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备考学习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4-09 02:50: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备考学习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备考学习计划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208-04

中考化学复习策略优化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中考化学成绩的高低,科学的复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考化学复习时应采取什么样的复习策略呢?

一、精准把握命题特点是科学备考的前提

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属选拔性和水平性相结合的考试。本文结合广州近五(2011―2015)年中考化学年报及中考化学试题,以《广州中考指导书》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纲,把握中考命题的特点。

(一)研究课标,解读考纲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化学课程标准》),为更好地执行《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评价要求,广州市编制了《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化学考试大纲》),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就是《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考试大纲》和《评价标准(化学)》而编制的。广州市中考化学命题依据“知识不超纲,能力不封顶”的原则。

根据每年《广州中考指导书》,结合《化学课程标准》组织学习《化学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所呈现出来的有三方面的内容――考试目标、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以及考试内容范围。本文重点解读考纲的考试目标及考试内容范围。详见表1。

考试目标是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对认知性学习目标的要求和初中化学教学的特点,中考试题在认知领域考查分为三个水平等级。

重点有于解读考试的范围和要求。当每年发的考试大纲与往年的考试大纲从考试范围六个方面进行逐一比对,发现是否有异同或有没有增减,并紧扣考试大纲的各条要求,明确复习备考总体方向。

(二)钻研年报,巧用数据

《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以下简称《年报》)。《年报》呈现内容有试题说明、统计数据与分析、试题分析、复习备考与教学建议等方面的内容。复习备考工作开始之初,必须对《年报》深入钻研,吸收有效信息,并巧用数据,指导复习备考工作的开展。以下从四个方面对《年报》进行深入探讨:

1.考试的能力要求及变化,明确考试方向。《年报》中指出,试卷符合考纲规定的要求,选择题考点常规,不偏不怪,紧扣学科基础知识,非选择题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典型性质全面涉及,对物质的制备等实验类型全面涉及。考试总体的能力要求没有太大的变化,说明命题还是比较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化学核心观念”及试题“联系实际,凸显应用,图文并茂”等方面能力要求发生了变化。详见表2。

从上表可知,试题对于化学核心观念能力要求,从注重到关注过渡到全面涉及。也说明考试方向从分类观、微粒观、变化观、守恒观等化学核心观念要求方面加深过。

另外试题“联系实际,凸显应用,图文并茂”,说明试题重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体现了化学离不开生活、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思维离不开探究,学生懂得从各种信息呈现形式中获取其本质意义。因此,复习备考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自学能力的养成,综合提高自身化学学科素养,才能适应现中考的要求。这种强调学生自学和阅读能力的命题特点也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大势所趋。

2.考点的考查规律及命题变化,明确考试范围

从试题特点分析可知,考点内容的覆盖考试范围达90%以上,题型配置和内容比例保持基本稳定,考查了九年级化学的主体内容,考查了主要的、重要的学科基本观念和思想方法。近五年试题内容、分值分布比例情况分析,详见表3。

从以上数据分析中,我们能准确地获知近五年中考题在每个知识模块的分布情况及在总分所占分值比例,化学学科基本思想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常见物质和化学实验总分所占比例在70%左右,而且这三部分内容所点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它们是中考备考的重点,要立足基础、兼顾选拔、深挖教材内容背后的化学原理和学科思想。从常见的物质中,发现近两年题量显明增加,分值变化不大,说明命题更为细化,知识点更深入。另外,近两年“物质的微粒构成”的分值较前几年有所增加,说明命题体现学科的核心观念。

3.试题呈现方式的变化,明确命题意图。试题是命题者从不同切入点命题达到呈现考点,通过研读比对近五年试题就可以发现命题者命题思路,从而为科学备考做到心中有数。如以近五年中考中的物质的微粒构成,详见表4。

从近五年的试题中分析,物质的微粒构成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大纲》对于物质构成的知识要点进行细化,呈现方式的变化每年略有不同,但还是注重原子结构及其表示方法、化学式、常见元素化合价的判断、物质组成的描述、物质变化的微观本质。从数据分析中,准确地看到近五年中考知识要点及各要点所占分值,且近两年分值有所增加。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及元素符及化学式每年必考,通过对数分析发掘出命题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

4.从试题难易比例去分析,明确备考重点。通过对每年试题难易数据的分析,分析全卷易、中、难试题的比例从而有利于备课制定备考方案,以保持平稳,重视基础,兼顾选拔,体现水平性考试与选拔作用的命题要求,所以必须面向学生全体落实基础知识。具体见表5。

从表5中的区分度和信度数据来看,近五年来试卷难度、区分度都较好。从数据分析中,备课组发现选择题的难度近两年有所降低,非选择部分的难度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容易题有所下降,中等难度题有所提升。因此对考生来,保分就是要严抓基础,做好化学学科基本思想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常见物质和化学实验的复习。而从这五年较难题上增加了分值,要让优秀学生从选拔中脱颖而出,较难题拿分是培优的突破口。

(三)夯基础,用好教材

从近五年《年报》分析可知:中考以保持平稳,重视基础,兼顾选拔。必须面向学生全体夯实基础知识,同时注重用好教科书,所有知识均能在教材上找到相应的落脚点,发挥教科书的教学功能,回归化学学科的教育本质。

1.重视基础。从近五《年报》均指出,强调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和广泛的实用性,突出对化学学科思想、基本观念、学科研究方法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选择题考点常规,不偏不怪,紧扣学科基础知识。非选择题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典型性质有全面涉及。

2.纲不离本。从近五《年报》均指出,以课本与指导书为大纲,坚持“不超,不难,不怪”。希望通过中考题,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化学是一门让人热爱、让人思考、让人创造的一门自然科学。用好化学教科书,发挥教科书的教学功能。

3.命题之源。认真研读中考指导书对中考化学的考试范围与要求,做到知识不超纲,所有知识点均能在教材上找到相应的落脚点。教材中的习题、例题、插图、图表、阅读材料都常用作编题的材料。这样的试题引导教学重视教材,落实基础。具体详见表6

二、取得可喜成绩是复习备考的成果

学校经过三年的实施与践行,取得不错的教育效果。近三年中考成绩均超番禺区、广州市的平均分。具体详见表7。

通过备课组深入研究考纲,结合年报,制定精准策略,并实践践行,从上表中数据可知,近三年我校化学学科的中考成绩均超区平均分3分以上,超广州市均在8分以上。2016年中考较2015年市、区再有近1分的提高。

总之,中考化学高效复习课堂教学的方法多样化,只要坚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中考化学总复习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着眼于知识、能力和觉悟三者的有机统一,立足于教材,关注热点,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而提高能力。要让学生从训练中能够不断积累应考经验和技能。

参考文献:

[1]周鑫荣.高三化学复习中提高习题训练有效性的策略[J].化学教育,2013,(02).

[2]傅绘景.中考化学高效复习策略[J].新课程,2015,(01).

[3]刘秀娟.巧用数据分析指导化学中考备考[J].新课程,2014,(07).

[4]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

[5]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5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

[6]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6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化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

Based upon Test under the Outline under Midterm Exams Chemical Refresher the Test Strategy

―For Guangzhou City 2011―2015 Date under Midterm Exams Chemical

CHEN De-quan

篇(2)

A.氮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B.氮肥和磷肥——观察颜色

C.苏打和小苏打——分别与足量的白醋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2.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A)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盐酸,观察现象

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羊毛线和涤纶线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3.(2013,武汉)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D)

选项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A 氢氧化钠固体 水

B 氧化铁 稀盐酸

C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4.(2014,山西)下列实验室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NaOH溶液、浓H2SO4

C 鉴别食盐、蔗糖 品尝

D 鉴别H2O、KCl溶液 AgNO3溶液

5.(2013,黄冈)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B)

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6.(2013,烟台)下列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C)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水、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能否产生气体

B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知温度的变化

C 食盐水和醋酸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棉纤维、羊毛纤维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7.(2014,连云港)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银粉 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B 鉴别纯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

C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

D 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8.(2013,潍坊)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 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

B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D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9.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所得溶液为无色,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D)

A.可能含有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10.(2014,无锡)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

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

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二、填空题

11.(2013,北京)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试液(如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__滴有石蕊的饱和石灰水或滴有石蕊的Na2CO3溶液__。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__氧化铁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O3+6HCl===2FeCl3+3H2O__。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__CaO__。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__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__NaCl、CaCl2或NaCl、CaCl2、HCl__(写出所有可能)。

12.(2014,白银)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CaCO3__,G__CuSO4__,H__Cu(OH)2__。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__放出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

(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__CO+CuO=====Cu+CO2__。

13.(2013,黄冈)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四种常见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常温下,若乙为红色粉末,甲为黑色粉末,则丙的化学式是__H2(或CO)__,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Fe2O3+3C=====高温4Fe+3CO2__。

(2)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则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a(OH)2===CaCO3+H2O__,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2CO3+Ca(OH)2===CaCO3+2NaOH[或Ba(OH)2+CO2===BaCO3+H2O__Ba(OH)2+Na2CO3===BaCO3+2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__。

14.(2013,青岛)现有A、B、C、D、E五种物质,分别为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钙、铁粉和氧化钙中的一种。其中,A的浓溶液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B为单质;D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C__CaO__;D__CuSO4__。

(2)在下图中将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短线“——”连线,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间用箭头“”连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三、实验探究题

15.(2014,兰州)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A.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

B.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C.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__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氯化钙__(写出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__C__猜想不合理(填字母),请说明理由__碳酸钾和氯化钙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__。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篇(3)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2.(2014,苏州)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B)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

D.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3.(2014,兰州)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

A.Y>Z>XB.Y>X>Z

C.X>Y>Z D.Z>Y>X

4.下列关于铁的说法错误的是(A)

A.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

5.(2014,菏泽)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C)

A.Zn、Ag、CuSO4溶液

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

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

6.(2014,重庆)“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B)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7.(2013,湛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铁和铁合金都容易被腐蚀

B.高炉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C.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是硫酸铜溶液,可用铁桶配制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8.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Fe、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FeSO4溶液中;⑤将Fe放入AgNO3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的是(D)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⑤

9.(2014,株洲)中国南车株洲时代集团生产的油电双动力公交车因省油、环保而在全国推广,双动力公交车制造需要大量使用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金属材料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B.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C.双动力公交车所有部件都是由金属材料制造的

D.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0.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D)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二、填空题

11.(2013,邵阳)右图为常用的铁锅,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锅手柄上的塑料属于__有机__(填“无机”或“有机”)材料。

(2)生活中用铁做成铁锅,是利用铁的__导热__性。

(3)金属材料一般易腐蚀,每年腐蚀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请你列举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刷漆(合理即可)__。

(4)铝制品的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原因是__铝在空气中被氧化形成一层氧化膜__。

12.(2014,沈阳)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例如:CuSO4+Fe===Cu+FeSO4。

(1)CuSO4的物质名称为__硫酸铜__,其溶液的颜色为__蓝色__。

(2)铁属于__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

(3)FeS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2__。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置换反应__。

13.(2013,南宁)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和__水(或水蒸气)__直接接触。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支架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刷油漆(或镀上一层耐磨或耐腐蚀的金属等)__。

(3)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选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CuCl2等可溶性铜盐__溶液和__MgCl2等可溶性镁盐__溶液。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Fe+CuCl2===FeCl2+Cu__。

三、实验探究题

14.(2013,陕西)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__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变为蓝色__。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Zn+2HCl===ZnCl2+H2__。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AB__(填字母)。

(4)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__铁钉未打磨有铁锈,铁锈与稀硫酸反应,溶液中有Fe2(SO4)3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__Fe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CuSO4===Cu+FeSO4__;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除去铜中的铁__;

(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__蒸发__。

16.金属材料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

(1)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具有熔点高、可塑性好、抗腐蚀性强、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优良性能。金属有下列用途:①用来做保险丝;②用来制人造骨;③用于制造船舶;④用于制造航天飞机。其中与钛合金性能相符合的是__②③④__(填序号)。

(2)铁是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铁,实验过程中,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赶走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__。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

焦炭――过量空气、高温① CO2 ――焦炭、高温②CO――赤铁矿、高温③ Fe

写出②③两步的化学方程式__CO2+C=====高温2CO__、__3CO+Fe2O3=====高温2Fe+3CO2__。

(3)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我们必须保护金属资源并进行金属的回收利用。某兴趣小组同学欲从含有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全部金属铜,应先加入__稍过量铁粉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H2SO4===FeSO4+H2__、__Fe+CuSO4===FeSO4+Cu__。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__Fe、Cu__,继续处理可以得到纯净的金属铜和硫酸亚铁固体。

(4)在学习了金属资源保护内容以后,兴趣小组同学对金属的锈蚀做了观察,发现残留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家用的铜质水龙头也生了一层绿色的铜锈。回忆已有的知识,铁生锈的原因是__与空气中的O2、H2O同时接触__。那么铜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查阅有关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他们除依照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方法进行实验外,还补充做了铜锈蚀与__CO2__有关的实验。请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保持金属及金属表面的洁净与干燥(合理即可)__。四、计算题

17.(2014,泰安)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一铁铜合金中含铁的质量分数,将6 g该合金粉末样品,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160 g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还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回收处理。请结合下列图式计算:

(1)该合金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所得固体铜的质量a为多少克?

(3)向不饱和滤液中加入多少克水,能得到5%的硫酸亚铁溶液,用于缺铁花卉的营养液。[(2)(3)中计算结果精确至0.1 g]

解: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生成铜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

Fe+CuSO4 === FeSO4+Cu

56160 152   64

x 160 g×10% z y

56/160=x/(160 g×10%) x=5.6 g

160/64=(160 g×10%)/y y=6.4 g

160/152=(160 g×10%)/z z=15.2 g

(1)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5.6 g/6 g×100%=93.3%

(2)a=6.4 g+(6 g-5.6 g)=6.8 g

篇(4)

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

A.FeS B.Fe2S3 C.FeO D.FeS2

3.下列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的是

A.NH3 B.N2 C.NO2 D.NaNO3

4.我国曾多次发生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

5.大量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常见的非食品包装袋主要是聚氯乙烯塑料(PVC)其化学式 为(C2H3Cl)n。下列有关聚氯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 3:1 B.相对分子质量为62.5n

C.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完全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

6. 只含有CaCO3和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取该混合物16g充分煅烧后(CaCO3 CaO+CO2),将剩余固体投入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则生成Ca(OH)2的质量为

A. 3.7g B. 7.4g C. 22.2g D. 14.8g

7.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右图为某品牌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根据信息进行的计算错误的是

A.每片含VC质量为10mg

B.若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3次

C.VC中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8.“鲤鱼焙面”是《舌尖上的中国•2》展现的开封美食,其味道鲜美,富含多种营养素。其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C20H30O2)具有降低胆固醇等作用,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52个原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9.上海盛绿等食品公司,向面粉中添加柠檬黄(混有铬酸铅,化学式为PbCrO4)制作“染色”馒头。食用“染色”馒头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已知铬酸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6 B.+4 C.+2 D.+1

10. 化学知识“谜语化”可以增添学习化学的乐趣并能增强记忆。现有一则谜语:“闻有刺鼻味,含量平均分。酸雨由它造,追捕无影踪。”下列最适合作为谜底的物质是

A.CO B.CO2 C.SO2 D.NO2

11.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12.纯净物X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 C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B.X的化学式为CH4

C.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X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3.市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

14.一氯胺(NH2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下列关于一氯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氯胺是有机化合物 B.一氯胺相对分子质量为51.5g

C.一氯胺由三种元素组成 D.一氯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二、填空题

15.2013年3月26日晚,广药维C银翘片被央视曝光含毒,引起民众惊恐。维生素C 是“维C银翘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它的化学式是C6H8O6。由此可知: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16.(6分)2014年8月,青奥会将在南京举行

(1)丙烷(C3H8)可作为奥运火炬的燃料,当氧气充足时,丙烷可以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丁烷(C4H10)也可作为火炬的燃料,5.8kg丁烧完全燃烧时生成 二氧化碳_______kg .

(3)青奥中心外墙的复合保温材料采用铝合金镀边,下列有关铝合金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密度小 b.耐腐蚀c.不导电

(4)下列垃圾不属于可回收再利用垃圾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废纸b.果皮c.易拉罐

(5)钢材是奥运场馆建设中用到的重要材料.喷油漆可以防锈蚀的原因是避免钢材与______等物质作用.

17.2013年6月,神州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

(1)肼(N2H4)是一种燃料,燃烧时放热多,无污染,故可做火箭的燃料,肼和四氧化二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偏二甲肼(C2H8N2)也是一种火箭的燃料,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航天工业使用的一种碳纤维材料,是在碳化硅、陶瓷中嵌入碳纤维而制成,它是一种_____材料。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c.合成材料.

(4)下列钢铁防腐的方法不是在钢铁的表面覆盖保护膜的是

a.喷刷油漆 b.烧烤搪瓷 c.制成不锈钢

(5)人选卫星安装有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可以将____能转化为电能

18.(2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下图所示

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V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当这些“Vc”完全来自上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 片.

三、简答题

19.(4分)分析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 表示A物质的分子,则A物质的化学式为 。

(2) 表示B物质的分子,B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3)该反应前后涉及到的化合物共有 种。

(4)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 。

20.(2011年福建龙岩,14题)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

(1)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2)和两者的关系是 。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

(3)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问题分析】500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质量是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 。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 (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原因是 。

21.(4分)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非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曝光,其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

(1)重金属的毒性主要是由于它与人体内酶的—SH基结合而产生。误食重金属盐后,可尽快喝适量牛奶或鸡蛋清解毒。牛奶和鸡蛋清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铬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一格,你能从该图的数字得到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写一条)。

(3)铬是银白色有光泽且硬而脆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人们通常在自行车车圈、水龙头等表面镀一层铬,是为了_________。

(4)铬的化合物可用于检测是否酒后驾车,其原理为遇到酒精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在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

六、推断题(题型注释)

22.80gFe2O3中含铁元素多少克?

23.(4分)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下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 mg。

(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 g。参考答案

篇(5)

 

 

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

(1)形状:

V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 、C2H2

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

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键角:

H2O:104.5°;

BF3、C2H4、C6H6、石墨:120°

白磷:60°

NH3:107°18′

CH4、CCl4、NH4+、金刚石:109°28′

CO2、CS2、C2H2:180°

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 2+;

阴离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的物质:金属晶体

常见物质的颜色

1、有色气体单质: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O3(淡蓝色)

2、其他有色单质:Br2(深红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S(淡黄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Au(金黄色固体)、P(白磷是白色固体,红磷是赤红色固体)、Si(灰黑色晶体)、C(黑色粉末)

3、无色气体单质:N2、O2、H2、希有气体单质

4、有色气体化合物:NO2

5、黄色固体:S、FeS2(愚人金,金黄色)、、Na2O2、Ag3PO4、AgBr、AgI

6、黑色固体:FeO、Fe3O4、MnO2、C、CuS、PbS、CuO(最常见的黑色粉末为MnO2和C)

7、红色固体:Fe(OH)3、Fe2O3、Cu2O、Cu

8、蓝色固体:五水合硫酸铜(胆矾或蓝矾)化学式:

9、绿色固体:七水合硫酸亚铁(绿矾)化学式:

10、紫黑色固体:KMnO4、碘单质。

11、白色沉淀:Fe(OH)2、CaCO3、BaSO4、AgCl、BaSO3、Mg(OH)2、Al(OH)3

12、有色离子(溶液)Cu2+(浓溶液为绿色,稀溶液为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Fe(SCN)2+(血红色)

13、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4、不溶于稀酸的黄色沉淀:S、AgBr、AgI

常见物质的状态

1、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

2、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

3、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 H2O2

4、常见的气体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温下是气态,卤代烃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为气体。

6、常见的固体单质:I2、S、P、C、Si、金属单质;

7、白色胶状沉淀[Al(OH)3、H4SiO4]

常见物质的气味

1、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NH3

3、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4、许多有机物都有气味(如苯、汽油、醇、醛、羧酸、酯等)

化学的基本守恒关系

质量守恒:

①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改变。

化合价守恒:

①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一定等于0

②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一定相等。

电子守恒:

①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一定相等。

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极的电量一定相等(即各电极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能量守恒:

任何化学反应在一个绝热的环境中进行时,反应前后体系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为负则为放热反应,为正则为吸热反应)

电荷守恒:

篇(6)

四年来,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命制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在试卷结构、试题类型、分值设置等方面均有比较成熟的做法。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各方面均保持相对稳定,较为平和。试题内容严格按照福建省教育考试院《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不超纲,无偏题、怪题。试题既注重对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也体现高考的选拔性,有利于引导中学化学教学。2012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如下。

1.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广,考查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

这一特点是近四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显著优点。2012年试题考查了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基础有机化学知识、基本实验操作等主干知识,重在考查三基,力图扩大知识的覆盖面。试题还注重对化学用语的考查,依然重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全卷考了4个化学方程式,其中1个考查课内,3个是根据信息书写。

2.试题难易结合,凸显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近四年福建试卷都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融合。7道选择题仍以基础题为主,3道客观题重在落实“三基”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设问难易编排顺序合理,难度控制恰当。2道选考题既体现选修模块特点,又重在考查学生应用概念、规律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2012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考查基础知识约占50%,确保学生能拿到基本分值。例如,2012年试题选择题第6、7、8、10题;第23题的(1)(2)小题;第24题的(1)(2)①小题;第25题的(1)小题;第30题的(1)(2)(3)小题;第31题的(1)(2)(3)①②小题。这些题目一般学生均能作答。

试题重视考查学生的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能力、推断能力等,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维深度,符合高考试题的选拔性要求。例如,选择题第12题,这题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要求较高的题目,题给信息量大,考查学生能力全面,尤其是读图能力要求较高。其中D项还要注意横坐标的数量级,要求学生要细心。再如,2012年试题的第23题第(5)小题;第24题的(2)②(3)小题;第25题的(1)小题;第30题的(3)(4)小题;第31题的(3)(4)小题,都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应用迁移能力。

3.试题朴素简练,有利于考生水平正常发挥

试题无过多冗长的文字叙述,没有花哨的铺垫,表述明晰、图示简洁、答案明确简练。多处设问直奔题旨,较好地控制了试题的阅读量。如第23题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5个小问各不相干,独立成题,简单明了。第24题没有了复杂的工艺流程,没有在流程上设置障碍,问题设计平实。平衡常数计算简单,只要代入即可,没有复杂的数学变换,降低了难度。这体现了试题的简约性原则,致力追求自然朴实的风格,将有利于引导中学化学的教学。

二、2013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1.加强集体备课力度,提升教研实效性

提升教研实效性,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是取得高考成功的重要保证。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强调做好以下几点。

(1)集备活动要加强纲本学习。

教师们要做到将教材烂熟于心,深入解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还未出台的情况下,2012年《考试说明》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教研组、高三年备课组要开展以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主题的集备活动,反复研讨准确把握高考考点的范围和要求层次,该删除的一定要删除,该简化的一定要简化,该突出的一定要突出,少做无用功,提高实效。

(2)集备活动内容要明确。

针对高三年复习的特定情况,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们要重点商讨并明确以下内容:复习课的进度、复习的重点如何体现、复习的难点如何突破、复习课应采用的教学方法等,切实提高高三集体备课的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3)集备活动要研究近年来全国各地真题,分析命题趋向。

尽管不同时期、地区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大致相同,但每年的高考命题人员不同,题目呈现方式不断在变化。但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化学高考试题,命题手法基本相似,题目不偏不怪,不超纲。特别是涉及知识点、能力考查点几乎都是相似的。这就提醒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近年各地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综合变化点和创新点。对于近年的高考试题不仅要做,更重要的是去思考命题专家的思维特色和命题风格,分析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把握高考试题的特点和难易度,从而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教师说题”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教研活动。在集备活动中,可尝试通过说题来共同分享研究高考试题的成果,丰富教研活动的内涵。“说题”的基本环节有:选题、做题、说题。其中说题内容包括:①说题目的背景。分析题材背景、知识背景、方法背景等,还有题目的出处、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选择本题的目的;②说题目的解法。就题论题进行思路分析、解题操作、一题多解;③说题目的教法。简明扼要地说明题目的教学方法,即说怎样将题目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和规律有效地教给学生;④说题目的拓展变化。即其他的命题方式,一题多变。通过说题,提高教师选编习题试题的能力,提高试题评价和命制水平,提高习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改革复习课堂模式,在课堂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近四年的福建理综化学高考试卷虽然已经有一定的模式,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提升学生能力更是应对高考最有效的做法。

复习课堂如果只有教师讲授和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模仿,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思维不灵活,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差。所以要探索创新合适的复习课堂模式,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完成知识点的复习,还要关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否有帮助。以下几种复习模式可以选择应用。

(1)更多地使用问题和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来源。更多地用问题和任务去引导和驱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获取信息、动手、相互间讨论的机会。化学课堂观察研究发现,这样的课堂将不仅更加高效,而且对学生统摄思维和发散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定势思维和求异思维等的提升大有裨益。

(2)注意在复习课前后布置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这不仅有利于复习知识,而且对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将更加深刻。通过建构“思维导图”,学生将对各章各节的知识点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审视,举一反三,达到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境界。

(3)在习题讲评课上,偶尔尝试让学生来“说题”,精选合适的题目让学生上台讲评。除了调节课堂气氛,这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思维品质也有一定的作用。学生“说题”过程中所暴露出认识上的缺陷,外化的思维的丰富性、多样性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资源,使教师的复习和讲评更有针对性。

(4)习题的讲评一定要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通过一道题的讲评,学会一类题的解法。一个教师的水平高低,从他习题的讲评就可见一斑。切不可停留在只对对答案,就题论题的肤浅做法。要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多种可行的方案,举一反三,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制性、深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3.三轮复习要明确阶段任务,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明确不同复习阶段的任务,注意复习节奏。教师要认识到重要的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掌握了多少。千万不能盲目地赶进度而不注意复习质量。

第一轮侧重于“三基”的夯实。基本按照课本的知识序列,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对所有知识点要进行地毯式的清扫,不留死角。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精选习题,要考虑习题对所复习的知识点是否有针对性。这样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讲评效率。这一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单元过关是搞好这轮复习的关键。在这轮复习过程中也可先让学生尝试做做真题,让学生对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有个大致印象。

第二轮重在提升综合能力,克服遗忘。专题训练、综合训练、理综训练滚动进行。这轮复习的前阶段对于重要的专题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强化。重要专题如下:a.阿伏加德罗常数;b.氧化还原反应;c.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d.离子的鉴别与离子共存;e.盐类水解——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f.pH的计算;g.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变化规律;h.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的运用;i.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j.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k.简单有机物的性质;l.化学计算;m.选考内容等。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强化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这轮复习的后阶段要根据高考试题的题型特点按题型对学生进行分类训练。选择题应专门做限时训练,确保准确率。此外,对于化学反应原理题、化工流程题、实验题、选考题等题型集中突破,分类过关。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学生解题速度,答题规范的训练,提高得分率。这个阶段对外来的信息卷要精选、精练、精评,坚决摒弃偏题、怪题、老题,坚决避免只做不讲或讲解不到位。注意着力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化学科成绩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指导学生做好对试题涉及知识点、解题策略和方法、解题规律和解题失误的反思。

第三轮为冲刺阶段。注意回归基础,回归教材。教材是考生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最原始载体。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理清教材各章节基础知识,纵横联系,前后比较,把握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网络体系。

高考是一种融知识、能力、体能、心理等因素的综合性竞争。这个阶段还要注意调节应试心理,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将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以饱满的热情迎战高考。

4.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教学与训练,培养文字表达能力和规范解题能力

(1)教师要坚持用准确规范的化学用语表达,对于重要的化学用语,要经常在板书上体现,以便于学生模仿掌握。

篇(7)

一、试题特点鲜明

1.保持整体稳定,立足基础,力求创新

充分体现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特色,命题风格、题型结构、呈现方式、考查内容等总体上与往年相似,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客观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等核心知识,主观题四个大题分工明确,分别从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无机化合物的推断、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化学实验等承载考查功能.实验题的背景为海带中碘的提取,是源于教材的学生实验;CO2通入氨水体系时溶液中各离子的变化趋势、CO2不能用于镁燃烧时的灭火、CO2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得CO、乙苯-CO2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等化学原理的考查都以学生非常熟悉的CO2为载体.这些都能较好体现命题的基础性.第9题表格的引入和第11题装置图的呈现,使信息呈现方式简洁明了,节约考生阅读时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命题思想.试题在素材选取上更加考究,考查方式更加灵活,通过在试题立[JP3]意、素材选取、设问角度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试题有新的突破.

2.密切联系实际,突出能力,彰显价值

试题内容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关注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密切联系,彰显学科价值.试题背景多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或是科技前沿,力求从考生感兴趣的实际情景中提炼问题,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融合,要求考生能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液晶的特性;氨水体系中随CO2通入,溶液pH和各物种的变化趋势图;香料肉桂酸苄酯的合成;重要还原剂NaH、NaAlH4的制备;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的流程;海带中碘含量测定和碘的制取等.试题情境新颖客观,科学严谨.一方面可以折射化学在新材料、能源、环境、废物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为考生提供公平的平台展示能力,又可以彰显试题的时代性与应用性,展现有用的化学,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3.强调学科素养,重视实验,考查思维

试题以学科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有适度开放性,使学生有更大的思考空间,进行合理的知识迁移,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如第27题中的书写陌生的化学方程式,28题中的文字、化学用语、图表和数据,较好地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和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第28题中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考查了考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第29题以碘的制取和碘含量的测定为背景,考查了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问题设计角度多样、层次鲜明,既符合化学逻辑思维,又符合学生的应试心理.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整体性.所涉及的电势滴定法,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和中和滴定知识的迁移方法.

综合分析近年高考,试题难度稳定,突出“双基”,命题取材力求创新,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增大了试题开放性,突出了实验能力的考查,注重把科技创新、生产、生活实际,与考试内容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备考中要认真把握考试说明,结合历年高考题型和知识点,做到知识构建不超“纲”,能力训练不超“标”;要重基础,主干知识求烂熟;重概念,彼此区分不混淆;重方法,提高速度和效率;重规范,避免无谓失分;重精练,莫入茫茫题海.

二、具体备考建议

1.回归教材 夯实双基

高考化学一直延续“回归教材,贴近生活”的命题宗旨,考查主干内容几乎不变,创新主要体现在出题形式上.建议首先应扎实基础,查漏补缺;其次重点内容、重点题型专题突破,熟练掌握各热点题型的解题策略与方法,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轮复习应全面梳理知识点,不留盲点,使知识点完善化、深入化、集成化、系统化、网络化. 努力做到三点:一是“细”,复习的内容要细致全面,知识上不留死角;二是“低”,彻底改变讲得过深过难,习题偏深偏难的做法,学生放弃教材和基础,简单的问题做错,会的题目不得分;三是“综合分析”,把每部分的内容理清楚,搭好骨架,接下来填上血肉,把各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转变方式 培养能力

试题对化学原理的考查非常灵活,纯知识性题目逐渐偏少,更多的是应用性题目,因此在教学中,要树立能力目标意识,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能力和知识、技能共同提高的过程,引导学生养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分析、理解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习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多开发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多开发值得探究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并提高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自觉地关心社会、环境、自然等学科问题,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3.关注图表 提高素养

篇(8)

工作目标

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着力培养学生读图、理解、综合分析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文科综合考试中严保地理这一关,高考成绩力争使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各方面都满意。

工作措施

1、坚持集体备课,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交流,探索适应本校校情、学情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理教学新模式,做教研的带头人。

2、复习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一课一练一结”。及时总结教改教研成果,在省级教育刊物上争取1——2篇。

3、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方法来提高地理教学水平,做教育改革的先锋。

4、努力做好资料的准备工作和教学档案建设,精选、精编教学资料,建立高三学习、高考课题研究的教学档案,使教学具有连贯性、整体性。

5、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到定期自查。

6、讲:串讲知识要点,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拔升能力,如区域地理讲授顺序:①弄清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区位关系;②本区内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交通等;③相似区域的比较。

7、练:精选精练,要求对每个知识点都力求重现一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8、评:针对性的评讲,“打蛇要在七寸,用钢要在刀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得分点,同时由个到类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成因特点比较分析,进行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区域差异比较训练。

9、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多年来的备考经验,研究高考考题导向、特点及其答案和评分标准,组编考题,合理安排训练量,难度系数控制在0.5左右。

10、结:没有总结,就不会有能力的提升,仅仅只是知识的再现,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题就会不知所措,因而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很重要。

能力培养总要求:

一、先预习:

1、先认真按提纲提前预习教材,完成提纲所留内容。

2、完成提纲后的基础训练。

3、总结:哪些地方还不懂,记录下来。

二、再听课:

1、带着预习的问题认真听课,作好笔记。

2、如没听懂,应举手询问或课后询问。

3、同老师一道完成课堂总结,理清知识脉络,掌握基础。

三、课后巩固: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9-0036-03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它从量的角度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化学计算题侧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处理和应用能力。通过学习、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析河北省近几年的中考理综试题可知,化学计算题在试卷的第36题,分值为5分。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常与固体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联系。从考查的类型上根据获取的计算数据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直观文字叙述式、表格数据式、图像坐标分析式、标签信息式等。但归根结底,无论哪种类型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仍是根据一种已知物质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另一种物质质量。预计2015年中考还会围绕以上内容进行命题,整体难度不会增加,但试题可能会更加灵活,更加注重联系实验操作过程或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可能采用图表、图像的形式给出数据。

类型一 直观文字叙述式(2009、2010、2013年考查)

命题角度:以文字加数字的形式进行叙述,完整地描述一个实验内容或化学反应的过程,最后提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解题策略:要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要学会提炼文字信息,即抓住题中关键的物质及其量的变化。

【例1】(2010・河北) 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56.6g。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g+50g-56.6g=4.4g。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T2NaCl+CO2+H2O

106 44

x 4.4g

x==10.6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6.4%

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

练习1(2013・河北).造纸厂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 40 g 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 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 49g。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练习2(2014・孝感).向20g锌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该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类型二 表格数据式 (2007、2011、2014年考查)

命题角度:物质转化关系及数值用表格的方式呈现,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解题策略:通过审题,获取有用信息,然后对表格中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挖出隐含的信息,筛选出对计算有价值的数据。

【例2 】(2011・河北)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和硝酸钠。为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将生理盐水样品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计算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出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130g +40g-167.13g=2.87g

(2)设130 g生理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x。

NaCl+AgNO3TAgCl+NaNO3

58.5 143.5

x 2.87g

x==1.17 g

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100%=0.9%

答:该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0.9%。

练习3(2014・广安).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由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溶液,为了测定该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该混合溶液50 g,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加入盐酸的质量为15 g、30 g、45 g、60 g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见下表(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

(1)第Ⅱ组数据n为 g。

(2)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类型三 图像坐标分析式(2008年考查)

命题角度:物质转化关系及数值用坐标图的方式呈现,以代表反应的进展情况,再提出问题。

解题策略:首先弄清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随横坐标所表示的量的变化,认真分析图像上各点的含义,尤其是起点、终点、转折点的含义。然后根据题干所给的知识与图像结合起来,再做判断。

【例3】(2014・南充)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 g;

(2)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1)由图中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0.4g。

(2)设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TZnSO4+H2,

98 2

x 0.4g

x=19.6 g

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9.6%,

答: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练习4(2014・江西).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小丽为了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中配制了8 g 10%的NaOH溶液,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该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8g10%的NaOH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

(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当滴入4g盐酸时,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g。

类型四 标签信息式

命题角度:物质转化关系及数值用标签的方式呈现,进行物质质量的计算。

解题策略:从标签中找到与解题有关的信息,尤其注意单位,对于某元素的含量要看清楚是每片(每袋)含量还是每多少千克(或毫升)的含量,若是药品的说明书,一定看清楚服用说明。

【例4】(2014・十堰)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种补钙保健食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其包装说明如右图所示)进行了如下实验:将100片该食品研碎后放入一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时,共消耗稀盐酸200g,(该保健食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并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32.4g。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

(1)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该保健食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0g+100片×50g/片-232.4g=17.6g。

设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参与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y。

答:(1)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4.6%;

(2)该保健食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练习5(2014・龙岩).尿素[CO(NH2)2]溶液可用作柴油汽车尾气处理液。

(1)若在实验室配制尿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 和_____。

(2)右图为某公司生产的车用尿素溶液的标签,用尿素溶液处理柴油汽车尾气(含NO)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条件略去): 2CO(NH2)2+4NO+O2=2CO2+4N2+4H2O。

现有一瓶未开启的该车用尿素溶液:

①所含尿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该瓶溶液处理汽车尾气,可吸收NO的质量是多少?

类型五 实验图示题(2012、2014年考查)

命题角度:利用图示反映实验所用的药品、装置、步骤及实验的数据等,考查学生提炼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的综合性较强。

解题策略:仔细分析反应前后数据的变化,通常会涉及利用差量法计算生成的某种气体的质量(总质量减小)或加入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总质量增多)。

【例5】(2012・河北)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取25.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126.0g-122.8g=3.2g;

(2)解:设25.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2%。

练习6(2014・邵阳).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未经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废水处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试计算:

(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 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练习1. 10% 练习2. 65%

练习3. (1)3.6;(2)21.2%

篇(10)

1.紧扣课标,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的呈现方式和命题情景“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考试秉承广东自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坚持的“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考查为宗旨,骨干和核心知识考查为重点”的一贯原则,考试模式与考试内容基本保持稳定。2011年广东理综化学试题的模式、编排、题型及赋分值与2010年的几乎完全相同。2011年选择题的题型、考点与2010年大体相似,而非选择题考查的题型与2010年基本相同,依次为信息给予型有机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题、化工流程题、实验探究题四种类型。在考查内容上,2011年的理综化学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的考查仍然以综合最核心、最主干的化学知识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从中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全面性。

虽然2011年广东理综化学秉承上述的原则和趋势,但在试题的呈现方式和命题情景方面却“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在试题呈现方式方面,实验探究题不再与2010年一样,整道题是一个完整的定性实验探究过程,而是在设计定性探究方案之后,增加包含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操作的定量实验。这点是很让人值得称道的,也是2011年广东理综化学试题中的亮点之一。在命题情景上,2011年理综化学试题四道大题的命题情景更新颖、信息更陌生、计算量更大,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要求更高,区分度和难度稍微增大。上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广东高考“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创新意识。

2.融合创新,彰显能力,以化学实验为依托,突出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2011年广东理综化学考试,除了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之外,还以化学实验和化工流程为依托,将能力的考查放在主导地位。其中主要突出对学生以下两大能力的考查:①实验探究能力,如实验方案的设计或评价,定量实验的操作与计算,实验结果的归纳与表达等;②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如阅读、分析化工生产流程图、反应体系能量变化图等,从中提取信息并用来解决问题。特别是2011年的化工流程题中,对陌生复杂的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显得极为重要,这道化工流程题以提纯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为情景,考查学生对常见无机物的知识及其应用、电镀、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等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这道题目来自于学生陌生的化工生产流程,信息量大、情景新颖,特别是要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熔融盐电镀液中铝、氯两种元素的存在形式来推断出电镀的电极反应式这一点,难度有点大,这就要求学生能从题目所提供的陌生复杂的相关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正确建立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联系,用于解答问题。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但这也是2011年广东理综化学试题的亮点。

二、2012年广东理综化学高考备考建议

1.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注重双基,回归教材,强化核心主干知识的教学

新课程广东理综化学高考虽然是以能力立意为主,一直密切关注生产、生活实际及科技成果等热点素材,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降低对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因为能力的考查是基于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因而能力的考查必然也将重点放在对典型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上,进而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因此,2012年的高考备考中,必须一如既往地注重“双基”,回归教材,重视课本,让学生多读书,读透书,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同时强化核心、主干知识的教学。

2.着重提高学生对陌生、复杂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

结合高科技成果,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等新情境素材,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合、推理、应用的思维过程,这是新课程广东高考的必然选择和走向,特别是对于化工流程题和实验探究题。虽然这些题目的情境新颖、信息量大,但仍然注重考查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问题的设计通常由易到难分为了解、识记、理解、综合运用等不同层次。所以,只要学生的思路清晰、思维有序,就可以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3.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验探究题时要注重学科思维的科学性、严密性

实验探究题在近两年的广东理综化学试题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区分度大的题目。所以要在备考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和探究性实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真正理解实验探究的各环节。具体要求建议如下:①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②实验思路和实验过程应科学严密,实验方法、操作应规范、严谨;③实验结论的得出要证据充足、合理。在做实验探究题时,需要引导学生注重思维的科学性、严密性。

篇(11)

其次,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知识的复习和把握。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在复习课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作点──线──面的归类,作纵向、横向或不同角度的归类,进而作知识系统的整体综合,形成知识纲目、知识网络,形成结构化知识。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做知识的综合归类,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要上好初三代数部分的复习课,更好的迎接即将面临的中考,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习应把握的原则

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大致有一个共同特点:试题源于教材,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会考卷,基本上是教材的翻版,题型稳定,重视“双基”和能力的考查。而加试卷,却着重考查综合能力。根据以上特点,我认为复习代数应坚持以下原则:

1、构建系统,形成知识网络,合成知识体系

构建系统,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就是把初中三年的代数知识按知识结构整体把握,而不是按原来的教材体系进行简单、机械的复习。每一部分构建知识系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结构网络。例如代数式这一部分,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对每个概念公式、法则、定理都要理解并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还要注意引导他们去发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加以分类、整理、综合,形成知识网络;尤其在综合复习时,更要立足于教材整体,力求让学生对重点知识深刻理解,系统掌握,达到能够熟练地处理综合性问题的目的。

2、重视双基,渗透数学思想,培养综合能力

数学学习有很多的思想方法,不同类型的题目也有不同的思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更要让学生理解解这种题目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我们才能真正学会了学习。教师要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中考复习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

3、紧扣课标,重视教材文本,求稳求实求精

教材是课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活动的凭借,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其作用是任何其他辅导资料都不可取代的。教师必须切实重视教材,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性地运用课标和教材,要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概念、公式、性质、法则的作用,让学生不仅能熟记,而且要弄清背景和来源,以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基础训练也要以课本中的习题为主要素材,进行适当的补充,达到巩固、消化和吸收之目的。

二、复习应掌握的步骤:

1、按知识结构分类复习

初中的代数知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数与式;2、方程(组)与不等式(组);3、函数及其图象;4、统计初步。每个部分又按知识点的联系及知识发展过程分类复习。如函数中又可分为:①平面直角坐标系;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③二次函数。 转贴于

2、按试题类型分类复习

中考试卷中常见题型大致可分三类: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解选择题是技巧性较强的一类题目,由于题目小,比较灵活,覆盖面大,便于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因此在解选择题时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采取比较恰当的方法和手段解题,可以采用直接法、排除法、特殊值法、验证法、观察法、数形结合法等不同方法。解答题是指除填空、选择外的大型一点的题目,这类题目综合程度高、分值重,着重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类:1、方程型综合题;2、函数型综合题;3、几何证明型综合题;4、几何计算型综合题;5、开放型问题;6、应用型问题。

3、综合训练提升能力

在完成前两轮复习后,可进行综合复习,也可以将综合复习穿插于前两轮复习之中,比如充分利用各次诊断考试,或用往年的中考题检测,自挑自选一些中考模拟综合题进行训练都属于综合复习。学生在完成上述各阶段的复习训练后,双基将明显增强,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三、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切实做到讲练结合

有专家评论说中国的教师是最能讲的,平时我们也习惯在课堂上大讲特讲,甚至下课铃响了还没有讲完,其实有时候教师讲得过多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练习。初三各科老师都抓得紧,学生课余时间中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大量数学作业,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好讲练结合,精选例题、练习题,扫清知识障碍,直通核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凸现。

2、科学安排时间内容

不搞题海战术,不打疲劳战,这很重要。在练习中面对一道综合题,最重要的是分析解题方法和思路,而不一定要规范地写出解题过程。对于尖子生而言,应该迅速、准确地提出思路一、思路二,而并不是去浪费时间写出解法一、解法二。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