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室内设计师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那么在室内设计中,当我们再次将自然物定位于实际的生活场面中,我们会悄然发现自然物的万众风情终将这室内空间的信息传达得清晰明了。作为室内设计师,他们根据不同的空间类型来运用不同的自然元素--材料来营造不同的空间气氛,室内环境中各种自然的符号表达以及空间造型的各种信息,也通过材料传达给我
2.自然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2.1材料与室内空间的关系材料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性,它自身就具有具象的功能表达,同时它又是以自然属性出现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自远古以来,远古人类就懂得运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材料来建造房屋,并充实室内的功能性以来生存下来,如御寒、遮风避雨等等。对于空间的认识,他们逐渐学会了用草、木和石头来营造一个可以居住的场所。
这或许是远古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人类对建筑的雏形的理解了。
而在运用这些材料来营造恰恰是来自人类对于自然的观察和尔后的主观能动性的表达。一直到现在,与人类息息相生的自然在扮演造物的角色。在室内空间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材料属性来做变化处理,前提是要在满足建筑内部使用功能外。对于材料的附体它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需要通过多种表达手段来实现的,以此来达到创造室内的某种氛围。
而光和色彩这两大主要材料对于和空间的一次、二次界定有着融合作用,而就笔者的观点,光与空间这两大主题是营造室内外及建筑的永恒性元素。首先,光能对人产生某种视觉刺激,这种刺激必须和空间环境所需要的气氛相适应。同样,不同的光色使室内气氛产生变化,光本身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即光源可以隐藏,也可以暴露一些室内(餐厅、商店)用密集的灯具烘托室内热烈的气氛,某些公共建筑会把照明和室内界面形状的设计结合起来。而对于那些曾采用天然采光来营造室内氛围的设计则显得更为高明一些。
在古罗马的建筑中,作为礼拜堂的万神庙,其内部是一个巨大的圆厅,有拱状屋顶,顶部有一个圆形开口,从开口可以看到天空。此外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没有别的窗户,但是整个大厅从上面接受充足而均匀的光线。我所知道的建筑中,几乎没有一个能像它这样,给人这么沉静的和谐感。里面完全没有沉闷的感觉。
巨大的屋顶穹隆仿佛自由地在你头顶盘旋,好象第二个天穹。而现代人在选择户型时,往往趋于选择客厅或主卧室采光(双向采光)良好的类型,而且以高大的落地窗来牵引室内与室外景观的灰空间。当然这里不排除打破传统的场所流线的交通组织方式(以建筑的角度来表达对空间的理解,在空间上取胜)。所以,光与空间的结合,使空间变化万端。
贝聿铭曾说过:“让光线来做设计。”这也是贝氏的名言。
那么在看待色彩对空间的把握,则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了。色彩是一种情感语言,它所表达的是一种人类内在生命中某些极为复杂的感受。梵高说:“没有不好的颜色,只有不好的搭配。”而在最能体现人敏感,多情的特性并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设计中,色彩几乎可被称作是其“灵魂”。
色彩的设计在室内设计中起着改变或者创造某种格调的作用,会给人带来某种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在室内空间里,我们需要提倡的是将自然色彩融入进来。我想这是一个新的理念。在我们日益追求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恩惠的同时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大自然给了人类一个绚丽多彩的自然空间,人类也喜爱向往大自然,自然界的色彩,必然能与人的审美情趣产生共鸣。自然界的草地、树木、花草、水池、石头等是装饰点缀室内装饰色彩的一个重要内容,室内设计师运用这些回归原点的自然状态的造型来营造空间。而后来我们从防火板系列来看,就有用仿大理石、仿花岗岩、仿原木等自然物来再现,能给人一种自然、亲切、和谐之感。这就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精神层面之上的回归自然本体的主题。在我后来提到的诸多材料中,或许有些还存在有着人类痕迹的属性。但有一点可以明证,它们都是与空间的造诣有着一样的作用。如木材,这个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元素往往却有着延续的功能。&n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bsp;
从远古至今,它的影响力一直都还存在着。在远古时代的人类,他们把木材的很多自然属性融入当时的社会文明中。如对木雕图腾的顶礼膜拜,木材因这种强烈的亲和力和归属感而成为最亲近人类生活起居的材料。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它们被用来作为地板、墙面以及家具的主要材料。
而石材因其庄严、古典与耐用的特性成为过去时代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同样,石材在室内空间的界定上明确了虚实的关系。用石材做大堂的柱子,柱距与不同的功能划分就表明了空间的层面符号特性与具体意义的场所。此外,诸如金属、玻璃、砖石、混凝土等等,它们在表达自身的伸展性,耐用性上也有着塑造室内空间的用途。往往只是因为它们存在人类痕迹成分比较多而已,所以在这里我不需要用太多的笔触去描述。综上所述,自然元素的材料通常是以自然属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性的面貌呈现在人类面前,作为室内设计师,他们在运用它们的这种属性去创造空间与它们的关系。
在以光和色彩这两大主题调子的渲染下,空间的表达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2.2别墅(为例)设计中的自然元素人们购置别墅往往是看中它所处的周边自然环境资源,而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明显。房地产商把别墅作为他们开发的分级产物最高表现空间。那么作为别墅自身的空间营造,其室内的功能空间的材料构成必须围绕自然风格而给予合理的分配和规划。比如室内的主色调可以崇尚自然色调,可以用青灰色、青蓝色或灰蓝色做墙面。
一个家特别是一个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点文脉历史的家是不可以割断历史而像移民那样将家做的那么崭新。毕竟有文脉的历史不仅会承载一个华夏文明历史的过去,还会承载一个拥有现在文明的将来。因此优秀的自然元素里是不能缺少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也不能缺少纯自然的元素与纯技术层面设计语言的和谐对接关系。从中国的室内设计的风格的发展的大范畴来看,别墅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也在扮演着风格的演替。无论是梁志天的简约,还是所谓的新古典、北欧及地中海风格,这些在设计上除了在风格上的探究,还包括对生活的体味及对不同的自然元素的运用。如荷兰的木屋别墅。
它一方面是应用木材作为建筑围合,另一方面是适应当地的气候需要。对于室内空间的表达与时装流行会今冬明春的时装风格走势的比较,室内往往不具有前瞻研发导向的趋势,而且室内的风格也不及时装多。从中我的体会是,在室内要趋向象时装那样的发展,那么室内设计的最高境界是设计无痕迹,设计无风格。这也是师崇自然的最高理想。
2.建筑与景观融合自然的空间对室内的影响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我个人理解是,一是在建筑外观上采用仿生态的元素来做立面关系。以古希腊的科林斯风格为例,它在爱奥尼亚式的涡旋花饰上增加了叶饰来美化柱头,而且一般都有更多更华丽的花饰遍布建筑物各处。二是在建筑内部的空间界定上采用自然物的做法。在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中,我们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以发现他在对自然光的利用上拥有独到的见解,也恰恰将这种基督信仰的真谛在以十字光源的流露出来,在心理上以一种共鸣将观众的需求得以表达。由此,在关注建筑的自然元素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种理念推向室内中。这个设计特点在贝聿铭的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上海美术馆是贝氏的毕业设计,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了数个内庭,使之观感为各个不同艺廊的背景,将自然引入室内是他的设计特点。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氏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有了建筑与自然空间的和谐,那么关于室内与室外的关系也颇显重要。大凡比较良好的别墅设计都采用了将室外的景观引入室内,并将此作为一个过渡空间的手法来处理。这当然也是中国园林的借景,障景等的手法的运用。在处理别墅和周边关系上能传承自然环境的当数围合式和园林式别墅。围合式就是根据自然地理的位子和环境将当中最精彩的自然景观或景色作一围合设计,并将此作为空间设计的主线而投入符合自然景观设计的元素。并借此给予空间合理的规则。
尤其是天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式的景观设计更是将中国的园林艺术恰到好处地给予展示。人们可以透过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用最好的角度来观察这个类似天井式的自然景观。也就是说别墅的设计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别墅和自然环保形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最美的。这些元素的表达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小的作用,如将餐饮区与室外景观对置,也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人们在进餐的同时会有欣赏绿色植物的视角,这样可以加强人们进餐的速度和愉悦的心情。
此外,将室外的山石,植物及水体等这些自然元素引入室内,这种趋势就是反复要强调的,也就是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追求一种本我的主题思想。明末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计成在《园冶》中云:“多方胜境,咫尺山林”指的就是自然山水的缩影,是将室外引入室内,将自然融入建筑的景观。4.结束语看来,无论是对室内设计自身在运用不同自然造物的手法来界定它的空间体量,还是借助于.
参考文献:
>
[1][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室内设计是依据一定的设计方法对室内空间环境进行美化的活动,它可以反映空间的时代特征、民族气质、城市地域风貌。室内设计特性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受到装饰材料的制约,尤其是受到装饰材料的光泽、质地、质感、图案、花纹等装饰特性的影响。各种变幻莫测、主体感极强的新型材料能够创造出同一种空间的不同的心理感觉。因此,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方案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只有充分的了解或掌握装饰材料的性能;按照使用环境条件合理地选择了所需材料;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的长处,做到材尽其能、物尽其用;才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各项要求。
根据材料使用的部位不同,所用材料的功能也不尽一致,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室内空间的墙面装饰是通过装饰材料的质感、线条、色彩来表现的。质感是指材料质地的感觉,重要的是要了解材料在使用后人们对它的主观感受。一般装饰材料要经过适当的选择和加工后,才能满足人们视觉美感要求。但是我们也要发挥天然材料的优势,创造出纯天然的装饰美感。(2)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日晒、雨淋风吹、冰冻等作用,也经常会受到腐蚀性气体和微生物的侵蚀,使其出现粉化、裂缝甚至脱落等现象,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选用适当的建筑装饰材料对建筑物表面进行装饰,不仅能对建筑物起到良好的装饰作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降低维修费用。(3)装饰材料除了具有装饰功能和保护功能外,还有改善室内环境使用条件的功能。如内墙和顶棚使用的石膏装饰板,能起到调节室内空气的相对温度,起到改善使用环境的作用;木地板、地毯等能起到保温、隔声、隔热的作用,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改善了室内的生活环境。
人们进行室内设计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和改变环境,这种环境应该是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高度和谐与统一。作为室内设计师,应对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有所认识,才能在工作中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然而材料的品种很多,性能和特点各异用途亦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考虑所装饰建筑及室内空间的类型和档次。住宅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除了工作时间以外,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住宅里度过的。因此,住宅的室内装饰应围绕着为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而进行。办公室、教室、图书馆、高级宾馆和大型商场等其他建筑,所选择材料的档次应有所不同。花岗石镜面板材耐磨,装饰效果好,适合用于高级宾馆中人流较多的公共部分,如大厅、走廊、楼梯等;而一般住宅的客厅,则较适合铺设陶瓷地砖。木质地板舒适、保温,在卧室、起居室铺设比较合适;塑料地板耐磨、有弹性,适合用于办公室;化纤地毯、混纺地毯防滑、消音、价格较高,适合用于宾馆;纯毛手工编织地毯高雅、豪华,装饰效果极好,但是价格昂贵,只适合用于少数国家级宾馆和会议中心等场所。
其次,要考虑装饰材料的质感、线型、色彩对装饰效果的影响。材料的质感能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反应引起联想。一般说来,材料的这种心理诱发作用是非常明显和强烈的。例如,光滑、细腻的材料,富有优美、雅致的感情基调,当然也会给人以一种冷漠、傲然的心理感觉;
金属能使人产生坚硬、沉重、寒冷的感觉;皮毛、丝织品会使人想到柔软、轻盈和温暖;石材可使人感到稳重坚实和富有力度;而未加修饰的混凝土表面则容易使人产生粗野、草率的印象。因此,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必须正确把握材料的性格特征,使之与所装饰的空间特点相吻合,从而赋予材料以生命。
材料的尺度、线型、纹理,对装饰效果也会产生影响。就尺度而言,材料的大小尺寸应适中,符合一定比例。例如,大理石及彩色水磨石板材用于厅堂,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用于居室,则由于尺度太大,会失去其魅力。就纹理而言,要充分利用材料本身固有天然纹样,图样及底色等的装饰效果,或利用人工仿制天然材料的各种纹路与图样,以求在装饰中获得或朴素或淡雅、或高贵、或凝重的各种装饰气氛。就线型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应将其视作建筑装饰整体质感的一部分。例如,用铝合金压型装饰板装饰外墙面,可以获得具有凹凸线型的效果。
外墙装饰材料的色彩,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功能及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建筑物内部色彩应力求合理使用,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均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红、橙、黄色能使人看了联想到太阳、火焰而感觉温暖,故称为“暖色”;绿蓝、紫罗兰色使人看了会联想到大海、蓝天、森林而感到凉爽故称为“冷色”。暖色调使人感到热烈、兴奋、温暖;冷色调则使人感到宁静、幽雅、清凉。因此在具体选用时,要考虑到材料的质感、线型、色彩等对装饰效果的影响。
再次,要考虑装饰部位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功能。普通石膏板吊顶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其挠度将增加,会影响顶棚的美观和安全,因而应改用防潮型石膏板同时应选用规格较小的。浴室、厨房的水汽油烟较大,其墙面可选用表面光滑的内墙釉面砖贴面,以便清洗。塑料壁纸是广泛用于室内墙面的装饰材料,但因不透气,较少用于住宅的内墙面。居室墙面选择用织物制作的壁纸比较合适。南方住宅的客厅常用陶瓷地砖铺设,清洁、美观、凉爽;北方寒冷地区宜选用有一定隔热保温性能的木地板较为合适。在有水的地面还应考虑防滑,如卫生间浴室的地面,最好选用防滑的陶瓷锦砖。在人流集中的商店、候车厅的地面,应选择耐磨性能好的彩色水磨石和陶瓷地砖或花岗石贴面。
由此可见,在选择装饰材料时,需要根据建筑的类型、档次和使用部位的具体要求,来巧妙合理地运用材料的质感、线型和色彩,以便使建筑装饰满足一定的功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发挥出最佳的装饰效果。
参考文献:
引言
将中国传统纹样运用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是人们对其精神需要追求的一部分。要将传统纹样恰当地运用于其中,较好地体现民族特色、更好地展示个性,首先应深人了解传统纹样的内涵和特点;然后,通过体现新地方主义与实现文化融合两种方法来进行,最终实现现代室内装饰的理想效果。
应该承认,许多设计师对传统纹样的理解和运用都比较到位,他们的很多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得到了国内外同仁和欣赏者、享用者的一致好评。但是,拨开喧嚣繁华的表面现象,我们又会发现,许多赞扬的见解其实还只停留于表层之上。并以为,传统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流传已足以证明它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血脉关系。因此,把它引人现代室内装饰设计毫无疑问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1中国传统纹样的涵义和特点
纹样是指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律,经过抽象、变化等方法而形成的规则化、定型化并应用于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图形。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人民在改造和创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艺术精华,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人类不断完善生命力的自由表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纹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概括来说,它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1.1历史悠久。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的人面鱼网纹彩陶盆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器物,其中的人面鱼网纹是至今有据可考的最早的纹样。
1.2形式多样。中国传统纹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代表形象。新石器时代是彩陶上的鱼纹、漩涡纹;商周时期是青铜器上的篓餐纹、窃曲纹、鳞纹、重环纹、雷纹;汉代是画像石和画像砖及瓦当上的几何纹、死神纹、米字纹、菱形纹、S形纹、四叶纹、三角纹;唐代是镜子上的花鸟纹,敦煌藻井上的卷草纹;至于流传至今的历代各种织物上的水波纹、绣球纹、龟背纹、冰裂纹、回纹、祥云锦纹更是不胜枚举。
1.3注重唯美。传统纹样产生之初就是以装饰美化生活环境为目的。纹样一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应用于人们生活起居的各个方面,不论是饮酒酒具、祭祀用具,还是服装装饰、室内装饰,纹样都在其中起到了很强的美化修饰作用。
1.4风格各异。新石器时期具有庄重大方、自然和谐的风格;商周时期具有青铜器纹饰的雄浑神秘的风格;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具有轻利活泼、飞动奔放、雄强古拙的风格;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具有空疏、清静、平淡的风格;隋唐时期具有舒展博大的气势、精巧圆婉的装饰感和富阴丰满的风格;宋朝时期具有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风格;元朝时期具有粗犷、豪放和刚劲的风格;明朝时期具有端庄、简约、坚实的风格;清代时期具有矫饰雕琢、精致繁缚的风格。
1.5意蕴深厚。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思想的折射。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教、道教和佛教三教合流为基础,传统纹样自然也不免受到三教的影响。体现道教思想的暗八仙、八卦纹,体现佛教思想的莲花、菩提树叶、飞天、忍冬纹,以及体现儒教思想的龙凤呈祥、三阳开泰都是流传至今的经典纹样。
1.6图意相生。凡喻意性的视觉符号,大都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点,传统纹样亦如此。
2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关系
传统纹样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古已有之。保留至今的故宫、颐和园、圆明园废墟、乔家大院和许多江南民居,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纹样的集中展现之处。传统意义上的纹样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更多地只是起点缀作用。 今天,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已被赋予新的含义。它是指对建筑内部固定表面的装饰和可以移动的布置所做的表面的、视觉的整体效果设计,偏重于对室内地面、墙面、天花等界面的艺术处理,同时兼顾门、窗、家具、帘慢、地毯、灯具、陈设等精心构思。是符合现代人们追求形式的民族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审美需求的室内装饰设计。
改革开放前,国家和人民都比较贫穷,室内装饰设计除了一些国家重要建筑中有所体现,广大的老百姓的建筑中很少有它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富裕了,室内装饰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物质功能得到充分表现的同时,精神功能也被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室内装饰设计师和研究人员应用而生。设计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设计欧式的、日式的、韩式的,或设计中西合璧式的。但不管哪一种类型,毕竟要生长在中国这块土壤上,因此,中国式自然就成了一个不老的主题,只要提出是中国式,就一定是传统式的,而只要是传统式的,也就一定离不开中国传统纹样。
总的看来,人们现在对于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运用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即认识到了传统纹样是体现文化精髓的元素,主观上愿意运用;但如何运用,思路并不明确。
3如何将中国传统纹样运用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
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应主要把握以下两点:
3.1体现新地方主义。
新地方主义主要是强调地方特色或民俗风格的设计创作倾向,提倡因地制宜的乡土味和民族化设计原则,使室内装饰设计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新地方主义的室内装饰设计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得以实现:
1)运用现代观念对传统纹样进行分解造型和组合造型,在传统基础上对其进行演变和创造,将传统纹样与地方材料、造型技术相结合。
2)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材料、造型技术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塑料、金属、陶瓷、玻璃、无机矿物、涂料、纺织品、石材等新型材料应用而生,种类愈来愈多。不同的材料可以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选用适当的材料与传统纹样结合,可以丰富装饰效果,体现时代气息。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材料、造型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传统纹样的美观性,而且可以使室内装饰设计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3.2实现文化融合。
1.1材料
材料是绿色装饰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材料的选择是保证室内装饰达到绿色环保要求的基本前提。设计师在完成绿色装饰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根据材料的类型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尽量不去选择使用有害物含量多的化学合成技术应用而成的材料类型,特别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向外散发出过量的有害气体材料类型,以及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隐形威胁的材料类型。例如设计师在室内装饰材料面板选择木质面时,可以少用合成板,如果一定要用,则应该选择在工厂加工成成品后现场安装的方式进行;天然大理石及花岗石面板尽量少用,或使用人造石材、玻璃、金属板代替;漆面可以选用水溶性漆,降低甲醛等有害物等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居民的室内生活环境品质,对促进室内设计工作中的绿色与环保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1.2灯光
灯光是室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设计内容,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室内采光以及黑暗中灯光的具体效果进行选择,将自然采光作为室内设计中的主要光源,对于黑暗中灯光的效果应该以明亮但不伤人眼、光聚形较好并且不会向周围扩散太多为灯光选择的主要依据,例如FRP采光瓦等等等,体现绿色装饰室内设计中既节约能源又达到装饰效果的目的。此外,设计师可以在进行灯光设计的过程中将室内设计的灯光按照其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类型,进而选择不同的灯具型号,保证室内设计中灯光的作用得到完全的发挥,也不会产生相应的浪费。
1.3色彩
色彩是室内设计中的直观显示内容,对整个室内设计的效果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设计在绿色装饰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针对色彩的内容设计应该做好色彩的搭配工作,以绿色低碳作为色彩设计的理念,强调色彩搭配过程中明亮、自然、美型的效果。设计师还应该做好色彩的层次安排工作,在兼顾色彩搭配的同时注意好色彩的层次感,不能在室内设计的设计过程中将色彩的内容设计的没有层次感,造成居民眼花缭乱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师在进行绿色装饰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客户的需求,综合考量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完成色彩的设计工作,尽量使室内色彩的设计能够与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形成统一和谐的局面。
1.4通风性能
设计师可以根据室内空间间隔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优化,使得室内的空间能够更加有利于空气的流通,使新鲜空气更容易进入室内和室内废气更加容易的排放出去,保证室内与室外空气流通过程中的平衡性,即保证室内的通风性能;在设计人工空气调节系统时,要适量增加进出风口的数量,使室内空间每个角落,都可以及时获得新鲜空气、冷气或暖气,排出废气,虽然看起来。增加进出风口,会增加投资,但是当你采用电脑遥控进出风口后,总的费用明显降低。这就是绿色装饰设计中低碳环保、绿色健康又节能的设计理念。
2绿色装饰室内设计的设计原则
2.1无害原则
无害原则指的是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所设计的内容、使用的材料、运用的工艺等等都不会对人体造成相应的伤害。这方面重点是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设计师应该综合考虑材料的规格类型、功能用途以及成本价格,选择合适的绿色环保装饰材料,保证设计效果的同时保证设计的质量。
2.2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指的是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注意装修材料以及施工工艺选择过程中的生态环保型,保证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不会影响到建筑物以及室内内部结构的生态平衡,在室内设计的内容中将建筑物、人、建筑物内部环境以及建筑物外部环境设计成一个和谐的生态整体。
2.3节能原则
节能原则是绿色装饰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的减少室内设计中相关内容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浪费情况,有效的完成绿色装饰室内设计工作中节能减排内容的目标,基本上这一原则仍然以控制材料的使用和相关饰件的选择为主。
2.4美观原则
美观原则是室内设计中的主要目标之一,在绿色装饰室内设计的原则中也不例外,设计师应该在兼顾绿色环保与外观美型两者之间综合考量室内设计的内容,同时设计师还要积极的做好与用户的沟通工作,根据用户自身的额审美观念设计与之合适的室内设计内容。
2.5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指的是设计师在进行绿色装饰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用户提供的室内设计与施工的投资成本作为依据展开室内设计工作,保证室内设计的成本投入能够达到经济实惠的目的,同时有效完成绿色装饰的目的。
(二)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内容既有理论性也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决定了该学科的教学体系不能缺少实践性教学。因此,教学的改革,也必须以注重实践教学为主。目前的教学状况是,课堂讲解占用了教学过程的绝大部分时间,教师指导也大多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纸上谈兵的成分过多,对市场上出现的新工艺、新材料在授课时也涉及不足,设计出的方案在实际施工时缺乏可实施性,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实践发展的步伐,出现了教学与市场脱节的状况。培养出的学生在工作后不能很快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步入职场后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周期过长。出现这样的现状,是很值得我们教学者反思的。
二、传统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效果对比
笔者所在的学院过去采用的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只注重学生方案表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教师用虚拟的项目设计教学命题,学生对假设的空间进行方案设计,脱离了实际环境,学生没有得到实践经验的积累。对学生设计出的方案的评价流于表面,方案虽然也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也能表达出设计理念,但往往缺乏可实施性。与假设情景下的传统教学相比,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实际项目结合,来源于市场需求。教学中所设计的空间是真实的,具有限定性条件,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任意发挥。要求设计出的视觉效果必须符合现实空间,而不能仅是符合审美的需要。在这种实践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好多在传统教学中不曾涉及过的技术问题,诸如施工材料、项目预算、施工工艺与构造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增强了学生对这些课程关联性的认识。而这一点,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很难体会到的。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对所学知识的领会会变得更加深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同时,来自于现实场景的大量信息元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实践教学的内容来自于市场需求,具有针对性、明确性,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技能的提升,为其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执业基础,符合当前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室内设计专业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许多艺术设计院校正在探索一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实践教学正为这种模式的探索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选取实践教学的内容应以市场实际项目为导向,不断修正教学方案,凝练教学特色。同其他学科相比,实践性、应用性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大特征。现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只学会了理论知识,而无实际的设计能力,那将很难在市场中立足。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不只拥有艺术性、欣赏性,更重要的是有可实现性。人们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将脑海中的构想变为现实的产物,再通过实践去寻找设计中的不足,并加以修正。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综合性、关键性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综合了设计表现、原理、施工材料、工艺、预算等课程,训练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设计出的项目的可实施性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所以,实践是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经验积累的途径,是设计能力提升的阶梯。将教学与实践相紧密结合的模式是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四、完善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理论体系,注重创意思维培养
(一)对完善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探讨目前我国室内设计专业大多采用了三段式教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设计课程、实训课程。这种课程安排模式随着市场发展的需求,已显露出弊端:1.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实训课之间联系不紧密,没有延续性,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2.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课堂讲授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专业知识移植到实际应用中去。鉴于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国内部分高等美术院校,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建立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即采用分组教学分组辅导,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实际项目设计。这对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探索,完善实践教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对于目前室内设计专业采用的三段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了艺术院校教师的重视与反思,并对完善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理论体系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而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教学的改革为切入点,结合室内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依托实际设计项目,将项目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分类整合到课程中,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达到“以课程为主向以项目教学为主”的转化,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设计能力。这样构建的课程理论体系,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确立了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积累了经验。为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为社会培养了需要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如今国内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依然比较薄弱,过多的强调了手绘表现和电脑表现。就室内设计这门学科而言,构思和表现是设计的两个重要步骤,虽然构思涉及的因素较多,如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等,但创意或创新则是构思的精髓。室内设计教育的重心应从表现技能的培养转向创意思维的培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也应是创意思维培养的过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入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积极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将从外界收集的多种信息元素系统整合,形成创意,使之融入到对知识的实践运用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构思,对其多作相应的指导,实践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学生学会专业技能,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从容应对行业的发展需要。
五、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引入“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应引入“工作室制”,建立室内设计工作室,这有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室内设计工作室,是依照市场运行的整体过程来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构建一种模拟化的工作环境,将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在这里转化为技能的实践与经验,仿照装饰设计公司配置设备,营造工作氛围,并指派专门的教师作实践指导,按公司的运营模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管理。学生在工作室里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创作中,根据创作绘制图纸,制作模型、制成成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工作室制”的引入,能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企业运营模式、设计流程、客户需求及客户消费心理等。同时,师生间的互动与学生间的互动,增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强了学生之间团队合作的意识,加强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师通过对学生实践项目的指导,可以提高学生方案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效果。
设计今天装饰材料将会成为设计中间领域的焦点,新材料的运用,同时也带动了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不同质感的材料给室内空间环境带来不同的影响。材质的形状大小、色泽等会给空间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在不同的室内空间设计中,装饰材料的组合既要与空间环境设计大小相呼应,又要以材料资深所属材质有机的结合起来来考虑,或许会有不同的效果。
(二)材料的肌理
材料的肌理,是指材料本身的肌体形态和表面纹理,是质感的形式要素,反映材料表面的形态特征。材质肌理的变化就是要形成相同或不同材料质地间的纹理对比,材料的美感喝多时候是靠对比的手法来得以实现的。运用材质纹理间平面与立体大小粗细等细小的局部来与整体来进行对比的,产生了相互映衬的效果,达到了相互弥补的状态,这样就能给室内展现出丰富多变、音律跳动,赏心悦目的空间环境。在我们常见的装饰材料中,抛光平整光滑的石材质地坚固、凝重;纹理清晰的木质、竹质材料给人以柔和、温暖、亲切的感觉。
二、装修材料的质感运用
室内空间想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就必须在形态、材料及色彩等方面设计元素上保持协调一致。装饰材料的选择,更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的空间环境,想要达到这种视觉效果需要把几种不同材料组合起来进行装饰,充分的把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质地肌理展现出来。本文着重探讨了不同材料产生的质感相互组合进行材料再造而形成的新的装饰风格,举实例论述了材质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来体现空间不同的艺术效果。
(一)材质组合
关于装饰材料质感组合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有三种方式:
1.相同性。
将同一材质感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如采用同一木材饰面板来装饰家具或者是墙面,可以采用对角、对缝、点、线、面进行组合。通过材质本身的纹理走等来实现组合构成的关系。
2.相似性。
将两种或几种相似肌理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就像属于同一种木质质感的有桃木、梨木、柏木。因其生长的地域环境不同、所生长的年数不同,所形成的纹理也就大不相同,所以才会存在纹理的差异,这些相似肌理的材料组合,在环境效果上起到了中介和过渡作用。
3.对比性。
将几种或多种质感差异较大的材料组合在一起,会得到不同的空间效果。如果将木材与自然的材料放在一起,即便不是同一色调,也不会显得单调如果将木材与人工所致材料组合在一起,则会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与不协调性,不会那么自然随和。在体现材料的材质美上,除了用材料的对比手法来进行比较,同时可以运用平面与立体、大小、粗细、软硬等质感来获取等设计的技巧,达到能产生相互烘托的作用。
(二)材料再造
当代科技日益更新,形形的材料不断涌出,装饰材料属强质材料,凡具有质感、质地、光泽这三项特性中任意一项的材料都是强质材料,强质材料除了将自身的纹样和色彩等奉献于所需的空间效果外,还可以与其它材料一同再造,进一步丰富装饰效果;装饰材料的不同质感对室内空间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材质的大小、形状如何、是何色系,在不同功能的建筑环境设计中,装饰材料质感的组合设计应与空间环境的功能性设计、职能性设计、目的性设计等多重设计结合起来考虑。装饰材料发展到今天,其种类日益繁多、肌理质地变化更是多样,这也为设计师的设计使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选择。要了解在材料使用中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追求材质新的变化,尝试各种不同材质组合设计的新方法,让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2室内设计中软装饰艺术的应用分析
室内设计中,软装饰艺术的应用遵循着必要的设计理念,不能违背基本的设计美学及人体工程学。从软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上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色调上改变视觉。无论是室内家具的摆放、工艺品的陈列布局、还是处于室内活动的人,都需要与之相应的背景作为整个空间感觉的衬托。比如说,在客厅里的地毯、沙发、飘窗等等,都可以改变空间的整体感觉。例如,在一个空间狭小的地方里,可以摆放一些色调舒适的靠垫,从而增加空间温馨却不拥挤的感觉。不能用过于浓重的色彩和燥热的色彩。如大红、深紫、深蓝,以便延伸家居设计空间感。塑造优雅、温和、舒适的色调感觉。
(2)从环境上塑造空间美感。室内设计中软装饰艺术的应用分析也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不管是怎样的软装设计,都需要遵循严谨的艺术规律,达到装饰美的主要目的。在相关的软装设计中,要注意色泽、肌理、纹样、图案等视觉元素。例如,软装设计使得室内设计中的窗帘都变得非常有特色。在窗帘的选择中,要考虑材质、图案、尺寸等问题。随着人们对潮流的追求,窗帘不但承担了简单的分隔、遮光、防尘等功能,它的类型更是多种多样。从其材质上说,如果运用纱织的窗帘,整个空间会因其材质的飘逸感到灵动,富有生机。运用棉质的窗帘,会使空间显得休闲舒适,感觉十分平和静谧,有一种素雅的空间美感。而从图案上说,碎花图案会缩小空间感,大面积的几何形体会拉大间距。如果房间空间不够,应该选用布质较为稀松,具有几何形体图案来做窗帘。如果房间因朝向、光线等问题不够明亮,那么要统一窗帘和墙饰的图案,给人以视觉上的空间美感。反之,如果房间空间面积过大,那么应当选择较为蓬松的材料,采用颜色明快的窗帘布匹、沙发被罩,改变房屋空旷的感觉。
(3)在功能中划分不同区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居室的合理设计应该划分清楚不同的空间。在一个房间中,有卧室、厨房、餐厅、卫浴等等空间。为了达到简单快捷的分割手段,可以用布艺织物、屏风展陈划分出不同的空间功能。这一手法的运用,在我国传统室内设计中也极为常用。在一些古代传统建筑设计中,常用屏风来作为隔离、遮挡的功能。隔离出闺房、迎客等不同的空间。苏州园林、故宫、拙政园等古代建筑都有所涉及,甚至形成了丰富的屏风文化,从这一点上看,软装设计的起源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同时,在划分区域的过程中,软装饰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
(4)将室内绿化做到科学合理。软装饰设计包含的种类比较多,除了布艺、床品、展陈还有比较有机和生态的一种,那就是室内绿化。随着室内设计的发展,在高速运转的城市发展当中,人们越来越崇尚自然元素,室内绿化也就成了软装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室内绿化包涵着水、鲜花、植物等方面。将这样的自然元素移植到室内,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使室内环境变得活泼灵动,富有生机。将室内绿化做到科学合理,要确定选什么样的植物适合室内温度和湿度,二是室内空间对绿色植物的选择。不同的植物,表达出的是不同的情景。例如,绿萝性温、喜水,不能阳光直射,放在阳台等通光都不合适,应该放在卫生间等阴凉潮湿的地方。而夜来香等花香浓郁的植物,不适宜排放在床边,防止香味中的一些毒素易使个别人群头晕、过敏。
(5)陈列品的风格性发展。每一种软装饰产品都有不同的风格。这些风格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蓝白相间的地中海风、热情浓烈的巴塞罗那风,还有华贵优雅的英伦风格,这些风格的形成也使得室内设计也形成了个性化的形式感。在每个陈设品之间,都可以构成相应的系列。窗帘和沙发、枕垫和挂画,甚至相应的灯具、器皿、陈设品,都可以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风格。例如,在蓝白相间的地中海装饰风格中,相应的打拼白兰色调的墙饰、壁挂,能够起到很好的系统统一的作用。但是,不能过于注重色调,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对已有的设计进行点缀,选择较为不同的一点进行打破式装饰。例如,插入一点明黄、大红打破固有的平衡,增加空间趣味性等等。
室内设计中人文情结的基本原则是遵循人的生理特征,在设计中最大限度地配合人的生理特点,例如居所的室内设计要尽量选择暖色调,通过合理的空间搭配体现出家的温暖与安逸,让整个空间设计体现出身心的放松,让时间停滞;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作为商用办公空间,就要尽量避免使用暖色调,因为工作时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应该是严肃和认真,所以创造出符合不同需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空间必须遵循人在不同时期的生理特征。
2、遵循人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一种常态化的表现形式。在室内设计中,空间的造型以及比例尺度都要充分考虑人的行为特征,例如地面的选材肌理、家具、绿化、陈设等要体现了人性化关怀。除此之外,在设计中要考虑不同年龄结构人群的生活方式,要根据其特定的行为特征进行室内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关注人的心理需求
首先,要满足人的心理特征,这需要设计者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场所对室内空间进行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所以室内空间设计要准确把握空间造型、色彩选择、材质肌理等要素,充分理解不同人群的情感感受和心理体验,例如在室内设计中,空间大小对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一样的心理认知,较大的空间设计可以体现出自由、舒展的感受,但是这不适用于年龄偏大人群的心理特征,因为老人会存在孤独感,会令他们觉得自身很渺小。从另一方讲,面积较小的空间设计,有亲切感但也存在“围栏效应”,所以此不适用于喜欢追求奔放与自由的年轻人。因此满足个性化的心理要求是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4、体现室内环境室外化
在大力提倡环保意识的今天,接触自然,亲近自然是人净化自己和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因此室内设计体现室外化就是人文情结设计理念的最佳诠释。目前室内环境室外化逐渐成为业内普遍认同的主流设计理念,这种室内的“绿色设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实现。第一,通过建筑设计或改造使室内外空气流通。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尽量让人们处于自然感知的体验下,在室内环境中尽量采用自然光源,多采用一些采光较好的材料,灯光多采用弱光源,尽量减少高强度。第二,在城市住宅、餐馆、娱乐休闲等内部空间中,应多围绕自然景观的设计风格来体现人文情结,例如:田园风格、乡村风格、原始森林等,都是很符合当下室内环境室外化的设计理念。第三,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自然造型艺术,如:室内绿化盆栽、盆景、水景、插花等,除此之外在室内设计还中强调自然色彩和自然材质的应用,让使用者感知自然、回归原始。
曾有著名的建筑学家曾说过,当今世界建筑就像一个古来的大树,其中的各种枝桠就是各种建筑流派或理论,但是其主干只有两支,一是物质技术,二是地域文化。由此可见,影响室内设计发展的因素只有物质技术与地域文化。其中物质技术并不受地域限制,只有地域文化才能使室内设计带上地域的情感与特征。若是室内设计无法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那么设计就会出现“全球化的统一”,从而失去了地域文化多样性呈现出的精彩纷呈。
(二)坚持使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有机结合
现代室内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还应该拥有精神功能,换言之,就是要坚持室内设计的一体两面。使用功能与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既要满足其实用性,又要满足形式性。具体指的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室内设计要满足功能的实用性,又要运用形式语言来表现出其情感、主题与意境。要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首先要强调室内的结构与形式的完整性,其次要追求地域文化、物质技术与室内空间表现的精确性与深度。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域文化在长期地发展与积累中,为人类创造着独特的价值与文明的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故而,在室内设计中,不能将地域文化简单的当作形式符号进行利用,而是要提取出地域文化的特有的价值与文明,吸取其深层次的蕴涵。具体来说,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需要引导消费者进行适度消费,要在设计中体现出自己的思想,不能盲目跟风或复制。无论是西方古典建筑或是中国传统建筑,都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室内设计时,不能笼统进行继承传统,过于片面强调地域文化,而是要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把握住室内设计的创意核心,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
二、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应用中的基本方法
(一)符号法
符号是人类的特有的创造物,从人类出现至今出现了许多具有地域文化的符号。室内设计中就应当通过将复杂多变的地域文化进行归纳与分析及提炼与演变,从而使其变成一种具有代表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元素,并将其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传达出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及信息的传达能力,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最终,提升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例如在进行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时,将我国“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当作文化符号,将屋顶的吊饰做成圆形造型,与方形地面或床相互呼应,既不失简洁、大方,又不古意韵然,从而将地域文化很好地体现在室内设计中,并展出了中式设计风格的简洁凝练。
(二)抽象法
室内设计实质上也可以将设计看作是对线条、色调、色系等要素的设计。因此可以利用抽象法将室内设计中要素看作抽象的点、线、面、体,在保证形式美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排列组合,同时加入本地地域文化的特征。例如,中式风格的设计过程中,电视柜、墙面、橱柜等整体上要以直线和平面立体为主,同时为了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在电视柜上可以加入黑、红、白色体现浓厚的地域色彩;在墙面上点缀由窗花演变来的花纹,展现独特魅力;在橱柜上可以增加犹如古代门栓的把手。这样的室内设计,不仅富有时代现代抽象主义,又蕴含强烈的地域特色。
我们不能再去建古建筑(除了一些为旅游业务的仿古建筑),因为它和时代的要求不符,正像不能再去穿古装一样,这是一个基本原则。照抄照搬,即所谓标签式的创作方法,就是把过去的东西重复一遍,不仅没有创意,而且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因为任何艺术形式都是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创新的前提应当是:我们设计的东西,首先是现代的,同时是中国的,如果是在某一个地区,还应体现那里的地区特点,这才是扎根于时代和充满乡土气息的有血有肉的好作品。巴黎拉·维勒特现代公园,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完全打破过去的以自然景观为内容的公园设计框框,同时恰如其分地与巴黎这座现代城市有机地融合一起,既反映时代特征,又有强烈的地域感。
我们过去大量的工程实践,似乎不是中国古董就是外国样式的翻版。要使设计具有新意的路径,是以吸收消化过去和国外优秀设计为前提,进行进一步思考,作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
具体方法是:从社会整体方面应以超越的心态去建构新的建筑文化。
当前的社会现实是:中国文化进入一个新时期,(既开放、融合、重构)这在我们的电影业发展过程看得很清楚。建筑文化发展应以超越地域和超越民族、全方位地吸收外来建筑文化基础,建构起属于自己的一代建筑文化而不是表面的模仿。其次是超越时代、超越现实(柯布西埃的作品就是超越时代和现实的力作),即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后创造新的建筑理论体系。超越现实,是以超前意识引导生活设计,这需要有独特的判断力和审美意识(拉-维勒特现代公园设计课题是:21世纪现代公园)。超越的意义还有超越物质功利,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作为一种物化了的文化形态,有其商品价值,又有其文化功能价值。反映了空间设计内涵在市场经济中的新特征。当前人们经济水平提高,但文化素质停留在较低水平。创作者应从狭隘的物质功利中解脱出来,正确理解两种价值之间的关系,赋予设计作品更多的文化价值,实际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设计者在市场竞争中真正的实力。
2.研究人的需求室内设计的根本宗旨是为人而不是为物,我们有多少人真正考虑了这一点?我们的行为规律、生活需求是室内设计的根本参照系,这是由人与外在环境的非确定关系决定的,(即自然界没有为提供现成的生存条件,而是人通过自己的改变来使环境为自己服务,人与动物不同就在于人对外在世界必然的超越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对自己生活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每一代人都有新的要求,新的创造和新的享受,这样才推动了室内设计的发展。
人与社会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人的无止境的追求成为室内设计不断更新的原动力。一代新的室内设计作品必须抓住人们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强烈愿望,在人的这种心态和产品开发(如室内环境更加完善的建筑、如现代住宅、别墅、新型商业空间的建设等)之间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室内设计在满足建筑的功能需要的同时要更多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如空间设计上的心理空间、心理尺度的掌握和其他如人对于环境格调、气氛、色彩的光感觉方面的心理特征,进一步提高室内环境的心理感受价值,这就是所谓从人的心理、精神需求出发的软环境概念。
3.掌握现代工业、技术发展信息,抓住设计创新的主动权室内设计在对人的生活、工作条件创造方面与当代技术进步有关。新结构,新材料和新的家用设备更新,可以把室内设计的构成要素推向新的领域。如新型地面材料、新型涂料、仿石、仿金属涂料,新的结构构架体系和轻金属新式结构,采用新构造方法的室内隔断等都为室内设计提供新的手段,如果我们能随时掌握它们发展动态和有关信息资料,就可以在设计中率先推出和广泛应用。此外,新型家具设计不仅在形式上,而在材料和加工方法上已经不断更新,如果在设计上随时加以考虑,就可掌握更多的创新主动权,在厨房和卫生间室内设计中,换代燃具,新型排油烟机,新的卫生洁具和现代洗浴设备的更新等都可开拓我们的设计思路。
4.握社会文化氛围的动向,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室内设计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时尚的变化。如国外,商业建筑室内设计更新的周期有时只有几个星期(即几个星期重新装修一次),是因为社会审美时尚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设计有新鲜感。这就是设计创新的社会接受条件,我们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孤芳自赏(当然也不能没有原则的盲目迎合)。一般来讲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东西容易引起注意,应当作为设计创作的重点目标,一个有创意的构思能为社会接受,必须有一个动态的文化氛围基础,这个氛围,一般讲就是使用者对室内环境的整体格调或者某种部件的特殊追求。
人们对于室内的时尚追求表现为两个方面:
(1)新颖。一般甲方的第一句话就是设计要新颖,二十年不落后等,这是因为一般人都本能地喜欢用新的刺激来激活自己的心智,并以此成为变革生活环境的出发点。(心理学原理)室内部件中,原本可以继续使用的东西,因为品牌、款式赶不上潮流而被唾弃,如现在大家都去准备买画王,购买服装时追求名牌等。
(2)流行。社会认同的心理需求就是追求流行时尚的基础。人们都希望自由的追求能为社会认同,拿工业产品来说,过去追求彩电、冰箱、洗衣机,现在需要的是电话、空调、电脑,这些东西对有的人来说,并非是一种必需品而是由于社会流行趋势的影响所至。这反映在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方面,家庭装修中,户主对装修材料的选择,对地毯、灯具的品评,都和这种社会文化氛围的趋势有关。
室内设计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社会时尚的变化。掌握这种社会文化发展的动态特征,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设计构思,提高设计在社会竞争中的成功率。
当然,这和有些人盲目追求时尚和盲目追求潮流有根本区别。
5.设计创新表现的具体内容:
(1)空间:空间组合形式应有新意,能打破一般空间环境关系的陈套.这取决于建筑设计的基本条件和新结构形式的采用。如巴黎罗浮宫扩建中央大厅,金字塔域透明顶盖使室内空间形式出现突破性变化,室内外环境通过透明顶盖连成一体。德方斯大拱门,一个大尺度的透空立方体,和一般建筑空间的形成迥然不同,立方体中间插入金属构架和观光电梯以及塑料蓬盖,形成内部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间极为独特的划分,表现了空间设计的创意性。
(2)材料:室内建筑材料是加强空间效果的重要元素,也是设计创新的一个突破口,若干新型材料和不同肌理材料的组织,对改善空间条件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很多公共建筑空间,运用层次更加鲜明,上述仿石、仿金属涂料的运用,使这类材料加工更加容易,使金属和石材在室内使用的范围扩大,为室内环境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这种后像一般有两种:
a、正后像:如果你在黑暗的深夜,先看一盏明亮的灯,然后闭上眼睛,那么在黑暗中就会出现那盏灯的影像,这种叫正后像。日光灯的灯光是闪动的,它的频率大约是100次/秒,由于眼睛的正后像作用我们并没有观察出来。电影也是利用这个原理,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银幕上物体的运动是连贯的。
b、负后像:正后像是神经在尚未完成工作时引起的。负后像是神经疲劳过度所引起的,因此其反应与正后像相反。当你在阳光下写生一朵鲜红的花,观察良久,然后迅速将视线移到白
[注例]:斑马的保护色与其他动物的保护色不同,其他动物一般将自身的色彩尽量接近所生长的环境色,使对方难以辨认。而斑马则采用同时对比时的错视和视觉后像效果来保护自己。原理是:当斑马在快速飞奔,使追逐捕捉它的狮子在观看时,由于同时对比的错视作用,身体的前一个视觉印象还没有消失时,身体已经飞奔出,使狮子不能正确判断斑马的位置,所以往往捕空。这是它保护自身的方法。
纸上,这时你会发现白纸上有一朵与那朵红花形状相同的绿花。这种现象在生理上解释为:当人们观看红色光持久时红色视锥细胞产生疲劳,要保持这种不变的红色印象,在视网膜上映有红花的这个区域的视锥细胞的感红蛋白,只有大量红光才能继续激起它们产生红色信息。当你将视线迅速移到白纸上,白纸上反映到视网膜上原红花影像的那个区域中的白光中所含的那部分红光,其量不能激起这个区域疲劳过度的红色感色蛋白的迅速合成,也就是不能激起那个区域红色视锥细胞产生红色信息,而恰恰在这时,原在这个区域一直处于抑制状态的那部分绿色视锥细胞在仅有白光中的那部分绿色光的刺激下格外活跃,所以这个区域给人的印象是绿色的。当然这种现象瞬间即消失了。这种负后像色彩错觉一般都是补色关系的,如:红-绿、黄-紫、橙-青紫。黑与白也同样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其原理相同。
2.同时对比同时对比是指眼睛同时受到色彩刺激时,色彩感觉发生相互排斥现象。刺激的结果使相邻之色改变原来性质的感觉向对应方面发展。当我们用色彩构图时,同一灰色在黑底上发亮,在白底上变深;同一灰色在红底上呈现绿味,在绿底上呈现红味,在紫底上呈现黄味,在黄底上呈现紫味;同一灰色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不同底色上呈现补色感觉。红与紫并置,红倾向于橙,紫倾向于青;红与绿并置,红显得更红,绿显得更绿;各种相邻的色在交界处,对比表现得更为强烈。(参见彩图39、40、41<下>、61)由此可见,色彩同时对比可得如下规律:
a、亮色与暗色相邻,亮色更亮,暗色更暗
;灰色与艳色并置,艳色更艳,灰色更灰;冷色与暖色并置,冷色更冷,暖色更暖。
b、不同色相相邻时,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地位。
c、补色相邻时,由于对比作用,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彩的鲜艳度同时增加。
d、同时对比效果,随着纯度增加而增加,相邻之处,即边缘部分最为明显。
e、同时对比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邻时才能产生,其中如果一色包围另一色效果更为醒目。
对同时对比的效果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其加强或抑制。
加强的方法:
a、提高色彩的纯度;
b、使对比色建立补色关系;
c、运用面积对比。(即色彩集中而不分散)
抑制的方法:
a、改变纯度,提高明度;
b、破坏互补关系;
c、采用间隔、渐变的方法;
d、缩小面积对比关系。如:橙地上配青灰能扩大同时对比作用,橙地上配黄灰能抑制同时对比作用。
在孟氏色立体任一色相系列中,C与D并置,C将D向D′处推,D将C向C′处推,这是明度的同时对比。E与F并置时,E将F向F′处推,F将E向E′处推,这是纯度的同时对比。
3.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
"色像差"简称"色差".通过实验可以得知各色光均有不同的"色像差".当复色光(如白光)经过透镜折射后所成像的边缘呈彩色模糊现象,这是由于透镜材料对各种色光的折射律不同所致,故透镜对各种色光的焦距也就不同(如钻石的折光效果),而成像的位置与大小又决定于焦距的位置(即远近),所以,色像差有位置色差(亦称"纵向色差")和放大色差(亦称"横向色差")两种。设取一狭缝S为白光源,并先后用红紫两滤色片遮住,则因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比红光大(因其光波短于红光),紫光像的位置比红光接近于透镜(位置色差),而紫光像的大小比红光小(放大色差)。人的眼球中的透光的水体、晶状体与玻璃体也是一种透射材料,当光透射时,同样有不同的折射率,焦距也有远近之差。如上所述,一般情况下,波长短的冷色光往往在视网膜前成像,而且较波长长的暖色光呈像小。波长长的暖色光往往在视网膜后呈像,而且较波长短的冷色光呈像大,故波长长的红橙色有迫近感与扩张感,而波长短的蓝紫色有远逝感与收缩感。
由于各种不同波长的光,通过眼晶状体聚焦点并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区别。光波长的暖色影像似焦距不准,具有一种扩散性,因此模糊不清;光波短的冷色影像具有一种收缩性,就比较清晰。用赫林的学说去解释是:红色起破坏作用,刺激强烈,脉冲波动大,自然有一种扩张感。而绿色起建设作用,脉冲弱,波动小,自然有收缩之感。所以我们平时注视红色时,时间一长就感到边缘模糊不清,有眩晕感。这就是破坏的原因;当我们看青、绿色时感到冷静、舒适、清晰,眼睛特别适应,这就是建设的作用。维吾尔族最喜爱在刷墙的白灰中加入少量的蓝绿色,医生总是让眼疾病人多看绿色,也就是这个道理。
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不仅与波长有关,而且与明度有关。同样粗细的黑白条纹,其感觉上白条纹要比黑条纹粗;同样大小的方块,黄方块看上去要比蓝方块大些。设计一个年历的字样,在白底上的黑字需大些,看上去醒目,过小了就太单薄,看不清。如果是在黑底上的白字,那么白字就要比刚才那种黑字要小些,或笔画细些,这样显得清晰可辨,如果与前面那种黑字同样大,笔画同样粗,则含混不清。某省地质馆有个板面上的文字说明,用黑色胶片,刻制黄色透光字,可能设计时是按黑字白底的效果设计的,布局饱满,笔画粗壮,但刻出来以后,由于字的透光效果,字就显得拥挤,笔画不清。这就是黄色在黑色底上面膨胀的原因。
进行各种色彩设计时,为了达到各种色块在视觉上的一致,就必须按色彩的膨胀和收缩规律进行调整。据说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条纹,开始设计宽度完全相等,但当升到空中后,感觉显得不等了,为此专门招集色彩学家们共同研究,最后才知道这与色彩的膨胀感和收缩感有关,当三色比例调整到红35、白33、蓝37时,才感到宽度相等了。
4.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
例一:在黑暗的舞厅中心旋转的玻璃反射球反射出红、黄、蓝、紫四色光点好像是在太空中运行的星际,我们可以发现,在这四色光点中,红、黄光点似乎近些,而蓝、紫光点似乎远些。
例二:清晨,太阳只照在雪山顶上,其他山林均处于冷灰色的晨雾之中,此时橙黄色的雪山顶显得格外近,结构清晰可辨。此时写生,万不可被这种前进感所迷惑,否则,雪山就无法推远。待太阳完全升上天空,所有的山林大地均被阳光普照,此时再看雪山,一下子被推得很远很远,此时的远近才是正确的感觉。
即便是中午看雪山,雪显得十分明亮,洁白明净,但在写生时也不可用纯白去写生,需加冷色,因为雪山离我们很远很远,在这之间有大量的空气和水分子,只要与其他景物比较即可发现。这就是色彩的透视。
例三:全山石先生带领研究生一行数人赴乌拉斯坦写生。全老师指着远处山坡上一块盛开的油菜花地对学生们说:"你们看,那块油菜花地多么鲜艳,与周围环境对比是那样强烈,但又与环境是那样和谐。但你们万不可被这种现象所迷惑,如果不经过分析处理,一味地凭感觉在画面上涂上一块柠黄,那它肯定会立即跳出画面,显得不协调。"这指的正是色彩的前进与后退。
从生理学上讲,人眼的晶状体的调节,对于距离的变化是非常灵敏的。但它总是有限度的,对于长波微小的差异无法正确调节,这就造成波长长的暖色,如红、橙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内侧映像。波长短的冷色,如蓝、紫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从而使人产生暖色好像前进,冷色好像后退的感觉。
综合起来,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膨胀与收缩感有如下规律:
色彩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前进与后退感,膨胀与收缩感,对于使用色彩有很大影响。如:要使狭小的房间显得宽敞些,可以用后退色——浅蓝色刷墙;为了使景物背景退远些,可选择冷色;为了使近处景物突出些,可用暖色,这就是色彩的透视。即近暖远冷,近艳远灰,近实远虚。
5.色彩的易见度在白纸上写黄字不醒目而写黑字醒目——明度对比强,易见度高;明度对比弱,易见度低。另外,光线弱,易见度低;光线过强,有眩目感,易见度也差;色彩面积大易见度高,色彩面积小易见度低。如果当两组光源与形相同时,形是否能看清楚,则取决于形色与背景色的明度、色相、纯度上的对比关系,其中明度对比最强的对比作用最大,对比强的清楚,弱的模糊。
对比强的色有:黄/黑、白/黑、黄/紫、蓝/白、绿/白、黄/蓝……
对比弱的色有:黄/白、绿/青、黑/紫、灰/绿……
根据色彩学家测定:在不同色彩的背景上涂上5毫米直径大小的色点,它的可见距离是:日本左藤亘宏认为:
黑色底可见度强弱次序:白黄黄橙黄绿橙;
白色底可见度强弱次序:黑红紫紫红蓝;
蓝色底可见度强弱次序:白黄黄橙橙;
黄色底可见度强弱次序:黑红蓝蓝紫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