化招考细节管理

研究生招考细节管理(或精细化管理),指在研究生招生管理活动中实现管理活动的精确化、标准化、细致化和人性化。唯有精细化才能管理到位,提高效能。因此,精细化管理已被各类招考录取工作中密集运用。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面临着诸多需探索、挖掘和创新之处,为有效兼顾招考的“质量”与“公平”,以隐性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品牌价值”,招考管理层次从低级向高级、管理方式从粗放到精细,细化为一个个不可再分或不必再分的基本单元,并确保各单元间的有机衔接。

实现研究生招考工作标准化为着力点,复试环节中引入体现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导向面试是其重要突破口。招生单位依照教育部及省级招委的指导精神、程序原则、纪律规范、监督复议和实施方案(细则),结合招考的比例、分项内容及分值分布,为体现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导向面试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理论支撑;同时,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组织管理工作已下移至二级学院、系所甚至学科的趋势,学院(系、所)可结合自身特色、学科特点,聘请来自于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领域的需求方、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者等参与到面试中,大胆尝试推出实验、小组报告、学术能力测试等多样考核方式(见表一),制定出细化测评要素,量化为具体的测评指标体系或评测量表,以减少面试环节评分的主观随意性。

除复试环节的改革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考工作还应承续原有“单证”专业学位教育之精华,发挥好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评价作用,紧密跟踪和对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美国GRE考试和中国GCT考试均是成功的范例,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初试科目设置、内容范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体现出考核评价内容从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核扩展到知识应用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思维力等。考核评价过程中,考生倘若通过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考生可在1―2年的有效期内向招生单位多次提交专业复试申请。当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每一环节须充分论证、慎之又慎,只有充分孕育出改革“大环境”,通盘考虑招考的各节点之承续连接,方可试点先行并分步骤推广实施。

三、构建多元化资助体系与就业保障平台

多元化资助体系和就业保障平台的构建既是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职业发展需要,又是促进他们在“生活无忧”和“就业有门路”的状态下潜心学习和科研,自觉承担起知识创新生产和职业发展的必备基础。除国家政策性规定的保障措施外,招生单位构建起多元化资助体系和就业保障平台,有助于引导考生积极报考,同时也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3]。问卷中“您认为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报考热情度不高的原因和后顾之忧有哪些”,超80%的调查者坦陈:目前高校在学费、奖学金、资助政策、继续学业深造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近90%被调查者提及尚需社会认可和检验,对就业前景持观望态度。这无疑向招生单位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资助体系,积极搭建就业保障平台的强烈诉求,以解除报考的后顾之忧。

多样化的资助体系,可有效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开放式互动,形成长效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鉴于其主要生源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尚无工作收入和其他固定收入来源,解决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是首要面对的。尤为可喜的是,2011年底国家了将全日制专业学位正常纳入国家财政拨款行列的政策,这无异于将会吸引更多考生报考,也能彻底改变为数不少的高校中以“专”养“学”经费配置之怪现状。同时,国家也逐步规范收费标准,并研究调整专业学位教育中增加专业实践、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费用,各高校也在积极构建有利于激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习动力的奖助学金体系。天津大学2009年招收494名首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在学费、奖助学金方面都给予了人性化、前瞻性考虑,将这些学生与学术型研究生一齐纳入到现行奖学金体系中,且与学术型研究生执行相同标准。该做法使他们在入校之初就有平等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2009年12月,天津大学承办了全国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并就全日制专业学位奖助体系工作做了典型发言。

从社会用人单位角度考虑,基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有效规避风险偏好,用人单位更为倾向于招收培养模式相对成熟的学术型硕士生。当前,相关主管部门应协调制订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相对应的、无歧视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明确学历认定、工资待遇等就业派遣政策和职场评价标准。培养单位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学生企业实习、校企科研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在招生、培养和学位论文等环节提前与用人单位建立内在密切联系,有效促动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理想、顺畅就业。一方面,加强了专业学位与行业、职业的相互联系。从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看,较大规模地向“以实践为方向的领域的职业性的学位专业”转移则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在直接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职业训练专业[4]。同时,强力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相衔接,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社会信誉度高、用人单位欢迎的教育类型。如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相同行业进行任职资格考试时给予减免参加考试的年限。另一方面,国家也在政策上对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较多的企业,给予如减税、专项经费支持、科技计划帮扶等政策倾斜,鼓励优秀企业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中来,建立良性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和人才输送储备机制。

四、健全体系化兼具特色的培养体系

(一)突显专业学位的对学术性价值取向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曾对高等教育下过这样的定义:高等教育不是普通教育,而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由此不难发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顺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必然会成为未来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流。专业人员所获得的自由教育绝不能只是他们接受技术训练之前的教育,而必须与技术训练同时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须牢牢把握住与学术型学位具有相同的教育基础[5],两者对学术性价值取向具有内在一致性,探究和创新则是贯穿专业实践活动的一条主线。因此,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与实现建设研究型大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探索“可流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合理转换机制,对有志于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定规模内允许免试或申请攻读博士学位。

(二)强化实践属性和特色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最基本的属性[6],实践能力培养必然是专业学位培养之特色,应贯穿培养的始终。突出实践性,既是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内在规定。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由于实践的组织和实施方式表现为专业实践,因此,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应把研究生培养成为胜任专业工作的实践者[7]。

1.严把生源入口关。有意识侧重考察“创新实践、创新应用”的潜质,将专业学位对应职业领域认识和兴趣度、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纳入到考察范围,为后续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在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规划中突出实践专长。招生单位可要求提交考生本科阶段的实践报告,如实习情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否实质参加过一些科技创新竞赛或实验实习项目等;考察其对相应职业的了解程度、兴趣、职业发展的初步规划设想;在外语测试环节,有意识侧重测试其相应规范、标准的外文专门术语的掌握程度等。复试过程则应从现代工程师能力需求和全面质量管理视角出发,重视各节点中考生专业知识、动手操作技能、实习实践报告、职业能力倾向的反馈,全面评价其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系统观点、评估和决策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的考核。

2.充分发挥实践基地作用。实践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保障,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已将其纳入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中。实践基地不仅为学校提供开展专业实践的广阔平台,为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培养条件;也是嫁接企业、学生、导师三方共同成长的优化路径,可增强企业的人才意识和培养优秀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多赢局面。

3.建设实践指导力强的导师队伍。在提高导师实践指导力方面,一是将优秀教学案例和教材编写、行业服务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8]。二是制定一系列校外导师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引导导师深入业界,真正体会业界最关心、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促进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

参考文献:

[1]秦发兰等.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

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2]李雪林.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学科类别结构失衡现象严重

[N].文汇报,2011-01-17.

[3]任欣荣,肖凤翔,张立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

作问题之归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

[4][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译.探索的场所――现代大学

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29.

[5][美]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

江教育出版社,2001:14.

[6]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J].高等

教育研究,2000,(5).

[7]刘国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及其强化策略

篇(9)

1TQM理论的概念与特征

菲根堡姆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其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简称TQM)。该体系的核心思想在于希望为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持续改进来达到让顾客长期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长期受益的目的。[1]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也尝试着将TQM运用于其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根据科学性、全员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及可发展性的原则,以矿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为调研样本,分析矿业工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TQM理论的相关学习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理解,提出从生源质量、教师水平、教学管理、培养条件以及论文审核五个方面了来构建矿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框架。

2矿业工程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生源数量增加,但相近专业的人数较多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矿业工程作为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工学照顾专业,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但是实际上大部分高校的矿业工程研究生都是由其他专业调剂。调剂的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知识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对后续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基础教学和培养方案设定造成困扰。

2.2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本科生培养模式不同。在硕士培养阶段,大部分课程需要由具备高学历的教授、副教授等担任,且上课也多采取集中授课方式,研究生的接受时间、接受能力都受到很大挑战,尤其是跨专业学生。因此,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要求与实际教学质量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2.3现场实践教学仍需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利用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于矿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重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要培养他们善于发现、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现实培养过程中,高校教师虽然重视实践教学,但随着国家对于矿山企业的安全问题把控越来越严,使学生得以实践的机会越来越难以落实。

3基于TQM理论构建矿业工程培养质量体系

3.1深层次招生改革

基于TQM理论,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需从源头入手,通过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来促进整个培养体系的完善。首先,提高行业声誉。彻底改变矿产行业“脏、乱、差”在社会中的固有形象。(1)动员在校研究生以及优秀本科毕业生进行宣传,鼓动本专业本科生进一步的入学深造;(2)在新媒体时代,加强网络宣传,利用微信、QQ群、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加强沟通交流,宣传现代化矿山企业的新面貌,新形象。其次,吸引优质生源。(1)在大学本科期间成绩优异、专业基础扎实,且有攻读硕士学位的本科生才会获得推免生资格,应重点关注推免制度。(2)矿山企业具有本专业相关工作经验的工人,也是硕士研究生的优质生源。因此,针对本专业相关企业进行宣传讲座,增加企业员工入学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主观意愿。(3)给予扶持政策,矿业工程作为国家照顾专业,除了考分上进行降分照顾,相关院校在学费上也应进行相应的减免,吸引优秀学子。此外,改良招生制度。调研矿业行业市场劳务需求不难发现,用人单位往往对矿业工程的硕士研究生有较高要求。相较于学生的应试能力而言,专业方向上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往往是这些用人单位更为关注的能力。因此,在硕士招生过程中,要把目光从应试能力转向综合素质。

3.2建立健全导师团队

首先,要对研究生导师的师资水平做出严格要求,确保研究生导师都是真正有能力的好导师。研究生导师师资水平的考量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除了对导师的教龄、职称、学历、学术水平进行严格考核,还应该对思想道德水平、教学教育方法等要素进行综合的考量,防止高水平低素质的教师进入到研究生导师队伍。其次,针对师资力量匮乏问题,可以建立健全导师团队培养机制,将研究生培养“导师制”转变为“导师团队制”。结合矿业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合理平衡导师团队的规模和结构,针对不同导师团队的师资力量以及科研经费,合理的安排研究生的数量,充分保障每个进入团队的研究生都能接受导师足够多的知道以及科研经费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导师团队内部,还应要结合不同导师的研究方向以及学生的兴趣方向来进行分配。此外,针对导师的培养效果,还要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防止部分导师过分重视科研成果而轻视对于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将研究生本人的科研成果好坏以及对导师满意度的调查纳入监督评价机制,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激励导师不断提高指导能力。对于校外导师也应建立评价和淘汰机制,增强校外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3完善课堂教学体系

首先,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增加矿业工程先修课程,先修课程可以采取学分制,由学生自行联系本科教学教师,完成相关基础专业课程学习。其次,要科学制定矿业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结合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分为三部分:(1)基础培养目标由研究生院统一制定,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培养;(2)专业培养目标应由研究生导师初步制定,导师团队开会讨论通过。这样才能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和全面性;(3)实践培养目标应由研究生导师团队中的校外导师初步制定,并由导师团队开会讨论通过。这样可以保障实践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一致。制定了科学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就应该紧紧围绕该目标,做出更加细致和恰当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针对学生的研究选题方向的前瞻性、试验方法或技术路线的科学性、科研成果的科学性。此外,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虽然课堂集中教学还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是随着网络普及,学生对于不同教学形式也有了诉求。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的增强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强化监督与考核工作。为了切实保障教学效果,应对现有的监督与考核方式作出进一步的强化。一方面要强化学习成绩的考核制度,分阶段进行定期考核,使学生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都保持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强化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全程监督评价,主要包括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该监督评价可以由成绩分析、同行评教和学生评分共同进行评价,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

3.4提升补充培养条件

首先,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矿业工程研究生的科研设施进行完善。矿业工程鉴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很多实验设备都是大型化的,因此学校和学院应提供相应大小的实验室。关于检测设备,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提供矿业专业专用的检测中心。条件不具备的高校也应该提供大型设备的共享平台,以确保矿业工程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其次,较强学术交流。矿业工程较其他传统工科专业而言,每年的招生规模,社会人才需求,开设该专业的院校都较少,因此更应该重视学术氛围的营造。学校或学院应与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或企业加强联系,通过开展学术讲座、举办相关学术论坛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学习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在“评优评先”过程中,也应向科研工作倾斜,引导和鼓励学术积极参加科研活动,进而改善学术氛围。此外,高校应充分意识到研究收入来源有限。当出现经济拮据时,研究生往往会过多参与社会兼职活动来获得经济报酬,从而导致精力的浪费。为了保证研究生将精力用于学习和科研上,学校或学院应给予研究生一定的科研补贴和科研奖励。此外这种奖励还会激励研究生在科研上积极上进,做出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01-03

随着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自己培养的硕士、博士开始步入社会各界,教学科研型人才的断层开始缓解,而企业的发展使得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1991年我国正式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但此时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才能报考专业型硕士,直到2009年应届毕业生才可以直接报考专业型硕士学位,特别是今年首次实现了学术型和专业型分开考试、划定分数线[1]。继而围绕专业型硕士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案,包括招生政策、培养模式、质量评估等,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2-17]。以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入口,即招生为研究对象,王海燕结合其他国家现有招生方案的特点提出我国招生的改革对策[2]。由“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政策引发的思考,宋燕分析了此政策的外因和内因[3]。黄怀军通过分析专业型硕士“热”的成因和本质,强调教育质量和质量监督在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4]。孙阳春等分析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方法,给出我国专业型学位教育质量评估的一些方法[5]。在“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实施伊始,正在攻读专业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韩腾给出了自己的困惑[6],表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仍未完善,同时也说明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是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的。因此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是讨论比较多的问题之一[7-17]。运用比较分析法,叶宏通过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四个要素的分析和对比,突出专业型硕士的特色[7]。贾改平[8]和李森[9]分别将国内研究生的培养与韩国研究生的培养、美国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进行比较,提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运用文献研究法,宋伟伟等论述了国内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政策、内涵、特点、问题[10],特别是所提出的现存问题,例如指出培养模式有“山寨版”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倾向,将促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另外,作为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和规律的把握,马永红等给出了很好的思路,即跟踪研究[11]。刘淑芳等结合天津市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经验,提出构建“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的“三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12],这个方法可以缓和当下需求的两个矛盾,即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为主与现有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主,及专业型师资为主与现有学术型师资为主。文献[13-15]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专业型学位教育的发展,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我国专业型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王文科提出地方院校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学科与地方优势产业[16],利于培养专业硕士的同时,使得地方高校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也是对专业型硕士培养目的的较好的诠释之一。关于师资问题,文献[12]中也提到,而宋强等以教育硕士为例,强调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17]。由以上文献知,我国专业型硕士学位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值得指出的是,2009年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其中培养模式是亟待需要制定的。根据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是国内行业的现状,结合现有的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发展,给出我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专业型学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国际上一般称为职业学位,即professional degree,是一种与行业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形成有机联系的特殊类型的学位。因此,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是各个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那么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应用性、实践性。由专业型学位在国内及国际上的定位可以看出,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是有职业背景为依靠的,那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有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作为引导,由学校及教师对相应培养目标、招生政策、培养模式及质量评估进行制定,从而完成专业型硕士的招生及培养。鉴于此,结合控制理论,我们可以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根据企业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现状来得出人才需求,将此作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调整依据。当前国内专业型硕士培养体系还处于初始阶段,下面按照它的成长情况,分如下三个阶段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

1.成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成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也就是最理想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如图1所示,各个企业已成为学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首先企业发展规划与现有企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所得信息来决定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需求的具体要求,来制定新的培养目标、招生政策、培养模式、质量评估,输入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中,培养出来的专业型硕士直接输送到企业中,投入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例如,某医院计划将在其他地区开设新的分院,那么该医院可根据需要在具有所需专业的高校选择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按照目标进行培养,特别是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按照指定目标进行实习培养。同时,从图1我们还知,要使得整个系统正常运转,除了需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非常成熟,还需要行业发展非常成熟,特别是企业的发展相对比较稳定,而且企业完全理解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意义,与学校构成良好的合作模式。

2.发展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这里所说的发展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是指各个企业还未完全融入到学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即还未达到成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根据各个行业的发展,学校及教师在与各个企业交流及项目合作过程中,首先预测五年内各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包括人才的层次水平、具体职业要求及规模等信息,然后与现有专业型硕士情况进行比较,将所得误差信息用于调整现有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案,构成新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从而培养出期望的专业型硕士,如图2所示。从而使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随着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而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形成一个跟随社会发展的自适应系统。同时,从图2知,要使得整个系统正常运转,除了需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比较成熟,还需要行业发展预测接近事实,专业型硕士就业后各自岗位的发展状况分析比较准备,这里可以借鉴马永红所提出的跟踪研究办法[11]。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各企业充分了解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培养目标,及特定专业的专业型硕士水平和企业发展的紧密关系,从而纷纷参与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促进专业型教育系统的进一步成长。

3.初建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初级阶段,即现阶段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指图1、图2中的各个模块的联系还不紧密,不能构成一个自适应的系统。根本原因是处在专业型硕士教育体系中的学校和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不充分。正如文献[6]所描述的情况,当下研究生主体正处于一个由学术型为主到专业型为主的转换期,相关具体招生政策、培养方案均未出台。一方面使得报考的学生存在一些困惑,另一方面有需求的企业也不了解人才培养的情况。所以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构建:(1)尽快完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相关政策。在借鉴国内MBA、工程硕士等成型的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招生、培养方案及国外的专业学位招生、培养方案,结合国内公司、企业等发展的进程及相关特定专业的需求,尽快制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相关政策。且要进行适当宣传,要让报考的学生、家长了解,同时也要让有需求的公司、企业了解,从而使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构成良性循环。(2)结合国家或地方优势公司企业建立和完善产学研联合基地。由文献[16]引发,结合国家或地方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学校的优势工程专业,发展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从而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1)的实施过程中使更多有特定人才需求的公司、企业了解专业型硕士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后,令他们参与到培养过程中,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产业需求的研究生,同时也促进了国家和地方产业的发展。(3)结合上述(1)和(2)完善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各个特定职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安排和考核要求。例如,律师则需要考取律师证,并针对特定的且有一定涵盖量的法律事件,给予相应的辩护方法说明等。那么控制工程专业的硕士,可以分为技术型和管理型,其中技术型则要掌握某一特定技术,及其在当今产品中的实际应用,最后的考核可以通过具有一定创新的产品实现为标准;而管理型则需要学校一些管理类的课程和了解当今先进技术的发展等。

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1.硕士生导师对学生培养思路的转型。当今大多硕士生导师,都是博士生,也就意味着都是经过学术型培养而成长起来的,因此学术型培养思路比较深刻,甚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所以硕士生导师内在的培养思路需要转型。

2.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培训。一方面,组织导师参加讲座形式的培训,另一方面适当组织导师参观相关公司和企业,最好是能参与到相关公司和企业中,从而引发导师深层次的思考和加速导师培养思路的转型,特别是要加速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工程领域中的成长。

3.专门技术人才的引进。除了对现有硕士生导师的培训外,可以通过引进企事业单位中的专门技术人才。形式可以多样,包括直接引进作为教师、兼职教师,还可以邀请相关专门技术人才来做讲座。

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转变,国内硕士生教育体系的完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将逐渐在硕士研究生群体中占较大比例,相应的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因此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系统控制理论的观点出发,将专业型硕士教育看作一个系统,根据系统的成熟情况分三个阶段,即成熟的专业型教育系统,发展中的专业型教育系统,初建的专业型教育系统。进一步针对现有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情况,采用培训和引进两种方法来使专业型硕士导师队伍更适应当前高校培养专业型硕士的需求。我们知道,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关联的,因此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调整招生政策――学术型硕士可改读专业硕士[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0,(4):3.

[2]王海燕.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研究――以MPA为例[D].厦门大学,2006.

[3]宋燕.对“2010年起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政策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37-38.

[4]黄怀军.简析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热”的成因与本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21-22.

[5]孙阳春,王富荣.美、英、德、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维度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3(2):60-64.

[6]韩腾.关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一些思考[J].中国研究生,2009,(2):8-9.

[7]叶宏.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75-76.

[8]贾改平.中韩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9]李森,王振华.中美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37-40

[10]宋伟伟,李阿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文献研究[J].文教资料,2011,(11):175-176

[11]马永红,赵世奎,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74-77.

[12]刘淑芳,周明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学科创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模式[J].职教通讯,2010,(4):19-24.

[13]李娜.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视野下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14]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篇(11)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文件精神,要“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现结合吉林省及我校情况,将中医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做以总结,以期为工作推广提供依据。

1.背景

医学终身教育包括本科基本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在我国毕业后教育包括了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种,占据了医学终身教育的承前(医学院校基本教育)启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地位,是医学临床专家形成过程的关键所在。研究生教育含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种形式均侧重于知识技能的应用以及临床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的必经阶段。但二者之间同时存在一定矛盾,后者的各项规章制度由卫生部出台,与前者之间衔接不够,相关制度间有所重叠又不统一;同时二者之间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否定,如一些省市、医院要求研究生毕业后重新进行住院医师培训,而本科学历人员进入临床工作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年后可允许以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专业学位却仍要再经过3年的培养。因此为实现二者的真正融合,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应用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在住院医师培养中实现在职研究生教育与规范化培训的有机结合,创建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统一的医学教育制度,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务院学位办于2010年批准在上海开展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改革试验工作”,在探索过程中提出了“4个相结合”和“4证合一”的改革思路与做法,但两种制度的结合仍然存在若干冲突和矛盾,同时,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特点和特殊性在改革试点过程中考虑较少。

2.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改革与实践

长春中医药大学作为吉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2001年获准开展临床医学(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及培养。2013年经请示,省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厅学位办已批准为中医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改革试点单位,经多方讨论研究,制定了《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在运行过程中逐渐探索,为吉林省推广新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

2.1明确报名条件,做好新培养模式宣传

在改革试点中,始终紧抓改革关键点,一定是临床医学(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因此报名人员必须为被我校研究生招生录取的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医学本科的中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做到培训人员招录与研究生招生相结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临床轮训不少于33个月,因此被招录的学员在9月份须进入轮训基地,故在研究生招生复试过程中,通过网站、发放宣传页、答疑等形式在考生中做好宣传,使考生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及其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培养模式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做好思想准备,解决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报名、招录及进入基地轮训的时间问题。

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升研究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指导者,导师是否积极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积极支持研究生参与其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培养模式对改革试点的顺利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培训基地通过宣传板展出、会议政策讲解、导师培训等形式在导师中做好宣传,使导师支持并深入思考、合理安排研究生(学员)学习与实践。

2.2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新培养模式开展

为保证各项工作资金用度,对新培养模式的运行申请划拨专项经费,做好资金预算,学员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就进入基地,接受面对面理论授课、网络自学、临床轮训均在基地完成,而培训基地临床实践氛围很浓,很少有理论授课的专门教室,因此有必要开设专用教室、专门网络课程平台,保证学员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体系;新模式下研究生的培养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度,因此须在培训基地设置专用宿舍,保证培训时间要求与学员生活;首批学员在改革试点阶段独立成班,他们有着与其他研究生不同的经历与须解决的事宜,因此须在培训基地设置专门负责人,保证学员管理、上下沟通与服务;学员相关科室轮训占据了临床轮训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因此规范带教教师带教形式与程序、提高带教质量才能保证学员培养质量。

2.3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推动新培养模式

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一线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需要决策者的政策支持,因此建立一线专门负责人、培训基地与学校项目负责人、中医药管理局与学位办项目负责人的三级联动机制,根据事宜难易、涉猎层面等情况分别在不同层面得到及时讨论、解决。

2.4采取多元培养方式实现“二个相结合”

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由公共课(政治理论课、外语课等)、基础理论课、专业课三部分组成,我们将基础理论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公共科目相结合,专业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规定的专业理论课相结合,形成统一的理论课程体系在晚间及周末面对面讲授或使用网络平台自学,实现研究生课程教学与住院医师理论教学相结合。

各个专业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医院后,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轮转实践训练和各项考核,研究生将每天完成的培训内容如实填入长春中医药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试行)和《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手册》,指导医师和导师定期审核后签字,作为年度考核以及研究生中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及参加结业综合考核和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依据;在临床轮训过程中增设实训教学环节,夯实临床基本技能;中医的传承教育是学院教育的有益补充,尤其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中更能体现师承的重要性,因此对学员在培养中要求每周跟随导师出诊一次。实现 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

通过以上培养方式使学员达到二者要求的专业素质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