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陪客松:作者把它比作“一个绿色的巨人”,让人感受到它的高大挺拔,生命力旺盛。
(2) 送客松:从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中,可以感受到它独特的姿态。
(3)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补充。
【设计意图】黄山松究竟“奇”在哪里?文中第2自然段对三大名松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此环节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相互交流、补充,感悟黄山松的奇特之处。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真切感受到作者称它们为“黄山奇松”的原因。
5. 作者在介绍迎客松时,分别介绍了它的姿态、名字由来和地位;介绍陪客松时,只介绍了它的名字由来;介绍送客松时,写了它的姿态和名字由来。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默读第2自然段,你有没有发现作者描写的特色呢?
(1) 介绍三棵名松时,描写有详有略。如果面面俱到,内容就显得没有变化,过于繁琐。
(2) 作者在描写三棵名松时,都展开了一定的想象。先介绍看到的松的姿态,再写自己的想象。既然都是想象,那么,三棵名松中作者想象的部分,能调换位置吗?体会作者是扣住松的不同姿态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来描写的。
6. 指导朗读,感受作者抓住三大名松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它们的动人姿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高明写法。
【设计意图】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作者介绍三大名松的内容并不难理解,但作者是如何写的,又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没有老师的引领,学生可能不会关注到。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厘清从写什么、怎么写,到为什么这么写,知道作者不仅写出了所看到的,还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发挥合理的想象来描写,从而体会、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 观千松,赞叹黄山松之“奇”
1. 欣赏完了三大名松,作者还观赏到了黄山其他松,请你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这一段的描写又有什么特点?
(1) 用排比句写出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第一句是直接描写,第二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第三句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2) 一个省略号,让读者感受到黄山松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
2. 如果把这段变换一下形式,读起来什么感觉?(PPT出示: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3. 小结:整齐的句式,独特的结构,读起来很有节奏感。一个接一个分镜头,让我们感受到松奇、语言美。
【设计意图】通过PPT把课文中的文字呈现为诗的形式,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这样的句式简洁、整齐,读上去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更体现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4. 这一段和第2自然段相比,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交流:第2自然段抓住黄山松中典型的三大名松“奇”的特点,进行详细介绍;第3自然段则略写了其他松的姿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 读写结合,总结全文
1. 黄山无石不松,松树千姿百态。你还知道黄山有哪些松?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黄山松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配乐出示黄山松图片)
2. 这么多的松树,你喜欢哪一棵呢?请选择其中一棵松来介绍一下,我们要比一比,谁更能抓住黄山松的典型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表现它的神奇。
3.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名交流,相机评价,学生修改。
4. 黄山松千姿百态,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其中的三棵松进行详细介绍呢?(选择典型)
5. 总结: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很多写景的文章,我们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要揣摩揣摩作者是怎么写的。这样的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请学生选择自己搜集的一棵黄山松的资料,抓住它的典型特点,发挥合理想象来写一写。引领学生揣摩、借鉴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描写黄山其他松树,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
(作者单位:太仓市明德小学)
【片段一】解读“千斤笔”,感悟“万钟情”
师: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你从中读出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生:信中写到,“我有病,写字困难”,可见这封信是他老人家在病中写成的。
生:他病得很重,手在颤抖,笔不听使唤。
生:既然这么困难,这信就可以不写了。
生:那不行,这是告诉孩子们,他只能写一封回信的原因。
生:这还告诉孩子们,来信他都读了。
师:说得有道理,这还从侧面让我们感受到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尊重。
生:我觉得“千斤重”,就是巴金爷爷对孩子的“千斤爱”。
生:我认为“千斤重”,是讲巴金爷爷写信的艰难。
师:《巴金自传》的《病中》一文里有这样的话:“起初,圆珠笔或自来水笔,真像有千斤的重量,写一个字也很吃力,每天只能写上百字光景。”想一想,巴金爷爷写这封信该花多少时间,经受多少煎熬呀!
生:那为什么不请人呢?
师:这个问题,曾有一位老友向他建议过,但巴金爷爷说:“我是一个病人,我也无法使他了解我的心情,我只好照我的想法做下去。”巴金爷爷的想法是什么?请把信中相关的话找出来,把关键词语画出来,并以写信者的角色诵读,体会巴金爷爷的内心。(生自画自诵)
师:同学们画得准确,诵出了老人的真情,让我们共同诵读 “无论如何”这段话。(师生齐诵)
【评析】“以信为鉴”,紧扣“情”字,解读“千斤重”。其一,边读、边思、边议,触摸老人的情感脉搏,体会老人抱病写信的艰难历程;其二,精细阅读文句,于细微处引领学生钻研探究,适时补充相关资料,揣摩文字背后的深层含意;其三,角色涵泳,置学生于老人的特殊心境,循文溯源,走进老人的心灵深处,体验“无论如何”这一执意亲笔书写的真诚,感悟“见信如面”的万钟情怀。
【片段二】品味“无限爱”,聆听“心底声”
师:“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这是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讲的真心话,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你们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或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
三、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
岩石怪石巨石仙人仙桃
闻名著名名字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
三、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
岩石 怪石 巨石 仙人 仙桃
闻名 著名 名字 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 )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 )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在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课堂发生惊人的变化,以谁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根本问题,也是在教学设计之前,必须认真考虑和回答的问题。众所周知,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从这个标准来看,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分析学生的特点,评定学生的初始状态,预测学生发展的可能空间。
二、我们的教学怎样进行:
一乐――情感体验
(一)入情 在教学《小镇的早晨》,我鼓励学生到河边欣赏美丽的日出,再看看菜场热闹非凡的景象,然后到学校附近的路边观察上班的车流和人群。有了较丰厚的生活积淀,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思想情感,领略小镇早晨的无限美好的风光,激发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就把最感人的内容先介绍给学生,也可设计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深深的吸引过来并锁定。
(二)动情 在《黄山奇石》,精读课文第三段时,从“抱着、蹲着、望着”和“一动不动”等词让儿童体会此时的猴子不同于往日的顽皮。接着出示“猴子观海”的教学挂图,引导想象:猴子在想什么?它怎么会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促使观察与想象相结合,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体会到黄山的奇石真是有趣极了。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着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乐――个性展示
(一)鼓励对文本理解的个性化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面对同样的语文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情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老师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有同学提出:武夷山天游峰的景色这么美,作者为什么却写在天游峰相遇的一位扫路人呢?多好的问题呀!于是,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去审视、去发现,让问题把学生从课文带回个性化空间。
(二)鼓励对作业选择的个性化
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满足个人的需求,从而促使个性化的发展。结合教学实际,我设计三种作业:
1、自主型作业,教师设计难易有别的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
2、实践型作业,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活动的机会。
3、鉴赏型作业,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鉴赏活动,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增加文化沉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各种有利的外部条件,自由完成作业。
三乐――合作学习
(一)师生合作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师生之间的友好合作。比如:在教者、学者、作者三情聚焦,产生共振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孩子语言单薄影响了共振的效果,这时,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文化语言来提升孩子的语言。
(二)生生合作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有单独表现的机会,而小组讨论正可以祢补这方面的不足。如学习《标点符号的争吵》,我让学习小组排练小话剧。不少学生将“争论不休”、“大笑不止”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教室里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在学生表演的间隙,我扮成记者对“标点符号”们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感受,孩子有的说:“我懂得了个人的作用小,集体的力量大”;有的说:“我们今后在集体中要注意团结,互相帮助……”学生不仅把握了文章中心,明白了道理,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可以大胆采用这种互动合作方式,构成立体交流网络,改变传统的师生单维交流。
三、我们的教学没有结束
将原资料原封不动地在课堂上播放。如果在讲读之前播放,可起到总览全文,整体感知的作用,容易唤起 学生兴趣;如果在讲读后播放,可起到总结全文、加深印象、升华知识的作用,使学生感到回味无穷;如果在 讲读中播入,可起到设疑解惑,突破重点、辅助和弥补教师讲解之不足的作用,使学生感到豁然开朗、茅塞顿 开。《资料库》中多数课题都可用此方法,至于播放环节和时机,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恰当安排。
二、分段播放法
将原资料分成几段逐段播放。这种方法灵活多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显示教师驾驭课堂、运用 电教媒体的能力。播放目的更明确,具有针对性,可起到巩固知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节奏清晰明 快,气氛轻松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使其注意力更集中。如《钱塘江潮》一课,在讲解大潮到来 前的内容时,播出观潮的人们熙熙攘攘、翘首以待,以及江面平静如常的电视画面,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到大潮 到来前的情形。在讲大潮来时的内容时,播放水天相接处出现一道白线,横贯江面,闷雷滚动之声,由远及近 ,白线越来越粗,声音越来越大,直至大潮来到近前,白浪滔天,惊天动地的壮观场景,使学生非常自然地理 解了课文这部分内容和描写潮来时的关键词语。再如《黄山奇石》一课,根据课文内容和顺序,逐段播出仙桃 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电视录像,使学生得以逐个观赏、引发联想,之后再播映仙女弹 琴等奇石录像时,学生竟然为这些奇石起出各种形象的名字而拍手叫绝了。
三、重点重播法
对于课文中最关键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彻底理解消化知识,可采取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重播的 方法。如钱塘江大潮来到近前的场景,虽已播放过了,但专门对大潮如何冲击江岸,激起冲天巨浪,发出惊天 动地之声的壮观景像再播一次,学生不但不厌烦,而且更加全神贯注地去观赏倾听,对这一天下奇观惊叹不已 。再如《赵州桥》一课,关于赵州桥的建筑特点,虽然学生已经观看了一次,但由于原带节奏较快,有的没有 看清,有的记忆不全,有的印象不深。再重播一次,甚至多次,学生也愿带着问题去观看。重点内容重播是非 常必要的,《资料库》中多数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四、静音静像播放法
《资料库》中的电视画面和原声信息,是极为珍贵的教学资料,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听得清楚,观察得更 精确,使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料更具感染力,可采取重点画面静像播放法,但要求所使用的放像机必须有此功能 。如豹突泉的泉眼、赵州桥全景、长城的垛口、黄山的各种奇石;挺拔高大的白杨,大榕树的支持根,爬山虎 的须蔓、树枝上的雾凇、蒲公英的种子等。对于重要的声音信息,可采取静音播放法,即遮住电视屏幕,让学 生专门注意听声音,在无视觉干扰的情况下,专心致志去倾听钱塘江大潮声、庐山瀑布声,虫鸣鸟叫声,风声 、雨声、雷声等,我们认为更能引人入境,领略大自然的美,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五、配音配像播放法
将原资料原封不动地在课堂上播放。如果在讲读之前播放,可起到总览全文,整体感知的作用,容易唤起学生兴趣;如果在讲读后播放,可起到总结全文、加深印象、升华知识的作用,使学生感到回味无穷;如果在讲读中播入,可起到设疑解惑,突破重点、辅助和弥补教师讲解之不足的作用,使学生感到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资料库》中多数课题都可用此方法,至于播放环节和时机,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恰当安排。
二、分段播放法
将原资料分成几段逐段播放。这种方法灵活多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显示教师驾驭课堂、运用电教媒体的能力。播放目的更明确,具有针对性,可起到巩固知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节奏清晰明快,气氛轻松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使其注意力更集中。如《钱塘江潮》一课,在讲解大潮到来前的内容时,播出观潮的人们熙熙攘攘、翘首以待,以及江面平静如常的电视画面,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到大潮到来前的情形。在讲大潮来时的内容时,播放水天相接处出现一道白线,横贯江面,闷雷滚动之声,由远及近,白线越来越粗,声音越来越大,直至大潮来到近前,白浪滔天,惊天动地的壮观场景,使学生非常自然地理解了课文这部分内容和描写潮来时的关键词语。再如《黄山奇石》一课,根据课文内容和顺序,逐段播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电视录像,使学生得以逐个观赏、引发联想,之后再播映仙女弹琴等奇石录像时,学生竟然为这些奇石起出各种形象的名字而拍手叫绝了。
三、重点重播法
对于课文中最关键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彻底理解消化知识,可采取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重播的方法。如钱塘江大潮来到近前的场景,虽已播放过了,但专门对大潮如何冲击江岸,激起冲天巨浪,发出惊天动地之声的壮观景像再播一次,学生不但不厌烦,而且更加全神贯注地去观赏倾听,对这一天下奇观惊叹不已。再如《赵州桥》一课,关于赵州桥的建筑特点,虽然学生已经观看了一次,但由于原带节奏较快,有的没有看清,有的记忆不全,有的印象不深。再重播一次,甚至多次,学生也愿带着问题去观看。重点内容重播是非常必要的,《资料库》中多数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四、静音静像播放法
《资料库》中的电视画面和原声信息,是极为珍贵的教学资料,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听得清楚,观察得更精确,使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料更具感染力,可采取重点画面静像播放法,但要求所使用的放像机必须有此功能。如豹突泉的泉眼、赵州桥全景、长城的垛口、黄山的各种奇石;挺拔高大的白杨,大榕树的支持根,爬山虎的须蔓、树枝上的雾凇、蒲公英的种子等。对于重要的声音信息,可采取静音播放法,即遮住电视屏幕,让学生专门注意听声音,在无视觉干扰的情况下,专心致志去倾听钱塘江大潮声、庐山瀑布声,虫鸣鸟叫声,风声、雨声、雷声等,我们认为更能引人入境,领略大自然的美,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五、配音配像播放法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五彩缤纷的生动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旁白,悦耳动听的音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它灵活便捷的交互性,资源储存的丰富性,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条嵌新的道路。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在近几年的课题实验研究实践中,我更切身体会到现代技术教育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可是教师怎样利用电教媒体既可以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起新的现代教育体系,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令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课,更能让语文课消尽浮华把根留住呢?为此,我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做了如下尝试:
1重启发,突破难点,促进语文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在教学设计时准确地估计学生的思维障碍,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是教与学获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因而我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进程中,在确定教学难点的同时,有针对性的了解各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并较为充分地估计学生的掌握程度。然后,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把各科知识联系起来、结合起来,运用信息技术这个学习工具和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让学习自行去探索解决问题,突出教学的启发性。因此,在课程整合时,我能体现课件要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思想,重点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点。
例如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时,我估计到“为什么‘人字形’线路能使火车爬上陡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设计了这样一段课件:八达岭的‘人字形’线路和蜿蜒的盘山公路。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火车沿‘人字形’铁路上坡的情形,说一说火车是怎样爬上陡坡的;接着设问:“为什么必须沿‘人字形’才能爬上坡?”在学生感到困惑时,演播这段课件,并启发他们联系自然课中关于“斜面”的知识。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懂得:修建‘人字形’线路与盘山公路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斜面原理达到“省力”的目的,因此能爬上陡坡。最后,再让学生读课文中有关句子,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笔画一画——‘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的?用模型做一做——“火车”是怎样爬上陡坡的。这个过程,学生在一段直观、简单的课件的启示下,把自然知识联系了起来,体会了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的科学性;同时又应用“简笔画”技能,在“画画、做做”中领悟到了“火车爬上陡坡”的情形,体会了当时线路设计的合理性。
在此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在课件的“帮助”、教师主导作用“启发”下,融合了自然、美术等学科知识、技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通过看、想、做、讨论等形式,对学习资源进行了分析、归纳、评价,激发了学生自己去揭开科学的奥秘。
2重“真实”,提供场景,促进相关学科和语文科整合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好各相关学科的重要保障。“具有工具性”,这使语文课能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知识领域。语文科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又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经常与其它学科的老师交流,来熟悉各学科教材体系,把相关学科与语文有机地融合起来,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教学《看月食》时,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月食,就必须突破时空限制,要把浩渺的太空呈现给学生。因此,我组织学生上因特网的自主学习,借助搜索引擎,查询月食有关图片及说明,引导学生探索“月食成因”,再教学“日食成因”:
(1)联系课文,说一说“月食”时作者看到月亮有什么变化?
(2)观察课件,讨论交流,从月亮形状变化的过程中,你认为月食是怎样发生的?
(3)借助有关“月食成因”的教学仪器,配合学生自己动手试验,让学生了解“月食成因”。
(4)演示动画课件,并联系课文,让学生说一说“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5)用迁移学习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研究“日食成因”。
这个教学设计,主要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联想、推理的思想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实验,主动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同时,课件的演示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虚拟化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科新旧知识的联系起了“链接”与“接入”的桥梁作用,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实践,模拟情景,促进活动课程和语文课程的整合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媒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模拟情景”,利于学生启发联想,融合学生“所学”、“所会”;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促进新旧知识技能的不断磨合。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使活动课程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
在教学《黄山奇石》的课前,我做了两方面的准备:
1.应用中存在的误区
1.1削弱教师的应变能力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预设下进行的,既然有预设的教学设计,当然还有预设的多媒体课件。然而,课堂不仅有预设,还必然存在的是生成。生成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所以很多教师遇到生成后就表现为手忙脚乱,往往乱了阵脚之后还是跟着预设的思路走,因为课件可没有生成。课堂上,教师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的境况并不鲜见,多媒体课件的难以变化也成为教师为自己缺乏应变的理由。而我们从中看到的却是教师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
1.2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我们在各类听课中可以发现,部分语文教师在感知课文环节中经常性地使用课件,而学生对此也报以欢迎的态度。然而,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虽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动画的形式能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形成暂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但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是语文的灵魂。它是以学习语言文字为目的,不是因图象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而动画欣赏是一种浅阅读,带有娱乐的成分在内,与语文有着天壤之别。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如果一味地以画面替代文本阅读,将直接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弱化。
1.3加重教师的教学负担
多媒体技术已扎根于语文的教学之中,在各级各类的公开教学中更是少不了它的存在。然而,透过这些多媒体课件我们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有的教师在巩固字词环节联系课文学习的内容将字词的出现辅以生动的画面,如“摘星星”、“捉螃蟹”、“将树叶送回家”等等,表面的生动实质上却是训练巩固内容的呆板。有的教师还将课文朗读等影音资料做进了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集声、像、画于一身,看似“多媒体”了,实则拉开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有什么比教师当场的范读来得简单和具有感染力呢?更何况这些的“多媒体”都让教师付出了大量的制作时间,这样,就是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1.4扼杀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阶段是丰富和发展思维想象能力最佳的年龄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能够发现,这一点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学生认知发展、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以及个性特点的不同,他们对人、事、物等都有着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在这样一个特定的阶段中,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远大于直观事物的想象空间,我们在语言的依托下通过想象感悟文采,体会意境。然而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课堂中,很多语文教师却往往丢弃了语言,吝惜对文本的讲解和引导,总是先于学生的阅读呈现声、光、影的画面,自以为突破了难点,提高了效率,而用一个样板将学生心中那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体验进行了格式化。
2.有效应用的思考与策略
2.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正处在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的阶段,喜欢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而多媒体正是因其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受到了语文教师的欢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这样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这告诉我们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多媒体由于能把声音、图象、文字、动画、影像等各种信息载体集成一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和传播信息的强大功能成为了创设情境的最好辅助工具。
2.2突破难点,填补经验的空白点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通过语言描绘生动如画的景物,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来感人的。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的限制,在某些课文的理解上就会有一定困难。多媒体的运用就能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不能见到、少接触、无法体验的内容,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使视觉所形成的兴奋状态逐步扩大,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
2.3补充信息,形成教学的增长点
[中图分类号]G6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3 — 0139 — 02
《小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师范技能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本门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制作小学的教学课件能力,使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不再过多的介绍理论基础,而是以Flash、Authorware、几何画版为主要软件进行项目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了学生项目分析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些,本课程对教学目标的实现、预期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整个课程体系的综合体现,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职业岗位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主要职业岗位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电教管理人员及课件制作人员。
在对以上的职业岗位的深入分析基础上,我们确定了“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应掌握的核心技能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电教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小学机房的维护能力、编程与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
本门课程就是针对学生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门课程以提高学生设计与制作小学教学课件的能力为目标,把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从教技能,为学生今后将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应用于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本课程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是具有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特色、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之一;其前置课程有《信息技术基础》、《图形图像处理技术》、《Flas制作》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等,是以上前置课程的综合应用,是后续的毕业设计、教学实习等教学环节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设计以?“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的教学原则为指导,将《小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有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思路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本着“来于教学一线用于课堂教学”、“难易结合层层递进”和“项目划分与职业技能相对应”的思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精选了四个项目,作为本课程的教学的实训项目。四个项目囊括整个课程内容。每个项目按照项目分析、项目所需知识、项目所需技能、项目小结、知识与技能评价、思考题几个方面进行编排。
这四个项目分别是:小学美术课件《树的装饰画造型》、小学语文课件《黄山奇石》、小学数学课件《认识钟表》以及一个综合的实训项目。这些项目均是从小学课堂教学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四进课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活动,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共同商讨后确定的。
这四个项目在内容、工具和方法上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小学美术《树的装饰画造型》课件制作,主要让学生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流程,熟悉课件制作所需素材的收集与处理方法。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学生可以编写小学多媒体课件脚本;能使用基本的多媒体设备采集课件素材;能利用软件处理所需素材。
第二项目《黄山奇石》和第三个项目《认识钟表》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同第一个项目相比无论在脚本的编写还是素材的处理上,都更加复杂,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完成,学生的课件制作技能基本形成。
前三个项目都是通过模仿已有的课件来完成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实现自主设计与制作教学课件,为此我们设计了第四个项目。这个项目我们只为学生提供教材、教案、设计要求以及基本素材,这一阶段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开发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借鉴成形的资料和作品,制作符合小学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完整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提交脚本、展示课件和现场答辩三个环节来检验学习效果。通过这个项目使学生技能得到提升,实现本课程的终极目标——形成课件设计与制作技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课件制作是一门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要求,综合考虑本课程独特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导向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在所需知识、技能训练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将问题法、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采用问题法,如在第一个项目制作之前,向学生提出“目前比较流行的课件制作集成工具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示范法,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注意到部分学生擦除图标的使用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背景切换时经常会出现白色的空缺,于是就在班级中找一名擦除图标使用得比较好的学生作示范,分解步骤和操作要领,这既为学生提供了观察、学习和模仿的机会,也潜移默化的训练了学生传授知识的从教技能。
2.教学手段
(1)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精心准备了电子教案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校园网、互联网的使用。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大量的课程资源上被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五、教材建设
目前图书市场上涉及多媒体制作、课件开发工具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种类繁多,但针对小学教学的以项目作为载体,贴近小学教学实际的教材却没有。为此我们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出发,结合教改理念、教学实践,总结成果、总结经验,以校校合作为基础,与教学一线教师合作开发了《小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案例教程》,该教材的使用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实践条件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为此我们建立了与工作岗位相一致的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利用校内的多媒体实训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不管在哪一种实训场所,都能接触到与将来就业岗位一致的工作环境,实现学习与就业环境的无缝对接。
七、教学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及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1.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和一线教师等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2.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考核。
3.评价目的多元化,改变将考核学生作为评价的唯一目的,强化评价在教学反馈中的作用。通过课堂讨论、个别指导、项目展示和与实践教师交流等方式收集相关的教学反馈信息,及时的分析、归纳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八、课程特色
结合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中改变了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形成了自己“双师、双元、双能“的特色:
担任本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均具有双师素质,同时,本课程还聘请了来自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一线的教师以及齐市教育信息中心从事多媒体制作的老师为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这些教师都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设计经历和课件制作的实践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更贴近职业需求。
为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职业岗位需要,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双主体教学,即“双元”教学。“一元”是指学校,主要以奠定课件制作的基础、培养学生素材收集与处理和媒体开发工具的使用能力为主;另“一元”是校外实训场地,主要包括实践教师所在的学校和学生的教育实习单位,在这里学生可以了解小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转变自身学生的角色,更加深入体会到课件的开发过程和课件的使用过程。
强化“双能”培养,即从教技能与操作技能。在训练学生课件制作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从教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不但“会做”还要“会教”,因此该课程在培养和训练学生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的培养的延伸。
学生通过《小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学习,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能力、电化教育设备使用及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和提高,掌握了同类软件的操作技巧,建立了自主学习的信心、兴趣,培养与提高了学生自主的意识与方法。多媒体制作已成为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特长技能和就业的优势。
〔参 考 文 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在进一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的实践中,本人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以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变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强调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多年来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围绕着这个内容、手段以及方法,有了可喜的进展,但整体推进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改革都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的,没有触及教学结构的改变。
建构主义理论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它凭借对信息技术“情有独钟”的先天优势以及对基础学科教育发展桎梏的针对性,为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达成信息技术与各类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以“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中,通过人机交互,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化静为动,激发想象,创设情境,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问题化难为易,提高课堂的容量和教学的节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只是让学生停留在对精彩画面的欣赏上,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背离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原则。在新型教学结构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适当使用CAI,有助于学生直接获取感知经验,激发学习热情,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科学地组织学生的活动。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适当的人机对话、文本品读、探究分析、讨论归纳,在教学中展示语文的“再创造”过程,使自主探索、个性阅读、交流互动等学习方式得到具体体现。
我在讲授《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动画中学习生字。我要求学生将生字按特征归类,巧妙记忆;将优美的段落进行人机对话角色朗读;大量使用网络课外图片、文字链接,通过强烈的视觉、听觉,使学生开阔视野,身临其境,感悟深刻,收获良多。
三、按照“学教并重”进行教学设计,拓宽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中,要科学分析“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两大教学设计的各自长处,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灵活运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工具的同时,注重发挥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与情感激励的工具,并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为了实现“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必须高度重视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有机整合的必要前提。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就会落空。就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可以开发、充实学科的校园网站,例如建设语文精品网,通过此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此平台里,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文字资料,可以欣赏到相关图像、声音等精美的影像资料,还可以进一步实现问题探讨型的师生互动。
在人教版语文课堂教学中,关联词蕴含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的失位和错位现象有些普遍。众所周知,如果不增加关联词,学生原有的语感可以支撑其进行正常的书面语、口头语的较规范地表达;而一旦增加了关联词,原有的语感被重新解构,语感因对关联词逻辑语义的不理解而产生了误感。因此从低段开始加强关联词逻辑语义渗透教学非常有必要。
一、关联词逻辑语义渗透教学必要性分析
二年级语文教材已逐步增加关联词出现的频率。如第一单元就有好几处关联词,分别是“尤其”、“更”(第三课《黄山奇石》);“只要……就……”、“更”(《植物妈妈有办法》);“坐(因为)”(《山行》)。从二年级开始加强关联词逻辑语义渗透教学,为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奠基,为语言积累铺路。作为语文老师,不能绕开更不能忽视关联词在课文句段中存在的现实地位及其语用教学价值。
二、关联词逻辑语义渗透教学的理论支撑
语用学中,语境通常被学者分为情景语境、上下文语境及社会文化语境。其中“情景语境”指向言语行为发生时的诸多客观因素,包括说话的对象、目的、方式、话题等。“上下文语境”是指语言单位在组合结构中受制于前后成分的情境或地位,包括上下文句以及说话时的前言后语。脱离了特定的上下文语境,就很难判断某个词、某句话的优劣得失。低段课文当中的关联词的认识与理解,主要应通过情景语境与上下文语境来体现,句段的语境是关联词逻辑语义理解的支撑。
三、例谈关联词逻辑语义渗透教学策略
由于关联词语在汉语中的使用相当广泛,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鉴于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自不必深入研究逻辑学的理论知识,只需贴合学生实际在语言教学中渗透逻辑语义的感知、了解、体验学习即可。因此,从二年级识字与学文的教学开始,关联词的学习也成为学习的一大重点问题。
(一)基于文本细读的转折结构逻辑教学设计
文本细读,已然为大家所熟悉。文本细读除了关注明显摆在读者面前的文本内容之外,重点还应去发现该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一位合格的细读者,他细读文本的角度自然会弱化对内容的分析,转而注重对具体语境的分析,注重语境对文本结构、选材以及语言运用上的影响,并为这些语言要素进一步转化为教学资源奠定基础。笔者以二年级上册《父亲和鸟》为例,谈谈对文本的结构逻辑的解读是如何实现的。
1.细读文本是基础
在整体观照的细读视角下,能够细读出文本的语境。因此,解读文本的整体结构,了解文本的具体语境是理解逻辑语义的重要做法。
在解读《父亲和鸟》的文本结构时,笔者写下这样的细读分析――
从全文来看,《父亲和鸟》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布局,在分述中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以耐心寻味的情节展开故事。第一自然段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木,还有爱唱歌的鸟”一句话点明父亲的喜好,总领全文。第二部分为故事情节的描述,重点写了父亲知鸟爱鸟的表现,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鸟儿的活动情况,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父亲真是“神了”。在关注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们还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这里就要特别指出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和第四自然段的一句话(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初看这二句话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细细品味,是否可以发现这其中蕴含着的转折关系?也即,课文从第三四自然段开始就有转折――这是文本结构的逻辑语义。
……
2.选择内容是关键
有了这种对文本的整体观照和定位,对于接下去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都会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这对于学生整体把握和构思的思维方式的形成,都会有积极的影响。例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可以让学生填写一个词:课件呈现: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显然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会比较容易地填写出表示转折逻辑语义的关联词。这样,后面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二)基于篇章衔接需要的递进语义渗透教学
我们从递进范畴角度来看递进关系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语用层面的表述需要,如语义的跳跃、语气的跌宕、逻辑的递进、篇章衔接的需要等等。二是句法层面的结构体现,如小句的衔接、非常态形式的标记、表述者主观性的体现等等。三是语义的关联,如客观的语义范畴、不同范畴之间的过渡、语义的衔接、语义的递进等等。这三个不同的层面最终都要体现为一种递进范畴。那么递进范畴的基础应该有逻辑语义依据:语义决定形式,形式又反过来对语义起制约作用。
(三)基于隐性关系的因果语义外显教学探析
在低段语文教材中,不乏隐藏关联词的句子。通过增加关联词,将句子进行还原,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前后分句的关系,为进一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比如,句子当中增加了“因为……所以……”,前后分句的因果关系不言自明;句子当中增加了“虽然……但是……”,前后分钟的转折关系不点自通。凡此种种,将隐性的关联词,通过还原的办法,不失为帮助低段孩子了解语言内在逻辑关系的好办法。
三、结语
我们的语文课堂立足语言表达形式教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回归,而是朝着更为本真,更为智慧,更为“语文”的方向给学生更全面的“语言习得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兼获益”的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