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心理活动交流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6 07:43: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心理活动交流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心理活动交流总结

篇(1)

《兔子的名片》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周锐创作的一个童话故事。故事里,兔子用它不断“升级”的名片吓跑了欺负其他动物的狐狸、狼和老虎,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谁也不怕的大象。它传递给小读者的不仅仅是简单而幽默的故事情节,还有一份和气的温暖。作者运用回环往复的手法,叙述狐狸、狼和老虎看到名片前后的变化,以及兔子与大象相遇的情景等,节奏分明,浅显易懂。同时,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读写一体课关注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利用本文回环往复的情节创设留白,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动笔的机会;同时,鲜明有趣的语言为学生提供了动笔的范例,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发展语言,教学中,应加以合理利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读、猜、写帮助学生感受童话的情趣,培养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引导学生爱上童话,爱上阅读。

2.通过猜、写、比引导学生想象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习作能力。

3.通过阅读与习作,感受兔子聪明、勇敢、可爱的特点,懂得用智慧保护自己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猜、写、比等手段引导学生想象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习作能力,感受兔子聪明、勇敢、可爱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名片引入,多媒体出示一组名片。师:这是什么?(生答)生活中名片有什么作用呢?(生交流)你有名片吗?想拥有吗?

2.师:森林里有只兔子,它见自己的父母都有名片,也偷偷印了几张。口袋里装着名片的兔子,心里会怎么想呢?(课件出示原文片段1)

读一读,说一说,猜猜:从兔子的想法中你知道了什么?欺负它的家伙可能是谁?

(设计意图:名片是生活中常见的交际工具本课教学从名片入手,新奇有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兔子拥有名片时的心理活动入手,通过读一读、猜一猜,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面的阅读与习作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尝试习作

1.师:这天,兔子走在路上,遇见了爱欺负它的家伙——狐狸。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课件出示原文片段2)指名有感情地读一读。

3.猜一猜,写一写。

(1)师:狐狸看到这张名片以后,会有怎么样的反应呢?它和兔子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学生动笔写片段,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交流习作片段,教师现场评改。

(4)师:刚才大家写得很有意思,想不想知道原文是怎么写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原文片段3)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自由读读,交流自己的收获。

4.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原文中抓住了兔子和狐狸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来写,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同时,原文还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让故得更有趣味。 (板书,心理活动、对话、动作、前后照应) (设计意图:读写一体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读与写合二为一,读为写提供素材和动力,写促进读,深化读本环节中,通过读狐狸与兔子的对话,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习作情境,提供了习作的素材,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在交流评讲的基础上,老师出示原文,既体现了读写一体的特点,也帮助学生发现把故事写有趣、写生动的方法——把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写出来,为下面的自由习作做好铺垫)

三、由扶到放,自由习作

1.师:这样一张小小的名片,非但没让狐狸欺负着兔子,倒让兔子反客为主,欺负了狐狸把,解气吧?

可就在兔子狂笑不止的时候,它又会遇到谁口?(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这次自由习作是在前面习作与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迁移与提升,体现了教学的梯度设计。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具有较高的习作兴趣和有效的习作方法,习作效果很好。同时,原文中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在学生的习作中作了展示,较好地体现了读写一体的特点。)

四、猜测结尾,总结提升

1.师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创作,兔子一次次战胜凶狠的动物,一次次化险为夷。那么,故事的结犀可能会是怎么样的呢?

2.学生自由畅说,猜测结尾。

3.师:想不想知道原文的结尾是怎么样的?(课件出示原文结尾,学生自由朗读)

4.师:现在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题目——《兔子的名片》,你觉得它还仅仅只是一张普通的名片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生活中,有时形体上的弱者,只要运用智慧,也可以成为强者,就像这只可爱、聪明的兔子。

篇(2)

心理活动课是以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辅导活动,它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在活动中如果不能让学生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就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就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课堂上要避免以下四个误区。

误区之一:游戏太多,方法太少。

游戏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如果不加分析地把许多游戏引进心理活动课中,为游戏而游戏,而不重点教给学生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明显是不妥的。首先,现在国内流行的一些游戏,有许多是从西方和港台引进的,其中很多是经典的游戏。例如“闯关”、 “信任之旅”等等。第一次做学生可能很兴奋、很好奇,但过了一个学期又做,换了一个老师还是做,就不免令人乏味。其次,很多游戏原本是给成年人设计的,这些游戏大多适合于小组辅导,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游戏的效果在陌生人群中最为明显,如果把它们照搬到心理活动课中,就不一定合适。再次,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是根据自己学到的某一个游戏来设计心理活动课,不是游戏为活动主题服务,缺少明确的辅导理念和主题的针对性,因此,学生最后的体验分享就往往是很肤浅的。

心理活动课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调适、自我疏导、自我宣泄等,最终达到“促人自悟,助人自助”的作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不是把很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游戏中。例如《澄清误会》一课,我们就和学生一起总结了解除误会的几种办法,①主动进行解释,澄清事由;②寻找他人的帮助;③谅解宽容别人,不予计较;④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又如《缓解紧张》一课,就从心理训练的角度教给了学生一些克服紧张的技巧和方法,如:①采用深呼吸放松疗法,排除杂念,稳定情绪;②什么也不想,全神贯注的投入行动;③熟视无睹,旁若无人,自我安慰;④转移注意力,暂时忘却等等。

心理活动课提倡的是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应该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通过互动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在最后时帮助归纳、总结、补充、提炼和升华。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单单的游戏要好得多,体会也深刻得多。

误区之二:表演太多,投入太少。

心理活动课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育能力,要求教师掌握辅导的基本技巧,如倾听、共鸣、换位等。当教师进入活动中时,就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护,坦诚地面对自我和学生。面带笑容,倾情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教师倾情投入是整个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如果老师情感投入不多,对学生态度不够真诚,表演成分太重,就很难把活动引向深入。比如教师语速过快,不注意学生接受情况,像是独自背台词;表情夸张,不像给中学生上课,更像哄小孩;不能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以具体的就事说事的表扬,表扬过于随意,显得不真实或者老师在活动中却总是以专家的身份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而不是让学生自己感悟;过于依赖教材,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等等,所有这些表演,不仅达不到活动的效果,而且加强学生的心理防备,反而事倍功半。

误区之三:认知太多,体验太少。

不少老师总认为心理活动课就是教给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因此活动时想方设法传授知识。其实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心理活动课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每个情境的创设,要能起到让每个学生有话要说,能够使学生在这个情境的感染下,重新思考、辨析、澄清问题的本质,达到真切的、令学生感动的心理体验,起到对旧有问题进行调整的作用。 心理活动课中真正能够震撼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就是学生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如《妈妈的唠叨》不是学生简单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而是要利用“头脑风暴”让学生说出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最好怎么做?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下,老师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真情告白”,同时利用抒情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心话写到爱心卡上贴到爱心屋里,并让学生把自己的心理话轻轻的读一读。这样的情境非常能带动学生的内心感触,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体验、理解父母的艰辛,明白了自己的幼稚,从而产生改变自己,孝敬父母。

误区之四:教导太多,引导太少。

心理活动课上,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必需的暗示、忠告、说服等“指示性”手段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因为过多的理论说教、填鸭式等这些教导只会导致学生的反感,无法进行心灵的交流。因此,心理活动课不重在教导,而重在引导。引导的基本方法是倾听同感判断商量。引导的操作方法是帮助发言学生澄清自己要表述的真实意义,引导学生考虑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思路,不追究发言内容的错误,只注意问题解决的方向,多用鼓励性语词,避免批评与责难。例如在进行《我是最棒的》活动时,如果仅仅告诫学生要相信自己,学生肯定个个正襟危坐,发言也是三思而虑,不愿轻易敞开自己 的心扉,虽说辅导的是能充分让学生交流的“优点轰炸”,但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不能让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的优点,因此活动不能圆满成功。因此在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只要你能说就是最棒的!”,学生们天真活泼,乐于接受鼓励,他们渐渐地对辅导活动有了新的认识,能大胆地和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还会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这样就能正确地对待自身的不足,敢于向大家表露心迹,乐于和别人真诚沟通。

因此,心理活动课不是说教,不是安慰,不是训导,也不是逻辑分析,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人际的交流和情感的体验,是引导学生自助的过程。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使心理活动课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创新,特别是需要心理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心育观念,丰富专业知识和辅导技巧,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与艺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班华主编《心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 刘华山主编《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篇(3)

活动时间:XX年10月26日

活动地点:801教室

活动负责人:王金尤

活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09-1班全体同学

活动背景:据心理学家分析,大多数才踏入大学的新生,都会经过一过心理调适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们会逐渐的融入到大学的生活当中,充分的享受快乐和充足的时光。

和中学时代相比,大学里的学习丛内容、目的、方法、坏境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

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大学的学习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大学学习的适应以及应对来自学习方面得压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环节。

上大学前我们已经交了好多朋友,在一个未成年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单纯、随意。

进入大学一年多了,同学们对大学生活已经适应了,为了更好的增强班级的凝集力、巩固友谊,我们公共事务管理09-1班举行了心理活动,让同学们一起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增进彼此的感情。

活动目的:大学同窗好友的友谊,是每个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每个同学身上,通过大家的参与以增进彼此的了解,认识彼此,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一份责任,要善于发现别人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帮助别人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把笑脸带给每个人。

活动内容: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主持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心理活动的主题,活动背景以及活动流程。分别为:人际关系对心理的影响,彼此进行优点的点评,对大学生几个心理问题的讨论,针对问题进行角色扮演和活动感想进行总结环节。

1、人际关系对心理的影响

本坏节主要由主持人首先向参加活动的同学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定势效应,晕轮效应,蝴蝶效应等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有趣的演示以及人际交往中解决人际冲突等策略的内容“人际交往时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也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证正常的人际交往才会有正常的心理坏境所以进行这场教育是必要的,进入高校后,学校也很少有系统的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与他人相处、沟通、交流。”

2、彼此进行优点点评坏节

本次活动主持人要求每一位同学坐在同学中间接受大家的点评,通过大家的点评,知道了原来自己子别人心中的位置。

3、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讨论

为了紧扣心理活动主题,主要由同学进行了分组讨论主要的心理问题。

4、游戏互动

本坏节由主持人向每一个小组的同学确定一个命题,让每个同学进行复分析后进行角色扮演。

5、活动感想环节

篇(4)

在开展团体心理活动的同时,我校成功申报了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团体心理活动在中职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中的应用研究》,并由冯穗心校长担任课题主持人。本研究是运用心理测验,分析和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素质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在团体心理活动实施前后的水平及变化情况,验证和探讨团体心理活动对培养中职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及具体效用。通过应用实践探索和形成系统性团体心理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方案,为我校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同时,希望以科研为引领提升德育效果。

二、团体心理活动丰富德育载体

团体心理活动是由团体心理辅导衍生出来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面对全体学生,针对他们所具有的共性问题开展,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室为主要场所、以活动为主要导向,通过丰富的团体活动,借助整个团体的动力及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团体成员更深的自我探索、自我领悟及自我完善的历程。在彼此尊重、安全、轻松、开放的氛围下,团体成员放下个人的心理防卫,充分投入团体活动中,在体验和领悟中致力于每个成员的内在成长。主要围绕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进取心、抗挫能力、积极乐观、注意力和思维等十种心理素质来设计和开展团体心理活动。

在团体心理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首先成立活动方案设计小组负责方案设计,然后集体讨论共同构建活动内容和方案。活动形式主要有游戏、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视频观赏等。每次团体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导入、活动体验、活动讨论分享、活动总结、活动结束等环节。其中活动讨论分享是每次活动的重点,包括个体分享、小组内分享、班级分享。活动体验完成后,各小组组员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进行组内讨论分享,然后再由小组代表把小组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分享和讨论。

团体心理活动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分享和感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有别于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为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在以往的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纪律教育等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德育教育的载体。

三、活动分享助学生明事理

篇(5)

人以语言进行交流,而语言则或多或少地显示人的某些意愿。在动画剧本中,角色心理活动的外化处理离不开台词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设置一些改写剧本的训练课,让学生明白剧本创作中应该根据角色的身份、经历、性格等方面进行台词语言处理,在描述角色心理活动时充分利用语调、气息、表情等要素,并且还要按照剧本的风格、体裁等方面确定台词内容。唯有如此,剧本角色在声音、造型、语言等要素中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个性化。在动画剧本台词处理中,“潜台词”和“画外音”相当重要。它们都可以表现角色的潜在内心情况,能够反映剧本角色在思想情感及精神上的立体性。说话技巧是潜台词最重要的特性,深刻反映了角色的真正意图。学生创作动画剧本不能想当然,要深入生活,对日常对话中潜在语言的运用进行准确掌握,要精准、传神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隐秘情感活动。必须贴近角色的真实内心,根据语言环境创作出贴切的思想情感,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作品的价值。而所谓“画外音”则道出了如何对影片中声音进行画外处理,“画外音”并非来自于角色或者物体发出的声音,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画面之外的解说、独白、旁白等。“画外音”对角色心理活动的表现有着重要作用。在影视动画中,“画外音”的出现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角色内心。所以,在动画剧本教学训练中,教师应该增加画外音设计训练,让学生注意角色内心的各种变化,并以此促进动画剧本的故事情节合理发展。

二、精准把握角色动态

作为影视艺术中的重要门类,动画艺术的虚构性极强,不管什么角色作者都能够利用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出来,并给予其生命特征以及丰富的人物内心活动。因此,学生对角色动态的把握不能只局限在动作方面,角色自身的面部、体态表情以及精神面貌等,都可以充分展示出人物的动态变化。形体动态以心理任务为基础,而心理动作通常也需要依靠形体动态来完成。所以,角色的行为会因为心理动作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形体动态受心理动作约束。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写作剧本故事时,要让他们知道角色在故事中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做、最终的结果,从而全面表现角色在故事环境中的心理动作。角色的动态效果支撑着其心理动作的完成,而且这些动态效果之间需要有协调性,必须看起来自然流畅。例如,可以让某个学生去表演自身或者其他学生的剧本作品,将角色心理活动外化作为检验重点,对学生的剧本创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判断,集中关注角色的神情、动作、精神面貌等因素影响下的心理特征,然后相互总结、交流创作得失。动画创作需要极其自由、大胆的幻想,创造者可以运用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处理角色动态。因为动画剧本中角色动态具有多元化的可塑性,角色的特点表现具有很好的张力,视觉冲击效果也较容易产生,能够细致、透彻地表现动画角色的心理情况。基于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告诫学生在动画剧本创作中应该大胆幻想、创新,以新颖的方式表现动画剧本中的角色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其外化效果。

三、认真设计剧情环境

人所处在的客观环境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因此导演通常会在角色心理细节的电影化处理中,运用客观环境反映角色的心理活动,并配以合理的视听语言,让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更加明显。剧本故事的发生背景,包括社会、历史、自然等因素,对剧本环境描写影响重大。角色服饰、剧情道具、故事音乐、人物冲突、镜头特效等都能够对剧本环境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在动画教学中要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熟悉动画设计基础理论、制作流程、基本软硬件创作技法之后,再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剧本创作中,通过大胆想象,让创作思路在视听效果中呈现出来,并体现在剧本文字表达中。例如,情与景是剧本中常用的元素,它们对角色的类型、心理等有重要的映衬作用,可以极好地反映剧本主题,让角色性格、心理活动变得更加鲜明,给人以无尽的想象。教师还可以分析经典的动画作品,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影视动画中那些有着强烈象征意味的场景反映出角色怎样的心理状态,从而引导学生在经典影视动画作品的学习中,对角色心理活动通过环境外化描写有更好的认识。

篇(6)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7-0008-03

一、问题提出

“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初级目标,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任务。根据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完成这一目标的重任就落在了心理健康活动课上。鉴于心理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在班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主要有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注重体验、感知、感悟,关注每一个参与到心理活动课的个体,因此心理活动课对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心理活动课的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传统的班级小组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有利于充分利用座位的限制,利用同桌的影响力和与同桌之间的距离来约束与促进学生学习,保证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这种安排方式对于某些在个别学科或者是纪律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明显。这种小组的模式在保障了学生遵守纪律、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某些被帮助对象一直在同桌的帮助下,处于自我心理的弱势地位,二者之间很难有平等的交流,造成自我评价低下,不能将自己某方面的长处和优势展现出来,长期如此可能形成自卑心理。同时帮助者可能在心理上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形成一种自我价值膨胀,不能看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从而忽略了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培养。这都与心理健康活动课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相违背。

从团体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小组虽然在某些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小组没有达到资源的最大优化,甚至存在忽视个体的现象。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中创建一种新型的小组,则有可能给每位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利用团体动力理论,在心理活动课中探索一种新型小组,让每个人的优势和长处在这个舞台上有展示的机会,同时每个人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里也有一个“曝光”的地方,经过充分的融合,形成一种动力链,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中探讨一种新的班级小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动力效果,就可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效的成长空间。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探讨出一种新型的小组模式,在此与同行分享、切磋。

二、研究内容:心理活动课小组的探索和建设

(一)心理活动课小组建设的依据

心理活动课中小组建设以现有班级小组建设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现有小组的看法和建议,为心理活动课中的小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调查法

在研究中,以学生对目前班级小组的看法为依据,针对目前的班级小组,自编了《小组建设学生调查问卷》。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小组建设的观点。

采用自编《小组建设学生调查问卷》对裕安中学预备班、初一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从调查中发现,66%的学生认为同伴对自己有很大作用;26%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其他同学有一定的影响;56%的学生认为班级同学给自己的影响应该更大一些;89%的学生认为班级关系需要建设;对于在班级中建设一种新型小组,77%的学生表示很感兴趣,愿意参加。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对于自己对别人的影响,以及别人对自己的影响方面,学生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但从整体上来看,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发挥同学之间更好的影响力,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成长。

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中创设一种小组模式,吸收现有班级中小组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就有可能实现对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带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心理活动课中来,甚至有可能将这种作用辐射到其他课堂中去。

2.访谈法

随机抽调部分学生进行座谈,谈谈对新型小组建设的建议和看法,收集学生的建议与意见。

问题是“在心理活动课中建设一种新型的小组,你的建议和希望是……”从访谈中可以总结出:让一些对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充分表现他们各自的优点,从而逐渐愿意学习;贴常,适合大多数人;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成员能够互相帮助,时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这个小组的成员懂得更多;在学习和生活中展开,保持良好的竞争,共同进步;小组成员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部写出来,然后相互激励。

从学生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学生期望这种小组的竞争和活动必须能够体现出这部分的价值,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在这个小组中的作用,同时又在另外一些方面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为别的成员所带动。因此在心理活动课的小组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

(二)心理活动课小组模式研究

(1)班级小组的初期建设

根据心理活动课的要求,在原有小组基础上,按照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在班级中组建6~7人的活动小组。结合心理活动课,让成员在小组中充分展现自己,发展自己,最大效益地利用小组平台,促进自己的进步。

根据班级人数和小组设置,制作好分组卡片,进行分组。这样就可以将班级分成6~7个人为单元的小组,总共5~6个小组。这一步骤放在“走进心理健康活动课”后,或者在第二堂小组团体活动中开展都可以,这样小组建制完成,开始了小组建设的起始部分。

第一阶段:活动组建阶段

第一步,通过小组的团体活动,如“让履带动起来”“跨越生死线”“集体登陆”等团体辅导的心理游戏促进了成员间的磨合,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活动,感受心理活动课的课堂要求和课堂模式,观察和体会心理活动课的作用。

第二步,小组建设课,让小组成员为自己确立小组名称和小组口号 。让小组成员结合自己小组的成员特点,或者对自己小组的期望,确立一个自己喜爱的小组名称,并共同解释其寓意。在此基础上,为小组确立一个代表本小组的口号。最后通过班级展示,每一个小组都展示自己的名称和口号,在表达自己中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快乐天使小组”“阳光小组”“天鹰小组”“胜利队”“红苹果之家”每一个口号都凝聚着自己对小组的热情和期盼。

第三步,精神组建,在小组名称和小组口号的基础上,为小组建设精神的支撑。通过活动让小组确立小组负责人、个人职责、小组成长目标和小组纪律。在成员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文字,通过交流然后制成海报,张贴在各自班级栏中,自我激励互相监督。小组成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小组制作一张“小组名片”,在每一堂心理活动课中,将其放在小组里醒目的位置,激励和督促大家。

第四步,互助分析,通过互动游戏,小组活动以及一起的学习生活,小组成员之间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小组成员每个人参加讨论,分析成员的特点以及为每个人提出适当的发展要求。这样,小组成员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成长目标就成为小组里公开的秘密,大家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通过四步的活动,一个小组的雏形逐渐显现出来,小组建设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小组就可以正式投入到班级心理活动课中“运营”。

(2)班级小组座位安排

小组建设完成就要进入到日常的运作当中,如何激发小组内部成员的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和小组之间的互相激励,安排小组位置就是其中一个难题。

借鉴传统小组模式的利弊,根据教室内布局特点,我们从四种小组安排中选取了弧线型(图1)的小组排列方式。这样小组以讲台、投影、教师为中心,在空间上形成一种向心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够感觉到一种牵引力,一种凝聚力。每一个小组,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感觉到自己在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中,在一种“力量”的推动下,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依据团体动力的理论和环境心理学中的社会离心空间(sociafugal space)和社会向心空间(sociopetal space)理论,将小组座位安排成如下模式(图2),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多向型互动动力链,每个成员之间都能有很好的互动。这样同学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和多位成员交流分享,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共同成长。另外,成员之间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每个同学都可以借鉴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一种小组力量的推动下,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从而降低了成员之间的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优劣暗示。

(3) 小组的日常管理

在小组初期建设完成以后,小组就进入到了中期运行阶段,中期运行是小组在心理活动课中发挥实效的关键,也是促进小组成员在心理活动课中成长的重要环节。

①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让班级和小组成为每一个人展示和学习的舞台。

心理活动课中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活动内容,使得在各个方面拥有自己特长的学生都能借助小组这样的平台,既能够充分展现自己,获取自己的价值,又能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促进其他同学的全面发展,学生小组成员内部形成一种带动和促进的动力链。

在安排活动时,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班级、在小组中既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又能借鉴别人的特点来提高自己;既发展自己,又不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优劣的自我暗示。班级和小组成为每一个人展示和学习的舞台。

②加强日常督促,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在日常运转中,小组需要一定的监督和激励措施来促进小组内部成员和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从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心理活动课,发挥小组的作用。

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课的具体要求,就每堂课参与情况让学生自我评价,在每堂心理活动课结束前给每一个小组一个评价,小组考核按照一定的标准列入到自己的个人考核中去。

小组内部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落后的找到不足,督促其改进。每月进行分段小结,评出优胜小组,根据一定的措施在班级予以奖励。同时将这种考核向班主任推荐,建议其纳入班级考核中,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这种日常的监督和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和小组成员内部的促进作用促使小组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每个成员在竞争与激励的作用下促进了自己的发展。

(三)小组模式的意义

1.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活动课的热情。从班级到小组,再从小组到班级,这种大集体和小集体的融合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够时刻将自己和小组、和班级联系在一起,小组的荣誉、班级的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带动每个成员融入到小组、班级当中。

2.利用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促进作用,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促进下,互相约束,互相促进,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心理活动课中,使每节心理活动课能够有序高效地开展。

篇(7)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书设计:

窃读记

因窃读被赶出书店——孤独无助

详写两件事

篇(8)

幼儿园学生的种植行为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播种、管理等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通常包括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的动作、语言等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观察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幼儿园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内心的心理活动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种植教育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得这种启发式的种植活动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科学的种植活动对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学生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科学的种植活动根据幼儿园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了多样化的步骤,例如孩子们可以在播种、翻土、浇水、施肥等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兴趣,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为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接近自然

幼儿园学生的种植活动本身就是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的活动,因而,科学的种植活动是他们接近自然的有效途径。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美好,同时也会激发起孩子们内心对自然的感激之情,继而不断培养起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孩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意识

科学的种植活动不仅体现在其针对幼儿园学生设计的科学性,还体现在种植活动本身的内在科学性。种植过程包括播种、浇水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先后顺序之分,也有各个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因此,种植的过程也是充满了科学性的过程。孩子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种科学性,例如学到水对植物的重要性、播种的季节等自然科学知识,因而种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周围的同学或教师进行接触,一项步骤的完成也往往需要好几个孩子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流。种植活动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孩子们在共同的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不断培养起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信,还能培养起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科学种植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等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科学种植活动的观察研究,总结学生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观察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孩子们在种植准备阶段的参与程度

准备阶段是在种植开始之前需要完成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应该主要观察学生们的参与程度,种植过程的准备阶段往往不如种植的过程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因而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准备阶段的重要性,并鼓励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观察在准备阶段孩子们的参与程度,可以从中看出孩子们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准备需要全面,因此会考验孩子们的细心、认真等的能力。参与到准备过程中的学生也具有相当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通过这个阶段的观察教师应该总结出影响孩子们参与热情的因素,并用科学的手段去排除这些因素。

(二)注重种植过程中学生的沟通交流情况

在种植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孩子们的沟通交流情况,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一些具体步骤的分工也需要互相之间的交流决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着重观察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方式、积极性,以及沟通后取得的效果和问题的解决程度,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交流沟通的发起者,孩子们也许会因为师生关系的原因而不敢主动进行交流,导致有问题也得过且过,因此,教师要主动询问孩子们种植的进展情况,询问孩子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

五、种植过程完成后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种植过程完成后,观察孩子们对这次活动完成后的反应也非常重要。孩子们在整个的种植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收获,在种植过程完成后也会对这次活动行程一个自己的认识,并通过口头表达等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种植活动结束后,应该引导学生去总结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并且表达出来和同学们分享。教师要记录好每个学生的回答和收获情况,从而发现这次活动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加以改进,以便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观察能力也在观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不能在观察过程中得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也不会对科学的种植活动对学生的意义有清晰地认识。因此,我认为幼儿园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倾听

教师要注意倾听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且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在种植过程中注意根据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去把握孩子们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并且适当、适时的为孩子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注重引导

教师在种植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就是引导者的角色。孩子们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限制,在对一些事物进行认识时往往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依靠观察孩子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的表现就去判断学生行为,而是在加以适当的引导之后再去观察学生的行为,从而对学生的行为得出一个科学性的评价。

篇(9)

我校参加了贵阳市教科所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贵阳实验区子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的研究。作为实验校,学校以课题为载体,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为重点,开始了为期四年的探索与实践。

一、得其法

对于多数实验教师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非常陌生的。理论缺乏是课题研究起步阶段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做到有始有终,理论学习是起步的关键。为此,学校邀请专家进校园引领课题研究。如邀请了贵阳实验区课题负责人雷颖善老师对我校实验教师进行开题培训;选派数十名骨干教师听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专家申继亮教授的“心理教育与教师素质”专题讲座;利用暑假组织实验教师在教科所听取中央教科所心理学博士张彩云的“如何评价一节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课的特点、操作、评价”等讲座。暑假,我校又组织部,分实验教师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培训,听取了华东师大特聘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教授及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范亦铮老师的主题报告“走过春夏秋冬――教师职业生涯心理”,培训结束后老师们还与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

在一线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交流、沟通中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互动、专题讨论和参观考察中,实验教师初步了解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学校班团队会的区别,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活动环节有了初步的认知,树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方式――强调“活动”,重视“体验”效果的新理念。不少实验教师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当即表示很想回学校一试身手,上一节这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我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有效探索活动课模式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力学笃行

实验教师集体学习吴增强老师的《初中生心理辅导指南》,拟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价要点的二级评价体系,并由学校的两名专业二级心理咨询师冯建波、张家静老师率先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讨课。教师通过观课一议课后,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了全新的感悟,实验教师开始上“翻版课”“教研课”“展示课”。

学校将全体实验教师分组,分为四人或五人一组,首先上“一课多上多研”翻版课。第一轮结束后问题很多,尤其是教师容易把心理活动课上成德育活动课、心理健康课,不清楚德育课、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区别;还有教师生搬硬套别人的课,设定的主题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又组织实验教师研讨,反思自己上的课,讨论下一步如何改进,由此开展了第二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践。

由于时间冲突,我们根据教学地点把实验教师分成中北和瑞北两个校区,按校区分小组上课,互相听课、评课。改进后的活动课要求主题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困难或困惑,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活动观察等方法发现学生的需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分析、选择适合学生的活动主题,从而找到最适合本年级、本班实际的活动目标和贴近学生生活、立意新、有吸引力的活动主题。第二轮“一课一人上,多人研”研究课由此拉开序幕。通过“学习一研究一实践一反思一总结”螺旋上升的循环研究过程,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方案得到逐步修改和完善。教师们通过集体探讨得出了如下一些心得体会: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否成功,活动方案的设计是关键,在方案设计和活动实施中要倡导体验式学习,倡导活动化、生活化,倡导学生学习与分享。第二轮实践结束后,教师感言收获颇丰,提高很大。我们的教师做到了力学笃行,这些研究实践对他们的蜕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三省吾身

参加实验区的抽签,接受“评好课”检查。“评好课”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课题研究情况,反思学校的研究过程。活动以现场抽签的方式进行,目的在于促进所有实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中不做旁观者、教练员,积极做探索者、研究者,整体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尽管以点带面的抽查不能代表学校课题研究的全貌,但我们对专家的意见仍然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针对部分教师出现的问题,学校通过教师座谈,广泛征求意见,重新修订了管理方案,加强了对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实施、学生参与程度、积极性、效果等方面的学术指导和督促检查,促使教师在“一课多上多研”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多次反省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我们破茧而出必不可少的一步。

四、完美蜕变

篇(10)

这些状况的出现,反映出中小学心理活动课的学科性、专业性不突出等问题,导致本就是边缘性学科的心理活动课更加不受重视,让师生觉得心理活动课谁都可以上。针对以上问题和现象,结合两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对如何把心理活动课上出“心理味”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一、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确定课堂教学主题

心理活动课作为非考试科目,在学校里的地位似乎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有一位教师曾抱怨:“心理活动课课时本来就不多,还总是被其他科任教师要课……被要课也算了,上心理活动课时学生的表现也不好,要不就是写作业,要不就是吵吵闹闹不好好听课。”另外一位心理教师则回应说:“我也曾被要课,但被学生知道后,纷纷表示抗议,甚至罢课,还到班主任那里去投诉,以后再也没有教师敢要我的心理活动课。”两种不同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被要课的原因是科任教师觉得心理活动课不重要;上课写作业、吵吵闹闹是学生觉得心理活动课没意思,老师讲的东西没用。

如何让学生爱上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应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其他教师才会理解。现在市面上已经有许多根据学生年龄发展需求而编写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辅材料,但这些材料只是切合学生的年级及心理特点,而不一定能满足各地区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当课程设计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时,学生不感兴趣,那么心理活动课就成为一节放松课。上课的教师也会没有成就感,越来越懈怠,这样的心理活动课难免会走上形式化的道路,渐渐没了生存之地。如何能了解我们眼前这些学生的真正需求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课前调查。编制课程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想要在心理活动课上学到哪些方面的知识、解决哪些困惑。设置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并且将需求具体化、精确化。所以调查问卷中除了封闭式题目外还应该有开放式题目。

什么样的调查结果才算是达到了具体化和精确化呢?如人际交往,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对于学生来说,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哪些呢?有一位教师的调查结果值得参考:

学生的交往困惑主要有(不分先后):

1.发生一些小矛盾后,控制不好自己的言行,愈演愈烈,导致吵架或打架,事后又不知如何和解。

2.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好友,结果好友却未能守密,告诉了别人,自己感觉被背叛了。

3.想与别人交流,却找不到共同话题,不知道说什么好,很尴尬。

4.自己的两个好朋友有矛盾,或是要求自己远离对方,自己很为难,不知如何处理。

5.被传绯闻。

6.经常被人捉弄,没有找到改善的办法。

7.一起活动时,意见不合,不会处理,导致不欢而散。

在这样的调查结果中,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展开作为一个课程主题,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第二,咨询内容。学生在哪些方面的困惑最多、最需要老师的帮助,可以在咨询中略见一二。所以,每个学期末的咨询总结应该成为下学期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三,课后聊天。课堂上一些学生的行为通常是经过“包装”的(包括学生的回答),所以教师应在课后或课间多留在教室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了解到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的观察和倾听,用真诚的态度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

二、教师要重视自身的成长,自利才能利他

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个人经历、感受能力和对自我的深入分析非常重要,这些会影响着咨询师的伦理观和咨询方式。对自我的剖析越深入,就会变得越“通透”,在咨询和教育过程中,“自我”介入得就会越少。这也是在精神分析师培训中要求个人督导达到150个小时,并非常重视自我分析的过程的原因。

一位小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确日常生活中消极标签对自己的影响,特意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体验“消极标签”的活动。在这个体验活动中,部分学生十分投入,不禁落泪。教师很敏锐地感受到学生情绪的变化,在活动结束并作分享后,不断重复指导语引导学生走出活动中的情绪:“同学们,刚才只是一个活动,现在活动已经结束了,已经结束。”并临时加入一个环节,让学生们对刚才被贴消极标签的同学表示肯定和支持。

一位职校班主任在人际交往主题班会中设计了一个成对进行的活动,上课当日,一位学生请假,班级的人数变成单数。这位教师就临时决定加入一个落单者的角色,让学生体验在人际交往中被落单时的感受。然后再让一个成对小组接纳落单者,组成三人小组。

这两位教师在谈到为什么能设计出优秀的体验式活动而且还能临时调整课程设计时,答案都是:“这个活动我自己参与过、体验过,所以能体验到在活动当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绪(变化)。”

只有自己经历过,才最能与他人感同身受。若是没有亲自经历过,也应该是在现场融入过,而不仅仅只是听说过或是想当然。所以,这就要求心理教师重视自身的成长。当我们能够超越自卑,才能感受到学生在超越的路途中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当我们能够突破自己,才能感受到学生在自我突破后有多么喜悦。

三、增加对学生和课堂的开放性,保证课堂生命力

在心理活动课上,有时候教师的态度远远比课程设计本身更能体现课堂魅力。

在创造性思维的课程中,我通常会借用许多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同时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有一道要求续编结尾的题目是这样的:

“一个人去看牙医,当他看到医生拿来的工具时,被吓坏了。医生为了使他安静下来,给他喝了一点酒,病人感觉好多了,随之又要了一杯酒喝了下去。这时医生问他:‘这次有勇气了吧?’病人在这个时候大声说:……”

这道题已有的答案是“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答案本身既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出奇制胜,非常有创意。

在课堂上展示出题目,经过几分钟的小组讨论后,学生们开始兴致勃勃地分享答案。如何对待学生们的答案呢?刚入职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如果学生们没有分析出“标准答案”,我会鼓励地说“很有想法”“很有意思的答案”,但仍不放弃,很有耐心地引导他们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答案,如果他们实在没想到,我就会故作很有趣地告诉他们“标准答案”,然后在学生“哦!哈哈……”的惊讶加佩服的神情中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正好有学生看过题目,一下就说出了“标准答案”,那么我就会很高兴地夸奖他,然后直接跳到下一环节。

看似我很包容,课堂氛围也很和谐。但这样的课堂缺乏了开放性,因为在教师心里一直在追求“标准答案”。当教师在等待着某一个答案时,学生的其他想法是不那么受教师关注的。所以,一节课下来,除了“标准答案”,学生们的回答我已经没有了印象。

今年再上这节课,当有学生说出那个“标准答案”时,我的回应是:“这确实是个很有创意的答案,还有吗?”于是,我收获了更多的答案:

“再来一瓶!我中奖了!”“糟糕,赶紧帮我转到肠胃科去,那颗牙被我吞进肚子里了!”“好酒,服务员,再来一杯!”“不用你动手了,我自己来!他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牙掉了……”虽然教案中有预先设计,但在课上学生的即时反应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篇(11)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95-02

荣维东教授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写作教学进行梳理研究,认为写作课程经历了三种范式:结果(文章)中心范式、过程(作者)中心范式、交流(读者)中心范式。结果中心范式以作品为中心,教学内容主要是中心、材料、词句、详略、格式、结构等写作知识要素;过程中心范式以作者为中心,强调过程指导,注重将“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行文、修改”等写作过程知识传授给学生;交流中心范式则以读者为中心,强调写作是特定语境下的书面表达与交流。话题、角色、读者、目的、体式等语境因素制约着文章的风貌,并贯穿写作过程的每一环节。其中,在以交际为取向的写作课程范式中,写作是一种社会的交际行为,“任何交际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语境)。语境是写作前后发生和进行的信息环境,对写作行为有约束和限制作用,也有指示、提醒、激活、生成、衔接、补充等作用。”

目前,西方各国正处在以交际为取向的写作课程范式。“而在我国,尽管三种范式都有存在,但仍以文章中心为主导。”“语境脱落是我国写作命题的通病。”那么,如何根据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来创设语境进行写作教学呢?语境可以在哪些方面推动写作学习呢?邢E老师的课例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启示。

邢E老师的课例《运用构思图表写童话故事》,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内心独白”及“动作衬托”两种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来改编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发挥了学习支架、评价工具等工具资源的支持作用,还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和示范。在构思、评改和呈现阶段有效地组织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其中,语境的设计和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创设任务情境,激活写作欲望,明确表达方向

“写作动机关键是要解决‘为什么写、为谁写、写了有什么用’的问题,就是写作任务环境、读者、写作目的等问题。”“基于交际语境的真实写作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写作动机的缺失问题,写作内容材料的贫乏,文章的详略、体式、语言的选择问题等等。”荣维东认为交际语境主要涉及六个重要因素:读者、作者、目的、话题、文体和表达,而这些语境因素是激发写作动机的重要力量。

在课例中,学生的写作任务是狐狸(或乌鸦)的口吻来改编童话,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超出了其语文经验。“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需要具有针对性地选择话题和处理话题,以找到学生写出自己经验的感触点。也就是说,要确保学生实际写作的话题,一要落在学生经验的区间内,二要能触动学生的言说欲。”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先设计了小猪和大野狼分别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叙述视角会有不同的故事”,这弥补了学生语文经验上的缺陷,也为后面能用狐狸(或乌鸦)的口吻来改编童话提供了范文支架。同时,小猪和大野狼分别站在自己的立场讲述同样的故事,但不同的心理活动,加上音频中朗读者绘声绘色的语言,让人捧腹大笑。这种情境的创设是能够激发学生的言说欲望。通过前面的铺垫和引导,邢E老师总结本课的写作任务:“如果你是小狐狸,如果你是小乌鸦,你要告诉别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就是我们的心理活动。”很明显,这句话凸显了写作情境,让学生更加意识到自己是虚拟“狐狸(或乌鸦)”的身份,将你的心理活动告诉给不了解你内心想法的读者。

邢E老师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本次写作任务中作者的身份、读者对象、写作目的及意图,这让学生有了写作动力,明确表达方向。

二、利用语篇语境,提炼写作策略,促进写作内容生成

荣维东认为语境是指语言运用的一切因素,包括语篇语境、交际语境、社会文化语境以及认知语境四个层次。其中,语篇语境“指的是构成言语作品(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词语、句子、段落的上下文、前言后语,以及声音交流时的语气、语音、词语、句子与言语交谈的前后联系。”语篇语境对写作具有提示、生成作用。

本课的写作任务是让学生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来改编童话《狐狸和乌鸦》,前提是要符合原本的故事内容。换句话说,是要在符合原有语篇语境的前提,描写心理活动,改编童话故事。因此,基于这一教学目标,在激活学生写作动机后,邢E老师先出示原文,让学生找出三次狐狸骗乌鸦过程中,描写狐狸和乌鸦情感变化的词语,这不仅照应了原本故事的内容,也为后面六次的语段写作提供了心理情境。如,邢E老师出示描写狐狸第一次骗乌鸦的语段:“我在树林里找吃的,我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块肉。我巴望着,馋得直流口水。我眼珠一转,______”,这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语段前文的语境编写后文,让学生写作有方向。

除此之外,在构思阶段,在引导学生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出狐狸第一次骗乌鸦的心理活动过程中,邢E老师设计了三次语篇情境:“我在树林里找吃的,我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块肉。我巴望着,馋得直流口水。我眼珠一转,______”“此时的我,因为太多天没有找到吃的,一时饿得眼冒金星,瘫倒在地上。此时,我看见叼着肉站在树枝上的乌鸦,我心里想______?”“此时的我,因为太多天没有找到吃得,只能靠果子和草根。我原本火红美丽的皮毛已经像枯草一般失去了光泽。此时,我躺在树底下,看见叼着肉站在树枝上的乌鸦,我心里想______?”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次情境的设计是越来越具体地描绘出狐狸的饥饿,从而更能凸显出狐狸那种巴望的心态,也为学生后段的写作拓宽思路。在转化阶段,邢E老师则是直接出示六次分别描绘狐狸和乌鸦的语篇语境,让学生依据不同的情境运用“内心独白”“动作r托”两种方法描写心理活动。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写作处于一定的语境中,能够有话可说。 由此可见,在这一过程中,邢E老师依据不同的叙述视角,为三次乌鸦被骗的过程,设计了六种不同的语篇语境,学生可自由选择一种语境进行写作。这里的语篇语境设计是丰富的,且具有选择性,同时又紧扣着“运用‘内心独白’‘动作衬托’两种方法描写心理活动”这一核心教学目标。

三、依据语境,创设活动,改善表达效果

我们一般把作文教学过程分为作文前的学生准备与教师指导(简称“作前指导”)、作文中的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简称“作中指导”)、作文后的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简称“作后评改”)三个阶段。其中,“作后评改”侧重于教师对学生习作后效果的讲评,这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写作要求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但是,传统的作文评价都缺少语境意识,导致这一作用无法发挥实效。

“文章写好不等于写作行为结束,它还只是半成品,须待读者阅读之后,通过作者与读者视界的融合,才有意义的生成。写作是由作者和读者合作完成的,最终是由读者完成的。”“为了学习的需要,写作学习中的‘读者’应当是具体的、学生熟悉的、适合学生年级水平的,在这些可能的读者中,‘同学’无疑是最符合条件、最为现实也是最为方便的一类读者。”在课例的修改阶段中,邢E老师设计了“故事连环画”的游戏PK赛,让“狐狸组”和“乌鸦组”互相提任评委,给对方选手打分。这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兼顾两重“读者”身份:一是不但以作者的身份出现,还要以虚拟的读者身份出现,对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行评判和检视,使作品能取得读者最大限度的认同。二是要以“真实”读者的身份,对对方所写的内容进行评判。同时,邢E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出示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这就形成了一个交际语境氛围。但这种交际语境设置的作用与第一环节“创设任务情境”的语境不同。前者是解决“写得怎么样”的问题,后者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在这种语境中,通过小组和教师的点评,学生能够根据表达目的,去审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表达内容,从而改善作文的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 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102-103.

[2] 孔凡成.情景语境作文教学的经典范例――评洪宗礼《你看他(她)像谁》[J].江苏教育研究,2014,(11B):74.

[3] 叶黎明.体式、活动、语境――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4,(6):20.

[4] 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164.

[5] 周子房.自叙文写作:讲自己真实的故事[J].中W语文教学,2016,(11):36.

[6] 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